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

时间:2024-12-28 作者:QJ墨客

范本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分析他人的作品。接下来是一些范文范本的实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好!

首先感谢领导为我们教师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下面我简要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意图。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单元第92——93页的内容。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第10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这节内容需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数学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材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五)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平均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特别是低年级概念知识是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针对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议一议,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同时努力使整堂课顺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进行调整。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验乐趣,发展创造性。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兴趣盎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根椐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郊游是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当分到一个蛋糕时,学生发现不能用发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

(二)操作探究,自主构建。

1、强化认识,完整叙述。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平均分一个蛋糕的过程,两个一半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接着问:想一想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我们刚才是怎么得到的?经过回忆,让3、4个学生补充完成: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这样既强化了对二分之一的认识,又为后面学生的语言表述作了科学的示范。

2、动手操作,促进内化。

让学生小组活动,拿出各种形状的纸片,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分别得出这几种图形的二分之一,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展示汇报进行比较交流并说一说折的方法及所表示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二分之一的形状,让学生体会到:虽然纸的形状不同、折法不同,但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两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教师最后总结说:不管什么形状的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紧接着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为什么?又一次突出平均分。

3、顺势引路,巧妙迁移。

认识了二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随之各种几分之一就出现了。顺势教师要求:你能试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吗?拿出学具袋中的材料,每人选择一样试一试。经过折涂,学生之间的交流介绍,让学生展示并解说成果,并强调:把一个什么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总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四分之一,那平均分成5份、8份、100份呢?看来,把一个物品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认识了这么多分数,接着介绍分数的书写、各部分组成及其意义。并请学生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

4、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课件前后出示四条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估计其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先让学生交流估计方法后通过演示比较确定表示数,分别为1、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接着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涂色部分,发现了什么?勿容置疑,“涂色部分越来越少”这样的回答肯定随之产生,那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少的情况呢?(通过直观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体会:同样长的长方形纸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这时接着追问学生:纸条有这样的规律,那其他东西是否是这样的呢?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要求:从学具袋中找出完全一样的纸片,分别折出纸片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比一比它们的大小。通过同学们的实验,交流展示总结,让学生充分理解出:把一样物品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份数就越小。看来合理的猜想和实验的验证确实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一种好方法。接着巩固学生所学,通过直观图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三)分层练习,寓学于乐。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高兴吗?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达到板书的引领功能。小结:把一盘桃(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接着教师马上安排练习,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1的前两个填空,用分数表示,并能说说表示的含义。

[这部分其实是“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后,每份是一个物体”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操作发现,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逐渐抽象的认识,提炼出具体的表示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开辟了更宽广的空间。结合这个知识点,及时的练习,必要的巩固和强化,能有效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以调控下限的学习。]在基本练习之后,继续深入,来学习“每份是几个物体”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更具有直观体验,教师跳出了“猴王分桃”的多媒体虚拟情境,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实物(9个小正方体,4个苹果,8枝铅笔),让学生来平均分一分。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并思考:你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个物体?你能用分数表示吗?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展开探究,你分我摆,你数我记。当然,我们不排除学生仍然把这些物体以一个一份的形式来分,我们教师就要发挥巡视指导的作用,让学生的合作探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一定时间之后,全班交流,学生上实物展台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此之间,教师可以作出合理的筛选,既选一、二个分得比较合理的来引领学生的思维,形成公识,达成一致,又选出分得不合理或者不成功的例子,让学生进行个人自诊和全班会诊,找出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和引导,去伪存真,和全体同学共同发现: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与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联系和区别。继而完成想想做做1中的剩余两空。

(三)综合练习、有效反馈。

1、完成想想做做2(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和想想做做3(每个图里填上它上面的分数),并进行全班汇报交流。

2、拿一拿。

一堆小棒12根,请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开放的练习,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和展示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首先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课后的具体收获,从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到所获得的知识等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接着,让学生观察我们身边的物体,能用学到的知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分数吗?(学生可以把我们的课桌,作业本,以及我们的同学等等看最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二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潮大,引力小则潮小,引力过弱则潮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海潮现象”。如果翻开事业成功者的奋斗履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经大致历了这样的三部曲:产生兴趣——潜心钻研——取得成功,成功起步于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成了支撑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使学生形成思维的狂潮,也就是产生“海潮效应”。

