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书写技巧和对应内容的典型示范,通过模仿和学习范本,我们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值此总结之际,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一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对老师的评级系统却不够完善,从而导致选修课的监督制度不严厉,使得选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上去。然而,高中语文的考试中也会涉及到选修课的知识,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使得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学生在选修课方面的成绩难以提升。
我们都知道高中语文选修科目较多,教材的种类也多,与当前汉语的教学不相复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该缩短学习,减少课时。从“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一点出发,语文选修课的模块、课程设置都应该加以重视。此外,选修课的学习不能像必修课那样全面兼顾到,要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和擅长进行课程的设置。选修课教材只是提供一些材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相关的设置,充分利用课本材料,使学习达到最有效的学习目的。此外,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分类目标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例如:选修1中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等模块,其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也包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但是实际上老师只看重其中的一个,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两个方面都要兼有,就会使得课时不够;再如:“古典文学文化”模块,可以分成《古典诗歌鉴赏》、《李白诗歌鉴赏》,一个模块怎么教,要看老师怎么的拆分,需要老师花时间去思考。
(二)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和评价形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对教学方法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内容,确定出教学重点,从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例如:在“主题辩论”“、影视欣赏”“、汇报演出”“、学生讲坛”等主题时,老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情境,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前面讲到选修课评价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老师可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自由灵活,可以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评价内容及形式。例如:在学习《中国小说欣赏》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以下的评价方案,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出一个选择:
a、在学习这一节课前,请学生阅读两部相关的文章;
b、选择教材中人物进行评价,可以从人物、主题、艺术方面来进行评价;
c、围绕本节所讲的内容,组织一个辩论会或者演讲会。以上三种评价形式角度不一样,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
(三)将泛读与精读区分开。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中美教育的差异在于,中国是按部就班的将知识传授给孩子,这样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好,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这样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抑制了学生的特长发挥,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于欧洲的一些国家来说,他们要求高中生读一些本国作家的名作,不会给学生太多的选择,而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完整的学习完一部文学作品,让所有的学生都要读完”。相比于这些欧洲国家,中国的高中生面临考试和高考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精读一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我国高中生阅读面狭窄,再加上课程设计的不一样,就会使得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选修课的教学,可以多一些“自选动作”,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老师在讲解选修课的时候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性的去讲一些内容,可以读后回答一些问题或者读后对文章写一个点评以及总结。精读与泛读可以由老师来决定,老师可以根据内容适当的选择内容来进行授课。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选修课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关注,但是,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使得高中选修课的教学不是很理想,这就需要高中语文老师勇于探究,随着改革的深入,更需要老师们不断实践,总结出能够适应高中生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成绩提升。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二
摘要: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必须具有选择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从目前世界范围来看,加强选修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课程选修制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柱,新世纪我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本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高中阶段开设语文选修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它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多向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和探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就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语文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包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选修课程的设置其实是让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自主选择来提高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他们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1、有效整合教材。
现行的选修教材大多以专题为板块来编写。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为“诗歌之部”和“散文之部”两个专题。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按照一定的标准重新有效地整合了原教材的编排顺序,使其形成一些新的专题,便于学生探究和学习。
2、既要有联系,也要有区别。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像苏轼、李白、杜甫、李清照等作家的作品多次出现在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为了帮助学生对某位作家或者某类作品形成整体认识,教师可以将选修课和必修课联系起来。值得注意的是,选修课和必修课作品的处理方式与教学的深度、难度必须区别对待,否则二者就等同了,选修课开设也失去应有的意义。
3、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为了体现新课改选修课程的设置理念,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享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甚至在教学中鼓励、指导学生重新建构一些学习专题。如开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可以在教材的6个单元之外允许学生建构与古代诗文有关的宋诗专题、唐宋散文专题等,激发学生学习选修课的信心和热情。
4、适度拓展,有效探究。
选修课程的教学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拓展性。拓展既可以是向内的掘进,使选修课程获得生命的灵气,又可以是向外的扩张,使选修课程变得血肉丰满,甚至可以横向扩展或旁枝逸出,与其他学科链接,与其他文本比较,与现实生活接轨。拓展带来的必然是内容的广博与丰厚,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把握好选修课拓展的`“度”,也就是要做到“适度”拓展。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比必修课有更大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但是要讲究探究的价值,重视探究的质量,防止无效性。在教学中必须注意:
(1)要善于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探究什么问题,可以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更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
(2)要把握好探究的方向。要紧扣探究的目的要求,不能漫无目的地“放羊”。
(3)要掌握探究的技巧。探究应注意以文本研习为基础;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要主动占有充分的资料;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选取真实的论据材料,避免孤证;要尊重别人的观点、成果。选修课程已经具备了一种研究性课程的形态和性质,可以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新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应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注意各类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评价方案。”选修课五个系列,培养目标各有所侧重,我们应结合各个系列的特点采用灵活的相应的评价方式。如小说与戏剧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写文学评论,或者是研究性小论文,以学后所写文章的优劣作学习情况好坏的评定;诗歌和散文系列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朗读,或者模仿古典诗歌进行创作。在一些校本课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对乡土文化进行研究、探讨,以研究性报告的形式检验学习效果。开卷笔试、演讲、口试等多种方式,都可以大胆采用和提倡。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评价,不要光凭一两次书面作业就确定评价结果,还要结合学生们课堂学习状况综合考评。
三、结束语。
随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不断深入推进,将会发现更加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也会不断找到新的突破口,使得各个方面的因素得到全面合理的协调。改变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程附庸的局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针对教材中选修部分的学习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对于学习选修课,不要因为它注重拓展的特征进而单纯强调新鲜感,背离教学目的与具体学情。应该注重探索,并采取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方式,指引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探索理念与水平。所以,高中语文教材选修部分的教学应该把握重点,注意在选取学习内容时关注基础性和拓展性,选取教学方法时注重灵动性和多变性,选取学习方法时强调自主性和探索性。
一、关注文化素养。
在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依然不能忽略基础内容,也不能忽视学习方法。必修课是这样,选修课也不能例外。语文选修部分在学习目标的定位上是从基础出发的,即使选修课涉及的知识能够加以适当的拓展,但也必须保障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选修课的教学目的要与高中时期的教育目的相一致,它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必修课有着本质的联系。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它以修课为基础,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
以老舍先生的《茶馆》为例,在讲授这一课时,除了要让学生学到一些戏剧方面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让学生感受到经典作品的深层次文化意蕴。这部话剧的背景是暗的旧中国,当时的人们为了生存,与暗的社会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但多以悲剧收场。作品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思想畸形,其实,这正是病态社会的真实写照。虽然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茶馆里,但茶馆中的人物代表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可以说,一个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嬉笑怒骂的语言、冷嘲热讽的调侃,还有深藏于作品中的特殊文化意蕴。
二、转变教学模式。
在教学选修课的时候要注重拓展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教师应该注重科学整合各种教学方式,可以研究课文、解决问题、开展活动、设计专题,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这样把有关的语文知识协调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系统性。
在这里有三个课型供大家参考,第一种是课内自读课”,这一课型指的是教师提问,然后学生自主研习、得出答案并落实在文字上。第二种是指示型研读课”,这一课型指的是教师针对授课内容做出引导,然后与学生协作交流,实现对教材的研读。第三种是讨论交流课”,这一课型指的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例如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笔者设定的研究问题是:蔺相如真的惧怕廉颇吗?然后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落实到文字上,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学生们都能够按照本小组搜集到的论据来证明他们的研究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通过探究与交流,了解了《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当然,在讨论环节,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掌控局面,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适时做出有效的引导。通过学生们的展示,基本上能够找到所有证明答案的论据,如:1.蔺相如敢于直面秦王,不害怕秦王,自然也不会害怕廉颇;2.蔺相如之所以躲着廉颇,原因是害怕将相不和的事情被敌人知道,从而引兵攻打赵国,这表现了蔺相如宽宏大度、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品质。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也为廉颇的负荆请罪、勇于认错点赞喝彩,这是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的额外收获。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依照具体学情,研究出尽可能多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成果的舞台。
三、创新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与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获取知识的途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这不但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也是学生面临的一种全新的考验。
