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报告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记录,它能够为个人职业发展和未来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竞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一
调研报告的报告。
市民政局党组:
2012年8月25日。
近期,按照中共张掖市民政局党组《关于开展社会组织。
党建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民政局党总支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门调研。通过实地走访社会负责人、主管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及部分会员群众,开展交流座谈,进行综合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社会组织87个,其中:社会团体83个,民办。
非企业4个。成立党支部45个,其中挂靠组建41个,联合组建2个,单独组建2个,共有党员155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495人。
二、主要做法。
(一)摸清底子,建立组织。自去年5月以来,根据上。
级业务部门要求,对全县社会组织中党员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掌握了实情。在此基础上,与县委组织部、县委创先办一道深入各乡镇安排、督促抓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建立,对有3名以上党员和同一村子2个以上社会组织中党员数有3名的分别建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至7月底,共建立党支部45个,党组织组建率51.7%。
(二)成立机构,靠实责任。为加强对社会组织创先争。
优活动的领导,2011年初,县上成立由县民政局党总支书记。
任组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有关领导和干部为成员的社会。
组织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组织指导工作,积极。
协调各业务主管部门,靠实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责。
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各项活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以“强党建、促发。
展、惠民生、保稳定”为主题,精心设计了符合本支部的活。
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学法律、讲诚信、作表率”
活动,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开展诚信意识教育,引导社会组。
织和会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诚信意识,坚守诚信服务,树立诚信形象,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组织各项争创活动。
(四)加大投入,为社会组织党建活动创造条件。通过。
数社会组织有了党员活动室,制作了相关的牌匾,做到制度。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社会组织党组织重叠,增加党员群众负担。如。
全县农民用水者协会党支部28个,内党员数84人,均是村。
党支部党员,与村党支部重叠,没有实际意义。
二是县上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有。
了管家,但乡镇一级没有专门管理机构,也缺乏工作人员,工作难以衔接。
三是党建经费缺乏,由于社会组织本身是非盈利或微利。
组织,业务经费依靠会费、赞助和主管单位支持,才得以勉。
强维持,开展党建活动没有经费保证。
四是党建工作的制度不够健全。由于我县社会组织党支。
部多数刚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有待县社会组织。
党工委成立后逐步指导完善。
五是党员的教育管理还不到位。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对。
“都不管”党员,教育管理难以落在实处。
六是党组织的活动还有待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形式单。
一,方法简单,内容陈旧,没有紧贴社会实际,缺乏针对性。
和实效性,难以适应不同类型党员教育的需求。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党建工作相关单位的协调。建议县委理顺社。
会组织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几个方面的关。
作的进展情况和实际工作成效进行督促,检查、指导有关单。
位党的工作部门有效开展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推进不同系统。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力量开。
展社会组织党工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了解、熟悉、掌握党。
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上要尽快建立社会组织党工委,配齐领导力量,形成业务主。
管单位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机关党组织双重负责的党建。
畴,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社会组织党组。
织的挂靠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党的组织形式。对在社会组。
织中工作的党员,不能转入正式组织关系,要设法转入临时。
工作职责,如定期走访单位,负责发展党员,指导党组织活。
动等。
(三)、社会组织管理部门抓好社会组织党的组织机构。
管理机关着重把好“两关”。首先要把好入口关,即社会组。
织履行登记时,首先要求其落实和建立党的组织;其次要把。
好“年检关”,社会组织在履行检查时要有党组织的活。
动情况,同时把社会组织的自律与诚信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奠定基础。
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一项富有开拓性的系统。
工程,将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一个逐。
步探索、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开拓进。
取、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党建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就能推动。
主题词:上报社会组织调研报告报告临泽县民政局办公室2012年8月25日印。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二
广东新社会组织数量多,涉及领域广,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截止到xx年3月,全省共有新社会组织23261个,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65.6万多人,其中党员61561名,占总数的9.3%;已建立党组织6085个。近年来,我省在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抓党组织组建。坚持“支部建在行业”与“支部建在协会”、“支部建在社区”相结合,以“建、联、挂、派”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二是抓制度规范。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对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设置、隶属关系、工作分工、党员教育管理等进行规范指导。三是抓群团建设。坚持党组织与群团组织建设相结合,普遍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党建模式,实行党、工、青、妇组织对应设置、人员交叉任职、工作互动。四是抓投入保障。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园区党建与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相结合的途径,实现党建资源共享。有些地方采取将党建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将收缴的党费全额返还,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给予适当补贴,对困难党员给予补助等形式,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一是党员难找。有些党员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亮出身份,这给党组织开展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而且,发展党员不容易,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有待提高。二是党组织难组建。目前全省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率只有26%。已建立党组织的,也主要集中在会计师、律师等行业。三是活动难开展。由于部分业主、合伙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加上活动场所等条件限制,一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难以正常开展活动,无法发挥作用。有的党员对传统的“三会一课”、读书读报等活动兴趣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
第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循序渐进、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树立服务的理念、引导的理念、促进和谐的理念。
第二,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坚持谁审批谁主管,谁主管谁组建,谁组建谁管理的原则,没有业务主管单位或业务指导单位的新社会组织,其党建工作由登记管理机关领导和管理。将新社会组织党建与社区党建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完善现有机构人员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新社会组织党工委,加强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
第三,进一步创新方法方式。创新党组织组建方式,以行业协会、商会、民办教育学校和职业培训学校为重点,逐步向其他新社会组织铺开。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按照“业余、小型、灵活、分散、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开展让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
第四,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把党性强、业务精、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和党务工作经验的行政负责人或合伙人、管理者选拔为党组织负责人。建立活动经费保障、活动阵地建设制度,探索建立区域党建资源共享机制。在新社会组织中评先评优活动,增强党员的创先争优意识。积极拓展党员参政议政渠道,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选时适当考虑新社会组织党员。健全党员关怀帮扶机制,通过开设党员维权热线、实施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三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找准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落实市委有关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近期,**县委组织部组成调研组,对全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全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和改进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组织也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据对全县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的调查统计,全县社会组织共有*个,其中社会团体*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个,社会中介组织*家;从业人员*人,其中社会团体*人,民办非企业单位*人,社会中介组织*人。社会组织中共有党员*名,建立党组织的*个,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个,联合建立党支部*个。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类指导,加强社会组织中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培训,强化党员的经常性管理。同时通过各种会议、宣传栏、黑板报、报纸、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党员群众对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创新机制,加强领导,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委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对领导干部和党务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其工作实绩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级党组织把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积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组织目标考核机制,制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大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考核力度,有效保障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顺利推进。
三是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党建工作不断规范。县委组织部为每个支部配备了党旗、党徽,建立健全了社会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党员党内监督、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发展党员工作、党费收缴等一系列制度,同时还通过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与业主沟通协商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确保了党组织生活正常开展。
四是创新载体,加快组建,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今年以来,我县结合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社会组织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活动,采取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使党员自觉亮身份,自觉奉献岗位,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完成任务,带头服务群众,促使社会组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同时本着“应建必建”的原则,根据我县社会组织的实际,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都单独建立党组织。对不具备条件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采取企业联合组建、村企联建、下派指导员等多种方式建立党组织,并积极开展定期回访,有效防止了边建边散、有名无实等情况的发生。
三、存在问题。
由于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着结构松散、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致使与其业务主管部门及身份属地难于真正分离而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对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则缺乏应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能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客观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不到位。社会组织组织机构过于松散,党员组织关系难以把握,特别是党员基础性资料变化大,给党建工作带来不确定性。从社会组织本身状况来看,工作任务、办公经费大都没有与业务主管单位彻底分离,建立党支部也会出现“重复管理”的问题。社会组织管理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党组织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职责与任务不够明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组织管理形式上脱节,个别党员只顾创业挣钱,对于党组织关系不及时划转,出现“隐性”或“口袋”党员情况。
二是个别党组织党员活动难。有的社会组织由于内部党员数量较少,流动性大,联系困难,致使仍有的党员较长时期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还有的党员观念淡薄,有一种求实惠心理,“只要能挣钱,不管党和团”,用业务知识学习代替政治理论学习,人员与时间无法保证,导致组织生活无法正常开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是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较低。部分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由于一些负责人不重视党建工作,相关部门的督促也较少,导致部分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组织覆盖率较低,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规模严重不相适应。
四、对策建议。
会组织党建工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力量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的业务培训,使其了解、熟悉、掌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要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对于稳定型社会组织,应想方设法指导其建立党组织,认真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对于分散型社会组织,可以以派驻党建联系员和指导员的形式开展党建工作,先保证党的覆盖,再考虑逐步建立党组织,力争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挂靠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党的组织形式。对在社会组织中工作的党员,不能转入正式组织关系,要设法转入临时组织关系,建立临时支部,确保党员的组织关系既不分离,党的工作又有依托,党员的组织生活也有保证;向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派出党建联络员,同时明确联络员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如定期走访单位,负责发展党员,指导党组织活动等。
践活动,激励党员争当精力骨干、争创文明先兵,并发动党员带领其它从业人员努力做好业务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经费保障上采取多条腿走路方式,解决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动经费问题,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持续开展。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四
社会组织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组织党建。
欢迎大家阅读。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对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一次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目前,我县已登记的社会组织共247个(不含备案登记社会组织157个),从业人员2431人,党员总数551人。其中,社会团体9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0个,中介组织75个。已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116个,组建率47%。已建党组织的社会团体87个,占94.5%,民办非企业单位21个,占26%,中介组织8个,占11%。无党员的社会组织95个,有党员不符合组建条件的35个。单独组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14个,联合组建的2个,视同联合组建的60个,挂靠组建40个。已建社会组织党组织主要隶属于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乡镇党委管理。
现有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均已配备党组织书记,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基本在社会组织内部产生,社会团体的党组织负责人主要由负责人担任,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由业务骨干兼任。
我县社会组织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发展速度快。我县各类社会组织已从2019年的100多个发展到247个,呈成倍增长态势;二是涉及领域广。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等诸多领域;三是社会功能初步显现。逐步成为加快转变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管理的主要支撑,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推手。其作用发挥明显,推进了民主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了和谐社会构建,正因为有夯实的、规范的、发展迅速的社会组织平台,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就会如鱼得水,形成良好开局。
1、建立机构,夯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20xx5月成立了中共石门县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属县委派出机构,办公室设民政局,日常工作由民政局党组负责,党工委设书记1名,由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任,副书记2名,分别由民政局和统战部有关负责人担任,其他委员10名,由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文广新局、卫生局、司法局、体育局、工商联、科协、文联等单位负责人担任;同年8月成立了中共石门县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名。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的配备,为顺利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健全制度,规范社会组织党建运行机制。要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必须要有层级清楚、责任明确、关系顺畅、管理直接、便于落实的管理制度。我县社工委通过会议研究制定了党工委工作制度,党工委成员、委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联席会议制度及解决突出问题会商制度。明确了责任主体,完善了管理机制,形成了县委领导,组织部抓总,社会组织党工委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的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开展社会组织党建调研、指派党建联络员、开展联点示范、组织检查考核等方式方法,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各单位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体系,使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3、深入调查,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充分利用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能特点,对新申请的社会组织实行党建工作事前备案制度,结合年度检查,对当前社会组织党建基本信息进行了动态整理。另外,为准确、全面地了解全县社会组织的具体情况,县委组织部和社工委联合对各乡镇党委、县社工委各成员单位和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对所主管、所属或本辖区的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严格做到“七清”,隶属关系清、运营情况清、从业情况清、党组织设置清、党员人数清、业主身份清、示范主管领导职责清。清晰的党建工作台账的建立,为顺利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4、强化组建,扩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我们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强化措施、全面覆盖”的原则,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对于社会组织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有利活动、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联合组建的方式建立党组织。对暂无党员或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党工委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所有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
