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从大量的作品中筛选出的优秀篇章,是学习写作的参考和借鉴资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一
[摘要]在心理健康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内容的今天,作为以身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校体育,必须承担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阐述了现代职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什么是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实验前后对实验对象的测试、比较表明了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心理健康中职。
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材,不单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求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的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机制被广泛运用,讯息流动大大加快,整个社会的进行节奏急剧加快。与此同时,各种消极、腐朽的社会现象也在充分暴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不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就难有所作为。心理健康包括下列五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康。(4)行为协调。(5)人际关系和协。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平阳职业教育中心07级、08级各四个班,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1人,对照组162人。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具体为:两个实验班每周安排三次课外体育锻炼,派教师进行辅导。另两个对照班由学生自己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不做具体要求。实验时间:9月到6月。实验前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和问卷诊断。调查采用国内外通用的心理卫生调查问卷scl-90量表,测试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含9个因子90个项目,问卷的每个题目均以五级评分制计分,得分越高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心理健康越高。量表经国内外有关方面的使用,被公认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全面,且较准确,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各症状因子均数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实验分组是合理的。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心理状况比对照组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恐怖五项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2.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课外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和力量、灵敏性练习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长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放松练习均可降低压力较大的学生的焦虑水平,并提高他们的自定效能。在对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时,有氧练习时实验组的心境状态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大,特别是那些练习前存在情绪问题的学生,其心境状态改善的程度最为明显,这说明课外体育锻炼可能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效果。
(2)课外体育活动对焦虑和抑郁的治疗作用。焦虑和抑郁是学生遇到的最常见的情绪困扰。如果长期不能降低和控制抑郁、焦虑,就会对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而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能有效地降低这些不良因素对身心的影响。在实验中,实验班经过三周课外体育锻炼后,焦虑、抑郁程度有所下降。
(3)课外体育活动能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课外体育活动可使学生冲破隔阂和孤独,相聚在运动场,相互交流、互助互学,与他人容易形成平等、亲密、和谐的关系。所有人为了一目标而奔跑,为了一场比赛而欢呼、兴奋。这种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
(4)课外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疏导作用。由于体育锻炼需要肌肉参加和神经系统积极的兴奋,所以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即使是抑郁者,也会不由自主地变抑制为兴奋、变抑制为开朗;另外,体育活动时左右大脑交替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使紧张的课堂学习和沉重的思想负担变得轻松起来;体育锻炼加快了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有毒废物的排出,内啡吠的释放,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和舒适、欢快的'情绪感觉;使由疲劳、悲哀、愤怒、恐惧等消极状态积聚的不良感觉得到积极的宣泄、调控、升华。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在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心理不健康,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只顾抓学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就业率和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学生的课外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议。(1)培养学生的课外锻炼习惯和运动能力。培养中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运动能力,是提高心理健康的关键。(2)体育教学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健康观,摆正健身与健心的关系,在体育课程设计上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完成健康第一的教学任务。(3)集体活动要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集体活动具有调节和治疗心理障碍的作用。通过集体比赛,不但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而且能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有助于发散学生过剩精力。这点在精力旺盛、活拨好动的青少年学生的身上尤为突出,校园里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常常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通过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把学生过剩的精力引导到体育锻炼上来,让他们有事做、有乐趣,使他们保持充实、愉快的心情,从而避免因空虚无聊而想人非非所导致的心理问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方法。(4)加强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课外体育辅导。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实践证明,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学生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避免产生压抑心理。由此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良好的个人修养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参考文献:。
[2]晏宁,毛荣建.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
[3]隋红.试析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4).
[4]朱林,李健.论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体育科学研究,2002.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二
这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目标,而是盲目的培养,只要孩子高兴就好,不哭就好,百依百顺,这就成为一种放纵,从而在孩子性格的形成上出现一种霸气,孤傲。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以一种愉快.喜悦的心情来感染幼儿,让他们进入一种情绪的准备阶段,先感受到老师的愉快,积极向上的气息,这样在接触的过程中,幼儿产生消极情绪的机会就会小一些。比如:以前寄宿班的倩倩,她很聪明,但有一点就是脾气很怪。上课的时候,只要她心情好,回答的问题可好了,而且,记东西也很快,但,要不知谁无意中惹了她,没有了心情,谁叫也不说话。所以说,对于这种幼儿,首先要引导她进入一种积极的状态,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正确引导幼儿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要注意防止幼儿产生恐惧.愤怒.和紧张等消极情绪,不要用过激的语言来刺激幼儿。
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解释会带给幼儿不同的心理感受,以一种幼儿能够理解并接受的方式来解释可能造成不良情绪的.事件,可以抑制不良情绪的的发生,起到转化的作用。比如:以前在寄宿班时出现过这样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振振和丝丝在一起玩,因为老师叫丝丝过来喝药,走开了。这时,振振在一旁闷闷不乐,也不说话,我问他:“振振,怎么了?”“丝丝不和我玩了。”“她为什么不和你玩啊?”“老师叫她走了。”哦,原来把振振一个人丢下了,自己再生闷气呢!于是,我说:“那是老师叫走她的,不是她故意不和你玩的,是吧?”“恩”振振点点头。“好了,你先和其他小朋友玩一会,等丝丝回来了再和她一起玩,好不好?”振振脸上没有了一开始的不开心,跑去找别的小朋友了。假如说,把刚才发生的事情换成另一种口吻,是命令或是批评,那结果可能就会有所不同了。
第三:要引导幼儿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使他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情绪,根据孩子的需要,给予恰当的满足。
孩子在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上,就会更积极.主动的取争取“成功”与奖励。孩子在这种心境中成长,自然会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来适应环境,争取更多的“成功”停留在自己身边。比如:寄宿班的子涵,他非常的聪明,记忆力也特别的好,所以,学东西很快,每次学习完新课,他都是掌握的最快最好的一个。这样一来,老师就常常表扬他,奖励他或者让小朋友以他为学习的榜样。时间长了,在他心里无意识的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定势或者说是习惯:我必须每次都要学好,要不老师就不表扬我了。其实,这一切的形成,还是因为“成功”后的荣誉感让孩子尝到了“甜头”。
第四:当幼儿已经出现不良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怎么样把孩子的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呢?——转移注意力。
