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是对一定主题或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和概括的,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接下来,请大家浏览以下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示。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一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行为,制定了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下面是准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行为,保证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控制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四条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
内部审计的责任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促进组织改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
第五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单个或者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关注串通舞弊、滥用职权、环境变化和成本效益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第六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在对内部控制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
第七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真实、客观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情况。
第八条内部控制审计按其范围划分,分为全面内部控制审计和专项内部控制审计。
全面内部控制审计,是针对组织所有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所进行的全面审计。
专项内部控制审计,是针对组织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项业务活动或者业务活动某些环节的内部控制所进行的审计。
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审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对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环境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内部环境要素的规定为依据,关注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组织文化、社会责任等,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内部环境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风险评估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控制活动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关于控制活动的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相关控制活动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信息与沟通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内部信息传递、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等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监督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内部监督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日常管控的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重点关注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是否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根据管理需求和业务活动的特点,可以针对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等,对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四章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程序与方法。
(一)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二)组成审计组;。
(三)实施现场审查;。
(四)认定控制缺陷;。
(五)汇总审计结果;。
(六)编制审计报告。
第十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现场审查之前,可以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交最近一次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结合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确定审计内容及重点,实施内部控制审计。
第十八条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适当吸收组织内部相关机构熟悉情况的业务人员参加内部控制审计。
第十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综合运用访谈、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充分收集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第二十条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详细记录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包括审查和评价的要素、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结果等。
第五章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第二十一条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结果,结合相关管理层的自我评估,综合分析后提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认定。
第二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照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组织严重偏离控制目标。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组织偏离控制目标。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标准,由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组织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并以适当的形式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重大缺陷应当及时向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报告。
第二十四条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审计目标、依据、范围、程序与方法、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以及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结论、意见、建议等相关内容。
第二十五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结果。一般情况下,全面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应当报送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包含有重大缺陷认定的专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在报送组织适当管理层的同时,也应当报送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
第二十六条经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批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可以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要求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外披露。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准则自1月1日起施行。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二
看了这部电视剧给我的感觉是严肃,冷峻的画面,作为审计师的为难与高风亮节,任何人在这个时候都无法保持独立性,所以审计显得更加神圣。背景:日本拥有总计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在这东京证券交易所,日平均交易额超过2兆日元.在判断要买卖哪支股票时,投资家判断依据是财务决算报表.而对财务决算报表进行审计的是会计事务所(具备5人以上注册会计师才能成立会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即注册会计师团体,进入公司现场审计,对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彻底调查,核对决算报告是否属实,如果发现做假帐即要求公司进行更正.如果企业不履行的话,甚至可以使企业退市.。这就是日本的审计师,拥有无上的权利,在中国或许没有这样的审计师。
这部剧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太压抑了,六集都没笑过一分钟,在这个这么混乱的世道说他存在与现实并不为过,那些事情其实一般的人是不太会接触到的.看这个片子,就会觉得原来剥削就是这样环环相扣,黑暗无处不在...顺应还是反抗...只能感叹力量的薄弱呀.其中的有些人是善是恶根本就无法分辨,还得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看似邪恶的人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
