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依据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大班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一
1.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分辨去区分不同的星球;以及相对太阳从近到远排列的位置。
2.能大胆、主见的表达出自己喜欢哪个星球,想去哪个星球玩。
3.孩子们动手用粉笔将飞船和想去旅行的星球连线。
4.培养幼儿的对宇宙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初步了解宇宙的小常识。
1.幼儿认识“地球”在宇宙是一颗星球的概念。
2.幼儿能记住行星的名字,哪个星离太阳最近。
1.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月球的图片,以颜色区分为主。
2.一只纸制的飞船模型玩具。
一、开始环节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1、让小朋友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球”上的一概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星球,有比地球大的,也有比地球小的。看图上不同颜色来辨别星球并叫出名字。
2、带出一架小飞船,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
二、基本环节
通过探索活动,引导让幼儿学会运用辨别颜色的方法来分析物体特点。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出看到的每个星球的颜色、相对地球大小、基本特点。
2、一起谈论各“星球”相对太阳排列顺序;哪颗星离太阳最近,地球位于哪里?
三、结束环节
乘“小飞船”去星球旅行(给幼儿粉笔将飞船与想去的星球连线)
1、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一开始说的:“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这个问题,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动手参与课堂活动。
2、 提问幼儿回答想和谁一起去。
教师小结:宇宙是很浩瀚的,充满奥秘。一下子让小朋友了解是很抽象的,像太阳、地球、月球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看得见的东西,但又无法“拿出来”给小朋友看,希望通过课堂游戏互动将此类物体由抽象转化成一个概念,令小朋友有一个好的初步认识。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宇宙很大,有好多星星,就像我们今天上课所说的内容,但是像地球那样能有美丽的花,漂亮的蝴蝶,高高的树木,涓涓的溪水却只有“地球”。从现在开始就要爱护一花一树,珍惜每一滴水,拒绝使用“白色垃圾”等等来环保地球。
1、反思备课:大班幼儿的年龄段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个性特征、思想有了较明显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理论对大班的幼儿起到一个启蒙引导,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启蒙”既简单明了又向良性发展。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抽象的事物转成概念,让班上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能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得到幼儿的接纳,也让幼儿有了情感发挥的自由空间。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毕竟教学活动的内容都是一些“看得见,却拿不上来”的物体。二维空间的教材,可能给幼儿思维发展带来一定限制。还需要在教育内容及其发展线索上改进。
(3)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定会存在个别的幼儿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清楚的理解,比如教师表示赞同时伸出手与幼儿击掌,幼儿反应不过来。这时教师要在活动参与内容上多进行解释和示范。用鼓励方式多与该幼儿互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主题活动语言连贯,主要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在玩乐中学习知识;在互动中是让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蒙发对宇宙的兴趣,更加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4、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教材上把图片换成玩具实体,并悬空按天体位置来摆放。多维空间的实物教学会让幼儿更感兴趣、更加容易接受。
小百科:广义的宇宙定义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狭义的宇宙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物质。“宇宙航行”的“宇宙”定义就是狭义的“宇宙”的定义,宇宙航行意思就是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航行。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二
1、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尝试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判断其过冬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激发对大自然中的动物的探索兴趣,能积极参与讨论和游戏活动。
头饰卡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1、板书课题:动物过冬。
2、倾听故事:《动物过冬》(略)3、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后,都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引导幼儿回答帮助幼儿理解储藏、迁徒、冬眠、换毛的词汇。)4、出示教学挂图。
(1)、图上都有哪些动物?
(2)、这些动物是以什么方式过冬的?
