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总结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宝贵时间不容浪费”的道理,从而激发出对效率和时间管理的重视。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一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绍(200字)。
高中教育惩戒是指教育部门针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违法犯罪行为采取的一系列惩罚措施。近年来,教育惩戒在我国高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惩戒政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教育部门着手进行惩戒报告的撰写和研究,并鼓励各校积极总结惩戒工作经验。本文将结合自身的体会和对这份惩戒报告的研读,谈谈自己在高中教育惩戒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教育惩戒的意义和目的(200字)。
高中教育惩戒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规范行为、提高品德素养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育惩戒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面对不良行为,惩戒可以向学生展示错误的后果和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其次,教育惩戒可以维护校园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对违纪违法行为的严肃处理,可以起到震慑作用,遏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最后,教育惩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不良后果时,他们会更加自觉地遵守规则,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段:惩戒措施的正确运用(300字)。
在高中教育惩戒过程中,正确运用惩戒措施显得极为重要。首先,教育惩戒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学校应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动机、背景和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其次,教育惩戒应注重问题的解决和改进。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使学生通过改正错误和行动的方式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逐步改过自新。此外,教育惩戒还应注重公正和公平。学校惩戒的标准和措施要明确而公正公平,不能随意扩大执法的范围,既要对违纪行为予以批评和处罚,也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四段:教育惩戒工作中的困境和挑战(300字)。
在实际的教育惩戒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首先,教育惩戒工作的局限性。惩戒的手段有限,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帮助,才能解决一些学生的问题。其次,教育惩戒工作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而不仅仅是一味地加以惩罚。最后,教育惩戒工作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和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该形成家校社会共同合作的良好氛围。
第五段:结语和建议(200字)。
总结高中教育惩戒工作的体会,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和帮助。教育惩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做到正确运用措施、公正公平执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家校社会共同合作等多个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学校、家庭、社会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二
近日,教育部研究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稿,将于20__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出台背景是来源于过去过份强调赏识教育,因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学生家长将学校、将老师告上法庭事件屡出不鲜;老师被动,学校尴尬,以至于“谈管色变”。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是有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是老师履行教育管理学生基本权利和责任的底线保障。
就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作为校方和老师怎么理解、认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措施,淺议个人拙见。
古语说:“不以耻,无以正”就是这个目的。
惩戒不是目的,惩戒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惩戒的手段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是教育为主,惩戒有度。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熬炼学生担当责任,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因此对于《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作为学校要把好方向,运用得当;要组织老师、学生、学生家长三方进行学习、解读,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一)做到宽严相济,奖罚分明。
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宽以待人,要对全部的学生公正公正,“一把尺子量到位”标准意识。这样才能起到教育惩戒的公正性、威武性和公正性。
(二)做到智慧教育,立威尚可。
惩戒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在运用教育惩戒的这个尺度上,尽量不运用教育惩戒规则作为我们教育最好选择,以此达到教育警示的作用。运用过程中要留意以下几方面:
1、心情感动、冲动的时候不能运用。
2、尽量不在公众的状况下运用惩戒教育,不要有“杀鸡给猴看”这种心理状态,这样的方式是起不到教育效果的,简单让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要考虑学生人格尊严,古语说:“扬擅长公堂,规过于私密”就是这个道理。
3、惩戒方法不能过于简洁,要做到以理服人,事后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晰,要让学生从内心熟悉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学生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目的,要让习惯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三)榜样引领,管教同步。
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成人和成才”,所以仅靠一个惩戒的制度是解决不了的,学生许多行为习惯实际是家庭教育的折射,学校教育的折射和社会教育的折射。因此作为家长、老师,我们要求学生怎么做,而我们自己就必需先做到。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做到自己与学生同步、同发展。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才是教育的万能金钥匙,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耐心、爱心、童心感化教育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学习生活。总之,《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是必要的,但是教育更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三
引言:
高中教育是年轻一代的关键时期,既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生素质的下降,高中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惑。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高中教育惩戒的报告会,对如何合理惩戒学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提出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惩戒的意义和目的。
惩戒是教育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展示教育的权威性。在报告中,我了解到惩戒的本质并非仅仅是为了制止和惩罚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合理的惩戒能够让学生明白,行为是有责任的,对自己的行为要承担后果。因此,学生需要正确理解惩戒的意义和目的,以便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错误,促进健康的成长。
