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或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秩序和权益的重要支撑。以下是一些组织在实施规章制度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一
一、对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培训、考核。
三、对上岗人员的上岗情况进行监督。
四、对实验室是否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五、实验室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六、实验室应当按要求如实记录,保存档案、报告。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二
一.着装: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务必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二.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带给洗手用的替代品。
4.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理解的替代方式。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务必要戴上适宜的手套,脱手套后务必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务必进行“六步法”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务必擦拭、消毒。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三
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资料载入中...
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持续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6.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7.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状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状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9.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生物安全管。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四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政令畅通,做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同时对各项工作及时的沟通和总结,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车间。
3.1、本公司的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2、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研究安全生产有关事项,并做好会议记录。
3.2.1、会议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3.2.2、汇总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3.2.3、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2.4、研究落实安全生产检查,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计划(安全月、年检、季检、月检计划的布置、落实。
3.2.5、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3.3、审查、批准新建、改建、大修的设计、计划以及工程验收和运行工作的.监控。
3.4、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制定防止职业病和职业卫生的安全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和妇女保护工作。
3.5、研究有关安全生产教育,在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时,要有计划的组织进行职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3.6、审核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报告,明确责任,确定责任人。
3.7、审核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内容。
3.8、审批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的落实方案。
《会议记录》。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五
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保持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6、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7、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六
1、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进入临床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2、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护鞋,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3、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5、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6、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医疗垃圾处理。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非打印化验单要消毒后发放。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防止扩散。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0、对剧毒化学物品,压力设备和贵重仪器责任到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督查。
11、保证实验室电、水使用的安全,防止超负荷用电。使用电炉时一定要有人看守。使用电高压消毒锅时,一定要遵守操作程序,以防止爆炸。下班前一定要检查水、电开关,关好门窗,注意防盗。
12、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中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水灾和爆炸等事件的发生。
13、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以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等事件,要严格按照医院制订的预案进行,不得延误。
14、保护好防火设施,保持应急通道畅通,便于火警时人员安全撤离。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七
1、实验室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生物安全及其他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病理科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维修记录。
7、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必须按日常保养进行检查清理,保持良好状态。
8、所有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限用、禁用标志。
9、在压力容器、大功率用电设备、高速旋转设备运行期间,必须有人看守,并有处理事故的相应措施及设备。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应定期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
10、因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的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11、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须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实验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12、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干燥。(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
13、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14、所有仪器设备在维修和维护保养前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八
第十五条 县以上动物防疫机构负责组织预防用生物制品逐级订购、分发和周转贮存。
第四章 新生物制品管理
第五章 进出口管理
第六章 使用管理
第二十六条 严禁订购和使用无批准文号的兽用生物制品。
第二十七条 严禁推广未取得《新兽药证书》和批准文号的兽用新生物制品。
第七章 质量管理
