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写作特点和规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一
摘要:在实际社会生活里,人们因为各自的社会地位及所处的社会阶层不一样,导致在语言使用、交流过程中出现一些有心或无心的带有歧视性的语言词汇。面对种种语言歧视,正确的面对和修复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以确保语言使用的纯工具性。
关键词:语言;歧视。
在现实社会中,歧视无处不在,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不同地域之间的歧视,年轻人对老年人的歧视等等。这些观念借助功能强大的媒体、文学作品、社会舆论以及人际传播,歧视的态度和情绪被强化并推行开来,更加剧了这些不平等的隔阂和隔离。歧视和偏见作为偏离客观事实的看法和态度,是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在社会文化中,人们选择一种说法,排斥另一种说法,是由于主流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它的形成被经济上政治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所掌控,与权力有关。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一种文化霸权。福柯(foucaul)的著名权力理论也指出,语言与权力密切相关,语言是一个充满压迫和斗争的场域。语言里面出权力,现实是语言的现实,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语言中的各种歧视实际是社会现实中阶层歧视、文化歧视、民族歧视的表现。
一、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话题。
男性被认为是人类的原型,汉语中的“他”也正能反映出人们的这一认识。“他”在语用上完全偏向于男性,不论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语中,可以指代男性和女性,而“她”只可指代女性。在指代一群人时,即使只有一个男人,也不能用“她们”,仍然要用“他们”来指代。这种完全以男性的视角来定位的语言现象就是男性语言泛化的表现。
不独称谓词,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词语也在将女性丑化,这正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居高临下和歧视,如“妇人之见”、“婆婆妈妈”、“女流之辈”、“最毒妇人心”等,而对那些不被男人群体接受的男人的评价却是“女里女气”、“娘娘腔”、“伪娘”这类与女性相关的词语。
女人的价值似乎与男人联系在一起,与青春联系在一起的,一旦岁月流逝,年华老去,女人似乎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身价大跌,成了令人生厌的人。于是,女人被描写成“人老珠黄”、“弃妇”、“失宠”等。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体系。汉字积淀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对1997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包含有“女”字的简体字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其中表贬义的字就有十几个之多。
如“耍”字从“而”从“女”,它的本义是玩弄女性,因为“而”是象形字,指男人的胡须,“而”与“女”合起来表示是男人把胡须垂到女人的脸上,对女性进行戏弄;“妥”字从“手”从“女”,指男人以手,即以武力驯服女人;“妾”从“立”从“女”,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立”字像一把倒悬的刀,一把刀始终悬在女人的头上,随时有可能落下来,可见女人处境的低下。
二、社会角色歧视。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最近很多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高速成发展,很多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从事建筑、维修、运输等工作,成为时代的新工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农民工”。“农民工”一词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成为人们熟知的名词。
“农民工”这个词汇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玉林教授1983年提出来的。这词语取代了最初的“盲流”一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的进步和宽容。不过近些年社会对“农民工”这一称谓越来越多地提出疑义,主要是针对这个词语背后的歧视意味。
其实,“农民工”一词并不规范,这个称呼既不是职业的标准分类,又不是社会分层的正式的概念。按以往的标准说,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按现行标准,农民工应划分到劳动职业阶层。这一不规范的概念之所以仍然长期存在,主要缘于人们对于城乡这一最大差别的优先分类。
人们通常以所从事的社会工作来标识社会身份,区分职业属性,而很多农民兄弟们即使告别了土地,也不能与工人并称为现代工人。社会的这种定性式的称呼带有社会歧视的意味,使这些农民兄弟时刻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卑微。
三、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歧视”就是“区别对待”,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一种刻板、片面的观念和错误倾向。
语言中的地域歧视在地理行政区划上表现的较为明显,以前,苏北人被称为“江北赤佬”、“上海人的陪衬人”、“江北猪秽”等。已经作为特殊专有名词的“河南人”、“四川民工”、“湖北佬”、“外来妹”、“乡巴佬”以及描绘河南人、苏北人、四川人、湖北人的种种文字,都透露着这样一种信息,这些新词语的生成实质上是发达文化群体将边缘地区、贫困地区人作为陪衬和附属来看待,而这些被歧视的人则终日躲在发达地域人们的阴影下生活,暗淡着而又无奈着。
地域歧视是“贱贫”心理的体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如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因为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而造成的“仇富”心理和“贱贫”心理,使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鸿沟拉大。贫穷地方的人到了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省份谋生,容易遭到歧视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他们的家乡太穷,富人看不起穷人,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才产生了歧视,其骨子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小农心理在作怪。
四、职业歧视。
语言中的职业歧视主要表现在对从事低等职业的人的称谓上,如将回收废品和垃圾的称做“收破烂的”,将清扫街道的人称为“扫大街的”,将照看孩子的人称做“看孩子的”,将靠唱歌为生的人称为“卖艺的”,将清扫厕所的人称为“掏大粪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类称呼虽然仅是口语词汇,并未进入书面语,不过也很不规范,是将一些生存群体在尊严和人格上予以矮化,这些人在主流文化中屡屡被轻视,甚至被当成了嘲讽的对象,没有稳定的社会定位和相应的社会价值。这些职业称谓包含着人格歧视。简言之,就是一类职业的人看不起另外一类职业的人,也就是什么职业吃香,什么职业不吃香,从事吃香职业的人看不起从事不吃香职业的人,说到底就是一种高贵和低贱较量的产物,而评判的标准就是“权”与“钱”。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职业歧视现象在一些公开场合逐步有所淡化,人们也开始正视分工不同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互融关系。于是在语言方面也自主取消了带有歧视性的语言,特别是对一些所谓“低贱职业”都重新加以换名,如“打大街的”己被“环卫工人”取代、“失业下岗人员”被“自由职业者”所代、“剃头匠”也逐步转化为“理发师”、“美容美发师。
五、人格歧视。
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对人格权认知方面的缺陷,许多人还严重缺乏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自觉性,或者,即便有一些认知,也是属于初级阶段,在不以为然的心态支配下就侵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人格歧视”就是这样产生的一种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违法行为。所谓“人格歧视”,是指具有某一方面优势的个人或者群体,出于对他人的不平等心态,公然实施的轻蔑或者轻侮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凭借自己的优势,不把他人的人格尊严放在眼里,并且以一定的行为表达对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蔑视。
称呼具有区隔的作用。近些年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称呼语,这类称呼大多将被称呼者的某类特征作为标志,屡屡被突显出来,比如“留守儿童”、“艾滋孤儿”、“特困生”、“问题青年”、“弱势群体”等,着实值得人们思量。
至于像“女强人”这一流传多年的谓呼,实则是把女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女性的美好品性对立起来,冠上了“女强人”的帽子就意味着失去了贤良、温柔的特性。上文提到的“农民工”,其实就是新劳工,社会却偏偏要在称呼上将其出身标注出来,这充分反映了人们认知方面的局限性。
称呼成为一条鸿沟,使彼此无法逾越,成为不同类别的人们之间很深的隔阂,也造成了新的社会歧视。凡此种种,都提醒人们,要小心使用称谓。在突显一种特性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会暗淡另外一种特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新的歧视。
一是语言有二元分类的特性,一是大众集体心态和观念的影响,还有就是文化霸权,或者说是“权势概念”在起作用。如果说语言性别歧视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那么观察语言中的地域歧视现象和职业歧视现象则可看出现代人的集体心态。
有学者指出,对诸如“河南人”这种类似的丑化与歧视的称呼,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它背后隐藏着的东西要比已经暴露出来的东西可怕得多,反映了在这个社会经济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以取笑羞辱贫苦百姓为乐趣、为时尚,以歧视穷人、落后者为能事,以“经济”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一切,这不能说不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危险的信号。同时,在传播这种歧视的同时,人们的口舌相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己则偏安一隅,泰然观看事态的发展,这也是一种看客心理。如果任由这种集体心态发展下去,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很多社会变化都是从称呼的改变开始的。改变称呼是为了改变称呼的特定内涵。上文提到的几个称呼的改变也说明了社会的宽容、进步和对某类人的理解。称呼的改变使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身份不固定的人群获得了应有的自我价值,进而实现了自我的中心化。一个社会的结构、制度不是一时能改变的,但是称呼却可以在较为短暂的时间内,引导社会观念,淡化歧视色彩,在一定的氛围内改善关系,在这方面语言可以发挥一定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晓义。言语交际[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杨春。性别语言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4]张承平,万伟珊。汉语语言歧视现象散论[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3).
