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提升自己。下面是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验和思考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一
【论文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下简称集体土地)一直处于三大方面的威胁之下:政府动用征收权征收集体土地、村委会及其干部乱批乱占集体土地、村民个人乱占集体土地。
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现行集体土地管理制度的立法及其执法均存在问题,亟须解决。
【论文关键词】集体土地;存在问题;对策。
我国的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剧,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三农”问题特别是土地问题尤显突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土地一直处于三大方面的威胁之下:政府动用征收权征收土地、村委会及其干部乱批乱占土地、村民乱占土地用于非农建设。
东南沿海有些地方的农民甚至出现无地可耕现象。
笔者长期关注集体土地问题,并代理过一系列涉及集体土地的诉讼案件,发现集体土地的权利者很难在目前法律框架内保护自己的利益,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现行集体土地管理制度的立法及执法均存在问题。
如果相关立法机关不尽早予以修正,相关执法机关不依法行使职权,那么集体土地难免被继续侵害,我国坚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迟早会被突破。
一、现行集体土地管理制度立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在立法中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四项权能规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一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但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集体土地所有权上述的四项权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首先,关于集体土地使用权权利受限制问题。
集体土地使用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用地的承包经营权,二是建设用地的使用权。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8条第l款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可见,对于承包经营的农用地,国家规定只能用于农业用途,不能用于非农用途。
《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情况除外。
”从以上规定可见,集体土地使用权是一种被限制的物权。
我国集体土地的占有权及收益权源于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人仅能在农业用地和本集体内部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行使有限的占有和收益权能,而对非农用地没有占有和收益的权利。
其次,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对其集体所有土地的处置权几乎被剥夺。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这里的土地当然包括集体土地。
可见,集体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实际上属于国家。
这不仅剥夺了集体土地的出让权,也使本应由农民集体享有的收益流入国库,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缺失处分权。
(二)在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中关于集体土地征收规定存在问题。
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政府批准后,由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政府裁决。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可见,市、县政府既是土地征收者,又是补偿标准的批准者,更是争议的协调者,集运动员、裁判员于一身,法律赋予如此权力,本身就无法保障土地被征收者的利益。
而对土地征收行为不服,相关法律法规至今也没有赋予被征收者相应的救济权利。
(三)在部分法律、法规中无视村民小组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存在。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9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第42条第1款规定:“农村村民申请住宅用地,应当持户口簿、家庭成年成员的身份证,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经村委会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后,公布征询本村村民的意见,在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经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级政府批准。
”但现实是我国目前集体土地所有权几乎属于村民小组集体,并不属于村委会,以致村民取得宅基地的相关权利凭证,可以不经土地所有权人村民小组集体的同意,实际上剥夺了村民小组集体所有权人的权利。
(四)我国刑事立法对土地违法案件规定的惩处力度不够。
根据《刑法》第342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410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见,《刑法》对侵犯土地的犯罪规定四种罪名,即非法占用耕地罪、非法批准征用罪、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法定最高刑为7年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这就是《刑法》所确立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现行《刑法》规定的侵犯土地犯罪所承担的刑事责任,与犯罪分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相比显得太轻,不符合我国《刑法》确立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屡禁不止的土地违法案件充分证明这一点。
二、现行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尽管法律早已对土地利用应规划作出明确规定。
但有些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并没有依法行政。
土地用途包括集体土地用途至今仍缺乏规划。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二
土地资源管理是综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用来解决土地规划与利用的一门综合学科。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找工作时怎么写求职信比较好呢?大家来学习下。
尊敬的领导:
首先十分感谢您浏览我的简历,谨祝贵单位宏图大展,事业发展。
我是江西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自于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那里的好山好水养育了一位淳朴,善良,阳光,可爱的女孩。家乡人的那种特有的质朴,进取,勤劳的性格深深的影响着我,并已经融入我的灵魂中,时刻都激励我勇于进取,勇于拼搏,乐于奉献。
进入大学以后,都市的环境和大学的文化氛围赋予我全新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教导和个人的努力,我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能够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等有关方面的工作。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我还注重电脑的学习,能熟练的操作officel等基本运用软件,并能操作mapgis,photshop,atuocad行等软件,所持主要证书有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二级证和机动车驾驶证等。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单一的专业技能必然会被动。为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大学四年中,我广泛的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通过选修大量的素质教育课程,吸取营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行因知而进,知以行而长。知识只有指导实践才现实意义,因此我非常注重行知结合,从大二起便利用假期实习,先后在好佳好便利店和南昌市高新区及家乡的土管局实习;同时在学校参加篮球俱乐部,组织球赛,由此认识到球赛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五个人的球赛;使我懂得一个团体的腾飞离不开团结,协作,进取的精神,一个愉快,轻松,又不失竞争的氛围对发挥成员的积极,主动性有多么重要。
剑鸣匣中,期之以声,马嘶长槛,志在千里!尊敬的领导,如果您愿意更了解我,希望能有机会与您面谈!
