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的存在可以激发我们对写作的热情,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表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一
摘要:新疆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丰富,但随着社会进步,文化生态的改变,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呈现出失去文化空间,传承人后继无人等状况。对此,要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识分析,接受民族音乐文化随社会变迁而变迁的规律,尊重传统,允许改变,包容创新,才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关键词:新疆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提出,是研究文化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文化学和生态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就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它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内部的社会变迁或进化变革。但是,它还结合变革的其他过程来分析这些适应。文化生态学理论普遍认为,文化并不是受某一因素的直接影响而产生的,而是在多种复杂的变量的交叉影响下出现的。”[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加速发展,而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的取代则导致了农耕文化的日益破坏,原本与农耕文化相适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急剧变化,致使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随着西部大开发、经济大发展的进程,新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生态也发生着巨变,很多音乐形式因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正在消失。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文化必定呈现出特定的民族、地域、历史等风貌,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范围内创造的具有生态适应性特征、各种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文化方式和文化状态。
生产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赖以生存的固有生产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生活习俗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原生态民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那些以特定的生产劳动为依托的一些民族特有的传统音乐体裁,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失去了其继续生存的根基,如新疆库车地区,人们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即兴编创的歌曲,如《犁地歌》《割麦歌》《麦场歌》《赶车歌》等多为散板,篇幅短小、节奏自由、气息悠长。据当地人反映,这些劳动歌曲和生活习俗歌曲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比较盛行,但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改变,特别是90年代以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现代化耕作技术所取代,如今能够演唱生产劳动歌曲和生活习俗歌曲者已凤毛麟角,只有少数60岁以上的老人能够演唱两三首犁地歌、割麦、赶车歌,中年人能够演唱一至两首歌已实属不易,年轻人基本不会唱,生产劳动歌曲已濒临灭绝。作为无形遗产的传统音乐,载负于有形的人而存在。传承人老龄化却后继无人的现状,是目前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特别是70岁以上的传承人,他们昔日所经历体验的音乐记忆以及所持有的精绝技艺,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尘封,永久锁定在他们的脑海里。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受现代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价值观的改变、母语的缺失,使得他们不能承袭祖辈留下来的音乐遗产。新疆传统民族音乐不能为当地的年轻人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另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年轻人更愿意接受外来的流行音乐。审美观念的不同和变化,本民族传统音乐已经无法吸引年轻人,因此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地。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识新疆民族音乐现状,民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是随着其赖以生存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味地保护、传承民族音乐的原生性,实则是有违社会发展规律,有违文化与环境相互适应关系规律的。少数民族音乐原本以自然传承的方式生存于民间,现代社会原有的传承方式和生存机制逐渐被边缘化,一少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在转型过程中逐渐适应了现代社会,能够将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凭借市场完成自身的延续传承和发展。但更多的民族音乐资源虽然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是却难以与市场结合,在民间传承中优胜劣汰。因此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应被认为是保护遗产的正确方式,发展可以不断出新,保护则应当尽量追求其原真性,音乐功能可以转型,但音乐形态本身不应发生太多改变。民间的自然传承也应当尊重传统,努力把握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同时也容许在传承过程中有部分的改变,如传统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结合的新兴的民族音乐种类,也逐渐走进民间生活,而这恰恰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因此需要对其以包容的态度。这样,一方面增强民族音乐适应现代社会环境,激发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尽量保持原有的音乐样态,跟随文化生态环境而逐渐变迁。旧的传统不会被原样重复,新的环境又会使新模式不断加入进来,所以文化只能是一个开放、流动和与时俱进的体系。过去,我们孤立的看待传统文化,我们认为传统与现代是对立的,实际上,在当今世界里,往往是现代里包容着传统,传统里也融入了现代。“传统是一条河流”,在文化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传统也在日渐更替,因此对于新疆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文化生态环境才是可寻规律。
[参考文献]。
[1]崔明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5.
[2]周明甫,金星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二
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鉴赏的教学占有很大的份量,音乐鉴赏教学不但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还能感染学生的内心。然而目前很多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但教学设施陈旧,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严重的影响着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因此本文就对高中音乐鉴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现状中得出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提供参考。
音乐鉴赏;高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众所周知,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人们的审美情绪、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而高中作为学生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其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掌握正确的鉴赏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目前很多高中音乐鉴赏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如音乐教学设施陈旧、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以及单一的教学方式等,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完善和改正。
(一)音乐教学设施陈旧。
目前很多高中院校的音乐教学设备都比较陈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和音乐教材陈旧方面。并且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陈旧的教学设施很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音乐教学的需要了,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陈旧的音乐教材,即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追求,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在音乐鉴赏中还会出现一些错误性的理解。而且很多教师习惯性的选择流行音乐作为音乐教材,让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只停留在流行音乐中,对于中西方比较经典的音乐作品却不感兴趣,极大的影响着音乐鉴赏的教学。
(二)对于音乐教学不够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高中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对音乐课程有着一定的偏见,主要原因就是音乐课程不是高考的考试范围,因此不被重视。并且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对音乐教学一直抱有负面的态度,认为音乐课程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即使有音乐鉴赏教学,也会被语文、数学以及地理等科目的教学所取代,严重的制约着音乐教学的开展。
(三)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很多高中的音乐老师在教授学生音乐鉴赏时,以理论式为主,缺乏跟学生的互动。并且加上学生的人数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经常的将音乐鉴赏课当成是分析课,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高中很多音乐教师都是业余的,不但缺乏基本的音乐素质,教学水平还比较低,其教学的方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从不去考虑如何教授好音乐课程,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有很多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关注怎么样准备教材,却没有准备如何给学生留出音乐鉴赏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无法真正的发挥音乐鉴赏教学的作用。
可以从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和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的方式来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能力。
(一)更新音乐设施,做好基础性的保障。
上文中我们分析到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的音乐设施比较简单,甚至有的还没有音乐设施,因此必须要更新音乐设施。首先学校和领导应该意识到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让其了解到音乐鉴赏教学不会影响到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高考科目的成绩,反而会让学生能够在音乐鉴赏中,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高考科目。其次更新音乐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如钢琴、长笛、多媒体教室等,以此来为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二)体会音乐时代背景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时,首先要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时代背景和音乐家的音乐风格。高中生目前正处于人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不但学习压力大,情感还比较困惑,因此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还能有效的抚平学生浮躁的情绪。在音乐鉴赏课中通过分析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音乐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的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如通过聆听贝多芬的作品,不但可以了解英雄主义时代的特征,还能了解到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聆听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让其能够从各个角度来体会音乐的魅力。如通过听莫扎特、德彪西的音乐作品,感受其音乐表达方式,了解其音乐风格,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鉴于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的音乐鉴赏教学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没有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学生音乐鉴赏的成绩。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来有目的的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交流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感悟。并且在对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善于聆听学生的意见,要以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来保证音乐鉴赏的教学成绩。如在多彩的民族风的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来组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的音乐看法,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各个民族音乐的特点。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及时的进行补充,不但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学生真正的掌握了音乐鉴赏的能力。同时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切莫急于求成,必须要循序渐进,以此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课堂和情感参与度,保证教学成绩和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鉴赏在提高高中生的整体素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对音乐鉴赏教育的重视,以此来促进音乐鉴赏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任璐。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xx,(4)。
[2]靳月。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j]。音乐时空,20xx,(7):119—119。
[3]高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xx,(9):171—171。
作者:刘光鹏单位:湖南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三