[5]高朝阳。从历史文化视角看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5).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二
听说过世界上最软的床吗?如果听说过那你们一定没听说过世界上最硬的床。有多少孩子在温暖的卧室中躺进柔软的被窝进路梦乡,而又有多少孩子像童话故事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冻死在那寂静的街头。
那些孩子成天躺在“最硬的床”上忍受寒风的摧折。他们多希望有一天可以躺在柔软的床上做一场香香甜甜的梦,他们多希望有一天可以呆在温暖的被窝里安稳入睡,他们也想体会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上帝多少也会无情,他不可能给每一个人相同的待遇。
那些孩子甚至仅仅渴望看到烤鸡、家、衣服……他们要的不多,一点也不多。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或许给那些孩子做人最基本的尊严才是最重要的。
那冰冷的地面,那肮脏的大街就是他们的栖息地。愿那些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三
吸烟在一部分中学生中成为时髦的事,有首打油诗可以作证;“学生不吸烟,成绩不拔尖,学生不吸烟,走路打翩翩。”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许多中学生陷入吸烟境地而不能自拔。在校外,随处可见嘴里叼着香烟的中学生。据了解,有的中学生烟龄甚至到十年。校内,常常发现这样的情景:墙角处两人只有一只半截的香烟,你一口我一口,仿佛在享受什么美味。
在校园内吸烟的不良现象是种十分严重的不良行为。在校园内每到下课时间就有学生去厕所吸烟长久下去而产生了烟瘾,朝思暮想的都是烟,学习成绩如何拔尖?吸烟对身体也是一种强烈的伤害,没有好的身体上课怎能有好的精神。中学生主要是一些家长没有给孩子们树立一种好的榜样和社会的一些因素引起的,同时也有大部分是在校园中学会的。如:同学见到自己的同学在吸烟也想去试试还有的是在同学和自己的好朋友的说服下去吸烟的。
只要在校园中有一个吸烟的现象很有可能就会像细胞分裂一样一个变两,两个变四个的不断增加下去,这样会影响学生大规模的成绩下降,伴着时间的推移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面对这种严重的校园不良现象,作为教师和家长,不能让他们放任自流,家长与教师要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自身认识到吸烟之害,这样才能赶走不良风气,同时这样才可以构建一个美好和谐的校园。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四
摘要:公平是相对于不公平存在的。对弱势群体来说是不公平的情况,不能指望强势群体主动来改变,而这正是政府的责任所在。在市场有限介入教育领域的情况下,政府如何调节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政策的角色和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排斥;公平教育资源。
1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的逻辑关系。
1.1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和目标指向。
我国的教育政策一定要使大多数受教育者受益。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维持它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维护教育机会的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实现有限的教育公平,将市场机制有限的引入进来,自主确定收费标准,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质量,提高教育的效率。同时辅以弱势补偿制度来保证教育公平。
1.2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判断原则。
1.2.1确保社会成员公平地获得基本的教育资源。
在当今知识社会里,不论出身、地位和财富,必须要接受基本的教育,才能保证一个人真正的融入社会,获得自己想要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利益。因此,能否保证每名社会成语享有基本的教育资源是判断教育政策是否公平的标准。
1.2.2要保持基本教育和非基本教育的合理差距。
教育公平必须以差别为前提,教育公平只是在特定的范围内消除差别,但不能全盘抹杀差别。因为现实中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社会成员公平的接受基本教育,却不能无差别的接受非基本教育。在非基本教育当中,应当适当的收取学费。
1.2.3教育资源的补偿原则。
在上述不均等的分配了非基本教育资源后,我们还要根据教育公平的原则,给非基本教育资源中,获利较少的社会成员适当的补偿,因为无论如何,非基本教育资源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适当通过优惠或减免的手段,给弱势群体适当的补偿也是应该的。但是这对那些天赋聪慧、出身幸运、辛勤努力的人是不公正的。更好的方法是对他们的上一代,通过征收遗产税或是个人所得税的手段来转移非基本教育资源。
1.3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逻辑。
第一,要建立教育资源的调节机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差距,进而缩小不同地区的教育就、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
第二,要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来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教育政策要显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就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
第三,教育政策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要形成一种机制,在公平和效率的目标权衡中,始终把公平放到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上,教育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反思现阶段教育领域中的效率主义倾向,需要相关的教育政策来调节和保障。
2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的问题。
2.1制度排斥造成的流动儿童的教育不公平。
制度排斥是结构性排斥的主要表现,是因为政策的制定或失误造成的,无论什么原因,这种排斥受到了政策、法律和习俗的保护。在中国,弱势群体受到制度排斥的显现十分突出。最典型的就是户籍制度了。与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密切相关的就是由户籍制度衍生出来的两个具体制度了,即教育财政投入制度和升学制度。
2.2经济排斥造成的流动儿童教育不公平。
经济排斥主要指劳动力市场的排斥。正是由于经济排斥,造成了进城的农民工经济状况不好,影响到了流动儿童的教育,造成了流动儿童的“上不起学”的状况。经济排斥究其原因还是来源于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城市人因为有城市户口,可以找到待遇好、医疗好、有各种保险和保障的国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工作。而进城农民工由于是农村户口,只能成为临时工、合同工等,小部分人成为雇主,大部分人的收入比较低,应得的社会保障无从谈起或比较差。严重影响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他们只能上民工子弟学校,或者虽然能到公办学校,却要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和借读费等。更有甚者,部分流动儿童过早辍学。
2.3文化排斥造成的流动儿童教育不公平。
文化排斥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偏离了社会认可的主流的行为、生活发展方向(lifeorientation)和价值观而受到的排斥。第二个是少部分人由于坚持自身的文化权利而被主流社会所隔离。中国的文化排斥也和户籍制度相关,是因为偏见造成的,需要沟通和了解。流动儿童的文化排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进城的农民工和孩子受到的文化排斥。其次,是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文化排斥。最后,是教师对流动儿童的文化排斥。
3问题和建议。
3.1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儿童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出发点,同龄群体是儿童社会化的媒介,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流入地儿童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两者之间不能组成同龄群体,因此,流动儿童就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不懂得遵守规则和团结互助,可能对城市世界产生恐慌,导致叛逆等行为方式的出现。
根据u曲线假设,迁移者对迁移地的适应时间呈现u曲线形状。在第一阶段,迁移者对迁移地表现出新奇和兴奋。在第二阶段,开始表现出对未知的地区和人的陌生和压力。第三阶段,如果很好地和迁移地区融合,就进入了第三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的呈现二元结构,迁移地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延缓了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
3.2建议。
消除制度性障碍。必须铲除户籍制度对流动儿童的不利影响。在我国,正是户籍制度形成了一道屏障,限制了流动儿童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力。改变人们的观念,城乡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特权阶层,消除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因为流动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还要建立专门组织和机构,来维护流动儿童的权益。
4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公平问题。
新贫困家庭的界定是依据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作为标准,城市的贫困人口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和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第二类是:失业后,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第三类是:在职人员领取工资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后两类就是城市新贫家庭。前一类是传统的城市贫困家庭。我们的研究聚焦在后两类家庭中子女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还有经济状况对这些家庭子女教育的影响。
良好的教育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将帮助他们认识客观环境和自身,将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如果没有受到教育或者足够好的教育,将有可能导致贫困,而贫困家庭会逐渐被社会边缘化,反过来又成为子女受教育的障碍。这样我们得到了一个有用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分为内外两个循环,内循环表示,因为贫困使子女教育受到影响,以及因为贫困受到社会排斥,成为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的障碍。外循环表示,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子女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同样受到社会排斥,处于贫困状态不能自拔。
4.1入学机会的排斥。
入学机会的排斥直接影响到被排斥着接受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所谓入学机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二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社会排斥主要体现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资源有限而教育成本不断升高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选择了念职业高中或者直接选择就业。
4.2学习条件的排斥。
兴趣。
4.2.1学校的学习条件。
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读的学校的质量普遍低于其他的家庭。
4.2.2家庭的学习条件。
和其他孩子相比,贫困家庭的孩子明显缺乏教学辅导书和课外书籍,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对青春期孩子们来说,学习条件差,不仅仅是物质上缺乏的问题,在主观上会造成孩子们的自卑心理。
参考文献:
[1]杨东平。试论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公共政策[j]。人民教育,2005,7.