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一年龄阶段并不很集中。注意一件事物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所以当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消极情绪时,老师可以通过转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来转化情绪。比如:我们乐乐班在户外活动时间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皮球,在我们的场地里还有几个塑料大球,一开始活动,小朋友玩什么的都有。那天,润滋在滚大球,正玩的起劲,这时,明明过来抢他的大球,两人因此争执不休,我连忙跑过去说:“润滋,你玩了很长时间了,让小弟弟玩一会再给你,好吗?咦,这儿还有个皮球,咱俩来玩扔球的游戏,你扔我接,我扔你接,怎么样啊?”润字点点头,把大球给了明明。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用更新鲜的事物或事情来吸引幼儿,使他转移对某一事情的注意力,这样也能起到调节幼儿情绪的作用。
最后,还有一点补充的就是老师要学会处理经常要面对的场景的情绪,及时的预防和控制。
这一方面是比较好准备的。在孩子即将做某事是,先帮助幼儿预测一下会发生的事情,让幼儿有心理上的准备,这样就能有效的控制不良情绪的发生。比如:前一段时间,我带着乖乖班的宝宝去体检,在路上我就和宝宝说,医院里的叔叔阿姨都很好,而且检查一点也不疼,宝宝要勇敢,打针啊是为了身体更健康……说了一番后,宝宝在检查时,我还在一边给她鼓励,这样宝宝算是比较顺利的走出了医院的大门。大家看,如果在幼儿有了一定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再加上老师的不断鼓励,就会降低幼儿不良情绪的发生机率。
以上五点,就是在我们幼教部观察.实践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幼儿调节情绪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幼儿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情感智商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的情感培养,而对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则是情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且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也是极为关键的。做好了这一步,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做好铺路石。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三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以萌发幼儿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由于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有的孩子会因为想妈妈而哭,有的孩子会因为不熟悉环境而害怕,还有的孩子会因为性格上的问题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老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例如:1、我们经常在活动区里投放一些幼儿喜欢玩儿的玩具,幼儿之间通过玩儿玩具,学习交往、学习合作,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2、通过引导幼儿在自然角里培育植物,孩子们会在每天为植物浇水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和求知欲;3、通过鼓励幼儿饲养小动物,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热爱小动物的情感;4、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孩子们在看“迎春花吹喇叭”、看“柳姑娘的长辫子”、“欢迎小燕子回家”的快乐中学习“小草醒”、“花儿笑了”、“青蛙在唱歌”、“燕子在跳舞”等美好诗句;在炎热的夏季,孩子们在捉蚂蚁,找蚯蚓,捕蝴蝶,观看雨后彩虹的快乐中,争论着“蚂蚁到底是六条腿还是八条腿”?“蚯蚓没有腿到底是怎么走路的”?萌发了“到彩虹上走一圈”的奇想;凉爽的秋季,我们带着孩子们在捡落叶的快乐中学会了分类、学会了搜集、学会了制作标本;在寒冷的冬季,孩子们在寒冷的风雪中感受堆雪人、打雪仗的快乐,体验着什么是克服困难?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强的意志......使孩子们在一年四季中,从大自然里尽情吸吮大地母亲为他们提供的绝好知识。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扩大了孩子们的眼界,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性格,健康了孩子们的心理......在良好的生活环境里,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被逐渐的激活起来;在良好的生活环境里,幼儿做事的自信心被不断地建立起来;在良好的生活环境里,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被不断地激励起来。有一次,一个过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遇到一点事情就爱哭得的男孩子,在玩滑梯的时候,不小心被同伴绊了一跤,小手划破了,出了一点血。许多小朋友都围上来“关心”他。可是这个孩子却忍住了小手被划伤的痛苦,他没有哭。老师唱了一首歌儿表扬了他:“好宝宝起床从来不哭闹,好宝宝走路不用妈妈抱,好宝宝摔倒自己爬起来,好宝宝手脏快去洗洗好”(自编)。这个男孩子一边听老师唱歌,一边高高兴兴地跑去玩滑梯了。许多小朋友都向他投去了赞扬的目光。从这个孩子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在良好的生活环境里,培养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且,我们还看到了由于他的坚强之举对同伴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孩子们在良好的生活环境里,越来越喜欢集体生活了,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中,认知、情感、能力、个性等越来越提高了。孩子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愉悦了情绪,在愉悦中健康了自己的心理。
二、在游戏中促使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游戏和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实践活动,为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健康的游戏和有兴趣的劳动,满足了幼儿渴望实践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能促进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例如:在玩《开汽车》的游戏中,虽然无人售票车上没有售票员,但是,孩子们在游戏中,还是模仿着无人售票汽车上的声音,一字不差的重复着:“本车23路,由黑石礁开往外国语学院方向,全程运行20分钟......”、“无人售票车,前门上,后门下,票价一元,上车的乘客请往里面走......”、“请哪位乘客为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位,谢谢您的合作......”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了讲文明,懂礼貌,学会了与人交往。有一天,陆一小朋友高兴得告诉老师:“我昨天跟妈妈坐23路汽车去学英语的时候,我给一个老爷爷让座了......”老师问他:“你年纪那么小,为什么还要给老爷爷让座”?陆一却爽快地回答道:“老爷爷年纪大,站不稳。我是小孩子,妈妈说我应该把座位让给老爷爷坐......”又如:在《开商店》的游戏中,性格内向林家正小朋友想当“售货员”。但是,他不好意思说卖东西的话。经过几次玩儿《开商店》的游戏之后,林家正的感性经验越来越丰富了。在当“售货员”的过程中,他不仅会卖东西了,而且还会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的名称和基本价格。不仅培养了林家正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还锻炼了他的口语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满足了他渴望参与大人们实践活动的愿望和需求。
幼儿的积极性是需要成人激励和保护的。一旦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孩子们的情绪就会饱满,接受教育就会有效果。为了给幼儿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我们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品尝“吃苦”的滋味,锻炼耐劳的意志,感受学本领的快乐,鼓励向上的精神。例如:在“我把玩具送回家”(收拾玩具的劳动)、“我帮椅子洗洗脸”(擦椅子的劳动)、“我给手绢洗个澡”(洗手绢的劳动)、“我给鞋子扎蝴蝶结”(学习系鞋带的劳动)以及“小椅子真听话”(饭后摆椅子的劳动)等趣味劳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自己一双小手的价值。自我服务意识提高了,爱惜物品的情感增强了,自私、懒惰的坏习惯改掉了......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品尝了经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做事的坚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幼儿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若能积极地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大力的支持,合作和引导,将有助于幼儿形成坚韧的性格和有“主见”的个性。有一次,许多孩子想玩儿“警察抓坏蛋”的游戏。但是,由于谁都不想当“坏蛋”,孩子们的游戏有点儿进行不下去了。这时候,老师及时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并在游戏中扮演“坏蛋”,不仅促成了幼儿玩儿“警察抓坏蛋”游戏顺利进行,而且还引导孩子们在抓“坏蛋”的过程中,通过躲藏、追逐、周旋、抓捕、狙击等过程,培养了孩子们的机智,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提高了孩子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当孩子们齐心协力把“坏蛋”抓到手的时候,他们对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等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区分;他们对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不怕困难,夺取胜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游戏中谁都不想当“坏蛋”和敢于同“坏蛋”周旋、勇敢抓捕“坏蛋”的行为,就是孩子们良好个性逐渐形成的最好证明。
