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情况报告需要我们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小编找到了一些典型的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一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政策托底的部署要求,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力度,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二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7〕15号)精神,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维护社会公平、防止冲破道德底线的基本要求,也是补上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对我省实现“两个跨越”目标、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政策托底的部署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力度,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二、着力保障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
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强化措施,切实做好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受灾群众困难排查力度,对因遭受地震、洪涝、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仍住在临时安置住所的受灾群众,要全部帮助其解决住房问题。全面推进“救急难”工作,切实做好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加大特困供养人员和孤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活动。建立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将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提高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比例。加快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设,改善孤儿和贫困残疾儿童等群体的保障条件,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抓好重要商品和主要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有条件的地方可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扩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其他残疾人,逐步推动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长期照护残疾人的护理补贴制度,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
各地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在统筹安排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时,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放在优先位置,确保政府投入只增不减;本级财政资金预算安排要向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倾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编制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资金预算,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出台我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完善评价指标和标准,组织开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年度绩效评价。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做好救助对象准确识别,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各地要加强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衔接和工作衔接,打通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最后一公里”,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更好地落实到基层。要依托已建立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将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纳入研究范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民政部门负责,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扶贫移民、残联等部门(单位)参加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辖区内城乡低保对象、受灾群众、特困人员、孤儿和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困难优抚安置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现有编制内,根据困难群众对象数量等因素增配人员,增加工作力量;要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依托乡镇(街道)政务大厅、办事大厅等,设立统一受理救助申请窗口,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村(社区)补充配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理员,切实增强基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经办服务能力。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月20日。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三
春节期间,工行宁德分行根据春节长假期间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特点,专门制定了服务方案,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多样的金融服务。
统筹安排网点的营业时间。工行宁德分行保证有足够数量和服务覆盖半径的网点开门营业,优先安排主要商业街区及居民区的.网点营业,确保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业务能正常办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夕当日,宁德全辖各支行营业至12时。春节期间,初二开始,各县市将安排网点轮流营业,同时,各休业网点将提前公布营业安排,方便客户合理安排业务办理时间。
保证自助渠道运营,满足居民春节期间的业务需求。春节长假前,工行专门对全行各类自助机具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尤其是位于重要交通枢纽、商业区、居民区的网点及离行自助银行内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应急服务管理,设备运营维护部门合理排班,及时响应并处理吞卡、账务等应急服务需求,对于急需现金又没有随身带工行卡的客户,提供手机号预约取现、扫码取现、手机pay非接取现三种安全、便捷、高效的现金取款服务,解客户燃眉之急。
工行电子银行将为客户提供全天候服务。春节期间,工行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将继续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客户可以方便地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理财购买、手机充值以及缴纳公用事业费等各类业务。工行在远程银行中心配备了充足的服务人员,保障春节期间客户通过电话、短信、融e联、微信等渠道的服务畅通。
推出了一批普惠便民服务。客户使用工行手机银行(含向境外工行汇款)办理本行、跨行或异地转账业务,免收手续费,通过个人网银办理则单笔5000元(含)以下暂免(累计不封顶),单笔5000元以上按柜面转账汇款手续费星级折扣标准执行5折优惠。客户使用“工银e支付”可进行便捷支付,方便、安全、全网通用。投资理财服务假期不间断,并有鑫得利、鑫鼎利、鑫添益、恒睿系列等多款精品理财在假期上线,客户可通过网银、网点、手机等多渠道购买。
从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网点厅堂每日消毒,加强营业场所的通风管理,员工按规定佩戴口罩、手套办理业务,对到店客户按规定进行检查,重点关注外来人员和“一米线”的有效管理,强化落实网点监督执行,真正把控好佩戴口罩、扫码、测温、信息登记第一关,用实际行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客户和员工防护安全。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四
线上线下结合保障金融服务“不打烊”,推出“过新年、换新钱”便民服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写福字送春联贺新春,为就地过年群众送温暖……xx年春节临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地分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多措并举开展暖心服务,以金融力量护航人民群众过个祥和幸福年。
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邮储银行各级机构高度重视疫情形势变化,严格落实防疫要求,做好人员出行管理、防疫物资筹备、场所防控消杀、应急值班安排等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网。
面对疫情,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每日做好员工健康监测。辖内各营业网点严格落实门前、厅内、柜面“三道防线”防控措施,引导客户佩戴口罩、测温扫码、保持社交距离。同时,该行在低风险地区网点,为60周岁以上老人开通“绿色通道”。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营业网点,对于不便使用手机扫码的老年客户,由网点工作人员协助使用“老幼健康码助查询”功能,践行有温度的助老服务。
为保障春节期间现金供应工作,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准备20余亿元原封新券,以充分满足客户的现金需求。近日,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辖内营业网点对外付出的现金以新券为主,对收入的现金单独摆放,并对现金作业场所、用品用具、款箱、现金机具等物品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现金进行集中消毒,保障客户用上“放心钱”。
每到岁末年初,现金存取、货币兑换、转账汇款、刷卡消费、理财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显著增加。如何做好疫情期间的春节金融服务,是对银行保障能力的考验。
统筹安排网点营业时间,维护自助渠道正常运行;安排窗口和柜台做好对外业务办理;合理安排资金调配和现金业务人员,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开展“过新年、换新钱”等便民服务活动;设置兑钞柜台和绿色通道……邮储银行各地分行加强网点金融服务保障,持续为百姓提供暖心金融服务。
线上,邮储银行全力保障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远程银行中心通过“95580”全国客服号码为个人及公司客户提供电话银行自助语音服务、人工座席咨询及投诉受理服务,多渠道满足客户服务需求。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通过线上线下提供专业、便捷、优质理财服务,精选代销多款理财产品,如“零钱宝”“理财宝”“日日升”等现金管理产品、“鸿运”“鸿锦”等净值型产品、“惠农”等主题类以及“财私客户”专享理财产品,客户可通过邮储银行网点、手机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等多渠道选购。
春节前夕,为守护好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邮储银行各地分行的客户经理深入走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涉农经营主体,主动对接其金融服务需求。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一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豆丝在当地小有名气。“春节期间,豆丝供货需求增大。我们收购原材料需要资金,但下游回款又有一定账期,资金需求非常迫切。多亏了邮储银行的贷款支持,帮我们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在邮储银行的支持下,合作社生产的豆丝流向了更多武汉人的餐桌。
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副副别具风格的对联和“福”字,让年味跃然纸上。邮储银行安徽省合肥市自贸区支行邀请书法家为就地过年的客户写春联、送“福”字。活动现场,客户获赠春联和“福”字,在浓浓墨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人在远方情在身边。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顾乡大街支行所在地,是哈尔滨市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域之一。今年,该行精心布置网点环境,为就地过年的客户送上春节福袋,打造“20xx新年心愿”幸运红包墙开展抽奖活动。邮储银行广东省东莞市分行参与协办东莞“平安回家”公益活动之“莞邑传情送爱回家”,向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发出“爱心年货大礼包”,礼包搭乘爱心邮车发往全国各地。
坚果礼盒、各类书籍、文具套装、新年明信片、口罩……近日,“点亮微心愿护翼梦远航”关爱留厦外来务工子女爱心礼包派送活动推出。邮储银行厦门分行工作人员将爱心礼包送到学生手中,并为孩子们带去生动的金融知识。孩子们听着生动的讲解,看着丰富多样的礼品喜笑颜开。
春节期间,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多发易发。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邮储银行各地分行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帮助群众了解金融知识,营造共筑金融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这个活动好呀!我们学到了实实在在的金融知识和防骗妙招,不给违法分子可趁之机。”连日来,邮储银行上海杨浦区支行工作人员走进社区,与民警、医护人员等共同开展“送医入园暖人心、金融反诈筑安心、智慧生活增悦心”活动,宣讲金融反诈案例,就人们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共同筑起反诈“防火墙”。
在河北,邮储银行河北省石家庄市分行积极组织“防范非法集资”学习微沙龙等活动,宣传人员走进商场、公园、乡镇集市等地,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宣讲非法集资常见手段,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
在宁波,邮储银行宁波分行携手宁波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开展“反诈同心,福虎同行”新春反诈宣传活动,通过云话题、云教学等方式,为市民普及反诈知识。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五