[2]叶忠。试论教育制度公平[j]。教育与经济,2003(2)。
[3]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谢维和。拓展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5-5-17(3)。
[5]冯帮。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江西教育科学,2007(9):97.
[6]任云霞,张柏梅。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16.
[7]陈瑾。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与社会排斥[j]。山东社会科学,2006(9):136.
[8]姚本先,刘世清。社会转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机会均等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3,7.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五
人口老龄化作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要发展特征之一,在全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从先进国家来看,70年代以后,欧洲各国首先成为人口零增长国家,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日本从1994年开始也进入了老龄社会,现在也成为了世界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也开始出现老龄化现象的征兆。
一、中日社会老龄化现状。
步行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老年人的身影。日本已成为了老龄化现象非常明显的国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日本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已超过20%,也就是说,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根据5月29日日本内阁府发布的《平成版老龄化社会白皮书》,至10月为止,日本的总人口达到了1亿2千769万人,其中,未满15岁的儿童人口大约1740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3.6%,而6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为2822万人,占总人口的22.1%。老龄化比率比去年增长了1%,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白皮书中也同时对日本未来社会进行了预测,大约到,日本后期高龄者将会超过前期高龄者,2055年,高龄化比率甚至可能上升到40.5%。
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到60年代末,中国的人口出生率非常高,除1960和1961年外,每年的出生率都达到30%以上,因为长期持续的高出生率,儿童人口的比重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减少,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中国年龄人口类型是年轻型。70年代末开始,中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大幅下降,1975年开始到1990年为止,人口出生率剧减到23.01%以下。儿童的比重明显下降,成年人口的比重则大幅增加,中国的人口年龄构成开始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9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施,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同时,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准开始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也快速发展,导致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普遍上升,平均寿命达到了70岁。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34%。中国的人口年龄构成已经向老年型转变,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老龄化的社会影响。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产生了很多问题。
第一,人口老龄化改变了抚养比率。从我国情况来看,1990年,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到20,抚养的老年人口变为15.6人,预计到2025年,会变为29.46人,2050年,甚至会达到48.49人。而同样的在日本,到2025年,每2.4个劳动人口将要抚养一位老年人。而且,看护老人也将成为一个问题,例如,谁来抚养老人。从日本老龄化发展趋势来看,85岁以上的高龄者的孩子接近60岁,孙子接近30岁,四代人中有两代人同时老去,该由谁来看护老人呢。也就是说,看护者自己也将面临老年问题。
第二,人口老龄化会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三个重要因素,即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老年人口变得越来越多,劳动人口就会减少,养老负担也会日益加重,如此下去一定会引起生产资金的减少,因此,极可能会延缓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老年人还在工作的话,年轻人的就职机会就会减少,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也会变的越来越严重。
第三,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也会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化,各方面的费用也会上升,给各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今后如何养老,如何解决社会保障负担日益加重的问题。
第四,人口老龄化会逐渐改变现有的产业构造。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儿童的不断下降,年龄构造上的变化会引起消费需求构造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老年人口的物质精神文化需要,社会就必须提供老年用品。于此同时,由于老年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接受新商品、新服务的能力较低,就会给新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开拓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
要解决问题就必须知晓其原因。通常与老龄化一起出现的词语还有少子化。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老龄化才变的越来越明显。不难理解死亡率的下滑是因为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少子化是为什么呢。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女性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等都深受其影响。男女平等的观念、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等都给予女性认识理解社会的机会。但是,世界仍然是男性主宰的世界。女性为了获得跟男性同样的成绩,就要必须付出几倍的努力,如果生孩子、休产假的话,就很可能与外界隔离,还有可能连原来的工作位置也不在了。不想要孩子的女性开始增多,另外孩子的抚养费用越来越高。因此,首先要完善改革社会部保障体系。调和各方面矛盾,为了不给现在的年轻人增加多余的负担,也为了现在的老年人和将来的老年人可以安度晚年,更应当加快改革。
其次,必须从政策方面来考虑。在了解其原因和影响之深远的基础之上,找到有用的方法。这正是身为政府应该做的事,应该将民众意识往积极正确的方向引导。同时,在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上呼吁正视老龄化问题,听取民众意见,唤起民众的积极性。增加国库投入,延迟老年人退休,导入继续雇佣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中日两国虽然在人口、政策、经济、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但是各国应基于本国的基本国情,政府与民众、企业一起协力合作来谋求其根本方法。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六
摘要:公平是相对于不公平存在的。对弱势群体来说是不公平的情况,不能指望强势群体主动来改变,而这正是政府的责任所在。在市场有限介入教育领域的情况下,政府如何调节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政策的角色和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排斥;公平教育资源。
1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的逻辑关系。
1.1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和目标指向。
我国的教育政策一定要使大多数受教育者受益。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维持它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维护教育机会的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实现有限的教育公平,将市场机制有限的引入进来,自主确定收费标准,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质量,提高教育的效率。同时辅以弱势补偿制度来保证教育公平。
1.2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判断原则。
1.2.1确保社会成员公平地获得基本的教育资源。
在当今知识社会里,不论出身、地位和财富,必须要接受基本的教育,才能保证一个人真正的融入社会,获得自己想要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利益。因此,能否保证每名社会成语享有基本的教育资源是判断教育政策是否公平的标准。
1.2.2要保持基本教育和非基本教育的合理差距。
教育公平必须以差别为前提,教育公平只是在特定的范围内消除差别,但不能全盘抹杀差别。因为现实中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社会成员公平的接受基本教育,却不能无差别的接受非基本教育。在非基本教育当中,应当适当的收取学费。
1.2.3教育资源的补偿原则。
在上述不均等的分配了非基本教育资源后,我们还要根据教育公平的原则,给非基本教育资源中,获利较少的社会成员适当的补偿,因为无论如何,非基本教育资源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适当通过优惠或减免的手段,给弱势群体适当的补偿也是应该的。但是这对那些天赋聪慧、出身幸运、辛勤努力的人是不公正的。更好的方法是对他们的上一代,通过征收遗产税或是个人所得税的手段来转移非基本教育资源。
1.3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逻辑。
第一,要建立教育资源的调节机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差距,进而缩小不同地区的教育就、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
第二,要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来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教育政策要显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就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
