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一
第一段:引言和概述(150字)。
现代大学生素质培养,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如何做到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呢?大学课思政外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途径。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不仅能够拓宽眼界,提高综合素质,还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大学课思政外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250字)。
在进行大学课思政外阅读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在选择书籍时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比如,对于喜欢历史的人来说,可以选择一些与国家、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相关的书籍;对于喜欢文学的人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人性、情感和人类命运的作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够使阅读的效果更好。
第三段:深入思考和反思(300字)。
在进行大学课思政外阅读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阅读上,更应该深入思考和反思。阅读是一种对话,我们应该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思想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书中的观点是否合理,是否与自己的思想相契合,从而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同时,我们还要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全面和客观,是否存在偏见和局限性,以及如何去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式。
第四段:与他人交流和分享(250字)。
大学课思政外阅读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与同学、老师等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见解,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分享给他人,从而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第五段:实践和应用(250字)。
大学课思政外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思考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读完书籍之后,我们可以尝试将其中的理念和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面对困难时,可以借鉴书中的观点和方式去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行动。通过实践和应用,我们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己有的能力和素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结(100字)。
大学课思政外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自己思想修养的方式。在选择书籍、深入思考、与他人分享、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拓宽眼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大学课思政外阅读,我们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成为具有高度素质的现代大学生。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二
思政类书籍是现代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阅读这类书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认真阅读了《乡土中国》《人间词话》《从物质到精神》等思政类书籍,通过这些阅读,我不仅了解到了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智慧,也对个人的发展、社会价值等诸多问题有了深入思考。
第二段:全面的社会了解。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和乡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书中的乡土事例、农民命运的叙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解读,都使我对中国农村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农村问题是整个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农村也就是关注社会的未来发展。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当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社会现实,以便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第三段:审视自身的成长。
《人间词话》这本书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它通过一位文艺大师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评判。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反思了自己对待文化的态度。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学会欣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只盲目追求西方的流行文化。通过对诗词的学习和理解,《人间词话》让我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优秀之处,激励我对自身成长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段:思考社会的价值观。
《从物质到精神》是一本探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理论著作。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思考了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有更广阔的眼界,不仅要关注物质的追求,也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提高。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通过对书中观点的理解和思考,我认识到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使命。
