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具体经历或事件中的领悟和感悟的总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一次重大实践。“做合格党员”是每个党员入党后始终面临的政治课题,而今,“两学一做”已成为时下的一个政治热点,我们必须按照新时期“四讲四有”的标准,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讲政治,有信念。做合格党员,首先就是要解决政治合格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当前党内仍有不少同志存在政治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动摇、党的观念淡薄等问题。在“十三五”这个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作为学习教育的一个根本要求来贯彻,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把爱党、护党、为党落实到一言一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讲规矩,有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来,中央大兴反腐之风,一大批领导干部因违法乱纪被彻查而纷纷落马。谈及腐败,最根本的就是没有坚守“底线”,不少干部都是心存侥幸,善于用“手段”掩盖自己的违法行为,在贪欲面前纵容自己,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变着花样收敛钱财,腐败之风不减,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的纪律。党员干部作用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者,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和作风,必须严格遵守党的规矩,依法办事,要时刻用党章党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廉洁从政,做到不踏红线、不触高压线,要时刻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常常“照照镜子”“正正衣冠”,擦亮双眼,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糖衣炮弹”的攻击。
讲道德,有品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政治品性,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现实所需。党员身份代表的就是一种“标杆”、一种“模范”,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中,因此需要慎言、慎微、慎行,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抵制诱惑,客观公正,做到言行一致,真真切切地做百姓的公仆,为百姓谋福利做实事,不断修炼自身的道德定力。
讲奉献,有作为。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是我们入党时,面对党旗发出的宣誓,崇高的理想信念要转化为现实行动才有其实际意义。“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关键期,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切实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知行合一,干一行爱一行,把争做合格党员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率先垂范、注重实干、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做合格党员,就要把党员的标杆立起来,牢牢抓住“四有”标准,争做新时期合格党员。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二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全市上下有力有序开展,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成为广大党员的一致共识。
“四讲四有”是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特质。对于每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四讲四有”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只有时刻用来检视自身、衡量自己,自觉践行、名副其实,才配得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才能树立起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
讲政治有信念是根本,其要义是政治合格。讲政治是对共产党员的第一要求。所谓疾风知劲草,越是在事业发展的紧要关头,越考验我们的政治定力。考验什么?看能否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理论上的坚定,能否做到提高政治觉悟、牢记政治责任。一句话,是不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如何经受住考验?必须坚守对党忠诚这条“生命线”,挺起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做好管党治党的“担当者”,主旨就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讲规矩有纪律是底线,其要义是执行纪律合格。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靠自觉,“不逾矩”是不出问题的关键。讲规矩有纪律体现在哪?体现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权威上。在这里,我们追求的是建立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坦诚相见、并肩奋斗的真团结,而不是表面一团和气、实际较劲设防的假团结;是以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为前提的积极向上、健康纯洁的党内同志关系,而不是阳奉阴违、团团伙伙的不齿之行、不正之风。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决彻底、毫无保留地做到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使党的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刚性约束。
讲道德有品行是基础,其要义是品德合格。对于共产党员来说,道德是党性的基础、力量的源泉,是纯洁的保证、抗腐的良方。讲道德有品行,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坚守”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自觉,离不开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的风范,离不开良好的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离不开面对小节小事慎独慎微须臾不弃的操守。惟其如此,才能担起共产党人示范道德、引领风尚、维护公平正义的责任,实现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升华。
讲奉献有作为是行动,其要义是发挥作用合格。如何以实干实绩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对于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来说,关键是落实好九个“干”:想干愿干积极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天津机遇、展现天津作为,誓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能干会干善于干,做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敢干实干使命干,切实挑起担子、扛起责任,努力在发展、改革、改善民生上出实招、见实效,汇聚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强大力量。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三
新春佳节已经过去,但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推出的“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让却人印象深刻,同时也意义深远。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清正勤俭、务实诚信、求学上进等优良的传统家风家训能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习惯于将国家、家国并称,正如《礼记大学》中提到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便是有识之士所遵从的信条。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风可以说是党风、政风、国风之基础,正所谓“家风正则国风正,家风廉则政风廉”,家风、党风、政风、国风又能互相影响,而干部群体的家风状况,从某种意义上更是直接关乎党风、政风的好坏。
老一辈革命家以无私奉献、追求真理、光明磊落、艰苦朴素的精神作为家风传承,为新中国打下良好的党风、政风、国风基础。
而当今社会,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之风气在社会蔓延。
虽然我们也提倡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树家风之传统却已逐渐被人淡忘,特别是一些官员由于家风不正,造成所谓“官二代”的“拼爹”事件,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
如今中央“八项规定”扎实推行,党风、政风新风迎面,有网友评价:“干部离特权远了,离群众近了,党风为之一变;机关里花架子少了,干实事多了,政风为之一变;奢侈浪费少了,勤俭节约多了,民风也为之一变”。
“家风”话题的热议,正是全社会重拾传统家风文化,促进我国党风、政风、国风进一步改善的好时机。
树立良好家风,干部群体应一马当先。
党员干部最应严治家风,其家风状况,直接关系到党风、政风。
党员干部能否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也反应其管理能力以及能否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树立良好家风,应率先垂范,严肃家规。
党员干部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纪国法,努力做到敬业奉献,勤俭节约,孝老爱亲,树立榜样力量,以行动影响家庭每一个人。
同时要严格约束家庭成员,建立明确的家庭道德准绳,杜绝滥用权力,把好原则关,杜绝特权思想的渗透。
树立良好家风,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要树立良好家风,既然需要广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那么就要求党员干部自身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确价值观,同时不断学习、不断攀登的精神也是良好家风的重要构成之一。
