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

时间:2025-01-23 作者:雨中梧

教案模板能够提供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框架,有助于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一些精心设计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教师们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一

《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章第1课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倍数与因数的含义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该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3、5倍数的特征以及质数合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了解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倍数与因数关系过程中,感受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通过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我认为是理解并掌握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找7的倍数。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之始,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很重要。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课我主要采取以讲授法为主,辅助以启发式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等来展开教学,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本节课我对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自主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所以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求知欲。

在上课之初,我会播放国庆70周年阅兵的视频,让学生们一起再次为祖国妈妈庆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同时祝福祖国妈妈繁荣昌盛。接着屏幕放大阅兵的两个方阵,请学生们算一算各有多少人?学生不难给出算式为94=36(人),57=35(人),顺势询问算式中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新课。

通过视频导入,一方面增加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

环节二、诱导启发,发现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2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辨析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首先,通过导入的问题,让学生们观察算式94=36,讲解这里的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然后让学生们根据57=35,思考“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学生们会有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的错误回答。部分学生会质疑这样的表述到底35是谁的倍数,5和7是谁的因数。进而师生共同探究发现正确表述: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顺势强调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同时指明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在整个过程中肯定学生们的发现,并给与正面的评价。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大屏幕中的算式253=75,205=100,再来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学生们会准确的回答出75是25和3的倍数,25和3是75的因数。100是20和5的倍数,20和5是100的因数。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在表述倍数与因数关系时一定要注意,由于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应该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对于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认真思考问题,向学生们投入更多的赞美语言。

活动二:找寻7的倍数。

首先,在学生们可以根据给出算式顺利表示出倍数与因数关系后,让学生们思考“屏幕上哪些数是7的倍数”,独立思考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报的结果会有:7=71,14=72,77=711,所以7、14、77是7的倍数,表明这是利用本节课的倍数与因数关系去解决问题。还有14÷7=2,14是7的2倍,17÷7=2......3,17不是7的倍数等答案。指出这是利用除法去解决的,可以整除的都是7的倍数。顺势带领学生总结其实在倍数与因数的关系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余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在这些活动中,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环节三、实践练习,巩固新知。

我设计了课后试一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进一步明确倍数与因数的含义,进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环节四、引发反思,全课小节。

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师生共同完成课堂评价。

环节五:布置作业,课后提高。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我将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课后练习;选做题是找找生活中的运用。

二、说板书设设计。

黑板上呈现的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设计以提纲式的板书为主,这样可以很直观、很清晰、更明了的整课内容展示出来,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二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

本节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但采取借班上课的形式,选取了四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已经分段认识了亿以内的整数,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但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本节课的在设计理念上,本人总结四点特点,而这四个特点也刚好在我教学的四个环节中生成: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思考“哪几种拼法”时,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想象,也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这样既符合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有不同,老师有针对的引导,其次,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能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的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

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教师提出问题“任意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6、11、16和24的因数,思考: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在研究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引导,学生的思维有了明确的指向,便于通过探索发现规律。

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要树立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发展服务的意识,不能关注短效、急功近利。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就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后劲。如在备课之初,在是否需要完美数的介绍这一抉择上,教师反复考虑: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表达因数与倍数的整体关系,很多老师在设计内容时,都在一个课时就将求因数和求倍数的方法全部包含。但最终本人选择舍去求倍数,把它放在了后面的课时学习,将完美数的介绍以及小故事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三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4)教学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

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4)判断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递深,形成了反思、学习和强化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做出“6是倍数”的正确判断之后,并不简单换章,而是以此为契机“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以谈话导入,形成知识相互的联系与区别,谈话: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所以6可能是某些数的倍数,也可能是某些数的因数,那我们就来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数吗?”

(5)讨论互评,自主学习。

放手让学生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寻到互学,请学生板书,

学生评价,“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介绍给大家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36=36。

36÷1=36。

2×18=36。

36÷2=18。

3×12=36。

36÷3=12。

4×9=363。

6÷4=9。

6×6=36。

36÷6=6。

(6)自主不失指导,掌握不失总结。

如:提问:5为什么不是36的因数?(因为36÷5不能整除,有余数)。

小结:不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数就不是这个数的因数。

小结:我们即可以从乘法算式,也可以从除法算式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提问:那对于一个数的因数从36的因数、15的因数这两个例子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对于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它们是不同的,但通过乘法算式、除法算式又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联系的。

xxxx。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四

本课是在学生对乘法运算和对长方形的长、宽、面积的关系已有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设计让学生经历操作引入概念、探索寻求方法、观察概括规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建立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概括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为此,教材安排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用12块大小同样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得出乘法算式,进而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直观描述概念的意义。第二,在学生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寻求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概括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第三,概念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部分内容层层递进,浑然一体,“四基”“两能”的落实,为后继学习夯实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认识了一个数的几倍等,经历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学习活动,积累了部分数学活动经验,这些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虽然此阶段的学生仍以直观思维为主,但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正逐步完善,加之小学生天生的模仿能力,使得探索学习本课知识成为可能。但小学生注意力分配能力不强,纷繁复杂的概念关系和倍数因数的多样求法易让其晕头转向,令人欣慰的是小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总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新概念的学习必然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撑,整合了视频交互系统的摄像、批注、抓捕、音视频链接等多种功能,外显学生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有利于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实现课堂的开放性和交互性。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学习轻松愉悦,积极主动。

