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进行梳理和整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心得体会,这里整理了一些相关的典型范文供参考。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认为的高科技东西有哪些。
生:电视,电脑,电话,电灯……。
2,师:这些东西都是在20世纪中创造出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科学技术呢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20世纪的科技成就.
(1)师:现在你知道还有哪些科学技术了吗。
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原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2)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来说明我们这个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举例子)。
(3)是啊,课文举出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有看不见摸不找的.你享受过哪些高科技的产品谈谈你的感受!(生答.)。
(4)那就带着你的这份自豪读一读吧!(生读.)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赞美20世纪的人类的科技成就吧.(生齐读)。
(5)20世纪除了这些科技成就外,还有其它的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一起看多媒体图片.
(磁悬浮列车,空调,洗衣机,冰箱,手机……)。
(呆在一个很美丽的宫殿里,让人服侍他.穿着很好的衣服.)。
那他们平时出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马车,轿子.)。
古代有这些东西已经很不错了.那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汽车,飞机)。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居然真的能够实现啊!
太了不起了!我们那么多年没有实现的梦想,你们竟然在短短的一百年内就做到了.
我不是在做梦吧没想到,我的子孙们这么争气.
我还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想不到他们的生活才真的像神仙一样啊!)。
(8)师小结: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了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20世纪的高科技让人眼花缭乱,我们再来看看20世纪以前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0世纪前是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2,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出示句式,练习说话:那时没有……只能……)。
(那时,人们没有电灯,晚上只能在油灯下生活;没有空调,只能摇着大扇子解凉;没有汽车,人们只能步行和骑马;没有电视机,就只能……)。
师:如果把你送到古代去过这样的生活你愿意吗。
生:肯定不愿意,什么都没有怎样过啊。
师:你的言语中流露着对这样生活的不满,那就带着这些许的不如意读读这几句话吧!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古时候的"千里眼"成了现在的望远镜,视频,可视电话.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古时候的"顺风耳",成了现在的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师:除此以外,古代还有什么幻想也变成了现实。
(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我知道20世纪人类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的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20世纪,人们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我知道医生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很小的细菌,用激光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量.20世纪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像无土栽培技术,钠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等,在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5,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师:多么不可思议啊!那就带着这种惊讶的语气再读一读!(生读这句话.)。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6,师小结: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不能不说——生: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三,四自然段吧,再次感受一下农耕社会的落后和20世纪的科技的进步吧!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课文学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白:师:是谁在呼风唤雨生:当然是人类.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比较句子:(感悟设问句的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强语气.)。
(1)是谁在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师:带着这种骄傲与自豪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还有什么发现(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生:20世纪100的发明和发现使生活大大改观,改变程度超过了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100年大于1000000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你能读一读吗(生读句子)。
(发现——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没有被人们知道.发明——原本没有这个东西,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东西.)。
3,师:在这段中还有类似的一组词语吗(改观改变)你怎么理解的。
("改观"和"改变"都有改变原有面貌,情况的意思,不同的是"改观"不仅有改,而且改后出现了新的面貌;而"改变"只是说明有变化,强调改换,变更.)。
4,练习:。
发明发现。
(1)爱迪生()电灯.
(2)地质学家在这里()了大油田.
改观改变。
(1)由于下雨,我们()了郊游的计划.
(2)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园的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3.师小结:一字之差就有不一样的意思,我们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琢磨.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一句话.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正如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的"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朗读感悟:是什么改变我们的生活。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七,总结.
正是这些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好.
八,作业布置.(三选一)。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板书设计:。
发明发现。
现代科技人类生活。
改变改观。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二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朗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6.师生交流.