1、隶属关系欠清,登记管理难。厘清党员身份、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居住地点等要素,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非常重要,要件缺一不可。但工作中确实存在:有的社会组织党员属于“单位人”,有的属于“社区人”,有的成为“自由人”,前两者好解决,但“自由人”存在登记“空挡”情况。这批“自由人”是指社区“空挂户”、择业流动人员、短期经商务工者等。
2、基础建设欠力,开展活动难。在调研和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社会组织有资质、有资金、有活动,但无固定经营场所,致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为空谈;有的即使有经营场所,但未能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有的欠缺活动经费,致使党组织活动跟不上党建需要。
3、力量配备欠足,发挥作用难。个别社会组织党组织,因业务情况、单位规模、党员人数受限,其党组织无论从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组织活动等方面与社会组织的经营规模、管理范围、服务水平不相适应,党员的积极性、先进性难以发挥。
4、政策跟进欠紧,推动发展难。目前,由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处于初期阶段,无论从宏观指导,还是微观规定,特别是基层操作层面,都尚未出台规范性政策规定,导致推动社会组织工作正常运行难。
1、要注重分类统筹,分层定位,解决认识浅的问题。
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对管辖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尚未认识到党建工作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政治核心作用。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社会组织是独立的民间组织,性质特殊,情况复杂,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大,存在畏难心理。社会组织中的经营业主对党建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担心党组织建立后,对业主威信造成损害,削弱其权力,担心党组织活动过多,会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因此,我们建议要细致、准确、迅速、全面地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确定信息动态管理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书记库。同时,对社团、民非、中介组织进行严格界定,准确定位,不能张冠李戴。
2、要注重轻重缓急,先易后难,解决保障少的问题。一要强化活动经费保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资金初始支持,工作只能纸上谈兵,我们建议要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按党员人数划拨工作经费,为新组建的党组织安排一定数额启动资金;社会组织党员交纳的党费,部分或全额返还作为活动补充经费;二要强化工作人员保障。要确保社会组织党工委自身力量充足,要不断扩充、优化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明确。三要强化活动场所保障。建议采取单独设立、与行政办公场所合建合用、与社区党员之家共建共享等方式,确保社会组织党建活动有相应的场所。要求100%社会组织党组织达到“六有”,即有牌匾、有党旗、有单独或综合使用的党员活动室、有资料(档案)柜、有电教设备、有宣传阵地。
3、要注重拓宽视野,管培并重,解决组建难的问题。一要巩固已组建的社会组织党组织。二要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管理和技术岗位,从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信得过的党员中选拔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三要继续实施“双培”工程。一方面,要创新党员发展机制,采取群团“推优”、党员结对、跟踪培养等措施,把社会组织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另一方面要创新党员培养机制,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四要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通过建立党员信息数据库、健全党员基础档案等方式,加强社会组织流动党员的管理,确保每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之中。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找准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落实中央、省、市委有关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近期,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通知》精神,对全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现有社会组织63个,其中社会团体4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1个,共有从业人员263人(其中社会团体从业人员98人,占37%,民办非企业单位165人,占63%),党员78人,占30%。现有社会组织中,3名以上党员的社会组织5个,3名以下党员的社会组织42个,无党员的社会组织16个。目前,只有个体劳动者协会和沁州中学两家建立了党支部。调查发现,已建党组织活动开展正常,能较好的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绝大部分未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有较强的意愿,希望得到党的有效指导和有力支持。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低下,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足,社会组织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一是管理不规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我县社会组织管理主要以审批部门民政局和业务主管部门联合管理的方式进行,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组织机构过于松散,党员组织关系难以把握,特别是党员基础性资料变化大,给党建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从社会组织本身状况来看,有的从业人员全部是在岗在职人员,因共同的爱好组织起来的,如摄影协会、钓鱼协会等;有的从业人员全部是离岗离退休人员组成,组织关系都在原单位,如决策咨询委员会;有的由在岗在职、离岗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人员组成,如太极拳协会、书法协会;有的由职能部门主要领导领办,如检察官协会、消费者协会等;有的由企业围绕产品组建,如小米协会、小杂粮协会等,建立党支部无疑会出现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问题。全县社会组织没有得到有效管理,作用也因此得不到有效发挥,虽然近几年社会组织也在北方水城建设各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不少社会组织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有的社会组织甚至存在空有名、无活动的现象,造成资源的白白浪费。
二是党建工作覆盖不全,党员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涉及领域宽广,并不缺乏党员在其中活动,有些组织中甚至有原先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高素质党员,但由于社会组织未成立党组织,党员无处安家,得不到有效整合,只凭党员个人意愿在发挥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也导致了有些社会组织活动开展中心不明、档次不高、组织整体发展缓慢的现象发生。
三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已成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支持,进步不快。社会组织党建是一个新的领域,全县从业务主管部门、行政审批部门、社会组织党组织隶属党委到社会组织本身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面经验不足,虽然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全县整体的党建体制没有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配套,没有形成健全的工作制度,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工作队伍,而且由于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所隶属的上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党的文件、党的声音存在不能规范传达的现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支持,进步不快,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社会组织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反映公众诉求、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县各类社会组织也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进这一领域党建工作,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水城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综合此次调研结果,应从以下四方面加强这项工作。
(一)规范领导,完善机制。一是成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机构。成立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把相关部门吸收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依托民政部门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组建党工委办公室,形成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二是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明确组织部、党工委和其他领导组成员单位在抓好社会组织管理、加强党建工作方面的职责任务,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工委统一领导、业务主管单位协同配合”的党建工作机制。
(二)分类组建,明确定位。一是采取“建、联、挂、派”四种形式分类对全县社会组织党组织进行集中组建:对有3名以上专职党员且有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的单独组建;对专职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进行联合组建,或者按“行业管理或属地管理”的原则挂靠组建;对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党的工作,帮助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二是社会组织党组织应执行《党章》规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在会员和员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利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三)选好书记,用好党员。一是选好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人物。和其他领域党建工作相同,社会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如何,书记是关键,务必把选优训强党组织书记作为加强社会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但从我县社会组织目前党员队伍总体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社会组织兼职党员数量多,专职党员数量少,能找一个思想素质高、党务经验多、工作时间足的党组织书记实属不易。要解决此难题,一方面要动员组织找。由社会组织业主亲自出面,为党组织聘请有能力、有精力的党员干部,比如退休领导干部,来担任党组织书记。另一方面要号召社会优秀党员,比如农村优秀党员、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向社会组织靠拢,主动了解党务工作,学习社会组织所从业务,竞选党组织书记。二是用好党员队伍这股优秀力量。党员队伍具备思想素质高、干事能力强、纪律观念浓的特点,用好这股力量,对于社会组织党建、社会组织业务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社会组织还处于机构管理松散,人员流动频繁的初始阶段,很多党员都不愿接转组织关系,难以纳入稳定规范的管理体系。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开展高质量的党组织生活,珍惜专职党员,争取兼职党员,引导他们发挥出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培养,积极培育发展新党员力量。
(四)加强建设,发挥作用。一是要建立活动阵地建设、活动经费保障等制度。通过实现“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有经费”的“五个有”标准,来完成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同时逐步将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党费为辅,社会各类资金来源和社会组织自身补充的党建经费保障体系。二是党组织要以社会组织整体发展为着力点,在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其他领域党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结合具体社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创新主题,丰富载体,把党的政治要求、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员工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广大党员的个人追求有机结合起来,灵活开展党建活动,切实发挥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社会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效用的最大化。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五
[内容提要]。
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着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党员归属感不强,党组织作用发挥够不突出等问题。基层党组织建设年,要求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思路。通过解放思想,明确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地位定位;加强培训,转变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层的观念;学透政策,指导民办学校党组织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等措施来加强教育系统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今年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免不了要涉及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而社会组织党建又是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做好教育系统中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思路,在工作中创建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方式才能达成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所提出的要求。为此,我局机关党委对所辖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指导,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机关党委管辖下的社会组织共有5个,分别是:玉林市城东高中、玉林市电子工业学校、玉林市岭南职校、玉林市英才中学、玉州英文学校,全部属于社会组织中的教育事业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学校),共有职工总人数238人,其中党员30人,占12.6%,5个社会组织均建立有党组织,有3名以上的党员,其中玉州英文学校、玉林市城东高中、玉林市岭南职校、玉林市英才中学的支部书记均由管理层担任。
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直以来,我局机关党委非常重视这些民办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自2005年批复成立玉林市岭南职校党支部开始,就把这些民办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管理范畴,历任局长和领导班子成员曾多次到这些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在发展党员、党员管理、党员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了指导,这些年来,这些民办党组织机构大多基本健全,活动开展基本正常。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原因。
1.个别民办学校的管理者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他们担心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比如个别学校担心发展教师党员,尤其是优秀教师党员,往往会造成一培养成熟,就会被挖走的现象,导致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因此他们对开展党组织活动态度并不积极。
2.个别民办学校的党员先进性体现不够突出,他们归属感不强,织观念较淡薄,考虑个人的经济效益较多,对参加党组织活动没兴趣、没热情,党员等同于一般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组织的形象。
3.个别民办学校的党组织作用发挥够不突出,由于民办学校非公性质这一特殊性,个别民办学校党组织没能发挥其政治核心、保证监督作用。党组织角色尴尬,党组织活动处于得过且过,被动应付状态。
四、采取的对策及取得的效果。
对以上困难,我机关党委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除了社会组织的非公性质这一特殊性以外,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也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瓶颈之一,因此,我局机关党委认为,要通过解放思想,政策大学用来解决这些问题:
1.解放思想,明确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地位定位。根据民办学校兼有公益性和经济性的实际,指导这些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定位应该是“民办学校教职工政治思想核心”,这样定位以后,党组织就能有理、有力地在民办学校中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把党的工作有机地渗透到学校教育办学的全过程。
2.加强培训,转变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层的观念,增强他们对党的感情,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导入并转化为民办学校发展的最大资源,从而引导他们切实做到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他们支持在本学校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
3.学透政策,指导民办学校党组织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民办学校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是为了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因此,我机关党委指导这些民办学校的党组织把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在为学校服务和引导学校发展上,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排忧解难,引导学校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内在发展动力。
取得的效果:近年来,我机关党委共在这些民办学校中培养发展了李青等20多名党员,同时把这些民办学校的党员信息纳入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规范转接程序。此外,我机关党委还通过召开大会、下发文件的形式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进行工作安排,确保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其中,玉州英文学校在我机关党委的指导下,学校管理层高度重视,党支部充分调动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新载体,开展以党建带团(队)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显著,是全国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点玉林唯一的考点,多次获优秀组织奖等众多荣誉称号,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彰显了民办学校基层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即使是近年来,随着东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发展方式有所改变的情况下,民办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招生面临相对困难的时期,民办学校党支部仍然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成为了学校发展困难时期的中坚力量,成为了学校教师的主心骨。
五、建议。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成立一个全新的统一的行业党组织,即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一个教育事业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学校)的党委(党总支),一是便于理顺民办学校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管不好的状况,同时建议,将民办学校建党工作纳入注册机关审批程序;二是便于规范民办学校党员的流动制度,解决民办学校人员不稳定,党员流动频繁,进来的党员身份不清,流出的党员去向不明,难以纳入稳定规范的管理体系的情况;三是便于解决一些还未建立基础党组织,有入党愿望的教职工无处递交申请,培养发展党员难情况。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六