第二段:重视惩戒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在了解惩戒的意义之后,选择恰当的惩戒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个性差异、成长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待惩戒的态度和接受程度。仅仅依靠体罚或严厉责骂往往会产生负面效果,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和敌视心态的产生。因此,高中教师应该注重惩戒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采取防患于未然的策略,通过正面激励、情感引导和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改变错误行为。
高中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技能。在报告会中,专家们提到了教师在进行惩戒时需要注意的几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耐心倾听学生心声、正确认识学生问题的本质等。这些技巧和素养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互信互爱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惩戒。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培养自己的惩戒技巧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第四段:建立完善的惩戒机制和制度。
高中教育惩戒的效果,不仅与个别教师的努力有关,也与学校建立的惩戒机制和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在报告会上,我认识到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惩戒规范和程序,明确规定不同情况下的适用原则和措施,并配以相应的奖励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舆论引导,增强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和辅导,让惩戒真正发挥其正面的教育作用。
结尾:高效惩戒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通过参加高中教育惩戒报告会,我深刻体会到了惩戒对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惩戒不仅仅是一种纠错措施,更是一种引导学生改正错误、筑牢人生基石的过程。只有合理、科学、有效地惩戒,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因此,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惩戒,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成长的良好发展。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惩戒制度,为学生提供一个更良好的成长环境。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四
教育部新颁布的惩戒条例对于保护学生权益,维护良好教育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学生的一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理解这一新政策,以充分发挥其效应。通过研究惩戒条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内涵和背后的思想,进而理解自己在其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教育部新惩戒条例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新惩戒条例规定了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应该秉持教育的职业道德和教育人民立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条例规定了教育工作者不得使用身体惩罚、精神惩罚、侮辱和歧视学生等行为,同时要求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和教育制度,为学生提供和谐、公正、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
其次,新惩戒条例更注重了对学生权益的保护。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享有受教育权和受到尊重的权益。条例规定了学生应当受到公平对待,不得承受任何形式的虐待和伤害。同时,条例还强调了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这一条例的颁布,我们学生的权益将受到更加充分的保护,我们也应当充分认识到并珍惜自己的权益。
再次,新惩戒条例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学生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条例规定了家庭和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家长和社会应当积极支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家长和社会也应当发挥监督和参与的作用,及时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问题,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教育管理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家庭和社会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参与其中。
最后,教育部新惩戒条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共同合作。这一条例的颁布无疑对于教育改革和学生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真正的效果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当加强自身的教育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并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学生教育,与学校和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问题,共同协作解决。社会应当关注学生教育问题,加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教育格局。
综上所述,教育部新惩戒条例的出台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和保护学生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学生应当根据这一条例的要求,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们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并积极参与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管理中来。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构建和谐、公正、安全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五
在我们的学校中,有一套明确的学习教育惩戒制度。这个制度的出现,旨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行为上保持良好的习惯,进而学有所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惩戒和奖励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套制度的重要性。
首先,惩戒制度的存在可以让学生享受到一定的公平性。假如没有这套制度,那么每个学生的行为准则都各自不同,评价标准也是千差万别。当出现一些不当行为时,会因为评价标准的不同,导致学生接受的惩罚或奖励不公平,甚至有失公正。而有了教育惩戒制度,学生之间在行为规范上都是一致的,这可以让老师更加公正地评价,从而让学生们更加尊重这套规则。
其次,教育惩戒制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在校园中,学生成天都在与各种课业和生活中的诱惑作斗争。例如,可能会有人不想听课,甚至抄袭作业。但是,如果每个违规行为都有明确的惩罚,这些不良行为就会逐渐减少,从而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养成好习惯,也让学生更容易在成长中迈向成功。
第三,学校的惩戒制度可以让家长更加放心。在现代中国,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家长往往扮演着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但是,许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惩罚机制则变得尤其重要。学校在制定惩罚的同时,也一定要与家长保持通信,这样才能让家长更加放心,让学生更加安心学习。
总之,学校的教育惩戒制度是有意义且必要的。它建立在公正性、好习惯的培养和家长支持等核心理念之上,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自我认知。我相信,只要我们牢记学校制度的规定,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在未来实现更好的生活和人生目标。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六