够手下留情。知道帐本内有猫腻,所以吉野犹豫片刻后直接交给了若杉。若杉翻开第一页居然就是飞鸟屋的资料,虽然很疑惑但还是埋头开始工作.。深夜,看到还在埋头苦干的吉野他们,须贺以上有老下有小希望吉野能放过东都银行。但吉野却很正直的拒绝了,这让众人刮目相看,若杉表示东都其实已经破产了,吉野表示要乐观一点,不然一旦东都破产,那整个经济就崩溃了,所以还是要得出一个结论。篠原理事直接就做出出具无保留意见.可是若杉却并不同意,提出反对意见,虽然有小野寺帮忙,但却遭篠原理事抵制,而此时吉野做出了正直的判断,同样篠原理事对此抗议,可是吉野却拿出了当初若杉他们交给他的飞鸟屋帐外帐。因此,会议最终做出不能出具无保留意见。国友社长得知这个消息深受打击,要求须贺去背这个黑锅.须贺因此自杀身亡。这里让我很纠结,就是这样的严格审计让很多人失去了很多,有时候想想是不是还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是不是要衡量一下生命与原则的重量。
这部电视剧让我思考很多,有的人为了地位,为了金钱,成为了陈规旧套的老古董;有的人为了理想,为了幸福,却不得不挣扎在正义的冷漠和世俗的压力之间。剧中的主人公若杉健司在经历了忧郁和徘徊的同时也经历了成长,找回了遗失的信任和希望,恢复了会计师和企业客户之间微妙的平衡。这也是让我最终的结论,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作为一个审计师多么的艰辛但是只要我们热爱我们的职业,作为一个审计师是要付出很多的,同样也会得到很多,比如自身的荣誉感。所以这也是我们就业的一个方向,我们要努力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因为知识远远学不完。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三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文/路遇新声。
通过主人翁身上那种刚正不阿的精神,严格执法,公证执法,先是遭受不公正的对待,上级打压,社会抛弃,打到人生的低谷。他不屈不挠仍认真履职,做自己,扑下身子,战斗在一线,赢得同事的赞扬和肯定,这是种从心底的佩服和认可。这种认可的力量是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对自己来说也是底气十足,踏实安心的。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太久,多调动,包括分管领导也应多变动。
我的启发:
1、忠诚担当传万世,两袖清风留人间。
2、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做精做细,做到人人认可,领导第一个想到的是你去做。
4、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弃不馁。处理同事关系要谨慎、大度。
5、坚定原则,坚守底线,一心为民,无愧于心。,希望能帮助您!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四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制定了第2108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抽样,下面是准则的详细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抽样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实施过程中,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作出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四条确定抽样总体、选择抽样方法时应当以审计目标为依据,并考虑被审计单位及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
第五条抽样总体的确定应当遵循相关性、充分性和经济性原则。
相关性是指抽样总体与审计对象及其审计目标相关;充分性是指抽样总体能够在数量上代表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经济性是指抽样总体的确定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六条审计抽样方法包括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在审计抽样过程中,可以采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采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或者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第七条选取的样本应当有代表性,具有与审计总体相似的特征。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在选取样本时,应当对业务活动中存在重大差异或者缺陷的风险以及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进行评估,并充分考虑因抽样引起的抽样风险及其他因素引起的`非抽样风险。
第九条抽样结果的评价应当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并以此为依据合理推断审计总体特征。
第三章抽样程序和方法。
第十条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包括下列步骤:
(一)根据审计目标及审计对象的特征制定审计抽样方案;。
(二)选取样本;。
(三)对样本进行审查;。
(四)评价抽样结果;。
(五)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六)形成审计结论。
第十一条审计抽样方案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审计总体,是指由审计对象的各个单位组成的整体;。
(二)抽样单位,是指从审计总体中抽取并代表总体的各个单位;。
(三)样本,是指在抽样过程中从审计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单位组成的整体;。
(四)误差,是指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差异或者缺陷;。
(五)可容忍误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差异或者缺陷的最大程度;。
(六)预计总体误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预先估计的审计总体中存在的差异或者缺陷;。
(七)可靠程度,是指预计抽样结果能够代表审计总体质量特征的概率;。
(十)其他因素。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预计总体误差、可容忍误差和可靠程度。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的特征,选择确定审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是指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抽样、连续抽样等属性抽样方法,以及单位均值抽样、差异估计抽样和货币单位抽样等变量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经验抽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审计方法相互结合使用,可以降低抽样风险。
第十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下列要素确定样本量:
(一)审计总体。审计总体的量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越多;。
(二)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少;。
(三)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多;。
(四)抽样风险。抽样风险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多;。
(五)可靠程度。可靠程度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多。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下列方法选取样本:
(一)随机数表选样法;。
(二)系统选样法;。
(三)分层选样法;。
(四)整群选样法;。
(五)任意选样法。
第十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在选取样本之后,应当对样本进行审查,获取相关、可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
第四章抽样结果的评价。
第十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预先确定的误差构成条件,确定存在误差的样本。
第十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进行评估,以防止对审计总体作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第十九条抽样风险主要包括两类:
(二)误拒风险,是指样本结果表明审计项目存在重大差异或者缺陷,而实际上并没有存在重大差异或者缺陷的可能性。
第二十条非抽样风险是由抽样之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风险,一般包括下列原因:
(一)审计程序设计及执行不恰当;。
(二)抽样过程没有按照规范程序执行;。
(三)样本审查结果解释错误;。
(四)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五)其他原因。
第二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样本误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审计总体误差。
第二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抽样结果的评价,确定审计证据是否足以证实某一审计总体特征。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应当增加样本量或者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第二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还应当考虑误差性质、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误差对其他审计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准则自201月1日起施行。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五