(3)、出示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卡片。
让幼儿加深对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储藏、迁徒、冬眠、换毛有一定的记忆。
(4)、领读、教读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
总结:熊和乌龟都是冬眠过冬的,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动物;蚂蚁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过冬的,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还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储食过冬的;因为天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鹂、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三
现在的儿童类药物多带有香甜的水果味,易误导孩子超量服用,孩子们在学会看量尺后,对刻度也很感兴趣,有时还会在吃药时说:“我吃15毫升。”因此我从幼儿的生活中生成了《神秘杯》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物品的探索兴趣,了解服药杯的作用并学习使用带刻度的杯子,让孩子们在帮助小动物送药的同时也知道自己要按量服药。教材难易程度适中,幼儿对此内容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案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也始终围绕我班子课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介入》,活动中主要从教师设置问题的直接介入及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的隐形介入这两方面着手。
1、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并体会刻度的作用。
2、教育幼儿正确服药,提高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良好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
难点定位:理解目测结果与杯子大小的关系
1、多媒体课件《神秘杯》
2、大小量杯若干、记录表、笔、药水等。
3、贴有小动物的一次杯子若干
第一环节:认识刻度杯
幼儿人手一个量杯有大有小,进行观察
2、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认识量杯上的数字、线条及单位ml
3、认识大小量杯的测量范围:看着上面的刻度,它最多可以量多少毫升,最少呢?
4、教师小结:对了,这些数字和线条就是量杯的刻度。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摒弃了繁琐、复杂的言语,采用直接开门见山的方式:出示量杯,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在幼儿的观察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围绕孩子的兴趣进行提问介入,逐一突破量杯上刻度的认识、单位的认识等。)
第二环节: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量杯
1、如果要喝20毫升的药,你会选什么量杯,谁来试一试?
请两名幼儿分别用大小量杯进行喂药。(使用视频转换仪,请大家一起检查并由老师来纠正。)
2、幼儿操作完后教师小结给动物喂药的方法:
(1)量杯要放在桌上,不能拿在手里
(2)在倒药时身体慢慢蹲下,小眼睛与刻度线齐平
(3)什么时候才倒好呢?就是药的水平面与刻度线齐平。
(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真真正正的学会使用刻度杯,我摒弃了以前的教师手把手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先引导幼儿先上前尝试操作,在操作中将自己遇到的难点及问题表述出来,再由老师和同伴一同商讨解决,真正让科学走到了孩子的身边。)
第三环节:引导幼儿体验杯子大小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第四环节:引导幼儿知道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杯子越小液面越高
教师小结:原来啊当液体一样多时,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杯子越小也,液面越高。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这难点,我通过语言的巧妙介入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同样是20ml的药在两个杯子里会不一样呢?”)
第五环节: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多种给小动物喂的方法
1、收到一封由动物园医生阿姨寄来的信,信上说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都感冒了,请小朋友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给小动物喂药。
2、出示药量表:看看要量表上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分别需要为多少毫升的药?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并记录多种给小猴喂药的方法。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给小猴喂药,我想小猴肯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5、幼儿分组操作
6、交流展示记录表
(设计意图: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激发幼儿更多的思维灵感,在操作前,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共同的操作示范,引导幼儿运用更多的方法给小猴喂药,在引导中我将操作要求逐一的渗透到其中,使幼儿在无形中感知了操作的要点,为幼儿的操作降低了难度。)
整个活动的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循序渐进,并围绕我班的子课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介入》。活动中主要从教师设置问题的直接介入及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的隐形介入这两方面着手。如:在问题的设置中我始终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灵活地修改和设计问题,如孩子发现了量杯上的刻度时,我及时的进一步引导幼儿加深认识“你们注意到了吗?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等语言,刺激了更多的孩子去细心观察,从而让更多的孩子也发现了量杯上更多的秘密,对量杯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材料的隐形介入中,我不断的进行调整,从一开始的采用大、中、小三种量杯,到二磨只采用中、小两种量杯到后来的在操作活动中同时采用大、小量杯,这让孩子在操作中真正做到了认识量杯并学会使用量杯,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四
1、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尝试归纳及区分。
2、知道水果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家长资源:事先联系幼儿妈妈。
2、幼儿对水果的外形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3、各种水果的图片。
一、说说水果
(价值分析:对活动感兴趣,了解各种水果的名称、功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了许多水果宝宝,看看都有谁?
2、你最喜欢吃哪些水果,为什么?
