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总结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大家能够对写作心得体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在自己的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一
中国共产党已经迎来九十华诞!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细读中国共产党党史,我深感当今稳定而繁荣的社会局面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通过党史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知识,我觉得了解党和军队的发展史是自身素质的一种积累,更是时代的所迫。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学习感受和改变。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愧疚。现在的我们,充分享受着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然而对于我们国家的政党与军队的建立、成长、发展、壮大直到而今的辉煌,从来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如今看似平淡甚至有些无聊的日常生活,是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得以实现的。回想起我以前抱怨学习生活的情景,感觉非常愧疚那些为了我们自由与幸福的先烈们,如果我们再不好好工作,该如何面对他们。
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个优秀的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奉献比别人多一点。我们讲奉献,是指为了党的事业、集体利益,不计报酬,不在乎金钱、地位和荣誉,发自内心地去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事。谁能真正做到奉献比别人多一点,谁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认和肯定,他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
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这几个月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史,学习的重点是是党的纲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党的纲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是党的纲领的涵义和意义,指出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党的纲领的涵义就是党的纲领就是一个政党根据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而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路线。它标志着一个党是否成熟及其成熟程度。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低纲领。
在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既坚定了我们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又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明确了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必然性。但是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的,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共产党人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但我们应该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能够实现,无论任何时刻,共产主义都应是共产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其次,通过学习和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的理论内容以及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是社会规律在起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的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也使我们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句空话。《共产党宣言》通篇闪烁着旗帜的光辉,成为其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的理论渊源。
最后,通过学习我了解如何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统一与发展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条件。只有坚持两者的统一,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我们要始终不渝的坚持党的最高纲领,脚踏实地地实践党的最低纲领。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乐于生活。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我们党的共产主义理想,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员的队伍,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下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引用)如何在工作中学习四史,利用四史带给我们的教训与教育,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中共党史,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这么一个过程。学习中共党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党,了解党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样就像一幅中共党史的成长纪录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们学习中共党史需要掌握的一种从思想到平时普及的方法,也是帮助我们尽快入门的必修功课。
新中国史,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从成立到现在这么一个过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新中国的诞生犹如刚出生的太阳,朝气蓬勃,一扫旧中国的沉沉黑暗,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我们要从中华民族崛起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我们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中学习,时刻忠于党的政策方针,忠于党的组织,进一步坚定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在的中国,中国从刚开始的闭关锁国,到至今的完全开放,不仅提升中国自身的发展,同时对世界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从木质独轮车,到现在性能极具人格化的汽车,从工艺扫帚到智能扫地机,无处不凸显出改革开放的好处。
社会主义发展史从最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要求,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社会主义发展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路途,只有不断学习社会主义发展,才能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从“四史”中主要学习到: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新中国史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了民主、富强、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讲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学“四史”,以“修心”作为不忘初心开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也要不断跟随党的步伐,立志从“修心”开始,学习“四史”,并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学习“四史”能够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而“修心”即净化心灵,修养心性。在“四史”学习中,往往能了解历史的进程中,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净化,也只有经过“修心”,才能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如将自己在社区工作中待人接物谈吐等变的更为专业化、亲民,真真做到为市民排忧解难。学“四史”,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品德。
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行动上、理论上等方方面面弄清楚“四史”。正如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作为新时代的社区工作者,要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优秀品德,在社区服务中展现出来。
在理论上,要深刻学习“四史”,有个人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学习到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先锋精神;在行动上,要时刻自我准备着为市民服务,解决急、难、愁的问题,对待市民不能有半点马虎的态度。如积极参与党性学习课程(三会一课等),将所学“四史”知识运用,做到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学“四史”,以“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懂的理论知识或者不知道如何巧妙运用于工作生活中,真真正正体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这时就需要用“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学“四史”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立场的定力。在学“四史”中,遇到的问题,会转化为社区工作上的问题,但作为社区工作者一直深信这么一句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工作不能单单有想法,更要付诸于行动。通过学习并宣传“四史”发展历程,将理论知识与社区工作实际相结合,聚焦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将群众诉求落到实处,这也将是社区工作质的飞跃。
在“四史”的历程中,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作为社区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做到在理论上清醒,在政治上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调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营养,这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要求,也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习“四史”对于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积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科学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四史”是党员、干部的“营养剂”、党的建设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
1.推进自我革命,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营养剂”
加强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促进党员、干部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需要从“四史”中汲取丰厚滋养。
历史文献蕴含丰富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经典著作史,经典著作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中创作、传播并接受检验的。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从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到邓小平的《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从江泽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到胡锦涛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党性》、再到习近平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阅读经典文献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感悟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
党内教育提供实践经验。我们党历来重视利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毛泽东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从xxx整风运动到新中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从1983年整党运动到1998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党性党风教育,从20**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到20**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年“创先争优”活动到20**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20**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借鉴党的历史上党内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是帮助党员、干部突出政治性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警示案例折射历史镜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中的警示案例可以发挥“惩前毖后”的作用。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从新中国初期发生的“第一大案”,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犯贪污腐败罪被判处死刑,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打虎拍蝇雷霆万钧,正风肃纪驰而不息,查处包括薄熙来、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在内的多起举国震惊的大案要案。这些必须引以为戒、自我镜鉴的反面材料,就是历史提供的“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
2.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必修课”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四史”,有助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党员、干部练就过硬的政治本领,提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能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提升党员、干部把方向的能力。把方向的能力事关党员、干部能否在大是大非、重大危机面前临危不惧,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运动,成功挽救了第一次革命危机。1935年1月,xxx会议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再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一再证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问题,是关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败的首要问题。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清醒、客观地去分析历史,认清历史前进的方向和规律,提高党执政的战略思维。
提升党员、干部谋大局的能力。谋大局的能力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从全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毅然放下政党恩怨,连续两次推动“国共合作”,通过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置身于历史视域中去思考、定位、谋划,提升深刻认识和自觉服从大局的能力,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提升党员、干部定政策的能力。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定政策就是从党和国家发展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和策略,是对党员、干部决策能力的考验。“政策是体现执政党性质宗旨的试金石,是反映治国理政水平的标志。”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政策、解决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三农”政策、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宗教政策、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外交政策等。我们党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学会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对世情国情党情进行科学研判,把握客观规律,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党执政的决策水平。
3.科学认识“三大规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百科全书”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四史”中蕴含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行的经验与智慧,是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钥匙。学习“四史”、把握“三大规律”,是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列宁指出:“马克思正是总结了历次革命的这个历史经验,这个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教训,提出了一个简短、尖锐、准确、鲜明的公式:无产阶级专政。”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但后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并出现严重的个人崇拜,没有处理好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这成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的道路上接力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70多年,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学习“四史”,是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法宝,对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16世纪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问世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已有500多年,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从一国社会主义建设到多国实践的发展历程,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发展图景。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无论其中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转变工作重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交相辉映。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发展规律。
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现实矛盾等各不相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又具有特殊性。比如,俄国成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但其后又偏离科学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深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淖的近代中国,在经历了无数次救亡失败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并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巨大成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历史证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党员、干部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先辈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进步、领导革命进程中,创造了科学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精神,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经验。“四史”是理论宝库,是精神荟萃、经验集成之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借鉴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是学习“四史”的核心要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必备的知识、智慧和力量之源。
1.学习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四史”是一部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提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学习“四史”,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这是党员、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在领导俄国工人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立了列宁主义,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并创新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立足中国实际,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弘扬精神——汲取历史进程中积淀而成的精神力量。
历史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动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是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学习“四史”,就要汲取这些精神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和“魂”。“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如李大钊、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蔡和森、左权、叶挺等为坚守信仰而英勇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夏明翰在就义前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被捕入狱仍坚信:“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向导,党员、干部要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信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该何去何从,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廓清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迷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党员、干部要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的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精神,离不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xxx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xxx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工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也宣示着新时代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党员、干部学习“四史”,要从新时代的任务目标出发,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3.借鉴经验——继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优良传统。
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学习这些历史,就是要以科学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继承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借鉴。
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新中国,也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四史”,就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主心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的权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坚持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就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总结两次成功、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经过xxx整风,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并被写入七大党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努力,既有丰硕成果,也历经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将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纵观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够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就能够取得成功;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就要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党员、干部学习“四史”,重在抓住本质、明晰主线,核心是把握要义,要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加强研读与思考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历史与未来的连通,不断提升学习和研究水平,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坚定信仰、把握规律、走向未来。
1.学习历史和坚定信仰相统一。
学习“四史”,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思、信、行一致,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
要学而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习“四史”,要做到学思结合,“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学习“四史”,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正视自身的理论素养问题,结合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寻找差距,查摆漏洞,提升理论思辨能力,做到不仅能科学解释历史发展问题,还能以历史之光照亮现实之路。
要学而信。学是信之基,信是学之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党员、干部要带着信仰去学习,在学习中坚守信仰。党员、干部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就要在思想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克服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自觉做好精神上思想上的免疫防护,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要学而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四史”,要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解决中国问题、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四史”,旨在为指导实践提供经验借鉴,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中增强本领与能力,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
2.学习历史和把握规律相统一。
社会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也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党员、干部学习“四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培养敏锐的历史眼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在学习历史中把握其中固有的规律性。
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从历史实际出发,在遵循历史规律中把握历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学习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党员、干部要学会对具体历史问题作出具体结论,不能不加分析地将历史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或学习中去,如果“药不对症”,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历史学习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需要做到既全面、整体地看待历史,又要分清历史的主流和支流,针对历史问题学会抓重点、抓关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光辉典范。学习“四史”,就要做到以史为镜,坚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认识标准,不可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错误。
正确对待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历史总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交相呈现中不断前进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既有辉煌成就,也经历过挫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学习“四史”,就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同时做好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如何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学习教育中充分汲取党员干部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营养?如何读懂、永葆这历史逻辑的一树繁花,如何激发传承初心使命的澎湃动能?如何保持、积攒干事创业的冲劲、韧劲、实劲。
5月27日,xx区xx街道召开“四史”学习教育部署推进会,街道党工委书记xx结合xx市委、xx区区委会议精神和街道实际,作了“三个聚焦”,学好“四史”,从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智慧,厚置发展根基,为xx街道社区治理和区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的动员。
聚焦为何学,深刻认识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强化爱党爱国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历史规律、提升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聚焦怎么学,确保“四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把握核心要求,更好地学思践悟新思想。把握重要任务,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把握重要方法,将“四史”学习教育和xx实践紧密结合。聚焦如何抓,抓实抓细“四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分类指导,做到求真务实。
目前,xx街道已形成了党员干部、班子成员带头学,年轻党员与老年党员结对学,小辈带动家人学,两新组织党员线上线下互动学的良好氛围,推动学习教育往深处走、往实里抓。
学好“四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如何有效推进“四史”教育学习,笔者以为:必须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花真功夫、下大力气,在“恒”、“悟”、“践”三个层面着力。
学贵有“恒”,做到常学常新。读“四史”、悟原理,在常学常新中坚定理想信念。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后创立,生动记录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思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学好四史,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坚守“读书破万卷”的决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学有所获。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变化的脉动,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学贵有“悟”,力求走深走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实事求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从学“四史”中寻找答案和办法。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读史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学习四史,要用心、用力,学会用历史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
学贵有“践”,坚持笃干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作、解决难题。学史再出发,就是要上下“一条心”,形成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一级做给一级看,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上下拧成“一股绳”,一级带着一级干,推动工作创先争优、学习蔚然成风。带动所有党员干部都动起来,切忌踢“半场球”,搞“半拉子工程”。干事创业需要实干、苦干、巧干。实干是态度,苦干是品德,巧干是水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落实工作部署,对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求实效、讲实干,以“带头干、认真抓”的实干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笔者有理由相信,陆家嘴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将扎实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学习前人的智慧,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为xx社区治理和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上海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动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唆使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把“4史”学习教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来,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充满豪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当好善作善成实干家,奋力创造新时期上海发展新奇迹。
汲取历史经验,掌控历史大势。“4史”浩繁,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艰辛探索。我们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观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容易、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来之不容易,进1步增强“4个意识”、坚定“4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保护”,切实做到理论上苏醒和政治上坚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们更要经常回头看走过的路、比较他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不断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在前,肩负责任和使命,出现出了无数的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无畏奋战在第1线。他们是英勇忘我的逆行者,也是践行时期使命的奋斗者。____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心,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寻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化人、陶冶人、教育人,激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心,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久奋斗,正是“4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建立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历史是相通的,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遗产。“4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1代人有1代人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伐、与时期共命运,坚定4个自信,增强历史担当。将“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将国之重任抗在肩上。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气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成功。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通过学习“四史”,我了解了党的发展史与中国建设的历程,还有历史长河中那些可敬的英雄人物。我认为,学习“四史”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和国家建立过程的艰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同时,还能让我们从这些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并传承精神。
在学习四史前,我只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不容易的,也知道有许多为国奉献的英雄。但学习四史后,我才深深的了解到这份不容易是在什么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稳固和成熟的见证,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是每个人的重要任务,只有学习了党史,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从中懂得伟人做出的举措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因为有了四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明白举办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意义,才能听懂思政老师在课上教学的内容。四史,让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易与艰辛,我相信,学习“四史”会使中国特色主义进行的更加顺利。
从“四史”中主要学习到: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新中国史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了民主、富强、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讲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学“四史”,以“修心”作为不忘初心开端。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制度推翻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仁人志士纷纷寻找出路,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药方”都试过了,都不管用。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紧要关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开启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征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否适合中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说更早的时期,就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事实证明,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快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上“风景这边独好”。事实胜于雄辩,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国情,顺应民意,证明是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是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
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三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在危难时期,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救国的道路。在我国近代时期,那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时代,我们曾尝试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试图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这些事件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是他们也证明了资本主义在我国是行不通的,他无法挽救中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阴霾,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快速发展起来,这是历史的使命,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胜利,就是我们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我国快速发展起来。改革开放的胜利证明,我国就适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胜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只有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我们的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四
从“四史”中主要学习到: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新中国史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了民主、富强、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讲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学“四史”,以“修心”作为不忘初心开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也要不断跟随党的步伐,立志从“修心”开始,学习“四史”,并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学习“四史”能够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而“修心”即净化心灵,修养心性。在“四史”学习中,往往能了解历史的进程中,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净化,也只有经过“修心”,才能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如将自己在社区工作中待人接物谈吐等变的更为专业化、亲民,真真做到为市民排忧解难。学“四史”,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品德。
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行动上、理论上等方方面面弄清楚“四史”。正如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作为新时代的社区工作者,要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优秀品德,在社区服务中展现出来。
在理论上,要深刻学习“四史”,有个人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学习到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先锋精神;在行动上,要时刻自我准备着为市民服务,解决急、难、愁的问题,对待市民不能有半点马虎的态度。如积极参与党性学习课程(三会一课等),将所学“四史”知识运用,做到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学“四史”,以“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懂的理论知识或者不知道如何巧妙运用于工作生活中,真真正正体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这时就需要用“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学“四史”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立场的定力。在学“四史”中,遇到的问题,会转化为社区工作上的问题,但作为社区工作者一直深信这么一句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工作不能单单有想法,更要付诸于行动。通过学习并宣传“四史”发展历程,将理论知识与社区工作实际相结合,聚焦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将群众诉求落到实处,这也将是社区工作质的飞跃。
在“四史”的历程中,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作为社区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做到在理论上清醒,在政治上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党员的一门必修课。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
对“四史”的学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当代的党员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感受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作为新时代青年,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要不断学习历史中平凡而不平庸的优秀人物,对标先进。在平凡岗位上笃学实干,永葆共产党人的奋斗初心。进一步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坚定奋斗之姿。
