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是对参加培训活动后的感悟和反思的一种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所学和应用于实践。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这不仅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还能够互相启发,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一
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提高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此我们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我们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例如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英语对话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等英语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这次高中英语新课程培训的学习,聆听专家、同行们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并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
以上是自己对于参加新课程培训以及在实施新课改理念时的心得体会,如有不妥往同仁指正。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二
幸福树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人们实现内在幸福感提升的培训课程。它通过让学员了解幸福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塑造自己的幸福,从而帮助学员打开幸福的大门。我有幸参加了这门课程,并从中受益匪浅。
段落二:培养积极的心态。
在幸福树课程中,我学到了培养积极的心态的重要性。课程引导我们放下消极的想法和情绪,转而关注积极的事物和经历。通过每天记录一些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情,我逐渐学会了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现在,我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不是被它们压垮。
段落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幸福树课程还教会了我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课程中的互动活动和小组讨论,我学到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是实现幸福的关键。现在,我更加注重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感受,从而构建了更加紧密和谐的关系。
段落四:学会关爱自己。
在幸福树课程中,我领悟到了关爱自己的重要性。以前,我总是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一味地为他人付出。然而,课程教会了我如何平衡自己的付出和收获,给自己留出时间和空间来放松和恢复。现在,我会定期给自己安排一些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让我感到更加满足和幸福。
段落五:总结和展望。
通过参加幸福树课程,我不仅学到了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关爱自己,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和我一同经历了成长和改变,我们相互鼓励、支持,共同追求幸福。我深信,通过将课程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我将能够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总而言之,幸福树课程是一门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培训课程。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关爱自己,我逐渐实现了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我将继续坚持并应用幸福树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为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三
经过此次的新课程培训,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新课程培训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
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题目——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大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着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自20xx年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更多。除了各级教师培训中接触最新观念和了解学科前沿,观摩其他老师研究成果外,学校组织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也为我们的常规教学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指导着我们每一次的教学活动。我们也因此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和收获,希望能够引起老师们共鸣。
一、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开发自身潜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遇。每一位教师在这场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们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寻求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是学英语的,担任地理教学,在知识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学经验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通过每周的教研活动以及自已的不断学习,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觉已经能基本胜任地理教学了。
二、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因材施教是一项古老的教育教学原则,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实施因材施教,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是学生适应教师的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重在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老师怎么教,活动过程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的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果教师只是凭空讲理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总是认为很难很难。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简单的道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分析出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用两根细铅丝绑成垂直状态,一根表示晨昏线,另一根用红线绕起来且可上下移动,表示直射光线。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晨昏线的相应移动。让所有学生随意拿两支笔就可做同样的演示。演示过程中学生就能看出:晨昏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相应移动,而晨昏线的移动引起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此轻而易举就能让学生领悟地球公转的意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手动嘴动脑,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习中,一次性就能带动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在迎刃而解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三、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首先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是溢于言表的,是没有对学生的隔阂,也没有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以及恐惧。
四、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
五、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和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在新课程“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可以是组织学生看展览,也可以是同学的优秀作业的相互观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因为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模仿同学更胜于模仿老师。这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我们在课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赏,让他们一起讨论、评价,取长补短,这样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欣赏有的是课前的,也有课后的。我们更多的是在课堂中间组织学生观摩,因为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绘制过程和技巧,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调整,从而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这对拓宽思路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意义的。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以后的路还长,我的教学经验还是很不够的,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水平,我会继续探索、继续努力。著名教师李镇西曾经说过,教师“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我会以此为鉴的。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四