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探究水平。选修课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进行多角度思维,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与共享过程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例如选修教材中的:史记》选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研究的方向,如《史记》中所体现的人文思想有哪些《史记》的体例特点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史记》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组内的几位学生要相互合作,形成研究成果,然后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的学生交流,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完善,填补知识漏洞。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怡当地处理选修课与高考之间的关系,全面考虑学习中的各种要素,从而使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日臻完美,为将来的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吉春花。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四
阅读,不是单纯的文字阅读。阅读是为了从中体验生命、体验生活、认知世界,因而阅读自身也就有了―个对话交流的过程。文字本身是具有传播力的,是一种文化和信息传播的载体,在文章中所承载的信息和内涵,都是化在字里行间的。读者要读文章,不是为了读文字,而是为了其中的人文精神、思想内涵、生命感悟、生活体验,是为了和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实现自我知识的飞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是将课内阅读引向广阔社会的扩展与延伸,是学生主动求知和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所以说,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指导学生有目标地搜集、整合阅读材料。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着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阅读思想健康、内涵丰富的优秀作品会促进学生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性循环的习惯。但有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受年龄和环境的制约,对读物的选择缺乏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规范学生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标准。
我认为教师在推荐大纲所建议的阅读书目基础上,还应多了解学生近期接触阅读的书籍,要有计划地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的发展的优秀的课外读物,具有时代感又充满人文性的期刊杂志,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教师还应多关注新出版的书籍,适当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阅读。
新课标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趋向”,因此,教师要注重在阅读课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诗歌、散文、新闻、传记等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作品的学习,以书籍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无声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对于偏好某类作品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可鼓励其通过针对性的阅读作深入地专题研究,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在阅读上,应指导学生学会精度。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得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多形式地开展阅读课,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由于课内阅读课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处在课堂内集体学习的气氛中,而读的又是课本之外的书籍,有助于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一般表现出求知欲明显增强,思维活跃,呈现出短期的兴奋状态。教师可以抓住这种兴奋状态,有计划地把研究性阅读纳入课堂,以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就某些话题进行探讨,甚至可以营造师生共同阅读探讨的环境,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建立新型的集体阅读模式。我提出以下几种方式供探讨:
(1)阅读与介绍相结合:学生自由选择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先自主阅读和思考,然后就各自不同的阅读内容向同学们进行推荐,学生通过其他同学的介绍可以了解各种风格的书籍作品,优势互补,群体优化,充分发挥“合力效应”。(2)阅读与讨论相结合:教师选择统一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鉴赏,共同研究。阅读可以与讨论的方式结合,就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思想的碰撞中获益。
(3)阅读与直观欣赏相结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影视、戏剧等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样式,把欣赏画面同延展性阅读剧本优化组合,通过文字和视觉的双重冲击,启发学生作多种形式的探讨。如话剧《雷雨》、歌剧《白毛女》以及许多当代中外经典影视作品的欣赏作为阅读课的一部分,以新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朗读和默读想结合。朗读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一般诗词文赋的阅读多用此法。默读是不出声地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映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默读的视觉广度大,阅读速度快。默读可以重复看,反复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阅读时默默无声,更利于思考。除诗歌以外一般阅读多用此法;在查阅资料,阅读报刊,以及在理解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中也广泛使用默读法。学生在默读时,如果经常伴有标划、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画图表等笔头活动,会更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
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因此,在阅读课上的讨论,教师一定要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着眼,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鼓励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表达能力。
三、充分发挥阅读课的“辐射”作用,让学生真正获益。
开展阅读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希望学生“厚积而薄发”,把阅读课上积累的阅读经验应用于语文学习中,因此,除了在课堂内进行阅读、心得交流等活动外,教师还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反思,强化所收获的阅读经验,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联系起来。
高中语文阅读课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磨刀不误砍柴功”,把阅读课上好,不但有助于教师更加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新时代的学生。我热切地希望借此次课改的东风,把高中语文阅读课的开展落到实处,让课改之风吹遍华夏大地,让中华教育遍地开花结硕果。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五
本文是继《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之后,对语文课改选修课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谈谈我的初步认识。
一、关注不同选修系列的能力培养重点。
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系列属于文学作品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两个系列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前者属于实用类文本的学习,后者应用性更强;“文化论著研读”通过中外文化名著的研读,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
各个系列涉及的文体不同,阅读目标也有差异,所以选修课教学首先应树立起文体意识。文学类文本学习应多关注阅读的开放性、个体体验的独特性,实用类文本学习应多关注对信息、事实、观点等方面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应注意课标规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目标中“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能把握基本事实”等提法,以及关于不同文体阅读鉴赏方法和文体基本特性的提示。
但需注意,所谓重点培养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只是相对而言,课标提出的审美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不与各个系列形成完全两相对应的关系,例如文学类文本的分析、欣赏、评价中,显然有探究的成分,而将探究的成果形诸文字或进行群体性交流,就在锻炼语文应用能力;“文化论著研读”中也可能涉及文学审美因素,各个系列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含有应用的取向。教师在教学中对此应该有融通的理解,采取灵活而合适的教学策略。
二、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两个方面。
不同系列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课标“教学建议”据此提示我们:“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选修课不同于高等学校中文专业课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不以传授系统完整的学科专门知识和理论为重点,主要立足于语文活动,致力于实际的应用;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仍是必须的,但要对学科知识和理论下一番精选的功夫,以服从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需要。各种新课标语文选修课实验教科书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很大努力,体现了课标的这一导向。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课标规定的“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等目标表述,以及“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尝试创作小说、剧本”、“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等关于不同文体写作方面的提法。
“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两个系列,不能仅从课程名称理解其所包含的课程内容。仔细研究课标的相关目标,我们会发现,“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是指对语言文字方面论著和法规的研读、对语言文字问题的研讨,以及语言文字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系列既是指对中外文化名著文本的研读,但也包括对有关文化专题的研讨、对文化交流活动的实际参与等方面。简言之,这两个系列的选修课分别包容了理论研讨和实践能力两方面,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各种条件。至于“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三个系列的课程,除了重点进行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外,也包括着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和相关文体写作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应予兼顾,促进“读”和“写”的互动和转换。对此,课标关于选修课系列的“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一些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选择地借鉴,也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本地的教学资源,自己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三、拓展思维“活”而“度”
选修课学习是对必修课的延伸和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选择性,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学习的理念,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比必修课有明显的拓展。
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可以认为,课标的总目标部分的不少表述,更突出地体现于选修课的教学,例如“思考领悟”的目标要求“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应用拓展”的目标要求“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发现创新”的目标要求“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等等。这其实都是在要求学生的思维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拓展。
在具体的选修课系列中,这些拓展性的目标会各有侧重。如“诗歌与散文”系列:“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小说与戏剧”系列:“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适当的评价”;“新闻与传记”系列:“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过程中有所创新”;“文化论著研读”系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就其精神实质而言,相对于过去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疑敢问,有疑善问;有宽广的多元文化视野,学习阅读、鉴赏、探究、表达、交流的多种方法和角度,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正如课标总目标所指出的:“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思考领悟”)“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发现创新”)。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要把握好选修课拓展的“度”,也就是要做到“适度”拓展。那么,拓展的“度”在哪里呢?我以为至少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要按照课标“教学建议”的提示:“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也就是说,不要过于追求学科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系统化,选修课的内容和方法都应符合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其次,始终不要忘记高中选修课也具有基础一面,要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特别要注意选修课与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联系,“拓展”应是在必修课内容基础上的适当加深和拓宽。此外,要考虑如何使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活”而有“度”。要讲究探究的价值、探究的质量,在选修课教学中必须把握:一是探究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理解文本中起怎样的作用,从而分清问题的大小、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对探究过程中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要善于辨别、筛选,有所选择,对课堂教学不能失控;三是须紧扣探究的目的要求,不能漫无目的地“放羊”,听之任之。还有,新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成了常用的拓展方法,要注意有助于教学中的语文活动,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将其削弱,更不能用多媒体来喧宾夺主,将手段当成目的。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六
