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撰写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一
尊敬的党组织:
这次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是一个具有全面性的改革方案,文件中设计的改革不是单项改革,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系统改革。我们看到,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深圳推出了几百项改革,比如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物价改革等等,但多是独立推出的单一事项改革,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彼此之间的关联。现在要进行的改革,是全面系统的改革,是彼此之间具有相关性的改革。比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彼此之间就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推进这两项改革,在分别独立运作的同时,也必须要考虑联动和协调的问题。
另外,这是个具有深刻性的改革方案。文件中涉及的改革,不是浮在表面,解决表面问题和矛盾的改革,而是深入内里、触及灵魂,涉及体制机制、解决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改革。一些改革,是在以前改革基础上的深化,比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早在特区建立初期就已经涉及到,后来又逐步深化和扩大。但现在的收入分配情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因此,又作为重点领域的改革推出;一些改革是触及党政部门和公职人员自身利益的改革,比如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问题。一些改革是久积的历史问题,比如,股份合作公司改革问题;一些改革则是全新的改革,比如生态文明方面的两项改革和前海的一系列改革等,都是全新的。
这次改革方案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文件中设计的改革,对深圳来说,都是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和长久面对的问题,通过改革,建立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效体制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有利于深圳的现实发展和长远发展。同时,有些问题,对全国来说,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虽然,有些问题在其他地区现在可能还不明显、不突出,但不等于将来也不明显、不突出。深圳先期遇到了,就要先思考、先探索,就要担起先行先试的角色。因此,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如果效果好、成功的话,对全国就具有示范意义。已经实施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碳排放权交易等,效果就很好,具有示范意义。
文件中涉及的改革,虽然都是涉及面广、影响大、有难度的问题,但是对现在的深圳来说,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都是切实可行的。可以说,设计、实施这些改革,时机成熟,基础良好。比如说,生态文明方面的两项改革,是发展理念的问题,也是实实在在能够解决问题的举措,是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实实在在积极影响的改革。而深圳已经具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的思想认识、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
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落实,我们主要要做好设计、执行和监督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做好设计工作,设计改革方案要客观公正、避免只讲部门利益和眼前利益,要部门利益和全局利益相结合、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兼顾。因此,设计具体改革方案,最好能由没有部门利益的机构,比如政研室和改革办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社科研究机构和高校人员参加。另外,要做好执行工作。执行改革措施要积极稳妥。深圳不比从前,现在体量大、影响大,深圳的一举一动,特别是涉及改革的举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改革的设计要科学、执行要周密。要积极又要稳妥。后期更要做好监督工作。监督改革实践要奖惩并举。执行力度大、效果好的,要奖励、重奖;执行不好的,要惩罚。要建立衡量的标准,建立奖惩的制度。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勾画新的蓝图,改革进进攻坚期,深水区,前进之路,也许布满“地雷阵”,也许到处激流险滩,其艰巨性、复杂性不问可知。在大调剂、大变革、大转型中,改革需要更大的勇气与聪明,新旧题目交织、利益主体多样;改革越深进,就越要触及深层题目、体制弊端,各个领域的改革越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每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只有坚持全面改革,让各项改革综合配套、协同推动,才能在良性互动中构成整体协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解决的大多是触及面广、配套性强、利益关系复杂的题目。推动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是条件,就业保障、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改革一样需要有序跟进;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业是关键,行政体制、金融体制、财税制度等改革也是重要支持;总之,越是改革情势扑朔迷离、利益格式盘根错节,越要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整体部署,行将出台的改革“线路图”和“时间表”,将会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要事。如何落实好全会精神,必须做到“五要”。
要有全面的眼光。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布局,并且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集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其核心和重点无疑是“全面”二字。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也必须牢牢确立“全面”思想,要有全面的眼光,一定要兼顾统筹、全面推动,切忌单兵突进或孤立片面地想题目、办事情、抓改革。国家制度建设或国家制度现代化,其本质就是加速各类要素积累,增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华等。在中国还要保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长治久安、祖国同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由此,就需要全方位的变革,这包括观念变革、经济变革、政治变革、社会变革、文化变革等等。只有全面抓、抓全面,才能使中国改革全面深化、整体推动。
要有深化的谋略。改革开放35年来,各方面都获得了使人注视的成绩。但是,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题目开始逐步显现,要深进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思想熟悉,尽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一知半解。要对当我区发展情势有深进透彻的分析和掌控,找准改革突破的关键点、着力点,深化改革措施,将改革不断引向深进,尽不能走过场或等要靠。
要有改革的魄力。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改革更是解决题目、化解矛盾的宝贝。但是,改革必将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必将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当前,改革进进了深水区、攻坚期,特别需要有攻坚克难、排除一切干扰的勇气。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和勇士断腕的决心,义无返顾、奋力向前,勇于打破固有益益格式,坚定不移、按部就班地推动各项改革。要勇于啃“硬骨头”,勇于拆解“硬骨头”,要建立“不改革就没有前途,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没有更高层次发展”的思想和理念,靠改革促发展、靠改革调结构,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有务实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脸部署,提出的改革“线路图”,要想变成美好的现实,必须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需要传承和发扬务实作风,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落实精神,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既不能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更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要有清正的环境。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没有一个清正廉洁的环境不行。要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在全区构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支持改革为荣,以破坏改革为耻”的良好风气,使干部群众都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支持改革,服务改革,共同推动“中国号”巨轮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吹响,蓝图行将绘就,接下来就需要全党全国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共同做好“落实”这篇大文章了。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三
根据通知精神,现将我委20xx年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20xx年,我委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重大改革决策部署要求,组织全委人员及时认真学习传达上级的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从思想上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认识。
二、对照排查,狠抓落实。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结合我委工作职能实际,及时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职能科室、每一个具体人,强化职责、明确责任。对事关群众利益的工作事项,认真组织排查梳理,严格按行政效能建设要求,能下放的下放、能简化的简化,在全县积极推行实施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一点通”项目,按照“就近办、来就办”的原则,实行县、镇、村三级联运,极力打造在全县任何一个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点都能办成事的工作运行平台,最大化服务群众,解群众所急。
三、项目推动,惠及群众。
深入推进人口计生“点金富家”和“暖家帮扶”行动,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社会救助长效机制。
1、积极实施“点金富家”项目。20xx年,我委按照创新人口计生“生育关怀”工作机制要求,自筹资金,计划分三年时间,为全县100户有主动创办种植、养殖等致富项目并先行自筹资金搭起项目框架的计生困难家庭无偿提供0.5-1万元政策资金帮扶。20xx年帮扶23户计生困难家庭,共发放帮扶资金14.1万元;20xx年帮扶38户计生困难家庭,计划发放帮扶资金13万元,第一批已发8.4万元。一是存在问题。该项目所需资金目前是计划生育公益金中一部分,我委自筹一部分,尚未完全纳入县财政预算,因资金有限致帮扶面不大、帮扶度不够,20xx年可能因资金的问题导致这项工作不能如期实现。二是建议。县政府要将该项目帮扶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每年拨给项目所需专项资金,确保“点金富家行动”深入持久的开展;各镇党委、政府要积极做好项目户跟踪服务工作,县农委等相关部门要在技术上给予项目户最大政策支持,确保项目户实现致富的目标。三是下半年工作安排。继续做好项目户的跟踪服务指导,加大资金使用评估,筹集并落实第二批项目资金。
2、扎实推进“暖家帮扶”行动。重点解决我县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简称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及时兑现省特别扶助政策,对年满60周岁人群提供养老政策保障服务,为农村、城市无业的扶助对象缴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保额500元的家庭成员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及家庭财产损失综合保险,对有再生育意愿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给予资金上的扶持,联合住建局提供城镇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联合教育局为残疾独生子女提供免除高中阶段学杂费、入院校就读补贴50%学费及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的保障,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政策扶助家庭。一是存在问题。目前部门联动、综合实施扶助保障不够。二是建议。要以县政府牵头,对各部门的优惠政策、救助保障范围进行梳理整合,统一出台文件进行规范运作。三是下半年工作安排。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政策人群调查核实,切实把各项保障有效落实到位。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四
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充分认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严格遵循育人规律,不断创新路径方法。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就必然要求培养与之相符合的时代新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培养一大批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各方面与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我们才能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培养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补足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理想信念动摇,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理论的清醒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努力创新理论武装新途径,提高理论传播有效性,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培养时代新人,必须遵循育人规律。一是要立足“长”“常”。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摒弃急功近利念头,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恒心,久久为功,抓长抓常。二是要注重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信息接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效果导向,创新育人的理念、手段、载体、途径,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上同向发力,取得实效。三是要把握关键时期。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做事做人的基本道理融入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养时代新人,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涌现了无数先进模范,他们身上汇聚了感人的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建功立业。比如,湖北推荐的两位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和吴天祥,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隐姓埋名三十载,为国防建设奋斗终身,影响带动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默默付出、科技报国;吴天祥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湖北诞生了2万多个“吴天祥小组”,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为群众服务,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我们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以英雄榜样的高尚形象、感人事迹、精神力量去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