(一)确定调查对象、目的。在《民族音乐学手册》一书中,作者玛西亚赫尔顿和诺尔玛麦克雷奥德以收集材料为着眼点,提出了田野工作中的六个w,即who(研究谁)、why(为什么研究)、how(怎样研究)、what(研究什么)、when(什么时间研究)和where(去哪里研究),这六个w可以准确帮助初次进入田野工作的研究者明确调查目的。当调查者对六个w有了明确的回答,进入实地调查现场才不会“手忙脚乱”不知从哪入手展开调查工作。所以,确定调查对象、目标是田野工作的第一步,一旦明确,就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了。(二)对被调查地区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在调查者确定了调查对象、范围后,就要开始搜集和了解与此次调查有关的资料,比如历史资料、背景资料、相通艺术资料和本次调查对象有直接关联的专业音乐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调查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音乐文化发展、民族生活习俗,这样才能对所考察的音乐对象的相关背景有较全面深入把握,在调查过程中才能避免一些重复劳动,避免调查者在调查对象面前有一些不合适的行为。(三)拟定调查提纲。田野工作准备过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拟定一份可行的调查提纲,调查者可以根据六个w列出提纲。一份全面调查提纲可以帮助调查者顺利开展工作,为调查者明确调查方向,使调查过程变得条理化、系统化,不会在调查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设备不全、忘掉细节等问题。
二、田野工作的方法及原则。
(一)田野工作的方法。民族音乐学者根据长期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种集体操作方法,如“直接观察法”“个别访谈法”“集会调查法”等。直接观察法,也称“现场观察法”,是指调查者在音乐现场进行直接观察,详细记录音乐事项的一种调查方法;个别访谈法,是指调查者在进入音乐环境后,逐一进行个别访问的调查方法;集会调查法,是指采用集会的形式,与被调查群体进行座谈访问的调查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弱势,所以在进入调查现场时可以考虑交替使用,这样才能得到满意的音乐资料。(二)田野工作的原则。在田野工作时,如何消除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双方的文化隔膜,也是值得初学者注意的问题。调查应该做到诚挚交往、平等待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应该有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和朴素平易的语言交流,应该尊重民族情感和地方习俗,不滥用被调查者的时间和体力,从而消除调查者可能存在的种种顾虑和思想。初学者在进入调查现场时,在采集资料上要遵循“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持久性”。在调查时,要求调查者保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我、只唯实”的工作态度,如实、原样、求真记录,并且要抓住机会不断验证调查材料的真伪。在采集资料时,要持之以恒进行调查和研究,持久搜集第一手资料,并且要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使采集到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三、田野工作资料的整理。
在田野工作过程中,现场笔记是最重要的一种文字资料储存方式,所以要及时跟进音乐现场笔记。在记录笔记时要注意内容一定要详细、真实,有什么记什么,不能根据自己的喜恶去修改所见到的音乐事项。由于田野工作的特殊性,导致考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结束的,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也要整理好每天的工作日志,记录好当天调查的进度和调查遇到的问题,为日后的工作提供方便。在进行田野考察时,不能光留有文字资料,现场的录音、照相、录像资料也尤为重要。在记录电子数码资料时,一定要全面、多角度、多方位记录,录制完成之后及时编辑好文件编号、信息和内容,并且要有备份,以防资料丢失。在调查时也有可能获得音乐实物,音乐实物比文字、电子数码资料更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在收集到音乐实物后,要对每件实物进行编号,用文字详细说明,文字说明可以采用填写“实物登记表”的形式,这样有利于以后资料的整理。对于初次进行田野工作的学生来说,一定要尽可能准备充分,多思考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和调查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不要把田野工作当成游玩,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应该端正自己的心态,真正融入被调查者的生活,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张伯瑜等.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
[3]张伯瑜.再议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j].星海音乐学报,20xx(2).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四
(一)确定调查对象、目的。在《民族音乐学手册》一书中,作者玛西亚赫尔顿和诺尔玛麦克雷奥德以收集材料为着眼点,提出了田野工作中的六个w,即who(研究谁)、why(为什么研究)、how(怎样研究)、what(研究什么)、when(什么时间研究)和where(去哪里研究),这六个w可以准确帮助初次进入田野工作的研究者明确调查目的。当调查者对六个w有了明确的回答,进入实地调查现场才不会“手忙脚乱”不知从哪入手展开调查工作。所以,确定调查对象、目标是田野工作的第一步,一旦明确,就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了。(二)对被调查地区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在调查者确定了调查对象、范围后,就要开始搜集和了解与此次调查有关的资料,比如历史资料、背景资料、相通艺术资料和本次调查对象有直接关联的专业音乐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调查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音乐文化发展、民族生活习俗,这样才能对所考察的音乐对象的相关背景有较全面深入把握,在调查过程中才能避免一些重复劳动,避免调查者在调查对象面前有一些不合适的行为。(三)拟定调查提纲。田野工作准备过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拟定一份可行的调查提纲,调查者可以根据六个w列出提纲。一份全面调查提纲可以帮助调查者顺利开展工作,为调查者明确调查方向,使调查过程变得条理化、系统化,不会在调查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设备不全、忘掉细节等问题。
二、田野工作的方法及原则。
(一)田野工作的方法。民族音乐学者根据长期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种集体操作方法,如“直接观察法”“个别访谈法”“集会调查法”等。直接观察法,也称“现场观察法”,是指调查者在音乐现场进行直接观察,详细记录音乐事项的一种调查方法;个别访谈法,是指调查者在进入音乐环境后,逐一进行个别访问的调查方法;集会调查法,是指采用集会的形式,与被调查群体进行座谈访问的调查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弱势,所以在进入调查现场时可以考虑交替使用,这样才能得到满意的音乐资料。(二)田野工作的原则。在田野工作时,如何消除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双方的文化隔膜,也是值得初学者注意的问题。调查应该做到诚挚交往、平等待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应该有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和朴素平易的语言交流,应该尊重民族情感和地方习俗,不滥用被调查者的时间和体力,从而消除调查者可能存在的种种顾虑和思想。初学者在进入调查现场时,在采集资料上要遵循“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持久性”。在调查时,要求调查者保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我、只唯实”的工作态度,如实、原样、求真记录,并且要抓住机会不断验证调查材料的真伪。在采集资料时,要持之以恒进行调查和研究,持久搜集第一手资料,并且要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使采集到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三、田野工作资料的整理。
在田野工作过程中,现场笔记是最重要的一种文字资料储存方式,所以要及时跟进音乐现场笔记。在记录笔记时要注意内容一定要详细、真实,有什么记什么,不能根据自己的喜恶去修改所见到的音乐事项。由于田野工作的特殊性,导致考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结束的,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也要整理好每天的工作日志,记录好当天调查的进度和调查遇到的问题,为日后的工作提供方便。在进行田野考察时,不能光留有文字资料,现场的录音、照相、录像资料也尤为重要。在记录电子数码资料时,一定要全面、多角度、多方位记录,录制完成之后及时编辑好文件编号、信息和内容,并且要有备份,以防资料丢失。在调查时也有可能获得音乐实物,音乐实物比文字、电子数码资料更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在收集到音乐实物后,要对每件实物进行编号,用文字详细说明,文字说明可以采用填写“实物登记表”的形式,这样有利于以后资料的整理。对于初次进行田野工作的学生来说,一定要尽可能准备充分,多思考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和调查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不要把田野工作当成游玩,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应该端正自己的心态,真正融入被调查者的生活,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张伯瑜等.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增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
[3]张伯瑜.再议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j].星海音乐学报,20xx(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五
摘要: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文化艺术特点也是各不相同。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中,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逐渐的受到了国内乃至于世界领域的重视,从我国的边界山区逐渐的走向了文化汇集的大型都市。若不及对其进行保护,很有可能导致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艺术被国内外的文化艺术所吞没,失去了其原有的艺术特点。因此,本文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特点展开了分析,并针对如何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特点和传承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特点;传承发展。
少数民族的音乐主要以反应现实生活及文化特征为主,由于云南地区所居住的少数民族众多,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与传统文化并不相同。因此,导致了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表现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也造就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以及艺术方面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在进行表演时,所使用的乐器多为其民族乐器,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而来,并将研究出的结果在子孙中进行传递,因此,其音乐中的民族气息十分浓厚。不仅是音乐的部分,在音效的方面也是一样,除了一些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固有的音乐元素以外,还融合了许多现代的音乐元素,甚至有许多歌曲中还含有较大部分的地方方言,使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民族性更加明显。歌曲《阿杰鲁》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其取材于彝族民间的童谣,歌曲中的全部歌词都是由彝族文字语言组成,却又在编曲方面融合了现代音乐的基本元素,既体现出彝族歌曲中的民族艺术特点,又满足了现代人对音乐的追求,是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二、保护和传承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必要性研究。
(一)有利于人类的和谐发展。
在我国古代的音乐表现形式中,诗词曲赋缺一不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其音乐表现形式除了歌舞以外,也包含了词曲与诗赋。从这个角度来看,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属于综合艺术类音乐[1]。这种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刺激听众的感官,促进听众感官的协调,还能使听众通过更多的层面去感受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特征,感受音乐带给人的快乐,对于促进听众心理功能和个性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性的作用。
(二)促进人与人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创作源泉多来自于节日庆典,集体劳动、生活。因此,多数都是由集体创作,表现形式也以集体表演为主,也正是依靠了集体的力量,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才得以流传至今,并在不断的传承中拥有了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由此看来,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不仅能够活跃气氛,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对云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众多,是我国民族文化冲击最为激烈的地区,在文化的冲击与融合过程中,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再加上外来势力的挑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尖锐化,自然会对该地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造成伤害。因此,许多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云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反对民族间的仇视与冷漠,坚决抵抗外来不良势力的煽动与挑拨。因此,才形成了今天云南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齐聚一堂的壮观景象,促进了地区的稳定与和谐。除此之外,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原生态音乐也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达形式,在音乐中充分的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具体措施。
(一)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环境。
从当前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以及选秀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听众以及音乐人对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的接受程度越来越深,使得许多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逐渐的走出了山区,来到了现代化的都市,现代音乐的文化元素也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云南地区,作为少数民族汇集的地区,其音乐文化丰富多样,原生态音乐也是该地区民族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在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推向城市化舞台的同时,也要加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环境保护。
(二)通过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少数民族音乐传播。
云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旅游景区,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样的地方民族特色都是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游玩的重要因素之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云南地区经济的发展[2]。因此,在大力发展云南地区旅游产业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在其中融入一部分民族音乐,使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传承。首先,可以充分利用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中,歌舞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此,让游客感受到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与美感。其次,可以在旅游景点中建立民俗文化村或者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还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了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文化的发展传承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特点的保护,确保其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良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楚楚.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j].民族音乐,(01).