在以往的教学准备过程中,我所关注的只是对教材的把握,一心想的是如何使设计能够行云如水,一气呵成,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但上完课总是感到不如心意,反思后的结果是:我所期望的可能是仅想用一个场景来完成一部戏,而一部精彩的戏至少应该包括若干个场景吧。意识到这一点后,应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收获;止步于此,感觉到场景间的转换成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使场景间的转换自然呢?真的,以前想到的只是如何使转换自然,有点一个壮汉只想填饱肚子的感觉。自然就行了吗?精彩才是每个人骨子里的追求。如何才能实现精彩呢?仅靠死板的教材能实现精彩吗?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用丰富而有个性的语言来创设一个个富有情趣的场景(以往只是注意在开头创设一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注目于这一个个场,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这样才好。

从追求“行云如水、一气呵成”到心往“理想效果”,从关注知识本身到关注学生,这就是这次反思的最大收获了。

1)“数”与“数字”。

在提问时用了这样一句话:“半个蛋糕能用一个数字表示吗?”自以为这样表述很准确, 可惜事与愿违。课后听张老师一提,恍然大悟:数字指的是0、1、2、3、4、5、6、7、8、9,而分数是一个数,不是数字。

2)“笔误”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分别是一个圆的多少?”

上句是课件中一道题目的题目要求,但其中却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真正的笔误,在“分别是”的前面多了一个“是”,这一错误使得学生读题时产生了不必要的困难,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二是由于出题时太过随意,没有仔细推敲用语,以致于出了科学性的错,“分别是一个圆的多少?”应改为“分别是这个圆的多少?”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啊。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三

1、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34~36页)的第一课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且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一)活动引入。

课前每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代表月饼,通过学生分月饼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为下一步教学做了铺垫。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通过拿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首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所带笔的1/2,是否相同。肯定会有两种答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先叫全班学生拿出所带笔的偶数支。

再是让学生数出偶数支的1/2。

最后全班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2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1/2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本书的1/3不同,使学生认识到:

1/3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使认识进一步提升的:

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四)巩固反馈,发展能力。

在处理具体练习中,我觉得应该指出的是。

2、练一练第1题重点是分割法、移动法、旋转、合并这些方法的使用。

3、练一练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

是否相同。这部分其实是“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和必要巩固和强化。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四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节课教学中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2、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3、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4、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读、写分数。

四、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五、说教法。

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是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索分数的意义,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六、说学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实物中认识“平均分”、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

2、进行比较、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七、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

1、活动引入,体会平均分。

2、主动探索,感悟新知。(从面到点)。

(1)认识几分之一:平均分——分母的意义——几分之一的意义——揭示课题。

(2)认识1/2:不同的图形用相同的分数表示。

3、利用学生资源(动手操作)比较分数的大小。

4、在生活中找分数,让学生体验分数来源与生活。

八、教学程序设计。

1、导入:(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从学生最熟悉的分苹果出发,让学生感知平均分)。

创设情境,聪聪和明明分6个苹果,怎么分?

生1:??师:这两种分法哪种最特别?为什么?(特出“平均分”)板书。

如果两个苹果分给2个人,怎么分?

生:每人一个。

出示一个苹果,分给俩人,能平均分吗?怎么分?

学生以圆为例动手操作,折出一样大,也就是平均分。(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2、教学几分之一(大量感知把一样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的基础上再揭示分数,目的:传授程度减少,让学生自主探究)。

请选择信封里你喜欢的图形,折一折,分一分,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生动手操作,师巡视了解情况)。

反馈:(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给它们编号。1/2有3个,1/3、1/4、1/8、1/6、1/16、1/32各一个,不平均分的2个)。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平均分的?为什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能平均分。师:为什么认为这些是平均分的?(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

观察一下这些平均分的分法有什么不一样?

(1)(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2)把()平均分成()??

(根据第3问灵活提问,全部或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n份,涂出了其中的一份)。

师:(拿出一个图形)这个图形整个用1来表示,那么这个图形平均。

分成了2份,这一份用什么数来表示?(如果生说不出师自己说)认识1/2、1/3、1/4??(在此插入书写方法)在图形下板书各种几分之一。

师:为什么这一份用1/2,那一分却用1/4呢?

生: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它平均分成2份,它平均分成4份。

练习:(判断题)。

3、教学1/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小结:(能用1/2表示的这些图的共同点)把()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师:空白部分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为什么?