第三,教育政策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要形成一种机制,在公平和效率的目标权衡中,始终把公平放到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上,教育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反思现阶段教育领域中的效率主义倾向,需要相关的教育政策来调节和保障。
2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的问题。
2.1制度排斥造成的流动儿童的教育不公平。
制度排斥是结构性排斥的主要表现,是因为政策的制定或失误造成的,无论什么原因,这种排斥受到了政策、法律和习俗的保护。在中国,弱势群体受到制度排斥的显现十分突出。最典型的就是户籍制度了。与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密切相关的就是由户籍制度衍生出来的两个具体制度了,即教育财政投入制度和升学制度。
2.2经济排斥造成的流动儿童教育不公平。
经济排斥主要指劳动力市场的排斥。正是由于经济排斥,造成了进城的农民工经济状况不好,影响到了流动儿童的教育,造成了流动儿童的“上不起学”的状况。经济排斥究其原因还是来源于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城市人因为有城市户口,可以找到待遇好、医疗好、有各种保险和保障的国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工作。而进城农民工由于是农村户口,只能成为临时工、合同工等,小部分人成为雇主,大部分人的收入比较低,应得的社会保障无从谈起或比较差。严重影响到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他们只能上民工子弟学校,或者虽然能到公办学校,却要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和借读费等。更有甚者,部分流动儿童过早辍学。
2.3文化排斥造成的流动儿童教育不公平。
文化排斥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偏离了社会认可的主流的行为、生活发展方向(lifeorientation)和价值观而受到的排斥。第二个是少部分人由于坚持自身的文化权利而被主流社会所隔离。中国的文化排斥也和户籍制度相关,是因为偏见造成的,需要沟通和了解。流动儿童的文化排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进城的农民工和孩子受到的文化排斥。其次,是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文化排斥。最后,是教师对流动儿童的文化排斥。
3问题和建议。
3.1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儿童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出发点,同龄群体是儿童社会化的媒介,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流入地儿童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两者之间不能组成同龄群体,因此,流动儿童就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不懂得遵守规则和团结互助,可能对城市世界产生恐慌,导致叛逆等行为方式的出现。
根据u曲线假设,迁移者对迁移地的适应时间呈现u曲线形状。在第一阶段,迁移者对迁移地表现出新奇和兴奋。在第二阶段,开始表现出对未知的地区和人的陌生和压力。第三阶段,如果很好地和迁移地区融合,就进入了第三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的呈现二元结构,迁移地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延缓了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
3.2建议。
消除制度性障碍。必须铲除户籍制度对流动儿童的不利影响。在我国,正是户籍制度形成了一道屏障,限制了流动儿童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力。改变人们的观念,城乡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特权阶层,消除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因为流动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还要建立专门组织和机构,来维护流动儿童的权益。
4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公平问题。
新贫困家庭的界定是依据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作为标准,城市的贫困人口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和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第二类是:失业后,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第三类是:在职人员领取工资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后两类就是城市新贫家庭。前一类是传统的城市贫困家庭。我们的研究聚焦在后两类家庭中子女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还有经济状况对这些家庭子女教育的影响。
良好的教育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将帮助他们认识客观环境和自身,将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如果没有受到教育或者足够好的教育,将有可能导致贫困,而贫困家庭会逐渐被社会边缘化,反过来又成为子女受教育的障碍。这样我们得到了一个有用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分为内外两个循环,内循环表示,因为贫困使子女教育受到影响,以及因为贫困受到社会排斥,成为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的障碍。外循环表示,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子女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同样受到社会排斥,处于贫困状态不能自拔。
4.1入学机会的排斥。
入学机会的排斥直接影响到被排斥着接受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所谓入学机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二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社会排斥主要体现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资源有限而教育成本不断升高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选择了念职业高中或者直接选择就业。
4.2学习条件的排斥。
兴趣。
4.2.1学校的学习条件。
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的孩子就读的学校的质量普遍低于其他的家庭。
4.2.2家庭的学习条件。
和其他孩子相比,贫困家庭的孩子明显缺乏教学辅导书和课外书籍,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对青春期孩子们来说,学习条件差,不仅仅是物质上缺乏的问题,在主观上会造成孩子们的自卑心理。
参考文献:
[1]杨东平。试论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公共政策[j].人民教育,2005,7.
[2]叶忠。试论教育制度公平[j].教育与经济,2003(2).
[3]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谢维和。拓展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5-5-17(3).
[5]冯帮。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江西教育科学,2007(9):97.
[6]任云霞,张柏梅。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16.
[7]陈瑾。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与社会排斥[j].山东社会科学,2006(9):136.
[8]姚本先,刘世清。社会转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机会均等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3,7.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七
摘要仇富现象是当今社会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社会公平的呼声不断高涨之时,对于仇富现象的探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点话题。本文将根据社会各界对仇富这一现象的理解,简要探讨何为仇富现象,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即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关系出发,对仇富现象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进行全面而深层次地分析。最后,本文创新地看待仇富这一社会现象,并探讨仇富现象将会对今后的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仇富现象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互动。
一、仇富现象含义与分类。
如今,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仇富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对于仇富的本质有不同见解。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认为:“中国当前所谓的仇富其实并非真的仇富,而是仇不公。穷虽也有不公,但穷人往往是不公的牺牲品,是被动的,不得已而穷之。但富人,则是不公的受益者,是主动的,是得已而富之。”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认为,仇富是一种怪现象,仇富现象可概括为:员工仇恨老板、学生仇恨老师、病人仇恨医生、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仇恨做慈善的人。谢静教授角度新颖,将仇富现象与媒体中的富人与穷人的不同形象联系起来,认为媒介形象中的穷人通常是正面的形象,而富人以负面形象居多,这本质上也是一种仇富现象。以上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其实仇富的本质是仇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仇财富的不合法积累。这一说法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也是对上述观点的概括总结。根据近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仇富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恐怖行动。
这是最为极端的一种仇富现象,是由内心的焦虑与愤怒的长时间积累造成的。北京机场爆炸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引爆炸弹的男子叫冀中星,家中经济条件困难,曾在广东打工生活,因觉得受到不公正对待上访十多年,他通过投诉、网络博客等各种方式进行控诉都没有结果,于是只好采取极端行为报复社会,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外还有“仇富男”杀死“宝马男”等类似案例,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内心积累了太多的不公平感,愤恨无法及时排解,对法律也失去了信任。
(二)扰乱社会治安。
还有许多人通过扰乱社会治安来表达仇富心理。比如在富人居住小区将停车场里的奔驰、奥迪等高档车辆砸坏或刮花;专门偷盗、抢劫富人的财富;聚众殴打有钱人;恶意散播关于富人的谣言等。这些行为的最大特点就是组织性。他们通常是由三五个甚至更多人组成的团伙,并且按照计划行事。个人的仇富心理再加上群体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会让他们更加胆大妄为。