[2]陈劲松.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现代解读[j].学科建设与文化创意,.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六
摘要: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是我国美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培养初中生音乐乐感以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原则出发,探讨了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系统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音乐乐感音乐鉴赏教学导入对比教学。
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是我国美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培养初中生音乐乐感以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原则出发,探讨了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系统的整体进步。
一、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
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二、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
1。合理导入教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故事的情节,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对相关音乐更加感兴趣。而成语典故则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关传说等,更是传达了先人为人处世的道理等。向学生讲述成语故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时,很多成语故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听的,教师讲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导入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课堂。初中生毕竟具有一半儿童爱玩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视之如猛虎,而应该正视它。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到其本质,并进行合理利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小游戏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导入教学。
2。运用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对比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件事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这种方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音乐的对比教学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法教授学生从各种对比因素分析音乐。不同音乐在音乐家的创作、演奏以及相关技巧方面也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音乐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首先,可以将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尤其是经典作品常常会被后人进行改编或者运用不同的乐器予以演绎。然而,为什么要这样改编,改编之后的作品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点与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作品在演奏过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与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来是极为不一样的,但是其实质却有着本质的相同。而这些需要学生经过实际对比、思考才会真正总结出来的。《野蜂飞舞》与《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它们的主题、传达的情感已经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区别,然而就本质而言,它们都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情绪。说到底,这两部作品在抒发作者情感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怎样渲染出来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学生这种对比性思维模式则需要教师的引导。
3。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乐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音乐教学,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音乐乐感以及相关音乐鉴赏能力。互联网将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对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创作型改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利用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必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教师进行教学前,应该教会学生演唱相关作品,只有熟悉了相关旋律之后,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领会其中的乐感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鉴赏。学生通过亲生感受可以从感性上体会相关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题。随后,教师则通过理论知识加以分析,使学生从理性上更深刻的认识相关音乐主题。
三、总结。
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音乐的教学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初中生的音乐乐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而是需要教师耐心培养。而音乐鉴赏能力更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高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很好的鉴赏音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下功夫,科学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可以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南国。初中生音乐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王俊刚。音乐感受力以及鉴赏力的培养[j]。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3]洪科。论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基本方法[j]。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七
摘要:中华民族音乐具有明显的艺术特性和旋律特征,从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中为学前钢琴伴奏汲取营养,不仅是对当下学前音乐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和民族风格气质的熏陶。本文将通过探讨如何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学前教育钢琴伴奏中融入更多民族音乐意境入手,讨论在学前钢琴伴奏中融合民族音乐的几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前教育;钢琴伴奏;高职教育。
所谓民族音乐,广泛意义上指的是一个民族具备的极具民间特色的一种音乐形式。我国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在民族音乐领域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无论是民间歌曲或者是民间乐器,我国的民族音乐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珍贵宝藏,对于世界音乐史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璀璨明珠。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的珍宝需要我们更加珍视和保护,在儿童学前教育领域,作为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地在民族音乐中汲取营养,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儿童能够在音乐课上领略到民族音乐之美,教师可以通过钢琴伴奏教学的方法,增加对儿童民族音乐的'熏陶,在为儿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中国的民族音乐更好地有所传承。
(一)民歌从民族音乐的体裁上看,民歌是占有很大比例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从古至今,我国歌曲宝库中存有大量的优秀民歌,劳动人民通过民歌表达朴实无华的情绪,有些民歌欢快动人,有些则和特殊的历史时期相照应,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民歌都是从民间劳动过程中汲取灵感并创作而成。(二)仪式音乐从文化学者的角度上看,仪式音乐可能起源于我国古老的祭祀活动中,这种音乐普遍庄重、气氛凝重,少有欢快的作品,在过去往往是伴随祭祀活动产生,让这种音乐也具备了一定的宗教色彩。(三)戏曲戏曲是民族音乐中发展较为系统的一种音乐形式,不同的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戏曲音乐元素,在音乐形式上也更加变化多端,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京剧、川剧等等剧种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瑰宝。
二、学前钢琴伴奏融合民族音乐的途径。
(一)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中,增加钢琴即兴伴奏内容教学。基于民族音乐特征而发展出的钢琴伴奏,比单纯的钢琴弹奏更为复杂,教师要将设计伴奏的意图传递给学生,钢琴即兴弹奏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尤其是在需要融入民族音乐的要求下,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需要让学生针对民族音乐的特色进行和弦编配及和声编写的专业练习,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琴键上准确地将音乐弹奏出来,在前期教育过程中,高职教师也应当注重对钢琴基础的技巧性训练。(二)通过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促进学前钢琴伴奏和民乐的融合。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艺术教育也需要通过增强师资队伍的方法让改革深入到高职院校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专业教师,提升自身院校的师资能力,只有具有一支过硬钢琴伴奏弹奏技巧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地为学生带来正确的指导,如果总是通过其他音乐教师兼职的办法来替代专业钢琴伴奏教师,教学效果自然不甚理想,也会影响学生的钢琴伴奏演奏水平。各个高职院校可以针对本校的情况酌情考虑人才的引入,也可以通过在学校内组织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会的方法,让钢琴伴奏和民族音乐专业进行一次思想碰撞,通过挖掘自身学校师资潜力的方法,使得钢琴伴奏和民族音乐互相启发,相互促进。(三)通过植入创新概念,增强民族音乐和学前钢琴伴奏之间的融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属于我国师范教育的一种,在本阶段的教育中除了需要培养出符合大众化要求的教师之外,也应当注重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钢琴伴奏和民族音乐相融合方面,教师可以在钢琴伴奏的流程中,通过节奏型的变化,让钢琴伴奏参考民族音乐的音乐元素,采用多种节奏形式,让钢琴伴奏表现出一种戏剧性的艺术效果。而且在进行钢琴伴奏过程中也可以更加灵活一些,通过运用钢琴高音声部来模仿民族音乐中的旋律,采用双旋律的复调进行演奏,通过旋律和风格上的一致性,凸显出民族音乐的韵味来。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一起对当下流行的“新民乐”做出分析和探讨,组织学生在欣赏新民乐的过程中剖析钢琴伴奏在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可以和学前教育中的哪些曲目相融合。创新意识是现有能力上的拔高,虽然存在一定困难,但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也需要对学生提出一定要求。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中,钢琴伴奏是学前音乐教师的必备专业技能之一,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伴奏技能,拉近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距离感。为了培养出更多学前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和人才的引进,并且在教育中不断加强对学生民族文化的熏陶,让原汁原味的民俗音乐融入到钢琴伴奏中,也为学前教育开拓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2]杜蔚.浅析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通俗歌曲,20xx(7)。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八
摘要:
音乐鉴赏是高中学生的必修模块,它是对欣赏音乐有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感受和体验。目前学校音乐课仍然采用以“教材为主”,采用传统知识性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忽视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要采用一种多元文化态度,利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工作。
一、“体验式音乐教学”的特征与模式。
(一)“体验式音乐教学”的作用。
1、提供多元的审美内容:如汲取世界音乐精华,融合姊妹艺术文化:“体验式音乐教学”的内容选择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吸收具有时代感、富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2、学会自主学习:音乐教学的网络环境,教师引导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现在各种媒体所传播的不同风格的音乐给学生带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选择范围。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把优秀流行歌曲和通俗歌曲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自动学则健康有益的流行歌曲,在此过程,教师只进行把质量关即可。
3、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一大半的时间都在为考试而学习。并且无论在学校.老师还是家长眼里,成绩就是说明学生的一切。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压力下,心理健康受成绩额影响很大。在音乐课堂上采用“体验式”,让学生敢于交流自己的内心,缓解学习压力,培养他们的群体合作精神。
(二)“体验式音乐教学”的基本模式。
1、课内型的“体验式音乐教学”
在音乐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如通过教师示范辅助,如在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学习当中,老师会结合不同地域的民歌作典型乐句的不同的范唱,使学生能深入地理解各地民歌的演唱特点;有的音乐老师还给他们跳各地的民族舞蹈片断,让他们更深切地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这样的音乐教育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有时,在音乐教育中,老师会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需要,把流行音乐带入课堂。让学生有选择去唱优秀的、明朗向上的作品。这样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学生陶冶了情操而又毫无说教的枯燥。
2、课外型的音乐体验式教学。
“艺术源于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参加文艺汇演、民间艺术活动;组织学生欣赏综艺节目,或者一起对晚会、节目、台词、灯光、音响、服饰等进行品评和讨论。
二、“体验式音乐教学”的实施措施。
“体验式音乐教学”的教学情境创设要坚持“诱发性、真实性、接近性、合作性”的原则。具体措施初步归纳如下:
(一)创设体验情境,融入情感。