小结:原来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营养,外形也不一样,可以补充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
二、水果找家
(价值分析: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与特点,尝试归纳及区分。)
1、这些水果宝宝离开家已经很多天了,他们都很想回家了。让我们来把他们送回家吧。这里有三幢房子,第一幢房子是让有柄无叶的水果住的,第二幢房子是让有叶无柄的水果住的,第三幢房子是让既有叶又有柄的水果住的。
2、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哪些水果应该住在第一幢房子里?为什么?先跟自己好朋友说说。
3、哪些水果应该住在第二幢房子里?为什么?
4、哪些水果应该住在第三幢房子里?为什么?
5、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帮他们找到家的?
小结:小朋友们都帮这些水果找到了家,是根据它们对我们人类的不同的作用来找到他们的家的。我们还发现有些水果有两个家,像琵琶既可以住在第一幢房子里,也可以住在第三幢房子里,因为它既有叶又【大班体育教案 http:///daban/tiyu/】有柄。(其它的例子根据实际情况补充。)
三、画画找找
(价值分析:进一步拓展其他水果的特征并尝试归纳与区分。)
2、幼儿操作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五
1、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3、引发幼儿学习日历的兴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1、请家长帮助搜集各种挂历、台历、日历、年历卡等布置在教室中。
2、幼儿每人一个年历卡片、每组一个台历。
3、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
一、观察日历,探索日立的功用。
1、猜谜语,引出日历。
可提问幼儿:你是怎么才出来的?
2、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日历。
请幼儿说说:你还见过那哪些不同的日历。
小结:每页显示一日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周的叫周历,每页显示一月的叫月历,每页显示一年的叫年历。日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台历、年历卡等,现在又有了电子日历。
3、出示年历卡,了解年、月、季节的关系。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三个月是一个季节,共有四个季节。
4、学习查看日历。直到今天是几月几日,能在年历中找到当月,在月历中找到今天的日期,找到今天是星期几。
二、尝试使用年历卡,丰富生活经验。
1、找出自己和亲人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录,说一说自己和亲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年历卡上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
2、分别在年历卡上找出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的具体位置,并抢答是星期几,答对者可给与奖励小粘贴。
三、让幼儿知道时间过去不会再来,懂得珍惜时间。
提问交流:当天是星期几?明天又是几月几日?知道新的一天会代替过去的一天,新的一年会代替过去的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会再回来,我们应该过好每一天。
请幼儿打开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制作本月的月历。
大班科学活动《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
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 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小百科:日历是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六
1.了解蒸、煮、炸、煎、烤等烹饪方法,感受面食的多样性。
2.探索、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体验自制面食的乐趣。
3.了解面食的营养,喜欢吃面食。
1.幼儿已感知过面粉的特性。
2.面粉、和好的面团。
3.各种面食若干。
4.毛巾、水、抹布、盘子、碗、录音机、磁带、录像机、录像带等。
5.幼儿洗净双手。
一、回忆面粉的特性。
二、感知、探索面粉加水后的变化。
1.猜一猜:在面粉里加水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操作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
三、了解面食的烹饪方法及其营养。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烹饪方法
2.观看录像了解煎、炸、蒸、煮、烤等烹饪方法。
3.师幼共同总结归纳几种烹饪方法。
4.品尝各种面食。
5.教师简单介绍面食营养。
四、制作好吃的面食。
1.介绍辅助材料:果汁、樱桃等。
2.讨论:你想做什么面食?(引导幼儿从造型、口味、颜色等方面考虑。)
3.师幼共同制作面食。
4.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面食的烹饪方法,分类后送食堂加工。
午睡起床后和幼儿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面食。
让幼儿和家人一起去品尝各种各样的面食。
活动前建议先让幼儿感知面粉的特性。
此活动通过操作感知了面粉的特性;通过观看录像了解了面粉的许多烹饪方法;通过制作满足了孩子的创造欲望。整个活动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孩子们积极、主动,乐学、好学。整个环节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七
1、知识点:初步认识蜗轮、蜗杆,并了解其作用。
2、技能点:看图搭建“道闸”,通过搭建了解蜗轮、蜗杆在“道闸”中起到的作用。
3、情感、态度: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分组进行游戏,这样会让幼儿体验到团队合作,同时互相交流游戏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1、将有蜗轮、蜗杆的零件先给幼儿认识。
2、“道闸”游戏相关操作材料,齿轮游戏手册。
1、在游戏目标上,主要探究点在:让幼儿认识蜗轮、蜗杆,并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在道闸中所起的作用。
2、在游戏组织时 ,分组进行游戏。
3、重点:在蜗轮、蜗杆知识点上教师简单介绍给孩子即可。难点:第一在于搭建,希望幼儿独立看图搭建;第二在于经验的迁移。材料提供上,参与幼儿人手一份。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坐车的时候,有没有见过道闸(教师描绘出道闸的样子),让幼儿说出自己对道闸的看法,道闸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那我们也来做一个道闸好不好?引导幼儿对道闸的想象。
1、教师展示道闸教具。
2、展示过程中要介绍蜗轮、蜗杆,在道闸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1、幼儿分组进行操作。(4个人一组)
2、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提示与指导。要特别强调蜗轮、蜗杆的作用。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知道了蜗轮、蜗杆的作用,那想一想:蜗轮、蜗杆还能用来做什么?