(三)网络舆论。
通过网络来表达仇富心理是最为普遍的仇富现象,尤其体现在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兴网络交流平台,发表几句仇富的评论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而有些人则专门通过发表一些仇富的文章,曝光一些富人的负面行为而博取大众的关注,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公平感,同时也起到了带动作用,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
二、仇富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一)社会制度层面。
首先,中共十四大后,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市场经济一方面优化了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引起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单位体制下,每个人都归属于一个单位,资源配置上几乎遵循平均主义,贫富差距不大。然而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它以创造财富为导向,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利用投资、股票等方式赚取巨额财富,从而造成这些人的财富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不对等的状况。在转型过程中,我们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促进市场发育,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方针。这样,行政与市场的力量结合在了一起,都成为产生社会不平等的因素。
第二,国家有许多制度无形中强化或保护了富人的利益。仇富背后的制度原因就是有一个权力不受制衡、资本不被驾驭的制度。例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家更加重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先发展;在三大产业中,国家大力扶植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初衷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然而较低的起征点以及缺乏必要的“限高”政策,已经违背了初衷。教育制度中也包含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法规指向不够明确,许多人可以利用这些法律漏洞、投机取巧地攫取巨额利润。
(二)社会结构层面。
第一,仇富现象与社会阶层流动不畅有很大的关系。杨继绳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先赋性因素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后致性因素的作用有减弱之势。先赋性因素加强、后致性因素减弱,社会阶层出现了固化现象。”我国近年来出现了精英整合的趋势,权钱开始统一,这会更加强化社会资源流向精英。在今天的中国,即使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的人,也很难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多地是成为“蚁族”,而那些出生在权贵家庭中的人,即使不用付出努力,就能轻而易举地成为社会中的上层人物。李友梅等人认为:“中国社会结构在严重分化的同时,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庞大底层社会的‘尖塔式’社会结构。”然而每个人都希望能向上流动,当向上流动的途径畅通时,有利于化解阶层矛盾。但是,当今社会缺乏这样畅通的渠道,努力得不到收获,这种状况必然会造成底层人们对上层人的仇视和愤恨。
首先,富人与穷人之间不对等的互动是仇富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现代的地位不一致的消费行为上。我们平时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就是当一名顾客走进一家高档品牌服饰店,店里的服务员首先就会对顾客的穿着打扮从头到脚打量一番,再根据顾客现有的打扮来决定有没有必要认真为他服务。在公共场所中,富人通常会比穷人受到更多的尊重和关注。这些现象就很能说明在社会互动中,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富人与穷人区别对待。
第二,富人阶层的失范行为严重。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富人的炫富行为。我国已进入一个以炫耀性消费为代表的畸形消费机制当中。近年来新闻频繁报道关于有钱人举办的超奢华婚礼,对大众来说确实是一种震撼。富人阶层失范行为还表现在为富不仁。例如“我爸是李刚”事件,利用自己父亲的地位在公共场所为所欲为。然而,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多少钱拥有多少套别墅,而是他能否利用自己的财富为社会作贡献,可如今能像李嘉诚这样将自己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都捐献给社会的富豪屈指可数。
三、如何看待仇富现象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富人真的可恨吗。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为了过上富足的日子而奋斗。我们不能否认有许多富人是由于自身的不懈努力而发财致富的,他们背后付出的勤劳和艰苦奋斗已经被财富的光辉所掩盖,而发财致富后想要过上比别人优越的日子也是正常心理。所以我们在看到富人风光的一面的同时,应该回想一下他们的致富手段是什么,有什么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倡导的。虽然有的富人确实做了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可还是有许多富人时刻谨记着做人基本的道德原则。当然,具有仇富心理的人并不都仇恨所有的有钱人,例如袁隆平、李嘉诚等人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富人反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尊敬与支持,所以,真正理智的人不是仇“富”,而是仇社会的不公正。
(二)穷人真的可怜吗。
仇富现象大部分原因归结在富人身上,但并不是所有原因都在富人。新闻媒介总是喜欢将穷人塑造成为贫苦善良、受压迫的形象。许多穷人怀才不遇,一直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近年来关于穷人的负面消息也屡屡让大众心寒,例如偏远地区的孩子得到人们捐赠的衣物时,并没有感谢,反而埋怨这些衣服太劣质。可见在仇富之前应该先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富人阶层呢,我相信还是有许多人是由于自身还不够勤奋。所以真正理智的人不是一味地去怨天尤人,而是分析和学习致富的方式。
(三)仇富现象不一定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动乱。
仇富现象虽然蕴含着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因素,但是,我国社会总体而言还是会保持着基本稳定的状态,短期内不会爆发巨大的社会动乱。这是由于大众虽然有仇富心理,但是仍然在单方面地接受社会不公正的事实。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在不断地改善社会治理方式,颁布了多项法律都是用来缓解社会矛盾,平息社会冲突的,政府的及时调控使社会不公平感降低,所以不会使社会落入一个混乱不堪的境地。再加上我国经济一直以来保持着快速增长的状态,总体来说大家都是能从经济发展中受益的。并且,仇富心理也不一定是坏事,会仇富的人是对提高自己的地位充满向往的人,还会激励这些人不断奋进,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循环。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仇富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应该相信政府的处理能力和社会本身的平衡力。
四、结论。
可见,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将仇富现象归结为富人的为富不仁,应该辩证地看待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关系,客观地分析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状况,从全局着眼,站在社会大背景中来看待仇富现象。仇富心理虽不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动乱,但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总之,要想彻底地消除这一现象是不可能的,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还是要重视社会公平的实现途径是否畅通,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就需要政府部门、人民群众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并且需要大众对社会保持应有的信任与支持。
注释:
毛寿龙。仇富的本质是仇不公。学习月刊。2006(7)。
亦叶。钱文忠:仇富是中国社会怪现象。经济学人。2011(10)。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八
摘要仇富现象是当今社会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社会公平的呼声不断高涨之时,对于仇富现象的探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点话题。本文将根据社会各界对仇富这一现象的理解,简要探讨何为仇富现象,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即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关系出发,对仇富现象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进行全面而深层次地分析。最后,本文创新地看待仇富这一社会现象,并探讨仇富现象将会对今后的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仇富现象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互动。
一、仇富现象含义与分类。
如今,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仇富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对于仇富的本质有不同见解。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认为:“中国当前所谓的仇富其实并非真的仇富,而是仇不公。穷虽也有不公,但穷人往往是不公的牺牲品,是被动的,不得已而穷之。但富人,则是不公的受益者,是主动的,是得已而富之。”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认为,仇富是一种怪现象,仇富现象可概括为:员工仇恨老板、学生仇恨老师、病人仇恨医生、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仇恨做慈善的人。谢静教授角度新颖,将仇富现象与媒体中的富人与穷人的不同形象联系起来,认为媒介形象中的穷人通常是正面的形象,而富人以负面形象居多,这本质上也是一种仇富现象。以上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其实仇富的本质是仇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仇财富的不合法积累。这一说法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也是对上述观点的概括总结。根据近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仇富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恐怖行动。
