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精选教师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师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通用一
(一)思想观念方面
1、是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不够。自我教育意识需要加强,存在理论和实际联系不紧的情况。没能充分把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所遇到的问题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起来,使自己在考虑和安排教学工作时有时前瞻性不强。
2、创新意识不强。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改造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做的不够,表现为开拓创新精神不太强,有时对工作标准要求的不高。思想落后,不能积极地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二)工作作风方面
1、思想上不能做得与时俱进。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不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工作就会受到掣肘。不沟通思想,凝心聚力,日常工作就会造成障碍。
2、工作不够深入。对学生生管理方面还有些不足,工作纪律不够严明,效率不高,方式不灵活。在管理学生方面需要探索新方式、方法,加大管理与监督的力度。
3、生活作风方面,一直以来,本人都能够按照各级党组织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自己没有违反有关规定,没有接受礼品,没有重大事项不报告的,各方面都能严格按要求办事。但反思起来,与生活腐化现象的斗争还不够坚决,不够简朴。
根据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是强化学习观念。最重要的是强化理论观念。只有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政治上才能清醒、坚定。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提高自己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时刻想到个人就是学校形象的代表,应该努力为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是强化家园意识。当好一名好教师,时刻有以学校为家的意识,努力做好教学各方面的工作,维护校园内外环境的整洁,爱护公共财物,维持办公室、个人的整洁形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主人翁精神意识,家园意识。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推进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作为工作的灵魂,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推进工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当然,我身上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自己总结的这几方面,还有许多没有察觉的缺点,需要在与同志们的进一步交流中发现和改进。我将以此次集中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统计局开拓创新整改措施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根据市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关于印发整改提高、完善机制阶段工作要点的通知》的具体要求,统计局领导班子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大讨论活动中来。通过前阶段时间的深入学习、深刻剖析,全局干部职工深化了对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大讨论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大家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统计事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努力以实际行动展示思想解放带来的变化。
整改提高、完善机制阶段是大讨论活动的关键阶段,是整个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保证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是对大讨论活动效果的实际检验。为此,我们紧密结合统计工作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形成了整改方案。在整改活动中,我们决心坚持开门整改,搞好集中整改,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动全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精选教师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师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通用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如春雷唤醒酣睡的大地,如号角催发冲锋的脚步,如战鼓奏起奋进的乐章,从涟水之畔到东台之巅,在龙城大地,到处涌动着一股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热潮。
身为人师的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勇敢先行。
在浮华的素质教育改革中,在高效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中,人才的培养有些工具性和理性化。为了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成绩的取得,我们不敢驻足等待,学生们在课堂中失去了太多自由驰骋的空间,学生情感、意志、价值、信仰的自由发展在课堂中无形地被束缚。
在语文的天地里,学生需要静的学习、静的沉思、静的遐想、静的品味,静的感悟。所以,在我看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是老师眉飞色舞的讲解,不仅仅是学生高效快速的反应,它更需要等待。在静静地等待中尊重学生的生命律动,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让学生思考中寻求问题的答案,组织表达的语言,理清自己的思绪,品味文本的韵味,感悟人生的真谛,收获宝贵的成长。因此,教育者必须把思想解放开来,正确地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引领他们,聆听到每朵花开的声音。我在教学探索中,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等待。
那是一节作文讲评课,由学生走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大家集体点评。彭磊的语文成绩一直不佳,平时缺乏自信。他一站在讲台上,我就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紧张,只见他满脸通红,低着头,沉默着,两手不停地揉捏着衣角,好不容易稍微抬起头来,可目光一接触到同学就又触电似的缩了回去。教室里安静极了,在同学们的注视下,他显得更加惶恐不安,额头上也渗出了细细的汗珠。教室的气氛在短暂的凝固之后,终于有学生沉不住气,小声地嘀咕:“怎么这么菜啊,还不如换我来。”
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显得尤为漫长,我犹豫了:“如果继续等待下去,这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势必不能完成,要是由别的同学取而代之,平时总是缺乏自信的彭磊可能再没勇气踏上讲台了。”我沉思片刻:“还是等待一下吧,他一定在进行思想斗争,说不定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呢?”想到这里,我快步走到讲台上,轻轻的拍一下他的肩头,用温和的眼神注视着这个男生,小声地在他的耳边说:“勇敢点,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他终于抬起头来看了看我,眼神里满是感激。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用有些干哑的声音说:“我的作文题目是《成长中的烦恼》。”
尽管他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中间还因为紧张停顿了好几次,但可以看出那是他的用心之作,让人可以走进他的内心,感受他的烦恼。朗读结束时,班上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紧接着同学们对他作文给予了精彩的点评。当他走下讲台时,我第一次看见他红红的脸上绽放出开心自信的笑容。在那一霎那,我分明听到花朵绽放的声音。真庆幸自己选择了等待。
回顾课堂,我们是否常有“赶火车”的现象?如果学生活动的过程太长,谈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教师常常唯恐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就迫不及待启发学生们说出答案。如果学生刚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又担偏离了主题,就匆忙把他们引上预设的轨道。可正因为我们的“不等待”,学生许多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被搁浅,正因为我们的“不等待”,那些还未点亮的思想火花被浇灭。曾几何时,在课堂上不太见到学生“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苦苦思索,不太见到学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惊喜。日复一日,学生思维变得惰性、麻木,失却了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能力。长此以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又如何让学生真正发展?
从彭磊的身上我明白了,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盲目的追求高效,而是要利用课堂的每一个瞬间给学生机会,这是不仅是教学思想的解放,更是我们的责任!只要我们停下脚步,再等待一下,哪怕只是几十秒的时间,救有可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小花,作为园丁,有责任让每个学生绽放美丽,芳香四溢。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信念的播撒者。当提出问题时,不要匆忙解答,学会等待,花儿需要时间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养料,积蓄力量;当讲解多遍后,学生依旧迷茫时,不要生气,学会等待,聆听花开的声音;当学生犹豫没有勇气展现自己时,不要武断放弃,学会等待,相信他一定能战胜自我,含苞待放。
其实,每朵花儿的成长开放都是一个过程,花期因花而异。尊重这个差异,学会等待,这就是一种解放思想,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