在学校中,学习教育惩戒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同时也保持了教室的秩序。我曾经被这个制度惩戒过,但同时我也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学习教育惩戒制度的目的不是惩罚学生,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而学校是通过教育而不是惩罚来实现这个目的的。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惩戒制度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其次,学习教育惩戒制度需要有一个明确、公平、合理的程序和标准。这个程序和标准必须是在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制定的,旨在确保教育的公正和有效性。如果这个程序和标准不够明确、合理或公平,就会导致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成长,甚至有可能破坏校园秩序。
另外,作为一位学生,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并尽可能遵守学校的规定和纪律。如果我们不遵守这些规定和纪律,就会面临相应的惩戒措施。但是,即使我们受到了惩戒,也应该明确其背后的教育目的,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并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在总结中,学校的学习教育惩戒制度是一项必要且不可或缺的制度。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理解其作用,并尽可能遵守学校的规定和纪律。同时,学校也应该完善其程序和标准,确保教育的公正和有效性。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七
高中教育惩戒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讨这个问题,我参加了一次关于高中教育惩戒的报告会。通过听取专家的讲解和与其他参会者的交流,我对高中教育惩戒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这次报告会中,我特别关注了教育惩戒的目的、方法、效果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分析高中教育惩戒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在报告会中,专家首先解释了高中教育惩戒的目的。他们指出,教育惩戒的目的是通过对违纪行为进行惩罚,以达到纠正学生错误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的目的。教育惩戒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惩罚的机会,更是为了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改正自己的行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在教育惩戒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校根据学生违纪行为的轻重程度制定了标准化的惩罚措施,缺乏个性化的考虑。这样做可能导致对学生产生过度惩罚的结果,使学生受到伤害,而无法达到教育目的。
教育惩戒的方法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报告中,专家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教育惩戒方法,如批评、警告、开除等。报告强调了教育惩戒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惩戒方法,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例如,惩罚应该与违纪行为相匹配,并且要避免过度惩罚或歧视性惩罚。此外,教育惩戒方法还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让学生明白惩罚的原因和意义,并激发他们改变不良行为的动力。
高中教育惩戒的效果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报告中,专家介绍了一些关于教育惩戒效果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教育惩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纠正学生错误行为的作用,但其效果并不一致。一方面,一些学生通过教育惩戒,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取得了积极的变化。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于教育惩戒产生了逆反心理,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存在。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惩戒并不是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它需要配合其他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如何应对高中教育惩戒的问题,是下一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报告中,专家提出了一些改进高中教育惩戒的思路和建议。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公正、有效的教育惩戒机制和制度。只有通过明确的规范和流程,才能避免滥用教育惩戒的现象。其次,教师和学校应该提高教育惩戒能力和水平。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避免不当的处理方式。最后,家庭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共同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惩戒合力。
通过这次报告会,我对高中教育惩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教育惩戒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工作,需要我们理性地对待和解决。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教育惩戒视为一种简单罚分的手段,更要深入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增强道德意识。同时,我们也需要双重考虑教育惩戒带来的副作用和长远影响,努力寻找更符合实际需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实现高中教育惩戒的最终目标。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八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惩戒条例,旨在加强对学校内学生的管理,维护良好教育秩序。这项新条例从师生双方出发,明确了学校对学生的处分措施和师生之间的行为准则,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我看来,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是很有必要的,它提供了更加确定的底线和规范的标准,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首先,新的惩戒条例明确了学校对学生的处分措施,保护了学校教育的公平正义。过去,学校因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导致学生的违纪行为处分凭主观判断,有时带有主观随意性。而新条例中规定了学校对学生的惩戒措施和处罚幅度,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通报批评、课外劳动、停课留校、撤销奖励等,确保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得到相应的处理。通过这样的规定,学校能够依据规范和标准来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避免了主观意愿的干扰,确保了教育经营的公正性。
其次,新的惩戒条例提出了对师生行为准则的要求。在过去,很多学校对于师生之间的相处问题往往依靠师长的口头叮嘱和传统行为习惯。而新条例明确提出了师生之间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如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得挑逗学生,虐待学生等,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则,尊重师长等。这些规定为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底线,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和睦,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教育氛围。
