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决策进行评估和反思,有助于获取新的洞察力。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样例,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一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学生而言,手机的使用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分散注意力、课堂纪律失控等。为了维护校园秩序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环境,许多学校开始制定学生手机管理法规。我所在的学校也针对学生手机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以下是我对学生手机管理法规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生手机管理法规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学习环境。学校是为了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而手机的过度使用往往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上课时使用手机会分散注意力,无法专注于老师的讲解,影响学习成绩。学生手机管理法规的出台让学生意识到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为学校营造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其次,学校的手机管理法规能够培养学生自律的品质。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在学校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手机管理的严格执行能够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手机,什么时候应该将手机放置在指定区域。通过执行手机管理,学校让学生自主选择,自觉自愿地遵守手机管理规定,培养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律的品质。
再次,学生手机管理法规的制定能够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机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学校通过家长的配合,实现与学生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在此过程中,学生与家长之间可以更加紧密地沟通,促进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此外,学生手机管理法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能力。手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熟练应用手机的技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手机管理法规的制定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与娱乐。通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能力,学校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学生手机管理法规的出台需要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学生手机管理的落实需要学生自身的自觉遵守和家长的监督配合。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对于学生手机行为的共识,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学生手机管理法规,维护校园秩序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的成长。
综上所述,学校的手机管理法规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执行手机管理法规,不仅维护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了自律的品质,还促进了家校间的交流和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能力培养。然而,我们仍需不断完善手机管理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二
项目管理法规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定和规则,它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法律基础。在本次学习中,我了解了一系列的项目管理法规,深感其对项目成功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项目管理法规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项目管理法规学习让我认识到法规的重要性。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法规是约束和规范项目活动的基本准则。只有遵守相关法规,才能确保项目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例如,我了解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相关法规,确保项目采购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避免因违反法规而导致项目的纠纷。通过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我深刻认识到法规对项目的重要性,项目管理者应牢记法规意识,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
其次,项目管理法规学习让我了解到不同行业的法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对项目管理的法规要求是有差异的。比如,在建设项目中,要遵守的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而在信息技术项目中,则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了解并掌握不同行业的法规要求,是项目管理者正确处理项目问题的基础。通过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我深入了解了不同行业法规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类项目管理工作。
第三,项目管理法规学习让我认识到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项目管理领域相关法规不断出台和修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项目管理的需求。例如,我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就在2019年进行了修订。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要求项目管理者要保持敏感和学习的态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法规要求,确保项目的执法合规。通过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我认识到法规的时效性和差异性,明确了学习不断更新法规的重要性。
第四,项目管理法规学习让我明确了项目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我了解到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负责项目的安全管理,并根据要求制定项目安全管理措施,保障工作人员和外部人员的生命安全。项目管理者还应负责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确保项目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通过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我明确了作为项目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最后,项目管理法规学习让我认识到全员参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项目管理不仅仅是项目经理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时,我了解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比如招投标环节需要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参与,工程施工环节需要工程师和工人的参与等。只有全员积极参与项目管理工作,并遵守相关法规,才能确保项目的高效进行。通过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我认识到全员参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团队的协作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法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法规的重要性,了解到不同行业的法规差异,认识到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明确了项目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全员参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我在项目管理中的法规意识提升,能更好地运用法规指导项目实施,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管理效能。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三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行政管理法规培训,对于相关的内容和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行政管理法规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企业和个人的作用。本文将以五段式的方式,总结我在培训中的所学所感,以及对于行政管理法规的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培训中的第一部分是关于行政管理法规的概述。通过此部分的学习,我了解了行政管理法规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其在社会运行中的重要地位。行政管理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公布并由其实施的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集体意志的具体表现,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约束力。行政管理法规不仅是保证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础,而且对于个人和企业的正常运营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部分是关于行政管理法规的分类和特点。在这部分中,我学习到了行政管理法规的分类主要分为法律性法规和行政性法规两种。法律性法规是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制定的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其约束力更大;而行政性法规则是国务院及其授权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依法制定的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其约束力相对较弱。同时,在课堂上还了解到了行政管理法规要具备的特点,如具有一般性、与具体行为相联系、明确等特点。
