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

时间:2025-01-04 作者:纸韵

高一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教案是指针对高中受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所设计的详细计划和指导。教案的编写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觉得我们需要准备一份高中教案,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条理和有效果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编写一份高中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要达到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其次,我们需要编写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此外,我们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这些教案包括了各个学科的不同主题和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一

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

一课时。

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1.抒情诗。

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

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4、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跳跃,这里的“虹”原来是“彩虹似的梦”。

2、作者的“彩虹似的梦”实现了吗?没有,被“揉碎”了。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梦被揉碎了,情感怎么样?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此时的伤感。

3、请一位同学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揉碎”的伤感和“彩虹似的梦”的无奈。

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撑着长篙的感觉,向前,向更深处漫溯,忘记了时间,撑到星辉斑斓的时候,于是在那里放歌。多么自由自在啊!多么美好啊!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与美”。

2、请一位学生朗读,指导其读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1、诗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梦,因为要离别了。诗人写了“笙箫”,修饰词是“别离的”,诗人此时是忧愁的。

2、诗人写了“夏虫”,修饰词是“沉默”,为何诗人要沉默?

首先,夏虫也不堪离别的愁绪,故“沉默”了,不再“欢叫”了。其次,诗人希望离别的方式是静悄悄的,恰如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的。

3、那诗人为何在开头和结尾采取同样的形式呢?有何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特殊形式,回环往复会使诗歌有音乐美,感情浓厚。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二

(二)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分析: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国“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师生明确: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缓步飘然离。

恋恋不舍。

金柳。

水草。

清潭。

泛舟。

沉默中惆怅。

不得不离去。

1.完成练习第四题。

2.谈炎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为诗句燃断想象长须的徐志摩。

志摩写作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在《轮盘》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说:“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燃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所以一些极普通的字眼,一经从他笔下流出就标出了自己的分量。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三

l、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人诗内涵,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鉴赏法。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进而学会从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志摩感情方式和个人的体会。

(二)教学重点:志摩感情方式和个人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新诗的艺术技巧鉴赏。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课堂教学过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下子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配乐请学生朗诵。

1、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所以说本诗营造的气氛轻松。

2、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使作者好像一位神仙,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所以说本诗的意象选择新颖。

3、齐读第三段——。

明确:《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境像,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底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情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那“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以上说明作者向往宁静安详自由生活。

下面我们分别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三方面来赏析诗歌。

1、形式方面主要指诗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

2、语言方面主要指诗歌的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意象方面主要指诗歌的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情感体味和诗歌的艺术技巧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背诵本诗。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作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四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美。

2.通过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理解。

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培养起对新诗的欣赏兴趣,初步了解新诗鉴赏的基本知识,学习感受新诗语言和意境的技能。为此,本诗的教学采用如下方法:

1.知人论世法:如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2.品读入境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领会意象的特殊内涵,品味诗的意境及诗中蕴涵着的诗人情感。

3.对比鉴赏法:在对比鉴赏中领会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2课时。

第一课时。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

这是1925年我国著名诗人闻一多所作的《七子之歌》的首篇,曾经由一位7岁的女孩在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演唱,它所饱含的悲愤、孤苦、企盼之情,是那样感人肺腑,撼人心魄。闻一多诗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于此可见一斑。今天我们要共同赏析的是闻一多为他因病早逝的女儿所写的一首葬歌,从四节诗行中我们一同感受作者深沉、凝重而又复杂的情感。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是现代新格律诗体的倡导者和卓有成效的实践者。他主张新诗应该讲三美原则:“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他的诗篇有的充满讽刺、批判色彩,有的充满深沉、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表现了五四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制造了镇压进步学生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满怀悲愤,撰文揭露真相,控诉黑暗,呼唤民主,亲自为死难烈士出殡。他同广大进步学生一起,组织了众多的争自由、反独裁、反内战的活动。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怒火中烧,悲愤难忍,在7月15日云南各界追悼李公朴的大会上,他面对国民党特务,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当天下午,闻一多在《民主周刊》社举行记者招待会后回家的路上,惨遭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

三、教师范读,关注字词、诗歌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问题。

1.诗歌的副标题指出这是一首葬歌,诗文中哪些字词或语句给予了相关提示?

该诗副题虽标为“葬歌”,却没有直接写坟墓,而是通过小草、青松、阳光、清风等自然景物,以及夜鹰、青蛙、蝙蝠、蚯蚓等自然界小动物,从侧面写出了爱女的所葬之地,渲染和烘托出了墓地四周幽静的环境气氛。

2.明知爱女逝去,却说她是哭累而睡,这其中渗透作者怎样的情感?

爱女的早夭对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诗人没有号啕恸哭,而是将深深的悲痛埋进诗里去了。小孩得病,昼啼夜哭,哭累了便昏然睡去,这是常有的现象。而这里的情况是,诗人明明知道爱女此时是永世长眠,却偏偏假想她是“哭得太累”的缘故,又要睡一睡了。由于找到了诗的构思的突破,后面的诗句全都由此引出,整首诗的框架也就建构在哭累要睡这一点上,以下所谓的“叫夜鹰不要咳嗽”等句,均由此“睡”字而来。所以,这一“睡”字,可以说是全诗的血脉,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使全诗的题意显得十分清楚,这是诗人对爱女的安慰之词,同时也浸透着诗人的爱抚之情。

“睡”字中暗藏和饱含着诗人对死者的安慰和爱抚,诗人特意为女儿营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在第一节中连用了三个“不要”,第二节中连用了两个“不许”,第三节中连用了两个“也许”,第四节中连用了两个“让”字,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能够安然长眠,也都与诗人的爱抚之情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提示:注意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和折射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因为那年头,正是军阀割据、内战频繁的时代,政治、社会极其昏暗腐败,诗人对此十分愤慨,感到女儿虽然去世太早,但既然离开这个浑浊的人世,日夜与夜鹰、蝙蝠等为伴倒也罢了,在松荫庇护下安睡,听“蚯蚓翻泥”、听小草的“根须吸水”,也乐得清静,总比听那人世的咒骂声要美妙一些。这虽然只是诗人一时的自我宽慰,但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同时也反衬了爱女心灵的纯洁无瑕。

主标题“也许”是虚写。诗歌开篇反复吟唱,句子整齐中有错落,又不妨碍诗情的表达和语意的流畅,其中除了第二节的语气显得比较坚决之外,其他三节几乎都用一种温柔的轻轻的语气写成,就如平时催眠曲一般,让爱女悄悄地睡去。

副标题“葬歌”是实写。诗歌中暗含的语句和第四节相关内容都给予呼应。

闻一多对诗歌形式提出了“三美”主张: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他的诗歌中往往体现了这一主张。

1.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押韵、节奏等,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1)从押韵上看:全诗一韵。韵脚为:累、睡、飞、眉、睡、水、美、睡、飞。

(2)从节奏上看:诗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从首节和末节来看:回环复沓,节奏相同,韵脚一致。

2.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1)从字数上看:《也许》共四节,每节两句,每句都是9个字。

