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语需要具有独特性,能够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公司宣传语的创作需要注重语言的简洁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打造您的成功之路,与我们携手同行。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一
每个孩子都是爸妈心头上的一块肉,所以在孩子断奶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打听什么什么奶粉好,什么什么营养好,其实,小孩子的营养来源并没有那么复杂,而且过度担心还会引起孩子身体发育“亚健康状态。
许多妈妈在买奶粉之前都会打听,哪种奶粉比较热气,哪种奶粉宝宝吃了较容易发胖,哪种奶粉营养不够宝宝吃了不长肉……殊不知,上火、发胖和偏瘦等婴幼儿“亚健康症状,除了可能和奶粉中的营养吸收有关外,也和父母的喂养方式大有关系。
婴儿超重、过轻或因喂养不当。
近日,多美滋第四届亚太地区营养研讨会在华召开,来自10个国家的500多位医务人员结合中国妇幼营养状况,以及临床医学实践展开了讨论,当中即提到了众多中国妈妈关注的婴幼儿超重等不良症状的主要引因。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有8位国际着名专家一致认为,抚养方式、免疫力、过敏问题以及孕期营养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关键。
其中,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莫里・布拉克教授就指出,父母的行为对婴幼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若父母能积极回应,使用促进发育的喂养方式,顾及孩子的行为,可令宝宝达到最佳生长的状态;相反,如果父母或看护者以强制性、约束性、纵容或关系不密切的方式喂养,则极可能导致婴幼儿体重过轻或超重。
“因喂养方式不当而导致营养吸收不全,可能会令婴幼儿出现体重不足或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症状,进而带来认知、心理和运动发育迟缓的危险,特别是那些早期学习机会不多的儿童会更加明显。布拉克教授表示。
来自中国的专家则表示,还有一种情况是,新生儿体重出现异常。“这主要是由目前国内孕妇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造成,建议孕妇在妊娠期就进行孕期营养干预,因为准妈妈营养是否均衡对新生儿的健康非常重要。专家表示。
牛奶过敏婴儿也喝不得“豆奶。
至于婴幼儿常见的另一“亚健康症状――牛奶蛋白过敏,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思比勒・克莱斯科教授表示,应使用水解蛋白的低敏配方,它可以减少特应性皮炎和牛奶蛋白过敏的危险,且深度水解牛奶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是一岁之内宝宝的首选营养来源。记者获悉,目前国内市场仅有3~5个配方奶粉品牌有牛奶蛋白过敏配方,包括多美滋、纽迪西亚及雀巢等。
克莱斯科教授教授还强调,牛奶过敏婴儿不仅不能摄取含有牛奶蛋白的饮食,以大豆为基础的配方食品也不建议食用。“这是因为牛奶蛋白和大豆蛋白有交叉过敏现象,而且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比牛奶蛋白的低。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二
法国心理学家建议让儿童自己玩。
育儿心够“狠”,长大才能成材。
美国:断奶后,宝宝最佳食物是肉。
育儿方法比较入门。
美国:孩子的教育绝对不“外包”
餐桌上的交流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
犹太人教子:可依赖的人唯有自己。
克利夫·巴罗斯是比利布雷汉姆牧师团的领导。一次,他的儿子鲍比和女儿贝蒂做了错事,克利夫警告孩子们,如果下次再犯,就要用皮带抽打他们。然而,两个孩子根本没把克利夫的话当回事,趁克利夫上班,他俩又故伎重演。克利夫知道后很恼火,但看着孩子们可怜巴巴的样子,又心软起来。毕竟,对自己疼爱的孩子讲原则是件痛苦的事。
克利夫把鲍比和贝蒂叫进房间,解下皮带,脱下衬衫。然后光着脊梁跪在床前,让孩子们每人用皮带抽他10下。鲍比和贝蒂哭得很伤心,他们不想抽打自己的父亲,但克利夫说:“咱们有言在先,犯了错误就要受到处罚。但作为父亲,我决定替你们承受。”
克利夫坚持要鲍比和贝蒂用力打满20下。两个孩子边打边痛哭不止,比自己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还难过。
从那以后,鲍比和贝蒂非常听话,不是怕被罚,而是他们知道:父亲疼爱他们,但不会因此而忽视他们的错误。
生活中像这种“原则”和“感情”的选择题,父母不知做过多少次,但每次都是在两个选项之间犹豫不决。克利夫却决定两项都选。
亲子之间,爱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学会用爱的方式来讲原则,就能既得到爱,又尊重了原则。
美国大多数的中小学,每学年都有一天是专门留给父母和老师会面的。这一天学生不用上课,老师与班上每一位学生的父母单独面谈,面谈时间约为30分钟。其中,与女儿五年级的班主任第威夫人的一次面谈令我印象深刻。
第威夫人在大大地赞扬了女儿一番后把话题一转,说:“对于克莉斯蒂(女儿的英文名)这样优秀的学生,我唯一的担心是如果有一天她的成绩报告单上不是那么漂亮了,有了一个甚至几个b,她会怎样去处理这个事情呢?”我和先生对看了一眼,很有些被一语惊醒的梦中人的样子。接着,她给我们讲了她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她的女儿曾经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门门功课拿a。可是上了高中后,由于功课越来越难和一些其它原因,成绩单上也有几个b了。女孩子无法承受自己在学习上不再是最优秀的事实,便想方设法寻找能让自己最出色的方面。
最后,她终于找到了——那就是节食。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小姑娘差点连命都丢掉了。幸亏发现得早,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千辛万苦地总算把她给救过来了。第威夫人说:“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你们,是希望它不要重演。我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你们的孩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身心健康成长。这是一个教育者的最大心愿。”她给我们讲解了她的打算,并说在实行这个计划之前需要得到我们的允许她准备有意给克莉斯蒂增加学习和考题难度,让她的成绩单上至少有一两个b。她要观察她的反应。她认为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样的重要。老师这样的尽心尽责,真是令我们感动,也令我们醒悟。说实话,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更别说认识到它的严重了,倒是常常为女儿的好成绩喜形于色呢。
法国心理学家建议让儿童自己玩。
一两岁的小孩就会试着自己穿衣服、摆弄玩具,而不少父母会热心帮助他们完成动作。对此,儿童心理学专家建议,不妨让孩子们自己完成他们想做的事情。
正在智利参加心理测定学研讨会的法国儿童心理学专家阿涅丝·桑托-费德尔指出,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玩耍,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桑托-费德尔说,仔细观察小孩子玩耍的过程就会发现,即使是一岁多的孩子也有连贯的思维和逻辑,他们的逻辑中包含相对复杂的思考、想象甚至研究,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就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空间和时间。
遗憾的是,父母往往会想当然地替孩子“做主”。比如,当孩子长时间对着自己的手或者某个东西“愣神”时,父母就认为孩子应该转换关注对象,做些别的事情,实际上孩子往往需要时间来发现和探索周围的事物。
桑托-费德尔说,父母过多的“指导”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主判断能力,对别人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她建议,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让他在安全的环境中自己玩耍。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个柔软的垫子;稍大一点时,可以给他一个2平方米大小的封闭空间,铺上毯子让孩子爬行。另外,在孩子自己玩耍时,不必给他太多玩具,四五件就足够了,但要注意时常更换玩具,以免孩子感到厌烦。
育儿心够“狠”,长大才能成材。
在美国有所见,一些三四岁孩子玩耍时,摔了跟头,客人要去扶,父母不让;还有美国父母去市场购物时,一手拉着孩子,或大人在前面大步走,孩子在一侧紧追,不管孩子累不累,就是不背不抱。
并非美国父母不疼爱孩子,更不是他们工作繁忙,顾不上照看孩子,而是意在培养孩子的自主、自强和自我生存能力,以适应将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美国人的眼光不可谓不远。然而,我国的一些父母呢?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可谓不深,关怀不可谓不细致。结果呢?养成孩子眼高手低,轻视劳动,懒散任性、怕苦怕累,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遇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茫然不知所措,这几乎成了一些孩子的通病。
日本有关部门组织17户市民到上海居民家中做客,日本妈妈的教子方法使中国人大开眼界。有个日本幼儿,抓起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塞。中国房东想制止,其母却说:“别管他,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孩吃了一口,果然皱着眉头吐了。有个日本小孩摔了一跤,先是哭着求助,后见无人相帮,只好自个爬了起来。那位日本妈妈说:“只有让孩子尝试失败,才能获得成功。”