(再次强调意义)1/2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选择一个分数说一说意义。

4、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1/2表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平均分成32份的一份大)。

板书:1/2>1/32。

2、猜想:1/2、1/8和1/32的大小。

板书:1/2>1/8>1/32。

3、自由选择两个分数比一比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4、说一个更小的分数。

5、拓展练习。

6、总结评价。

文档为doc格式。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五

本课是三下学习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备这节课,感觉有点乱,因为这节课的练习的类型、数量都比较多。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坐下来好好分析了每个活动,每道练习的目的作用,把这些练习加以整理,提升,理出了这节课的两条主线:

1、拿笔活动,这是课本上的例题,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我让学生动手实践,质疑,验证,体会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

2、联系生活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看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融合了那道捐款的练习,旨在让学生体会: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不同。同时也让练习难度有所递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学生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关系后,更进一步的使学生完善从“部分”还原“整体”的过程。这样做不但体现出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更使学生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围绕这条主线也是设计了环环递进的三个活动:

1、说说1个学生占小组人数、大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旨在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具体数量相同,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2、选一选,让学生用一根小棒的1/3来找出这根小棒。这是课本上的练习,但我更改了第二、三根小棒的长度,让这两根小棒的长度有点接近,主要是让学生休会当目测不准确时,可以通过量一量,测一测,算一算来进行判断。

3、估一估。这道题在难度上有所提高,旨在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教后反思:

1、在对分数的再认识时,应注重对原有知识的提升,把总数提练成“整体1”,在学生回答时强调他们对“整体1”的表述。

2、在复习时的`提问:“对分数你有什么认识?”学生由于对旧知识的回生,一时答不出来,这时我应该把问题再细化,如“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你知道分数的读写法吗?”等等。

3、对于上课堂的“意外事件”,我应适时改变预设,创造新的生成。当我发现在一道练习中多画了两个圆时,我勿勿地改正,课后想想,也许把这种“无意”转变成“故意”,不急着去改,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细心的你,如果有不同的答案可否与大家分享你的想法?”这样,或许学生会更加来劲,更积极地思考,或许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出现。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六

《分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34~36页)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的,为后面学习分数的性质以及公因数、公倍数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的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

过去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三维。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将教学目标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挑战性。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分数的再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次,五年级的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手操作,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事物作支持。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教学中,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首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所带笔的1/2,是否相同。肯定会有两种答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先叫全班学生拿出所带笔的偶数支。再是让学生数出偶数支的1/2。最后全班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通过拿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对分数有更深的了解。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本书的1/3不同,使学生认识到:

1/3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使认识进一步提升的:

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四)巩固反馈,发展能力

在处理具体练习中,我觉得应该指出的是。

1.画一画中,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既可。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练一练第1题重点是分割法、移动法、旋转、合并这些方法的使用。

3.练一练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

4.练一练第3题重点除了体现画法多样性之外,还要比较平均分之后,每一个图形的两个1/2是否相同;还要比较这三个图形的1/2是否相同。这部分其实是“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和必要巩固和强化。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小结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主动回答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习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分数的再认识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五部分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掌握4-6学段空间与图形的要求,以及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结构特征,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能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理解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能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在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基础之上学习的,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2.五年级的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手操作,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实物作支持。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小兔乐乐想从三快草地中(有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找一块面积最大的草地去吃草,却不知道怎么计算哪块土地的面积最大,请同学们帮助解决。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能够计算出其中正方形和长方形草地的面积,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体现出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这些方法,展开其中的割补法,通过转化-找关系-推导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交流,自己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课后练习和一些变式的习题。

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四)联系生活,深化应用。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

(五)总结:

总结内容主要让学生清楚: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六)布置作业:

自编一道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富有实践性和应用性,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七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我选择了一个看似“简单”其实最有效的导入方法,直接呈现分数“1/2”,开门见山,一下子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学生能很快融入到新的学习中来。同时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

2、目标定位准确,落实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紧扣“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它所表示的具体量就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这一目标,创设具体情境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比我想象的要深刻。特别是在最后的“知识应用”环节中,我让学生们举例说明“小明和小芳捐款会不会同样多”时,课堂上立时寂静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暗忖:这难度是否拔得太高了?没想到,约1分钟后,学生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解说的思路非常清晰,让我激动不已:还课堂于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想,引导他们跳一跳去摘果子,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正所谓:你给他一个支点,他们会翘起整个地球。

3、注重课堂资源的利用。在活动二的“说一说”中,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用一个分数来表示那支“被削过了的铅笔”,而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中一位同学时,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情境,大家感到很亲切,兴致非常高,他们结合同组,同班,同位,同性别等提出了各种分数,课堂也掀起了一个小**。

当然,这节课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活动二”的归纳小结时,我急于总结,放手不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解说,忽略了学生张口说的愿望。如果这时交给他们一段真正有价值的时间,尽量让他们开口说,哪怕说得不够好,我相信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会对本节课的知识认识得更深刻。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八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34—36页。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课件,任意大小的圆一个。

教材中安排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自由说出已知分数)。

师:谁能给老师说说,1/2表示什么?

