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工作、学习或者生活中所获得经验的一种总结和反思。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一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田园牧歌为主题,充满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陶渊明集》是陶渊明的一部代表作,它包含了他的大部分作品和思想。读完《陶渊明集》,我深受感动,并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下面我将从诗歌的美、田园的乐趣、人生的感悟、行持的修养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等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陶渊明集》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读《陶渊明集》使我感受到了诗歌的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诗歌,他将自然界的美景、动人的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例如,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宛如人间仙境的桃花源,读者读后感觉如同亲临其境。这些诗歌作品使我领悟到了诗歌的力量,它不仅能带给人快乐和美好,还能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感到了田园的乐趣。他深深热爱着田园生活,用诗歌将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出来。他在《归园田居·其二》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田日边扉。”这些诗句让我感受到了宁静与自由,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在田间地头玩耍和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我也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
第三,读《陶渊明集》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感悟。陶渊明的作品中,不乏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态的批判。例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灼灼桃李花,无言理芳菲,夫人生得意,须尽欢而散。”这些诗句表达出他对人生短暂和欲望无穷的深刻认识。通过陶渊明的作品,我学会了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白了过度追求欢乐和物质是无法获得真正幸福的。
第四,文集中也包含了陶渊明对行持的修养的思考。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名言道出了他对于人们行为准则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善行为准则,无论多么细微的好事都应该去做到,而不应因为善行微小而不去做。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对陶渊明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也激发起了我自己对于修养和行为准则的思考。
最后,陶渊明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饮酒·其二》中写道:“机杼一脉落,青山尽可攀。”通过这些诗句,他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幸福的关键。陶渊明的诗歌使我明白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唤醒了我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通过阅读《陶渊明集》,我深深感受到了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的卓越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使我对诗歌、田园生活、人生哲学、行持修养以及与自然的和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陶渊明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美好的田园风光,还启发了我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陶渊明的作品将继续在我心中发出光芒,并让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二
陶渊明,南朝文学家,作为一位伟大的文人,他的诗词不仅流传千古,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读陶渊明的作品,我受益匪浅,深深地感受到了他那纯真而执着的人生态度。在这次读陶渊明的心得体会中,我将从他的作品中领悟到他的生活哲理、人际关系、家庭情感和艺术创作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共鸣,引发更多的思考。
陶渊明的作品中,常常写到的是他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他热爱大自然,崇尚它的美好与纯洁。他的《归园田居》一文道出了他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乡村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地方。而当时的社会风气,城市的喧嚣与浮躁,让他心生厌倦。他选择了离开这个虚荣的世界,回到了自然之中,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重新审视了所处的现代社会。
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人际关系的态度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他不计较社会地位和身份,他的朋友可以是出身卑微的农夫,也可以是官僚贵族。他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心灵的相通和人格的互敬之上的。他在自己的《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没有人与人之间争斗和嫉妒的世界,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可能性。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亲和力的价值,并对自己的处世态度进行了反思。
陶渊明的家庭情感的描写深深地触动了我。在《归园田居》中,他写到了自己种田的喜悦和与妻子儿女的快乐。他将家庭看作是人生的港湾,是他远离纷扰、洗涤心灵的栖息之地。这种对于家庭情感的表达,让我反思了自己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是否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在奔波劳累中是否真正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陶渊明的艺术创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词洋溢着浓厚的情感,用简洁却又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于生活和人情的思考。他的词作精练而又富有诗意,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人生的热爱。陶渊明的艺术创作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态度,体味到创作的乐趣,品味到纯粹的文学情感。
读陶渊明的作品,使我受益匪浅。他那纯真而执着的人生态度令人感动,他对于生活、人际、家庭和艺术的思考和表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尽管生活和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们对于追求纯真、美好和温暖的渴望却是永恒不变的。读陶渊明的作品,不仅是对他的致敬,更是对于人性追求的赞美。让我们怀揣着陶渊明的心灵,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过上纯粹而又有意义的人生。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三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诚与宁静。他的诗歌和散文深受后世影响,使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阅读陶渊明的作品过程中,我对他的心态和人生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个有着独特人生哲学的智者。