随着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步伐的加快,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发现和破解党建创新中的新问题,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创新力度,对于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2019年,北京市承担了全国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的子课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研究》。x月开始,课题组在北京、南京两地开展调研,召开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部门负责人、各种类型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11次,80余人参加,专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部门有关同志12人,深入到各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阵地和场所,面向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部门和社会组织发放调查问卷1812份,回收率100%。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
调研报告。
截至20xx年x月,北京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10261家,已建立党组织2373个,占23.1%,党员23892名。北京市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工作体系,注重分类指导,大胆探索符合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社会组织发展规律的党建工作新路,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借鉴。
1.初步构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顺应社会建设需要,北京市委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19年底和2019年上半年,先后在市、区两级分别成立社会工委和社会办,负责全市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服务和党建工作。2019年,全市街道(乡镇)成立社会工作党委,隶属于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具体负责辖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xx年,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市委进一步整合力量,加强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社会工委负责、民政财政司法等有关部门配合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格局。2019年,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党委成立社会组织党总支,解决了部分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没有党建主管单位的问题,起到了托底管理的作用。
2.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为有效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2019年以来,按领域分类,北京市分三批认定了27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由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的联合型组织),覆盖85%以上的社会组织;全市16个区县认定了173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中推行“3+1”党建工作模式,“3”,即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党建工作委员会、成立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设立或明确相关工作部门,“1”,即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截至目前,已在所有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挂牌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委员会,明确了党建工作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机制,有14家成立了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各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3+1”工作模式,坚持党建与业务一起抓,“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加强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服务与指导。
3.探索拓宽党组织发挥作用渠道。党组织结合社会组织行业特点,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推进社会组织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引领社会组织争当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党组织结合所在领域特点,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各项建设。2019年以来,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组织带领在京闽籍企业到各区县投资考察,签约260个项目,投资总额160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万个;北京市西城区医学会党支部把300多家会员单位组织起来,开展健康运动科普大讲堂、健康运动推广、社区孤寡老人心理健康等多项服务民生项目。二是帮助社会组织展示行业风采和提升社会地位。通过党建项目,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独特优势,提供公共服务,搭建服务群众的活动载体。西城区阳光协会党组织打造“阳光工作室”党建项目,通过人民调解加心理健康干预服务,积极调处纠纷,及时化解矛盾。群众说:“我们就相信党组织了,党组织的调解是最公正的。”三是把党的思想建设融入到社会组织行业自律教育中。2019年,北京律师协会党委成立了全国律师行业首家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教育培养工作为主的业余党校,开展政治理论、职业道德、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加强了律师党员队伍建设;北京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党支部牵头沟通,拟定、发布十项行业自律措施,带动和促进行业服务工作不断改进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四是把党建与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活动相结合。党组织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对接信息,引导社会组织接替政府为会员和社会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党组织在2019年北京“7.21”特大暴雨、2019年四川芦山地震灾害中,带领队员第一时间冲到前线抢险救灾。蓝天救援队以专业的救援技术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著称,成为家喻户晓的“救命队”。
4.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近年来,北京市各级党委在人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在人力保障方面,市委社会工委向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所属社会组织购买200个党建管理岗位,专门从事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增强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力量。在财力支持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提供经费保障。一种是财政专项拨款。北京市委社会工委通过市财政建立了每年2.5亿元的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党建经费依托这个资金获得;区(县)也设立了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仅西城区就连续两年分别投入2019万元;市民政局结合政府购买服务,仅2019年以来,每年投入福彩公益金350余万元,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两次争取中央财政860万元资助北京市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另一种是自筹党建经费。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设立了50万元行业公益基金,争取市财政专项拨款和市委社工委购买服务补助党建经费共计133万元。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巩固执政基础的方向。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实践证明,只有站在巩固执政基础的高度,树立战略意识、前瞻意识,拓展党建新领域,在党的事业全局中谋划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才能实现党对社会的有效领导。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把转变观念作为前提。社会组织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的,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强化民主、法治观念,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实践证明,各级党组织只有转变思想观念,不囿于部门利益,才能理清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思路,找准定位,推进这个新领域党建工作发展。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把调动统筹各方力量作为抓手。社会组织党建的极端复杂性与艰巨性,决定了单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合理配置政治资源、组织资源,借助已有的载体,拓宽新的合作平台,共同发挥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实践证明,科学、合理设置党建领导体制,建立有效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局面,才能使社会组织党建在合力的作用下得到全方位的推进。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围绕业务工作的原则。党的组织路线始终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融入社会组织的中心任务,这是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生命力之所在。实践证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必须找好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业务活动为中心抓党建,通过抓好党建促进业务工作,在服务业务工作中大有作为,才能以真心换取社会组织负责人的信任,以实际效果赢得群众的支持。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社会组织是一个新兴领域,开展党建工作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尝试、敢于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从本地和各行业具体情况出发,探索多样化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才会真正找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组织党建道路。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有上级的大力支持作为保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党组织如何在社会组织中发挥作用,如何建起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纽带,都亟需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帮扶。实践证明,上级党组织要为社会组织把关定向,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释放的部分职能,帮助社会组织党组织找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才能使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保持蓬勃生机。
调研表明,社会组织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类型千差万别,这使党建创新难度加大。虽然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创新中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还存在各地、各级、各行业、各领域各自为战的情况,缺乏战略性和权威性。大家认为,制约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顶层设计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创新动力不足。受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在认识方面,看不到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社会组织性质特殊,建不建党组织“没关系”,或者认为社会组织规模小,抓不抓党建“无所谓”。有同志谈到,一些业务主管单位思想观念转变不够,认为体制内外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不愿管理体制外的单位,即使管理,对体制内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截然不同,在政治待遇等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在理念方面,不注意尊重社会组织的规律和特点,习惯用传统领域的工作思维考虑社会组织的党建,所做工作与促进党组织发挥作用不贴合,效果不佳,事倍功半。在思路方面,不善于用新办法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工作停留在表面,开展活动少,吸引力差;存在畏难情绪,不愿克服困难勇敢尝试新办法,面对党组织如何有效融入社会组织等难题束手无策,工作效果不明显;不信任社会组织,不敢开放重要领域放手让社会组织去发挥作用。
2.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还不高。目前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尽管已达到97.3%,但党组织在整个领域的覆盖率仅22.7%。一是社会组织普遍规模较小,党员人数少。全国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中的党员比例都较低,平均只有10.4%,建立党组织困难。如,有一个区县社会团体总数是196个,但绝大多数属于10人以下的中小型社团,98%以上没有党员,建立党组织无从谈起。二是社会组织分化组合频繁,巩固组建困难。一些专业类、技术类社会组织容易受经济效益的影响而频繁流动,单位状况及员工队伍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党组织即使建立了,也难以巩固和稳定。三是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多,开展活动难。一些社会组织虽然建立了党组织,特别是建立的临时党组织、联合党组织,实际上是有组织无活动,没有发挥作用。有的成立联合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反映,因各单位的工作安排不一样,时间难统一,组织一次活动很难,存在联而不合、联而不活的问题。
3.一些地方的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针对社会组织类型多,具有不同于传统领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各地创新探索出各种党建管理体系、机制,但调研情况表明,有的地方对管理体制把握不清,导致管理缺位或多头管理或管理失效。在被问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需要破解的主要问题”时,52.2%的人认为是“管理体制不顺畅”。一是党建工作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有39.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有的社会组织有多个管理部门,各管理部门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负有怎样的职责,如何履职,没有明确规定。如有的民办学校,既有业务主管单位——当地教委,又有登记备案单位——当地社团管理部门,还有地区管理单位——乡镇或街道,各单位在管理中都涉及党建工作,但具体职责任务没有清晰界定。二是党组织的建立和管理存在条块分割。有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关系与党建工作的管理分属于不同单位,管理起来很不顺畅。如,有一个区律师协会的党组织关系在区委社会工委,但其党支部书记由区司法局副局长兼任,副局长代表司法局党委履行对协会党建工作的管理。这种分割的局面,让两个单位都很尴尬。有46.7%的被调查者认为存在这种现象。三是党建工作部门管理缺乏有效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部门与社会组织没有业务联系,不了解社会组织业务工作,不能指导党组织围绕社会组织发展开展工作。如,在属地管理中,属地党组织对社会组织党建不了解,存在党建活动与业务活动分离,造成“两张皮”的现象,管理没有效果。一位部门负责同志说:“在很多地方尚未建立起管理到位、运转协调、上下通畅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调查中,有一半的被调查者同意这种观点。
4.对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尚不明确。调研中,有44.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需要破解的主要问题是“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各地围绕社会组织党组织功能定位做了很多探索,大家对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应发挥的作用见仁见智。有37.9%的被调查对象主张,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职能,主要发挥引领、服务、保障、监督等作用。有27.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33.0%的人提出应分类定位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功能。调研中,基层从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干部反映,从中央层面还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表述,功能定位模糊不清,使工作缺少依据,工作起来理不直、气不壮。
5.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具有流动性强、工作稳定性差的特点,导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系统,正常开展活动难。一方面,存在很多组织关系在外的流动党员,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是一大难题。有的离退休党员和长期借调的党员考虑到与原单位的行政关系、福利、感情关联,以及在社会组织工作不稳定等因素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考虑到组织关系调整涉及单位和党员利益,以及社会招聘人员流动性强,人走了关系可能转不走,出了问题还要承担责任,不愿接收组织关系。另一方面,即使组织关系在社会组织的党员员工,要么是业务跨度大,要么岗位不稳定,无固定机构和活动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与党员联络都很难,教育管理就更难了。
6.政策保障不足。虽然各地探索建立了一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但目前来看,制定的文件都比较笼统,政策措施不多,运行机制还不够系统、完善。调查显示,46.0%的被调查者认为,“政策保障不足”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在被问及“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服务保障不强的主要体现”时,选择“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促进社会组织党组织之间交流协作不够”、“党建工作的人才配备不够”排前三,分别占50.5%、44.2%、43.9%。一是人才培养机制匮乏。一方面,缺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选拔培养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一位长期担任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同志谈到:“缺地、缺钱不是大问题,缺的是人,不是一般人,缺的是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党组织领头人。”另一方面,缺少吸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机制。大家谈到,现在社会组织非常需要年轻大学生加入,大学毕业生也需要基层平台历练,但由于工资待遇、出路等无法保障,年轻人才不愿来、留不住。二是工作经费投入不均衡。经费状况不平衡,对于那些专业性强、发展比较稳定、负责人支持的社会组织党组织来说,党建经费不是问题;而对有的人数较少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自身运转经费已捉襟见肘,党建经费更无从保障。一位党支部书记说:“我们只有4名党员,返还的党费还不够搞一次活动的!”三是党组织之间沟通交流平台缺乏明确规定。调研了解到,一些管理部门有时管理缺位,导致党委政府和党组织之间沟通平台、党组织之间交流协作平台若有若无,社会组织难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中有所作为。一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就谈到:“我们搞的很多服务项目百姓不需要,而百姓需要的我们又没有,或者搞不了。”
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首要的是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意义。在顶层设计时,把社会组织普查考虑进去,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勇于改革和完善党建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提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生机和活力。
调研中,大家建议中央尽快出台指导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专门意见,其中应明确规定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职责。总的来看,我们认为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主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如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为企业提供服务,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金会财团性质明显,中介组织既追求社会效益,又追求经济效益,党组织也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有些社会组织,如教育、卫生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负有重大责任,党组织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社会组织党组织主要应履行以下职责: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社会组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组织做好公益事业、履行好社会责任,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对运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社会组织负责人依法开展活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制定党建工作规划,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凝聚会员群众,教育引导党员及普通员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帮助社会组织提高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按照登记管理与培育发展并重的要求,各地结合不同情况,可建立相应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架构,统筹协调好登记注册机构和党建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能衔接。一种是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党委统一管理。调查中,有48.4%的被调查者认为,各级党委和各行业协会均可构建一个有谋事机构、有办事人员、有办事经费、有做事地方的“一站式”党建工作载体,统筹集中管理、多方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立兼具党委统一领导和社会组织志愿、自治特征的社会组织(联合)党委,注意吸收社会组织党员进入党委班子,发挥社会组织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下设党组织,对无业务主管部门的社会组织,或主管部门暂无条件开展党建工作的社会组织进行托底管理。打造“社会组织党组织之家”,以专门的工作场所孵化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培训人才,洽谈项目,开展活动,为社会组织党组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明确党建办事机构职责,承担党建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党委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立、党建活动的开展、党务工作的培训。“一站式”工作载体可由社团管理部门牵头,也可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另一种是根据社会组织特点分类分级管理。35.7%的被调查者赞同实行属地、属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针对专业性强、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如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党组织,主要实行由业务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党组织管理为主的方式;针对规模较小、政策性不很强,对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依附性大的社会组织,如婚姻介绍所等,其党组织关系一般实行属地管理。调研发现,不管哪种模式都有局限,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以有助于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管理作为出发点,建立符合实际的模式,确保社会组织党建责任主体明确,管理清晰。