历史是的教科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四史”。学习四史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四史蕴含着着党和国家的智慧和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命和担当鞭策着我们每一个师范生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思践悟、学以致用。“四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学好“四史”,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意识,走好中国发展道路,弘扬制度优势,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势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可以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历史教育能够让人们在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时,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建立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提升四个自信的同时,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能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通过思辨建立分析、判断能力,作为正确价值观的基础,提升党性修养。我们现在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盛世中,都是共产党员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通过学习“四史",让我们更好地重温红色革命精神,青年党员要学习先辈们不惧艰难困苦的意志,在学习中锤炼坚强的党性,追寻先辈的步伐,尽心尽力坚守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翻开近百年的历史可以看见,我党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一路走来!近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压迫的白色恐怖中创立,从诞生之日起即历经磨难、饱经风霜。千千万万革命前辈抛头颅撒鲜血,奋不顾身地喚起灾难深重的积弱民众,带领全国人民,始终坚守为人民的宗旨,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这些新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顺利地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在不断纠正党内右的和“左”的错误路线以及同西方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复杂斗争中,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并不断取得了巨大成绩!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也把我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创新性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尤其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更加注重教育全党,不断从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使我党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的新时期、新特点、新任务,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专题教育和今年开始的“学习党史、国史”等活动,都是为了使全党更加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觉悟,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现在我党已经是有9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
就在今年,我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第一个建党百年奔向小康目标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及其迅猛的蔓延,向我们党,向我们国家,也向全世界提出了挑战。措手不及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科学做出决策,实行高效有力的应对,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充分展现,党心民心空前凝聚。在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生产、攻关,3900多万党员干部,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抗疫前线,460多万党组织高效运转。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愈挫愈奋战的政党,具有脱离险境的神奇力量,能创造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传奇业绩,带领全国14亿人民,严防死守,用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阻断疫情的传播。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复工复产战斗中,党员仍然起到带头作用,在全世界“疫情”还在急速大面积扩散的情况下,使我国的经济、生产,逐渐走向了轨道。
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挫折,通过对党史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过去,更加清楚未来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警察,我将秉承光荣传统,不忘初心,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领导的最高原则,从根本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命运,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首先是中央领导层的政治责任。中央政治局要率先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一致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标准,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凝聚全党意志,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实现两百年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奋目标。
会议一致同意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一些规定。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坚定确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积极向党中央报告重大问题,认真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报告执行的重要进展,率先执行党干部政策,结合管理工作负责向党中央推荐干部,对党忠诚诚自觉违反党章,破坏党纪律,危害党中央集中领导和团结统一的言行斗争,认真履行所有管理部门、(百味书屋)领域和所在地区的全面严格管理党责任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检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汇报工作。
会议认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是否脱离大众,能否长期执行,能否顺利履行执行使命的大问题。党的十九大对持是恒正风肃纪的新配置,我们要坚持以上率,巩固和扩大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成果,坚持改变风格,全面改善党的风格,确保党和人民想一起工作,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会议指出,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十九大对党作风建设的新部署要求,坚持问题指导,根据近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善调查研究、简化会议活动、简化文件简报、规范访问活动、新闻报道、勤奋节约等内容进一步规范、细化、完善中央政治局同志要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全党做出表率。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任务,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层次、全权复盖的学习训练。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校、干部学院、行政学院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重视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重视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落实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采,广泛吸引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贯彻落实党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加强对外宣传,针对国际社会关心,积极宣传党十九大精神。
会议指出,组织集中宣传活动,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网站。领导干部要领导学习,领导讲话,领导干部,明确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解,让平民理解,理解,实行,促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接近大众,凝聚党心民心,扩大社会共识。
会议强调,要学会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党牢牢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保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提高推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自觉地实施党中央的各项决策。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从鸦片侵蚀,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日本侵略,中国受尽凌辱。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一步一步走来,我们渡过了很多的难关,取得了不少的胜利。这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展“四史”学习,有助于党员干部更加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坚忍不拔,以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完成了这一壮举。1**0年,中国登山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最高点,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侧山脊登顶的伟大壮举。今年5月27日,由专业测绘人员与登山队共同组成的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测量,这次,他们的设备更先进了,技术也更成熟了,精度也更高了。无论是长征精神还是攀登精神,勇士们都朝着既定目标,始终坚守和坚定信念,并为之不断奋斗,过程极其艰苦艰险,可是他们成功了,他们向世界证明中国在强大。深入学习“四史”,更能深刻体会我们的国家从弱小变为强大的不易,能更深地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感,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解放至今,涌现了很多优秀人物,有“甘当螺丝钉”的雷锋同志,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书记,还有“甘当燃灯者”的邹碧华法官等等,他们心中都装着人民。他们都有艰苦朴素、忠诚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四史,更要学习这种精神,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勇于担当。基层的工作者,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设身处地的为群众所思所想,解群众所难所惑,将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让群众感受到我们是在为他们服务。
学习“四史”不在一时,更要坚持长久,要自觉读原文、观看专题片、逛展览等多方式进行学习,丰富内涵,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要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取得优良成绩不断努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未来发展的政治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经历重重磨难总结出来的真理,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无疑是十九大上最大的亮点,而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进一步理清了自己对党的认识,更能够帮助我们在新时代环境下清晰定位、找准方向。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是因为我们党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社会主义发展史告诉我们,要坚决维护好习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四个意识”,践行入党初心,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确保党中央的决策落到实处。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我们要以新时代伟大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随着不断学习党课,积极参加党内活动,自己觉得党性觉悟在不断的提高,看到十九大开幕式中,习总书记连续讲话两个半小时,声音始终保持铿锵有力,不急不缓,言语中透露出的自信使我看到了我们党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能够始终坚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报告中,习总书记能够指出当今的问题症结所在,并能够积极的提出解决方案,使我对我国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自觉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和头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党,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坚强有力。国家的强盛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党员,更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通过四史的学习,有助于明确历史脉络,认识历史事实,保护初学者x。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水平,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x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称为四史)。四史是指:。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新中国建设的实践史。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四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求幸福,为民族谋求复兴,为世界谋求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要正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讲述活历史故事,利用活红色资源,牢固党员干部思想基础,提高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实现疫情对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赢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要通过学习四史,理解思想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把四史的学习教育和现在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吸收精神力量,吸收经验智慧,吸收保护人民立场的力量。
党员干部要忠于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与以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很多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支持党,爱党,坚定地和党一起去。党员干部要有奋斗精神,充满热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党员要深入学习四史,坚持初心使命。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从历史源头上追寻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更好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古语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从1921年到2019年的98年,是我们党艰苦卓绝、风雨兼程的奋斗史,从1949年到2019年的70载,是我们新中国昂扬向上、阔步前进的发展史。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拼搏奋斗,创造了灿烂业绩、造就了伟大辉煌,新时期下,学好党史国史,更显得尤为重要。
学党史国史,做到对党忠诚。从革命先烈李大钊到抗日名将左权,从铁人王进喜到时代楷模张富清,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考验中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心,始终以忠诚之心诠释着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当前,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更要从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家的历史巨变中、革命先烈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努力做好新时代的优秀党员干部。
学党史国史、积极为民服务。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奋斗史。新时期下,作为党员干部,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认识到为民服务是党员初心,更是责任操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至高位置,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惑,以“千方百计谋发展”“千锤百炼赢信任”的态度投入到具体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努力当好为解忧、为民纾困的“服务员”。
学党史国史、坚持廉洁自律。学史用史,就要学出一颗戒惧之心。1956年9月,朱德在党的八大上发言时曾说,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自觉用党的纪律和规矩规范言行,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努力以严格的作风建设净化党风政风,树好树优自身形象,全力助推工作取得新进展、事业取得新辉煌。
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最早发生在资本主义初期。代表早期无产者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不满情绪并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美好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任何盲目乐观或悲观失望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看到目前社会主义仍然处于低潮,必然会以更加健康昂扬的姿态迎来新的大发展。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过程。社会主义革命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消灭剥削,解放全人类,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及其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20世纪社会主义又大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而且长期处于经济实力上占优势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社会主义处在外有资本主义的压力,内有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复杂环境中,这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内就有产生各种机会主义的土壤和条件,因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
三、社会主义低潮是高潮的前奏。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挫折和低潮,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运动,而必然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即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笔直、平坦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必然也会既有高潮也有低潮。自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50多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就是高潮与低潮交替出现的历史。1848年到1871年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一直到20世纪初又出比较大的高潮,先后爆发1917年十月革命,1918年1月的芬兰革命,1918年11月的德国革命,1919年3月的匈牙利革命,1922年后又转入低潮,到二战期间的后期又掀起了更大的高潮,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20世纪8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低潮。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不唯看出,整个世界社会主义总是在曲折中孕育着发展,总是高潮后有低潮,低潮后有更大的高潮。
四、本国特色是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展望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时,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应当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治统治;应当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等。但某一个国家应当采取什么步骤建立这些制度,他们认为“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苏东演变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是多样的,不应存在可供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的共同样板和模式。各国人民只能从各自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越南共产党决定搞“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现正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要发展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由国家管理的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古巴共产党强调在稳步的改革开放中巩固和发展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有远大的发展前途的。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广大党员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向前的一门“必修课”,这门功课每个广大党员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宝贵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坚守住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历尽沧桑而不曾改变的宝贵初心,才能更深地爱国爱党,更加明确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所有的使命和担当。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之后,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其中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的经验,也走过了不少的险滩和弯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这些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成为今后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精神力量的传承。98年的党史,70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精神上的史诗。像无数英雄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心怀祖国,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像“铁人”王进喜,时传祥这样的劳动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民干部心系群众,造福一方的无私奉献精神。像黄文秀、王继才这样淡漠名利,爱岗敬业,牺牲自我的奋斗精神。这些英雄先烈和时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谱写的精神史诗是注入心灵的一汪清泉,学好用好这笔“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精神力量,能够激励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广大党员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养料。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这门党史国史的“必修课”中修心、修德、修身,坚定地走好中国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斗之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近期我处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对党史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我感悟到:
学党史,要扎根坚定理想的红船精神。1921年“革命声传画舫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胜利召开,庄严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正是伟大的革命先烈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汇聚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之士,秉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用血泪为新中国谱写新篇章。红船精神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摇篮,为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发展拉开了序幕。红船精神不会过时,在新时代也有新的诠释,坚定理想,不忘初心,我们做人立业也是要扎根坚定理想的红船精神。作为一名基层的粮储人,要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着粮储“收得进、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初心使命,坚持学习好岗位知识,从思想和知识储备上下工夫,为粮储事业蓬勃发展扎根好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党史,要筑牢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行动,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对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正是“钉钉子精神”,教会我们一步一脚印,虚心学习,踏实做人,踏实做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在工作上也应如此,不急不躁,谨小慎微,把每一个岗位知识掌握好,把每一件事做好。筑牢实事求是的精神,保证七三三处安全稳定发展。
学党史,要发扬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战略撤退和转移,成为了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正是红军战士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让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实现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的壮举,保证了伟大革命事业走向成功。长征精神启发我们在工作上遇到困难要有我不畏难的觉悟,不怕苦不怕累,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它,用屡败屡战的心态去战胜它。
学党史,要坚定不移立足本职奉献储备。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美贸易博弈白热化,粮储系统作为国家安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作为粮储系统的一名新兵,更要学好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让我们学习坚定理想的红船精神,在粮储事业中坚定信念,奋勇向前;让我们学习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在工作中踏实做事,稳步前进;让我们学习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在工作中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为粮储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未来发展的政治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经历重重磨难总结出来的真理,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无疑是十九大上最大的亮点,而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进一步理清了自己对党的认识,更能够帮助我们在新时代环境下清晰定位、找准方向。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是因为我们党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社会主义发展史告诉我们,要坚决维护好习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四个意识”,践行入党初心,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确保党中央的决策落到实处。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我们要以新时代伟大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随着不断学习党课,积极参加党内活动,自己觉得党性觉悟在不断的提高,看到十九大开幕式中,习总书记连续讲话两个半小时,声音始终保持铿锵有力,不急不缓,言语中透露出的自信使我看到了我们党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能够始终坚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报告中,习总书记能够指出当今的问题症结所在,并能够积极的提出解决方案,使我对我国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自觉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和头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党,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坚强有力。国家的强盛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党员,更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未来发展的政治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经历重重磨难总结出来的真理,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无疑是十九大上最大的亮点,而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进一步理清了自己对党的认识,更能够帮助我们在新时代环境下清晰定位、找准方向。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是因为我们党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社会主义发展史告诉我们,要坚决维护好习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四个意识”,践行入党初心,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确保党中央的决策落到实处。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我们要以新时代伟大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随着不断学习党课,积极参加党内活动,自己觉得党性觉悟在不断的提高,看到十九大开幕式中,习总书记连续讲话两个半小时,声音始终保持铿锵有力,不急不缓,言语中透露出的自信使我看到了我们党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能够始终坚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报告中,习总书记能够指出当今的问题症结所在,并能够积极的提出解决方案,使我对我国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自觉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和头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党,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坚强有力。国家的强盛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党员,更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今后五年及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五年来,党和国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新、自我进化的勇气和担当,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深刻阐明了“推进什么样的改革、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韬略;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史、新中国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探索、翻身、奋斗、建设的身影,是由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串联成的彪炳史册的成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必修课。我们要充分重视历史留下的烙印和启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智,以史鉴今,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思维,服务好人民,担当起重任。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涵养爱党爱国之情的生动教材。我党的历史是我国近现代史中最特别的篇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为华夏大地注入新的活力,是中国共产党找准新的历史方位,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无法忽视党的苦难与辉煌,我们只有细数__年的党史、__年的新中国史,铭记先辈的勇敢刚烈,元勋的智慧胆识,传承红色基因,根治民族情怀,从历史中浓缩出爱党爱国的深厚情谊。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由之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进程中蕴含着兴亡更替的道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的六十多人,发展壮大到现在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充满着硝烟中的呐喊,血战中的拼搏,也有从一穷二白到独立富强的坚韧和智慧。一个先进的执政党,最难做好在继承历史中实现与时俱进,在放眼未来中实现开拓创新,不断克服外界不稳定的因素,克服自身长期执政的风险,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后人应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炼实践经验中的治国理政瑰宝。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定走稳脚下之路的信心之源。群雄逐鹿的年代无数个政党轮番登上历史舞台,真正唱久唱响的是中国共产党。我党仁人志士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温习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实践的经验中深刻体会总结,会使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历史走向,更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在追忆历史中擦亮初心,站稳人民立场;在回望革命中创新理论,真信共产主义;在传承缅怀中锤炼精神,丰富精神内涵;在对照笃行中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下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引用)如何在工作中学习四史,利用四史带给我们的教训与教育,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中共党史,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这么一个过程。学习中共党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党,了解党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样就像一幅中共党史的成长纪录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们学习中共党史需要掌握的一种从思想到平时普及的方法,也是帮助我们尽快入门的必修功课。
新中国史,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从成立到现在这么一个过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新中国的诞生犹如刚出生的太阳,朝气蓬勃,一扫旧中国的沉沉黑暗,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我们要从中华民族崛起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我们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中学习,时刻忠于党的政策方针,忠于党的组织,进一步坚定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在的中国,中国从刚开始的闭关锁国,到至今的完全开放,不仅提升中国自身的发展,同时对世界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从木质独轮车,到现在性能极具人格化的汽车,从工艺扫帚到智能扫地机,无处不凸显出改革开放的好处。
社会主义发展史从最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要求,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社会主义发展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路途,只有不断学习社会主义发展,才能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通过学习“四史”,我了解了党的发展史与中国建设的历程,还有历史长河中那些可敬的英雄人物。我认为,学习“四史”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和国家建立过程的艰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同时,还能让我们从这些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并传承精神。
在学习四史前,我只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不容易的,也知道有许多为国奉献的英雄。但学习四史后,我才深深的了解到这份不容易是在什么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稳固和成熟的见证,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是每个人的重要任务,只有学习了党史,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从中懂得伟人做出的举措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因为有了四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明白举办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意义,才能听懂思政老师在课上教学的内容。四史,让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易与艰辛,我相信,学习“四史”会使中国特色主义进行的更加顺利。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业,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六
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调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营养,这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要求,也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习“四史”对于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积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科学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四史”是党员、干部的“营养剂”、党的建设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
1.推进自我革命,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营养剂”
加强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促进党员、干部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需要从“四史”中汲取丰厚滋养。
历史文献蕴含丰富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经典著作史,经典著作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中创作、传播并接受检验的。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从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到邓小平的《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从江泽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到胡锦涛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党性》、再到习近平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阅读经典文献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感悟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
党内教育提供实践经验。我们党历来重视利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毛泽东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从xxx整风运动到新中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从1983年整党运动到1998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党性党风教育,从20**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到20**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年“创先争优”活动到20**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20**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借鉴党的历史上党内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是帮助党员、干部突出政治性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警示案例折射历史镜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中的警示案例可以发挥“惩前毖后”的作用。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从新中国初期发生的“第一大案”,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犯贪污腐败罪被判处死刑,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打虎拍蝇雷霆万钧,正风肃纪驰而不息,查处包括薄熙来、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在内的多起举国震惊的大案要案。这些必须引以为戒、自我镜鉴的反面材料,就是历史提供的“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
2.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必修课”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四史”,有助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党员、干部练就过硬的政治本领,提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能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提升党员、干部把方向的能力。把方向的能力事关党员、干部能否在大是大非、重大危机面前临危不惧,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运动,成功挽救了第一次革命危机。1935年1月,xxx会议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再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一再证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问题,是关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败的首要问题。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清醒、客观地去分析历史,认清历史前进的方向和规律,提高党执政的战略思维。
提升党员、干部谋大局的能力。谋大局的能力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从全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毅然放下政党恩怨,连续两次推动“国共合作”,通过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置身于历史视域中去思考、定位、谋划,提升深刻认识和自觉服从大局的能力,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提升党员、干部定政策的能力。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定政策就是从党和国家发展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和策略,是对党员、干部决策能力的考验。“政策是体现执政党性质宗旨的试金石,是反映治国理政水平的标志。”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政策、解决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三农”政策、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宗教政策、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外交政策等。我们党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学会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对世情国情党情进行科学研判,把握客观规律,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党执政的决策水平。
