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教案模板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案模板范文的阅读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一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12.以。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谐音:
语嫣何其弱。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二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
(二)副词。
1.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三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四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五
文言虚词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也是重点。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梳理,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例句: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词义:(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5)连词,表转折。(6)连词,表递进。(7)连词,表修饰。(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9)连词,表承接。(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词义:(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6)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
词义:(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2)介词,相当于“于”,“在”。(3)(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8)句末语气 助词,表疑问。
例句: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词义:(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例句: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词义:(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词义:(1)副词,暂且、姑且。(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3)副词,将要。(4)复音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5)复音词,就像。(6)连词,表并列关系,又。(7)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例句:“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词义:(1)连词,表假设,如果。(2)指示代词,此,这个。(3)副词,表推测,好像。(4)第二人称代词,你。(5)连词,相当于“或”。(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例句:“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词义:(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词义:(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6)(7)动词,作为,做。(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例句: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词义:(1)(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5)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例句:“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词义:(1)名词,原因。(2)动词,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4)介词,把。(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谐音:
语嫣何其弱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六
店长不容易,努力还受气。
即当打火机,又当灭火器。
又是打气筒,又做出气筒。
随时要充电,还要把兵练。
店长是画家,愿景天天夸。
开门七件事,日复又一日。
清洁打头炮,整洁太必要。
晨会定基调,拼搏趁年少。
每天两分析,一定做笔记。
激励分正负,陈列要规范。
七事都复核,工作才做完。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七
虽然虚词这一试题形式出现较少,但是掌握虚词的应用对备考实词、语句表达、阅读理解的作用较大。因为考生可能通过题干中虚词比如关联词语的出现,来判断片段的主旨,语句的连贯性等。
虚词的数量很多,且用法灵活,无法一一掌握,最好是通过培养正确的语感来辨析。对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组、介词、连词、助词等。辨析虚词的使用,一要弄清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掌握某些易误虚词的常见用法;二要注意辨析易混易误用虚词的细微差别;三要注意关联性词语搭配使用的特点。虚词在考试中的运用主要就是连词和关联词的运用。
1.连词的运用。
在虚词的使用中“或”跟“和”容易混淆,“或”表示选择,多项择一。“和”表示联合,两项或几项兼有。“还是”和“或者”都表示选择,用在“无论、不管”一类词后,两者可以互换。
【例1】赵明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考理科?”
a.还是b.或者c.也是d.更是。
【答案】a。
【解析】“还是”和“或者”二者都可以表示选择关系。但“还是”含有疑问的口气,可以用在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问句中;而“或者”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该句中的“他”对考哪一科还存在疑问,拿不定主意,所以应选用“还是”。
2.关联词语的选用。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下文贯通起来,常用的词语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然而、可是、既然、只要、于是、因此等等。
【例2】无数的事实说明,()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a.只有……才b.只要……就。
c.只有……更d.只要……才。
【答案】a。
【解析】选项都是连词,表示条件关系。但“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缺少了前句的条件,就不能产生后句的结果;而“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具备了前句的条件,就一定能产生后句的结果。该句中“把全部身心……百折不回”与“攀登科学高峰”之间是必要条件关系,所以应选用“只有……才”。
3.虚词词性的运用。
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我们只有把握准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如:
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必须/必需)。
“必须”是副词,表示“一定要”;作状语,后面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必需”多作动词使用,表示“一定要有”“不可缺少”,可作谓语或定语。这里句子后面有动词“放弃”,填入的词语是状语成分,显然应当用“必须”。
4.虚词之间的搭配。
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搭配有一定规律,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如:
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宁可/宁愿)。
此题要求在“宁可”“宁愿”两个词语中选择,作为表示取舍关系的关联搭配是“宁可……不可……”或“宁愿……不愿……”。后面的句子用的是“不可”,从关联搭配的习惯来看,这里应当选择“宁可”。
【例3】(1)我们在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后,()应该思考教育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2)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么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只小船。
(3)他的动作完成得简直无可挑剔,()全体裁判员无一例外地对他亮出了满分。
a.进而况且以至b.进而何况以至。
c.从而况且以致d.从而何况以致。
【答案】b。
从文中来看,“后”“更”等词语都意味着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因此应该选“进而”。
“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追加理由,如“路不算远,况且还是快车,一定能准时赶到”。“还是快车”是对“路不算远”所以能“准时赶到”的'一个追加的理由。“何况”则表示意义更进一层。一般来说,“何况”和“况且”连接两个句子,表示递进关系时往往可以互换,其区别主要是后面接名词时表现不同,如“本国语文他都还没有学好,何况外国语文!”“老人晴天出门都很困难,何况雨天!”这里的“何况”就不能用“况且”。因此(2)中应该选择的词语是“何况”。
“以至”和“以致”主要涉及“至”和“致”的区分问题,“至”是“到”的意思,常常表示到达某个地方,到了某个时间或者达到某一程度;“致”是“引起、使达到”,常常表示“致使”等因果关系。一般来说“以致”所引起的结果常常是不好的。本文中的结果明显是好的,所以不能用“以致”。因此最佳答案为b项。
【例4】(1)进入这个单位后,他勤奋工作,每次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很快就得到领导及同事的()。
(2)由于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韩国人,比起其他同年龄的中学生来说,她很难自我()。
a.认同认可b.赞同认识。
c.认可认同d.赞同认同。
【答案】c。
【解析】认可,许可,承认。认同:(1)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2)承认,认可。赞同:赞成,同意。由题意可知,c为正确选项。
三、典型性虚词精录。
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
那么……那么、既……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但是、尽管……还、
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
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
取舍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八
1.做,作为,当成,成为。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九
3.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十
1.表示工具,可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三)助词。
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
可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七)连词。
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界限。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十一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到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置于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十二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十三
1.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5.被。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与,跟,同。
(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邹忌讽齐王纳谏》)。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十四
所谓“用法”,包括弄清(1)虚词的词性,(2)语法作用,(3)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中列出了18个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结合教材,认真归纳其各种义项和用法,从常用义和非常用义方面进行比较区别,掌握常用义,照顾特殊义。例如“之”字,作代词、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表前置宾语)是通常用法,而作动词“到”、“用”(如“之其所短”中的“之”)讲则是特殊义用法。
筛选文中的`信息。
近三年来,主要考查的是以写人为主的史传文,且题目一般是用6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的形式,要求考生选择全部表现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一组。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是,将6个句子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作出判断。如果是写事的文章,则要求从记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关系、事件的发展及其走向、故事的梗概等要素把握阅读对象。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十五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斥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十六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可译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十七
1.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用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模板18篇)篇十八
译为“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织》)。
(二)代词。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