第三,新的惩戒条例注重了学生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保护。在过去,一些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忽视,不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而新条例提出了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给予学生更多关怀和支持。此外,条例还明确提出学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纠偏和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这些改革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四,新的惩戒条例加强了对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和监督。在过去,一些学校管理者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不够重视,对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也不够严格。而新条例中明确了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和监督的要求,要求他们加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加强对教师行为的指导和监督。学校管理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施更加全面的管理措施,确保学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总之,教育部新的惩戒条例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加强了对学生的惩戒措施和师生之间的行为准则的要求,保护了学校教育的公平正义;它注重了学生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加强了对学校管理者的监督和责任要求,保证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这些都是推动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进步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指导。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九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
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教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本站普遍有些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本站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教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犯,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教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工作总结范文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十
2020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9号令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像黑夜里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前方崎岖的山路。
站在学校管理的层面,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学校规范办学和制度建设提出的接地气的要求: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
这既是给了教育人一把尚方宝剑,也是给了每一位教师一顶紧箍咒;惩戒规则也是给家长的一把保护伞,是促进家校共育的一盏指明灯。
每一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成龙成凤,光耀门楣;每一位老师更是对自己的学生倾注心血:学有所成,为国争光。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无疑为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又搭建了一道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一起守护,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惩戒权不等于上方宝剑,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度,将教育惩戒权与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在使用惩戒权时,尽量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虚心接受学校、家长、社会的监督,让教育惩戒最终经得起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检验。千万莫让重回手中的教鞭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惩戒的目的最终在于“戒”。惩戒是要让学生清楚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坚持效果导向,多从心灵上感化,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争取在爱的氛围中,达成惩戒的教育效果。
一直以来,随着各界对惩罚学生的关注,很多教师产生了不敢管学生的现象,学生纪律和素质在逐渐下滑。惩戒规则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现象。当有学生违规违纪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办法,而不是通过体罚和变相体罚来解决。这同时也在规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我们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正面的良好的协调关系时,我们的教育才会得到发展。但是同样的教育也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就体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1月20日,二年级共同体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对《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进行了学习,虽有些许寒冷但大家聚在起的心却是暖和的。
由于强调赏识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和教师非常无助,谈管色变,惩戒规则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了准则。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运用呢?大家达成了共识。
1.教育是出自的“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也不能偏离其目的。惩戒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它应该与说服教育一起形成教育合力。
2.教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处理,把握分寸,不做过激行为,不可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3.对学生的惩戒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惩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遵纪守纪,使其知错能改,教育时尊重孩子,防止产生逆反心理。
4.“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与“惩戒教育”相相合,赏识是阳光,可以让孩子自信而快乐的成长。惩戒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接受磨练承受挫折,从而超越自我。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把尺,一根标杆树在那里,使得教师能够真正正地站起管理生教育是循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惩戒权,在于实施惩戒和尺“度”的把握。
虽然《规则》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赋予了教师的惩戒权利,给予老师现代版“戒尺”,但其本意是为了育人,而且现代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所以建议教师还是优先以轻柔的“谋”引导学生,发现并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正面管教。对于习惯比较差的同学,以情育人暂时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时,这时教师可以基于平时对学生观察用一些相对“刚猛”的手段惩戒学生,但也要把握好尺度,在给予孩子惩戒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甘于“受戒”。个别学生在惩戒后还要及时将惩戒的原因、经过,以及家长可以配合的注意事项及时和家长沟通,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十一
近年来,教师惩罚学生的类似事件被频繁爆出,无论是最近武汉市汉江区的那位以用尺子打手心的方式惩罚哪些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从老师管理的学生们,最后遭到停课反省处理,并向所涉及到的学生和家长们道歉的那位小学班主任老师。还是此前用书本敲打了几下逃课学生就遭到当地教育局和学校严重处理,更是一度被加入到“黑名单”中,最后终是获得公道处理的五莲二中的杨守梅老师。此类新闻一经报道便会引发网友的广泛热议,更是将教育惩戒权带到了大众的视野中。
针对此类事件,一部分网友认为教师行为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应得到处罚。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适当惩罚可以接受,只要不是脚踹针扎那种泄愤行为”,“现在的孩子也太娇贵了,家长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心疼老师,老师也太难了”,更是有人表示疑惑“老师这个曾经最光辉的职业怎么现在就变得如此如履薄冰?”