今年暑期国家教育部组织我们参加了为期12天的远程培训。通过这12天的学习,我对新课改满心期待而有心怀不安。
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但要把这个口号化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困难重重,压力很大。作为一线教师我今年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工作:
1、转认真学习课改理论,变教学理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现在的教学之中,为明年到来的课改做准备。
2、加快教师角色的转变,改变教学方式:明确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习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学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课程开发者。
3、学科知识的储备:新教材里有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教师自己在大学里没有学过或者没有重点学过,还有些知识是我们本来就已知的,甚至是很熟悉的,但是由于对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化,有些史实或者对有些史实的观点有了新的发展变化,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一些新的提法和传统的提法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绝然相反的,这也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更新我们的知识内存,今年教学工作十分繁重,很难有大块时间的空闲,去阅读大块的专著,那么利用小段的时间去了解一下历史专业科研前沿的信息我想是可以的。可以通过阅读《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史参》、《历史学习》等杂志,还可以登陆《中国史学网》、《历史在线》、《历史纵横》、《史海泛舟》《史海弄潮》等网站去学习去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4、取长补短,认真向同行专家请教,及时获得新思想。
对新的课程改革浪潮,我们肩负重任,就以这句话作为结束语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五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
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六
在当代社会,幸福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却常常困扰着人们。幸福树课程是一种培训项目,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幸福的真谛,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方法,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最近我参加了一期幸福树课程的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对幸福的定义和实践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段:对幸福的重新认识。
在课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对幸福的重新认识。我以前认为幸福就是财富和物质的满足,但在课程中我逐渐明白,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对自己内心需求的满足。财富只是外在因素,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内在的精神需求,就无法真正感受到幸福。因此,我开始更加关注内心的需求,尝试寻找自己真正所追求的幸福。
第三段:改变观念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老师强调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对幸福的认识是被社会和周围环境所左右的。我们追求外界认可、迎合他人的期待,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渴望。因此,改变观念成为提升幸福的关键。我开始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幸福,不再被别人的期待所左右,为自己设定幸福的标准,从而更加自主地追求幸福。
第四段:培养积极的心态。
幸福树课程还教会了我培养积极的心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积极的心态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课程中,老师教导我们如何在困难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如何寻找问题中的机会和价值。我开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再沉溺于消极情绪中,从而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加淡定从容、积极面对。这种积极心态也帮助我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五段:实践是关键。
最后,我认识到实践是提升幸福的关键。课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听理论,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实践所学。通过实践,我渐渐发现幸福的真谛并体会到幸福的力量。只有将幸福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从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因此,我决定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实践幸福树课程所教授的方法,让幸福成为我生活的常态。
总结:通过参加幸福树课程的培训,我对幸福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我明白了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状态,追求幸福需要改变观念、培养积极心态,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幸福树课程的参与让我意识到幸福是可以掌握的,只要用心去追寻,幸福就会不断陪伴着我们的人生旅程。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七
幸福是每个人都追寻的目标,而幸福树课程将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心灵的宁静。在参加了幸福树课程培训后,我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下面我将从课程内容、学习体验、实践过程、个人收获和未来计划五个方面,分享我的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幸福树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而全面。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学习到了许多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和技巧。课程内容包括情绪管理、认知调整、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获得更多的内心平静和满足感。同时,课程还引入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例如正念冥想、目标设定等,这些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幸福树课程的学习体验非常丰富而有趣。课程以互动式授课为主,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课程也设置了许多实践环节,例如情绪管理训练、人际关系辅导等,让我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内容,并获得直接的反馈和改善。
第三,幸福树课程的实践过程非常重要而有效。课程鼓励我们在课后进行积极的实践和应用,以提高我们在生活中的幸福感。这些实践包括每日记录gratitude,进行冥想,思考乐观的方面,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等。我特别喜欢课程带给我的这种实践与思考的机会,因为它帮助我更加自觉地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内心世界,并帮助我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第四,在这门课程中,我个人获得了很多收获。首先,我学会了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而不是被它们打败。这一点在我的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非常有帮助。其次,我学会了关注身边的美好,通过日常练习gratitude,我逐渐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从而拥有更多的幸福感。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如何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让我在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交往中更加融洽和愉悦。
最后,参加幸福树课程培训后,我也制定了一些未来的计划。首先,我打算坚持每日练习gratitude,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幸福感。其次,我将花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提升我们之间的关系质量。此外,我也计划积极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人获得更多的幸福。