三、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向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源泉。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很注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时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情,来创编幼儿能理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以及儿童歌曲等。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去教育幼儿本人。例如:在故事《小手回来了》(自编)讲完之后,在孩子们中间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孩子都对不爱劳动的嘟嘟进行批评,都赞扬波波是一个聪明、勤劳、爱劳动的好孩子。他们表示要学习波波,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学做自己能做的事,做一个有独立性的好孩子。又如:在歌曲“我会干”(自编)教完之后,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们喜欢自己做事了。能自己洗手绢,自己洗袜子,自己看图书,有时还帮助家里做这、做那的。球球的妈妈高兴地说:“过去,球球什么事情都让家长做。现在,球球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球球都抢着叠自己的被子。嘴里还唱着‘我会系鞋带儿,我会铺床单,我会叠被子,我会洗手绢,妈妈夸我真可爱,爸爸夸我好乖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事情我会干......’呢!”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优秀的儿童歌曲,使幼儿摒弃了不良的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更为幼儿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了平台。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讲好听的故事和唱好听的儿童歌曲,陶冶了情趣,增长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提高了自信,学会了交往,磨砺了意志,健康了心理,规范了行为......例如:孙野桐小朋友很聪明,但是,他的性情暴躁,攻击性行为很强。他经常欺负小朋友,经常对同伴搞“恶作剧”。许多小朋友都害怕他。为了教育孙野桐小朋友改掉身上的缺点,能与同伴们一起快乐的学习与生活,我们创编了故事“没人理睬的小猴子”(自编),并让孙野桐在故事中扮演小猴子。使孙野桐小朋友在扮演小猴子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他觉得故事里小猴子做的那些事情自己也做过。后来,我们又创编了一首儿童歌曲“小兔子的红雨靴”,让孙野桐小朋友在“没人理睬的小猴子”和“小兔子的红雨靴”这两个不同角色中明辨了是非,懂得了道理。经过不断的教育和培养,孙野桐小朋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脾气不再暴躁了,他也不再搞“恶作剧”欺负小朋友了。有一天,他从家里带来一本图书送给老师。他告诉老师“这本图书里有小猴子帮助小乌龟找妈妈的故事”,它要求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让小朋友知道小猴子进步了......老师很理解孙野桐的心思,他是在暗示老师“他已经进步了”,他是想让小朋友们知道自己进步了。孙野桐的进步,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歌曲在他身上起了重要作用的结果。
四、把爱、尊重和严格要求融入到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中。
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把爱、尊重和严格要求融入到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工作中,是幼儿的个性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是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幼儿虽然单纯幼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幼儿虽然体单力薄,但是,他们也有渴望参与成人活动的愿望......我们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要尊重幼儿?尊重幼儿什么?怎样做才能尊重幼儿?怎样掌握严格要求幼儿的尺度?我们在学习《规程》和《纲要》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了这方面的认识。我们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都非常注意与孩子们保持平等的关系,我们会在孩子们发生“矛盾”的时候,认真倾听孩子们的争论。通过争论,让幼儿认清自己错在哪里,今后应该如何改正。引导幼儿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学会友好交往和团结友爱,不断培养孩子们优秀的性格。有一天,老师在与孩子们一起活动的时候,一不小心碰倒了一个孩子。老师立刻给这个孩子道歉。一句“对不起”的歉意,让这个孩子高兴了整整一天。当晚上妈妈来接她的时候,这个孩子高兴的告诉妈妈:“今天老师真懂礼貌,她把我碰倒了,还给我道歉.....”老师的一句“对不起”,就让孩子们有了这么愉快的情绪,足以证明教师对幼儿施以爱与尊重的教育是多么重要。
在爱与尊重的教育过程中增加“适度”的严格要求,有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我们都知道小孩子都喜欢“慈”而害怕“严”。但是,我们更知道正因为“严格”二字有着令人畏惧的特点,所以,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才显出“严格”二字的重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重视把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不因为喜欢哪个孩子而放松对孩子们的教育;也从不因为哪个孩子小而迁就他们的不良行为。在爱、尊重与严格要求中,使孩子们懂得了为什么要遵守集体规则?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通过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结合,使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就是在爱他们,就是在尊重他们的。有一个女孩子刚来幼儿园的时候非常任性,经常把在家里没“闹”完的情绪带到幼儿园,在集体里影响很不好。我们把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的手段融入到了对她的教育中,引导她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克制与忍耐,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会了分享,在接受批评的过程中提高自尊水平。逐渐规范了她的行为。家长感动得逢人便说:“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接受教育就是好。用这么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的身、心一定是健康的......”
五、家园携手共育幼儿。
家园共育幼儿,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由于幼儿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生活场所中,因此,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培养就得不到衔接,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幼儿就会出现“两面性”的倾向。这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向家长宣传“理性”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克服溺爱孩子的心理,尤其是祖孙三代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更应该保持家庭成员教育孩子的一致性的态度;2、帮助家长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培养,不强迫孩子去做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事情,重视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引导孩子参加社会活动;3、真诚的向家长提供有关家教方面的书刊,指导家长在孩子面前如何以身作则,如何摆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和检查孩子言行方面的作用;4、建立《家园练习册》,在家园双方互相反馈孩子“表现”的过程中,加强对幼儿家、幼儿园一致性培养的作用,达到家园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5、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帮助家长不断端正教育孩子的态度,在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家园一致的良好培养。6、经常性的电话联系,以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让家长们运用自如。它方便了家长的时间,减少了家长的负担,满足了家长的心愿。使电话联系成为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
通过上述的做法,幼儿的良好个性不断地被培养出来。家长们在家、园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了教育孩子的水平,显示出了家园共同教育幼儿的力量......例如:任冠豪的家长特别娇惯自己的孩子。由于家长的过分照顾,使任冠豪自我意识低下,不知道吃鸡蛋还要剥蛋壳,不知道吃香蕉还需要剥皮,一点自理能力也没有。自从我们与家长建立了家园互动合作以来,任冠豪的家长提高了教育孩子的意识,端正了教育孩子的态度,开始理性的让孩子动手做事了。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培养下,吴任冠豪学会了自己吃饭,学会了自己上厕所,学会了和小朋友一起玩儿,身体也健康起来......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四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聚贤幼儿园)。
摘要:在很多教学现场,幼儿对绘本只停留在显性内容的理解上,从表面上看,幼儿似乎理解了内容,但实际上能真正体验快乐,产生共鸣,表达情感的幼儿却寥寥无几。究竟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情感的“情”上,教师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传情作用、关注幼儿的情感反馈等手段激活幼儿情感,让幼儿的“心”走进绘本,“情”在弦上时,课堂才会更生动,绘本教学的目标才能更有效地完成。
关键词:绘本教学;情感;有效。
绘本是由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组成的,文字不多,简洁明了,有的甚至是无字书,给儿童想象的空间,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它是幼儿表达内在情感的好工具。但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却往往只停留于对内容的理解,能深层次表达情感的幼儿不多。如何在绘本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情感,挖掘绘本深层次寓意?我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绘本教材具有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要发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和价值就需要教师研磨教材,不仅要看到教材显性的知识、技能等目标方面的要求,更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价值。明了教材中情感因素的表达形式,进而能够设置情感教育情境,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1.分析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材中情感因素的表现有着不同的形式,有的会通过语言文字、图画等材料显性地加以渲染,幼儿在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中会得到较为直接的情感体验。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则比较含蓄,需要教师在仔细品味琢磨教材的基础上发现蕴含于教材深处的情感。例如,一次绘本活动《狼大叔的红焖鸡》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图页出示,让幼儿直接地了解了大灰狼一次次送食物背后的用心良苦,这是显性的,同时教师通过适时的提问、设想、追问,最终让幼儿感受了深层次的情感――大灰狼也有善良的一面,在不知不觉中已改称它为“狼大叔”.幼儿跟着故事情感时而喜,时而忧,时而雀跃。故事《两个好朋友》是情感比较内隐的一个教材,故事以猜谜的方式介绍了每个人都拥有的两个朋友,一个是影子,一个是脚步。当教师初次略读教材时,几乎很难找到故事的情感点所在。只有认真地读通、读懂、读透教材,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情感脉络,对教材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让幼儿产生共鸣,让教师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将情感进行精彩演绎。
2.幼儿设置情感教育情境。
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发挥着综合作用。恰当地根据绘本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可以让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可以让幼儿的思维与形象得到统一,并从中感悟体验到故事的真谛;同时,这种和谐的情境氛围还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或如见其人,或如闻其声。例如,绘本《爱心树》,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学:出示多媒体课件,课件上出示枝繁叶茂的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然后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第二步,逐步出示图片,并利用背景音乐渲染苹果树为小男孩奉献的全过程:(1)小男孩在苹果树上荡秋千,与苹果树玩耍。