日本妈妈为何要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呢?一位日本学者解释说: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对孩子进行努力,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使它们在失败中学会本领,将来才能自食其力。日本父母凭着这种紧迫感教育自己的子女,使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的顽强性格。
美国:断奶后,宝宝最佳食物是肉。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茁壮成长,却不知自己给孩子吃得并不科学。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儿科专家总结出一些正确的喂婴方法。
当婴儿断奶后,父母虽然知道该喂他们固体食物了,但从亲友、
书籍甚至医生那里得到的建议,却往往出于习俗,并不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父母喂给婴儿的食物可谓五花八门:非洲国家喂肉,日本喂鱼和萝卜,法国则喂西红柿。对此,美国儿科学院营养委员会会员查廷得·巴蒂亚医生说,这些差异只是源于文化传统,而非科学。
谷类误区。
大多数美国父母在第一次喂孩子固体食物时就犯下错误。
他们在孩子6个月大时开始喂谷类产品,之后逐渐加入蔬菜、水果,最后才喂孩子面食和肉类。
但贝勒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南希·比尤特指出,这种做法缺乏科学依据。谷物并非婴儿断奶后最佳的食物初体验,肉才是最佳食物。可惜父母往往将肉排在进食名单的末位。
波士顿儿童医院戴维·路德维格医生解释说,谷类实际是最不适合婴儿食用的食物种类之一。因为婴儿吃谷类食物后血糖会迅速升高,这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肥胖等健康问题。
正视过敏。
几十年来,医生都告诫父母,防止孩子过敏的最佳方法是只给婴儿吃温和、少刺激的食物。
但是研究发现,没有证据显示对无家族食物过敏史的孩子也有必要这样做。更有医生怀疑,只吃无刺激食物反倒会导致孩子更容易过敏。就像打疫苗一样,适量刺激未尝不是好事。
饮食多样。
与此同时,美国父母习惯只喂婴儿少数几种食物。对此,儿科专家表示,大多数婴儿6个月大时就可以安全进食多种食物。路德维格强调,给孩子提供多样化食物有助于他们长大后适应不同种类食品,后者是孩子一生饮食健康的关键。专家提示,如果要喂婴儿以前没吃过的食物,每次只能喂一种,同时观察孩子是否有过敏或不消化现象。
育儿方法比较入门。
虽然不同文化中孩子的成长步骤是一样的,但父母的育儿安排及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方式肯定各不相同。
比如,纳尔霍人的婴儿被紧紧的绑在一块育婴板上,斯拉夫人的孩子被包裹在襁褓中,而西方的婴儿却可以在摇篮中自由的悠荡,有时还可以自由的哭。
斯博克医生说,对于那些5个月大的、过于频繁的要人抱的婴儿,应该让它体会一下受挫的感觉,应该允许它哭。
这对非洲的kung族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那里的母亲和婴儿一起睡觉,每小时要侍弄几次孩子。孩子一哭,母亲几秒钟内就作出反应。
教义说,婴儿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没有事实证明,满足婴儿的这些要求会对它们有任何害处。
“对付孩子有个有效的办法„„永远不要拥抱和亲吻它,永远别让它坐在你的双膝上。”
——心理学家j·b·华生。
在不同的文化中,抚养孩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多人照看(比如在传统的大家庭中——现在这种家庭形式已经衰落了),公社照看(如在以色列的基布兹中)和日托(如西方的单亲家庭和双职工家庭)。
从来没有人证明过某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好。
美国:孩子的教育绝对不“外包”
精英是要从小培养的。越是早期教育,家庭的投入就越重要。与我们关于美国人放任孩子的老印象相反,美国家长,主要是中高产阶层的家长,盯孩子之紧能让你目瞪口呆。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业,辞职当了家庭主妇,没事就到学校当志愿人员。结果,一些富裕郊区的学校,不管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招募志愿人员时,招一个来十个,学校根本招架不住。家长全面介入学校的教学,重新界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界线。更极端的,则干脆把孩子从学校撤出,自己来教,形成了家庭私塾热。
这种家庭介入学校教育,和中国目前中产新贵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的中产新贵教育孩子,注重的是选择好学校,把教育职责全推给老师,最多不就是多花钱吗?用当今时髦的经济术语说,就是教育“外包”。美国的中高产阶级,则认为一切都可以“外包”,但自己孩子的教育不能“外包”给别人,一定要自己监督。
餐桌上的交流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
地讨论一些负面事件,则会让他们有更强的自控力,在面对逆境时有良好的适应性。这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的最新研究发现。
由马歇尔·杜克(marshallduke)教授领导的“家庭讲述计划”,利用三年时间研究了40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一名9到12岁青春期前的少年。研究人员把这些家庭吃饭时的交谈用磁带记录下来,并且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以助于判断家庭功能对儿童个性的影响。研究人员称:“我们对进入青春期的转变过程特别关注,因为这一时期对个性和自我观念的形成特别重要。”
研究人员分析了餐桌上常规的相互关系,以及交谈中涉及的话题的种类。他们注意到,几乎每个家庭就餐时,交谈都是由父母询问小孩当天在学校的情况开始的。最后,话题常常转向“遥远的事件”,比如周末的旅行计划,或者去奶奶家探望等等。
杜克教授经过分析得出结论:除了父母说什么之外,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讨论也很重要,孩子的心理成长在父母听他们讲话时得到益处。
让研究人员印象深刻的是,在家庭的故事和家族的历史中,包含着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告诉他们祖父母在哪里成长、如何相遇等。此外,与孩子一起坦率地讨论负面的事件,比如亲人去世等,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适应性。因而,不要特意避免告诉孩子负面的事件,这个时候不要假装他们不存在,实际上,他们能够从中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起落落。
由于许多父母工作繁忙,使家庭聚餐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杜克。
教授担心这样会失去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好机会,他说:“全家人在一起就餐的机会应该被神圣地保持下来。”
犹太人教子:可依赖的人唯有自己。
这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里,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儿子叫约翰,在他4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姐姐在客厅玩捉迷藏。他们玩得正高兴,父亲抱起小约翰,把他放在沙发椅上面,然后伸出双手做出接的姿势,叫他往下跳。小约翰毫不犹豫地往下跳,在即将抓住父亲的瞬间,父亲缩回了双手,约翰摔到了地板上,他号啕大哭起来。小约翰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求助,妈妈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只是微笑着说:“呵,好坏的爸爸!”父亲站在一边,以嘲弄的眼光望着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这便是犹太家庭教子的方法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灌输给孩子一个理念:社会是复杂的,不要轻信他人,唯一可依赖的就是自己。
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烧着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钱财,母亲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三
早晨起床后,仔仔会问妈妈:“今天要去幼儿园吗?”在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他经常会开心地说:“耶,我要去漂亮的上海科技幼儿园!”看到他每天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作为妈妈的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了。
其实让仔仔从一个有点沉默、胆小内向的孩子,转变成比较开朗快乐的孩子,还愿意与同伴交往,我着实尝试了多种方法,感悟如下:
快乐是交往的基础。
现在的仔仔是一个比较快乐的宝宝,在哪儿都乐呵呵的。我觉得这是最看重的一种乐观的品质,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最大的成果。仔仔还小的时候,他笑得不多,看到他的人常会说他看上去很严肃。所以我每天最大的任务就是逗他开心,通过夸张的语言、肢体动作、好玩的游戏给他快乐。不过说实话,一开始,是我逗他,后来渐渐他认知能力提高了,更多的时候是他逗我们大人,他会和大人说笑话,开玩笑,我们都觉得仔仔天生还是挺有幽默细胞的。快乐开朗的个性是与人交往的基础。
交往需要循序渐进。