树立良好家风,应构建家庭工作的良好平衡。
工作与家庭的对立统一是形成良好家风的前提。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注重亲情,做好家风建设,而关爱家人的同时,也不忘爱岗敬业。
关爱与约束并重,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是家风树立的关键。
党员干部应自觉担负起对子女的教育责任,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及健康人格养成,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理想及人身追求,防止特权思想、依靠思想的形成。
重拾家风,不仅利于中华美德的传承,而且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建立,高尚道德观的形成,更能让良好家风成为助力,推动党风、政风乃至国风得到进一步提升。
党员干部,有一种政治立场必须始终坚定,那就是党性;有一种道德境界必须始终固守,那就是品行;有一种榜样风范必须始终践行,那就是表率。
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发起了“总动令”,讲党性是前提,重品行是基础,作表率是途径,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坚持原则讲党性、永葆先进作表率,都须有良好端正的品行为坚实基石。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与“修身”即为人品、品行。
品行是修身做人之本、修身做人之道。
品行如同人之身影,自身往往看不到,可周围群众却一清二楚,它不仅关系着干部个人形象,而且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党员干部重品行,既要重政治品行,又要重生活品行,就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政治品德、生活品德是否高尚,做到“不以利害移操守”,从而达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至高人生道德境界。
党员干部重品行,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全局意识和宗旨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锐意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工作中高度负责。
第二,务必恪守公道正派。
公道正派作为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既是恪守的职业道德又是独特人格魅力所在。
这一点特别要求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按既定程序和标准办事,守土有责,敢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地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上来。
第三,务必做到求真务实。
敢于坚持真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各项工作改革创新。
第四,务必做到克己自律、清正廉洁。
要时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遵纪守规,自觉接受监督,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让选人用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党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是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
通过深入学习牢固树立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使全体共产党员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党员干部要以"四讲四有"为标尺、为对照、为镜鉴规范言行举止,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坚定政治方向,严守政治方向,强化宗旨观念。
一是"讲政治、有信念"作为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
"讲政治、有信念"是具有鲜明的显示针对性,凸显了坚定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讲政治首要的是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国家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
通过深入仔细地学习国家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通过学习党章,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站稳立场、明辨是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把"有信念"落实到具体行为实践上做一名合格党员。
二是"讲规矩、有纪律"增强党员凝聚力。
邓爷爷讲过,我们这么大一个党,力量从何来,一是靠理想,二是靠纪律。
没有纪律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纪律就没有战斗力。
要通过近几年的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进行深刻反思,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教育党员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做了之后会承担什么后果,使党员成为一个"讲规矩、有纪律"的模范带头人。
三是"讲道德、有品行"做灵魂高尚的人。
道德和品行是一个人的灵魂。
讲道德有品行要成为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
作为一名党员讲道德、有品行应该有党员的标准要求,在学习中,要认真吸取传统思想精华,大力弘扬修身立德、风正行远、艰苦创业的历史智慧,充分发扬廉政思想和优良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此来深化学习效果。
四是"讲奉献、有作为"作为做合格党员的落脚点。
讲奉献,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品格,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由先进分子所组成,以人民利益为自己的最高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共产党员的价值,是在为人民谋利益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是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首要条件。
"讲奉献、有作为"作为做合格党员的落脚点,使每一个党员就像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引领方向,激励上进。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四
今年以来,党中央在号召全体党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中,倡导所有党员要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是一名合格党员的核心要素,是新时代党员党性的客观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我认识到,我们每个党员首先要自觉做到讲政治,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上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和认识,下面谈谈我这次学习的体会:
一是在组织上讲政治。在组织内部,讲政治是对党员第一位的要求,政治上的明白是最大的明白,政治上的成熟是最好的成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做一个明白人,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组织保持一致,坚持做到令行禁止,行令畅通,决不歪曲和变通。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同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进行斗争,做党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方针路线的坚决执行者,政策原则的坚定维护者,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是在工作上讲政治。我们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该沟通沟通,该请示请示,该汇报汇报,不能随心所欲,乱了章法,要时刻保持工作上的主动性,努力做到雷厉风行,立说立行,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积极帮助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三是在生活上讲政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克敌制胜的法宝。生活中,不讲排场,不摆阔气,注意生活小节,衣着打扮,言谈举止都要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生活小节面前严格自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握住小节,守住底线。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每个人的形象都代表了党员的整体形象,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更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坚持“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进一步转变作风,遵守邳州市及陈楼镇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一名“四讲四有”的好党员,为陈楼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高尚情操,重视家风建设,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切实做生活上的正派人。
何谓品行?“品”即品德,“行”即行为,品行就是人的道德情操,是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理念、思想、认识和品质等,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百行以德为首。”品行既折射着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也反映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同志说,“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行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
