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调研报告是企业和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调研报告范文中的结论和建议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前瞻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一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按照市爱国卫生委员会的具体要求,受市xx局委托,我处迅速组织力量,落于20xx年8月24日至26日对城区范围内的26个商品市场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查,总的来看,环境卫生工作有喜有忧,但形势不容乐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现状。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积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xx大市尝xx大市尝xx大市尝xx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人。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场1家,占3.8%。空壳市场1家,占3.8%。4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xx局南侧)马路市场(未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如xx市尝xx市尝xx市场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应的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每年从收取的门面、摊位和卫生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聘请了专门的保洁员,并做到每天对场地、厕所、排水沟、家禽屠宰场地等卫生角落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及时得到清运。xx区市场服务中心为改变市场环境卫生,先后对xxx市尝xxx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级。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场由于没有人员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环卫硬件设施,业主自发组织请人打扫卫生。如xxx农贸市场,该市场已整体拍卖,正在改建,原来业主自发组织对市场内环境进行清扫。还有xxx建材市场,该市场原属区农委管辖,由于建筑商离开,致使物业无人管理,业主也是自发组织请人对场地卫生进行打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商品市场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场周边发展不平衡,易受影响;四是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五是绿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数商品市场没有绿化带;六是个别商品市场环境卫生服务工作走过尝标准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七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八是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理健康证的不多;九是多个商品市场防尘防蝇设施为零;十是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有被盗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建议有关部门对南贸西街马路市场坚决予于取缔,彻底清除城区内的卫生死角,同时就近规划兴建一个农贸市场,以方便这一带的居民生活。
(七)、建议市政府从每年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的改造和建设,使我市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真正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一种组织形式,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消息、服务产销、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人民群众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商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20xx年,全省商品交易市场2597个,总摊位数55.48万个,营业面积1834.20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3543.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20个,总摊位数19.84万个,营业面积1036.78万平方米、成交额2969.65亿元,分别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12.32%、35.76%、56.52%、73.81%。
(一)大型市场规模扩展,发展迅速。据统计,我省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市场96家,占全部市场个数的3%,实现成交额2465.71亿元,占全部市场总成交额的81.4%。其中,5-10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有46家;10-10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44家;10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家,分别是:长沙市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大市场、湖南钢材大市场、湖南高桥大市场、湖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场、中南汽车世界大中南汽车贸易公司、湖南九华钢材物流园。全省商品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130.15亿元,增长25.6%。1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219.59亿元,增长25.9%。显示出湖南大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明显。
(二)市场门类齐全,专业市场占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市场,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为辅,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全省2597个商品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586个,商品成交额为1359.18亿元,占比38.36%。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71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88个,其它综合市场777个。专业市场1011个,商品成交额为2184.25亿元,占比61.64%。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21个,商品成交额为1011.11亿元,占比37.8%。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4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26个。专业市场达199个,商品成交额为1958.54亿元,占比62.2%;从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看,专业市场比重均较高,分别为56.5%、70.2%和66%。