宝宝之所以会怕生,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不了解,只有让宝宝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以信赖的,才会喜欢与人相处,与人打交道。所以每到节假日,我会让仔仔在家庭聚会中尽量多地与亲戚朋友以及同辈的姐姐哥哥呆在一起,在熟悉的环境中,他会消除焦虑,和他们玩得非常开心,从而感受与他人相处的乐趣。此外,平时多带他到人多的地方,鼓励他去和别人交流。刚开始仔仔害羞不愿意开口,我就会自己热情地和别人交流,给他树立榜样,碰到人家问他问题,就引导他该说什么;不过如果他不愿意也从不逼他,以免他产生抗拒心理。所以从一开始的被动胆怯,逐渐感受到了与人交往的乐趣,自己也变得开朗热情了。等到他再大些,语言表达没有问题的时候,凡是碰到适合让他与别人沟通交流的场合,例如买东西、拿报纸我们也都会让仔仔做全权代表。我还积极配合老师,每天让仔仔带一个不同的玩具去幼儿园,借助这个载体――玩具,帮助仔仔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是孩子在交往中得到快乐。
现在仔仔在科技幼儿园的小小三班已经近两个多月了,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科技幼园,他喜欢这里的一切: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小伙伴、还有美丽的校园。我非常愿意将我所知道的、所领悟到的东西和大家分享,同时也希望能从其他父母那儿学到育儿经验和方法。祝愿大家都能从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收获快乐、获得成功!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四
俗话说,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作为一名刚从学生角色转化为一名幼教老师,要学习成长的东西很多很多。可是没有经验没有很坚实的专业知识后盾,似乎一切都是比较遥不可及。
即便是成年人,一切言行也不外是模仿的结果,幼儿如一张白纸,不用说更是模仿模仿模仿,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要远远超过相信自己的耳朵。——因此,说教本身就作用不大,言行不一的说教更是苍白无力。对于我来说我最要做好的就是言传身教。当然,这里所说的身教偏重于品行方面。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表露出来的行为会很有爱,一个很暴躁的人往往表露出来的是烦躁与焦急。但是性格是天生的,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多时候我想变却无能为力。前几日读了女作家三毛的一句名言——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其实也就是是说读书能升华我们的人生提高我们的素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感。当然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读书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所以,当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时静下心去开启读书的心窗。
我们的言传就是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全面了解幼儿各方面的情况特点,切和实即的,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否则,语不对题讲不到点子上,任你口若悬河,空有三寸不烂之舌,也只是隔靴搔痒事倍功半。
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无声的命令,无声的“身教”要比有声的“言教”影响力更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经常发现幼儿在学校虽然听老师的话,但他不一定会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可是当我们亲自把语言落实到行动上时,就有可能会带动一大批人。去年我担任小班的班主任,刚开始没几天我就发现部分幼儿特别不爱劳动,我多次在常规教育时强调要积极参加劳动,大讲参加劳动的好处,但效果总是不好。后来我就用“身教”去感化他们,当教室、操场里有垃圾时,我就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桶。一个月后,我发现原来不喜欢劳动的幼儿开始爱劳动了,而且涌现出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后主动帮助其他幼儿劳动的好现象。比如有的小朋友去上洗手间了,凳子没放好,他们会主动去帮其他小朋友放好;有的垃圾掉地上了其他小朋友会走过去把它捡起来扔垃圾桶里。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我们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同时注意自己仪表、教态。穿戴要干净整齐,面容要整洁,精神要饱满举止要大方,教态要自然,语言要文明品行要端庄。总之,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地方,我们必须先做到。特别是我们幼教老师,早教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五
随着双减政策实施,孩子们的课后时间被释放,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双减政策是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减轻了家长孩子的负担,可是许多家长缺陷入新的焦虑中,家长会觉得孩子放学后不补课了,那总该学点什么呀,于是胡乱地给孩子报了一堆新的培训班,却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培养。
首先,给孩子时间、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除了学习以外的一些事物。比如参加一些活动(学校或社会的画画,表演,手工,体育),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擅长部分,当发现了这种兴趣亮点时,家长就要不失时机地把它挖掘出来,创造条件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以巩固延续这种兴趣的幼芽。在家里,家长也需要给孩子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需要设立界限,如看手机玩游戏等),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自律性,让孩子自己合理安排学习和做感兴趣的事情。
其次,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兴趣爱好,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权,不要嘲笑贬低,否定孩子的兴趣爱好(模仿、观察虫子,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让孩子自己做一些选择,让孩子体会到选择带来的快乐和体验。让他感受到决策产生的积极效果,增强自信,从而产生自主行动的动力。与此同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建立目标。
第三,深入了解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并给予支持。父母要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体验其中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有了快乐感,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多启发思考,少给现成答案,不断激发他的好奇心,推动他不断向前探索。
并不是所有的兴趣火花一定都能变成成功的播种机,但是,多发现一种兴趣,就多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多培养一种兴趣,就多一项生活的乐趣。作父母的应尽的责任,不是考虑这种兴趣幼芽能否长成参天大树,而是要以最大的努力去播种它、栽培它,使它尽量长成大树。
那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做呢?答案是就家长需要更多地陪伴孩子。
孩子的人生就像一部连续剧,每一天都在变化着,连续剧不看可以补,但是孩子的每一天是补不回的。陪着不等于陪伴,有质量的陪着才叫陪伴!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是陪伴的质量!
如何做才是高质量陪伴呢?
第二:对孩子要有耐心,不要轻易发脾气;
第三:不要敷衍孩子,认知回答和回应,不要“好的”“知道了”“你真棒”去应付;
第四:不要去说教,说教不是教育,不要总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第五: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第六:父母用心去倾听、用心去关注,才能一起去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七:共同成长,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如今“双减”政策之下,家长不能再用简单的经济投入来代替精力投入,在孩子成长中更需要投入的是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自我学习、互动沟通。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相处模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六
国内外每个民族的传统和风俗都会渗透进家庭教育里,衍生出的育儿方法各有不同,造就出有着不同情致、不同价值主张的各类人。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国外育儿经验的范文,欢迎阅读!