通过“道闸”游戏让幼儿认识了蜗轮、蜗杆,并通过搭建知道了蜗轮、蜗杆在道闸中的作用。在游戏拓展中,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这样使幼儿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游戏方式,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游戏现象会有很深刻的理解。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八
1.激发探索光的兴趣。
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3.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用符号记录。
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以及各种玩具;“我的新发现”记录图、彩色笔、标志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
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各种颜色的布、纸。)
2.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小实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5.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我的发现”图表上。
分析:教师让幼儿在用手电筒和布、纸玩的过程中,自己去观察、比较、发现。尽管幼儿观察到的变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透过他们个体经验的整合,以及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完善,使探索的结果全面而细致。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具)
2.讨论:玩具、手电筒一齐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3.实验: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齐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仅颜色会变,形状也会变。
5.幼儿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并在“我的发现”图表上记录新发现。
分析:在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在幼儿猜测一实验一再猜测一再实验的矛盾冲突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有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师幼表演。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当灯光师,自己当小演员,一齐表演。
五、活动结束,幼儿快乐地离开大厅。
教师、幼儿、家长一齐寻找资源,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其他的材料后,光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
刚开始进行“彩光变变变”活动时,我和幼儿都遇到了不少问题。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实践、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
最初,教师一厢情愿地投放了手电筒、颜色鲜艳的皱纹纸,并预设幼儿会喜欢的活动过程,可结果让人失望,幼儿的兴趣只持续了十分钟,是什么原因呢我把遇到的问题请教听课的老师,期望透过群众的智慧给我一些启示。教师们推荐我不妨先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深层次地挖掘。于是我潜下心来观察思考,发现幼儿对“光”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因为我投放的材料太单一,幼儿很快发现了规律,才造成了活动的停滞。于是,我物色了超多能让手电筒光改变的材料,如糖纸、各色布、透明纸、水果泡沫网、雪花片等……亲自试验,试验结果出乎意料的成功。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不仅仅颜色变得鲜艳漂亮,形状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新发现使幼儿在新一轮的活动中感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事实证明,追随幼儿兴趣,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取有价值、有好处的点进行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透过自己的发现主动构建相关的知识经验。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九
"蛋"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在一次蛋壳粘贴活动时,有小朋友突然提出:"老师,这些蛋壳的颜色怎么不是一样的?有的上面还有花纹呢!蛋是从哪儿来的?里面有小宝宝吗"等等问题,有关蛋的话题由此引开了,于是,我设计了融知识、能力、情感于一体的关于蛋类的探索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主动关注周围事物,并激起他们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持续观察、探索的兴趣。这些,也正是新《纲要》在幼儿科学教育领域提出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本次活动中,我力图改变由老师统领全局的教学模式,通过师幼共同创设适宜的环境、收集熟悉的材料、营造利于探索的氛围,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充分互动中认识蛋,发现蛋之间的异同点,了解蛋的多样性和主要作用,而问题"蛋是从哪来的?哪些动物会生蛋?是不是所有的蛋里都有小宝宝?"又激起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孩子在这样无止境的探索中,便能不断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经验,这便是教育教学的价值所在。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蛋是各种各样的。
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表达对蛋的探索发现。
3、对探索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收集一些有关蛋的信息资料
2、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记录经验。
1、师幼共同布置一个"蛋类展览会"的环境,并提供图片、实物若干于科学角让幼儿自由地看、玩。
2、恐龙蛋、蜂鸟蛋模型各一个。
3、视频展示仪一台,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
一、参观"蛋类展览会"。
"小朋友,这里正在举办一个'蛋类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些什么蛋?它是怎样的?有没有你带来的蛋?也可以向朋友介绍一下。"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2、表达:你看到了什么蛋?它是怎样的?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蛋?