三,作业。
1.抄写生字,听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板书设计:。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三
学习了《呼风唤雨的世纪》,我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真是太高超了。
现代的科学技术太高超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非常庆幸我自己生在这么科技发达的世纪里,现在可不只是毛主席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而有了更高的科技产品,现代的人都已经发明出火箭,登上月球了,所以以前人的那么多幻想,已经成了现实,现在已有电脑了,但是我家里的电脑换系统了,太慢,后来不知咱么的又很快的发明了平板电脑,不用掀开盖,按一个按钮它就开机了,而且又不用鼠标非常方便,装起来就可以去旅游,想玩电脑的时候拿出来就能玩,看来发明人已经知道了我的苦恼,就发明了一个又小巧又快的平板电脑,爸爸妈妈的手机都换成新的了,不像以前的小小的,什么也不能玩,现在手机都能玩游戏了,比平板电脑还方便。
现代的科技太发达了,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四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2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五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科学常识性的课文。
一篇科技类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语言简练,条理清楚。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内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呢我选择了网络环境来教学。
其一,是想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促进学生掌握并运用新型的互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世界的浩瀚,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以及网络学习所带来的方便。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交流场所,能够共享集体智慧的成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其二,我的学生,在一年级已进行过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初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与他人协作的研究性学习。因此,我制作的网页中纵向设计了作者简介及四部分的学习内容,在五个栏目中均为学生收集了相关的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料。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了解更多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横向设计了科技视频,科技历史,世纪成就,阅读平台,科技发展,科技名人,网上遨游,学生交流,架起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六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七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课件2-4)。
师: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现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题。(课件5)。
3.请一个同学读出课题,全班齐读。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什么是“世纪”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看来大家都是爱动脑、爱思考的学生。
师:那你们知道“世纪”是什么意思吗?
师:世纪: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
师:那“呼风唤雨”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孙悟空观世音……。
二、自读课文。
1.过渡:呼风唤雨在课题中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要用心读课文就可以体会。为什么这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读完课文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板书问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师: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从你开始读。生开火车认读:
板书:
幻想 维系 依赖 程度 改观 寄托原子核 。
因特网 呼风唤雨 归根到底 腾云驾雾。
生:(读课文,一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
生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总和。”
生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来形容。”
师:孩子们读得非常努力,听得也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听听范读是怎么读的。(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生读,师评价。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答:当然是人类。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课件7设问句)。
(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句:反问句是疑问句,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例:"语文真的这么难么?")。
师:同学们明白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了吗?
好,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8)。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指名说一说)。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生:发现——探索。
生:发明——创造。(课件9)。
师:我们一起做一个练习吧(课件10)。
师:让我们一齐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吧。
四、作业。
1、同学们,在下课之前,看看老师还给你们留了哪些作业呢?
(课件展示)。
2、下课,再见!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八
21世纪人类发明了很多东西。
生活方面,比如上网手机iphone;thepluspool;电子书阅读器等;交通方面,发明了混合动力汽车,高铁等;科学方面发明了天眼,火星车等。
我最感兴趣的是航天科技,例如天眼。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世界上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主要目标是发现脉冲星。目前,中国的天眼是地球上唯一的一个天眼,它的存在多么重要,从“唯一”这两个字就能感受到了。
还有“分子开关”,这是一个我从来都没听说过的名词。简单来说,就是精准控制细胞的蛋白质。这些微小的开关能够帮助人们更快速和准确地解决dna的排序问题。
21世纪的这些发明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进步,在这里我要向科学家致敬。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九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学生自学自制字词卡。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思考。“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本课中“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一个世纪?在20世纪里,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吗?(要求学生在查阅工具书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词句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无论是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充满神奇的未来,人类虽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下,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二资料展示与交流。
1)学生搜集的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
2)师补充的相关资料。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找出本课生字,与同学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出示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反馈同学自学情况。
4)熟记生字,师指导书写,同学提示易错的地方。
5)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听写本课部分词语,同桌相互批改。
2 20世纪的科学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同时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总体感知。
1)指名读第一段。
填空:还可以说成20世纪是个——————?(在学生自由填空的过程中,领悟到20世纪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3)读二、三句,结合工具书和自己的理解体会“发明”与“发现”,“改观”与“改变”的区别。
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改观和改变;“改观”在本课中是指20世纪以来的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新的面貌;而“改变”则是强调了改换、变更。
填空。
1爱迪生( )了电灯。
2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 )地心引力。
3经过仔细检查,我终于( )了这道题的错误。