每批产品的样品可以每十五日集中寄送一次。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卫生部《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预防用生物制品由卫生防疫机构实行逐级供应制度。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经营,否则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疫苗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贮存、运输,bcg、dpt、dt和hbv、rv在2-8℃贮存和运输,opv和mv需在-20℃~8℃的条件下贮存和运输。
三、各种疫苗必须避免阳光直射,按品名、批号分类,整齐存放,有计划地分发。
四、疫苗要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私自发放疫苗,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索要疫苗。
五、严格疫苗领发手续,设立疫苗专用帐本,做到帐、苗相符。
六、对疫苗登记项目应齐全、完整。包括疫苗的名称、生产单位、规格、数量、批号、效期、领发人签名及日期。
七、要定期清点核查,避免过期失效,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九
第一条:加强实验室科研管理,是实验室科学研究贴合生物安全规范,对实验室师生身体健康负责,根据卫生部“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参照国际公认的生物安全原则,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中所述“生物安全”包括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及相关废弃物等可能导致安全损害的资料。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三条:各课题组负责针对实验室的特点制定、维护和监督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计划。
第四条:实验室负责人对所有研究人员和实验室来访者的安全负责。
第五条: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
课题组负责人人应按照“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贴合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及时阻止不安全的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十
为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类活动记录、资料按要求归档、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1、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3、生物安全实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生物安全检查记录、健康监护档案、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实验记录、菌(毒)种和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生物安全柜现场检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5、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6、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十一
本制度规定了xx医院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划分、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流程和关键事项考核说明等,以到达此项工作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之目的。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医院检验科、理化实验室、病理科和输血科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标准化管理。
3、术语和定义。
生物安全: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生物安全是指“避免由于对具有感染力的有机体或遗传改良有机体的研究和商品化生产而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带来的风险”。
本办法中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包括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和化学危险品安全等管理工作。
4、职责。
4.1.1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为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职责人。
4.2.2负责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组织制定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和编写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4.2.3负责实验室各类手册、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的评价和审核。
4.2.4负责检查和考核实验室各项安全制度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落实状况;
4.2.5负责组织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小组反映的重大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处理和解决;并对各实验室上报的重大安全问题及隐患及时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
4.3.4负责本实验室员工生物安全相关考核工作;
4.5.5.负责处理本实验室发现的一般性安全问题,对检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或推荐,并检查整改落实的状况。
4.6.6负责对重大安全问题及隐患及时向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
5、工作程序。
5.1制定或修订文件。
5.1.2委员会办公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定或修订工作,并报送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5.1.3审核批准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办公室秘书负责将文件下发至各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小组。
5.2培训。
5.2.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在文件发出后两周内,检查文件的培训效果。
5.3实施。
5.3.1.1及时发现工作中遇到的常规性安全问题或安全隐患,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根据发生事件的实际状况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制定最终的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事件处理结束后,保存《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处理记录》备查。
5.3.1.5每月月末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议,对当月科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状况进行总结反馈,提出整改措施,按照pdca的管理模式持续改善工作。
5.3.1.6每季度末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提交本季度工作总结报告。5.3.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在例行工作中中按照工作职责,做好下列工作:
5.3.2.1对各实验室安全管理监督小组上报的十分规性安全问题或安全隐患,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制定《实验室十分规生物安全事件解决方案》并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报批。透过审批后,立即配合相关实验室具体实施,并要求实施过程安排得当,操作规范,按时完成解决方案的目标。对实施过程中中产生的相关资料由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秘书负责分类、妥善保存。
5.3.2.3每季度末第四周的周一下午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议,对当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状况进行总结反馈,提出整改措施,按照pdca的管理模式持续改善工作。
5.3.2.4每年11月15日前完成本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的撰写工作,文件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备案。
6、支持性文件。
7、记录。
7.2《会议记录》由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制订、修改;由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各实验室监督管理小组分层保存。7.3《培训记录》由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制订、修改;由各实验室监督管理小组保存。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十二