调研表明,党组织作用发挥充分的社会组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位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党组织负责人。制定长远规划,坚持“选、培、用”三结合,下大力气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专业化、职业化程度高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队伍。一是精心挑选。首先,在社会组织内部选育支持党建工作、能力较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特别注重从社会组织决策层中推选。在被问及“您认为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应当由谁担任”时,71.6%的被调查对象选择“党员身份的社会组织法人代表”和“社会组织决策层中不是法人代表的党员”。其次,可以通过上级选派有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到社会组织党组织担任书记。再次,还可面向社会招聘离退休的老党员任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采取“内部选育、上级选派、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物色书记人选。二是全力培养。当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多是兼职,北京2373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兼职占96%。这些人工作重心在业务,要加大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将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规划,实行初任培训和定期轮训,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提高对党的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三是科学使用。打破身份限制,建立完善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给各类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创造工作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建立党组织负责人信息数据库,储备党建和业务复合型人才,为使用提供信息,专人定期维护信息。
调研中,大家反映,应根据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特点,确定不同的发展对象,以灵活务实的态度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大在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组织,实行定人联系、定向培养的“双定”制度,加大工青妇组织的“推优”力度;注重从业务骨干、高管人员、年轻人中发展党员。二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把党员政治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坚持“小型、分散、业余、灵活、实效”的原则,通过时事专题报告会、党员业务培训班等形式,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常识和工作业务技能培训,注重分类施教、因人而异。三是创新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办法。开展“隐形”党员梳理活动,加大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力度,探索依托社会组织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中心,对流动党员进行兜底性集中管理,解决党员组织关系转不进或转不走的问题。四是改进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方式。探索卡片联络管理法,确保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有效联系,进一步完善“一方隶属、多方活动”的有效办法。
在调研中,58.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身建设与社会组织发展愿景有机结合”是党组织融入社会组织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找准党组织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的结合点,真正融入社会组织的核心工作,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作用。一是融入源头。鼓励党员大学生社工、楼栋支部书记、党员骨干创办社会组织,把建立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同时推进,促进“红色ngo”快速发展。二是融入过程。有64.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社会组织运行过程中,党组织应提供人才招聘、政策咨询、协调关系、排忧解难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服务。有53.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采取发党龄工资、帮扶慰问等措施,“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激发党员群众工作热情”,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激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凝聚员工致力于组织发展。三是融入核心。党组织要帮助社会组织实现核心价值,主动为社会组织架起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协助街道社区摸清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帮助社会组织调节服务职能,把公共服务的需求对接好,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得到购买,使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群众多方受益,社会组织赢得社会认可。
加强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政策指导,与其他领域的党建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一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抓好党员和专业社工两支队伍建设。注重从高管人员、业务骨干、年轻人才中发展党员,加大工青妇组织的“推优”力度;加大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力度,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有71.1的被调查者认为,“保障合理工资、社保待遇”是吸引社会工作人才的有效措施,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措施保障专业社工合理待遇;有59.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建立人才成长链,在公务员招考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中,专门拿出职位面向社会组织优秀人才招录。二是建立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对已出台的党建经费保障政策要细化,分类制定落实办法。上交中央以外的党费全额返还;从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中列出党建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项目化运作等方式给予支持。对收取会费的社会团体,可通过章程明确,从会费中列支一定比例专项经费用于党建;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介机构等党组织日常活动经费,列入本单位管理费,实行税前列支。三是建立组织建设推进机制。根据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和内部治理特点,有重点、分类型、有策略地推进组织覆盖。推动各省区市重点抓好全省性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覆盖,抓大促小;推动各地将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区域化党建的范畴,消除空白点。四是建立激励考评机制。明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作为社会组织登记、年检、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党建工作考评结果与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直接挂钩。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表彰机制,加大宣传先进党组织力度,形成党组织党建活动与社会组织业务蓬勃开展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先进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七
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铁力市委组织部在广泛征求工商、建设、工信、交通、东部园区等党委和统战部、工商联、个体劳协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市近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展情况,就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些认识和对策。
一、主要做法。
我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207个,全市共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46个,有党员527名。
由组织部门牵头,建立了市委组织部、经贸党委、东部工业园区党(工)委、工商党委、招商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筹划、组织、协调、督查和考评等工作。
确立了“三个联系”工作制度,即处级党员干部联系行业党委,同时,市委常委联系一个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并带头深入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基层党委成员联系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具体指导党建工作;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通过“三个联系”工作渠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园区。
+属地”的管理模式,扩大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使党组织建设工作和党员管理无盲区,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和党员队伍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们从与非公制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的经济局、工商联、建设局、畜牧局等单位中挑选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熟悉党务工作的科级干部,向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但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选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好“宣传员、指导员、协调员、监督员”的“四大员”作用。使业主吃了一颗“定心丸”,提高了对开展党建工作的认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组建党组织中,我们突出工作重点,狠抓组织网络建设,针对不同情况,主要采取三种方式组建党组织。
一是独立式。对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要求有。
3名以上党员的都要单独建立党支部。二是联合式。对那些不具备单独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我们按照地点就近、行业相近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挂靠式。对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根据从事的行业,将其分别挂靠在与该企业相同类型的行业党组织管理。通过“三种模式”,保证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到目前为止,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
46个,并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生产线的不同环节建立党小组,把党的组织建立在生产链上。
6家非公制企业典型,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东部工业园区党(工)委还结合企业主的思想动态,突出了对非党员厂长、董事长的宣传教育,有力地扩大了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的影响。
按照中央、省委和伊春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要求,根据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围绕“五个好”和“五带头”
明确了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内容。
为使创先争优更加科学具体,结合工作实际,将建设“六有”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和建设“三关十有”基层党组织的标准确定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具体标准,使“五个好”更加具体;将开展“科学配置党员”工作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档案”写实工作作为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配套推进措施,同时,探索建立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风险保障机制,使“五带头”更有成效。为保证活动更有实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在全市组织党员开展了以“比党性、比作用、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三比”、“党员先锋岗”等主题实践活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了各类主题活动。如:宇祥热电有限公司党支部以“创先争优,争旗创星,推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五比五看双争双满意”(比创新看科学发展,比实干看工作业绩,比学习看能力素质,比服务看质量水平,比形象看员工反映,争创一流非公企业党组织,争当消费者、员工满意的好党员)活动;集佳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了“四比”、“双增双责”、“七个一”等活动,有力推动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存在问题。
健全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我市还在探索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虽然我市专门确立了“三个联系”工作渠道,进一步强化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基层党委和部门领导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存在“轻视”的心理,在人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不够充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相比较处于附属的地位,忙起来就先放在一边。
尽管我市建立了以市委组织部、经贸党委、东部工业园区党(工)委、工商党委、招商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相互配合开展党建工作,但在具体工作中,这些部门单位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具体职责和分工还不明确,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目前,主要还是组织部门在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出现了“孤军作战”的现象。
为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我们建立了“行业。
+园区。
3个乡镇管理本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但在实际工作中,除交通、建设。
2个行业党委外,其他党委和部门缺少足够的行政职能,对非公有制企业和业主管理力度小,工作开展全部依赖于业主的支持和理解,依靠“感情”开展工作,党建工作缺少抓手,存在着工作难开展的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些党委的职能,为其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已经成为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课题。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各级领导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领导联系点制度,引导相关领导主动参与、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领导联系点建设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选好配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和帮助,特别要选派工信、建设、工商联等与企业生产管理紧密相关的部门单位的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做到既指导党建工作,又帮助企业抓好发展。
进一步明确分工,制定出台相关的制度,落实工业园区、乡镇和有关部门的职责,明确工作分工,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同时,工信、工商等部门要把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评选先进挂、政策扶持挂钩;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抓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对党建工作开展得好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工商联、个协等群众团体要发挥组织优势,加强对企业主思想的教育,引导其提高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部门要提前帮助物色党组织书记。要建立党建与工建、团建整体推进的机制。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工会、共青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制订目标、部署工作、检查考核时同步进行。
+园区。
+属地”管理模式,配齐专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断强化工作经费的投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各相关党委及部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检查指导,定期分析并通报情况,对于工作不力的,要及时督促整改。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把非公有制党建工作列入各行业党委、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检查落实。建立领导联系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情况考核制度,进一步增强相关领导和指导员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识。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工落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共同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八
我县的社会组织工作在重庆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的坚强领导下,以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大众、促进和谐”为主题,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举的方针,以培育发展为重点,依法登记、分类规范、加强服务指导与监督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年来,我县社会组织发展较为迅速,截止到2019年底,共有民间组织156个,其中社团组织10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8个。具体分布如下表:
在我县的156个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有150个,占96%。自全县开展创先争优以来,我县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也相应的成立了领导班子,按照“一讲两评三公示”的要求,积极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各党支部为提高党员的党性,积极采取外出学习、相互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如巴川中学积极打造教师“健康工程”——实行“四个一”:每个工作日10:20全体党员集中到操场做一次课间操,每周分工会小组开展一次800米跑,每月一次户外活动(远足、登山等),每期组织一次趣味运动会。一年来,共攥写。
心得体会。
(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情况。
江同志在xx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措施,也是农民表达利益的渠道、推动村民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实现了村民和市场经济的接轨。一年来,我县培育了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农民带来了50万元的经济收益。虽然我县的农村专业协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在培育上还是有一定问题的。如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育程度发展较慢;规范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利益分享、风险公担机制;规模小,能力也比较差,难于低于风险的侵袭。