党员干部的道德好、品行端,则作风正,就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气,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始终做到清正廉洁。
“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道德建设,贵在养成,需要终身学习和修养。每个党员都要上好道德修养这一人生必修课,注重道德实践,行善积德。修德是一项基本功。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要把道德要求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等一言一行,严格纳入时代的道德范畴之中,真正树立高尚的品格,切实做到严以修德、以德立身,坦坦荡荡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多一些襟怀坦荡、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点浩然正气、少一点私心杂念,守住人格尊严、守住做人的底线。
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核心是其所具有的为他人、为集体、为群众的献身精神,更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最具感染力的人格形象。“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要追求高尚情操,注重情操修养,远离低级趣味,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要清正廉洁,恪守老实做人、清白为官的道德底线,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敢于担当,做到“夙夜在公、心无旁骛”,关键时刻拉得出来、顶得上去,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要勤政务实,坚持真干实干苦干,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民服务,始终保持一颗公仆心,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执政为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齐家”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良好家风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要重视家风建设,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做到自身清、家人清、身边清,用“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高风亮节来对待“齐家”与“治国”,切实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以家庭清廉维护一生清誉,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五
强化问题导向,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鲜明特征。中央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在解决问题,如果不解决问题,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各级党组织要以解决问题为牵引来开展学习教育。这为扎实有效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是需要牢牢把握的大逻辑,要求我们必须在“学、做、干、评”等方面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切实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教育全过程。
“学”要带着问题学,清醒认知自身差距和不足。学习是拧紧“总开关”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解开思想扣子、纠正认识偏差的内在要求。带着问题学,就是要引导党员认真对照党章明确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做人做事的底线怎么划;对照党规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哪些是禁止的、哪些是反对的;对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要往哪里走、看齐向谁看,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信奉党的政治主张,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带着问题学,就是要引导党员聚焦中央明确重点解决的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承接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整改的问题进行学习,切实在深思、惊醒中澄清模糊认识、消除思想障碍,着力增强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带着问题学,就是要引导党员充分运用正反面典型“两面镜子”“两本教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反省立根固本的差距、检视党性锻炼的不足,以反面典型为镜鉴认清放松自我修养、理想信念滑坡的严重危害,切实立起合格的标准、树起党员的先锋形象。
“做”要对着问题改,从一开始就动起来改起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是做的开始,做是学的完成。对着问题改,就是要着力解决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反对西方价值观念,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着力解决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增强看齐意识,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心中装着党,时刻想着党,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着力解决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不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着力解决精神不振的问题,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工作,努力作为,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注意个人品德,建立积极向上、朴素生活良好情怀。问题在实践中产生,也要在实践中解决。每名党员都要从学习教育一开始就把自己摆进去,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一项一项研究、一个一个解决,做到即知即改、真改实改彻底改,在改的生动实践中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干”要迎着问题上,在攻坚克难中体现担当和作为。在吉林视察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贯彻落实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有一副担当的铁肩。迎着问题上,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看到问题不退缩、遇到难题不躲闪、碰到矛盾不回避,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向困难和问题“叫板”,主动应对复杂挑战、完成艰巨任务,在振兴发展的竞技场中实战锻炼。迎着问题上,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韧劲,埋头苦干、拼搏实干,在国资国企改革、服务业发展、扶贫开发“三大攻坚战”中展现好作风和新作为。迎着问题上,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地在发挥吉林“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的实践中勇于担责、主动作为,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明确的重点项目、重大任务,一个一个倒排工期,一个一个攻城拔寨,不见成效、绝不收兵。
“评”要用解决问题成效来检验,切实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党员,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行动,离群众最近,社会关注度高。评判学习教育是否真正取得实效,群众看得更清楚、更真切。最直接、最具体的标准就是看解决了多少问题,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实践中,既要看问题是否查清、找准,更要看问题是否真正得到了解决;既要看是否解决了现实紧迫问题,更要看解决的问题是否符合事业长远发展需要;既要看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是否正确,更要看结果是否经得起检验;既要看是否解决了面上的、普遍性问题,更要看是否解决了深层次、根源性问题;既要看是否回应了群众的呼声,更要看群众是否真正满意,切实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的新变化、新气象,努力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果转化为一个又一个“民心工程”。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六
道德和品行是一个人的灵魂。讲道德有品行要成为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做一个品德合格的明白人。下面是讲道德有品行做品德合格的明白人。
心得体会。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央开展“。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的方案提出,做合格党员,就是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其中,“讲道德、有品行”是做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之一。俗话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讲道德、有品行,就是做人要实,光明磊落。对于党员来说,就是要忠诚老实、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一要做老实人。共产党人做老实人,就是要忠实地面对党、面对组织、面对人民、面对同志。二要说老实话。说老实话,就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错误不隐瞒,坚持真理、尊重事实,切实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三要干老实事。广大党员要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大局为重、以发展为要、以民生为大,对工作尽力,对岗位尽责,对事业尽心,崇实干、用实劲、求实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
