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收集和分享,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共享。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用具:圆片dvd。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二)教学实施1、学习教材第65页利用例1。
(1)dvd出示例题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请同学读题。
(3)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4)指名把讨论结果告诉大家。我解答这道题的列式是13,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就是把1个蛋糕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1/3来表示,1块的1/3就是1/3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1/3)。
老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3和1/3都表示阴影部分这一块,它们之间是相等关系。2、学习教材第65页的例2。
(1)板书例题。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34老师: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3块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1/4,3块月饼共157=0.60.5=2.14+0.6=12-3.6=1.50.3=得到12个1/4,平均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1/4,合在一起是3/4块月饼。方法二:可以把3块月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3/4块月饼,所以每人分得3/4块。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教学设计。
(三)课堂作业。
1、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其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x,分母。
2、要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出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五)家庭作业练习十二1.2.3。
1.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2.《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3.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4.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5.小学四年级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6.《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8.百分数单元教学设计。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二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该领域将小学阶段学习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与整理。复习的主要内容有统计表、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和可能性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段所学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发展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分类整理,发现规律。
1、自主整理,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先独立整理,然后再把自己整理的成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发现规律。
提问: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的回答中完成统计表。
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特点。
3、整理可能性的知识。
全班交流。
在学生回顾的基础上,整理成下图:
【设计意图】:在对知识回顾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讨论交流,应用提高。
1、完成自主练习1。
谈话:今天我们进行一项近视原因的调查。你认为影响近视的因素有哪些?
下面我们就调查一下我们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的情况。
先在小组内完成统计表,再填写在班级的统计表中。
学生搜集数据并整理填写。
请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观察、分析统计图,你能说明一下近视是否与看电视有关吗?
做完这个统计表,你想对班里的同学说点什么?
小结:回想一下,在进行一项统计活动时,一般要经过哪几个主要步骤?
(板书: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统计实例,让学生体验完成一项统计活动一般要经历“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等环节,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有助于我们处理繁杂无序的数据,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所以生活中处处有统计,用统计。希望同学们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我们生活中来,做个有心之人,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真正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总结概括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应用统计的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
1.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复习整理学过的统计知识,进行有条理地回顾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复习整理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共同获得提高。
2.注重学生的体验,重视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青岛市城阳区实验小学王宇)。
文档为doc格式。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三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板书课题:)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反馈.
根据: ,写出 ,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米是 米.
(3)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副标题#e#
(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 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 2.
(三)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四)解答下面各题.
1.把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解下列方程.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四
一﹑扎实抓好应用题基础训练的教学,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应用题基础训练是学习应用题的基础,只有认真扎实抓好应用题的基础训练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王老师的这节课就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教学,从复习题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训练,再到例2让学生动手画线段图,说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再到巩固练习时第一题找标准题,比较量,并说出求比较题的数量关系式,第二题的看图列式题,都是应用题的基础训练,教师整一节课都在围绕着应用题的基础训练进行。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到,只有像王老师那样,扎实抓好应用题基础训练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对应用题说的能力的训练,促其内化,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解题思路,使学生充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达到以说促学的良好效果。从这节课学生说解题思路说得非常好,我们也可以看出王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果王老师能把数量关系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就最好了。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五
2.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依法纳税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学重点:税率的意义以及求纳税额的方法。
教学难点:个人所得税的教学。
设计理念: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安排的内容正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税收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个人所得税的教学还要突出探索性和开放性。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由此引出税收和纳税。
你知道税收是怎么回事吗?
师:税收都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把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为什么要纳税呢?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看完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什么?
师生小结:看来,依法纳税可以支援国家建设,税收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说错,教师应利用好他们的这个知识盲点对学生进行依法纳税的思想教育)。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二、教学例2。
三、巩固练习1.(过渡)在税收中也有许多百分数问。
题,一起来看纳税中的百分数问题,出示例2。
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思考:关键句中的5%是以谁作为单位“1”的?
师:这里的5%就是税率,是指应纳税额占收入总数的百分之几,就叫做税率。
你认为怎样列式求纳税额呢?用什么方法计算?
2.怎样计算60×5%呢?(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来计算)。
按自己的想法计算出结果。
3.追问:如果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80万元呢,应缴纳税款多少元?要求学生口答列式。
4.小结:怎样求纳税额?