在创设情境之后,幼儿尽情感受、体验情境,最后,逐渐感悟出这个故事的真谛――这棵树就像他们的亲人,不断地在为他们付出爱。由此,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触动,深刻地感悟到亲人是多么爱自己,很多幼儿都真真切切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并决心要好好报答自己的亲人。
3.设置语境,激发情感。
语境就是运用语言创设出来的情境。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化的方法都可以唤起幼儿的'童真、童趣。如,在组织绘本《小熊过桥》时,我把故事内容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活泼可爱语气)。
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无可有奈何语气)。
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惊恐求助语气)。
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着前面瞧。”(干脆有力语气)。
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勇敢尝试语气)。
这个内容,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每一句话、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化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将绘本的内容和情感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幼儿听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就进入了语言所描绘的意境中。当然,语境的设置总是同动作情境、音乐情境、画面情境、实物情境相互结合的,只有那样,表达的效果才会更完整、更明显。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传情作用。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应在教学活动中付出真情,因为“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没有教师爱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就无从开展,幼儿教育也将不复存在。教师应承担传递情感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传情作用。
1.教师要付出真情。
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除了需要运用教学技巧、教材、情境吸引幼儿之外,还需要付出真情实感。教师可用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来做引线,将幼儿诱入绘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如,在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我扮演“妈妈”,幼儿做“宝宝”,轻柔的音乐响起,走到每一个幼儿面前摸摸他们的脸,拍拍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脸,给予他们母亲的目光,顺势开展活动,等到幼儿做“妈妈”时,对小宝宝(布娃娃)的那份爱的情感便会自然流露,有了良好的反射。
另一方面,教师在绘本活动中的情感付出是衡量其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幼儿能否被教师深深吸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具有增力作用,反之,消极的情感有减力作用,会导致不良的教学心境,使教师精神萎靡不振,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对幼儿的反馈也视而不见,更谈不上教学灵感了。例如,在一次同课异构课《狼大叔的红焖鸡》中,在同一个场景:当小鸡们知道是狼大叔给它们送的礼物时,都一个个高兴地跳到了狼大叔的身上,亲啊!亲啊!……两位教师有不同的表现:一位教师有感情地讲述了这一段,幼儿觉得小鸡们非常可爱,狼大叔非常和蔼,然后一笑而过。另一位教师却有感而发地把自己当成那位“狼大叔”说:“太幸福了!我真想当一回狼大叔啊。”几个胆大的幼儿跃跃欲试,但又有所顾忌,老师微笑着敞开手,来一个递进,幼儿便蜂拥而上,那一个个亲吻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实意的,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2.教师要传递情感。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行为的好模仿性,所以对教师的态度表情、行为举止、动作手势、语音语调等均有特殊的敏感性,幼儿往往会追随教师的情绪而起伏变化。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情感对幼儿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良好的情感,满怀对幼儿的期待,并能通过给予更多的提问、赞许等方式,将这种真情传递给幼儿。
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使每一句话、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心理动作都化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最直接、最明了地向幼儿传递作品的积极情感,如说到动物“又轻又快、横行霸道”时,通过语气变化将动物形象表达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让幼儿感受到原来轻快、霸道不仅是动作,而且也反映了小动物的心理状态与情感。
三、关注幼儿的情感反馈。
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在活动中能否得到发展,与教材、教师有关,更与幼儿自身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活动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幼儿缺乏兴趣,不愿意表达,有的则成了活动的旁观者。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表现,并能根据幼儿的情感表现所透露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做出调整。
1.关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兴趣。
一般而言,幼儿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兴趣高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较强,能全神贯注、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反之,幼儿会情绪低落,而不愿意参与活动。如,绘本《我的幸运一天》中的主角――憨实的小猪、狡猾的狐狸,两者性格鲜明且贴近幼儿生活,颇受幼儿喜欢,而故事中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情节更是吸引幼儿的一大卖点,从头到尾整个活动,幼儿都能兴致盎然、全神贯注地参与其中。所以,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首先应关注其参与绘本活动的兴趣。
2.关注心理体验表现形式――表情。
幼儿的表情也是幼儿参与教学活动中心理体验的直接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幼儿释放情感、表达意愿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表情,以及时了解幼儿反馈的情感信息,并根据信息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和策略。如,幼儿表情跟着情节时而喜、时而忧,这说明幼儿完全沉浸在情景中,教师完全可以保持原来的进展速度;如表情是一脸的茫然,那就说明幼儿的思绪在情景中脱节了,教师需放慢提问速度或分解提问内容,把他的思绪重新“拉”回来。
3.关注师幼互动情感――评价。
积极采取不同方法的评价能保证幼儿愉快地投入学习,幼儿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教师要尊重幼儿,倾听幼儿,善于捕捉幼儿回答中的闪光点。”发挥评价激励性、诊断性和导向性的功能,这也是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四、联系生活,合理拓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任何脱离幼儿实践生活经验的情感都是没有意义的。在绘本教学中,我们还应跳出教材,让幼儿联系自己最真实的生活体验来丰富和发展他们的情感。绘本活动《老鼠娶亲》是应彩云老师执教过的一个教学活动。在这个案例中,应老师借助这个故事为载体,将教材的情感点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浅显的道理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幼儿的语言学习在完整的表述、同伴的倾听、相互的合作中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应老师首先通过提问和环节设计的层层深入让幼儿明白“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事物”的道理。然后让幼儿大声地说出自己和同伴最强的本领,引导幼儿学会肯定自我,关注同伴。最后提问:“你有没有不强的地方?怎样让自己不强的地方变得强起来?”使活动达到了最高潮,既让幼儿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又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绘本是视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优秀绘本给予每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在审美过程中,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始终是最主要的、决定性的。通过绘本教学活动,促使幼儿情感内在机制不断变化,使幼儿科学地经历其情感发展的过程,即从理解绘本中的情感开始,到激发自身的情感,再到初步品味绘本中的情感内涵,最后形成对自身情感发展的正常化,形成稳定的、积极的高级情感,我认为这才是绘本教学的深层目标。
总之,绘本活动与情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任何的单一存在都显得苍白、空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效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促进其同步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轻轻拨动幼儿的“情”弦……。
让绘本成为幼儿成长中设疑和解惑的桥梁。
参考文献:
巨金香。幼儿教师的情感解读[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2007(1)。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五
3-6岁幼儿正处在思维能力发展的萌芽阶段,他们对创造有着期待,有着需要,但是却又不能很好地进行创造。绘本具有画面鲜艳、形象夸张、形式活泼、图文并茂等特点,近年来特别受孩子和家长的喜欢,我们想结合我园的阅读特色,发挥绘本的独特特点,进行“绘本阅读活动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甄选适合小中大各年段的阅读的绘本,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有效引导幼儿园学生通过观察绘本、讲绘本、演绘本达到了提高幼儿思维能力的目的。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
绘本是图文并茂的美丽童话和故事,它以栩栩如生的画面,生动有趣的语言,创意独特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想象、体验的机会。孩子可以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甄选适合素材,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次,内容要适合孩子阅读的标准,比如:多选择有趣的内容,情节让孩子有所期待和发现惊喜的、有丰富的细节等待孩子去发现,充满想象力的,能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连接的等内容,这样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引起孩子的共鸣。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还要适合幼儿年龄阶段发展需求的绘本内容。