二、探索、了解蛋的异同点,知道蛋是各种各样的。
"这些蛋都是一样的吗?小朋友可以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找一找、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并把你们的方法和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
1、幼儿通过比较、观察,发现各种蛋之间的不同,并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
2、幼儿交流、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利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幼儿的记录图
a、你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b、谁也比了这些蛋?你有不同的发现吗?
c、谁用是和别人不同的方法?有什么新的发现?
教师应对幼儿的表达及时作出反应,表扬有创新表现的幼儿。
三、引导幼儿发现蛋的基本特征。
会滚、都有壳、易碎、里面都有蛋清和蛋黄等等,教师根据幼儿的认识并伴以演示,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蛋的基本特征。
四、丰富幼儿对蛋的认识,了解蛋的多样性。
除了这些蛋,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蛋?
a、让幼儿介绍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不同的蛋。
b、利用模型,向幼儿介绍一些特殊的蛋。
(世界上最大的蛋:恐龙蛋;最小的蛋:蜂鸟蛋)
1、了解蛋的用途。
蛋有什么用呢?动物妈妈为什么要生蛋呢?
(可以吃,煎、煮、炒等;动物妈妈生蛋是繁殖小宝宝。)
2、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们知道了蛋的很多知识,其实,蛋还有很多的秘密呢!哪些动物妈妈会生蛋?是不是所有的蛋里面都有小宝宝?海龟妈妈为什么要将蛋下在沙坑里,还要在上面盖上厚厚的沙子?小朋友可以再去找找资料,也可以请教大人,把你知道的记录下来,告诉大家。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十
1、感受不同味道,尝试运用图表记录,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了解各种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发展对食物的辨别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感受味道。
1、设置“味道王国”的情境,摆设各种味道的食品,如柠檬、糖果、山楂、咸鸭蛋、辣椒、咖啡、咸菜、苦瓜等。
2、为幼儿准备每桌一套分别装有白开水、白糖水、白醋、咖啡、白酒、盐水的品尝杯和品尝棉签。
3、味道记录表
一、出示各种表情,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请来一些表情宝宝,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表情图片)
2、这是甜宝宝,和甜宝宝打个招呼,看看甜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幼儿模仿表情)
二、品尝各种食品,感受不同味道。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味道王国”去,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请你们尝一尝,在品尝之前先洗洗手。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去品尝,在品尝的过程中,你要记住自己品尝的是哪一种食品,它是什么味道,把你尝到的味道记录下来,等一下大家说一说。(教师示范品尝的方法)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幼儿自由品尝食品味道)
2、组织幼儿谈自己品尝的感受。
三、通过操作感受,使幼儿了解舌头的品尝作用。
1、小朋友,咱们刚才品尝了那么多的味道,这些味道是怎么尝出来的?
2、下面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品尝杯,请小朋友再尝一尝,它们分别是什么,你是怎么尝出来的?(为幼儿提供实验材料,教师示范并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品尝)
3、小朋友告诉老师刚才你是怎样实验的?各种味道是靠什么品尝出来的?