这是最为极端的一种仇富现象,是由内心的焦虑与愤怒的长时间积累造成的。北京机场爆炸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引爆炸弹的男子叫冀中星,家中经济条件困难,曾在广东打工生活,因觉得受到不公正对待上访十多年,他通过投诉、网络博客等各种方式进行控诉都没有结果,于是只好采取极端行为报复社会,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外还有“仇富男”杀死“宝马男”等类似案例,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内心积累了太多的不公平感,愤恨无法及时排解,对法律也失去了信任。
(二)扰乱社会治安。
还有许多人通过扰乱社会治安来表达仇富心理。比如在富人居住小区将停车场里的奔驰、奥迪等高档车辆砸坏或刮花;专门偷盗、抢劫富人的财富;聚众殴打有钱人;恶意散播关于富人的谣言等。这些行为的最大特点就是组织性。他们通常是由三五个甚至更多人组成的团伙,并且按照计划行事。个人的仇富心理再加上群体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会让他们更加胆大妄为。
(三)网络舆论。
通过网络来表达仇富心理是最为普遍的仇富现象,尤其体现在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兴网络交流平台,发表几句仇富的评论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而有些人则专门通过发表一些仇富的文章,曝光一些富人的负面行为而博取大众的关注,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公平感,同时也起到了带动作用,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
二、仇富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一)社会制度层面。
首先,中共十四大后,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市场经济一方面优化了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引起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单位体制下,每个人都归属于一个单位,资源配置上几乎遵循平均主义,贫富差距不大。然而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它以创造财富为导向,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利用投资、股票等方式赚取巨额财富,从而造成这些人的财富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不对等的状况。在转型过程中,我们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促进市场发育,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方针。这样,行政与市场的力量结合在了一起,都成为产生社会不平等的因素。
第二,国家有许多制度无形中强化或保护了富人的利益。仇富背后的制度原因就是有一个权力不受制衡、资本不被驾驭的制度。例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家更加重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先发展;在三大产业中,国家大力扶植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初衷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然而较低的起征点以及缺乏必要的“限高”政策,已经违背了初衷。教育制度中也包含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法规指向不够明确,许多人可以利用这些法律漏洞、投机取巧地攫取巨额利润。
(二)社会结构层面。
第一,仇富现象与社会阶层流动不畅有很大的关系。杨继绳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先赋性因素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后致性因素的作用有减弱之势。先赋性因素加强、后致性因素减弱,社会阶层出现了固化现象。”我国近年来出现了精英整合的趋势,权钱开始统一,这会更加强化社会资源流向精英。在今天的中国,即使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的人,也很难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多地是成为“蚁族”,而那些出生在权贵家庭中的人,即使不用付出努力,就能轻而易举地成为社会中的上层人物。李友梅等人认为:“中国社会结构在严重分化的同时,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庞大底层社会的‘尖塔式’社会结构。”然而每个人都希望能向上流动,当向上流动的途径畅通时,有利于化解阶层矛盾。但是,当今社会缺乏这样畅通的渠道,努力得不到收获,这种状况必然会造成底层人们对上层人的仇视和愤恨。
首先,富人与穷人之间不对等的互动是仇富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现代的地位不一致的消费行为上。我们平时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就是当一名顾客走进一家高档品牌服饰店,店里的服务员首先就会对顾客的穿着打扮从头到脚打量一番,再根据顾客现有的打扮来决定有没有必要认真为他服务。在公共场所中,富人通常会比穷人受到更多的尊重和关注。这些现象就很能说明在社会互动中,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富人与穷人区别对待。
第二,富人阶层的失范行为严重。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富人的炫富行为。我国已进入一个以炫耀性消费为代表的畸形消费机制当中。近年来新闻频繁报道关于有钱人举办的超奢华婚礼,对大众来说确实是一种震撼。富人阶层失范行为还表现在为富不仁。例如“我爸是李刚”事件,利用自己父亲的地位在公共场所为所欲为。然而,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多少钱拥有多少套别墅,而是他能否利用自己的财富为社会作贡献,可如今能像李嘉诚这样将自己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都捐献给社会的富豪屈指可数。
三、如何看待仇富现象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富人真的可恨吗。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为了过上富足的日子而奋斗。我们不能否认有许多富人是由于自身的不懈努力而发财致富的,他们背后付出的勤劳和艰苦奋斗已经被财富的光辉所掩盖,而发财致富后想要过上比别人优越的日子也是正常心理。所以我们在看到富人风光的一面的同时,应该回想一下他们的致富手段是什么,有什么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倡导的。虽然有的富人确实做了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可还是有许多富人时刻谨记着做人基本的道德原则。当然,具有仇富心理的人并不都仇恨所有的有钱人,例如袁隆平、李嘉诚等人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富人反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尊敬与支持,所以,真正理智的人不是仇“富”,而是仇社会的不公正。
(二)穷人真的可怜吗。
仇富现象大部分原因归结在富人身上,但并不是所有原因都在富人。新闻媒介总是喜欢将穷人塑造成为贫苦善良、受压迫的形象。许多穷人怀才不遇,一直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近年来关于穷人的负面消息也屡屡让大众心寒,例如偏远地区的孩子得到人们捐赠的衣物时,并没有感谢,反而埋怨这些衣服太劣质。可见在仇富之前应该先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富人阶层呢,我相信还是有许多人是由于自身还不够勤奋。所以真正理智的人不是一味地去怨天尤人,而是分析和学习致富的方式。
(三)仇富现象不一定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动乱。
仇富现象虽然蕴含着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因素,但是,我国社会总体而言还是会保持着基本稳定的状态,短期内不会爆发巨大的社会动乱。这是由于大众虽然有仇富心理,但是仍然在单方面地接受社会不公正的事实。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在不断地改善社会治理方式,颁布了多项法律都是用来缓解社会矛盾,平息社会冲突的,政府的及时调控使社会不公平感降低,所以不会使社会落入一个混乱不堪的境地。再加上我国经济一直以来保持着快速增长的状态,总体来说大家都是能从经济发展中受益的。并且,仇富心理也不一定是坏事,会仇富的人是对提高自己的地位充满向往的人,还会激励这些人不断奋进,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循环。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仇富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应该相信政府的处理能力和社会本身的平衡力。
四、结论。
可见,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将仇富现象归结为富人的为富不仁,应该辩证地看待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关系,客观地分析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状况,从全局着眼,站在社会大背景中来看待仇富现象。仇富心理虽不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动乱,但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总之,要想彻底地消除这一现象是不可能的,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还是要重视社会公平的实现途径是否畅通,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就需要政府部门、人民群众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并且需要大众对社会保持应有的信任与支持。
注释:
毛寿龙。仇富的本质是仇不公。学习月刊。2006(7).
亦叶。钱文忠:仇富是中国社会怪现象。经济学人。2011(10).
谢静。论中国财经新闻中的富人形象。国际新闻界。2011(3).
张劲松、陈璐。论仇富现象的原因及化解。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1).
李友梅、刘玉照、张敦福。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杨继绳。正在固化的社会阶层。社会科学论坛。2011(12).
张劲松、陈璐。论仇富现象的原因及化解。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1).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李友梅、刘玉照、张敦福。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李贵成。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仇富问题探析。理论探索。2008(5).
吴春元、常青青。和谐社会视域下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探析。前沿。2007(3).
周毅。中国社会焦点。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九
劳动力外出的最大动机就是寻求高收入,因此外出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而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则呈现出不断增长态势。