1.读题后明确:买车一共要花的钱应包括车的价格和车辆购置税。
要求最后的问题应该先求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先算出要缴纳的车辆购置税是多少元)。
题目中的10%指的是什么?以谁作为单位“1”?怎样列式解答?
2.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3.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怎样缴纳营业税。税收还有很多种,比如说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率,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阅有关资料。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讨论。
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指名学生口答。
学生说说求纳税额的方法以及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1.做练习二的第1题。
2.做练习二的第2题。
“应缴纳17%的增值税”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的量?你会做吗?
3.做练习二的第3题。
读题后讲解什么是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了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由税法规定的按个人收入一定的比率征收的税目。
问题求实际得到奖金多少元首先要求什么?实际得到奖金怎样求?(明确实际收入=应得收入-纳税额)。
学生回答后列式。
学生回答后列式。
根据分析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五、指导练习。
1.向学生详细讲解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目的。(调节个人收入差距,让较高收入者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
2.自学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
3.理解“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这句话的意义。
举例说明哪些情况不交税,哪些情况要交税。
4.试着让学生分解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
要求自己试着列式。
5.阅读书上第7页的《你知道吗》。
学生自学第4题的标准部分。
学生讨论1800元应分成几部分,哪一部分要交税,交税部分的税率是多少?汇报后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
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六、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六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明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明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在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两类应用题在分析解答。
二、学习新知。
(一)出示例8的4个小题.。
1.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多,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少,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少,篮球有多少个?
(二)学生试做.。
1.第一题。
解法(一)。
解法(二)。
2.第二题。
解:设篮球有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3.第三题。
解法(一)。
解法(二)。
4.第四题。
解:设篮球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三)比较区别。
1.比较1、3题.。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中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这两道题都是把足球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篮球有多少个?
2.比较2、4题。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七
授课课题分数除以分数。
教学基本。
内容p58例4和练习十一t9-14。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学法指导迁移、概括。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习例4。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23÷214÷4512÷10310÷6。
9÷3104÷452÷3141÷32。
2、揭示课题:分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4。
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得多少?
(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板书: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教学环节设计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板书:=。
3、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几个,有几个,再计算。
=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作业。
板书。
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周次7课次(本周第几课时)4。
授课课题除法简单应用题(一)。
教学基本。
内容。
p62例5和练习十二t1-3。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
及手段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法指导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习例5。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提问: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5。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环节设计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如果学生用除法计算,教师可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1)出示题目。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完成练习十二t1。
3、小结解题策略。
作业。
板书。
设计。
大瓶的果汁*=小瓶的果汁。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八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掌握运用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或用圆与圆交点个数来确定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方法.
(2)了解切线、割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探索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数量关系揭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利用圆与圆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法学法。
教法的设计情境创设设疑启发引导交流探索创新。
学法的设计观察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创新。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1.情境引入。
2.合作探究。
3.得出结论。
4.巩固新知。
5综合拓展。
6布置作业。
1.情境引入。
同学们会各抒己见,老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而是让同学们在下一环节继续探究。
2.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我让同学们拿出事先做好的圆,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圆和圆之间到底有几种位置关系。
老师巡回指导。
3.得出结论。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在这里我又引导同学们从焦点个数对两圆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圆心之间的距离在五中位置关系中和两圆半径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我在这里设计了五种动画课件,教师演示让同学们进行归纳。
4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以上知识,我在这里设计了三个简单的练习题,只是简单的应用五种位置关系中圆心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为了提高同学的能力,只是简单应用还不够,于是我又设计了例题。因为例题有难度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完成。
5综合拓展。
为了巩固以上学习的内容我在这里设计一个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
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环节,争当小小设计师。这一环节既能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提高同学们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同时课堂变的丰富多彩让同学们能够学着乐乐着学。
6布置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的说课到此就结束了。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九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掌握运用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或用圆与圆交点个数来确定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方法.