1月23日,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召开专题会,传达贯彻省委常委部署和总行相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春节期间金融服务和全省人民银行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辖内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是加强自我防护,无条件遵守地方政府出台的管理要求,及时响应地方政府号召;二是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如地方政府需征用人民银行车辆、设备的一定全力支持,不得推诿、退缩;三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出发,切实保障春节期间江西辖内现金供应,支付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不间断。
春节前,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已陆续调拨各面值原封新券,并集中投放,确保江西老百姓春节用上放心钱,干净钱,整洁钱。春节假期第一天,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累计办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拨款业务7笔,金额共计3000万元,省内四家医疗机构实时收到上述专项拨款,确保财政资金在春节假期第一天及时拔付。下一步,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将继续保证重要和关键业务岗位工作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保障。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六
为全面了解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及管理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4月中下旬,市政协人资环委组成调研组,对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自20**年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初步建立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廉租房租赁补贴为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
截止2014年4月底,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累计63446套,全市开工建设39070套,占建设计划的62﹪;总面积207.11万平方米,总投资365770.68万元,完成投资185227.13万元。
截至2013年底,竣工32103套(其中:已分配220**套,待分配3840套,正在完善基础和附属设施6254套),向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551套。
年平均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1874户,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9476.3万元,保障3.23万户、8.22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社会宣传效果欠佳。
有些地方没有认识到保障性住房工作在完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持续性等方面的重大意义,片面强调保障性住房投资大、见效慢、任务重,没有将其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因此在推动此工作时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不落实、资金难到位、管理不完善,广大群众对保障房知晓率不高,政策了解不够,给后续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规划布局较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
很多地方对保障房建设没有规划,部分地方即使有规划,也没有按“十二五”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的要求,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也没有纳入城乡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只根据下达指标任务开展工作。
在选择建设用地时,对区位合理分布考虑不够,导致选址较偏,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
小区缺乏生活服务设施和休闲健身场所,附近道路、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远离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给入住群众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未能充分体现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
(三)资金保障不给力,目标任务差距大。
保障房建设主要通过国家下拨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减免相关税费、基金等多项措施,多渠道降低建设成本修建的。
目前,我市实际工程建设成本基本在2500元/平方米左右,除中央、省级建设投资补助资金500元/平方米外,其余2000元/平方米的资金由地方财政和社会筹资。
因我市地方财力薄弱,土地出让净收益和住房公积金余额较少,可供资金有限,加上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度不高,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不大,导致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目标任务差距大,开工建设仅占建设计划任务的62﹪。
随着下达任务的逐年加重,续建任务将更加繁重。
(四)准入退出把关难,动态管理问题多。
一是政策措施不完备。
准入审核、租售管理、使用管理、退出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致使具体工作无章可循。
二是收入状况甄别难。
没有形成房管、公安、民政、金融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对保障对象的信息收集和验证工作难度较大,导致骗租骗购保障性住房行为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退出机制实施难。
廉租房与公租房平行运行,受限于保障群体不一样,准入门槛不相同,两种保障房不能调剂使用,需要分别申请、排队,在居民收入可变性大的情况下,动态管理工作难以及时有效跟进,不能及时从廉租保障转换成公租保障,不仅造成房源闲置浪费,而且给保障性住房退出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四是小区管理难度大。
未实施物业管理的入住小区,脏乱差不堪入目,治安、维稳存在隐患,居住隔离有所显现;实施了物业管理的小区,物管费收取难,造成企业难以维持。
如达川区“惠民苑”、“幸福苑”和“万顺园”,尚差20**-2013年物管服务费79.1417万元。
五是房屋租金收缴难。
入住廉租房的大多是低保户,低保金主要用于生活开支,因生病致贫等原因,就没有更多的钱交租金。
入住头年的租金好收缴,第二年开始就收缴困难的现象较为普遍。
甚至有个别住户无故带头不交租金,并且集结住户上访。
六是管理力量薄弱。
全市上下都把住保办设在房管局,住保工作人员共计75人,且大多兼职,力量严重不足。
住房保障工作已成为政府的长期职能,随着我市住房保障覆盖面的增加,工作量会越来越大,急需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进行系统、规范、长期、科学的管理。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两大政策”。
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切实把保障性住房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大事抓紧抓好。
一要实施“公租房、廉租房”并轨政策。
按照国家相关部委《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要求,尽快出台相应实施办法,将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已列入廉租房年度建设计划的在建项目可继续建设,建成后统一纳入公租房管理,根据保障对象的实际情况适用不同情况的优惠政策。
二要落实商品房开发配建保障房政策。
廉租房集中连片建设,低收入住户较为集中,容易因居住隔离而心理失衡,对相关政策误读时,容易产生共同意识,造成治安、稳定的隐患,导致小区难管理。
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商品房开发配建3%-5%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科学处理好适度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合理规划布局,强化配套建设。
一要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保障性住房。
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城乡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区域定位和保障需求,合理安排布局。
建议借鉴万源市在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适当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做法。
二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在集中建设的规模较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要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同步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把保障性住房真正建设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
除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外,要逗硬执行相关财政税费政策。
一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确保项目资本金足额及时到位;二要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管理费用及风险准备金后,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三要将不低于10%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住房保障资金;四要将中央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要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五要按国家规定,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及企业可利用公共租赁房项目发行债券或向银行贷款来筹集建设资金。
此外,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比如重庆市的做法,一方面广泛动员并吸引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家,投身于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配售与产权出让工作,用配售与出让产权的收入,滚动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四)加强检查监督,确保任务落实。
一要加强对住房保障工作检查和指导,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协同配合;二要加大对县(市、区)的督查力度,对项目进展滞后的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保障性住房工作被动应付、推进不力的,要约谈督办;并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列入对县(市、区)政府的政绩考核。
三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
全面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建设、勘察设计、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的终身责任。
四要严格申报、审查、公示、分配、入住程序,严肃查以处权谋私、弄虚作假、骗取住房保障的行为,同时建立举报制、诚信承诺制和失信惩戒制,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通川区“四审查、三公示、一听证”制度成效较好。
(五)健全工作机制,实现规范管理。
一要健全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公安、税务、金融等部门及街道、社区协作配合的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审核机制;二要完善工作机构,配齐工作人员,加快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设。
各县(市、区)要大力开展调查摸底,完善住房保障基础信息平台,健全保障房源档案、需求档案、保障对象档案及其诚信档案,提高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要建立保障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保障入住对象经济状况进行审核,对不适合条件的要及时退出,如不退出就必须按公租房或市场房租收取租金。
四要创新管理方式,严格实行租金收取“收补两条线”。
大力开展各项便民服务,引导住户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或聘请专业机构提供物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入住对象的满意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各地要加大受灾群众困难排查力度,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政策,做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进一步落实临时救助制度,做好救急难工作,及时解决好群众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活动。提高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比例,将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关规定的残疾人纳入救助供养范围。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改善孤儿和贫困残疾儿童等群体的保障条件。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八
为助力客户度过欢乐祥和的农历鼠年春节,该行根据首都客户金融需求特点,统筹安排营业时间,提供安全便捷服务,加强资金安全保障,让冬日的金融服务更加贴心有温度。
据了解,为保障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业务顺利开展,该行统筹安排网点营业时间,做好春节期间金融服务工作,保证足量窗口和柜台对外办理业务。除夕至初二每天安排不少于50%的繁华街区、重点地区网点对外营业,初三至初四每天安排70%的网点对外营业,初五起全部网点恢复正常营业时间,各网点节日期间具体营业时间可参见网点对外公示或咨询95588。此外,全行自助银行以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均可提供7*24小时金融服务,方便客户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生活缴费等多种业务。针对节假日现金收付规律,该行合理安排资金调配和现金业务人员,努力在新钞投放、出境热点国家外币备付、春运客户需求、自助机具服务等方面,满足客户现金存取、货币兑换等金融服务需求。节日期间为了提供有温度有惊喜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分行网点面向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及其他户外作业的广大劳动者提供“歇歇脚”“喝口水”“充充电”“上上网”的工行驿站服务,感受节日喜庆氛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据悉,春节期间工行北京分行推出各类特色服务和优惠活动,方便客户在基础金融服务、家庭财富管理、旅游出行、购物消费时享受专属服务和优惠。部分网点根据节日期间客户特点和业务需求,通过设立新钞换取绿色通道、假日爱心窗口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春节期间厅堂服务温度。
