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吸取酒驾教训心得体会篇一
我们都知道酒驾是很危险的,给自身带来危险的同时也威胁着他人的生命安全,最近呢,交警部门对于酒后驾驶的行为也进行了严格的检查。
刚看到一个新闻,一男子在交警的示意下进行吹气,这位男子的妻子底气十足的相信并且声称男子根本没喝酒,一起吃的饭,亲眼看着的。
但是结果却令人意外,检测显示该男子属于酒后驾驶,被处以吊销驾照,拘留十日并且罚款,因为这是他第二次酒后驾驶了,该男子说确实是和妻子一起吃的饭,但是在妻子不在场的时候还是喝了一杯酒,因为怕妻子责备,就隐瞒了她。
这下,因为酒驾可是受了不少罚,这种酒驾的行为实在不值得提倡。说到酒精检测,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一般人肯定不知道,就是吃荔枝以后,会检测为酒后驾驶。
不过这也不用担心,在吃荔枝过后十分钟,就会检测正常了,如果恰好就是在车上吃了荔枝,被检测酒驾,也可以对结果提出质疑的,进行抽血检查。
总之呢,酒驾不提倡,要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放在首位。
吸取酒驾教训心得体会篇二
2、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司马迁
3、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俾斯麦
4、受了伤的人最知道自己的伤处在哪里。欧洲
5、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班固
6、烫伤过口腔的人把汤吹一吹地喝。德国
7、谁让同一个人骗过两次,谁就该覆灭。英国
8、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五代汉史平话》
9、六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吴伟业
10、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11、苦楚的经验老是最有力的教训。拉丁美洲
12、任何教训都是学识。土耳其
13、过去的错误就是将来的智慧和成功。英国
14、聪明的人是从人家的眼泪中吸取教训。余世维
15、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歌德
16、往者已不迭,尚可认为来者之戒。王安石
17、一次失败,只是证明我们成功的决心还够坚强。博维
18、经一失,长一智。冯梦龙
19、研讨生活的人才干从生涯中得到教训。克柳切夫斯基
20、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21、研究生活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得到教训。克柳切夫斯基
22、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阿卜·法拉兹
2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班固
24、不计波折多,但望结局好。俄罗斯
25、经一失,长一智。冯梦龙
26、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王安石
27、导致成功的最大问题,是我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欧洲
28、只有傻瓜才会第二次跌进同一个池塘。土耳其
29、没有失败经验的人,不可能成功。英国
30、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沉浮。宋吕岩
31、不会在失败中找出经验教训的人,他通向成功的路是遥远的。法国
32、任何教训都是学问。土耳其
33、从胜利学得少,从失败学得多。日本
34、谁让同一个人骗过两次,谁就该毁灭。英国
35、没有在沙漠里挨过干渴的人,不会知道水的价值。俄罗斯
36、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能也。詹·考索思
37、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38、痛苦的经验总是最有力的教训。拉丁美洲
39、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40、我能够教训二十个人,嘱咐他们应当做些什么事,可是要我做这二十个人旁边的'一个,实行我本人的教训,我就要敬谢不敏了。
41、经验就是犯错误的总和。俄罗斯
42、一只狐狸不能以同一的陷阱捉它两次。英国
43、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能也。詹·考索思
44、驴子绝不会在同样的地点摔倒两次。英国
45、聪明人绝不会两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俄罗斯
47、教训如被人接受,此经验可贵十倍。俄罗斯
48、我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肯
50、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爱迪生
吸取酒驾教训心得体会篇三
我从事机电工作已经20年,仅在保运区就工作了16年,对于“8.4”皮带机伤人事故,本人深感职工违章犹可恶,班队长违章更可恨,造成的损失之严重,违章人员的行为之恶劣令人发指,一人之违章严重破坏了我矿的安全形势,使得我矿在全集团公司遥遥领先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顿时“一落千丈”…。ⅲ4217机巷电滚筒皮带机安装地点环境优于大多皮带机大件安装地点,工作量不是太大,却出现了伤亡事故,想来痛心,为什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都齐全的情况下,对于一个辅助单位还能出现如此伤亡事故?我认为还是离不开“执行力”的问题,“执行力”3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埃制度再全,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去维护制度落实时的“尊严”,那么制度就是一页空白纸张,它的'作用只能充当检查的“资料”。
“8.4”皮带机伤人事故,职工的违章行为不是“一时性起”的野蛮作业,而是长期管理松懈的环境下养成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大脑认为怎么简单怎么干的一种“创大运”作业习惯,它的养成,就是管理层长期“执行力”不到位的结果。在日常管理中,我们总是“反三违,查隐患”,隐患查出来了,有没有相应的处理结果?发现了三违人员,有没有对照标准真的去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我认为都大打折扣。
“8.4”皮带机伤人事故的发生,还表现出一个大家熟悉的现象,领导干部跟班在现场时职工的作业行为和不在现场时的作业行为大相径庭,难怪有些职工反映出一个“心声”:“干部在了不敢干,干部不在很大胆”!这虽然表现出干部跟、带班的重要性,但还反映出职工整体素质低下,安全管理没有做到“群防群治”。
第一,在管理层抓好“执行力”的落实,以区《考核制度》为依据,严格考核指标(罚款任务、三违任务)的完成,区管理干部以身作则,努力在制度落实上突出一个“敢管”,对待违章人员突出一个“敢治”。
第二,“身教胜于言教”,管理干部塌下身子,抛弃“官僚”作风,深入群众,切实做到和职工同上下。
第三,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改变以往的“说教式”培训办法,采取实物加实践的“手动式”培训办法,对于业务素质较低的职工,单独进行“手动式”培训训练,培训结束后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和绩效工资挂钩。切实做到工作过程中干部在与不在,都要按章作业。
第四,关心职工,时时想着职工。在会议室设立“职工意见箱”,随时捕捉职工中反映强烈的问题。对待职工反映上来的事,事无大小,认真对待。
第五,强制性提高-干部素质,把“跟、带班”制度明朗化,实现跟、带班干部去向告知,发动职工群众共同监督,发现管理干部“跟、带班”时“晚下井、早上井、刷假卡、甩袖子”等习气,严肃处理,公开曝光。管理干部跟踪安装队的主要工作落实流程,养成人人争着“跟、带班’,抛弃以往“不跟、带班没办法”的思想对待矿跟、带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