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内心感受和思考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这些心得体会的范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思考。
最热助人为乐心得体会(案例17篇)篇一
教室里,坐在我前面的,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同学,他就是唐聪。唐聪高高的个子,浓浓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一张嘴就像一把机关枪似的,总是叽哩呱啦地,不停地说着话。
唐聪在我们班上可是出了名的。他的字写得一些大一些小,一点儿也不整洁。有时上课他不听讲,爱说话,常常闹出许许多多的笑话,让我们差点儿笑破肚皮。在课间休息时,他总爱招惹旁边的同学,还好我们都不与他斤斤计较。为此,他可没少挨过卢老师的批评。
但是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下,唐聪渐渐改掉了一些坏毛病,还养成了许多好习惯:积极为班级做事,喜欢帮助同学,劝诫那些上课不听讲的同学专心听讲。
有一天,我的椅子不小心压住了唐聪的作业本,我们为这件事争执了好久。第二天,我们要进行语文考试。在考试时,我写错了一个字,我本想拿改正纸把错字贴住,可我翻遍了书包、文具盒,也没有找到改正纸。我便想到找同学借,我环顾四周,发现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做卷子,都没有改正纸,忽然我发现前面的唐聪有改正纸。一见到唐聪,我就怒气冲天,心想:就算天下的人都没有改正纸,我也不用你的改正纸。
可是唐聪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彭庆宸,你是不是要用改正纸,我借给你就是了。”说着唐聪把改正纸递给了我。我的怒气一下抛到了九霄云外,连忙笑着说:“谢谢了。”
最热助人为乐心得体会(案例17篇)篇二
记得有一次,我在楼上玩游戏,忽然从窗外听见“咯咯吱吱”的响声,我好奇的往窗外望下去,只见老爷爷正为一个小男孩修自行车,我心想:那人是谁?怎么从没见过?我带着疑问,下楼去。刚下去,便见小男孩带着微笑向老爷爷致谢,转眼瞧瞧老爷爷,他双手都黑了,嘴角上露出一丝微笑,说:别客气,别客气!“我跑过去问老爷爷:“那人您认识吗?您在帮他修车啊?”老爷爷笑着回答:“不认识,他的车坏了,帮忙修修,应该!”说着便转身离开。望着他离去的身影,我从心底非常佩服这位老爷爷。
老爷爷助人为乐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最令我难忘的却是那件事。那天晚上,天下着倾盆大雨,我记得那天老爷爷正发着高烧,恰巧他隔壁邻居阿姨的3岁儿子突然也高烧,这危急时刻,阿姨又不知去哪了?只是叫她10岁女儿照顾小儿子,小儿子由于发高烧,引起身体难受,”哇哇“直哭,哭声惊动了住在隔壁的老爷爷,老爷爷急忙起身,跑过去一看,这才得知他哭的原因。于是老爷爷便背起正发着高烧的小儿子,冒着大雨走向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治,小儿子才慢慢康复,但老爷爷的病情却加重了。可老爷爷还是依然笑了!
我知道,老爷爷是因为他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不管他在什么情况下,都依然帮助别人,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我们都该学习,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最热助人为乐心得体会(案例17篇)篇三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当听见助人为乐的事,就想起我做过的一件助人为乐的事。
上个月的一个星期五,我坐车上奶奶家。还有二站就到了我奶奶家了。有一个阿姨抱着一个小弟弟上车了,我心里想:司机要是刹车的话,小弟弟会哭的。
我一看他们都没有给阿姨让座位的,我就站起来说:“阿姨,你和小弟弟坐在座位上吧!”阿姨说:“谢谢你小朋友。”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第二天,我上车后,我坐车上姥姥家,坐车的时候,司机一刹车,有的踩脚了,有的坐地下了,还有的撞玻璃上了。
还有很多站才到我的姥姥家呢。有一个阿姨抱着一个小妹妹上车了。我就说:“阿姨,让小妹妹和我一起坐吧。”
车上的人都夸我,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这两天过的很高兴。
最热助人为乐心得体会(案例17篇)篇四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助人为乐的活动是为了帮助别人,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但能够让你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和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下面是我参加助人为乐活动的心得体会。
参加助人为乐活动的初衷是因为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帮助别人确实可以带来很多的快乐,特别是在我看到别人因为我做的事情而感到温暖和感激时,我心中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另外,参加助人为乐活动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回馈和报效,它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活动是能够让我感受到充实和快乐的。