第五段:总结。
通过阅读思政类书籍,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我定位的思考,还对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思政类书籍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的陶冶。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净化心灵、增长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对思政类书籍的关注,用读书的力量去推动自己和社会的进步。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三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书籍的阅读成为了大学生们接触理论知识、丰富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在我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我也积极阅读了许多思政书籍,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收获和启示。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大学思政书籍阅读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阅读思政书籍时,要注重深度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要注意书中涉及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例如,在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时,我不仅仅是读它的内容,更多的是欣赏它的思想内涵,领会其中所表达的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考和理念。而在阅读《论语》时,则要注意其中的道德准则和哲学思想,从而深刻理解里面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精神追求。
其次,在阅读思政书籍时,要注意积累知识,学以致用。读书不仅是为了填鸭式地掌握一些知识,更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理解和应用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阅读《原则》、《两亿英镑》、《人性的弱点》等与人际沟通、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的书籍时,我不仅仅是把它们作为一些权威的理论知识学习,还更多的是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也是大学生们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
第三,在阅读思政书籍时,要注意思考交流,积极参与讨论。大学生从社会角度出发,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和阅读中的收获与周围的人分享交流。例如,在阅读《湖畔》时,我参与了一次关于该书短篇小说中主人公的道德观念与人生境遇的讨论,通过听取别人的见解,既理解了不同的思考逻辑和思考方式,也有了突破自己思维框架的可能性。
第四,在阅读思政书籍时,要注意开拓视野,从中汲取营养。读书是为了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宽阔,去了解别人的思想和文化,从中认识更多的精神风貌。例如,在阅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文学作品时,我不仅仅是欣赏它们的文学价值,更多的是学习欣赏人类智慧、文化、精神风貌,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视野和思想。
最后,在阅读思政书籍时,要注意树立审美意识,注重美学体验。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突破,更是为了在美学体验中得到愉悦和享受。例如,在阅读《清明上河图》时,我不仅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实景,更多的是欣赏它所包含的整体的美学意义:颜色、线条、韵律和神韵等——这些都使我更好地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并从中突破了一些思维的局限和偏见。
总的来说,阅读思政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我们应该注重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将所读与自身经验和现实问题相联系,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获得更为丰富的思想和精神升华。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四
大学课思政外阅读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拓宽了学生的思想视野和知识面。通过课外读书,我们可以不仅仅关注专业学科知识,还能理解和认识更多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全面的人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段:从生活中的启发和鼓舞。
通过阅读,我深刻感受到生活的智慧和启发,这些思想和智慧来自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以及《简爱》中的简·爱等人物给予我很多的思考。她们的坚持和成长给予我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勇气和鼓舞。我明白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收获成功,只有通过自身奋斗,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第三段: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课外阅读还让我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阅读《人民的名义》这样的作品,我更加了解腐败问题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同时,《百年孤独》这样的作品也提醒了我们家族的历史和家族关系对每个人的影响。这些作品让我反思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醒着我们积极应对社会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关于人生的启发和反思。
大学课思政外阅读推动了我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通过阅读《活着》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人生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这个故事让我理解到了珍惜生活和家人的重要性,让我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人生中的困境。我开始更加珍惜每一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追求真正的幸福与成功。