3.科学认识“三大规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百科全书”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四史”中蕴含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行的经验与智慧,是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钥匙。学习“四史”、把握“三大规律”,是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列宁指出:“马克思正是总结了历次革命的这个历史经验,这个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教训,提出了一个简短、尖锐、准确、鲜明的公式:无产阶级专政。”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但后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并出现严重的个人崇拜,没有处理好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这成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的道路上接力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70多年,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学习“四史”,是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法宝,对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16世纪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问世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已有500多年,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从一国社会主义建设到多国实践的发展历程,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发展图景。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无论其中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转变工作重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交相辉映。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发展规律。
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现实矛盾等各不相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又具有特殊性。比如,俄国成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但其后又偏离科学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深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淖的近代中国,在经历了无数次救亡失败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并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巨大成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历史证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党员、干部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先辈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进步、领导革命进程中,创造了科学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精神,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经验。“四史”是理论宝库,是精神荟萃、经验集成之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借鉴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是学习“四史”的核心要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必备的知识、智慧和力量之源。
1.学习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四史”是一部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提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学习“四史”,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这是党员、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在领导俄国工人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立了列宁主义,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并创新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立足中国实际,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弘扬精神——汲取历史进程中积淀而成的精神力量。
历史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动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是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学习“四史”,就要汲取这些精神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和“魂”。“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如李大钊、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蔡和森、左权、叶挺等为坚守信仰而英勇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夏明翰在就义前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被捕入狱仍坚信:“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向导,党员、干部要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信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该何去何从,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廓清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迷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党员、干部要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的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精神,离不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xxx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xxx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工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也宣示着新时代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党员、干部学习“四史”,要从新时代的任务目标出发,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3.借鉴经验——继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优良传统。
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学习这些历史,就是要以科学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继承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借鉴。
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新中国,也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四史”,就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主心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的权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坚持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就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总结两次成功、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经过xxx整风,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并被写入七大党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努力,既有丰硕成果,也历经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将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纵观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够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就能够取得成功;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就要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党员、干部学习“四史”,重在抓住本质、明晰主线,核心是把握要义,要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加强研读与思考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历史与未来的连通,不断提升学习和研究水平,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坚定信仰、把握规律、走向未来。
1.学习历史和坚定信仰相统一。
学习“四史”,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思、信、行一致,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
要学而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习“四史”,要做到学思结合,“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学习“四史”,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正视自身的理论素养问题,结合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寻找差距,查摆漏洞,提升理论思辨能力,做到不仅能科学解释历史发展问题,还能以历史之光照亮现实之路。
要学而信。学是信之基,信是学之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党员、干部要带着信仰去学习,在学习中坚守信仰。党员、干部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就要在思想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克服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自觉做好精神上思想上的免疫防护,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要学而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四史”,要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解决中国问题、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四史”,旨在为指导实践提供经验借鉴,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中增强本领与能力,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
2.学习历史和把握规律相统一。
社会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也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党员、干部学习“四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培养敏锐的历史眼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在学习历史中把握其中固有的规律性。
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从历史实际出发,在遵循历史规律中把握历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学习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党员、干部要学会对具体历史问题作出具体结论,不能不加分析地将历史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或学习中去,如果“药不对症”,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历史学习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需要做到既全面、整体地看待历史,又要分清历史的主流和支流,针对历史问题学会抓重点、抓关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光辉典范。学习“四史”,就要做到以史为镜,坚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认识标准,不可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错误。
正确对待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历史总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交相呈现中不断前进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既有辉煌成就,也经历过挫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学习“四史”,就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同时做好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都是一个螺旋型前进、波浪式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空想平均社会主义,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三大批判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十六世纪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开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门。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就本质而言,乌托邦是具有启蒙性质的,为一些极少数的人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
虽然正面乌托邦为人们描绘出了理想国度的美好生活,但是由于当时手工劳动基础上生产力非常地下,人们的这些理论也仅仅是一种空想。
18世纪,法国的莫来迪发表著作《自然法典》,标志着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诞生。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将平等理解为平均,从公平、共有的原则出发,莫来迪认为人类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远古。
19世纪,圣西门、博立叶和欧文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圣西门提出的实业制度,博立叶提出的和谐制度和欧文提出的公社制度,都严厉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认为资本主义应当为社会主义所替代。
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唯心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陷入局限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从1844年到1917年,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1836年侨居法国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业者在巴黎建立的国际性的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提出的口号是“人人皆兄弟”。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站起来”,纲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宣言》。《共产主义宣言》于1848年发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纲领,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1871年,由于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巴黎公社运动宣告失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仅72天。此时,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的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主义从本世纪初在苏联诞生以来,出现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列宁逝世为第一次高潮,此后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从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为第二次高潮,从那以后社会主义一直处于低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落后,先天不足;内部存在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残余;外部不断遭受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遏制和打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探索实践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毫无疑问,21世纪社会主义也将是一个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促进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加深,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危机和冲突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矛盾。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虽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社会主义运动中暂时的复辟、倒退,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
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总体上讲是处于低潮,但中国社会主义却是高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不仅明显优于旧中国任何时期,而且优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同期水平。社会主义克服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生产力更迅速地向前发展,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非执政的共产党经过动荡和分化后,许多党坚持了下来,有的还有所发展。他们根据本国国情,努力探索复兴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们对社会主义复兴道路的新探索必将带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提倡的是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导的。
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国家特色和民族形式。过去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那种“一种模式、一条道路、一个中心、赶超阶段”的况将被克服。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表现为道路的多样性、方式的多样性、体制的多样性和策略的多样性。中国搞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越南搞的是“越南特色”,古巴搞的是“古巴特还有“朝鲜式的社会主义”或“主体社会主义”等等。
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不是封闭型的社会主义,而是开放性的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时代特征要求战略调整,时代和国情一样,是每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都必须认清和把握的,是制定战略和策略的基础。而每一个时代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特定时代的历史规定性从而区别于其他时代。认识时代特征,也要注意把和平与发展同战争与冲突联系起来,还耍从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时代特征。
在历史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变为现实时期,在这段社会主义走走停停的探索时期,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我国今天改革成果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继续我们大国崛起之路。
参考文献:
[1]许耀桐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特点石油政工研究2005-3。
[2]王敏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5。
[3]薛新国国外社会主义新探索及发展趋势观察与思考200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
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旧中国,中国人民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官僚主义的残酷压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
建国初,经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我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同时也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动党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把我党建设成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
在我党100年的历史长河里,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伟大精神。有我党建立初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以及长征精神,这精神体现了我党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以及对革命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在对抗外来之敌,涌现出许多热血感人的事件,有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和新四军“刘老庄连”等等,这是抗日战争的抗战精神,一大批共产党人无不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权、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强不拔的必胜信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无数爱国人士始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青春。有干惊天动地,却做隐姓埋名的科研人员,制造出“两弹一星”,让中国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不再受西方列强的核威胁;也有扎根基层里的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改革开放时期,出现了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无数人民的艰苦奋斗,使中国在新世纪里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历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重温党史,通过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让我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联系当前我的所见所闻,的确有很多感触,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英明,真切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国家的实力一天天比一天强。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100多年的屈辱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痛。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然后是一个个的不平等的条约,最后的《辛丑条约》彻底把中国打入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制度,之后又是军阀混战,至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我们才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从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八年抗日,三年内战,各方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这样100年过去了,但大家都应该清楚;历史老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事实也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我党的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得来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的武装发动,在动乱的年代为人民开路,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刘伯承等一批元帅运筹帷幄,再无数个不眠夜的灯下统领大军为百姓作战。工农红军从1928年起,不断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结合了不怕死的爱国战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顾一切只为革命的胜利。最难忘的是红军的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横渡金沙;铁索桥在险,同样可以征服;饥寒交迫再苦,同样可以忍受。是的,我们牺牲了很多的战士,可是我们最终以一支部队的名义克服天险,走完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路程上,只要回首长征就点燃了一种精神,照亮了一个民族,我觉得,无论将来我们走到哪里,长征将会是一首精神之歌,不断唱响耳畔。
我们的历史也有创伤,那惨烈的日军30万人南京大屠杀至今仍是我们心头无法抹去的阴影。1937年日本的侵华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他们惨无人道的行径毫无天理。可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倒,反而拍案而起,在全国范围内与日本鬼子斗争到底。在艰苦的环境下,在被动的局面下,我们党充分集中才智,密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历经8年终于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当中多少优秀的爱国爱党人士牺牲,多少无辜的善良百姓受害,可是,中国共产党挑起了责任,强人悲痛,义无反顾。
在党过去的不到百年的历史上,经济发展不常提及。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我们确实无法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可现在不同了,历史已经被我们改写,在新时期,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证明,我们的经济同样可以向革命一样焕然一新,有理由相信,我党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长远战略为计,以远大目标为航,在今后的百年谱写更加辉煌的奇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留下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直到今天还在支持和激励着我们前进的步伐。通过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历史,我有以下四点感悟。
一是要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这个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道路关乎党的命运,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经过曲折探索和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加倍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否则中国必穷;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否则中国必乱。道路要靠制度来落实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二是要强化历史担当尽职履责。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直面社会矛盾新要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内涵要求,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自觉担负起新时代的伟大使命。党员干部要在各项工作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切实增强实干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
三是要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传家宝。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不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要经常走出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扬“四下基层”“泥腿子”精神,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要紧密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使调查研究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服务。
四是要坚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新中国建设困难重重、艰苦奋斗的年代,是英雄辈出、精神昂扬的时代。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永不过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在物质层面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更要在精神层面保持不畏艰险、坚韧不拔、一往无前、不懈奋斗的思想态度。我们要传承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接力棒”,以俭修身、以俭兴业,节俭朴素、力戒奢侈,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勇挑重担、埋头苦干,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学习党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这是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我们要深刻认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今天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五章的内容,在与同志们的讨论学习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困难,革命的胜利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无数革命的前辈流着热血交换的艰难幸福生活。
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士兵,举着保卫和平、抵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伟、昂贵,跨越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和军队一起,经过2年9个月忘记的血液奋斗,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020年10月23日上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古往今来,志愿军战士般的人数不胜枚举,祖国危难时刻不怕困难,挺身而出。
我们要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以珍贵的生命,视死如归的精神改变了我们今天来的艰难幸福生活,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我被他们的爱国心所感动,我以祖国有这样的英雄为荣,我以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度为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战争使生命如此脆弱,新冠肺炎流行不期而至,再次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但是,每次面对挑战危机,橄榄绿、天使白、守护蓝、志愿者红都能看到。这是疫病中最温暖的颜色。他们携手,为我们承担责任和责任,把安全留给大家。
通过聆听xx老师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授课,我了解到,这一时期是新中国的转型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奋力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推动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好了理论准备、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再次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前进所经受的曲折考验和取得的光辉成就,特别对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大家感触颇深。如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这些精神是我们党不断成长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因密码,迫切需要传承弘扬。这一系列伟大精神,其核心都源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平年代没有硝烟战火,但同样有考验、有牺牲,缺了理想信念这个“钙”,同样会败下阵来。我们要用好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以坚定的革命立场、百炼成钢的革命精神把红色江山代代传下去。
我在听完xx老师介绍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经验后,我认清了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八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这几个月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史,学习的重点是是党的纲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党的纲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是党的纲领的涵义和意义,指出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党的纲领的涵义就是党的纲领就是一个政党根据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而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路线。它标志着一个党是否成熟及其成熟程度。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低纲领。
在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既坚定了我们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又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明确了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必然性。但是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的,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共产党人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但我们应该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能够实现,无论任何时刻,共产主义都应是共产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其次,通过学习和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的理论内容以及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是社会规律在起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的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也使我们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句空话。《共产党宣言》通篇闪烁着旗帜的光辉,成为其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的理论渊源。
最后,通过学习我了解如何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统一与发展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条件。只有坚持两者的统一,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我们要始终不渝的坚持党的最高纲领,脚踏实地地实践党的最低纲领。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乐于生活。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我们党的共产主义理想,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员的队伍,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
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而出,肩负责任和使命,涌现出无数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革命的前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地奋斗在一线。他们是勇敢无私的逆行者,也是实践时代使命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保护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学习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动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众多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感情、责任、信念,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永远奋斗,可以说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
树立历史观念,使用历史方法。历史相通,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四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会,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与时俱进,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历史担当。把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肩负着国家的重担。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努力夺取疫情对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利。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通过学习“四史”,我了解了党的发展史与中国建设的历程,还有历史长河中那些可敬的英雄人物。我认为,学习“四史”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和国家建立过程的艰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同时,还能让我们从这些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并传承精神。
在学习四史前,我只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不容易的,也知道有许多为国奉献的英雄。但学习四史后,我才深深的了解到这份不容易是在什么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稳固和成熟的见证,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是每个人的重要任务,只有学习了党史,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从中懂得伟人做出的举措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因为有了四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明白举办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意义,才能听懂思政老师在课上教学的内容。四史,让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易与艰辛,我相信,学习“四史”会使中国特色主义进行的更加顺利。
通过“四史”的学习有助于厘清历史脉络,有助于认清历史事实,有助于坚守初心x。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水平,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x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是指: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四史”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
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拥护党、热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党员干部要有奋斗精神,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党员要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时强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中国革命历史是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党史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是与时俱进的,是我党永葆青春的“不老泉”。
党史应常作常新。党史是我党不断发展发展的印记,在时间和空间不断交织中进行,共产党人也在不断地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认识。在党史的不断发展中,一方面是发掘新的史料,还历史本来面目,另一方面用新的认识高度和角度去诠释先辈们付出的努力,从而丰富我们的“营养剂”。党史常做常新,是为了校正过去的错误,更是为了开拓新的认识方向,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实践和群众的需要。
党史应常读常新。“深深地沉思往事的意义,我们才能发现未来的意义”。党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要结合新时代和主题教育,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在不断地学习党史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恪守人民情怀;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勇担历史重任。
党史应常讲常新。讲党史不仅是讲历史,而是要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从党史中自我检视问题、有的放矢;在党史中按图索骥、寻找释疑解惑的答案。创新形式方法,丰富授课载体,运用现代传媒技术,要让听众能够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深刻认识一代又一代人担当的本质内涵。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近期我处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对党史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我感悟到:
学党史,要扎根坚定理想的红船精神。1921年“革命声传画舫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胜利召开,庄严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正是伟大的革命先烈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汇聚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之士,秉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用血泪为新中国谱写新篇章。红船精神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摇篮,为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发展拉开了序幕。红船精神不会过时,在新时代也有新的诠释,坚定理想,不忘初心,我们做人立业也是要扎根坚定理想的红船精神。作为一名基层的粮储人,要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着粮储“收得进、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初心使命,坚持学习好岗位知识,从思想和知识储备上下工夫,为粮储事业蓬勃发展扎根好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党史,要筑牢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行动,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对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正是“钉钉子精神”,教会我们一步一脚印,虚心学习,踏实做人,踏实做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在工作上也应如此,不急不躁,谨小慎微,把每一个岗位知识掌握好,把每一件事做好。筑牢实事求是的精神,保证七三三处安全稳定发展。
学党史,要发扬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战略撤退和转移,成为了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正是红军战士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让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实现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的壮举,保证了伟大革命事业走向成功。长征精神启发我们在工作上遇到困难要有我不畏难的觉悟,不怕苦不怕累,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它,用屡败屡战的心态去战胜它。
学党史,要坚定不移立足本职奉献储备。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美贸易博弈白热化,粮储系统作为国家安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作为粮储系统的一名新兵,更要学好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让我们学习坚定理想的红船精神,在粮储事业中坚定信念,奋勇向前;让我们学习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在工作中踏实做事,稳步前进;让我们学习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在工作中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为粮储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倒计时100天,校团委吴沁园老师面向学生会全体学生开展党史主题宣讲,我有幸参加了党史主题团课。通过这次党史主题团课,我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性质和宗旨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内心深处更加坚定了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虽然我只是一名共青团员,但是要从一名普通的共青团员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我的理论知识,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党课的学习短暂而又有限,而我只是掌握了一些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做十九大报告100题中其实还有很多题目并不了解,理论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党员的标准。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目光短浅,思想陈旧,工作就难以打开局面。其次,我要努力在今后一言一行中做实事。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出功效。在生活中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学习进程中,以“不断奋斗”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学习根本的问题,想学习之想,急学习之急,做学习之所需,注重一点一滴的小事。