基于这些思考,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写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特征。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维的水平,培养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下面我结合教学流程图,说说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如何与本课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作简要分析。

整合点一:视频创设情境,趣味导入揭课题。

倍数和因数是表示关系的一类概念,有关系是建立概念的必要条件,为此,链接视频《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以创设情境,“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父子关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用生活概念类比数学概念,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地揭示了课题。

整合点二:批注整理语序,形象支撑突重点。

活动一,拼图写算式,引入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因为倍数和因数之间关系复杂,描述概念的语句冗长,学生常常被绕晕了头,甚至混淆概念。课中,采用白板的批注功能描出“语序”,图示注明概念表述的语言顺序,辅之以形象支撑,降低了学习难度,突出了教学重点。

整合点三:抓捕学习信息,以学定教破难点。

活动二和活动三,探索方法,概括特征。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特性,写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也多样化,形成了教学的难点。为此,设计“学”在“教”前,让学生先行尝试,采用摄像择点抓捕(课件呈现捕获图片),调研学情,对比全面的和漏缺的、有序的和杂乱的……捕获差异资源,把“学”的信息变为“教”的资源,让“学”为“教”所用(课件呈现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互动探究中互补,从而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出写倍数和因数的方法。随后再次采用电子白板的随机批注功能,聚焦倍数和因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一数数量,拖拉板书,总结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在视频捕获、聚焦对比、互动交流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整合点四:链接互动游戏,巩固新知巧检测。

借助白板的视频链接和ppt的批注功能,设计“心随我动,快乐大转盘”游戏,巩固概念,检测新知:说说两个数的关系,任意转动一次,用上倍数因数说出所指数和指定数的关系;设计转盘上的数字,写出指定数的倍数和因数,巧妙地巩固了新知,最后完成检测作业。

本课,有了多媒体视频交互系统的支撑,在“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之下,用动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片段创设趣味性情境,架设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引发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心向;调研学情,视频择点抓捕,捕获“学”的差异资源为“教”所用,实现了知识的自主生成;巧用批注以聚焦观察,在互动互补的快捷反馈中,强化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课末,“心随我动,快乐大转盘”游戏更是把课堂学习推向高潮,引领学生享受着幸福的学习之旅。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敬请指导,谢谢!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五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教师的8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倍数与因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章第1课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倍数与因数的含义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该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3、5倍数的特征以及质数合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了解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倍数与因数关系过程中,感受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通过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我认为是理解并掌握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找7的倍数。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之始,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很重要。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课我主要采取以讲授法为主,辅助以启发式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等来展开教学,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本节课我对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自主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所以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求知欲。

在上课之初,我会播放国庆70周年阅兵的视频,让学生们一起再次为祖国妈妈庆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同时祝福祖国妈妈繁荣昌盛。接着屏幕放大阅兵的两个方阵,请学生们算一算各有多少人?学生不难给出算式为94=36(人),57=35(人),顺势询问算式中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新课。

通过视频导入,一方面增加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

环节二、诱导启发,发现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2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辨析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首先,通过导入的问题,让学生们观察算式94=36,讲解这里的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然后让学生们根据57=35,思考“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学生们会有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的错误回答。部分学生会质疑这样的表述到底35是谁的倍数,5和7是谁的因数。进而师生共同探究发现正确表述: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顺势强调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同时指明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在整个过程中肯定学生们的发现,并给与正面的评价。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大屏幕中的算式253=75,205=100,再来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学生们会准确的回答出75是25和3的倍数,25和3是75的因数。100是20和5的倍数,20和5是100的因数。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在表述倍数与因数关系时一定要注意,由于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应该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对于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认真思考问题,向学生们投入更多的赞美语言。

活动二:找寻7的倍数。

首先,在学生们可以根据给出算式顺利表示出倍数与因数关系后,让学生们思考“屏幕上哪些数是7的倍数”,独立思考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报的结果会有:7=71,14=72,77=711,所以7、14、77是7的倍数,表明这是利用本节课的倍数与因数关系去解决问题。还有14÷7=2,14是7的2倍,17÷7=2......3,17不是7的倍数等答案。指出这是利用除法去解决的,可以整除的都是7的倍数。顺势带领学生总结其实在倍数与因数的关系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余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在这些活动中,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环节三、实践练习,巩固新知。

我设计了课后试一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进一步明确倍数与因数的含义,进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环节四、引发反思,全课小节。

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师生共同完成课堂评价。

环节五:布置作业,课后提高。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我将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课后练习;选做题是找找生活中的运用。

二、说板书设设计。

黑板上呈现的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设计以提纲式的板书为主,这样可以很直观、很清晰、更明了的整课内容展示出来,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六

倍数和因数一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中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主要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学会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和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5、难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进一步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数倍数或因数,这一点学生往往搞不清,为了使学生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举了生活中的兄弟关系,母女关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从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数,又把学生举的一个3的倍数的例子有目的地写在黑板上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学生在举例子时说出来的数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找出3的倍数,促使学生去关注思想方法,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比赛的形式要求学生有序地写出2、5的倍数,然后在整体观察2、3、5倍数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讨论,一个数倍数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念的能力。

(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从例中看出4、3、6、2、12、1都是12的因数,那我们可以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先让学生独自找36的因数,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是怎么找的,通过几位学生找的方法的比较得出较合理的方法。接着又找了15、16的因数,归纳出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四)全课小结。

(五)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又补充了两个练习:

1、判断题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出示几张数字卡片。从中选择只有倍数和因数关系,比谁选择得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七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生:1×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12个,摆了一排。

生:三四十二。

生齐:2×6。

师: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生1: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师:3、18、36都是36的因数,只有这3个吗?