参加助人为乐活动虽然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回报。首先,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善良和有耐心。帮助别人需要耐心和体贴,需要经常关注他们的情况。其次,我从中学会了更好的沟通和协作方式,特别是在团队中工作时。通过与他人合作,我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我发现自己比以前更有自信和胆识。通过参加助人为乐活动,我学会了如何处理与人展开交往,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参加助人为乐活动让我体验到自己可以做到更多,而且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需要提供更多的帮助。这样的活动也让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也让我懂得要感恩并将这种感恩之情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这样的活动,我的世界已经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第五段:总结。
通过参加助人为乐活动,我收获颇丰。我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美好,自己也变得更加自信和有耐心。助人为乐活动是一种让我们变得更好、更有价值的体验。每个人都应该尝试去做一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帮助别人,将爱与感恩之情传递给世界。
最热助人为乐心得体会(案例17篇)篇五
刘秀峰,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名字,却在经过感动众人的一件件事迹中被人们所熟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帮里互助、融洽的邻里关系,不仅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在头屯河农场绿洲街南社区有这么一个人,他关心照顾外来务工人群,帮助乡亲友邻,他用无私爱心感动着人们,用行动影响着大家,在绿洲街南社区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乡亲们无不称赞。他就是刘秀峰,一个平凡而又淳朴善良的干瘦老人。
刘秀峰老人今年71岁,从山东老家来到头屯河农场多年,曾经在农场林场工作,后来又在农场一连种植啤酒花,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骨子里渗透着与生俱来的真、善、美。在平日里,左邻右舍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跑前跑后、问寒问暖,帮助解决。生活中,谁思想上有了疙瘩,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开,对于一些困难户,老人总是送去衣物,日常用品,他将自己全身心的爱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赞扬,在社区,大家都去亲切的称刘秀峰老人“刘热心”。
每天下午走进刘秀峰老人的小院,你都会看到几个背着书包小孩走进小院,亲切的问刘爷爷好,慈祥的老人总会抚摸着每个孩子的'头,询问今天的学习情况,不知情况的人会认为这只是爷爷关心疼爱小孙子的温情画面,细细打听了解才知道,老人和这群孩子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房东和出租户的关系。
2014年5月3日,对于大都数人来说是休息渡假的好日子,但对于刘秀峰和自己老伴以及他们的房屋出租户谢怡林来说,却难忘而痛心,5月3日下午,正在工地干活的谢怡林突然接到农场派出所电话,说他的儿子在和邻居几个孩子玩火时,他的孩子被火烧伤,情况严重,希望他赶紧回来,听到噩耗的谢怡林急忙赶回到自家的出租房,看到谢怡林满头大汗在出租房里找东西,刘秀峰老人也急忙去问出什么事情,最后了解得知谢怡林6岁的儿子谢存华被火烧伤,刘秀峰老人立即让老伴取一千块钱给谢怡林,并嘱咐小谢有什么困难就打电话,家里他先帮忙照看。看到谢怡林奔赴医院去看孩子的着急的背影,刘秀峰老两口自责今天太忙没有将孩子照顾好。谢怡林一家从四川老家来新疆打工六年,由于刘秀峰老人的善良、热心,谢怡林一家一直租住刘秀峰家房子,没钱交房租,刘秀峰也不催要,谢怡林之子小谢存华从一出生就住在刘秀峰家,如今也有6年,看着小谢存华长大的刘秀峰老人早已把小谢存华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小谢存华的事情让老人伤心不已,老两口正在商量着去医院看看他们的“孙子”,希望能为孩子再做点什么。
关于刘秀峰的事迹还有许多许多,谢怡林一家只是其中之一,头屯河农村绿洲街南社区位于城乡接合处,社情比较复杂,社区大部分都是来疆务工的流动人口,这些人群一般生活艰难,刘秀峰老人就经常给予他们帮助,加之社区人口众多,环境卫生工作量大,刘秀峰老人就义务帮助社区检查社区环境卫生,并向其他居民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教导其他居民爱护环境。
刘秀峰老人时常说“邻居的小困难不帮助,就会变成大困难,谁家没个困难,有困难大家都来帮衬一下就可渡过难关,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邻里互助友爱,十几年坚持包揽困难户的大事小事,创建和谐社会需要他这样的热心人。
用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诠释着一份大写的爱,刘秀峰用独特的方式实践着,丰富着“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内涵,这份浓浓的邻里真情,构建了我们温馨和谐的新家园。
最热助人为乐心得体会(案例17篇)篇六
我们有一个助人为乐的邻居,街坊邻居有什么事情,他从不推辞,总是很热情的就接受。因此,大家都很喜欢他。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鹅毛般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大地披上了银装。早上,我背上书包准备上学。奇怪,这下了整整一夜的大雪,地上为什么没有雪呢?我走了几十步路。发现原来邻居叔叔正挥舞着铁锹,一锹一锹的铲雪。他满脸的汗珠子,浑身上下冒着热汗。
我看着叔叔,问道,叔叔,天这么冷,你怎么不在家暖和而出来铲雪呢?