对医院工作者及患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反应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设施规范管理到位。
3、主动监测反应及时。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北京安贞医院病理科内部的、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
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四)预案启动。
当出现(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人员组成与职责任务。
(一)人员组成。
病理主任病理科技术组组长病理科安全员。
(二)职能与工作。
1、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规划对病理科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2、制定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病理科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预警。
(一)预防。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建立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剧毒化学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二)预警。
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
2、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三)应急控制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在第一时间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医务处、保卫处),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十三
一.着装: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务必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二.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带给洗手用的替代品。
4.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理解的替代方式。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务必要戴上适宜的手套,脱手套后务必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务必进行“六步法”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务必擦拭、消毒。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十四
目的:确保实验人员生物安全,样品质量不受影响,环境不受污染特制定该管理制度。
1、实验室人员务必在身体状况良好、穿戴好防护服(白大衣)的状况下,方能进入实验室的污染区域工作。但当身体出现较大的开放性损伤、处于较重的疾病感染状态或呈重度疲劳状态时不得进入。
2、实验室人员、辅助人员和外来人员务必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受过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危害和特殊要求,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工作。
3、外来参观人员需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并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实验室。
4、未成年人、孕妇和有免疫缺陷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处于易受感染状态或感染后果严重的额人员也不得进入实验室。
(一)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立刻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务必要戴上适宜的手套,脱手套后务必洗手。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3、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4、严格禁止用嘴操作实验器材,包括吸液、吹酒精灯等。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
5、尽量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破损的玻璃不能直接用手直接操作,务必用机械方法清除,如刷子、夹子、镊子等。破裂的玻璃器具和比例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标记的、单独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
6、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构成控制在最小程度。任何使构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务必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7、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资料物到达三分之二前置换。
8、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务必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此类事故的书面材料应存档。
9、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使其到达生物学安全。
10、实验室应持续整洁、干净,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务必擦拭、消毒。
11、每日工作完毕,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员需关好水、电、门、窗。
(二)生物安全行为规范。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器或可随人传染性物质的饰物。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白大衣)。大白衣应定期清洗、更换,清洗时应使用具有杀菌消毒的洗液或其他相应方法。
3、操作感染性物质、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镜、面罩或护目镜。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4、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务必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5、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6、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7、不得涉及呼吸道传播疾病样品室,要佩戴贴合要求的防护口罩。
(三)监督与检查。
1、涉及病原体的科室负责人要经常对各项实验的生物安全性进行检查和监督。
2、各实验项目主管人员要定期对所开展的实验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并报告安全隐患事件。
实验室废弃品按物理类型而言可分为固体废弃品、液体废弃品及气体废弃品,就危害类型而验分为化学毒性废品和病原性废品,由于废弃物品具有潜在的致病性、伤害性,如不妥善处理会造成很大的人身危害、环境污染和社会危害。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品名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化学性和放射性废弃物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实验室生物安全守则》(who,第三版,20xx年);
4、《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xx);
5、《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改变9489—20xx);
6、《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培训卫生部规划教材,第2版);
7、《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十五
本厂的物料及代管的物品。
第六条:盘点的内容
1、 物料的实际库存量。
2、 物料的质量。
3、 存货时间。
第七条:盘点时间
盘点时间定为每月的最后一天。
第八条:布置盘点的准备工作
第九条:盘点工作的实施
一、原料库盘点的进行
二、 猪舍盘点
猪舍的盘点就是对猪舍饲料、半成品、产成品及添加剂的盘查。
2、 舍内未使用的按整件计算,半袋子料应称量,双方的盘点人员应分别计数。
3、 猪舍盘点完毕后,废料、饲料的还原由猪舍主管负责,并报相关部门。
三、饲料库盘点制度
1、 饲料库盘点人员在盘点时,应先通知停止包装。
四、材料库盘点制度
第十条:事后分析
5、 其它物料的处理同原料的处理程序相同。