首先,陶渊明通过他的作品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追求真诚的人生态度。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中,他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深深厌恶和内心的痛苦。他宁愿选择退隐山林,与大自然为伴,过简朴的生活。这种真诚和朴素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陶渊明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他让我们明白,成功和名利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真诚和内心的平静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意义。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倾慕。在他的诗歌中,经常可以见到他描绘起伏的山岭、清澈的溪流和花草树木。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更蕴含着他内心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陶渊明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他相信大自然能够带给人灵感和平静,因此他喜欢融入自然的怀抱。他的作品也鼓励我们去欣赏自然的美,以及珍惜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第三,陶渊明的作品揭示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他通过对人性的观察和分析,深入探讨了人心的善恶之辩。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绘了君主的贪婪和腐败、精明的商人以及愚昧的百姓。他用敏锐的眼光透视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欺骗,使我们更加警觉并思考我们自身的行为。陶渊明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形式,更是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忠告。
接下来,陶渊明的作品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注重了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的作品教导着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传达了他对于个人责任的强调。他告诫我们修身齐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个人层面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陶渊明的作品激励着我们积极面对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安慰。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不易的痛苦。他的作品鼓励我们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在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他的寄托和写作能力使我们感受到人类共同的忧伤和喜悦,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总之,陶渊明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更传递了他对追求真诚与自然的人生态度。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智慧,从而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他的作品引导我们正视内心,思考人生的真谛。陶渊明的心态与人生观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和启发,他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品味。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四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以其崇尚自然、热爱乡土的作品而闻名于世。在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感悟,对于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我有着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给我带来了一种安慰和宽慰的感觉。陶渊明讲述了他离开繁华都市,选择隐居山林的故事,这种追求真实与宁静的生活态度让人心生向往。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到压抑和疲惫,而陶渊明的作品则给人一种长在乡村、亲近自然的感觉。他所描述的山水田园风光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美好,仿佛能够抚慰人们的心灵。在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我总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慰藉。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深刻领会到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陶渊明提倡散淡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世事变幻无常的思索,对于人生的虚无和无常的洞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了人们需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只有心静时才能够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此外,陶渊明的作品也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对于人的善良和邪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善于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并反映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他的作品中描绘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或是守志篇,或是闲游篇,或是悲怀篇,他们的形象鲜活而深入人心。他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世态人情的真实和人性的多面性,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认知和理解自己。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给我带来了一种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敬畏之情。陶渊明深爱着大自然,他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的作品中透露出对于自然界的敬佩和对于生命的尊重。他渴望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他追求的不只是自我与自然的平衡,也包括了自我与社会的和谐。通过他的作品,我深深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宏伟,生命的可贵和奇妙,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和和谐。