接下来是行政管理法规的应用与解释。行政管理法规的应用是指根据具体情况对行政管理法规进行解释和运用。我了解到,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对于法规的具体适用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背景进行综合判断和解释的。此外,在课堂中还学习了行政机关的解释权与司法的审查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法规与合同的关系等。
第四部分是关于行政管理法规的执行和合规监督。在这部分中,我明白了行政管理法规的执行是行政机关对其进行具体操作和实施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同时,行政管理法规的合规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有内部的监督机制,也要有外部的监督和制约。这样才能保证行政管理法规的执行效果和社会效益。
最后,培训的收官部分是关于行政管理法规的宣传与培训。在这个环节中,我了解到行政管理法规的宣传与培训是保障法规落地和生效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宣传与培训要做到及时、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法规的知晓度和执行力。
通过这次行政管理法规培训,我对于行政管理法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行政管理法规既是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是规范个人和企业行为的重要依据。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始终遵循行政管理法规,在法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做到合规经营,时刻遵守法规要求,为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四
在现代社会,行政管理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素质,我所在的部门组织了一次行政管理法规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深感到学习行政管理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际,逐渐领悟到了行政管理法规背后的深刻道理。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行政管理法规的学习让我对法律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常常因为不了解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出现偏离方向或违法违规的行为。然而,通过这次培训,我接触到了大量的行政管理法规,并深入了解了其中的关键内容和要求。我明白了只有与时俱进、守法合规,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公务员,只有具备法律意识并严格按照法律行使权力,才能避免违法行为并真正服务于人民。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行政管理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课堂上,我学习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观,了解了行政权力的来源和限制。我认识到,行政管理的目的是要推动社会进步和保障公平正义,而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规则和程序,不能滥用和任性。只有行政管理规范和科学,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此外,我还了解了行政管理中诸如公平、公正、透明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实践要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行政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信仰和追求,只有真正树立正确的理念和思想,才能做到公正廉洁、高效便民,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然后,我通过这次培训,加深了对行政法规实施的方法和手段的认识。行政法规的实施是保证行政管理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法规合法合规的重要保障。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行政法规实施方法和手段,如公告、通知、命令、规章等。通过了解这些实施方法和手段,我了解到不同的法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问题,掌握了合理和有效地实施行政法规的技巧和要求。这让我对日常工作中的行政管理更加得心应手,并能够更好地运用法规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通过这次培训,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得到了有效的纠正。在培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法律意识和行政管理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有时候,我在工作中过于注重实际问题而忽视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导致了一些工作上的不当行为。在培训班上,我跟老师和同学们互动交流,向他们请教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得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深感法律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只有时刻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进步。
总的来说,这次行政管理法规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通过学习行政管理法规,我对法律意识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了行政管理的运作机制,掌握了行政法规实施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从他人身上获得了启发和帮助。通过这次培训,我相信我会更好地运用行政管理法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五
近年来,项目管理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学习项目管理法规以及相应的知识体系,对于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是至关重要的。在我近期的学习中,不仅加深了我对项目管理法规的了解,更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以下是我对项目管理法规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项目管理法规加强了我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在很多项目中,很容易出现扩大项目规模、时间延误、成本超支等问题。而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有助于我了解项目的基本流程和要求,帮助我在项目的规划和执行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避免出现不可预测的风险。例如,在学习项目范围管理的法规时,我明白了项目范围的定义和边界,并且了解了如何同客户和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确保项目的范围得到明确定义,避免出现项目目标不明确的情况。
其次,学习项目管理法规增强了我的组织能力。在一个项目中,需要协调和管理多个不同的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这对于一个项目经理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学习项目管理法规使我更加了解如何合理地调度资源,做出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在学习项目资源管理的法规时,我学会了如何细化资源需求,预测项目的资源需求,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保证项目所需的资源得以及时供应,避免了项目因资源断层而产生的问题。
第三,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提高了我对风险管理的意识。每个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学习项目管理法规可以帮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和评估项目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例如,在学习项目质量管理的法规时,我明白了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了如何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持续监控和改进项目的质量。通过合理的质量管理措施,我能够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风险,确保项目按照计划的质量要求进行。