(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愿意)。

师:好,大家都同意,那么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圆纸片,折出它的1/2。

(动手折纸)。

师:谁愿意将你折的展示给大家看呢?

(两名拿有不同大小圆片的同学展示)。

师:请同学们认真对比观察,他们都正确的折出了自己图形的1/2,可为什么同样是1/2,折后图形的大小却不一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分数的再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起点。从折出圆片的1/2,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复习巩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数量也不同,从实际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

活动一:拿水笔。

师:这儿有三盒水笔,你们能从每一盒水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

(请三名学生到讲台前)。

师: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把全部水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动手拿,并将拿到的水笔展示给大家看)。

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三人拿出的枝数不一样。

师: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枝数却不一样多呢?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生a: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6支,全部水笔的1/2是3枝。

生b: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

生c:盒子里全部的水笔是8支,全部水笔的1/2是4枝。

师板书:

6支1/23支。

8支1/24支。

8支1/24支。

师:我们把水笔的总支数叫整体,将取出的1/2叫部分。(补充板书)。

师:水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不一样;水笔的总支数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一样,它所对应的部分,1/2的量也就一样。

师:假设共有10枝水笔,它的1/2是多少?100枝呢?

(集体回答)。

小结:总支数相同,1/2所表示的支数相同;总支数不同,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不同。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34—36页。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

1、你们认识分数吗?说几个你熟悉的分数。(学生说出几个分数,教师随机板书)。

2、关于1/2你已经知道什么?

4、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画有几副图的那张纸,请你在图上用颜色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表示好后在小组里交流表示的理由。

全班交流、质疑。

5、选择其中表示1/2的图进行讨论。

在表示1/2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分的?分的对象相同吗?)。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活动一:拿水笔。

1、创设情境,请学生分别拿出三盒水笔的1/2(其中有2盒水笔都是8支、有一盒是10支)。

这里有三盒水笔,你能从每一盒水笔中分别拿出1/2吗?

教师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并问台上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讲台前的三位学生打开水笔盒,认真地数着。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你能提出问题吗?

我们再来看前面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水笔的1/2,拿出的水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全班同学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却不一样。

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同步板书)。

(三)巩固延伸,反馈分析。

1、看图说数:

(1)蓝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使蓝圆个数占整体的1/2,怎么改?(可以增一增、换一换、减一减)。

师与学生共同小结: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2、游戏: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请学生在本子上写出结果,并准备说说思考过程。

4、辩一辩:在学校举行的捐款献爱心活动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5,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2/5。小芳捐的钱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四)全课总结。

总结: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部分相同,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五)课堂作业。

本课练一练。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了体现“分数的相对性”这一重要理念,我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给学生创设了几个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整节课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现反思如下: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彩笔”、“看书”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拿彩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3、借助学具摆一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不足的是:1、缺少生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学生回答完选择题后,应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是怎么想的,让其他同学好好听一下,评一评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好。

2、还是不敢大胆放手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没有让学生进行总结,总是怕学生说不到位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教学流程今后还得加强。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十

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看书”“捐款”“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言。

(学生回答:分数)。

2、旧知识了解出示:(课件)。

(1)图1表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2分之1来表示。

(2)图2表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三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3分之1来表示。

(3)图3表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4分之1来表示。

(通过让学生说分数,认分数,说分数含义的过程,了解学生以有知识的起点。)。

3、他们的回答都非常准确,老师要分发铅笔给他们,以示奖励。谁能帮帮我吗?

(准备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一盒8枝,另一盒6枝,请两位同学来分。)。

二、活动引入新课学习。

1、老师这儿有两盒铅笔,你们能从每一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

提出观察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能提出问题吗?

(学生分别拿出的是4枝和3枝。)(学生可能的回答)。

(1)都是1/2,怎么拿出的枝数不一样?

(2)为什么一个同学拿4枝,另一个同学拿了3枝?