长假期间,工行个人账户贵金属、原油及天然气和外汇买卖等业务照常交易,有黄金、能源及外汇投资需求的客户可以正常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节日不打烊,积极契合广大市民出境旅游外币兑换需求。在理财产品方面,针对少儿客群、家庭客群、银发客群,推出“宝贝存钱罐”、“家庭梦想金”、“福满溢”等多种定期产品,充分满足客户压岁钱、教育资金、敬老心意需求。客户可以通过网银、网点、手机银行等多渠道购买“e灵通”、“灵通快线”等现金管理类产品,以及北京地区“工银财富”系列理财产品等精品理财,实现“人闲钱不闲”。在贵金属产品方面,推出故宫福包、工银贺岁金大丰年、大师十二生肖传世金等贺岁主题产品,方便客户节日投资馈赠。在网点搭建快闪场景,新春纳福体验区写“福”打卡,融入历史文化和情感生活元素,用“文化的力量”讲好黄金故事。在信用卡消费方面,开展“爱购年货节”、“爱购月月刷”等系列刷卡优惠活动,充分满足首都市民节日期间年货采购、家庭聚餐、境外出行等多元化消费需求。同时,积极推动一批普惠便民服务,比如春节期间在西客站区域的网点免费提供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手册;在西单商圈网点设置节日商圈畅游引导员,向来往游客介绍西单周边的餐饮购物和优惠活动,展现北京风土人情和节日习俗。
据介绍,为保护好客户“钱袋子”,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该行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深入开展“全民反诈首都无诈”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教活动。全辖网点严守阵地,向春节期间到店客户进行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普及如冒充老师骗家长、冒充老板骗会计等高发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通过网点户外海报大屏滚动播放宣教海报、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96110全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同时,工行北京分行持续通过“工银智能卫士”为客户的资金安全提供保障。客户可通过账户安全检测随时了解账户安全状况,并通过夜间锁、地区锁、境外锁等账户安全锁功能提升账户安全等级,一如既往地为所有客户提供24小时高风险监控服务,为客户账户及资金交易保驾护航。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九
1月23日,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召开专题会,传达贯彻省委常委部署和总行相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春节期间金融服务和全省人民银行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辖内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是加强自我防护,无条件遵守地方政府出台的`管理要求,及时响应地方政府号召;二是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如地方政府需征用人民银行车辆、设备的一定全力支持,不得推诿、退缩;三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出发,切实保障春节期间江西辖内现金供应,支付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不间断。
春节前,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已陆续调拨各面值原封新券,并集中投放,确保江西老百姓春节用上放心钱,干净钱,整洁钱。春节假期第一天,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累计办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拨款业务7笔,金额共计3000万元,省内四家医疗机构实时收到上述专项拨款,确保财政资金在春节假期第一天及时拔付。下一步,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将继续保证重要和关键业务岗位工作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保障。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十
根据《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20xx年各专门委员会调研工作计划》安排,7月2日至xx日,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由市政协副主席邓刚任组长,对我市民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县(特区、区)经信委(局)、人资社保局和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有关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状况、民营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及职能作用的发挥等情况汇报,实地调研了10家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职工分别座谈,向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发放问卷调查表共计76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营企业发展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情况。
(一)民营企业发展加速,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有关政策,积极鼓励、扶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我市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涉及领域逐年增多,结构更加优化,规模和市场竞争力逐年提高。主要表现在:1、民营企业主体数量明显增加。截止20xx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单位数88689户(含个体工商户79609户),比增长了3.47%,其中,民营企业数9080户,%。民营经济工业项目投资成倍增长,20xx年实施民营经济工业项目43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数297个,投产项目数365个,完成固定投资267.3亿元。民间投资总额从年的73.72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331.4亿元,增长2.3倍。2、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xx年底,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338.93亿元,占全市gtp的45.89%,比2010年增长了36.68%;完成工业增加值202.55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4.18%。3、民营企业贡献明显增大。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截止20xx年底,民营企业上交税金69.46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4.43%,比2010年增长了31.28%。在民营企业从业的人员数达42万人。
(二)依法用工意识逐渐增强,职工权益保障有所改善。
一是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逐步增强,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渐增高。据调查,20xx年我市已登记民营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率达90%以上。在所调研的10家民营企业66名职工中,已签订劳动合同的9家58人,占调查职工人数的87.88%,未签订劳动合同的1家8人,%。其中,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15人,占已签劳动合同职工数的22.73%;签订固定期限的51人,占77.27%。在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中一年一签的23人,二年一签的22人,三年一签的6人。
二是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劳动工资意识逐渐增强,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所调研的10家民营企业均能按时发放工资,除1家企业最低工资未能达到市级最低工资1030元的标准外,其余9家企业的最低工资均在1100元至2500元之间。
三是安全防护、健康检查等意识逐渐增强,职工生命安全健康得到一定保障。在调研的10家企业中,从事建材、化工、煤炭、机械等生产的企业都能重视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和安全事故防范。强化对新招进职工的岗前技术培训和身体健康检查,加大对在岗职工的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学习宣传力度,为全体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并制定规章制度要求员工按规定佩戴和防护。
四是社会保险缴纳逐步推进。人资社保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督促各类民营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依法缴费。在调研的10家民营企业中,除3家企业未给职工购买保险外,其余7家均参加有社会保险登记并依法缴费,其中,5家购买了五险;1家购买了四险;1家购买了三险。
(三)企业工会组建逐步扩面,发挥维权作用逐渐增大。
1、组建工会组织,搭建维权平台。市县两级总工会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建民营企业工会1550个,涵盖民营企业法人2953个,企业工会会员8.8万人。
2、健全劳动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市民营企业共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xx42份,涵盖非公企业2536个,工资集体协议签订率28%。二是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全市共签订集体合同1509份,涵盖民营企业2908个,民营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32%。三是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389个,与司法、人事社保等部门联合为农民工追讨工资,20xx年为460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3270余万元。四是建立市、县两级劳动关系三方(即政府部门、工会、企业)协商机制,每年就涉及企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
二、民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多,职工权益保障能力弱。
我市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企业发展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多数民营企业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二是民营企业多数管理水平较低,部分企业是粗放式、作坊式、家庭式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在决策上随意性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符合市场和自身实际的长远规划;三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技投入少科,产、学、研合作程度低,产业升级进展缓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产业结构单一,布局分散,产业链短,有的产品生产“两头在外”,致使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不大;五是民营企业成本相对较高。原材料、煤、电、油、运等价格上涨、融资成本高、结构性通货膨胀、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大等因素推高了民营企业的成本;六是多数民营企业存在“用工荒”,实用型管理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一方面,企业招收的职工,多数是文化低、素质差、无技术,且工作随意性大,想干就干,想走就走,即使签订有劳动合同也对其无约束力;另一方面,企业因为用工制度不规范、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差、个人发展空间不大、工作环境不好、社会保险保障差等因素而留不住人;七是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有关职能部门履职不力,服务不到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政策待遇标准上不尽一致,部分民营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困难较多。以上诸多因素导致民营企业对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的能力不足。
(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和职工维权意识不强。
1、企业维护职工权益意识不强,未能较好地执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不重视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法律意识淡薄,把职工合法权益当作负担。主要体现在:(1)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或效益差的民营企业,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和解除劳动合同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般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虽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合同条款不符合《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有的条款违背了权利义务对等原则;(2)超时用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以超市、商场、餐厅和娱乐场所等企业最为突出,职工工作时间长、加班工资被剥夺,休息休假权难保障;(3)职工劳动安全、身体健康得不到充分保障。一些民营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投入,劳动环境条件恶劣,设施简陋,劳保用品发放不足,缺乏职业病安全保护措施,不依法组织职工进行健康检查;(4)社会保险覆盖面小。在已参保的民营企业中,给职工买全五险的只占少数,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对相关法规宣传不到位、执行不到位,对企业服务不到位、监管督查不到位;(5)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在交通、建筑等工程施工领域中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部分民营企业参加工程招投标中标后,将工程层层转包,层层分利,导致建设资金不足而拖欠职工工资。
2、职工维权意识不强。我市民营企业职工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偏低、无技术的农民工,尤其对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知之甚少,法律维权意识淡薄,少数职工在自己合法权利遭到侵害后,不知道利用法律法规来维权。
(三)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不够,合法权益维护难以落实。
一是劳动保障执法力量不足。我市两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人员配置均未达到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与劳动者配置1:8000的比例要求。
二是劳动保障机构不健全。市县两级劳动监察机构因编制等问题未能实现机构升格,已建立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调解机构,也因人员、经费不足,装备缺乏等原因而不能及时有效发挥调处职工与企业争议的作用。