第四,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项目管理往往需要与各个相关方进行频繁的沟通,包括项目成员、客户、上级领导等。了解项目管理法规有助于我更好地与相关方进行沟通,提高沟通效果。例如,在学习项目沟通管理的法规时,我学会了如何制定沟通计划、明确沟通方式、选择合适的沟通工具,并及时发布项目信息,确保相关方了解项目进展和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良好的沟通,我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最后,学习项目管理法规使我更加注重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管理法规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项目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则。在项目管理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能够降低项目的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例如,在学习项目合同管理的法规时,我了解到合同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明确了合同的各项要素和规定,并了解了如何合理地制定和执行合同,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之,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是我作为项目经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项目管理法规,我加强了对项目管理的认识,提高了组织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增强了沟通能力,注重了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学习的心得体会为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更好地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手机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和交流工具。然而,由于手机的便捷性和吸引力,很多学生往往无法自控地沉迷于手机,让手机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负担。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学校制定了学生手机管理法规,从而引发了我对于该规定的思考和体会。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手机管理法规是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道红线。它不仅规定了学生在课堂上不得使用手机,还明确了手机在学校的使用时段。以前,我经常会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导致自己对于课堂内容无法集中注意力。而现在,由于学校的严格规定,我不敢再拿手机出来玩耍了。在课堂上,我扔下手机,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学生手机管理法规还规定了学生在学校的使用时段。在学校,我们只能在午饭时间和放学后使用手机。这样的规定使得我学会了更好地安排时间。在上课期间,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不会被手机的干扰分心。而在放学后,我可以安心地使用手机来解压和娱乐。这样的时间安排既不影响了学习,也满足了我对于手机的使用需求。
学生手机管理法规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规范使用手机,还教会了我们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放慢节奏的重要性。在规定的时段以外,我经常会迫不及待地想要用手机玩游戏或者浏览社交媒体。然而,坚守学生手机管理法规的同时,我也慢慢地学会了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我明白,及时关注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固然有趣,但它们不能代替我与亲友的真实交流和学业的努力。只有放慢节奏,专注当下,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学生手机管理法规还有效地减少了手机对于学生学习和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业成绩,而且还会对学生的眼睛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学校的手机管理法规提醒我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通过合理使用手机来辅助学习。我开始逐渐明白,合理使用手机,并不仅仅是遵守学校规定,更是对自己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的负责。
在学生手机管理法规的引导下,我逐渐明白了手机在当代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明白了不能沉迷于手机的危害。通过严格遵守手机管理法规,我学会了更好地规划时间,专注学习,控制欲望和关注身心健康。这些体会不仅让我在学习上有了进步,还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充实和健康。相信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认真遵守和体会手机管理法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会变得更加有序和有意义。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七
导语:这是在药事管理法规辅导中关于食品进出口的相关内容,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已经备案的出口商、代理商和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
第六十二条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进口的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第六十三条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六十四条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施,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农业行政、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接到通报的部门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六十五条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已经备案的出口商、代理商和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
第六十六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第六十七条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六十八条出口的食品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监督、抽检,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第六十九条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收集、汇总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建立进出口食品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信誉记录,并予以公布。对有不良记录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其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八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行政管理法规培训课程,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行政管理法规对于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对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工作技巧。下面我将从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实践应用、团队合作以及个人成长这五个方面展开,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行政管理法规的核心知识点。课程内容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等。通过培训,我了解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法规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依据,而内部规章制度是组织机构的日常运作规范。这些知识的掌握对于提高行政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习方法的改变也是我在培训中的重要收获。以往我在学习法规时往往只是机械地记住其中的条文,并不能真正理解其背后的精神和目的。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深化对法规的理解。培训中的互动讨论和小组作业,更是让我从单向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深度。
第三,实践应用是我在培训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法规的理论知识,还进行了实际操作,例如模拟行政审批流程。这样的实践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法规的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培养了我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此外,培训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将法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与此同时,团队合作也是这次培训的一大亮点。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我与来自不同单位和领域的同事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从中了解到了其他单位行政管理的经验和问题。这种跨部门、跨行业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扩大了我的工作视野。在团队合作中,我也学会了倾听和包容,更加注重团队的整体目标,增强了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最后,个人成长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在培训中,我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我相信只有具备丰富的法规知识和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为组织和社会做出贡献。这次培训不仅让我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也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行政管理法规培训不仅加深了我对法规的理解和应用,也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这次学习,我意识到行政管理法规的重要性,也明确了自己今后在行政工作中的方向。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行政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九