4)指导朗读,读出个人的体会。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组讨论,交流。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引导学生理解“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愿望、幻想”是什么意思?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可出示图片辅助)。
4)依照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什么作用,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句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6)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并体会古诗句精妙用处。
7)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例子,选择自己熟知的、感兴趣的一例,向同学们介绍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成就、价值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兰.罗素所说的话和“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这两句话的意思。
小结:正是这些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好。
作业:搜集20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
3)以《科技伴我成长》为题进行小练笔。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十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从读中学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1 、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a) 自主学习生字
b) 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c) 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自学
1吸引学生
2自主学习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十一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语文学习真实有趣,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我们的学生该怎么办呢?我们既不能过高地估量网络的功能,认为网络上的信息足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时,先提出学习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到网上查找,而自己却很少了解网络上的信息,也不能怕学生在网上迷失方向,直接提供给学生几个相关的网站,让他们在其中学习。教师省却了让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而学生的视野被禁锢了。
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方便快捷地学习,课前我先让同学们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基于网站内容来源于书本,而要高于书本;专题网站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专题网站应具有扩展性等特点。我查阅大量资料制作了网络课件。这样的网页中有学生自己搜集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增。
课前我还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较充分地对网页中的内容进行阅读了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帮助认知速度慢的同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目的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构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网络化教材的学习中,去决定他的学习方向。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也由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知道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这些实际都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可能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丰富课程本身的内容。这也给了他们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
上课时,我就从三个方面入手,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质疑。
(1)齐读课题,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脑海里闪现过哪些疑问
(2)在你初读课文之后,你又有哪些疑问?
(3)有没有让你感兴趣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学生的思维如有源之水,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呼风唤雨”?“一世纪”是多长时间?“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为什么说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呼风唤雨的英雄”是谁?它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的?怎样理解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学生的回答使我明白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已完整地构建了自己的学习内容。我认为按照这种方式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将使语文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
2.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是主体,教师做引导。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由单一化到多元化,学生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在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对我们教师驾御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课件设计的问题,导向性一定要强。“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我的纵向栏目主要帮助读懂课文。我的横向栏目重在激趣,升华主题,开阔视野。
其次,注重思维策略的训练。
(1)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策略训练小学生如何质疑。启发: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脑海里闪现过哪些疑问?在你初读课文之后,你又有哪些疑问?当你浏览网页时,有没有让你感兴趣的?强调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想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2)用“理解深刻有见解”策略训练学生如何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提问:科学永无止境,本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查阅阅读平台,了解科技历史,关注科技发展,形成了深刻的见解,自然也会对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
注重对学生的帮助引导。教学决不能放任自流,学生如果目标不明确的,就等于在大海捞针,花时间多,收获却不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纪”“呼风唤雨”的意思,知道“20世纪”到底是多长时间,我让学生直接进入第一部分进行学习,使同学们一目了然;20世纪都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探讨,然后有理有据地讲明自己的理解——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学生通过对比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的不同,对这句古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说明什么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发言,但敢说的前提是会听,我要求学生要特别注意“听”,他们会听老师提出的重点和要点,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认真地听,并做到了回答问题时不说重复话、不说半句话,敢讲自己的发现和见解。真正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3.用美好的心灵畅想未来。
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从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义。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看阅读平台,听新闻联播,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明白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艰辛的努力,才有丰硕的果实。课堂上还安排了一次畅想活动,“我长大了……”大家谈。“我长大了要开通星际航班,让地球上的人们都能到外星球去旅行。”“我长大了……”一个爸爸妈妈是医生的孩子说,“大了要当个医学家,发明一种药,为生病的人解除病痛,健康长寿。”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因此,我在教学这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三、不足之处
上完本课后,我认识到自己在落实方面到位,重难点突出,但在上课时的语速过快,没有给足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时间太短。教学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通过理解课题引起学生探讨20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热情,引入重点段的学习。接着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品读词句,学习表达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电话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最后拓展升华办一张科技手抄报。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十二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article/,注意赖、耕、幻、核等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基本了解课文内容,勾出不懂的词句。