2、小组合作活动。

提出活动要求:为什么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枝数却不一样多呢?

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1)学生借助学具独立操作。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

师总结:同学们都认为每盒的总枝数不一样,所以两个同学拿出铅笔的枝数不同。那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

生a:盒子里全部的铅笔是8支,全部铅笔的1/2是4枝。

生b:盒子里全部的铅笔是6支,全部铅笔的1/2是3枝。

过度(师:事实证明同学们的想法是对的了。)。

(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在比较中初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体会整体不一样多,所以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3、总结归纳。

(1)原来分数还有一个奇妙的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2)学生总结:(能表达出以下内容就可以)。

一盒铅笔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每盒的总枝数不一样),所以1/2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板书:由于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四、理解应用。

1、为了表扬同学们对刚才所学知识的态度和效果,老师给班级读书角买了2本书。

(电脑出示《小学数学常识大全》和《小学数学经典题库》两本书的封面。)。

师:淘气和笑笑都看了这本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学生汇报:因为的书厚薄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

(整体“1”不同,分数表示的量也不同。)。

2、阅读教材34页的“画一画”

画出每个图形的4分之1,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总结)。

板书: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3、提问:为什么4个方格可以用4分之1表示,1个方格也可以用4分之1表示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a:把4个方格平均分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

生b:我把1个方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只不过这个一份小一些。

五、巩固练习。

1、指导阅读:书上第35页第1题,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说出1~2个图形所表示的“整体”与“部分”的意义。)。

2、学生儿独立在书中完成教材第35页第2题。

(老师巡视检查)。

3、出示教材第36页第5题,在交流中请学生说说理由。

(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估计与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数感。如果学生遇到理解困难,可以借助事先准备的图形和小棒在组内演示解决,最后由学生代表汇报演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4、拓展延伸小组合作完成36页第6题。

思考: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通过练习,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总结汇报:

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

a: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b: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如果整体大,相应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如果整体小,相应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事物的乐趣)。

板书设计:

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

a: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b: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c:如果整体大,相应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

如果整体小,相应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十一

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看书”“捐款”“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实物导入,能贴近学生实际。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三份,而这节课,不再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了.但教师掌控要好,是把几个东西分一分,但还是要平均分.事先教师准备学具(不同数量的圆片)直接引入,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多少份,强调要平均分.用什么分数表示.

教学目标。

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导入。

现在大家猜个谜语:母子两边分……(学生回答:分数)。

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2、复习导入,出示图形:

(1)图1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2分之1来表示。

(2)图2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三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3分之1来表示。

(3)图3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4分之1来表示。

(通过让学生说分数,认分数,说分数含义的过程,了解学生以有知识的起点。)。

二、活动引入新课学习。

1、老师这儿有三份圆片,你们能从每一份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

提出观察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能提出问题吗?

(在这里要强调各自是把谁平均分了,学生分别拿出的是6片、4片和3片。)。

(学生可能的回答)。

(1)都是1/2,怎么拿出的片数不一样?

(2)为什么三个同学拿的数目不同?

2、小组合作活动。

提出活动要求: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圆片的1/2,拿出的片数却不一样多呢?

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为什么会是不一样的,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1)学生借助学具独立操作。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

师总结:同学们都认为每份的总片数不一样,所以三个同学拿出圆片的片数不同。那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

验证:现在请刚才的3位同学把所有的圆片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的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这时要乘热打铁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整体“一”。并举例说明,比如,一堆煤,一把铅笔,一个苹果等,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单位1或整体1。(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在比较中初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体会整体不一样多,所以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强调平均分,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3、总结归纳。

(1)原来分数还有一个奇妙的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四、理解应用。

1、为了表扬同学们对刚才所学知识的态度和效果,老师给班级读书角买了2本书。出示挂图:

师:淘气和笑笑都看了这本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学生汇报:因为的书厚薄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1”不同,分数表示的量也不同。)。

2、阅读教材34页的“画一画”

画出每个图形的4分之1,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总结)。

提问:为什么4个方格可以用4分之1表示,1个方格也可以用4分之1表示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a:把4个方格平均分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

生b:我把1个方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只不过这个一份小一些。

五、巩固练习。

1、指导阅读:书上第35页第1题,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简单复习分数的意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说出1~2个图形所表示的“整体”与“部分”的意义。)。