生1:1。

生2:4。

生3:6。

师:其实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能力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张老师作一下详细说明,因为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完成,下面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合作,也可以单干,想一想怎么不遗漏,注意了,当你找出了36的所有因数,别忘了填在作业纸上,如果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下面更好。

学生填写时师巡视搜集作业。

师:张老师找到了3份不同的作业,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份作业,可有意思了。我把他命名为a、b、c师板书。

a:2、4、13、12、18、36。

b:1、2、4、3、6、9、12、18、36。

c:1、36、2、18、3、12、4、9、6。

师: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沉默)一点都没有我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吗?你先来。

生1:都对的。

师:有没有道理?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挺困难的。

生2:写全了。

生大声说:没有!

生:没有写全,少了3、6、9。

生:36÷4,只写了4,没写9。

师: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

生齐:两个两个找。

生2:先把1写在头,36写在尾,然后再把2写中间,这样依次写下去,这样比较美观。

师:张老师提炼出两个字:“顺序”,好象还不仅仅是因为粗心的问题,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

师:第二个同学有没有找全,有没有更好的建议送给他。

生:他应该把4、3调换一下。

师:你想提出抗议吗?你们觉得有顺序吗?(有)你自己来说?

生:他们那样还要头对尾头对尾的,像这样直接就可以写了。

师:有没有听明白,也是同样一对一对出现的。

生:大小没有排,b大小排完后从小到大很舒服。

师:你看你那个舒服吗?

生:舒服。

师:正是因为你的质疑,他把方法说了出来。他用了什么?

生:乘法口诀。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出的发言,正是你们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有没有问题。

生1:找到开始重复就不找了。

生2:我认为应该找到比较接近如5、6,7、8找到比较接近就可以了。

师:体会体会1、学生:36、2、学生:18、3、12、4、9、6这两个因数在不断接近,接近到相差无几。

生:

生:直接找更大数的所有的因数,这个同学很厉害,已经在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在找一个因数的个数了。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有办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遗漏。试一个。20。

生齐:1、2、4、5、10、20。

再试一个:15,写在练习纸上。学生汇报。

师:寻找一个数掌握的不错,这节课还要研究倍数呢。会找一书的倍数吗?找一个小一点的,3的倍数,谁来找一个。

生:21、300。

师:你能把3的倍数全部写下来吗?

生:不能。太多太多了。

师:那怎么办?写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试试看。

学生练习纸上完成,汇报。

师:同学们虽然找的答案差不多,但脑子里的方法各不相同。我想听听你是怎样找的?

生1:3×1、3×2。

师:能理解吗?

生1:3+3=6、6+3=9。

师:有理吗?不要小看加3了,当到数大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生:略。

师: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掌握了吗?试一试。7的倍数。

学生练习纸上完成:50以内7的倍数。

师:谁来说说这一次你找了哪几个?

生:7、14、21、28。

师:为什么不加省略号?

生:因为给了一个限制。

师:任何自然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吗?

生:略。

三、感受倍数和因数的神奇奥秘。

生1:27。

生2:36。

师:把你知道的两位数跟同桌说一说。

学生同桌说,师:如果把你们说的两位数按一定顺序排出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排数,是这样吗?屏幕展示:

18、27、36、45、54、63、72、81。

仔细观察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9的倍数。

师: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9的倍数,8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8的倍数)。

师:发现了什么?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9的倍数,8颗珠子拨的两位数(不一定都是8的倍数),7颗珠子、6颗珠子呢?其实这里的学问没有同学想的那么简单,张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自己在草稿本上画一画珠子,看看6颗5颗4颗拨出的两位数到底和珠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这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规律,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其实不仅在计数器上找到一些有趣的规律。

生1:1。

生2:99。

师:还有谁要发表的?

生3:9。

师问生2:为什么认为99的因数最多?

生:9是最大的。

师:张老师公布一下答案:60。

师:可以一起找一找。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比99多多了。是不是数越大,因数就越多。你们知道一小时有多少分?(60分),一分=60秒,这里的60和刚才的60有关系吗?这里的60就和100以内的因数有关系,你们相信吗?特意给大家带来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字王国》,学生读有关资料。

师:相信了吧,其实张老师一开始也是特别不相信,咱们历法上面的。

生:1、2、3、6。

学生试这四个数。

师:写出所有的因数,然后把自己给去掉。

生:好奇心。

师:数学家们能透过枯燥的数学本身看到里面的东西,就像我们今天这堂课一样,透过数字蕴藏着大量丰富的规律。高斯曾经说过的把数学比作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我们研究的只是数论中的最最基本的一些小常识,换句话说这堂课我们没有摘取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我们摘取的只是皇冠上一小粒一小粒的珠子。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八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有序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让学生针对12个正方形的摆法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数学中自然数和自然数之间也有各种关系,初步体会数和数的对应关系,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二)情境体验,理解概念: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1)情境体验,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意义。让学生根据12个正方形的不同摆放方式写出算式,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