4、小朋友真聪明,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舌头为什么会尝出味道呢?原来我们的舌头表面有许多小突起,这些突起叫味蕾,味道就是通过味蕾品尝出来的。别看我们的舌头不大,可是它的各个部位却有不同的分工。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头的两侧前端对咸味比较敏感,舌头两侧后端对酸味比较敏感,舌根对苦味和辣味比较敏感。
四、进行发散思维,了解更多的味道。
1、你还吃过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导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咸味道的东西。)
2、除了甜、咸、酸、苦,你还知道其它的味道吗?(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后甜、又酸又甜等。)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刚才咱们说出了许多的味道,下面咱们来做“小小调味师”来制作各种不同味道的饮料,看谁调的饮料味道美。(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出和别人不同的味道。)
小百科:味道一般意义上的味道指味觉,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等。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了解拱桥和平面桥的区别,体会桥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探索桥面承重的方法。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活动重难点:
了解拱桥和平面桥的区别。
通过实验思考并探索桥面承重的方法,体验造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我们造的纸桥。
1、观察讨论(用ppt记录)。
说说两座纸桥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记录。
幼:平面桥是直的拱桥是弯弯的(形状不一样)。
师:再来说说它们相同的地方。
幼:两个桥的距离一样。(桥墩距离一样)。
师:还有吗?
教师拿起纸比一比引导幼儿说:纸头一样的(两个桥面用的材料一样重叠在一起大小一样)。
2、猜猜想想。
引起幼儿猜想。
师:这两座桥的力气会一样吗?你支持哪一座桥?
是不是支持的人越多这座桥的力气就越大呢。
过渡:我们就来动脑动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索发现。
幼儿两人一桌面对面尝试用雪花片测量桥的力量。
1、讨论发现。
怎样才知道哪座桥的力气大?你是怎么做的`?
幼:拱桥是一个一个叠起来。
平面桥是一个一个平平的放的。
师:这样可以比吗?
幼:不能。因为两座桥都没有倒。
雪花片该怎么放才公平呢?
小结:雪花片摆放的位置是桥面上,摆放的方法是向上叠起来。
2、实验记录与结果。
3、再比一次两座桥的力气。
4、记录平面桥和拱桥上面的雪花片数量。
5、想想别人的记录和结果和你一样吗?
6、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哪座桥的力量大?
小结:拱桥的力量大。
三、观看视频,熟悉历史。
师: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造了很多的石拱桥。我们早就知道了拱桥的力量大。
1、幼儿观看视频。
2、不同桥面图片展示。
3、思考:既然拱桥的力气大,为什么到现在我们生活的大桥都是平平的呢?
生活中那么多平面桥敢不敢走?
小结:桥墩结实了,这是一个让平面桥更有力气的办法。
结束语:到底还有哪些办法能让我们生活的平面桥更坚固啊?我们自己去探索下好不好。其实呀造桥的工程师叔叔早就想出办法来了。
好!起立,跟后面的老师说再见。
反思:
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儿童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来进行活动,因而能给儿童提供更多的体验成功愉快的机会。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充裕的玩具和操作物,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延伸。当原有材料不能满足当前活动需要时,可以适时增添材料;当幼儿对某些新材料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提示或示范材料的玩法;当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认知范围内已玩尽,教师可以提醒或展示材料的多种玩法;当幼儿缺少材料时,教师可提供替代物的选择和建议,这样可以使幼儿增加许多玩法以及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幼儿自主活动的意识也会大大加强。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十二
1、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知道金属的材料能导电,塑料管,纸,毛线等材料不能导电。
3、简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1、电线,铜丝,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纸绳,电灯泡,电池。
2、记录表,笔,橡皮。教师自制道具。
一、教师表演“魔术”
1、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电池。
2、电池的两端一样吗?介绍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
二、实验一。