社会组织并不是组织成员及物资设备的简单集合和组合,它是组织成员为了实现同一目标而协同努力的集体。因此我县的社会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组织运行具有统一性。社会组织是因为一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因此具有一套运行有效的组织体系,以便实现政令统一,确保组织运行的权威性。
2.社会组织运行具有双重性。我县的社会组织都在“双重管理体制下”的管理,一方面要受到主管部门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民政部门的监督。只有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才能更好的拓展资源获取渠道。
3.社会组织运行具有灵活性。社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
规章制度。
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组织的运行实现组织的长效久安。但时代是变化的社会组织也会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和变化自己的运行机制保障社会组织的长久性。
4.社会组织运行具有市场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必须依靠扎实的物质基础,在当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提供有效地服务,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5.社会组织运行具有法制性。社会组织根据成员的意志制定了章程和运行规程,成员都要在章程规定下活动;同时社会组织也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从事自己的行业,因此法制是社会组织的有效保障,也是社会组织运行的重要依据。
6.社会组织运行具有文化性。社会组织也有自己的组织文化,而组织文化更多的是在运行中体现的。组织文化决定着组织的精神面貌,决定着组织是够可以长治久安,是否能够更好的为成员服务,因此社会组织大都在运行中不断的创新和实践自己的组织文化。
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直接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健全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行业协会对经济的发展促进最具有意义。建立行业协会,实现了资源的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有利于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相互交流,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如围龙镇的石材行业协会,实现的石材资源的有效调整,革新了技术,完成了石材企业的结构调整,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服务型的组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的产品支出,因此社会组织在调节劳资矛盾、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我县的煤炭行业协会,2019年调解劳资矛盾50余起,并组织和帮助行会的会员加入意外医疗保险,为会员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社会组织可以培育人民的互助协作精神,增强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自助、互助和助人的原则,极大地推动和传播了志愿精神。
3.社会组织极大地繁荣了社会文化。
和谐社会的涵义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社会组织在弘扬社会先进文化和促进学术研究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它为弘扬传播先进文化和促进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先进文化我需要。如我县的合唱协会、老年书画研究会、美术家协会,定期的开展活动,以“唱读讲传”为契机,不断弘扬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大大的繁荣了我县的文化,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确立以来,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摩擦,因此社会组织在党和政府无力顾及或不便干预的领域协调利益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利益的调节过程中,公平正义成为了终极归宿,而“罗伯特议事规则”或者类似于“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程序成为了人们遵守的程序原则,会员积极参与,实现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实现平衡。也使民主意识逐渐的渗透在人们的心中,从而不断地实践推广,尤其是在农业行业协会中,使农民真正实现的话语权、知情权和决策权,进而推动了民主政权建设。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在原有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做到管理不干涉自治。
(一)登记监督规范化。
在登记方面:建立了一套全县统一的、规范的、符合我县实际的社会组织管理的行政许可程序和文档。同时,对全县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业务培训,使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有章可依,避免了全县登记管理和行政许可档案资料的参差不齐。在监督方面:一方面组织全县登记管理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的培训,使全市登记管理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证的持有率达100%;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打疏结合的原则,依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一是对已在业务主管单位取得许可资格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坚持以疏导为主,引导登记。二是对完全没有登记许可的,坚决予以取缔。去年来全县共打击取缔违法社会组织1家。
(二)纽带作用最大化。
社会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倡导互助友爱,疏缓就业压力,反映公众诉求,推进公益事业,化解社会矛盾,解决贸易纠纷,促进科教兴国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社会组织中,集中了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繁荣文化、发展教育、企业管理、保护生态、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体育卫生事业方面奉献聪明才智,建功立业,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我县慈善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筹集资金3500万元,救治15万人次,救治资金达3300万元,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铜梁县水禽联合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不断促进扩大养殖规模,目前蛋禽销售已遍及云贵川渝,每年为农户带来数万元的增收。
(三)内部管理社会化。
为切实克服社团行政化倾向,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社会组织体制改革。一是定期召开业务培训。我县涉及社会组织有156个,业务面广、情况多样,政策性强,因此我局定期召开社团秘书长和业务主管单位联系人会议,强化业务培训,去年来共培训300人次。二是积极推动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在章程的范围内活动,不断激发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积极性,推动社会组织管理的自治化,培育独立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全县108个社团组织,全部实现了政企分离和独立管理。三是强化监督。自我管理并不意味着不受登记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对违反章程活动的社会团体进行限期整改。2019年,整改社会组织3个,注销社会组织1个。
社会团体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铜梁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1.宣传不够深入,群众参与不广泛。受经济发展滞后、信息传递闭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大市民对社会组织感到陌生,对加入行业协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认识不清楚,认为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团就是政府机构,有的社团作用发挥不够好、行业协会尤其是农业行业协会培育发展缓慢。
2.办公经费匮乏,活动开展不丰富。由于部分社会组织经费无法保证,开展活动不够广泛、影响力不大,帮助会员解决实际问题不够;有的社会成立后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开展活动,没能从根本上为会员服务,仅仅依靠收取会费为主要支撑,缺乏财政收入来源。
3.政治素养较低,党建工作不全面。通过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也对社会组织派遣了党建指导员,但效果不佳。目前仍有20家没有成立“两新”党组织。对已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在开展活动上多仅限于考察和交流;在创先争优过程中,资料备档不齐全、不完整,活动开展的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的开展。
4.发展程度不一,组织文化不深厚。我县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有的社会组织发展极为出色,并建立了自己组织文化,实现了组织文化推动组织管理;有的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自己的组织文化,管理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的社会组织在有声有色的开展活动,并不断为会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或多渠道的财政收入,有的社会组织还在为自己的生存发愁,缺乏主管单位的绝对支持。
1.积极培育发展特色龙头社会组织。
一是加快社会组织改革发展,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的布局和结构,建立优胜劣汰机制,积极推进社会组织重组与改造,着力培育发展一批符合我县产业特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行业协会。二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积极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不断探索社会组织这只有形的手更好地为政府、为广大会员服务,在农村提高社会组织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确保年检率达到100%的基础上,与业务主管单位密切配合,重点检查民间组织按照章程开展活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全面实现社会组织动态管理机制,对年检不合格且不按时整改的民间组织一律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撤销。对于工作突出的社会组织通报表扬,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民间组织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积极推动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定期或不定期对协会秘书长进行培训,增强依法自治水平和处理业务能力,不断强化法治化教育;同时,积极联系组织部,加大对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的派遣工作,实现社团团体党组织的全覆盖,提高社会组织的政治素质;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建立学习型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社会组织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以章程为核心,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落实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坚持非营利性原则,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公众关注特别是弱势群体需要的,必须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动员各方面力量、不同领域组织,参与和从事扶贫济困、救灾防害、敬老扶幼、助孤帮学、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诚信面对公众,不断提高公信力,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九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做好“双覆盖”工作,不断扩大、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杭州高新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切实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双覆盖”,较好地实现了上级提出的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为巩固深化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成果,建立健全“双覆盖”长效机制,前段时间,我部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了我区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的基本经验,分析了存在不足,对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企业党建“双覆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一、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
近年来,我区切实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全区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浓厚的工作氛围和有效的工作机制,为不断推进“双覆盖”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一轮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双覆盖”,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一是形成了有效覆盖。从非公企业分布状况和党员队伍实际出发,依托楼宇、园区建立联合党支部,是我区抓非公企业党建“双覆盖”的优势所在。几年来,我们坚持发挥这一优势,坚持单建和联建“两轮驱动”,逐渐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覆盖面较广、分布比较合理的企业党建工作网络,基本覆盖了所有有党员的企业。目前,全区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以单建或联建的方式已全部建立党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包括企业职工在80人以上的企业)已全部建立党组织,其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规模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的比率为82.8%;有30名以上职工的企业,94.6%已实现有党员。
二是健全了提升机制。在不断完善组织网络覆盖的基础上,着眼于整合各方资源、消除非公企业党建“空白点”、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全覆盖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一是建立了区企业党工委,通过整合党群、经济等部门的力量,加强了对区直属高新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二是通过优化人才中介公司的组织设置,切实加强与其有人事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党员的管理;三是加强与公安部门的配合,利用外来人口协管员的职能,加强对流入党员特别是流入非公企业党员的排查,切实落实好“安家工程”;四是充分发挥个体劳协等行业协会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商贸服务企业的党组织建设;五是继续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创建活动,采取“把支部建在工地上”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的党建工作。通过多样、灵活、有效的工作方式,扩大了企业党建工作的影响面和渗透力。
总结前阶段的工作,关键是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了源头抓。从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充分发挥企业党员和企业在推进“双覆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服务,坚持入区教育制度,让企业党员一进区就感受到浓厚的党建氛围;坚持服务为本,通过为党员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企业党建示范点建设,组织示范点企业业主现身说法,激发其他企业负责人的建党热情,凸显示范点的示范效应。通过广泛宣传、典型引路,“强党建、促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负责人的共识,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被提到了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坚持了重点抓。在实际工作中,我区坚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一是结合省、市委提出的新一轮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双覆盖”两项目标任务,把“目标企业”即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未建党组织企业、规模以上包括80名职工以上未建党组织企业、30名职工以上无党员企业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定计划、明责任、抓督查的办法,确保有力推进。二是把联建的企业中已符合单建条件的企业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集中梳理,逐个攻关,把这些企业从联合党支部中剥离出来,不断提高单独组建率。三是区党委领导亲自深入规模较大、知名度较大、影响力较大的企业,与企业负责人直接进行面对面沟通,促使其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党组织,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三是坚持了两手抓。我区在实际工作中,分门别类,因企制宜,坚持“单建”和“联建”两手抓,较好地推进了“双覆盖”工作。对符合单建条件的企业,组织专门力量,逐家联系,与企业管理层就党组织组建工作进行沟通交流,并在企业提出建立党组织申请的过程中提供便捷服务。对有党员但不具备单建党组织条件或单建党组织确实存在一定困难的非公有制企业,就近就便纳入到联合支部进行管理。单建和联建的“双轮驱动”,一方面,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组织网络,使党的组织可以覆盖到所有有党员的企业;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联合党支部的“孵化”培育功能,促成企业单建党组织条件的形成,提高单建率。
四是坚持了创新抓。在疏通工作渠道上,我区通过全面的摸底调查,建立完善了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基本情况信息库,并侧重于把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明确为企业的党建工作联系人,以便于及时掌握本企业党员队伍的动态发展状况,及时与党员取得联系。在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上,从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向企业经营管理层宣传建立党组织、开展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上级党组织的相关工作要求,促使企业创造条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推进工作的方法上,把“服务”理念贯穿始终,以服务带组建,以服务强组建,以服务促组建,对于企业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反映的问题,尽最大努力协调相关单位予以帮助解决,通过密切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提供了推力。
五是坚持了合力抓。我区坚持了由区党委统一领导、各街道党工委和企业党工委各司其职、区级机关各单位配合协助的工作模式。区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召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分管领导深入企业与业主面对面沟通交流,较好地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各街道党工委和企业党工委就如何推进职责范围内的“双覆盖”工作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落实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评议员在“双覆盖”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指导员从区级机关各部门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中派出,协助企业党工委推进企业党组织组建;在联建的企业中设立联络员,积极促成符合条件的企业从联建的模式转为单建;通过在已建党组织企业中设立评议员,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中发挥推动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剖析。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客观上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单建率还不够高,已建党组织的1530家非公企业中,单独建立党组织的310家,以写字楼(园区)联合党支部方式实行组建的1220家,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尚未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特别是个别一些规模以上企业和党员人数较多的企业;稳定性还不够强,受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变化、人员流动等因素的影响,“目标企业”时常会发生变化,党员人数相对较少且已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也经常会在“符合条件”与“不符合条件”之间徘徊,这给推进“双覆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发展数还不够多,新发展党员主要集中在一些较大规模企业,不少企业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不够正常,尚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的发展党员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开展;影响面还不够大,尽管我区依托比较完善的组织网络,对几乎所有有党员的企业进行了组织覆盖,但组织工作的触角尚未有效延伸到无党员的企业,联合党支部如何有效地实现从“党员的联合”到“企业的联合”转型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宏观环境的因素,也有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和“双覆盖”工作特有的原因,主要是:
