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的写作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一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30多年来,市场化改革不仅使原来高度集中僵化的经济体制格局发生了明显的甚至带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至关重要。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扩大内需、保障民生的重大变革时期,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任务。
首先,政府干预企业的现状还没有完全改观。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虽然多数得到了落实,但普遍到位不足,众多的政府主管部门仍然在或明或暗地侵犯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通过翻牌公司继续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是一种典型的表现,而通过项目审批,能源、运输和重要物资的分配,以及人事任命等方面进行的直接或间接干预,将政府部门的意志强加给企业的现象仍没有清除。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管企业,企业管社会”的局面改变不大,企业的社会负担仍然较重。
其次,政府管理经济的行为不规范。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的职能不规范,不该管的事仍在管,该管的没有管好,政府效率仍较低;政府的权力不规范,如前所说仍在干预企业的自主权;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不规范。目前,我国政府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社会就业、企业破产等。不必要的责任义务过多,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影响了政府的效率。
第三,政府机构改革还不尽人意。行政机构臃肿膨胀是目前转变政府职能的一大疾患,并引发了管理效率低下、行政经费高涨、行政职能交叉、行政指令紊乱等现象,还造成了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和行政干预过多等结果,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建立新体制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行政机构臃肿和膨胀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严重阻碍。
因此,从目前状况来看,中国要使改革继续深入下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改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问题。而南京政府对此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南京市转变政府职能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对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创新高度重视,在新一轮转型发展和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背景下,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建设依法治理、务实勤政、运转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取得了积极成效。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一是大力推行政府机构改革。根据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本着突出重点、上下衔接、因地制宜、平稳推进的原则,做好机构改革工作。机构改革突出建设责任政府的目标,明确政府各部门促进科学发展的责任,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及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要求,整合职能相近部门,实行综合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本次南京市政府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26个,实际减少9个局级机构,增设了市行政服务大厅。市政府部门由原来的42个减少到38个,同时还积极推进区县政府机构、镇街机构改革。
二是着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按照机构改革后重新确定的职能,调整确认权力事项,对市政府部门的2899项行政权力、区县政府及其部门的1.4万项行政权力,逐项进行了主体、事项、流程的确认及转移行使,重新编制外部流程、内部流程,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经过清理,市级权力事项减少为2113项,减少27%。进一步完善了网上动态管理机制。
三是及时清理规章与规范性文件。机构改革后,南京市根据国家、省要求,在市区两级开展文件清理。纳入市级清理的规章97件、规范性文件407件。经清理废止111件,占文件总数的22%;修改95件,占保留文件总数的24%,清理结果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向社会正式公布。
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在民生重点领域推行各项积极有效的政策,着力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如,继续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放宽市民创业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核准、投资者出资方式和经营场所限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社保总量增长10%以上;实现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国家和省政策的对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按计划开工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租赁房和人才公寓。
五是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通过网络、媒体公开。2010年举办政府新闻发布会61场,市政府网站发布信息69241条,市政府部门发布信息11803条,区县政府发布信息4966条。年终政府工作接受服务对象的大检阅和监督,市政府质监、药监、住建委等10个重点部门工作向服务对象述职,人民群众走进电视台直播现场,与重点工作部门面对面交流。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行政效率,政府还与媒体联动开辟多个节目、专栏,开通了“12345”政府服务热线。
六是着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2010年8月,全国全省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后,南京市研究制订《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四年行动计划》,计划以2014年承办第二届青奥会为时间节点,用四年时间,把法治政府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时,注重依法行政考核,每年根据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对市级机关和区县政府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全面修改,不断创新考核方式,调整考核体系,完善保障机制。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坚持立法服务发展的导向,坚持突出实现民意充分博弈,探索实施开放式、多元化的政府立法机制。在文件管理方面,以健全完善文件管理制度体系为重点,起草了《南京市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南京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评估工作方案》制定了文件审查备案工作规范,积极推进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积极开展执法规范化创优活动,突出强化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探索制定《南京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和《南京市行政执法协管人员管理办法》,推进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建立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体系。在行政复议创新方面,南京市正积极启动集中行政复议权和行政复议委员会筹建工作。
三、
南京市转变政府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南京市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认识上不够到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对转变政府职能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影响行政效率提高,同时产生腐败。
二是部门职能交叉产生矛盾。南京市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在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行政审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重管理轻服务、政务公开缺乏力度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比较突出,也说明科学划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治理边界在实践中显得犹为重要。