三是维权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市县两级尚未按照《贵州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财政应急周转金机制;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网格化、网络化)”建设试点中,除钟山区已完成并取得一定成效外,其他县(特区、区)因无资金至今尚未启动,市级的“两网化”建设也才进入方案起草阶段。
(四)民营企业工会组织不健全,维权作用发挥不够。
1、民营企业工会组建率不高。20xx年,在全市9080家民营企业中,仅2953家组建工会,只占民营企业的32.52%。工会组建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2、民营企业工会维权难。一是民营企业职工入会率不高,20xx年,我市民营企业工会会员8.8万人,入会率仅为20.95%;二是民营企业建立的工会,大多只是为了应付组建任务,真正开展职工维权工作的较少;三是由于民营企业工会受制于企业,且企业工会主席全部属于兼职,工资和工作经费来源于企业,在维权活动中顾虑重重,难于发挥作用。
三、维护民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建议。
(一)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是有效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把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转变作风,强化服务,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认真落实政策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政策和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强对民营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教育,确保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要清理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性文件,落实各种优惠政策,确保民营企业在建设用地、财政税收、融资支持、人才培训与引进等方面得到有效帮扶;三是制定和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真正做到在信贷上加大支持、在担保上强化服务、在市场融资上全力推动、在人才培训和引进上提供平台、在诚信体系建设上加强监督引导、在服务企业发展上纳入行政部门考核。
2、提升服务企业质量,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民营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科学做好园区规划,优化园区产业配置,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循环、配套和集约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为民营企业减少采购和物流成本。加强对民营企业收费监管,规范相关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收费行为和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落实人才培养引进政策,解决企业人才缺乏问题。
一是要加大对六盘水市民营经济的对外宣传和推介,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知名度;二是要拿出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本地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切实提高劳动技能;三是要通过举办人才博览会、企业招聘会等形式为企业搭建引进人才平台;四是认真组织实施“9+3”教育计划,加快推进职教园和县级职业学校建设,鼓励民营企业依托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教学基地共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携手解决民营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以促进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项目、研制新产品、抢占企业发展制高点,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
(二)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和职工法律意识。
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政治理论学习日等方式,定期组织学习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一方面要促进企业法人及其企业管理人员学法、懂法、用法,做到守法经营、依法用工,提高维护企业职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帮助民营企业职工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增强职工的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
(三)强化劳动监察队伍建设,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
一是要充实执法队伍力量。在人员编制、设施设备、工作经费等方面,要给予有效保障,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劳动监察执法工作需求。
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监管网络。变突击检查为日常巡查,健全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追踪检查责任制,对严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加快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进程,尽快实现对我市民营企业全覆盖动态监管,实现多级共同监管的劳动保障监察新机制。
三是要建立劳动争议调处快速通道。探索建立以企业法人、企业工会、地方工会、劳动监察等为主体的劳动争议快调快处的绿色通道,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劳动争议案件,做到快办快结。
四是要建立完善相关维权机制。建立人资社保、安监、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工会组织和民营企业三方协商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研究建立职工维权投诉机制,明确维权内容、维权渠道、维权方式和维权投诉回复时限等;探索制定防止拖欠职工工资的制约机制,推行工资发放保证金制度,遏制拖欠工资行为。针对社会保险扩面难问题,建议:社保部门与安监、煤炭、工商、建设、地税、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协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为职工缴纳五险。
(四)加强企业工会履职培训,加大企业工会维权力度。
要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一是要严格按照《工会法》,切实做到企业工会主席由职代会推荐并选举产生,真正实现企业工会主席独立开展工作。二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组织工作能力和依法维权的能力,特别要强化对工会干部在职工劳动保护、工资福利待遇、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争议调处、以及矛盾纠纷处理方面的培训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确保企业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增强职工“企业发展我出力、人人都是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四是企业工会要加强与部门协调,会同安监、卫生、环保、人资社保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联合执法检查,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提出处理意见,及时予以制止,从根本上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十一
1.小区廉租房,位于县城殷家沟,分两期建设,总投资2575万元,建设规模360套,建筑面积18000㎡。
该项目20**年底开工,20**年底完工。
得益于县民政局及辖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在县纪检监察部门、县公证处监督下,于20**年、20**年、20**年年底分三批成功分房入住352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2.小区廉租房,位于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7493万元,建设规模952套,建筑面积47600㎡。
该项目20**年8月开工,20**年竣工。
20**年完成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现已安排560户工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尚空置392套。
(二)公租房建设使用情况。
1.小区公租房,位于县城新区,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309亿元,建设规模848套,建筑面积63200㎡,为11—25层电梯公寓。
该项目于20**年11月开工,20**年底前完成主体施工和外墙装饰装修,目前正在进行水电气安装和附属设施建设,计划于今年安排入住。
2.小区四期公租房,位于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天骄路,总投资2060万元,建设规模196套,建筑面积10300㎡。
该项目于20**年3月开工,目前已完成主体和内外墙装修施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计划今年底具备入住条件。
3.教师公寓房,共修建、改建公租房60套,总投资150万元,现已全部完工,目前已安排15户符合条件的无住房教师入住。
(三)棚户区改造建设情况。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十二
xx居位于市政务中心西临,西接长途汽车总站,善国中学紧靠村旁,xx大道穿居而过。据《沈氏族谱》载:清朝中期(公元1733——1822年)沈氏从后屯迁此,随之岳姓迁来共建村,名岳家庄,今称xx。根据xx政发81号文规定,更名为xx居委。该居地理位置优越,商贾云集、商贸繁荣,是宜居、宜业、宜商的理想乐土。xx居共有土地320亩,为配合全市实施的沈庄xx城中村改造项目,征用该居土地280亩,现有土地40余亩;人口433人,其中参加分配人口288人;计划生育育龄妇女98人,一男孩户38户,一女孩户24户,双女户1户;党员16人。
近年来,xx街道在服从服务城市发展中,不断拓宽发展空间,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城市建设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而且在上项目、壮实力、促就业,为全市更好的项目落地腾出空间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正在实施的xx居城中村改造,使得xx居大量土地被征用,现仅有土地40余亩。在xx居居民房屋被拆迁后,居民全部在东七、孙庄等居租房居住。在失地居民群众中,有稳定工作岗位和从事服务行业者约占20%,有较高的经济收入,生活比较富裕;获得不稳定就业岗位和自行外出务工或在市内务工者占70%,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部分还有所下降;没有就业者约占10%,生活水平一般,这部分失地群众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商品经济意识差,缺乏技术和经营经验,不能从事商业活动,有的还疾病缠身,没有其它出路。总体来看,失地居民就业不稳定和失地保障政策不完善,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失地群众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二、引导失地居民就业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失地居民的就业能力弱,面对就业竞争,由于年龄、知识、技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求职比较困难。就xx街道而言,可提供的就业空间不少,竞争虽然激烈,但由于失地居民文化程度、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导致用人单位不愿聘用,大多数居民从事市场配货运输、家政服务等。xx居失地居民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女35岁男40岁以上的大龄失地居民,即使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多也不稳定。二是失地前完全依赖种地为生的纯农民转业能力差,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就目前的政策而言,种田的农民可以享受粮食直补等各种扶持政策,下岗职工可得到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各种优惠政策,对农村、农民的各种社会保障也是普遍面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而专门针对失地农民就业等问题的激励政策还不完善。另外,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不能适销对路”,造成效果不佳。近几年,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的投入不断加大,统计的受训人数也比较多,可收效不是很好,适应不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实际要求,反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周边失地农民的群体将会越来越多,这是由农业向工业、乡村向城市转化过程的必然选择。如何做好因失地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各级政府迫切关注的问题。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广大失地农民不能象城镇人口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成为失地农民最担心的问题,仅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只能“坐吃山空”。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征地过程中,应对失地农民进行开发式安置,除给付补偿金外,还应替农民考虑长远之计,逐步建立、规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2、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由于失地农民原来大多数从事比较简单的传统农业,对自身素质要求不高,但失地后从事非农产业,造成就业难问题。因此建议: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及竞争力;二要广开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消除就业障碍,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三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失地农民就业,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加宽泛的就业政策、资金等方面的环境及条件。
3、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发展集体企业,拓宽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空间,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中,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既可以把失地农民组织起来,让其通过做工收入保证生活来源,又能够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建议:鼓励农民发展家庭经营,进行个体运输、商饮、服务业的开发,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