6、 最后,财务部根据盘点的结果做“帐物对照表”,由盘点部门的领导签字确认,并和厂部对盈亏差异较大的原料、成品进行书面说明,一起上报总经理,经审批后,由财务部及相关部门进行财务处理。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和而成的,清新空气按体积计算:氮占78.08%,氧占20.95%,氩占0.93%.二氧化碳占0.03%,负氧离子1000个/cm3,还有极微量的氨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随着人类工业的发达和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饲养密度大、猪舍密闭空气不流通。冬季生火保温,使猪舍内的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致使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超标,氧气和负氧离子含量严重不足。污染的空气导致猪的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越来越多,发病原因越来越复杂,防治效果日趋变差,特别是2015年以来猪高热病连年暴发,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猪舍内的氨气来源于猪粪尿等有机物的分解,氨气通过猪呼吸道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素变为正铁血红素,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液碱储和血红素的氧化性能,从而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事实证明,室内氨浓度达到0.63 mg/m3就会使人患病,试验证明当猪舍中氨气达到15mg/m3时,试验猪只开始出现呼吸道疾病,35mg/m3时出现萎缩性鼻炎。
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舍内猪的呼吸。1头体重100kg的肥猪,每小时可呼出二氧化碳43 l,因此猪舍内二氧化碳含量往往比大气中高出无数倍。
二氧化碳本身无毒性,它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缺氧,引起慢性毒害。猪长期处在缺氧的环境中会导致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猪舍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1500mg/m3。
猪舍中一般含有极少量一氧化碳。 当冬季在密闭的猪舍内生火取暖时,若燃料燃烧不完全,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对血液、神经系统具有毒害作用。它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碳氧基血红蛋白.这种血红蛋白不仅减少了血细胞的携氧功能,还抑制和减缓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与氧的释放,造成机体急性缺氧,发生血管和神经细胞的机能障碍,出现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病变。猪舍一氧化碳浓度在500mg/m3时,猪短时间就可引起急性中毒。猪舍内一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25mg/m3。
猪舍中的硫化氢主要由含硫物分解而来。硫化氢产生自猪舍地面,比重较大,硫化氢主要刺激黏膜,引起眼结膜炎、鼻炎、气管炎,甚至肺水肿。经常吸入低浓度硫化氢可出现植物性神经紊乱。游离在血液中的硫化氢能和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使酶失去活性,以致影响细胞的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长期处在低浓度硫化氢的环境中,猪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窒息和死亡。当硫化氢浓度达到20mg/m3,会影响猪的食欲。猪舍内硫化氨浓度不应超过10mg/m3。
清新的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猪舍内正常氧气浓度为20%。猪舍饲养密度大、密闭不通风,有可能低于18%.如果受外界空气或猪舍内氨气、二氧化碳污染,氧气含量很可能低于15%,使猪摄氧不足,体内组织缺氧,无法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负氧离子又称“超氧负离子”或“氧负离子”,在动物体内外广泛存在。因为它能在动物体内外杀菌抗菌,又被称为“空气抗生素”。因为它能促成动物体内合成和储存维生素,也被称为“空气维生素”,是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卫士。
自然界空气中负氧离子来自三个方面:
(1)大气受紫外线、宇宙射线、雷雨闪电、土壤和空气放射线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电离释放出的电子很快又和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成为负氧离子:(2)瀑布冲击、细波推卷、暴雨跌落、大雨撞击、海岸浪花等自然过程中水在重力作用下,高速流动的水分子裂解而产生负氧离子;(3)森林的树木、叶枝尖端放电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光电效应,使空气电离而产生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在空气中与病原体结合,使病原体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病原体死亡;在体内通过自身及代谢产物过氧化氢、羟基、一氧化氮等活性氧的氧化能力杀灭病菌。负氧离子的功效在养猪生产及猪的.疾病防控领域很少被提及和进行研究应用,以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中性粒细胞是防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中性粒细胞激活后主要通过呼吸爆发释放超氧负离子等活性氧而发挥杀菌功能,中性粒细胞同时致敏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当它们受到细菌等刺激物的作用时,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化反应,生成大量的超氧负离子、过氧化氢以及羟自由基等活性氧成分杀灭病菌,呼吸爆发时这些白细胞需氧量激增几倍甚至20倍。
试验证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人工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后第27小时,活细胞的超氧负离子浓度从3.9%升至42.5%.以提高杀菌能力。
prrsv感染猪后7天,巨噬细胞释放超氧负离子的能力下降,巨噬细胞依赖于超氧负离子而发挥杀菌作用的功能下降,从而不能消灭细胞外病菌,免疫抑制易继发感染,使感染猪的免疫力降低,这就是2015年以来引发高热病的主因:
引发高热病的另一大免疫抑制病就是附红细胞体,附红细胞体侵入猪体内主要损害红细胞,使血液携氧能力不足,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不足,释放超氧负离子的能力下降。理论和实践证明,超氧负离子是动物体内杀灭病菌最为关键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在体内浓度的高低决定着机体的抗菌能力,如果猪舍内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而充足,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人体内增强机体的抗菌能力,就可预防高热病的发生。
氧负离子也可通过氧负离子发生器人工生产,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省时、省力、省钱、操作简单、消毒全面、杀菌彻底,而且能经呼吸和皮肤进入机体杀灭病菌使猪自愈康复。因此氧负离子是最广泛、最便宜、最有效、最好使的“空气抗生素和维生素”。为此防控猪病还得从猪舍的空气质量做起。
1.从大自然中获取高浓度且来源充足的氧负离子,建立猪场疾病的自然防疫屏障。猪场选址则甚为重要,新建猪场应选择在森林山谷、地势高燥、向南开阔、南北风向、森林或植被茂盛、空气新鲜、氧负离子含量高的地方。
2.在建猪场应树立朝向第一、通风第二、光照第三、保温第四的设计理念。猪舍透光开放,屋顶滴水2m以上.利于透风隔热,利于喷水降温,舍内上层利于保温透风.中层利于通风换气,下层利于跑气除湿,公猪、配种、产房、保育舍利于通风加氧;场内绿化面积40%以上,种植常绿树木植被,遮阴降温增加负氧离子:
生产区排污实行雨污分离、粪尿分离、干湿分离,减少污染。从设计上保障舍内负氧离子含量充足。
3.应树立通风第一、保温第二的养猪理念,大的猪场应在猪舍内安装空气污染报警器,大的养猪公司应购置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及氧气、负氧离子检测仪对空气进行监测,结合通风、保温、温差控制建立开窗及通风制度和操作规程,像建立兽医制度一样建立空气质量控制制度,设置空气质量控制岗位人员,专人负责确保猪舍空气质量。降低饲养密度,保障每头猪每天大约130亿个负氧离子需求量。
4.空气受到污染的猪舍应安装使用氧负离子发生器或氧负离子发生灯泡,人工增加氧负离子,改善猪舍空气质量,杀灭病菌,增强猪只抗菌能力。
氧负离子发生器利用脉冲、振荡电器将低电压升至直流负高压,利用碳毛刷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释放出大量的电子。电子很快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获,形成负氧离子,它的工作原理与自然界“打雷闪电”产生负氧离子一样,猪舍正常负氧离子浓度一般为500—1000个/cm3.使用优质的灯泡式负离子发生器,每秒钟产生300—650万个负氧离子,10分钟后可以使灯泡周围5m范围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万个/cm3,相当于郊外田野的负氧离子浓度,可以使空气中病菌消亡率达98%以上。使用窗式或坐式负氧离子发生器功力更强、效果更佳,开始工作15分钟内先释放臭氧,强力杀灭病菌,之后持续释放负氧离子杀灭病菌,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达到森林山谷的水平,浓度高的能达到100万个/cm3以上。
最优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6篇)篇十六
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持续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6.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7.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状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状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9.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状况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