如何让小宝宝不哭。
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很显然,我担心baby晚上会饿根本是多余的,10-12小时的连续睡眠,对孩子来说比吃奶重要100倍!我们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惨,晚上吃一顿奶的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快2岁。养老二的时候按照医生说的,彻底让我和老公解脱出来,从刚出生到一个礼拜我家妙妙被训练距离5个小时才吃奶,2个礼拜之后,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三个感叹号是请妈妈们切记的意思)。
绝招三。
如何让宝宝自己静静入睡,不要摇晃。
医生说,一个快乐的baby会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婴儿咿咿呀呀)!婴儿的大部分时光都需要在床上度过,这里请爸爸妈妈们记住,床是不会动的!所以,抱起婴儿的时候不要摇晃,不要来回走动,更不要这样哄孩子睡觉,轻轻放在床上让他自己睡就好。再说一次,床是不会动的。爸爸妈妈你们没有权利剥夺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乐的权利。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兴奋的家长不要用力和孩子“疯闹”,孩子的大脑在婴儿时期还是胶状的果冻状态,很容易受伤。
绝招四。
趴着睡养美女。
个人经验,孩子趴着睡觉比仰着睡得安稳,才出生的孩子心脏朝下,几乎不会一惊一惊的状态,模仿子宫被包裹的状态。另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改变亚洲人的大饼脸,5天之内的婴儿需要1个小时帮忙翻脸,5天之后,我家妞就会自己左右转向自如了。妞是标准的小脸,和生出来的时候大方脸好像变了一个孩子,呵呵,得意。老二妙妙的脸没有刻意这样做,那时候妞妞需要人照顾,没有精力1个小时翻头的精力了,很可惜。这个机会只有在出生到3个月之内有效,大了就没用了。
绝招五。
宝宝的抵抗力比你强十倍。
爸爸妈妈穿2件,宝宝绝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我家两个孩子都十分强壮,冷热其实很好控制,偶尔看到儿童医院发烧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袄裹着一层一层的,可怜啊,孩子不会说话,都是家长害的。
绝招六。
拒绝抗生素!
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
洗澡,当然要说明的是我生两个都是顺产。产妇如此,何况小孩子?孩子每天运动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么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们不会着凉的,抵抗力比成人强十倍。医生交代:宝宝洗澡尽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婴儿产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发水,清水最最好!医生说尽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话一个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觉得一周太长了,心理作用)。
绝招八。
没有奶不够吃的妈妈,只有不想喂奶的妈妈。
能吃到2岁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宝宝。janegu医生说,没有奶不够吃的妈妈,只有不想喂奶的妈妈,孩子的食量多大,妈妈的奶就有多少,生双胞胎的妈妈的奶同样够两个孩子吃。这一点我很失败,尽管gu医生用笔画了一个圆圈,她告诉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产多少,你觉得奶不够,加奶粉进去,奶就会真的不够,最后就没了,事实证明我后来真的越来越少直到没了。孩子不会说话,她吃饱没有很难知道,妈妈觉得奶少了就放弃母奶,就补奶粉,其实是告诉自己的身体,我只能生产这么多了。要相信自己能当头称职的奶牛。如果再生一个,一定要证明一下。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医院参加“喂奶班”,几个妈妈带婴儿围成一圈,有黑妈妈白妈妈和亚洲妈妈,喂奶课用的是那种很舒服的沙发,脚下有垫脚的专用凳子。医生们将孩子脱光,包括尿布,然后称baby的重量精确到小数点后面2位数。然后让我们抱孩子喂奶,不准穿衣服只穿尿布。医生一对一教妈妈们如何让孩子一口就咬准奶头,如何保护奶头,一次一次训练,期间有别的妈妈来用免费提供的吸奶机下奶,用塑料袋装回家。我刚开始的害羞和尴尬慢慢没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这下好了,一堂课下来,马上称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后数据证明,我有奶。
宝宝吃奶睡着怎么办?
baby被妈妈抱着舒服又安全,没吃饱就睡着了,醒了又吃两口,折磨妈妈,宝宝也吃不饱睡不好,害人害己。训练班里学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让他们专心吃奶,就是脱衣服!脱得就剩尿布,医生告诉我,放心吧,你抱着她有妈妈的体温,这体温能保证婴儿不会着凉,温度刚刚好,baby有一点凉意,他们会用心进餐(她说的真是进餐,呵呵)。放心吧,这些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东西,从妈妈母体带出来的抵抗力比成人强10倍,喂奶的产妇也不容易病,这就是繁殖的力量。(当然室内的温度是有一定温暖的,国内无空调寒冷地区的人不要对照模仿误会)。
绝招十。
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
妞妞大概10来天的时候,一只眼睛发炎化脓了,我和妞爸吓得抱到医院,还是急诊,儿科的男医生问,你喂奶还是奶粉,我说母奶。他说挤点出来放进孩子眼睛,baby就会好。what?我排队等急诊老半天就这么打发我回家了。于是如法炮制,母奶当药,几天后妞妞果然见好,是否母奶的原因还是不清不楚,美国医生忽悠得或许有点道理吧。总之母奶是好东西。
绝招十一。
你会换尿布吗?
废话,养孩子的谁不会换尿布呢?不一定哦。你是否有被孩子喷到尿或臭便便的时候呢?一天洗5次床单是我的最高记录。换尿布的时候,每次来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窍门就是把干净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面,再打开尿布,擦干净抽出来,这样即使孩子正好那时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单保住了。习惯这么做以后,永远没有意外发生。
你会拍嗝吗?
姿势一,趴在肩膀上轻拍孩子后背,这种是传统姿势,很多时候不太容易拍出来嗝。姿势二,让孩子侧坐在腿上,左手托着孩子的脖子,撑起下巴,右手拍后背,这样效率极高,通常十几下就拍出嗝了。临睡的最后一顿奶,一定要喂饱足了,拍完嗝继续喂,我家妙妙2礼拜就睡整晚就是用这招,拍完嗝还可以再喂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状态,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绝招十三。
早点吃五谷杂粮。
4个月吃米粉再大点跟大人一起吃东西,孩子长大不太会偏食,早点吃和成人一样的食物对孩子有好处。6颗牙的时候,janegu医生说,她已经可以用这几颗牙齿吃很多东西了,什么都可以喂,没有不能吃的。
绝招十四。
别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慢慢走路,小声说话。
子们扯起嗓门唱歌,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养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汉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热干面一样的个性十足,整个儿一辣妹。大环境很厉害,几乎没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绝招十六。
只要没有生命危险,鼓励宝宝试试看,摸摸看。
中国父母礼节有余,胆子太小。“别动,危险,站起来地上脏,别摸,会刺到。。。。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美国父母最常说的却是“tryit!”试试看,摸摸看。鼓励宝宝,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要阻止孩子用他们的小手尝试和认识世界。大不了衣服弄脏,地上滚来滚去的宝宝时光很短,饭粒菜汤翻了一地,大不了扫一下他们会早学会吃饭甚至用筷子,玩水大不了感冒,玩沙子大不了进鞋子难受难清洁。总之有很多阻碍孩子快乐的条条框框,促使我们的小天使们越来越快地变成成人,变成听话和懂事的孩子。快乐第一重要,衣服脏了不重要,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要阻止我的孩子。
绝招十七。
也是最重要的一招,一天只能批评两次!