(2)了解切线、割线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探索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数量关系揭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利用圆与圆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法学法。
教法的设计情境创设设疑启发引导交流探索创新。
学法的设计观察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创新。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1.情境引入。
2.合作探究。
3.得出结论。
4.巩固新知。
5综合拓展。
6布置作业。
1.情境引入。
同学们会各抒己见,老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而是让同学们在下一环节继续探究。
2.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我让同学们拿出事先做好的圆,让他们小组合作探究圆和圆之间到底有几种位置关系。
老师巡回指导。
3.得出结论。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在这里我又引导同学们从焦点个数对两圆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圆心之间的距离在五中位置关系中和两圆半径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我在这里设计了五种动画课件,教师演示让同学们进行归纳。
4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以上知识,我在这里设计了三个简单的练习题,只是简单的应用五种位置关系中圆心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为了提高同学的能力,只是简单应用还不够,于是我又设计了例题。因为例题有难度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完成。
5综合拓展。
为了巩固以上学习的内容我在这里设计一个练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
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环节,争当小小设计师。这一环节既能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提高同学们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同时课堂变的丰富多彩让同学们能够学着乐乐着学。
6布置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的说课到此就结束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涂一涂,算一算。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第1题让学生可以先用画图、分数的意义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4/7÷2。在画图、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生得出4/7÷2=2/7。因此,学生可能会得到“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得到商的分子”。
(2)鼓励学生探索第2题,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说明把4/7平均分3份,也就是求4/7的1/3,从而理解其基本算理。让学生在第1题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发现此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从而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即用分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填一填,想一想。
2,师导学生根据前面的三个活动,总结算法。3,
3,让学生先列举出分数除法算式,并利用手中的学具具体地分一分,涂一涂,借助图形语言进行理解。
三,试一试。
练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沟通起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
四,练一练。
1,第26页第2,3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学内容(课题)。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一
4、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5、加强列方程的思维训练。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复习与准备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六年一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1/3,六年一班有多少人?
活动二:出示例2
一、
1、审题。
2、看例题的插图,理解题目的意思,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分析题意,说说你对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1/4这一条件的理解。
4、理解数量关系
二、
1、分析、解答
2、说说数量关系。
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小结:关键是搞清哪两个量比较,谁多谁少,多或少了谁的几分之几。
巩固联系:
1、41页7、8题
2、41页10题
板书设计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二
【晒课说明】这是笔者在我校省级骨干教师献课活动中的一节示范课,这节课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和赞美,本课以本班学生的人数为原料,把学生们的最爱“串串烧”引入课堂教学,设计非常巧妙、新颖、别致。又根据口味的不同,练习设计层层推进有梯度,让学生经历三次制作“串串烧”的过程(编一步、两步、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次次吊起学生的胃口,在交流碰撞中高潮迭起,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活了,一直处于兴奋和积极状态下,课堂异常活跃,学生的参与面广,覆盖了较多的知识面,涉及了分数应用题较多的题型,练习容量大。并能及时总结学法,让学生牢固掌握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妙招和法宝。这节课的“串串烧”学生不但吃香了,我们听课的老师们也吃香了,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就连学校请来录课的摄影师说,我录过的数学课很多,还没有听过这么好的有趣的数学课,如果我小时候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讲课,我的数学也能学好。笔者想:既然有这么高的评价,我何不整理出来,让更多的老师们来分享。(此教学设计在20xx年全省中小学教育优秀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将学生学过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集中编排,通过学生编题、解题,让学生经历三个层次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编题,解题,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编题、解题,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电子白板、ppt
【复习程序】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班的什么课(数学课)既然是来听我们的数学课,我们就要拿数来说事了。请同学们给在座的老师们介绍一下我们班的人数情况,共有多少人?女生多数人?男生多少人?(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课件:我们班共有75人女生30人,男生45人)(设计意图:本班人数是学生们最熟悉的啦,所以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向听课的老师们介绍本班人数,一下子和听课的老师们拉近了距离,消除了同学们的陌生感,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
二、建构关系
学生介绍如下:
女生占全班的2/5
男生占全班的3/5
女生占男生的2/3
男生占女生的3/2
女生比男生少1/3
男生比女生多1/2
女生比全班少3/5
男生比全班少2/5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分数给三种数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建立关系做进一步介绍,学生兴趣盎然,都想极力表现自己,使自己的介绍更为精彩和清楚。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的介绍中,一长串的有关数量之间的分数关系跃然纸上,成为了本节课的珍贵的教学资源。)
三、自主探究提高能力
(一)(微辣串串烧)编一步计算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并分析解答。
学生编题如下:
全班共有75人,女生占全班的2/5,,女生有多少人?
全班共有75人,男生占全班的3/5,男生有多少人?
女生有30人,女生占全班的2/5,全班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男生占全班的3/5,全班有多少人?
女生有30人,男生占女生的3/2,男生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女生占男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男生占女生的3/2,女生有多少人?