3―4岁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行动思维阶段,好动、模仿能力强。通常是先做再想,所以小班我们在选择时都是一些能动性强的,重复性的、句式浅显易懂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我爱上幼儿园》《洞洞书》《约瑟夫有件旧外套》等等。
4―5岁的`幼儿好奇心求知欲较强,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我们选择了一些有关于生活类题材,贴近幼儿显示生活经验的绘本。如《小赛尔采草莓》《我喜欢书》《菲菲生气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等。5―6岁的幼儿处于大班阶段,也是最后一年的幼儿园时光,他们活泼,好动,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他们已经可以主动提出问题,语言能力也得到了丰富,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知识性稍强的绘本,语言较完整,故事情节稍复杂的绘本,如《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子儿吐吐》《小威向前冲》。
二、指导幼儿细微观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
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积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努力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不断丰富和发展孩子去观察,去认识、去思考、去体会,这样可扩大孩子的印象范围,使之容易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概括,以发展其思维能力。所以,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运用的方法不是老师先讲绘本,而是先让幼儿阅读,让孩子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去观察画面、积极思考,让幼儿积极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去独立思考和找答案。
绘本中所讲的故事往往想象飞扬,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达的场景和情节可以用画面轻松直观地表现出来,还能让幼儿发挥无穷的想象。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启发孩子进行积极思维,善于给孩子充分思考问题的机会。
在孩子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启发孩子的思路。长期这样进行,就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以此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三、通过讲绘本、演绘本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
《3-6岁儿童平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提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在平时的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经常会让幼儿自由阅读,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幼儿和同伴之间会有相互的交流,你给我讲,我给你讲,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绘本中的图画,再组织成自己的语言讲给同伴,给同伴之间创造性的讲绘本,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
绘本中有些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对话丰富,非常适合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特别是幼儿喜欢通过扮演绘本中的角色,穿上不同的衣服,带上头饰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注重幼儿对角色情感的体验,幼儿通过动作、语言表现,幼儿运用换位思考、逆向思考,从而激发、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绘本中的图画细腻、含蓄、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指导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细致观察、不断讲、演,最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六
心理健康尤其是幼儿的心理健康,绝不像身体健康那样受人们重视,行者绝非心理工作者,而是提倡一种关注未来的崭新观念。
在我国,心理健康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在这个陌生的知识领域里,很多知识点在关乎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身心健康。由于我们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起步较之于西方要滞后,所以还存在着一个被了解被认识被接受被重视的过程。而幼儿心理健康在整个心理健康中更处于濒临遗忘的角落。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简单地说,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特征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
而具体到幼儿心理健康的涵义,我们在这里可以引用一种说法。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与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是我们这个美丽国家将来的建设者。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孩子这个群体的健康成长,就有可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他就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无用的庸才,甚至会堕落成破坏者;如果孩子这个群体不能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将来的这个社会将无法想象。
当然,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其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也许,应该再加上一句,解放儿童的心理。
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就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曾提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在这里,也可套用一下,“幼儿心理健康则民族健康。”
再则,幼儿历来被成年人认为是喜怒无常的群体,高兴了就欢呼雀跃,伤心了就涕泪横流。根本不存在什么心理健康不健康地问题。但是,孩子这个群体确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且不能忽视。比如,孩子没有要好的小朋友、吃饭时经常耍脾气、总是需要看管、经常失去自制力、常有恐惧心理等等,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问题。
幼儿的心理健康,植根于家庭,成型于学校,发展于社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需要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身体力行,还需要学校尤其是幼儿园的专业系统地科学培育,当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1.把“根”植正,为孩子上好第一堂“心理健康课”。父母是英才的第一任老师。幼儿首先接触的就是他的父母,率先效仿的对象同样也是他身边的亲人。因此,父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何其重要啊!
幼儿心理的绝大成分是父母潜意识缩影,父母心理健康,幼儿就很少有心理疾病。在这方面,古代圣贤就做的很好,我们津津乐道的《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责任分割的十分明确。“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后世教子的典范,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芳邻,这恐怕不是我们所有父母都能做到的。我们在介绍某位有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时,都离不开一句“自幼受家庭教育的良好熏陶”。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人不仅要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物质条件,还要用我们良好的品行去教育和影响孩子,而不能说的和做的大相径庭,让孩子的视野处于迷蒙状态。比如,教育孩子吸烟有害,自己却每天烧两包烟;告诉孩子在走路时有序谦让,自己却横冲直撞。你想,那样的教育能有多大的说服力呀!正面教育,反面实践,不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自己抽自己嘴巴子吗?戴上了虚伪的面具,却丢失了做父亲的尊严。
记得清代无极县令有句官场名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官场如才,教子当如是。我们这些当父母的,一定要多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多培养自身的良好品性和人格完美,尽量避免道德的劣迹和人格的缺陷。我们不能用“我们这么大岁数了,千万别跟我们学”来搪塞孩子,我们耳染目渲的不仅是我们的语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行为,正所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大家要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这第一堂心理健康课对于孩子的后天成长是多么重要啊!
2、把“型”整好,接受学校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容置疑,但学校教育在心理健康的培养方面却存在不少缺失,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的程度不够,换言之,那就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没有提到相应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应该聘请心理咨询师,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安排相应的课时,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在玩耍中身心得到净化和成长。在这一点上,城镇学校要优于农村学校,发达地区要领先于欠发达地区。
现代教育在幼儿教育这个产品的设计上,应该多考虑孩子心理健康这一重要元素,凡是有强烈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没有理由去忽视甚至漠视幼儿健康问题。衡量我们现代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这个问题理应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不然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智能技术一流,而存在明显的人格缺陷。那么我们提供的这个教育产品,能算得上优质产品吗?从严格意义上讲,把其划为次品乃至废品一点也不为过。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培育人才的艰难我们可想而知,但是幼儿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发端,是基础性的工作,如果学校能开设心理健康课,那么幼儿就能接受良好的系统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能生发出完美的雏形,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埋下了伏笔。