(2)在具体的乘法算式中,理解倍数和因意义。这样做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拓展了空间。根据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余两道乘法算式模仿的说一说,充分的读一读,在通过“能说4是因数,36是倍数吗?这一反例的教学,充分感受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明确: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时,让学生充分地读一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再通过对反例的辨析,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

接下来结合板书算式,考考大家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若学生没有举到除法算式,就由老师举例一道除法算式。“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学生自由发言,统一认识。

小结: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只要满足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等于另外一个自然数,它们之间就存在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是探索方法,发现特征: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找一个数的因数,为了考查学生的动手有的可能是用乘法想(乘积是20的两个数是20的因数)有的可能是用除法想(除数和商都是20的因数)这两种方法都出现一个问题:无序。从而导致重复、遗漏现象。为了解决问题,我再次放手,小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求”怎样找才会有序,找到什么时候为止”?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按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找到两个数接近为止。并通过找三个数的所有因数,而找出引述的特征,从而在互相评价、充分比较、集体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接下来找一个数的倍数。我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了一个个问题链,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怎样找才能有条理?比一比谁找的倍数多?能把3的倍数全找完吗,应该怎样表示问题的答案?你有什么窍门找一个数的倍数?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并在找因数特征的基础找到倍数的特征。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九

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教师的8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倍数与因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倍数与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章第1课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倍数与因数的含义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该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3、5倍数的特征以及质数合数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了解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倍数与因数关系过程中,感受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通过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我认为是理解并掌握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找7的倍数。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之始,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很重要。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课我主要采取以讲授法为主,辅助以启发式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等来展开教学,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本节课我对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自主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所以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求知欲

在上课之初,我会播放国庆xx周年阅兵的视频,让学生们一起再次为祖国妈妈庆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同时祝福祖国妈妈繁荣昌盛。接着屏幕放大阅兵的两个方阵,请学生们算一算各有多少人?学生不难给出算式为94=36(人),57=35(人),顺势询问算式中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新课。

通过视频导入,一方面增加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

环节二、诱导启发,发现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2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辨析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首先,通过导入的问题,让学生们观察算式94=36,讲解这里的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然后让学生们根据57=35,思考“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学生们会有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的错误回答。部分学生会质疑这样的表述到底35是谁的倍数,5和7是谁的因数。进而师生共同探究发现正确表述:35是5和7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顺势强调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同时指明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在整个过程中肯定学生们的发现,并给与正面的评价。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大屏幕中的算式253=75,205=100,再来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学生们会准确的回答出75是25和3的倍数,25和3是75的因数。100是20和5的倍数,20和5是100的因数。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在表述倍数与因数关系时一定要注意,由于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应该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对于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认真思考问题,向学生们投入更多的赞美语言。

活动二:找寻7的倍数

首先,在学生们可以根据给出算式顺利表示出倍数与因数关系后,让学生们思考“屏幕上哪些数是7的倍数”,独立思考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报的结果会有:7=71,14=72,77=711,所以7、14、77是7的倍数,表明这是利用本节课的倍数与因数关系去解决问题。还有14÷7=2,14是7的2倍,17÷7=2......3,17不是7的倍数等答案。指出这是利用除法去解决的,可以整除的都是7的倍数。顺势带领学生总结其实在倍数与因数的关系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余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在这些活动中,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环节三、实践练习,巩固新知

我设计了课后试一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进一步明确倍数与因数的含义,进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环节四、引发反思,全课小节

通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师生共同完成课堂评价。

环节五:布置作业,课后提高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我将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课后练习;选做题是找找生活中的运用。

黑板上呈现的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设计以提纲式的板书为主,这样可以很直观、很清晰、更明了的整课内容展示出来,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4)教学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谈设计理念:

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三、谈教学过程:

(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

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4)判断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递深,形成了反思。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一

本课教学内容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第70~72页。

例1通过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础上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例2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并结合“试一试”引导发现一个数倍数的特征。例3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再结合“试一试”引导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三)教学环境分析。

这节课,我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依托多媒体互动视频教学系统来开展各项活动,力求通过多媒体互动视频教学系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将学生操作和思维清晰地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知识技能: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数学思考: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解决问题: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能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真真切切地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按要求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整合点1:用图像声音创设情境。

第一步,情境导入。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帮助神探柯南破译密码的问题情境,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突出“倍数”和“因数”这两个关键词之后,板书课题,揭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整合点2:用直观演示深化体验。

在“建立概念”部分,通过这样几个层次,进行教学。学生根据活动要求操作思考,我把学生的操作情况通过摄像头整体投射到屏幕上,根据学生的汇报把相应的组满屏显示,并把各种拼法及对应的算式剪切入电子白板中,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通过旋转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代表同一种拼法。根据学生得出的乘法算式,拖出本节课的两个概念,并让学生举一反三,说说这两个算式中数字间的倍数和因数关系。

整合点3:用动态展示突出本质。

在“应用概念”部分,通过这样几个环节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自己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在学生汇报找到的3的倍数时,有选择性地进行截屏,同时展示学生多样化的方法,让学生比较、辨析、优化,建立有序地寻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根据3个实例,归纳倍数的特征,我使用白板的圈画功能,形象地突出了倍数的特点,突破了难点。

