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案应该体现课程的连贯性和渗透性,使学生在不同科目之间建立起思维框架和知识网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一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的语言训练,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读好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的描写,感受其声势之壮观,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读好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住课文中三个反问句,进行研读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了解课文中的一些分号的用法。大致知道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朗读课文,读熟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灰椋鸟产生兴趣的。
三、教学过程:
1、出示灰椋鸟图片。
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你觉得这鸟这么样?
(灰椋鸟实在是一种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小鸟,看起来一点也不漂亮。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它却别有一番趣味,同样给人带来了很多愉快的感受。)。
2、板书课题:15、灰椋鸟。
其实作者一开始,也不觉得灰椋鸟有多好看,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象,再也忍不住了,便和同伴来到林场,观赏灰椋鸟归林的情景。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着作者去欣赏一番。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把课文读通顺,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边读边想,课文重点写了那些情景?初读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检查自学情况(含课前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生字词语。并进行词义的质疑。
杉树地毯槐树栖息熟悉扑棱棱深涧。
灰椋鸟翘首遥望互相应和。
郁郁葱葱排空而至浩浩荡荡翩翩起舞百鸟争鸣呼朋引伴。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课文中的长句很多,指导读好句子。
三、初步感知。
1、交流: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和入林后情景的情景。)。
2、找出这些描写,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3、课文除了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情景,还交待了什么?
(交流,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课文段意。
一(1):写“我”决定去看看灰椋鸟。
二(2-5):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2-4\5)。
三(6):写“我”归来时的感想。)。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
2、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
(“再也忍不住了”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当时作者的内心吗?)。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五、课堂作业。
1、完成描红,抄写词语。
2、找近义词:
偶然()等候()翘首遥望()盛大()喧闹()观赏()。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段,通过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有重点的细致描写灰椋鸟归林的情景的,感受其壮观读气势。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由衷的喜爱之情。
2、抓住课文中三个反问句,进行研读体会其表达的效果。了解课文中的一些分号的用法。大致知道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作者对于灰椋鸟,一开始是怎么看的?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能换一种表达方式吗?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没什么好看的啊。”
两个句子,你觉得哪句更能够把作者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2、后来作者却要迫不及待地去看灰椋鸟,那么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本段,思考:
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林场的?
你喜欢那一段所描写的情景?多读几遍,并把你的感受下来。
2、讨论:
灰椋鸟开始归林――浩浩荡荡归林――叽叽啾啾联欢。
3、在很幽静的林内,等着观看灰椋鸟归林我们看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忽然、翘首遥望――惊喜!)。
4、灰椋鸟归林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灰椋鸟归林这一情景的?(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理解说明。)。
填空:
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
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_______________”。
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_____________”。
(1)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盘旋、陆续)。
(2)写“大部队”时,作者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了灰椋鸟“大部队”归林时的气势,哪个词?(排空而至)。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具体描写“大部队”排空而至的句子。
(多媒体出示: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指导朗读,把浩浩荡荡的气势读出来。
(3)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多媒体出示: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和谐而热闹,充满亲情,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5、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安眠”在这里指什么?读课文第五节,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
(1)出示: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朗读。这句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最后指名读,展开想像,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2)在作者的眼里,灰椋鸟曾经是:
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此刻作者眼里的灰椋鸟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指名朗读。)。
6、指导背诵第二段。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背诵。)。
三、齐读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2、出示:
(1)朗读,讨论:作者的感想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爱鸟!
感谢林场工人!
植树造林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的重点描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描述一下群鸟归林的情景。)。
课文仅仅是在描写灰椋鸟,赞美灰椋鸟吗?