(2)从排列上看:全诗排列整齐划一,单行排列停顿有序。

所以,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是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3.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1)全诗中选用了“小草、青松、阳光、清风”等词语,表现自然景物;通过鹰唳、蛙鸣、蝙蝠飞翔、蚯蚓翻土给读者听觉视觉上的动态想象。

(2)诗歌的画面不是静止的,诗人用了动作性很强的特定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如“拨”“刷”等。

(3)全诗共四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阅读下面的诗,谈谈自己的感受。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氏的《死水》象征了他那个时代的中国。死水里也有所谓美,便是人家乱扔的破铜烂铁,破铜上能锈出翡翠,铁罐上能锈出桃花,臭水酵成一池绿茵茵的酒,泡沫便成了珍珠,还有青蛙唱歌,好像替这池臭水谱赞美曲。生在那时代的旧式文人诗人,并不知置身这种环境之可悲可厌,反而陶陶然满足,自得其乐。只有像闻一多那类诗人,看出这池臭水是绝望的,带着无比憎恶与愤怒的心情,写出这首好歌、奇歌。

板书设计:

也许。

闻一多。

音乐美:押韵、节奏、回环复沓。

建筑美:字数上、句式上。

绘画美:动态画面、静态画面、多重画面。

第二课时。

出示徐志摩的照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徐志摩。

1.徐志摩的情感历程: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他一生的风格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徐志摩遇难后,他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

2.徐志摩的人生经历: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课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1931年11月19日,他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3.徐志摩的诗歌作品:播放歌曲《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片段,出示《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再让学生说说读过的志摩的诗。

情境营造:正如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他生命中三位女性永远的珍藏一样,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也是一个永远的情结。

《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请自由朗读本诗。读后,用一句话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朗读指导:欣赏配乐朗读,先让学生读,再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五

1、通过朗读、分析,品味诗中创造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意美。

2、重点掌握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一、导入欣赏音乐《情人的眼泪》,让学生交流在音乐的旋律中听到的内容。

1、找出体现诗意美的诗句,并简要分析:

明确:

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水中的倒影,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康河,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

榆阴下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诗人的留恋全都融进了康河的风光中。

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凄凄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诗意美除了构思的新巧、韵律的和谐,更主要体现在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不同于一般的别离诗,他选择的意象是夏季的“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而传统的别离诗选择的意象多是长亭、流水、浮云、落日、孤舟等,而且多是暮秋时节。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就像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欧洲风情画。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等,将它们巧妙地剪辑到自己的诗作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他所寄寓的情思也因而显得潇洒、飘逸,而不是一般别离诗的缠绵、愁苦。

2、诗人情感高潮在哪节诗中体现出来?

明确:

第五节诗,诗人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甘心做一条水草,尽情的享受康河爱的轻抚,,一任康河波光里的艳影,在他的心头荡漾。正所谓“沉醉不知归路”,似乎已经忘却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他撑着一枝长篙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的梦”,等到兴尽归舟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飘逸、洒脱之情,感染着我们,让我们的心一同快乐着,达到极致。

三、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进一步体味诗歌的诗意美。

四、讨论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在康桥,诗人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在康桥,诗人心中有自己梦牵魂绕的情人,在康桥的秀丽风景中,有诗人幸福的生活。诗人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弥盖我爱的康桥,

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摘自《康桥,再会吧!》)。

徐志摩游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期间,不仅深受康桥周围的思想文化气氛的熏陶,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他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在大自然的美中,发现了人的灵性,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境,待诗人离英返国时,康桥已成了诗人“难得的知己”,诗人称康桥为自己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此时的诗人,心头盛满离愁别绪。在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

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哪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

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摘自《我所知道的康桥》)。

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自然似乎有着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诗人与自然交流,将自己的留恋全部融入对康桥瑰丽风光的尽情描绘中,是他对“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诗人在康河边徘徊,正是追寻美、自由与爱于一体的理想。康桥,于躯壳,徐志摩是过客,但于灵魂,正是他诗意的栖居地。

五、小结。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确是悄悄地走远了,但挥不去带不走的是他的康桥。它做为学院建筑留在英国,它做为一篇具有生命质感的美文,留在中国文学史中。自然中的康桥会老,但文字中的康桥,将在所有爱志摩的读者心中永远年轻。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六

1、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大致了解该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3、学生通过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诗歌。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学生通过对具体字句的感悟能够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

1、对于“三美”主张的理解。

2、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

美读法、分组讨论法、引导探究法。

一、导语:

划过天边的美丽的流星,在中国新诗史上创造了迷人的艺术奇观,他就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领略这个传奇人物笔下的现代诗歌之艺术魅力。

二、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三、了解徐志摩与康桥。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生于浙江一个富商家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康桥cambridge,邻近康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剑桥大学对徐志摩的影响极大。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事实上,对康桥(剑桥)志摩有一种特别的情结。在这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在这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在这里,他认识了狄更斯,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些大师的影响。

谁也不通知地去看他康桥的英国朋友。可是不巧,由于事先没约好,朋友们都不在,只有康桥默默地、一如既往地等候着他。在康桥边上,七八年前的美好回忆接踵而来,在回国途中的中国海上,思绪不能自禁,留下了这著名诗篇《再别康桥》。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他一生留下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他的作品是其“爱、自由、美”的人生观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读这首20世纪最出色的一首离别诗,共同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四、诵读诗歌。

1、检查预习情况(要求个别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能用较恰当的情感朗诵诗歌)。

2、播放录音朗读。

五、分析鉴赏。

《再别康桥》是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

1、引导学生感受诗的音乐美。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

《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请同学找出韵脚。

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

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学生可自由朗读两分钟)。

2、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诗中给你留下最深的意象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用这些意象完成对自己情感的表达的?

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金柳。柳树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柳树披金。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柳,还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

青荇。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潭水。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应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应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的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用水“揉”过一样。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七

欣赏音乐《情人的眼泪》,让学生交流在音乐的旋律中听到的内容。

音乐,它是旋律,但它也是诗,它用诗一般的旋律向我们倾诉心中的爱与情。同样,好的诗歌也是美的音乐,它用音乐一般的韵律向我们述说着人世间忧愁与欢乐。

1、找出体现诗意美的诗句,并简要分析:

明确:

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水中的倒影,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康河,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

榆阴下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诗人的留恋全都融进了康河的风光中。

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凄凄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八

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要求,针对新诗特点,以学生原有的诗歌积累为基础,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感知并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体会“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

难点:以意向为突破口,鉴赏本诗的意境美。

学生处于高中阶段,阅读并背诵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具有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学习过一定的诗歌知识,对韵律、对仗等常识有所了解,同时,学生具有阅读、鉴赏优美诗歌的主观愿望。

1、知识目标:了解徐志摩的人生经历,熟悉新诗的基本特点,掌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诗歌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的优秀文化,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诵读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方案等。

cai课件。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寻找有关离别的诗歌,在新课前配合古人吟诗画面和flash音乐当堂朗诵,教师点评。

总结:同学们找到了许多离别诗,真可谓“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就让我们带着离愁别绪走进现代离别诗的经典名篇《再别康桥》。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本诗的节奏和情感。