首先可创设实物演示情境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情境,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如欣赏竹笛曲《姑苏行》时,可以用笛子演奏片段,用投影仪播放苏州园林美景,教学效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欣赏《日落时分》、《海滨》、《圣歌》、《短小的故事》、《仙境》、《往日时光》,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会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当让学生欣赏或演唱《太空计划》、《前奏曲》、《希望之歌》、《旋转》、《巴赫主题变奏曲》以及朝鲜族歌曲《红太阳照边疆》时,学生都觉得自己更自信了;还有当让学生欣赏诸如贝多芬的《英雄》、《命运》、《田园》以及《五星红旗》等这些雄浑大气、荡气回肠、催人奋进的音乐,可以缓解学生的自卑胆怯心理;而让学生们唱朝鲜族民歌,促进他们热爱自己家乡,自己民族的情怀。
(二)让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巧妙融合。
在学校,除了在班级内采用“体验式音乐教学”外,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如课间广播,在不同的时间段选择不同的音乐进行播放,如在早上可以播放《山水情》、《振作精神》、《松弛》等,而晚上可以播放《小憩》、《晚安》、《日落时分》、《往日时光》等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早上起来有个好心情,晚上可以放松的睡觉;中午课间播放能解放紧张的精神和肉体的音乐如《玛雅的故乡》、《多伦布的黎明》等类型的音乐;在饭间可以播放进餐音乐,如《爱》、《我渴望的欢乐》、《记忆》、《我得爱》等。通过这样,可以让所有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环境下,心理都得到放松,这样会使学生能更投入学习。在音乐课内外,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创造不同的环境来刺激发展学生的各种才能,有助于对学生既“扬长”,又能“避短”,一专多能。
(三)师生互动,分享体验。
在音乐的学习中,让每位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同学们之间敢于面对面讨论音乐,学生之间的互相分享在知识上可以互相增进,每位同学可以有机会查看彼此的内心世界,学会不同方位的思考,也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结语老师音乐教育课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尽可能的多体现多样化及现代化的特点,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代社会音乐的发展走向。在音乐课上,老师要多关注培养学生的情感的表现.审美的能力。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善于运用“体验式”教学,还需要教师的长期揣摩和学习,能让学生在主动参加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是一项长期而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文庆。音乐鉴赏课“参与———体验”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20xx,(07)。
[2]赵冰。浅析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情感体验[j]。现代阅读,20xx,(21)。
[3]张静。如何提高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水平[j]。中学教学参考,20xx(33)。
作者:冷保全单位: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九
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鉴赏的教学占有很大的份量,音乐鉴赏教学不但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还能感染学生的内心。然而目前很多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但教学设施陈旧,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严重的影响着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因此本文就对高中音乐鉴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现状中得出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提供参考。
音乐鉴赏;高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众所周知,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人们的审美情绪、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而高中作为学生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其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掌握正确的鉴赏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目前很多高中音乐鉴赏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如音乐教学设施陈旧、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以及单一的教学方式等,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完善和改正。
(一)音乐教学设施陈旧。
目前很多高中院校的音乐教学设备都比较陈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和音乐教材陈旧方面。并且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陈旧的教学设施很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音乐教学的需要了,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陈旧的音乐教材,即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追求,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在音乐鉴赏中还会出现一些错误性的理解。而且很多教师习惯性的选择流行音乐作为音乐教材,让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只停留在流行音乐中,对于中西方比较经典的音乐作品却不感兴趣,极大的影响着音乐鉴赏的教学。
(二)对于音乐教学不够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高中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对音乐课程有着一定的偏见,主要原因就是音乐课程不是高考的考试范围,因此不被重视。并且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对音乐教学一直抱有负面的态度,认为音乐课程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即使有音乐鉴赏教学,也会被语文、数学以及地理等科目的教学所取代,严重的制约着音乐教学的开展。
(三)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很多高中的音乐老师在教授学生音乐鉴赏时,以理论式为主,缺乏跟学生的互动。并且加上学生的人数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经常的将音乐鉴赏课当成是分析课,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高中很多音乐教师都是业余的,不但缺乏基本的音乐素质,教学水平还比较低,其教学的方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从不去考虑如何教授好音乐课程,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有很多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关注怎么样准备教材,却没有准备如何给学生留出音乐鉴赏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无法真正的发挥音乐鉴赏教学的作用。
可以从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和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的方式来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能力。
(一)更新音乐设施,做好基础性的保障。
上文中我们分析到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的音乐设施比较简单,甚至有的还没有音乐设施,因此必须要更新音乐设施。首先学校和领导应该意识到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让其了解到音乐鉴赏教学不会影响到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高考科目的成绩,反而会让学生能够在音乐鉴赏中,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状态去学习高考科目。其次更新音乐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如钢琴、长笛、多媒体教室等,以此来为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二)体会音乐时代背景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时,首先要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时代背景和音乐家的音乐风格。高中生目前正处于人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不但学习压力大,情感还比较困惑,因此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还能有效的抚平学生浮躁的情绪。在音乐鉴赏课中通过分析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音乐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的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如通过聆听贝多芬的作品,不但可以了解英雄主义时代的特征,还能了解到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聆听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让其能够从各个角度来体会音乐的魅力。如通过听莫扎特、德彪西的音乐作品,感受其音乐表达方式,了解其音乐风格,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鉴于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的音乐鉴赏教学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没有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学生音乐鉴赏的成绩。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来有目的的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交流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感悟。并且在对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善于聆听学生的意见,要以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来保证音乐鉴赏的教学成绩。如在多彩的民族风的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来组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的音乐看法,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各个民族音乐的特点。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及时的进行补充,不但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学生真正的掌握了音乐鉴赏的能力。同时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切莫急于求成,必须要循序渐进,以此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课堂和情感参与度,保证教学成绩和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鉴赏在提高高中生的整体素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对音乐鉴赏教育的重视,以此来促进音乐鉴赏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任璐。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xx,(4)。
[2]靳月。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j]。音乐时空,20xx,(7):119—119。
[3]高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xx,(9):171—171。
作者:刘光鹏单位:湖南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
标题说的有点大,但并非哗众取宠,本来关注的人就少,又无名气,另外写的本身也并且示意别人,而仅仅是我最近一年来对中西方音乐的理解,歌曲不在此列。
以前是经常听歌曲的,但是多少年过来,真正经久不衰的,或者让我入神的歌曲少之又少,对于写的好与坏不敢置评,但和最近一年听音乐来比,我更喜欢音乐。次说并非附庸风雅,对于音乐具有发自心底的喜欢,虽然以前也偶尔听听音乐名曲,但是真的有些附庸风雅了,那时不懂音乐,或许因为年龄的缘故,或者因为阅历的原因。
对于音乐的喜欢并没有一个明显的事件刺激,似一阵春风,慢慢的来,对音乐就渐渐的有些痴迷,当然痴迷音乐并非喜欢所有类型的音乐,同听者想通的音乐自然能获得读者的喜欢。
说到音乐,有人曾将其比作天国的语言,也有天籁之声之说,但无论怎样,在我看来,音乐也是表达事件或情感的一种方式,如同面对一个感人的事件,画家作画,作者写文章,记者拍照,政客演讲,而音乐作家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只是音乐的方式对很多人来说不如文章、画面等表现的直接而已。
音乐,旋律的变化,如同文章的.起承转合,其最终体现的音乐深层的东西,对人性本能或精神的刻画或追求,如同我们看很多优秀的电影或伟大的著作一样。
在很多音乐作品中,情感的表达是最常见的一种,很多音乐如同文章或电视一样,同样能让你身临其境,音乐本身似乎也在讲述一个或优美,或凄婉的故事,让你如醉如痴。我以为就此类型的音乐而言,中国民乐,日本音乐、西方音乐多是如此。入神听来,听音乐与看电影无差别。
但即使此类型的音乐若想听懂,却也非易事,这并非说听者需要多高的知识素养,我觉得应该是听者和音乐作者本身心灵、环境、阅历等方面的多大程度上的相似或想通之处。我记得我最初听月光曲的时候,并未感觉到其有多好听,后来一次的偶然的月夜,我一个人走在乡间的下路上,耳边响起月光曲,音乐、晓月,幽静的下路,轻轻的音乐,感觉如此之美,如果换个环境恐怕难有此心境。
中国古典音乐很值得一提,尤其中国有些经典名曲,如果上述的音乐是将故事层面,那么中国有些古典音乐堪称精神食粮了,要想听懂这些音乐实在太难,原因我认为,没有那份雅兴,没有那个文化,没有那个素养,没有那个境界,也没有那个阅历……我就是这个层面中的一员,对于中国古典音乐很多听不懂。记得当年阮籍(或是嵇康,不是很确定)郁闷之极,到山中请教大师,与大师讲了很多,但是只笑而不语,阮籍只好别过,郁闷之极,下山途中,长“啸”一声,却引大师也“啸",啸声彼伏,啸声长了语言,长了音乐。平时我等常人,郁闷之时,长叹一声,这一”叹“又蕴含多少无奈啊。
中国很多名曲,完全达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开篇很大,环境优美,似灵魂在山林中穿越,达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境界,听此音乐实在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然听懂者实在需要与音乐本身或作者有太多的契合度,否则难以领会其中味道。
好的音乐能让你平静下来,如同一个技法高超的按摩大师,能让你的心灵平静下来,让你与音乐溶于一体。
音乐,一种让人享受的文化载体!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一
音乐鉴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恢复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流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一定是音乐方面特殊人才,但是,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开展其它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技能,还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必须掌握外,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工作。