接着教学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归纳因数的特征。在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探究后,我将学生中两种典型的想法,同时呈现在白板上,这样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清晰地展示了出来,在此基础上点拨提升,通过层技术显示几乘几等于36和36除以几等于几,这两个一般性的算式,并通过圈画突出列举的有序性,强调“成对找,分开写”的口诀。接着归纳因数的特征,我仍使用白板的圈画功能,突显了因数的特征。新授结束后,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在白板上操作,及时进行方法的巩固。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在回顾总结时,我通过重点画面的回放,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课始的问题,有问有答,前后呼应。最后进行检测反馈。

多媒体互动视频教学系统有着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和便捷的信息采集功能,能够将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即时保存,随时调用。在本节课中,学生操作、探究得到的各种生成性资源被有选择地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点拨提升,言之有物、针对性强;而且这些生成性资源还是下一环节必要的教学素材,这样环环相扣、前后贯通,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倍数和因数的世界。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二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大公因数、小公倍数提供了需需且重要铺垫。(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略)。

二、说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但采取借班上课的形式,选取了四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已经分段认识了亿以内的整数,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刚学完)。但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三、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在设计理念上,本人总结四点特点,而这四个特点也。

刚好在我教学的四个环节中生成: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思考“哪几种拼法”时,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想象,也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这样既符合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有不同,老师有针对的引导,其次,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能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的抓住了学生思维的“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练习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发现和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识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

3、在学生探索与交流的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我们已经掌握了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填空。

5的倍数有:()。

7的倍数有:()。

5和7的公倍数有:()。

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

3、完成练习四第5题。

(1)理解题意,独立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汇报结果,集体评讲。

(3)观察第一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每题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呢?(倍数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第二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征?(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在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4、完成练习四第6题。

你能运用上一题的规律直接写出每题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

交流,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提高训练。

1、完成练习四第7题。

(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填表。

(2)你是怎样找到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的?

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6)。

2、完成练习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你能说说,他们下次相遇,是在几月几日吗?(8月24日)。

你是怎样知道的?

要知道他们下次相遇的日期,其实就是求什么?(6和8的最小公倍数)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同学们又掌握了一些比较快的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办法,开展有条理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办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办法,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今日我们继续完成一些公因数、公倍数的有关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写出36和24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2、写出100以内10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交流。

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找出的?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12题。

问题:谁能说说什么数是两个数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因数指什么?

学生在书上完成后汇报办法。

问题:你是怎样找到24和16的公因数的?

你是怎样找到2和5的公倍数的?

学生可能用不一样的办法。

24和16的公因数有1、2、4、8;

2和5的公倍数有10、20、30……。

2、完成第13和1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办法。

问题: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办法有什么相同和不一样?

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指导完成思考题。

(1)小组讨论办法。

(2)教师指导解法。

四、阅读与自学“你知道吗?”[11]。

五、课堂总结。

大家在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单元时,首先要明白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意思,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思,其次要掌握找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办法,才能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五

教材分两段:

例1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例2教学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例3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例4教学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倍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倍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同样如此。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倍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以公倍数为例,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下面几个环节:第一,准备好必要的图形。要为学生准备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也要准备边长为12、18、24厘米等不同的正方形。第二,经历操作活动。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而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这是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第三,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先自己尝试看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再在小组里交流。不难发现能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24厘米等的正方形;在此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思考12、18、24等这些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第四,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第五,判断8是不是2和3的公倍数,让学生通过反例进一步认识公倍数。理解概念的外延。在此基础上,教材注意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倍数的意义。公因数的教学同样如此。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如第25页第7题,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策略通过列举找到答案,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第8题也可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但也允许学生用列表的策略列举出答案。第29页第10题让学生先在图中画一画找到答案,也可让学生联系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第11题为学生提供了彩带图,学生可以在图中画一画,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思考。

课程标准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是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理解有困难,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应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以求8和12的公因数为例,学生可能会分别写出8和12的所有因数,再找一找;也可能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或着先找出12的因数,再从中找出8的因数。

在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之后,还应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出来。要让学生经历填集合图的过程,明确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数表示的意义,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对于两个数有特殊关系时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在练习中安排,引导学生探索简单的规律。由于教材不讲互质数,所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这样的结论不要出现,只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对象中感受。

为了拓宽学生对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认识,教材在“你知道吗”栏目里介绍了“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介绍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符号表示。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进行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讲解。

3.通过调查、交流和尝试,感受数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

教学“数字与信息”这一实践与综合应用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和交流参与活动,感受数字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课前调查的内容有:(1)110、112、114、120等特殊电话号码是什么号码;(2)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3)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4)生活中用常见的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5)自己学籍卡上的学籍号。课后调查的内容有:(1)去邮局调查有关邮政编码的其他信息;(2)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数字编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开展交流活动:比如,为什么有些编号的开头是0?怎样从身份证中看出一个人出生的日期?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材在“做一做”中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尝试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比如,为某宾馆的两幢客房大楼的房间编号,为一年级新生编号,还安排了与方位和距离联系的问题,用编码表示家大约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和时间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六

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

二、教材分析。

《倍数和因数》是冀教版第五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最重要知识之一,在四年级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已经掌握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一单元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了五个课时。第一课时,自然数。第二课时倍数,第三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第四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第五课时认识因数、质数、合数,第六课时,分解质因数。第七课时,综合练习。

