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提炼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下面是一些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一
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一种对文学作品形式和结构的规范要求。我认为,要写一篇关于诗词格律的心得体会,首先应该从了解格律的基本要素开始,然后探讨诗词格律对作品表达和艺术感染的作用,接着阐述自己对格律的理解和运用的心得体会,最后总结诗词格律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
首先,了解格律的基本要素是写一篇关于诗词格律的心得体会的重要前提。在古诗和现代诗的写作中,律呼之为格,既强调了格行的规律性,也突出了诗歌的韵律和格调。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包括韵脚、平仄、句式和字数等。韵脚指诗句末尾的韵母,平仄指声调的轻重,句式指诗句的押韵规则,字数指句子的字数限制。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诗词格律的基本框架,也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了基础。
其次,诗词格律对作品表达和艺术感染具有重要作用。格律的规范要求使诗词在结构上更加紧凑和整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感知到作品的美感。格律的规范要求也为作品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押韵、排比等手法,使作品更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因此,格律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也使作品更能够彰显作者的个性和情感。
接着,我要阐述自己对格律的理解和运用的心得体会。在我写作诗词的过程中,我发现格律不仅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启迪。通过格律的限制和要求,我更加重视词的选取和句式的变化,使得作品更具有韵味和个性。同时,格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我的创作方向,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诗词的意义和传播文化的价值。通过运用格律,我发现自己对于语言的运用更加灵活和深入,也更加欣赏和理解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智慧。
最后,我要总结诗词格律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诗词格律作为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运用格律,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同时,格律也是一种对作品形式和结构的规范要求,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坚持格律的要求,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意识。
总之,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了解格律的基本要素是写一篇关于诗词格律的心得体会的前提。格律对作品表达和艺术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对作品形式和结构的规范要求。通过我的理解和运用的心得体会,我体会到了格律的约束和启迪的双重作用。最后,诗词格律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对于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培养创作意识的作用。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二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诗词格律的讲座,深受启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古老的诗词艺术显得尤为珍贵。诗词的格律规范,是保证其美感和完整性的基础。在讲座上,专家详细解读了各种格律规则,并阐释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从中深刻认识到诗词格律对于诗词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这让我对诗词产生了更深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段:认识诗词格律与实践中的困惑。
初学诗词的过程中我时常遇到关于格律的困惑。例如,为什么一个字要放在这个位置而不是另一个位置?为什么一个词要遵循特定的音律?听到这些问题,我不禁开始思考诗词背后的奥秘。在讲座中,专家引导我们发现了格律的严谨和精妙之处,让我们从实践中理解格律规则。通过分析范例诗词和演唱,我逐渐认识到格律对于诗词的力量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性,这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许多经典名篇。
第三段:诗词格律的形式美和内涵。
格律的存在是为了让诗词形成独特的韵味和美感。诗词的韵脚、押韵和平仄等构成了诗词的声音美,让人耳目一新。这种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融合了文化内涵,表达出了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讲座,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格律和诗意的知识,并认识到了格律对于传达诗词内在意境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格律规则,能够为诗词注入生命力和灵气,使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段:严谨的格律让人充分发挥创造力。
在讲座中,专家强调了格律对诗人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并解释了格律对创作的重要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严格的格律反而能够让创作者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因为格律的存在,诗人在选择词汇和表达方式时更加有限制和规范,这同时也激发了诗人的创造力。格律的引导作用让诗人在一种规则的框架内发挥创意,拼凑出类似拼图的文字画面,形成独特的诗意之美。
第五段:诗词格律的传承与创新。
在讲座的最后,专家强调了诗词格律的传承与创新。诗词格律作为古代诗词的纲领,是古人智慧和创作经验的结晶,我们要继承并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专家也提醒我们,传承并不意味着僵化和呆板,我们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让格律与时俱进。这样,我们既能保持传统的底蕴和韵味,又能让诗词与时代接轨,富有现代生活的情感与文化。
在这次关于诗词格律的讲座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诗词格律的重要性和魅力。格律是诗词艺术的灵魂,是诗人通过奇思妙想和精细思考所编织的华美图案。只有掌握和运用好格律规则,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和发掘诗词的美。我相信,只有在格律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人的智慧,将诗词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完美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诗词带来的无穷魅力。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三
第一段:诗词格律的内涵与重要性(200字)。
诗词格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古人的思想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诗词格律以其固定的音律、韵律和节奏,使诗词具备了独特的魅力和美感,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领悟诗人的情感表达。