4、逐步建立和完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征地安置方式,建立解决失地农民长久生计的长效机制,使城市支持农村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将失地农民的利益与企业发展融汇在一起,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市场化就业。对吸纳失地农民达到一定数量的二、三产业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对失地农民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对消化失地农民、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为主而兴办的二、三产业,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商业用地安置有关事宜,力争实现失地不失业、农业转商业、农民当老板的既定目标,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十三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今年以来,区总工会就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问题开展调研,现综合相关课题将情况报告如下:
党的17大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人民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工人阶级,重视关心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高职工社会保障水平,清理整治拖欠、克扣职工工资,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改善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维护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肯定。全区广大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广大职工在改革发展中普遍得到了实惠,全区职工队伍总体稳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还比较突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有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影响职工队伍稳定及工会在维权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存在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一些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着不切实际地定指标、限时间、抢速度的现象,改制方案不完善,措施不落实,遗留不少问题;搞“暗箱操作”和违法操作,不将企业改制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侵犯职工的民主权利;一些企业改制中裁员数量大,经济补偿金偏低;不少企业在改制中对拖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医疗费等没有清偿,职工社会保险关系没有接续,职工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严重,或以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在执行法定劳动标准方面也出现明显倒退;少数企业领导人通过低估资产等不正当手段,在改制中大肆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家和职工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二是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一些职工实际上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生活陷入困境。
三是分配秩序较乱、收入差距过大。拖欠职工工资问题仍很严重,前清后欠现象依然存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职工工资收入增长缓慢,且职工医疗、教育费用支出增长较快,低收入职工已成为城市贫困群体主体;一些国有企业负责人不仅实行高额年薪,而且职务消费失控,经营者和劳动者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成为引起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不同地区、行业、单位职工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五是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形势严峻。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小企业,安全隐患严重,伤亡事故多发:如今年3月份xx市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给职工生命、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得伤害。
六是部分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争议解决渠道不畅。相当多的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尤其是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更低;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强令职工加班加点或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职工难以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七是工会组织被撤销和合并的现象较为普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落实。从组织状况上看,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改制、改组、精简机构、减员增效,工会首当其冲成为精简对象,虽说有牌子、公章,但和其他部门合并,成了有名无实的工会。设立了工会主席,也是身兼数职,得不到企业应有的重视。有的单位工会工作只能是被动应付。从作用发挥上看,履行维权职责异常艰难。目前,部分企业不能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其他形式的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也是日益见少,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经营者的民主意识和利益需求。厂务公开可以搞,但公开什么,怎样公开,何时公开由经营者说了算,导致了企业职工与经营者之间的鸿沟加深,职工的政治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落实。签订集体合同有的只是走形式,对合同的执行情况却不能兑现,使合同成为一纸空文,致使职工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从工会经费看,部分企业无视法律规定,寻找各种理由不向上级工会交纳经费,使工会组织缺少经济来源,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有的企业提出的经费不拨付本级工会,而是企业行政挤占和挪用,导致了工会的“贫血”和“营养不良”,影响了工会自身的生存和作用的发挥;有的事业心较强的工会干部,想自主开展一些工作,不得不向老板打报告要“小钱”,反过来还要看人家脸色,索取人家的“恩赐”,无可奈何,敢怒不敢言。不发挥作用是失职,发挥作用又无能为力,内心承受双重压力,叫苦不迭。这种工会主席与企业经营者的身份地位不对等的现状,使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只能处于被动维持状态。
当前,做好工会维权工作,维护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措施,下大气力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保证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研究决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要听取工会的意见,支持各级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对职工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认真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引导工作,努力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二、维权工作的现状。
(一)注重调查研究,增强维权工作的针对性。
工会承担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形势下,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调查研究,增强维权工作的针对性。近年来,我们围绕利益格局调整劳动关系矛盾突出的实际,先后组织力量,采用进企入户、问卷座谈等方式,就《工会法》、《劳动法》贯彻落实情况、企业改制中职工权益保障情况、职工素质状况、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职工生活状况、职工队伍稳定等进行了多次调查,较全面地摸清了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思想动态和部分权益被侵犯的现象,使我们进一步找准了维权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
(二)注重源头参与,增强维权工作的'权威性。
在政府出台涉及职工利益的文件时,我们主动反映职工的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出台的文件体现了以人为本,善待职工的理念,在实施中得到了落实。为了较好解决长期困扰工会工作和职工权益方面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改变工会无行政职能,维权苍白无力的状况,我们借力维权,注重维权工作的社会化。一是进行执法监督。针对《劳动法》、《工会法》的贯彻落实情况,我们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执法检查,对“两法”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发出了书面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有效地促进了“两法”的贯彻执行,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与有关职能部门构筑维权平台,齐心协力开展维权工作。去年,我们和安监局一起共同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在一些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安全检查后,对一些查出事故的单位下发整改意见书,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工会维权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克服了工会组织维权单打独斗苍白无力的窘境。
(三)注重制度建设,增强维权工作的规范性。
根据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权力和上级工会有关文件策,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注重加强维权制度建设,增强了维权工作的规范性。一是积极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努力协调劳动关系。为了维护广大职工的总体利益,我们以建立集体合同制度为载体,狠抓维权机制建设。近年来,我们针对企业改组、改制及企业规模小而出现的集体合同中断、合同内容不规范、履约率不高等问题,向企业下发了《集体合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范本,规范了集体合同的内容格式;及时总结他们在签订程序上一级履约实施的作法和经验,利用会议、简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并组织其他企业进行实地咨询学习,带动了各个层面不同类型企业集体合同签订工作。二是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全力维护职工民主权益,为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我们坚持督促指导基层工会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普遍做到了企业决策、企业改制等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职工代表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为保障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和监督权,我们在全区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推行了厂务公开制度。在几家企业进行了厂务公开试点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多方配合,使厂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注重多办实事,增强维权工作的实效性。
近年来,随着下岗职工的增多,我们把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维权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抓好维权机制建设的同时,我们在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排忧解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是多渠道加强职工培训,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充分利用工会自有阵地优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举办了各种培训班,如:**年4月区总工会联合区妇联举办首期下岗女工十字绣培训班,有40名下岗女工参加了培训;**年12月区总工会联合区工商联举办了首期创业培训班,有27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二是积极实施送温暖工程。每年春节期间我们都认真开展“走千家,访万户”送温暖活动。去年春节前,通过对全区困难职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我们对500户困难职工进行及时救助。三是大力开展困难职工子女“金秋助学”活动,对当年应届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救助,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子圆了大学梦。
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深入调查研究吃透下情是维权的前提,搞好源头参与是维权工作的根本途径,加强机制建设是长效措施,办好实事能使维权工作直接见效。我们虽然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实际需要尚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十四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证行政政法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财政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我们于近期对区本级行政政法单位及两个乡镇行政政法经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区财政及行政政法单位的基本情况。
几年来,全区上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原则,依法理财,制度创新,确保财政收入稳定、有效增长。
20**年我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82万元,其中:增值税173万元,营业税546万元,企业所得税238万元,个人所得税186万元,房产税8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422万元,专项收入242万元,罚没收入226万元,行政性收入321万元。扣除专项收入等后的经常性上级补助收入为2693万元,上解支出687万元,地区可支配财力5688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902万元,其中:
1、工资性支出3960万元。