在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我被他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感悟所折服。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欣慰和宽慰,给了我以安静和宁静的感觉。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让我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博大和生命的奇妙。陶渊明的作品给予了我许多的心得体会,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使我对于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五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文以深情诗意、清新自然而闻名。在我研读他的作品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陶渊明通过评述世事和表达心境,让人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唤起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关注,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陶渊明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登临送目,非关目达。而今摇落,故园飘萧瑟。”这里的故园指的是家乡,而摇落的景色预示着秋天的到来。陶渊明笔下的自然风景让人感到一种平和和宁静,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在拥挤喧嚣的城市生活中,陶渊明的作品让我看到了自然的美好,也激发了我对自然的热爱。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给予了我对人生的思考和启示。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曲折多变,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用他的作品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坚持。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世间繁华和名利的批判,如“俗人多爱彼,吾辈安可知?逝如斯,翻似水。”这种对俗世的反思和巧妙的表达方式,让我深受启发,明白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只有坚守初心,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价值观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意义。
此外,陶渊明的作品也反映出了情感世界的丰富和细腻。陶渊明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他通过对亲友情感的表达,表明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关爱身边的人。陶渊明的作品使我深深触动,加深了我对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的认识,让我明白了情感对于人类幸福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陶渊明虽然经历了许多困境和挫折,但他依然保持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他用诗歌表达对真理和人性的思考,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说明了他对善良、公正和人间美好的追求。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思考自己的生活追求和价值观,使我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和美好的信念。
总而言之,陶渊明的作品深深影响了我。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世界的关注。同时,他的作品也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陶渊明的智慧和价值观让我深受启发,坚定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的作品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和温暖的存在。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六
陶渊明集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部作品集。这部作品集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阅读陶渊明集,我深深体会到陶渊明的追求真理、热爱自然和关怀民生的情怀,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以下是我对陶渊明集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陶渊明集中,我感受到了陶渊明追求真理的精神。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性的剖析,体现出他对于真理的追求。在《归园田居》中,他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反思了人们在纷扰的世事中追求名利的虚荣心态。他提出“遗世独立”的理念,强调个体应该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也启示了我要坚持探索真理,不被物质和欲望的诱惑所迷惑。
其次,在陶渊明集中,我感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他以自然界的景物和动植物为题材,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他笔下的山水、花草树木,都展现出生机勃勃、美不胜收的景象。在《桃花源记》中,他描绘出一个封闭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励着我去欣赏、保护和探索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
再次,在陶渊明集中,我看到了他对于民生的关怀和思考。陶渊明在诗作中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正和农民的苦难,他痛心疾首于社会的腐败和农民的辛酸。在《归园田居》中,他写到了农民因为苦力过度而身体力行,他倡导改革社会制度,减轻百姓的负担。这种关怀民生的精神,鼓舞着我穷人民的苦难和生活困境,关心社会问题,为改善百姓生活尽一份力量。
此外,在陶渊明集中,我认识到他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他对人生的思考深刻而特别。在《归园田居》中,他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倡导追求内心的安宁而非世俗的名利。他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世事变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这种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使我意识到人生无常的本质,告诫我要关注内心的培养,追求心灵的自由。
综上所述,陶渊明集中所蕴含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追求真理的精神、热爱自然的情感、关怀民生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都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和思想家的品质。读完陶渊明集,我对于追求真理、热爱自然、关怀民生和对人生的思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陶渊明集的艺术魅力在于对人性的思考与抒发,它不仅提供了美的享受,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的反思,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七
不过,就一定是这样的吗?一般,人们记忆之中,诗人的归隐,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不可分割:陶渊明正在彭泽令任上,督邮来巡视,县吏告诉诗人“你得整衣束带去见他”;诗人一听,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挂印而去。可这个生动的场景,出现在后代史书《宋书》里,陶渊明自己可不是这么说的。他的那篇名文《归去来兮辞》的序里只说自己出来做官是因为家里穷,要钱,可有了钱的官场生活与自己的本性不合,所以也很难受,“深愧平生之志”。这时恰好他嫁到武昌程家的妹妹死了,他急着去吊唁,所以就离职而去了。如果我们相信诗人的自述,那他不是挂冠直接回家的,而是首先从今天九江那儿的彭泽,溯江而上跑武昌去了。一件事,不同的说法,道理其实简单:人们最熟知的,未必就是事实,而事实是什么,真得多想一想。
一想,就有许多可议。其实诗人之率性而不负责任,不是头一回了。陶渊明也不是只做了彭泽令这一任官,他最早出仕,是任所谓“江州祭酒”,这官名很可能是“祭酒从事史”的省称。据《宋书·百官志》这是“分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铠之属”,职事琐屑得很。加上这时候的江州刺史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诗人与这个傲慢的王家子弟大概也不投缘,《宋书》里记载他“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少日”就是没多久的意思,虽然我们不知道究竟有没有短过彭泽令的八十天。诗人之所以能一再地一不高兴就甩手而去,当然有他的资本,可想而知,他有一定的依凭,是有些家底的,即使到最后他归隐田园的时候已很落拓,也还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而另一方面,诗人熬到差不多三十岁出来做官(陶渊明的年寿有许多的不同说法,从五十多到七十多都有;这里就照最早也最通常的六十出头计,生年在公元365年),担任的却是事务琐杂的职位,在当时他只能算是地位不高的寒素之士,大约也是可以肯定的。