(可见这是一个人工林场,是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成果。林场工人为鸟儿营造了一个生活的乐园,这也正是他们(包括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鸟儿的热爱。)。
五、课堂作业。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抄写句子:(自己喜欢的句子)。
完成课后练习3。(组织讨论,体会观赏和观察的异同点,指导正确用词。)。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二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3.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
4.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
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助阅读和尝试学习,在各自有独特阅读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不仅了解作者的想象,而且明白其想象的由来,并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课文新奇大胆的想象,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并合理想象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1.练习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2.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词语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想象的原因和合理的基础,学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的房间是怎样的呢?你对自己的房间有什么思考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个同龄人的房间,也一起去了解他对自己房间的思考。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我的房间”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介绍了自己的房间,自己对房间的想象,最后说了还是最喜欢自己的房间)。
2.默读课文并概括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填表。
学生小组交流答案,如果有不同意见,在组长的组织下根据课文内容争辩。有异议的在全班提出。
3.指名交流。
三、练习读准读顺课文。
1.自己先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边读边勾画出生词。
2.将读得不够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座互相帮助将难读的地方读好。
3.检查并纠正生词的读音和需要注意的生字的字形。
4.指导并帮助读好学生认为难读的句子。
5.接力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主要内容,针对课题或者课文内容提问。
二、梳理学生问题,引导带着问题读书。
1.他的房间到底是什么样子?
2.为什么他会希望自己的房间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呢?
3.为什么最后他还是说“自己最最喜欢的还是现在的房间”?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
三、围绕重点问题研读课文。
“为什么他会希望自己的房间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呢?说明现实中他希望什么?”
1.带着这个问题,读读你最感兴趣的他的一个想象,从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什么?
2.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强调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并指导读好该部分。
a.交流自己的感受。
b.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希望吗?为什么呢?你怎么想的呢?
c.如果你的房间也真的变成了这样,你想象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d.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读这一段话,读出你的向往。
3.小结学习方法:把自己当成作者,想象真的变化了会有什么新奇的事情。
4.针对第二部分其他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2-3小节)读好相应段。
5.以读代讲,学生通过读书表现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小结第二部分的内容和感受,全班整体读读第二部分,允许学生读自己喜爱的小节。
四、学习课文1、3部分,感受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1.他的房间到底是什么样子?谁能通过读书告诉我们?
3.他的想象那么美好,为什么最后他还是说“自己最最喜欢的还是现在的房间”?
4.比较课后习题的词语,体会并读出感情的变化。
五、课堂练习,总结全文。
2.作者怎么能把他的想法写得这么吸引人呢?再读读全文,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前后照应、语言有变化、生活化的语言……)。
3.教师总结全文的学习。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三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
二、初读课文。
1.读读课文,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
2.检查字词。
麦茬: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三、学习课文。
1.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出示ppt:
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然后画出佩佳在这一天中的表现,再画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2.交流。
佩佳:
想再睡一会儿”,他觉得“还来得及呢”“先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又在果园里吃吃玩玩。总之他干事一推再推,最后一事无成。
其他人:
拖拉机手这一天翻耕的麦茬地,看建筑工人新砌的一堵墙,面包师制作的面包,图书馆里一天中人们看完后还回来的书。
3.别人在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没做,他能弥补回这天没做的事情吗?(不能,因为每一天人们都会做很多事,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4.佩佳错在哪呢?(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去完成。)。
5.最后佩佳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
讨论:佩佳到底明白了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
四、总结。
谈谈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四
教学要求: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被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联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初步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在学习过程中。
教学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构想:教学中要根据预习要求布置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可从检查预习开始,了解学生对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是否有所理解。本课篇幅较长,要突出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含义比较深的重点词句,一定要指导学生准确理解。
教具准备:投影片、录音带。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
2、从课题看,作者是谁?与鲁迅有什么关系?
3、简介:鲁迅及当时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
(2)回答问题。
a、在追悼会上。
b、谈《水浒传》。
c、谈“碰壁”
d、救助车夫。
e、关心女佣。
2、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初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指读课文第1段。思考:这一段若分为三层,应怎样分层?你能说初每层的意思吗?
(1)学习第一层,“我”当时对鲁迅先生是怎样的认识?
(2)学习第二层,“我”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看到什么?