三是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府与社会管理的协调机制尚未完全确立,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无法脱离某些原本应由社会自主管理的领域,严重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速度。
四是旧的管理模式未摆脱。由于传统行政体制的惯性运作,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的领域不能进行科学明确的规范,因此实际上在很多领域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影响职能转变的效果。
五是政府部门权力配置不尽合理。政府职能履行需要制度体系、财力资源、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等权力结构合理配置的支撑。当前,政府职能转变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权力配置的不合理,因此以优化权力配置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推进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改革,确立财政分权和公共产品分层供给的制度框架十分必要。
面对这些问题,南京从其实际出发,借鉴外地经验,整体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多年来,南京市以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南京市法治政府四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下一阶段要在广泛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固化已有机构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理顺行政职能,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整体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转变政府职能是贯穿这一过程的重要课题。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作用、功能的转换与发展变化。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务负有行政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十六大报告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需按这个总要求转变职能。那么它转变的主要内容、根本途径是什么呢?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度和配套措施上形成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同时,必须保证每一个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舆论和批评监督。建设高效政府,首要的就是精简机构,建设精干的强有力的政府系统,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脱颖而出;要下放权力,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调控,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建设高效政府的另一方面就是杜绝官僚作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
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再次,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与政府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密切相关,在实施政企分开改革的同时,要建立独立的监管委员会,将政府决策职能与监管职能分开,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责之一是宏观调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管得过多过细。特别是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成为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严重问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的政府,才能够研究超前性、深层次的战略性重大问题,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一要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二要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周期;三要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四要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五要改革审批部门普遍存在着的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现象。
济运作所进行的“控制”或“调节”,它是政府通过调整其所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如财政支出、货币供给),来影响市场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取值,从而影响私人经济部门行为的政策过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府垄断一切,宏观、微观一把抓的弊病暴露得更加充分。今后,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主体的直接管理,更多地运用间接调控手段,以更灵活多样、更讲究效益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凡是企业和个人能够做好的事情,政府就不插手,凡是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领域,政府尽力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即使在“市场失灵”领域,也要考虑是否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发挥作用是否有效,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只有在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做好时,政府才进行干预。
通,也有利于政府与内外商人之间的联系和方便商人们办事,使行政管理更准确、快捷地实现互动。
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仅要把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而且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因素。加入世贸组织,既为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我们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全面加快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对资源的保护,深化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做到产权明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保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把国土资源的管理、利用与开发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强水利建设和对水资源的管理。
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行政机构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领域要同国际接轨,要按国际惯例办事,政府行使其职能(尤其是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必须相应地不断做出新的调整。我们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改革的方向来看,就是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直接干预领域和范围,政府通过放松规制向市场和社会让渡空间,形成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权与私权之间边界清晰合理、分工合作有度的社会关系新格局,从而让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让政府真正回归到承担责任、提供服务的权利本位。当然,改革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管住、管好该管的事。放和管两者齐头并进。从而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从改革的路径来看,做到政企、政事分开。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要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对于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做到审批程序严密、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审批责任追究制得到严格执行。