此致
敬礼!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三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身高:175cm。
诚信徽章:未申请体重:60kg。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施工员:,公路/桥梁/港口/隧道工程:
工作年限:0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一个月
月薪要求:--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深圳,佛山。
工作经历。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获得学位:毕业日期:-06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四
外语:英语一般粤语水平: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工作态度认真,有耐心,实干,不怕吃苦,能够承担各项艰苦工作。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可以胜任与建筑工程相关方面的施工工作,有较好的工作能力。
2.适应能力强,礼貌,诚恳待人,谦虚学习。
3.会灵活运用office系列软件处理文档,表格,幻灯片,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
详细个人自传。
作为一名土木系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我相信这份热情和精力会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对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了很大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走出校园,踏入社会,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只有靠自己做得更加出色,我要尽快地适应,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应该虚心学习,掌握技术,真诚待人。我要把握每一次机会,在工作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不怕吃苦,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正处于人生精力充沛的时期,我一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好的成绩。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五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负责起草全市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经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
(二)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参与审核城市总体规划。
(四)依法保护土地、矿产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承办全市权属纠纷调处,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
(五)管理全市土地资源和城乡地籍、地政工作,组织土地资源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统计和动态监测;负责土地产权管理。
(六)负责全市农用地转用、征用的方案编制、审核、报批;负责旧城改造收回土地的审核报批及其地上建筑物拆迁量的审核工作。
(七)编制、实施全市基准地价、标定地价;测算拟定各类建设用地的供地地价标准和出让地价,确认土地使用权价格,拟定征用和收回土地的补偿标准。
(八)负责全市各类建设用地的审核、报批;负责临时建设用地的审批和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组织实施土地储备和土地市场管理。
(九)依法管理采矿权,规范矿业权市场,组织实施采矿权的行政授予、招标投标和拍卖;监督、指导采矿业安全生产工作。
(十)依法管理地质矿产勘查,组织矿产资源储备评审、认定及其登记管理;依法监督管理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突发事件的调处工作。
(十一)做好土地、矿产资源有关规费征收,安排并监督检查财政拨给的国土资源工作经费及其他资金的使用。
(十二)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六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负责本区域的土地调查、分等定级、登记、统计、建档、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等管理工作。
3、负责本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实行严格管理,切实保护耕地。
4、负责执行市下达的建设用地计划,依法办理国家、集体建设用地、农民个人建房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手续。
协助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做好各项建设用地的征用、划拨、使用的审查和报批工作,控制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5、负责制定本区域的土地复垦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6、负责本区域地籍、地政管理,预防和防止违法占地,协调和调解土地权属纠纷,依法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7、根据有关规定,做好本区域各项土地税费的收缴管理工作。
8、承办上级部门和乡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土地管理工作。
9、负责本区域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查工作及土地补偿费的兑付工作。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七
参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函授学习的学生大多在政府机关,房地产或测绘评估类企事业单位工作。很多学生都承担着工作、家庭、社会等各种角色的职责,只有在业余时间才能进行学习,参加成人教育学校的面授或集中辅导的难度很大,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甚至影响到学生能否正常毕业。
2.教学内容陈旧。
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成人函授教育在教学上存在着课程内容单一陈旧,且授课教师主要以教材为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较少,不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要求。
3.教育教学资源有限。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函授教育所使用的自学教材和辅导材料缺乏而且更新很少,没有针对函授学生使用的教材,多数学校使用和普通高等教育相同的教材,甚至有的学校所用教材还是几年前的老版本,绝大多数资源内容围绕以教为主,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并没有太多支持,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4.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自学为主,面授为辅”是成人函授教育主要的特点[1],作业和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主要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监控和评价,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学生也无法进行自我评价,对课程的学习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二、网络教学的优势。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成人函授教育教学模式得以改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自学能力。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使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分配学习任务。2.学习资源利用最大化采用网络教学,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且资源内容的设计也从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向“学教并重”,不仅开发素材、课件类资源,更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3.教学手段多样化。
采用网络教学,可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支持探究式、协作式、角色扮演式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更加丰富新颖,使师生之间感情距离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4.学习评价体系相对完善。
采用网络教学,能够全面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便于教师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学生也可通过作业、测试等进行自我评价,并结合教师的意见及时调整,进而提高学生自学质量。
三、管理学网络课堂建设的难点。
1.网络课程建设投资大,进入门槛高。
建设学校自有的网络课程需要建设录播室,开发或者购买网络课堂平台,聘请教师录播课件。根据笔者对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等高校的调研,建设一门网络课程需投入3-5万元,一个学校一般开设20-30个专业,考虑公共课的因素,假设每个专业开设15门课程,全部下来约需投资900-万元。投入高成为影响高校建设网络课堂的最大难题之一。
2.师资不足。