培养时代新人,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好的社会风尚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熏陶人、感染人、引导人,起到成风化人的积极作用。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化“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推进移风易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力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新时代乡村文明新气象。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实践性、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时代性、真理性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品质及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思想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管用实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握“顶天”和“立地”两个维度,真正体现创新理论的思想性和行动指南作用。
从“顶天”来看,要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和价值;要让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从理论认识变成行动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和力量源泉;要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经验,进而上升成为系统化的理论总结;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价值引领、舆论引导、国际传播等价值功能和实践指导意义,真正体现这个创新理论所具有的高度、深度和宽度。
从“立地”来看,要围绕当代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进一步强调创新理论的实践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现实问题;要坚持以“思想引领,凝心聚气”为抓手,坚持“管用、实用”和“务实创新”的态度,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既有科学性又能接地气,进而推动创新理论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
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话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大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出,要创新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创新理论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入推动思想宣传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值得我们深入总结。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来源。实践证明,西方的话语体系、西方的概念体系、西方的学术体系,无法真正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发展规律,更无法有效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第一,要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的实践发展、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为来源和基础,不断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第二,要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发挥价值功能和引领作用。
第三,要正确处理学术思想创新、内容创新与方法创新的关系,以高质量的学术思想为引领学术体系创新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根本所在。
第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体现学术创新价值、实践指导价值、舆论引领价值,确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问题、需求和效果导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之一就是创新传播手段。要综合运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各种工具、手段、方法,全面推动创新理论“飞入百姓家”,进而入心入脑。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传播手段创新,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技术、移动工具等相互融合,深刻影响并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一步传播创新理论,需要学会综合运用新媒体手段,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走深、走细、走实,不断扩大创新理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深入全面调查研究,形成系统化政策建议和工作方案。要以实际效果立足点,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增强创新理论的诠释力和引领力。
三是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增进创新理论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和世界走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方案,需要在世界上发挥作为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和担当。一方面,要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另一方面,需要向世界阐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案和积极作用,说明中国为何以及如何为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出新的贡献。
四是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选拔人才,帮助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新本领,打造并形成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思想文化工作者队伍。
【思想宣传范文】三。
改革开放40年来,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接力奋斗,实现了由“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书写了在新形势下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新篇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生动体现。在担任党的之初就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制度改革和创新,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强调知行合一。他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将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人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民结合起来,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求鼓励地方和基层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治理、创新创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积极探索,从而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都聚焦到改革和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上来。
灿烂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花,结出了造福人民的丰硕果实。党的xx大以来的5年,主持召开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20xx年至20xx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党的xx大前的10.2%下降到3.1%。我国已织就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以更宽广的视野进行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
从推进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看,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的,定位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覆盖的领域是全面的,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的同时,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指导改革的战略布局是全面的,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的奋斗方向也是全面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在改革,重点在全面,关键在深化。而深化又主要体现在改革的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上,也体现在重大改革举措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上;还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联动上,即主动塑造政治关系友好、经贸规则有利、发展空间广阔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为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从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看,敏锐把握世界大势,强调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要做参与者、引领者。他提出“三个共”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提出“四个共同”的全球治理理念: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还阐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三个推动”的基本主张,即推动二十国集团完成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变,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新变化,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所有这些,对于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影响深远。
全球治理内涵广泛,涉及经济治理、卫生治理、气候治理、国际和地区安全治理等。其中,全球经济治理是关键。在20xx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阐释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同时,他还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四大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这一系列重要主张体现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具有引领时代的鲜明特点。
在关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系列主张中,都有一个不犯颠覆性错误和不搞颠覆性改革的重大命题。他强调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他指出,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但只要它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就不能随意被舍弃,更容不得推倒重来。可见,中国主张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是对现行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格局的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内政外交逻辑内在一致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世界发展利益高度负责的生动体现。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顺应当今世界是创新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时代潮流,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他科学把握改革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为创新拓宽道路,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这些重要论述打通了改革与创新的内在逻辑,激发出强劲的创新力,促进改革与创新同向发力,推动现代化建设内外联动。