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后,药品监督管理的职能隶属卫生部。1949年12月,卫生部设药政管理处,1953年5月改为药政管理司,1957年改为药政管理局,负责全国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l985年7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的《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药品监督职权,可以设置药政机构”。从1949年12月至4月,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一直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19,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国务院领导。其职能由属卫生部药政、药检职能,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生产、流通监管职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生产、流通监管职能及原分散在其他部门的所有药品监督管理职能组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年4月16日挂牌成立,1998年8月19日正式运行。
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分为行政监督机构和技术监督机构。
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机构。
我国药品监督行政机构分为四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本节主要对国家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予以介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药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诊断药品、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医药包装材料等)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其主要职责是:
1.拟定、修订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2.拟定、修订和颁布药品法定标准,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3.注册新药、仿制药品、进口药品、中药保护品种;组织制定非处方药制度,审定并公布非处方药物目录;负责药品的再评价、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试验、临床药理基地、淘汰药品的审核工作。
4.拟定、修订和经授权颁布医疗器械产品法定标准,制定产品分类管理目录;注册进口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核发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负责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工作。
5.拟定、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经营质量、医疗单位制剂规范并监督实施;依法核发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单位制剂许可证。
6.拟定、修订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
7.监督检定、抽验药品的生产、经营和医疗单位的药品质量,发布国家药品质量公报,依法查处制、售假劣药品的行为和责任人,监管中药材集贸市场。
8.审核药品广告,负责药品的行政保护,指导全国药品检验机构的业务工作。
9.依法监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及特种药械。
10.研究药品流通的法律、法规,实行药品批发、零售企业资格认定制度,制定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购销规则。
11.制定执业药师(含执业中药师)资格认定制度,指导执业药师(含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和注册工作。
12.利用监督管理手段,配合宏观调控部门贯彻实施国家医药产业政策。
13.组织、指导与政府、国际组织间药品监督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14.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内设机构及其职责。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药品注册司、医疗器械司、安全监管司、市场监督司、人事教育司和国际合作司(图2-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人员编制为120人。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十
我国的药品监督员分为四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
国家药品监督员应在副主任药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的药学技术人员中选聘,由国家药品监督主管部门聘任并颁发证书,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药品监督员应在主管药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的药学技术人员中选聘,在本辖区内行使职权。
地(市)及县级药品监督员应在药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和从事药学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一定药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药学技术人员中选聘,在本辖区内行使职权。
药品监督员分专职与兼职两种,任期4年,可连聘连任。
药品监督员的职权。
1.各级药品监督员按照《药品管理法》和有关药品管理法规,在本辖区内履行职权。对药品生产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经营企业(含中外合营企业)和医疗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进行监督、检查、抽验。
2.参加对新建或改建的药品生产企业(含生产车间及中外合资企业)、经营企业(含中外合营企业)和医疗单位制剂室的检查、验收。
3.对在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出售的药材进行监督、检查,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出售伪劣药材等违法案件。
4.对进口药品进行监督、检查、抽验。
5.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进行监督、检查、抽验。
6.对药品的包装、商标和广告进行监督、检查。
7.根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令进行工作。
8.药品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有权向被检查单位和个人询问情况,查阅证书及原始记录等有关资料,必要时可按规定凭证无偿抽样,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和隐瞒。
9.药品监督员对违反《药品管理法》和有关药品管理法规的任何单位,有权作出暂停生产、暂停销售、暂停使用的决定,并及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10.药品监督员可以越级报告有关药品的问题。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十一
我国的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多次组织全国性、地域性的中药资源调查工作,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关于“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决定,我国在1983~1994年间组织了全国范围的规模宏大的中药资源普查,普查证明中国中药资源品种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同时我国民族众多,其民族医药文化相当丰富,约有民族药3500多种,如蒙药、藏药、维吾尔药、傣药、壮药、苗药等等,是世界上药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其中仅对320种常用药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成为世界植物药材生产大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优势。然而,由于我国目前中药研究开发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滞后,对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却相当严重。由于经济宏观调控体制不健全以及市场经济中的盲目性、投机性,给药用植物资源和道地药材产品带来严重威胁。以前几年发生的甘草出口引发的甘草大战,使我国甘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恢复需要十几年或几十年。做为植物药丰富的国家,开发利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开发、保护措施和政策,势必造成资源枯竭。合理的采收和利用是保护延续药用植物资源的核心。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都将导致历史的错误。因此,必须加强中药资源的管理。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药材资源,适应人民医疗保健事业的需要,1987年10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明确了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原则、物种三级分类管理、采收、经营及违反条例应承担的责任等具体规定;列出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本条例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采猎、经营野生药材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
国家对野生药材资源实行保护、采猎相结合的原则,并创造条件开展人工种养。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收载野生药材物种76种,包含中药材42种。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分为三级:
一级: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简称“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收载了4种。
二级:分布区域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简称“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收载了17种。
三级: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简称“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收载了21种。
具体管理办法及物种名录,详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为了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中药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利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