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孙女五六岁时不会用筷子,上小学时不会系鞋带。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个周末都要带回家一大堆脏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
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我心领神会,托比特别。
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地一声在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珊毫不心软。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我使眼色。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我说,在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外。无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我这才明白苏珊让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气扔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临睡前,我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
“不!”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苏珊温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一天,我们带托比去公园玩。很快,托比就和两个女孩儿玩起了厨房游戏。塑料小锅、小铲子、小盘子、小碗摆了一地。忽然,淘气的托比拿起小锅,使劲在一个女孩儿头上敲了一下,女孩儿愣了一下,放声大哭。另一个女孩儿年纪更小一些,见些情形,也被吓得大哭起来。大概托比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苏珊走上前,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一声不吭,拿起小锅,使劲敲到托比的头上,托比没防备,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苏珊问托比:“疼吗?下次还这样吗?”托比一边哭,一边拼命摇头。我相信他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辆浅蓝色的小自行车,托比非常喜欢,当成宝贝,不许别人碰。邻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几次,要骑他的小车,托比都没答应。
一次,几个孩子一起玩时,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骑上小车,扬长而去。托比发现后,气愤地跑来向苏珊告状。苏珊正和几个孩子的母亲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着说:“你们的事情自己解决,妈妈可管不了。”托比无奈地走了。
过了一小会儿,露西骑着小车回来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将她推倒在地,抢过了小车。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苏珊抱起露西,安抚了她一会儿。很快,露西就和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
托比自己骑了会车,觉得有些无聊,看到那几个孩子玩得那么高兴,他想加入,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苏珊身边,嘟囔道:“妈妈,我想跟露西他们一起玩。”苏珊不动声色地说:“那你自己去找他们啦!”“妈妈,你陪我一起去。”托比恳求道。“那可不行,刚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现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决问题。”
托比骑着小车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边时,又掉头回来。来回好几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颜开,闹成了一团。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闻。最后,托比还是把水桶弄倒了,水洒了一地。兴奋的小托比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还得意地光着脚丫踩水玩,把裤子全弄湿了。我连忙找出拖把准备拖地。苏珊从我手中抢过拖把交给托比,对他说:“把地拖干,把湿衣服脱下来,自己洗干净。”托比不愿意,又哭又闹。苏珊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拉到贮藏室,关了禁闭。听到托比在里面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喊,我心疼坏了,想进去把他抱出来。托比的外婆却拦住我,说:“这是苏珊的事。”
过了一会儿,托比不哭了,他在贮藏室里大声喊:“妈妈,我错了。”苏珊站在门外,问:“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我知道。”苏珊打开门,托比从贮藏室走出来,脸上还挂着两行泪珠。他拿起有他两个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干净。然后,他脱下裤子,拎在手上,光着屁股走进洗手间,稀里哗啦地洗起衣服来。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着表情惊异的我,意味深长地笑了。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在很多中国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时,常常会引起“世界大战”,往往是外婆外公护,爷爷奶奶拦,夫妻吵架,鸡飞狗跳。
问题上发生分歧,还是夫妻两人的教育观念有差异,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里住了一周,准备回加利福尼亚了。临走前两天,托比的外公郑重地问女儿:“托比想要一辆玩具挖掘机,我可以买给他吗?”苏珊想了想,说:“你们这次来,已经送给他一双旱冰鞋作为礼物了,到圣诞节时,再买玩具挖掘机当礼物送给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么告诉小家伙的,后来我带托比去超市,他指着玩具挖掘机说:“外公说,圣诞节时,给我买这个当礼物。”语气里满是欣喜和期待。
虽然苏珊对托比如此严格,托比去却对妈妈爱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时,会采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认为漂亮的叶子,郑重其事地送给妈妈;别人送给他礼物,他会叫妈妈和他一起拆开;有什么好吃的,也总要留一半给妈妈。
想到很多中国孩子对父母的漠视与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妇。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美国妈妈有很多值得中国妈妈学习的地方。
爱的原则:既给予爱又尊重了原则。
爱孩子是爱他的品德,而不是成绩。
法国心理学家建议让儿童自己玩。
育儿心够“狠”,长大才能成材。
美国:断奶后,宝宝最佳食物是肉。
育儿方法比较入门。
美国:孩子的教育绝对不“外包”
餐桌上的交流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
犹太人教子:可依赖的人唯有自己。
爱的原则:既给予爱又尊重了原则。
克利夫·巴罗斯是比利布雷汉姆牧师团的领导。一次,他的儿子鲍比和女儿贝蒂做了错事,克利夫警告孩子们,如果下次再犯,就要用皮带抽打他们。然而,两个孩子根本没把克利夫的话当回事,趁克利夫上班,他俩又故伎重演。克利夫知道后很恼火,但看着孩子们可怜巴巴的样子,又心软起来。毕竟,对自己疼爱的孩子讲原则是件痛苦的事。
克利夫把鲍比和贝蒂叫进房间,解下皮带,脱下衬衫。然后光着脊梁跪在床前,让孩子们每人用皮带抽他10下。鲍比和贝蒂哭得很伤心,他们不想抽打自己的父亲,但克利夫说:“咱们有言在先,犯了错误就要受到处罚。但作为父亲,我决定替你们承受。”
克利夫坚持要鲍比和贝蒂用力打满20下。两个孩子边打边痛哭不止,比自己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还难过。
从那以后,鲍比和贝蒂非常听话,不是怕被罚,而是他们知道:父亲疼爱他们,但不会因此而忽视他们的错误。
生活中像这种“原则”和“感情”的选择题,父母不知做过多少次,但每次都是在两个选项之间犹豫不决。克利夫却决定两项都选。
亲子之间,爱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学会用爱的方式来讲原则,就能既得到爱,又尊重了原则。
爱孩子是爱他的品德,而不是成绩。
美国大多数的中小学,每学年都有一天是专门留给父母和老师会面的。这一天学生不用上课,老师与班上每一位学生的父母单独面谈,面谈时间约为30分钟。其中,与女儿五年级的班主任第威夫人的一次面谈令我印象深刻。
第威夫人在大大地赞扬了女儿一番后把话题一转,说:“对于克莉斯蒂(女儿的英文名)这样优秀的学生,我唯一的担心是如果有一天她的成绩报告单上不是那么漂亮了,有了一个甚至几个b,她会怎样去处理这个事情呢?”我和先生对看了一眼,很有些被一语惊醒的梦中人的样子。接着,她给我们讲了她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她的女儿曾经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门门功课拿a。可是上了高中后,由于功课越来越难和一些其它原因,成绩单上也有几个b了。女孩子无法承受自己在学习上不再是最优秀的事实,便想方设法寻找能让自己最出色的方面。
最后,她终于找到了——那就是节食。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小姑娘差点连命都丢掉了。幸亏发现得早,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千辛万苦地总算把她给救过来了。第威夫人说:“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你们,是希望它不要重演。我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你们的孩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身心健康成长。这是一个教育者的最大心愿。”她给我们讲解了她的打算,并说在实行这个计划之前需要得到我们的允许她准备有意给克莉斯蒂增加学习和考题难度,让她的成绩单上至少有一两个b。她要观察她的反应。她认为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样的重要。老师这样的尽心尽责,真是令我们感动,也令我们醒悟。说实话,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更别说认识到它的严重了,倒是常常为女儿的好成绩喜形于色呢。
法国心理学家建议让儿童自己玩。
一两岁的小孩就会试着自己穿衣服、摆弄玩具,而不少父母会热心帮助他们完成动作。对此,儿童心理学专家建议,不妨让孩子们自己完成他们想做的事情。
正在智利参加心理测定学研讨会的法国儿童心理学专家阿涅丝·桑托-费德尔指出,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玩耍,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桑托-费德尔说,仔细观察小孩子玩耍的过程就会发现,即使是一岁多的孩子也有连贯的思维和逻辑,他们的逻辑中包含相对复杂的思考、想象甚至研究,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就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空间和时间。
遗憾的是,父母往往会想当然地替孩子“做主”。比如,当孩子长时间对着自己的手或者某个东西“愣神”时,父母就认为孩子应该转换关注对象,做些别的事情,实际上孩子往往需要时间来发现和探索周围的事物。