第五段:用阅读来调整人生的方向。
通过课外阅读,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深入思考,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和成长。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更是为了调整人生的方向和目标。阅读让我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和人生。通过课外阅读,我从迷茫走向明朗,从平庸走向卓越。
总结:
大学课思政外阅读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从生活中的启发和鼓舞,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思考,对人生有了新的启发和反思,最终调整了人生的方向。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拓宽视野、开拓思维,不仅可以成为一名扎实的专业人才,更能成为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五
在大学生活中阅读思政书籍,最好的开端是阅读书单。不同的专业或领域,阅读的思政经典也有所不同。在选购思政经典时,考虑到自己所在专业及兴趣,选择相应的经典,进行阅读。
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最好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将书籍分解成可掌握的章节和段落,逐步逐条阅读,并对重要事项做出笔记。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借鉴启发思想,并通过与同学讨论来深入交流。
四段:经典的应用。
经典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领会其中的道理,还要激发我们对于实际生活的思考和行动。在实际行动中,我们可以去践行书中的思想,同时还有自己的思考和灵感,将二者结合,从而加深对书中思想的理解。
五段:结语。
在大学教育中,思政书籍是无法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阅读思政经典,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经验和智慧,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和成熟地看待问题和进行决策。不断探索和深入思考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原动力,相信大家在这方面也会有所收获。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六
在我大学的四年中,我不仅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和组织活动丰富了大学生活,还通过阅读思政课堂的案例学习,提升了我的思想修养和人文素养。通过案例的引导,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阅读思政课堂案例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案例故事触动思想素养。
思政课堂的案例故事往往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思想深度。通过案例,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深邃,也看到了人性的贪欲和阴暗。例如,一则关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故事,让我深思亲情的伟大和父母的不易;而另一则关于社会责任的案例则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这些案例触动了我的思想素养,提醒我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
第二段:案例思辨激发思考能力。
在思政课堂中,案例故事通常设计得很精心。通过阅读思政课堂案例,我不仅了解到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社会关系,还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例如,在一个涉及商业伦理的案例中,主人公在利益和道德之间作出了选择。我开始反思,如果我处在同样的情境中,我会如何去选择?这样的案例思辨不仅帮助我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让我认识到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代价和责任。
第三段:案例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学习不仅帮助我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让我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一则关于班级合作的案例中,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协商和妥协,这样才能最终达成共识。通过案例分析,我更加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我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第四段:案例学习扩宽视野。
大学期间,我通过阅读思政课堂的案例学习,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水平,还扩宽了自己的视野。案例故事常常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友情关系、爱情关系等。这些案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纷繁复杂,增加了我对人性的尊重和理解。通过案例学习,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背景,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和包容,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第五段:案例学习引领为人处世之道。
思政课堂的案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养,更是引领我们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案例中展示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境,我们可以通过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适宜的处世原则。例如,通过学习案例,我意识到真诚和友善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诚信和责任则是赢得别人信任和尊重的基础。通过案例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原则指导着我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