从改革的效率维度上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公众参与。将行政审批项目公之于众,避免公权力自说自话,从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中,吸纳足够的智慧,帮助管理者作出合乎公共利益增进的政策选择。
从改革的纵深维度上看,必须积极推进行政审批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规范政府执行程序,加强政府行政监督,突出政府行政服务。行政审批项目的设立、调整,必须在法治框架之内进行,在注重实体正义的同时,重视程序正义,保障“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本站公务员频道精心推荐: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
——李克强。
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公章。这既影响了效率,也容易有****或者叫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
——李克强。
要严格落实任务和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要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长效机制。改革要公开透明,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李克强。
依法及时公开项目核准和行政审批信息,努力营造公平竞争、打破分割、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各地要注重运用市场的办法,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消化过剩产能,防止盲目建设,使转变政府职能和转变发展方式同步推进。
——李克强。
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改革基本取向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创造力,政府尽应尽责任,让人民受惠。
——李克强。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五
随着农村改革,特别是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与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目前乡镇突出表现为四个不适应:
1、机构设置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现行乡镇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与务实、高效、法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适应。机构臃肿,不仅造成人浮于事,效能低下,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乡镇工作方式与农村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群众最盼的是脱贫致富,最厌烦的是行政命令,最欢迎的是示范服务,迫切要求乡镇政府和基层干部摒弃目的工作模式,把引导示范、服务农民为工作重点来抓。
3、乡镇干部素质与农村工作需不相适应。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关键在建设一支懂政策、懂经济、懂服务的高效、务实、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4、财政实际缺口大,基层运转难,实施农村税改后,尽管各级财政给予了大量的转移支付,但实际缺口仍然较大,乡镇一级尤为突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际就是如何解决当前乡镇职能转变和乡镇机构改革中的突出问题,真正将乡镇的主要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六
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分为四个主要阶段。一是调研准备阶段。安庆市布置机构改革任务后,我市编办就根据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安排,组织力量、深入卫生、计生、市场、文化、科技、规划、体育等需要改革部门,开展机构改革的前期调研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兄弟县学习经验,交流看法。二是拟定方案阶段。我办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初步方案,经充分论证、反复修改,分别提交市编委会、市委常委会审议。三是方案报批阶段。编办拿出的《xx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经市委、市政府通过后报安庆市政府批准,在批准的过程中,我办经常向安庆市编办汇报请示,不断根据安庆市的要求将方案修改完善,并及时向xx市委、市政府汇报。四是组织实施阶段。xx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经安庆市政府批复同意后,及时印发了《xx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并向市委常委会通报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前期工作情况。市委胡书记高度重视机构改革工作,及时召开常委会调整了改革部门的领导班子。同时我市还拟订了“三定方案”制订办法,文件下发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认真做好“三定”工作。改革后我市政府工作部门24个(不含监察局),其中有4个涉改部门,班子成员全部调整到位,人员分流整合到位,“三定”规定已全部完成。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七
我市通过下发文件,深入各单位指导等方式积极做好沟通协调、组织动员、业务培训各项工作,扎实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一是下发文件,明确了成员单位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分别承担综合协调、职能审核,办公用房调配、纪律监督、干部任免、人事调配、“三定”审核、财务保障、部门审计、档案移交等主要职责。二是通过到各单位督查进度,确保全市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在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后,编办多次到相关部门督查改革落实情况,特别是卫生和计生部门,每周都要和主要负责人沟通一次。三是通过召开“三定”培训,确保部门“三定”规定质量并专门印发了《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实施意见》,确保各部门在拟定“三定”规定时,在职责定位上更加准确、语言表述上更加规范。四是全力以赴做好“三定”工作。涉改单位“三定”规定经市编委办的反复审核、不断修改、多次反馈,经过与兄弟县市区的横向交流对比,经对照去年法制办对各部门权力清单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等问题的审核结果进行比对,提交市编委会议讨论通过后,再正式印发各部门执行。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八
1、机构设置。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意见》(皖办发〔2020〕26号)要求,我市整合后政府工作部门24个(不含监察局),整合市卫生行政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机构和职责,设立卫生计生委,优化配置基层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将乡镇计生服务机构和职能整合并入乡镇卫生院;将市规划局列同级政府工作部门;文广新局和体育局合并组建了文化委;科技局和经信委合并组建了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委员会。
2、职责整合。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问题,将房屋登记、林地登记、土地登记的职责整合,由市国土资源部门承担;同时整合相关的检验、检测等机构,组建统一的质检中心。
3、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坚持政府机构改革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协调推进。制定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政等事业单位的配套改革。做好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检验检测等行业体制改革的衔接。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完善乡镇政府功能,为推进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九
一、 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
2、完善国有资本监管和运营体制。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界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国有资产的范围和责任,理顺关系,逐步形成国资管理机构——国资运营机构——国有控股或参股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制。