我国现阶段的成人教育院校多是在原有的普通高校基础上通过共享资源建立起来的。这样的办学模式本身就使得我国的成人教育在教学管理上处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属地位[2],注重收益轻视投入,对教学质量要求不高。很多成人高校只有专职的管理人员,没有专职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从本校或者外校的普通高等教育教学部门、离退休教师或者在读研究生中选聘兼职教师代课。专职教师不足,兼职教师也仅是应付性的进行教学,从而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教师参与网络课堂建设的积极性不足。
由于成人教育任课教师多是聘请的兼职教师,他们并不关心成人教育的发展。网络课堂建设是新生事物,参加网络课堂建设所付出的劳动与取得报酬能否匹配难以确定,并且该项工作需占用大量时间,可能会影响到其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活动,致使教师参加网络平台建设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不足。
四、推进网络课程建设的对策。
1.加大投入,完善网络课堂平台。
开展成人教育的高校要转变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从创收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将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对待,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投入,开发或者购买网络课件,构建网络课堂平台,满足学生通过网络完成学习的需求。
2.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应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将教师所建设的网络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中,成立网络课程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对网络课程进行认真指导和严格的评审,对制作特别优秀的网络课程给予奖励,使教师积极有效的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
3.改进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
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和个人是成人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成人教育应特别注重研究社会和人才市场的要求,通过函授教育网络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聘请优秀教师及时跟踪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关注土地资源管理新制度,新技术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该专业管理及技术人员能力提升的要求,及时改进教学内容,满足受教育者在就业、转换职业、晋升职称、晋升职务和能力提升等各方面的需求。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八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西南大学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
西南大学是我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具有悠久的历。
史和优良的传统,并且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而著称;在这。
样的学习环境下,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
面,我都受益非浅。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
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
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
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
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
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
的性格特点。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
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
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
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中国人民大学培养。
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
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
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无论您是否选择。
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李建国。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九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身高:162cm。
诚信徽章:未申请体重: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房地产:,证券/金融/投资:
工作年限:0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一个月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从化,不限。
工作经历。
奥斯卡外语培训中心起止年月:-05~-02。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教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良好粤语水平: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能简单运用cad、photoshop、3dmax等软件操作。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沉着稳重,性格外向,专业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异;大学期间曾任学部学生会干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公关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与人沟通和协作;社会实践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人诚实守信;善于交际,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工作主动性高,做事认真负责,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喜欢阅读、听歌、看电影,可以从中找到快乐纾解压力。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能简单运用cad、photoshop、3dmax等软件操作。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土地利用冲突的驱动力及原因分析,从土地管理制度着手,致力于土地制度的创新来提高土地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缓解土地资源压力,促进其空间结构向良性方向演进,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管理。
关键词:土地利用;、利益冲突;、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0、前言。
中国频繁暴发的土地利用冲突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重视[1]。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急待解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保护难度加大、违法用地普遍存在,导致依法管理土地形式严峻、农民集体与政府征地冲突日益加剧、现有土地利用冲突管理手段不足等,都是造成我国土地利用冲突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显得日趋重要。
1、土地利用冲突产生的驱动力及原因。
土地资源的多宜性和土地供给的有限性是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人口及其需求的增长则是冲突发生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
土地利用冲突受到经济、政治、政策和机制、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土地利用冲突产生的自然因素,即冲突产生的内部因素;土地利用冲突产生的社会经济因素,即冲突产生的外部因素[3]。
相比内部因素的不可变性,外部因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1、各级政府规划理念的不同导致的土地利益分歧。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由于在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上不同而产生土地利用冲突,主要表现为指标数量的控制和扩张之间的矛盾。
中央政府要求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以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为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相比征用土地的成本而言盘活城市存量土地的成本太高,地方政府更乐意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是中央政府基本国策,而地方政府普遍认为发展二、三产业经济产出效率高,而对耕地的保护积极性不高。