讲道德、有品行,要从慎初、慎小,从小事做起。党员的作风养成,要从日常处着手,从点滴中做起,从小事上破题,从细节上加分。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立德、修德、践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守住做人、处事、交友的底线。
讲道德、有品行,说到底就在于能否正确处理公、私二字。能不能做到严以用权,有没有正确的权力观,是不是真正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十分重要。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源头上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切实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权和法的关系,时刻要对手中的权力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为民用权。
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吃苦。做为组工干部,必须能够吃苦、甘于吃苦、善于吃苦,炼就一身做组织工作的过硬本领,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能时时刻刻作表率。要做到学习知识能够静得下心、坐得下来,提高能力能够熬得了夜、受得了累,调查研究能够走得了路、耐得住寂寞,接待干部群众上访时能够受得了气、受得了委曲,每一件事办得都是自己满意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丝不苟完成的,每一个。
工作方案。
都是精心设计的,每一个建议都是自己认真思考的,把工作做细、做精、做到位。
奉献。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组工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奉献精神,要正确对待自己,做到心理平衡;正确对待别人,做到包容豁达;正确对待社会,做到乐观向上。“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商。吏禄三百担,岁晏有余粮。年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要清淡生活享受,珍惜优越待遇,面对诱惑傲不长、欲不纵、志不满、乐不极,要知足、应知足、也知足。
人梯。组工干部要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对待工作要有平常心。把岗位当作干事的平台,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坦荡处事,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对待得失要有平常心。实事求是讲,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有比我们强的,有与我们水平差不多的,也有比我们能力水平差的,但应该看到,不管提拔啥样的,都是党的事业的需要,如果看到别人提拔了自己心里不平衡,尤其是看到自己认为比自己能力水平差的人提拔了,自己心里很不平静,这都是与我们的职业道德相背离的。
党员干部,有一种政治立场必须始终坚定,那就是党性;有一种道德境界必须始终固守,那就是品行;有一种榜样风范必须始终践行,那就是表率。
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发起了“总动令”,讲党性是前提,重品行是基础,作表率是途径,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坚持原则讲党性、永葆先进作表率,都须有良好端正的品行为坚实基石。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与“修身”即为人品、品行。品行是修身做人之本、修身做人之道。品行如同人之身影,自身往往看不到,可周围群众却一清二楚,它不仅关系着干部个人形象,而且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党员干部重品行,既要重政治品行,又要重生活品行,就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政治品德、生活品德是否高尚,做到“不以利害移操守”,从而达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至高人生道德境界。
党员干部重品行,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全局意识和宗旨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锐意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工作中高度负责。
第二,务必恪守公道正派。公道正派作为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既是恪守的职业道德又是独特人格魅力所在。这一点特别要求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按既定程序和标准办事,守土有责,敢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地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上来。
第三,务必做到求真务实。敢于坚持真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各项工作改革创新。
第四,务必做到克己自律、清正廉洁。要时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遵纪守规,自觉接受监督,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让选人用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七
通过“两学一做”活动,把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制度化、常态化,根据不同对象灵活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要求转化实际行动,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展示学习效果。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集中强调了守纪律、讲规矩问题,明确要求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个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守纪律是新常态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是党员干部正确履职用权、干事创业的必然要求;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贵在修炼政治定力。
坚定信仰,步调一致跟党走。信仰是人们关于普遍的最高价值的信念,体现对政治价值的认知判断和崇尚追求。崇高的信仰能净化灵魂、升华生命。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变成“墙头草”随风倒,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思想上就有了主心骨,就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作为党员干部对此不可有任何的迷惘迟疑,必须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高擎理想信念的旗帜,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万家忧乐注入心灵、立于胸襟,忠贞不渝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的要义在于绝对忠诚,忠心耿耿、始终如一,必须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坚决维护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的权威,爱岗知责、在岗思责、守岗尽责,对待工作要有等不得的事业心、慢不得的责任心、拖不得的进取心,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只有坚定崇高信仰,练就金刚不换之身,才能面对艰难险阻不屈服,面对严酷环境不畏惧,保证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和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一生一世做“中国梦”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八
日前,中共南开区委会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讨论会。区委书记薛辉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玉恒,区人大会主任王宝安,区政协主席郭建勋,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冯卫华出席。
专题讨论前,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天津日报》发表的题为《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的署名文章。薛辉指出,市委书记李鸿忠的文章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也体现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的要求。作为“关键少数”,要认真学习、仔细研读,把握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各理论中心组要把这篇文章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求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武装思想、指导实践。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讲道德、有品行,作砥砺品德的表率”这一主题,紧密联系思想和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大家表示,讲道德、有品行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要坚持对党初心如一、绝对忠诚,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自觉立德、修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守住做人、处事、交友的底线。