(三)批零市场竞相发展,批发市场为主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由于内部资源的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xx年,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172个,较20xx年增加25个;以零售市场为主的市场有148个,较20xx年增加32个;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2248.46亿元,零售市场实现成交额721.20亿元,分别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75.7%和24.3%,批发市场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重较20xx年提高7.7个百分点。
(四)长株潭地区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从市场分布看,20xx年,长株潭三市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29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968.34亿元,分别占全省同期市场总数的40.3%和市场成交总额的66.3%,市场的集中度及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处于西部地区的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和永州等五个市州共有亿元市场72个,占市场总数的22.5%;实现成交额451.88亿元,仅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5.2%。
二、我省商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环境加速改善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商品交易都呈现平稳上涨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一)商业网点规划滞后,且实施难度大。多年来,由于商业网点规划缺乏上位法支持,且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导致规划得不到落实。商品市场项目随意上马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项目缺少科学论证,或者是不经过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就立项上马。商业项目雷同,特色不突出,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而在新开发区、城郊结合部,商品市场的规划建设则不能很好的满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在城区,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郊近来兴建的大型专业市场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二)市场整体辐射能力较弱,竞争压力加大。全省商品市场发展结构不够平衡,商品市场总体水平不高,各专业市场的扩张受到制约,商品辐射面不广。同时,各市场之间的行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与市场之间经营的商品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发展空间难以做大。20xx年,从全省亿元市场经营的商品分类看,以简单、初级、低档的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鞋帽类和农副产品为主的亿元市场达140家,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带动周边小企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并且同一个市场内的商品相似性较大,产品结构单一,由于技术含量低,缺乏协调,因此同一市场内的商户的竞争压力较大。再者,基于当地产业发展起来的市场,还存在着与竞争范围内其他市场的竞争,竞争压力较大。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三)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对薄弱。目前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大小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商品交易市场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个别市场处于放任自流的现象,致使许多摊位摆设杂乱,经营环境差,违法违章行为比较普遍。特别是部分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严重危害和威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许多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随意性很大,许多违规经营的情况以罚代管。消费者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交易市场的信心,影响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
(五)新型业态对商品市场冲击大。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店及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它们运用配送、代理制等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和规范化流通运作模式,在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对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市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大流通意识。流通活,百业兴。商品交易市场是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是广大企业产品销售与原材料采购的重要渠道,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引导群众消费、促进商品生产、活跃商贸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素质性、结构性因素影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面临规划引导不够、创新能力不足、转型提升缓慢等问题,又受到连锁卖场、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流通模式和省外部分新型交易市场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好地发挥其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化规划意识。规划是发展蓝图。好的规划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统筹性、法定性、稳定性,使空间与产业得以有效拓展和发展。我省要改变商品市场散、小、品质不高的格局,必须要强化规划意识。三是强化开拓意识。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湖北、浙江等地商品市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思想解解放,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利、放权、给政策,既要大胆又要大度。
(二)突出三个抓手。一是抓规划引导。要放眼长远,着眼全省、全国,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的总体目标,将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时要依托现有主题市场、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总体要求,通过市场布局和调整带动城市经济产业布局的优化,充分考虑商品市场集群化,形成“大市场、大商圈”的格局。二是抓战略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为突破口,突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市场的建设培育,把重点市场建成上规模、高品位、配套全、设施优,集商品交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博览、品牌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三是抓提质改造。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支持现在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进行提质改造,不断提高完善市场配套设施,提升市场档次;支持将现有分散的小规模同类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向市场集群化发展,增强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三)提高五种能力。
