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这些小学教案范文是经过实际教学验证过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一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二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三
2(1)0.3里面有3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0.12里面有12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0.016里面有16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卑严旅娓鞲龇质写成除法算式。
2/35/68/4。
师: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板书课题)。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四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五
我们在前面的知识中已经学习了用三个或四个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形,你能说出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吗?(展示课件)。
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更加复杂的立体图形,有兴趣吗?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六
教学课题: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
2、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相加、相减。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七
30天:有()()()()月。
28天:有()月。
29天:有()月。
(2)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月。
(3)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八
1、让学生经历操作,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探索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九
五年级的学生已对图形有力基本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初步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及已有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的抽象能力与归纳理解能力都是在实物的表象层次上,所以讲授时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本章节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
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算法合理吗?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一
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实践、记录、统计。
[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二
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
请同学们打开学具袋,看看里面的梯形有什么特点?
生:各种梯形,每种两个,每种梯形颜色一样。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三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游戏、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四
通过旧知迁移引出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吗?
指名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能简要说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二、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五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引起学生的兴趣。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六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在动手剪拼中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初步掌握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到了转化的思想,尤其是在学习过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对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已学过的图形的计算方法已初步掌握,这为本课学习求梯形面积的思想方法打下了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放手指导学生根据旧知识自己发现规律,在掌握运用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七
师:×12到底得多少哪?请同学们开动动脑想办法,看谁能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或手中的学具,最先争夺智慧星――算出这道题的结果。
师:会动脑筋,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你们觉得这个方法行不行?
师:错,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你们认为呢?
师: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师:说说看!
师:真巧妙。
师:可以吗?算算看。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八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今年苹果大丰收,老师也摘了些回来。瞧,咱黑板上这一堆苹果,你估计估计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数数吧!
学生估计苹果数量。
1个、2个……10个。
2、实践操作:
师:大家都想亲手分苹果吧?咱们按小组分苹果吧!(板书:分苹果)。
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同学之间要合作,有想办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组一边动手分,一边记录。(附小组活动记录表)。
3、汇报分苹果情况:
(1)师: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进一步理解分苹果:课件再现学生分苹果的情况,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记录表。
10个苹果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理解10的加减法。
1+9=109+1=10。
10-1=910-9=1……。
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
5、练习口算10的加减法:
(1)师:数一数、连一连,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想要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还需要一盘有几个的?
(2)找规律填空。(附题目)。
学生连线,发现其中有一盘是5个的没的连。
还需要一盘有5个的。
找规律,口算填空。
6、数学活动: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0-4=()10-8=()10-1=()10-2=()。
学生口算得出号码:
62980917。
7、小结:
师:把今天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然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算式告诉给大家!
课后编电话号码,同学之间可以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优质精华小学数学教案大全(19篇)篇十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课时:1总课时。
教学思路: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极回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