与自由诗相比,诗词格律更加讲究声调和格律的配合。当我们读一首经过精心构思的格律诗词时,我们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我们更是在欣赏一种独特的音乐和韵律。每个字的用音都经过精心的考虑,在读起来时恰到好处。当琅琅的音节如歌般回荡在心中时,我们会感到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的愉悦,身心愉悦指数会明显上升。这种审美体验使我们更加陶冶情操,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安抚和满足。
第三段:诗词格律对写作者的要求(200字)。
写一首符合诗词格律的诗,对于作者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求作者具备一定的诗词功底和修养,只有对古代诗词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够正确地运用各种韵律和格律。其次,作者需要在叙述内容的同时,兼顾格律的音韵要求,使句子的字数、音节和音调符合规定的格律。这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审美意识。最后,作者需要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内涵。
第四段:诗词格律给予读者的启示与触动(300字)。
诗词格律不仅仅是诗人的创作工具,它也给予读者一种独特的启示与触动。当我们读一首优秀的格律诗词时,我们会被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所打动,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其中的音乐韵律和节奏感。这些音律和节奏不仅仅是对诗词本身的完善,更是对人类内心的共鸣和触动。诗词格律通过它独特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启示,让我们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加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格律,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它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诗词格律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和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人类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触动和启示。当我们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欣赏且理解其中的韵律和节奏时,我们会对生活产生更深刻的思考,会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更加敏感的体会。诗词格律带给我一种审美的享受,让我对文学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我期望自己能够通过继续学习和欣赏诗词格律,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审美意识,用自己的文字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诗词格律的传统。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四
人类的语言具有神奇的力量,通过用字和句式的巧妙组合,可以表达深情厚意、展现美妙景象。在小学课堂上,学习并欣赏古诗词格律成为一种重要的任务。通过学习格律诗词,我深深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和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增加了诗词方面的知识,更培养了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古诗词格律让我受益良多。古时的大诗人们用简洁而优美的表达方式,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使人们能更深入地感知和体会大自然的美。例如,寒露时节,“洗尽铅华”一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词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学习古诗词,让我明白了如何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其次,学习古诗词格律让我培养了对美的感知能力。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押韵和平仄的变化,诗人们创造出韵味悠扬、意境深远的诗句。从小学开始学习古诗词,我逐渐培养了对美的感知能力。例如,杜甫的《登高》中有“白云生处有人家,参差草色连山川”的表达,使我仿佛看到了白云、草色和连绵起伏的山川,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这种对美的感知能力,不仅提升了我的审美情趣,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细致地去观察和欣赏美的存在。
再次,学习古诗词格律使我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人学问重诗词,从小学开始学习古诗词,我逐渐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表达,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自古以来崇尚自然、崇尚和谐的思想。同时,学习古诗词还让我了解了诗人们对人生、对爱情、对友情的思考和感悟,丰富了我的人文素养。
最后,学习古诗词格律培养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古诗词要求掌握其特定的格律和押韵方式,这让我在学习和运用汉语的过程中更加细致入微。通过模仿和创作古诗词,我能够更好地运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式,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课上,我能更熟练地应用格律,使我的作文更具有韵律感和美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综上所述,学习古诗词格律是我小学课堂上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格律,我不仅受益匪浅,还培养了对美的感知能力、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古诗词格律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和韵律美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国文化。希望未来在学习古诗词的路上能够继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五
诗词格律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早在古代便在文人雅士中广泛流传。我也是对这一艺术形式深感兴趣,通过学习和实践,对诗词格律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诗词格律的理解,以及它给予我的启示。
诗词格律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韵律和节奏。通过严格的押韵规则和音律,诗词表现出一种流畅优美的韵律感。这不仅仅是为了填充文字,更是为了传达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在朗诵或阅读时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感。正是这种美妙的韵律和节奏,使诗词格律成为了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良好载体。
第三段:诗词格律的规范之处。
诗词格律的严格规范也给了我很多启示。相比自由诗歌形式,诗词格律要求文字的安排和组织更加严密。每一行的字数和音律都有规定,要求作者在有限的空间内精准表达。这种限制虽然会给创作带来一定的困惑,但也迫使我更加关注每一个字和每一个音节的重量。在编排文字时,我学会了排除一切多余的修饰和废话,使得诗词表达更加精炼和准确。