前面提到的还有一节也值得稍加留意:陶渊明丢开彭泽令的位子跑去武昌吊唁妹妹,诗人的家不是在庐山脚下吗?他的这位程氏妹(过去一般认为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可也有学者认定他们就是亲兄妹)怎么远嫁到武昌了?说起来,武昌当时属于长江中游的荆州地界,那里可是陶家早先尽显荣光的地方。
荆州在中古时代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东晋一代,更可谓举足轻重,以其踞长江中游之势,往往与下游建康的中央形成对峙。那个时候,曾任荆州刺史的,前后二十余人,东晋最后那些年的乱局时期不计,大抵都是东晋秉执权势的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家人占有该位置十年,外戚庾氏兄弟连着据有十年,桓氏更断续有四十余年。这些人物里面,除作为外戚的庾氏兄弟,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皇室的势力,与时据中枢的名相王导形成抗衡,其余的王敦、桓温、桓玄等,皆有抗衡中央,乃至不臣之意。陶氏家族的历史上,陶渊明最崇敬的曾祖陶侃,也曾是东晋荆州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王氏和庾氏之间,他任刺史差不多十年。可以说,荆州曾是陶家势力甚大的所在。虽然我们不清楚陶渊明的这位妹妹嫁在武昌程家的原委,但很可能并不是偶然的。即使是陶渊明本人,荆州也是他一生经历中非常之重要的一个地方。这就得说到诗人的第二次出仕了。
在枭雄桓玄、刘裕手下任职。
陶渊明的第二次出仕,即他在当时的枭雄桓玄手下任职的经历,过去人们留心的不多。桓玄是一位文韬武略都十分了得,在东晋晚期历史中扮演了翻天覆地的重要角色的人物。他的发迹不妨从公元3说起,当时青、兖二州刺史王恭与荆州刺史殷仲堪联合对抗朝中摄政的司马道子,结果北府军名将刘牢之倒戈,致使王恭兵败被杀,桓玄和殷仲堪本来就是玄学辩友,这次事变他们是站在一边的,此时乘机成了江州刺史;第二年(399)桓玄又攻杀殷仲堪,再一年(400)为荆州刺史,兼领了江、荆二州。而大约就在桓玄先后据有江州和荆州的这一期间,诗人陶渊明进入桓玄麾下任职。
对此,最确实的证据是陶渊明自己的几首诗。公元4的《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其中有“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的句子,表明诗人当时人在仕途无疑;诗中的“都”指东晋的都城建康,而“规林”应在寻阳附近,由此可知,这两首诗写于诗人“行役”赴都城建康之后返回西行,在离家乡不远处遇风停留之时。那么诗人“从都还”,是要“还”哪里呢?当然不是回“规林”附近的家,哪有当官出差完事之后便回家的道理?得销差。去哪儿销差呢?他在第二年也就是4有一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里面出现了“怀役”二字:“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这与诗题中“赴假”、“夜行”显然是相应的,那么,诗题透露的信息乃是诗人在休假之后返还江陵,经过距武昌不远的涂口。这回销假返回的江陵,理应就是前一年“从都还”的目的地,这也正是前面提到的3攻杀原荆州刺史殷仲堪而此刻正据有该地的桓玄的府中。鉴于桓玄398年开始领江州刺史,或许有理由推测,陶渊明早在399年桓玄攻灭殷仲堪之前、其据江州时就已投身桓玄麾下。无论如何,由诗人的这三首诗看,可以肯定,大约在401年及之前的两年甚至三年,陶渊明便在桓玄处任职。
毫无疑问,这该是陶渊明一生中最久的仕途经历了。那么,在桓玄手下,诗人有何作为呢?我们已经知道,400年的《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显示他为桓玄担任了赴京使者,然而使命是什么呢?现代研究陶渊明最深入的学者之一逯钦立先生觉得,诗人很可能是在为桓玄上疏朝廷请求领兵讨伐孙恩而奔走。孙恩家世奉五斗米道,399年乘乱起事,为被司马道子所杀的叔叔孙泰复仇,一时声势浩大,攻入会稽,杀了当时的会稽内史王凝之,吴地诸郡动荡不已。这次孙恩虽然被刘牢之率军击退,回据舟山一带的海岛,但第二年的五月又卷土重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桓玄请求讨伐孙恩,固然有正当的理由,然而事情往往也是复杂的,背后未必没有隐藏着桓玄借机东下的意图和野心。如果陶渊明担任的是这么一个代桓玄请求东下的使命,那还真是颇关紧要的。
陶渊明结束这段为时最久的仕途经历,倒不像第一次江州祭酒那样是自行一走了之的,而是他母亲孟氏401年冬天去世所致,这在诗人的《祭程氏妹文》里说得很明白:“昔在江陵,重罹天罚。”可见,陶渊明是在江陵桓玄荆州刺史门下得到母亲去世消息的。
或许会有疑问,诗人生平最久的这段仕途经历,何以千年以来颇为隐晦,少受留意呢?了解随后的情势变幻,大概可以悬揣一二。
就在陶渊明离开桓玄返回故乡为母亲守孝之后的两年半时间内,整个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晋安帝下诏罪桓玄,桓玄因率军东下,几乎有反复倒戈习惯的刘牢之再次重演老把戏,投降桓玄,桓玄顺利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总揽朝政;次年(403)桓玄篡晋,改元建楚;接着的4初,这一时代的另一位枭雄、后来代晋而立的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双方在寻阳附近便有战事,而与刘裕站在一边的就有当时的江州刺史、刘牢之的儿子建德将军刘敬宣。最后的结果,桓玄兵败伏诛。在这一连串的变故之中,前半场,诗人是看客,后半场,则进场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陶渊明在这时候有一首诗《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写诗人虽怀着留恋,但还是告别故乡,一路向东,担任镇军将军的参军去了;这位镇军将军,如今的研究者大致确定,就是刘裕,他当时驻京口,陶诗题中提及的曲阿与之相距不远。
陶渊明在刘裕处不久便离开了,因为第二年(405)年初,他留下一首《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已表明他担任了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从刘裕麾下转往刘敬宣那里,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弄不清楚,但从刘裕和刘敬宣当时合作密切的关系来看,也并不很奇怪:这位刘敬宣乃是刘牢之的儿子,我们前面提到,402年桓玄东下进攻建康之时,刘牢之反戈投降了桓玄,但反复之人随即又与儿子刘敬宣蓄意袭击桓玄,事败自经,而刘敬宣则奔窜到北方去了;过了两年(404),作为刘牢之旧部的刘裕起兵讨桓玄,正是刘裕“手书召敬宣”回来的。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有“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的诗句,已表示他要归去田园了。确实,就在这年(405),被桓玄废黜的晋安帝恢复了帝位,刘敬宣随即上表解职,陶渊明这次“使都”大约就是为此而去的。离开刘敬宣之后大约半年,才有了诗人为人熟知的八十天彭泽令的最后一段仕途。
大致明白了陶渊明就职桓玄、刘裕麾下的始末,或许便能了解这些曲折何以有意无意被隐晦的缘故了。诗人之服务于桓玄,在刘裕这里,是绝对不该被提及而是应竭力忽略、掩埋的事,甚至他投身刘裕可能也是不得不有的姿态;而诗人与桓玄、刘裕的这些瓜葛,在后世大多数认定陶渊明忠于晋室的人那里,实在也是难以面对的——这两位虽是敌手,可在颠覆东晋王朝方面,则并无二致,可谓前仆后继的枭雄。
毫无疑问,诗人是有用世之心的,在他的诗中或隐或显有所表露;然而这种用世之心,不是空泛的意念而已,必得有落实之处。对陶渊明来说,用世的理想,如果曾经有过一个真正实现的机会,当然不是最初的江州祭酒,也不是最后的彭泽令,甚至刘裕和刘敬宣的参军也谈不上——如前边谈到的,这或许是他曾效力桓玄而不得不付出的努力,想在其中获得抒展的可能,未免太天真了——而是在桓玄麾下,在那诗人一生最久长的一段仕途。
门阀时代的陶家与桓家。
回到陶渊明投身桓玄麾下的那一刻。诗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其实,为诗人设身处地来想,有很充分的理由。首先我们已经知道,桓玄当时据有江、荆二州,势力之大,人所瞩目;而荆州正是诗人最崇敬的曾祖陶侃曾经生活和战斗的地方。
其次,从陶渊明的切身感受而言,他于桓氏当有相当的亲切感。东晋是所谓门阀时代,陶渊明与桓玄的关系,似乎也很有必要从这样一个视野中加以观测。桓氏家族,如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考,东汉大儒桓荣为其先人,中经曹魏时代曹氏与司马氏之间的激烈斗争,桓范被杀,此后家族孤单势弱;桓彝渡江,为东晋功臣,其子桓温权倾一时,为桓玄最终代晋为楚确立基础。虽然如此,桓氏当初仍很受高门世族的鄙视,《世说新语》里记载桓温为儿子向当时在自己手下为官的王坦之提亲,王坦之不敢自主,答应回家去问问自己的父亲、也就是桓温相中的儿媳的爷爷王述。王述就是那位著名的脾气急躁的王蓝田,曾想吃鸡蛋,筷子夹不住,扔下地用鞋跟踩,还踩不着,于是就地抓起来,直接放进口里咬开再吐出来。这回,王述还是很暴躁,本来他是很喜欢王坦之这个儿子的,儿子虽然是大人了,还抱着靠在自己的膝盖上,但一听桓温求婚的事,便大怒,一把推开儿子,骂道:“你犯浑了吗?怕桓温吗?他不过兵家出身,怎么可以将女儿嫁过去!”王坦之于是回报桓温说:“卑下女儿家里已为她定了婆家了。”桓温当然是明白人,说:“我晓得了,这是你爹不答应啊。”王述以桓温为“兵”,当时这是强烈蔑视的表现。至于陶氏家族,陈寅恪先生认为本来出自溪族杂处地区“业渔之贱户”,因而士族胜流视同异类,只因东晋初年以军功致显,但仍受到歧视。《世说新语》里记有一则故事:王胡之住在会稽东山的时候很穷,当时陶侃的儿子陶范送一船米给他,结果竟然被拒绝了,王直截了当地说:“我王家的人没米下锅,自会去找谢家的谢尚讨,不要你陶家的米。”研究《世说新语》极为精深的余嘉锡先生对此分析道:“因陶氏本出寒门,士行(陶侃)虽立大功,而王、谢家儿不免犹以老兵视之。”最值得留意的是《世说新语》的这条记载:
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陶侃)。胡奴(陶范)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因诵曰:“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
但对这条文字,刘孝标为《世说新语》做注的时候引了另外一本史书《续晋阳秋》的记载:
(袁)宏为大司马(桓温)记室参军,后为《东征赋》,悉称过江诸名望。时桓温在南州,宏语众云:“我决不及桓宣城(桓温之父桓彝)。”时伏滔在温府,与宏善,苦谏之,宏笑而不答。滔密以启温,温甚忿,以宏一时文宗,又闻此赋有声,不欲令人显闻之。后游青山饮酌,既归,公命宏同载,众为危惧。行数里,问宏曰:“闻君作《东征赋》,多称先贤,何故不及家君?”宏答曰:“尊公称谓,自非下官所敢专,故未呈启,不敢显之耳。”温乃云:“君欲为何辞?”宏即答云:“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则宣城之节,信为允也。”温泫然而止。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八
“隐”,即仕的对立面,是相对于仕的隐,脱离开仕,也就无所谓隐。“隐”和“仕”都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即出世或入世。“归”是渊明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字,如“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饮酒·其十九》),“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等。“归”,主要解释为“返回”之意,“归隐”即返回到“隐”这种处世态度或处世方法,也即“出世”。从“返回”一词中可简要概括出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出世(居田)——入世(时仕时归)——出世(归田)。在其《饮酒·其十九》中写到:“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从中也可知道,陶渊明是在学仕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地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耒去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情结”意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或“深藏在心底的感情”,“归隐”正是陶渊明“深藏在心底”的一份情。这可从他的诗文中来求证:
(一)“居官”时期的归隐情结。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从小就爱好大自然,对世俗的事情不甚留心,不感兴趣。不过,年轻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八首·其二》)的雄心壮志,他在《荣木》一诗中还写到:“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所以后来,陶渊明出仕了,但在居官过程中,他却一再留恋山泽乡居的生活,时仕时归。
陶渊明是在二十九岁时去江州做祭酒,但没有做成什么事情却看到了许多官场之弊,深深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和少壮时期的热情。所以,他很快就辞官归田。“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是他当时就下过的决心,也曾想坚持下去,但此时的陶渊明毕竟年纪尚轻,内心还埋藏着希望之火,再加上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些“良性变化”[5],重新激起了陶渊明“大济于苍生”的壮志豪情。于是,闲居了几年后的陶渊明,在三十多岁时再度出仕。但这一次,他依旧不是一路欢欣,而是对官场生活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退隐之心更是与日俱增。且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
其一: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途。凯风负我心,戢枼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其二: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这两首诗写于晋安帝隆安四年(400),陶渊明36岁(据王瑶编注《陶渊明集》),他此时是桓玄的幕僚,作为桓玄的使者到建康(南京),请求获准发兵讨伐孙恩[6]。从诗歌描写的情形来看,他这次赴京虽然履行了使命,但回来时的情绪却十分不好,诗中通过征途中遭风浪、阻穷湖而不得尽快到家的苦恼,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宦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感情;又以归路与旧居相对,以行役之苦与园林安静美好使人留恋作比,表明他对出仕做官所抱的厌倦态度。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有记载,陶渊明当时到了京都建康之后,由于亲眼看到了司马道子父子及司马尚之兄弟挟制皇室和他们的专横暴虐,看到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与桓玄的矛盾实质上不过是各派势力之间的权力争夺等等,陶渊明不仅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对桓玄也起了疑虑。这样,他原先内心的热情消退了,越发感到这次行役没有意义,甚至后悔当初的出仕,又转而思念起园林,想重新回去隐居了。“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这正写出了他当时的心境。
但这次的辞官归隐,没有像辞去江州祭酒那样容易,陶渊明的心中充满了欲隐而不能隐的痛苦,而在仕与隐的矛盾中更加大了他归隐的趋向。“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杂诗三首·其一》),“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杂诗三首·其二》)时光悄悄飞逝,而诗人仍陷在“心为形役”的“尘网中”不得自由,在用诗歌来寄托悲凄之情的同时,陶渊明的归隐情绪也越来越浓。“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在诗文中,陶渊明一在表示辞官之愿和在田园中从文立善的决心。
陶渊明的第三次出仕是在刘裕帐下任参军。这次出仕的原因更多是由于“畴昔苦长饥”,才“投耒去学仕”,所以从一开始,陶渊明就没有抱太多的热情。且看他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诗: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
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本诗写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陶渊明40岁,本诗是在他去赴任刘裕的参军的途中所作。在路途中,船在向前行,但归思却把诗人向后拉。异乡的景物没有使诗人感到新鲜,却使他感到厌倦,因为诗人心中所怀念的,是身着粗衣也欣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田园笔耕的`素志,才是陶渊明内心的真正寄托。自由自在高飞的鸟儿,在水中轻快地游来游去的鱼儿,都使他这个有了俗务缠身、不得自由的人感到惭愧。所以诗人强调他是“暂与田园疏”,表示“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他最终要回到田园隐居。这一次,陶渊明更加坚定地确定了他最终的人生归宿--归隐田园。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初,陶渊明离开了刘裕幕府回到了浔阳,在当时任江州刺史的刘敬宣麾下做参军。同年三月,陶渊明作为刘敬宣的使者到京师给刘裕送辞职表,途中写下了《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这首诗: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
在诗中,陶渊明再次表达了要永久归田的决心,对自己抛弃田园生活而走仕宦之路一再提出怀疑甚至自责,表示“素襟不可易”,即自己归隐田园的素志不可改变,并表示自己的德行要像霜中挺拔的松柏那样坚定高洁。不难看出,陶渊明的归隐决心是越来越大。终于,在他41岁的这一年,从彭泽县令任抽身归隐后,躬耕垄亩,再不出仕。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开头两句,如大声疾呼,如大声棒喝,这是诗人对自己发出的召唤和命令。诗人把自己13年中的仕途生活,看作是失路人走过的一段“迷途”,可见痛悔之深。而对即将到来的田园生活则向往之至,情怀急切,语调轻快,不难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