2、学生活动:思考初读之后对本诗的特点、主旨、手法的感受和认识,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大屏幕:播放作者简介、写作缘起,促进学生理解。

4、学生听示范朗读:flash课件。

学生听的过程中注意停顿、语气、重音和节奏。

5、学生分节试读,读后自评,然后学生讲评。

6、教师点拨,讲解每节停顿、语气、重音和节奏,初步渗透“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及本诗的情感基调。

8、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先小组内讨论,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全班提出。

9、释疑:引出“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

双行押韵,逐节换韵,叠词的运用。

全诗七节,每节4行,平行两级台阶。

意象绚丽,动词的使用。

轻轻的,徐志摩走了,正如它轻轻的来,他虽然不曾带走一片云彩,却把永恒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也让我们在七十三年后的今天真正体验了诗歌的美,好,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这节诗歌品读课充分体现了创新教学思想和新教材以朗诵为突破口的教学主张。

“诗歌朗诵会”复习了知识,创设了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读、初感”,保护了学生的自我认识,利于深层教学。

“写作缘起”放在初读、初感后,在学生个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豁然开朗。

“示范朗读”的flash画面精美,音乐轻盈,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学生读后自评”,直接指向停顿、重音等难点,使诵读教学落到了实处。

“鉴赏评价”中学生先思考,后讨论使讨论极具实际效果,激发出思维的火花。

“熟读成诵”对整节课的学习是一种检验,这是比较成功的新教材典型课例。

“课件制作”画面优雅轻盈,音乐舒缓宁静,给学生美的感受。

整节课,诵读教学抓得比较实,真正体现了诵读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主张,不过,后期在点拨的过程中,讲解稍多,学生思考的时间稍少,如能把这种讲解变成学生探讨的话,相信效果会更好。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九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体会诗境之美。

意境的营造。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幻灯。

月日星期第节高二(一)、(二)班共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前几课里,我们介绍并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这节课我接着运用这种方法,来共同研究、探讨现代诗歌史中的明珠——《再别康桥》,体会其意境之美。

二、阅读资料。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后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其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案3》。

康桥:

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十

1.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现代诗歌运用意象进行抒情的鉴赏方法,同时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与合作探究,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学习,感受现代诗歌的意境美,同时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合作探究,感受诗歌如何通过意象表达意境、抒发情感。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既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劝慰。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学习诗歌,朗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通过朗读要把诗歌的情绪淋漓尽致的表达,也需要一个过程。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朗读开始。

首先,让我们齐读一遍这首诗,看看还有没有自己拿不准的字音。

2.再读诗歌,读出节奏

诗歌一共七节,每一节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希望请到的同学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尽量读出每一小节的节奏。

3.三读诗歌,把握特点

下面我们就刚才划分的节奏,再一起朗读一遍,咱们把节奏放慢一点,好好品味诗歌带给我们的第一感受。

4.示范朗读,体会情感

5.在这一首诗当中作者告别的对象有哪些呢?

康桥的云彩、金柳、河水、青荇,还有康河。也就是他在剑桥时陪他度过、走过大学生涯的一切让他感觉美好的景物。

5.诗人跟这些对象深情告别的时候,他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呢?

不舍、依恋、伤感、惆怅(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6.你觉得诗人深情告别的对象仅仅是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景和物吗?

不管是景还是物,现在,在诗人的心中,它已经是具有情感的对象。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诗人跟康桥之间到底有一断怎样的故事。

走近诗人 走近康桥

徐志摩,现代诗人,1920年前往英国留学,攻读剑桥(康桥)大学博士学位,康桥的生活,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这首《再别康桥》是诗人第三次离别康桥后写下的切身感受。

解说:徐志摩他是在1920年的时候到英国的康桥也就是现在的剑桥大学留学。他是这样评价这一段重要的生活的:“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这首诗是他第三次离别康桥之后写下的切身感受。应该说让他离开这样美的所在,他肯定是很难受的。在康桥的生命中,徐志摩注定是一位匆匆的过客。而我觉得,在徐志摩的生命中,康桥一定不只是过眼的云烟。所以,他非常的不舍。这一种离愁别绪,丝丝缕缕,缠绕于心头,挥之不去,成了浓的化不开的康桥情节。

中国画重在写意,相比西洋画注重形似而言,我们更多的是注重神似,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人作画侧重寓“意”于“象”,也就是将主观情思寄托在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上,这就是所谓的“意象”。举个例子,比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里的“梅”便是一个意象,它并非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梅花,而是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花,它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客观景物存在了,而是寄托了作者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

好了,下面我们按照诗歌的顺序,一幅图一幅图地来交流欣赏。

1.挥手作别图:写诗人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河的情景。从第一节我们就能明晰地感受到诗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对康桥的依依惜别)那么第一节首先给我们呈现什么意象?(云彩)特点:飘逸柔美,与诗人淡淡的愁绪极为相称。除了这样一个意象,你们认为这一节它情绪的表达是通过哪个词来体现的呢?(轻轻的)短短四行用了三个“轻轻的”。这里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开头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说“我轻轻地走了”,这样似乎更符合语法规范?(我们说新月派诗歌讲求三美,不光形式上错落有致,音韵上也要错落有致,这样一来音韵感觉好一些;另外轻轻的本该修饰“走”这一动作却被诗人提到了主语前面,这样一来就起到了调整语序的作用,而语序的调整主要又是为了强调,连用三个轻轻突出宁静,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表现诗人难分难舍又不忍心惊动这康河美景,作者悄来悄去的潇洒飘逸形象也跃然纸上)

2.金柳倒影图: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中的情景。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诗人此处还用了一个比喻,把柳树比作新娘,当一名女子穿上嫁衣,便是她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诗人将河边柳树比作出嫁的新娘,可见在诗人心中康河的一草一木已然不仅仅是毫无心智草木而已,它们娇美、有生命力,澄澈温婉,看到它们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子一般,这里边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这里作者为什么说“夕阳中的新娘”而不说“朝阳中的新娘”呢?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似乎与情调不合。

4.榆阴清泉图:写榆阴下的清潭,诗人融情入景,将自己的依恋完全融入康河的风光之中。这一潭泉水就是拜伦潭。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美好的梦容易破碎,而彩虹虽然美丽,却也容易消逝。所以说是彩虹似的梦。康桥的生活、学习是徐志摩心底的一个梦,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梦的眷恋。这样美丽的梦当然要呵护,要静静地呵护,这样的梦当然不愿醒,这样的康桥当然不愿离开。

5.撑篙寻梦图: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写诗人挥篙泛舟,寻觅他那“彩虹似的梦”,晚归时情不自禁要放声高歌。这支长篙是诗人通往梦想彼岸的重要媒介,极具象征意味。这幅图画完全展示的是诗人的梦境,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6.夏虫沉默图:诗人由幻想回到了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河告别,情绪骤然低落。诗人前面说要引吭高歌,但是这里他并没有放歌,因为在梦里他忘了自己要离开,而现实中他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