二、巧妙运用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高中音乐鉴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签于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我就先从导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语言,是课堂讲课的第一个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时,课前就有听到同学说民歌没意思,土里土气的,不喜欢听,没兴趣欣赏。然而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设计方法。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两句乐谱:一句是《沂蒙山》的民歌,另一句是《十五的月亮》,先让同学们视唱,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说明,《十五的月亮》是以山东民歌为基础,演变加工而成的。这说明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在音乐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教师提出要求,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几首民歌,这样,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则上得很顺利。
音乐鉴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这就是鉴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鉴赏——感觉(情感)鉴赏——理智的鉴赏。不同体裁的音乐鉴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1、对于歌曲的鉴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达到鉴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鉴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2、对器乐曲的鉴赏:对一些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乐曲,可以根据标题的启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的内容和情绪。如: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对于大型的器乐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尤其是一些无标题音乐;对于一些大型的标题音乐作品,除了了解其时代背景之外,还可以根据乐曲的说明去理解、欣赏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是我国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借鉴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并以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根据情节的发展顺序加以概括而创作成的。在鉴赏时,要求学生按照揭示的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逼婚——楼台会——抗婚——纵身投坟——化蝶”灵活去理解鉴赏乐曲内容。
四、借助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主动借助有关图片、幻灯、录像、电脑进行教学,但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因此,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乐曲的同时应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鉴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搞好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任重而到远。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断创新,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二
音乐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它能够表达人的思想与情感,能够带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还能够提高人的气质和修养。因此,我国将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类学科,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音乐课中,音乐鉴赏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音乐鉴赏并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随意听音乐,而应深入思考和分析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音乐要素;高中音乐;音乐鉴赏;表现作用。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中音乐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代教育主张和提倡素质教育,而高中音乐课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质的绝佳平台。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是通过其中的各种音乐要素表达给听众的,所以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以及力度等要素,把握好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把音乐要素贯穿于整个音乐鉴赏教学当中。
一、音乐要素的概念和作用。
所谓音乐要素,就是指构成一部音乐作品的各种元素。就像构成一篇文章的元素是文字与符号等一样,构成一首乐曲的元素则是其旋律、节奏、节拍、速度以及力度等,这些基本要素结合于音乐之中,使得音乐表现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若是缺少了音乐要素,那么音乐也将不存在。不同的音乐要素所构成的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各不相同,因此给人带来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只有把握好一部音乐作品中的各种音乐要素,才能够真正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与作曲者及演奏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音乐要素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表现作用。
(一)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音乐场面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第一次听一首乐曲时,所关注的都是该乐曲的旋律,而对其他的要素关注不深;而当经过教师的有意引导后,才会注意乐曲的节奏变化、节拍规律、速度快j漫、力度高低等要素,以及考虑乐曲都用了什么乐器来演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与情感等等。而通过以上这些音乐要素,会使乐曲表现出一种特定的音乐场面。不同的音乐要素所描绘的场面是不同的,有的特点比较鲜明,有的则需要认真揣摩和分析才能够感受得到。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和容易地感受到音乐要素的变化所给音乐场面带来的变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场面变化非常明显、叙述性很强的音乐作品来让学生进行鉴赏。例如舒伯特的《魔王》是根据歌德的同名诗歌《魔王》所创作的一首乐曲,其主要讲述了一个孩子被魔王所引诱,父亲想救他却没有成功,最终孩子还是被魔王所吞噬的故事。在这首乐曲的演奏过程中,随着故事情境的推移,音乐场面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这一变化正是通过乐曲中的音乐要素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在乐章开始,音调和节奏比较低弱,之后伴随着故事进人高潮,音调越来越高、节奏越来越快,这正表现出了孩子越来越接近危险边缘和情绪越来越激烈恐惧的心理变化;同时,魔王的音调也从开始引诱孩子时的轻松,到最后达到目的后的凶残。教师通过让学生鉴赏这首乐曲,并引导学生细细体会其中角色的情绪变化与剧情的形势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要素给音乐场面带来的影响。
(二)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音乐情感的变化。
作曲家创作一首乐曲,目的之一就是借助乐曲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这说明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载体,这点也是所有艺术的共通之处。而在鉴赏一部音乐作品之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会其所表达的情感。由于音乐是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并且我国的学生往往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音乐这门课程,所以高中学生大多都已经对音乐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够从一首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中大体听出其的情感基调。但是,通过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而体会出其中情感仅仅是第一步,这只是一种简单而基础的情感体验,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还需通过分析其中的各种音乐要素,了解情感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例如,舒伯特的《蹲鱼》这部作品,开始时用了轻快的节奏和舒缓的音速来表达蹲鱼在清水中自由遨游时的轻松自在;后面节奏由j漫变快,又表达了蹲鱼被捕捉到时的愤怒悲伤。作者在同一首乐曲中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鲜明的对比使得学生更容易把握住这其中的情感变化。
(三)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音乐体裁的变化。
音乐有着无数种体裁,有进行曲、舞曲、夜曲等等,而不同的音乐体裁中的音乐要素也是不同的,例如进行曲的音乐节奏和音乐力度往往更快、更高,舞曲的音乐节奏和音乐力度则往往更缓、更低。通过让学生分析音乐要素的不同,可以让他们分辨出不同的音乐体裁,这也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一种培养。
三、结语。
以往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很少有教师会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各种音乐要素的作用,而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音乐教师也开始关注让学生了解音乐要素。音乐要素是一部音乐作品的灵魂,只有把握了音乐要素对乐曲表现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乐曲。
参考文献:
[1]张婷。音乐要素在高中音乐鉴赏的表现作用分析田。音乐时空(理论版),20xx(04):52,33。
[3]叶国剑。试论音乐要素在高中音乐鉴赏的表现作用—《幻想交响曲一柏辽兹》一课例谈田。黄河之声,20xx(01):20一21。
作者:祝江燕单位:浙江省嵘州市黄泽中学。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三
流行音乐的合理、科学引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音乐主观学习需求,而且能帮助他们透过流行音乐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音乐知识原理,对于强化音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流行音乐。
所谓流行音乐,指那些特定时间段内深厚大众欢迎、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与普及的音乐。高中阶段学生热衷于追求新鲜时尚,对于流行音乐更是格外青睐与喜爱。流行音乐的合理、科学引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音乐主观学习需求,而且能帮助他们透过流行音乐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音乐知识原理,对于优化音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育实践表明,流行音乐的恰当利用可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可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浅层次流行音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刻音乐原理等理论知识点,即实现对相关音乐内容的深刻理解。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如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这一知识点,笔者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分别为学生播放了美国的r&b流行音乐代表人物亚瑟小子(usher)的经典音乐曲目,随后又为他们播放了中国的r&b流行音乐代表人物周杰伦的优秀音乐作品。由于平常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这些流行音乐,因此他们中大多数人都随着作品的播放小声哼唱了起来。音乐课堂气氛空前热烈而活跃。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通过亚瑟小子及周杰伦不同r&b作品的对比,你能从中得出哪些中美r&b流行音乐上的异同点?要求学生结合刚才聆听的流行音乐作品,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合作分析与探讨。由于讨论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流行音乐作品,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格外高涨,很快得出如下结论:亚瑟小子的r&b风格更为直接、更为浓烈,而周杰伦的r&b作品则是创造性地增添了一些具有中国风特色的元素,使得r&b风格更贴合中国音乐听众的口味。而这一认知的形成很显然为学生实现对于“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不尽相同”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有利于其形成端正、科学的音乐欣赏、鉴赏理念,更为接下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真正取得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育效果。
《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师不能仅教会给学生基础的音乐鉴赏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当使他们逐渐具备起扎实的音乐鉴赏实践技巧,即会对现实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挑选,真正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水平与相关能力。”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可将当下社会背景下质量参差不齐的众多流行音乐作品作为锻炼、发展学生实际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突破口。如学习“流行风”这一版块的内容时,笔者特意为学生选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流行音乐风格作品:一种是典型的口水歌,歌词简单没有深意,节奏旋律更是毫无技巧可言,如现下流行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另一种则是具有深刻内涵及积极向上意义的流行音乐作品,如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蜗牛》等。随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演唱体验及实际体会,尝试对这两种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探究为什么同是流行范围较广的音乐作品却能带给演唱者截然不同的演唱主观感受。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实际就是他们运用所学音乐知识科学、合理审视、辨别两种不同流行音乐风格的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他们既得以对之前学过的音乐理论知识点及时温习与巩固,与此同时,更使得他们深刻意识到:社会上特定时间段内流行的音乐作品质量差距悬殊,只有学会合理辨别、科学欣赏,才能在远离恶俗音乐曲目的同时真正享受到有水平、有质量的音乐佳作。
如此一来,借助不同流行音乐作品,学生的实际音乐鉴赏能力就得到显著锻炼、提升与发展,从而为他们在日后现实生活中得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其及时摒弃低劣的音乐作品,免受其不良影响,更有利于其从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中真正感受到正面、健康、向上的真善美力量。而这很显然正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的根本目标所在,真正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
流行音乐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与肯定。对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与所学鉴赏内容密切相关的流行音乐适当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既是满足学生主观心理需求的重要措施,更是显著锻炼、发展学生实际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
[1]教育部,编著。全日制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标准。2015.