3,把路铺平,营造全民关心幼儿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大家都有孩子,幼儿的`心理健康关乎着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前些年有句很响亮的口号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今天看来,一点也不过时。为了你的孩子,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们大家的孩子,让我们共同来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首先,电视电影分级应该列入重要日程,凶杀、枪战、暴力、情爱等节目应淡出孩子们的视线,那些天真的童趣、纯真的友谊、乐观的心态、丰富的想象、团结的集体、奋斗的快乐应该成为孩子们的首选。其次,图书出版工作者,要编印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可读性强的儿童读物,不仅能使孩子们获取知识,还能使孩子心理更健康。再次,医院要开设儿童心理健康门诊,像治疗身体疾病那样,关注孩子的心理疾病。最后,民政审判部门,要从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角度出发,切实维护幼儿在家庭婚姻的解体中的权益,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疏漏而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尽量把孩子的心理压力降到最低点。社会救济也应优先考虑孤儿、贫困儿童的生活教育的抚恤问题,使我们的孩子享受尽可能多的来之于家庭的政府的社会的温暖,对于他培育健康的心态极其有益。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的公民。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七
最近,小辉感冒了,身体不舒服,也使他心情不好。每天来园都不愿离开姥姥,都要哭上一会儿。双休日,加上周一他没来幼儿园,今天来园他更是对姥姥依依不舍,哭闹着不肯进班。我把他抱到睡眠室。他的哭声更大了,反复说着:“我要找姥姥”。我哄他:用语言,用抽屉里的气球,都无济于事。我就顺着他的意思,说:“你是想回家找姥姥吧?你别哭了,我带你找去。”他还哭,但是缓和多了。……他终于把饭吃完了。但整个上午他都闷闷不乐的。中午他也很难入睡。我总想:“用什么办法能让他开心起来呢?”下午玩捉尾巴的游戏,小朋友们都喜欢捉我的“尾巴”。我就灵活地躲闪,让他们高兴地追。路过小辉身边时,我看他有要捉我的意思,我就故意放慢速度“等”他,当时,一位小朋友就要捉到我的“尾巴”了,我把身子一闪,转到小辉一侧,我的“尾巴”被他顺利的捉到了。我转过身来用很赞赏的表情看着他,嚷道:“哦!小辉捉到老师的尾巴了!小辉真棒!”他开心的.笑了,户外活动回来后,孩子们自己叠衣服,他以前不叠,今天他把叠好的衣服给我抱过来。我表扬了他:“哇!衣服叠的真整齐呀!你真棒!他更开心了,美滋滋地回去了。之后他的心情都很好。我和他说:“明天来园别哭了。”他同意了,我相信他明天来园真会不哭的。
第二天,小辉是高高兴兴来的。平静的和姥姥说再见,一天都是开开心心的。我如释重负,小辉的情绪波动期终于过去了。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八
1、初步理解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知道生气不利于健康,快乐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道理。
2、初步学习不良情绪的转化方法,并乐于帮助别人摆脱不良情绪。
3、初步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多媒体电脑及相关课件,录音机和磁带,快乐娃娃头饰和小画册若干,快乐王冠一顶,快乐星棒一支。
一、以欢欢姐姐邀请小朋友到情绪王国做客的游戏形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从很远很远的情绪王国赶来的,你们就叫我欢欢姐姐吧,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到我们情绪王国去做客,介绍你们认识一些新朋友,小朋友愿意去吗?那就让我们乘上快乐的小马车出发吧!(放音乐带领幼儿做律动)
二、游情绪王国,理解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习不良情绪的转化方法。
1、初步认识情绪王国成员。
(师):情绪王国到了,瞧,我们情绪王国的公民都来迎接小朋友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欢欢姐姐不给你们介绍,请小朋友看每个情绪娃娃的表情,然后猜出他们的名字。(电脑出示各种表情的娃娃,请幼儿猜)
2、游快乐城堡
(师):接下来让我们到情绪王国的快乐城堡去看一看吧,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一、二、三,快乐城堡到了。(电脑出示图景)瞧,我们快乐城堡的每个人整天都是开开心心、高高兴兴、无忧无虑的,他们生活得多快乐呀!小朋友们喜欢快乐娃娃吗?你们平常遇到什么事情会快乐呢?快乐时心情怎样?当你看到别人快乐时,你的心情怎样?(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3、游生气村庄
(师):游完快乐城堡,让我们开启“幸福小摩托”到生气村庄去看一看吧!(放音乐带幼儿绕室慢跑一周)生气村庄到了,(多媒体出示图景)生气村庄的娃娃和快乐城堡的娃娃恰好相反,他们整天烦躁不安,碰到一点不顺心的小事就会发火,整天生气。不信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生气村庄的一个小朋友吧!
(1)请幼儿看电脑显示图景,听老师讲故事。
(2)请幼儿看小画册回答问题。
(3)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进行延伸讨论。
(4)集体讨论不良情绪的转化方法。
(5)教师小结,教育幼儿不和生气交朋友。
三、鼓励幼儿做快乐娃娃,带上头饰到户外做游戏,结束活动。
(师)今天欢欢姐姐带小朋友参观了情绪王国的快乐城堡和生气村庄,认识了快乐娃娃和生气娃娃,你们愿意和哪个娃娃做朋友?那下面我就把快乐娃娃的头饰分给大家,让我们小朋友都变成快乐娃娃。
好了,快乐娃娃们,让我们到外面愉快地做游戏去吧!
小朋友一起探讨。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九
1、认识、体会、表现人类常见的各种情绪。
2、初步学会调节情绪,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1、让孩子从小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2、让孩子在简单、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乐,怒、哀、惧”。
游戏法,表演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等
(高兴、紧张、害怕、快乐……)
步骤二、游戏导入,体会情绪
我们就先来做个游戏吧!――“击鼓传花”。小组进行传花,先把花放在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处依次向其他同学传,音乐停轮到谁谁就得表演节目。(采访:表演了节目和没表演节目的同学分别感觉如何)
(学生得到了失望、兴奋、喜悦等各种情绪体验)
步骤三、认识情绪
1、采访:访问此刻的学生的情绪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板书:情绪)
2、情绪
他的情绪怎样?(高兴)
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兴?(板书:表情、动作、声音)
想象一下,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逐一出示图片,再辨情绪,从什么地方看出他的情绪?想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3、你还能列举出其他情绪吗?(愤怒、紧张、难过、好奇、兴高采烈……)
步骤四、体验、表现情绪
1、游戏一:摸礼物
老师这天带来了两个盒子。有几件礼物送给大家,要你自己用手伸进盒子里去取。(两个盒子,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去取)
(盒子一:小鸭盒子二:空的)
体验情绪:你想明白里面有什么礼物吗?――“好奇”的情绪,着急的情绪
手伸进盒子之前――“紧张”的情绪,期盼的情绪
手触摸到礼物时――“疑惑、紧张或害怕”的情绪,兴奋的情绪
拿出礼物时――“高兴或害怕”的情绪
边进行教师边采访,此时的情绪怎样?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
步骤五、情景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提示资料,排演心理情景剧。
课件出示提示资料:
当遇到以下状况时,你会有怎样的情绪?会怎样做?
(1)当你的妈妈来学校看你的时候
(2)当你想去同学家玩,妈妈却没有同意的时候
(3)当你考试拿到好的成绩的时候
(4)当你考试考砸了,父母批评你的时候
(5)当你在付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没带钱的时候
操练五分钟左右时间,让二至三组同学上台表演,
表演完后,老师对同学们进一步引导,如何在生活中持续快乐的情绪,抛弃不好的情绪。
步骤六:引导
情绪原先有许许多多,那么,哪一种情绪你期望经常拥有它呢?(快乐、高兴等)我们也来谈一谈快乐的事吧!
步骤七、小结:
是啊!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应对,如何让自己持续快乐的情绪。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十
1、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2、知道擦鼻涕和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
3、幼儿具有爱护鼻子的意识。
1、醋、花露水(用杯子装好)2、翘鼻子噜噜故事课件3、纸巾若干、垃圾桶。
活动重难点:了解鼻子的作用,掌握保护鼻子的方法。
(一)导入部分。
观察画像,指出少了什么师:这是一位粗心的小朋友画的一幅画,这副画没有画完整,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幅画上缺少了什么东西?(出示一张未画完整的画像,引导幼儿说出画像上少了鼻子)师:小朋友真聪明,这副画缺少了鼻子。鼻子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可不能少了我们的小鼻子。
(二)了解鼻子的作用。
1、幼儿尝试闻醋、花露水的味道师幼共同玩游戏《看谁的本领大》,引导幼儿用各种器官去尝试分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物品的特殊气味,如:醋、花露水,并给予说对的幼儿鼓励。
(幼儿闻味道,自由表达)师:你是用什么闻出来它们的味道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示用鼻子闻出来的,并根据已有经验说出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师:你还用你的小鼻子闻过什么味道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闻到过的味道,如饭菜香味、苹果的味道、臭味等)。
2、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还用什么作用。
师:小鼻子除了用来闻味,还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会呼吸并提示幼儿将鼻子捏紧,嘴巴闭上,让幼儿感受鼻子不能呼吸的难受。
师:我们的鼻子除了闻味道,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呼吸)。
1、观看课件《翘鼻子噜噜》,幼儿了解保护鼻子的方法。
(1)幼儿自己用纸巾擦鼻涕,教师观察。
师:刚才看了小朋友们擦鼻涕,小朋友们都很棒都是自己擦鼻涕。可是有的小朋友擦的时候把鼻涕弄得到处都是,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擦鼻涕。
(2)根据幼儿的`表现,讲解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用手帕或纸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鼻涕时,不要乱抹,要用手帕或纸巾把鼻涕擦干净。)。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那么关于“中班心理健康教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十一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离开朝夕相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到陌生的环境――幼儿园,不免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家常说小朋友不跟他玩。要稳定幼儿的情绪,最好的途径之一是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朋友。因此,我设计“小鸭找朋友”的活动,期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体验到有朋友的喜悦心情。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
2、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体验人物的个性特征。
《小鸭找朋友》vcd一盘电视机dvd机
一、谈话:
1、画面(一):有一只在哭泣的小黄鸭。
老师:小鸭为什么哭了?