在对整数和自然数的认识中,概念较多,而且容易混淆,难以理解和掌握,本套教材在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相关计算的编排上,采取与相关知识整合、分散编排的方式,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知识的应用性。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并能进行判断。

2.了解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树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

3.了解乘数也叫因数,在1~100的自然树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分解质因数。

4.在观察、探索、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数学问题的良好品质。

四、重点。

1、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寻找2.3.5的倍数的特征。

5、区分质数和合数。

6、分解质因数。

五、说教法、说学法。

1.在第一课时自然数这一课时,有两个知识点,认识自然数,认识奇数和偶数。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立足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决定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引导法,观察发现法以及直接讲授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新知,培养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

2.在第二课时《倍数》这一课时,有两个知识点,认识倍数是基础,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会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3.在第三、四课时《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两个课时,这两个课时都是找规律。我会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

4.在第五课时《认识因数、质数、合数》这一课时,我会利用故事激趣,设疑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故事,引入质数、合数的概念,举例讲授质数、合数的概念,通过练习让学习加深理解。然后会让学生合作探究找一个因数的方法。从而导入这节课的教学活动。

5.在第六课时《分解质因数》这一课时,通过复习因数质数、合数导入新知,然后在合作、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来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七

学校参加体操表演的学生人数在60~100之间.把这些同学按人数平均分成8人一组,或平均分成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参加这次表演的同学至少有()人.

分析:按人数平均分成8人一组,或平均分成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那么总人数就是8和12的公倍数,再根据总人数在60~100之间进行求解.

解答:解:8=2×2×2;。

12=3×2×2;。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那么8和12的'公倍数有:24,48,72,96,…。

由于总人数在60~100,所以总人数就是72人或者96人,最少是72人.

答:参加这次表演的同学至少有72人.

故答案为:72.

点评:本题利用公倍数求解方法,找出8和12的公倍数,再利用总人数的范围进行求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八

第6课时。

[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试一试:

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2: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例子:结论:

12+34=48偶数+偶数=偶数。

11+37=48奇数+奇数=偶数。

12+11=23奇数+偶数=奇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十九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倍数和因数”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五年级数学水平比较好,在教学中我争取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自主探索。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

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二)情感、价值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本。

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

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

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

六、说教学过程。

1、动手操作。

出示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观察拼。

成的长方形,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各种摆法表示出来。

2、提问:你表示的乘法算式是怎样的?猜猜他可能是怎么摆的?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出乘法算式,电脑演示相应的图形。

板书:12×1=126×2=124×3=12。

3、谈话: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摆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写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

式。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如4×3=12,我们可以说。

“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边说边在屏幕上显示)。

师:如果我说“4是因数,12是倍数,行吗?”

明确: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根据6×2=12,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根据。

12×1=12呢?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

所说的数都是指不为零的自然数。

七、合作交流,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谈话:下面我们研究找一个数的因数。

你能想办法找出18的所有因数吗?有困难的也可以小组里先商量一下。

教师巡视,有目的地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指名板演。

2、比较“有序”和“无序”两种情况,引导:对他的方法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提问。

的?(使学生在比较、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3、比较“乘法找”和“除法找”的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4、回顾刚才的交流,你觉得要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最大的诀窍是什么?(按一定的顺序一对一对地找,找到两个数接近为止。)。

5、能找出15的因数或16的因数吗?选择一个找找看。交流:15的因数有1、3、5、15。16的因数有1、2、4、8、16。

6、观察上面三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八、自主探索。

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知道了12是3的倍数,3的倍数还有哪些?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己试着找一找,再小组交流。

倍数;也可以每次加3来找3的倍数。

提问:写的完吗?(写不完)那怎么办?(用省略号表示)。

2、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吗?

3、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找出4的倍数: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观察上面的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先小组讨论,再交流。

九、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教师出示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十、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二十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利用课件,让孩子结合在生活经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材料准备了自制课件,方格纸。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2、教学新课: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为24分米宽,36分米长储藏室铺上正方形地砖,怎么样铺的满而没有剩余,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例二是让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一一合作讨论,8和12的共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那些?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评议。最后小结出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并进行小结。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对重难点问题反复讲,让学生理解。

四、练习应用。

在学生的练习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表现好的给予肯定。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五中的第1、2题。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二十一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谈设计理念。

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三、谈教学过程:

(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

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以谈话导入,形成知识相互的联系与区别,

“谈话: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所以6可能是某些数的倍数,也可能是某些数的因数,那我们就来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数吗?”

(5)讨论互评,自主学习。

放手让学生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寻到互学,请学生板书,

学生评价,“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介绍给大家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36=36。

36÷1=36。

2×18=36。

36÷2=18。

3×12=36。

36÷3=12。

4×9=363。

6÷4=9。

6×6=36。

36÷6=6。

(6)自主不失指导,掌握不失总结。

如:提问:5为什么不是36的因数?(因为36÷5不能整除,有余数)。

小结:不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数就不是这个数的因数。

小结:我们即可以从乘法算式,也可以从除法算式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提问:那对于一个数的因数从36的因数、15的因数这两个例子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对于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它们是不同的,但通过乘法算式、除法算式又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联系的。

四、教学板书。

专业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模板22篇)篇二十二

分析:按人数平均分成8人一组,或平均分成12人一组都正好分完,那么总人数就是8和12的公倍数,再根据总人数在60~100之间进行求解.