……
(设计意图:教师把这一长串的分数关系比作“串串烧”,把同学们的最爱“串串烧”引入课堂,同学们想吃“串串烧”吗?同学们正馋的流口水,异口同声说“想吃”。这时教师不失时机请同学们以这两组数据为原料,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微辣串串烧”,既一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同学们积极性会异常高涨。)
师:同学们编的真多,分析解答的也真好,你们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妙招是什么?
生:第一步先找准单位“1”,第二步看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解答。
(设计意图:编题、分析解答之后,都让学生及时总结制作、分析、解答这类题的绝招、法宝是什么?第一步:找单位“1”,第二步:看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解答。及时总结解题方法。)
师:同学们我来评价一下你们的这串“微辣串串烧”行吗?香味有余,但辣味不足。我们能不能再给它加点辣椒粉,来串“中辣串串烧”过过瘾。(行)请听制作要求,继续以这两组数据为材料。
(二)(中辣串串烧)编两步计算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并分析解答。
学生编题如下:
全班共有75人,男生占全班的3/5,女生有多少人?
女生有30人,女生占男生的2/3,全班有多少人?
女生有30人,男生占女生的3/2,全班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女生占男生的2/3,全班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男生占女生的3/2,全班有多少人?
女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3,男生有多少人?
女生有30人,男生比女生多1/2,男生有多少人?
全班共有75人,女生占全班的2/5,男生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女生比男生少1/3,女生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男生比女生多1/2,女生有多少人?
……
师:同学们你们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绝招又是什么?
生:第一步仍找准单位“1”,第二步看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或方程解答。
师:有一部分同学口味重,吃着这串“中辣串串烧”觉得还是不过瘾,还想挑战一下,来串“特辣串串烧”过过瘾好吗?请听制作要求,仍一这两组数据为材料。
(设计意图:逐层递进,通过制作“中辣串串烧”,既编两步计算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样我们学过的两步计算的各种类型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跃然纸上,供同学们解答,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丰富的习题情境。)
(三)(特辣串串烧)编三步计算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并分析解答。
学生编题如下:
全班共有75人,女生比全班少3/5,男生有多少人?
全班共有75人,男生比全班少2/5,女生有多少人?
女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3,全班有多少人?
女生有30人,男生比女生多1/2,全班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女生比男生少1/3,全班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男生比女生多1/2,全班有多少人?
女生有30人,女生比全班少3/5,男生有多少人?
男生有45人,男生比全班少2/5,女生有多少人?
……
(设计意图:再一次吊起学生的胃口,通过同学们制作“特辣串串烧”把课堂推向高潮,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广,覆盖较多的知识面,涉及了分数应用题较多的题型,练习容量大。并能及时总结学法,让学生牢固掌握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妙招和法宝。)
归纳:不管是哪种口味的“串串烧”,制作、分析、解答的妙招和法宝都是先找单位“1”,然后看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解答。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以什么样的方法复习了分数应用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同时出示课题: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一步、两步、三步计算的分数乘除法有共同的解题策略吗?
3、你对今天这节课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自我评价一下
4、还有什么问题或困惑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后要及时地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的意识,让学生会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而且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克服教师作学生代言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板书设计: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解题策略
1、找准单位“1”
2、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
3、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
【反思】
课始给听课的老师们介绍本班人数引入复习内容,然后又引导学生用分数给三种数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建立关系做进一步介绍,学生兴趣盎然,都想极力表现自己,使自己的介绍更为精彩和清楚。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的介绍中,一长串的有关数量之间的分数关系跃然纸上,成为了本节课的珍贵的教学资源。也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丰富的习题情境。
然后教师把这一长串的分数关系比作“串串烧”,把同学们的最爱“串串烧”引入课堂,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同学们还想吃“串串烧”吗?同学们正馋的流口水,异口同声说“想吃”。这时教师不失时机请同学们以这两组数据为原料,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微辣串串烧”,“中辣串串烧”,“特辣串串烧”。抛出了三个思维空间广阔的、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对自己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对认知结构实行精加工,自然而然地实现编题和解题策略的最优化。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大家一次次跃跃欲试,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学生根据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选择条件和问题,各种口味的“串串烧”被同学们制作出来了,并顺利分析解答完毕。
每次编题、分析解答之后,都让学生及时总结制作、分析、解答这类题的绝招、法宝是什么?第一步:找单位“1”,第二步:看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解答。
这样的复习方法,覆盖了较多的知识面,涉及了分数应用题较多的题型,练习容量大,练习设计层层推进有梯度,让学生经历三次制作“串串烧”的过程,一次次吊起学生的胃口,在交流碰撞中高潮迭起,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活了,一直处于兴奋和积极状态下,课堂异常活跃,学生的参与面广,覆盖了较多的知识面,涉及了分数应用题较多的题型,练习容量大。并能及时总结学法,让学生牢固掌握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妙招和法宝。这节课的“串串烧”学生不但吃香了,而且印象深刻,不易忘记。这样一节课下来,真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人人都有收获,优等生得到了施展,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后进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三
1、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理解整数除以分数,总结法则,正确计算。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1、重点是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2、难点是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2、口算下面各题:
1323843151×3 × × × ×6 × 543839412115
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3、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4、阅读例2题目,自己拿出一张纸试着折一折,涂一涂,看你能够想到几种不同的折法?