(3)学习第三层,讲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自学课文第2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段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3)“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听到“我”张冠李戴地乱说的?是什么意思?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伯父好像是开了一句玩笑,就使“我”从此读书就不再马马虎虎了。)。
(5)从这件事,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
4、练习朗读第二段。
四、总结课文。学习了这两段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熟读全文。熟读课文,想想课文一、二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重视学生阅读时不同的感受)。
2、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第3段学习第三段,
(1)事情是由什么引起的?
(2)鲁迅先生是怎样谈起“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把鼻子碰扁了”?
(4)从鲁迅开玩笑说的这句话中,从中体会到什么?
(5)“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
(7)指名分角色朗读。
3、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第4段学习第四段。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的?找出读读,体会到什么?
(3)帮助受伤车夫后,鲁迅的心情怎样?小声把写鲁迅心情的这段话读读。
(4)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
(5)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四段。
4、学习第五段,指名读这段。
(1)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说明了什么?
三、总结全文。鲁迅先生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人的爱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第三课时。
一、熟读全文。
1、学生分小组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件小事?
2、同位俩互相说说几件小事的内容。
二、领会表达。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讨论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再说说第一部分和后面的几部分有什么联系。
3、“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课文中再找出一些有含义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体会。
4、读有关段落,思考: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表现在哪里?(结合二、三、四段的内容说明。)。
5、“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6、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出示投影)。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小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个的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文中有四个字组成的词要比较多,如“张冠李戴”,找一找,抄写下来,并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作业设计。
1、完成思考练习1、2题。
2、查找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五
掌教师要让学生握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写字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的:
1、掌握长、短、方、圆这四种字形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书写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教学用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出示小黑板:身之正会。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第一个字属于长形字。
第二个字属于短形字。
第三个字属于方形字。
第四个字属于圆形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字形特点(一)”。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身。
〈1〉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身”字)。
〈4〉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
〈5〉师生评议。
〈6〉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字形较短:血之。
字形较方:正画。
字形较圆:会香。
3、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学生读一读,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2〉分析名人名言的书写格式。
〈3〉学生试写,要求注意语句中的长、短、方、圆不同字形的写法。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p4。
教学目的:
1、掌握大、小、偏斜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3、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教学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天口。
2、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4、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字形较小。
二、指导书写。
1、较大字形:
〈1〉要点:撇、捺或长横、长竖要舒展。
〈2〉老师写:发。
〈3〉生试写:天年。
2、较小字形:
〈1〉要点:要写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笔画较短。
〈2〉师边将边示范:白。
〈3〉学生试写:口日。
3、偏斜字形:
〈1〉左斜字主笔不可过于左斜。
〈2〉范写:夕勿。
〈3〉学生试写。
〈4〉右斜字主笔不可过于右斜。
〈5〉范写:戈飞。
〈6〉生试写。
三、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生读名人名言。
2、讨论:写这一段话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格式、字:
4、学生边听音乐边写名人名言。
四、老师针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生继续练习。
教学目的:
1、掌握字的书写规律-整齐平正。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
写有华罗庚名言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小黑板,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看边想: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为什么?
3、小结并板书:整齐平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写“卫”字。
〈1〉横向笔画较平,竖画要直。
〈2〉范写:卫。
〈3〉生试写一个。
2、指导写“不”字。
〈1〉横较平,竖宜直。撇、点相称。
〈2〉范写:不。
〈3〉生试写。
3、生自学自悟。
〈1〉学生看书p9-10。
〈2〉讨论如何写好“革、寻、歪”这三个字。
〈3〉指名谈并演示:
革横向笔画上下对正,长竖居中。
寻长横较平,上下部对正。
歪横较平,上下两竖对正。
〈4〉学生试写“里、至、目、墨”。
三、名人名言练习。
1、读想含义。
2、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学生试写。
四、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五、生边听音乐边练习p9-10的字各两个以及第二条名人名言。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六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把上学期同学们有关理想的文章引入课堂,引发对梦想的谈话。
二、学习《我的写作梦》。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我们班级墙报上的《理想》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抒发童年梦想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自学儿童诗,读通、读顺、把体会和不懂得地方作上记号。
回忆学习方法,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含义的批注。
(三)同学们在下面自由交流。
1、老师巡回,参与讨论。
2、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
3、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
(四)全班交流。
可以代表讨论小组,也可以代表个人。
(五)老师检测生字词学习情况。
注意区别形近字,重点解释“铅字”的意思。
(六)认真朗读课文。
三、小结课文,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全班一起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
(一)、指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和解释。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沉甸甸的信,就像是放飞的翅膀?