最后,这次团课,使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
这几个月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史,学习的重点是是党的纲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党的纲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是党的纲领的涵义和意义,指出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党的纲领的涵义就是党的纲领就是一个政党根据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而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路线。它标志着一个党是否成熟及其成熟程度。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低纲领。
在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既坚定了我们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又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明确了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必然性。但是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的,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共产党人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但我们应该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能够实现,无论任何时刻,共产主义都应是共产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其次,通过学习和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的理论内容以及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是社会规律在起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的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也使我们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句空话。《共产党宣言》通篇闪烁着旗帜的光辉,成为其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的理论渊源。
最后,通过学习我了解如何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统一与发展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条件。只有坚持两者的统一,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我们要始终不渝的坚持党的最高纲领,脚踏实地地实践党的最低纲领。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乐于生活。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我们党的共产主义理想,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员的队伍,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近一段时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回观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句毛主席的词在脑海中浮现“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的,在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千疮百孔,满目苍痍,饿殍满地,内有军阀连连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炮火轰打,但是,为了解民众于倒悬的党的创始人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顶住了重重压力,于1921年创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已经走过了90年辉煌的历程。
这9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成成败败,经历了许多坎坷,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就算只剩一丝希望,也要用尽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紧,直到胜利的光芒洒落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
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从1949年建国到2015年,中国从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成功承办了奥运会、思想汇报范文世博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的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国际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这一切让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让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当时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心得体会范文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期间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率先示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是党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的中国人民,在胡****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阔步前进。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我市实施清水工程,这是我市创建生态城市、构筑生态宜居高地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低碳经济、改善人居环境、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名党员,范文参考网手机版我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执政为民,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清水工程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责任重大,这是一场治理水环境的攻坚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结合各项工程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寻找工作重点,坚持靠前指挥,减少层次,解决问题,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找准难点,突破瓶颈,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踏踏实实把清水工程做好,为天津建成生态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
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当代青年大多没有经历过战争和贫苦,没有亲身体验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岁月和艰苦历程,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到那里去,让党员更好地牢记初心和使命,切实增强信仰、信念和信心,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升党性修养。我们现在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盛世中,都是共产党员先辈们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通过学习“四史”,能让我们更好地重温红色革命精神,青年党员要学习先辈们不惧艰难困苦的意志,在学习中锤炼坚强的党性,追寻先辈的步伐,尽心尽力坚守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力征程新时代。
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高担当作为。党的奋斗史中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和时代先锋,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他们牢记宗旨、矢志不渝、牺牲奉献,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我们应该在本职工作上谋大局,脚踏实地的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做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新时代上海青年干部,努力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是对每一位党员同志的基本要求。每位党员干部,都应好好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头脑更加清醒坚定,行动更加坚决有力。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立于我国由大向强新的历史方位,高瞻远瞩面向未来,体现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贯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升华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点亮了强国复兴的“思想灯塔”,成为新时代具有开创意义的开篇巨作,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最具创新特色、最具时代价值、最具指导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展开,体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两个最核心的概念。而对这两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此外还有自己的原创性贡献,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又提了两个有关“中国”的概念,一个是“中国话语”,一个是“中国方案”,我觉得这样更有整体性,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大智慧、大思考、大逻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多方面为党的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等作出了深刻回答;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成为这一思想的重要支柱。一是新时代观。新时代观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时代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二是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追求中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中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三是新党建论。主要体现在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致力于长期执政,进而开创根本区别于西方的政党政治的发展道路。都是新党建论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四是新全球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重大问题的回答。
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调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营养,这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要求,也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习“四史”对于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积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科学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四史”是党员、干部的“营养剂”、党的建设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
1.推进自我革命,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营养剂”
加强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促进党员、干部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需要从“四史”中汲取丰厚滋养。
历史文献蕴含丰富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经典著作史,经典著作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中创作、传播并接受检验的。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从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到邓小平的《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从江泽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到胡锦涛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党性》、再到习近平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阅读经典文献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感悟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
党内教育提供实践经验。我们党历来重视利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毛泽东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从xxx整风运动到新中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从1983年整党运动到1998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党性党风教育,从20**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到20**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年“创先争优”活动到20**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20**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借鉴党的历史上党内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是帮助党员、干部突出政治性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警示案例折射历史镜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中的警示案例可以发挥“惩前毖后”的作用。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从新中国初期发生的“第一大案”,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犯贪污腐败罪被判处死刑,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打虎拍蝇雷霆万钧,正风肃纪驰而不息,查处包括薄熙来、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在内的多起举国震惊的大案要案。这些必须引以为戒、自我镜鉴的反面材料,就是历史提供的“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
2.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必修课”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四史”,有助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党员、干部练就过硬的政治本领,提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能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提升党员、干部把方向的能力。把方向的能力事关党员、干部能否在大是大非、重大危机面前临危不惧,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运动,成功挽救了第一次革命危机。1935年1月,xxx会议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再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一再证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问题,是关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败的首要问题。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清醒、客观地去分析历史,认清历史前进的方向和规律,提高党执政的战略思维。
提升党员、干部谋大局的能力。谋大局的能力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从全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毅然放下政党恩怨,连续两次推动“国共合作”,通过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置身于历史视域中去思考、定位、谋划,提升深刻认识和自觉服从大局的能力,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提升党员、干部定政策的能力。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定政策就是从党和国家发展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和策略,是对党员、干部决策能力的考验。“政策是体现执政党性质宗旨的试金石,是反映治国理政水平的标志。”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政策、解决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三农”政策、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宗教政策、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外交政策等。我们党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学会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对世情国情党情进行科学研判,把握客观规律,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党执政的决策水平。
3.科学认识“三大规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百科全书”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四史”中蕴含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行的经验与智慧,是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钥匙。学习“四史”、把握“三大规律”,是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列宁指出:“马克思正是总结了历次革命的这个历史经验,这个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教训,提出了一个简短、尖锐、准确、鲜明的公式:无产阶级专政。”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但后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并出现严重的个人崇拜,没有处理好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这成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的道路上接力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70多年,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学习“四史”,是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法宝,对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16世纪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问世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已有500多年,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从一国社会主义建设到多国实践的发展历程,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发展图景。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无论其中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转变工作重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交相辉映。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发展规律。
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现实矛盾等各不相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又具有特殊性。比如,俄国成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但其后又偏离科学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深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淖的近代中国,在经历了无数次救亡失败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并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巨大成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历史证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党员、干部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先辈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进步、领导革命进程中,创造了科学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精神,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经验。“四史”是理论宝库,是精神荟萃、经验集成之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借鉴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是学习“四史”的核心要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必备的知识、智慧和力量之源。
1.学习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四史”是一部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提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学习“四史”,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这是党员、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在领导俄国工人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立了列宁主义,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并创新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立足中国实际,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弘扬精神——汲取历史进程中积淀而成的精神力量。
历史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动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是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学习“四史”,就要汲取这些精神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和“魂”。“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如李大钊、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蔡和森、左权、叶挺等为坚守信仰而英勇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夏明翰在就义前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被捕入狱仍坚信:“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向导,党员、干部要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信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该何去何从,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廓清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迷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党员、干部要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的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精神,离不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xxx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xxx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工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也宣示着新时代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党员、干部学习“四史”,要从新时代的任务目标出发,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3.借鉴经验——继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优良传统。
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学习这些历史,就是要以科学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继承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借鉴。
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新中国,也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四史”,就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主心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的权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坚持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就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总结两次成功、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经过xxx整风,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并被写入七大党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努力,既有丰硕成果,也历经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将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纵观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够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就能够取得成功;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就要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党员、干部学习“四史”,重在抓住本质、明晰主线,核心是把握要义,要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加强研读与思考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历史与未来的连通,不断提升学习和研究水平,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坚定信仰、把握规律、走向未来。
1.学习历史和坚定信仰相统一。
学习“四史”,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思、信、行一致,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
要学而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习“四史”,要做到学思结合,“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学习“四史”,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正视自身的理论素养问题,结合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寻找差距,查摆漏洞,提升理论思辨能力,做到不仅能科学解释历史发展问题,还能以历史之光照亮现实之路。
要学而信。学是信之基,信是学之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党员、干部要带着信仰去学习,在学习中坚守信仰。党员、干部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就要在思想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克服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自觉做好精神上思想上的免疫防护,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要学而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四史”,要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解决中国问题、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四史”,旨在为指导实践提供经验借鉴,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中增强本领与能力,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
2.学习历史和把握规律相统一。
社会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也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党员、干部学习“四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培养敏锐的历史眼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在学习历史中把握其中固有的规律性。
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从历史实际出发,在遵循历史规律中把握历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学习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党员、干部要学会对具体历史问题作出具体结论,不能不加分析地将历史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或学习中去,如果“药不对症”,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历史学习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需要做到既全面、整体地看待历史,又要分清历史的主流和支流,针对历史问题学会抓重点、抓关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光辉典范。学习“四史”,就要做到以史为镜,坚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认识标准,不可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错误。
正确对待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历史总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交相呈现中不断前进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既有辉煌成就,也经历过挫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学习“四史”,就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同时做好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
“四学”模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
全旗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通过聚焦重点学、强化培训学、丰富载体学、联系实际学,推进全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持续“升温”。
聚焦重点学。坚持把学习“四史”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每月四日”为抓手,采取“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党员干部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
强化培训学。在各级党组织中,积极开展党性教育,以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实地参观等形式,分层次、分批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系统学习党史教育蕴含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战略构想、重大部署和工作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红色影片,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丰富载体学。着力构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集体学和自学互为补充的学习模式,创新和丰富学习教育载体和形式,充分运用“察右后旗”公众号、察右后旗党建网等线上学习平台,开通党史学习专栏,每日更新重点学习内容。同时,切实发挥党校、乡村夜校、老年大学等线下教育作用,邀请党课名师、老党员、老战士“现身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联系实际学。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机关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嘎查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鼓励和引导在职党员进社区进农村牧区,开展志愿服务,联系服务群众,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身边群众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一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二
在“四史”学习中,我们应当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学习,因为“四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理论和实践联系。
从历史上,我们完全能够看到中国革命道路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密切联系,正如习近平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这充分证明了中国革命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革命特色。
到今天,吸收了全人类文明成果,包括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经验、西方一些先进管理制度,加上中国人民自己的创举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
我们要深刻地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同时,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在建党百年之际,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更应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财大学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四史学习教育,既要了解历史事实,也要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我们作为普通人民群众,也应当深入学习四史,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通过“四史”学习,我们一定要扭住主线,聚焦主题,升华主旨,担当主业,知史爱国,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坚固为民情怀,坚守担当本色,把新时代的长征路走的更稳更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历史贡献。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三
第一,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建设,践行“两个维护”。在历史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养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也是百年党史中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从1956年至1976年的20年间,虽然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时期的重大曲折,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做了充足准备。历史证明,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的深、把的准”。在现实中必须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新时代的医保人,必须深刻领会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在艰难曲折中昂扬奋起、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必须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自觉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实信仰者和坚定实践者,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史”中感悟为民情怀,牢牢植根人民,密切联系群众。要时刻铭记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施加的巨大压力以及国内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与经济困难等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党和国家紧紧依靠和带领人民群众,通过三大改造、镇压反革命、土地制度改革等-系列措施,铲除了面临的种种威胁,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历史证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不能丢。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坚持“学与思”“学与行”同步,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在具体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初心使命,进一步树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保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兵团医疗保障作文吧制度,在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建设上,在巩固提升医保脱贫攻坚成果上,在重拳打击欺诈骗保、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保命钱”“看病钱”上努力作为,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医保精细化服务上下大力气,真正实现病有所医的医保目标,进一步增强师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第三,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革命史”中加强作风建设,增强自律意识,保持清正廉洁。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二法宝”。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靠的就是优良作风这个制胜法宝。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也曾说“艰苦奋斗是我们奋斗的政治本色”。我国正是有了——大批如雷锋、焦裕禄一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典型,才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发展成现在的发展中国家。优良作风必须长期坚持——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情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将按照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带领医保部门扎实落实师市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各项举措,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先进典例、身边榜样,认认真真找差距,切切实实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时刻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以党的精神和制度要求约束自身行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严守纪律底线,做到不越雷池、不踩红线,清正廉洁,一心为民。
第四,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斗争史”中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干事热情,努力开创新局。在历史中积累斗争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当时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如果没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积累的重要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历史经验弥足珍贵,光明前景催人奋进。立足新发展阶段担当新使命,我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师市党委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奋进动力,围绕师市党委中心工作,认真履职尽责,不断提高医保基金监管、医保扶贫兜底、医保待遇落实、医保政策宣传、医保融合发展、医保精细化服务等方面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医保贡献。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四
党员干部汲取党史“精神营养”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生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不断汲取党史“精神营养”,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在党史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广大党员干部要时时弄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不懈追求。从建党到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再到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5·12”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民一呼百应、防汛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深动诠释着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我们要主动走进党史、学习党史,从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
在党史学习中认真查摆不足。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我们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探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总结出了无数伟大的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纪律团结和依靠群众的长征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要以精神力量为指引,对标对表,认真查摆思想与行动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及时纠正,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
在党史学习中增强担当精神。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gdp首度迈上百万亿元大关,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无数为国家、民族躬身奋斗的共产党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创造出无数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在新的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担当精神,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尽责,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五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政党史,是一部特殊的历史。它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最早发生在资本主义初期。代表早期无产者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不满情绪并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美好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任何盲目乐观或悲观失望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看到目前社会主义仍然处于低潮,必然会以更加健康昂扬的姿态迎来新的大发展。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过程。社会主义革命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消灭剥削,解放全人类,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及其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20世纪社会主义又大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而且长期处于经济实力上占优势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社会主义处在外有资本主义的压力,内有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复杂环境中,这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内就有产生各种机会主义的土壤和条件,因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