薛辉在讨论中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指出,讲道德、有品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现实需要,更是为官做人的立身之本。道德和党规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皆不可偏废。我们要把讲道德、有品行作为合格党员的标尺之一,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品格、提升道德境界、夯实道德基础;要始终把加强思想建设摆在首位,通过以德润心,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思想根基。每一名党员的一言一行都是风向标,党风不正,政风民风也会如多米诺骨牌顺势而倒,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德服人、以德聚人,通过身体力行,进一步促进政风民风转变,推动社会风气健康发展;有德无才办不成事,有才无德要坏大事,“关键少数”要带头讲道德、有品行,筑牢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
薛辉强调,要准确把握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做人之德。“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为官做人之德。一是明大德。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绝对忠诚于党,坚定理想信念,是排在首位的“大德”。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入党誓词,表里如一践行自己的誓言,不忘初心、忠诚如一,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二是守功德。党员领导干部要从基本的道德规范做起,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积极做良好社会道德的践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工作负责。三是严私德。要强化道德修养,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精华。党员领导干部要坐得稳、行得正,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做人做官都老老实实、堂堂正正、坦坦荡荡、清清白白;要带头抓好家风建设,做到家风正、作风淳、廉洁奉公,使家庭真正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共产党人本色的坚强阵地。
薛辉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作讲道德、有品行的表率。一要修好对党忠诚之心。对党忠诚必须把牢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必须把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对党忠诚必须践行党的宗旨,要始终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让南开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对党忠诚必须严格服从党的组织原则。坚决维护党中央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始终把“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元和纲,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二要修好个人干净之德。修好个人干净之德就要筑牢思想防线,长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要远离低级趣味,时时处处加强道德修养;要在思想深处敬畏法纪,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修好个人干净之德就要始终秉公用权。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心中要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要握紧纪律的戒尺,始终在法律的约束下作决策,在制度的笼子里办事情,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守中持正、在为民服务中彰显价值。修好个人干净之德就要坚持慎独慎微。能够反躬自省、谨言慎行;要在细微之处能够保持警醒、警觉,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三要修好敢于担当之为。修好敢于担当之为要做到“三有”。一是有责任。责任心强不强是衡量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作为“关键少数”,我们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站在全区发展的大局,努力将南开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二是有正气。正气就是要讲党性、讲原则,面对不正之风和错误言行,要挺直腰杆、敢于批评和抵制,敢抓敢管,尽职尽责;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在全区形成“严管就是厚爱”的良好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三是有能力。解放思想是提升能力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九
品德和品行是一个人言行举止的体现,它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展现。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良好的品德和品行更显得尤为重要。我曾经在生活和工作中体会到了品德和品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品德构建。
品德构建是品德和品行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良好的品德能够让人展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身的魅力。而要构建良好的品德,要从自身的内心做起。首先是要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德观念,懂得尊重、感恩、宽容、爱人等。另外,要注重做人的道德底线,坚决抵制各种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
第三段:品行表现。
品行表现是品德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其最具体的表现方式。一个人的品行表现关系到他的形象和声誉。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中,品行表现都要做到有节制、有度量、有分寸。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发火和失态,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谅解。
第四段: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一个人品德和品行的体现,一个人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不仅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能够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实现共同的目标。在团队中,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不断推动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第五段:总结。
品德和品行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品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信,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团队合作中也要注重品德表现,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推动团队不断前进。只有注重品德品行,方能更好地获得成功和幸福。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一次重大实践。“做合格党员”是每个党员入党后始终面临的政治课题,而今,“两学一做”已成为时下的一个政治热点,我们必须按照新时期“四讲四有”的标准,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讲政治,有信念。做合格党员,首先就是要解决政治合格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当前党内仍有不少同志存在政治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动摇、党的观念淡薄等问题。在“十三五”这个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作为学习教育的一个根本要求来贯彻,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把爱党、护党、为党落实到一言一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讲规矩,有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来,中央大兴反腐之风,一大批领导干部因违法乱纪被彻查而纷纷落马。谈及腐败,最根本的就是没有坚守“底线”,不少干部都是心存侥幸,善于用“手段”掩盖自己的违法行为,在贪欲面前纵容自己,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变着花样收敛钱财,腐败之风不减,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的纪律。党员干部作用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者,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和作风,必须严格遵守党的规矩,依法办事,要时刻用党章党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廉洁从政,做到不踏红线、不触高压线,要时刻手握戒尺,心存敬畏,常常“照照镜子”“正正衣冠”,擦亮双眼,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糖衣炮弹”的攻击。
讲道德,有品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政治品性,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现实所需。党员身份代表的就是一种“标杆”、一种“模范”,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中,因此需要慎言、慎微、慎行,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抵制诱惑,客观公正,做到言行一致,真真切切地做百姓的公仆,为百姓谋福利做实事,不断修炼自身的道德定力。