新年伊始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是教育部在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后制定并颁布的,预计今年三月起试行。该文件规定了学校及教师可以在学生不听从管理,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教育惩戒,但应当育人为本、合法合规、措施适当。
教育惩戒可按其程度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种,其中,一般教育惩戒针对的是违纪违规行为较轻的学生,学校及教师可以批评教育学生,使其做书面检讨。较重教育惩戒针对的是违纪违规行为较重的学生,学校及教师可对此部分学生进行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严重教育惩戒针对的则是违纪违规行为严重且影响恶劣的学生,可对其进行停课停学等处罚。
那我们如何做才能保证学校及教师实施正当的教育惩戒呢?这个“正当”应该如何把控?该文件也对此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一,学校及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要会用善用。学校应多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惩戒要与激励式教育教学法等正向方法结合使用。第二,加强保障,保证学校及教师能用敢用。在当今互联网舆论的影响下,老师对是否进行教育惩戒表示深感顾虑,而教育惩戒却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要做的。第三,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避免滥用乱用。学生及家长可以向学校或上级单位申诉,若是符合法律受理条件的还可以进行诉讼。
同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是否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家长也应当参与其中,配合学校及教师的工作,力图达到育人合力的目标。
关于教育惩戒这把“戒尺”应不应还给老师?怎样还给老师?老师如何才能正确地使用教育惩戒权?这些关于教育惩戒权的话题在我国争论了许久。希望试行规则的颁布实施可以减少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能够在教育管理学生和避免学生受到伤害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为教育教学工作打开新局面。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十二
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
0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
“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一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02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
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
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差点害死了两条生命,这就是纵容孩子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自由散漫。
事实上,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才是教育的悲剧。隔壁班班主任是个相当绵软的老师,她对学生很好,经常买礼物送给学生。有时候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违反纪律,她本想好好批评,结果学生一撒娇她就训不下去了。年底的时候,学校对这个老师做了停职处理,让她回家反思。
原因是她班里的学生闯祸太多,已经有5名学生被记过,甚至有学生在校外打架斗殴。难怪有人说,老师手中有戒尺,讲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子。
教育应该是严肃的,甚至,应该是严格的。不对孩子的学习落后宽容,他们才会认真学习,一点点把成绩提上来。不对孩子的违纪犯规宽容,只有从小规范了孩子的行为,他们以后才不会犯更大的错,闯更大的祸。
教育最可悲的现象:孩子无法无天,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将来社会管!