总之,幸福树课程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课程内容、体验课程活动、实践所学知识,并获得个人收获,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追寻幸福,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八
新课程培训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新课程培训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新课程培训心得优秀7篇】,供你选择借鉴。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
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自20__年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更多。除了各级教师培训中接触最新观念和了解学科前沿,观摩其他老师研究成果外,学校组织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也为我们的常规教学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指导着我们每一次的教学活动。我们也因此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和收获,希望能够引起老师们共鸣。
一、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开发自身潜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遇。每一位教师在这场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们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寻求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是学英语的,担任地理教学,在知识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学经验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通过每周的教研活动以及自已的不断学习,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觉已经能基本胜任地理教学了。
二、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因材施教是一项古老的教育教学原则,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实施因材施教,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是学生适应教师的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重在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老师怎么教,活动过程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的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果教师只是凭空讲理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总是认为很难很难。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简单的道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分析出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用两根细铅丝绑成垂直状态,一根表示晨昏线,另一根用红线绕起来且可上下移动,表示直射光线。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晨昏线的相应移动。让所有学生随意拿两支笔就可做同样的演示。演示过程中学生就能看出:晨昏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相应移动,而晨昏线的移动引起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此轻而易举就能让学生领悟地球公转的意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手动嘴动脑,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习中,一次性就能带动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在迎刃而解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三、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首先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是溢于言表的,是没有对学生的隔阂,也没有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以及恐惧。
四、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
五、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和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在新课程“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可以是组织学生看展览,也可以是同学的优秀作业的相互观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因为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模仿同学更胜于模仿老师。这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我们在课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赏,让他们一起讨论、评价,取长补短,这样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欣赏有的是课前的,也有课后的。我们更多的是在课堂中间组织学生观摩,因为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绘制过程和技巧,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调整,从而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这对拓宽思路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意义的。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以后的路还长,我的教学经验还是很不够的,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水平,我会继续探索、继续努力。著名教师李镇西曾经说过,教师“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我会以此为鉴的。
通过几个月的培训,我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对新课改由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但对具体教学,还是首次,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前程,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也关系到我校的发展。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在千军万马争度独木桥的背景下,怎样平衡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怎样在新课改教学中,既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三年后高考升学率,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观念的的转变。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二、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赋予教师更多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被教师占领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理应受到重视。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让学生感受或接受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
3、使课堂形成最佳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热点新闻,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培训过程中认真观看了视频,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
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新课改要改变这一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倡导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这必须贯彻新理念,新思想。在课堂中贯彻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号。
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如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三维目标,则三维目标的定位会非常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围绕其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需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具备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达成,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何促成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则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这一知识的有用性,继而自主的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政治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我们脱离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情感教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情感教育毫无作用;如果我们把情感教育与课堂知识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并形成了全新的情感价值观,可谓事半而功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已经结束,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感慨很多。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新了思想,明白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短短的三天时间,收获很大。我把自己的经历说说,姑且作为梳理总结吧。