三、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十三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在文本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不然,文本生动的情境就会被语言文字掩盖,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也只有参与,才能更主动更广泛地与同伴合作。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系列的板块运作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入到文本中去,回应到与同伴、教师的交流中来,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流程:
一、紧扣重点词,切入文本。
教师请学生说说“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回答)。
师:远古时候,人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整篇课文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深入直至结束。从远古时代人类产生种种美好幻想开始,到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出那么多的创造发明,处处有“呼风唤雨”的存在。所以,把“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置于课始,通过解读、说话的形式,使课文的展开有很清晰的起点。)。
二、建构有效对比,深入学习文本。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各个学习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真是!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正因为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样愿望的人和事。
(设计意图:仅仅凭借课文中“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这么简单的一段话,学生很难体会到农耕社会人类物质生活的贫乏,而物质生活的贫乏又势必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也就无法领略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也感受不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想象中“亲历”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的情况。这样全方位的参与文本,参与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人类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及其神话人物。鼓励学生多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
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题,请学生展开想象并完成填空题。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
“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
“隐身娃”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
()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
3.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古时候的传说中去理解人们美好的愿望,为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作进一步铺垫。)。
(三)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个世纪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和引伸义,然后联系课文填空。
“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多更好的新发明和新发现。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相互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一个世纪的发展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5.补充一份关于20世纪其他发明和21世纪初的新发明或新发现的材料,学生阅读、体悟,然后说说读后感受。
(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的农耕生活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的现代化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看似平淡的三个环节中,教师精心安排了两个有效的对比:一个对比是古时候人类只能利用想象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如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神话;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进行对比,人类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如今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来。学生在这实实在在的参与过程中,自然明白了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1.利用科学技术,使得人类很多美好的梦想都成为现实。仔细思考,将下列两组词语中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千里眼宇宙飞船上月球。
隐身娃手机。
嫦娥奔月进行伪装的迷彩服。
腾云驾雾视频。
顺风耳直上云霄的飞机。
2.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候,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学生讨论,做简要交流。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新世纪,怎样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能完全改变自然吗?》。
《科学应该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对核技术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来地球》。
(设计意图: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小练习。第一个练习将人类的新发明和人类的美好愿望相联系,使学生明白,是科学技术使得一切都成为了现实。第二个练习让学生互相合作写小论文,初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上虞市小越镇小。
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十四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科技成就”中的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如何使学生学懂并学好这篇课文,把作者要传达出的信息灌注到每位学生的心里呢?下面,我就从教材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板书五个板块进行说课。
第一板块、我来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我觉得这是一篇说明性很强的课文,文章蕴含的信息量很大,语句简洁而不乏生动,贴近学生的实际,可读性非常强。课文指出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科技类的文章注重的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定得知识,或懂得一定的道理道理。学生在学完上组偏向记叙和抒情类课文之后,对此类新鲜的文章形式充满了好奇心。且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相信他们对本课的学习会抱有浓厚的兴趣。
所以在第二板块中,我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诸如:会写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地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教学目标。
由于这是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性文章,因此,让学生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我准备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大致是对课文新的生字词的掌握;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体会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学习课文1.2自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积极性、自主性。”依据新课标和文本的特点,我来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学习课文中运用的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第三板块、我来说说教学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所以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通过有层次、有重点、个性化的朗读,读出课文要说明的一些科技发明对象,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寻知识的兴趣,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合作探究讨论法。
通过对20世纪科技发展成果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更多的科技前沿的信息,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养成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学的习惯.