桑托-费德尔说,父母过多的“指导”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主判断能力,对别人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她建议,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让他在安全的环境中自己玩耍。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个柔软的垫子;稍大一点时,可以给他一个2平方米大小的封闭空间,铺上毯子让孩子爬行。另外,在孩子自己玩耍时,不必给他太多玩具,四五件就足够了,但要注意时常更换玩具,以免孩子感到厌烦。
育儿心够“狠”,长大才能成材。
在美国有所见,一些三四岁孩子玩耍时,摔了跟头,客人要去扶,父母不让;还有美国父母去市场购物时,一手拉着孩子,或大人在前面大步走,孩子在一侧紧追,不管孩子累不累,就是不背不抱。
并非美国父母不疼爱孩子,更不是他们工作繁忙,顾不上照看孩子,而是意在培养孩子的自主、自强和自我生存能力,以适应将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美国人的眼光不可谓不远。然而,我国的一些父母呢?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可谓不深,关怀不可谓不细致。结果呢?养成孩子眼高手低,轻视劳动,懒散任性、怕苦怕累,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遇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茫然不知所措,这几乎成了一些孩子的通病。
日本有关部门组织17户市民到上海居民家中做客,日本妈妈的教子方法使中国人大开眼界。有个日本幼儿,抓起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塞。中国房东想制止,其母却说:“别管他,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孩吃了一口,果然皱着眉头吐了。有个日本小孩摔了一跤,先是哭着求助,后见无人相帮,只好自个爬了起来。那位日本妈妈说:“只有让孩子尝试失败,才能获得成功。”
日本妈妈为何要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呢?一位日本学者解释说: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对孩子进行努力,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使它们在失败中学会本领,将来才能自食其力。日本父母凭着这种紧迫感教育自己的子女,使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的顽强性格。
美国:断奶后,宝宝最佳食物是肉。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茁壮成长,却不知自己给孩子吃得并不科学。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儿科专家总结出一些正确的喂婴方法。
当婴儿断奶后,父母虽然知道该喂他们固体食物了,但从亲友、
书籍甚至医生那里得到的建议,却往往出于习俗,并不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父母喂给婴儿的食物可谓五花八门:非洲国家喂肉,日本喂鱼和萝卜,法国则喂西红柿。对此,美国儿科学院营养委员会会员查廷得·巴蒂亚医生说,这些差异只是源于文化传统,而非科学。
谷类误区。
大多数美国父母在第一次喂孩子固体食物时就犯下错误。
他们在孩子6个月大时开始喂谷类产品,之后逐渐加入蔬菜、水果,最后才喂孩子面食和肉类。
但贝勒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南希·比尤特指出,这种做法缺乏科学依据。谷物并非婴儿断奶后最佳的食物初体验,肉才是最佳食物。可惜父母往往将肉排在进食名单的末位。
波士顿儿童医院戴维·路德维格医生解释说,谷类实际是最不适合婴儿食用的食物种类之一。因为婴儿吃谷类食物后血糖会迅速升高,这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肥胖等健康问题。
正视过敏。
几十年来,医生都告诫父母,防止孩子过敏的最佳方法是只给婴儿吃温和、少刺激的食物。
但是研究发现,没有证据显示对无家族食物过敏史的孩子也有必要这样做。更有医生怀疑,只吃无刺激食物反倒会导致孩子更容易过敏。就像打疫苗一样,适量刺激未尝不是好事。
饮食多样。
与此同时,美国父母习惯只喂婴儿少数几种食物。对此,儿科专家表示,大多数婴儿6个月大时就可以安全进食多种食物。路德维格强调,给孩子提供多样化食物有助于他们长大后适应不同种类食品,后者是孩子一生饮食健康的关键。专家提示,如果要喂婴儿以前没吃过的食物,每次只能喂一种,同时观察孩子是否有过敏或不消化现象。
育儿方法比较入门。
虽然不同文化中孩子的成长步骤是一样的,但父母的育儿安排及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方式肯定各不相同。
比如,纳尔霍人的婴儿被紧紧的绑在一块育婴板上,斯拉夫人的孩子被包裹在襁褓中,而西方的婴儿却可以在摇篮中自由的悠荡,有时还可以自由的哭。
斯博克医生说,对于那些5个月大的、过于频繁的要人抱的婴儿,应该让它体会一下受挫的感觉,应该允许它哭。
这对非洲的kung族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那里的母亲和婴儿一起睡觉,每小时要侍弄几次孩子。孩子一哭,母亲几秒钟内就作出反应。
教义说,婴儿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没有事实证明,满足婴儿的这些要求会对它们有任何害处。
“对付孩子有个有效的办法„„永远不要拥抱和亲吻它,永远别让它坐在你的双膝上。”
——心理学家j·b·华生。
在不同的文化中,抚养孩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多人照看(比如在传统的大家庭中——现在这种家庭形式已经衰落了),公社照看(如在以色列的基布兹中)和日托(如西方的单亲家庭和双职工家庭)。
从来没有人证明过某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好。
美国:孩子的教育绝对不“外包”
精英是要从小培养的。越是早期教育,家庭的投入就越重要。与我们关于美国人放任孩子的老印象相反,美国家长,主要是中高产阶层的家长,盯孩子之紧能让你目瞪口呆。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业,辞职当了家庭主妇,没事就到学校当志愿人员。结果,一些富裕郊区的学校,不管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招募志愿人员时,招一个来十个,学校根本招架不住。家长全面介入学校的教学,重新界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界线。更极端的,则干脆把孩子从学校撤出,自己来教,形成了家庭私塾热。
这种家庭介入学校教育,和中国目前中产新贵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的中产新贵教育孩子,注重的是选择好学校,把教育职责全推给老师,最多不就是多花钱吗?用当今时髦的经济术语说,就是教育“外包”。美国的中高产阶级,则认为一切都可以“外包”,但自己孩子的教育不能“外包”给别人,一定要自己监督。
餐桌上的交流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
地讨论一些负面事件,则会让他们有更强的自控力,在面对逆境时有良好的适应性。这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的最新研究发现。
由马歇尔·杜克(marshallduke)教授领导的“家庭讲述计划”,利用三年时间研究了40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一名9到12岁青春期前的少年。研究人员把这些家庭吃饭时的交谈用磁带记录下来,并且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以助于判断家庭功能对儿童个性的影响。研究人员称:“我们对进入青春期的转变过程特别关注,因为这一时期对个性和自我观念的形成特别重要。”
研究人员分析了餐桌上常规的相互关系,以及交谈中涉及的话题的种类。他们注意到,几乎每个家庭就餐时,交谈都是由父母询问小孩当天在学校的情况开始的。最后,话题常常转向“遥远的事件”,比如周末的旅行计划,或者去奶奶家探望等等。
杜克教授经过分析得出结论:除了父母说什么之外,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讨论也很重要,孩子的心理成长在父母听他们讲话时得到益处。
让研究人员印象深刻的是,在家庭的故事和家族的历史中,包含着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告诉他们祖父母在哪里成长、如何相遇等。此外,与孩子一起坦率地讨论负面的事件,比如亲人去世等,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适应性。因而,不要特意避免告诉孩子负面的事件,这个时候不要假装他们不存在,实际上,他们能够从中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起落落。
由于许多父母工作繁忙,使家庭聚餐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杜克。
教授担心这样会失去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好机会,他说:“全家人在一起就餐的机会应该被神圣地保持下来。”
犹太人教子:可依赖的人唯有自己。
这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里,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儿子叫约翰,在他4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姐姐在客厅玩捉迷藏。他们玩得正高兴,父亲抱起小约翰,把他放在沙发椅上面,然后伸出双手做出接的姿势,叫他往下跳。小约翰毫不犹豫地往下跳,在即将抓住父亲的瞬间,父亲缩回了双手,约翰摔到了地板上,他号啕大哭起来。小约翰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求助,妈妈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只是微笑着说:“呵,好坏的爸爸!”父亲站在一边,以嘲弄的眼光望着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这便是犹太家庭教子的方法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灌输给孩子一个理念:社会是复杂的,不要轻信他人,唯一可依赖的就是自己。
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烧着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钱财,母亲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七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儿子才算是被我们带进了理发店,可没等剃头工具出现,儿子那哭得一个天昏地暗。每次都得老公亲自上阵,抱住双臂,夹住双腿,使出浑身解数地把儿子固定住。而只能坐在一旁干着急的我,也往往因为儿子一阵阵可怜的哭声而难受,那感受简直是受大刑。一理完发,我们必须转超市,逛玩具店,买到之前答应的'全部礼物,儿子那委屈的金豆豆才不会像断了线的珠子噗嗒噗嗒地掉落。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八
家长如何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需要您多和幼儿园老师们沟通,了解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培养,针对孩子的实际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在自信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要让幼儿社会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首先家长们要尊敬、信任幼儿,充分培养、锻炼其能力,使之在自信中发展自身的基本能力。幼儿无论每学做一件事情,家长们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行,特别对于大多数能力平平或发展稍落后的孩子来说,获得成功的机会较少,这就需要家长们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胜任的活动任务,让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自己力量和成就,在成功的喜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2、在平等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幼儿的兴趣在于游戏之中,尤其是自由选择的游戏。针对这一点,家长们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以一种和大人平等的地位参与游戏。在活动中,家长们不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幼儿,不事告诉幼儿干什么,而让幼儿在活动前学会事先计划,家长们要引导、鼓励幼儿多判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