(一)非公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仍然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点,最大的根源还是在于部分企业业主对企业党建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认为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没有必要参与政治,政治也不可干预企业;有的则担心在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会牵扯员工精力,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在一些外资企业,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以及沟通上的不便,很难取得外籍业主对这项工作的深层次理解和支持,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双覆盖”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我区企业的总体特征和党员队伍特点决定了在这些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必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分属传统和高新两大门类,传统企业集中在三个街道,党建工作基础较好。除传统企业之外,我区绝大部分非公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这些技术密集型企业往往规模较小、员工人数较少,从统计的情况看,数量众多的高新企业中职工人数在30名以下的占十之八九,其从业人员又多为年轻人,因企业经营或自身追求的原因,员工队伍不够稳定,一方面使得企业单建党组织的条件往往很难具备,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需要单独建”与“建了不稳定”之间的矛盾。
(三)非公企业党务干部合适人选缺乏、党组织班子配备难成为了制约“双覆盖”工作有效推进的一大“瓶颈”。“双覆盖”不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最终目的,而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把物色人选、配备班子作为“双覆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进行考虑。从我区实际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年轻,其中的党员员工大多党龄较短,可以直接选拔为从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合适人选相对比较缺乏,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培养过程。有的企业现有党员均为企业普通员工或从事市场类工作出差频繁等等,培养、选拔为企业党务干部也较难开展工作。企业业主或经营管理者是党员的,因业务工作繁忙,有的还不愿担任党组织书记,给企业党组织班子的理想配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工作力量欠缺、工作手段乏力成为了快速、全面、深入、有效推进“双覆盖”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区非公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的重点在高新企业,而高新企业的党建工作由区企业党工委直接负责。目前,区企业党工委的日常工作由区党委组织部兼顾承担,与繁重的“双覆盖”任务相比,工作力量显得相对薄弱。尽管我区比较好地整合了党群、经济等部门的力量,还充分发挥了“三员”作用,但具体工作还是需要依靠组织部门去主导推动,一些工作较难深入。在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我区已经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手段,主要还是依靠了多年来的工作积累,依靠了区党委、管委会、政府在企业中树立的良好形象,依靠了一些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正确认识,如何把工作主动延伸到无党员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在目前情况下,还缺乏更加有力、有效的解决途径。
三、进一步加强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确立党建地位,凸显两个作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离不开非公企业这个具体背景,如果企业缺乏对党建工作的应有重视和支持,那么企业党建工作就难以有地位,推进“双覆盖”工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把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地位,作为推进“双覆盖”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要继续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党建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宣传《公司法》、《党章》以及有关非公经济组织加强党的建设的政策、文件精神,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二是要切实加强引导,采取有效手段对企业施加积极影响。比如:把是否支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作为企业主参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以及参选人大代表等的重要条件;在评价一个企业时,把企业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在项目招投标中,把建有党组织作为竞标企业的资质条件之一;在组织企业开展人才招聘时,把企业党建情况作为企业简介的内容之一等等。三是要坚持以作为求地位。对企业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引导和指导,使其能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有效开展党的工作,要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真正结出企业党建工作的累累硕果。上级党组织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宣扬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使党的工作真正为企业所需要、业主所支持,使重视和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自觉行动。
(二)理清覆盖思路,完善覆盖方法。要结合区域实际、企业实际和党员队伍实际,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多法并举,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双覆盖”。一是要投入力量抓单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要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努力做到能单建就组建,能单建不联建。要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逐家攻关,对组建工作确实存在难度的,要具体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二是要完善机制抓联建。联合党支部是推进“双覆盖”工作的一种好模式,要进一步坚持“地域相邻、行业相似、以楼为主”的原则,依托楼宇、园区建立联合党组织,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划小规模,适当增加数量,确保对有党员但尚未单建党组织企业的全部覆盖、合理覆盖和有效覆盖。要进一步明确各联合党支部的职责范围,将辖区内暂无党员的企业一并纳入到联合党支部管理,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工作全覆盖。要依据我区当前产业布局实际,着手在十大园区、动漫基地、科创中心等建立联合党总支,依托楼宇、园区、基地等管理单位的管理职能,丰富和完善联合党组织的管理层次和工作网络。三是要理顺关系抓挂建。具体分析不同企业的特点,进一步理顺关系,采取挂靠等方式来完善组织覆盖。联合党支部网络覆盖不到的企业,可挂靠所在地党组织,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总部(母体)在区外且总部(母体)已建有党组织的企业,要协助、协调企业在总部(母体)单位党组织下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人事关系委托在各级人才交流中心的企业,要积极依托人才中心实施组建,待时机成熟再转入区内管理。
(三)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工作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及其党员队伍经历着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因此,有必要在工作实践中建立好、完善好、发展好推进“双覆盖”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动态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库,把非公有制企业包括无党员企业统一纳入计算机管理,并由专人负责、专人维护。要坚持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作为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人的做法,通过加强经常性的联系,及时掌握企业党员队伍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库,并提出对不同企业的针对性措施。要进一步强化联合党支部的职责和功能,促进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的提高。一是要强化信息传导功能,适时建立联合党支部工作情况定期汇报制度,以联合党支部为抓手,全面掌握联建企业的党员队伍发展变化情况;二是要强化骨干培育功能,在党员人数较多的联建企业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人选担任联合党支部班子成员或下属党小组长或本企业党建联络员,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企业单建党组织创造条件;三是要强化推进单建职责,要进一步明确联合党支部在推进企业党组织单建中所负有的责任,对联合党支部中符合单建条件的企业,联合支部的负责同志要首先抓、主动抓,力争把单建工作解决在最基层。要研究出台一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双覆盖”的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单建、联建等不同组建模式的基本条件,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政策规范,使推进“双覆盖”工作有更充分更直接的政策依据。
(四)发展引进并举,创造覆盖条件。对党员人数较少或尚未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要采取“引进”和“发展”两手抓的办法,积极为企业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要大力倡导党员是企业优质人力资源的理念,并使之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要引导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党员,以达到引进高素质人才与壮大党员队伍的“双赢”目的。在加大“引进”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要通过正面引导、营造氛围,把非公企业从业人员中更多的优秀分子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包括企业业主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对联建企业中的申请入党人员,要由本企业的党员特别是担任企业党建工作联络员的党员进行培养考察,也可由联合党支部班子成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对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已经纳入联合党支部管理范围的,由联合支部指派专人对申请入党人员进行培养考察;没有纳入联合党支部的,基层党(工)委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任务分配给企业驻地党组织,并指定专人进行培养。要通过密切与企业行政的联系,全面了解掌握申请入党人员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并积极争取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切实落实好培养措施,使培养对象在思想上尽快成熟起来,在行动中尽快成长起来。
(五)形成工作合力,优化外部环境。要在现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双覆盖”工作的专门领导和指导。要把建立社会工作党(工)委的探索性构想及时落到实处,强化必要的工作力量,逐渐形成由区党委统一领导、街道党工委和企业党工委分工负责、社会工作党(工)委专门负责的领导格局。要进一步拓展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职能,充分发挥指导员在推进“双覆盖”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现有28名指导员对独立支部和联合支部已经实现指导工作全覆盖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把一些规模较大但尚无党员的企业,根据与指导员本职工作的联系紧密程度,分别划分给不同的指导员,由指导员对这些企业在培养发展党员、引进党员人才、以及条件成熟后的企业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帮助。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协调经济、劳动、公安等部门积极参与到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中来,通过经济部门,全面跟踪企业队伍的发展变化;通过劳动部门,全面掌控企业员工数增减情况;通过公安部门,及时发现、吸纳企业流动党员等等,努力形成多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声势,全面、深入、持续地推进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双覆盖”,为不断提升我区企业党建整体水平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十
1、干部队伍现状。
全县现有行政村351个、村党支部337个。现任支部书记337名,其中“一肩挑”的6人,大学生村官任支部书记的1人,女性村支书的6人;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有126人占比37%,初中学历的有164人占比49%,初中以下学历的有47人占比14%;60岁以上的79人占比23%,45岁至60岁的189人占比56%,35岁至45岁的51人占比16%,35岁以下的18人占比5%,平均年龄为53岁。现任村主任349名,其中女性村主任5人;高中学历的有112人占比32%,初中学历的有173人占比49%,初中以下学历的有64人占比19%,平均年龄为48岁。我们根据换届工作对351个行政村进行了分类,其中“好”类村223个占比63.53%,“一般”类村112个占比31.91%,“差”类村16个占比4.56%。
2、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作不敬业。有些村干部习惯“官老爷”作风,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熟视无睹,要么做出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但不解决实际问题,既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有损干部形象;二是干事不务实。有的村干部只认上级,不管群众,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村干部和群众达成共识难。有的村干部热衷立项目,包工程,出政绩,而对身边存在的手机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不屑一顾,群众一肚子怨气,敢怒不敢言。三是学习不深入。有些村干部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理解,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具体工作中,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办事。四是创新不主动。有的村干部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如此种种,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外出人口多,参与热情低。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很大一部分优秀人员不愿回村竞选,而留守的大多为老少、病残人员,给村级换届选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调研初步了解到,我县目前外出流动人员,西区少,东区多,人数少的村在20%以上,多的达90%。流动人口多数长期在外,有的一年一归,有的几年一归,有的多年不归。一个村的人,非但生产生活不在一起,连见一面也成难事,近几年兴起的农村村民聚会,足以证明这一点。生产生活常年在外,有的与本村早已了无瓜葛,有的除了家中老人再无牵挂,相当一部分人对村情、村务已了解甚少,对村集体的事也漠不关心,换届积极性、参与度不高,抱无所谓态度。少数人即便因家族、亲朋参选受邀返乡,也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敷衍了事。如此,外出选民不愿返乡,正规书面委托难以实现,电话、微信等手段参选不合法,势必造成选民参选难。也就必然导致村里实际参加选举大会人员与选民登记人数相去甚远,选举大会达不到法定人数,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等情形。
2、家族观念强,民主意识差。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特别是通过历届“两委”换届选举的探索和实践,绝大多数群众的民主意识大大增强,懂得了“民选官、官为民”的道理,因此非常看重手中的民主权利。但由于山大沟深、信息闭塞,日常教育培训不够,加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整体思想素质提高不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在公与私的利益冲突中,“小农”意识凸显,对发展和服务的需求和愿望增多,而参与、协同、自治、自律、互律的积极性却不高,有的甚至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应用在各个方面,少数村民只要组织照顾,不讲组织纪律。一是部分选民因受文化水平、思想境界、宗族血缘关系、利益趋向等因素的影响,选举带有各种目的性,体现不了真正意义的民主选举。二是部分村干部是凭借家族宗派关系当选的,这就注定了这些成员的思维、行为必然要维护其家族、宗派团体利益,其结果必然会失信于非家族、非宗派成员,使新一轮的村级换届家族、宗派间的较量更趋激烈,促使家族、宗派观念越来越强。三是换届选举中既有出于“公心”想为集体村民办实事好事,也有出于“私利”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竞选手段更加多样化,有的采取和风细雨、苦口婆心做工作,或者明目张胆威胁恐吓,或者以金钱、实物、承诺;选民心态比较复杂,有的选民正直公道把选票投给优秀竞选者,也有少数者投“金钱票”、“家族票”“宗族票”、“人情票”。
3、党员老龄化严重,注入新鲜血液少。全县现有农村党员8835人,其中女性1358人;高中以上学历2216人占比25%(其中大学本专科359人,多为大学毕业转回),初中及以下学历6619人占比75%;35岁以下1071人,占比12%;35至50岁1656人,占比19%;50至65岁3746人,占比42%;65岁以上2362人,占比27%。全县农村党员50岁以上占比达69%,老龄化问题不言而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党员素质偏低,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损,有的党员甚至落后于群众,使很多青年认为,党员与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总觉得入党不入党无所谓。二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有志青年不安于“面朝黄土背朝天”,外出打工创业者居多,党组织可供选择、符合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大为减少,后继乏人。三是基层党组织没有把发展党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综合研判不准确,审批程序过于简单,入党把关不严,日常教育不力,党员素质偏低。四是有些村支书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上,排除异己,压制符合条件并可能对其地位构成威胁的青年积极分子入党,反之,竭力拉拢家族成员或亲戚入党,不仅为其长期占据职位提供保障,使其好处常有、利益常在,而且为其家族连选连任培养了接班人。如此,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偏大、文化结构与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无法改善,导致基层组织及其党员队伍结构扭曲,严重地影响了村级党员干部队伍的质量。
4、并村有遗患,引发矛盾多。行政村规划调整后,通过几年时间的磨合,各村表面均呈现和谐气氛,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不少村之间由于受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名合实分,各自为政。一是行政村规划调整缺乏分析研判,调整后存在融合难问题。特别在换届中,大村与小村、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的派系宗族势力矛盾、问题更加激烈。二是在涉及村际事务处理、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心里有“怨”的村民往往会借故赌气,特别少数村原任村干部落选后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态,与现任村干部唱反调、搞对立、设障碍。三是旗鼓相当的两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党员和村民数量都不差上下,选举势均力敌,竞争尤为激烈,一旦不得均衡,选举往往失败,甚至出现村民拒绝参选的现象,导致换届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即使选举成功,当选的村干部也难以履职,工作难见成效。
5、待遇不均衡,工作有差异。随着村干部相关待遇的提高,一年1—2万多元的工资,不论是交通便利的还是边远山区、不论是经济富裕的还是贫困的人,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加之,并村必然导致干部职数减少,选拔干部的标准也从年龄、文化、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尽管符合条件能胜任村干部的人少了,但想当村干部的人却多了,群众对村级组织换届的关注度明显提升,换届竞争也将趋于激烈。另外,村干部待遇细化不够,粗线条的框架下,有的同工不同酬,有的多劳不多得,有的劳而不得。开展工作需要整体班子的配合,有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回报,往往出工无心思,牢骚满腹,久而久之与享受待遇的村干部形成鲜明的对比,班子整体工作成效因此会大打折扣。
6、群众期望高,发展压力大。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是“资金、资源、项目”,一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因缺资金、缺资源、缺项目,几年来村级建设面貌改观不大,换届后村民群众对村两委干部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从换届后各村建设的进展情况来看,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村,仍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而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新官”终究架不住“底子薄”的重压,村级建设进展缓慢。村级集体经济优劣村不同的建设现状,使得群众舆论导向归集于对村干部能力的质疑。加之,部分村由于遗留问题,分散了村干部本可以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精力,影响了村内工作的开展。