幼儿:小鸭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幼儿:小鸭没有妈妈。
幼儿:没人跟小鸭玩。
幼儿:小鸭找不到朋友。
幼儿:小鸭没有朋友。
幼儿:小鸭心里难受要打针。
2、画面(二):小黄鸭一路在找朋友,一直找不到朋友。
老师:小鸭为什么找不到朋友?
幼儿:因为小鸭不乖。
幼儿:小鸭爱哭,不勇敢,我没有哭。
幼儿:小鸭打人就没有朋友,不是好宝宝。
幼儿:小鸭玩具不让小朋友玩就没有好朋友。
幼儿:叫小鸭要乖,才有好朋友。我和茜彬是好朋友。
3、画面(三):有一群小鸭在河边、河里嬉戏、玩耍,小黄鸭看见了,高兴得跳起来,它走向小鸭们,和小鸭一起游戏,小黄鸭的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脸。
老师:小鸭高兴的笑了,小鸭为什么笑了?
幼儿:小鸭找到了朋友。
幼儿:小鸭有朋友了。
幼儿:小鸭心里不难受。
自由交流:
老师:你和谁是好朋友?
幼儿:我和慧英是好朋友。
幼儿:我和宋北航、陈鹭是好朋友。
幼儿:我和小鸭是好朋友。
幼儿对幼儿:我们俩个是好朋友。
老师:家里的朋友多还是幼儿园的朋友多?
幼儿:幼儿园的朋友多。
幼儿:周毓熙、黄筱丹、郑秉政……是我的好朋友,我有许多好朋友。……
小结
1)老师:幼儿园的朋友多,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这个大朋友,只有到幼儿园,才有许多朋友玩,玩起来可快乐了。
2)请小朋友找自己喜欢的朋友拉拉手,相互拥抱,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老师:与好朋友抱一抱,心里怎么样?
幼儿:高兴。
幼儿:舒服。
老师:让我们天天上幼儿园,天天跟好朋友玩,好吗。
幼儿:好!
小鸭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物。通过小黄鸭从找不到朋友伤心的哭了,到后来找到朋友高兴的翻跟斗的剧情,让幼儿感受到有朋友的快乐。虽然托班的孩子年龄小,自身的自控力差,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但色彩鲜艳、可爱动人的小黄鸭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们边看边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的回答是简单的,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是需要、喜欢同伴的。当让他们与自己的好朋友拉手、拥抱时,孩子的情绪达到高潮,他们友好得抱在一起,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脸。整个活动孩子想说的气氛十分活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十二
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反之,消极的情绪情感如果长期困扰幼儿不仅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幼儿不良性格的形成,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幼儿时期,成人不仅应该为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而且应该指导、帮助幼儿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排解已经出现的消极情绪,保持愉快心情,做快乐的自己。
1、让幼儿知道经常受不良情绪的困扰会有损身体健康。
2、让幼儿学会排解不良情绪的一些方法。活动准备轻音乐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1、师生一起表演唱《表情歌》
教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表情?不喜欢什么样的表情?
幼儿自由表达。
教师:高兴、快乐是好的情绪,难过、生气是不良的情绪。好的情绪、不好的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呢?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狐狸是个爱生气的小家伙,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吧。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教师:小狐狸有个什么坏毛病?结果怎么了?
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二段
教师:小狐狸唱歌比赛没有得到奖,她生气了,她是怎样让自己高兴起来的?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狐狸漂亮的花瓶被小猴子不小心打碎了,她生气了,她是怎样让自己高兴起来的?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朋友也会经常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你还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呢?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排解不良情绪的多种方法。(轻轻地哭,听听轻音乐、向好朋友诉说,做运动…)
教师播放轻音乐,师生共同欣赏,体会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活动延伸设置拳击区,为幼儿提供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结合美术活动,将自己的心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布置成“心情区”。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的不良情绪,指导、帮助幼儿学会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十三
1.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克服害怕的方法。
2.两次的调查,让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课件、幼儿人手一个自画像、展板一块。
(一)欣赏故事,引出问题
1.师有感情地讲故事。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发生了什么事?(幼:幽灵。一起喊:幽灵幽灵,我不怕你)
2.生活问题:你是怎么睡觉的?你跟谁一起睡?(引导幼儿说出(1)和爸妈睡,(2)睡一个房间,但是分床睡(3)分房睡)
师:这么多人都想说一说,我有一个好方法――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图片)
和幼儿一起讨论“统计表”上图案的意思。
2.出示自制展板统计表,请每位幼儿把手中的“自画像”贴在相应表格中。
3.师幼共同观察、总结。
有几个小朋友是分房睡的?有几个小朋友是分床谁的?有几个小朋友适合爸妈一起睡的?(师幼一起数数,教师在表格中用数字记录)
(二)联系生活,展开讨论
提问:
1.你为什么会自己睡呢?(提问分房睡的幼儿)
幼:没人跟我抢被子,很舒服。
一个人睡,有没有害怕过呢?小结:一开始害怕,慢慢地适应了就好了。
2.你为什么要跟爸妈分床睡呢?(提问分床睡的幼儿)
3.你们想过要自己睡吗?(提问同床睡的幼儿)
请自己睡觉的孩子帮不敢自己睡觉的孩子想想办法。(幼儿讨论,说一说,教师随即点击相应图片。)
(三)继续欣赏故事,感受故事情节
师:有这么多好方法,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做的呢?(播放课件)
幼:一起睡。
师:谁愿意把你害怕的事大声说出来?(请幼儿面对幽灵图片,大胆、大声说一说)
师:现在感觉怎么样?幼:心里舒服多了。不害怕了。
(四)大胆尝试
师:现在有没有勇气,想自己睡一睡呢?
幼:想。
师:那就请你把你的头像试着变一变吧。(幼操作)
(五)活动结束:
“原来――现在――想尝试――”的句式说一说)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十四
1.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感觉,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惧。
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知道害怕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解决。
重点难点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知道害怕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解决。
1.幼儿前期调查(调查表):知道自己和家人害怕的事或物;
2.绘本《我好害怕》、成长树ppt
一、绘本植入,了解小熊的害怕。
1.你们看,谁来了?小熊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发现的?
2.小熊遇到了哪些害怕的事情?它害怕的时候会想什么?