(2)“我”为什么决的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存进去的又是梦想?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三、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1、选择真实朴素的写作材料。
2、展开想象,用心理活动表达对梦想的追求。
3、充满童趣,充满生活气息。
四、你也写一首儿童诗?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查查字表中的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查查字表中的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中作者的写作之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2.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梦想。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歌,在诗作中,小作者描绘了他的梦想,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又做了哪些事。(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读通课文。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正音。
3.指名学生分小节读文。
5.引导学生通过回答以上的问题,理清课文的脉络。
三、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小节。
2.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作品寄出去的,当时他的动作是怎样的?
3.指导学生读一读作者当时的作者。
4.思考:第二小节写的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引导学生想象出当时的画面。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
6.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识记生字。
2.书写,教师指导“载”、“蓄”等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说说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梦想的?
2.复习生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3—5小节,说说作者想象自己的文章是否被发表了,体会当时的心情。
2.如果没有被发表,作者当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3.他气馁了么?你从哪儿知道的?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5.默读课文的6—7小节。
6.看看作者的梦想到底实现了没有?描绘一下当时的情景,边读边体会。
7.说说从最后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看待作者的这个梦的?
三、升华感知,体会梦想:
1.你的梦想是什么?
2.看了小作者为了他的梦想做的努力,你有什么感受?
3.你认为你应该为了你的梦想做怎样的努力,你会这样去做么?
四、小结全文:
任何人在自己年幼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有的人长大后这个梦想变成的现实,他实现的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梦想只是小时候的一个“梦”,他并没有花力气让它变成现实,如果你们想让自己的梦想实现,请为了它而努力吧,相信你们也会成就自己的梦想。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儿童和春天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体会作者对少年儿童的喜爱、期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设计一:谈话,这首歌熟悉吗?喜欢春天吗?你会到哪儿去找春天呢?
设计二:复习(紧扣课题)谁“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找春天)。
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寻找春天。找到了没有?快速地阅读,找出描绘春天景色的语句。
二、感受春天的景美。
学生速读课文,找到之后,认真地读一读。你觉得春天的景色怎么样?
引导交流:景色如何?可以先说感受,再读相关的语句,也可以先读相关的语句,再加以读论。
(出示海棠图),你可以对着图来介绍一下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吗?“海棠花……”
景色真美,让冰心奶奶“眼睛一亮。”你喜欢吗?你能把自己对海棠的喜爱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练习试读。指名展示。指导策略:读得让听得同学眼睛一亮。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他哪儿读得让你眼睛一亮。你抓住了海棠的花多,你注意了海棠花的色彩,你读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
齐读:“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
(出示第6自然段)一气呵成,齐读这一段。引读好五六两段。
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春天了没有,(找到了,而且是那么饱满,那么烂漫)板书:花儿旺,春光好。
三、感悟儿童的可爱。
(二)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
(三)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1、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书,找出书上反映儿童多的语句。反馈: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说理解,体会多,统一认识,标上序号。
3、提出新的要求:有了自己的感受,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马上交流的时候,不但要说,还要读。
(四)引导交流:儿童多处怎么样呢?
“怎么样”的参考观点:充满快乐,很自由,我很羡幕他们,很幸福。充满了笑声。很有礼貌,无拘无束,充满活动。朝气蓬勃。
朗读指导重点是第一、第三自然段。
大家真了不起,学习语文就要这样用心去读书,读出感受,读好感受。只要是自己用心去读的,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体验,相信自己。
(六)(出示海棠儿童图)这才是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要寻找的春天。(可以提供关联词语不但……而且……说话)。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冰心奶奶的心声。(出示第8自然段)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在冰心奶奶眼里花儿,儿童都是春天的一道风景)。
追问:儿童与花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质疑或提问:“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也感到快乐”自己是谁,别人指谁?