3、搜集资料法。
课文中讲述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座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桥梁,去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只是储备。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第四板块、我来说说教学流程:
我将课文分为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课一开始,我和学生先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听写生字词,学生自查或同桌交换订正,保证学生对基础字词的掌握和巩固。接着请学生齐声朗读1.2自然段,引导学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它的呼风唤雨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和探究科技给我们带来的非同凡响的变化。这样通过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复习,先把学生的记忆思维唤醒,对接下来的学习就比较有利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指导学生在讨论中掌握知识。我准备分三个步骤来讲:
1、我先请学生解决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20世纪的呼风唤雨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学生大部分都能找到在第4自然段。于是我请学生自由朗读该段,找出具体有哪些科技的变化。(让学生带着目的朗读课文,能较好地避免出现无意识的读的情况,效果往往也更佳。)。
2、读完该段,我请学生起来回来问题。文中清楚地罗列了一些科技成果: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及民航飞机、飞速火车和远洋船舶等。针对这些科技术语,我请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理解它们的意思。有些实在不懂的词语,则可以再全班交流的时候提出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这里,我认为学生对大部分的科技成果都能理解,只有“原子核的奥秘”、“程控电话”等可能存在疑问。这样一个讨论的过程,不仅学生能学会独立思考、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而且增强了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3、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我请学生朗读该段最后两句话,让学生谈谈对“科学在不改变这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的理解。学生结合上一句话能够领悟,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方便,这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进步,更是精神层面的享受啊。
1、我把自己的疑问抛给学生,带领学生进行思考:“课文中说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那过去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会用第3段的内容进行回答,于是就自然而然地进入这段的学习。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让学生自行体会,没有科技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非常的简朴。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可以找出,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是“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具体的体现在“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我请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他们生活在那样的社会,生活会是什么样。通过和现实的对比,学生可以想象那种生活的无趣和枯燥。此时我借机反问学生:但是文中提到他们那个时代“顺风耳”、“千里眼”和腾云驾雾的神仙。难道这不是很幸福吗?这样设计就让学生承担起了为老师解决问题的任务,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通过在这段中筛选信息,可以找出,哪些都只是人们的“幻想”,并不是真实的,最多只能作为他们给自己精神上的愉悦。
3、通过第3.4自然段的学习,学生们对过去和现在的科技水平的差异有了一个较好的理解,此时我顺势引导他们这两段的写法运用了怎样的一种方法来写,相信答案很快就能从学生的口中说出。这样就让学生通过课文具体内容的学习掌握了“对比”这种方法。
4、我引导学生:“历史上的人们曾经幻想纷纷都变成了现实,我们现在科技发展的非常迅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肯定会日新月异。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就为我们开启了未来的大门。同学们一起来朗读第5自然段。”请学生谈谈感受,启发他们对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最后用课文末尾的话作结: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在学完了课文后,学生对科技发展状况的热情还未消退,头脑中肯定有很多自己知道的,而文中却没提到的知识。我就给学生提供一个畅谈的机会,让他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可以谈谈自己知道的最新科技成果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发挥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想象,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思维,畅所欲言。(这样可以在本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个小的口语交流机会,把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创设了广阔的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作业是:
2、继续去搜集一些科技发展方面的材料,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第五板块,我来说说这堂课板书的设计。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力求简洁清晰,这个板书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做到一目了然,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领悟中心的作用。
登上月球电视。
潜入深海20世纪程控电话。
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各位评委,以上便是我对《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肯定存在很多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恳请各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十五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体会(通用16篇)篇十六
1、认识“赖”“耕”两个生字,会写“赖”“耕”“改”“程”
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一至第二自然段。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们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同学们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法术高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可真是呼风唤雨呀!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长句,生自由多读几遍。
3.学习生字“耕”“赖”。
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3.课件出示词语,指导学生读准确。
4.讲解“发现”与“发明”并进行练习。四.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及占位。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3.交流展示,教师评议。
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发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