第一、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
第二、要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课标是授课的灵魂,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课标体现的思想。
第三、要做到“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首先,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讲,这是尤其要做到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教师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如何、智力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情感价值观怎样、生活环境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研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评价一个教师一节课效果如何,不能看教师讲得怎样、板书怎样,而主要看学生掌握的怎样。所以,我觉得教师要在诱导学生上下功夫。
第四、要全面提升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然而课堂驾驭能力不同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效大不一样。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师解决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从六月下旬开始,我参加了株洲市新课程通知培训,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规模、力度大。
“新课标”贯穿了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下几种意识。知识意识:教学的“有效知识”是知识与发展的结合点。发展性教学不是提高教学知识的总量,而是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课程意识:新的课程计划、标准不是教学惟一的资源;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取消了教学指导书、参考书。
学生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全方位的变化: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变化,领导、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教师生活、工作、思维方式的变化。要主动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革。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思想素质方面,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3、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构建教学的新飞跃。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在行动上不落实。否则,教学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新课改也会是穿新鞋走旧路,有声势没实效,最终只能陷于肤浅。
新课改涉及到诸多复杂关系,需要全方位地协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我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阔别一年后,在20_年的8月,因着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政治科教师新教程培训,我又回到了广州,在这个城市,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广州以其37度的高温让我感受她的热情。
华师变得更吸引人了,在校道上,我感觉好象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让我对此次培训之旅也多了一分感激。这份心情伴着我度过在多少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三天。
在华师培训的三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们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次课改借鉴了国外与港台地区高中公民、社会学科的改革经验,教材内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致力于学生社会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技能的形成,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它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现状,注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应用价值,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认识规划的能力培养。
按照这个思路,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部分设置为四个模块:
经济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经济头脑的人);。
政治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政治觉悟的人);。
文化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
生活与哲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思维的人)。
在这里,文化生活是新开设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玛雅文化之谜、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内涵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野观察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个模块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强的。
哲学与生活模块课程通过生活化的安排,体现哲学方法论的魅力。它以生活逻辑为基础,从活生生的事实、生活出发,寓哲学原理于生活之中,使原理不会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魅力。同时也加强了历史的眼光,在教程中渗透一些中外哲学史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选修则设了六个课程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本次课改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由于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每一学年在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的学分,目的在于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修课一般设在高一至高二,每学期开一门必修及相对应的一门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各开设一门选修)。
其次,本次课改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力求淡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学总量(每个模块只有36课时,只相当于现行教材的一半)。那么,在淡化概念的情况下,学生考试时是否还需要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呢?就这个问题,本人请教了经济生活教材作者、华师政法学院副教授陈友芳,陈教授非常肯定说在新一轮课改中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不下定义,不要求学生掌握,在考试中不要求使用政治术语,只要学生能做相应描述,即可给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脱出来。
此外,本次课改提出必须对高中学业成绩测验实行改革,并建议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测试加入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采用等级制评分,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本人认为,这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如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是否客观、采用等级制呈现测试结果是否合理、怎样评定、有何可行的操作程序等等,但如果不敢面对困难,不作尝试,恐怕任何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吧。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九