2、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教材第35页第2题。(老师巡视检查)。

3、出示教材第36页第5题,在交流中请学生说说理由。(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估计与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数感。如果学生遇到理解困难,可以借助事先准备的图形和小棒在组内演示解决,最后由学生代表汇报演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4、拓展延伸小组合作完成36页第6题。

思考: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通过练习,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总结汇报: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分数即表示一种关系又表示具体数量,分数只有带上单位才是一个具体的数(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事物的乐趣)。

板书设计:

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十二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认识分数的完整意义。因此“分数的再认识”不是初步认识整体“1”,而是对整体“1”的再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懂得整体“1”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学生对整体“1”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本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整体“1”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1”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整体“1”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1”的大小。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水笔”、“比一比”、“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拿水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大多数的学生能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问题,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继续思考的:分数的再认识,再认识的内容有两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十三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结合情景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在教学中我做的好的地方有: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情节,促进学生对分数相对性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铅笔”、“看书”、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在拿铅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提出了“他们拿出的支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支,一个是4支,这是为什么呢?”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思维,积极参与,充分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我在设计拿铅笔的活动中,让2名同学到前边拿铅笔,参与活动,其他同学观察,去发现问题,并没有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分铅笔这一过程,如果这样设计会更好,课前每个同学都准备不同数量的铅笔,课上让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准备的铅笔,每个同学都说一说你拿出的铅笔是多少支,此时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每人都拿出自己的铅笔,拿出的支数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然后组内讨论,得出结论:总支数一样,拿出的铅笔的支数相同,总支数不一样,拿出的铅笔的支数就不一样,只有这样设计,才能让每一个同学感受到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就不一样。

这说明,我在备课时还没有深挖教材,没有灵活的使用教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优质分数再认识评课稿(案例14篇)篇十四

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探究交流数学知识,构建自己有效数学理解的场所。所以本课我力求做到了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沿,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把反思与发现的空间和时间也给了学生,把发现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为此本节课教学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对学生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学生却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新课伊始,教师通过谜语、故事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可惜,教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分数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致使导入新课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无疑,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后面的教学。我在想:教师必须了解学情,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对于学情,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骤。

二、教师投入了全部的教学激情,学生却没有受到熏陶与感染。课堂几次出现短暂的冷场现象令教师手足无措,甚至沁出了汗珠。我在想:教师的教学机智应该提升,才能适应课堂教学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生成”。

三、教师注重了“引”,却“引”的不够恰当,致使得出的结论很是费心、费神、费力。我在想: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习的主人获取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教师要充分的课前预设。最大可能地想象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形,并寻求相应的处理办法,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四、教师注重了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文本资料的准备,却没能把这一切储备在自己的头脑中,使得教学中曾经出现了大脑一片空白的即时现象。我在想:教师课前必须充分的准备,只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备。