党的xx大以来我们党推动的全方位创新,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而且体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创性实践中。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相贯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在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特别是中高端供给,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经过几年来的艰辛努力,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改革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新时代改革创新与发展创新紧密结合的鲜明特征之一,就体现在由发展出题目、靠改革做文章。创造性提出并坚定不移贯彻的新发展理念,从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的创新发展,到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协调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的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的开放发展,再到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共享发展,都是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确立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价值导向,都彰显出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改革创新和发展创新的同向发力。
经过不懈努力,现在我国已逐步构建起各种创新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的广阔平台,不论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不论基础设施还是经济业态,不论商业模式还是消费方式,都日益迸发出创新的澎湃动能。仅从科技创新来看,目前我国科技实力已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一些前沿方向的创新已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慧眼”卫星遨游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这些创新成果,都是在我们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伟力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推动的创新还呈现鲜明的内外联动特点。在20xx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指出中方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在20xx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他强调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在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这体现了中国改革创新和发展创新同世界的联动。20xx年初,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目标相契合,同样体现了改革与创新的内外联动。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还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各领域的改革和改进、联动和集成,都必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强调坚持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积极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增强改革的穿透力;强调把我们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强调在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中,都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强调我们党在新时代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既要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又要把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等等。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思想宣传范文】四。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选人用人规律的深刻揭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道德风范,体现了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一、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党的xx大以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就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xx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20xx年10月,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20xx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尽管不同,但忠诚干净担当是始终不变的选人用人标准。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
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普遍要求。忠诚是政治底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忠诚,首先是对党中央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干净是做人底线。必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严守纪律规矩,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担当是做事本分。要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尽职尽责、尽心竭力,自觉投身到火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忠诚干净担当是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二、加强党性锻炼,安定为政之魂,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一要忠诚于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要求每个党员干部任何情况下都要时刻想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任何时候都与党组织同心同德,忠贞不贰。当前,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要忠诚于党的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党员干部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
三要忠诚于祖国。在当代中国,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忠诚于党同忠诚于国家内在一体,忠诚于国家就是忠诚于社会主义中国。忠诚于国家就要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选择面前,毫不犹豫地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牺牲自己、服从大局。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忘我的奉献精神,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四要忠诚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首要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忠诚于党同忠诚于人民有机统一起来。
五要坚决反对做“两面人”。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是好的,能够做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想、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但同时要看到,少数党员干部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口头上大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内心却存有疑虑,甚至求神拜佛、迷信西方;有的口头上大谈党的宗旨、群众利益,实际上却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信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即使学了也是用来应付场面、装点门面,更无心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有的忙于造声势、出风头,把精力用在做表面文章上,而对落实工作则不了了之,等等。这些就是表里不一的“两面人”。党员干部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两面人”现象,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三、加强道德修养,坚持廉洁自律,打牢个人干净的从政之基。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若不能守住个人干净的“底线”,就会像大厦失去了支柱、大坝动摇了根基,必然带来政治上的腐败、生活上的腐化、道德上的堕落、法纪上的失范。做到个人干净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努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自古以来,欲明德于天下者,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则以正心为要。作为党员干部,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官德”,应该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正心正己,常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通过自省、自责、克己、律己,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不仅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还要慎微慎独,解决好小节小事小处的问题,既要大处着眼又需小处着手,防止“温水煮青蛙”。
二要用好手中权力。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在各种诱惑面前,一定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全方位管理,加强党内监督,建立从严管理体系,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
三要严守党纪国法。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更是自觉的纪律,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明显的标志。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习惯在党纪国法约束下作决策,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办事情。要把党纪国法当作带电的高压线,努力做遵守法纪、廉洁自律的楷模。
四、明确从政本分,牢记干字当头,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素质。
强调:“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也是从政本分”;“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职务就有责任,有责任就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首先,敢于担当要克服不作为的错误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党的干部是人民选出来为人民服务的,更应该勤政敬业、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如果只想当官不想作为,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就当不好领导,也不会受群众拥护。当前,党员干部担当尽责,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确立的行动纲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新时代各项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其次,敢于担当要勇于应对各种矛盾挑战。现在,我们党正带领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直面矛盾问题,敢于冒风险、涉险滩、攻坚克难,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亮剑、表明态度,绝不能有了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退缩。
第三,敢于担当要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能力。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按照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素质,解决本领恐慌问题。高素质专业化,通俗地讲就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高素质着重讲政治素质,专业化着重强调在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高领导能力前提下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要真情关爱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关注身心健康,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让多干实干的干部“不白干”,流血流汗的干部“不流泪”,受到误解的干部“不委屈”,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思想宣传范文】五。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无疑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不可或缺的“罗马大道”。
从发展进程而言,中国的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由以往浅层次、碎片化和非均衡性向深层次、整体性和全面性转变,这必然是一个伴随着阵痛和机遇的阶段。改革拒绝反复性、拒绝一叶障目,更拒绝隔靴搔痒和蜻蜓点水,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阶段、新问题、新视野要求改革者唯有提升危机意识,冷静清醒面对挑战,扎实推进改革,避免改革反弹和走进误区,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观古今中外之改革,无不是思想先行。中国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当下的“顶层设计”,表明了改革的主动性更强。思维是思想的导向,思维变则思想变。房子需要经常打扫,人们的思想同样也需要经常打扫。改革就好比一座房子,必须不断进行打扫,才能处处整洁有序、焕发光泽。辩证法讲究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改革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改”要求改革者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自我纠错的意识,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失误甚至错误勇于反思、敢于承担。“革”则警醒改革者要对不利于改革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规则制度进行变革和剥离。建一座楼需要几年,可拆除一座楼几天就够了。不破不立,我们不能轻视“破”,但更应该重视“立”。不同于社会发展具有某种自发性,我们的改革具有目的性、主动性。这要求我们既要避免社会惯性思维的驱使,又要积极主动变革各种守旧思维。变还是不变,什么可变,什么不可变,朝着什么方向变,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改革就是要变,就是要破除教条主义思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思想一旦转变为物质力量,就会成为摧城拔寨、破除守旧阻碍势力的巨大力量。