我们通过对当前换届形势分析,综合研判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夯实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的职责。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群众普遍关注的难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整合力量,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抓、民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务必夯实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一是县级领导要真正把换届选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所包抓镇村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工作动态,发现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二是镇党委要从干部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专门工作班子,驻村全程参与换届选举过程,指导村两委制定实施方案,组织选举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协调处理。三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要全程参与本村换届工作,特别在换届选举进入到关键程序和重要环节的时候,积极观察,强化监督,抓好指导,保证工作程序规范,各项措施落实,选民权利实现。四是纪委、组织、宣传、民政、财政、公安、农业、司法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解决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为换届选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抓住关键,分类安排换届。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握时间节点和选举节奏,对重难点村要提前摸清底子,早做准备,积极稳妥地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一是对工作基础好、村情稳定的村,按照法律程序,充分酝酿,配好配强班子。二是经济基础较好,但竞争较为激烈,村干部自身不过硬,党支部软弱瘫痪的村,采取领导联系、派驻工作组、部门帮扶等措施,先进行整顿,再进行换届选举。三是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班子成员素质不均衡、群众基础较差的村,先下大力气整顿,取得预期效果后再进行换届。重点整治三类村:一类是村庄人口少、党员少,班子不健全,缺乏干部人选的;二类是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因种种原因不能继续担任的,班子不健全,矛盾纠纷多的;三类是村内群众基础较差,班子软弱涣散的。各镇党委、政府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主要原因,找准突出“症结”,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确定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3、强化教育,加强思想建设。一是宣传发动,注重教育引导。通过镇黑板报、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帮助村民了解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选举程序和步骤,珍惜和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增强抵制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违法违纪行为的能力和自觉性,真正把农村优秀人才选进村民委员会。二是社会意识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使广大农民、党员特别是村干部能够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就必须克服在他们身上存有的无过便是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保守思想和“老好人”思想,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在教育的内容上,要重点抓好市场经济与科技致富知识和致富能力的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更新他们的观念,增强他们的商品意识;在教育的形式上,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党员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对年轻党员要集中时间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年老的党员要采取上门宣教的形式,重点对他们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使他们人老心不老,带头遵纪守法,继续发挥余热。
4、积极建设村级后备干部库。进一步拓宽村级干部选人用人渠道,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为村级组织培养和储备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村级干部队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全县范围内,探索推行“四推三审两公示”选拔模式,形成“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使用一批”的村级后备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机制。“四推”即党支部推荐、村委会推荐、党员联名推荐、村民联名推荐。各村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荐村级后备干部。其中,党员10人以上、村民占总数10%人以上可联名推荐。“三审”即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代表会初审,“三委”联席会复审,镇(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审定。要根据“四推”情况,对初步推荐人选的思想素质、群众基础、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多方位审核。“两公示”即提名人选公示和审定人选公示。村级后备干部提名人选名单要及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镇党委研究审定人选名单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所在行政村党支部,并予以公示。
5、拓宽渠道,全面提升村级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是结合撤村并支(合并村),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行党小组、村民小组制度,优化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推行选聘结合制度。受相关规定、农村现实、村民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部分村组织意图与群众愿望达到统一尚有难度。推行选聘结合制度,可以极大地拓宽村干部选用的视野和途径,有效弥补传统用人模式带来的弊端,加强对村干部的调控,切实保证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针对农村大量人口外流,长期在家的党员群众仅为少数,部分合并村村域扩大,党员群众居住分散,党员会、村民会无法按时按点召开,“四议两公开”议事制度得不到充分贯彻执行,村里需集体审议决定的事项,不能及时进行,村两委决策的民主性、广泛性、科学性以及对其的监督,都不能充分体现。为此,推行“三委会+村民议事代表”工作法。四是通过教育培训、外出考察、学习交流等多方面途径,全方位提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作为村两委主要干部的“领头雁”,要进一步提升能力,树立起良好的干部个人形象,成为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十一
为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县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现状,扎实推进非公党建“突击月”活动,结合上半年党建工作督查,从8月上旬开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抽调县非公企业党工委干部、下派的党建指导员、联络员组成6个调研组,集中一周时间,对我县非公企业党建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调研主要采取了召开座谈会、入企业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非公企业120户,共有从业人员1487人,已建立党组织的有37户,组建率为30。83%;其中,单独建立党支部29个,联合建立党支部8个。已建立工会组织25个,占67。57%;已建立团组织25个,占67。57%。
共有党员218名,其中,党组织关系隶属非公企业党工委的党员104名,流动党员47人,重复统计的党员67(即乡镇企业党员);女党员17人;少数民族党员37人;35岁以下党员69人,60岁以上2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6人。
1、理清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机制,不断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县委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工委,切实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非公企业党工委成立以来,在加快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指导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党员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一是健全了“二十七项”基本档案。非公企业党工委通过对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贸市场等摸底调查,建立了私营企业基本情况登记册、已建党组织名册、党员花名册,企业回访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资料册、领导干部联系非公党建企业登记册等基本档案。二是非公企业党工委委员建立非公企业联系制度,定期走访非公企业党组织,上半年共新建党组织10个,覆盖企业18户,党的组建率比去年提高4%。
2、加大组建力度,不断扩大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一是做到了“三个摸清”。充分利用企业年检的有利时机,动员全体职工,发挥工商所、协会零距离接触企业的作用,对辖区内非公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进一步完善基础档案,确保调查摸底的口径统一、情况真实、数据准确,为进一步开展党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辖区内规模以上企业中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通过验照和企业年检中摸底的情况逐个建立党组织,形成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良好局面。二是根据我县大部分非公企业地处戈壁荒漠的实际,本着“哪里有非公企业,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工作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党组织组建步伐,做到非公企业开办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党组织的覆盖率。截止目前,非公企业党建组建率达到30。83%。
3、狠抓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凝聚力。一是以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到非公企业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在非公企业中的作用,加强了企业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党建指导员、联络员中少数民族干部,主动帮助企业与当地牧民沟通,协调解决企业占用草场问题。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开展“两帮一促”活动,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并认真开展党的活动,并积极将非公党建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深入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帮助业主转变观念,协调内部矛盾,强化党建意识,积极为党员干部、企业职工解答疑问,破解难题。二是及时对县委选派的18名第三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制定下发了《阿克塞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为提升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抓好教育培训,不断打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础。一是根据“基层组织建设年”分类定级和“百点提升”工程的相关要求,指导3户先进基层党支部制定巩固提升方案,2户一般基层党支部制定了整改提升方案,督促其认真对照检查,巩固已取得的成效,改进和完善工作中的不足,真正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并以制度的形式巩固扩大工作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建立了良好的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在1户企业中建立了党员教育电子平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党建知识。利用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党建指导员、非公企业业主和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载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3期,分别对党建指导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培训。免费发放各类党建资料180余册,培训240多人次。同时,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均制定了党员发展计划,注重在企业优秀职工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采取结对培养、跟踪培养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难的问题,确保新党员质量。目前,发展非公企业党员19名,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4人,壮大了非公企业党员队伍。
5、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夯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执行力。为了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县委组织部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在去年0。3万元的基础上增长为每年给非公企业工委下拨工作经费7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了阵地建设和非公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
一是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在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认识不够,存在着典型的“重经营发展,轻党建工作”的认识误区,致使在党建工作上支持不够,抓的不紧,管的不多,党建工作随意性大,甚至存在“有组织、无活动”的情况。
二是党组织力量薄弱。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大,地域分布广,数量不固定,“朝增暮减”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党支部大部分没有固定活动场所,没有宣传栏,党建资料也不完善,非公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是党务工作者缺乏工作经验。非公企业党工委专职党建干事力量薄弱。目前除工商局局长兼任党工委书记外,另外仅有一名干部负责党建工作。同时,企业党务工作者大都由企业负责人或中层领导兼任,即使有专职党务工作者也多缺乏工作经验,对党的基本知识,组织活动程序不了解,开展党的工作方法单一,党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两张皮,党务工作不规范。
四是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由于大多数非公企业规模小,党员少且流动性大,工作时间不固定,党员队伍不稳定,有的党组织不及时接转组织关系。同时受企业经营状况、工作时间、场地、经费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党员不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的教育。
六是非公企业党工委工作随意性大,不规范。如随意审批组建党支部,对正式党员达不到3名以上,或是虽有3名以上党员,但党组织关系都不在我县的企业随意批准成立党支部;不经过组织部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随意将各乡镇企业公司党支部划入非公企业党工委进行管理,从而造成多头统计,重复统计的问题。
七是对非公企业党工委的管理上缺乏必要的手段。非公企业党工委设在县工商局,县工商局又属于市直管单位,造成工作只对市工商总局负责,不对县委负责的局面。同时,非公企业党工委与组织部门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造成报送数据口径不一致的现象。组织部在管理指导非公企业党工委工作当中缺少有效的抓手。
在对非公企业进行前期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先组建、后规范”的原则,着手进行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把工商局党总支、各乡镇企业公司党支部隶属关系全部调整到非公企业党工委进行管理。
二是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的管理。将县委下派的18名党建指导员、联络员的党组织关系全部转至非公企业党支部。进一步明确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将党建指导员、联络员的职责范围从单一的企业扩大到所有非公企业,并由县非公企业党工委进行统一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从工商局机关支部党员中向各非公企业下派一批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并将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入非公企业党支部。在工商局设立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办公室,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由现有联络员、指导员轮流进行上班。组织召开下派指导员、联络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明确下派党建指导员、联络员的`重大意义,明确工作要求,为选派的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创造一个安心工作的环境。
三是丰富非公企业党建活动内容。主要是以“一对一”为活动形式,以“四个一”为活动内容,以“双促进”为活动目标,营造良好的非公企业党建氛围。“一对一”就是选择基础条件好,党建工作有特色的机关党支部和企业支部结对挂钩,全方位帮扶;“四个一”就是每月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到企业指导了解一次党建工作情况;每季度机关党员和企业党员集中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半年共同上一堂党课;每年为企业解决一两个实际困难和问题。“双促进”就是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促进机关党组织更好的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加强党建工作。
四是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进行规范化建设。通过下派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发展一批新党员等形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对现有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重点从班子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整顿,逐步夯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础。动员督促组织关系不在我县的外来党员尽快将组织关系转入我县。对企业党支部党员不够3名的,通过联建方式成立党支部,同时,督促我县在非公企业务工的党员将党组织关系转入企业党支部。
五是做好在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继续做好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明确要求每个党支部每年至少发展新党员1—2名。重点把非公企业中的优秀青年吸收进入党组织,增强非公企业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六是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将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在举办的一些政治理论和政策法律法规培训班上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关于非公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壮大。让他们能够学习领会党在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和主要政策精神,体会到党对企业的支持鼓励和关心,增强他们自觉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感。
七是培育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有重点地选取基础条件好的2—3个非公企业进行党建示范点培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非公领域培育党建示范点至少2个,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引领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八是加强检查指导,加强与组织部门的沟通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联席会、下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要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督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和指导非公党组织做好在组织活动开展、党员发展、党员活动室的建设、电教片的播放收看、学习教育资料的提供、“三会一课”的学习记录、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方面的工作,促进非公党建工作上台阶。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十二
为切实落实中央、省、市委有关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近期,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通知》精神,对全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社会组织63个,其中社会团体4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1个,共有从业人员263人(其中社会团体从业人员98人,占37%,民办非企业单位165人,占63%),党员78人,占30%。现有社会组织中,3名以上党员的社会组织5个,3名以下党员的社会组织42个,无党员的社会组织16个。目前,只有个体劳动者协会和沁州中学两家建立了党支部。调查发现,已建党组织活动开展正常,能较好的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绝大部分未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有较强的意愿,希望得到党的有效指导和有力支持。
二、存在问题。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低下,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足,社会组织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一是管理不规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我县社会组织管理主要以审批部门民政局和业务主管部门联合管理的方式进行,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组织机构过于松散,党员组织关系难以把握,特别是党员基础性资料变化大,给党建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从社会组织本身状况来看,有的从业人员全部是在岗在职人员,因共同的爱好组织起来的,如摄影协会、钓鱼协会等;有的从业人员全部是离岗离退休人员组成,组织关系都在原单位,如决策咨询委员会;有的由在岗在职、离岗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人员组成,如太极拳协会、书法协会;有的由职能部门主要领导领办,如检察官协会、消费者协会等;有的由企业围绕产品组建,如小米协会、小杂粮协会等,建立党支部无疑会出现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问题。全县社会组织没有得到有效管理,作用也因此得不到有效发挥,虽然近几年社会组织也在北方水城建设各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不少社会组织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有的社会组织甚至存在空有名、无活动的现象,造成资源的白白浪费。
二是党建工作覆盖不全,党员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涉及领域宽广,并不缺乏党员在其中活动,有些组织中甚至有原先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高素质党员,但由于社会组织未成立党组织,党员无处安家,得不到有效整合,只凭党员个人意愿在发挥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也导致了有些社会组织活动开展中心不明、档次不高、组织整体发展缓慢的现象发生。