读好这一段,背下这一段。
小结:现在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找春天,明白了吗?板书:(欢乐多,活力足)读好第9自然段。注意双重否定句的语气。
四、体会冰心奶奶的人性美。
这一节课,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了烂漫的春天,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与作者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对冰心奶奶有了了解,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出示冰心简介,适当拓展)。
结束语: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处花儿旺,儿童多处春光好,儿童多处欢乐多,儿童多处活力足,儿童多处总是春,我们都不虚此行!
今天我们都不虚此行,你们的活力让教师欢乐。
课后作业:(一)背诵课文。
(二)读课外书。
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花儿旺,春光好,
欢乐多,活力足,
儿童多处总是春!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九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抄写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小提琴演奏的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欣赏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聚焦重点。
继续学习《唯一的听众》。如何学习这篇文章呢?(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等)。
二、细读课文,感受真诚。
1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老教授的语句勾画下来,并进行简单批注和交流。
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主动要求做听众,关爱“我”,支持“我”,同时也告诉“我”要天天练习。)。
再读,你感受到什么?
(鼓励,期待,坚定,用心良苦)。
3第二次交谈:“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对比读,指名读,体会老教授的真诚)。
4第三次交谈: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刻苦练习,拉的曲子越来越动听,老教授竟然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的进步;“我”坚持不懈,刻苦练习的精神;以“我”的进步为快乐幸福;体会到老人的真诚无私……)。
5当“我”从妹妹的话中得知,老妇人不仅不是聋子,而且还是最有声望的教授,又是首席小提琴手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老人与“我”素昧平生,却给“我”了信心,使“我”的技艺提高,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真诚和无私,让“我”看到了老人那宽广的胸怀;老人对“我”的帮助很巧妙,是在不知不觉中督促着“我”,让“我”感受到老人的伟大)从“安详”、“微笑”体会到什么?(表扬“我”,鼓励“我”,用投入的欣赏,说明“我”进步了,使“我”信心十足)从“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体会到什么?(“我”进步了,但仍然需要努力,再攀高峰。)再读对话体会“我”与老人之间的默契。
三、精读课文,理解“秘密”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十
设计理念:发明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同学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情”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尊重同学独特的情感体验,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培养同学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和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同学学唱歌曲《红梅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么,通过以前的学习,梅花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相机引导同学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教师小结: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揭题,齐读。
3、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发生疑问呢?(同学紧扣“魂”自由质疑)。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考虑: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谁能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检查:
a出示词语:天性训斥撩乱蒙胧眷恋玷污凉飕飕。
颇负盛名低头折节(指名读,齐读)。
b交流感受。
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再读课文,考虑: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同桌可研讨交流)。
2、全班交流:(同学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同学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言语表达结合起来。)。
a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内容?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板书:黯然泪下)。
(b)外公为什么会黯然泪下呢?
(c)指名读,评议(缓慢,低沉),齐读。
(d)而此时的我,能理解外祖父吗?男女生对比朗读下文两句人物对话。
b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出示“墨梅图”,同学自由轻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分外顾惜)。
(b)同学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用红色显示)。
(c)指导朗读:读出“训斥”的语气。“是玷污得的吗?”是什么句?读出强烈的反诘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同学赛读,交叉评价,齐读)。
c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天性才好。”
(a)自由轻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可以自身想。)。
(b)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举例说说。
结合同学回答,出示图片:,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师重点略述江姐的事迹,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赞美她,播放《红梅赞》mtv,同学齐唱。
(d)让我们深怀敬重之情,齐读这段话!