三、社会主义低潮是高潮的前奏。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挫折和低潮,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运动,而必然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即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笔直、平坦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必然也会既有高潮也有低潮。自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50多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就是高潮与低潮交替出现的历史。1848年到1871年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一直到20世纪初又出比较大的高潮,先后爆发1917年十月革命,1918年1月的芬兰革命,1918年11月的德国革命,1919年3月的匈牙利革命,1922年后又转入低潮,到二战期间的后期又掀起了更大的高潮,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20世纪8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低潮。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不唯看出,整个世界社会主义总是在曲折中孕育着发展,总是高潮后有低潮,低潮后有更大的高潮。
四、本国特色是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展望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时,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应当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治统治;应当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等。但某一个国家应当采取什么步骤建立这些制度,他们认为“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苏东演变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是多样的,不应存在可供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的共同样板和模式。各国人民只能从各自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越南共产党决定搞“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现正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要发展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由国家管理的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古巴共产党强调在稳步的改革开放中巩固和发展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有远大的发展前途的。
近日,上海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把“四史”学习教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来,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当好善作善成实干家,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四史”浩繁,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艰辛探索。我们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观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们更要时常回头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不断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在前,肩负责任和使命,涌现出了无数的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无畏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是勇敢无私的逆行者,也是践行时代使命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树立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历史是相通的,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遗产。“四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历史担当。将“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将国之重担抗在肩上。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最近,上海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将四史学习教育决问题、推进事业发展上,全市党员干部充满热情、创造、勇敢。
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四史繁荣,印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艰苦探索。我们要以大历史观的视野观察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到新中国难以来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难以来临,进一步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实现两个维护,理论上坚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们要经常回顾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眺望前进的路,不断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意识,保护初心,保护使命。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而出,肩负责任和使命,涌现出无数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革命的前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地奋斗在一线。他们是勇敢无私的逆行者,也是实践时代使命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保护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学习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动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众多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感情、责任、信念,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永远奋斗,可以说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
树立历史观念,使用历史方法。历史相通,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四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会,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与时俱进,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历史担当。把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肩负着国家的重担。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努力夺取疫情对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利。
尊敬的xxx书记、xxx局长,各位领导、同志: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xxx市委党校与在座的各位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市委党校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区域视角来讲解。不同的取镜,就会呈现不同的直观感受和解读。那么,中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呢?根据xxx书记的指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来我所要授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不吝指出问题。现在,课程开始。
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然而,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麻木的广大工人、农民脱下沉睡的外衣,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出摆脱压迫与剥削的呐喊与警醒。这个时候我们国人才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大胆尝试与无限智慧。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指路牌。可以说,国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过诸如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建成什么性质国家等问题。庆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让人们对资本主义道路报以坚定的否决。可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外,新中国难道要选择封建主义吗?就在国人议论纷纷、迷茫困惑之际,我们党伟大领袖毛主席大笔一挥,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旗帜鲜明地告诉国人:“走俄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最终的答案,即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新中国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新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骨的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心骨。
1949年至1953年,中国陆陆续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恶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切实恢复了残破的国民经济。
1953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我们党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一化三改”。期间,我们党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一化三改”运动之中。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石。
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遭遇碰壁和挫折。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两个曲折的探索阶段,虽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曲折的前进。
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十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不同于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新中国准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状况,表明敌我矛盾并非社会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占了主体。这一论断在当时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和独树一帜的作用。但是,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了世界性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由此,新中国1957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进而,国内的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在这样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趋势影响下,我们党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催生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我国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进入生产生活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好在国家领导人及时调转航舵,通过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及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6年至1976年,新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曲折十年。不得不承认,这十年间的探索虽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我们应该看到,国家领导人发动思想文化领域革命运动的初衷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苏东剧变便证明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富有远见。而且,这种思想至今仍不失深远意义,应该给与肯定。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指导方略缺乏科学的分析,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理应加以抛弃。当然,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不少成绩,如:三线建设、两弹一星、中美中日恢复外交关系。这些都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勤劳、勇敢、奋斗的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当新中国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时,改革开放一声炮响,将步履蹒跚的中国推向新世纪的迎风潮头。
1978年,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扭转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钥匙打开了人民群众身上的教条主义枷锁,让人们的内心从曲折的过去解脱出来,重新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新动能、提供新动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次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198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加上“特色”内涵。我们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特点,通过艰辛探索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发展特色。自此,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闪耀。由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道路、基本路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主席时期开始探索的,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机制,则是在邓小平同志时期完成的,两者属于前后继承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
新时代,我们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经济上,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在文化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同时吸收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中积极内容的文化制度。经过实践的证明以及时间的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成熟,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受住了国际复杂形势的考验。因此,我们充满了新时代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与心血,让我们为国人、为自己鼓掌致谢。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历史。我们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我们经历多少泪眼婆娑,才最终走向了伟大复兴。应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最后,希望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力在新时代阳光普照下,继续谱写华丽新篇章。
我的授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如何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学习教育中充分汲取党员干部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营养?如何读懂、永葆这历史逻辑的一树繁花,如何激发传承初心使命的澎湃动能?如何保持、积攒干事创业的冲劲、韧劲、实劲。
5月27日,xx区xx街道召开“四史”学习教育部署推进会,街道党工委书记xx结合xx市委、xx区区委会议精神和街道实际,作了“三个聚焦”,学好“四史”,从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智慧,厚置发展根基,为xx街道社区治理和区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的动员。
聚焦为何学,深刻认识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强化爱党爱国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历史规律、提升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聚焦怎么学,确保“四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把握核心要求,更好地学思践悟新思想。把握重要任务,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把握重要方法,将“四史”学习教育和xx实践紧密结合。聚焦如何抓,抓实抓细“四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分类指导,做到求真务实。
目前,xx街道已形成了党员干部、班子成员带头学,年轻党员与老年党员结对学,小辈带动家人学,两新组织党员线上线下互动学的良好氛围,推动学习教育往深处走、往实里抓。
学好“四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如何有效推进“四史”教育学习,笔者以为:必须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花真功夫、下大力气,在“恒”、“悟”、“践”三个层面着力。
学贵有“恒”,做到常学常新。读“四史”、悟原理,在常学常新中坚定理想信念。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后创立,生动记录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思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学好四史,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坚守“读书破万卷”的决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学有所获。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变化的脉动,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学贵有“悟”,力求走深走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实事求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从学“四史”中寻找答案和办法。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读史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学习四史,要用心、用力,学会用历史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
学贵有“践”,坚持笃干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作、解决难题。学史再出发,就是要上下“一条心”,形成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一级做给一级看,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上下拧成“一股绳”,一级带着一级干,推动工作创先争优、学习蔚然成风。带动所有党员干部都动起来,切忌踢“半场球”,搞“半拉子工程”。干事创业需要实干、苦干、巧干。实干是态度,苦干是品德,巧干是水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落实工作部署,对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求实效、讲实干,以“带头干、认真抓”的实干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笔者有理由相信,陆家嘴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将扎实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学习前人的智慧,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为xx社区治理和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都寓于社会主义发展史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前三者,社会主义发展史时间跨度更长,涉及面更大,内容也更为复杂,但是总的来看,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500年社会主义思想史、170年社会主义运动史、100年社会主义制度史、40年社会主义革新史这四个篇章。
由思想到运动再到制度,构成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个基本逻辑。但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建成后都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时代发展与实践经验而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之时起,就面临着如何坚持、巩固和完善自身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方位;在社会主义制度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与优越性;在社会主义革新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关键就是要从这四个方面着力、下功夫,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从源头上弄清楚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
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更加深入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只有坚持将社会主义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展中国,从而更加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和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到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并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四史”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而后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发展历程,这其中的宝贵经验、有益启示、精神意蕴可以鼓舞斗志、启迪智慧,让人汲取前行之力,更好地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由此可见,“四史”不单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也是全社会的“必修课”,它的受众不能仅局限于党员、干部,而是要覆盖整个社会。各地要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以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守正创新上好“全民四史课”。
要突出代入感。“四史”并非只是躺在纸面上的冰冷文字,里面涵括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一段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如果仅仅通过文字、音像向社会宣传“四史”,可能难以让党员群众萌生代入感和认同感。因此,各地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不能局限于文字、影像等“二维”教学,而是要“多维”发力,如开展红色路线重游,组织党员群众重登巍巍乌蒙山、再渡滔滔金沙江,追寻红色印记,实地见证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艰难困苦,让党员群众可以沉浸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处,深刻感受、传承中国共产党面临困难时“不怕远征难”的豪迈情怀以及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
要突出生动感。可能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四史”只在教科书或者宣传报道中“惊鸿一现”,平日较少接触,难免生涩难懂,难以“消化吸收”。对此,要在创作上改变过去板起面孔说教的方式,突出艺术创新和时代脉搏,赋予“四史”新的形式、新的生命,积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比如采用“讲故事”的笔法、“如临其境”的拍摄手法,再现当年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以及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让“四史”变得有温度、可触摸,或者主动搭乘新媒体的快车,尝试用通俗的形式说严肃的党史,积极调动全社会踊跃互动,潜移默化扩大“四史”宣教效果,并且可以创新推出党史衍生产品、文创产品,多渠道打通“四史”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要突出方向感。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的确,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看清前进的方向,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学好“四史”就是为了更好地明晰方向,砥砺前行。各地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不能满足于“讲好故事”,而要通过“讲好故事”向社会传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重点分析事件背后的成因、影响以及经验教训和历史规律,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切实让党史成为开辟未来事业、领航民族复兴的“精神灯塔”,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启示和借鉴。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党员的一门必修课。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
对“四史”的学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当代的党员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感受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作为新时代青年,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要不断学习历史中平凡而不平庸的优秀人物,对标先进。在平凡岗位上笃学实干,永葆共产党人的奋斗初心。进一步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坚定奋斗之姿。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未来发展的政治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经历重重磨难总结出来的真理,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无疑是十九大上最大的亮点,而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进一步理清了自己对党的认识,更能够帮助我们在新时代环境下清晰定位、找准方向。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是因为我们党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社会主义发展史告诉我们,要坚决维护好习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四个意识”,践行入党初心,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确保党中央的决策落到实处。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我们要以新时代伟大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随着不断学习党课,积极参加党内活动,自己觉得党性觉悟在不断的提高,看到十九大开幕式中,习总书记连续讲话两个半小时,声音始终保持铿锵有力,不急不缓,言语中透露出的自信使我看到了我们党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能够始终坚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报告中,习总书记能够指出当今的问题症结所在,并能够积极的提出解决方案,使我对我国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自觉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和头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党,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坚强有力。国家的强盛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党员,更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却从许许多多长辈们的陈述中慢慢的在体会了这句话,直到长大后,读了中国近代史,看到了众多历史书籍中的真实画面,才知道什么叫历史,才知道中国共产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伟大的组织。才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所在。
中国共产党已经迎来九十华诞!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细读中国共产党党史,我深感当今稳定而繁荣的社会局面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通过党史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知识,我觉得了解党和军队的发展史是自身素质的一种积累,更是时代的所迫。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学习感受和改变。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愧疚。现在的我们,充分享受着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然而对于我们国家的政党与军队的建立、成长、发展、壮大直到而今的辉煌,从来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如今看似平淡甚至有些无聊的日常生活,是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得以实现的。回想起我以前抱怨学习生活的情景,感觉非常愧疚那些为了我们自由与幸福的先烈们,如果我们再不好好工作,该如何面对他们。
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个优秀的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奉献比别人多一点。我们讲奉献,是指为了党的事业、集体利益,不计报酬,不在乎金钱、地位和荣誉,发自内心地去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事。谁能真正做到奉献比别人多一点,谁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认和肯定,他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纵观中国共产党__多年的历史岁月,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们的党在历练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今变得如此生气盎然,焕发着新的希望。让我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党史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知识,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些老一辈革命工作者,我更加觉得要去了解党和军队的发展史。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愧疚。现在的我们,充分享受着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然而对于我们国家的政党与军队的建立、成长、发展、壮大直到而今的辉煌,从来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如今看似平淡甚至有些无聊的日常生活,是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得以实现的。回想起以前抱怨工作生活的情景,感觉非常愧疚那些为了我们自由与幸福的先烈们,如果我们再不好好工作,该如何面对他们。
学习党史,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记住历史,珍惜今天,尽管自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党员,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国家奉献力量。
这几个月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史,学习的重点是是党的纲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党的纲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是党的纲领的涵义和意义,指出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党的纲领的涵义就是党的纲领就是一个政党根据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而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路线。它标志着一个党是否成熟及其成熟程度。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低纲领。
在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既坚定了我们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又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明确了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必然性。但是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的,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共产党人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但我们应该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能够实现,无论任何时刻,共产主义都应是共产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其次,通过学习和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的理论内容以及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是社会规律在起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的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也使我们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句空话。《共产党宣言》通篇闪烁着旗帜的光辉,成为其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的理论渊源。
最后,通过学习我了解如何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统一与发展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条件。只有坚持两者的统一,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我们要始终不渝的坚持党的最高纲领,脚踏实地地实践党的最低纲领。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乐于生活。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我们党的共产主义理想,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员的队伍,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创造力凝聚力感召力。系统阐述了民族复兴的深刻内涵、历史方位、实现路径和战略步骤,使我们实现了精神上的完全主动、战略上的完全主动,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指导我们党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强大武器,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对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新疆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新疆考察,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从战略和全局上审视、谋划、部署新疆工作,确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通过学习,感受颇深。现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学习体会。
第二四个自信”是贯穿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精神主线。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足以支撑我们的“四个自信”。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课堂上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为何值得自信,把坚定“四个自信”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我们要做好宣传教育文化工作,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方面的问题,筑实文化自信的根基。一是筑实认知认同根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传承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教育体系;二是筑实创新创造根基,以思想理论、学说体系、文艺作品、文化新业态等的精彩纷呈,把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新成果奉献给世界;三是筑实民众素质根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检视问题。
(一)形式方面满足于一般性的学习。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多,业务学习少;泛泛学的多,认真领会少;学得多用的少。突出表现在:研究探索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缺乏思路。
(二)工作部署多,检查指导少。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在推进学校工作方面不能结合实际现状不断探索更适合高效的方式方法。
(三)群众工作缺乏创新,固守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总是沿用原有的各种方法制度,不能够提出新思路和新办法。
三、反思根源。
(一)思想上重视程度仍需提升。忙于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少,学习方式单一。对于所学习的内容,多以笔记形式,缺少对学习内容的思考理解。
(二)工作上缺少对理论学习知识的思考和理解。多以文件指导建议落实工作,缺乏结合实际情况的思考和探索,缺少对更高效的方式方法的探索。
(三)创新精神有所欠缺。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时,倾向于按照常规、传统的方法、流程来,没有加入过多自己的思考,创新精神还不够,需要加强会上讲话或发言,特别是开大会时,还是有讲空话、套话的情况。
四、整改措施。
加强思想认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通过认真做好笔记,反复阅读学习,理论联系学校及自身实际,记录学习心得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理论学习的思考和理解。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精减会议,多以实地调研、座谈等形式开展工作,及时了解一线老师的想法,多听取老师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加以利用。多学习、多探索,转变工作作风,合理进行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五、努力方向。
(一)深入理论研究,扎实理论素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运用到常规的教研活动中,加强政治思想意识。坚定不移聚焦总目标,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硬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运用法律武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维护稳定。
(二)深入一线教师调研工作的开展情况,走进课堂,贯穿德育教育。多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和同志学习,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提高思想觉悟,做到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
(四)加强开拓创新精神,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却从许许多多长辈们的陈述中慢慢的在体会了这句话,直到长大后,读了中国近代史,看到了众多历史书籍中的真实画面,才知道什么叫历史,才知道中国共产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伟大的组织。才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所在。
中国共产党已经迎来九十华诞!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细读中国共产党党史,我深感当今稳定而繁荣的社会局面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通过党史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知识,我觉得了解党和军队的发展史是自身素质的一种积累,更是时代的所迫。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学习感受和改变。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愧疚。现在的我们,充分享受着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然而对于我们国家的政党与军队的建立、成长、发展、壮大直到而今的辉煌,从来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如今看似平淡甚至有些无聊的日常生活,是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得以实现的。回想起我以前抱怨学习生活的情景,感觉非常愧疚那些为了我们自由与幸福的先烈们,如果我们再不好好工作,该如何面对他们。
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个优秀的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奉献比别人多一点。我们讲奉献,是指为了党的事业、集体利益,不计报酬,不在乎金钱、地位和荣誉,发自内心地去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事。谁能真正做到奉献比别人多一点,谁就能得到大家的承认和肯定,他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从鸦片侵蚀,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日本侵略,中国受尽凌辱。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一步一步走来,我们渡过了很多的难关,取得了不少的胜利。这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展“四史”学习,有助于党员干部更加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坚忍不拔,以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完成了这一壮举。1**0年,中国登山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最高点,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侧山脊登顶的伟大壮举。今年5月27日,由专业测绘人员与登山队共同组成的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测量,这次,他们的设备更先进了,技术也更成熟了,精度也更高了。无论是长征精神还是攀登精神,勇士们都朝着既定目标,始终坚守和坚定信念,并为之不断奋斗,过程极其艰苦艰险,可是他们成功了,他们向世界证明中国在强大。深入学习“四史”,更能深刻体会我们的国家从弱小变为强大的不易,能更深地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感,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解放至今,涌现了很多优秀人物,有“甘当螺丝钉”的雷锋同志,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书记,还有“甘当燃灯者”的邹碧华法官等等,他们心中都装着人民。他们都有艰苦朴素、忠诚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四史,更要学习这种精神,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勇于担当。基层的工作者,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设身处地的为群众所思所想,解群众所难所惑,将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让群众感受到我们是在为他们服务。
学习“四史”不在一时,更要坚持长久,要自觉读原文、观看专题片、逛展览等多方式进行学习,丰富内涵,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要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取得优良成绩不断努力。
通过“四史”的学习有助于厘清历史脉络,有助于认清历史事实,有助于坚守初心x。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水平,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x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是指: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四史”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
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拥护党、热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党员干部要有奋斗精神,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党员要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存史、学史、治史是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继承文化传统,积极倡导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鲜明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史鉴今,传承“四史”的力量,建设美好社区,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
一部党史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从初创阶段、成熟阶段、曲折阶段到全面发展阶段的艰辛和不易。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激励着无数共产党员们为之努力奋斗。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自己的信仰和坚强的后盾,这信仰力量指明了我们奋斗的方向,让我们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逐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让中国人民从被压制的“东亚病夫”到昂首挺胸做实实在在“龙的传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0月1日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次阅兵。每一次的阅兵活动,都见证了新中国不断的成长和变化,彰显了榜样的力量、增强了国民信心和自豪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解决温饱,这个已经实现了。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也实现了。第三步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一部改革开放史充分彰显了经济力量!