一是提高市场创新能力。引导重点市场创新交易手段和营销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积极推进连锁经营、仓储式平价批发、代理、经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建立信息咨询、共同代理、展销展示、配送服务等现代市场功能,把重点骨干市场培育成商品集散中心、商品展示中心、商务活动中心、技术交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产业引导中心。建立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集仓储、物流配送、旅游购物、流行趋势发布于一体的市场服务综合体。强化市场助推产业发展功能,依托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探索市场与产业集群合作机制,提供市场实时动态信息,推动众多服务市场的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提高市场信息化能力。加强规划和引导,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有机融合。加快建设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查询公告系统、联网监测监管系统等。鼓励发展适合商品交易市场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模式,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的应用,完善交易支付安全认证、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鼓励主动对接网上市场,积极培育和引进网商,使商品交易市场成为网商采购平台和实物体验平台。鼓励加快建立支付、信用查询、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市场软实力。
三是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积极完善流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的制定、宣传与实施力度。启动集贸市场管理办法修编程序,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建立适应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对市场上市食品、农产品、重要商品的可追溯管理。建立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实行部门联合执法,精简执法检查,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制定不同类型市场的管理服务标准,鼓励市场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建立有资质、有品牌的市场管理公司,打造专业的市场运营管理团队,对市场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鼓励专业的市场管理公司做大做强,通过输出专业管理、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提高市场创品牌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加强市场品牌注册、经营、管理与宣传,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指导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尽快注册服务商标、防御商标等;鼓励市场注册集体商标等,并授权经营户使用;积极支持市场争创驰名商标、省商标、省知名商号,提升品牌知名度;鼓励品牌企业在市场设立总经销、总代理、特约经销等,提高市场上市商品品牌率。
五是提高市场主体综合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举办者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途径,增强资本实力,提高市场改造提升、对外拓展、兼并收购的能力;鼓励现有品牌市场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兼并、整合现在各类市场资源,培养组建市场集团公司,采取连锁化、超市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推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四)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有关部门组织,定期的会商制度,统筹协调流通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按照分工明确、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对重大项目,要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项目量身定做服务措施、优惠政策、解决建设难题。
二是要素保障。建设大型市场集群,的要素瓶颈就是土地供应问题。要借鉴武汉汉口北商贸枢纽区的做法,以园区的方式、价格为大型商品市场集群项目供用地。此外,政府应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织人才培训等措施,为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
三是机制保障。首先要完善规划落实机制,将商业网点规划纳人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其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规划部门在制定地块详规是要征询商务部门的意见等机制。其次要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要组织专门班子,开放“绿色通道”,为项目开工、开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政务服务。
(五)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要加强财税扶持。各地要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补贴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积极支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要从培育市场的角度出发,在市场试营业期给予税费减免。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搭建商品交易市场金融合作与资本运营平台,拓展商品交易市场融资渠道,构建有利于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市场经营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在市场增设服务网点,推动银行卡、电子支付业务等在市场的应用,为市场经营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大省、商品市场建设强省,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引人注目。3月13日至16日,谢建辉厅长、吴宜彪副厅长率有关处室及部分市州商务局负责同志一行,赴山东临沂、潍坊两地学习调研,拜访了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实地考察了临沂立晨物流有限公司、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潍坊市食品谷、潍坊百货集团物流配送中心、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等企业和项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流通强省,经济总量大,市场体系完善,特别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20xx年,山东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75万亿元。