学习诗词格律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艺术的完美,它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学习。通过学习古人的诗词格律作品,我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古代的文化、思想和情感。我从中感受到了古人对于自然、人生和人情的思考和表达,这些对我个人的成长和思考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实践诗词格律,我明白了韵律和节奏对于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性。诗词格律要求我们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内涵,这对于写作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也启发了我在其他方面的思考,使我更加注重细节和精确性。总而言之,诗词格律教会了我如何将情感和思想用最恰如其分的方式传达出来,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结尾段:总结。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对诗词格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它的韵律和节奏,规范和要求,学习和启示,都使我受益匪浅。诗词格律的美妙之处使我感悟到文字的力量和表达的艺术。未来,我将继续在诗词格律的世界中深耕,探索更多的美与真理。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六
在现代社会中,诗词已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礼仪,大多数人对于诗词的了解仅限于学校的文言文课程或是必读的文学作品。然而,在我们追求高品味生活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也逐渐兴起。因此,当我报名参加诗词格律讲座时,我内心对于能够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期待油然而生。
在讲座开始时,主讲人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诗词格律的基本概念。格律是指诗词的韵律和格调。一首好的诗词必须符合一定的格律要求,以保证其优雅和韵律的完整性。格律的要求主要包括平仄、押韵、字数等方面。平仄是指音节的轻重,押韵是指诗句中音节的相同或相似。字数则是指每一行中的字数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定。这些概念的介绍让我对于诗词的构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段:如何欣赏诗词格律。
了解了诗词格律的基本概念后,主讲人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欣赏诗词格律。首先,主讲人给我们演示了一首诗词,然后解析了每个字的平仄和押韵。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诗词格律的美妙之处。其次,主讲人还向我们推荐了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让我们在欣赏诗词的时候更有目的性,更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境。这种欣赏的方式让我重新认识到了诗词的独特魅力。
第四段:诗词格律的实践意义。
讲座的后半部分,主讲人突出了诗词格律的实践意义。诗词格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对于美感的追求和塑造。通过学习和实践诗词格律,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出对于美的敏感和鉴赏力。同时,诗词格律也是一种对于语言能力的锻炼,能够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修辞造诣。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能力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五段:个人收获与总结。
通过这次诗词格律讲座,我不仅仅对于诗词格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实践意义。诗词格律的学习不仅在于欣赏,更在于实践。而实践中的过程,更是一种对于自身修养的提升和内涵的追求。我将会继续深入学习诗词格律,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表达能力,让传统的诗词之美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发扬光大。
以上是我的诗词格律讲座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讲座,我重新认识到了诗词的内涵和美感,也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诗词格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训练。我会将这次讲座的收获付诸实践,并继续探索诗词格律的奥妙之处。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七
第一段:引言(概述诗词格律的重要性)。
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诗和词的写作规范和要求。在中国古代,诗词格律被视为文人才情和修养的重要标志。如今,尽管形式多样的现代文学层出不穷,但诗词格律仍不可忽视,因为它以其严谨的规则和独特的音韵美,给文学作品注入了美感和韵味。本文将探讨诗词格律的心得体会,并说明如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格律。
第二段:理解格律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
要正确理解和运用诗词格律,首先要认识到其重要性。格律是诗词的结构框架,它决定了每一句的音节、平仄、押韵等要素。熟悉格律可以使诗词具有优美的音韵效果,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并且有助于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学习格律的时候,要了解常见的格律类型,例如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同时要学会区分平仄的差异,了解押韵的规则。只有通过理论的学习,才能够深入体会到格律的美妙之处,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第三段:运用格律的技巧和诀窍。
熟悉了格律的基本知识后,如何更好地运用格律成为了关键。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写作目标和主题,以便能够选择适合的格律类型。其次,要注意琅琅上口的押韵技巧,通过韵律的反复和呼应,使作品更加凝练和优美。此外,还要注意平仄的运用,特别是对于律诗来说,平仄的掌握是格律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最后,要注意节奏感和整体的韵律美,通过行间的呼应和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使诗词具有音乐性和韵味。
第四段:通过实践来提升格律写作水平。
提高格律写作水平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地实践和尝试。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作为范本,进行仿写练习,以增强对格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注重反思和总结,在写作完成后,可以对作品进行审读和修改,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格律写作的培训班或者参与诗词交流活动,与他人切磋琢磨,互相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五段:结语(总结诗词格律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诗词格律在中国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熟悉和掌握格律的基本知识,并运用相关的技巧和诀窍,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韵味。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积极参与交流和学习,都是提升格律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诗词格律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不仅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瑰宝。因此,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从事创作的人士来说,都应该重视和研究诗词格律,以增进自己的修养和文化素养。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八
最近,与一些朋友讨论格律诗词的欣赏和创作。大家提到,对格律诗词的一般规律,如押韵、平仄、对仗、避免孤平和三平尾、三仄尾等等,都容易掌握,比较困惑的问题是:
(1)如何用韵,是依据现代汉语拼音还是平水韵?