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历经政权巩固,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与实务,调整以及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来看,历经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整治民主化,以及以阶级都中为中心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历程;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道路来看,历经了照搬苏联模式到逐步摆脱苏联模式,走自己的道路。如今中国人民终于开创了适合自己国情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也越来越展现了鲜明的制度优势力量。
总之,传承“四史”精神,将其力量转化为社区服务的实践中去,要将“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
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六
主要从四史中学到: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其主要内容是如何执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新中国史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和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民主、繁荣和自立的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讲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巨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学习四史,以修心为不忘初心开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四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身为社区工作者,也要不断跟随党的步伐,立志从修心开始,学习四史,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和生活。学习四史可以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而修心则是净化心灵,修养心灵。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往往可以了解历史的过程,净化自己的党性。只有修心,才能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比如在社区工作中更专业、更贴近百姓,真正为市民解决问题。学习四史,立志坚持个人品德。
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要从思想、行动、理论等方面找出四史。就像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是改革开放。
沿窗口,作为新时代的社区工作者,要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优秀品德,在社区服务中展现出来。
在理论上,要深刻学习“四史”,有个人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学习到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先锋精神;在行动上,要时刻自我准备着为市民服务,解决急、难、愁的问题,对待市民不能有半点马虎的态度。如积极参与党性学习课程(三会一课等),将所学“四史”知识运用,做到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学“四史”,以“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懂的理论知识或者不知道如何巧妙运用于工作生活中,真真正正体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这时就需要用“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学“四史”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立场的定力。在学“四史”中,遇到的问题,会转化为社区工作上的问题,但作为社区工作者一直深信这么一句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工作不能单单有想法,更要付诸于行动。通过学习并宣传“四史”发展历程,将理论知识与社区工作实际相结合,聚焦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将群众诉求落到实处,这也将是社区工作质的飞跃。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七
社会主义是一种以消除剥削、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进步为宗旨的社会制度。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我深受启发。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再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这一段段充满着曲折和辉煌的历史,对我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
首先,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以“为了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的信念为指导,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我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相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的更为公平和人本的社会制度。通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可以消除贫穷和差距,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竞争机会的提供,为社会的稳定和公正做出贡献。
其次,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经济体系。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促使我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苏联通过国家计划经济的方式,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在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同时也面临着计划经济的弊端,缺乏市场激励机制和创新动力。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发展中,要注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保持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
再次,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中国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在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我认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只有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趋势,与国际社会保持互动,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最后,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加强人民的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它的核心是共产主义理想。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加强人民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精神和行为习惯。只有通过这种意识形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在我国不断迈进。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我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如何给予每个人尊严和公平的生活。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坚定信仰,不懈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八
体验是一种在感受之后的书写,主要用来记录你的思想和感受。它是一种在阅读和学习实践之后的感觉写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所讲的这句话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励志语。说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实实在在的感触,时刻鞭挞着我立足岗位、矢志不渝,不懈奋斗。今天再次听到陈希校长慷慨激昂的陈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给予我莫大的鼓励,鼓励我不要怨位低、不要烦事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一遍遍给百姓讲解惠民民生的好政策,没有挨家挨户聆听群众的心声,就不可能将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里,基层工作经验告诉我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满足感、幸福感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着一代人去实现。这就需要明确的行动纲领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宏伟蓝图的政治保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代表们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未来就会像‘复兴号’高铁一样坚定前行、锐不可当。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期中,不断磨练,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始终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劲头,真正为人民、国家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唱响属于我们一代人好声音。
恩格斯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学者们的思想“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个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学者之一——卢梭,就认为,社会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是私有制。私有制出现后,才有了贫富之分,社会上才出现了不平等,一切风俗道德败坏也随之而来。国家又把这种不平等固定下来。因此,他主张回到“自然状态”——人类社会初期的那种纯朴、善良,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中去。
法国启蒙运动直接促进了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及造就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对启蒙学者的思想的极端成份、激进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卢梭虽然认识到了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也喊出了回到“自然状态”(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始形态)中去的口号,但他并不主张在现实社会里完全废除私有制,而只是主张均衡贫富,实行小所有制。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则不同,他们要在现实社会里也完全的、彻底的消灭“私有制”。
事实上,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至古以来就有着对美好社会和生活的向往和崇景的思潮。在中国有孔子的“大同社会”,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等等;在西方有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等等。近现代的社会主义运动,只不过是这种思潮伴随着西方在近代的复兴,所引发的各种激进思想、激进运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最彻底的发展。只是,它既然诞生在近代西方的土壤里,自然有着其特有的形态——社会主义。
在启蒙运动稍后,欧文接受了启蒙学者反对私有制的极端思想,并在他所领导的新拉纳克棉纺厂做社会主义的实验。欧文及欧文的追随者是在1827年被称之为社会主义的。但是欧文毕竟只是一个实践家——他通过实践的方式实验着社会主义,而不是通过理论。建立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则交给了马克思。
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并用它武装了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因此,他将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即有理论根据的社会主义,而不象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只是“空想”、而没有理论根据。当然,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只是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中的一支——但也是长的最大的一支。
何谓历史唯物主义呢?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应用经济基础(物质因素)决定上层建筑(表现为精神因素)的观念,来分析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的理论。马克思认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的交换(经济基础)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一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精神因素)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物质因素)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精神因素)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物质因素)中去寻找。”
在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中,马克思又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武装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他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过程,即由经济基础的两种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对立、斗争所引发的经济基础的变动,带动着上层建筑随之变动,从而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按照矛盾的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辩证规律而不断发展、变动。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相结合又构成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并不像古代的原子论者和十七、十八世纪的机械论唯物主义者一样,是一个哲学性的唯物主义。而只是经济基础(物质因素)决定上层建筑(精神因素)的经济决定论思想,及物质能动性相结合构成的一种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应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而不是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的模式进行发展和完善,丢掉其空想成份、将它置于现实可行的基础上的学说。因此,马克思的学说从本质上讲更应该是一种历史学说,而不是一种治国安邦的学说——即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学说。
历史学说和治国安邦的学说是有本质区别的。历史学说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来阐述某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而治国安邦的学说则不同,它是从分析现有社会所存在的各种弊端入手来寻找解决这些弊端的方法和措施。空想社会主义虽然看到了现有社会所存在的弊端,也在寻找解决这些弊端的方法,但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具体的措施。而只是通过幻想在空想未来的理想社会。
马克思的理论只是从历史的角度,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论述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所幻想的理想社会的必然实现的一种历史学说。而没有丢掉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中的空想成份,把社会主义发展成为一种治国安邦的学说。这是各国的共产主义领袖们——列宁、毛泽东、铁托等,在利用他们的导师的理论夺取了国家的政权却不知道该如何治理他们的国家的根本原因。——毕竟,他们的导师只向他们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却没有教他们如何治理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他们在具体的治理他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时,不知不觉的都回到了他们的传统的“治国模式”。社会主义苏联只不过是沙皇俄国的再现,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如此。
事实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片面的。诚然,经济是任何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但是,马克思一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却将它忘记了;马克思也十分推崇辩证法,在这里却也不会应用辩证法。我们在这里可以用他的这两个观点来反驳他的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因素确实是任何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它之上、必须与它相适应,但是上层建筑却有“主观能动性”,它能积极地、主动地改变它的经济基础,而不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它的经济基础;另外,也正因为经济因素是基本因素、基础因素,所以上层建筑要比它更重要、更高等,这就尤如动物是人类耐以生存的基础,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类要比动物更高等、更重要一样。
事实上,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的任何方面都会对它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分析社会的发展变化应尽量的、全面的考虑到决定它的所有因素,特别是那些更为重要的因素——上层建筑。因此,社会主义即使能够实现,它也不是经济基础消极地、被动地决定的产物,而是上层建筑积极地、主动地争取的结果。启蒙学者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国”等思想,以及马克思本人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实际上都是上层建筑积极地、主动地追求美好社会的表现。
现实已表明,马克思的预言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并没有按他所预料的那样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是在落后的俄国及中国等国得以实现。并且,这些国家所实行的也不是马克思本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而只不过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公有制——生产资料的国有制而已。
社会主义为什么是在落后的俄国和中国等国得以实现,而不是在它的发源地——西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呢?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都是集权制国家。集权制国家的特点是国家的权力要大于人民的权力,或者说是“国强民弱”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袖,而不是人民。在这样的国家里,只要国家的领袖相信共产主义、愿意实行公有制,国家是有足够的能力剥夺他们的人民的私有财产,并将其转化为国家的财产的。而在西方则相反,西方国家具有浓厚的民主意识,人民的权力要大于国家的权力,是“国弱民强”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而不是领袖或国家。但实行公有制则意味着国家要剥夺人民的私有财产,因此是很难得到他们的人民的赞同的,所以社会主义是很难在西方国家实现的。另外,这些国家当时正受到西方文明,这样一种与他们本国的文明存在很大差异的文明的强烈冲击,因此在短期内最适合接受一种既属于西方文明,同时又反对西方文明的思想。社会主义正是这样一种思想。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伴随着西方的向外扩张而被传到这些非西方国家的。由于社会主义具有强烈地反资本主义情绪,而这种情绪很容易上升为反对整个西方文明——因为在社会主义者看来整个近现代西方文明就是由资本主义创造的,所以非常适合这些国家的口味。再加上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领袖们的艰苦努力,及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殊形势,才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得以实现。
这些国家为什么又只实现了公有制,而没有实现马克思本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呢?我认为,这不能怪各国的共产党领袖。因为,这些共产党领袖都是非常虔诚的相信他们的导师的理论的,都是真心实意的想实现他们的导师的理论的。而只能怪他们的导师的社会主义理论,没有丢掉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空想成份,没有把社会主义发展成一种治国安邦的学说。这些空想成份是不可能在现实社会实现的,因而需要各国的共产党领袖在实际治国中与现实结合起来,去创立自己的社会主义。然而问题在于,政治家们需要思想家们为他们提供治国思想。因此,这些共产党领袖都只能从其受到深刻影响的传统中去寻求治理国家的思想,尽管他们本人是不情愿的、无意识的。这也就是,社会主义苏联与其说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国家,还不如说它更象传统的沙俄帝国;社会主义中国则更象传统的大清帝国的根本原因。但是公有制却不同,公有制只是意味着财产归国家所有,而不是归哪一个人所有,是可以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
现在看来,马克思当时所看到的预示着资本主义正在走向崩溃的各种危机,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诞生初期的阵痛而已。现今,资本主义反而越来越稳定,这恰恰说明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这样,社会主义不就真的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闹剧了吗?马克思用了一大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来论证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各国的共产党领袖真心的相信这些理论、想实现这些理论。但是当他们通过艰辛努力终于取得了国家的政权、准备实施他们的导师的理论之时,方才意识到他们的导师的理论只是一种历史学说,缺乏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因此,他们只能无意识的从其受到深刻影响的传统中去寻求治国安邦的思想。当他们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他们的继承者终于认识到了这一切之后,又不得不转而向西方国家寻求治理国家的思想。
其实也不是这样,而只是说社会主义要想真的取得成功的话,它就必须丢掉其中的空想成份,发展成为一种解决社会弊端的治国安邦的学说。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社会主义真的成了一种解决社会弊端的治国安邦的学说的话,它很可能会丢掉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不会那么美好了。我要说的是,如果治国安邦的学说必须丢掉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话,我就会反对社会主义,并且也会认为它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事实上,我认为我所理解的治国安邦的学说没有丢掉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我认为社会主义是可以实现的,并且也赞同社会主义。至于说社会主义成了治国安邦的学说就不会那么美好了。我则认为这种说法是荒唐的,因为一种解决了所有社会弊端的社会本身就是最美好的。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在现实世界中实现那种绝对完美的社会,而只能尽量的努力趋近这个目标。因此,我们也不能指望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只能希望在现实社会中尽量的趋向于完美。
那么,何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呢?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定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美好社会。”因为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崇景和向往。并且它继承了启蒙学者的激进思想——他们认为社会的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是私有制,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美好社会才能实现。因此,这应该是所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遵守的共同标准和最核心思想。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实现了公有制,但是并没有消除社会的诸多弊端,并且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而只不过实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国有制。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
人们通常会用这样的理由来反驳公有制从而反对社会主义:在公有制国家里,企业是属于公家的或国家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员都不会为真心为企业效力,反而常常会“以公给私”,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损害企业的利益。在私有制国家里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在私有制国家里企业是属于个人的,既使职员不会自愿的为企业效力,但是企业的所有者一定会为企业效力,从而可以用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约束职员的行为迫使其也为企业效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又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它的利益在整体上就是国家的利益。因此,他们认为公有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私有制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这种观点是经不起辩驳的,因为对国家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常常是那些有几十、几百万人的大企业,在这样的企业里,私人老板是根本不可能监督到每一个人的。对于企业的一般职工来说,企业是属于公家的或哪个私人老板的都一样,反正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因此,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以公给私”的。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公有制企业并无差异。所以,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企业搞得不好,并不是由于公有制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它们的企业管理制度都是传统的官僚制度的延续,这种官僚制度具有很多的惰性。比如,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等。
另外,我们知道,在人类史上最大的私有制形态是君主制国家。为君主制辩护的人们也常常用这样的理由:他们认为在君主制国家里,由于整个国家是都属于君主本人的,因此他们当然会为自己的国家尽心尽力。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在君主制国家里更多的是那些只知贪图享乐的昏君。因此,并非财产属于自己的,自己就会珍惜,而是和人的素质有关。对于那些素质高的人,他们会把整个国家的利益当作个人的利益。对于那些素质低的人,他们的利益只是自己个人的享乐。我们将私有制形态从国家下降到企业,道理也是这样。
因此,说私有制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公有制有碍于社会的发展是没有道理的。真正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的,其实既不是私有制,也不是公有制,而是那些素质高的人。问题在于,私有制会阻碍素质高的人的成长。因为,实行私有制就意味着一个人不论其素质是高,还是低,都能够理所当然的继承其父母的基业。假如,一个素质高的人出生于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家庭,就意味着其先天环境将非常不利于他的成长。相反,一个素质十分低下的人如果出生于名门望族,则意味着他不需要通过任何努力就能够成为名门望族。更严重的是,在私有制国家里,通常会形成许多维护名门望族的利益的制度,这些制度会极大的阻碍那些出生寒微的人的成长,尽管这些人很可能会很有天分。人们之所以提出公有制,其实正是为了解决私有制的这些弊端。这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得以兴起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发展到如今的人类社会史,看作是一部血缘治国与能力治国相互斗争的历史。在人类社会的初期,血缘关系是比较淡薄的。父母将子女养到一定程度就会抛弃他们,让他们自由成长。因此,当时的情况是那些越强状的、越有能力的人越能在众人之中取得支配地位。因此,当时是遵循达尔文的“强者生存,弱者灭亡”的进化原理的,实行的是“能力治国”。
但是,由于人类初期的自然环境也是较恶劣的,因此当时的人类更需要的是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力量来对付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在当时,加强血缘关系是加强人类团结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因为血缘关系反映的是人类繁衍网络的网络关系,是一种能非常自然的形成的基本关系之一,加强血缘关系自然就能加强这个网络的团结,从而加强人类的团结。因此,人类初期也是血缘关系逐渐加强的时期。
人类血缘关系的加强,是通过逐渐确立财产继承权和社会地位的继承权,这两大措施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是通过逐渐确立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或社会地位(官职、权力等)的权力的方式加强的。我们可以将国家允许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和社会地位,并通过各种法律措施、政治措施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称之为血缘治国的社会,并将这些措施统称为“血缘治国”。因此,人类的初期也是血缘治国逐渐战胜能力治国的时期。
血缘治国的加强和实施,使得有才能的、创立了极大基业的人,在其生后自然的将他们的基业转交给他们的子女,而不是转交给和他们同样有才能的。然而问题在于,人的能力并不具有遗传性,它是变异的产物。并不是越有能力的人,其子女也越有能力。因此,当一些能力低下、只知贪图享乐的人继承了他们的有能力的、创立了极大基业的父母的基业之后,由于他们没有能力及素质的低下,不能管理好其父母的基业,因此他们的父母辛辛苦苦创立的基业不可避免的会败落在他们的不孝子孙手里。
与之相反,那些出生寒微、但却颇有能力的人,他们则能够在社会环境有利于其发挥才能的条件下通过艰苦努力逐渐创立起自己的基业。然而,由于他们生活在血缘治国的社会里,通常也会遵循血缘治国的原则,将其基业转交给其子女。这样他们的家族也逃脱不了败落的命运。这实际上是家族和血缘治国的国家兴亡的根本规律。当然,如果社会环境不利于他们发挥才能,他们则只能终生苦其生不逢时、人生不得志,而痛苦的死去。
因此,血缘治国是有一个顶点的,当它达到顶点之后就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毕竟,人类总体上还是必须遵循达尔文的进化规律——“强者生存,弱者灭亡”的。因此,只有那些在血缘治国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时侯,能够迅速转变的国家(家族也是这样)才能更容易的兴起,并对那些没有迅速转变的国家构成压力迫使其也转变过来。这样,能力治国又会逐渐取代血缘治国。
血缘治国的顶点在中国是西周社会,在西方则是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后来的中世纪欧洲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主要是外族入侵带来的,而不是血缘关系的复归)。那时,子女不仅可以理所当然的继承其父母的财产,还可以理所当然的继承其父母的社会地位。但是,在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规模的社会动乱之后,除了帝王将相,一般人都不能直接继承其父母的社会地位了;在西方经历了梭伦改革之后,这种直接继承父母的社会地位的权力也被消除了。尽管父母还是可以对其子女提供很大的间接帮助。但还是普遍的保留了子女继承其父母财产的权力。
如果我们将子女具有直接继承父母的社会地位的权力的制度称之为政治私有制,而将子女具有直接继承父母的财产的权力的制度称之为经济私有制的话,那么,现今的世界普遍所存在的只是经济私有制。
其实,所谓的私有制不是指别的,不是指财产或社会地位归哪一个个人所有,但不能转让给其子女的个人私有制。而是指建立在财产继承权或社会地位继承权基础上的家族私有制。因为,如果财产或社会地位仅归个人所有,而不能转交给其子女的话,这种私有制在其所有者的生命结束的时刻也就结束了,而不可能得到发展壮大。因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从这种角度来看公有制,我们将发现前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因为,这些国家都存在财产继承权。而只不过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国有制吧了。
随着政治私有制的废除,血缘治国也受到了极大削弱。但是,经济私有制还是会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阻碍作用的。因此,只有连经济私有制也消除掉,并在实际治国之中尽量的削弱父母对子女的间接帮助。让每个人都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凭借各自的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而废除经济私有制,就只能实行公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但不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是必然会胜利的。事实上,社会主义的兴起正是这种发展趋势在近代西方的反映。
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并不会象马克思所说的必须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才能得以实现。因为,私有制早在血缘治国达到顶点之时就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只是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一种在先前历史的某阶段兴起的事物,它不可能在以后的发展中一下子消除的一干而净,而只能一步一步的消除,并且越是那些重要的、根本性的东西其惯性越大——它才维持到现今。消除私有制的可能性,取决于这种惯性的大小,及消除因素的强度及持续的时间和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
私有制的惯性无疑是很大的,但是由于削弱它的因素(它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持续了很长时间了——早在中国的西周时期、西方的梭伦改革前期它就存在了,并且那时给了更大的打击——政治私有制比经济私有制更重要。因此,消除私有制在现今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当然,由于东方国家是“国强民弱”的国家,西方国家则是“民强国弱”的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在东方要比西方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也是社会主义在落后的俄国和中国等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是由于社会主义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只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正如我们前面说的,社会主义本身就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消除血缘关系所残留下来的经济私有制为核心任务的运动。但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充满了太多的空想成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实际上是空想主义的失败。当然有人会说,你前面不是说过这些国家实行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吗?这里怎么又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归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呢?我认为,正因为如此,所以更增加了马克思的悲剧性——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悲剧到了根本没有得到真正实行。
由于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公有制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尽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失败了,我们还是必须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当然有人会说,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了,我们再到哪里去实现社会主义呢?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还保存了,尽管也在私有化,但国有企业毕竟还是国家的命脉。另外,中国现今处于非常特殊的时期,中国至从鸦片战争之后就一直处于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时期。中国是一个具有伟大文明的国家,其文化自有其内在的优秀成份,是非常有可能和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创立出一种比现代西方文化更优越的文化的。再加上社会主义这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想,因此,现今的中国实际上可以将三种伟大的精神——现代西方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融合起来,从而创立一种伟大的新型文明。当这种新型文明创立出来之时,中国也就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让我们为这种新型社会主义的到来而共同努力吧!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今后五年及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五年来,党和国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新、自我进化的勇气和担当,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深刻阐明了“推进什么样的改革、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韬略;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