另外,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有必要说出来,和大家共勉。

整合教材。改个别学生的“分铅笔”活动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拿纸片”活动,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是为了人人参与,人人动手,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军训总结是对参加军事训练的学员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考评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军训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通过观看这些军训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军训在我们成长
月工作总结是对一个月内个人或团队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估的一种书面材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升工作效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
心得体会是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积累经验和感悟后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表达,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
半年总结是对过去半年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促使我们不断提高和进步。在这里,我们提供了一些优秀的半年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借鉴。“查找不足赶先进,立
护理涉及到许多专业技能,包括褥疮预防、注射技术、疼痛管理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理经验分享,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护理工作有所启发。肺癌是一个可怕的疾病
制定工作计划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工作顺序混乱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效果不佳。工作计划书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工作任务、目标和计划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
汇报材料是对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整理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通过借鉴这些范文中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结构,我们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档撰写水平
范文范本是一种可以供参考和借鉴的写作素材,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如果你正在苦恼于写作范本,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范本,或许能有所启发。摘要:古人说,“不学礼,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并进行调整和改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第一段,引言: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范文范本来反思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和提高。小编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民办高校在应用型转型的
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甲方(委托单位):
在这美好的一天中,我很荣幸来到这里,为大家主持这个重要的活动。请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些会议范文的精选,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2016湖南卫视中秋晚会明星嘉宾名
策划方案的实施需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执行,达到团队的协同效应和目标的实现。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策划方案的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策划的方法和技
服务月的活动可以包括关爱老人、帮助弱势群体、环境保护等方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服务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甲方(委托方):乙方(受托方):提供顾
范文范本是一个领域中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来看看下面这些总结范文,它们总结得很到位,言之有物,对于写作指导很有帮助。在做阅读之前将思绪放平,仔细
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你们的创作灵感,让你们能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学校教学要求,有序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自我总结是学习和工作中持续进步的关键,通过总结反思可以不断提高并充实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些自我总结示例,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与我们的学习息息相关,还与我们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小编整理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经典语录和名言,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高中英语经典评课稿:尊
技术合同是为了实现技术合作目标和推动产业升级而进行的合同安排。在下面,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有关技术合同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使用。转让方(甲方):身份证号码:
销售工作总结帮助我们了解销售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改进的方向。在下面的销售工作总结示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销售人员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以及他们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小编整理了一些有深度和触动人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
心得体会是思考与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压力。以下是一些名人对于心得体会的分享,他们的观点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通过月工作总结,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对于即将进行月工作总结的朋友们来说,这里有一些精选的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以下是幼儿园大班儿童的科学实验报告,希望能激发您的思考。1、通过活动使幼儿从发现自己到
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总结,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的道路。以下是一些名人和文学家的人生总结,他们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思考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智慧。
培训心得的写作可以让自己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培训内容,对于深入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是一些对培训经历进行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反思。
教学工作总结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下是小编搜集到的一些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学生会工作总结是学生会成员在一学年末对过去一学年工作的全面概括和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学生会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撰写总结提供帮助和启示。
教学工作计划是为了有效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而制定的一份详细规划。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其中包括了一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策略,供您参考。
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提升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是一些优秀的案例和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能给他人提供一些有益启示。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这些心得体会,或许能够给你一些新的触动和思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规范工作流程和标准,提高工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通过参考工作计划书范文,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领域、不同情况下的工作计划书编写方式和要点。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7.以下是一些写作精华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提升大家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今年的疫情给整个社会带来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并持续进步。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实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
通过写更多申请书,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阅读一些优秀的申请书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写作思路和角度。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校领导:本人是某班的学生,由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从而设计出更加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以下是一份优秀的大班教案范文,内容详实且设计独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青春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青春时期是关于发现自我和塑造自我形象的重要时刻,以下是一些形象塑造的建议和技巧。敬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
授权委托是一种法律行为,指的是当事人(授权人)将其权利或者履行特定法律行为能力委托给另一方(受托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授权委托的原则和方法
对于小班教学来说,教案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尤为重要,以便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范文,供教师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思路和
随着顾问工作的进行,我们需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顾问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
一份成功的申请书应当重点突出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相关经验。以下是一些申请书范文,它们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供大家参考选择。尊敬的领导:我于20xx月xx日开始到公司
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回顾活动的过程和经验,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筛选的一些成功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在总结中,我们还可以反思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提升自己的行为表现。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写一篇出色的个人总结,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不少启示。
报告可以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某一事物或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报告范文的写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案例,供大家参考。时间实验(分组)桌号合
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或时间紧迫时,授权委托可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授权委托实例一:公司委托经理人代表参与合同谈判,取得了良好的合作结果。乙方:________兹位于
竞选是一种通过竞争和表达个人观点来争取某个职位或成就的方式。参加竞选需要有一份精心准备的竞选宣传材料,以下是一些优秀候选人的宣传资料范文,供你参考。
学期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做好时间管理,集中精力完成每项任务。小编为大家推荐了几本与学期工作计划相关的书籍,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寒假已经过去了,我们迎来