1.2、集体主体界定不明确导致土地产权模糊。
我国《土地管理法》、《承包法》中规定我国的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所谓的集体指的是集体经济组织,而我国没有一部法律对集体经济组织有明确的描述和界定,其存在性与合理性都受到置疑。
由于集体主体在法律中概念的模糊使得其土地所有权的实施受到政府的干预和影响,从而导致其主体功能的缺失。
具体表现在农民获得的土地的使用权得不到保障,农业生产的公共建设也跟不上。
1.3、土地征用法律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本强加于农民身上。
我国法律限制了集体组织和农民转让土地的权利,采取国家经营土地市场的方式,政府行政垄断了土地的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
”而什么是“国家利益”却没有任何具体的界定。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征用集体土地时,一般由政府通过低廉价格从集体手中征得土地再以高额的出让价格出让。
整个过程中农民既没有参与其中也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甚至连最基本的土地利益也得不到保证,丧失土地后面临着失业和无社会保障的困境使农民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本被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加于农民身上。
2、解决土地利用冲突的方向。
土地是是农业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而土地利用冲突存在的根源在于各利益集团追求各自不同的利益,而如何协调这种利益冲突就需要在制度上来指导,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城市地区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其权利所代表的是国务院。
实际上,各项土地管理工作都是由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中央政府国土资源部门所共同承担的,而中央政府职能部门对各级地方土地管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4]。
从这一规定来看我国的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和制度不够完善。
因此,需制定更详细土地产权相关的国家和地区政策,明确土地确权登记的范围、程序、条件、时限等完善政策支持;尊重确权主体地位,发挥自主作用;保证协同推进,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土地依法有序流转、设立土地交易平台、加大配套服务等创新措施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2.2、统一土地市场,健全土地监督惩罚机制。
土地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土地市场进展十分缓慢,使得城乡独立、分离运行,无法提高市场化程度。
因此,健全土地监督管理体系任重道远。
首先,强化社会公众参与规划过程监督。
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过程社会公众参与新机制,增强重大决策过程的信息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健全多元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公众协商型编制、管理和监督体系[5]。
其次,通过法制建设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建立公检法、纪检监察、工商、城市规划等部门联合的土地执法联动机制,提高执法的力度。
同时,运用3s等高科技手段动态监察,有效预防地方政府违法利用土地,避免土地利用冲突的发生。
2.3、严控“占补平衡”,强化用地指标。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严格保护耕地”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地方政府一方面在规划编制中基于地方经济发展合法争取农地非农化指标和减少耕地与基本农田规模,另一方面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非法突破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克扣补充耕地数量与质量,使得更多土地违法行为出现[6]。
对于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中央政府明确提出需要“占一补一”,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对于新增项目用地,要严格限制用地规模,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严格执行各项指标,对超标准用地的,坚决核减用地面积。
2.4、规范用地合理布局,开展土地综合治理。
随着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加快,城市结构、功能、布局都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城市人口大量往城郊区移动使得城市面积快速扩大。
因此,优化城市用地布局,规范用地行为,使其完整统一,进而形成城市和农村相协调、产业群和农田相衬托的新格局。
根据土地编制规划,严格依照规划进行综合整治,另外要整合资源,实施高标准建设,积极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类与环境的相融。
3、结语。
随着我国实行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各地区之间土地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土地利用冲突在不同区位、不同时间的表现不一样。
因此,在分析冲突在具体区域的表现形式、发生冲突的原因、土地利用冲突的驱动力、跟踪土地利用冲突的发生与发展变化的同时开展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改革土地利用制度,健全土地交易市场机制,规范土地利用制度势在必行。
为建立起功能明确、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土地资源空间结构向良性方向演进,最终使土地利用冲突得以缓解实现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管理。
参考文献。
[1]、谭术魁.、中国土地冲突的概念、特征与触发因素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4)、:、4-10.
[4]、李名峰,曹、阳,王春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6)、:、10-12.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一
摘要: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美、日、韩、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在土地管理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法制建设,加强规划控制、运用市场机制等措施,为我国的土地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我国应在科学规划,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引入市场机制等方面下大气力,扎实推进土地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论文关键词:土地管理,国外经验,策略选择。
1、法制健全。为了规范土地管理,明确土地的取得、使用、保有、保护和处分的具体规定与程序,很多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制定有相关的法律。如美国拥有一整套比较健全的有极强约束力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从联邦政府到州、郡、市都有相配套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且下级不得与上级法律相冲突。土地资源的权益、地籍管理、保护、规划、开发利用、复垦、征用、地役权、执法力量及地产交易、捐赠、继承和管理、仲裁等均有法可依[1]。美国制定的《联邦土地政策和管理法》是土地管理的基本准则;日本规范土地的法律主要为《国有财产法》;韩国为了有效地管理国有土地,1950年首次制定了国有财产法,1976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全面修订了国有财产法,要求利用国有土地引导私人土地开发,稳定土地市场,及时灵活地提供国民生活所需的公共用地;新加坡政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土地管理体系和约束程序,以保障土地出让合法合理。此外,在专业法津方面,道路法、河流法、森林法、水资源法、海洋法、矿产法、能源法等都是与国有土地管理相关的法律,在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要确保互相之间不能冲突。在综合法方面,财政法、会计法等也都与国有土以地管理密切相关。