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而出,肩负责任和使命,涌现出无数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革命的前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地奋斗在一线。他们是勇敢无私的逆行者,也是实践时代使命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保护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学习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动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众多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感情、责任、信念,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永远奋斗,可以说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
树立历史观念,使用历史方法。历史相通,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四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会,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与时俱进,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历史担当。把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肩负着国家的重担。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努力夺取疫情对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利。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像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一样,都有其衍生的脉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脉络。在文中恩格斯着重强调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石作用,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必然有其思想来源,它直接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是对后者进行批判、损益和扬弃而得来的科学的结晶。近代的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针对于资本主义的三个时期:家庭手工业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和机器大工业时期可以分为: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主义、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家庭手工业时期。在这个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运用暴力剥夺农民的生产资料,通过殖民侵略攫取巨额的货币资本,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前提条件。这使得一些先进的思想家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幻想建立一个新的理想的社会制度。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托马斯•莫尔。他的著作《乌托邦》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意大利的思想家托马斯康帕•内拉,他的著作《太阳城》通过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虚构的理想社会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托马斯•闵采尔的著作有《书简》、《对诸侯讲道》、《致路德的答辩书》。
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个体手工业时期,主张个体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他们采用文字游记的形式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曾把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表现概括为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
18世纪,资本主义进入了工场手工业时期。在这个时期,一批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思想家摩莱里。他的著作有《自然法典》,他用理性论和自然状态的思想抨击私有制的同时,用各种庄严、简明的法律条文构画出理想社会主义的轮廓,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和历史学家马布利,他在他的著作《论法律或法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通过评论社会的优劣,提出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法国的革命家巴贝夫,在他的《永久地籍册》中提出了通过平均分配土地以消除社会不平等的主张,提出了他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首先,第一次提出了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其次,在表述他们的理想状况时,摆脱了16-17世纪的那种文学的形式,而是直接面对现实,对法律提出自己的主张。再次,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
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同时无产阶级的被剥削程度也更加严重。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他们的主要著作有:圣西门的《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实业家问答》、《新基督教》等;傅立叶的《工业和协作的新世界》、《论商业》等;欧文的《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等。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并开始了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尝试。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主要是:三大思想家的指导思想尽管仍然是唯心史观,但是思想理论体系中包含着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他们都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天才的预测。
马克思把他们称之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他们的指导思想仍是唯心史观,没有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来看待资本主义;他们没有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不主张阶级斗争,从而也不可能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自己以救世主自居,否定工人阶级的决定力量。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仍带有空想性质。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六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第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第四,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第五,无产阶级要实行国际主义;第六,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阶级调和思想,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作值得同情的受苦受难阶级观点的局限性,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它成为整个无产阶级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因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体现了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的高度统一。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必然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吸收当代的各种文化成果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它必然会随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发展。
小结。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必然要基于科学的理论,那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哲学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思维方法的斗争。形而上学是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而辩证法则是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但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的辩证法仍是欠科学的,因此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剥削的隐秘性体现在对劳动的无偿占有,随着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占有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的加剧,从而导致阶级矛盾尖锐,从而造成革命。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罩在资产阶级脸上的面纱,撕下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明确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揭示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局限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的特征做了预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必然,但是,这种必然性是要通过长期性和曲折性才能实现的。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分析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其基本矛盾,正是由于这个基本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规律性发生并且形成了垄断等。“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的劳动成果不归他们自己所占有,生产者却反而被产品所支配,也就是说,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成了异己的辖制自己的力量,人被物统治了。
资产阶级的时代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这种力量一旦为无产阶级所控制和掌握,就变成了改造世界的巨大的力量。无产阶级在不得不进行的革命中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从而解放了全人类。
在文章的结尾,恩格斯提到:“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得主人――自由的人。”由此可以联想到《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两者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的发展并且是自由的发展是社会的形态的演进的重要标尺,而且,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依相生的。个人的个体之发展与社会的群体之发展不应相悖,而应是和谐统一的。先秦的子采曾说过,谐则相生,同则不济。以一种协调的方式,使结合起来的个人可以以全部的力量保障每一个个体,并且使得他的服从是出于个人意愿。而到达共产主义社会,形成那样的联合体,则是无产阶级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
恩格斯为未来的“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的社会形态勾勒了蓝图,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使生产资料摆脱其所具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属性,消灭国家的政治权威。可以说,这是十分美妙的一幅图画,使人类的不懈追求的理想的直观地展示。人们在寻求正义与幸福的道路上不懈的努力,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一切都会迎来开始,当曾经的文字经历时空,带着历史的沧桑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时候,这就是科学的理论的力量。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植根于现实基础,延伸于历史发展,任何的思想要被人认可,就必须经得起时间的历练和实践的检验;同样,科学的思想照耀着前进的道路,点亮人们心中的曙光。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伍德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概论[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2]姜琦,许可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1972.
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砥砺奋斗新时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教育,让党员、干部学习了解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知史鉴古今,明史知兴替。“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才能知史明史,爱党、爱国、爱民。领导干部要学好用好“历史”这面“镜子”,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史”教育为重点,学习历史、对比历史、借鉴历史、运用历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要在学习历史中洞悉历史,站稳政治立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最好的营养剂。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还是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真实客观记录了我们党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实事求是记载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党员领导干部要想走出新时代的铿锵步伐,必须学好历史,洞悉历史,不断重温党和人民并肩走过的光辉历程,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经验与教训;从中体悟我们党的远大理想、奋斗目标、初心使命;从中深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信仰信心,不断汲取政治营养、涵养政治定力、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自信。
在洞悉历史中反思历史,增强政治定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最好的借鉴与教化,是最好的警示与激励。学好“四史”,既要真学真了解,还要真知真反思。要反思我们党走过的伟大历程中的失败教训、经验,增强不怕困难、攻坚克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坚定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反思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感悟“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真谛内涵,强化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反思是为了少走弯路,更好地前进。只有在反思中前进,才能脚步迈得更稳健、更自信。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定力和施政能力,提高谋事决策和干事创业水平,就要不断学习历史,学好“四史”,学会对照、鉴别,总结成功经验,汲取历史教训,坚定发展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
在反思历史中坚定信念,强化政治担当。反思明道理、出真理,反思强信心、增力量。反思历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走好现在和未来的路。领导干部学会反思,就要学习借鉴老一辈革命人、奋斗者的牺牲奉献精神,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我们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担当起党和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我们回顾过去、学习历史,特别是对“四史”的全面学习、深入反思,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尽职尽责、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只有学会反思、善于反思,“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才能怀揣“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以史为镜,鉴古知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历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史”作为“必修课”,常学之、慎思之、践用之,不忘来时路,砥砺新时代、奋斗新征程。
近日,上海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把“四史”学习教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来,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当好善作善成实干家,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四史”浩繁,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艰辛探索。我们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观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们更要时常回头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不断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在前,肩负责任和使命,涌现出了无数的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无畏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是勇敢无私的逆行者,也是践行时代使命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树立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历史是相通的,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遗产。“四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历史担当。将“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将国之重担抗在肩上。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心得体会二。
通过“四史”的学习有助于厘清历史脉络,有助于认清历史事实,有助于坚守初心x。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水平,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x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是指: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四史”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
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拥护党、热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党员干部要有奋斗精神,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党员要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
心得体会三。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从根本上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首先是中央领导层的政治责任。中央政治局要带头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自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地位,凝聚全党意志,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充满信心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十九
它是一个从旧到新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从旧到新的哲学过程。根源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发展是一个进步和上升的运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破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坚定前行,现作如下决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实践逻辑,是推进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之课,是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途径。全市上下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特殊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党创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重要人物,学习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增强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进一步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把思想认识行动高度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切实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的信心,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二)胸怀“国之大者”。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自觉讲政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观大势、谋大事、顾大局,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注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时时处处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对标对表,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体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三)树牢为民宗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牢记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四)强化担当意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深刻领会我们党99年来的伟大历程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担当奋斗史,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向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党许国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担当看齐,不断提高担当作为的能力和自觉,以担当诠释忠诚,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统一领导全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要细化工作安排,明确具体措施,务求取得实效。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部署推动重点工作,从严从实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教育任务落实。党委办公厅(室)和组织、宣传、党校、教育等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要各尽其职、密切配合,一体推进学习教育各项工作。
(二)加强学习教育。大力开展以党员和领导干部、公务员、大中小学学生为重点的分众化、精准化学习教育,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头脑。坚持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特别是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完善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和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综合运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现场体验等方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天津先锋网、天津党建网、天津干部在线学习、手机党报等平台载体,开发微党课、举办网络培训班,通过全方位、多样化的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引导青少年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作用,推出形式丰富多样、内容通俗易懂的宣传作品。在主流媒体开辟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专栏,用好网络评论品牌,讲好天津的党史故事、英雄故事,推介开展学习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深入挖掘天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资源,充分利用革命历史类设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载体,推出学习教育专题路线,打造学习教育天津品牌。成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主题宣讲团,深入开展宣讲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做好重大主题出版,推出系列主题文化文艺活动。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阐释,发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作用,推出一批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四)加强督查指导。充分运用走访调研、明察暗访、听取汇报、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确保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史为镜、以史鉴今,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为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经过近一段时间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联系当前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确有很多感触和领悟,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英明,真切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国家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强。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100多年的屈辱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痛。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然后是一个个的不平等的条约,最后的《辛丑条约》彻底把中国打入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制度,之后又是军阀混战,直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我们才彻底改变这一混乱的局面。
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从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八年抗日、三年内战,各方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这样100年过去了,但大家都应该清楚,历史老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老人他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事实也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我党的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得来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的武装行动,在动乱的年代为中国人民开路。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刘伯承等一批元帅运筹帷幄,在无数个不眠夜的煤油灯下统领大军为广大百姓作战。工农红军从1928年起,不断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结合了不怕死的爱国战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顾一切只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最难忘的是工农红军的长征历程,爬雪山、过草地、横渡金沙江,横跨铁索桥再艰险,同样可以征服,饥寒交迫再苦,同样可以忍受。最终,我们牺牲了很多很多的英勇的战士,可是我们最终以一支队伍走天险,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以少胜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取得了长征的最终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路程上,只要回首长征,就像点燃了一种精神,照亮了一个民族,我觉得,无论将来我们走到哪里,长征精神将会永远是一首精神之歌、力量之歌,会永远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耳畔。
当然,我们的历史也有巨大的创伤,那惨烈的日军对中国30万同胞的南京大屠杀,至今仍然是我们心头无法抹去的阴影。1937年日本的侵华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他们惨无人道的行径毫无天理。可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倒,反而拍案而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与日本鬼子斗争到底的抗争。在艰苦的环境下,在被动的局面下,我们的党充分运用聪明才智,紧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历经8年终于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这当中,有多少优秀的爱国爱党人士牺牲,有多少无辜的善良百姓受害,可是,中国共产党挑起了救国的责任,强忍悲痛、义无反顾、英勇战斗,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在党过去的不到百年的历史上,经济发展不常提及。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我们确实无法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可现在不同,历史已经被我们改写,在新时期,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证明,我们的经济同样可以像革命一样焕然一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党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长远战略为计,以远大目标为航,将今后的百年谱写成更加辉煌的奇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通过学习“四史”,我了解了党的发展史与中国建设的历程,还有历史长河中那些可敬的英雄人物。我认为,学习“四史”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和国家建立过程的艰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同时,还能让我们从这些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并传承精神。
在学习四史前,我只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不容易的,也知道有许多为国奉献的英雄。但学习四史后,我才深深的了解到这份不容易是在什么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稳固和成熟的见证,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是每个人的重要任务,只有学习了党史,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从中懂得伟人做出的举措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因为有了四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明白举办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意义,才能听懂思政老师在课上教学的内容。四史,让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易与艰辛,我相信,学习“四史”会使中国特色主义进行的更加顺利。
我们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高担当作为。党的奋斗史中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和时代先锋,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他们牢记宗旨、矢志不渝、牺牲奉献,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谋大局,脚踏实地的学习,做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努力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提高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头脑更加清醒坚定,行动更加坚决有力。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回望新中国70年的历史,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历史高度。
这是一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以后建设、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史,是一部在改革开放中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奋进史,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史。
这样一部历史,在中华大地和全世界面前足够精彩和辉煌!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新中国70年》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可以有效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新中国史的精品力作。
这部著作记述了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大理论、制度创新成果,生动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突出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这部著作的鲜明特点。
权威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精神贯穿于全部内容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最新认识。
完整性。在内容起止时间上,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到2019年10月,是迄今为止涵盖时间最长的新中国史著作,完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磅礴历程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可读性。在叙述方式上,不仅主题鲜明、逻辑严谨,而且文风朴实,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如何用好这部著作。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做了3件大事: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成功“解题”,使具有170多年历史的科学社会主义在近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这3件大事,生动体现在《新中国70年》探索篇、改革篇、强国篇之中。