叔叔回答道,早睡早起身体好,再说我扫扫雪,可以暖暖身子。行人走路也就方便多了!
听了叔叔的这句话,我心头一热,对着叔叔说我先走了,叔叔再见!我刚要走,叔叔叫住我说,慢点儿走,小心别摔倒了。
邻居叔叔不仅热爱帮助别人,而且还关心儿童。
这就是我们的邻居,一个热爱帮助的叔叔。
最热助人为乐心得体会(案例17篇)篇七
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其实质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事业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雷锋,作为助人为乐的模范,对我们的影响绝对不小。记得小学的时候,每次号召学雷锋的时候,我们还要拿着扫帚去扫马路,去孤寡老人家帮忙打扫。今天,人们为什么会有“还要不要学雷锋”的疑问,这关系我们做事的方式和时间。
前不久,我听说有学校组织小学生去帮高龄老人打扫房屋。一群小学生热热闹闹的忙了一阵,心里也觉得做了好事很高兴。这当然是助人为乐了。然而对于老人,对于老人的家人,也许不一定是好事。要知道,老年人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东西不摆在原来的地方可能他就找不着了。而他的家人,在众人忙完之后,还是要再从新做一遍,把一切恢复原状。对于他们而言也是辛苦。并不是说学校组织学生帮助老人不好,而是,在做之前,是否应该更加全面地考虑一下呢?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这并不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再说到,学雷锋的时间,只是三月吗?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就不能学雷锋了吗?很高兴,现在有越来越多志愿组织在努力着为社会各群体服务。也许,在我们提倡学雷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雷锋精神是什么呢?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助人为乐呢?当我们已经把它内化为我们的一部分时,大概就没有人再去质疑雷锋精神还适不适用了。
最热助人为乐心得体会(案例17篇)篇八
段杏花,女,白族,中共党员,1977年1月出生,200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20xx年当选保山市第三届青年联合会委员。20xx年当选为政协保山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她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一直坚持投身于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中,致力于志愿服务活动,把与人为善、帮助他人当作一种人生乐事,被大家誉为“爱心姐姐”、“天使阿姨”。早在学校就读期间她就参加学校志愿者服务队伍,先后参加了“99世博会志愿者服务”及各种志愿活动,20xx年4月加入保山市志愿者协会。20xx年当选为协会副会长。
她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先后组建了“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团”、“保山市志愿者服务队伍。20xx年10月,组建了保山志愿者之家。两个志愿者团队的组建,起到了很好的带领、示范作用。
在从事志愿者的工作当中,她和志愿者们一直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立足岗位,服务社会,为促进保山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作了积极的贡献。她多次组织单位医疗队到保山各乡镇进行扶贫、义诊;先后组织参加了志愿者各种志愿服务7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近100余天,约800余小时。
20xx年9月,保山市志愿者协会为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上瓦村光彩小学建立了“爱心图书”。12月,她又组织大家为瓦马乡上里濯小学建立了爱心图书室,为学校85名学生带去新书包、铅笔、文具盒、笔记本、玩具等,价值共7100余元。20xx年10月组织志愿者到河图小官庙村小学捐建了“爱心图书室”,对于建好的图书室,她还定期抽空进行回访。20xx年,组织单位志愿者到河图中学为该校初一年级216班残疾同学刘祁延进行义诊,捐款。20xx年,参加区社区志愿者上门为6名老人进行了体检,到隆阳区敬老院开展爱心帮扶、义诊活动,到潞江坝邦陇村开展“贫困大学生帮扶活动”。参加“宝盖山环保活动”,参加保山市登山协会“珍爱高黎贡山,我们在行动”志愿活动。20xx年,组织志愿者进行了“大学生爱心捐助一对一帮扶”活动、大中专学生到志愿者之家进行假期体验、爱心衣物、书籍捐助,到农村为留守老人、小孩进行免费理发,每月组织1—2次“太保山环境治理”等活动。
“她是一个有爱心的热心人”,与她共事过的人都这么说,不管在什么地方,还是什么情况下,只要听说朋友或者同事有事有困难,她总是最先忙活的人,她总是把快乐带给别人,周围的朋友称呼她为“快乐女神”,就算只是一个路过的人,只要别人有困难、有需要,她都会伸出援助之后。单位的几名退休老职工,无论谁来医院办事,咨询,她斗殴热情接待,并经常看望几位年纪较大,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关心她们的生活及身体即可状况。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中,帮助老人洗衣服、做饭、剪指甲。一次她下乡来到瓦房乡瓦河村,在走访中,看到两位老人留守在家,老爷爷双目失明,老奶奶患有多种疾病,儿子外出打工偶尔才回一次,卧室里床上用品已经很旧。心疼得她直掉眼泪。回来后,她组织志愿者们给老人捐衣捐物,购买了两套新床上用品给老人带去。