改革,不进则退,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看问题关键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清改革的本质,我们才能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回溯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强调道路自信,改革的进退与这条道路息息相关。中国的改革是一条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史无前例。中国道路抑或改革不是托古改制,不能臆想古代所谓的“黄金时代”,而是要把眼光注视未来,奋力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改革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方向、原则问题。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改革,就是维持现状,甚至退到改革之前。不管是赞成改革还是反对改革的人,他们都看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只是他们看待这些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认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改革在某些领域浮于表面,没有进一步深化造成的结果;后者则认为这些问题是改革带来的,应该回到改革之前。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看待问题的落脚点迥然相异。除了这两类言论,还有些人希望维持现状,这种人毫无疑问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接受更多人来分享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为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着想,如果放任问题发展,必然会危害到改革,最终损害最广大人民利益。逢改必反,来者皆拒,这是懒人思想,更是既得利益作怪。事实上,这些利益本应由更广泛的人群享受。每当改革进一步深化时,就会出现利益调整问题,所以这些既得利益者是维持现状的天然拥护者。不可否认,改革中诸如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浮现,但这不是改革本身带来的问题,恰恰是改革把原本就存在的诸多问题揭露出来。正如苏联解体,不能把责任附加于马克思主义身上一样,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绝非改革所引发。实践中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做好顶层设计,细化操作层面,切实深化改革,进而推动正视和解决。
反思改革不是反对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坚定推进改革的后果显而易见,苏东剧变前车之鉴足以警示后人;无正确方向推进改革,也会把改革带进死胡同。革故鼎新,必是天翻地覆。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改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破除一切积弊,把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系于改革一身,但中国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是坚持惯性思维抱残守缺,还是进行思想解放推陈出新?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业已证明了改革正确性和必要性。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下,中国改革到了要狠推一步、猛击一掌的历史时刻,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是中国当下必然之选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最终要付诸实践。改革不是推倒重建,采取简单取代或彻底否定,都是在改革旗帜下摒弃改革,这种改革往往是在“重建”掩护下的消灭。邓小平曾深刻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改革是对原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的改变,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具体体制。很明显,改变的是具体体制,坚持的是根本制度。体制和制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改什么或不改什么,这既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所支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东剧变已经告诉我们,放弃四项基本原则、放弃社会基本制度,放弃意识形态,最终只会走向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改革进程中的成果和教训并不是改革的单纯试金石,不是仅仅验证、说明改革正确与否的新例证,而是改革更加锋利的磨刀石,既是对改革的实践检验,又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剧,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等。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更大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必须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五
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在不断更新、积累、实践中的学习,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
学习在于更新。要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升档次。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它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因此,面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我们不能固守早已过时的工作方式方法去处理群众的态度,群众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而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理论,用新的群众工作方法与方式,真正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砥砺人格、丰富人生的重要需求,挤出时间多学习、减少应酬多读书、持之以恒多钻研。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学习在于积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党员干部学习积累中要注意两点:一要扩展知识的广度。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多。既要学精本职的,又要大胆涉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不经意间擦起绚烂的火花。二要延伸知识的深度。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只重视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陷于迷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那么,党员干部要面对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的改革时,只能是束手无策。
学习在于实践。“知”与“行”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把知和行的关系表述为“知行统一”。“勤于思则理得,勤于行则事治”。因此,我们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根本目的是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党员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推进好、处理好收入分配、行政体制、民生保障制度、医药卫生和户籍制度等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要在不断的更新、积累、实践中学习,深入践行“为民务实清廉”,提升驾驭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的能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党的事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按照《中共xx县委关于分解落实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总结为要任务及责任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对照工作内容,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深入调研,积极探索,为我县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深化改革取得实效。
一、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一)直接监管行业。我局为强力推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控制体系,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做好安全发展规划,严格执行高危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淘汰非煤矿山、工贸行业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进园区,制定烟花爆竹经营准入标准,全面推进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和安全责任险。
(二)综合监管行业。为推进我县重点项目建设,我局制定了需安评的项目筛选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对宁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积极协调交通、建设、电力等部门和涉及的镇,按照责任分工,严格行业标准,加大了安全监管力度;加强了危桥、危隧、危路整治,加强了建筑市场监管,强化了消防检查,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大力发展安全产业,强化基础建设。
(三)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引导企业实施安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技术示范项目,着力提升安全科技支撑保障能力。非煤矿山领域,突出地下矿山开采事故防治关键技术与装备的使用,重点督促岿美山钨业公司落实“六化”建设和存窿矿装载先进技术。危险化学品领域,突出化工园区防管控一体化监测监控技术。全力协助了国盛铁路公司装备在线监控。职业卫生领域,突出先进适用的矿井劳动保护用品、尘毒防护与治理技术、有毒有害物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先后在优能特公司、大华新材料公司和岿美山钨业公司推广了新产品、新工艺。应急救援领域,突出快速救援技术与装备、便携式救灾器材的应用,积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道路交通推行了在线监测,实施动态监控系统等安全信息系统。我局建立了全县的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完善了全县7个镇和工业园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管装备,公开了举报电话:。
二、建立隐患排查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上半年,县安委办制定了《xx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和《安全生产》、《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面推进了企业分级分类管理系统、事故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制定了全标准体系、安全教育培训等系统工程建设,建立了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企业安全标准化评级、企业事故隐患排查登记等工作平台的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形成属地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统筹协调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系。力争用2—3年时间,在全县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深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推动企业安全达标升级,实现长治久安。
三、制定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企业公告制度。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企业必须公示安全生产风险,企业从业人员对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有知情权,对企业存在的重大风险,包括重大危险源,严重的职业危害,重大事故隐患,以及存在重大危险的设备设施,都要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公告,让员工知道,让社会知道,这样便于进行监督,便于加强日常的防范。根据规定,必须在企业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分别标明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必须在重大危险源、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置明显标志,标明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必须及时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内容,建立档案。如果有企业不按要求,安监局依据《安全生产法》进行处罚。按照省安委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我局已召集全县重点企业负责人召开会议,建立了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制度、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安全生产诚信评价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诚信报告和执法信息公示制度。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七
今天,通过对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展开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入新时代的改革果敢抉择、指引方向。科学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更快地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三点:
一、把握决定主题,深刻领会改革理论和政策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首先,把握决定主题,深刻领会改革理论和政策的过程中出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如敢于动利益,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动关系等。在以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改革的目的是让多数甚至全体民众共同富裕共同享有改革成果。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就要敢于动既得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的目的深入人心,才能使百姓全力支持改革。敢于动关系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健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机制、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这次改革中,对于关系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市场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