在大学四年的思政课堂中,通过阅读思政课堂的案例学习,我提升了自己的思想修养,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了自己的人文素养。通过案例的思考和分析,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希望我能将这些从案例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和启示应用到将来的工作和实践中,成为一个有情有义、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七
作为小班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老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这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而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宝宝。特别是对于刚入园哭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幼儿情绪安定下来,再慢慢引导幼儿培养其规矩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如:宝宝的饭量,挑食情况;宝宝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与家长交流,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都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的建议,让家长很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家园共育工作。
总之,作为小班教师必须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宝宝得到更周到、更细心的照顾,让每位宝宝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八
自从党带领着人民打败了外国侵略者之后,我们的祖国正在飞速发展之中,然而有些外国人还是瞧不起我们,于是,许多爱国志士便都投入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邓稼先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它就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者.1958年8月,在外国留学的邓稼先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踏上了归途,回到了新中国.但是,外国已研究出了非常先进的核武器,而在这方面,中国仍旧就是一个空白.1958年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原子弹.这时,邓稼先站了出来,他毅然接受了研究原子弹的任务,当时,研究核弹的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但邓稼先决定要为国捐躯.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一朵无比壮美的蘑菇云升上了天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山空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的上空,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又成功地爆炸了.全世界震惊了!喜讯迅速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不朽的功绩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看着冉冉上升的国旗,你是否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呢?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有多少人为这国旗做出了贡献,在观看升旗仪式的同时,你是否尊重那些在国旗里活着的烈士?那些为国旗做出贡献的人呢?我敢说有些人不是的.当我们对国旗行注目礼时,有的人在做小动作;当庄严的国歌奏响时,我们嘴里发出的声音却像蚊子似的无病呻吟.这一切难道是爱国的表现吗?别忘了,亲爱的同学们,那红旗里的眼睛在看着你呢!谁在做小动作?谁在低着头?高高飘扬的红旗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别人为升旗仪式是一件小事,它的意义大于一切!
感受:
中华民族这些耀眼的成就,也让我们的祖国重新焕发出光彩;从大兴安岭到西沙群岛,从世界屋脊到东海之波;从故宫到颐和园,从长城到天坛.这些都是我们祖国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的见证,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但是我们不能停止不前,永远停留在骄傲之中,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祖国要我们去建设.我们现在好好学习,不都是为了将来去报效祖国吗?我们都爱我们的祖国,祖国一定在我们的心中.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九
念完朱自清的短文《春》,望着窗前艳阳高照,我心也跟随明亮起来,按耐不住还要读一读春季。
清风吹皱一池春水,叫天子云端亮开过又尖又细又快的喉咙,伶伶俐俐,叽叽唧唧,春雨洒一片烟,滴一方房檐叮叮咚咚,唰唰唰唰,春天的脚步长袖上衣一舞,雨霁云散,蔓草沁出油新绿。垂柳起先浅黄,进而变为翠绿色,再就摆动起来,在水中点出涓涓仄仄的漪涟。
冬天熟睡的一切都伸直了懒腰,打着了呵欠——柳的懒腰风的呵欠;挣开了双眼刚开始演唱——小草的双眼小鸟黄雀的演唱;跳起来了民族舞蹈,那当然是一剪灰衣的小燕子的民族舞蹈了。
新翻的土壤和新施的农家肥混和着传出了温和的清香。清爽一如上千年之前的那一片。这些滑溜的青苔和葳蕤的苍蒲啊,是不是纪录着世间的变化呢?那静如处子的春水啊,是不是洗澡过洛神的羽衣呢?他们一直踩着时节的节奏,按期对外开放,不容易迟疑也不会犹豫。谦逊默然地接纳是多少代农夫或作家质朴或忧愁的吟诵。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十
我的学校坐落在美丽的骆马湖畔,那里风景优美,空气甜润。同样在我们的学校里,每个教室都有一个漂亮的“图书角”。那里收纳了世界上美好的一切,整个世界都被包容在那片小小的天地里。
我们班的图书角里面的图书分为好多类,有“写作天地”、“名著精选”、“科学探究”、“童话世界”还有我们自己的“作品展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书来充实自己。
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洛的网》,说的是蛛蛛‘夏洛’和小猪‘威尔伯’之间的故事。有趣而又感人。让我从中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纯洁的不计报酬的友谊,我喜欢那个纯纯的世界。最先接触到这本书是许老师讲这个故事给我们听的,我们都很感动。所以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因为许老师会经常向我们推荐适合的图书,所以我们班的书香气味是最浓的。我们班的图书角里面满满的书也都是我们自己捐的。
希望你们也能爱上读书,因为在那个世界里你将得到很多!收获很多!
阅读的作文加评语怎么写。
写家长意见怎么写。
怎么写讣告。
悼词怎么写。
怎么写聘书。
贺信怎么写。
讣告怎么写。