讲奉献,有作为。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是我们入党时,面对党旗发出的宣誓,崇高的理想信念要转化为现实行动才有其实际意义。“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关键期,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切实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知行合一,干一行爱一行,把争做合格党员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率先垂范、注重实干、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做合格党员,就要把党员的标杆立起来,牢牢抓住“四有”标准,争做新时期合格党员。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一
xx年8月27、28、29三天,我们实验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过程中,我也收获颇多,倍受鼓舞。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和一些感悟。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这本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没有生活的空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践行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二
“从教越久的教师越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学生,其实,有时我们离孩子很远,提倡做课前调查,意义正在于此。”近日,在20xx浙江省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会上,开课老师之一、温州瓦市小学教师黄又绿在课后分析时,强调了充分研究、了解学生对于小学品德教学的重要意义。
据了解,我省小学从20xx年开始进入新课改,至今7年,已完成了小学六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第一轮培训,也就是教师的上岗培训。针对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从今年开始,省教育厅开始举办各学科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计划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开展第二轮培训,解疑答惑,引领教师更好地把握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改目标。
作为三人小组的代表,黄又绿老师介绍了三节课的教学设计的经过和感悟。她认为,要上好品德课,首先要研读教材,通过教材设置读出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其次,教学的目标定位不仅包括目标是什么,还包括目标把握在哪个层级。也就是需要研究学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应该知道什么,怎么让孩子知道。通过这次开课,黄老师说: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读懂学生”对教学是多么重要。只有读懂了学生,我们采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才能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才能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有实效性。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品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在接受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在这里,我将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探讨品德教育对我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分享一些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和体验。
首先,品德教育是我成长路上的指南针。人们常说,品德是一个人的根本,是塑造个人形象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习品德教育,我意识到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美德的重要性。这些品德,不仅可以影响个人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比如,只有通过乐于助人,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通过诚实守信,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推动社会的信用建设。因此,品德教育对于我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可以让我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获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其次,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品德培养需要长期坚持和实践。在学校,我们经常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社会福利院、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使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我既能锻炼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加深对品德的认识。比如,参与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我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同情心;参观社会福利院,可以让我感受到老人们无私的奉献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这些实践,我逐渐明白了品德的真谛,体会到了培养良好品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再次,培养良好品德需要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一个人的品德表现往往与他的修养水平息息相关。通过学习品德教育,我明白,一个品德优良的人,往往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所谓修养,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理解中,修养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要懂得礼仪、守纪律、遵守法规等基本原则。其次,要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同时,一个有修养的人还要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要关注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以提高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在这个方面,我在学校的修身课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培养了一定的修养水平,让自己在人群中更加自信和受人尊重。
最后,家庭教育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石。从小,父母和长辈的言行举止就深深影响着我们。在我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始终强调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品德素养。他们从小事做起,教会我如何待人接物、处理矛盾等。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培养良好品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中注重品德教育,让孩子在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会对孩子的品德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品德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品德教育,我认识到品德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明白培养良好品德需要长期坚持和实践,体会到培养良好品德需要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同时也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培养良好品德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品德教育,不仅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四
人的品行是一个人修养和素质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社会形象和待人接物的能力。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逐渐体会到了良好品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尊重、诚信、宽容和自律等品行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尊重是一种基本的品行。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尊重是我们应该展现出的最起码的态度。无论对待谁,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的个人权利和尊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善待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在沟通中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只有尊重他人,我们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较难相处的同事,通过尊重对方的职业能力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我们逐渐建立了相互理解和合作的关系。在生活中,尊重他人意味着不侵犯他人的隐私和利益,这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