7.依依惜别图:跟开头呼应,表露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美景,并融入了更多不得不离去的哀愁。我们把最后一节与第一节作个比较:最后为什么不用“轻轻的”(避免重复),为什么不用“静静的”“默默的”,受上一节的影响。本诗首尾呼应,回环往复,结构完整。从情感抒发来讲,如果说第一节还透着些许轻松,那么通过中间的描绘,使最后一节更多了几分无奈与凄凉,更强化了抒情氛围。

这首诗韵律柔和、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对徐志摩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他是浙江海宁人,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那么新月派又是什么呢?喜欢读书的同学应该知道新月派是五四运动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它得名于“新月社”,这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诗歌团体,徐志摩就是其中一员,此外还有胡适、闻一多、梁实秋等一批知名的文学家。新月派的诗歌奉行 “三美主义”,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以这首《再别康桥》为例,音乐之美体现在诗歌音律的整齐,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押韵,比如第一节压ai韵,第二节压ang韵,后面也基本如此。建筑美体现在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再别康桥》一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从排版上给人以视觉的美感。那么绘画美又指什么呢?我们看这首诗的七个小节,每一节仿佛都是可以画出来的画面,可谓“诗中有画”,也就是说诗歌给人的画面感十分强烈。那么如此强烈的画面感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呢?大家思考一下,非常简单,是通过多选用有色彩的景物的描绘。哪些景物?比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这些词语都充满了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

《再别康桥》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把自己对康桥时代的回忆和即将离别时的情绪都融进康桥的美景之中,营造出一种清丽柔和又夹杂着淡淡哀愁失落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全诗,在康河美景中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在教学这节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枯燥的读背,学生肯定要丧失兴趣,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去学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思考文意,教师通过引导,给他们一个表现自我的空间,我在这点上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以后我希望在这方面能不断地完善。

二、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本课教学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交流讨论、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多朗读,通过朗读,感受徐志摩对康桥的浓情蜜意。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妙处时,读起来就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越读越想读,甚至会完全沉浸于诗歌意境上。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又加深了对语言、文意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十一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3、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体会诗人淡淡忧愁的离别情绪。

体会诗人的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诗歌中的融合。

徐志摩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为何对徐志摩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名作《再别康桥》,去探寻其中的奥妙吧!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找学生个别朗读,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齐读,进一步熟悉文本。

(一)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明确: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明确:一般离别诗写的是与人的离别,而本诗写的是与物(康桥)的离别,离别的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借助物象寄托自己的情感,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我们称之为意象。诗人徐志摩是如何选择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这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2、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明确:云彩。

金柳。

青荇。

天上虹。

笙箫。

夏虫。

3、小结:

本诗的美,美在宁静,美在空灵。诗人告别康桥时,没有喧嚣的车马,没有凄切的寒蝉,也没有叮嘱的友人,只有大自然的云彩、金柳与青荇,静静的、悄悄的,详和、柔美、飘逸,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笼罩着全诗的那份离愁也是淡淡的,在给人感染的同时,能带你到梦里去。

(二)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明确:《再别康桥》在形式《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十二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新诗的鉴赏。

诗的欣赏方法。

诵读欣赏。

2课时

1、大家有没有看过《人间四月天》?能不能介绍一下。(它有哪些内容,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在中国,有钱往往意味着为所欲为,意味着挥霍无度,所以中国多的是有钱人但缺少的是贵族。真正贵族出身的人举止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更有教养,更亲近艺术而远离金钱。所以中国的社会风气要想好转,要想变成受人尊敬的国家,必须有自己的贵族群落,在西方,贵族影响着整个社会风尚。东欧巨变之后,俄罗斯一度陷入困境,人民生活非常困难,但在和中国接壤的俄罗斯小城,人们看到的却是井然有序,彬彬有礼,(与中国的抢购风对照)照样进歌剧院,照样看书,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该竭力培养自己的贵族气质。这种贵族气质不是傲慢,而是谦逊,不是粗野,而是文明,不是放荡不羁,而是遵守规则。流氓大亨黄金荣大热天把衣服从小到下扣得紧紧的,为什么?他不想做流氓了,想要做绅士。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些绅士,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做人的尊严,把生机留给老人与妇女,而乐队也照样在庄严地演奏,这就是绅士。比如我希望陈文思同学以后是以自身的魅力,内在的修养去吸引别人眼球,而不是靠大声说话引人注意。

老师补充介绍徐志摩。这个新诗坛的美男子,竟成了北平少女界的“大众情人”。

(一)朗读指导

1、 现在大家先听一首歌曲。然后自己在下面读一遍。呆会儿哪个同学给大家读一遍。

指导朗诵:徐志摩是属于新月派的,新月派主张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要读出音乐美,断句就很重要。自自己读,然后体会三美。

一个同学读,另一个同学评。如此反复。

2、第一节应该怎么来断句?应该怎样来读?

3、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诗人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是“我轻轻地走了”,后者更符合语法规范啊。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

说明:前面讲过调整语序的作用,一个是强调,一个是音韵的需要。这里主要是强调,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康河给诗人留下的最美的印象,就是她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心惊动她的宁静,打破她这种美。(竹林里:某某某到此一游)

第一段是说我要走了,向你告别。第二至第四节是回忆康桥的美景。因为回忆美景,作者禁

彩梦――――寻梦――――梦醒

关于轻轻的与悄悄的:有一种看法,认为悄悄,可以理解为他不愿意把来寻旧梦的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同时,悄悄也有寂寞的含义,这一片感情领地是属于自己的,一个感情纯真的诗人只能选择这种告别方式。轻轻则突出宁静,主要是在一开始营造一种气氛,而当作者内心经历了一番狂澜之后,他的心其实是更加寂寞的。

放朗诵带,同学们体会。

(二)内容研讨

意象分析:

1、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3、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六节:为什么诗人不能放歌?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一想起离别,诗人的心情马上变得万分沉痛。所以诗人说“我不能放歌”。离别时候的沉重压得人发不出任何声响。

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所以痛苦的笙箫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这是多么沉重的痛苦啊。(别离的笙箫是悄悄的,看似矛盾,实际上在这里达成了统一,悄悄有孤寂的意思,离别的笙声更加剧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寂静区别,无声音称为寂,如万籁俱寂,而静则有和谐的意思在里面,还有一种生机。又如贫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第二课时:主题分析及徐志摩其他的诗欣赏

问:徐志摩为什么对康桥如此依恋?(有没有同学能够试着说一下?《人间四月天》)

参考:

1、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1920年,由于狄更生先生的劝说与推荐,诗人以特别生的资格在剑桥大学读书,度过了一年多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是他经常去读书、散步,划船的地方,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诗人“慢慢地‘发见’了康桥”,对他充满了感情,“我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正因为如此,诗人第三次欧游时,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了康桥。然而“会难别易”,短短的停留后,诗人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康桥。“黯然而销魂者,唯别而己!”江淹《别赋》)几个月后诗人追忆这一次离别时,字里行间依然充满了浓浓的眷恋之情。同学们将来也可以写一个再别盐外。