20xx年青岛、济南、烟台、临沂、潍坊、淄博六市零售额突破千亿元,其中青岛、济南突破2016亿元。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达到1.54万个,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达到783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555个,交易额达1.62万亿元。流通业增加值、吸纳就业和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均居第三产业首位。考察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山东省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注重主体培育、载体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正在进入一个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新时期,临沂、潍坊等地市场建设发展理念之新、创新意识之强、市场与政府作用协调之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专业化程度高。在考察中,我们不仅惊异于山东市场数量的庞大,更感叹其极高的市场专业化程度,尤其是有“中国市场名城”美誉的临沂。有别于常见的综合性交易市场,在临沂,大到建材、家电、机械设备,小到铅笔、袜子、胶带,都设有专门的批发交易市场。各种专业市场分门别类,接踵林立,形成庞大的市场群,由此带来的集聚效应为临沂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效果。目前临沂市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01个,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20多个国家(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和地区,20xx年临沂商城实现商品交易额1772亿元。商城经营产品多达6万个品牌,涵盖小商品、五金、建材、板材、园林机械、劳保用品等27大类,基本覆盖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门类。
2.市场化程度高。在建设市场的过程中不少同志常常感慨政府部门不知该如何定位,面临“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山东省在这方面有好的经验。各地在市场建设上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市场为主”的原则,其商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临沂商城、潍坊市食品谷、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等大型项目,政府不直接投资,只在用地、交通、环境等方面加以规划,前三年大幅让利,地方税收和规费基本都返还给企业,大力招商引入民营资本建设市场。而市场的建设以及建成后的运营都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政府仅仅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被临沂市民所津津乐道的“五先五后”的临沂经验,则更具体的诠释了临沂市场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原因所在。这“五先五后”即:一是先成市后建场。即在传统集贸市场或群众自发形成市场的地方建市场。二是先繁荣后规范。市场开业之初,允许业户“先上车后买票”,经营一段时间再办理手续,并逐步规范其经营行为,以市养市。三是先综合后分离。将市场内具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商品,从原来的市场中分离出来,新建专业市场。四是先分散后集中。把分散在各处、经营户较多、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行业集中起来新建市场,依此方式先后建起了日化、副食品、汽车零配件、建材等批发交易区。五是先简易后提高。根据需要和市场繁荣的程度以及经营者的承受能力,逐步向建设高档次市场的方向发展。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带来了商业繁荣和市场兴盛,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市场的公益性和政府的调控手段,如何在二者之间达成平衡,这也是我们所共同面对和需要破解的新课题。
3.集约化程度高。在项目建设上注重规模效益,重视产业集聚,实现集群发展。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潍坊市食品谷、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都摒弃了传统项目的单一功能,而是形成集展示、交易、加工、仓储、配送、办公以及生活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多业态集聚的超大型园区。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即是寿光市政府进行产业整合的工程,园区占地总面积就高达3000亩,总投资达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可以提供了数千个商业机会和近万个人才岗位。园区包括蔬菜果品交易区、蔬菜电子商务交易区、农资交易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及配套服务区六大功能区。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项目的建设,推动寿光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寿光蔬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寿光形成一个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效应,极大的推动寿光的经济发展。而这种复合型、多功能大型园区的建设,既实现了产业集聚,带动上下游产业互通联动;又形成了规模效应,多个业态组团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更高。
4.配套化程度高。物流配套是商品市场发展的依托。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其农产品物流水平很高。20xx年,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5245.9亿元。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国内处于地位,拥有350多万吨冷库、140家冷链物流企业,低温储运能力超过400多万吨,占全国的45.5%。果菜、肉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19%、16%和13%左右。强大的物流能力支撑农产品市场迅速发展,而日益壮大的市场又为物流企业带来货源,促进物流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从而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流通效率,实现互惠双赢。同时,山东也非常注重应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市场。注重电子信息技术在市场各个环节的应用,实现市场管理信息化、交易网络化、结算电子化,鼓励和支持专业市场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自建平台等方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如潍坊家政服务中心,就通过搭建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综合性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商户,构建网络,可以实现线上订货,线下配送,服务对象涵盖各行各业,真正实现惠民、便民。
二、湖南与山东的差距。
应当看到,尽管目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尚处在起步阶段,大项目不多,发展方向不明,自然禀赋条件和规模成本效益都面临诸多压力,但理念、思路上的差距是最主要的。