其次,诚信是品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不仅是对别人的承诺和约定的兑现,更是一种坚持真实和正直的价值观。诚信是构建信任的基础,在商业交往中尤为重要。在我个人的工作中,我始终秉持着“一诺千金”的原则,履行自己的承诺,不轻易改变主意。这样不仅能够树立良好的口碑,也能够建立起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诚实守信的品行也能够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再次,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行。在面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时,我们应该对其保持宽容的心态。宽容是一种修养,是展现自身修养和大度的方式。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错误而怀恨在心,应该学会宽容和原谅。只有宽容他人,我们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同事,因为她的粗心大意导致了一次严重的失误,我表现出了宽容和谅解,不仅让她感到愧疚和感激,更让我们的工作关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宽容是一种善待他人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智地看待事物,增加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度。
最后,自律是一种追求与规范。在品行上,我们需要自律,要能够自我控制和约束。自律是一种自我要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有自律,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自律还涉及到自己的时间管理和对待工作的态度。通过自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我的工作中,我不断提升自己的自律意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时间安排,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绩效,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总之,品行是一个人修养和素质的体现,也是个人和社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尊重、诚信、宽容和自律等品行的培养和修炼,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品行和修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时也能够影响和改变他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发扬这些品行,以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五
品德,在我们的人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品德就是他的命运。”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这句话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注重品德,因为一个人的品德往往可以决定他的一生。在首先认识到品德的重要性之后,我开始关注我的品德修养,下面我会分享我的体会和经历。
第二段:学习品德的必要性。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品德是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的。因为品德是反映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德行天下,民贵君子。”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在道德的高度上建立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能力。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如何处理生命中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注重修养品德,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有道德和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第三段:我的品德之路。
我从小就很注重品德,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的品德修养不断提高。如今,我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同时,我追求高尚的品德标准,包括正直、诚实、恪守承诺、有责任感、有同情心及宽容等等。我努力去实践这些品德标准,使得我的生活更加美好。当然,我也经常会犯错,不过我会站起来,认真反思,并且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四段:品德对人生的影响。
对我来说,品德是当代最重要的内容。它贯穿整个社会生活,影响到人的行为,判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也就是说,品德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品德差的人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而品德好的人相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的有优势。一个人的品德好坏不仅决定了他的职业前途,还决定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不仅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还能够在生命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获得更多的成功。
第五段:总结。
维护优秀的品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懂得品德,就能够懂得真正意义上的做人之道。通过对品德的关注和追求,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增强自己的价值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心去学习和实践品德,就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六
--年8月27、28、29三天,我们实验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过程中,我也收获颇多,倍受鼓舞。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和一些感悟。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这本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没有生活的空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践行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七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哗众取宠的表演,口是心非的调查,浅尝辄止的体验,空洞苍白的夸奖,敷衍了事的合作,热衷赶场的辩论……究其原因,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老师在处理教材时出现了问题。
下面就《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处理,浅谈我的几点体会。
教材中有些是大题材,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样的课范围很大,要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的材料才能阐明主题。一堂课容量这么大,很容易导致大而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如果缩小角度,尽量从小处着眼,效果反而会好。
我的处理方法是:
1、看看自己所用的本子有什么问题?(作业本有的只用正面,而且还空行写,有的本子上画的是漫画,有的本子只写了几个字,有的本子被撕掉了多页,有的新本子就成了草本纸,还有的残破碎裂……)。
2、带着学生一起去逛校园,摸绿树,看小鸟,然后讲述一张纸产生的过程,一次性筷子产生的过程,聊一聊为保护密云水库各家各户所做的努力。
3、学生回家后写一写现实,画一画将来,想一想办法。
4、在第二节课中,“我为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献计献策。
通过这样处理教材,孩子或多或少已经意识到了如果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枯竭了,我们将很难从别处得到补充,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了。
有的主题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和观察能力,这样虽然是离学生较远的事物,但是却可以使学生产生近距离的感受。
如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一课中,因为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服饰了解并不多,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过,感觉这些内容离学生的距离是很远的,所以我这样处理教材。
1、借来十套少数民族的服装和几组土家族服饰的玩偶,以学生质疑、教师引导方式学习,使学生了解部分民族服饰的特点。
2、通过让学生欣赏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服饰的多姿多彩,感悟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深入探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民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4、过小组汇报交流和欣赏服饰图片,从中体验收获的喜悦。
5、组织“猜一猜”活动,请各组拿出盒子里的玩偶,根据它的服饰猜一猜,是哪个民族?并说出理由,并由教师揭示谜底。
6、让学生欣赏视频《中华大团圆》,体现团结和睦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旋律,感受56个民族团结友爱的欢乐场面。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服饰少了陌生感,多了亲切感,教学内容一下与学生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学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到社会中去观察、聆听、体会周围的一切。
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让学生在周六日或者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没有了纸上谈兵,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些内容是相对滞后的,因此,我们应进行及时地二次开发,如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一些学生关心的、有意义的问题。
我在教学《青铜时代的辉煌》一课时,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你在详细查阅司母戊鼎的相当资料后,说一说,这尊国宝姓“司”还是姓“后”?”