在诗人笔下,康桥是有灵魂、有感情的,或者说充满灵性的。诗的开始用了三个“轻轻的”,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跃然纸上。因为眷恋,所以当诗人即将离去时, 寻常的景物在诗人充满感情的目光中也变得不寻常起来。康桥水光潋滟,美丽中浸看一层凄迷;油油的水草是康河伸出的—只只小手,像在欢迎,又像在挽留;榆树下的清潭,沉淀着往昔的康桥生活,那些美好的日子像陈年老窖,发出阵阵醇香??诗人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撑一只长篙,划向康河深处放歌。然而梦毕竟是梦,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把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压在心底,悄悄地离开,不惊醒这里的一花一草,整个康桥世界都在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全诗快乐与惆怅交织,柔美与伤感并存,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寄寓了很深的情意,表现出了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

2、 如果仅仅是对剑桥大学的美好回忆,那为什么不说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剑桥图书馆?康桥的风光是十分优美的,诗人称康桥为“全世界最美丽的一条水”。在诗人对康桥的眷恋里,饱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这种热爱与向往不是—般人的游山玩水,而是诗人性情与大自然深深的契合。诗人说过:“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 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

可见,这里的康桥世界,已成为大自然的象征。康桥世界的自然风光滋润着诗人的心灵,一次次地给诗人带来欣喜和快乐;同时也一次次地抚平诗人心头的创伤,荡涤去了诗人的“苦痛,烦闷,拘索,枯燥”。(我去秦岭中一游)所以诗人对康桥的描写并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撷取了最具典型意义的几样景物,(不是标志性建筑)遗其貌而取其神,精心构筑了几幅色彩斑斓,对比柔和的画面;夕照河柳,碎影披金;柔波漾漾,水草摇摇:潭映彩虹,浮藻如梦:星落清泉,斑斓多姿??这里看不到车水马龙,听不到嘈杂的市声,完全是一片幽美迷离的自然世界,是大自然最美的几个片断。就连诗人也仿佛踮着脚尖走路,来去无声,但对大自然的一片痴心却早就融入到这优美的景色之中了。诗人把大自然看成人类的母亲,“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难怪诗人在别离之际要感到惆怅了。诗人以至美至纯的诗句,表现出了自己对未被世俗沾染的自然之境的向往与守护。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十三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再别康桥》教案3。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之美。

【教学难点】。

意境的营造。

【教学方法】。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道具】。

幻灯。

【教学时间】。

月日星期第节高二(一)、(二)班共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前几课里,我们介绍并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这节课我接着运用这种方法,来共同研究、探讨现代诗歌史中的明珠——《再别康桥》,体会其意境之美。

二阅读资料。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后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其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案3》。

康桥:

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十四

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在这个环节中介绍作者:(略)。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抒情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很重要。它是一个“切入点”。阅读教学非常那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也有人叫做“导入”,但我以为二者有区别。“切入点”是对课文而言的,是为了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而寻找的突破口,属于阅读教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对课堂而言,是为了把学生从课前的无序状态引入课内的有序状态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属于阅读教学外部组成部分。提出“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诗歌意象的问题。高一的学生可能不会顺利的回答出“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这不要紧。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的第二小节,抓住“金柳”这个词,让学生充分品味。“金柳”是这一小节表现的对象,作者为何如此表现它?我们来推测一下,是不是“金柳”包含了什么东西在里面?是的。作者写“金柳”是“新娘”。作为同学们,可能感觉到奇怪,由“金柳”怎么会想到“新娘”呢?是不是与作者的生活有关系?会不会与作者的感情有关系?有可能。谁能说说作者与剑桥大学有什么关系?简要介绍作者的生活历史。由此学生明白了,原来由“金柳”联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仅这个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下面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随着联想与想象。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读者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要想——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为联想,就适合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同学们“荡漾”过吗?如果你荡漾过,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作者用词之妙。哪位同学荡漾过?不妨说说。好了,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整的朗诵这一小节。

四、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这个问题更深入了,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理解诗歌,进入到作者精神世界,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灵活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感觉,相机引导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读,后回答。作者的感情有变化,是进一步了,感情更强烈了,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早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说着别人永远听不懂的话,诉说彼此之间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草这一节着意表现“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我想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同学们读“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说一说,就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呀!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同学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变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定要大声读么?使劲喊,行么?不行。怎么办?“使劲轻读”?好,使上劲,换得轻轻地读。

五、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小节。

读得不错。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觉得写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作者写错了。是不是?这个地方很多老师容易疏忽,这么一问,就问出趣味来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梦。“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噢,明白了,原来彩虹就是作者的梦呀!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没有变成现实,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读这样的句子,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移情”。景随情迁,以情入景,以我观物,则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诗人唯恐读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当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处,所以才用这样的写法来提醒读者。在诗人眼里,这的确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梦”。作者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是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的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

六、一提到梦,人们常常回忆起往昔的生活,特别是那些铭刻心头的往事。

“撑一直长篙”。你知道什么是长篙么?噢,在《社戏》里学过,多美好呀!你们撑过船么?撑过,感觉如何?美极了。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船上只有两个人,划呀划呀,往远处划,为什么?那儿人少呀。来到幽静的地方,心里高兴,那就唱吧:放开喉咙,尽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想我们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诗歌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联系上一节,我们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作者那个美好的“梦”。荡漾在作者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和景。那么,这一小节如何朗读?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谁有过“放歌”的经历,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可以张开双臂,仰起头,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读法也可以变成“放——歌——”

七、诗人沉浸在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八、为了突出“沉默”的特点,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怎么写的?

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作者就这样走了,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轻手轻脚走来,又轻手轻脚离开的身影。在他的内心深处,藏着无限的留恋。

九、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国现在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建立了功劳。他赞同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诗歌理论,认为诗歌要有韵律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诗广为流传,人们张口就可以朗诵,据说,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别康桥后,就去了印度,拜见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当众朗诵了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着甜蜜的忧愁。”写的多好啊!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徐志摩的诗选来读一读。

【教学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周多的反复演练,加上同组老师的耐心指导,自己又详细地设计过渡语,觉得万无一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讲完研究课后,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一、自我反思。

在各种体裁作品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相当有难度的,是一块硬骨头,十分难啃。我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依然选择了《再别康桥》这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

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这是一节课的终极目标,也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理念。诵读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式,而读出情感,读出意蕴,读出自己,就是更大的挑战了。因此,品味诗歌语言,进行诵读训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是机械死板的教条,去禁锢学生鲜活的思想。解剖诗歌,要在找出意象及其特点的前提下,描绘所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据于此,我就把“指出诗歌意象,描绘美妙的意境”以及“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难舍难分的无奈和感伤”作为学习目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学生分析诗歌方法的引领和指导。

情境导入是一种对学生春风化雨的熏陶和感染。于是我播放着优美的小提琴《月亮河》,再投出康桥的图片,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康桥的美妙意境。接着,我声情并茂的范读诗歌,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徐志摩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上的线索。”所以对志摩作品的解读就要“知人论诗”。其中最能表达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的两句话是“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之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诗。问题如下:1.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2.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3.指出这首诗中的情绪高涨的一节诗。这几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来。