1、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2)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以促进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建立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相衔接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准则公告、内部审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1、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准则公告、内部审计指南的基本依据。
2、内部审计准则公告。内部审计准则公告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3、内部审计指南。内部审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准则公告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
1、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准则公告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法定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必须遵照执行。
2、内部审计指南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具体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参照执行。
1、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2、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法定组织形式如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都应遵循内部审计准则。
1、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是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负责制订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1)选定项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内部审计准则公告备选项目,经专家咨询论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由审计署审批立项。
(2)拟定初稿。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根据确定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起草初稿。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征询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并交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修订后,向审计署提交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审计署发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
(4)修改定稿。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征求意见稿,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征询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后定稿。
3、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发布。审计署批准发布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六、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负责修订与解释,审计署颁布。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六
面对国家不断地扩招大学本科生乃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如何在如此重压之下能够脱颖而出呢?读罢【员工准则】,我深有感悟。书中的观点,多多少少也代表着当今社会大部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以及对人才的'衡量标准。
既然说到心态,那么我们就来搞清楚每个人工作都抱着什么心态呢?有些人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养活自己和下一代而已;有的人认为工作是人一生必须经历的事情,每个人都一样,所以对待工作抱着大家都一样的心态;还有人认为工作是一个平台,是一个展现自己才能,成就自我,回馈社会的一个舞台。对于前两种人来说,完成分内的工作,看看跟其他人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收入比生否平等成为了他们的着眼点;而对于一个立志成就自我的人来说,他更多的想法是去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来让自己充实,变成强者。这些人不仅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同时也更热情的对待着生活。一个对企业积极主动,对社会充满热情的人,自然会比一些感觉什么都无所谓的人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
遗憾的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算是成就事业的充要条件。人通过劳动获取相应的回报,既然是劳动,必然涉及到相关领域的技能。仅仅是一颗积极的心是无法取代劳动技能的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毕业准备就业的时候,还是在企业或公司中发挥实力的时候,技能都是自我价值评估的重要因素。值得庆幸的是,积极对待工作的人,往往在技能方面会有很快的提高或者很高的造诣。
人们常说80一代是自私的,平时考虑的很多东西往往是做某些事情,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尝试去换位思考,想领导之所想,思老板之所思。领导或者老板最在乎的是你能给企业或公司带来什么。正因为工作是一个平台,需要每个人来将平台托得越来越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也就是事业上的成就。那么如果一个员工无法为这个平台的提高做出贡献,不仅仅影响到领导或者老板,更多的是影响到了每一个想通过这个平台来成就自己的人才。因此,时刻牢记企业公司的利益,才是一个合格并且想有所成就的员工的心态。也只有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们才有了提高技能的动力和思想准备。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七
审计准则是保障审计质量的核心基石,准确遵循审计准则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必要条件。笔者在工作中深有体会,正确理解和遵守审计准则对于提高审计效率、保障审计质量、推进审计科学化管理、提高工作经验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本人将就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到的审计准则的心得体会做出进一步的阐述。
审计准则是维护审计公正性、客观性、独立性的基础性规则,通过一系列规定确立了审计人员应遵守的各项基本要求。审计准则体系对于保障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以我所在的审计机构为例,在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采取的绝大部分办法都是根据审计准则而行事的。从准备系统文件、进行问询、获取证据等操作上,准确遵循审计准则可极大提升工作保障措施,保障审计质量。
第三段:正确把握审计准则中的特点。
审计准则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且规范的指导标准,对审计人员的行为提出了具体且全面的要求。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注重证据、注重意见表述、注重时效性、注重客观性等各方面,从中可见审计准则行之有效的特点。审计准则的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审计人员统一审计标准,规范工作行为,减少错误和遗漏,并提高效率,增强工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第四段:正确遵循审计准则的重要性。
准确遵循审计准则,是保障审计工作质量和实现审计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无论在哪个领域,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以保障工作能够得到很好的展开。而在审计工作中,如要确保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果,就必须保证正确遵循审计准则。以我自己而言,我在过往的审计工作中遭遇过多次只考虑效率而忽视审计准则的例子,这种做法不仅物极必反,而且存在很大的质量风险。所以,在即将开始或是已经开始进行审计工作时,我总是会首先对审计准则进行严格的学习和理解,并在处理具体工作过程中不断认真践行。
第五段:总结。
审计准则作为审计工作中重要的管理规范与工作流程,对于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始终坚持审计准则,既是审计人员应当遵循的守则,也是保证审计成果可靠和可信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日后的审计工作中,本人将严格遵循审计准则,加强实践经验积累,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笔者也期望更多的审计从业者们,能够认真对待审计准则,不断丰富审计经验,提高审计水平,为保障审计质量与效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八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收集、使用审计证据的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
第三条审计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以书面形式存在并证明审计事项的书面证据;
(二)以实物形式存在并证明审计事项的实物证据;
(三)以录音录像或者计算机储存、处理的证明审计事项的视听或者电子数据资料;
(四)与审计事项有关人员提供的口头证据;
(五)专门机构或者专门人员的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六)其他证据。
第四条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
客观性是指审计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
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之间有实质性联系。