小结:小熊害怕的时候想哭、想找妈妈。关注点:
幼儿对绘本内容是否感兴趣,关注幼儿表达猜测和想法的积极性。
策略:
1.课件辅助:让幼儿直观感受画面内容。
2.问题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画面信息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表达。
本环节是让幼儿通过观察猜测小熊的情
绪状态,知道小熊害怕的事情。
二、生活回顾,说说我们的害怕。关注点:
1.结合前期调查大胆说说自己或爸爸妈妈害怕的事情。
2.关注幼儿间的个体差异策略:
1.榜样示范: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信息较完整的表达。
2.质疑推进:将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幼儿,通过孩子的交流知道原来大家都会有害怕的时候。
3.相互交流:引导幼儿相互讲述,给每位幼儿提供讲述的机会。
本环节是让幼儿通过调查展示、交流讨论等形式,鼓励幼儿结合实际大胆讲述自己或爸爸妈妈害怕的事和物。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讨论知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害怕、担心。
1.小熊害怕汽车、巨大的声响
声……那你害怕什么?
2.出示调查表:请幼儿说说自己
或家人害怕的事情。
提问:
(1)你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害怕?
(2)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3)爸爸妈妈有害怕的时候吗?他们害怕的是什么?
小结:小熊有害怕的时候,小朋友有害怕的时候,大人也会有害怕的时候,我们都会害怕,所以害怕没有什么丢人的。
三、互动交流,形成新经验。关注点:
1.愿意分享自己解决害怕的方法。
2.幼儿的倾听习惯策略:
1.自主交流:创设机会引导幼儿能积极分享自己解决害怕的方法,积累不同的经验。
2.个别鼓励: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肯定与鼓励。
3.课件辅助:设置成长树,鼓励幼儿结合经验说说用什么办法可以克服害怕的心理。
本环节是让幼儿参与交流讨论,根据生活中不同的害怕说说解决的办法,从文学作品到自身实际相连接,进行经验的迁移。
1.当你害怕的时候,有没有好办法让害怕的感觉好一些呢?
2.幼儿自由交流后,说一说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害怕赶走。
3.经验梳理,我们的成长树。
(1)出示成长树:这颗树上藏着很多小朋友害怕的事情,现在我们要一起把这些害怕消灭掉。相处一个解决的方法,这颗树上就会长出一个爱心。
(2)有小朋友害怕黑夜,谁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3)害怕蛇怎么办?
小结:原来,解决害怕的方法有这么多。害怕的时候可以向别人说出来,可以让妈妈抱一抱,可以找好朋友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四、延伸活动——漂流瓶的秘密
1.还有很多小朋友正在面对害怕的事情,我们一起把这些解决害怕的秘密分享给他们吧。
2.幼儿表征,放入漂流瓶送给朋友。秘密的分享能增加幼儿本身的信心。也能使更多的孩子获得缓解害怕的经验。
活动中让孩子说害怕的事情,交流对害怕的感受,让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得到释放。绘本中小熊对害怕的感受也是孩子们曾经有过的,熟悉的生活经历很快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和迁移。调查表的运用更是能让孩子了解,原来爸爸和妈妈也有害怕的时候,害怕可以通过很多办法解决。孩子获得的体验是多元的,经验也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交流中得以提升、内化。成长树环节的设置,克服一个害怕就有一个爱心,让幼儿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每个人都有害怕。但是,只要战胜害怕的心理,可以可到更多的开心、快乐,效果较好。延伸环节漂流瓶的设置,能让幼儿在自己获得解决害怕的方法时,还能给同伴带去经验分享。
实用幼儿情绪的论文大全(15篇)篇十五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大班幼儿在与同伴共处时,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不开心,这样负面的情绪会造成小伙伴间关系紧张,影响幼儿的活动情绪。所以设计本次教育活动《我有开心法宝》,从两方面入手,既教育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发生争执或不开心时能通过多种方法排解气愤、难过等不良情绪,初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同时又引导幼儿学会运用这些开心法宝关爱同伴,帮助同伴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使朋友间的友谊不断加深,培养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
1、了解情绪的变化,知道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2、能说出自己不开心时的心理感受,会用2~3种方法调节自己或同伴不高兴的情绪。
3、能保持欢乐情绪,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重点:能说出自己不开心时的心理感受,知道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难点:能运用小组合作绘画并讲述出2~3种开心法宝,调节自己或同伴不高兴的情绪。
1、经验准备:让幼儿提前回忆一些自己过去不开心的事情,并且寻找解决办法。
2、物质准备:ppt课件、视频、心情收集板、纸、笔、信封
一、导入:播报羊村电视台——心情播报
1、“小朋友都收看过天气预报,那你听说过心情播报吗?其实我们的心情就和天气一样也有晴天、阴天、雨天。心情和大风一样也可以用数来表示。很开心:心情指数就是10级;很生气就是1级;我们的羊村里住着一起可爱的小羊,他们那儿就有一个奇特的心情预报,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2、播报心情
教师:“现在开始播报心情预报。喜羊羊今天战胜了灰太狼,心情好,心情指数十级;而我们的灰太狼,被打败了,生气,心情指数五级;我们的懒羊羊,上课又迟到了所以今天很生气,心情指数一级,心情播报完毕,谢谢收听。”
二、请幼儿播报心情,并了解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2、讨论交流: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总结: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高兴的时候就会有笑脸。不高兴时会有哭脸。
3、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心情?生气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幼儿讨论后发言)
4、播放ppt:《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5、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慢羊羊村长都在视频中都告诉了我们,生气有哪些危害啊?”(幼儿总结)
三、寻找“开心法宝”
1、教师:“原来生气的危害这么大,(展示心情收集板)可是我们班今天还有许多小朋友不开心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想个好办法让他开心起来,我们就叫它开心法宝吧。”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不开心的原因。
(2)请其他幼儿想一个办法让不开心的幼儿开心起来。
2、幼儿分组合作绘画开心法宝。
教师:“原来小朋友有这么多好办法,下面让我们帮它都画下来。看哪组想的办法既多又好,画完后每组请一个小朋友当代表将你们组的开心法宝分享给所有小朋友。
3、每组请一位幼儿讲述自己组的开心法宝,其他幼儿补充。
提问:“刚才小朋友都说听音乐能让人开心起来,下面老师播放两首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那首能真的让我们开心起来,为什么?”(一首欢快的,一首伤感的)
4、小结:快乐,舒缓的音乐可以使人感到开心愉快;而悲伤的音乐会让人感到难过。所以小朋友在不开心的时候,应该听一些快乐舒缓的音乐。
5、教师总结:老师这儿有一个大宝箱里面已经装满了小朋友刚才找到的“开心法宝”,比如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向小伙伴倾诉、听音乐,做运动等,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暂时忘掉它。
四、运用开心法宝,解决生活中不开心的事情
1、教师:“今天我们收集了这么多开心法宝,就让我们一起帮助我们班不开心的小朋友。(2)讨论:你准备用什么开心法宝去帮助不开心的小朋友。
2、教师总结: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开心法宝”,生活中我们要多运用自己的法宝让自己和他人都变得开心起来。
活动总结
本次《我有开心法宝》活动中,我采用情境教育法,设置“羊村”这一生动,形象的情景并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了解生气的危害,帮助自己和羊村的小羊们运用“开心法宝”调节情绪。我还坚持孩子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积极鼓励幼儿交流,合作,发现属于自己的“开心法宝”,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中,孩子积极思考帮助他人的方法,达到目标“会用2~3种方法调节自己或同伴不高兴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