(2)如何处理入声?
这两个问题,对于格律诗词的欣赏和创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对于格律诗词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历史和与时俱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继承文化遗产,格律诗词可以说就是最大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要有尊重历史的态度,尊重格律诗词在其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规律,包括对平水韵和入声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格律诗词。同时还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掌握格律诗词的内在精髓,不拘泥于形式,用发展的观点去创作格律诗词。
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体会:
(1)在用韵上,既然诗是用来“吟”的,现代人写诗是给现代人吟,用韵自然应该用现代汉语拼音的韵部(暂且称为“今韵”)。有的人认为格律诗词应该按唐诗宋词的'韵部,一点都不能变,那就未免过于迂腐了。其实,古人写诗,一直是用当时的发音押韵的,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当然,如果有的人说他不懂今韵,只懂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暂且称为“古韵”),那么,现代人用古韵写诗也未尚不可。对于同一人,也可以某首诗用今韵,某首诗用古韵。总之,一首诗不能按古韵不在一个韵部;按今韵又不是同一韵母,读起来不押韵。
(2)在平仄上,可以全诗都按现代的四声,不将入声归为仄声,而是按现代汉语拼音分到四声中(暂且称为“今声”);也可以全诗都将入声归为仄声(暂且称为“古声”)。但是,不要一首诗中有的入声归入了仄声,有的入声又归为平声。
(3)所以现代人写的格律诗,可以是“今韵今声”、“今韵古声”、“古韵古声”,但是,不要用“古韵今声”,既然用了古韵,自然就要按照古韵处理入声字。用古韵,又不考虑入声字,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当然,如果全诗用韵今古相同,也没有入声字,就没有这些问题。
一般受旧式教育的人,具有深厚的古文功底,擅长用古韵赋诗。但即使这样,他们也在尝试用今韵写作。毛主席的七律,大都按平水韵用韵,但是,请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按平水韵,“黄、王、桑”三韵属于下平七阳,“江”字属于上平三江,而“慷”字属于上声二十二养。作者显然是大胆突破了“江”字不能和下平七阳通押的禁脔。全诗用普通话念起来,韵母都是ang,押韵十分完美。“昔”字按平水韵归为入声,正合平仄。所以这首诗按我的分类属于“今韵古声”。
对于现今的诗词爱好者,完全可以用现代汉语拼音用韵,同时适当注意入声的处理。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九
格律诗词是个适合与自由诗词相对举的名称,二者的根本区别是讲不讲格律。
在数千年中华文化中发育成熟的格律诗词,近百年来被称为“旧体诗词”。它有五大格律要素——篇制、句式、平仄、对仗、押韵。
二十世纪以来兴起的自由体诗歌,国人习惯称之为“新诗”。这是相对于“旧体诗词”而言的。新诗不讲究格律,形式完全自由随意。
新诗是自由诗,不讲究任何形式规范。具体说,古代诗歌的五大格律要素全都不讲了。自由诗既然是诗,当然也须区别于散文、小说、论说文等文体,但其区别主要在于一些并无固定程序的联想思维、跳跃结构、片断叙事、隐喻意象,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诗性美感等等。自由体诗歌不需要其它名称,“自由”就是它永远合适的名称,“新诗”只不过是其初生阶段的简称,就如唐代称格律诗为“今体”一样。“新”迟早会“旧”的。古代各体诗词是数千年形成的经典文体,其生命力无限。那么今后当如何称谓呢?诗词界商榷已久,迄今未得良策。若回避时间的含义,以“自由诗词”和“格律诗词”对举并称,体例区别是清晰的。
问题是中国古代诗词又有“古体”、“近体”之别。古体与近体比,自由度大得多,不必讲究篇制、平仄、对仗,用韵比较自由,句式基本整齐即可,可视为古代的自由诗。近体则是严格的格律诗。但古代的“古体诗”与二十世纪以来体式完全自由的诗歌相比,也还是有句式和韵式限制的,是有格有律的。因此,可以将古代的“古体诗”和“近体诗”并称为广义的格律诗词,以与体式完全自由的诗词对举并称,二者即可涵盖目前汉语诗歌的全部体式,且分野清晰,“格律诗词”与“自由诗词”的外延和内涵具有清晰的.区别,不受时间限制,永远具有区别品性的效用。
有学者认为用“格律诗词”这个名称,目前不容易区别古代自由体和唐代以后形成的严格的格律体。这的确是个问题。唐宋元明清人是怎样处理呢?他们或者什么名称也不说,写什么就是什么,或者明确称“乐府”、“古风”、“歌”、“行”、“古意”、“律”、“绝”“排律”等等。不论是否说明体裁,每种体裁的格律是清楚的,不同体裁的诗词,格律要求各不相同。那么今人乃至今后人写作格律诗词,照此处理就是了,凡使用有格有律之体,遵循其各自的格律。
有人说词本来就是讲究格律的,没必要说“格律词”。这个观点在古代是对的,现在和今后就不同了。自有自由诗以来,歌词也有自由体,从而区别古代用词牌标示格律的歌词。格律歌词和自由歌词已经是事实上的区别,任何实用的表述和理论的表述都必须以这样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如此,学术研究意义上的学科分野就可以对同一历史时段内不同体例的诗歌,划分为格律诗词、自由诗词两大领域。理论批评就可以放心地使用自由诗词、格律诗词两个大概念。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自由诗词被官方视为诗歌之正宗,格律诗词被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了。学术研究受此影响,也出现了格律诗词长期无人研究的局面,古代文学研究截止于清末,现当代文学史无视格律诗词的存在,近几年才开始讨论格律诗词应否入现当代文学史的问题。这是文化史、文学史的“百年荒唐”。近十几年,一些学者开始申请各级研究课题,立项研究百年格律诗词。实际研究已经有一些成果,但名称总有那么一点不正不顺。所以现在讨论各体诗词的名称问题,以格律诗词与自由诗词对举并称,是一件既有实用意义,又有学术意义的事情。
总之,无论诗还是歌词,永远都存在自由体式和格律体式之别。用“格律”和“自由”对举,是科学的、便捷的、长久的。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