3、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通过政企分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即:政府按投入的资本享有所有者的权益,负责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依法对企业资产运营、盈亏状况和生产经营进行监督;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本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按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二、 强化市场监督职能,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要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和维护统一、开放、规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按照世贸组织中非歧视规则,使每一个进入市场的企业,不论其国别、不论其所有制形式,都享有一样的“国民待遇”、“市民待遇”。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
3、加强对部门和公务员的效能监察。以建立“高效的政府”为目标,不断改进效能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和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奖勤罚懒,以调动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不断完善绩效考评办法,单位和部门根据政府工作年度目标和上级有关规定、要求,科学确定考评目标。根据部门工作目标和个人。
岗位职责。
确定考评目标,坚持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日常性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内部考评与群众(企业)测评相结合,突出工作实绩和效率,对优质、高效服务的机关和工作人员给予重奖,促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采取措施提高效能。要完善效能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的作用,组织和引导新闻媒体对机关作风和效率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对外公布;不断拓宽群众投诉渠道,制定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告诫暂行办法,完善监督和惩戒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对做出公开或承诺的事项,在运作过程中,凡因不按程序、不按政策规定或其他主观原因造成失误的,要按责任制要求逐级追究责任,对造成不良后果的,必须严肃查处。
2005年3月28日。
共
4
页,当前第。
4
页
1
2
3
4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战略部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做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对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干部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旧的工作内容已经改变,新的工作方式尚未形成,面对新形势,不少乡村干部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感到“管理无门、服务无路、引导无方、工作无劲”。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前的乡镇政府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亟待转变职能。
一、目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形势、新任务,乡村两级组织的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一些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给乡镇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乡镇管理体制滞后,管理职能弱化。
机构和岗位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经过几次机构改革,对乡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但由于建制遵循与上级“对口”模式,“上面多少庙,下面多少神”。党政各大班子齐全,农财各口门类繁多。机构改革虽对一些机构进行了整合,但大多是简单的归口为几个大的中心和办,部分的调整撤并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行政意志,而不是市场意志和现实需要。比如,当前,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工作中重要一环,**县每年转移劳动力约50000余人,但在乡镇却没有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市场农业实质上是信息农业,而乡镇没有专门机构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系统的市场信息服务。
乡镇管理职能不完整,责大权小。权小,即现在乡镇范围内几乎凡是有权的、具有吸纳能力的所站,诸如工商、税务、公安、交通、财政、电力等,已经被上级政府部门直接管理或设置为派出机构,乡镇作为一级政府,除防洪、保安没有任何执法权。责大,即随着国家支农政策的加强,诸如基础设施、卫生防疫、教育、抗御自然灾害等责任进一步强化。同时,部门责任下卸,乡镇政府实际做的工作很多是“给部门打工”,一些本该部门做的乡镇政府不得不管,乡镇干部充当了税官、法官、警官,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了之后不讨好的事,而对于结果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二)乡镇自身包袱沉重,压力过大,经费短缺。
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镇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税收,农业税取消后,目前一些乡镇处于保吃饭、保运转的境地。多数乡镇主要领导讲,为保工资,保运转,整天东奔西跑,到处东挪西借,根本无时间、无精力研究发展和考虑服务问题。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办企业亏损,担保贷款,垫付各种税费等,形成了乡村的巨额债务(**县乡村两级债务达2多亿元),负债越累越重,包袱越背越沉,可用财力保证正常运转尚难,无法偿还债务,更谈不上提供资金来发展经济、服务农业,是有愿望没能力,有想法没办法。
(三)乡镇职能越位、错位、缺位,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越位问题。乡镇职能泛化,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无所不管,成了一个全能政府,无限责任政府。
二是错位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政府长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管理、经营等多重角色。有的随意为企业、农民担保造成沉重债务负担,有的代替中介组织和农民签订合同,形成了大量纠纷。
三是缺位问题。不恰当地把本应由政府或政府为主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如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比如农业技术服务出现严重的缺位现象。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涉农部门,有部分乡镇处于虚设、瘫痪状态,某些还在运作的也多是经营单位,经营农业生产物资并获利成为这些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对于农村急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先进生产技术的传递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乡镇干部队伍素质和干部管理不适应工作需要。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二
1、从严控制。根据中央和省、市的要求,本次机构改革,我县从严核定部门领导职数、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控职数、控编制、控内设机构的目标得到了有效贯彻。在部门领导职数配备上,县编委办会同县委组织部研究提出了部门领导职数配备和总师领导职位设置的意见。各部门一般设正职1名,副职2—3名,在人员编制分配上,调整变动部门的人员编制,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随职责划转,其人员编制作相应划转,具体人员编制调整方案由相关部门协商确定,未涉及调整变动的部门,原则上不增加人员编制。在内设机构和科级领导职数设置上,调整变动的部门,内设机构先随职责调整相应划转,再按改革要求进行整合。合并组建新部门的,内设机构总数不增加;新组建和有重大职能增加的部门,适当增加内设机构。其它未涉及调整的部门,一律不增加内设机构,需要调整内设机构设置的,按照“撤一建一”原则掌握。
2、创新管理。除中央有明确规定或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所需之外,一律不新设机构,一律不提高机构规格,一律不增加人员编制。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及时撤并或整合职能弱化、职责相近、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过小的各类机构,核减职能减少、工作任务不饱和单位的人员编制,加强了事关中心工作、全局工作和重大民生保障方面的人员力量。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3、严肃纪律。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赣办发[2020]12号)的各项要求。将机构编制政策执行情况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督查工作范围,增强机构编制纪律的刚性约束,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维护了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三