其次,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对于我们中国社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我们中国的面貌彻底改变,人民的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就业条件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进一步发展的难题以及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把握时代背景,要紧紧抓住发展的内外部的机遇与挑战,继续深化改革。
最后,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部署。但不论从哪项措施看都是以民生为主。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整个部署中,充分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六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其实就是六位一体的总布局,在以往的六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内容,那就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这说明生态环境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指国家经济组织的形式,它规定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调控或影响社会经济流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等。可见,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想使中国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使经济体制能促进经济发展。
四条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是深化改革最基本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思想上应该遵循的原则,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成千上亿的变化,如果固守思想,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则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又何谈发展?何谈改革?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在思想上指导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近几年来,我党我国的发展对更注重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也是在整个继续深化改革的部署中所体现的一个特点。
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一直以来在发展过程中所强调的,改革是目的,发展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所以这三者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所谓三性方法: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改革只有循序推进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改革应从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着手,实现三维度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深化改革。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八
根据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文件精神,关于报送《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的通知,石农改组〔20xx〕3号,我场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开展了总结,现将总结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认真总结。
xx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历时2年,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为做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我县成立了专门的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林业局局长、县政府办副主任任副组长,编办、发改、财政、人社、国土、规建、交通、水利、林业、群工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xx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并由县林业局组织实施。
(二)、改革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1、林场布局整合优化到位。
在稳定原xx县王岗坪森林经营所林权面积的基础上,将县林业局持证、分布在各乡镇的零星国有林由xx县国有林场代为经营管理,其经营范围为王岗坪林区、黄草山林区、白水河林区、混合山林区等,整合调整后的xx县国有林场权属清楚、四至分明,经营管理面积94.078万亩,其中:国有林地面积88.7759万亩,区划界定公益林面积80.20xx万亩(国家公益林80.0926万亩,地方公益林0.1078万亩),商品林及未区划界定面积13.8766万亩。
2、林场属性界定到位。
xx县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等生态公益服务职责,县编委以《关于调整县王岗森林经营所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石编发〔20xx〕27号)确定xx县国有林场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3、编制岗位核定到位。
根据xx县国有林场区域特点、管护难度、原有编制、现有人员等因素,县编委以《关于调整县王岗森林经营所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石编发〔20xx〕27号)核定xx县国有林场事业编制15名。按照核定的事业编制,县人社局以《关于核准xx县国有林场岗位设置的复函》(石人社函〔20xx〕11号)核准xx县国有林场管理岗位3个,专业技术岗位6个,工勤技能岗位6个。
4、人员安置到位。
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和以人为本、确保稳定的原则,妥善安置xx县国有林场28名职工,符合政策纳入国有林场事业编制人员8人;通过国有林场购买服务参照事业管理人员2人;解除劳动关系国有林场给予经济补偿10人,安排到天保工程从事森林管护工作;退休人员8人采取退休金不足由财政补差方式解决,全面妥善安置了职工。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国有林场性质、职工身份和安置渠道,将全部国有林场职工按规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全覆盖。落实国有林场职工住房公积金政策。
6、转换经营管理机制。
落实国有林场法人自主权,实行场长负责制,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森林资源离任审计制度,xx县国有林场管理逐步完善。
7、财政保障。
按规定使用各级改革资金。上级拨付xx县国有林场改革资金172.4万元,我场严格按规定使用上级拨付的改革资金,目前已支出改革资金87。15万元,剩余改革资金已列为xx县国有林场未来工作预算改革资金,主要用于清偿债务。
8、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xx县国有林场作为县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县政府对县林业局的考核机制,20xx年按县林业局绩效考核方案执行,目标考核兑现到位。
9、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20xx年底协助县交通局完成xx县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结点23.6公里四级公路的申报相关工作。
10、清偿国有林场改革前的债务。
11、国有林场改革验收情况。
20xx年10月24日,xx县国有林场改革通过省级验收。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xx县国有林场经营管理面积92.5905万亩,根据县编委核定xx县国有林场事业编制15名,实际xx县国有林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只有8名,社会购买服务参照事业2人,现正在实施招聘购买服务管护人员6人。
1、因工作需要林场应设置内部管理机构,现没有设置内部管理机构,空编7人,按林场工作需要设置的岗位出现有岗无人。
2、由于管护面积大,森林管护人员不足,现只能实施以站为主的定点守护,管护林区内还无法开展有序的巡护、巡查工作。
(二)、办公场地及设施不足,
国有林场现只有一间12左右平方米的办公室。岗位设置工作人员无办公场地。
(三)、王岗坪工区森林保护站基础设施差。
王岗坪工区森林管护站属80年代的小青瓦房,砖木结构,墙体为单砖12墙,属于危旧房范围面积500平方米。站内使用小水电输电线路,经常停电、饮用水质差,通讯网络信号差,电信、联通基本不通。
(四)、林场无工作巡护、巡查车辆。
国有林场管护区地处我县边远林区,管护面积大,区域广,无工作巡护车辆(现暂借用林业局工作车一辆使用)。
三、20xx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林场内设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管理。
统一机构设置,林场原则上设内设管理机构2个办公室,1是综合办公室(含计划财务办公室),2是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办公室。明确划分各科室的工作职责,避免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按经营区域的分布情况和经营面积大小合理设置王岗坪、黄草山、零星国有林3个工区。实行公开招聘编制内人员。以完善人员配制不足现象。
(二)、进一步落实办公场地和通过政府采购办公设施用品,
(三)、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省级关于国有林场森林管护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尽一步完善王岗坪森林管护站建设,水、电、通讯、20xx年路纳入十三五规划。
(四)、进一步明确车辆使用情况。
根据县上事业单位车辆改革精神,符合事业单位车辆使用制度,落实国有林场巡护、巡查工作车辆。
xx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自20xx年8月开展以来,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各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理清了国有林场管理体制,保障了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不流失、资源不破坏、监管不缺。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九
今年以来,根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安排,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xx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xx年工作要点》(xx委办〔xx〕86号)、《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xx年度改革落实台账》(xx委办〔xx〕98号)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新签约项目8个,签约项目总投资额60.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25%(其中,新引进投资额5亿元及以上项目4个)。
(二)改革亮点纷呈。为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我局在招商引资工作体制机制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出台了《关于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xx委办〔xx〕16号),建立健全主体招商责任、联动协调、派驻(挂职)招商、委托招商、企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机制,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一是大力吸引外来企业入驻,结合全市“6+2”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xx县鼓励外来企业注册实施意见》(xx府办发〔xx〕24号),鼓励外来企业到xx注册投资,对来开注册投资的企业给予奖补。二是启动驻外(挂职)招商工作,向重庆、上海、深圳等地派驻了招商工作组,依托驻外招商优势积极宣传推介xx、搜集商情商源、联络知名乡友,大力引进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业落户xx。三是创新以房招商,逐步探索建立“以房招商、以房养商、以房稳商”的新机制,降低招商成本,实现招商效益最大化,通过与“老牌工业地产商”重庆盈田集团进行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快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拓宽招商渠道、补齐工业发展短板。
今年我局主要改革任务是加快推进5项具体改革事项(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建立项目跟踪评估机制、建立代(协)办机制、建立项目台账管理机制、建立督查考核和后评估机制)”、大力实施“开商回引”工程和加快川渝结合部对外开放合作东向门户建设步伐,通过不断创新举措、加压奋进,各项改革任务完成较好。
(一)加快推进5项具体改革事项方面。我局充分履行牵头主体责任,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较好,工作力度较大,确保了各项改革事项的有序推进。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规范招商信息的收集、项目洽谈、签约等流程,加强了项目落地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初步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上下联动、齐招共引”的格局。通过整合招商平台、统筹招商、优化投资环境,按照“高效务实、分工明确”的原则,全面落实了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在招商项目信息收集、评估、洽谈、签约、落地、建设等各个环节中的主体责任,促进了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大力实施“开商回引”工程方面。畅通乡友回乡创业渠道,深入实施“三回”工程(资金回流、企业回流、人才回援),以优惠政策吸引,以优质服务招引,引导在外创业人士返乡投资兴业。通过举办“返乡乡友迎春茶话会”和开展“商(协)会全国行”活动,拓展招商渠道,已邀请到50余位在外地成功创业的xx籍商人回乡考察,成功引进了xx县宝泉莲产业科技园、固生堂xx县中医药健康产业等重大项目。
(三)加快川渝结合部对外开放合作东向门户建设步伐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紧紧围绕“xx卫星城市和魅力川东小天府”发展定位,以改革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全方位深化与成渝城市群、沿海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川渝、全国总体开放战略,完善开放政策、构建开放平台、优化开放合作格局,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集中力量招大引强,推动招商引资面向“沿海沿边沿江”,使xx正逐步成为川渝结合部对外开放合作东向门户和企业投资洼地。
一是要素保障乏力。工业用水、电价格相比周边县市区普遍较高,企业生产成本较大;
全市仅对电子信息物流纳入统一规划,其他产业物流成本仍然偏高;
项目用地报征难,产业技术工人缺乏,要素保障难题未彻底缓解。
二是开放合作较少。目前与重庆九龙坡区、梁平区和浙江余杭区建立了合作对接机制,并进行了相关合作,但与其他区域的合作还相对较少。