证明怎么写。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十一
今天,在绵绵春雨中,我读了现代文学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朱自清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清新的文字。淡雅的风格,让我深深陶醉。阅读他的散文,不仅仅是眼看口读,更要用心去品味。
《春》里的春天是四季之首,繁花烂漫。山醒了,水醒了,小草醒了,花儿醒了,还有和风。细雨和城里乡下的老老少少,组成一幅美妙的春景。斑斓的色彩,芬芳的气息,宛转的曲子。笛声,强烈刺激着我的感官。静的是物,动的是人;静的球开始滚动,动的风筝在飘荡;春天里的一切都仿佛有了生命。晴天也好,雨天也罢,风雨阴晴总相宜。比喻。拟人。排比和引用等修辞手法,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不着痕迹,朱自清为我们勾勒出一季如画的春天。文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草的生长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也向我们暗示,嫩绿的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来到我们的身边。《春》里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寓意着美好的开端。只有春天的萌动,才有夏天的繁华,才有秋天的收获。〝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期望。春天不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是变成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像刚落地的娃娃,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还要〝安静和平〞,人。动物和自然和谐相处,朱自清的春天,就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象征。
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散文家。学者,更是一个有骨气的爱国人士。他生活在旧中国,生活在战争和饥饿中。今天我们品读这些清秀精到。雅俗共赏的文章时,难道你仅仅认为很〝优美〞吗?而我却觉得还有一点〝忧美〞,隐隐的〝忧郁忧患之美〞。这么绝妙的天地人和谐的春天,对于生活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一种梦想,只能〝盼望着,盼望着〞。现在的人们养尊处优,已习惯了慵懒,对于美好的东西,经常是熟视无睹,而且常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春天和未来,我们只有好好学习。茁壮成长,才有祖国的的繁华和收获。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不能愧对〝祖国春天〞的称号,要让花开更红更香,要让草长更绿更广,为真正实现朱自清梦中的春天,添上浓重的一笔。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十二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了做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泫润的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仔细回味,接触经典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惊喜的感受到开展经典诵读后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孩子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天天在进步。
二、道德修养得到完善。
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在家里,她们总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声说话,和外人接触,却像只小绵羊,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甚至不答。自从读了经典以后,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样做,真是太没有礼貌了。《弟子规》中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十三
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春田狐的故事阅读有感阅读,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加拿大的欧·汤·西顿是一个杰出的动物学家,又被誉为动物小说之父。他写的动物小说经过一百年时间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世界动物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他笔下的动物就像我们人类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奋斗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它们也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爱情、亲情、友情。打开他的书,能看到人类的身影;阅读他的书,会被生命的爱感动。
西顿的《春田狐》是一篇描写爱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年暑假,“我”回到了春田老家,叔叔对“我”说一只叫刀疤脸的雄狐狸把家里的鸡一只只都偷吃掉了。于是叔叔他们设法捕捉这只雄狐狸,可是好几次都被聪明的刀疤脸给耍了。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在叔叔等人的围剿下,刀疤脸为了不暴露狐狸窝,保护母狐狸维克森和它的五只小狐狸宝宝,在引开围剿的人时被乱枪射死了。
刀疤脸死后,叔叔他们还是捣毁了它和母狐狸维克森的窝,用铁锨打死了四只小狐狸,俘虏了一只小狐狸,用铁链把它拴在院子里,借此来诱捕母狐狸来维克森。夜里,维克森带着鲜美的鸡肉来救它的孩子了,这只小狐狸已经是它唯一的希望了。它一次次地叼起小狐狸往回拖,但是,当铁链拉直时,小狐狸就会被扯痛。于是,维克森便用坚硬而锋利的'牙齿去啃咬铁链,第一天咬不断,第二天再咬,就这样不停地咬,牙齿咬痛了,身体也疲惫了,但铁链却纹丝不动。它发现无济于事后又挖坑,把铁链收到坑里埋上(它以为这样铁链就不存在了),可是结果小狐狸还是被铁链扯住了。连续三个晚上,维克森都冒着被叔叔他们的子弹打中,以及被猎狗追咬的危险送来食物并努力想救走它唯一的孩子。可是三天过去了,狐狸妈妈维克森终于知道了无论它怎样努力都无法救出它心爱的小狐狸,于是到了第四天夜里——维克森像个黑影儿似的跑来,待了一会儿,又无声无息地走掉了。小狐狸呢,一口咬住了妈妈扔过来的一样东西,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嚼起来。可是,就在它吞咽的时候,一股刀扎似的剧痛刺透了它的全身,痛得它禁不住失声大叫起来。接着,小家伙又挣扎了一阵子,就躺在地上永远不动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被刀疤脸狐狸爸爸深深感动,它是个伟大的爸爸,它冒着危险去给小狐狸偷鸡吃,让孩子们吃饱。在危机时刻它毫不犹豫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妻子,给孩子留一线生的希望。刀疤脸狐狸爸爸用行动让我感受到:父爱是无私的!