[2]贾丽。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方法[j].音乐时空,2013,03(31).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四
:在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中,流行音乐是高中生最熟悉和最喜爱的音乐类型,符合他们的情趣和审美观。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把流行音乐因素融入进去,这不仅关系到音乐鉴赏质量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学生均衡鉴赏能力的强弱。本文正以此为主线,论述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流行音乐因素的运用情况,并对其作用和运用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音乐鉴赏;流行音乐;高中生;音乐课。
音乐教学是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高中生来说,音乐鉴赏课不仅有利于他们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繁重的课业活动中解脱出来,获得休息和放松。流行音乐的元素是高中音乐鉴赏课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应该得到重视。流行音乐具备青春、活力和大众的特点,符合高中生的审美要求,应该加入到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流行音乐的要素,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课题。
音乐鉴赏教学是艺术门类的一种,应该符合艺术鉴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精神,要融合多种音乐类型,向学生传递最为健康、积极和正面的音乐力量,帮助高中生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完善个人素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在高中生的青春期阶段,他们大都接触的是流行音乐,包括内地、港台甚至日韩、欧美的流行乐等,这既符合他们的价值诉求,又可以追求青春的感觉,是高中生的最爱。
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要适度地运用流行音乐的元素和内容进行授课,要把学生融入到他们喜爱的氛围中去,让兴趣支撑学习,而不是督促和教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天真烂漫、青春勃发,正是追求时尚、爱好潮流的时期,流行音乐快乐自然的特性符合他们的心理,自然得到高中生们的厚爱。所以,基于大部分高中生的兴趣点,教师的音乐教学要从流行音乐入手,博取学生的好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带动音乐鉴赏课的全面活跃。
将流行音乐的因素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保证了音乐鉴赏课的质量。同时,学生因为爱好流行音乐而更加愿意参与到音乐鉴赏课的各种活动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鉴赏课的视野拓展,学生们从中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高中的音乐鉴赏课教学,要包含多种多样的音乐种类,既要有一般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还应该包括流行音乐和其他的音乐类型,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音乐教学体系,才能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要想准确地运用流行音乐促进音乐教学课的发展,就必须做到“结合实际,深入辅导”。
所谓“结合实际”,就是要把学校、学生和课业的实际情况弄清楚,根据现实状况进行教学,而不是盲目的“一刀切”。例如,在普通乡镇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量和课程含量都不太高,这样的话,就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度地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因素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那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必然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也让课堂活跃起来。比如,现今绝大部分高中生都会喜欢的歌手如周杰伦、陈奕迅、she、汪峰等,将他们的经典流行作品带入到课堂鉴赏中,会让学生“群情激奋,欲罢不能”。比如鉴赏课上,可以设计一个“中国风”的流行音乐讨论主题,教师可以给出诸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东风破》《本草纲目》等曲目,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甚至可以让学生当堂献唱,然后由教师和大家一起进行评点,最后总结出“中国风”歌曲的精髓。
所以,在类似上述的音乐研讨专题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歌曲进行鉴赏,可以激发高中生的讨论热情,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促进教学鉴赏质量的提高。在类似的专题辅导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节末进行总结和剖析,要让高中生们对流行音乐“一分为二”地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把流行音乐中好的部分拿到音乐鉴赏课上进行推广和普及,也要对那些“糟粕”的作品进行评点,使学生们分清优劣,注意吸收那些对自己成长有利的“营养”,而摒弃掉那些不利于学习和成长的因素,这或许也是流行音乐运用于音乐鉴赏课的一个目的吧。
[1]王萌。让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响起[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7).
[2]段婷婷。京剧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1(10).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五
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掌握基本音乐乐理知识的同时,具备音乐赏析能力,让他们具备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实现高效课堂。
一、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需要为他们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能够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通过师生积极交流,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指导,在他们分析问题时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和探究。在师生积极互动过程中,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并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促进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重视音乐乐理知识的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歌曲学唱和欣赏,对于音乐乐理知识介绍的很少,导致学生对五线谱和简谱知识了解很少。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音乐教师要深入探究新课改的要求,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音乐之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简单音符的认读,还要让学生掌握音符的时长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让学生进行音符的认读时采用了自主探究和竞赛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音符的认读效率。在他们掌握了基本的音符之后,教师需要让他们学习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如何确定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我先让学生通过聆听分辨声音的长短,然后让学生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来感受音乐的节拍。在具有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把学生放到课堂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高音乐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听、唱、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只有认真倾听音乐,才能体会到乐曲表达的情感,才能理解乐曲的内涵,从而和乐曲发生共鸣。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的倾听,并提出问题,让他们有目的的进行倾听。例如,乐曲表达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等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既能掌握乐曲的节奏,还能深入挖掘乐曲的内涵,从而不断提高倾听能力。
(二)让学生通过唱来把握乐曲内容。
音乐教学中,把握乐曲的旋律是进行音乐欣赏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倾听乐曲之后,鼓励他们跟随乐曲进行学唱。通过演唱乐曲,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乐曲中的情感,了解乐曲的风格和包含的内容,有利于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乐曲。在进行乐曲学唱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范,带领他们一起学唱。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合作,充分调动主动性。例如,在欣赏器乐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边唱,在熟悉了乐曲之后,让他们倾听乐曲,猜测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并让他们感受乐曲中情绪、节奏的变化。通过听和唱的有效结合,使学生的音乐素质能够获得较大程度上的提高。(三)让学生通过舞蹈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呆板枯燥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够深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倾听、学唱乐曲之后,引导他们根据音乐节拍跳起来。在跳舞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乐曲的节奏,并用肢体动作来反映乐曲的主要内容。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音乐产生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并积极地通过舞蹈动作展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在倾听欢快的乐曲时,他们的舞蹈动作也热情欢快;在倾听舒缓的乐曲时,他们的舞蹈动作也舒展、缓慢。
四、开展丰富的音乐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对玩都充满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还可以开展丰富的音乐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倾听和感受音乐。例如,每个学期,我都设计至少十节活动课,通过寓教于乐来培养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如在母亲节前夕,我会设计一节关于这一主题的音乐活动课。提前组织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表演一些歌颂母亲的歌曲类的节目,而组织一部分不善于歌唱的学生表演语言类节目。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情趣盎然。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融入了课堂,又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德育教育,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学校开展的各种文艺活动,我都做到深入班级,帮助学生选材、编排和指导。通过这些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自主创新,获得成长体验和活动乐趣,来促进他们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乐理知识的同时,通过倾听来感知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赏析能力,实现高效教学。
作者:吴鹏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东关逸夫小学。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六
:高中音乐课程是弘扬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必须加大音乐教学力度,合理的将民族音乐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借此深化民族音乐教学。本文就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做了如下探讨。
民族音乐教学在整个艺术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对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和爱国主义情感,所以将民族音乐合理渗透到音乐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将民族音乐教学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不论对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效率,还是对渗透学生灵魂、陶冶学生情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的兴衰与民族精神息息相关,未来是属于青少年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整个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我国众多音乐作品中,包含这我国各民族丰富的民族精神与信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民族信仰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相关知识的同时挖掘作品中所隐藏的民族精神,今儿使学生的民族意识得以强化,增强学生的自信。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现代高中生特别喜爱流行音乐,因此不了解民族音乐的精髓或只有片面性的理解,审美范围亟欲拓宽,部分学生盲目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显,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高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民族音乐能有效的培养高中生心里,帮助高中生塑造正确的人格,并且在提升高中生思想意识与全面文化素养方面有着积极、显著的作用。
(一)对多元文化加强了解,深化民族音乐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是明确了高中音乐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即加强民族音乐教学,通过民族音乐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后能有效理解并掌握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差异与特色,借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为弘扬民族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还要求高中音乐课堂要融合多种艺术,有利于学生审美、鉴赏恩呢管理的提升,并加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例如:在进行《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不同地区的民歌来拓宽学生的原有知识面,渗透学生灵魂、陶冶学生情操,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国之瑰宝——京剧》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贵妃醉酒》、《嫦娥奔月》等让学生欣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京剧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民族音乐的内涵进行诠释。
音乐是一门极富情感的艺术。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诠释民族音乐作品,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就以《广陵散》为例,它虽是首古琴曲,但在认真的聆听下,便会发现曲中所想表达的气氛,从聂政的怨恨到愤慨、从刺杀韩王的壮阔到悲凉在曲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采用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其内涵,继而能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含义。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由古流传至今的民族音乐极为丰盛。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越来越普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生动的画面陶冶学生情操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针对一些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乐器、传统戏曲以及原生态民歌的具体内容,仅仅依靠语言的表示是远远不够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能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方便学生理解,继而丰富学生的感官。例如,在向上民族乐曲《二泉音乐》、《百鸟朝凤》作品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想学生介绍与作品相关的各项内容,如创作背景,创作者的生平事迹等。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拓宽了自身知识面,也能充分调动自身各个感官,进而全身心投入去理解并感受作品,启迪学生的民族思想。
(四)通过民歌演唱,树立学生的自尊心。