从教学目标来看,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同时,开设选修课的另一重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不同学生间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因此,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使用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要求是选修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从教学目标上看,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有的选修课侧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有的选修课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因此,在必修课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和提高是对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从教学方法上看,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所以,选修课需要特别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是对选修课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为实施专题式教学提供了保障。主要原因在于此教材的“专题”性特别突出。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以某个领域的“上位”文化知识作为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专题”。首先,选修教材内每个单元的文章都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解释。他们不仅在文章选择上相互补充,而且在专题内容也相互补充。例如,选修教材《天工开物》两则《稻》和《冶》中介绍的是古代的科学技术,而“相关读物”是《徐霞客游记》中的一个片段《麻叶洞天》讲述的是科学探险,从古代的科学技术到现代的科学实践,形成了内容的互补。其次,教材在每个单元内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和学习材料。使得专题能够纵向深处发展。例如,在选修课“佛理禅趣”中,在阅读指南中提供了佛教与中国文化有着怎盐的关系等相关辅助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选修课中讲述的内容,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使得同学们的文学知识得到纵向的深度发展。
三、专题式教学中“专题”的选择和确立。
所谓专题式教学,指的就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专门研究和讨论。所谓的“专题”既不是简单的知识点,也不是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它是在教材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可以统领全部教学的“专题”。这种“专题”不仅是教学的切入点而且是各种语文能力的整合点。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之部”中的教学目标,就是“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向”。根据这个专题,可以设计的教学专题是“具有特定意象词语在古典诗歌中的使用”,学生通过这个专题,不但可以了解到有关“意象”的各种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自己语言表达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实施专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程内实施选修。所谓选修,其实就是学生对专题的选择。因此,实施专题式教学既有教师为学生选择的专题,也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专题。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提出相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根据这些教学任务、问题和相关材料确定自己喜欢的、符合语文发展需要的一些专题。
四、“专题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1.从教材中选取合适的专题。如果把选修教材比喻成“大餐”那么,选择专题就是挑选适合自己的“味道”,作为语文老师,可以考虑从教材中选取可供学习的专题。例如,“儒道互补”这个专题,这个专题是一个比较广泛的专题,它不仅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而且没有“儒道”知识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分析两者的互补也是勉为其难。因此,教师在选取这方面专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个恰当的“专题”。2.细化专题内容。如果一个专题所设计的知识面非常广,那么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理解。这时就要采用细化专题的教学方式将所要学习的专题进行细化。教师在细化专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专题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块的专题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专题进行学习和研究。3.依托文本,融汇专题内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依托于文本的,这是专题式教学的基本途径。通常是以一个文本作为基础,然后选取其他的相关材料作为辅助,通过采用穿越式的方式步步深入,由一点而引发整体,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与材料之间的关联性,层层深入地了解专题的概念和内涵。
五、专题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防止学术化。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现在的大部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都编写的过于学术化和专业化,如果我们把选修课当成学术课来学习,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混乱、学习压力增大,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专题化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切合可行的专题,便面出现学术化的教学模式。2.密切联系必修课。必修课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选修课一定要联系必修课,把必修课作为选修课的基础。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利用原有的必修课的基础知识来理解和掌握选修课中的知识和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重温必修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还不会让学生因为选修课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的兴趣。3.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不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专题的选定,而且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专题内容进行吸收和理解,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专题课上得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六、结束语。
专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教学号召,积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普及专题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加以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专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3]原喜娟.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七
1.区分开“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含义。
高中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各个学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也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选修课程。通常,在我们的思维定义里,选修课仿佛就是必修课的对立面,必修课是必修,那么选修课就是无关紧要的了。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因此在开设选修课的前期就要明确选修课的必要性。倪文锦先生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论述得十分精辟:“选修课不再是必修课的补充和附庸,而是语文课程双翼中的一翼,共同构筑了语文新课程。”由此可见,选修课和必修课有着同等级的地位,广大师生应当正确认识选修课程的重要性,转变之前的错误观念。
2.避免盲目教学,选取正确的教学模式。
不少的高中教师盲目地模仿大学的选修课教学模式,脱离了高中教材的规范性和内容难易性,随意扩展,脱离实际,导致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高中教师需要注意并改正这一点,大学和高中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在学识认知水平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并且大学教学模式的优异性有时并不能适应高中的教学模式,高中教师在借鉴大学教学模式的同时,应分析高中生的学习状况适当地修整一下借鉴来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为学生思考,为学生服务。
3.不可过于注重目的性,扭曲选修课的实际意义。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应试高考的压力下,把选修课强行转变成语文复习课,严重扭曲了选修课的实际意义和教学目的。高中语文教师通常都是根据历年高考的题型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而这种应试性的教学模式却大大折煞了语文选修课的培养目标,结果也是没有办法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理想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1.避免盲目追求全面,防止舍近求远。
每次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要钻研一两个问题,选择性地进行讲解。切记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如果追求得太多,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说,在每次的讲解中,教师要有选择性的确立所要讲解的重点和方向,全程主要围绕这些进行教学。另外,语文中是有很多“点”可以展开学习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多加注重“点”的训练,不要过分追求“面”的学习。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避免被动接受。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延伸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深度。因此,最重要的一点是,选修课需要学生乐于并且主动去学习,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所以,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防止学生被动接受。
3.丰富选题内容,避免单一重复。
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虽然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但是也不可单一重复。选修课更注重的是扩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所以,在选择选修课的讲课内容时,每个课时都应该在选题上有所改变,这里所说的改变并不是细节上的一些变动。每次的选题可以有很大的转变,以此来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性和热情。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难点问题并不是就代表着重点问题,这一点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所以在日常的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选择课题的难易度,不要专攻难点问题,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也是需要重点掌握和延伸的。另外,难易课题交叉教学可以照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精力,让学生们学娱结合,让学生们在难易程度适中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实现语文选修课程教学。
2.精选课堂内容,浓缩语文教学。
高中生都要面对的就是高考这一大难题,所以,普遍的高中教学课程量都很大,并且教学时间很紧迫。面对时间少但课程量大的教学难题,教师应当理性正确的处理。首先,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肆意地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应当给予学生的休息时间需要正常休息。这样,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中适当地放松学生的紧绷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上全面观测,找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重点内容,放弃重复或者无意义的教学内容。
3.师生共同努力,分担语文学习压力。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有着同样大的压力,教师在担负自己责任的同时更需要提高教师的修养和素质。准确的说,高考是教师和学生都要面对的难题,应该共同努力。所以说,在高中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也是重大的,教师的备课量大,同时又要讲究教学方法。因此,高中教师应该跟学生站在同样的位置,和学生一起努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广大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并改进选修课的教学模式,相信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会在时间的积累下不断提高。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八
关注语文教育中的逻辑,《语言文字报》7月10日头版“开展真语文大讨论”栏目中,崔峦老师的经验固然可取,但是“渗透”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渗透”的“度”若把握不当,语文课容易丧失自我,异化为“大杂烩”。笔者以为:逻辑,仅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力度不够,效果不佳,必须单独开设课程。加强学生的理性精神培育、逻辑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应在中学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在高中语文科目中开设逻辑学选修课,确定教材、保证课时。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多地强调教材文本的经典性,囿于“注”“疏”“解”,仅作理解、记忆、消化,不能质疑、否定、超越。这种“伪阅读”应当受到批判。处于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里,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敢于挑战书本、权威,走出“文本崇拜”误区。因为批判是读者的权利与责任,阅读倘若丧失了批判精神,读者则不可能真正平等地与作者对话,亦不可能产生自己的真知灼见,阅读始终停留于肤浅的层次。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直缺乏宝贵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课堂里没有问题,没有追问,没有争辩,没有批判,静默的氛围里一个个年轻的大脑在休息。不作思考、不会提问、不善质疑成了中国学生(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通病。《上海教育》(6b)发表社评《呼唤批判精神教育》,深刻地反思:“‘缺少批判精神’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
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武器,它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理性精神,是人们学习知识、研究科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目录,逻辑学在七大基础科学中,位居第二(仅排在数学之后),说明它与数学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质――基础工具性。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逻辑学列为五大学科之首,新加坡也认识到高中生必须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逻辑学对于高中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具有基础性意义,西方文明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价值;我国的传统文化、现实生活中则恰恰缺乏理性精神、逻辑思维。因此,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得失,针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欠缺,根据一个人思维健全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公民在高中阶段学习逻辑学课程,接受基本的逻辑知识,进行理性的思维训练。把逻辑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单独设立,这实质上是对中学逻辑学教育的定位问题,是对现代公民、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的认识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当前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已经非常繁重,为什么还要在高中增设逻辑学课程呢?众所周知,高中生学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是高考分数的竞争,与高中课程多少,与高考科目多少,没有必然的关系。即使仅仅开设、考查一门学科,学生的负担能减轻吗?而且,重要的是,对于接受十二年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从“立人”的角度,从国家振兴的角度,中学阶段哪些课程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哪些素质是最根本的、必须在中学阶段培养的?我们应当站在培养具有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促进民族创新能力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与思考这个问题。