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坚决制止乡镇发生新的债务的通知》(豫政办[2005]52号文件),就如何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规范乡镇招商引资行为,防止发生新的镇村债务问题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针对河洛镇而言,树立科学发展观,抓准农村综合改革方向,切实转变镇政府职能,是做好当前农村工作的战略选择。一、切实把乡镇工作重点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上来。要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广大农民发展精品农业、效益农业、市场农业,从而实现农民增收。二、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规范政府行为,做到依法行政,必须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高度关注民情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凡是与行政许可法不相符的,必须坚决纠正;凡是与民争利的,必须坚决制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三、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1、从项目、环境、服务上下工夫,做好贫困地区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做到一站式办公;以良好的服务、优质的服务内容赢得客商的青睐。2、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企业集中于园区,有利于公共设施和资源共享,节约非生产性开支,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合理建设环保设施,有效进行环境保护。四、清理建设债务,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区域经济。1、面对债务,积极应对,寻求化解途径。分类处理,灵活化解,通过清查整理,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对于公共性投资的,政府应列入财政预算,逐年还清;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骨干税源,壮大主体税源,建立稳定、持续的财政增长机制;加强管理,防生新债,开源和节流并举,加强对政府的人、财、事进行科学化管理。2、加快乡镇经济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要统一思想认识,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形成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真抓实干,集中精力和时间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五、采取有效措施,逐项退出担保1、摸清底子,对镇政府以前的担保逐项摸清底子,搞清楚原委。2、清理担保,对原担保单位或个人有偿还能力的要督促其还贷,必要时采取法律途径解决。对原担保单位或个人有困难的,要通过耐心、细致工作,促其还贷。3、核销担保。对原担保单位或个人已消失或无力偿还的建议国家出台政策,予以核销。六、实行新债责任追究和镇村干部离任审计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负债乡村的考核力度,既考核经济的发展状况,又考核债务的化解进度。1、要加大乡村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把经济工作与用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对化解村级债务成效显著的干部,应给予适当的奖励。2、要规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为。乡镇政府一律不再直接办企业,也不准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3、建立借贷款管理制度,乡村兴办公益事业,必须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4、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杜绝新的不良债务产生。5、建议国家建立干部年审制度和领导干部审计档案,把干部在工作中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进一步推动干部队伍建设。七、河洛镇建设债务和担保情况建设债务:1、镇办公楼欠债50万元。2、公路建设欠债:孝沙路、洪官路共计欠款40万元。担保情况:1、镇财政为沙鱼沟机械厂在沙鱼沟信用社担保贷款1万元。2、镇财政为仁存沟村张建营在永安信用社担保贷款20万元。3、镇财政在市财政局开发公司为我镇5家企业担保贷款92.7万元,止目前利息计136万元。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战略部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做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对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干部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旧的内容已经改变,新的方式尚未形成,面对新形势,不少乡村干部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感到“管理无门、服务无路、引导无方、无劲”。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前的乡镇政府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亟待转变职能。
一、目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形势、新任务,乡村两级组织的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一些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给乡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乡镇管理体制滞后,管理职能弱化。
机构和岗位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经过几次机构改革,对乡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但由于建制遵循与上级“对口”模式,“上面多少庙,下面多少神”。党政各大班子齐全,农财各口门类繁多。机构改革虽对一些机构进行了整合,但大多是简单的归口为几个大的中心和办,部分的调整撤并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行政意志,而不是市场意志和现实需要。比如,当前,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中重要一环,**县每年转移劳动力约50000余人,但在乡镇却没有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市场农业实质上是信息农业,而乡镇没有专门机构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专业系统的市场信息服务。
乡镇管理职能不完整,责大权小。权小,即现在乡镇范围内几乎凡是有权的、具有吸纳能力的所站,诸如工商、税务、公安、交通、财政、电力等,已经被上级政府部门直接管理或设置为派出机构,乡镇作为一级政府,除防洪、保安没有任何执法权。责大,即随着国家支农政策的加强,诸如基础设施、卫生防疫、教育、抗御自然灾害等责任进一步强化。同时,部门责任下卸,乡镇政府实际做的很多是“给部门打工”,一些本该部门做的乡镇政府不得不管,乡镇干部充当了税官、法官、警官,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了之后不讨好的`事,而对于结果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二)乡镇自身包袱沉重,压力过大,经费短缺。
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镇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税收,农业税取消后,目前一些乡镇处于保吃饭、保运转的境地。多数乡镇主要领导讲,为保工资,保运转,整天东奔西跑,到处东挪西借,根本无时间、无精力研究发展和考虑服务问题。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办企业亏损,担保贷款,垫付各种税费等,形成了乡村的巨额债务(**县乡村两级债务达2多亿元),负债越累越重,包袱越背越沉,可用财力保证正常运转尚难,无法偿还债务,更谈不上提供资金来发展经济、服务农业,是有愿望没能力,有想法没办法。
(三)乡镇职能越位、错位、缺位,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越位问题。乡镇职能泛化,管理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无所不管,成了一个全能政府,无限责任政府。
二是错位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政府长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管理、经营等多重角色。有的随意为企业、农民担保造成沉重债务负担,有的代替中介组织和农民签订合同,形成了大量纠纷。
三是缺位问题。不恰当地把本应由政府或政府为主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如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比如农业技术服务出现严重的缺位现象。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涉农部门,有部分乡镇处于虚设、瘫痪状态,某些还在运作的也多是经营单位,经营农业生产物资并获利成为这些部门的主要内容。对于农村急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先进生产技术的传递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乡镇干部队伍素质和干部管理不适应需要。