三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已成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支持,进步不快。社会组织党建是一个新的领域,全县从业务主管部门、行政审批部门、社会组织党组织隶属党委到社会组织本身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面经验不足,虽然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全县整体的党建体制没有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配套,没有形成健全的工作制度,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工作队伍,而且由于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所隶属的上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党的文件、党的声音存在不能规范传达的现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支持,进步不快,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意见建议。
社会组织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反映公众诉求、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县各类社会组织也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进这一领域党建工作,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水城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综合此次调研结果,应从以下四方面加强这项工作。
(一)规范领导,完善机制。一是成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机构。成立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把相关部门吸收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依托民政部门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组建党工委办公室,形成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二是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明确组织部、党工委和其他领导组成员单位在抓好社会组织管理、加强党建工作方面的职责任务,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工委统一领导、业务主管单位协同配合”的党建工作机制。
(二)分类组建,明确定位。一是采取“建、联、挂、派”四种形式分类对全县社会组织党组织进行集中组建:对有3名以上专职党员且有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的单独组建;对专职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进行联合组建,或者按“行业管理或属地管理”的原则挂靠组建;对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党的`工作,帮助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二是社会组织党组织应执行《党章》规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在会员和员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利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三)选好书记,用好党员。一是选好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人物。和其他领域党建工作相同,社会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如何,书记是关键,务必把选优训强党组织书记作为加强社会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但从我县社会组织目前党员队伍总体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社会组织兼职党员数量多,专职党员数量少,能找一个思想素质高、党务经验多、工作时间足的党组织书记实属不易。要解决此难题,一方面要动员组织找。由社会组织业主亲自出面,为党组织聘请有能力、有精力的党员干部,比如退休领导干部,来担任党组织书记。另一方面要号召社会优秀党员,比如农村优秀党员、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向社会组织靠拢,主动了解党务工作,学习社会组织所从业务,竞选党组织书记。二是用好党员队伍这股优秀力量。党员队伍具备思想素质高、干事能力强、纪律观念浓的特点,用好这股力量,对于社会组织党建、社会组织业务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社会组织还处于机构管理松散,人员流动频繁的初始阶段,很多党员都不愿接转组织关系,难以纳入稳定规范的管理体系。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开展高质量的党组织生活,珍惜专职党员,争取兼职党员,引导他们发挥出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培养,积极培育发展新党员力量。
(四)加强建设,发挥作用。一是要建立活动阵地建设、活动经费保障等制度。通过实现“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有经费”的“五个有”标准,来完成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同时逐步将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党费为辅,社会各类资金来源和社会组织自身补充的党建经费保障体系。二是党组织要以社会组织整体发展为着力点,在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其他领域党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结合具体社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创新主题,丰富载体,把党的政治要求、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员工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广大党员的个人追求有机结合起来,灵活开展党建活动,切实发挥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社会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效用的最大化。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大全(13篇)篇十三
建县以来,县委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原则,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新路。
一、主要做法。
建县以来,我县基层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以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主线,扎实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大胆创新,突出特色,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以扩大组织网络为着力点,固化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摸清对象底数。县委组织部会同工商、税务、民政、教育、卫生、经济、公安等部门,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核准登记、审批、备案、年审时,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员情况、党组织情况、业主对党的认识等情况的掌握,通过建立健全台帐、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等手段,搞清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现状。二是明确工作责任。县委成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指标,坚持条块分割、以块为主,本着“就近、可行、好管、管好”的原则,划小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主体,将全县镇(场)、村细化为党建责任区,形成了从县到各镇(场)到村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四级工作网络,强化各级健全管理党组织的责任。三是创新设置方式。对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了联合党组织。对没有党员、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由所在镇(场)党委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通过培育发展党员队伍,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各级党组织及时地帮助他们单独组建党组织。同时,还积极探索了“支部建在民工集居中心”、“支部建在商贸街”、“支部建在专业市场”等多种区域性、行业性组建模式,实现了单位党建、区域党建、行业党建的互联、互补、互动的工作格局,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个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切实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
(二)以规范党建工作为支撑点,强化党建制度保障。
一是抓好组织基础建设。按照“组建先行、建设跟进”的思路,不断规范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对新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均通过选举选聘的方式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党务干部,真正把那些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经营、会管理的党员选进支部班子,为企业党组织选好配强“舵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和村党组织双向联系、双向沟通机制,加强农民党员间的交流和学习。注重在规模比较大、影响比较广、基础比较好的非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展党员,着力将业务骨干和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二是抓好学习制度落实。通过各种渠道完善基础设施,确保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正常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场所上,充分利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现有的职工之家、会议室等开展活动;在活动经费上,采取业主拿一部分、党费拿一部分的办法筹措;在时间保证上,协调业主调减支部成员特别是支部书记的工作量,确保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从事党组织活动。认真完善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费收缴管理等制度,促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三是抓好日常管理监督。在非公企业中建立了“三个一”(一个党员数据库、一本活动手册、一块监督公示牌)的配套管理机制。以创建“五好”党组织为抓手,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等各项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机制,将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融为一体。扎实开展“双找”活动,即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让党员亮明身份,让群众向党员看齐,确保做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就业的党员底数清、具体联系方式清、流动党员去向清,落实“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组织关系。会同公安、劳动、工商等职能部门,加大对“隐性党员”的梳理力度。自7月以来,共梳理出“隐性党员”46名。为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工作达6个月以上的党员转接组织关系37名。
(三)以服务发展大局为立足点,拓展党建活动内涵。
一是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同向。开展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提高各级党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主对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认识,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归根结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激发他们对党的热爱,使他们形成党建工作与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互为促进的共识。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新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83个。二是实现党建优势与企业向心力的对接。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三展示三服务”活动,通过发挥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积极引导党员职工转变“临时”观念、“雇员”思想,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贡献力量,扬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组织工作之长,补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刚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之短,使党员职工成为企业发展的促进者、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劳资关系的协调者。三是实现培养党员骨干与优化企业管理层的统一。注重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优秀工作人员为重点培养对象,尤其注重吸收非党员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工作。加大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力度,7月份以来,全县共有98名入党积极分子接受了培训,在非公组织中发展了26名党员。同时,加强对党员、职工在党建理论、生产技能、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和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管理层,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建县以来,县委组织部会同公安、经济、民政等部门,积极对全县内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行摸底、登记造册,积极着手建立党组织,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业主对党建工作存在“无关论”现象。我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业主法制观念较强,迫切希望发展壮大,但对新形势下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普遍不高,部分业主存在“企业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就好,党支部建不建没有法律规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甚至片面地认为党建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帮助不大,还容易束缚了发展的手脚,对党建工作往往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导致党组织难以建立,即使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党组织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部分企业对党组织建设存在“无用论”现象。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一般为兼任,或者为年老即将退休人员,难以在企业发展中找到适合自身的角色定位,无法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有些在企业中处于“没有话说、说不上话”的尴尬境地;同时,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缺少、甚至没有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途径与方式,导致其参与本企业、本单位重大活动,维护党员群众利益的作用难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消失殆尽。
三是部分企业党组织存在“无活动”现象。当前情况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组织党员绝大多数处于企业的各类管理岗位上,工作量大、业务繁忙,缺少时间、资源、场地、经费等的相关支持,支部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较为困难;此外,由于我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企业规模不大且相对分散,员工活动场所有限,业余时间有限,且缺乏业主强有力的资金、政策支持,空余时间组织学习教育活动基本上难以实现。
四是部分企业外来党员存在“无身份”现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员流动性加强,“隐性党员”、“口袋党员”出现情况逐步增多,党组织关系转接不畅,一方面认为企业没规定,党员身份要不要没关系;另一方面认为工作不稳定,在外只管打工挣钱,转关系给自己添麻烦。同时,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员工认为平时工作忙,转组织关系耽误工作且麻烦。因此,在没有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企业单位中,许多党员埋头干活隐藏身份;在建立了党组织的企业中,不愿亮身份的党员也客观存在。
三、对策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随县刚刚成立,各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工作机制还不完善,巩固发展现有成果还需作很大的努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拓展“三展示三服务”活动,全面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力度,立足随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立足满足党员和员工的需求,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工作思路,力争“成熟一个、建立一个,规范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全力打造出随县党建工作品牌,唱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
一要深化党建共需意识。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业主党的知识理论培训力度,依托业主联谊会等形式,畅通沟通渠道与宣传途径,让业主了解党的工作,促进业主支持党的工作,依靠业主做好党的工作,努力实现“以情感沟通贯彻法律条文,以强化服务谋求发展共识”,积极争取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正确理解与支持。强化“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作用,积极依靠工会的覆盖力度来推进党组织覆盖工作,共同开展活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通过妇联、团组织等载体,实现党群共建,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二要深化党建责任意识。明确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党务工作者等各自职责,深入基层了解党组织、党员、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根据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的情况差异和个性需求,创新方式解决“身份”、过组织生活等实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党员在工作中有责任区域、奉献岗位、任务要求,激发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广大员工真正感受到身边党员的“与众不同”。三要深化党建规范意识。通过制定出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督促各级党组织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制定工作规划,研究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际,制定长效机制建设,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制度,细化标准,完善内容,规范管理,并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工作的目标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和党群共建机制等。
(二)创新工作载体,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一要打造学习交流平台。探索符合随县党建特点的党员教育形式,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员工文化活动中心、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提供各类文化、学习、娱乐的载体,吸引党员、业主、员工进一步提高党性认识。通过联谊会、歌咏会等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增进各企业单位间、员工之间的了解、沟通与合作。二要共创服务发展氛围。通过12371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让党员能够拥有和行使党内民主权利的途径,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学习、技能培训、医疗体检、文化娱乐等活动,增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员工对党组织工作的了解。同时,深化“村企联建,结对帮扶”活动,强化各级党组织对企业在经营生产中各类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党政联手、齐抓共管,努力为企业发展做好各类服务工作,让党的工作真正成为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的有力支撑。三要营造共促双赢环境。积极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一线优秀员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特别要做好吸收非党员业主中的优秀分子的入党工作,实现培养党员骨干与优化企业管理层的统一。加强对党员、职工在党建理论、生产技能、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和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不断优化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层,使一些合法求助能通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得到解决,大力提升党组织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地位。
(三)着力培育典型,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一要选好示范单位。选择规模影响较大、党建基础较好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示范点,作为精品工程培育打造,使探索在示范点先行,问题在示范点解决,效果在示范点体现,经验在示范点形成,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指导、带动面上工作。二要明确目标定位。比如,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选好用好一位书记;构建一套适应本单位特点的党内生活制度,对党员实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服务;开展一系列贴近实际、灵活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三要坚持分类指导。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党建工作有一定基础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重视健全制度,强化运行机制,抓好规范化建设,为整体工作开展提供示范;对党的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通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等形式,帮助做好基础性工作,指导党组织实现工作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