1993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通知指出:“犀牛和虎是国际上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被列为我国已签署了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物种。为保护世界珍稀物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关规定,重申禁止犀角和虎骨的一切贸易活动。通知中明确:取消犀牛角和虎骨药用标准,今后不得再用犀牛角和虎骨制药。国家鼓励犀牛角和虎骨代用品药用的研究开发,积极宣传推广研究成果。这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的公布实施,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指出了方向。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十二
建国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生产系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只是执行政府所下达的指令性计划的生产车间,本应属于企业自主行为的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资金的供给与运用、企业的规划与发展等问题基本上都由政府包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药品生产企业同其他生产企业一样,已逐步恢复了企业的本来面目,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是工业部门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早在“八五”期间医药工业总产值就以年均21%的速度递增,并在1995年突破了1000亿元,成为世界医药大国。
下面将主要从人员状况、产品种类与产品结构、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利用率、装备及科技进步等方面简要描述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概况。
1.人员状况医药产业是高科技、国际化产业,客观上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据统计,“八五”期间,全行业职工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2%,中专、中技毕业文化程度者占15%,高中毕业文化程度者占37%,分别比“七五”末增加了4%、3%、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6%,比“七五”末减少了14%。可见,我国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在不断改善。但是,即使是“八五”期间的人员状况,也远远不及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因此,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医药产业的客观要求相比,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人员结构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2.产品种类与产品结构截至,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已达6391家,其中包括1700多家三资企业;能生产24大类1350多种原料药(每年实际生产800900种),生产4000多种制剂以及8000多种中成药。化学原料药产量19达38万吨,成为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
我国能够生产的药品种类虽然繁多,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品种陈旧、落后及剂型单一、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3.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建国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所奉行的是仿制战略。仿制战略的采用对建国初期及其后一定时期而言是正确而无奈的选择,但因长期、一味地实行而未予以适时的调整,所以对我国医药创新能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是造成我国医药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医药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从1985年至底,共有5715种新药获批;在药物制剂品种开发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多种先进的药物新剂型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膜剂、气雾剂、靶向制剂和新辅料不断问世,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制剂品种单一的落后局面。然而,研究开发和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总体而言普遍低下,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还极为少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政治、经济、科技进入了国际大循环,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完善,这对长期以仿制为主的医药产业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医药行业必须尽快提高创制新药的能力和水平,向自主创新转轨,这是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迈进的关键所在。因此,药品生产企业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任重而道远。
4.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率在建国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药品供给处于供不应求或供需基本平衡状况。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这种格局被打破,药品的生产能力迅猛增强,形成了药品生产供大于求的格局。
由于医药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与生产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等原因,造成了医药产业生产能力长期以来严重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持续下降,有50%左右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
5.装备及科技进步状况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曾一度长期存在着厂房陈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及实施gmp工作的不断推进,上述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观。此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已取得明显成效,例如我国已在1/3的抗生素品种的发酵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使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简而言之,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总体状况是:企业数目多,生产规模较小,人员素质较低,产品品种趋于老化,产品结构不够合理,生产设施一般,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创新能力弱,经济效益持续下滑,企业亏损面居高不下;大部分生产企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生产问题较为严重。医药工业资金利税率已由1986年的32.22%下滑至的10%;医药工业企业亏损面已连续多年徘徊在40%左右。
当然,上述结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得出的。如果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从前的状况相比,显然是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的。
实用药事管理法规心得体会大全(13篇)篇十三
药品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重要武器,药品有防病治病的积极作用,但使用和管理不当又会引起药物中毒或药源性疾病等。要做到合理用药需要有医药专业知识的医师、药师的指导,目前生产、经营的药品大多数都在医院以处方药的形式使用。因此医院是药品使用的主要部门,医院药事管理是整个药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医院药事管理,又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传统的医院药事管理主要是指采购、贮存、分发药品的管理,自配制剂的管理,药品的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等,即对物的管理。随着现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药事管理的重心,也从对“物”的管理,逐步转变为重视“人”用药的管理,即以对患者合理用药为中心的系统药事管理。
和药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均须实施规范化一样,国外也开始对药品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召开药学国际会议,向世界各国政府推荐了“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oodpharmacypractice,简称gpp)。在药品使用各个环节上均要实施规范化管理,而且强调药学要面向社会拓展服务内容,是21世纪医院药事管理的努力方向。
医院药事管理的内容。
医院药事管理是由若干互相联系、又有区别、互相制约的部门管理和专业管理构成的一个整体。医院药事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1.组织管理医院药剂科(部、处)的组织体制、人员配备和各类人员的职责等。
2.药品供应管理药品采购、贮存、供应等。
3.调剂业务管理药品从医院转移给患者,是药品使用的重要环节。
4.自配制剂管理按制剂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
5.药品质量和监督管理包括药品检验、合理用药和特殊管理药品作用的监督管理。
6.临床药学业务管理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评价和管理。
7.药物信息管理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用药咨询。
8.其他科研管理、经济管理、各类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