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波澜壮阔。《新中国70年》的主题主线,就是集中展示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进行的伟大斗争。学习新中国史,就要通过这一主题主线去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开创历史新纪元到开启新时期、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接续书写的历史华章;真正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所宣告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新中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遇到许多困难,也遭遇不少挫折。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新中国史上的曲折不放并扩大渲染,对于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视而不见、闭口不谈,试图通过局部的、个别的失误来否定全局,把新中国史说成一团漆黑,这无疑是错误的。《新中国70年》全景呈现70年伟大飞跃的光辉历程、集中展现70年跨越发展的伟大奇迹、深刻揭示70年历史变革的宝贵经验,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新中国史的主流与本质。
如何从新中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新中国70年》用一个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地位。通过这部著作,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新中国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中发挥的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国之心、为国之责、强国之志。
《新中国70年》抚今追昔、以史为鉴,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创造的新版;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壮大了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与促进繁荣发展的力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阅读这部著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杂音所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勿忘昨天的奋斗与辉煌,才能无愧今天的使命与担当。《新中国70年》呈现的历史,是一部为新中国诞生和发展进行伟大斗争的雄壮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承担的任务繁重艰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要在学习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最根本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核心要义,领会精神实质,把握丰富内涵,贯彻实践要求。这是《新中国70年》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9月24日,国际集团第三党支部书记周霞围绕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一堂生动的党课。
周霞从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篇序言、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篇章基调、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曲折探索章节、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起承转折段落四个方面进行讲述,并引领大家思考。
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篇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多少仁人志士慨当以慷、前赴后继,但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了指路牌。
通过此次党课学习,大家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触颇深,深知坚定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周霞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攻坚的收官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虽然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但是从很多长辈的陈述中逐渐体验到这句话,长大后读了中国的近代史,看了很多历史书中的真实画面,知道了什么是历史,才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伟大组织。我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已经迎来了九十岁生日!重温我党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树立了不朽的功绩。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仔细阅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深深感受到现在稳定繁荣的社会状况有多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新中国!
通过党史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知识,知道党和军队的发展史是自己素质的积累,是时代的迫切需求。让我们谈谈我的学习感受和变化。
通过学习我党的辉煌历程,重温我党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树立了不朽的功绩。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驱模范作用。成为优秀的党员,在自己的职场发挥党员的先驱模范作用,要求献身比别人多。我们说奉献是指为了党的事业、集体利益,不计报酬,不在乎金钱、地位和荣誉,从心里为社会和他人做点什么。谁能真正献身比别人多,谁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他的先驱模范作用就出现了。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广大党员要修好这门功课,就要带着问题学、抓好结合学、主动思辨学,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要带着问题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是红军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信念与奉献;“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的自信与豪迈;“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武汉长江大桥在新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恢弘历史与沧桑巨变。只有带着问题,深入学习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才能深刻认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要抓好结合学。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要牢记来时的路,就要对历史心怀敬畏、心怀良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每一位党员不仅需要下苦功夫、下真功夫,也要按照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通知的要求,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中有关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时代党员要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要主动思辨学。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带领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伟大探索与奋斗。全体党员要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过程中,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从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中恪守为民情怀;进一步深刻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勇担历史重任,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创造力凝聚力感召力。系统阐述了民族复兴的深刻内涵、历史方位、实现路径和战略步骤,使我们实现了精神上的完全主动、战略上的完全主动,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指导我们党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强大武器,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对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新疆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新疆考察,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从战略和全局上审视、谋划、部署新疆工作,确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通过学习,感受颇深。现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学习体会。
第二四个自信”是贯穿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精神主线。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足以支撑我们的“四个自信”。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课堂上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为何值得自信,把坚定“四个自信”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我们要做好宣传教育文化工作,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方面的问题,筑实文化自信的根基。一是筑实认知认同根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传承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教育体系;二是筑实创新创造根基,以思想理论、学说体系、文艺作品、文化新业态等的精彩纷呈,把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新成果奉献给世界;三是筑实民众素质根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检视问题。
(一)形式方面满足于一般性的学习。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多,业务学习少;泛泛学的多,认真领会少;学得多用的少。突出表现在:研究探索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缺乏思路。
(二)工作部署多,检查指导少。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在推进学校工作方面不能结合实际现状不断探索更适合高效的方式方法。
(三)群众工作缺乏创新,固守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总是沿用原有的各种方法制度,不能够提出新思路和新办法。
三、反思根源。
(一)思想上重视程度仍需提升。忙于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少,学习方式单一。对于所学习的内容,多以笔记形式,缺少对学习内容的思考理解。
(二)工作上缺少对理论学习知识的思考和理解。多以文件指导建议落实工作,缺乏结合实际情况的思考和探索,缺少对更高效的方式方法的探索。
(三)创新精神有所欠缺。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时,倾向于按照常规、传统的方法、流程来,没有加入过多自己的思考,创新精神还不够,需要加强会上讲话或发言,特别是开大会时,还是有讲空话、套话的情况。
四、整改措施。
加强思想认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通过认真做好笔记,反复阅读学习,理论联系学校及自身实际,记录学习心得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理论学习的思考和理解。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精减会议,多以实地调研、座谈等形式开展工作,及时了解一线老师的想法,多听取老师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加以利用。多学习、多探索,转变工作作风,合理进行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五、努力方向。
(一)深入理论研究,扎实理论素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运用到常规的教研活动中,加强政治思想意识。坚定不移聚焦总目标,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硬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运用法律武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维护稳定。
(二)深入一线教师调研工作的开展情况,走进课堂,贯穿德育教育。多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和同志学习,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提高思想觉悟,做到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
(四)加强开拓创新精神,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尊敬的xxx书记、xxx局长,各位领导、同志: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xxx市委党校与在座的各位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市委党校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区域视角来讲解。不同的取镜,就会呈现不同的直观感受和解读。那么,中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呢?根据xxx书记的指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来我所要授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不吝指出问题。现在,课程开始。
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然而,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麻木的广大工人、农民脱下沉睡的外衣,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出摆脱压迫与剥削的呐喊与警醒。这个时候我们国人才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大胆尝试与无限智慧。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指路牌。可以说,国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过诸如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建成什么性质国家等问题。庆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让人们对资本主义道路报以坚定的否决。可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外,新中国难道要选择封建主义吗?就在国人议论纷纷、迷茫困惑之际,我们党伟大领袖毛主席大笔一挥,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旗帜鲜明地告诉国人:“走俄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最终的答案,即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新中国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新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骨的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心骨。
1949年至1953年,中国陆陆续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恶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切实恢复了残破的国民经济。
1953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我们党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一化三改”。期间,我们党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一化三改”运动之中。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石。
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遭遇碰壁和挫折。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两个曲折的探索阶段,虽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曲折的前进。
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十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不同于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新中国准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状况,表明敌我矛盾并非社会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占了主体。这一论断在当时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和独树一帜的作用。但是,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了世界性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由此,新中国1957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进而,国内的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在这样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趋势影响下,我们党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催生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我国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进入生产生活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好在国家领导人及时调转航舵,通过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及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6年至1976年,新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曲折十年。不得不承认,这十年间的探索虽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我们应该看到,国家领导人发动思想文化领域革命运动的初衷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苏东剧变便证明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富有远见。而且,这种思想至今仍不失深远意义,应该给与肯定。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指导方略缺乏科学的分析,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理应加以抛弃。当然,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不少成绩,如:三线建设、两弹一星、中美中日恢复外交关系。这些都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勤劳、勇敢、奋斗的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当新中国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时,改革开放一声炮响,将步履蹒跚的中国推向新世纪的迎风潮头。
1978年,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扭转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钥匙打开了人民群众身上的教条主义枷锁,让人们的内心从曲折的过去解脱出来,重新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新动能、提供新动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次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198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加上“特色”内涵。我们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特点,通过艰辛探索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发展特色。自此,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闪耀。由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道路、基本路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主席时期开始探索的,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机制,则是在邓小平同志时期完成的,两者属于前后继承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
新时代,我们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经济上,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在文化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同时吸收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中积极内容的文化制度。经过实践的证明以及时间的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成熟,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受住了国际复杂形势的考验。因此,我们充满了新时代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与心血,让我们为国人、为自己鼓掌致谢。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历史。我们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我们经历多少泪眼婆娑,才最终走向了伟大复兴。应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最后,希望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力在新时代阳光普照下,继续谱写华丽新篇章。
我的授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71年卧薪尝胆,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71年奋发图强,中华儿女谱写了诗章;71年砥砺前行,神州大地丰收了硕果;71年携手并进,中国梦播下了希望。那么今天,我要跟大家探讨的题目的是“回顾革命历史,感悟光辉历程,筑梦伟大复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重要论述。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这为我们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进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筑牢师生思想根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深刻认识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对于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不仅能让广大师生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更有助于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对党和国家事业具有根本指导作用,进而不断加深对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把握,加深对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的领会,从而不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既可以拓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性中国革命道路选择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艰巨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解,也有助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帮助广大师生由理论的清醒走向行动的自觉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伟大历史人物革命先辈英雄模范的人生故事奋斗故事,可以让广大师生深切感受到“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能丢”的坚定信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党让去哪就去哪,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忠诚担当,从而在不断检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中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为加强学校思政工作、办好思政课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要不断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思政工作内涵式发展。比如,世界社会主义500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接续奋斗的足迹,彰显了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7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写照;改革开放40多年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些都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能为我们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提供丰富素材和鲜活案例。
准确把握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通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需要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
贯通远与近,引导师生学史以强思明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的远与近、长与短的辩证法,分清历史的主流和支流,正视前行路上的困难与曲折,在不断汲取历史智慧中自信地走向未来。一方面要引导广大师生“明大道”。历史之中有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善于察大势、明大道,才能开启未来之门。另一方面要引导广大师生“辨是非”,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把诸如“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大现实问题放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进行全面把握,激发广大师生永葆奋发成才、矢志报国的决心和定力。
围绕知与信,引导师生学史以立心铸魂。
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一条红线。要把握信仰、信念、信心,引导师生“知其然”,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播的、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如何形成燎原之势的、新中国是如何由弱变强的、改革开放是如何在深层次改变国家面貌的等历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同时,要引导师生“知其所以然”,不断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深刻认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立足情与行,引导师生学史以矢志奋进。
实用社会主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通用20篇)篇二十
尊敬的xx***、xxx局长,各位领导、同志: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xxx市委党校与在座的各位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市委党校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区域视角来讲解。不同的取镜,就会呈现不同的直观感受和解读。那么,中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呢?根据xx***的指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来我所要授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不吝指出问题。现在,课程开始。
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然而,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麻木的广大工人、农民脱下沉睡的外衣,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出摆脱压迫与剥削的呐喊与警醒。这个时候我们国人才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大胆尝试与无限智慧。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指路牌。可以说,国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过诸如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建成什么性质国家等问题。庆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让人们对资本主义道路报以坚定的否决。可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外,新中国难道要选择封建主义吗?就在国人议论纷纷、迷茫困惑之际,我们党伟大领袖毛**大笔一挥,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旗帜鲜明地告诉国人:走俄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最终的答案,即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新中国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新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骨的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心骨。
1949年至1953年,中国陆陆续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恶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切实恢复了残破的国民经济。
1953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我们党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一化三改。期间,我们党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一化三改运动之中。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石。
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遭遇碰壁和挫折。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两个曲折的探索阶段,虽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曲折的前进。
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十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不同于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新中国准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状况,表明敌我矛盾并非社会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占了主体。这一论断在当时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和独树一帜的作用。但是,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了世界性**反社会主义浪潮。由此,新中国1957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进而,国内的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在这样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趋势影响下,我们党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催生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我国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进入生产生活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好在国家领导人及时调转航舵,通过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及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66年至1976年,新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曲折十年。不得不承认,这十年间的探索虽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我们应该看到,国家领导人发动思想文化领域革命运动的初衷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苏东剧变便证明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富有远见。而且,这种思想至今仍不失深远意义,应该给与肯定。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指导方略缺乏科学的分析,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理应加以抛弃。当然,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不少成绩,如:三线建设、两弹一星、中美中日恢复外交关系。这些都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勤劳、勇敢、奋斗的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当新中国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时,改革开放一声炮响,将步履蹒跚的中国推向新世纪的迎风潮头。
1978年,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扭转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钥匙打开了人民群众身上的教条主义枷锁,让人们的内心从曲折的过去解脱出来,重新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新动能、提供新动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次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198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加上特色内涵。我们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特点,通过艰辛探索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发展特色。自此,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闪耀。由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道路、基本路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时期开始探索的,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机制,则是在邓小平同志时期完成的,两者属于前后继承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
新时代,我们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经济上,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在文化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同时吸收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中积极内容的文化制度。经过实践的证明以及时间的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成熟,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受住了国际复杂形势的考验。因此,我们充满了新时代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与心血,让我们为国人、为自己鼓掌致谢。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历史。我们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我们经历多少泪眼婆娑,才最终走向了伟大复兴。应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最后,希望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力在新时代阳光普照下,继续谱写华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