解答:

解:8=2×2×2;。

12=3×2×2;。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那么8和12的公倍数有:24,48,72,96,…。

由于总人数在60~100,所以总人数就是72人或者96人,最少是72人.

答:参加这次表演的同学至少有72人.

故答案为:72.

点评:本题利用公倍数求解方法,找出8和12的公倍数,再利用总人数的范围进行求解.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历,进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小编搜集了一些写作精华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知识是我
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于某一经历或事件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为他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
租赁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规定租赁双方在租赁期间的权利和义务。以下为大家整理的租赁合同样本,提供了一些常见的租赁条款和规定,请您查阅。乙方:_________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回顾自己的成长和改进的方向。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我们可以对心得体会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中的
写总结有助于我们梳理自己的思路,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了方便大家在写总结时能够有所依据,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
入党转正申请书是党员在完成入党宣誓后,向党组织提交的一种书面材料。想要写一篇出色的入党转正申请书,可以参考一些经典的范文,借鉴其中的优点并发挥自己的特色。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深度思考,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是一些优秀的案例和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第一段:引言(150字)
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的反思和审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写工作心得的范文,希望能为大家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个人培训经历的记录,可以用于职业发展、面试或进修申请等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线性代数作为理工科的一门基础
1.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题材下的典型写作样本。这些范文范本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优秀范例,供大家学习参考。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北京参观了向往已久
撰写合同协议需要准确表达各项条款,以便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合同协议范文中的内容包含了常见的条款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初次起草合同的人士。女方:方xx,女,1988
思考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党的伟大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在
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心得,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阅读一些范文,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矫正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可以帮助我
优秀作文在结构上具备清晰有序的组织,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作者的观点。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未见过面的手拉手朋友:你好
通过撰写报告,我们能够清晰地呈现研究过程和结果,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为了方便大家写作报告,我们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个学期里,我们开展
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找到改进的方法。欢迎大家认真阅读以下这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的写作。团员大会时间:×年×月×日×时××
在商务活动中,合同协议起到保障各方权益、规范交易行为的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转让方:_________________
通知通常用于传达重要的事项或具有一定紧急性的消息,因此在撰写之前需要仔细思考和策划。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撰写通知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文是一种优秀作品的典范,具有很高的书写质量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和回想过去的经历,梳理思路,发现自己的成长与不足之处。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以下这些优秀的范文,或许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心得体会是整理和归纳自己在某个领域中的思考和实践经验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总结和概
报告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梳理和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在报告范文中,通常会有目录、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以确保信息的有序和清晰。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理解不同类型的报告范文应该怎样组织和呈现内容
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各个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总结范文展示了单位在不同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产品名称、品种、数量、
心得体会是对我们在某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思考和总结。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写心得体会,特别整理了一些实例,供大家学习参考。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两个多月的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学习和成长过程的反思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值得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历、观点以及感受的总结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方案。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20xx年的11月至12月我幸参
写心得体会是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有助于我们提升写作水平。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案例,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一段:引言(150字)学
每一次心得体会的写作都是一次思考和提升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撰写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年度总结是一个关键性时刻,它能够为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方向和动力。这些年度总结范文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角度,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
在个人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与方法。这里有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样本,如果你在写个人总结时遇到困惑,不妨参考一下。
范文范本是一种全面展示写作技巧的工具,通过分析范文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9.以下是一些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旧岁此夕尽,新春今日回。
合同协议是一种书面文件,用于明确双方在某项业务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成功的合同协议样本来学习写作的技巧。身份证号:男,族,年月日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增加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结束后的一种自我反省和思考,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
没有应急预案的组织或个人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难以应对突发事件。学习一些成功应对紧急情况的范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卫生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回顾自己的所思所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反腐倡廉是加强党性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手
租赁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规定租赁关系的权利和义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租赁合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甲方:乙方:为更好的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适时进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和努力的一种记录和回顾,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10.以下是一些独特而有个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创意和灵感。
担保在商业交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加了交易双方的信任度。担保案例展示了不同担保形式和担保责任下的各种情况和处理方式。抵押人(甲方):代表人:抵押权人(乙
培训心得体会的撰写过程中,应该注重思考和总结,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流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8月8日,集团公司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领悟的总结。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段落一:引言(150字)我很荣幸参加
写下培训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自己在培训中的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以备以后参考和回顾。以下是一些教育专家对培训心得体会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发展有所启发。
精选范文是一种经过筛选和优化的代表作品,它们代表了优秀写作的标准和水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精选范文来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精选范文将不同的主题、风格和体裁进行了
7.申请书是一个好机会来展示你的热情和决心,并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优秀的申请书范文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思路和启示,值得一读。尊敬的领导:您好!作为一名干部,一名
建筑的设计和风格多种多样,每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随后是一些优秀建筑设计公司总结的经典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灵感。[1]董西明.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j
策划方案的编写需要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达到协同效应。以下是一些来自专业策划人员的优秀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演讲比赛1、给大家一个展示自我、提升
承蒙各位的厚爱与信任,我将竭尽所能,以最佳状态主持这次会议。以下是一些成功主持人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幕词女:尊敬的各位来宾男:各位领导女:各位同
读后感是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通过对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来感悟和体味作品中的美。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
报告范文是对特定主题或事件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的一种书面材料。报告范文中的语言简洁明了,逻辑严密,通过数据和图表等可视化工具直观地呈现信息。课程名称:广告摄影摄像