3、在鼓励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幼儿有上进心,表现欲强,希望得到家长们的表扬。家长们应正确引导,恰当鼓励,让幼儿良好的表现欲望得以充分发挥,巩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克服缺点,为自己,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培养其做事能力的强大支力。幼儿有些微进步,我就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投以赞许的目光。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孩子在幼儿园得到家长们和保育员的精心照料,而到了小学,许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了。如在幼儿园孩子们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是寓学于玩的,而到了小学则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了;在幼儿园一般都能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可能就没有午睡时间或只有短暂的午休。还有,孩子每天早晨入园时间往往不是限制得很死,但到了小学则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校。上面种种差异就必然形成一个坡度,要求孩子去适应一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在大班阶段家长就要加强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方面的教育如:
1.向往上小学的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
2、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大班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3、有意注意。培养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往意很有益。
4、生活规律化。从现在开始,家长应培养孩子早起、早睡,生活有规律,使孩子将来能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律。
家长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不是指提前教拼音、识字等,也无须把家的玩具收起来,更不需要让孩子进学前班,而应从上述这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九
这是收集并整理了一些育儿理论和做法,乍一看很简单,其实里面蕴含很多科学理念,很多是这里的爸爸妈妈们思考和实践后的真知。
环境和习惯。
1、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2、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尊重与保护。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教育技巧。
6、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
7、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
8、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
9、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
与孩子谈话。
11、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12、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关于饮食。
13、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4、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5、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
16、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关于穿衣与生病。
18、注意加强寒冷训练。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
20、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关于玩与体验。
21、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22、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每天想办法让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
23、玩不怕脏,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4、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
关于爱与责任。
25、教孩子学会等待;
26、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7、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28、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
关于竞争。
29、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30、教孩子直面失败,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输得起,我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再次冲击,但是我不能在对手面前大哭。
关于打架。
31、有小朋友进攻,学会审时度势,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则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32、不先出手打人,无论谁先动手,你都不可以第一个哭。
关于理财。
33、让孩子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利;
34、计划3岁以后,会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要开始学有限的钱来办自己最想做的事,学开源,学节流。
关于另类体验。
35、常带孩子去远足,去郊外;不惧怕风雨。
36、争取每年都能到一次乡下,找不一样的感受。
关于表扬。
37、表扬是阳光雨露天天要有,但不能泛滥,避免孩子过渡依赖表扬从而失去自我评价能力。
38、表扬不要假大空,不能老是“你真聪明、你真棒”,要表扬孩子具体的点滴进步,而不要跟他说:你是最棒的。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十
6岁左右的孩子,正是贪玩好斗的时候。一群小朋友一起玩,难免有磕磕碰碰,打闹吵架,家长们应该教导孩子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不能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小伙伴们计较,或者在幼儿园里哭哭啼啼的,即使发生过一些不愉快也不能记仇!应该友好的和其他小朋友们相处,玩具和零食要大方的和小朋友分享,这样才能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哦!
2: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孩子的健康安全,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因此家长们要让孩子记住在幼儿园的时候不要推挤踩踏,在有水坑的地方要注意防滑,注意桌脚等尖锐的东西,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起来吃,也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如果陌生人问家里的情况时不告诉他,更不能跟他走哦!从小给孩子灌输这些安全常识是因为现在的坏人无孔不入,从小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
孩子离开父母身边,是父母最大的牵挂,为了宝贝能快乐健康的在幼儿园玩耍,家长们一定要做好以下这些健康护理的预防措施哦!
1、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要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休息睡眠时间,晚上早点睡觉,中午一定要午休!这个时期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把关孩子的睡眠时间哦!
2、幼儿园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如果发现有小朋友感染了流感或者一些易传染的皮肤病、呼吸性疾病等,应该让这个孩子回家休养,以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哦!
3、家长们应该多陪伴孩子锻炼身体,去游泳、跑步,去公园散步,去爬山等,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和耐力,从小有个健康的体魄!
4、家长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卫生的好习惯,不用手揉眼睛,更不把手和其他东西随便往嘴里塞,吃饭之前、上厕所之后必须洗手!
5、给孩子穿戴的衣物尽量是透气舒适的纯棉材质,因为孩子运动量大,所以应该在幼儿园内准备一套换洗的内衣以及一件保暖的外套。孩子的被子、枕头等也要经常清洗,晒太阳杀菌哦!
许多家长们不懂得在家里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需要家长们及时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加强,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下面就让小编给您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吧!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出第一步的动力,如果孩子过于害羞、自卑,只会拥有蜷缩在父母的臂膀之下,永远不敢自己去实践尝试。因此家长们应该多鼓励孩子,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鼓励他们去尝试、去体验、去感知这个世界!
2: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正处于上一年级的过度阶段,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例如:早睡早起不赖床,自己收拾书包,在家有固定的时间看书,在课堂上举手提问,正确的写字握笔姿势等。这些良好的习惯能帮助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教育!