2、公用经费支出2570万元,人均公用经费0.7万元。
3、社会保障和抚恤支出269万元。
4、离休干部医药费129万元。
5、上级专项配套333万元。
6、其他专项收入安排的支出及上级专项支出3641万元。
全区刚性支出需求情况:最低刚性支出需求6530万元,占地区可支配财力5688万元的114.8,缺口842万元。
财政供养人口情况:全区财政供养人口3609人,其中:行政政法人员948人,其中公检法司人员313人,教育人员1169人。
我区行政政法共设职能机构55个,实有人数948人(其中离退休176人),占同级财政供养人口的26。
二、行政政法单位经费安排及支出管理情况。
一直以来,我区以“从优待警”、“科技强警”为重点,本着优先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的原则,努力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我区一般单位日常公用经费1300元/人,公务用车按车辆编制13000元/车。五大班子和公检法司部门日常公用经费高于一般单位,达到1500元/人,公务用车按车辆编制15000元/车。20**年我区用于行政政法经费支出1902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2,同比增长18.4,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增幅12.5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794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08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388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35。行政政法经费支出1906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0,同比增长0.2。用于人员经费支出902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004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447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5。20**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2092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1,同比增长9.7,略高于收入增幅。用于人员经费支出971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21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03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5。行政政法经费支出2750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3.5,同比增长11.4,明显高于收入增幅4.8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1468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282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17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0。20**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3007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7.6,同比增长29,高于收入增幅16.5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1197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810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33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30。从20**年至20**年的情况看,特别是20**年以来,对于行政政法经费的投入呈明显增加趋势,而且经费增幅明显高于地方收入的增长幅度,最高增幅已超过收入增幅近17个百分点。充分体现出地方财政在财力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对行政政法支出的倾斜。
此次重点调查的六个行政政法单位和两个乡镇在经费投入上也有明显增长。其中***从20**年至20**年公用经费平均增长9;***公用经费平均增长40;***公用经费平均增长35;***公用经费平均增长16;***公用经费平均增长22;***公用经费平均增长8。**镇和**乡近五年来在经费投入上也有所增长,平均达到4和12。
几年来,我区财政在努力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的同时,也确保了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并尽财力可能为公检法司部门配备办公设备及各种必要的办案设施,提高了政法部门的'装备水平。20**年还为公安局和检察院新建了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公安干警的积极性,为保障我区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行政政法单位负债情况。
金需求,区财政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0**年至20**年末,行政政法单位累计负债1194万元,其中:
1、***累计欠款28.5万元,其中车辆维修10万元,工程款及管道维修6.5万元,其他欠款12万元。
2、***累计欠款20万元,其中车辆维修及燃油15万元,会议费3万元,其他2万元。
3、***车辆维修及燃油。
等累计欠款9.7万元。
4、***截止到20**年末共欠外债374万元。其中建办公楼工程款及房屋维修欠款143万元,车辆维修、燃油等其他支出累计欠款231万元。
5、***截止到20**年末累计欠款127.35万元。其中车辆购置及维修欠款14.35万元,新建办公楼欠工程及材料款50万元。其余欠款63万元。
我区涵盖五个乡镇(街),这次主要对***和***进行了重点调研。
***乡累计欠款41万元,其中人员工资29万元,公用经费9万元,其余欠款3万元。
***镇累计欠款110万元,其中建办公楼欠工程款50万元,车辆维修等其他欠款60万元。
四、我区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经济规模小,可支配财力少,满足不了事业发展需要。
2、政策性及体制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减收严重。
一是分税制体制的实行,导致地方可支配财力增长缓慢。二是我区受电厂改制影响,财政减收严重。三是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以及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增点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3、财政风险逐渐加大且明显显露,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关停并转,债务无法偿还,转嫁到财政负担,加之农民基金会借款、世行贷款等政府债务行为财政化,以及财政为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所借债务到期需要偿还。所欠债务8733万元,地方财政难以承担,加剧了财政风险。
五、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1、思想高度重视,突出保障重点。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障行政政法单位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讲在会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必须要牢记在大脑里、付诸于行动中、体现在成果上。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行政政法经费保障重点应该体现在二个倾斜上:一是向重点单位倾斜,即财政要重点保障行政执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二是向重点支出项目倾斜,要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首先保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和行政政法单位正常运转需要,在此前提下,集中财力重点保障行政政法单位重点业务开支需要,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手段,进而提高行政政法单位的整体能力。
2、强化行政政法支出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我区财力有限,在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意义更大。我们财政部门更应该勤俭节约,率先垂范,运用预算分配、财务监督检查等手段,督促行政政法单位求真务实,节约不必要的支出,坚决刹住公款吃喝、公款出差出国旅游等不正之风,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支出监管,把重心从注重资金分配转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上来,做到财政资金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监管就要跟到哪里。
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财政性资金等)全部通过财政实行集中管理,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注重抓票据管理,以票管理费,实行源头控制,防止预算外收入游离于财政专户之外。在中,凡需要保证的支出要千方百计保证,凡能够压缩的支出,竭尽全力压下来,把钱花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实行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应该本着“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原则,通盘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形成涵盖部门所有收支的细化的完整预算,以达到硬化预算的目的。要对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认真界定,并与编制部门认真核实单位编制,确定实有人数,对虚报和超编人员予以清理。要结合资产管理,积极实行政府采购,并按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公用经费。对于有预算外资金的单位,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年初给予核定项目支出,保证预算外资金按时、准确上缴,这样在有些单位的收入中既包括了一般预算收入也包括了预算外资金收入,充分体现出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4、加强对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效率,以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
金需求,区财政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0**年至20**年末,行政政法单位累计负债1194万元,其中:
1、***累计欠款28.5万元,其中车辆维修10万元,工程款及管道维修6.5万元,其他欠款12万元。
2、***累计欠款20万元,其中车辆维修及燃油15万元,会议费3万元,其他2万元。
3、***车辆维修及燃油。
等累计欠款9.7万元。
4、***截止到20**年末共欠外债374万元。其中建办公楼工程款及房屋维修欠款143万元,车辆维修、燃油等其他支出累计欠款231万元。
5、***截止到20**年末累计欠款127.35万元。其中车辆购置及维修欠款14.35万元,新建办公楼欠工程及材料款50万元。其余欠款63万元。
我区涵盖五个乡镇(街),这次主要对***和***进行了重点调研。
***乡累计欠款41万元,其中人员工资29万元,公用经费9万元,其余欠款3万元。
***镇累计欠款110万元,其中建办公楼欠工程款50万元,车辆维修等其他欠款60万元。
四、我区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经济规模小,可支配财力少,满足不了事业发展需要。
2、政策性及体制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减收严重。
一是分税制体制的实行,导致地方可支配财力增长缓慢。二是我区受电厂改制影响,财政减收严重。三是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以及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增点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3、财政风险逐渐加大且明显显露,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关停并转,债务无法偿还,转嫁到财政负担,加之农民基金会借款、世行贷款等政府债务行为财政化,以及财政为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所借债务到期需要偿还。所欠债务8733万元,地方财政难以承担,加剧了财政风险。
五、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1、思想高度重视,突出保障重点。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障行政政法单位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讲在会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必须要牢记在大脑里、付诸于行动中、体现在成果上。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行政政法经费保障重点应该体现在二个倾斜上:一是向重点单位倾斜,即财政要重点保障行政执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二是向重点支出项目倾斜,要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首先保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和行政政法单位正常运转需要,在此前提下,集中财力重点保障行政政法单位重点业务开支需要,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手段,进而提高行政政法单位的整体能力。
2、强化行政政法支出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我区财力有限,在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意义更大。我们财政部门更应该勤俭节约,率先垂范,运用预算分配、财务监督检查等手段,督促行政政法单位求真务实,节约不必要的支出,坚决刹住公款吃喝、公款出差出国旅游等不正之风,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支出监管,把重心从注重资金分配转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上来,做到财政资金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监管就要跟到哪里。
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财政性资金等)全部通过财政实行集中管理,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注重抓票据管理,以票管理费,实行源头控制,防止预算外收入游离于财政专户之外。在中,凡需要保证的支出要千方百计保证,凡能够压缩的支出,竭尽全力压下来,把钱花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实行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体制改。
革的核心。应该本着“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原则,通盘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形成涵盖部门所有收支的细化的完整预算,以达到硬化预算的目的。要对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认真界定,并与编制部门认真核实单位编制,确定实有人数,对虚报和超编人员予以清理。要结合资产管理,积极实行政府采购,并按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公用经费。对于有预算外资金的单位,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年初给予核定项目支出,保证预算外资金按时、准确上缴,这样在有些单位的收入中既包括了一般预算收入也包括了预算外资金收入,充分体现出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4、加强对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效率,以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十五