(e)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同学理解“梅花魂”不只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f)屏幕红色显示:“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管!”反复读这句感叹句,从中,你领悟到什么?(相机板书:临别送图)。
(g)针对这一自然段,同学质疑。同学可能会提出:“这段话写的是梅花,文中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此时,可调动同学的知识积累,畅所欲言,升华同学对梅花魂这种民族魂,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d其余几处同学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感情朗读。(相机板书:失声痛哭含泪递绢)。
e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
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录音播放,声音低沉,凄凉,动情)我想,此刻,不只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四十三颗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爱国心)。
即时拓展加深体验。
同学们,当莺儿,孩子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适用年级:六年级。
使用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设计理念:发明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同学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情”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尊重同学独特的情感体验,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十一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黑格尔的话: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
——黑格尔。
2.中华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你知道哪些剧种呢?下面我们来听几段戏曲,看看你能不能说出他们分别是什么剧种?(课件播放,学生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剧种。)。
3.你能说说戏曲表演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4.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了解的这个剧种啊,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比国粹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板书课题,齐读),跟其他剧种相比,藏戏有着怎样的表演特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5.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我们先来读读学习提示,想一想这段话告诉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藏戏?(根据回答板书:形成、特色)。
二、读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3.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20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4.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5.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指名读前三自然段。
问号背后的东西?
(强调藏戏的特点,表达强烈的民族的自豪感。)。
3、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课文哪几段具体描写了这三个特点?
2.默读8—20小节,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体会藏戏的面具不但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象征意义,颜色和形状还非常地夸张。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这在戏曲表演中是多么独特的现象啊,难怪作者一开始就这么赞叹——齐读课文第1句。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想想不需要舞台的藏戏简陋到什么程度?从那里体会到?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和那些以精美的舞台与华丽的灯光做背景的其他戏曲比起来,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为背景,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伴奏,在观众团团围坐下席地而唱的藏戏显得多么质朴、多么大气、多么豪迈啊!齐读17、18小节。难怪作者会这么赞叹—齐读课文第二句话。
5.自由读19、20小节,你还了解到藏戏的什么特点?
6.没有舞台,席地而唱,演出时戴着面具,一部戏一唱就是三五天,这在戏曲表演中是多么独特、多么稀有啊,难怪作者开篇就用了三个排比反问句来表达心中强烈的赞叹和自豪之情(齐读1—3小节)。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这么独具特色的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美丽感人的传说故事呢,(板书:传说)请大家自由读读4—7小节。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_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4、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三、教学时间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暖流”是什么意思?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_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从“涌动”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心情十分激动)为什么会这么激动?(_看望师生员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再读生字词。
2、讨论识记方法。
3、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看拼音,写词语。
和蔼抑扬顿挫沉浸阅览致意视察。
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索:_来到了南开,主要做了什么?(具体写了_与王辉等同学交谈)。
2、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_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怎样回答的。
3、结合课文谈感受。
(1)你觉得_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平易近人:_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背《水调歌头•中秋》。
(2)分组朗读、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程序:分角色读——说感受——再次有感情朗读。
4、课文写_平易近人,关心青年,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但并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提问: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_?
2、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佩服之情。
四、朗读全文。
1、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_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
2、本文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朗读。
五、作业。
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
2、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板书:
兴奋喜悦。
平易近人关心青年。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十三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3.就课文不理解出质疑。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从不同的角度复述课文:
(1)从作者的角度复述:
(2)从讲学家的角度复述课文;。
(3)从老水兵的角度复述;。
(4)从寺中僧人的角度复述。
3.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5.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
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凤推理,实践出真知。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拓展阅读。
(四)合作探究。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4、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5、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2题略。
3、可分五层:一头一尾,中间三层。
开头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接着是另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最后,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
4、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5、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归纳本文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1、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2、注意游戏安全,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活动重点: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
活动难点: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活动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上课了。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二、创设情境,感悟规范。
活动一进教室师:(老师摇铃,请几位同学表演进教室。)平时,你们是怎么快快进教室的?生:(交流汇报)师:上课铃一响,我们应该快步走进教室,不拥挤,准备好学习用品,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等老师来上课。
三、情境体验,深化认识。
活动二课堂发言师:(随机提问)对刚才发言的情况,你最喜欢谁的表现?为什么?师: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好呢?大家交流一下。
活动三认真听讲师:小朋友两手都拿笔,左手画圆,右手画正方形,试试在5秒钟内能画好吗?学生动手画。师:刚才小朋友们试过了,你认为能画好吗?学生:不能。师:如果我们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想别的事或做别的事,我们能学好知识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点: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
一、初读感受美。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
二、细读课文。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是哪里?