有了这些铺垫,我针对第二节诗指导学生来品读赏析。首先提问学生读,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但是不够浓烈,表现得不够充分。于是,我找其他学生评价,并再次读这一节。最后我做出这样的指导:“荡漾”的意思:(水波)一起一伏的动。这里形容心情起伏,无法平静,写出作者的心动,但不是一下,是一层层的涟漪,一波波的荡开。声音要饱含热爱,蓄积在喉间,再轻声发出(重音轻读法);语速要慢;语调要有起伏,轻柔。然后我做了示范,再次让刚开始的同学读,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情感还有待提高。于是,我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剖析这节诗。学生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很快确定了答案:意象是金柳和艳影;修辞是比喻;情感是欢喜和眷恋。

做了这样一个例子,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指导学生自选诗节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入手,以有情感的品读为突破口,达到吃透类似诗歌的目的。学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探究的热情很高。当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我发现有差距的时候,就立即给予引导。事后考虑,当时有点太急了,应当先质疑,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并由别的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彰显出整个课堂教学相长的和谐场景。也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体的提升。

通过分析和诵读训练,学生体会到了诗歌营造的美妙意境。于是,我开始延伸迁移,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依据诗歌内容,选择其中一节,借助修辞手法,采撷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作画笔,把康桥优美的景色描绘下来。这个环节中,是对整个学习目标的检测,学生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情。

最后,让学生再次读诗,读出自己心中的康桥。接着我播放《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的主演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让学生比较一下,各自的特点。

二、评课情况。

只是展示学习目标,找一学生朗诵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解释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感悟两分钟。范读时,播放的背景音乐声音有点大,没有完全彰显出朗诵的魅力。延伸迁移部分,学生写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一些。

三、学生反馈。

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诗歌欣赏的方法:从意象入手,借助修辞来分析意象的特点,并根据特点来理解其中的情感。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康桥”。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十五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十六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知识点训练。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3,识记训练:背诵本诗。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中职(通用17篇)篇十七

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在这个环节中介绍作者:(略)。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抒情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很重要。它是一个“切入点”。阅读教学非常那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也有人叫做“导入”,但我以为二者有区别。“切入点”是对课文而言的,是为了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而寻找的突破口,属于阅读教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对课堂而言,是为了把学生从课前的无序状态引入课内的有序状态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属于阅读教学外部组成部分。提出“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诗歌意象的问题。高一的学生可能不会顺利的回答出“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这不要紧。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的第二小节,抓住“金柳”这个词,让学生充分品味。“金柳”是这一小节表现的对象,作者为何如此表现它?我们来推测一下,是不是“金柳”包含了什么东西在里面?是的。作者写“金柳”是“新娘”。作为同学们,可能感觉到奇怪,由“金柳”怎么会想到“新娘”呢?是不是与作者的生活有关系?会不会与作者的感情有关系?有可能。谁能说说作者与剑桥大学有什么关系?简要介绍作者的生活历史。由此学生明白了,原来由“金柳”联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仅这个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下面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随着联想与想象。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读者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要想——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为联想,就适合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同学们“荡漾”过吗?如果你荡漾过,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作者用词之妙。哪位同学荡漾过?不妨说说。好了,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整的朗诵这一小节。

四、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这个问题更深入了,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理解诗歌,进入到作者精神世界,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灵活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感觉,相机引导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读,后回答。作者的感情有变化,是进一步了,感情更强烈了,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早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说着别人永远听不懂的话,诉说彼此之间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草这一节着意表现“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我想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同学们读“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说一说,就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呀!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同学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变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定要大声读么?使劲喊,行么?不行。怎么办?“使劲轻读”?好,使上劲,换得轻轻地读。

五、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小节。

读得不错。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觉得写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作者写错了。是不是?这个地方很多老师容易疏忽,这么一问,就问出趣味来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梦。“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噢,明白了,原来彩虹就是作者的梦呀!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没有变成现实,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读这样的句子,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移情”。景随情迁,以情入景,以我观物,则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诗人唯恐读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当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处,所以才用这样的写法来提醒读者。在诗人眼里,这的确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梦”。作者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是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的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

六、一提到梦,人们常常回忆起往昔的生活,特别是那些铭刻心头的往事。

“撑一直长篙”。你知道什么是长篙么?噢,在《社戏》里学过,多美好呀!你们撑过船么?撑过,感觉如何?美极了。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船上只有两个人,划呀划呀,往远处划,为什么?那儿人少呀。来到幽静的地方,心里高兴,那就唱吧:放开喉咙,尽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想我们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诗歌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联系上一节,我们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作者那个美好的“梦”。荡漾在作者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和景。那么,这一小节如何朗读?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谁有过“放歌”的经历,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可以张开双臂,仰起头,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读法也可以变成“放——歌——”

七、诗人沉浸在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八、为了突出“沉默”的特点,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怎么写的?

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作者就这样走了,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轻手轻脚走来,又轻手轻脚离开的身影。在他的内心深处,藏着无限的留恋。

九、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国现在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建立了功劳。他赞同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诗歌理论,认为诗歌要有韵律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诗广为流传,人们张口就可以朗诵,据说,1928年11月,也就是作者再别康桥后,就去了印度,拜见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当众朗诵了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着甜蜜的忧愁。”写的多好啊!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徐志摩的诗选来读一读。

【教学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周多的反复演练,加上同组老师的耐心指导,自己又详细地设计过渡语,觉得万无一失,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讲完研究课后,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一、自我反思。

在各种体裁作品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相当有难度的,是一块硬骨头,十分难啃。我本着挑战自我的想法,依然选择了《再别康桥》这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

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这是一节课的终极目标,也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理念。诵读是学习诗歌最好的方式,而读出情感,读出意蕴,读出自己,就是更大的挑战了。因此,品味诗歌语言,进行诵读训练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是机械死板的教条,去禁锢学生鲜活的思想。解剖诗歌,要在找出意象及其特点的前提下,描绘所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据于此,我就把“指出诗歌意象,描绘美妙的意境”以及“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难舍难分的无奈和感伤”作为学习目标。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学生分析诗歌方法的引领和指导。

情境导入是一种对学生春风化雨的熏陶和感染。于是我播放着优美的小提琴《月亮河》,再投出康桥的图片,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康桥的美妙意境。接着,我声情并茂的范读诗歌,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徐志摩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上的线索。”所以对志摩作品的解读就要“知人论诗”。其中最能表达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的两句话是“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之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诗。问题如下:1.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2.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3.指出这首诗中的情绪高涨的一节诗。这几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来。

有了这些铺垫,我针对第二节诗指导学生来品读赏析。首先提问学生读,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但是不够浓烈,表现得不够充分。于是,我找其他学生评价,并再次读这一节。最后我做出这样的指导:“荡漾”的意思:(水波)一起一伏的动。这里形容心情起伏,无法平静,写出作者的心动,但不是一下,是一层层的涟漪,一波波的荡开。声音要饱含热爱,蓄积在喉间,再轻声发出(重音轻读法);语速要慢;语调要有起伏,轻柔。然后我做了示范,再次让刚开始的同学读,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情感还有待提高。于是,我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剖析这节诗。学生经过同桌之间的讨论,很快确定了答案:意象是金柳和艳影;修辞是比喻;情感是欢喜和眷恋。