农村劳动力外出直接推动了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相对于工业产品的实际需求,人们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较小,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因此,中国农民从农业经营得到的收入不足以支持家庭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希望就寄托在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上。
(二)缓解贫困。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成反比关系,这说明劳动力外出与家庭贫困缓解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许多贫困地区将劳务输出作为反贫困的重要措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国家统计局年城乡住户调查资料表明,迁移与贫困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近年来,贫困地区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为了摆脱贫困,许多农村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较多的发达地区,使得贫困程度大幅缓解,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有利于推动城市和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的动力除来自城市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动力来自于农村人口进城所推动的城市化及其引起的连锁反应。中国目前的城市率只有60%左右,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对输入地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大批廉价农村劳动力进城一方面降低了城市发展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增大就业压力,影响收入分配。
工资收入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下岗失业是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现有大约1.6~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中的大部分为了谋生而向城市流动。而劳动力供给数量庞大,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又相对有限,使得我国城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同时随着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维持生计,城镇失业人员必然要与外来劳动力争夺有限的低端劳动岗位,从而造成这类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工资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导致城市贫困人口增加。就业状况的变化已经成为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使得劳动力市场分化,工资差距加大。
农村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户籍制度及其他一系列城市福利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低,社会保障状况差。一般来说,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着与城镇职工迥然不同的工作,他们占据了许多非熟练工种:建筑工人和维修工、餐馆服务员和办公楼的保洁员、家庭里的保姆等,并且平均来说,挣得低得多的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分化和巨大的工资差距,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农村流动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的收入差距,而且使整个城市的收入分配更加不均,城市贫困问题更加严重。
(三)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边缘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农村流动人口尽管工作、生活在城市,但由于其受到现行政策与社会制度的歧视,难以获得同城市居民同样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资源,使得其中大部分人很难融入城市主流社会。被边缘化的农村流动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难以分享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同时边缘化的生活状态容易激发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大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三、对策建议。
(一)确立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体系。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也同时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以及政治问题。在设计解决方案时应统筹考虑上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将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权威性社会价值标准,只有确立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体系,才能促进整个劳动力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政府发挥职能,充分利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抑制两极分化。
将城市公共福利和安全水平作为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确保政府公共行为和政策与社会公平的价值目标相一致。同时,利用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在有效调节高收入的同时为低收入者创造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比如充分发挥收入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允许子女的抚养费、教育费等进入税前扣除项目,对退休金的一定比例给予免税等。
(三)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为目标,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导致城市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失去工作,从而丧失了收入来源,陷入贫困,这不仅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还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为目标的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制度,提高基本社会保障和福利的统筹层次。同时,在现有保障水平的前提下逐步将农村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畴;逐步提高低收入人口的保障水平并实施综合保障管理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并逐步按照国际惯例实施劳动标准。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十
不久前爆发的“韩白骂战”闹得沸沸扬扬,在这里,我不谈事件根源,也不论孰是孰非。我不懂文学,当然也就不会争论什么文学不文学的,(这事儿恐怕不是文学争论那么简单咯)只说说从中看到的几个社会现象。
现象一:帮亲不帮理。
帮理不帮亲是中国历代传承的行为准则,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不是这样子啦。譬如说吧,某人在街上被狗咬了,这人理所当然地向狗的主人讨要医药费,而往往狗主人只会敷衍一两句,然后狗主人的儿子就跳出来大讲“道理”,接着儿子那当官的老丈人也跳了出来,骂被咬之人撒泼使赖,对狗咬人一事却一字不提。天理何在!“韩白骂战”也是这个样子。先是白烨不止一次说韩寒的文学不够文学之类的话,韩寒看了那些话就骂了白烨,而白烨不答话,然后白烨的哥们跳了出来,接着哥们的儿子也跳了出来……跳来跳去,全是些不相干的人,都只听说自己的亲朋好友被骂了,就不管孰是孰非,这个说韩寒是“红卫兵”,那个要抽韩寒俩巴掌,这都什么乱七八糟啊,典型的“帮亲不帮理”。
现象二:长辈的话就是至理名言。
长辈说:“不对,你是错的。”那么你就是错的。如果你说自己没错并指出长辈的错误,就会被说成叛逆不尊重长辈,然后一群长辈围着你骂(一般地,他们不会耐心教育。还教育个屁,他们连是非黑白都不辨,就他们说的是真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晚辈应该尊敬爱护长辈,但是,我认为长辈并不就是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对那些不辨是非歪曲事实甚至诋毁别人的人,纵然他们的年龄比自己大也不必把他们当长辈来尊敬,而是要大胆地指出他们的错误,毕竟爱心的泛滥,只会让他们错上加错;等到他们改正了错误,晚辈还是要视他们为长辈,而且加倍地尊敬他们。
现象三:暴力倾向严重。
以上是我从“韩白骂战”中看到的几个与现今社会现象有关的问题。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十一
豪华跑车、富家公子、浙大毕业生、飙车撞死人,诸多吸引眼球的因素集合到一起,引发了社会对杭州飙车案广泛而热烈的关注。
而当地交警部门最初的草率鉴定,最终让这种关注演变成了一场网络风暴。日前,受害者家属接受了公安机关的鉴定报告,肇事者因交通肇事罪被批捕。
一起交通事故何以演变成一桩公共事件,社会各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显然,这件案子能够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能够如此轻易地撩动大众的敏感神经,其背后的因素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安全或是富二代的教育问题。
就像有评论指出的那样,飙车案激起了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强烈关注,暴露出了普通公众对自身安全的焦灼感。而在笔者看来,这种焦灼感背后所体现的不同阶层之间的群体心理和情绪,是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社会和谐进步的人所警示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杭州飙车案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具有一种标本意义。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个先富起来的阶层。
虽然这部分人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财富伦理、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但很明显,其中一些人在普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并不高。他们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炫耀性消费常常让身背几十万住房贷款的工薪阶层目瞪口呆,再加上很多人的财富并不是那么阳光透明,其先富之路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灰色地带,这使得一般民众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平感。
而这其中,豪车无疑是先富阶层的一个标签,每一次引发的事故几乎都成为一时的焦点。此次杭州飙车案,媒体对双方“开跑车的富家公子”和“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名校毕业生”不同身份有意无意的强调,无疑放大了人们这种阶层分野的意识和情绪。