(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
(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
(3)朗读的指导。
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
四、积累迁移。
(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要、连、百、还、舌、点”等六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培养孩子严谨、全面的思维。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13个生字,学会“要、连、百、还、舌、点”6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哪?
生:动物园。
师:同学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动物王国开大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动物王国怎么了?
师:动物王国怎么了?
生: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6个生字:“要、连、百、还、舌、点”,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培养孩子严谨、全面的思维。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18个自然段)。
3、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三、课文详解。
师:文章里写了多少动物?
生: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师:狗熊第一次用喇叭通知大家,少说了什么?
生:忘记了告诉大家开会的时间和地点。
师:狗熊第二次通知大家,为什么大会还是开不起来?
生:狗熊没有说地点和具体时间。
师:狗熊第三次通知大家,为什么大会还是开不起来?
生:狗熊没有说明地点。
师: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通知一定要交代清楚地点和具体时间,做一个思维严谨、全面的孩子。
四、再读课文。
1、小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
五、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知一定要交代清楚地点和具体时间,我们要做一个思维严谨、全面的孩子。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安全现状。
2、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在学校、回家路上、活动中那些是不安全的?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儿歌:安全防范很重要,
千万不要忽视了。
卫生活动与行路,
安全第一保健康。
2、指导学生读。
3、学生齐读。
4、点名读。
5、背诵儿歌。
6、教师讲解。
三、思考与练习:1、让学生说说在校内外的日常生活、日常活动、上学、放。
学路上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见到的不安全现象。
课后反思:
第2课看谁做得快。
一、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拖拖的故事,使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做时间的主人。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明白拖拖的做法是不对的,并且明白为什么不对。
三、学习难点:
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学会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会实际应用在生活中。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时间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在科学课上其中一些需要速度快的实验,动作也要迅速。
五、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图说话的能力。
六、学习过程:
(1)档案馆:
师:请同学们观察拖拖发生了什么故事?
生:进行观察讨论。
生:第一幅图拖拖迟到了。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指针都指到了10点40分拖拖才去学校。
生:第二幅图拖拖交数学卷子交晚了。
生:第三幅图别的同学都放学走了,拖拖还没有整理完书包。
生:拖拖晚上11点还没有写完作业。
(2)咨询台:你喜欢小拖拖吗?为什么?你在学习生活中像小拖拖这样吗?谈。
谈你是怎么做的?
生:讨论回答。
生:不喜欢拖拖。因为他迟到,拖拉,作业做不完等。我在生活中不跟拖拖一样,我不迟到,作业也及时写完等。
(3)活动区:算一算谁算得又对又快?
(4)清一清:玩个游戏,谁最快最轻地把语文、数学课本和文具盒整齐地摆放。
在桌角上。
(5)实践园:时间快车。
师:说一说在一分钟的时间里,你能做些什么事呢?
(6)开动脑筋。
师:同学们谁来读读丽丽的故事?
生:读丽丽的故事。
师: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用15分钟就完成这些事吗?
生:有些说能,有些说不能。
师: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要做时间的小主人。
七、板书:
2、看谁做得快。
一、拖拖的故事。
二、算一算。
三、清一清。
八、课后反思:
第3课我自己会做。
一、学习目标:
我们都有一双手,能够用这双手做哪些事情。
二、学习重点:
通过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使同学们自己明白自己的事情做。
三、学习难点:
使同学们在明白自己的事情做,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中,无论面对老师还是家长都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学习过程:
(1)档案馆:“说一说”
师:我有一双能干的手,我这双手会做什么?
生:回答。
(2)咨询台:想一想。
师:谁来读一读小强的故事?
生:读小强的故事。
师:小强面对妈妈他该怎么办呢?