20xx年,当她了解到隆阳区河图中学初一年级216班残疾同学刘祁延虽然患病,到自立自强,一直坚持努力学习的情况后。组织单位的志愿者为该学生进行义诊,为他捐赠了一台治疗仪和其它生活用品,还捐赠人民币1080.00元,志愿者医生们现场为刘祁延同学进述了相关医学常识,并指导如何使用仪器及其它用品应注意的问题等。全体志愿者和学校领导还到刘祁延的家中进行义务打扫卫生、整理家务等。她不断地鼓励刘祁延要把大家所给予的爱转化成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动力,凭自己坚强好学的毅力,好好学习,发挥自己特长。刘祁延同学也坚决表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在各方面取得好成绩,以优异的成绩回馈社会、回馈政府、回馈所有关爱他的人。
此外,她还组织志愿者们到保山关爱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孩子们捐衣物,提供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如今,志愿者之家每天经常摆放着社会各界人士捐助过来的衣物、书籍等。每一次孩子们见到她都会双手翘起大拇指,虽然那一个动作对于他们来说是那样的艰难,可那一个动作都是发自内心,是很有能量的。20xx年元旦节,她又四处奔波,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在保山团市委的组织下,她和其他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开展了一次联谊活动,为孩子们献上了表演,给孩子们分发糖果,他们有的是聋哑,有的是盲人,虽然他们不会说话,可孩子们脸上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圣诞节,她又和志愿者们一起把保山关爱学校的盲班学生组织到志愿者之家郭圣诞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是幸福的味道,是爱的美德,每当他看到孩子们欢乐的笑脸,她总是很开心,她常说:“当我为别人付出一分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获得一分平静,我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也获得了快乐,这才是我活着的意义”。
她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感染周围的人。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她除了自己主动献爱心以外,还积极号召青年朋友、家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她认为一个人不能仅仅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特别是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抱负、目标和追求,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她经常利用周末或是业余时间,组织志愿者开展环保活动,曾多次组织志愿者们到宝盖山、太保山开展捡垃圾活动。组织女儿班上的家长、同学一块参加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清理了环境。她常说:“环保是一个真正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事业,太保山是大家活动的公共产所,我们不仅要让自己的家干净整洁,还应该让我们共有的地方干净起来,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好。”她用自己的力量不断地美化着自己的家乡,用实际行动号召大家一起来美化家乡,市民们看见这些志愿者们头戴小红帽,身着红衣服将地上的垃圾一点一点的捡起来,都不解的问:“这是政府组织的吗,你们是哪一个部门?”,她总是微笑着说:“我们是志愿者,这是我们自愿的,也希望大家都能来参与。”她们的行动得到了许多市民们的认可,在一次次的环保活动中,市民们也从中受到了影响,大家都更自觉地将垃圾丢在垃圾桶里,口痰、烟头越来越少了。路过的车辆还主动帮她们搬运垃圾下山。她们的这一环保活动也让这个公共活动产所更加洁净起来,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了其中,她们的这一行动曾多次在保山电视台进行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此外,她还发挥工作优势,长期积极号召组织大家进行义务献血,很多同志在她的号召下积极进行义务献血,几年来先后号召组织300多名志愿者义务献血。她自己先后几年已献血达2500ml。20xx年,被保山市中心血站聘请为“义务献血宣传员”。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家人也积极的参与到这一活动中,积极参与献血及宣传活动。并以助人为乐为美德,她常说:“当我得知某个人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身上流淌着你的血,一个生命得以延续的时候,那是无比的幸福。”20xx年春节,与市中心血站一起组织策划了“保山市无偿献血新春晚会”,在保岫广场进行公演,获得好评。
20xx年,在她的帮助协调下,先后有2名优秀贫困大学生获得“一帮一助学”资金。
上善若水润人生,助人为乐添快乐。段杏花同志助人为乐的美德,感动着被她帮助的每一个人,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展示了新世纪、新女性的风采,她,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传播者,她把“助人是快乐的”当做一种信念,当作一种心态。她给人们的印象是她优秀的品德,是她的耐心、温和的心境,是她的热情、友善的心态,是她的真诚、真挚的善举,她就是我们身边助人为乐的典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脊梁!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