逻辑学知识虽然比较抽象,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难道眼下高中生的数理化作业、试题不难吗?其抽象程度不高吗?再者,千百年来欧美各国的学生都能够接受逻辑学知识,我国的学生怎么就不行呢?“难”不是绝对的,教学可以适当放低要求,从长计议,由浅入深,先普及再提高。
语文与逻辑有着先天的紧密联系,且不说传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就包括“语修逻”,在现行的“文选式”语文教材里,一篇篇课文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到思想表达,离得开逻辑的支撑吗?即便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文学艺术,也无不包含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的理性思考。纵观百年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无不蕴含着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由精神的追问。口语交际的辩论,贯穿着逻辑,凭借逻辑立论、辩驳,运用逻辑征服对方。议论文写作教学更是离不开逻辑,逻辑被喻为的“基石”,缺了逻辑议论文还能真正站立起来吗?论点还能服人吗?当下我国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状况不尽如人意,自然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不能回避他们没有接受逻辑学教育的缺陷,不能无视他们作文中诸如概念混乱、转换论题、以偏概全、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片面立论、论点与论据不相契合、混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等错误。这亦从反面证明了开设逻辑学课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目前,我们可以先尝试在高中语文开设逻辑学选修课程(或列为必选的选修课),传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三段论”,辨析概念的内涵外延、概念之间关系,讲解科学的判断、推理,即训练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式;运用逻辑知识辨析、修改病句;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质疑意识、能力,不止步于理解性阅读,积极开展批判性阅读;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结合逻辑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理论与事例、知识与趣味、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广泛、持久地开展演讲、辩论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认识逻辑、运用逻辑,初步掌握逻辑学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为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具有质疑意识、理性精神、逻辑思维的现代公民做准备。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议论文写作训练,适当讲授逻辑基本知识,效果甚好,学生作文中减少了逻辑方面的错误。上海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的肖家芸、葛伦芬老师,近年来已在高中开设《理性思辨》校本选修课程,开展积极、有益的探索。
近些年来,逻辑教育问题的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当务之急是“落实”,把“课程标准”中早已提出的逻辑专题,从文件中转化、落实为具体的课程(而不是可有可无)。相关出版社,抓紧编辑逻辑学选修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彭漪涟、余式厚)是一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逻辑学通俗读物,其体例、写法可资借鉴。师范院校的中文系、文学院要开设逻辑学课程。教育培训部门须提早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丰富完善他们的逻辑学知识。
可以预见,逻辑学选修课的开设,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培养质疑能力、批判精神,有助于促进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为能够理性思考、理性表达的现代公民,也必将有助于促进真语文教育教学的实施。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九
阿南。
(重庆)戴盛江。
秋季开始使用新编高中语文(人教版试用必修本)第一册,存在几个知识性的问题,在此提出商榷。
1.《勾践灭吴》中“而摩厉之于义”一句注释“摩厉”为“同‘磨砺’,切蹉,磨练”,其中“蹉”为“磋”之别字,应改为“切磋”。
2.《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注释“能水”为“指游水。能,动词”。这注释不准确,“能”应为“擅长”之义,“水”应为“游水”之义。“能水”应译为“擅长游水”。这样讲,也符合上下文的行文特点。
3.《逍遥游》中“汤之问棘也是已”一句,注释“是已”为“即此”。注释错误,应注释为:“是已,这样罢了。是,代词,这样;已,罢了。”
4.《逍遥游》中“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一句,注释为“(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其中,“此”就是指代“列子乘风”这件事,所以,“列子乘风”的括号应去掉。
5.《鸿门宴》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注释“王之”为“做关中王。之,指代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带”。编者把这里的“王”讲为名动用法,即“做君王”;这里的“之”代“关中地带”。可同一套教材的第二册第104页讲使动用法时是这样讲的:“名词偶尔也有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鸿门宴》)”。显然,这里把“王”讲为使动用法,意即“使……为王”,这里的“之”指代“先破秦入咸阳者”。像这样,同一套教材前后讲法不一致,实在不应该。虽然两种讲法都有道理,但只能留其一。
6.《鸿门宴》附录之《司马迁与〈史记〉》一文中引文的语序有误:“他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被后人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应改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人”显然是指鲁迅。鲁迅在他的`文学史专著《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而且,既然引文用了引号,就应该准确无误地引用原文。更何况,以《史记》本身的价值来看,它首先是作为一部历史巨著--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闻名于世的。至于它的文学价值,那只是其次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该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兰亭集序》中“一觞一咏”的注释不准确。教材注为“喝点酒,作点诗。”这样注释,既没准确讲出其文本意义,也没讲出其情境意义,因此它没有讲出“一……一……”所描绘的诗化场面:“一边……一边……”。整句的意思是:“一边饮酒,一边作诗,”这就正是作者所描绘的作者一行人“亦足以畅叙幽情”之诗境、情态,即描绘的是过程。而“喝点酒,作点诗”是生硬地叙其结果,怎能表达出作者一行文人墨客的闲情逸志呢?所以,“一觞一咏”应讲为“一边饮酒,一边作诗。”
本文载《语文教学通讯b刊》第22期。
作者邮箱:jds825@。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机构颁布了,而且将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怎样迎接这场语文教学的伟大变革呢?作者将自己对“选修课”的一些不成熟意见诉诸笔端,期方家斧正。
关键字:与时俱进的观念加强学养积淀弄清选修课的性质。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和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课程标准》提出了选修课的问题。在本部分的第二个专题“选修课程”中,又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这说明,高中语文选修课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而且选修课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顾之川博士指出: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可达14学分……选修课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设计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具体课程的名称可由学校自定。――这表明,过去由国家统编一套教材,全国学生共学一套教材的时代将一去一复返了。而且选修课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中任意选修四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的10学会,共计可获得18学分;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系列,这样一共获得24个学分。”而语文学科的学分,则成为高等学校召生的依据。――根据先进地区的先进学校在选修课的尝试设置方面所获得的一些经验来看,语文教师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是不能置身于事外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以迎接选修课时代的到来呢?笔者有如下的一些浅见,供商榷。
一、语文教师应该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密切的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事件(包括文学、影视、音乐、网络及一切可能的信息来源),进一步的注意生活与语文的联系,让所开选修课富于时代的气息。这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要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也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很难想像,一个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如果不接触或不熟悉韩寒的《三重门》和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不了解网络文学《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及《沙僧日记》;不接触《大话西游》,他能走进学生的世界,给学生开设一门让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文学选修课。而且,我认为语文教师仅仅限于了解,还是很不够的,因为,此类作品本身是精华与糟粕互见的东西,如果教师不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是不可能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评价的。
如韩寒《三重门》,这是一部既引得中学生如痴如醉的作品,也引得社会各界为之侧目的作品。其精华部分自不待言,但是,就从在小说揭露的深刻性(钱钟书先生所揭示的人的婚姻与职业、人的生存状态、人性的盲目与混乱的深度,在中国现今的文人小说中,可能还处在无人能及的地步吧)和语言的凝炼上讲,《三重门》和它所刻意模仿的《围城》相较,确实是显得稚嫩了些。如果教师对《三重门》没有了解,那你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
再如网络文学,尽管它和传统文学有差别,但由于它具有文学的特质,所以也将之归类于文学,而且由于互联网的越来越普及,它的普及面也越来越大,尤其为中学生所喜欢。因此直面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不能忽视的问题。
当然,和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有其局限性,这是由于它写作的特点决定了的――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作者坐在电脑前边打边创作的,因此在结构和思想方面,肯定是不能和“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等作品媲美的(至今的中国文学,也找不出作品能和《红楼梦》媲美)。严格的讲,网络文学只能算是一种快餐文化。
但是作为快餐文化的网络文学,它能对现实生活作出快速的反映,其脉膊和时代一起跳动,时代性强;它在网络上创作、在网络上流传,能和读者作亲密接触,拥有的大量的青少年读者,而且不排除其它年龄段的读者;它利用了较新的语言形式,让聊天语言在作品里出现(比如《第一次亲密接触》),促进了文学语言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它直面了读者,让读者与作者有了直接的沟通,甚至可以让读者的意愿参与作品的创作,让读者在读书的同时能直接参与作品的创作等等优点,都足以让它具有强大的不容人所忽视生命力。
所以,尽管看惯了严肃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们面对乱七八糟的语言形式、稀奇古怪的故事情节可能会嗤之以鼻,但却没有理由不去关心它。因为,你的学生喜欢它,而且,作为文学的一种新的形式,你也没有可能绕过它。
二、语文老师本身应该加强学养积淀,让自己成为所开设课程方面的行家里手。这一方面是《课程标准》对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要求,另外一方面也是选修课本身对高素质教师的一种要求。
仅以“小说与戏剧”的课程构建与开发来说,《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的兴趣……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对古今中外小说、戏剧有较广博的阅读面,另外还需要具有关于小说、戏剧的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一个素质不高的教师是不能完成“小说与戏剧”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的。
以我国优秀小说《红楼梦》为例――如果高中要开小说选修课的话,《红楼梦》应该是一个不可以回避的话题――我想。而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具备“红学”的基础知识,他是不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的,那么,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红学”的哪些基础知识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应该是必备的:
1.关于《红楼梦》的历史地位的知识,应该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教师了解:a、其钞本高昂的价值――当时在江浙一带大概卖到三十两银子一本(本人实未曾考证过三十两银子在乾隆年代价值几何,但想来应是中国小说的最高价格是比较贵的);b、有关“奈何烧杀我宝玉”的传闻;c.毛泽东将《红楼梦》与我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相提并论及“中国有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谁就不算是中国人”的言论;和他认为这《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有观点;d.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以批俞平伯为中心的54年的红学大讨论……当然可以作知识储备的决不止这些。
2.关于《红楼梦》的版本问题。《红楼梦》的成书本身就迷团密布,前80回和后40回出现的衔接问题迄今仍在探讨。所以,任何一个人如果仅凭一本120回本的程高本,或仅就此本的知识,是不能完成“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的选修课任务的。所以,在版本学方面,教师就有必要对脂本系统、程高本系统的各个版本有一点常识。这样,参照各种版本的观点,是可以指导学生对《红楼梦》有一点研究的。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十一
摘要: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一种崭新而鲜活的探索,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选修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课程形态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师、学校、学生均是一个挑战与考验。笔者作为一名课改浪潮中的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指出了当前选修课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的实施策略与反思。
一、引言。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一种崭新而鲜活的探索,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选修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课程形态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师、学校、学生均是一个挑战与考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几年来,我与同伴们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教学,感受到选修课“美丽而又飘渺”,这里就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与思考。
二、问题篇。