03老师不放弃孩子,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小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只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到达目标的坚持,缺乏对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好孩子,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前途的。
从教多年,我至今记得一位家长是如何配合老师的。
她最初很不满我的严格,因为她女儿每次回家后都抱怨,说老师今天又罚她了。于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释,她的女儿丢三落四,有时忘了带作业,有时忘了带课本。我说:要是现在惯着孩子,她将来工作了,丢了公司的机密文件,谁来负责呢?家长沉默了很久,终于答应配合我一起纠正孩子。
在学校,若她女儿再次忘带作业课本,那我就罚她坐一天“飞机位”。在家里,她每天都提醒女儿清点作业课本,第二天出门前也要重新检查一遍。慢慢的,她女儿再也不会忘带东西,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细心。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家长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不能惯着他,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引导他们重新爱上学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来不及了。孩子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不当一回事,该批评就批评,该惩罚就惩罚,一定要让孩子知错就改。
孩子在12岁之前的成长十分关键,不要等到孩子变“坏”才补救,那只会让你后悔莫及。正如刘涛所言: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必须要有一个管得住他的人。老师不怕狠心,老师也希望成为那个管得住孩子的人,但千万别让老师寒心。
04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罚。
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
那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单纯用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白无力。
唯有动用上管教与惩罚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老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老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老师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对孩子的“教”与“管”中。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十三
20xx年3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试行稿,3月23日,卫辉市教体局在进修校举办《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专题培训,由内黄县教师进修校王国芳校长授课。王校长带领全体参训教师逐字逐句逐条地阅读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对教育惩戒进行了全面解读,让全体参训教师很快掌握了教育惩戒制定的意义、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实施流程、具体措施、救济途径等等。并当堂进行自测,检验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效果。这次《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培训如同及时雨,让我也对教育惩戒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一、《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是在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出台的规定,使教育惩戒有法可依,破解了教育惩戒无度的难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育人过程中“不敢管”的焦虑,维护了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也为教师依法育人提供了保障。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深入学习、吃透此次规则的精髓要义,在日后教学工作中遇到必须惩戒的教育情境时,一定要有尺度、有温度地开展教育惩戒。
二、教育惩戒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目的仍是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他为我们今后行使教育权,管理权指明了方向,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注重我们育人的效果。
三、教育惩戒要把握惩戒的度。惩戒权不等于上方宝剑,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度,将教育惩戒权与未成年人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规则》中“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决不为。千万莫让重回手中的教鞭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
四、教育惩戒也是出自于“爱”的目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五、教育惩戒为教师、家庭和学校又搭建了一道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一起制定一起遵守一起守护,在使用惩戒权时,尽量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虚心接受学校、家长、社会的监督,让教育惩戒最终经得起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检验。
六、惩戒的目的最终在于“戒”。惩戒是要让学生清楚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坚持效果导向,多从心灵上感化,时时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争取在爱的氛围中,达成惩戒的教育效果。
总之,教育惩戒既确权,也限权,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让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信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规范下,我们定能更好地使用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培养祖国的栋梁人才!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十四
班级迟到现象可谓是一个最多见的班级问题,如何能够遏制住这一现象,想必无数个班级想了无数个办法。而某班的班主任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需要罚站,且以迟到的时间长短来决意罚站的时间。
这一做法看似能够有效防止学生迟到,但这没有对于问题,且弊大于利。
学生的心里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以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规定里,一分钟可能换来十分钟的心里摧残。作家三毛在上学时就受到老师严重的惩罚,导致心里受到摧残从而患上心理疾病,从疾病走出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那些在罚站的过程中受到的多少冷眼和嘲笑,都是非常不利的。
行动要以结果的成效为目的。在罚站的这个惩罚中,并不能带来实际的作用。虽然是罚站了,但学生不会意识到迟到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只会机械地认为迟到就应该罚站,这样不仅不能从源头上解决迟到问题,更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观念的形成。周而复始,学生是因为惧怕罚站而不迟到,但依旧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这就失去教育初衷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时有教书先生戒尺惩戒,挥鞭教育。当学生有什么做的超出规矩的行为时,适当的惩罚是可行的。在中央颁属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惩戒”一词,是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都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惩戒”的轻重标注是什么?什么样的惩戒才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需要教育机构、学校、班级以及从事教育事业的每一个人多深入思考的。
教育就是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优秀学习教育惩戒条例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篇十五
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成了热议话题。
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许多老师感到特别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阔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面对即将被赋予的教育惩戒权,老师应当如何正确运用,的确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老师教育惩戒权入法的提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是特别认可的,而且呼声很高,普遍有些老师赐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老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不过个人认为,老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老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敬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污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精确。可见,没有详细实施细则的惩戒权,老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对于老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老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需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惩戒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我想,这也是每个教育人应当面对和思索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假如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惜,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再者对学生的惩戒一定不要在自己心情感动的状况下进行。老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心情,做到学生焦急老师不急,等心情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使其知错能改。假如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简单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老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老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日,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管不得,老师的人身安危甚至缕缕被学生侵扰,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方案,提升老师的社会地位,保证老师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赐予一定的处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假如一个老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老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因此,对于老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