环保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负面影响。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环保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和参考。尊敬的环保局局长:您好!相信您已经看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常见的写作误区,避免在自己的写作中犯同样的错误。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精彩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带来
参与培训的过程中,我结交了很多优秀的同行,互相学习互相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昨晚在艺术楼一楼展开班主任培训会,这好像是我
民族团结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之一,有利于形成一个强大稳定的国家。以下是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宣传素材和教育资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启示。民族团结心得体
四年级教案需要教师反复推敲,以确保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有序、教学效果显著。下面是一些四年级教案的样本,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学生对三角形早已有了一定
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社会的重要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毕业生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光阴似箭,时光荏苒,珍贵的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题材和文体的写作要求,拓展我们的视野。范文范本中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通过仔细品味和研究,我们可以汲取到一些宝贵的写作经
合作中的冲突是难免的,但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化解矛盾,达到共识。合作是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合作文化项目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启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就和不足之处,以便进行改进和提升。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或许能够给你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观点,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下面是一些读者和网友分享的读后感,相信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从昨晚掌灯时分
培训心得是对参加培训课程或活动后所获得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培训心得的写作是对所
活动策划是指在特定目标和时间限制下,制定并组织实施一系列活动的过程。这些活动策划范文涵盖了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活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适应。
担任一项竞聘职位,将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是一些关于竞聘的专业书籍和资料推荐,供大家深入学习。各位领导你们好
个人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努力和付出进行总结和回顾的重要环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文,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xx年是工行发展史上
应急预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得到修订和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新的威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急预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在制定应急预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
写心得体会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式,有助于我们学以致用。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思考和收获。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向领导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价值,增强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这些范文涵盖了不
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认清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成功的社会实践案例,以供借鉴。“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明白其中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参与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并进行思考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成功者分享的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对大家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课程标准,是学校教育教学
每一次心得体会的写作都是一次思考和提升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次自助旅行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性,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希望能够将
总结范文是在不同背景和场景下总结人们经验和心得的有益素材。阅读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点和技巧。随着铁路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作为一
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仪式。春节期间的年货市集和特色商品,为您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和选择。xx领导,本人拟于四月开始,每周三参加会计培
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
除了对个人工作进行总结外,还应对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展示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单位的规模大小和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内部的工作分工和职责分配。单位是指组织在法律上独立,负有独立的责任,具有独立的财产,可以独立承担责任,独立享有权益,行使法律规定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轨迹进行记录和回顾,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如果你正在为写心得体会而纠结,不妨先来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灵感。
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心和社会公民意识,使我们成为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范文是作者经过精心创作和反复修改而成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接下来将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乙方:____公司系甲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身经历和感悟的总结而得出的一种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理解和思考。这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的探讨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见解。
领导讲话稿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和长篇大论,以便于员工的理解和接受。接下来为大家提供一些优秀的领导讲话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同志们:为进一步
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必要技巧,它可以促进沟通与交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自我介绍范文,或许能够帮到您。我的名字叫陈嘉豪。中等个,一张圆圆的脸,上面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获得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劳动合同模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乙方:_________
在求职过程中,个人简历是很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给雇主提供一个直观的印象,同时也是一个展示自身实力和经历的机会。个人简历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得到面试机会,还有助于你自己
自我介绍是展示自己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机会,它可以让他人了解我们的个人背景和职业经历。自我介绍是一个人与他人建立联系的第一步,下面是一些自我介绍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入团申请书应该突出个人的优势和特点,展示自己的理想、志向和奉献精神。通过阅读下面这些入团申请书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优秀的入团申请书应该具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反思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促销方案的成功还需要企业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产品销售。促销方案的灵感可能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实践经验,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一些成功案例。买a送b:例如,买一
合同协议的履行要求双方遵守约定的条款,并及时履行各自的义务。合同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书,用于规范各方在特定事项上的权利和义务。无论是购买商品、签订项目合作还是租赁场
通过培训计划,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如果你正为制定培训计划而犯愁,不妨看看我们为您整理的优秀培训计划范文。学校也是人员密集的地方,这个成员跟其他
小学生演讲稿是通过演讲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培养我们的表达能力。下面这篇演讲稿充满了小学生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
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写一份报告来汇报自己的成绩或者研究结果。报告范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资源,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变得更加具体和清晰,形成对作品的独特见解。以下是一些读书交流平台上的读后感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演讲稿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学校演讲比赛、企业会议、社团活动等。如果你正在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可以参考下面的演讲稿范文,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准备和表达。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快乐、满足和幸福。下面是一些温暖感人的感恩故事,或许能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感恩的力量。尊敬的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我叫—
优秀作文是文字的魅力和灵魂的表达,它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产生共鸣。掌握好写作的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学习借鉴。今天中午,阳光明媚
通过制定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明确工作的重点和任务,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一起来看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
合同协议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避免模棱两可的条款和不确定因素。需要一份详细的合同协议样本?请参见下文所列出的范文。委托单位:(以下简称甲方)合同编号:加工单位: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艺术和心理学都是广受关注的领域,它们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经历,总结经验教训,并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例子,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
申请书是申请某个职位或机构、机构(或协会)等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展示个人能力和求职意向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申请成功率非常关键。无论是申请学校、工作还是其他项目,
申请书通常需要清晰地陈述目的和理由,并展示出自己的独特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需要申请的人们。尊敬的学校领导:本人是x
写工作计划书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通过学习这些工作计划书的范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和岗位对工作计划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