人们常说,“诗言志,词达意”。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学创作中最艰难的形式之一。然而,在小学学科体系中,诗词格律并不是被高度注重的内容。但通过学习和体验,我深深体会到了小学诗词格律的重要性和意义。下面,我将从学习的目的、方法、效果等方面,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小学诗词格律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有责任保护和传承我们伟大的文化遗产。而诗词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学习小学诗词格律,我们能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内涵和韵味,从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其次,学习小学诗词格律的方法是注重实践和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诗词格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进行实际的创作和演绎。在小学课堂上,老师常常会给我们一些经典的古诗或者词句,我们需要通过分析韵律、格律和意境,然后进行创作。这样的实践和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的特殊之处,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进而,学习小学诗词格律对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诗词的格律有韵律、平仄、押韵等等要求,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更加细心和准确。这就促使我们用更加精炼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学习小学诗词格律可以开阔我们的思路和想象力,激发了我们对语言的探索欲望和创作热情,提高了我们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最后,学习小学诗词格律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中国古代的诗词精华,凝聚了无数文人雅士的智慧和情感,是一座文学的宝库。通过学习小学诗词格律,我们可以欣赏到其中的美丽和独特之处,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同时,学习小学诗词格律也使我们对音韵和句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其他文学形式的阅读中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的美感和魅力。
总而言之,学习小学诗词格律是一项有益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继续深入地学习和体验小学诗词格律,为自己的成长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一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诗词格律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美妙的韵律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愉和享受。多年来,我一直对诗词格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学习和创作不断积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词格律的魅力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验和心得,就诗词格律的各个方面进行一番探讨。
首先,诗词格律的基本规则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只有了解了诗词格律的构成和规则,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一首好的诗词格律既要符合韵律要求,又要有丰富的意境和表达深度。此外,春夏秋冬各有韵脚,相得益彰,以至在不同季节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规则,才能更好地驾驭诗词格律,发挥出自己的创作才能。
其次,优美的韵律是诗词格律的灵魂所在。韵律是诗词格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五言绝句的朱砂痣字清,要用仄声韵字,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七言绝句的两岸横烟水气新,要用平声韵字,给人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韵律形式,诗词格律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和传达意思,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再次,诗词格律的写作需要注重音调的协调和韵脚的对仗。音调的协调能够增强诗词的歌唱性和曲调感,使诗词更加动听。对仗的处理则能够增强诗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作品更具韵律美和和谐感。例如,五言绝句的前后句要求平仄对仗,使诗词的节奏感更强烈,效果更加协调。通过注重音调和韵脚的协调对仗,诗词格律能够更好地展现其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和表现力。
最后,我发现诗词格律的写作需要有丰富的联想能力和表达技巧。在写作过程中,我经常会通过联想和比喻来表达特定的意境和情感。例如,用水平仄作韵,来表达大海平静、水光潋滟的美景;用平平仄作韵,来表达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这种方式,诗词格律不仅能够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意境,还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同时,掌握好比喻和联想的技巧也需要慢慢积累和实践,通过学习和模仿,才能更好地驾驭诗词格律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美妙的韵律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愉和享受。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创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词格律的魅力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通过了解和掌握诗词格律的基本规则,运用优美的韵律、注重音调和韵脚的处理,以及丰富的联想能力和表达技巧,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更好地驾驭诗词格律,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美和充满表现力的作品。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格律的魅力,享受诗词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二