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足以证明审计事项并形成审计结论。
合法性是指审计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种类,并依照法定程序取得。
第五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收集审计证据。
检查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书面文件的审阅与复核。
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
观察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
查询是审计人员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的书面或者口头询问。
函证是审计人员为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所载事项而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发函询证。
计算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的数据所进行的验算或者另行计算。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者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项目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者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第六条审计机关应当收集、取得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原始证据;不能或者不宜取得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的,可以采取文字记录、摘录、复印、拍照等方式取得审计证据。
第七条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如有特殊需要,可以聘请专门机构或者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对审计事项中某些专门问题进行鉴定,取得鉴定结论,作为审计证据。
第八条审计人员收集的有关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其他重要事项的审计证据,应当由有关单位、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九条审计人员对证据提供者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审计证据,应当注明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原因和日期。拒绝签名或者盖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
第十条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者有关人员有异议的审计证据,应当进行核实。对确有错误和偏差的,应当重新取证。
第十一条审计组在提出审计报告前,应当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归纳、分析和判断,形成审计结论。
审计组对收集的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进行鉴定,如果发现审计证据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进一步取证。
第十二条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审计证据相互印证、来源的可靠性程度。第十三条审计人员应当将获取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和时间等清晰、完整地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审计证据经过鉴定、整理后,附在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之后。
第十四条审计人员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对认为必要的审计证据应当及时取证;在当时不能取得而以后审计证据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第十五条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有根据认为被审计单位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和其他资料的,有权采取取证措施;必要时,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暂时封存被审计单位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帐册资料。
第十六条审计证据应当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归入审计档案。
第十七条本准则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于12月11日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审法发〔〕341号)同时废止。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九
审计准则是专业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通过学习审计准则,我深深体会到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逐渐理解了如何应用这些准则来提高审计效果。以下是我关于审计准则的心得体会。
首先,审计准则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规范审计工作的进行。审计准则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标准,确保了审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只有严格依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由于审计工作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利益关系,如果没有明确的准则约束,很容易产生主观判断和偏见,导致审计结果失真。因此,审计准则不仅是审计师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行业的核心标准。
其次,审计准则的应用需要审计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学习审计准则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仅仅了解准则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准则应用到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法律和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审计工作。同时,审计师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审计环境中准确识别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第三,审计准则的贯彻实施对审计师的自我调节和自我要求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审计准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业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改进的。因此,审计师需要时刻保持学习和进步的心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适应新的审计准则和要求。同时,在工作中,审计师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专业操守,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忠于事实,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受审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提高审计工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同时,审计准则的贯彻实施也需要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审计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环节的协调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审计师需要与被审单位的管理层和内部控制人员密切合作,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内部控制体系,并通过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期望,为其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同时,审计师还需要与审计机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外部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推动审计准则的贯彻实施,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提高整个审计体系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最后,应用审计准则需要审计师具备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责任担当。审计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社会责任和使命。作为专业人士,审计师需要时刻保持公正和独立的立场,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只有如此,才能不被利益的诱惑所左右,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秩序。