选修课程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重在一个“选”字,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必修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教学“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但是很多教师却将选修课的教学等同于必修课。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也与必修课教学一样,按照教材顺序、惯有的教学思路讲解,完全等同于必修课的教学,没有凸显出选修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课程目标。
2、课程边缘化。
语文选修课,不论是从其模块数量还是在各省普通高中课程执行方案所占教学时间看,都占有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但事实上,受高考选修课程所占份额影响,一方面选修课难免被敷衍、挪用,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中进行诗歌或散文的高考阅读训练,《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中进行语文必修课中的字词句应考训练等。另一方面,学校开设的选修课都围绕着高考,努力地寻找与高考要求相一致的课程来开设,而那些对高考帮助不大,旨在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选修课一般不在考虑之列。
3、安排集中化。
基本上各地各校在高二上学期必修五结束之后开设选修课,集中一段时间教授完,让人感觉是在继续必修六、七的学习,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准必修课”的角色。
4、评价简单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校还是像必修课一样,用一张试卷即书面测试的方法,并借此来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并没有走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三、策略篇。
1、适当取舍,合理剪裁。
《高中语文新课标》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分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教师要依托教材,但是又可以跳出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学生适度、学生兴趣以及师资力量等情况,对选修课程进行适当取舍、合理剪裁,将课文中的资源进行重组与拓展,建立起相应的校本教学资源与顺序。惟其如此,选修课才能上出教师的个人风采,学生的收获才会更大,才能建立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语文选修课程体系。
例如,《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有些文本偏难的课文,在程度相对薄弱的班级,我们就可以舍去对文本过详的讲解,主要向学生介绍作家及他们的创作特色风格即可,或者选择这位作家的其它易被学生理解的作品来讲解分析;而《论语选读》的一些篇章相对容易,就可以重点讲解,甚至可以与必修课的学习相联系。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选修的内容进行专题学习,将相关联的教学资源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小专题。如可以开设“苏轼诗文专题”,将必修二中的《赤壁赋》、必修四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新城道中(其一)》、《游沙湖》、《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等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比较其异同,又可以加深对苏轼人生观以及人格魅力的认识与理解。
2、立足实际,联系高考。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考仍然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要求上,仍要体现基础性,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思维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学用结合,为终身发展夯实语文基础。
另外,立足实际,在选修课的教学中适当与高考相联系,这也是破除选修课程边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中,在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时,教师联系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调一些方法,进行一些比较阅读;在学习古代散文时,联系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进行一些高考相仿试题的随堂练习,并请学生进行讲解。进行《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时,可以和高考散文阅读的能力相联系。这些做法从一定程度上都激发了学生学习选修课的动力,也帮助学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3、展现人文,拓展个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从课程定位上说,高中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延伸、补充、拓宽和提高,是最能体现课程个性与人文性特征的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挖掘文章的人文精神,致力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引导学生在选修课多样化的课程学习中,体验语文乃至中国文化的魅力,并且学以所用,从而提高语文修养。
例如,在《论语选读》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以及各种积极处世的精神;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探索作品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在新闻写作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国事;在中国文化的学习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4、创新课堂,丰富活动。
如果说上面的三点做法,侧重于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的话,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调整方法,创新课堂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尝试运用了一些方法,开展了一些活动。
一是开展社会实践。如《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一般先讲授有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收集、筛选、整合有关信息,随后结合实地调查访问、专题研讨、成果展示等活动,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二是编写表演课本剧。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让学生改写课本剧,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及人物的理解程度。
三是观看评析影视作品。如在学习《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娜塔莎》时,组织学生观看《战争与和平》等相关影视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赏析,写成影评,将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
四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把选修内容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设一些专题让学生研究,如“文章的写作与修改”、“古今对联欣赏”、“本地风俗文化”等等。
四、反思篇。
高中语文选修课正在不断地实验中,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其困惑与思考常常同在。在教学中,我也常常反思着以下问题:
1、如何增强学习者的适应性和钻研精神。对于教学活动引导者老师来说,如何充满教学激情,创造性地处理好教学资料的取舍度、课程设计的个性化、教学节奏的艺术化等等;对于教学活动主体者学生来说,如何沉着面对教材品种的多样化,课程选择的自主性及其个人发展空间的差异化等。
2、如何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如何把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衔接点和差异性,如何提高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如何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整理、体验、探究,并尝试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3、如何处理好高三教学活动中选修与高考的关系。高三学年的教学,是以教学大纲为主还是按照考纲训练知识能力点;如何将选修课教学和高考专题复习有机结合,将选修课内容的教学设计与训练同步进行,在教学上做到举重若轻,举一反三。
五、结语。
选修课是一片等待着开垦的沃土,它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我们深信:语文选修课在各方努力下,一定能够插上轻盈的翅膀,带领师生飞向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2]谭小芳。谈谈语文新课标下的选修课教学[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1(2)。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十二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在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下,对课程结构作出了重大的调整。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提高了新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化,最为明显的是改变了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旧局面。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毋庸质疑,无论是上选修课还是上必修课,都应该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理念。应体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编写理念,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发现和创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但既然选修课已经走进了高中课程,并付之于实践。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体现出必修与选修课堂实施的差别来。直白的说就是:必修课要有必修课的上法,选修课要有选修课的上法。如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体现二者的差别,没有表现出二者的特色,那么这所谓的新课程结构只不过是形同虚设,多此一举。必修和选修绝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必须学和可学可不学。这一年多来的大大小小新课改学习和培训,使我在接受新课改理念这方面的确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但就选修课的授课方式、方法上却没有得到多大的指导和引领。专家门在指导选修课的上法时,强调“高中选修课不能上成必修课,也不能上成大学选修课”,但却没有给教师提供选修课具体的上法,也没有提供选修课的范本和典型。2005年9月16日桓台宾馆高二语文集体背课会上,几位指导教师们为我们提供了选修课课堂教学的样式,但他们从教案设计到教学方法上一律按必修课课堂教学的模式来进行的。心中的疑惑愈凝愈重。
或许任何一次课改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摸索和探索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新的课程结构对教师的授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作为第一批乘上新课改列车的一线教师,我现在正处于刚结束必修课,已开始选修课的教学的阶段。不可避免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思考到这个问题上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略谈一下对选修课课堂实施的具体认识。
《唐诗宋词》(选修)第一单元单元话题为“气势恢弘的初盛唐诗歌”,包括阅读文本、学习活动、课外自读三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李白诗二首(《将进酒》《蜀道难》)、杜甫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课外自读包括从杨炯到高适等诗人的十二首初盛唐诗歌。
既然单元话题定为“气势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那么我认为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初盛唐诗歌的特点。而对初盛唐诗歌的特点的把握单靠学习阅读文本中李白、杜甫和张若虚的几首诗歌是远远不够的。我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时,完全打乱了本单元所呈现的学习顺序。我是这样来安排课时的:
第1课时,以优美的语言导入对唐诗的学习,按年代的先后,引领学生浏览初盛唐成就显著的诗人。
第2课时,接触与学习“初唐四杰”的部分诗歌极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第3课时,认识初盛唐诗人群体,特别是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
第4课时,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学习。
第5、6课时,才是对李白诗歌《将进酒》《蜀道难》的学习。
第7课时,对杜甫诗歌《登高》的学习。
第8课时,整合前面对初盛唐诗歌的学习,把握诗歌特点。
如果这是必修教材中的一个单元,我不会做这么大的调整,我会按照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任务。以上是从大面上对本选修课中本单元的安排,其实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上,必修和选修也应该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拿对李白诗歌的学习做为例子:刚刚结束的必修课本中有李白的诗歌《行路难》,我的目标很明确,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首诗歌含义,把握诗歌感情,让同学们吃透这首诗歌;而现在来教选修课本中的《将进酒》《蜀道难》,我感觉绝对不能仅限于这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以点带面,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李白不同时期的诗歌极其风格,比较深入地走进李白,引领学生向纵深发展。
我再拿宋词《定**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教学来继续阐述一下。
同样,我认为作为选修课中的阅读文本,绝对不能就学习本词而学习。如果这样,那只是停留在了必修课的阶段上。而应该在分析本词的基础上拓展开来,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作者和词风才是关键。必须结合具体的词篇让学生了解苏轼在豪放、雄健的一面还有婉约、冷清的另一面。由于受课本篇幅的限制,编者在后面的课外自读中列出了一首与其豪放风格迥异的词《江城子》。可见编者的意图。
总之,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上,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是不能够同出一辙,同样对待的。
必修课程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保证,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共性的一面;而选修课程则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发展。因而,必修课具体,针对性强;选修课重拓展,探究性强。可以说,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多向思维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不同课型的特点和目标,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阵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材编委会针对篇章节特点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教师备课时的指南针。精巧的练习设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笔者就语文学科课后思考练习题的设置来探讨怎样利用这块阵地发挥教材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纵观新旧教材两种版本的课后思考练习的设置特点,笔者发现:老教材十分注重“双基”训练,而新教材在练习的设置上已由基础性向能力性转化。尽管文言文单元课后练习没有多大差别,但新版教材中现代文教学单元、写作教学单元后设置的练习题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能力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一些思考练习题更注重学生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些练习题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另外,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课外资料补白,既能激趣,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深层理解。
目前由于各种教参、教辅资料对教材内容的多元解剖,学生也配有多种同步练习,教师在备教时较少关注课后练习题,加上高考命题又不取材于教材,教师对课后练习处理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甚至置之不理。在教学中忽视编排者的意图,忽视这一板块的教学作用,学生学习就会陷入不求甚解的泥淖中。其实,课后思考练习是一座蕴含量十分丰富的矿山,只要你去开发,就会挖到意想不到的矿物。
究竟课后练习题暗藏什么玄机呢?