进入年以来,我区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农村居民家庭整体收入水平提升。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16元,同比增长9.7%;人均期内现金收入7955元,同比增长10.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02元,同比增长13.4%,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态势。
一、农村居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快速增长。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为795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25元,增幅达到10.0%。从收入分类情况分析请看下表:
从上表内容看:工资性收入5648元,同比增长12.0%,原因为近年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已经成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较快增长的第一要素,也是拉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力;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为1382元,同比增长11.8%,与去年同期相比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幅下降了14个百分点,而工资性收入增加了6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在我区农村居民收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财产性收入138元,同比下降52.6%;转移性收入为787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占转移性收入一半左右的养老金及离退休金收入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幅达到11.7%。
二、农村居民期内现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1、收入结构小幅调整。
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期内现金收入比重呈“三升一降”,变动幅度均小于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比重71.0%,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比重17.4%,增加0.3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比重1.7%,下降2.3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比重9.9%,增加0.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仍为农村居民期内现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而转移性收入比重近两年来也在逐渐上升。
2、转移性收入中,离退休、养老金收入比重上升较快。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离退休、养老金收入为391元,占转移性收入的50.0%,因实施“镇保”和农村托底养老等政策,今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养老金收入比重快速上升。
三、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平稳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002元,同比增长13.4%。
8.杂项商品及服务2.43.2-0.8。
从消费支出构成表中看:食品支出比重最高,占到生活消费支出的37%,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其次为居住支出,占16.9%,比重上升了6.5个百分点;交通及通讯支出占12.5%,居第三位;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12.0%,居第四位;医疗保健支出占7.8%,居第五位;衣着支出占6.0%,居第六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占5.4%和2.4%,分别居第七和第八位。
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体现四个特点:
1、农村居民食品更加注重营养。近年来,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粮油类消费趋缓,副食品消费上升,在食品消费中,人均粮油类支出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在食品支出中更加关注绿色食品,把握营养均衡成为消费趋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干鲜瓜果类支出增长24.4%,人均糕点奶及奶制品支出增长36.5%,人均糖烟酒饮料类支出增长20.8%,肉禽蛋水产品及制品支出增长13.1%;蔬菜消费支出增长23.7%。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及方便食品受到青睐,饮食服务消费较快增长,农村居民在外餐饮支出成为热点,人均消费达到了254元,比上年增长12.9%。
2、消费观念更新,衣着支出快速增长。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也不断更新,一些手感好、面料新、个性化强的服装受到欢迎。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298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人均购买各类服装支出195元,比上年增长47.7%;鞋类消费增长较快,人均支出64元,同比增长20.7%。
3、追求居住质量,居住支出大幅增长。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支出也随之不断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845元,比上年增长83.7%。农村居民在原有的住房条件上不断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其中住房装修支出增长超过一倍,住房装修支出的增长表明人们不断地追求居住质量,使自己住得更舒服,更遐意。
4、农村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下降。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学杂费有所减免,我区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服务费支出447元,同比下降8.9%。其中:义务教育学杂费下降10.1%。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54元,比上年下降41.7%。其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108元,下降44.9%;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6元,下降6.1%。
五、关于农村居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已制定出一系列的农村优惠政策,农民也因此得到实惠。但是,农民增收问题仍然是当前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我们建议:
1、发展农村经济,要有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从目前情况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其经济效益远高于第一产业。但农业也有其发展空间和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虽然,第一产业由于目前其产品价格偏低,显得效益不高,但是,当市场格局一但发生改变,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必将显现,耕地的价值必将提升,到那时,有限的农业用地将会变得宝贵。另外,从粮食生产安全的角度看,应确保粮食的产量,尽量不减少粮食的播种面积,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居民播种水稻。而从长远的发展战略考虑,保有足够的农业用地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今后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农村经济政策时,应当更加注重扶持农业生产,注重保护农业用地,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建设,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因此,有条件的镇(区)应根据当地集镇风貌,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贸市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交通便利,通水通电,信息灵通,从而带动地值的提高。这也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搞活地方经济的有效方法。
3、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生产由于投入大,成本高,产品销路不畅,市场价格走低,造成经济效益不高。为此,各镇(区)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科学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点发展既具市场潜力,又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要继续扩大经济作物的生产,在地少人多的地方更要注意增加蔬菜特别是大棚蔬菜的种植,因为大棚蔬菜的用工密度和资金收益都明显的高。养殖业中,规模养猪的收益高于散养。增加市场意识,加强农技推广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以降本提效增收农民。
4、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文章。非农产业的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是确保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当前,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通过培训,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改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从而增强就业的竞争力;二是加强协调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快建立农村劳务输出的协调服务机构,健全农村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有组织的开展农村劳务输出;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只要多从劳动生产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利用多种手段,设法为劳动生产者提供有利条件,采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引进优良品种,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价格补偿等办法,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们相信,我区的农村居民收入能进一步提高。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十六
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辽宁大学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作为09级本科生中的一员,很高兴可以有此次机会,从身边生活环境入手,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此以个人为单位,在自家居住的社区xx小区进行调研。围绕居民住房情况这一选题作此报告,报告涉及社区住房现状统计、社区居民房租房用途、社区住房未来发展以及调研建议和结语等四方面内容。
一、xx小区地理位置和住房现状介绍。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凌海市内分布着众多的居民小区,多数分布于商业街、娱乐场所附近以及城郊,从居住环境来看,这些地方一般位于交通要冲地带,来往车辆较多,环境较为嘈杂,或者位于城郊距离市中心较远。另有一部分依学校而建,这些小区或建于小学、中学附近,或建于高中附近,是大多数家庭优先选择的住房地点,其中以依高中而建的更为抢手,而xx小区正是环绕在凌海二高附近的小区之一,拥有文化区的所有特点,周围环境清幽雅致,噪声低,书店、文具店齐全,且没有网吧、游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学习氛围浓厚。
处在这样环境中的xx小区,其居民结构大部分被在校教师家庭和有学生的家庭占领,因为高中时间紧张,而xx小区距离学校的路程时间,不超过5分钟,因此极为便利。还有一部分居民是老年人,看中安静的居住环境和压力不大的交通环境,此部分居民通常住在二三楼层。
此外,小区内有相当一部分面积用来绿化建设,楼层间间距较大保证采光,还建有众多花坛给了社区小朋友充足的游戏空间,夏日的傍晚,花坛边飘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整个小区顿时热闹起来!
(二)住房数量调查。
xx小区现正扩建,暂不计算扩建后的住房量,现在小区内共有八栋楼房,每栋楼房分布四个单元,六层楼高,每个单元每层两户人家,在我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有售楼现象,以此计算,xx小区住房数量已达384户。
二、xx小区居民买、租房用途。
时下人们买房通常是为了“工作生活较临近”、“学习便利省时间”以及“新婚买房置新房”,在xx小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人们住房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一般在学校附近的小区,都会存在房主出租给学生住房的情况,且在高中附近尤甚,在xx小区的调查中,我访问了几名高三的学生,问她们为什么选择到校外住宿,她们告诉我因为学校宿舍要求按时熄灯,一般在十一点钟,想要抓紧时间多学习的同学就会受到制约,现在处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希望可以用灯自由;此外她们还告诉我,校外几人合租房的价钱也不贵,一年每人1500元,水电费包括在内。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我发现这种合租房的现象很普遍。
(二)还有一种学生租房情况,称作“陪读”,一般租一楼的车库仓库或门市店(经营商店、药店、门诊等),由家长长期陪同,可以很好的照顾孩子,且租金较低,等到一二年考学后再搬走。xx内有七八处陪读住房,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钱。他们敢于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是对xx的地理位置很自信,在高中附近永远有人买,也是对未来的一项不错的投资,当然,这类情况在xx内占少数。
(四)在xx内走访过程中遇见不少老年人,他们有的自己买房有的儿女给买,认为xx的居住环境不错,用来安享晚年,清晨和傍晚,经常有老年人出来运动,小区一带树木较多,路上车辆较少,空气清新,确实是锻炼身体的好场所。
三、社区住房未来发展。
xx小区南面有大面积平房,是市内少有的几处具有东北特色的民居平房之一,由于城市化进度加快,这些民居正在拆迁,xx年8月初已经开始。
这部分土地用来扩建xx,其面积将扩大出两栋楼的位置,一两年内竣工后将有更多的楼房等待出售,给那些为了满足孩子上学便利的家庭带来了好消息,届时,我相信这些住房将不难卖出。
只是我想,这一大片平房中能否留出一部分进行保护,城市里高楼林立,偶尔出现的二十年前的民居作为景点也可以为人们调剂一下生活,增添一点情趣。而且据我调查,这些平房中住有很多退休老职工,他们觉得老年人还是住平房外出更方便些,更有利于活动腿脚,自己还可以种些蔬菜花草,岂不乐哉!