1、出示铜丝:它是什么?铜丝铜丝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出示纸绳:它是什么?纸绳纸绳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介绍记录表:在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在不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
4、幼儿操作实验,教师指导观察。
5、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和幼儿总结:金属材料能导电,所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毛线纸等材料不能导电。
三、结束部分:出示两根电线(一根两边露出铜线的,一根两边没有铜线的。)。
1、它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请幼儿实验。
2、教师总结:电线外面的塑料外衣是不能导电的,他是保护我们的,有了它我们就不容易触电。但即使这样,小朋友平时也不要随便去摸电线,电源插座。因为平时生活正的用电,电压很高是很危险的。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三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一)说说我认识的雨
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3.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1.参观材料: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
(1)幼儿参观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
幼儿自由探索
(1)可乐瓶降雨
(2)管小雨
(3)海绵雨
(4)树叶雨
(5)牙刷雨
(6)小手来降雨
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孩子们对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用手接雨,喜欢穿着雨具玩,喜欢雨敲打瓶子的声音,雨一停,他们就感到失落了。爱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在班级里准备了那么多制造雨的材料,在平时活动后或者午饭后的时间让孩子玩一玩水,降降雨,以满足他们活动的欲望。同时让他们了解花草树木也是需要水的,鼓励孩子用这些方法给小花小草浇浇水。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十四
片段一:
一一是我们班的孩子,平时在活动中他最喜欢到建构区玩了。今天他来到了建构室,一下子就跑到了大型木块积木的地方玩。瞧!他正在拼搭一座大桥。他把长条形的积木放在地上,一共连接了5块,然后将同伴拼搭好的汽车放在上面,嘴里还说着:“我造的大桥上面可以开汽车的,‘嘀嘀’。”他又要造一座了。我问他:“你造的是什么桥?”“高架桥。”“我看到的高架桥和你造的有点不一样,好象上面下面都可以开汽车的。”他想了想,说:“对的,上次我到上海去看到过的,好象有两层和三层的。这个很难的。”他有点迟疑。“没关系,我这里有图片的,你看。”我指着旁边的图片说。他一边看,一边开始动手了。
片段二:
今天的活动室可热闹了,一群大班的孩子正围着一座倒塌的大桥议论着:“这桥怎么老是倒下来啊!”“这里搭的太长了。”一个孩子指这中间的积木说。“拿掉一块试试。”他们抽掉了一块积木,还是不行,有掉下来了。“在下面加一个吧!”一个孩子拿来了一块小积木放在下面,大概是太薄的缘故,支撑不住还是倒下了。“哎呀”有几个孩子有点不耐烦了。我走过去拿起刚才的小积木放到下面,手没有松开,说:“瞧,现在不是行了吗?”“可是你是用手的啊,放了还是会倒的。”“那么怎么样让它稳稳的站住呢?”“再加一块试试。”有人提议。迅速拿来了积木放好,有点晃,但是没有倒下来。又有人拿来一块,放上去后大桥稳稳的站在那里了。“成功咯!”孩子们的兴奋无以言比。
分析:
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可见幼儿的构造水平,正是通过环境的作用来发展的。通过环境的观察,创设,寻找创作的多种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观察物体的大小,颜色,方位等,并且进行分辨和记忆,在运用一些建构材料来再现。结构游戏是头脑表象再现的一种活动,因此,孩子先要对事物有所了解,如果孩子对于所要构建的东西一无所知,从来没有看见过,接触过,那又何来创造,想象呢?在片段一中当老师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后,就是充分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回忆以往看到的东西,然后再提供图片,加深孩子的对于事物的了解,从而让孩子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来再现。教师在此的作用就是提供丰富的环境材料以支持孩子的构建行为。
发现和探索在孩子的学习历程中非常重要,也非常珍贵。建构游戏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发现――探索――解决这一过程而展开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介入指导就是一个关键问题。在片段二中孩子们解决问题有了困难,有的要放弃了,在此时老师介入了活动,运用动作来提示孩子引导他们发现解决的方法。老师的指导适可而止,以启而有发、即可退出为宜,这样有助于既体现幼儿游戏中主体的地位,满足幼儿游戏体验的需要,又推动了幼儿游戏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幼儿的和谐发展。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十五
认识钟面,学会区分整点、半点。
幼儿教学用书《钟点》。
理解短针、长针的作用。
认识整点和半点
1、倾听钟声,引出话题:
教师用布遮住的小闹钟,让幼儿猜一猜。
——“猜猜布里遮住的是什么?”