第一、课后练习题的设置包含了本章节的教学重难点和知识要点,是教学环节中巩固落实的前沿阵地。
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篇章在思考练习设置的侧重点上是不尽相同的。古诗文练习设置十分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巩固落实,因此涉及语言语法方面的练习居多;现代文课后练习设置因文而异,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小说单元课后练习设置多为文章语言、精彩细节、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和评价;杂文随笔、散文又注重主旨和思路的分析理解等等。总之,学生可以借助这一板块来巩固落实基础,提升理解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它是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更是教学反馈的前沿阵地,因此一定量的课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课后练习题有的十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纵横比较,总结归纳,体现了系统性、规律性、综合性的特点。这类对这类练习加强对比阅读,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归纳,也可把学生从课本学习引向课外拓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
“本文和《陋室铭》在立意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本文和《荷塘月色》在比喻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我的空中楼阁》)。
“关于秦朝灭亡的议论,本文与《过秦论》有哪些相似之处?两文立论的角度有什么不同?”(《阿房宫赋》)。
“《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滕王阁序》)。
“试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在写法上的异同?(《赤壁赋》)。
在课后练习中,这样的思考题比比皆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理解,并授之以渔,长期以往学生自然会养成一种比较阅读的习惯,从中总结出阅读规律和技巧,为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奠定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第三、课后练习中富有创意的题目既扣住教学重点,又向适度向课外辐射,备课中巧妙利用,这类题目就可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点,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课后练习中有些思考题是开放性的,它立足于课内要求联系学过的知识或生活实际来见仁见智发表意见。教师在教学中有机把它引入课堂,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譬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课后有道思考题是这样设计的:“有人认为陶渊明不仅是一个田园诗人,而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以本文和初中学过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为依据,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设置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全方位地去认识了解陶渊明的思想。课堂教学中,我以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多元思考,探讨陶氏的思想境界。学生能根据初中学过的文章及历史知识对陶渊明作出自己的评价:或认为陶的诗歌成就很高,在政治上是失败的;或认为他的归隐思想是消极的,是对自己、家庭和国家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认为他是一个空想主义者,当自己理想不能实现志不得伸时,愤世嫉俗地出走官场这是不明智的;……围绕陶渊明的思想,课堂上学生掀起了一股学术争论的高潮,课外学生还把讨论的结果用周记和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了。
又如在教完《师说》一文后,我把课后的一个思考练习题(课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念,是否适合现代社会?你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作为一个专题用一节课让学生去讨论。仅一个问题,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利用课本观点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尤其是在第二问的讨论中,学生用一种求知的心态、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坦露真言,描摹出自己理想中的师生观:“课堂上是严师,课外是知己的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观。”“教师要用自己的才学、爱心和人格去感化学生。”“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学习中,与他们打成一片。”……争论是激烈而真诚的。从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对教育的关注,而且还认识到了自己距学生心目中的教师还差很远。与其说是一节讨论课,不如说这是一次师生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沟通。把这个练习题引入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完美结合。
《祝福》课后对祥林嫂悲剧根源的多元化讨论,学生能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失街亭》课后“失街亭,谁之过”的讨论,学生能结合原著和电视剧来广泛讨论……课后练习题只要你巧妙构思、合理利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你就可以寻求到教学的突破口和兴奋点。引导学生广泛地讨论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得新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四、认真研究课后练习题,你就会发现,有些思考题为学生课外练笔或课堂写作提供了写作素材、角度和契机。教师充分挖掘练习题中的能力元素,让学生进行仿写和再创造,从而打开写作难的被动局面。
先看看下列思考题:
“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祥林嫂、翠翠、水生嫂这三个不同时代的妇女形象,写一篇心得。“(《荷花淀》)。
“在你周围的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结合初中学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谈你对中国文化“居安思危”思想的认识。(《k太宗十思书》)。
“话说‘凤辣子’”。(《林黛玉进贾府》)。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社会,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则短评。”(《茶馆》)。
仔细分析上述思考题,不难发现,课后练习题旨在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走向课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信息来拓展写作空间,如读书笔记、心得感受、甚至大作文。教学中把这些练习题引入写作教学计划,学生可趁热打铁,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如学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我针对练习进行了一次以“套子”为话题的作文,结果写作很成功。学生或仿写或虚拟、或叙事或议论、或故事新编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诠释了现实生活中“套子”的内涵。尽管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但从此出发,可以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课内走向课外,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最后,除了阅读教学能够利用课后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外,在“写作、口语与交际”板块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单元教学后设计的练习来训练学生大胆说话、朗诵、演讲、辩论、讨论等读写听说的能力,还可利用一些富有创意、富有时代感的话题开展一些语文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达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心理综合素质。
对面的老师同学看过来,这里的风景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十三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实行七年,从当初一片叫好、热烈追捧、勇于探索到如今的冷静思考、理性分析、权衡利弊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亲自经历,切实感受到它的魅力与精彩,也直接接触到它在当前实际上运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制约下,高考竞争的激烈背景下,在其他强势学科挤兑下所呈现的种种冲击与不足。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有些瑕疵。
一、教师相关的学科素养有所不足。
二、教材编排欠合理。
3.内容偏颇。选修教材所选取的内容,以《外国小说欣赏》为例与中国传统小说有很大区别,当然可以变更一下学生的阅读习惯,开阔学生鉴赏多元文化的视角,但是由于这些小说在技巧和理念上相对超前,学生在实际层面上的理解与编辑者的主观意图有出入。《墙上的斑点》玩的是意识流勒:碎跳跃;《安东诺夫卡苹果》则芜杂沉闷大多数同学的实际阅读效果低。
4.内容重复。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有简单重复之处以《文章写作与修改》的内容与必修教材中的作文重复为例《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与《必修1》“表达交流”第三单元“写人要凸显个性”重复《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与《必修3》“表达交流”第四单元“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重复《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第二节“理性思维的深化”与《必修5》“表达交流”第一单元“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重复。如此频繁地重复不利于整合处置教材。
5.内容艰深:,(1)术语偏多相^新立异关涉内容多,尤其是有的文中术语多而深《外国小说欣赏》使用了新颖的、有学术腔调的“摇摆”、“圆形人物”、“扁平人物”、“意识流”、“母题”、“小说与当下”、“上帝俯瞰”、“凡人目光”等等不是讲这些术语完全不可以使用,问题是有的术语可以在用中国式的通常术语替代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隔膜学生以前相关的知识储存,似乎人为地来堆砌术语辞藻呢?如“摇摆”与学生以前学过的“一波三折”就是一回事(2)读通不易文本阅读有一定难度在有限的语文学习时间单元内,有捉襟见肘之感。《文化经典研读》重点侧重于对思想的理解,但由于古代典籍精深博大其思想精髓难以体会,兼之文言字词内蕴丰厚、艰涩聱牙有时令人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拘泥文字来串讲还是绕开文本径直梳理思想呢?鱼与熊掌实难兼得(3)诠释不清《外国小说欣赏》像“场景类的术语让人难以认识把握。场景的解读,有的资料是:请节、环境、人物有的资料解读为合与风景。参考资料各呈己是教师和学生就更难以明晰把握。(4)思想过深《文化经典研读》有些思想过深,让全球化、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学生难以认同。当然促发学生的辩证思考是对的,但在学生人生经验还不充盈的情况下,一下子接触这些相对艰深的思想也有可能降低学生对古代经典的全面认识。如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治”一行不特意之事、顺应自然。而我们现代教育更多强调主观努力。
三、教辅资料不全。
各位教师能用的、比较权威的应当是《教学参考书》但是它只有内容的补充没有难度、重点的把握更没有课堂程序的设计。必修教材的教辅书就很全面参考价值大无教案没有详细的教案书给教师作参考。《外国小说教学参考书》的第一单元“叙述”内容对《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进行了示范性的简单教案书写不全面。
四、课堂设计遇挑战。
高考成绩事实上还是当前最重要的评价甚至是唯一评价:高考中有选做题3寸选修课进行了评价既然说是选修课菌i应该有“选”或“不选”的自由。但高考的指挥棒却让教师、学生根本没有选或不选的权力。选修课又变成了必修,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选修要当成必修来教不教又不成高考要考高考要分数如果高考取消选做题,我估计教师一本也不会去教的,学生一本也不会去学。高考只考选修的一门或两门课程其中《外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闻阅读与实践》三门课程成为热门,导致了教学的侥幸心理教师只教好一门或两门,从而放弃两门或一门不教;学生被动地学好一门或两门课程。
对以上不足f者尝试用以下方法应对。
1.开展读书活动。开展读书活动,有助于积极应对《外国小说》的教学难题。就《外国小说》所选取篇目来看,学生的兴趣还要提高,很多同学老早已读完了全本书,但就是没有上升到欣赏层面上夕卜行看热闹开展i卖书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鉴赏,变成内行看门道。
2.形成品读模式对于“文化经典”重视课前预习课前发给学生课文对译,让学生事先疏通文字,熟读文本课堂讨论围绕以下三点进行,交流重点字词句式累文言知识;探讨文章思想内涵;理解名家思想探究文章现实意义,讲究古为今用。
3.自由选择课本选修课可以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自由选择。也就是教师理解的重点就教不是重点就让学生自学。
4.选取思想精髓。教师采取讲座的方式,只精讲一篇重点文章其他的让学生自我学习、模仿学习,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诵读去涵咏去领会。
5.教师加强学习,教师要加强学习,特别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十四
模块教学是高中课改推进的关键与核心。一切理念都要在教学上落实,教学上的变化才能体现新课程的变化。在高中课改推进一年多的实践中,我们认为,要把握好新课程模块教学的要诀,一是要吃透新理念,二是要摸清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的特性,三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教材、学生和学情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总体原则是要积极探索,做好继承中的创新,在扬弃中前行。
教材处理:要学完,未必是教完。