总之,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对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以准则为指引,审计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自我调节和自我要求,与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实施,同时坚定职业信念和责任担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提高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实施有效的监管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复核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复核,是指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法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本准则所称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均为代拟稿。
第三条审计机关的法制机构是本机关的复核机构。
未设立法制机构的审计机关,应当确立本机关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
第四条审计组所在部门向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提交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前,应当经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进行复核。
第五条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向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提交下列复核材料:
(一)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
(二)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
(四)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意见的说明或者修改意见;
(六)审计定性、处理、处罚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
(七)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六条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收到复核材料后,应当办理签收手续。
第七条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对下列事项进行复核:
(二)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是否清楚;
(三)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
(四)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六)审计评价、审计建议、审计移送处理是否适当;
(七)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八)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
第八条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在复核过程中,发现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或者其他复核材料不完整的,应当通知审计组所在部门限期补正。
第九条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应当自收到复核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特殊情况下,提出复核意见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
遇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形时,补正材料的时间不包括在复核时间内。
第十条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复核后,应当提出复核意见,出具复核意见书。
复核意见书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一)标题;
(二)主送机构(审计组所在部门);
(三)复核意见;
(四)复核机构的负责人或者专职复核人员签名;
(五)提出复核意见的日期。
第十一条复核工作结束后,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应当将复核意见书连同复核材料退还审计组所在部门。审计组所在部门认为复核意见正确的,应当修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连同复核意见书一并报送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或者提交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审计组所在部门对复核意见如有异议,应当报请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或者提交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第十二条复核意见书应当归入审计档案。
第十三条年度终结后,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应当对本年度审计复核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复核情况报告。
第十四条本准则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于1912月11日发布的《审计机关关于审计复核工作的规定》(审法发〔1996〕337号)同时废止。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一
作为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有效保障企业的利益,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从而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深刻理解和遵守审计准则变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本人将就这一主题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遵循审计准则是维护审计领域的法规和规范的重要手段。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意识到准确应用审计准则,能够充分保障客户权益,同时对于审计委托人来说,也是一种正当的、公正的、合法的行为,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市场稳定。在工作中,我时刻强调遵循审计准则要求,重视各项审计程序和流程,多角度、全方位地审慎分析和评估,确保审计质量和真实性。
二、把握客观性、独立性与冷静分析的注意事项。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在遵守审计准则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将客观性、独立性和冷静分析作为核心因素。客观性是审计人员的基本功,不仅需要严谨的思维,也需要理解和尊重客观事实,并且在制定意见或建议时必须充分考虑措辞方式,以确保不影响客户形象或违背审计工作目标、掩盖事实。独立性是确保审计工作公正性的基础,确保审计工作过程中不受到客户、管理层、监管机构等方面的影响,避免与行业、公司或者个人发生利益冲突,从而充分保障审计质量。而冷静分析,则是真实和客观地评估企业财务情况的关键。我们必须保持审慎的态度和最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注意风险显著性与“素质汇总”的实现。
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也越来越意识到,审计准则中的风险显著性和“素质汇总”两个方面的重要性。风险显著性是以审计风险的大小作为评估的依据,综合考虑企业财务状况、核算方法、财务报告、管理层控制等因素,对风险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权威性和可靠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素质汇总”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合作伙伴的质量,不仅能全面掌握审计对象的规模、质量和行业特征,还能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环境、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充分发挥审计效用。
四、加强团队管理和合作精神。
作为一个审计工作者,必须保持良好的团队管理和合作精神才能充分应对复杂的企业财务问题。在团队管理方面,需要注重沟通、协调和指导,不仅需要具备在复杂和不确定情况下作出决策的能力,也需要拥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在决策时考虑企业各方的有效利益。在审计工作中,合作精神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配合,协调和加强沟通,从而减轻工作负担,并提高数字、书面和口头沟通准确性和效率,最终取得达到审核效果的最佳结果。
五、树立独立意识与持续学习。
最后一个体会就是要有独立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认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每天要面对不同的企业、团体和客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着重在独立意识,需要审慎思考,并遵循道德和法律准则,保持独立性、客观性与效益性,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和运营效果。同时,持续的学习对于成为一名成功的审计专业人员至关重要。审计人员要关注市场行情,了解行业和经济发展趋势,以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也应该积极自学,并不断评估和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挑战。
总之,遵循审计准则是所有审计人员必经之路,只有坚持严格的遵循,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客户利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实现审计的目标。同时,也要树立如上所述的独立意识,不断学习实践,提升专业素养,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发掘和提升。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二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五条审计报告应当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
(一)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审计事项;。
(三)审计报告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易于理解;?