2、规划合理。加拿大、韩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在土地管理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土地的规划管理。加拿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进行管理,大体分为省级、地区级和市级规划。省级规划是一种政策性和战略性文件,主要是划分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界线,强调保护农业用地,增强土地管理的经济社会服务功能等等;地区级规划是由地方政府制定,省政府批准,是政策性文件。主要目的是省级政策宣言变成自己的行动纲领,以指导地方政府以下几项工作;市级规划,又称《土地分区管理法》,是法律条文,非常详细和具体,具有强制性。主要内容包括:用途(住宅、商业和工业)、密度、建筑体积等[2]。韩国从1977年开始引人并实施国有财产管理计划,定下了尽可能限制出售国有财产、侧重保存的政策基调。国有土地管理计划在一个会计年度来说,是管理和处理国有土地的预定准则。日本高度重视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战后恢复阶段后,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先后进行了五次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规划,为保障国土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的土地利用规划就其类型而言可分为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基本规划及部门土地利用规划,各个不同层次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有效促进了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3、市场运作。美国有发达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这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日本的土地市场管理:第一是土地供应与总量控制。日本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有效扩展城市容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开发地下交通,发展地铁体系,努力扩展土地经济供给能力。同时,为了缓和土地供需矛盾,日本鼓励建设高层公共住宅;第二是土地交易管理。日本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整套的以限制土地交易为主要目的的土地交易管理制度。在该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土地交易审批制度,用以直接控制某些地区的地价水平及土地使用目的。日本的都、道、府、县各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行政区范围内确定“限制区域”,其时效一般为5年,限制区域确定后,在这个区域内的土地交易如果面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批准。土地交易双方正式签订交易合同以前,必须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请,政府对土地交易主要是从土地交易价格和土地使用目的两个方面进行审查。交易价格审查以交易土地附近的地价水平及政府确定的限制价格为依据。
4、政府调控。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土地管理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90%以上的国家都会在中央设立专门负责国有土地管理的机构;二是横向管理普遍采取1+n模式,不仅有一个主导的国有土地管理机构,还有多个相关的法定管理机构;三是纵向管理体制多为垂直模式[3]。如新加坡土地管理局作为全国最大的公有土地管理者和持有者,负责监督其他国有土地管理与执法部门的活动;财务省是日本最主要的国有土地管理机构,但根据日本法律规定,农林水产省、国土交通省和法务省也具有相应国有土地管理职能;为协调中央与方政府间的关系和部门间的关系,加拿大组建了许多专门的政府协调机构,如加拿大土地利用委员会、联邦政府土地利用委员会、加拿大海洋事务机构委员会等。美国内政部代表美国联邦政府管理土地,下设土地管理局、矿产管理局、复垦局、地质调查局、地表采矿办公室、国家公园管理局、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印第安人事务局等,并在美国各地设立了13个区域性办公室、58个地区性办公室、143个资源区办公室作为土地管理派出机构[4]。
1、完善法律法规。为建立完善的国土规划利用体系,应进一步通过立法,巩固和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国土规划体系中的龙头地位和具体实施。一要加强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每一项规划,在规划的要求、程度、程序上都有法律规定,但尚缺乏一个能将上述规划之间的衔接加以明确化的法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将规划管理体制法制化,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国土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为保障规划的实施,财政部门应在金融、税收方面给予积极稳妥的优惠政策,以保障地方建设的顺利开展。有效利用民间力量,并保证公共投资适当分配。政府部门与民间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进行地方建设,要增加居民及民间团体参与决策的机会和渠道,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的群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2、制定长远规划。在我国,由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与布局不一致时,它们之间的衔接难度就会很大。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级专门规划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专门、专项规划应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内布局,使城市规划在不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用地控制区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各类用地的发展规模。为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同时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国土规划理论和方法,以增加规划的弹性,中国的国土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应不断创新,建立符合不同层次需要的国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国土规划的编制方法还应侧重于公众参与的方法,采取开放、包容和交互的方式将公民的意识纳入规划的过程;同时增加公告和听证程序,提高国土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中国的国土规划体系应由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构成[5]。不同规划类型根据其目的,再按行政区域分为全国规划和区域规划;目前尚缺乏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的国土规划。国土规划不仅应平衡资源环境供给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而且应以各单项规划为基础,从土地、矿产、水资源的耦合机制出发,在更高层次和更远的时间上检讨、协调并提出综合开发与整治方案。
3、引入市场机制。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目前我国土地市场的六项基本制度正在积极建立与完善,即:城市建设用地统一供应制度,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土地使用权入市交易制度,基准地价更新和公布制度,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制度和集体决策内部会审制度[6]。我国目前的土地需求量持续增长,地价也在快速上涨。但我们要看到日本土地市场在高速增长后正经历着长时期的持续下跌,因此,我们要引以为诫,不断建立与健全土地市场制度,继续推进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要加强土地市场建设,促进市场稳定发展。同时,要建立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有效利用土地税收、国家财政政策等对土地交易与地价市场进行干预,积极稳妥地促进土地市场的稳步规范发展。
4、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目前中国许多城乡的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是很高,城市扩张占用耕地的现象尤为突出。中国应借鉴他国集约利用土地的经验,以都市圈的紧凑型发展来带动中国整个的城市化进程,既有利于控制目前中小城市过度扩张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又有利于提高大都市圈土地的承载力和区域协调能力,避免重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开展农村居民点合并,整顿因人口转移而闲置的土地,恢复耕作或转作城市用地,及时调整农村占地结构减少不必要的双重占地问题,合理调整村镇结构,改变分散布局多占耕地的局面。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应建立更为具体和更加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自然环境保护;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管理;强化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作用,逐步建立起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及相应的补偿机制;逐步调整税制,逐步建立一个长效的、理性的地方政府负债机制,减轻“以地取财”违法圈占耕地的短期行为;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促进农地权利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地的产出效益;加强对农民的经济补贴力度,通过发挥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来有效保护土地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应该借鉴他国土地管理的优势,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法律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实行实时地籍管理;加快国有土地交易市场的建设,加强国有土地交易的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解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土地管理效率;这对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高效地实行土地管理,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刘丽.世界主要国家国有土地管理概述[j].国土资源情报,2008,(1).p2-7.