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为期甚短,他辞官的原因是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最早见于沈约的《宋书·隐逸传》,后来萧统作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渊明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在亲故的劝说下,决定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说:“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息:“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即解绶去职,在任仅八十余日。《归去来兮辞》就是这件事实和这番心理的自白。他在辞的序言中写到: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出仕彭泽令,本是为了温饱,但卑躬屈膝的官场生活与渊明的个性到底不相容。几经体验,他终于感到挨饿受冻尽管痛苦,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性更是难以忍受。为了填饱肚子而勉强从仕是错误的,有愧于自己的“平生之志”。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回到田园后更穷了,甚至不得不去乞讨,但他的心却宁静了,因为在隐居生活中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九
陶渊明本不反对走仕途,相反,他当初是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进入官场的,毕竟,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最常见、最正统、最容易走通的道路就是当干部。但由于陶渊明不适应官场繁琐的显规则和潜规则,放不下“臭老九”的架子,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中,陶渊明最后选择了“守拙归田园”。辞职后地位没有了,俸禄没有了,趋炎附势的朋友没有了,虽勤于耕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子还是很清苦。但他“不戚戚于贫贱”,“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时代人少地多,没有环境污染,不难找到山清水秀的清静之所,他能够通过原始的农耕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因为不求甚解,所以看的书多;因为辄饮必醉,所以喝的酒多。买书买酒在当时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增加了不少经济支出,所以,生活时常窘迫。好在那时文化人少,陶渊明在乡下更是稀缺资源,识个文、断个字、当个家庭老师之类的,还是有用的,加上乡风淳朴,总有人接济他,使得他能够忘机于世外桃源,从而给后世树立了高人逸士的形象。
六百多年之后的苏东坡是陶渊明的忠实粉丝,他真切推崇陶渊明的隐逸风度,发掘出其更多的美学价值。
与陶渊明相比,苏东坡的才学更全面,他既是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又是画家(如枯木竹石图)、美食家(如东坡肉)、服装设计师(如子瞻帽),其最突出的成就是诗文和词作,尤其是词作,苏东坡对当时流行的娱宾遣兴、依红偎翠为格调的俗词注入文人高雅的品格,特别是注入了苏东坡式的超脱、飘逸、思辨的情趣和节操,这种雅化的.词风,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发展思想,影响深远。
苏东坡的才学积累和展示得益于北宋偃武修文的国策。当时文坛思想活跃,群星闪烁,文化人占据了社会上层。苏东坡立志报国,他思想敏锐,文笔犀利,胸无城府,口无遮拦。改革派上台他挑刺,保守派上台他也挑刺,甚至连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敢揶揄,整个一个愣头“愤青”。同僚虽以敬佩或嫉妒的方式承认他的才学,但往往忍受不了他的个性。
苏东坡的一生像过山车,满腹经纶变成了“一肚子不合时宜”。他从高考成名开始,几十年多次下岗、待业、行政记过、降职甚至判刑入监,几乎“断了老头皮”,“破灶烧湿苇”的窘迫,“缥缈孤鸿影”的悲凉,“自稼躬耕”的艰辛,虽“长恨此身非我有”,但终未能“忘却营营”,一生没有远离仕途主线,最终在工作调动途中溘然长逝,“江海寄余生”“一蓑烟雨任平生”只是寄托于诗词中的理想,留给后人的不只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更有“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如梦”的感慨。
陶渊明身心俱隐,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而苏东坡一直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归隐,这更符合不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其内心的纠结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受陶渊明、苏东坡们的影响,之后遭遇社会矛盾、仕途坎坷、生活困顿的文人士大夫不再完全服从于传统的儒家教化,反映到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就是不再以官场为雅、仕进为雅,而是以山野为雅、归隐为雅。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十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文充满了情感和哲思,经常被人们引用和传颂。不仅如此,他的作品里还融入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领悟。下文将从他的作品以及他个人的人生经历中,探索出陶渊明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心有所向,万事皆可为。
陶渊明非常注重人生价值和目的,他不独爱景而疏远世,实际上他从不闭门造车地自渐,而是以文化、以德、以政、以治、以心,尝试着在人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他领悟到,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份心向,而一旦有了心向,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条不紊地按照这个方向去完成。
第二段:闲情逸致,身心舒畅。
陶渊明认为人的内心灵活舒畅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创造力所在。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并且坚持它,让自己能够心情愉快的度过一生。所以他说,无论何时何地,闲情万丈,身心舒畅,这并没有什么虚妄。一个人能够在闲暇时间中,养花、抚蝶、耕田、钓鱼,让自己心情愉快,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第三段: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在陶渊明看来,一个人若想取得长久且大的成功,必须要有高远的志向。只有去追求卓越,才能够实际地体现出个人价值,实现心中所想。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只有持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卓越的人。
第四段:平凡而不凡,寻找精神享受。
陶渊明在写作时,彰显出的莫过于他的平凡与独特。他并没有去过于追求商业利益的成功,而是在自己生活的小小幸福中寻找到了精神上的享受。他的谷神、归去来兮等作品,将深刻的感情与杨柳同他流水,把伟大的信念、高尚的情操,闪现在那令人神往的文字之间。陶渊明的作品中,每一篇诗文都散发着一股张扬与真实的气息,使读者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可以感受到他的魅力。
第五段:境遇虽卑,但心有所属。
陶渊明的生平遭受了很大的变故,他凭空捏造了《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表达了他坚定执着的心态。他以平易近人、地道的诗言、散文梦境,反映了作为一个独立思考者和主体性意识形态的坚定信仰。他认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可以活得精彩,并且活得有价值,一切皆因他心有所属,知道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最后,在陶渊明的世界里,生活可以非常简单,但却能够用智慧和信仰,寻找到人生道理和乐趣。我们应该从他的作品和思想中,学习和领悟到更深层次的内涵,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为优秀、更为坚定的人。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十一