做了这样一个例子,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指导学生自选诗节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入手,以有情感的品读为突破口,达到吃透类似诗歌的目的。学生有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因此探究的热情很高。当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我发现有差距的时候,就立即给予引导。事后考虑,当时有点太急了,应当先质疑,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并由别的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彰显出整个课堂教学相长的和谐场景。也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体的提升。

通过分析和诵读训练,学生体会到了诗歌营造的美妙意境。于是,我开始延伸迁移,指导学生从意象、修辞和情感三个方面,依据诗歌内容,选择其中一节,借助修辞手法,采撷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作画笔,把康桥优美的景色描绘下来。这个环节中,是对整个学习目标的检测,学生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情。

最后,让学生再次读诗,读出自己心中的康桥。接着我播放《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的主演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让学生比较一下,各自的特点。

二、评课情况。

只是展示学习目标,找一学生朗诵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解释说明,或者让学生自己感悟两分钟。范读时,播放的背景音乐声音有点大,没有完全彰显出朗诵的魅力。延伸迁移部分,学生写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一些。

三、学生反馈。

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诗歌欣赏的方法:从意象入手,借助修辞来分析意象的特点,并根据特点来理解其中的情感。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康桥”。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营销策划的核心是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精彩的游戏策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示。国际社工节·文明我先行一年一度的雷
标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可以助人们打开智慧的大门。着重总结,不涉及细节。借助以下这些标语,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们在引发共鸣和激发行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致辞致谢是一种礼貌和文明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一份成功的致辞致谢应该注重细节,对每一个参与者都给予应有的赞美和感谢。本文为大家提供了一些
通过职业规划,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素质。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感到迷茫,不妨参考一下这些成功人士的职业规划方法。
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对于每个人来说,追逐理想需要拥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理想的文章和书籍,其中包含了各种不
文明礼仪是主流价值观的体现,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化底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文明礼仪?我们可以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下手。文明礼仪是一个综合素质的
写转学申请书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过于消极或抱怨的语言,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看过一些优秀辞职申请书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写好自己的离职信。
环保标语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家园。以下是一些撰写环保标语时的技巧和经验,希望对您的创作有所帮助。环保标语2、新学年新风貌,工作学习更高效。3、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忘的时刻。欢迎词的内容要明确、简洁,表达自己真实的心情。借助以下欢迎词样本,让我们共同寻找灵感。1、协助人事主管进
宣传可以帮助企业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较为完美的公司宣传语需要能够传递出公司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通过阅读以下几个成功企业的宣传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在品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中午好!九月的xx,天朗气清;九月的xx,金菊飘香;九月的xx,喜气洋洋;九月的xx,天降吉祥。今天,老天为这
在一分钟内,你可以完成很多短暂的任务。首先,写总结前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以下是一些专家学者的一分钟总结示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平安xx,xx消防官兵提醒
公益活动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够有效改善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写公益总结时,要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和啰嗦。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
一个成功的职业规划需要我们主动思考和积极行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业计划实例,希望能够帮助有创业意向的读者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创业项
培训心得是在培训结束后,对所学知识、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篇文稿。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反思心得,提供给教师们作为参考和学习的素材。有幸被选为优秀干部,
导游词的编写应当考虑游客的背景和需求,根据不同的游客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导游词的编写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欢迎大家阅读
教研可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委党支部建设的工作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对大家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有所帮
运输合同应包括运输的起始地点、目的地、运输工具、运输方式、费用和支付方式等条款。充分借鉴合伙协议范文中的条款可以避免常见的合作纠纷。甲方:宿迁xx公司乙方:甲
实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学习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政法工作也成为
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从xx年4月到xx年4月,挂职担任x镇党委副书记,分管招商引资工作。该同志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配合镇党委做好一系列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了
行政后勤是指组织内部为了支持和促进日常管理、运营和生产活动而进行的各项后勤服务工作,包括设备维护、场地管理、人员安排、物资采购等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
一个好的公司宣传语应该简洁明了、富有创意、易于记忆,同时能够准确传达企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主张。我们可以结合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观,寻找与之相符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转专业申请书需要突出自己的未来规划和职业发展目标,以向学校展示我们的专业选择是明智和有前途的。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辞职申请书范文,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发表致辞致谢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在社交活动中显得更加得体和亲切。在撰写致辞致谢时,我们要注意掌握好节奏和停顿的技巧,让听众感受到我们的情感起伏和表达的力量
一分钟的勇气可以打开心灵的大门,让我们敢于追寻自己的梦想。如何在一分钟内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观点和论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分钟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
一份好的辞职报告可以向上级领导展示我们离职的原因和思考,并保持我们的职业形象。感谢大家一起阅读这些竞聘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的个人竞聘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个好的标语可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明确宣传的内容或观念。那么我们如何设计一句吸引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标语呢?爱心汇聚,社会和谐。他的童年十分不幸,6岁那年,他母亲便
典礼的承办者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以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典礼总结的语言应该准确、简练,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废话,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要点
环保标语的内容可以涵盖废物分类、节约能源、保护动植物、减少污染等多个方面。怎样才能用几个简短的字句传递出强烈的环保信息和呼吁?守护自然,让未来更美好。
决议是一种组织或团体对重要事项做出的明确决策和指导性文件。决议的写作需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决议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相信会帮助到您
人生是一次次决策和选择的积累,总结是我们回顾自己抉择的智慧。在书写人生的总结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写作角度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人生总结
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经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充分
奋斗是生活的调味剂,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奋斗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奋斗心得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
通过写实践报告,我们可以系统地梳理和整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收获与反思。以下是一些成功申请者的竞聘报告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婚礼策划是为了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而对各项细节进行规划和组织的一种专业服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令人惊叹的游戏策划案例,感受其中的创意和精彩。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亮点和不足,对照对比,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分享的工作心得,希望对大家在工作中更好地成长和实现自
2020年以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在上级各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怀下,逐步理顺各项工作,按要求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扎实开展各项活动,积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和朋友们出席今天的活动,你们的到来使这个场合更加庄重和意义非凡。在写致辞致谢时,要将感谢的对象和原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表达更加具体和真实。针对不
有了一份清晰的提纲,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效果。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提纲的制定,以及后续的写作和修改。接下来是一些常见主题的提纲示
辩论不仅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社交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辩论,我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人脉和社交圈。在辩论中,要注意避免个人攻击和情绪化的言辞,而是专注于事实和逻辑
前几天,我们一家三口人乘火车去泉城济南游玩了一次。济南,又名泉城,这里有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还有大明湖、黑虎泉、千佛山等许多风景名胜。21日上午,我们首先来到
制定决议是一种自我管理和控制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避免迷失方向和浪费机会。决议的制定需要充分了解和评估相关的信息和情况,做到全面考虑和决策
标语在社交媒体和广告行业中广泛应用,能够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提高品牌曝光度。那么如何创作一句引人注目的标语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点经验。捧书在手,智慧无边!
整改报告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它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整改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借鉴。为了以后能更好的适
付出努力,收获成功。在设计标语时,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风靡一时的标语范例,欢迎大家学习借鉴。甲方:(法人代表:_
决议是对我们自身能力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有利于实现个人和团队的长远发展。决议的撰写需要紧扣主题、结构合理,并阐述清晰明了。我们应该如何撰写一份内容充实、结构
开题报告是为了使评审人员了解研究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研究者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在学习和写作报告时,看一些典型的范文是非常有益的,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供大
在制定调研方案时,需要明确调研的目标和范围,确定调研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这些活动策划范文也体现了主办方对参与者体验的重视和创新的理念。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开展对