高中新教材普遍的情况是容量大、内容多。如人教版5个必修模块,每一模块仅是阅读部分,就有4个单元共16篇文章,还有表达交流5个专题,梳理探究3个专题。一个模块实际的上课时间为9周共36学时,其中至少需要8-10个学时的作文课时间,还有梳理探究的内容,这样仅阅读教学最多剩下20个学时,加之相当多的选文有一定难度,一篇课文(尤其是文言文)按传统教学就需3-4个学时,教学上时间非常紧,按常规操作一般学校完不成教学任务。16个选修模块也是一样,如《中国小说欣赏》9个单元,每单元2部作品,涉及18本长篇大部头巨著,几乎是中文专业大学生一两年才能学完的内容,要在9周内教完,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在此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要从实际出发,增加自主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教师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没有去用教材教。要思考的是:我们是以书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还是以学生为本灵活自主地处理教材?是从教师个人预设的教学任务出发、从教材内容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出发?是坚持统一要求、统一步骤,还是尊重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是过于依赖教师个人,还是对学生不放心?是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回答好了这些问题,就能实事求是地审视、处理好高中教材。我们说,教材仅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教不完可能客观存在,但学生基本学完是完全可能的。
有的重点篇目可以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有的课文则可以一带而过,有的则完全可以自学,不必在课内讲析;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愿意学的篇目就集体学,有的则可个别化处理。哪篇课文适于练的就练,哪篇课文适于讲的就讲,适于读的就读,不平均使用力量。尤其是选修模块,内容精深,角度较专,于教师知识结构距离较远,教材容量明显偏大,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教不完教材是必然的,但并非是学生学不完。不宜以教完教材内容为重,应以学生学到多少为本。只有这样,长期积累,学生才有收获,教学才有效益。那种只顾加班加点拼命赶进度,只顾以教完教材为目的的教学操作只会成倍加重学生负担,是不科学的,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也是行不通、走不远的。
教学过程:要增强辩证性,加大弹性。
一是三维目标的辩证处理。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一种偏失,即死守传统的知识教学体系,以知识为本位。课堂上不落下任何一处知识点,动辄讲系统成型的文言语法,现代汉语修辞与语法知识,认为学生不弄懂这些东西,就不是在学高中语文;教师不讲这些东西,教学就无所依托,心里就会发虚。于是教学中亦步亦趋,死死板板,老一套,不肯改观。另一种偏失则是相当多的教师受弱化工具性观念的影响,不恰当地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反对知识本位,加之实验教材无论是课文前后,还是一本书的前后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大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深透,就立马跨过课文本身做许多引伸与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光环上。这是偏重了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虚得没有着落,是另一个误区。这些误区均是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完整、不透彻造成的。应该是将三维目标完整、辩证地结合起来,妥善地处理好几者间的关系,不能走极端。
二是教学艺术上的辩证处理。虽然貌似热闹的形式主义不是课改的追求,但在教法上太实太死,课堂上一味灌输,沉闷而无生气,又不是语文课的特点。如果仅是为了追求实,而把重要的过程忽略了,其实是把重要的教学目标丢却了。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去学,不是教师纯粹的讲授所能替代的。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讲授,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没有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起来,他们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受到压抑,这是学习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权利,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过程,使课堂活起来。这是保证学生学完教材所必要的环节。但若在教学中片面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失却教师的引导作用,放任学生自流,纯粹追求学生的过程,仅只追求课堂的活跃而无实际成效,一节课下来学无所获,也是不可取的。这是两个方面度的把握问题。
所以说,我们既要重视课程显性、明确的目标(知识与能力),又不能忽视隐性、模糊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和内容既要死实,又不能太死太实,既要有一定的基础(或重点),又不能完全为基础(重点)而教,要有综合效益(三维目标)的追求;教学方式上要活,不要把课上得太死、太实,要把活虚的过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又不能太活太虚而没有实效,以致流于虚这大概是语文学科十分独特的地方。语文课的特别处就在于死活并重,实虚相间,这是个辩证法。
选修模块的教学:要突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选择性和个性化。
如何上好选修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认为,既不要将它当成一个全新的东西望而生畏,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静态或消极地对待新的教学。要考虑到它与必修课的异同,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或活动课,这里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
选修课五大系列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大约可分为三类。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系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能力,是为了增加个人的文化底蕴;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偏重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文化论著研读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理性解读能力、探究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它们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层次。
从本质上说,这些系列不管如何区分,只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上的侧重点不同,它们都是语文课,是语文课程内容专门化的排列过程。这些内容不管如何新,不管如何编排,究其实都是语文内容,都必须要用学语文的方法来完成。这是基本点。因此,凡是语文课常见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是适用于选修课的。不会因为这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必须要创造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来应对它。但因其是选修,是高中新课程的亮点和实施难点,又有内容侧重点的不同,有培养目标的不同,教学这些模块又需要有一些新的认识。
第一个原则在于选修课较之必修课更应突出选择性和个性化。即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意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这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也是设计、构拟选修课程的初衷。重要目的是强化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培养学生有特色的学业素养和人格特征,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才华和特长,获取多样化的成功。在这样在教学中,首要因素是要顾及学生的个别化特征,这也就是要顾及学情。在同一选修模块中,有的学生对这个专题、单元或领域有兴趣,有研究基础,另一些学生在另一专题、单元或领域有基础,可充分尊重其学习需求,准许其在学习探究的领域、角度有所侧重,尽量使学生各取所需,同时也要使其各尽所能。教学内容不要仅以教师一个人的设定作为目标。如中外诗歌散文模块,某一诗歌专题的内容,有的学生愿意研究其情感、意境,有的愿意研究诗人的创作背景,有的愿意研究其翻译的准确性很多学习任务的差异,课内要尽可能让学生自选。笔者有一个想法:选修课学生有所选,才能有所修,否则这个学习就没有什么特性了。当然这并不排除教师组织的集体学习和统一学习,而是要注意两者相结合。这是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选择。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上,也要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统一学习、个别性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资料索引研究式、专题辩论式、论文写作式多样化的方式都可在尊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自主确定。但重点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宜总是讲授和灌输,一定要将学习的自主权向学生倾斜,要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学生学习个性化了,多样化了,主动性起来了,有了探究与合作,这个选修课就到家了。因此,选修课在教学上的核心问题仍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问题。
第二个基本点是选修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上的处理要适宜。选修教材多是高校某一专业领域的资深教授(学者)所编,注重精深和系统,未必适合高中学情,同时高中不同于大学,高中学生的语文选修是初步的接触、了解和学习,不是高校中文专业专门化的、深入的研究,要防止类同于大学课程,不宜深挖、深究。教学要量力而行,对教材的内容要做适度取舍,与本地本校学情不太相符的要适度增删。
由于模块学习短时间、小容量、快节奏、多板块、个性化,不宜对学习做很高要求,不能贪多求深,不能求专求难,有了一些涉猎,能突破一些重点内容、顾及其他内容即可,要以学习实效为重。
第三个基本点是要遵循并围绕各选修系列的特点,根据选修课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模块系列,其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应该有一定的区别。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如:文学欣赏类的课,要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出发,掌握文体特点和鉴赏方法,重在审美,重作品情感与人物的把握,重体验与感悟,要诵、读、评、议相结合。对应用与实践类的课程,如新闻写作语言文字应用写作语言规范与创新,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与方法,适当采取模拟现实情境、展开调查、实地活动、专题探讨、多种方式训练等方法,通过观察、发现、讨论、对话、表演、写作等活动,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在体验、应用和实践中提高其语文素养。探究类的课程,如文化论著研读,重点要放在论著内容、观点的解读与探究上,通过质疑问难、探查讨论、深入思考,在展示、汇报、交流、辩论的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不同的观点争鸣,以积累文化底蕴,开阔文化视野,改善思维品质,提高探究能力。
不管如何因课制宜,选修课的教学总体上应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将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首位。
模块考评:摆脱急功近利思想,着眼于发展性评价。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学校将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高考挂上钩,教学中仍以高考训练的模式套新课改,处处以训练为本,学习过程从头到尾都是练题,且试题又深又难,与高考的结构、题型一模一样,教学上急于获取模块学习的高分,欲使学生高考成功。这是有些急功近利的。语文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一个模块半个学期的教学时间怎能达到高考的要求?况且新课程也不是引导每个学生都去追求100分,而是要求学生基本达标即可(课程标准只是提供一个基本要求,并不是最高要求),评价也是采取区间区分(达标即给2个学分),不提倡精细区分,故在新课程的考试上不能随意提高考试难度,更不能让学生沿着传统的高难度的高考模式去检测,不然会让学生对语文新课程的学习产生挫败感和无成就感。过于急功近利,将高中教学的每一步每一方面都套上高考的枷锁,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是非常不利于课改的。
在学分评价上,应当要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不能仅以一次考试和一次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总的来说,终结性考试权重不能太重,而是应将学生修习的课时记录,学生平时的作业、活动、态度及成果,均纳为学分认定的依据,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
在检测方式上,应该将笔试与各种形式的考核结合起来。如选修模块的测试应努力追求多样化,尽可能地尝试体验式、作业式检测。可以是开卷笔试式,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可以翻阅有关资料,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可以当堂作答,当堂交卷,也可以延伸到课后。可以是小论文式,由教师或学生集体命题,学生选择进行写作,文章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有理有据,不求其专和深,只要学会发表见解、合理组织语言即可。可以是口试式,由教师或学生共同设计问题,学生当场回答,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表达、思维等语文综合能力。可以是讲演式,由学生自行设计题目,最好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某一专题作出讲解,也可就曾从事过的语文活动、观赏过的影视作品、书籍进行宣讲,向全体同学做出较全面的介绍。诗歌和散文课可有一些背诵、朗读考试,或创作的成果评比展示;中外戏剧教学可让学生编排小型戏剧进行表演;应用性的课程,最好有实用性的设计。总之,一定要谨慎对待旧高考题对选修课考查的渗透,积极探索新型的、开放式的、发展性的评价路子。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十五