1.思想观念上有差距。与山东相比,我省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对商贸物流、市场流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只注重生产,而忽视流通的传统观念急待转变。没有流通市场和商贸物流的发展,我省的经济发展就难以摆脱“土货难出、外货难进”的尴尬局面。没有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的带动,我省的农业生产就难以实现产业升级,规模提升。根据测算,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0.13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03个百分点,并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山东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正得益于以流通促生产的总体战略;得益于以潍坊、临沂以及聊城三大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骨干,各地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为补充,覆盖全省及周边地区、辐射全国的农产品“产地+集散”批发市场集群;得益于现代化、高效率、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建设。正是受益于市场流通带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使政府让利、工业让地、社会让路的市场优先发展、商贸放水养鱼、流通带动产业的经济模式成为各级政府领导和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识。
2.整体规划上有差距。山东各地都非常注重规划的引导作用。在临沂我们专程参观了临沂城市规划展,大到城市总体功能分区,小到城市商业网点布局,临沂市都聘请专家团队经过科学论证,制定了完整的规划蓝图。临沂市还专门把商务主管部门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建立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采取规划约束下严格配套建设、政府部门购买、产权置换、租金补贴等多种措施,落实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10%的政策规定。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规划,按进度扎实推进,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项目冲突。而我省目前还没有流通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也缺乏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更谈不上商品市场网点规划商务部门一票否决制。
3.政策引导上有差距。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xx】19号),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商贸流通业在用地、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增加商贸流通用地比例。城市改造建设中应优先配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交易市场、零售卖场等商业设施,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设施,各级政府应重点支持。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参照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对待。“十二五”时期,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按30%的规模,专项用于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总部设在山东省的跨区域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可申请实行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同时,山东省狠抓政策落实,并进行专项督察。以名成集团建设的中国食品谷•中凯冷链物流园项目为例,潍坊市政府虽然没有直接投资,但以28万/亩的略高于工业用地的价格向名成集团转让土地1120亩,同时承诺三年之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全额返还。通过这些优惠政策吸引名成集团为潍坊带来直接投资4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拥有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60万吨容量冷库群的综合性、现代化、一站式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我省在政策的制定及落实上,尚有待加强。
4.骨干企业培植上有差距。山东省非常重视培植骨干企业,并注重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目前山东全省有销售额过50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53家,过百亿的6家,11家企业入选全国连锁百强。山东一方面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充分发挥资本运作、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优势,以资产、品牌、管理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业态相同、商圈相叠、实力相近的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培养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临沂市,我们了解到,临沂商城之所以得以兴旺,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临沂本地发达的第三方物流的支持。临沂市政府通过扶植立晨、荣庆、金兰、天源等一批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临沂物流业发展,降低了物流成本,使临沂成为囊括鲁南苏北、辐射全国的商品集散地,包括济南在内的周边城市货物都要到临沂集散周转,极大的带动了整个临沂市的流通业发展。仅临沂立晨物流有限公司一家,就可以调用运输车辆2016余辆,形成了覆盖全国23个省份的运输网络,并拥有仓储总面积24.89万平方米,总量在山东省位居前列,年运输货物总价值超千亿元。而我省在骨干企业的培植方面,缺乏政策支持。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植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5.市场建设上有差距。山东省现有商品交易市场783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555个,经营面积3650万平方米,摊位总数38.4万个。20xx年山东省对全省2016家商品市场进行实地调查,仅这2016个市场就完成商品交易额1.62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7424亿元。而我省现有商品交易市场258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290个,经营面积1651万平方米,摊位总数56.2万个,年交易额2573.5亿元。从这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省在市场数量、市场规模以及年交易额上的差距。而山东商品交易市场的专业化细分以及市场集聚布局,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仅临沂市中心城区就集聚了101家专业批发市场,以西郊批发市场为中心,中心集聚倾向明显。这种专业细分和市场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临沂商品交易市场一年的商品交易额就高达1772亿元,达到我省全年市场交易额的68.9%。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几点建议。
1.坚持做好整体规划。临沂市的发展经验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做好规划,把商务主管部门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建立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而我省的流通产业要得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好整体规划。我们要认真调研,根据我省省情,紧扣我省商贸流通实际和发展趋势,紧紧依靠基层和企业的创造性,适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科学制定《流通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湘菜、湘酒、居民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城建、规划、国土、发改等部门加强沟通交流,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尤其是要推进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发展规划同步。