[6]靳凤梅.日本土地管理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时代经贸,2008,(6).p71.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二
城市土地资源是指城市市区内的土地资源。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的空间载体,为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关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土地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失灵和政府宏观机制失控现象同时发生的怪圈。目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不够协调城市建设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由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的,双方在制定规划时如没能充分交流,两个规划必有不相协调的部分,这就会为今后在建设管理上造成不利影响。如土地利用规划中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有些在城市发展用地控制区内,有的甚至在近期建设用地范围。这样,使科学合理的建设行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往往因征地影响速度和效益。
土地管理与建设规划管理步调不够一致法律法规对土地管理和建设规划管理程序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力,导致两个方面的管理时常脱节,给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造成影响,不能保证城市建设有序进行,或者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建设速度。这主要还是一个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问题,这要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要协调一致。
城市用地紧张与土地浪费并存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有的城市政府加强了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城市土地资源被过度的利用,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遭到了破坏。尽管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的速度比较快,但城市人均占地面积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城市地皮紧张、住宅拥挤、道路堵塞、交通不便、教育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市民实际需求。同时城市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十分突出,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资源无偿划拨或无偿使用,造成了很多城市土地出现了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的奇怪现象,一些城市不顾中央和上级政府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擅自乱征乱批土地,很多城市盲目发展开发区,出现“开而不发,围而不用”的现象,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浪费。
城市土地市场化运作尚待规范有的地方为了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热衷于拍卖黄金地段的土地,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本来无可非议,但往往偏离方向,未能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分区的需要,未能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控制,结果把该作绿地的地块作为建房,该作住宅区的建成工业区或者商业区,又由于客观存在行政干预,以致法定的建设规划人为地成了一纸空文。这需要城市建设与土地管理部门在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政府部门要从长远利益着想,合去一部分眼前即得利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并可适当增加城市绿地建设等公共设施建设,以改善城市的景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从而最终使城市土地升值,达到开发与利用的目的。
土地是一个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土地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因此,要使有限的城市空间发挥最大的效用,必须高度重视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努力提高土地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地域空间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制定科学的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确立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土地规划必须超前,应起到先行指导城市开发管理土地的作用,使用地者事先知道各地块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不可以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管理土地在城市规划的约束下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对用地规模、各类用地的比重、空间控制标准、建筑密度控制标准、人口密度控制标准予以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城市土地规划必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必须重视城市规划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要按照级差地租原理,合理安排利用城市土地。
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集约和节约开发利用土地,关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通过摸清城区内闲置土地的数量,筹集资金开发利用存量土地,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第二,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做到地尽其力,优地优用;第三,综合开发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第四,组织科技力量,针对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第五,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维护土地资源可更新能力。要在对现有土地保护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要对用地单位的容积率和绿化率、公共用地面积等严格控制,以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确保城市土地资源不会遭受新的破坏。
转变城市地方政府观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政府应该科学合理制定开发整理土地供应计划,并综合考虑经济、人口、城市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因素。开发管理土地供应计划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竞争。政府要实行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整体思路,确保土地的永续利用,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国家应该对土地市场严加控制,政府要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按照国家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配置土地,政府通过土地利用计划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的供给,控制一级土地市场的出让总量,运用政策影响土地供给价格。城市二级市场作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再配置,其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严格审验土地使用者的土地用途及土地规划,把住产权登记关,充分利用优先购买权。而对于土地的三级市场及房地产交易与消费市场,国家应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健全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资源需求增大,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协调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缓解人地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科学、有效地管理,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运行秩序,加快城市土地经营管理的进程,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益,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产收益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1]谢文惠,邓卫.城市经济学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刘美平.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与优化[j].当代经济研究,2011,10.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为了有效对这些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逐渐开始推广。地理信息系统汇集了遥感技术、地图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查询、存储、输入和采集,在有限时间内可以处理大量的地理信息,还可以使用编码的方式进行数据标记,方便信息的搜索。