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楷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
下划线:领格字。
『』: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此调般都用较多的对仗。)。
说明:双调一百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一韵到底,前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
《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韵)。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三
诗词格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韵律和押韵方式使得诗词成为了文人墨客们表达情感和抒发心情的艺术形式。在学习中华古典文化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诗词格律的独特之处,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诗词格律要让诗词简练凝练,言之有物。在写诗词时,格律的限制给了我不少启发。格律要求每个字都要严谨精炼,不能有任何多余的词藻,每个字句都必须经过精心的挑选,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最深刻的意义。因此,学习诗词格律不仅要求我们有音韵和押韵的感觉,还要求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有足够的把控力。通过学习这些格律,我懂得了字句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呼应,也更加注重文字的精确和含义的深度。
其次,学习诗词格律需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和表达。诗词是一种具有韵律和韵脚的表达方式,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诗词的音律特点,将情感融入其中。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咏史诗,都需要通过音韵和押韵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意境。只有将情感融入到字句之中,才能真正使诗词生动起来,给读者以共鸣。因此,学习诗词格律需要我们从情感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诗词的内涵,将自己的情感与诗词结合起来,在表达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再次,诗词格律对想象力和造诣也有一定的要求。学习诗词格律需要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抒发出来,但单纯的抒发无法引人入胜。只有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形象的描写,才能使诗词产生远远超越文字本身的力量。因此,学习诗词格律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通过想像来创造出美妙的景象,通过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我学习诗词格律的过程中,我发现只有在想象力丰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运用格律,使诗词更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最后,学习诗词格律需要不断地修炼和创新。古诗词是经典,但不创新就是死亡。古人崇尚格律,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味复古。学习古人的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诗词艺术。在运用格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融合当下的思想和时代的变化,创造出与时俱进的作品。学习诗词格律要求我们勤奋修炼,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诗词格律才能永葆生命力。
总而言之,学习诗词格律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对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诗词格律的独特之处,并从中受益良多。通过学习诗词格律,我懂得了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想象之美和创新之美。这些心得体会将伴随我一生,继续影响和塑造我的文字艺术创作。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四
律诗之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诗。
《二》什么是律诗。
顾名思义,有律的诗。写的时候要遵守格律,否则,就不是律诗。格律是一种规矩。律诗以前的诗也有规矩,但这些规矩都是约定俗成的,而律诗的格律却是由政府颁布的。律诗因格律严谨得名,起源于汉末,成熟于唐朝。律诗呢,有四个概念。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a.指历史上一切有“律”的诗,“律”是官方制订、发布的规则。
(1)今体诗。指按照唐玄宗时期钦定颁布的格律写下的诗作品,就是“今体诗”。比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
(2)近体诗。指从齐梁体、永明体到今体诗之间这段时间的诗作品,含齐梁体和永明体。比如杜审言(杜甫的爷爷)、宋之问等。
a.北宋欧阳修等人,奉命整理而完成了一部律诗格律。按这个格律完成的作品称为格律诗,简称“律诗”。此类作品,包括宋诗,元诗,明清诗,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律诗作品。
《三》关于是排律?
a.10句(含10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除首尾外,均为偶句。
b.什么是七律和五律。七律:七言四联八句为七律。即七言八句。五律:五言四联八句为五律。即五言八句。
c.什么是律绝。绝句分七绝和五绝,七绝五绝都分古绝和律绝,律绝和七律、五律一样要遵守格律,也是格律诗的范畴。七绝;七言四句。五绝;五言四句。
《四》格律相信接触过诗词的朋友,听说过格律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格律呢?