3: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将来上小学,孩子都有很长的时间不在父母身边,因此家长们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样出门在外才能更好的照顾自己。家长们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收拾床铺,收拾自己的玩具,洗帽子、袜子等,这些家务劳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更是培养了孩子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培养孩子的兴趣。
六岁的孩子是学习各项技能最好的时间,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理解力、记忆力较强,而且能接触学习的类别也比较多,例如:舞蹈、棋艺、武术、乐器等。所以家长们可以和孩子适当的沟通,让孩子尝试着学习,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些专业技能,并加强学习。这些技能的学习不仅能让孩子多一项技艺,还能陶冶孩子情操,培养孩子耐心,健全大脑发育,强生健体!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十一
周五收到刘老师的信息,请家长周末利用空余时光写一篇育儿经验。呵呵,说实在的,收到这个信息,我还是很头疼的,育儿经验实在不明白有还是没有,也不明白自己这些年对待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孩子刚出生时,自己是信心满满的,觉得自己肯定能够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向自己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也买了很多育儿的书籍。但是,有时候会发觉,实际要按照书中所教那样去教育孩子,还是有必须的难度的,毕竟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而且育儿也要家庭成员都要配合这个举动,相信这个理念,家中如果有人不配合,那必须是难上加难。
茜茜在家里是很活泼,好动的孩子,喜欢唱歌,跳舞,但是比较胆小,是个慢热型的孩子,所以我提倡尽量带孩子多去和外面的人接触,多带她接触大自然。
在她两岁前时,根本就是害怕见到陌生人,见到陌生人就是死死的抱着妈妈不会松手的,正好我们住的附近新开了一个早教中心――真宝贝,这个早教中心周二到周日每一天早上10:00都有一个小时的亲子游戏,由于当时住得近,也能够叫奶奶每一天都带她去参加这个亲自游戏,刚开始一个月到二个月,茜茜都是不会和任何人互动的,看到老师也会不好意思,会躲起来,但是她还是很喜欢那里的氛围,能够玩游戏,还有滑滑梯和波波池能够玩,到了二个多月,茜茜开始有了变化,老师能够带她单独去玩,而且会有勇气敢坐到老师的旁边和老师一起跳舞,虽然还是比较敏感,但是我觉得这对她来说是心理上的一次挑战,妈妈觉得她已经做得很好了。
今年过年前,我们从布吉搬家到宝安,过完年,就让茜茜直接读了创业二村幼儿园,孩子刚上幼儿园,作为妈妈是最担心的,因为她是个性胆小,敏感的孩子,就个性怕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哭闹,能够让我吃惊的是,第一天送茜茜上幼儿园,看着那么多的新生都围着老师在哭,她竟然没有哭,当然我们之前也有和她做过思想工作的,我和她说,到了幼儿园,就是自己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妈妈去上班,下午会来接她回家,她答应了,到了幼儿园她真的没有哭。这个状况对于妈妈来讲,真的是很吃惊的,同时也明白孩子其实自己的内心调节功能是挺强大的。
一天和爸爸带她在新安公园玩,那天公园里正好搭了个舞台,我和茜茜说:“茜宝你去那个舞台上表演一个节目好吗?”茜茜在家里也是经常给大家表演节目的,本来以为她会别扭,会不要去,没有想到,她竟然一口就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是,妈妈和爸爸也要上去表演一个节目,呵呵!她站在舞台上方,下方也有一些在游玩的人正坐在那休息,她竟然很大声的说“大家好,我叫童麟茜,我今年3岁,我此刻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名字叫青蛙呱呱呱”然后就开始大声的唱了,这又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惊喜!(那天妈妈把这段给录了下来了哦)。
当然这些只是生活中的点滴,茜茜大部分的时光还是表现得内向,胆小,害羞,但是妈妈感觉得到她的一点点的改变,我明白茜茜是需要鼓励的,是需要透过慢慢的熟悉周围的环境,在她感觉熟悉的环境下来表现自己的,所以只要给她必须的时光,她必须能够做到的!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十二
转眼间,璐璐五岁九个月了,已经有了三年的学龄,再过一年就应当进入小学学习。如何更好地让璐璐尽快适应以后的小学学习生活呢是继续留在私立幼儿园还是到天台岗幼儿园读书,着实让我们家长费了一番心思。经过对孩子在天台岗幼儿园一个月的学习生活情景的观察,我们十分庆幸选择了天台岗幼儿园,璐璐的学习成长效果立竿见影。
每一位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积极向上,阳光欢乐。璐璐一向是一个乖乖女,在私立幼儿园时,算术、拼音、英文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可是璐璐在幼儿园里表现得十分拘谨,不自信,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喜好。虽然我们与校方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可是璐璐胆怯的个性一向未得到有效的改观。进入天台岗幼儿园后,邹园长细声的询问和鼓励,给璐璐缓减了新学校、新环境的压力。张教师引导孩子:在与别人交流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等等细节的培养,使孩子逐渐敢于与别人应对面的交流。同时张教师、唐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给了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如分配孩子当小组长、小班长等,不仅仅提升了孩子的荣誉感,同时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培养了孩子的组织本事、管理本事。九月底,璐璐心中的偶像——小鹿姐姐来校和大家亲密接触,使孩子觉得自己走出了天台岗,走出了重庆,和全国的小朋友们在一齐。经过短短一个月的学习生活,璐璐变得比以前更活泼、开朗,更大胆了。
如何把璐璐培养成一名健康、聪明、合格的“准小学生”呢进入天台岗幼儿园后,教师对璐璐从坐姿、站姿、举手、集合、传椅子等环节一个一个地引导,仅量以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同时采取树立学习榜样等方式培养璐璐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不乱插嘴,积极开动脑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参加学校升旗仪式,对璐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过帮忙教师做卫生、教育璐璐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让璐璐从小养成尊敬教师,尊重长辈,爱团体、爱劳动的好品德;为提高璐璐自力更生本事,教师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回到家后,我们也积极配合学校,改变了全家围着璐璐转的生活习惯,璐璐生活自理本事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璐璐已学会自己穿衣、自己洗漱、自己收拾文具、玩具、自己洗碗、自己扫地等基本生活技能。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璐璐变得比以前更懂事,行为更规范。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是教师、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天台岗小学针对孩子特点选择了一套适合孩子兴趣的教材,资料涉及语言、数学、拼音、社会、写字、音乐、美术等资料,把学习知识融入到孩子接触的日常生活中,大大启发了孩子探索自然的强烈欲望。在学习中,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本事和特长,对璐璐多方引导和启发,璐璐普通话较以前更标准,绘画更富有想象力,国际象棋改变了璐璐思维方式,尤其教师在孩子中实行“小红花”制度,激发了孩子争当先进的学习热情……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使璐璐渐渐爱上了校。
十月初璐璐感冒生病,以前璐璐会以“我生病了”、“我不舒服”为由不愿上学,可这次生病后,璐璐坚持上课,甚至拒绝了我们要她中午回家吃药的想法。我们欣喜地发现学校对璐璐有了一种异常的吸引力、凝聚力。每一天下课后,璐璐能按教师要求及时完成了家庭作业。璐君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以前增强了。
我们十分感激学校和教师对璐璐的辛勤培养,感激学校和教师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孩子能活泼、健康、欢乐地成长。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在提高璐君德、智、体、美的同时,顺利完成幼儿期与小学期的正常过渡。
2023年育儿经验或育儿困惑范文(13篇)篇十三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心肝宝贝,有个健康快乐的宝贝是每个家长的骄傲,更是每位家长的心愿。我们除了满足他们健康成长所必须的物质生活外,正确引导和教育好孩子更是作为一名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我们家长的共同心愿,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下面我浅谈一下对孩子教育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点。
孩子今年七岁了,作为家长我很惭愧,由于工作的原因陪孩子的时间真的是太少了,孩子的成长是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教育的结果。
我家孩子很好动,特别喜欢问问题。好奇心很强。什么都想知道,对于孩子的提问,我知道的尽量告诉他,有时提出的问题我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我也决不会敷衍他,而是对他说;这个妈妈也不懂,等妈妈在网上找找答案,在告诉你好吗。或是告诉孩子我们可以问问其他人或许他们知道。我觉得这样间接的使孩子懂得有问题要多问、多想、多看书、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当孩子放学回到家,拿着他的作品与你分享,满心期待能得到你的肯定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我们大人的高标准来评价,学龄前的孩子尚未脱离自我中心的阶段,父母任何一句批评的话都会伤害到孩子。我们应该使用能传递正面消息的语言尽量减少使用负面的语言。
我们每天应多花点时间与孩子聊天,交流是很重要的,我们虽然是孩子的父母但也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只有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在这过程中,父母要学会倾听,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想做什么。往往有许多父母没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急着纠正孩子的观点。我觉得这样的举动会让孩子不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想法,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造成亲子之间的沟通距离。
一般大多数的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直接寻求父母协商,太会帮助孩子的父母往往会教出依赖心很重的孩子。我们不要太小看孩子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自己处理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因此父母应该从旁辅导,给孩子机会自己去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想说: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对孩子的教育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作为家长更要多学习、多观察、多和孩子沟通、多一些交流,极力配合老师,因为优秀的孩子也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和教导。因此我们要做好家园合作,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我相信只要我们肯付出,那一定会有收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