上课时,就这个话题进行一次辩论会。
因为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辩论,所以学生们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些内容虽然教材中的,但是通过辩论,学生们了解了商代青铜制造业的规模与工艺,了解了青铜时代的辉煌,同时也领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美。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学习应该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这点的收获也许比“后母戊鼎”更重!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相对枯燥的,这时,就需要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解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教学《这里是北京》一课时,如果让学生机械记忆十六个区县名称,那将是乏味的,效果也不会理想,所以我先充分利用政区图和地形图,建立一个整体的印象,再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学生搜集的文字资料使学生对古都北京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在教学中,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我制作了ppt课件,把重点的内容用ppt呈现,特别是在学习区划时,我先是用了动画,给学生讲解北京市十六个区县的位置特点,然后教学儿歌,“东城西城是内城,海阳丰景四外城,通过大房门,一路昌顺平,来到远郊密怀庆”,边看儿歌,边理解北京市十六个区县层层包围的结构特点,再按儿歌中的顺序,理解反“s”形的排列顺序。在学生初步利用儿歌记忆北京市区划后,我用了“触发器”制作区划记忆练习,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练习的随机性,实践证明,效果较好。学生兴趣深厚,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认识和记忆行政区划的一大难题,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掌握了课上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八
品德是一个人最根本的素养,也是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树立良好的品德,不仅对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还能够在社会中展示出自己的价值。近年来,“树品德”成为了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我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深感树品德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特在此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正文1—树立品德的意义。
树立良好的品德意味着一个人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人际交往中,品德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基石,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拥有良好品德的人,他们待人真诚、宽容,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此外,品德也是一个人自律和道德自觉的体现,有了良好的品德,我们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并且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第三段:正文2—如何树立品德。
树立品德需要始于平凡小事,并要贯彻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应当注重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要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并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自己的计划去执行。其次,做一个善良友好的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用我们的爱心温暖他人的心灵。另外,要学会宽容和包容,我们都有自己的不足和错误,理解别人的过错,也容忍别人的不完美。最后,要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和推卸责任。只有主动承担责任,才能获得成长和进步。
第四段:正文3—树立品德的价值。
树立良好的品德不仅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有品德的人,能够为社会带来正能量,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奉献精神、友爱、公正等品德价值观的传播,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外,一个有品德的人还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因为品德是他人评价我们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社会竞争中,良好品德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和发展空间。
第五段:结尾。
通过树立品德,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更好的人。树立品德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实践,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品德是人生的底色,我们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在社会中拥有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一起相互影响,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为构建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秀品德品行心得体会(案例19篇)篇十九
品德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总和,考核品德则是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品德表现进行评估。在这次考核中,我通过参与和观察,收获了许多关于品德的心得体会。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弘扬道德风尚,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努力追求的目标。
【正文一】。
首先,品德涵养是培育妥善做事、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等美好品质的关键。在考核活动中,我看到了很多同学主动帮助他人的场景:有的同学看到老师摔倒了,立刻上前扶起;有的同学看到朋友鞋子磨破了,主动帮忙修补。这些细微的举动,无疑是体现了同学们的品德。而培养良好的品德,需要我们从小从点滴做起,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和磨炼,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素质。
【正文二】。
其次,品德是与人相处的基础。在团队中,我们需要协作,需要相互信任和理解。而优秀的品德,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在一次合作任务中,我的担任负责人,我发现在团队中大家都能够主动遵守规则、积极互助。这样的团队氛围,使我们能够安心工作,减少擦架和矛盾,加强了我们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正是良好的品德,让我们的团队更加团结,也更加成功。
【正文三】。
另外,品德也是塑造个人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无疑告诉我们,仅凭外表可见的东西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品德。而一个人的品德素养却能够在无形中传递给他人。正如大浦中所实行的“零碎着装”考核,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因为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等都是品德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考核,提高学生对品德的重视。
【正文四】。
最后,品德也需要我们的自觉努力。在课堂上,我们需要严守学校规定,课堂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积极互助,守规矩、讲道理。这些并非是一时的功课,而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长期坚持的。事实上品德教育并非是一门学科,只有在我们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努力培养,才能够切实提高我们的品德素质。
【结束语】。
品德教育和考核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一种对整个社会的期望。对于一个人而言,品德决定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此,我们要在事事上做到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做一个使人佩服、尊敬的人。只有注重品行修养,才能成就真正的人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