格律=格+律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我们今天能够了解的格律其实都是关于格的范畴。所以,在今天,我们还可以把格律理解为关于“格”的“律”。也就是格式规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的规范。
a.句和联。
律句,就是遵守了格律的句子。不光格律诗使用律句,词、曲等体裁也使用律句,不过它们不像格律诗一样全部使用律句,而是部分使用律句。
b.律诗依次每两句组成一联,组成一联的两个句子叫做这一联的两个分句,分别称为上句和下句。
c.律诗以一联做为一个律句。律句中上下分句的字数是相等的,各律句字数也是相等的。
a、第五句。
b、颈联上句。
c、转句前分句另外,第一句通常叫做首句;最后一句通常叫做尾句。
e.律诗的组成七律:七言四联(四律句)八句,五十六字。五律:五言四联(四律句)八句,四十字。七言,就是每句七个字;五言,就是每句五个字。第一联(第一律句,含第1、2句),称为首联,也有称起句的;第二联(第二律句,含第3、4句),称为颌联,也有称承句的;第三联(第三律句,含第5、6句),称为颈联,也有称转句的;第四联(第四律句,含第7、8句),称为尾联,也有称合句的。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第一律句,首联(起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第二律句,颌联(承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起源介绍。
平常我们所说的诗词格律,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
三、近体诗产生以后古体诗的格律。
在唐代,产生了有严格的平仄和对仗要求的今体诗,宋代以后称为近体诗,包括全部的律诗和一部分绝句。由此,就把近体诗产生以前的没有严格的平仄和对仗要求的诗称之为古体诗。而在隋唐时候,由于西域音乐的传入中原,产生了新的音乐形式燕乐,配合燕乐演唱的词则称为曲子词,或者直接叫曲子。曲子词是配乐演唱的,一开始并不太讲每一个字的平仄调配,但后来随着文人的介入,他们把写惯了的近体诗的格律引入到词中去,于是就有了小令词的格律。后来,又有懂得音乐的文人,按照曲子的旋律,选择与之相配合的字,后代文人不懂音乐,或者乐谱失传,只能根据古代这些懂音乐的词人所写的词的平仄,按照平仄来写词,这就是长调词格律的来源。后人为了便于填词,依照古代名作排比归纳,编辑成工具书,叫作词谱。常用的词谱类书籍有清代万树所编的《词律》、舒梦兰所编的《白香词谱》、王奕清编的《钦定词谱》等。比较实用的是现代词学家龙榆生所编的《唐宋词格律》。
近体诗格律的产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占主流的观点,认为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永明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近体诗格律来源于佛经翻译文学里的偈颂体式,梅祖麟、梅维恒两位教授在《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498-509页有详细的论述。
近体诗产生以前,古体诗的写法比较自由,除了要求押韵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形式要求。但近体诗产生以后,古体诗在写法上就要刻意避免近体诗的句法,这也可以说是古体诗的格律了。
格律诗词与自由诗词探讨。
格律诗词是个适合与自由诗词相对举的名称,二者的根本区别是讲不讲格律。
在数千年中华文化中发育成熟的格律诗词,近百年来被称为“旧体诗词”。它有五大格律要素——篇制、句式、平仄、对仗、押韵。
二十世纪以来兴起的自由体诗歌,国人习惯称之为“新诗”。这是相对于“旧体诗词”而言的。新诗不讲究格律,形式完全自由随意。
新诗是自由诗,不讲究任何形式规范。具体说,古代诗歌的五大格律要素全都不讲了。自由诗既然是诗,当然也须区别于散文、小说、论说文等文体,但其区别主要在于一些并无固定程序的联想思维、跳跃结构、片断叙事、隐喻意象,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诗性美感等等。自由体诗歌不需要其它名称,“自由”就是它永远合适的名称,“新诗”只不过是其初生阶段的简称,就如唐代称格律诗为“今体”一样。“新”迟早会“旧”的。古代各体诗词是数千年形成的经典文体,其生命力无限。那么今后当如何称谓呢?诗词界商榷已久,迄今未得良策。若回避时间的含义,以“自由诗词”和“格律诗词”对举并称,体例区别是清晰的。
问题是中国古代诗词又有“古体”、“近体”之别。古体与近体比,自由度大得多,不必讲究篇制、平仄、对仗,用韵比较自由,句式基本整齐即可,可视为古代的自由诗。近体则是严格的格律诗。但古代的“古体诗”与二十世纪以来体式完全自由的诗歌相比,也还是有句式和韵式限制的,是有格有律的。因此,可以将古代的“古体诗”和“近体诗”并称为广义的格律诗词,以与体式完全自由的诗词对举并称,二者即可涵盖目前汉语诗歌的全部体式,且分野清晰,“格律诗词”与“自由诗词”的外延和内涵具有清晰的区别,不受时间限制,永远具有区别品性的效用。
有学者认为用“格律诗词”这个名称,目前不容易区别古代自由体和唐代以后形成的严格的格律体。这的确是个问题。唐宋元明清人是怎样处理呢?他们或者什么名称也不说,写什么就是什么,或者明确称“乐府”、“古风”、“歌”、“行”、“古意”、“律”、“绝”“排律”等等。不论是否说明体裁,每种体裁的格律是清楚的,不同体裁的诗词,格律要求各不相同。那么今人乃至今后人写作格律诗词,照此处理就是了,凡使用有格有律之体,遵循其各自的格律。
有人说词本来就是讲究格律的,没必要说“格律词”。这个观点在古代是对的,现在和今后就不同了。自有自由诗以来,歌词也有自由体,从而区别古代用词牌标示格律的歌词。格律歌词和自由歌词已经是事实上的区别,任何实用的表述和理论的表述都必须以这样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如此,学术研究意义上的学科分野就可以对同一历史时段内不同体例的诗歌,划分为格律诗词、自由诗词两大领域。理论批评就可以放心地使用自由诗词、格律诗词两个大概念。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自由诗词被官方视为诗歌之正宗,格律诗词被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了。学术研究受此影响,也出现了格律诗词长期无人研究的局面,古代文学研究截止于清末,现当代文学史无视格律诗词的存在,近几年才开始讨论格律诗词应否入现当代文学史的问题。这是文化史、文学史的“百年荒唐”。近十几年,一些学者开始申请各级研究课题,立项研究百年格律诗词。实际研究已经有一些成果,但名称总有那么一点不正不顺。所以现在讨论各体诗词的名称问题,以格律诗词与自由诗词对举并称,是一件既有实用意义,又有学术意义的事情。