2.高位推动,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成立高层次现代流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流通工作中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对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进行目标考核。按照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基层人员和经费保障。
3.做好典型示范,抓好项目带动。近年来,通过我们积极争取,我省先后被列为全国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项目试点省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省份、屠宰厂(场)标准化改造试点省份、品牌促进体系建设示范省试点项目、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长沙市被列入现代服务业建设试点和中小商贸服务平台项目试点,娄底市被列入再生资源试点。我们要把握好这些试点机会,以项目为抓手,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在农产品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服务业等方面打造亮点,形成突破,做好典型示范,带动全省商贸流通大发展。
4.集中政策重点推进。各个内贸处室加强联动,认真梳理近年国家和省里一系列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集中政策投放到优势项目上,并加强督查,确保落实。整合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集中财力解决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加强公益性流通设施建设。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培植区域性辐射企业,扶植商贸物流龙头企业、打造区域性骨干市场。
5.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一是加快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加快资源整合,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有实力的国内外商业巨头落户湖南投资创业。培育发展步步高、友阿集团、万商红、大汉物流、快乐购、湖南国药、老百姓、长沙马王堆、红星集团、万容科技等20家年销售额过100亿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二是大力支持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扶持和促进中小微商贸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其便利消费、繁荣市场、吸纳就业的作用。三是着力打造商贸流通企业品牌。重点培育一批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品牌企业,在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物流业打造一批品牌企业,鼓励“老字号”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流通企业培育驰名商标和商标品牌营销。为湖南产品做好市场开拓,精心组织实施“名品进名店”和“湘品出湘”工作,打造湖南特色产品品牌。
6.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瞄准前沿、高位起步、多点支持、高效运营,创新流通方式,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扶植一批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加速信息互通。推进平台服务商、在线销售商、配送服务商、金融服务商高效合作。大力提倡网络诚信,建立网商信用档案。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培育和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企业,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城市。
7.加强市场配套建设。推动商品市场整合、升级、改造。构筑涵盖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展示展销、旅游购物、金融服务、价格引导等功能的综合性交易市场。加强市场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改造升级一批具有公益性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辐射广、服务优的骨干市场。
一、我市商品市场的现状。
1、商品市场蓬勃发展,经营门类齐全,品位不断提升。
全市现有商品市场337个,建筑面积207平方米,分别比xx年增长10%和109%。其中:生产资料市场27个,专业批发市场27个,农贸市场41个,综合性市场242个。芦淞服饰市场群更是由1989年的1个市场发展到1995年十几个市场再到xx年的43个市场,建筑面积从1989年的4800平方米猛增到73.5平方米;商品市场档次逐年提高,芦淞服饰市场由最初的地摊式市场到鸟笼式市场再到宽敞门面式市场,部分市场已发展到集办公、服装展示、网上购物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窗橱。
2、商品市场在商贸流通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全市商品市场xx年实现成交额103.5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65%,;市场成交过3000万元的市场有50多个,名列全省第一,有21个市场成交额过亿元,商品市场是我市商贸流通的主力军,其现实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4、商品市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全市337个商品市场共有从业人员15.6万人,其中安排下岗职工近十万人。
二、我市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品市场布局不合理。一是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芦淞区、荷塘区、攸县商品市场较多,而石峰区、天元区、**县商品市场数量很少。芦淞区有商品市场79个,占全市的近四分之一。二是市场空间布局不合理,全市93个专业市场,其中在城市83个,农村仅10个;城市专业市场又集中在芦淞区,芦淞区专业市场有63个,占全市专业市场的67.8%,大半江山坐落芦淞,石峰区除住宅产品市场、天元区除建材市场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专业市场。
2、组织化程度低。我市商品市场基本是各自为营,市场之间缺乏联系,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能相互流动,互通有无;我市虽有过亿元市场21家,但大而不强,没有组建一个市场集团。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市场之间,经营户之间恶性竞争,互相拆台现象严重,无法与国内外组织严密的商业巨人竞争。
3、没有产业作依托,市场辐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我市专业市场数量不少,但除服饰市场外大都销售额不大,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是外来产品,服饰市场销售的服饰80%以上来自沿海城市和武汉,本地生产有服饰所占比重很小,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商品市场规划滞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乏力,商品市场建设管理主体虚位,仍然存在多头审批现象,这种状况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变化要求极不相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于去年12月11日取消对外商对商业批发、零售和物流业的限制,为减少国外商业“航母”的冲击,需要采取国际通用的办法,对大型商业设施的设立必须进行规划和管理。目前,**市已开始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三、下阶段商品市场建设的发展思路。