徐志摩(1897-1931)是我国的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字槱森,曾用过的笔名有:云中鹤、仙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也是新月诗社成员。徐志摩19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他19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19赴英国留学,然后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徐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他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徐志摩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秀丽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徐志摩印下了美好的回忆。诗人把康桥评价为“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对徐志摩的影响至深,他从一个封闭的国度奔入一个全新的自由的领域,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正是因为康桥,徐志摩的生命经受了甜蜜的洗礼。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的殿堂。徐志摩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康桥才得以成就的,徐志摩诗人的称号,也是与康桥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康桥是徐志摩文学生涯中一个绕不开的所在。
(一)对《再别康桥》的解读。
熟悉徐志摩的人,对“康桥”并不陌生。可以说,徐志摩这个名字,是同诗人魂牵梦绕的康桥一同步入读者心中的。诗人深受康桥文化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他的新诗杰作《再别康桥》。诗人在康桥写康桥,别康桥写康桥,忆康桥写康桥,康桥成了诗人生命里最无法割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缘何诗人对康桥如此地情有独钟呢?原因就在于诗人心灵深处有个化不了解不开的“康桥情结”。康桥的美,就是诗人一生的艺术追求。
在《再别康桥》中,诗人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那至深的情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主客观合二为一。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其实诗人在这里面所表现的就是对爱、自由、美无限的追求。
正如不少论者所指出,《再别康桥》具有中国古典意境美。然而论者却多从意象的角度论述。例如:“相信中国读者读这首诗,会完全沉浸到中国古典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为什么这么说呢?诗中有几个关键意象‘金柳’、‘榆荫’、‘浮藻’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接着作者追寻了这些意象的传统诗词渊源。应该说,这种说法是有代表性的,即:该诗有机组合了古典诗词的意象,因此具有古典美学的意境。
(二)记忆中的康桥——《康桥西野暮色》。
《康桥西野暮色》是对记忆中的康桥的描写。首写日落前的景象,上自夕阳彩云,下至田地水流及鲜花青草,宛似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静静地铺展着。次写太阳落山时天空的动态变化,云起云飞,云行云止形成的四方大幕由琥珀色渐变渐暗,渐暗渐合,直到晚风送别最后一抹阳光。最后将暮色中的农庄生活图画展开。康桥生活被描摹得世外桃源般可慕。整首诗从客观的角度来叙写。该诗突出之点在音节的曼妙,每节的隔句韵形成穿梭般的节奏,但整首诗的押韵并非这样刻板,如最后一节的韵脚在整齐中有变化,或两句换韵,或用交韵,因而更富动感。
三、康桥对徐志摩诗文创作的影响。
(一)康桥激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康桥,再会吧》一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这种对爱和美的极切关注和热烈赞美,成为后来诗人生活及其诗歌创作的“主旋律”。其实这些是与诗人深受欧美浪漫主义文化的影响分不开的。正是妩媚的康桥激起了诗人的诗情,鼓荡起诗人灵感的`潮水,所以诗人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是康桥的生活以及在美国的生活给了徐志摩生命力。通过在英国的学习,徐志摩的思想深深地打上了欧洲文化的烙印。他之所以轻易地放弃在美国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毅然奔赴英国,多半因为大学里枯燥的学习,和美国的实用功利的社会氛围与自己崇尚自由、探索精神事物的天性格格不入。他崇拜罗素,为了追随罗素,从美国来到英国,但当他来到英国时,罗素已经被剑桥大学的圣三一书院除名。在巨大的失望之余,徐志摩结识了狄更生,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的影响;后来又结识了大作家威尔斯,并折服于威尔斯广博的学识、宽厚的胸襟和随和的风度;之后又结识了汉学家魏雷、诗人卡因、嘉本特和哲学家罗素,以及令他终身难忘的女作家曼斯菲尔德。“从徐志摩与西方文化名流的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仅是中西文化接触的问题,而是升华为一种性灵的汇合交流,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整个精神面貌。这种灵魂的升华激发了徐志摩的浪漫气质和自然天性。”比起当时和后世在海外留学的许多学者,徐志摩是最适应西方社会的中国文人。徐志摩崇拜英雄、交结名士,像蜜蜂采蜜,在奇花异卉里飞来飞去,吸芬芳、取营养,在心之巢里酿蜜。徐志摩的人文精神、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正是在这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染中形成的。
(二)康桥培养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
徐志摩接受剑桥文化的洗礼,游学于剑桥的思想和文化界的师友,不仅吸收了西方政治、思想、文学的乳汁,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徐志摩曾说:“大自然是一大本绝妙的奇书,它最大的教训,尤在凡物各尽其性的现象,如果读好了这本书,我们的精神生活就不怕没有滋养,我们个人的性灵也会得到相当的实现。”因此,他觉得在大自然中的逍遥是“性灵的补剂”,只要“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癖”,大自然“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永远供你的名分”。在他的作品中的自然,是令人从肉体到精神都感到亲近、怡然、快乐的地方。正如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明确表示:离开自然的人就像离了泥土的花草、离了水的鱼一样得不到快乐,当人单身扑入大自然的怀抱时,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在这里,自然被徐志摩赋予了家园的意味。剑桥的风光蕴含了丰富的人文色彩,大自然的优美、和谐、宁静,不期然地浸入了徐志摩的灵魂。徐志摩天生是一个感性的人,感情使他在这蕴藏着无限生机的天地间,构筑他独自知道的别一个世界。无论登山还是临水,徐志摩总能达到倾听和与自然交感契合的妙悟境界。做客山中的妙处,徐志摩体会尤深,因为山中的大自然,是远离都市文明的喧嚣嘈杂的一个幽僻去处。他在剑桥大学时已经开始倾向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成为他浪漫人生的一部分。他要在大自然的天籁中寻找伟大的深沉和清明优美的思想根源。他把接近自然视为灵丹妙药,人在遭遇痛苦、烦闷、拘束、枯燥、绝望时,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就有缓和与根除的欲望。“在青草里打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出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面对自然即使在痛苦的时候,也仍然知道生命是有意趣的,于是就不再计较个人得失,生死烦恼。在某种意义上,神秘、不可言说的大自然,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意义。
(三)康桥的人文气息激活了诗人的文学灵性。
康桥是英国一座古老的城,具有浓郁的乡村风情,景色秀美,人文底蕴丰厚。那淡泊悠远、田园情调的康河风光,那两岸散布着典雅堂皇的学院建筑群,曾给了诗人多少灵感!剑桥,使他完全放弃了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专业,并把他引领入了文学的殿堂,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他诗人的灵性,唤醒了蛰伏在他心中诗人的天命,作为诗人的徐志摩在此诞生了。十年后回忆这段生活,徐志摩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千:“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我那时是绝无依傍,也不知顾虑,心头有什么郁积,就付托腕底胡乱给爬梳了去,救命似的迫切,那还顾得了什么美丑!”