和其他信息系统对比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有自己的特点,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标记,对信息进行属性编码,和地理信息有关系的信息都成为检索内容。该系统可以在一般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对需要地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信息中存在的错误情况进行修改,除此之外,其对图文的修改能力也很强。还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按照具体需求,对所需信息、图文等进行管理,还可以和其他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数据交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该功能满足了自身数据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提供了最新的数据资料,让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进行资源共享。
地理信息系统在图形处理、制作图表上也很强,可以把地理信息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对已经存在的图像进行定向编辑,装饰和修改,除此之外,还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绘制不同的图像,无论是专题地图还是要素地图,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该系统还有很强的架构分析能力,对空间进行科学而细致的分析,最终制作出独具一格的地理分析图。最后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进行数据结果的输出和转化,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在这方面提供便利,方便客户对数据结果进行编辑、修改、评价和分析,除此之外,该系统的输出功能还可以输出不同形式的地理数据和地理图形,因此其功能非常强大。
进行地籍管理时,基本上就是在第一次土地权属变更和登记时,进行有效管理和记录,这是我国土地开发管理中的重要一项,在地籍管理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还可以提高管理地籍登记的质量,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由于该系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重视地籍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让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2进行测绘数据的存储和更新。
如果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测绘,不仅有很多需要测绘的数据,而且进行该城市数据的统一储存也有很大困难。使用的软件中没有拓扑分析功能、缺少查询检索统计功能,与此同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录入和更新时,功能有限,达不到理想要求,没有网络化共享查询功能,想要建立基础测绘子地理系统,智能依靠服务器建立云端工作室,通过辨别数据的属性和空间,进而统一分类和整理。按照固定格式输入进去,按照属性不同存储路径也不同。但是基础测绘子地理系统却不同,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对新测量出的地形数据进行批量导入,还可以进行多功能的复合查询,该系统能够存储表格、图片等文件,还可以分析、查询统计的最终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在内部进行展示,为各个部门提供最新的数据,工作效率非常高。
2.3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在对市政工程进行的规划、管理中,主要是进行管线工程的规划和管理,交通工程的规划和管理,对于管线工程而言,主要包括城市雨水管、燃气管、给水管、电力线、供热管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也不为过,对于城市交通规划而言,包括轨道交通、高架桥、公路和市政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监控、应急、指挥、管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市政规划管理服务平台,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可视化管理,而这些管理的数据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让管理手段走向现代化,提高城市规划的管理水平。
2.4进行土地定级评估的分析。
对土地进行定级评估,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土地,当进行定级操作时,先要建立一个图件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可以反映出具体的地形图,还可以利用比例地图作为底图,然后使用仪器进行扫描,最后利用图片处理技术对底图进行合理的修整,这样就能制作出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为了确保地形图的准确性,可以先在地形图中输入有关坐标,最后再进行精确的位置描述。对土地定级属性数据库进行建立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国家的土地管理办法,在定级前对当地的土地进行评估,不仅可以确定土地的位置,还可以收集到一些影响土地的因素,还可以表现出不同土地的差异性,对于土地的定级评估因素而言,其有具有几何定义和性质,当完成上述工作后,就可以形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点、线、面三个空间的管理,还很好的规定了土地定级的属性信息和属性指标,把已经得知的数据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更好的对土地信息进行处理和划分。
2.5在对管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时,可以对城市中每一个地下管线进行空间方面的定位,结合实际的空间信息,制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字地图,管线在地下都是呈现空间分布的,该技术可以让管线图进行叠加,因此在数字地图上反映的非常真切,将不同的管线在同一个地图中准确的标注,与此同时,还可以把管线的属性数据输入到管网图形信息中,进而建立一个管道属性信息数据库,保证二者的一致性,利用图形的信息查询功能,就可以得到其属性信息,同时还可以收索到属性数据,直观的找到管线图形的位置。在城市规划测绘中,工作人员直接就能查清建设项目所在位置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避免由于不了解施工地下情况,而对这些管线造成破坏,影响施工质量。还能建立对应的管理系统,对这些已经测绘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如果施工中有位置变化,还可以及时进行更新,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6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查询方法分析。
进行有关的逻辑查询工作中,主要会涉及到坐落定位、交叉路口定位、输入坐标定位、道路名的定位、以及图幅号的定位等[1]。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查询失误,对以后的工作将会是很大的影响,下面就根据有关情况,进行细致化的分析,当进行交叉路口的定位时,先要把区号输入进去[2],然后依次输入街道号、宗地号、街坊号等五个条件定位,这样就可以准备查找到路口了,其和传统方法相比,操作灵活简单,工作效率高。进行坐落定位时[3],可以利用目标地址定位的方式进行寻找,就能寻找到坐标。对道路的名称进行定位时,就是输入道路名然后定位即能得到相应的道路坐标。对交叉路口进行定位时,主要是利用相互穿插的两条道路进行定位。输入坐标定位方式比较简单,在xy轴线上输入具体坐标,然后就能准确定位,该系统有很高的准确性,而且数据是动态更新,不会出现偏差。
通过以上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地籍管理、数据测绘、收集储存,以及土地规划中、土地定级评估、地下管线管理中,都有很好的应用,其功能非常强大。随着信息量的成倍增加,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基础设施管理也更加复杂,要求有更好的城市规划管理手段,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施信息综合管理,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该技术还会有很大的创新。
[2]杜玲.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5).