合同协议的签署应该是双方自愿的,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制或欺骗行为。在编写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商
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的行为,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范例中的规章制度涵盖了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可供参考时做出选择。通过本次制度学习,我感觉有部分员
需要申请一份更高级的职称,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具有说服力的申请书。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申请书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尊敬的商丘市劳动局:我叫翟江宁,男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总结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发展。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可以让我们对过去的经历进
自我介绍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通过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可以让别人对我们有更清晰的认识。自我介绍的范文通常包含了一些常见问题和回答的模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内工作内容、工作效果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亮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是对自己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的一种自我评价和提升。大家可以从以下的范文中找到
综合实践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心得和感悟,希望对大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有所启发和帮助。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对党内工作和组织生活的建议和改进意见的表达方式。下面是一些党员同志通过总结和思考后写下的党员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和启发。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在思维和语言上都有积极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毛泽东的《整顿党的作风》一
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知识和思想,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赶紧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读书心得范文,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于自己的学习、工作或者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篇文字,有助于提升自我认知和促进个人成长。心得体会范文9:我通过这次演讲经历,意识到演讲
礼仪主持需要有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保持冷静和灵活的反应。这是一份精选的礼仪主持范文集,内容涵盖了各种不同场合的主持方式和技巧。开场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开
优秀学生是在学习中有着出色表现的学生,他们勤奋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学生在班级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取得的成就,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通过演练和实践来验证和不断完善,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看一看下面这个国家级应急预案,了解一下应急管理的最佳实践。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是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保障。最后,推荐给大家一些师德师风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供大家深入了解和研究。为了切实搞好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表达和论述方法。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精彩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助益。今天,我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观看
在合同协议中,双方需要明确约定交付物品、服务、价格、付款方式等关键事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经典的合同协议范本,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借款人(以下简称甲方)
优秀作文是通过深入思考和充分准备,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展现出思想和情感的高度融合。3.这些优秀作文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
质量月旨在提高我们的竞争力,使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优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质量月总结范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发包人(全称):承包人(全称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可以让自己更加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述职报告的精彩范文,供大
总结是一种对个人或团队在某一领域内的经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下总结范文的分享将让你对总结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更加深刻认识,为你的写作提
优秀作文是一种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字堆砌的过程。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出发啦!出发啦!”我和同学怀
辞职报告是表示个人离开公司意愿的一种书面形式,它可以在离职前向公司展示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希望以下这些辞职报告的范例能够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优秀作文是语言文字的精华,是思想与情感的流露,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它们语言准确、观点独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叮铃铃——”,闹钟吹
报告范文应该遵循逻辑结构,从引言、正文到结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请记住,这些报告范文只是供大家参考,写作报告时仍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演讲稿的写作过程中,应注意语气的把握和声音的控制,以提高演讲的效果。希望这些演讲稿范文能够对大家写作和演讲有所帮助,展示出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才华。大家好!我叫钱
山东的人民热情好客,守望相助,形成了浓厚的山东人文化。在山东的温泉度假胜地中感受身心的放松和舒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温泉景点。20山东济宁市中考作文满分
会计是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数字和细节有较高的敏感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会计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公司通过
规章制度的执行要严格,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规章制度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1、目的:为了加强本公司的车辆管
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修正。优秀作文范文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背景,要善于品味其中的情感渲染和表达技巧。蜻蜓是我们学校的熟客,它经常在
学期工作计划是我们对自己提出要求和做好规划的标志,它能够使我们更加明确学习和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这里有一些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总结的工作计划,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心得体会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况和问题。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模板,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调整。我非常荣幸参加了
报告范文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科学研究、商务决策、教育管理等。通过阅读报告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解决方案。为切实加强我街道
通过写报告,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最后,希望大家在写报告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写出一篇优秀的报告。
通过致辞,演讲者可以向听众分享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观点,影响和激励他人。这些致辞范文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
通过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对工作进展进行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下是一份成功的工作计划书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和应用的参考。时光如梭,转眼
事迹材料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潜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以下是一些精选的事迹材料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是市医院骨外科护士,1993年毕业于吉林市卫
范文范本的作用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的范例,以便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参考和借鉴。范文范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示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文的结构和内容要点,提升他们的
月工作总结不仅仅是一个报告,更是一个对个人成长和团队进步的机会。最后,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并写出令人满意的月工作总结。在上级团委和学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
心得体会的撰写可以激发我们对于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和热情。请大家看一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你们写作有所帮助。周五学校召开了“春季田径运动会”,在所有的比赛项目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对于教学任务、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明确和安排的书面文件。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常见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申请书还需要充分展示申请人的经历和成就,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资格。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符合要求的申请书,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公司领导:酒店在各位领导主管的
国旗下讲话稿是一种使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是祖国未来的主人的形式,起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个人总结是对过去工作和学习经验的总结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接下来是一些关于个人总结的案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总结写作的灵感和创意。
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深化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以下是一些教育机构的教师教学反思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的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画面感
写教师演讲稿要注重语言的精准,以确保所传达的信息准确传递给听众。演讲稿的内容要丰富多样,兼顾理论和实践,以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随着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