本来,法律是无论贫富都要遵守的一个共同的游戏规则。但飙车案发生后,杭州警方并没有立即将肇事者逮捕,在最初事故认定时在措辞上的不确定,引起了公众对权钱交易的遐想和对司法机构公信力的怀疑。
这其中,肇事者的一个朋友打了四十分钟电话试图摆平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场景。一些有钱有势者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他们在遇到麻烦时调动关系将其“摆平”,对于许多人来说,也并不是多么陌生的社会现象。
但每一次“摆平”,都在侵蚀司法这一最后权利屏障的公信力。其实,以上的种种,并不是一个胡斌所能够负担的了的。
凭心而论,公众和媒体对这起案件的反应多少有些过度,但这种过度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权利救济途径的缺乏,对分配不公的不满,以及由此而日积月累的不满情绪,都需要一个释放的渠道和契机。
飙车案不过是一个放大器和导火索。而网民表达中所闪现的非理性因素,同样令人不安。
如果富人阶层和草根阶层除了相互鄙视和谩骂没有任何共同语言的话,那么,这将为我们这个社会埋下巨大的隐患。说到底,我们需要将不同的利益表达和冲突纳入法治的轨道。
不论是开宝马还是挤公交,让每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在被侵害时,能够得到司法的有效庇护,应该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而这其中,公正司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十二
作者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看到了“标签固化”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年代划分的标签,就像“九零后”。每个圈子都深陷标签中无法抽离,也许我们是时候反思一下是否要撕开自己身上的标签。
标签和反标签,是近年来网络常见的现象,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可以来说是关于代际划分的标签。尤其是九零后,因为处于互联网迅速发展阶段,成为风口浪尖人物,多次产生巨大的网络舆论。
“九零后”这个词一度指九十年代后出生的这部分群体非主流,自私,自我,也成为一个贬义词,但随着时间发展,这部分群体身上原有的标签被撕去。
他们在国人面前,身上带有的品质出现,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事物。不过值得会心一笑的是,零零后标签固化初现端倪。
我们处于网络浪潮中,在见证着标签固化的同时,也看到反标签的论战。但就整体趋势而言,反标签似乎占了上风,这和我们网络的主要群体有一定关系,九零后们更强调个性。
韩少功写过一本书《马桥词典》,写到马桥人对味道形容的词“甜的”,只要是他们认为好吃的味道都用“甜的”来形容,他们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而西方人的吃到辛辣,或者对舌头刺激性食物,则用“hot”形容。
一定程度我们可以看出标签固化的原因,由于时间或者地域的局限性,彼此无法深入沟通了解,从而形成固有印象。
那么标签固化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交流接轨,为了让世界更好记住中国,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功夫,长城,故宫,兵马俑等成为我们的文化名片,在让世界其它国家记住中国的同时,无意间也把中国的形象固化,现在也对中国输出其它文化产生困难。
同样在网络里面,由于信息瞬息万变,标签固化有助于网友加深对自身的印象,于是我们看到了“最有故事的女同学”“最美xx”等系列网络人物,一时风头另他人难以企及。
娱乐圈的人设更是屡见不鲜,比如“老干部”“耿直”“蠢萌”“逗逼”等等形象,我相信在我说出这几个标签的时候,读者脑海中自然也勾勒出相应的明星形象。
过犹不及,相应的负面影响随之而来,过分地渲染一个标签,会使网友产生厌烦之感,同时也会面临限制,在要转型时候付出更大努力,甚至可能导致失败。特别是人设一旦崩塌,难以再挽回形象,更会让人觉得“作”。
那么又该如何减少乃至消除这种标签带来的标签固化影响,最根本应该是做到自身的强大。
比如近些年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更加深入交流,展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京杭大运河还在历史中砥砺前行,几千年古老智慧的二十四节气还在叙述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望。更有高铁载着经济发展,移动互联网独领风骚。
胡歌撕去标签人设的过程是值得小鲜肉们学习,虽然有无数自媒体人夸耀他,但是笔者依旧以他为例,毕竟除了他,要真正提高实力的明星我真的不知道几个,也许陈晓还在修炼过程,彭于晏是一直都很出色,把演员职业做得很赞。
回到开头所说的零零后,有意思的是批评他们最多的大概也是来自当初被标签固化严重的九零后,这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而笔者也会在下周分享相关见解。
大江东去浪淘尽,时间最为公平,也能让大家记住最该记住的。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十三
要说愁,咱们净说愁,唱一会儿绕口令的十八愁。
狼也愁,虎也是愁,象也愁,鹿也愁,骡子也愁马也愁,猪也愁,狗也是愁,牛也愁,羊也愁,鸭子也愁鹅也愁,蛤蟆愁,螃蟹愁,蛤蜊愁,乌龟愁,鱼愁虾愁个个都愁。
虎愁不敢把高山下,狼愁野心耍滑头,象愁脸憨皮又厚,鹿愁长了一对大犄角。
马愁鞴鞍就行千里,骡子愁它是一世休。
羊愁从小它把胡子长,牛愁本是犯过牛轴。
狗愁改不了那净吃屎,猪愁离不开它臭水沟。
鸭子愁扁了它的嘴,鹅愁脑瓜门儿上长了一个‘锛儿喽’头。
蛤蟆愁了一身脓疱疥,螃蟹愁的本是净横搂。
蛤蜊愁闭关自守,乌龟愁的胆小尽缩头,鱼愁离开水不能够走,虾愁空枪乱扎没准头。
说我诌,我倒诌,闲来没事我溜溜舌头。
我们那儿有六十六条胡同口,住着一位六十六岁的刘老六,他家里有六十六座好高楼,楼上有六十六篓桂花油,篓上蒙着六十六匹绿绉绸。
绸上绣六十六个大绒球,楼下钉着六十六根儿檀木轴,轴上拴六十六条大青牛。
牛旁蹲着六十六个大马猴。
/zl/转载请保留六,坐在门口啃骨头。
数九寒天冷嗖嗖,转年春打六九头,正月十五是龙灯会,有一对狮子滚绣球。
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会,大闹天宫孙猴又把那个仙桃偷。是鸡皮补皮裤,不是鸡皮不必补皮裤。
我家有个肥净白净八斤鸡,飞到张家后院里。
张家院有个肥净白净八斤狗,咬了我的肥净白净八斤鸡。
我拿他的肥净白净八斤狗赔了我的肥净白净八斤鸡。
打南边来个瘸子,担了一挑子茄子,手里拿着个碟子,地下钉着木头橛子。
没留神那橛子绊倒了瘸子,弄撒了瘸子茄子,砸了瘸子碟子,瘸子毛腰拾茄子。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十四
首先,我要感谢今天让我能够站在这里参加活动的所有人,包括我。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感恩的心”。
有人说,忘记感恩是人的本性。当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时间去做任何事情,我们已经开始享受前者带给我们所有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这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有一颗感激的心,更多的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带着感恩的心,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古稀之年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我的祖国和人民!一颗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睛充满了泪水,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听说过一个人向树道歉的故事吗?听说过所有正在行驶的汽车为狗让路的故事吗?真实的故事,感动生命的爱,感动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当我们每天享受一个干净的环境,我们要感谢那些清洁工人;当我们搬到一个新房子,我们要感谢那些建筑工人;当我们旅行时,要感谢司机……理解谢谢,您将与平等的看着每一个生命,对待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一个普通平凡的劳动、尊重每个也更加尊重自己。
有一颗感激的心,更能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的价值。当中国十大之一-感动徐本禹屏幕,人性的善良再次被点燃,这是原本的大学生到研究生院,但他们把从熙熙攘攘的城市。这种非凡的功绩伤害每个人的眼睛,每个人的心也点燃了阴燃火。,让他做出选择的原因很简单:有一颗感恩的心。徐本禹和他的感谢山里孩子爱铺平了道路,点燃了贫困和希望,完成他的职责,实现人生的价值。
用一颗感恩的心,不是一个简单的忍耐和宽容,更没有问,但慷慨的精神积极勇敢的面对人生。我相信,最温暖的日子来自寒冷,我相信,最温暖的理解冷,进入一种感激之情。一个人必须学会感恩,以一颗感恩的心生活,真正的幸福。一个人没有感恩,心都是空的。“yangyouguiruzhien”、“乌鸦已经反馈的恩典”,“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我你的手,与子偕老”,这是由于有一颗感恩的心,甜蜜的,免费的。
所以我要感谢你,我的生命的路人,让我知道光褪色领带到不介意,谢谢你,来了又走,我要珍惜,谢谢你,所有的老师在我的生命中,让我知道如何宝贵的知识,谢谢你,多年后,我会记住,谢谢你,我的生活接近亲密的朋友,与你分享快乐,悲伤得听你的,谢谢你,很忙,我不会忘记,谢谢你,我真正心爱的亲戚,经过一定的时间,安静地看我,躲避雨,幸福被爱让我也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谢谢你,,我已经在我的心里。
感谢日升日落,感谢快乐伤痛,感谢大地,天空谢谢天上所有的星星,感谢生活,感谢得到和失去的一切,而不是失去了一切,让我在地上的小草发芽的季节来到的美丽生活!
最优社会现象的论文范文(15篇)篇十五
四大虚:老板的肾,当官的稿,小姐的眼泪,统计局的表。
四大闲:大款的老婆,领导的钱,下岗职工,调研员。
四讲:上午讲正气,中午讲义气,下午讲手气,晚上讲力气。。
四大“不能说”:牛市被套,小蜜被泡,赃款被盗,伟哥失效。。
四大腻歪:请客没人到,手机没人叫,老婆不让闹,要闹还得戴上套。。
当今四大傻人:恋爱不成上吊的,没病没灾吃药的,合同签成无效的,看着手机傻笑的。。
四大惹不起:喝酒不吃菜,光膀扎领带,乳房露在外,骑自行车80迈。现今四大土:手机戴套,出门带现钞,男人穿背心,女人戴胸罩。
男人四大年龄:二十是奔腾,三十是微软,四十是松下,五十是联想。。
男人四大无奈:陪老婆乏味,找小姐太贵,搞情人太累,不结婚最实惠。。
男人四大傻:下班就回家,挣钱女人花,吃饭点龙虾,给小姐留电话。。
男人四怕:怕小姐有病,怕情人怀孕,怕群众写信,怕老婆自尽。。
男人四花:一等男人家外有花,二等男人家外找花,三等男人四处乱抓,四等男人下班回家。
男人四鬼:晚上下班回家是穷鬼,晚上9点回家是酒鬼,晚上12点回家是色鬼,凌晨4点回家是赌鬼。
全球四匹狼:色狼克林顿,野狼萨达姆,饿狼普京,家狼。
天下哥们四铁:一铁是一起同过窗,二铁是一起扛过枪,三铁是一起嫖过娼,四铁是一起分过赃。
女人四大理想:男人头脑都坏掉,每天给我送钞票,还要排队任我挑,自己一直不会老。
四恋的样子:初恋就像一见钟情,热恋就像以身相许,留恋就像百依百顺,失恋就像你东我西。
四项基本守则:喝酒基本靠送,抽烟基本靠供,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
婚姻新四制:打破老婆终身制,实行小姨股份制,引入小姐竞争制,推广情人合同制。
现代企业职位新解:
总是在裁人,简称总裁;老是板着脸,所以称老板;总想监视人,
所以叫总监;经常没道理,就叫经理;让领导秘密舒服,称为秘书。
四清四不清:
开啥会不清楚,开会坐哪清楚;。
谁送礼不清楚,谁没送清楚;。
谁干得好不好不清楚,该提拔谁清楚;。
和谁睡不清楚,睡觉干什么清楚。
当代八乱:
大棚把季节搞乱了,关系把程序搞乱了,
级别把能力搞乱了,法官把法律搞乱了,
公安把治安搞乱了,银子把官场搞乱了,
事故把交通搞乱了,小姐把辈份搞乱了。
最引人注目的哥哥——伟哥;。
最年轻的奶奶——二奶;。
最难设防的偷窃——偷情;。
最热闹的走廊——发廊;。
最畅销的书——女秘书。
办公室守则:
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
任劳任怨,永难如愿;会捧会献,杰出贡献;。
尽职尽责,必遭指责;推托栽赃,邀功领赏!
中央机关出上联: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级级加码马到成功;。
地方政府对下联:下层蒙上层,一层蒙一层层层掺水水到渠成。
横批:和谐社会。
官场日志:
清晨起床,打拳;上午开会,打盹;。
中午吃饭,打嗝;下午上班,打哈;。
傍晚加班,打牌;晚上娱乐,打炮;。
半夜回家,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