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如何获得幸福,成为许多人潜心探求的课题。近年来,幸福课程在学校中逐渐兴起,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在我参加幸福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体悟到幸福的真正意义,并找到了实现幸福的方法。以下是我对幸福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拥有。在幸福课程中,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物质并不是幸福的根本。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关注更加重要的东西。虽然富有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但长远来看,幸福却源于内心的满足和与他人的关系。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我开始学会用感恩的心态看待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发现我没有太多的嫉妒和不满情绪,相反,在关注他人的需求时,我会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其次,幸福来自于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幸福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心理调适的方法,例如积极思考、自我暗示和情绪转移等。通过这些方式,我了解到快乐和幸福并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我曾经认为幸福是他人赐予的,但现在我明白了幸福源自内心的力量。我学会了积极地面对困难与挑战,用乐观的心态来跨过难关。我也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足,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三,幸福与他人关系息息相关。在幸福课程中,我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于幸福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给予我们巨大的心理支持和满足感。因为这样的理念,我开始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分享彼此的喜悦和困惑。我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需求和倾诉自己的困扰,这样的沟通不仅帮助我解决问题,更加深了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幸福需要靠点滴积累。幸福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通过幸福日记和幸福行动来培养幸福感。每天记录自己的幸福瞬间,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幸福的感受,也能够让我们在遇到困扰时有更多正面的情绪来对抗。同时,进行积极的行动也是培养幸福感的有效方式,例如去帮助他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小而美的行动,我感受到了幸福感的不断积累,也明白了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争取。
最后,幸福源自内心的平和和自律。在幸福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通过冥想和放松来培养内心的平和与自律。通过冥想,我学会了专注于当下的瞬间,不再为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焦虑而烦恼。通过放松,我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再被外界的压力所左右。我发现,只有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下,我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而言之,参加幸福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地理解到幸福的真正意义,明白了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是源于内心的满足和与他人的关系。我学会了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自我调适来培养幸福感,通过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来感受更多的满足感。我也体会到幸福需要靠点滴的积累,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自律。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坚持这些心得体会,努力追求真正的幸福。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十
在我们不断追求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中,课程培训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职场人士,课程培训都能为我们提供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加各种课程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课程培训的意义,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课程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学习机会。在课程培训中,我们能接触到专业的培训师和知识储备丰富的教师。他们通过讲解、互动和实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课程培训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和机会。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互动,我们能够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其次,课程培训不仅提供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一些技能类课程培训中,我们不仅能够学到理论知识,还能够进行实操操作。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实际操作也能够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次Python编程课程中,我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实操项目,提高了我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我对编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课程培训也帮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发现潜力。在课程培训中,我们可能会与来自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同学一起学习,这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与他人的比较和交流,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的提升。同时,课程培训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潜力。通过了解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我们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观念,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机会。
最后,课程培训让我们不断更新和升级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通过参加各种课程培训,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知识领域。与此同时,课程培训也激发了我们的学习欲望和求知欲。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使自己保持在知识的前沿。
总之,课程培训对于我们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培训,我们能够开阔知识视野,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操操作,我们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和交流,我们能够认识到自身不足和潜力;通过不断更新知识,我们能够保持在知识的前沿。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课程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和进步。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十一
作为一个参与了幸福课程的学生,我惊喜地发现,这个课程并不仅仅是一堂普通的课程,它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及提升,更是一份真正的收获和体验,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幸福课程中获得的体验与感悟。
第一段:课程背景及目的。
幸福课程源于对于家庭、教育、职业的矛盾与失衡状态的反思和思考,目的在于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全面、科学、系统的幸福人生思维和生活方式。
第二段:感悟一:从幸福课程中得到心理辅导。
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并从实践中感受到了积极思想的力量及其对于自我、他人甚至是整个环境的影响。通过课程的引导,我们学会了如何把握自己的情绪,从而维护良好的内心状态。这些幸福的思考,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在世界的美好,更是提高了自我评价和信心。
第三段:感悟二:在幸福课程中得到人际关系指导。
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人际关系也是每一个人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环。幸福课程帮助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例如亲密朋友和工作伙伴。从幸福课程中,我们学到了关于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方式,并从实践操作中获得了更加舒适的交际技巧。学习后,我们会对彼此的关系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沟通,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点。
第四段:感悟三:在幸福课程中得到生活指导。
生活中的幸福,源自于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人事物的感受,正确认识自己的欲望、坚持自己的初心,认真生活、积极向上,遇到困难时推动自己不断前进。幸福课程让我们学到了这些技巧,帮助我们成长成了一个更懂得幸福的人,并成为不同意识的支持者和传播者。
第五段:结语。