(四)审计报告应及时编制,以便适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
(六)审计报告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建议应当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三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使用和管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
第三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部过程,并记录与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有关的所有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及其依据。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记载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和时间等。
第四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二)审计事项;
(三)实施审计期间或者截止日期;
(四)实施审计过程记录;
(五)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摘要及其依据;
(六)索引号及页次;
(七)编制人员的姓名及编制日期;
(八)复核人员的姓名及复核日期;
(九)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记录和证据。
第五条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反映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的客观依据;审计工作底稿应当附有审计工作底稿反映的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的证据。
第六条审计工作底稿附有的审计证据主要有:
(一)与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资料;
第七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人员逐事逐项编写,做到一事一稿。
第八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做到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格式规范。
第九条审计工作底稿中载明的事项、时间、地点、当事人、数据、计量、计算方法和因果关系应当准确无误、前后一致;相关的资料如有矛盾,应当予以鉴别和说明。
第十条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之间应当具有清晰的勾稽关系,相互引用时应当注明索引号。
第十一条审计人员应当详细审阅审计工作底稿,在确定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完备之后,按照审计项目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归集、排序和分析整理。
第十二条审计工作底稿应当由审计组组长在编制审计报告前进行复核,并签署复核意见。
第十三条经复核审定的审计工作底稿,不得增删或者修改。
第十四条审计人员根据复核意见检查审计工作底稿,确有需要改动,应当另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作出书面说明。
第十五条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审计人员和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中记载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责任。
第十七条审计工作底稿未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不得对外提供。
第十八条审计组实施审计结束后,应当及时归类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归入审计档案。
第十九条本准则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于1912月11日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审法发〔1996〕340号)同时废止。
附件:审计工作底稿基本格式。
-->。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审计在确保财务稳健和维护信息透明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准则作为规范审计行为的指导原则,对于保证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审计准则对审计工作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以下是我对审计准则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审计准则对保证审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审计准则的核心是公正,确保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能够遵循公正、独立、诚信等原则,在审计过程中不受干扰,真实客观地记录和表达审计意见。在实践中,我经常遇到一些企业可能会干扰审计人员,以期掩盖一些问题或违法行为。但是,遵循审计准则的原则和要求,我始终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客观。审计准则的引导和约束,有效地提高了审计质量,维护了审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其次,审计准则对提高审计效率具有指导意义。审计准则明确了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规定了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要求。这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在我参与的某家企业审计中,审计准则的应用使我能够合理安排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时间,充分发挥我自己的专业优势,从而迅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审计财务信息。在保证审计准确性的前提下,保证了审计任务的高效完成,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持。
再次,审计准则对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审计准则明确了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我参与的一些高风险行业的审计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审计准则对于培养和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在这些审计任务中,我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和财务知识,还需要具备风险判断和应对能力,以应对可能的挑战。通过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我不仅实践了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对客户的关爱和责任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此外,审计准则对促进公司之间的互信和交流也具有积极作用。审计准则强调了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建议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在我参与的一些大型企业的审计中,我与企业负责人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企业经营状况和风险的了解,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支持和资源。通过积极的合作和交流,不仅帮助我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也有助于树立并维护审计的职业声誉,促进了企业和审计机构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综上所述,审计准则在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促进公司之间的互信和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审计准则对于指导和规范我的审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我将更好地遵循审计准则的原则和要求,提高自己的审计水平,为企业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五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方案的编制、审核、调整和实施,实现审计目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方案,是指审计机关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实施审计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计划和安排。
第三条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前,应当制定审计方案。
第四条审计方案包括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方案是审计机关为了统一组织多个审计组对部门、行业或者专项资金等审计项目实施审计而制定的总体工作计划。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为了完成审计项目任务,从发送审计通知书到处理审计报告全部过程的工作安排。当一个审计项目涉及单位多,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量大时,审计组为了完成审计实施方案所规定的审计目标,可以对不同的审计事项制定若干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第五条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和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对审计的组织方式、分工、协作、汇总、处理等事项作出规定,提出要求。
第六条审计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审计工作目标;(二)审计范围;(三)审计对象;(四)审计内容与重点;(五)审计组织与分工;(六)工作要求。
第七条审计工作方案由负责审计项目组织工作的审计机关编制,并下达到具体承担审计任务的审计机关执行。
第八条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编制的依据;(二)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三)审计的目标;(四)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五)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六)预定的审计工作起讫日期;(七)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八)编制的日期;(九)其他有关内容。