三是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我县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人员都属于赶鸭子上架的“土专家”,缺乏专业人才,急需引进懂法律、熟经济、会谈判的专业人才。
(一)加强要素保障,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并盘活土地存量,用好现有闲置土地,重点支持重大产业招商项目用地保障。紧紧抓住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直购电”,降低用电成本,通过加强内部统筹协调,降低工业用水价格。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员工宿舍,完善转移的企业员工子女入学保障措施等。
(二)深化区域合作,拓展开放空间。继续深化与重庆九龙坡区、梁平区的友好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内容,主动衔接沟通,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合作平台。扩大同万州区、开州区的友好合作,主动联系沟通万州区、开州区,开展初步对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借助川渝结合部地域优势,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川渝结合部对外开放合作发展空间,为xx发展争得更多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和人才。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十
尽管残疾人工作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并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一是认识不适应新形势。个别镇和一些单位对残疾人工作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认识不清,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任务的艰巨性把握不准;二是观念不适应新思路。个别单位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在全面落实残疾人法规政策时存在不到位和打折扣的现象;三是队伍不适应新任务。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十一
1、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要从基层实际出发,重视引进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改变供销社队伍的人员、知识结构。
2、要十分重视供销社员工专业化、职业化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农业产业化知识等,为供销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十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充分认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严格遵循育人规律,不断创新路径方法。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就必然要求培养与之相符合的时代新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培养一大批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各方面与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我们才能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培养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补足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理想信念动摇,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理论的清醒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努力创新理论武装新途径,提高理论传播有效性,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培养时代新人,必须遵循育人规律。一是要立足“长”“常”。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摒弃急功近利念头,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恒心,久久为功,抓长抓常。二是要注重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信息接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效果导向,创新育人的理念、手段、载体、途径,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上同向发力,取得实效。三是要把握关键时期。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做事做人的基本道理融入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养时代新人,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涌现了无数先进模范,他们身上汇聚了感人的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建功立业。比如,湖北推荐的两位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和吴天祥,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隐姓埋名三十载,为国防建设奋斗终身,影响带动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默默付出、科技报国;吴天祥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湖北诞生了2万多个“吴天祥小组”,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为群众服务,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我们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以英雄榜样的高尚形象、感人事迹、精神力量去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
培养时代新人,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好的社会风尚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熏陶人、感染人、引导人,起到成风化人的积极作用。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化“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推进移风易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力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新时代乡村文明新气象。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实践性、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时代性、真理性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品质及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思想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管用实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握“顶天”和“立地”两个维度,真正体现创新理论的思想性和行动指南作用。
从“顶天”来看,要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和价值;要让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从理论认识变成行动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和力量源泉;要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经验,进而上升成为系统化的理论总结;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价值引领、舆论引导、国际传播等价值功能和实践指导意义,真正体现这个创新理论所具有的高度、深度和宽度。
从“立地”来看,要围绕当代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进一步强调创新理论的实践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现实问题;要坚持以“思想引领,凝心聚气”为抓手,坚持“管用、实用”和“务实创新”的态度,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既有科学性又能接地气,进而推动创新理论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
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话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大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创新理论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入推动思想宣传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值得我们深入总结。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来源。实践证明,西方的话语体系、西方的概念体系、西方的学术体系,无法真正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发展规律,更无法有效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第一,要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的实践发展、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为来源和基础,不断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第二,要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发挥价值功能和引领作用。
第三,要正确处理学术思想创新、内容创新与方法创新的关系,以高质量的学术思想为引领学术体系创新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根本所在。
第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体现学术创新价值、实践指导价值、舆论引领价值,确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问题、需求和效果导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之一就是创新传播手段。要综合运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各种工具、手段、方法,全面推动创新理论“飞入百姓家”,进而入心入脑。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传播手段创新,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技术、移动工具等相互融合,深刻影响并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一步传播创新理论,需要学会综合运用新媒体手段,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走深、走细、走实,不断扩大创新理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深入全面调查研究,形成系统化政策建议和工作方案。要以实际效果立足点,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增强创新理论的诠释力和引领力。
三是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增进创新理论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和世界走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方案,需要在世界上发挥作为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和担当。一方面,要向世界更好地说明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另一方面,需要向世界阐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案和积极作用,说明中国为何以及如何为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出新的贡献。
四是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选拔人才,帮助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新本领,打造并形成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思想文化工作者队伍。
【思想宣传范文】三。
改革开放40年来,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接力奋斗,实现了由“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书写了在新形势下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新篇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生动体现。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初就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制度改革和创新,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强调知行合一。他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将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人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民结合起来,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要求鼓励地方和基层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治理、创新创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积极探索,从而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都聚焦到改革和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上来。
灿烂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花,结出了造福人民的丰硕果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至,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党的十八大前的10.2%下降到3.1%。我国已织就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以更宽广的视野进行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