总之,幸福课程让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和思考,这些学习和思考并不仅仅是功利性的,也是让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养分”。让我们更自觉地去看待自己的内在世界,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更好地满足生活的需要。最终,这些收获和体验将成为我们成长的最宝贵的财富。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十二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xxx、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作为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教师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让评价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将自我评价当成是一种知识的沉淀、反思,将他人的评价当成是对自己的肯定。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他们更加认真地投入与探究,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出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如何,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都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我们的数学课却处处存在多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现象,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无论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是错是对,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我们就应提倡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当然也并不是要学生天马行空,任意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全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最后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作为数学课教师应在评价方式与方法上采用多种手段,以达到学习的最优化。
理论学习与扎根课堂并不矛盾。有不少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高高在上,距离课堂实际太遥远,对课堂教学起不到具体的指导作用,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一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往往受他的意识理念所支配。新课程理念,相对一线教师是陌生的,实施新课程,必须进行理念翻新,并且入心研究,深刻领会其内涵精要。观念不变,理念不明,根本无法走进新课程。没有教育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即使用上新教材新教法,新理念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甚至发生曲解,如果遭遇坎坷,还会拿出老一套来拯救。所以有效地搞好理论学习,是进入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必须和比照旧大纲旧教材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舍弃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实施方向。我个人观点是:在聆听专家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解析之后,组织教师将本学科新旧课标与教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列出,进行比较研究。查阅网络、杂志等有关资料,吸收其他实验区新旧教材探索的成果,和本校的研究结果汇总一起,形成文字,记录下最初始的探索,为今后的正式实施准备宝贵的参照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教师的研究视野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
教师是课改培训的主体,无论何种方式的培训,只有深入教师心灵,激活教师的内在需求,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新课程“以人为本”,也包含着尊重教师自身的人格生命,所以在培训中,帮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课改的实施将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外在的培训也会内化为教师进修学习的需要。
总之,施教为学,全凭教师的敬业精神、学识水平和教学技艺。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和释放出来,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也才算真正实现的了教学目标,真正解放了自己。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十三
20xx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已经颁布,而化学课堂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达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主阵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思想导向,完善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高效完成化学知识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践行优秀思想理念,通过教学基本环节的精心塑造,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知识,推动化学课堂整体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基于此,文章主要从教学目标、知识内容、教学关系、学习方式四个方面谈一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依据新课标,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是课程学习的内涵体现,学生形成相应的核心素养,既是学习成效的体现,同时又能作用于后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我就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怎样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谈谈我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步表征。“核心素养”的界定意味着学校课程与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开启了新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教师在规划教学目标时应深刻认识每个学习主题对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整体设计教学目标避免生硬地照搬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例如,水的净化单元的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1、辨识蒸馏水与天然水。2、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煮沸和蒸馏这六种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化学实验的基本素养。3、通过对一杯浑浊的天然水进行净化的实验探究,学生认识净化水的各种方法与净化程度,4、通过参与水的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生活、生命、社会的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5、直观感受纯净水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目标1、2侧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目标3侧重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4、5侧重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一致性,支持学生学习目标,关注教学目标,系统性关注思维能力提升,关注生成性目标,并且实际上也蕴含了学习结果,检测方式与评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依据核心素养内涵、课程目标及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遵循“从单个知识点的识记到理解到应用”的认知路径。这种碎片化、点状式的教学,割裂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所谓的双基,却严重妨碍了核心素养的形成。而新课标重视大概念教学,大概念统领是新课标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理念。大概念教学是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现知识的整体性。单元整体教学突出知识建构过程,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性设计。而单元整体教学以整体的视角,充分考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整知识载体的基础上形成核心观念。而教师要完成单元教学设计,就要从课时视角向单元视角转变,立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重新组合教学内容,还要思考学生的认知逻辑障碍,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等。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基于核心素养来理解课程内容体系。核心素养内容化是课程内容的突出特点,每个学习主题的内容结构同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高度契合,全面反映落实化学课程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和课程目标。