总之,无论诗还是歌词,永远都存在自由体式和格律体式之别。用“格律”和“自由”对举,是科学的、便捷的、长久的。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五
【唐代】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
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老圃堂》。
【唐代】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代】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白牡丹》。
【唐代】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牡丹图》。
【明代】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代】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木兰花慢》。
【元代】王恽。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谷雨》。
【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优秀诗词格律心得体会范文(16篇)篇十六
第一段:引言(120字)。
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其独特的韵律和格律体系,使得古人如泰山压顶,独自扛起整个文化的重量。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学习诗词格律不仅可以使我们领悟到古人的智慧和美感,还能够提升我们的修养,培养我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诗词格律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理解之美(240字)。
诗词格律的美,首先体现在对韵律的追求。诗词是有声调、抑扬顿挫的,不同的音节、声调、抑扬顿挫的有序排列,形成了独特的韵律感。这种韵律感,既有机会展示诗人的才华,又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而格律则是对诗词的一种规定,它规定了诗词中的字数、声脚、押韵等等。在格律的限制下,诗人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这正是挑战和创造力碰撞的地方。理解诗词格律的美,让我更加欣赏和敬佩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智慧。
第三段:感悟之道(240字)。
学习诗词格律,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古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和创作,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古人通过诗词记录了他们所看到、所想到的一切,传递了他们的思考和感受。读者在阅读诗词时,也可以通过对其中的表达方式和手法的理解,发现自己心中的共鸣和感悟。诗词格律让我学会了如何从简短的文字中汲取力量和灵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感悟生活的真谛。
第四段:实践之路(240字)。
学习诗词格律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创作。通过实践和创作,我发现诗词格律对于写作的限制,反而激发了更多创作的灵感。在格律的指导下,我可以更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思绪,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境。而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可以通过对格律的理解和运用,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践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诗词格律的价值和重要性。
第五段:致力之志(360字)。
学习诗词格律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修养和欣赏,更需要我们把这项传统文化保留下去,传承给后人。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诗词格律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诗词格律,可以让人们放慢脚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灵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传播诗词格律的知识和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古代文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努力,通过写作、演讲、传统文化讲座等方式,把诗词格律的美传递给更多的人。
总结:(120字)。
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理解诗词格律的美和价值对于个人的修养和文化传承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感悟、实践和致力于传承,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人的智慧和美感,同时提升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播诗词格律的知识和魅力,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