[3]邹宜洁.浅谈土地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作用及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心得体会大全(14篇)篇十四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该阶段,如何培养精英人才,以满足国家社会建设的需求值得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本文从精英教育培养模式的角度,分析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现精英教育的培养条件和实现路径。认为培养土地资源管理精英人才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对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改革。只有不断的探索实践,才能培养出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较早创立土地管理的高等院校之一。创办之初,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结合自身的地学和信息科学优势,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层次的科研管理和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约有87所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由于开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加之各高校办学背景和师资力量不同,造成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之下,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如何能够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人才,需要我校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美国著名教育界学者马丁特罗认为,若高校毛入学率超过15%,该国的高等教育类型则由精英型教育转为大众型教育。按照此划分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教育类型。相反,在大众化阶段更应该实施精英教育,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精英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高规格、高标准的专业技术人才。实施精英教育需要有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比较高;
(2)要拥有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
(3)要有优质的生源和较为严格的学业标准。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并非单一的,而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全校模式,即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校中院模式,即以竞争淘汰分流制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小班学习;学科专业模式,即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以专业的模式进行精英人才培养。
1.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和信息学学科基础,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学生学科基础培养。我校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就开始学习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普通地质学、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及相关的课程实验。第二学年除继续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大学化学外,还会开设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等课程。这些基础课程的总学分为52分。由此可见,我校是以理工类为主的院校,因此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立在数理基础上,课程侧重于工科性。这种扎实的数理基础课程为培养土地资源管理精英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师资力量雄厚。此外,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系共有教职工17人,均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师资力量呈现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特点。土地资源管理系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等各类纵向、横向科研项目180余项,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并且获得多项国土资源部、湖北省、河南省、山东省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研项目涵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地质公园规划等多个领域,这些研究项目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3.“宽口径”的培养体系较为完善。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体系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专业选修+实践环节+自主学习”。所占学分比重分别为24.3%、29%、14.3%、5.9%、22.5%和4%。学科基础、通识教育及实践环节所占学分比重较高,说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具有“宽口径”特点。培养过程中也重点突出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开设有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信息学、房地产估价、土地数据处理、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另外在培养过程中,也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除开设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设计、测量教学实习、地籍测量实习、土地基础教学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外,每年九月份会安排大二学生去秭归开展二十天的实习。通过土地调查、旅游地质及城市认知,让学生对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发明创造和科研报告,以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1.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兼顾教学与科研。精英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大众化教育阶段削弱了精英教育,因此首先要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在保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严格选拔学生。参照国内外精英人才培养经验,在土地资源管理系实施小班教学,开展小规模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研究思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等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培养精英人才,还应协调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应该仅以科研能力来评定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而应当将教学能力也看作是衡量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教学和科研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最终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师的科研能力。
2.实行导师制度,加强师生相互交流。在培养精英人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突出学生的个性,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及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导师制度则能够更有效地塑造精英人才的多元性。导师制度是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不同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安排,导师制度是聘请专业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对本科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及生活指导。实行导师制度,可以帮助本科生在入学之初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以避免学生迷失自己。另外,由于导师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可以指导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挖掘学生的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精英人才培养奠定一定基础。
3.建立严格的学业标准,严格培养质量。由于某些原因,“严进宽出”的培养方式已成为中国高等院校的一种普遍模式。相比国外高校“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这种“严进宽出”的方式不利于精英人才的培养。虽然有些学校也在反复强调要实行严格的学业标准,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些标准存在许多“水分”。相比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中国重点高校的本科生对学习投入不足,因此毕业生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式造成不一样的学术氛围,精英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土地资源管理系应实行“严进严出”的培养方式,在控制学生规模数量的同时,也要按照严格的学业标准培养学生的质量。对学生要进行综合评价,多方考核。对于“混文凭”、“不想学”的学生实行淘汰制度,确保土地资源管理精英教育的质量。
[2]刘志刚.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与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