四、徐志摩康桥情结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背景。
徐志摩童年人格的形成,基本上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作为大文化范畴的家庭、亲友、地域等环境因素;二是作为整体的教育过程。徐志摩出生在浙江海宁的硖石镇,这里人杰地灵、风景如画:横穿镇子的小溪、遥遥相对的东西两山、山上古朴的寺庙……但他最爱的是在旷野上放风筝,他一心想飞,认为“人生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徐志摩从小就表现出他诗人的才情,是个生性好动的热血男儿。浪漫的徐志摩思想上并未受到父亲的束缚,离开故国后在康桥的日子正好契合他心中的理想国。
徐家非常富有,徐志摩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受到了非常多的宠爱。1918年,徐父让徐志摩拜梁启超为师;徐志摩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离婚的男人,这样的离经叛道,家庭最后也原谅了他;徐志摩再婚之后,在情感上,虽然徐家不能接受新儿媳,但是仍然特意为他们建造了新房。如此可以看出,家庭是促成他任性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是责任的不足。在徐志摩学业没有完之前未曾自立;留学回国之后,他创办新月社主要经费就是来源于徐父:而其前妻成为了徐家的义女,这样也无需他养老抚子,因此,社会的责任,现实的经济都不足以对徐志摩造成束缚,因此徐志摩倾向于经营自己的爱情婚姻。
五、结语。
徐志摩在短短三十六年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先后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本诗集。在个人生活上,徐志摩先后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等三位知识女性发生过感情纠葛。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他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曾风靡一时,热度极高。通过对徐志摩的诗文中康桥情结的研究发现,徐志摩的许多人生经历与感情经历与康桥都是密切关联的。总之,徐志摩的文学之眼、爱情之眼、人生社会的理想之眼都是在与康桥相遇的那一瞬间打开的。康桥情结是徐志摩的生命情结、青春情结。康桥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圣地,灵魂的殿堂。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十二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作品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无限关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对人类生存智慧的启示和对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之美的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陶渊明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淡泊名利。
陶渊明是一位重视个人道德的人,他在作品中多次表达了淡泊名利的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他强调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一定要放弃一切名利,超脱尘世。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他拥有多少荣誉,而是在于他的道德和品质。他的“清风壮志两茫茫,一片丹心报天公”和“躬耕于南阳”成了后人常言的代表处世之才的标志,许多人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人生的启示。
第三段:尊重自然。
陶渊明生活在农村,他深深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他充分理解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他的作品中,他经常描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自然现象的神奇。他的《桃花源记》以其华丽的语言和超然的思想强调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他的这些作品对于今天的人们同样有着很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第四段:亲民。
陶渊明是一位善于与百姓交流的诗人,他一生都心系百姓。他曾经说过:“士为知已者,主张无私;君为民父者,所以行仁”。他追求的是人民的幸福和富裕。他写的许多作品,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描绘了百姓的生活和境况,以此表现出他对人民的关注和热爱。他的人民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建设也有重大作用。
第五段:结论。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受,还包含着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追求。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和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历史和现代社会,认识我们自己的人生和人生价值,从而为我们的未来道路提供精神上的指导和启示。
2023年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模板13篇)篇十三
陶渊明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学巨匠,他的文字不仅流传千古,更是被誉为“民间文学的始祖”。而乞食陶渊明也成为了他艺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短暂却奇特的阶段里,他通常会扮成乞丐,游走于山林间,以了解世间百态。今天,我们将探讨乞食陶渊明给我们带来的何种心得体会。
第二段:寻找真正的自我。
乞食陶渊明的经历让他接触了许多不同的人和生活方式,也在这个特殊的状态下,他开始更好地寻找自己的真正自我。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他不再按照俗世标准定下自我价值,也不在意别人眼中的恶言恶语,他开始关注内在的自我。这种寻找真正自我的经验,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很艰难的,但对于陶渊明而言,却是启发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三段:珍惜当下。
“流浪可能是最好的旅行”,摆脱社会束缚,抽离异端,回归自然,成为了陶渊明乞食的初衷。身处大自然中,他开始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而这和现代社会中被繁琐而复杂的信息所苦恼的人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珍惜生命中每一刻,每个新的人、每个新的事情,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奥秘。这种感受,对于现代人来说,往往成为了唯物主义的“过时”的情感,但在陶渊明的眼中,却是如此重要。
第四段:建立间人关系的艺术。
在乞食的这段时期里,陶渊明不仅仅体验了人生的真谛也学会了和人的相处之道,在他的眼中,任何人都是有价值的,不论是贫穷与否,都应该尊重彼此。他也因此建立了更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他成功的又一个关键所在。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被利益所摆布、利用和否认的。但陶渊明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需要装腔作势,而只需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位人类。
第五段:结论。
陶渊明乞食的经历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尝试着从陶渊明的经历中寻找一些不一样的启示,我们相信,这些启示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珍视当下生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成为一个富有心灵深度的人。在这个充满责任和挑战的当下,重拾过去的模式和僵化的思考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以陶渊明这个值得我们尊重的爱好者为榜样,让我们尽可能地探索生命的真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