听听说说,揭示答案。
——“让我们安静下来,一起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认识钟:
认识钟面,知道短针、长针的名称和作用。
——“钟面上有什么?”
教师拨动时针和分针,强化幼儿对钟面的认识。
幼儿和教师互报钟点。
——“中午11:00,小朋友要吃饭了,请你拨到11:00。”
“下午2:30,小朋友起床了,请你拨到2:30。”
3、熟悉钟:
教师说出吃饭、运动、睡觉的时间,幼儿按要求拨出钟面相应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幼儿自由练习。
活动二: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活动:快乐的一天
请你在钟面上画出相应的时间。
按时间拨指针。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十六
1.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同时知道2月是个特殊的月份,只有28或20天。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看年历,知道年历上每个部分所包含的意义。
3.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同时启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白板课件一份,人手一份年历纸
一、白板上出示新年老人,引出话题
师:播放新年好的背景音乐,激起幼儿兴趣,你们猜这是谁呀?(幼儿猜测)
师:这是新年老爷爷,他有12个调皮的娃娃,可是现在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我们一起来帮新年老爷爷找一找好吗?(运用透视工具和小朋友一起寻找)
二、通过操作,认识年历的组成
1.认识月份娃娃。
出示第三张页面。请幼儿观察月份娃娃排队的规律,说说自己的见解。
师:为什么他们要站的这么整齐,而且都要按照新年老爷爷规定的位置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运用,让幼儿感知月份娃娃逐渐淡化而年历逐渐出现的过程)
师:唉~这些娃娃排好队后变成什么啦?(幼儿回答)
师:一起排好队后就变成了一张年历了,所以呀新年老爷爷的这些娃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月份娃娃。而且他们是从小到大排好队的。我们一起说一遍吧。
2.认识大月和小月以及知道2月份的特殊性。
师:那为什么这些月份娃娃会穿上不同的衣服而且要按照规定的位置排好队呢?我们来看一下他们身上穿的数字衣服就知道了。(出示第四张页面)引导幼儿发现绿色月份娃娃身上的数字衣服是1~31,而红色月份娃娃身上的数字衣服是1~30,最后感知黄色月份娃娃身上的数字衣服只有1~28。
师:所以新年老爷爷还给穿不同颜色衣服的月份娃娃取了个名字,数字是1~31的就叫大月,说明这个月有31天,就是穿绿色衣服的,我们一起看看是哪几个月份呢?那么把数字是1~30的叫做小月,说明这些月份只有30天,就是穿红色衣服的,我们一起来说说是哪几个月份。
师:黄色衣服的月份娃娃呀最特别,数字只有1~28,有时候呢也会是1~29,我们看看今年的二月份是1~几呢?幼儿说出。
师:这么多的大月小月排在一起,要是我们身边没有年历怎么知道大月小月呢?老师有个好方法。
出示页面五:请小朋友把这边的手(右手)拿出来,握紧拳头,然后点数月份,骨头高起来的月份呢就是大月,凹进去的地方呢就是小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这个方法到底准不准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现在是4月份请小朋友数一数,他是大月还是小月。幼儿点数拳头。点好后回答。
师:到底对不对呢?教师点拳头表示四月份的位置,弹出4月份的的月历,请幼儿验证对不对。
3、认识星期。
幼:数字,红色,黑色的幼:有大写数字,还有字……师:那为什么数字会有两种颜色呢?想不想知道里面的小秘密啊?幼儿:想。
教师点击红色数字部分,出来快乐的星期天的图片。原来呀,这些红色数字表示什么呀?(表示是休息日,星期六星期天)我们一起来找找这个月哪些天是星期六?哪些天是星期日呢?幼儿自主寻找讲述。
师:这个月呀,我们还过了一个节日,有谁知道是什么节日?是几号呢?
幼:清明节,4曰5号师:是吗?那你来找找4月5号在哪里?你点一下这一天,看看会出来什么?幼儿点击4月5号处。
2023年大班科学造桥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七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实物投影仪。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1、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3、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4、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5、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