第九条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编制,经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审计组负责实施。
第十条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下列情况,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下列资料:(一)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二)职责范围或者业务经营范围;(三)银行帐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的纸质和电子会计资料;(四)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五)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六)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七)相关的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的文件;(八)与审计工作有关的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九)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第十一条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收集、了解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其他文件资料。第十二条审计组对曾经审计过的单位,应当注意查阅了解过去审计的情况,利用原有的审计档案资料。
第十三条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运用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步骤和方法。
第十四条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实施审计时,如果由于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其他原因,认为需要对审计工作方案进行调整的,需报经原制定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时,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价,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步骤和方法,必要时可以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第十六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审计实施方案中有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内容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十七条审计组调整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向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说明调整理由,提出调整建议,一般事项报经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重要事项报经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审计组在特殊情况下不能按照前条规定办理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审批手续的,可以口头请示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者审计机关主管领导同意后,调整并实施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结束时,审计组应当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将审计工作方案归入制定机关的文书档案,将审计实施方案及其编制、调整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归入审计档案。
第二十条审计方案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应当作为检查、考核审计质量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一条本准则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于1996年12月11日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方案编制准则》(审法发〔1996〕338号)同时废止。
优秀审计准则读后感范文(16篇)篇十六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方案,是指审计机关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实施审计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计划和安排。
审计工作方案是审计机关为了统一组织多个审计组对部门、行业或者专项资金等审计项目实施审计而制定的总体工作计划。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为了完成审计项目任务,从发送审计通知书到处理审计报告全部过程的工作安排。当一个审计项目涉及单位多,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量大时,审计组为了完成审计实施方案所规定的审计目标,可以对不同的审计事项制定若干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第五条、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和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对审计的组织方式、分工、协作、汇总、处理等事项作出规定,提出要求。
第六条、审计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计工作目标;。
(二)审计范围;。
(三)审计对象;。
(四)审计内容与重点;。
(五)审计组织与分工;。
(六)工作要求。
第七条、审计工作方案由负责审计项目组织工作的审计机关编制,并下达到具体承担审计任务的审计机关执行。
第八条、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编制的依据;。
(二)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
(三)审计的目标;。
(四)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
(五)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
(六)预定的审计工作起讫日期;
(八)编制的日期;
(九)其他有关内容。
第十条、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下列情况,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下列资料:
(一)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
(二)职责范围或者业务经营范围;。
(三)银行帐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的纸质和电子会计资料;。
(五)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
(六)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
(七)相关的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的文件;。
(八)与审计工作有关的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
(九)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第十一条、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收集、了解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二条、审计组对曾经审计过的单位,应当注意查阅了解过去审计的情况,利用原有的审计档案资料。
第十三条、审计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运用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步骤和方法。
第十四条、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实施审计时,如果由于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其他原因,认为需要对审计工作方案进行调整的,需报经原制定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时,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价,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步骤和方法,必要时可以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第十六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审计实施方案中有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内容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十七条、审计组调整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向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说明调整理由,提出调整建议,一般事项报经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重要事项报经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审计组在特殊情况下不能按照前条规定办理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审批手续的,可以口头请示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者审计机关主管领导同意后,调整并实施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结束时,审计组应当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将审计工作方案归入制定机关的文书档案,将审计实施方案及其编制、调整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归入审计档案。
第二十条、审计方案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应当作为检查、考核审计质量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一条、本准则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审计署于1912月11日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方案编制准则》(审法发〔1996〕338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