在教学关系上,强调从教走向学,倡导学习方式变革,一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但是,整体而言教的本位意识和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推进教育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新课堂的首要任务。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学,教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没有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无异于缘木求鱼。核心素养不是外在于学生的知识符号,而是长在学生身上的品格能力,只能由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慢慢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的能动性、独立性、自主性越来越强的时候,就越来越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当然,教学乃有教之学,教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要融入、转化到学的过程之中,成为学生学的助力、支撑、导向。
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创立新型教学、实现核心素养的最实际的切入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应占据课堂的主要时空。学生学习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既可以是个体独立的,也可以是小组协作的,还可以是全班交流互动的。而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只有全力推进教与学的根本性调整,切实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长久之计。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听讲、理解、记忆、背诵、作业、考试”为主要活动的“双基”本位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中,收获的仅仅是所谓“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能。这种教学是一种“浅加工”的认识型的学习,它无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只有基于实践、通过实践的认识,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学科实践的育人方式中,学科知识往往是以情境、问题、任务、项目的方式进行“登山式”的呈现和推进,这样就倒逼着学生必须去经历、去参与、去探究、去完成、去创作,而不是简单的听、记、背、练。
学科实践强调“学科性”,要求用独特的学科方式学习学科,以化学的方式学习化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价值,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中还要适当增加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这对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价值,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教学。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自主研发跨学科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比如,教学溶液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设置溶液调配小实验,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教师先对溶液的相关知识做出讲解,然后设置配制溶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动手操作。这样一来,通过实际动手,学生就能对溶液的相关知识形成更加深人的理解。
总之,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科实践在学科学习中的核心地位,让学科实践成为学科教学的新常态。
结语:综上所述,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的学科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践行核心素养思想,落实先进的思想理念,制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推进大概念统领式的单元整体教学,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学为主,建立新型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构建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方式是新型教学的核心要义。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十四
幸福是人们一生追求的目标,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幸福,并掌握幸福的方式,许多学校开始开设幸福课程。近期,我在学校参与了一门幸福课程的学习,并从中受益匪浅。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寻找幸福,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人生观念。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并在实践中逐渐实现了自己的幸福。
首先,在这门幸福课程中,我学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课程的第一堂课,我们讨论了幸福的定义和特征。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幸福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觉,它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恩,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与关爱。通过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权力,我们很容易迷失幸福的本质,而这门课程帮助我重新认识到幸福的真正含义,使我学会了从内心寻找和经营幸福。
其次,在课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而这些困难和挫折往往给我们带来负面的情绪和痛苦。然而,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习到了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方法。我们探讨了坚持、积极思考和寻求支持的重要性。我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有勇敢面对它们,并从中吸取教训,我们才能成长并走向幸福。这门课程带给我了很多的启示和力量,使我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
第三,在课程中,我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人生观念。这门课程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追求幸福,还帮助我建立了一些重要的人生观念。我们学习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我也学到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合作,互相尊重和支持。这些人生观念的培养不仅使我在课程中取得了好的表现,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
第四,在实践中,我逐渐实现了自己的幸福。课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是通过实践来实现自己的幸福。我们参与了各种活动,如交流分享、团队合作和实践挑战。通过这些实践,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每当我在团队中取得成功,或者在挑战中克服困难时,我都会感受到一种满足感和快乐,这就是幸福给予我的礼物。
最后,这门幸福课程的学习使我从内心体会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并在实践中逐渐实现了自己的幸福。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明白了幸福不仅仅是外部条件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内心态度和观念的转变。我学会了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也学到了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通过这门课程,我迈出了追寻幸福的第一步,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实现更多的幸福。
热门幸福树课程培训心得大全(15篇)篇十五
第一段:
目前,社会上已经有不少机构开设了幸福课程,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和焦虑,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我也参加了这样的课程,对于一直想要改善自己心态的我来说,是一次很有收获的经历。
第二段:
在幸福课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愿望录”。我们在上课时要写下自己的愿望和梦想,然后就可以在许愿树上钉上自己的愿望卡片。这样,一旦我们遇到挫折或是身处艰难时,可以看到自己的愿望,更有动力和信心去追寻。
第三段:
此外,幸福课程中也提醒我们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保持心灵舒适。有的人深陷于身体上的疲惫和单调的工作中,而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因此,学习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自己的身体和内心都有好处。
第四段:
还有一件体验让我很受益。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呼吸练习和冥想练习,以此来平复心态。这样的训练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充分的调节,把繁杂的思维转化为空灵与自在。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放下心中烦恼,才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
第五段:
综合而言,学习幸福课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中我获得了许多的知识和技巧,让自己更能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同时,此次经历也让我进一步深入自己的内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所接触的关于幸福的课程,对我的生活起着不可思议的变化。我更了解自己,增强了自信,看到了过去看不到的东西,享受了生活的乐趣。作为一个注重自我发展和提升的人,我会继续坚持学习,创造持久的幸福感,过上更加充实、满足、快乐的人生,那将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