我沉思了很久,真弄不明白,于是我又拿起书重读一遍。当我再次读到结尾,再次看到这段话:“母狐狸为了把它的孩子救出来,使用了所有的办法,即使自己有可能会被捉住弄死。可是等它终于明白了‘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时,为了能让它的孩子获得自由,母狐狸不得不使用了最后的办法,那就是给小狐狸吃有毒的食物,把它从这个世界上长期的痛苦中解救出来。”我终于明白了,谁说这不是母爱!这是一种最深沉的母爱。表面上看狐狸妈妈给小狐狸扔去毒饵是在害自己的孩子,亲手结束了孩子的生命,但是,如果不这样的话,这只小狐狸会永远没有自由,会在铁链禁锢中被活活地折磨死,那种被折磨的日子是漫长的,是度日如年的,会是很痛苦,很痛苦的。聪明的狐狸妈妈知道自己深爱的孩子永远不可能逃出来了,它为了让孩子“从这个世界上长期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只能让孩子吃毒饵获得永远的“自由”,到一个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因为它爱小狐狸,所以迫不得已做出了这个痛苦的选择。
当我读到书本最后的话:“自那以后,母狐狸维克森也再没到叔叔家的院子里来过……在森林里,四处都没有再发现它的脚印。没有人知道维克森究竟到哪儿去了。在艾伦达尔大森林里,维克森被夺去了丈夫,孩子也被弄死了。这悲伤的记忆,大概会让维克森远远离开,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了吧。遥远的地方……那并不是指这个现实的世界,或许有很多野生动物为了离开这个悲伤的世界,而去了另一个无法再返回的世界。也许,维克森在毒死了小狐狸以后,也用同样的办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吧!”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忍不住用手轻轻抹去流下来的泪水。真的吗?这是真的吗?狐狸妈妈在亲手毒死自己最后一个孩子之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追随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到一个自由而快乐遥远的地方去了。
最后一个孩子死了,唯一的希望破灭了,于是也结束自己的生命了。谁说狐狸妈妈的这种爱不是一种母爱!狐狸妈妈用生命告诉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这是一种是令人深思的母爱,是一种最最伟大的母爱!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十四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做《阅读·阅美》的书,这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只读了前面的几篇,我已经非常感动了。
第一篇文章是《温度》,作者是黄兴蓉,四川人,在她去云南探亲的时候,路过川滇边界,碰到一个衣衫褴褛,背着背篓拼命挤火车的人。当作者看到小女孩可怜,给她让了一点位置的时候,小女孩非常感动。把背篓里的核桃主动拿出来给作者。后来在交谈中发现小女孩卖核桃是给家里的母亲看病,车上的人纷纷伸出了援手,买了小女孩的核桃。还有一位农民工将身上的50块钱也给了小女孩,小女孩很激动,但是由于语言不通,小女孩脸憋的通红。
后来作者把给女儿买的衣服也给了小姑娘。读完这些我感动了,我仿佛想起在童年时期的老家,那时候的人们朴实善良,总是帮助我和我家里。出来社会以后,遇到过许多不怀好意的让你,也被骗了一些钱财,我有时候对社会充满了怨恨。现在想想真的是没有必要。
第二个故事是湖北作家李修文的《长安陌上无穷树》,故事讲的是一个从江西过来打工的医院里的清洁工,他是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平常喜欢帮助人。因为被欺负想要报仇。然而这个时候有一位老人劝他不要冲动,这位老人不是他的亲人。在老人的劝说下他回到了医院。说起这个故事,作者也非常感动,在城市里打拼的人都不容易。为了有好一点的生活他们相互取暖,相互关心。在这里我想起了周华健的一句歌词:“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是啊,平凡的人给我感动。他们心地善良,有了他们世界才会更加温暖。