对照不同的折法,列式计算,注意它们的计算过程以及算理。
7、根据自己的折纸实验和算式,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要如何计算?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6115559÷3 ÷3 ÷20 ÷5 ÷10 ÷6 72168313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四
教材第29~30页“分数除法(三)”。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能够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出示课外活动情况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
4.引导观察,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
2.你能根据方程
x×1/5=30
编一道应用题吗?
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预习
整理前面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三)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
解:设操场有x人参加活动。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五
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揭题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 明确目标。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1.分一分,引导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引导完成27页的画一画,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完成28页的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归纳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总结归纳计算法则。
三、反馈矫正
出示p28的试一试。
1.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指导完成p28练一练的1~4题。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预习: p29 分数除法(三)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二)
4÷1/2=4×2=8 ;4÷1/4=4×4=16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六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教学实施。
(5)分析运算顺序。
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分别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让学生回答,并说明运算顺序。全班同学各自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2.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3.变式练习。
学生可以先讨论怎样计算,再明确顺序进行计算。
老师说明:一般情况下,在分数、小数混合的式子里,通常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空。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
思维训练。
1.d2.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33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运算顺序。
(1)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算式里,如果只。
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
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2)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既。
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
例3以吃药片为题材,通过解决问题,引出涉及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使学生看到已经掌握的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例3下面的“做一做”是需要用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堂设计说明。
1.加强意义理解,加强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分数乘法的联系,加强复习,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自主探索。
2.通过解决问题,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例3时,可以先复习以前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出示例题后,可以让学生先说出已知条件与问题,再说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可以从问题入手想,也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列出综合算式后,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3.注重直观操作,渗透数学的思想和学习方法。
直观操作――主要体现在计算方法的理解过程中。在例题教学和习题练习中,关注学困生的情况,需要多次演示,强化数量关系的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七
让个别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计算题目的得数。
教师巡回指点,搜集存在问题。
教师黑板出示问题,学生上台改正,并说明理由。
(2)小组间讨论带有中括号的计算题,并正确计算。然后全班校对。
三、当堂测评。
练习九第1、2、3题:
注:第2题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6。
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解决疑难。
学生相互得分,评选优胜小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内解决。
设计意图。
1、在课初始,我便从复习整数及小数的运算顺序入手,
重点让学生回忆、熟悉运算顺序,然后再以例题为载体,让学生发。
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
习加强计算的训练。
2、当堂测评题将学生置于提高之处,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
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严谨性。
教学后记。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八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 ?求4个 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反馈.
根据: ,写出 ,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米是 米.
(3)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 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 2.
(三)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
3. ( )
4. ( )
5. ( )
(四)解答下面各题.
1.把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解下列方程.
六、
分数除法
实用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案例19篇)篇十九
让个别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计算题目的得数。
教师巡回指点,搜集存在问题。
教师黑板出示问题,学生上台改正,并说明理由。
(2)小组间讨论带有中括号的计算题,并正确计算。然后全班校对。
三、当堂测评
练习九第1、2、3题:
注:第2题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6
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解决疑难。
学生相互得分,评选优胜小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内解决。
设计意图
1、在课初始,我便从复习整数及小数的运算顺序入手,
重点让学生回忆、熟悉运算顺序,然后再以例题为载体,让学生发
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
习加强计算的训练。
2、当堂测评题将学生置于提高之处,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
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严谨性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