开展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更要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民族兴衰的历史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如在欣赏《看秧歌》、《采茶灯》、《龙船调》等作品时,先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学生对此有了兴趣,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有效的民族自尊与自信心。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应重视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音乐教师应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并将现代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融入教学,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加强民族音乐教学。只有加强高中音乐的民族音乐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民族主义精神,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民族责任心与自豪感。
[1]季玲玲。浅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知识[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七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二元体制改革造成城乡教育发展两级分化严重,《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试用)》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等音乐课程标准似乎并未在乡村小学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近五年来,虽然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等方针,力求在最大限度上覆盖农村地区的教育服务体系,但城乡基础音乐教育水平的差距仍然在逐年扩大中,这就要求乡村小学教育管理者把握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大胆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的基础音乐教学水平。
二、音乐教学对小学生“智”与“美”平衡发展的辅助作用。
熟记乐谱的过程能够不断刺激学生完成瞬间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活动,在巩固其基础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开发大脑的潜能;视唱练耳和乐器演奏促使学生不断进行或抽象或具体的思维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大脑发育,使其从小形成灵活敏捷的思维方式,为日后的智力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往往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乐曲。一首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是宽泛的、不确定的,这种朦胧的.联系给学生创造了丰富的联想空间,为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一)乡村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究其根本,当前我国乡村小学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漠视既有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主观原因。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经济实力薄弱,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当地小学的教育管理者也就无暇顾及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乡村小学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校方与家长普遍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都是副科,学生应当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语、数、外的学习中来。一些乡村小学取消了音乐课,部分小学减少了音乐课的课时、占用音乐课进行文化课的教学活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接受基础音乐教育的权力。
现阶段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学内容多以演唱红歌为主。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社会历史积淀不深,不能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也就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导致其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审美能力无法进步。此外,乡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主体多为教师本身,教学方法以机械式的灌输为主,不仅使得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艺术表现力得不到锻炼,更限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加之学校的音乐学科教学设备配置不齐,教师多使用教材、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既无法适应当前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节奏,也无法同国内外音乐文化的发展接轨,最终导致乡村学校的音乐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一)灵活利用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制造土乐器。
众所周知,自然界的声音是音乐创作的源泉。虽然现阶段我国乡村小学的多媒体音乐教学设备尚未得到普及,但教师可以灵活利用当地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创造基础音乐教学的物质条件,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例如,在竹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教师可将竹块做成响筒,通过置入容量不同、性质各异的填充物来改变其音色与响度,使之成为一套极具地域特色的土乐器。因地制宜,将自然物品进行创新性的手工改造,不仅能够扩充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更能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丰富其自然常识与社会生活常识,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全面地发展成才。
(二)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本土的热爱之情。
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设计的社会文化导入过程,鼓励学生把对家乡的热爱大胆地表现出来。例如,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的乡村普遍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深厚的水文化积淀,当地的小学音乐教师可将水元素有机融入到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中。以《长江之歌》的教学为例,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不适合小学生演唱,教师可以巧妙地改编歌曲,力求在教学中加入当地主流的、经典的文化元素,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堂,使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音乐创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歌唱家乡、赞美家乡,既锻炼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加深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五、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让孩子学习乐器,陶冶情操。反观现阶段的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大部分乡村小学并未对音乐教学赋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当地的音乐教学长期面临着各方面的瓶颈与困境。内容空洞的音乐课堂与停滞不前的教学质量不仅埋没了学生的音乐天赋,更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因此,乡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因地制宜,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每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都拥有平等地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八
无论是外来的古典音乐还是中华文明遗留下来的古典音乐,都是我们今天不可再生的精神财富与资源。古典的音乐可以带给人们对命运和未来无限的向往,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但受各种原因的限制,我们的古典音乐并没有起到它应该起的作用,学校的教育对古典音乐的学习有严重的滞后性。因此根据社会的现状,提出强化初中校园古典音乐教育的几点看法,希望古典音乐能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中得到普及。
古典音乐知识源泉初中音乐课堂音乐鉴赏。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基本没有兴趣,甚至较为反抗,很多学生都是心不在焉的状态。初中音乐教学课本里所选择的作品都是经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挑选,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但是学生并没有对中国古典音乐有所兴趣。如今世界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给世界带来了太多的影响,如同快餐一样的音乐文化认识有所偏见,不仅阻碍了平稳的古典音乐鉴赏教育,还影响开展古典音乐的发展和学习,使得很多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都没有很好的发展和普及。教育学家贺绿汀曾经说过,“音乐可教育和塑造中小学生的修养和文化,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可以影响整整几代人,不应该被认为是可有可无,或者微不足道的”。因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有关古典音乐的教学,对古典音乐进行深入的探索,对现状进行调查,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具备古典音乐教育服务的教学质量。
由于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审美的价值,他们更倾向于现代音乐歌曲的节奏、新奇、摇滚和流行,所以发现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兴趣这一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个主题是基于科学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唯物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理性的认识并且依赖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发展。用哲学的基本理论,探索古典音乐教学方法,这有助于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也是掌握古典音乐知识的有效途径。根据“注重理解和兴趣喜好理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的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呈现出立体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学生对古典音乐课的兴趣,加强中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思维。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更注重人的声音、音乐的记忆、想象的音乐和音乐的感知,根据人的声音感觉的四个要素:音高、音色、强度,时值,利用这些物理特性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现状。利用这些教学方法,来有效解决对古典音乐缺乏兴趣的问题,从而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古典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可以增长自己的艺术素养,培养感请,有助于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健康的人。怎样在这个流行音乐肆虐的时代培养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爱好,是一个非常考验初中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不断进行进修培训,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培训中进行思考。还可以寻求互联网上正确有效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学古典音乐课的反思,并对学生教学效果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需要研究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重要原因,设计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形成一个教学提案,通过基准教学的比较,表现出课程的有效性,鉴于具体的问题,可以积极研究具体方法并寻求更有效的对策。
从初中教师的角度出发,初中生学生因为什么不喜欢古典音乐、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我们需要对文献的大量阅读,找出培养中学生对古典音乐喜爱的方法,并能提供参考价值。而且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要进行时效性的观察,掌握教学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还需要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教师填写问卷,找出教师认为初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原因。最后根据以往教师的音乐教学经验,总结和探讨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真正原因,并研究设计一个可以突破的教学方法,再将设计的课程与之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教学,研究课程的有效性。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通过观察、调查、比较等方法,在学生艺术能力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记录。最后,通过研究整个过程中进行深度的总结及反思,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音乐评价的能力。
从初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做问卷调查时我们应该以座谈会等形式对全体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程度,并对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得研究和评价有重要数据支持。班长和学习委员协助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类校园文艺活动,从而引导初中学生理解古典音乐,促进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目前,标准的初中音乐课程是提倡以音乐基础教学为主,以教师的指导方针,提出课堂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果发现学生不理解古典音乐,不知道如何去鉴赏古典音乐,那么教师应该善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更好的学习。而且学生置身于教学学习情境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新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鉴赏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目的性。为了让学生能对古典音乐感兴趣,教师也应当做一些学习计划,比如每周让每个学生选择一首古典音乐进行鉴赏,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联系教师,也可以推荐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让大家在课堂一起探讨和解读;在音乐课堂上仔细品鉴古典音乐,慢慢去感受和欣赏。通过使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也会有质的飞跃和量的提高,对于流向音乐有所减弱,而在古典和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发展。从而扩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喜爱,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生做好鉴赏工作,因为利用鉴赏,学生可以熟悉学习内容,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听n时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因为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不是十分浓厚,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掌握其鉴赏的方法,使学生意识到鉴赏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才能使初中学生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利用引导学生奖赏也可以为备课作好准备。初中音乐教师也应该树立目标意识,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促使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创建高效数学课堂。让他们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美,原意去享受古典音乐,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诠释古典音乐,在研究中可能会出现失误,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努力查找不足。
[1]曹大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兴趣的培养探究[j].科技视界,2015(33):2.