干少一个样,挫伤了一些干部的积极性。三是干部交流不畅。相当一批干部长期在一两个地方,甚至几十年在一两个岗位上,制约了乡镇干部的全面发展。
(一)恰当定位乡镇职能,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
合理界定乡镇党委、政府、人大和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责权限、活动方式,解决各自存在的“缺位、越位、错位”问题,党委、政府、人大和村民自治组织依法行使各自职责,使乡镇一级的各项规范有序。各类机构重新整合,根据新时期的乡镇职能因事设置。有效盘活干部人力资源,合理并岗定责和分流干部,促进干部职能和职责的转变;积极调整农村的组织领导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方法,形成新形势下乡镇运行机制。同时,建立科学的乡镇干部实绩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奖惩机制。让乡镇干部有想头、有甜头、有盼头,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增强的主动性。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吃“行政大锅饭”的问题。
(二)整体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乡镇机构改革必然触动上级机关和相关单位组织形式的变化,并经过一个上下互动、有序衔接、互促共进的过程。研究乡镇机构改革,必须跳出乡镇看乡镇;否则,仅仅依靠乡镇自身改革来求得职能转变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不仅要把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纳入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去考量、运作,同时也要推进县以上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各级行政体系协调运转。同时进行必要的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理顺四种关系:即县乡关系、条块关系、乡村关系以及党政组织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加强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建设。
建议国家继续深化改革,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为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物质基础。在地市乃至省一级建立统一的财政分配体制,合理核定县乡财政支出,统一转移支付,保障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二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进对农村投入手段,建立高效、快捷、透明的投入机制。把钱投入到最需要、最应优先投入的地方,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取得最好的效果。比如: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整合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统一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经成为共识,国家完全可以对各地的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按计划、分步骤统筹拨付,既避免了基层政府跑资金要项目、层层审批的繁杂手续、资金多渠道分流的跑冒滴漏、客观制造腐败高发地带,同时又可避免资金分散使用、轻重不分、效率低下。
(四)大力扶持社会服务组织发展。
建议国家采取扶持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在资金、税收、信贷、技术、信息等方面,制订可操作的法律和政策。乡镇政府不该管的事儿,该剥离的职能,需要有这样的组织承接、转移;放手发展民间组织,深化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以及供销社、信用社、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改革,培育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探索建立服务农民的有效机制和模式,最终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良性互动的理想模式。
(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抓紧化解乡村债务。
乡村债务,是沉重的历史包袱,也是一个现实社会的安全隐患,既关系到社会稳定,也关系到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必须尽早解决,使乡镇政府轻装上阵。在摸清债务底数的前提下,分清债务性质,坚持多管齐下,分类处理。凡是属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等公益性债务的,应由财政出资逐步予以解决;凡是属于集体组织经营性债务的,应明确偿还责任;凡是属于确实无法偿还或因垫税等形成的呆坏账,应及时核实处理,等等。与此同时,要采取严格措施,加强对乡镇经济事务的管理,坚决控制新债的发生。
(六)下功夫抓好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既是适应乡镇职能转变和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又是积极推进乡镇改革的重要基础前提。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抓紧抓好,切实解决转变乡镇职能中干部不适应不会干的问题。整合分散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资源,并积极与各类大专技术院校合作,实行开放式办学,有计划分层次地大力开展农业科学技术、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积极推行乡镇干部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认证制度,实行挂牌持证上岗。抓好长、中、短班的结合培训,以短、专、快的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办好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班。市、县两级把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年度计划,经费实行财政单独预算,力争在短期内将所有乡镇干部轮训一遍。通过直接有效的培训,力促乡镇干部由行政型、指挥型、命令型、“万金油”型向学习型、技能型、示范型、服务型干部转变,以推进乡镇职能更快更好转变。(**县委)。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五
(一)巩固新成果,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组织实施县政府机构改革,是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办将重点做好部门“三定”扫尾工作,全面落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等改革任务。机构改革完成后,将立即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开展改革评估工作,对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认真进行自查评估,总结改革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完善工作,巩固本次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三定”规定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二)开拓新思路,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继政府机构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我办将认真领会中央、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次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在各部门调整、划转所属事业单位的同时,同步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在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模拟分类基础上,按照法制化的要求规范行政类事业单位,按科学化的要求发展公益类事业单位,按市场化的要求改制经营类事业单位,确保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三)抢抓新机遇,切实加强县编办自身建设。县编办将抓住这次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与其他政府部门一起做好“三定”制定工作,完善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规范内设机构设置,充实人员力量,并将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紧建章立制,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政治、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四)树立新形象,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县编办将着眼于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工作站位,努力使机构编制工作切实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研究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为区县、县政府和编委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如何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是让十九大精神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10月份我们就“放管服”改革到...通过召开部门座谈会,实地考察政务服务大厅,现场听取政务大厅负责人汇报等方式,对我市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调研显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成效显著,人民满意度较高,但个别部门也存在认识不清晰、改革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企业和群众对我市“放管服”改革的获得感仍然不够强,改革的实效性和惠民性有待提高。