本文以徐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为例,分析了选修课的'教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电子专业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以真正发挥选修课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黄智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6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选修课教学情况问题措施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十六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古典诗词犹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我国向来重视经典诵读,从秦汉至清末,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经典也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新课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而且对于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其中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近年来,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也都对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予以了焦点式的关注。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缺失。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它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高职校的学生总体文化基础薄弱,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能很好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经典诵读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许多高职校的校园里只能看见朗读外语的景象(英语有pets考试),诵读经典的景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长此以往,高职教育将无法承担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里为什么会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笔者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快餐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学生不愿意阅读经典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这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大量的肥皂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以及恶搞艺术等娱乐文化充斥文化市场,高职生的阅读取向呈现出游戏性、娱乐性的走势。在不少高职校学生的观念中,那些经典的作品过于深刻严肃,读起来太累,不如快餐读物轻松、刺激,也不如时尚读物那样新潮、前卫,经典著作成为了“过时”的代名词。
2.专业素养的缺乏,语文教师无法肩负推行经典诵读的重任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本人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育教学任务。经典诵读的推行决非易事,它对语文老师的要求甚高。它要求语文教师,善于把语言学家的用词准确、教育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集于一身,教学语言做到对象明确,深度适宜,富有针对性;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富有逻辑性;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真情实感,潜移默化,富有感染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性。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高职校语文教师大都担任班主任,平日里忙于应付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检查,每年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写作更是无暇顾及。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都配有教学参考书供选用。这样做,固然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所帮助,如果一味地依赖教学教参书,语文教师原有的专业素养包括文学素养自然会衰退。大部分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偏低已经成为经典诵读实施的瓶颈。
3.技能大赛的强势推行,使学校没有精力顾忌其他工作“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创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技能大赛的成绩,被视为该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教学水平、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排名代表着学校在全国、全省、全行业同类院校中的地位和社会声誉,是学校在社会上的“脸面”和学校领导的重要政绩。因此,受到参赛职业院校领导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目前各职业院校为准备技能大赛均采取了“举校体制”,抽调全校最优秀的教师、重金聘请企业的行家里手组成指导教师团队,选拔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参赛选手,校内所有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均对参赛选手全天候免费开放,并根据参赛需要购置最新的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全体指导教师团队、全体参赛选手停课,针对竞赛题目或项目进行少则20余天、多则长达几个月的集中封闭式强化训练,举全校的人力、财力、物力,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参赛选手来实现技能大赛中一举夺魁。长此以往,学校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工作,更别说无法短期奏效的经典诵读。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强经典诵读的可行性路径。
怎样去读经典作品?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实现经典教育,让读经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是当下高职语文学科需要探索的目标。
1.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即在原来高职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加重诵读的比重,改良高职语文教学,增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增加先秦思想文化中经典部分及其后来文学史中的经典内容等,教学中力求思想和文化知识并重。将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模块确定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学校可以先开设公共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同学选修,从而慢慢提高经典著作的影响,渐渐形成学生学习经典的良好风气。譬如可以开设“论语导读”“老子导读”“唐诗宋词欣赏”“明清四大名著欣赏”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及诗词鉴赏等选修课程。让经典诵读活动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教育教学督导中,给予读经活动制度层面的有力保障,体制机制的长期支撑,确保经典诵读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2.依托科研强势,加强诗词教学研究把诗词教学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进而开发校本课程,编写诗词校本教材;根据高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推进诗教进课堂活动,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采取相应的施教方法;注重诗教的融合和渗透,善于把诗教与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授课相结合,与政治、历史和公民素养教育相结合;开设诗词教学公开课;开展诗词教学课题研究,申报专项课题。在师生中间形成浓厚的诗词教学与研究氛围。
3.抓好社团建设,活化经典诵读形式以社团建设为抓手,常态性开展经典诗文的学习和诵读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诗歌创作、诗歌赏析、诗词默写、诗词诵读比赛等系列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如先秦思想专题、通俗文学、武打小说专题;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或经典名著影片等经典节目;组织学生排练如《北京人》、《雷雨》等经典剧目的片断和扮演经典人物角色等。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课诵读任务,结合活动开展的情况举办经典诵读感想交流会、经典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活动结束后召开“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大会等,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4.拓展社会实践,丰富学生人生体验让经典诵读以开放的视角,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营造整个社会重视经典的氛围。高职校可以成立经典诵读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走进企业、进入社区,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向市民们诵读经典,宣讲经典文献的精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经典诵读知识;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所学的经典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一举数得。高职校的学生会与社团组织可以利用有利于弘扬经典诵读知识的节日与事件,以之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经典的意识,坚定符合社会道德与准则的人生追求。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里,可以在校园开展“经典诵读文化节”,将与之相关的经典诵读知识传播渗透在节日活动中。
三.高职语文教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人阅读经典,不仅获取了知识,也使悠久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好途径。我们从经典著作中可以明白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理解教人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将古圣先贤的教诲融入自己人生成长的历程,自觉地消解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自觉地加强内在修养,强大自己的内心。诵读经典,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使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名符其实的“技师”。
2.推动学校品牌建设要使我们的学校具有有魅力,品牌特色不可或缺。教育部选拔建设的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大都显示了品牌和特色的力量。因此,学校可以尝试结合当地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实际,组织力量选编能体现地域特色的经典读本及诵读、书写、讲解材料、教辅,提供教学资源;建立经典诵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区域经典文化来打造学校品牌。学生从经典中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加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3.推进学校学风建设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组织班级进行演讲朗诵、学生早读背诵经典、进行诗词创作、做读书笔记、评选经典诵读先进个人和优秀班级、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等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校园浓烈的学习氛围熏陶,自觉地改变懒散的学习习惯,使学校的学风日趋向上,打造书香校园指日可待。四.结语总之,我们要借助语文课堂,用经典名著熏陶学生文化情操,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力求把经典诵读教学渗透在高职校语文教学及各种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要求。
精选苏教版语文高中选修课本(汇总17篇)篇十七
1、语文教育目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三个能力和两方面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口语、书面语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2、语文教育内容:
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
高中语文课程,无论必修还是选修,其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手段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必修课必须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选修课的特点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同时也还承担基础性的教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