从推进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看,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的,定位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覆盖的领域是全面的,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的同时,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指导改革的战略布局是全面的,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的奋斗方向也是全面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在改革,重点在全面,关键在深化。而深化又主要体现在改革的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上,也体现在重大改革举措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上;还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联动上,即主动塑造政治关系友好、经贸规则有利、发展空间广阔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为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从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看,习近平同志敏锐把握世界大势,强调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要做参与者、引领者。他提出“三个共”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提出“四个共同”的全球治理理念: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习近平同志还阐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三个推动”的基本主张,即推动二十国集团完成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变,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新变化,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所有这些,对于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影响深远。
全球治理内涵广泛,涉及经济治理、卫生治理、气候治理、国际和地区安全治理等。其中,全球经济治理是关键。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同志阐释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同时,他还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四大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这一系列重要主张体现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具有引领时代的鲜明特点。
在习近平同志关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系列主张中,都有一个不犯颠覆性错误和不搞颠覆性改革的重大命题。他强调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他指出,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但只要它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就不能随意被舍弃,更容不得推倒重来。可见,中国主张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是对现行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格局的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内政外交逻辑内在一致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世界发展利益高度负责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顺应当今世界是创新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时代潮流,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他科学把握改革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为创新拓宽道路,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这些重要论述打通了改革与创新的内在逻辑,激发出强劲的创新力,促进改革与创新同向发力,推动现代化建设内外联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动的全方位创新,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而且体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创性实践中。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相贯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在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特别是中高端供给,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经过几年来的艰辛努力,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改革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新时代改革创新与发展创新紧密结合的鲜明特征之一,就体现在由发展出题目、靠改革做文章。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并坚定不移贯彻的新发展理念,从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的创新发展,到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协调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的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的开放发展,再到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共享发展,都是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确立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价值导向,都彰显出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改革创新和发展创新的同向发力。
经过不懈努力,现在我国已逐步构建起各种创新要素发挥集聚效应的广阔平台,不论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不论基础设施还是经济业态,不论商业模式还是消费方式,都日益迸发出创新的澎湃动能。仅从科技创新来看,目前我国科技实力已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一些前沿方向的创新已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慧眼”卫星遨游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这些创新成果,都是在我们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伟力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推动的创新还呈现鲜明的内外联动特点。在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方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他强调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在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这体现了中国改革创新和发展创新同世界的联动。20初,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目标相契合,同样体现了改革与创新的内外联动。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还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各领域的改革和改进、联动和集成,都必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强调坚持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积极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增强改革的穿透力;强调把我们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强调在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中,都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强调我们党在新时代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既要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又要把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等等。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思想宣传范文】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选人用人规律的深刻揭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道德风范,体现了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一、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忠诚干净担当是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就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10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尽管不同,但忠诚干净担当是始终不变的选人用人标准。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
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普遍要求。忠诚是政治底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忠诚,首先是对党中央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干净是做人底线。必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严守纪律规矩,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担当是做事本分。要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尽职尽责、尽心竭力,自觉投身到火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忠诚干净担当是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二、加强党性锻炼,安定为政之魂,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一要忠诚于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要求每个党员干部任何情况下都要时刻想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任何时候都与党组织同心同德,忠贞不贰。当前,特别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要忠诚于党的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党员干部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
三要忠诚于祖国。在当代中国,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忠诚于党同忠诚于国家内在一体,忠诚于国家就是忠诚于社会主义中国。忠诚于国家就要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选择面前,毫不犹豫地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牺牲自己、服从大局。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忘我的奉献精神,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四要忠诚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首要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主人,是人民的勤务员而不是“父母官”,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忠诚于党同忠诚于人民有机统一起来。
五要坚决反对做“两面人”。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是好的,能够做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想、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但同时要看到,少数党员干部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口头上大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内心却存有疑虑,甚至求神拜佛、迷信西方;有的口头上大谈党的宗旨、群众利益,实际上却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信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即使学了也是用来应付场面、装点门面,更无心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有的忙于造声势、出风头,把精力用在做表面文章上,而对落实工作则不了了之,等等。这些就是表里不一的“两面人”。党员干部必须坚决反对这种“两面人”现象,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三、加强道德修养,坚持廉洁自律,打牢个人干净的从政之基。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若不能守住个人干净的“底线”,就会像大厦失去了支柱、大坝动摇了根基,必然带来政治上的腐败、生活上的腐化、道德上的堕落、法纪上的失范。做到个人干净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努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自古以来,欲明德于天下者,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则以正心为要。作为党员干部,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官德”,应该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正心正己,常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通过自省、自责、克己、律己,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不仅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还要慎微慎独,解决好小节小事小处的问题,既要大处着眼又需小处着手,防止“温水煮青蛙”。
二要用好手中权力。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在各种诱惑面前,一定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全方位管理,加强党内监督,建立从严管理体系,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特别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
三要严守党纪国法。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更是自觉的纪律,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明显的标志。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习惯在党纪国法约束下作决策,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办事情。要把党纪国法当作带电的高压线,努力做遵守法纪、廉洁自律的楷模。