[2]郭新秀。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实验的探究[j].学周刊,2014(11):3.
优质音乐鉴赏结课论文(案例19篇)篇十九
摘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欣赏能力来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需要加入教师的激情。教师具备的教学激情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小学低年级教学实例,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激情教学方法,能调动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成长,创新课堂教法。
任教音乐学科已有十多年,笔者发现只有激情才能成就魅力课堂。一旦教师具有激情,学生就能跟着教师的步调走。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激情教学方法让音乐课堂焕发教学生机。文章结合小学低年级教学经验,选取部分教学课堂实例,从三个方面论述教师激情成就魅力课堂。
一、激情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知识库。作为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有了激情,其语言便富有了感染力,必定能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妙语连珠。在某一个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中,由于缺少音像资料,笔者就让学生翻开音乐课本预习新歌,读歌词,并尝试使用“师生接读”的教学方法。刚开始,学生们兴趣盎然,但是随着教学的进展,在引导学生读《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出现了问题。《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有很多字学生不认识,笔者于是先示范朗读。然而,课堂气氛却变得嘈杂、无序。经过分析发现,这首歌的歌词充满想象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对艰难。一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的特殊情况,笔者暂停了“师生接读”的教学方法,开始提问学生,试图通过教师的激情来调动课堂氛围。在读完“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一句后,笔者问学生:“你看到了春笋吗?”学生们听到问题后先是一怔,不知怎么回答。然后就有学生带头断断续续发表了一些“有”或“没有”的观点。对说“有”的学生,笔者进行了及时的表扬:“你太有想象力了。你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笔者特别强调了一下“幸福”这两个字,并用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到教师的夸奖,其他学生立即精神抖擞,纷纷作答。笔者接着读和问,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回答“有”。趁热打铁,笔者此时说到:“你们之所以看到了这一幅幅春天的美丽景色,是因为你们这群可爱的孩子都有一对想象的翅膀!”就这样,在激情的启发引导下,教师读一句,学生就在自己的语言里想象一句。他们的小眼闪闪发亮,小嘴乐开了花,教室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安静。笔者不费吹灰之力便让杂乱无章的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实践证明,保持激情的态度进行教学,可以感染学生,渲染、活跃课堂氛围,使师生共同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探讨互动,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二、激情教学利于学生树立自信。
年级中有一些“特殊”学生,他们对笔者的劝导往往不在意,着实让人头疼。笔者想帮助他们但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效果不佳。然而,在笔者一次偶然的尝试之下,其中一个“特殊”学生竟然停止了捣乱,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这个学生在一年级(4)班,爱打架,上课习惯做小动作,音乐课特别会捣乱。笔者也曾尝试过很多方法,但都收效甚微。某一天,笔者发现这个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座位上,良久不说话。借此机会,笔者夸奖了他:“某某今天的表现真是太棒了,好久都没有说话,老师要奖励他。”说到这里,笔者“隆重”地给他贴了一面“小红旗”。当时,全班学生反应不一,有的觉得应该奖励,有的则表示不满。笔者没有解释,继续上课。十多分钟过去后,这个学生依旧没有说话,还同其他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于是,笔者又当场奖励给了他一面“小红旗”。这下,其他学生都心服口服了,并不约而同地坐得笔直。这个学生因为受到了两次“隆重”的奖励,十分感激,于是在后半节课上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自言自语,音乐课堂纪律也因此变好。自此之后,笔者在上课时都会饱含激情地进行音乐授课,以引导更多的“特殊”学生爱上音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心灵是敏感的,也许正是因为“隆重”的鼓励,让他们在“受宠若惊”中收获了喜悦,为了“回报”教师,自然会收敛许多不良的行为。可见,激情鼓励真是一股无所不能的力量。当教师充满激情时,教师的话语里一定充满了比平时多数倍的真诚,其赞扬里一定也夹杂着比平时多数倍的坚定与执着。当教师充满激情时,学生们感受到的是教师那暖暖的爱和由衷的欣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满含激情和热情,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与鼓励,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并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主思考,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吸收、理解课堂知识内容,从中总结学习技巧,在提高学习水平的同时不断强大自己。
三、保持激情利于创新教学方法。
每当在一个班级突发奇想地用了某种教学方法后,学生的反应往往是异常剧烈的。这会给笔者带来更多的“欣喜若狂”和“激情澎湃”。通常,笔者会将成功的做法在其余的各班进行推广。然而现实中却不尽人意,为此,笔者认为需要不断地针对班级情况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大鼓和小鼓》这首歌曲时,笔者根据歌词的内容设计了很有趣的动作。然而,笔者发现学生却对此并不太感兴趣,大部分学生都流露出目光呆滞、茫然不解的`表情,只有个别学生在认真学习。这时,笔者联想到学生喜爱的猜谜语游戏,便开始让学生看动作猜歌词。笔者以身作则,亲自表演动作,学生们根据动作猜出对应的歌词。笔者让几个学生先单独猜,之后四个小组一组一组猜,然后两组两组猜,最后全班猜。学生们纷纷来了兴致,且到最后竟欲罢不能,课堂进入了高潮。由于学生们兴趣高涨,反应热烈,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们收获了快乐,同时笔者也收获了喜悦。笔者以为自己积累了这样一个成功的经验,应用到任何班级都会事半功倍。然而,在第二个班级授课时,笔者尝试“依葫芦画瓢”,迫不及待地边读歌词边做动作,几遍后,效果与上次大相径庭。学生们不仅没有表现出之前那个班的热情和兴奋,反而一副索然无味的样子。接着又到了第三个、第四个班级授课,笔者还是满怀希望地按照第一个班级的方法和环节,可是课堂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原来,笔者在第一个班级因为是第一次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所有的探索实践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就是这种不确定性让人兴奋、激动和期待。可以想象,也许当时笔者语调更高了,语速更快了,自己也产生了激情与兴奋。这是一种令人充满无限潜能的力量,一种令人不知疲倦的状态,一种无法复制情感体验和令人陶醉的默契。教师的激情在课堂教学中意味着对学生的爱和关心。因此,尽管教学设计再好,没有激情的参与,“依葫芦画瓢”也只能是一种苍白与无力。由此可见,教师在保持激情教学的过程中,应同时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把握,从班级及个人的各自不同特点出发,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学习、吸收、创新更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新颖、有趣的课堂形式中收获不同的知识和体验,从而对每一节课都充满期待,对所学习的内容也始终保持热情和探索精神。
四、结语。
音乐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音乐课堂必须是饱含激情的。音乐课堂呼唤激情。“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激情澎湃,学生才能热情洋溢,心和课堂一起飞。对于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更需要教师的激情,没有教师的激情,何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何谈让音乐之美走进学生的心灵?课堂因激情而生动,激情成就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蔡敏.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常规实施[j].小学时代(教师版),(7):85.
[2]吴迎华.如何把握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j].读与写(下旬刊),2012,9(5):67.
[3]谢婕妤.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音乐时空,(1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