而且,在这些房子附近长有多年的老树,已是参天碧野,倘若建楼,定会毁掉这些和时间一路走来的老树,金钱与经济发展固然重要,可是有些自然的东西却更为珍贵,一旦失去就会后悔莫及,如果在平衡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注意保护,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建议和结语。
出水一芙蓉,宁静与雅致的家园。以上便是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一些具体调查情况,从多方面让人感觉到了xx小区的优势所在,看似好像是对她的宣传和颂扬。但是任何一事物都有其不足所在,在实践调研中就不可能不会发现,在调查中,要秉持客观的原则,在调研中,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xx小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家庭在此居住,社区绿化让居民满意,现如今,它也正迈开步伐向前发展,扩建版图。可是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易被忽略的`点,在被我询问的几位居民的口中得知,他们觉得社区警戒力度不足,虽然处于文化区,治安较为稳定,但他们仍然担心不定的安全隐患,以此,我建议社区管理中心可以在门卫处加强警戒,增派几名社区保安,费用由受益的小区居民分担,让每位居民都可以有一个安心的居住处所。此外,也有几位老人反映,他们每天在楼上有时会觉得很无聊,是否可以开个小小交流会,大家之间也可以认识认识。在城市里,有时住个两三年对门邻居间不打招呼可能也属于正常现象,可是我们都听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远水解不了近火,邻里间的相处也很重要。就此我有个建议,在调研中我发现,当我问不同的人同一个问题时,大家的反想几乎一样,这说明同一社区的人虽然彼此不认识却仍存在很大的共鸣,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作为交流感情的基础,我想,xx小区中毕竟年轻人占绝大部分,因此平时可能没有时间,我们可以在节日的时候大家聚一聚,例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上,在小区中点上烟花、挂上灯笼,时间也不长,不会占用大家太多休息的时间,只要把它办得热闹起来,一定可以吸引很多人参加,不需要很多次,一年两三次,就可以为社区间交流做出很大贡献了。
这次调研给我感触很大的是,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的最小粒子,人来组成家庭,家庭组成社区,一个个社区才组成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这样有小到大,我们都是这个链条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和谐”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所努力的目标,人与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直至社会和谐,环环相扣,而这里,使我认识到,和谐,要从小处着眼,从基层抓起。
优质保障情况报告(通用17篇)篇十七
为全面了解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及管理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4月中下旬,市政协人资环委组成调研组,对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自20**年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初步建立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廉租房租赁补贴为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
截止4月底,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累计63446套,全市开工建设39070套,占建设计划的62﹪;总面积207.11万平方米,总投资365770.68万元,完成投资185227.13万元。
截至底,竣工32103套(其中:已分配220**套,待分配3840套,正在完善基础和附属设施6254套),向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551套。
年平均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1874户,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9476.3万元,保障3.23万户、8.22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社会宣传效果欠佳。
有些地方没有认识到保障性住房工作在完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持续性等方面的重大意义,片面强调保障性住房投资大、见效慢、任务重,没有将其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因此在推动此工作时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不落实、资金难到位、管理不完善,广大群众对保障房知晓率不高,政策了解不够,给后续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规划布局较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
很多地方对保障房建设没有规划,部分地方即使有规划,也没有按“十二五”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的要求,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也没有纳入城乡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只根据下达指标任务开展工作。
在选择建设用地时,对区位合理分布考虑不够,导致选址较偏,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
小区缺乏生活服务设施和休闲健身场所,附近道路、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远离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给入住群众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未能充分体现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
(三)资金保障不给力,目标任务差距大。
保障房建设主要通过国家下拨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减免相关税费、基金等多项措施,多渠道降低建设成本修建的。
目前,我市实际工程建设成本基本在2500元/平方米左右,除中央、省级建设投资补助资金500元/平方米外,其余元/平方米的资金由地方财政和社会筹资。
因我市地方财力薄弱,土地出让净收益和住房公积金余额较少,可供资金有限,加上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度不高,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不大,导致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目标任务差距大,开工建设仅占建设计划任务的62﹪。
随着下达任务的逐年加重,续建任务将更加繁重。
(四)准入退出把关难,动态管理问题多。
一是政策措施不完备。
准入审核、租售管理、使用管理、退出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致使具体工作无章可循。
二是收入状况甄别难。
没有形成房管、公安、民政、金融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对保障对象的信息收集和验证工作难度较大,导致骗租骗购保障性住房行为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退出机制实施难。
廉租房与公租房平行运行,受限于保障群体不一样,准入门槛不相同,两种保障房不能调剂使用,需要分别申请、排队,在居民收入可变性大的情况下,动态管理工作难以及时有效跟进,不能及时从廉租保障转换成公租保障,不仅造成房源闲置浪费,而且给保障性住房退出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四是小区管理难度大。
未实施物业管理的入住小区,脏乱差不堪入目,治安、维稳存在隐患,居住隔离有所显现;实施了物业管理的小区,物管费收取难,造成企业难以维持。
如达川区“惠民苑”、“幸福苑”和“万顺园”,尚差20**-20物管服务费79.1417万元。
五是房屋租金收缴难。
入住廉租房的大多是低保户,低保金主要用于生活开支,因生病致贫等原因,就没有更多的钱交租金。
入住头年的租金好收缴,第二年开始就收缴困难的现象较为普遍。
甚至有个别住户无故带头不交租金,并且集结住户上访。
六是管理力量薄弱。
全市上下都把住保办设在房管局,住保工作人员共计75人,且大多兼职,力量严重不足。
住房保障工作已成为政府的长期职能,随着我市住房保障覆盖面的增加,工作量会越来越大,急需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进行系统、规范、长期、科学的管理。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两大政策”。
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切实把保障性住房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大事抓紧抓好。
一要实施“公租房、廉租房”并轨政策。
按照国家相关部委《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要求,尽快出台相应实施办法,将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已列入廉租房年度建设计划的在建项目可继续建设,建成后统一纳入公租房管理,根据保障对象的实际情况适用不同情况的优惠政策。
二要落实商品房开发配建保障房政策。
廉租房集中连片建设,低收入住户较为集中,容易因居住隔离而心理失衡,对相关政策误读时,容易产生共同意识,造成治安、稳定的隐患,导致小区难管理。
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商品房开发配建3%-5%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科学处理好适度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合理规划布局,强化配套建设。
一要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保障性住房。
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城乡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区域定位和保障需求,合理安排布局。
建议借鉴万源市在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适当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做法。
二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在集中建设的规模较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要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同步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把保障性住房真正建设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
除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外,要逗硬执行相关财政税费政策。
一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确保项目资本金足额及时到位;二要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管理费用及风险准备金后,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三要将不低于10%的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住房保障资金;四要将中央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要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五要按国家规定,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及企业可利用公共租赁房项目发行债券或向银行贷款来筹集建设资金。
此外,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比如重庆市的做法,一方面广泛动员并吸引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家,投身于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配售与产权出让工作,用配售与出让产权的收入,滚动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四)加强检查监督,确保任务落实。
一要加强对住房保障工作检查和指导,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协同配合;二要加大对县(市、区)的督查力度,对项目进展滞后的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对保障性住房工作被动应付、推进不力的,要约谈督办;并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列入对县(市、区)政府的政绩考核。
三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
全面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建设、勘察设计、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的终身责任。
四要严格申报、审查、公示、分配、入住程序,严肃查以处权谋私、弄虚作假、骗取住房保障的行为,同时建立举报制、诚信承诺制和失信惩戒制,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通川区“四审查、三公示、一听证”制度成效较好。
(五)健全工作机制,实现规范管理。
一要健全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公安、税务、金融等部门及街道、社区协作配合的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审核机制;二要完善工作机构,配齐工作人员,加快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设。
各县(市、区)要大力开展调查摸底,完善住房保障基础信息平台,健全保障房源档案、需求档案、保障对象档案及其诚信档案,提高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要建立保障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保障入住对象经济状况进行审核,对不适合条件的要及时退出,如不退出就必须按公租房或市场房租收取租金。
四要创新管理方式,严格实行租金收取“收补两条线”。
大力开展各项便民服务,引导住户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或聘请专业机构提供物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入住对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