四、明确从政本分,牢记干字当头,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也是从政本分”;“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职务就有责任,有责任就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首先,敢于担当要克服不作为的错误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党的干部是人民选出来为人民服务的,更应该勤政敬业、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如果只想当官不想作为,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就当不好领导,也不会受群众拥护。当前,党员干部担当尽责,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确立的行动纲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新时代各项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其次,敢于担当要勇于应对各种矛盾挑战。现在,我们党正带领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直面矛盾问题,敢于冒风险、涉险滩、攻坚克难,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亮剑、表明态度,绝不能有了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退缩。
第三,敢于担当要不断增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能力。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按照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素质,解决本领恐慌问题。高素质专业化,通俗地讲就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高素质着重讲政治素质,专业化着重强调在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高领导能力前提下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要真情关爱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关注身心健康,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让多干实干的干部“不白干”,流血流汗的干部“不流泪”,受到误解的干部“不委屈”,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思想宣传范文】五。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无疑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不可或缺的“罗马大道”。
从发展进程而言,中国的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由以往浅层次、碎片化和非均衡性向深层次、整体性和全面性转变,这必然是一个伴随着阵痛和机遇的阶段。改革拒绝反复性、拒绝一叶障目,更拒绝隔靴搔痒和蜻蜓点水,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阶段、新问题、新视野要求改革者唯有提升危机意识,冷静清醒面对挑战,扎实推进改革,避免改革反弹和走进误区,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观古今中外之改革,无不是思想先行。中国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当下的“顶层设计”,表明了改革的主动性更强。思维是思想的导向,思维变则思想变。房子需要经常打扫,人们的思想同样也需要经常打扫。改革就好比一座房子,必须不断进行打扫,才能处处整洁有序、焕发光泽。辩证法讲究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改革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改”要求改革者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自我纠错的意识,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失误甚至错误勇于反思、敢于承担。“革”则警醒改革者要对不利于改革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规则制度进行变革和剥离。建一座楼需要几年,可拆除一座楼几天就够了。不破不立,我们不能轻视“破”,但更应该重视“立”。不同于社会发展具有某种自发性,我们的改革具有目的性、主动性。这要求我们既要避免社会惯性思维的驱使,又要积极主动变革各种守旧思维。变还是不变,什么可变,什么不可变,朝着什么方向变,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改革就是要变,就是要破除教条主义思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思想一旦转变为物质力量,就会成为摧城拔寨、破除守旧阻碍势力的巨大力量。
改革,不进则退,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看问题关键是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清改革的本质,我们才能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回溯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强调道路自信,改革的进退与这条道路息息相关。中国的改革是一条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史无前例。中国道路抑或改革不是托古改制,不能臆想古代所谓的“黄金时代”,而是要把眼光注视未来,奋力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改革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方向、原则问题。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改革,就是维持现状,甚至退到改革之前。不管是赞成改革还是反对改革的人,他们都看到了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只是他们看待这些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认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改革在某些领域浮于表面,没有进一步深化造成的结果;后者则认为这些问题是改革带来的,应该回到改革之前。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看待问题的落脚点迥然相异。除了这两类言论,还有些人希望维持现状,这种人毫无疑问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接受更多人来分享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为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着想,如果放任问题发展,必然会危害到改革,最终损害最广大人民利益。逢改必反,来者皆拒,这是懒人思想,更是既得利益作怪。事实上,这些利益本应由更广泛的人群享受。每当改革进一步深化时,就会出现利益调整问题,所以这些既得利益者是维持现状的天然拥护者。不可否认,改革中诸如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浮现,但这不是改革本身带来的问题,恰恰是改革把原本就存在的诸多问题揭露出来。正如苏联解体,不能把责任附加于马克思主义身上一样,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绝非改革所引发。实践中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做好顶层设计,细化操作层面,切实深化改革,进而推动正视和解决。
反思改革不是反对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坚定推进改革的后果显而易见,苏东剧变前车之鉴足以警示后人;无正确方向推进改革,也会把改革带进死胡同。革故鼎新,必是天翻地覆。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改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破除一切积弊,把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系于改革一身,但中国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是坚持惯性思维抱残守缺,还是进行思想解放推陈出新?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业已证明了改革正确性和必要性。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下,中国改革到了要狠推一步、猛击一掌的历史时刻,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是中国当下必然之选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最终要付诸实践。改革不是推倒重建,采取简单取代或彻底否定,都是在改革旗帜下摒弃改革,这种改革往往是在“重建”掩护下的消灭。邓小平曾深刻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改革是对原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的改变,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具体体制。很明显,改变的是具体体制,坚持的是根本制度。体制和制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改什么或不改什么,这既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所支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东剧变已经告诉我们,放弃四项基本原则、放弃社会基本制度,放弃意识形态,最终只会走向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改革进程中的成果和教训并不是改革的单纯试金石,不是仅仅验证、说明改革正确与否的新例证,而是改革更加锋利的磨刀石,既是对改革的实践检验,又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剧,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等。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更大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必须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十三
20xx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十分重要的一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之年,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要求,我局把深化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林业局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全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改革小组深入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和部署,吃透精神,认真抓好工作的落实。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十四
一是借助信用“红黑榜”公布应缴未缴、应建未建的单位,必要时采取强制执行的法律手段,促进其按规定缴存;积极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意见》,将住房公积金缴存列入了人社局统一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合同格式文本条款;三是推进了住房公积金网上申报,探索缴存帐户扣划功能,实现“不见面缴存”,提高缴存工作效率。
2、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完善公积金贷款政策。
完善了公积金贷款政策,支持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禁止三次购房贷款;优化贷款流程,简化贷款材料,缩短办理周期;加强项目审查,落实集体决策,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3、科学统筹安排资金,保障资金安全。
密切关注公积金贷款受理变化趋势,妥善做好债务管理,对关键债务指标适时干预,确保资金有序运行,控制流动性风险;在规范缴存行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委托收款(缴存)模式;对照20xx年市审计局制发的《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存在问题,进一步落实整改,规范内部业务管理。
4、完善业务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化建设。
完善缴存职工个人信息录入,做好开通网上办事大厅的前期准备工作;完善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网上办理机制及通道,实施业务数据异地容灾备份,保障数据安全存放,稳妥推进“互联网+”政务;配合省住建厅建设省级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实现对全市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的实时监督。
5、强化服务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优化业务流程,制定业务清单,从20xx年年底起,制定了《市公积金中心推行“不见面审批”或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取消部分提取业务的纸质证明材料(公积金贷款首次提取、纯公积金贷款还贷提取)、提取申请免填单等便民举措,进一步做到审批更简、服务更优,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完善了内部考评机制、开展岗位练兵、推出服务明星和先进典型等途径,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6月起,已开通互联网+住房公积金业务,缴存职工可以足不出户,在线办理相关业务。
专业全面深化改革调查报告(汇总15篇)篇十五
年计划新增土地托管面积1200亩以上,目前初步确定在xx年的基础上,继续在党江进一步开展试点工作。
2.本年度计划向县政府争取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10万元以上。
(二)农村电子商务。
1.本年度我社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原有“供销e家”平台基础上,进一步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并抽调专门人员协助电商办工作,目前电商物流仓库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当中。
2.本年度计划向县政府争取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资金10万元以上。
(三)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
1.合浦县供销社把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供销社体制创新、促进资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本年度计划新增农民合作社5个以上,新增联合社3个以上,目前已进入协商环节。
2.本年度计划向县政府争取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扶持资金10万元以上。
(四)基层社改造。
1.计划对三个以上基层社改造,盘活土地资产并进行综合开发,目前已进入县社内部讨论环节。
2.本年度计划向县政府争取基层社改造扶持资金10万元以上。
(五)农村综合服务社。
从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以“两店”为核心,以整合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载体为抓手,计划新增村级综合服务社13个以上,新增乡镇综合服务社3个以上,争取县政府扶持资金16万元以上。
(六)社有企业。
争取实现设有企业净利润8万元以上,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资产增长率4%以上,目前正在努力恢复企业正常经营。
(七)农村现代流通。
xx年目标任务销售总额91112万元以上,利润总额107万元以上,农副产品购进总额以上,目前全系统商品购进总额41384.4万元,商品销售总额42228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8725.2万元,日用消费品零售额17380.8万元,生产资料销售额20876.4万元,全年任务完成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