生:进行回答。
(3)活动区:演一演。
生:进行回答。
(4)实践园:比一比。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整理书包”,看谁做得又快又整齐。先把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再轻轻的把它放进去,看谁做得又快又整齐。生:做游戏。
五、板书:
3、我自己会做。
我的手会做:
六、课后反思:
第4课这是我们的校园。
一、学习目标:
使同学们通过这一两周的学习,熟悉我们的校园。
二、学习重点:
把书上所列的儿歌熟悉掌握。
三、学习难点:
对学校里还有哪些不熟悉不掌握的地方需要熟悉。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介绍实验小学,增强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介绍科学层的位置,科学实验室的建设。
五、学习过程:
(1)档案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是我们的校园”这一课。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小强的学校。
生:进行看图观察。
师:小强的同学正在干什么?
生:上体育课。
师:他们都在干什么?
师:我们学校体育课做了哪些活动?
(2)咨询台: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先给自己打打气,了解学校别着急。问问父母和老师,多和朋友在一起。”
生:进行拍手练习。
(3)咨询台:密码箱。
(4)实践园:
师:你现在能做到这些吗?做到了请画上笑脸,如果做不到请画哭脸。生进行练习。
六、板书:
第四课这是我们的校园。
先给自己打打气,
了解学校别着急。
问问父母和老师,
多和朋友在一起。
第5课上课前,我该做什么。
一、学习目标: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明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
具体通过学习,知道在下课时,处理游戏和学习两不误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知道下课铃响和上课铃响,自己应该做什么。
四、学习过程:
1、档案馆:春雨的课间十分钟。
生:进行回答。
生:进行回答。
师:下课铃响了,你在做什么?上课铃响了,你在做什么?
生:进行回答。
师:我们应该做好课前准备。
2、活动区: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他们做的对吗?我们班课前准备做得好的同学是谁?
生:进行回答。
3、情景游戏:
师:一位同学负责安排下课铃和上课铃,下课铃响,同学们模拟课间准备,上课铃响同学们模拟上课前的准备。
生:进行游戏。
师:课前准备做得好,游戏、学习两不误。
五、板书:
5、上课前,我该做什么。
课前准备做好。
六、课后反思:
第6课告诉你,我最特别的地方。
一、学习目标:
熟悉自己,了解自己家庭。
二、学习重点:
了解自己有什么爱好,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学习难点:
拍起手,念儿歌。自己掌握能够背诵。
四.学习准备:图画纸。
五、学习过程:
1、档案馆:
师:知道自己的姓名的由来吗?
生:进行回答。
2、咨询台:
生:进行回答,进行交流。
师:你愿意说给大家听吗?
生:进行回答。
3、活动区:
师:准备一面镜子,看看镜中的自己,然后自我画像。
生:进行自我画像。
师:也可以画画同桌。
生:进行活动。
师:进行拍起手,念儿歌的游戏。
生:进行回答。
五、板书:
第六课告诉你,我最特别的地方。
拍起手,念儿歌。
你是特别的你,
我是特别的我。
特别的你我在一起,
学习、生活好处多。
你会唱,我会跳,
你会说,我会笑。
你我一起没烦恼。
六、课后反思:
第7课我的自画像。
精选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通用18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2.理解并领悟渔船上的船员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我不怕,解决困难我有办法”的精神。
教学重点:
领悟船员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看多媒体画面(海面上一条渔船里装满了鱼,一人说回家喽!)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是啊,辛苦了一天的渔民终于要归航了,他们能平安顺利到家吗?我们看课文《归航》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不认识的字,并说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同桌合作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哪国人叫什么名字?
(2)渔船什么时候归航的?说明了什么?
(3)渔船归航时遇到了什么情况?从哪里看出的你能读出来吗?
(4)渔民们是怎样应对困难的?你领悟到了什么?
(5)生活中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
3.集体订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重在第四、五题的讨论与探究。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作业。
一篇面对困难的态度与做法的日记。
四、教师总结。
是啊,人生的舞台就像大海一样有他的多面性,我们从小就要有“面对困难我不怕,解决困难我有办法”的思想。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勇者与强者。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归航。
发生发展__结局。
返航波涛突起勇战凶险平安到家。
人生的启迪:勇气+力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