教师总结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工作的主动反思,对教学经验的提炼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学期总结的精选内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作为人们获取信
竞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如何写一份较为完美的竞聘材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问题,只有全面准备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竞
10.写转专业申请书时,可以适当借鉴优秀的范文或参考书籍。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承接方(乙方):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
即兴需要快速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要求演员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反应速度。即兴表演的目的是与观众产生共鸣,通过情感传递和故事讲述打动人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即兴演奏
导游词是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旅游景点时所讲述的一段话,它可以帮助游客理解和欣赏景点的文化和风貌。导游词可以结合现场展示和互动体验,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兴趣度。在这些导
励志总结是一种积极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在写总结时,我们要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并扬长避短,使总结更具深度和有价值。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在总结中提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书心得样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和思考。改革创新心得体会一:学习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起点,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掌握合伙协议的要点,可以从范文中找到启发和灵感。立合同人:(需方)(以下简称甲方)(供方)(以下
竞聘报告是一份重要的自我介绍材料,既要准确表达自己的实力和特长,又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引起评选委员会的重视。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整改报告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
学习心得是一个记录自己成长和进步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读书心得是一种分享和交流的方式,通过看他人的读书心得,我们可以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互动
调研方案应具备逻辑性和完整性,能够清晰地阐述调研的目的、意义以及实施的具体步骤。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热门游戏的策划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读书心得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分享书籍的价值,激发他人对书籍的兴趣,并促进交流和学习。小编整理了一些实习心得的范文,希望对准备进行实习的同学有所帮助和启示。
倡导环保理念,宣传工作愈发迫切。环保宣传需要注重互动和参与。我们应该鼓励公众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增强宣传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共建绿色家园,从保护环境开始。
竞聘是一种主动向前迈进的行为,能够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机遇。竞聘需要通过思维的调整和扩展,提升个人竞争力,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竞聘作品
项目背景: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公司)20xx年8月2日,xxx有限公司和xxx公司签订《订购合同》,定下后道成品运输物流设备采购合同。合约规定一年后交
发言稿的结尾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通过总结观点、提出建议或鼓励等方式,让听众对演讲内容有所思考和行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发言稿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明确要
劳动仲裁申请书可以详细陈述劳动者的诉求和理由,为仲裁机构提供判断依据。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辞职申请书样式,如正式文体、感谢辞职信,以及个人原因、职
次次失败并不意味着终身失败,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再接再厉。写一篇励志文章需要深入挖掘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
感恩是一种人生哲学,能够让我们更加平和和踏实地生活。感恩总结应该结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对他人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表示真挚的感谢。在这个感恩的节日里,希望大家能够和家
条据书信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证据的用途,可以用于法律程序、交易纠纷解决和工作证明等方面。在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条据书信时,首先要明确目的和意图,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
整改报告是我们对工作中犯错和出现问题的一种主动负责和主动改进的表现。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报告,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带来灵感和启示。为了贯彻落实省国资委文
就职是一个人向外界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机会,也是展现自己所学所悟的时刻。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就职
创新驱动,引领未来。企业标语应该具有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能力,让他们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兴趣。借鉴这些企业标语范文,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语言的力量,塑造企
通过辩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其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分析辩论的话题,查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以便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自己的
一分钟是时间的转折点,可以给人带来新的机遇。一分钟的反思,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优缺点。范文中的一分钟,或许能够成为你思考的起点和行动的动力。金力液压件有限
安全是幸福的首要保障。用哪些方式更好地传递安全知识?这是一份精选的安全标语集合,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_________短信息服务是由_________网的网站
参与征文活动,不仅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精彩,也可以为他人带来一份启发。在写征文之前,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资料的收集和背景的了解,这样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
安全标语的宣传力度要适度,既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又不能给人造成压力和焦虑。编写安全标语时要考虑目标受众的特点和背景,提高信息传达效果。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安全的标语
军训心得的写作过程也是自我调试和挑战的过程,通过反思自己在军训中的表现和收获,有利于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以下是一些写作范例,展示了培训心得的不同表达风格
编辑的目标是优化文稿的结构和内容,使之更加清晰和易读。编辑时要注重细节和语言的选择,避免使用不准确或含糊的表达方式,以免引发读者的误解或困惑。优秀的编辑需要保持
党员转正申请书是党员对自身党性及入党宣言的负责,对党组织的认可,以及自我要求和期待的体现。参考一些优秀的低保申请书范文,可以帮助申请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填写技巧。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深入思考教学中的问题,寻找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下面是一些来自成功人士的培训心得分享,希望对大家的职业发展有所帮助和启示。曾经,我在电视上看到
4、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些实习心得范文中的观点和看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丰富和拓宽大家的实习视野和思考角度
拥有理想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注入激情和动力,让我们更加积极向上。在写理想文章时,要具备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的行动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理想实现的经典范例,
范文范本是一种激励和鞭策,通过阅读范本,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写作中,要注重修辞的运用和形象的描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生动性。接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和总结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训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此刻想起来,真的觉得不可思议。
写培训心得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归纳和整理培训内容,提高学习和思考的效率。另外,我也会在培训心得中提出自己对于培训内容的疑问和不足之处,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青春是一个人情感最为敏感的时期,充满了爱和热血。如何在青春期间平衡学业、生活和社交,对于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梦想实现故事,希望能给大家
诚信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诚信如何体现在学习中?下面是一些诚信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调研数据,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
通过致辞致谢,可以展示自己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致辞致谢,让听众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诚意?感谢所有为本次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单位和个人,
导游词是在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够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了解度。导游词的内容要做到生动有趣,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愉悦感,可以运用一些小故事、趣闻轶事等来吸引
并非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追求理想的过程已经让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来实现理想。这里有一些精选的理想总结范文,
培训心得旨在把握培训中的精华,进一步提炼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习心得范文2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一如既往地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思想上、行动上的
工作心得是对自己在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的总结和概括,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教学反思范文2: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准备
人生是一个宝贵的财富,总结可以让我们发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生总结需要我们抓住核心要点,避免过多的细节和琐碎的事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生总结范文,仅供参考
实习心得是对实习期间的工作、经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文书。以下是一些写作精妙的军训心得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考的方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通过征文活动,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加有力与凝练?接下来是一些
在写申请书时,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经历来支撑自己的陈述。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
写读书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借鉴他人的想法和成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书心得写作示范,通过阅读它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读书心得写作。
报告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学术研究、市场调研、工程项目等。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实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局领导对此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将消防安
实施规划计划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环境和目标的变化。在这些学期计划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是如何设定目标、安排时间和分配任务的。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
转学申请书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于负面或消极的表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申请书的写作技巧,特别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梅浦村道路改建工程经临海市交通局批准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