第三个故事是土生土长的南京姑娘,在快乐无忧地生活26年以后,患上了罕见的病症,20xx年她接受了一个放牛娃的捐赠,因为遵循“双盲原则”,他不知道对方是谁,终于手术成功了。她因此生命得到了延续,并且在每年8月31号写一封信。在信中她感谢了放牛娃的救命之恩,感谢他的父母。放牛娃牺牲自己的生命救了一个从未见面的人这一点也让我非常感动。她有过去拜访放牛娃的父母想法,但是因为身体状况和不想让他的父母伤心所以没有去。
再后来她不小心感染了,这时她非常自责,尽管已经她非常虚弱。也许他们灵魂已经见过免了,她说:“做任何事情,一开始都会遭受非议,伴随着旁人的担忧,但只要你坚持,就会有收获,就会看到意义”。
读完三个故事我的心里有无限感慨,生命其实是一场旅行,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我见过许多人为了追求而选择不择手段。我自己有好多次差点受到影响,还有我没有走偏。我们应该怎样度过我们的人生,我相信,绝不是仅仅为了金钱。
优秀思政课阅读心得大全(15篇)篇十五
《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个故事:一个人死后,妾改嫁了,此人阴魂不散,附体到丫鬟身上责问他的妾:我生前问你,你说你不会改嫁,现在为何负心?妾一点都不害怕,从容地说:男人还活着,就说自己以后要改嫁,世上有这样的人吗?是你的问题太蠢,却怪我不说实话。
这位先生活着的时候蠢,被人骗;经历一死,还是没能变得明白一点,又被人奚落。脑子里塞满浆糊的人,大概都是这样。
《聊斋》里有一个耿十八,病得要死了,跟他妻子说:我死后,再嫁还是守节,都由你,说说你的想法吧。妻子不语。耿非要问,说:守节固然好,再嫁也是人之常情。直说又何妨?你我就要永诀,你守,我欣慰;你嫁,我也就不操这份心了。妻子于是惨然地说:家无余粮,你活着尚且过得艰难,你死了我怎么守?耿十八听了,猛地握住妻子的胳膊,恨恨地说:熬着!说完就咽气了,手还握得死死的,两个家人费了好大劲儿才掰开。
耿十八这个渣男,临死套话,恨恨而殁。后来却又机缘凑巧,死而复生,“由此厌薄其妻,不复共枕席。”他的`妻子实在是天真,轻信所谓的“人之常情”,却忘了自己身处怎样的境地,背负着怎样的伦理枷锁。多少人标榜的崇高,全靠虚伪在支撑。前边说的那个妾就聪明多了,她懂得避重就轻,虚与委蛇,以虚假回应龌龊。遵守小规则,才能冲破大规则。
这样的事情多了,耿十八之流似乎也看破了,认定夫妻之间没有情分可言,不宜执着。白居易诗云: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笑林广记》里有个笑话:夫死,妻以扇扇尸。邻人问曰:天寒何必如此?妇拭泪答曰:拙夫临终吩咐,你若要嫁人,须待我肉冷。《警世通言》里也有“寡妇扇坟”的故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劝人们“从第一着迷处”,把这夫妻之情淡下来。《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看起来都是劝男人要看淡,其实都是恨女人转投他人怀抱,不肯从一而终;恨自己入土之后,鞭长莫及。民国初年,妇女的地位稍有提高,西安就有一支民谣说:中华民国没皇上,婆娘女子胡球逛。也是鞭长莫及催生的愤恨。
《阅微草堂笔记》里还有一个故事:李鹭汀善占卜。一日有客登门,听见他的妾边哭边絮叨:跟我说这样的话,你是在逗我,还是在试探我?而鹭汀极力辩解:这是真话,不是逗你。客人问怎么回事,鹭汀说:今天卜卦,发现有两个男人来找我。一个是她前世的丈夫,今生还有一夕缘分;另一个会在半年内和她结合。我把这事儿告诉她,她就哭闹。天数不可改变,我不哭她哭,我不在意她在意,这不是痴女子吗?半年后鹭汀果然死了,妾被卖到一位翰林家,大老婆不能容,过了一夜就被赶出家门;又卖到一位中书舍人家,这才相安了。
李鹭汀是真看得淡,因为他知道天数。洞悉天数的人,自然跟那些要“存天理灭人欲”的人不一样。面对这么开通豁达的男人,他的小妾仍不失警惕,一句“你是在逗我,还是在试探我?”以守为攻,滴水不漏。李鹭汀没这些心计,还说她是“痴女子”。大智慧被小聪明一比,倒更像是傻。
这几个故事里,看不到正常的夫妻观,更没有爱情可言。费孝通说:中国的家庭是一个事业组织,事业的需要排斥普通的感情。让我说,这样的家庭当组织看都是不健康的,因为它的成员是不平等的,夫妻不是合伙人,而是主与奴(妾的地位更不用说了)。究其病根,当然是古老中国那些混账的伦理道德了。
庆幸的是,社会在进步,道德家们终于失掉了他们的好时代,一个个都恨恨而死了。剩下的几个,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终究也只能恨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