挂牌运行,负责推进、指导、监督、协调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内设综合办公室、政务服务指导科、行政审批管理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数字经济发展科、政务热线管理科、监督监察科内设科室,工作人员人(其中行政编制名、事业编制名),使用面积约平方米,一、二、三楼为政务服务大厅,共设立个窗口,窗口工作人员,集中受理31个部门的158项政务服务事项,四、五楼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市有关政务服务改革方面的方针政策,统筹推进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负责推进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做好政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统筹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组织制订及实施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实施;整合市级部门服务热线,实现非警务类热线“12345”一号呼叫,负责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及政务服务效能、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检查工作。
(一)着力推进企业开办和项目建设审批工作。一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进企业“110”改革;二是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已在政务大厅设立审批专区,由住建、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入驻大厅,精简合并审批事项,提供“一个窗口”综合服务。三是创新水、电、气、通信报装和审批改革,为企业群众和项目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推进工程招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和远程异地评标。
(二)完善综合实体大厅“一站式”功能。一是推行“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改“部门多窗”为“综合一窗”,推进业务办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二是提供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服务,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和现场自助查询服务。“进一扇门”集中办理不动产登记、契税缴纳、公积金贷款、抵押登记、借款手续等不动产交易环节中的关键业务,三是开展办结材料邮政快递送达服务,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
(三)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一是在政务大厅开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快办、易事即办”的原则,实行“联审联办、限时完成、超时默认”的无障碍审批服务。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跟踪问效、窗口“无否决权”、政务服务工作规范、政务服务“好差评”、“码上办”、“码上评”、检查通报、退回等规章制度,不断拧紧监督“螺丝钉”,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三是积极推行上门办理、预约办理、帮办跟办等服务,热情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全面推行“店小二”式服务模式,真正做到热情服务、周到服务。四是抓好考勤制度落实。利用电子监察系统、钉钉考勤系统,以“制度+技术”的手段,严格执行政务大厅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按规章办事、用标准规范、以纪律约束的良性工作机制。
(四)加大政务服务平台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延伸”覆盖面。大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五)深化“12345”政务(市民服务热线改革)。建立完善“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各方联动、限时办结、评价考核”的工作机制,畅通百姓(企业)诉求渠道,架起为民(为企)服务连心桥。
(一)改革创新意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便民利企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个别部门、单位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全面性认识不足,缺乏破冰攻坚、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存在畏难情绪,推诿扯皮现象仍然存在,仅满足于落实完成省、州、市安排的工作。“三集中、三到位”未落实到位,鉴于场地限制等原因,仍有个别单位未在大厅设立办事窗口,事项未能全部入驻大厅办理;目前虽已在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窗口,但部门的关键科室主要审批人员未入驻;企业开办未能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无法实现企业数据一次采集、身份一次认证、办理结果一次邮寄;现有部分窗口授权不到位,一些应当当场办结的审批项目,单位未能充分授权,仍要拿回原单位签字盖章,让窗口办事人员“两头跑”、让办事群众“跑两头”。
(二)信息孤岛问题突出。部门使用的国家统建系统或省级统建系统还有部分未与政务服务网实现对接,不动产、住房公积金、社保、民政等系统信息数据无法实现实时交换共享,电子签章、电子材料、身份认证管理机制不健全,距离“一网通办”存在很大差距。
(三)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存在涉及领域广、投资大,专业人员少、基础薄弱等诸多挑战,工作推进难度大。
(四)公共资源交易暂未全面实现电子化交易。
(五)个别进驻单位对窗口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窗口业务工作的指导力度不够,对催办督办事项推进缓慢,甚至置之不理,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专业性人才面临挑战,“放权”和“接棒”衔接不顺畅。
(一)提高认识,整体发力推进改革落地。“放管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设计,统筹协调、整体发力,围绕省州关于简政放权的决策部署,全市上下“一盘棋”共同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市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对改革目标的系统谋划和过程把控,坚持系统谋划,强化目标引领,突出改革重点,加大刚性考评,建立“放管服”改革定期调研评估机制,明确改革任务、具体事项和落实举措,进一步完善改革的督查、评议、考核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予以坚决处理,通过动真碰硬的措施,倒逼各部门举一反三,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进一步优化政务大厅服务。推进“一窗式”改革,构建咨询、受理、办理相对分离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同一事项设置同类窗口同步受理,后台进行流程再造、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和自由裁量空间,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挖掉变异审批滋生的土壤。部门利益是滋生变异审批的土壤,要痛下决心,采取“釜底抽薪”之举。要依据权力清单,彻底清理“红顶中介”、变相留权、隐性审批和新生权力。同时,要有计划地推进改革,切断权力寻租、利益瓜分的链条,引导人员向基层、向一线流动。三是立足群众,以群众的意见为导向。及时了解群众关于“放管服”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群众反馈,做到有的放矢,对于群众反应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整改;要强化窗口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用心去发现群众需求、解决办事难题,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为群众把事做好,把事做实。
(二)深化政务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一是落实专项资金和人才,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硬件平台,纵向方面,既要对接好青海政务服务“一张网”,又要将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政务服务网上审核服务对接;横向方面,既要不断拓展审批、监管、服务项目,又要把各部门除有规定需保密外的全部信息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并在审批、办事上化繁为简。二是加快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打破政务资源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坚持制度标准先行,推动审批服务事项编码、规范标准、办事指南和事项四级四同,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审批新程序,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升群众便利程度,为投资创业清障减负,实现“让数据传输代替群众跑腿”的目标。三是升级信息平台功能,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指尖政务”,加快推行政务服务app推广运用,实现手机智能服务,建成政务支付体系,真正做到让群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切实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三)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参照“数字政府”建设引入的“最强阵容”模式,探索数据中心规模化运营服务机制,按照集约化建设、集中式管理、一体化服务的要求,对各部门现有专门信息中心、信息部门机构进行整合,负责全市信息化建设,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开放、共享、应用研究开发、产业服务等管理工作;负责政务服务平台、市级门户网站、无纸化办公系统、大数据平台等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对政府数据平台进行组织实施,将各部门的数据归集到一起管理,实现基础设施统一化建设,数据资源集中化管理,为“放管服”改革强化数据支撑。
(四)大力推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规范运行。一是持续建立完善交易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二是全面开展电子招投标,积极推行房建、交通、市政工程远程异地评标,使远程异地评标成为常态。三是制定“不见面”开标实施方案。
(五)加强窗口人员管理。一是各进驻窗口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窗口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坐班制度,确保领导每月到现场办公2—3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问题。二是选派政治素质最高、业务能力最强、服务意识最好的人员进驻窗口办理业务,各进驻窗口单位不得随意调整、调离窗口工作人员。三是将在窗口工作满半年的党员党组织关系转入。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七
按照县编委要求,县编办、县政府督查室,于8月10日至8月16日对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此次督查共涉及24个工作部门8个中心共48个单位。督查组深入各有关单位,采取听取单位主管领导汇报、实地查看、拍照存档等形式,逐条督查评估机构改革落实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领导重视,迅速行动。县政府机构改革后,县领导、单位领导都高度重视,主动配合,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县政府副县长张志红、县长助理刘忠民亲自召集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局等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城市客运职责调整和手续交接工作。县发改委、县工信局领导积极沟通,将发改委负责“经济运行工作的5人”划转到工信局,并积极开展工作。县农牧局、县住房和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信局等单位已启用了新章、挂了新牌子、变更了新账户。县人社局、县文广新局、县粮油贸易中心、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单位及时刻制新公章、制作新牌子(其中县粮油贸易中心已挂新牌子)。县计生委、县粮油贸易中心等单位严格按照“三定”方案制作悬挂内设股室牌子。
2、转变职能,促进工作。各单位以改革为契机,积极推出各种新办法、新举措,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打造干部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县审计局强化工作薄弱环节,加大了对财政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县财政局简化工作程序,制作工作流程示意图,提高办事效率。县公安局加强城区防控力量,有力地打击了不法活动,极大地改善了治安状况。县城管局购置新车辆,每天在城区主要路段洒水降尘,在炎炎夏日为群众带来了可贵的清凉。县广播电视发展服务中心实行了挂牌上岗,加强了新闻舆论监督,开展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重新开播了内黄县广播电台,增设了以文娱、娱乐为主的有线综艺频道和以农业、法制宣传为主的第三频道,实现了工作、效益、社会多赢的良好局面。县安监局一手抓执法,一手抓服务,以整改为目的,以惩罚为手段,实行“首查不罚”制度。县林业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电视技术讲座并安排专人定期下乡为农户搞好技术服务。
1、个别单位职责调整还未到位。如县发改委的“工业经济运行”职责还未调整到县工信局;原农开办的“农业综合开发”职责未调整到县财政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的“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职责未调整到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应调出的职责也未调出;原广电局、文物旅游局的行政职责和县文管所未调整到县文广新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也未合并;原畜牧局行政职责未调整到县农牧局;原粮食局行政职责未调整到县发改委;原县政府教育督查室行政职责已划入县教体局,但人员还需进一步理顺;原新农办需进一步理顺关系。
2、个别单位牌子未挂、公章未刻、账户未变。如县蔬菜服务中心、县教育发展促进中心、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县广播电视发展服务中心、县棉花粮油生产服务中心、县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等单位未挂牌子、未刻公章、未变更账户。县政府办公室、县人社局等单位未挂内设股室牌子。
3、大部分单位存在乱挂牌、股室牌子名称不规范、股级干部超配、行政单位事业身份人员任股级干部现象。此次已将相关单位的所有挂牌拍照存档。
4、存在部门干预挂牌子现象。大多数单位都挂有:计生办、综治办、群众工作室、工会等牌子。县公安局挂有原系统内未改革到位的牌子。个别单位有临时性工作办公室牌子。如:“三项重点”工作办公室。
1、涉及职责调整的单位由有关县领导、部门领导召开会议,进行沟通协调,及时安排落实职责划转事项,办理交接事项。
2、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对未整改到位的单位进行跟踪督导。
3、在以后改革制定“三定”方案时,是否考虑对于一些职责较多、人员较多的单位,适当增加一些内设机构。
4、对于“一票否决”的部门干预要求各单位挂的牌子,看看县编办拿出什么意见。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八
申论的试卷并不是毫无章法随便拼凑的,我们每一篇申论试卷都是有一定的主题的,所以我们这次名言佳句的鉴赏也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分类,这样更有利于记忆也更有利于日后的使用。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李克强。
热门转变政府职能论文(案例19篇)篇十九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5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水浇地面积4.5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3.3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2004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家畜存栏5.6万头只;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40.8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02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04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应强化的职能是:(1)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2)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3)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4)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5)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6)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政权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政权、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政权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政权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