1、大力发展现代批发市场,奠定区域商贸中心地位。
没有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就没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批发市场仍然是21世纪我国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发展批发市场有条件和基础:批发经销以远远超过零售经销,尤其是近几年来,限额以上批发业突飞猛进,成为我市经济的一个亮点;芦淞区服饰市场等批发市场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辐射力;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奠定了便捷的运输体系。发展批发市场的原则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代理经销、仓储式配送、电子商务为业态,以发展、壮大市场的依托产业为核心,改造、提升现有批发市场,适当发展新兴、配套市场。
重点要选择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市场进行“两改一提”,重中之重是芦淞服饰市场群的“两改一提”,巩固其“龙头”地位,建设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的经销中心。
一是以集约化、集团化经营为方向,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全面完成市场改制,组建公司制,实现集约化、集团化经营。尽快完成芦淞服饰有限公司的组建,改变业主多元化(40多个产权单位)、恶性竞争、粗放经营的局面。
二是加强市场硬件改造,加强软件升级,营造适合本批发市场的交易环境和市场形象特色,为商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形成更具价值的“无形市场”。
三是把市场改造与市场物流整合结合起来,强化与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技术的结合。结合资产重组,成立专业性的物流公司,建立多层次的配送、代理体系,重构市场的营销网络,推动批发市场由以摊位式经营为主向以配送、代理经营为主转变,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建立公司制经营转变,由传统交易向现代化交易转变。
四是有目的地引导建立一些“源头型”专业批发市场。如原提出的在荷塘区建立一个大的家具批发市场,并带动家具制造业的发展。
2、以流通带动产业,促进产业与市场联动。
以市场兴产业,以产业带市场,形成产业与市场共同繁荣的局面,这是许多城市成功的做法。义乌、石狮的崛起,靠的就是商贸与工业企业的良性互动。我市批发市场还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以芦淞服饰市场群为例,市场销售的产品80%以上产自沿海城市和武汉,本地生产服饰所占比重很少。服饰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辅料市场如面料、拉链、扣子、配饰等市场还没有形成,设计、开发、制造落后,仓仓储、配送、流通没有形成链条。市场没有产业作依托,销售成本势必增加,市场竞争力减弱,市场辐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市场的发展空间。
发展市场的依托产业,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市场转型、升级的核心工作。政府和市场要把它作为一项共同的任务来抓。
一是以芦淞服饰批发市场为品牌,以芦淞服饰工业园为依托,以良好市场环境为诱力,引进由外地生产的品牌来株发展生产。
二是支持现有的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加大项目投入、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打造出几个全国知名的品牌,形成知名度。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有实力的经销大户,依托自己的营销网络,走“工贸一体化”道路。
三是出台扶持市场配套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平台,如服饰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辅料市场、仓储设施、研发设计中心、服饰展示中心等外部平台。
3、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提升城市品位。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加快,人民对市场建设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贸市场、菜市场的种种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是无法形成产业化、边锁化、规范化的经营模式;二是脏、乱、差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污染所在地环境,影响居民的生活、工作;三是一些集贸市场成了假、劣、伪、冒产品藏身之地;四是偷税漏税行为难以控制;五是无法增加就业。传统农贸市场、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第四、改造、替代与升级成功的关键是投资方有利可图,消费者得到实惠,现在的经营者能够妥善安置。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二
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一种组织形式,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消息、服务产销、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人民群众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商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20xx年,全省商品交易市场2597个,总摊位数55.48万个,营业面积1834.20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3543.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20个,总摊位数19.84万个,营业面积1036.78万平方米、成交额2969.65亿元,分别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12.32%、35.76%、56.52%、73.81%。
(一)大型市场规模扩展,发展迅速。据统计,我省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市场96家,占全部市场个数的3%,实现成交额2465.71亿元,占全部市场总成交额的81.4%。其中,5-10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有46家;10-10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44家;10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家,分别是:长沙市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大市场、湖南钢材大市场、湖南高桥大市场、湖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场、中南汽车世界大中南汽车贸易公司、湖南九华钢材物流园。全省商品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130.15亿元,增长25.6%。1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219.59亿元,增长25.9%。显示出湖南大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明显。
(二)市场门类齐全,专业市场占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市场,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为辅,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全省2597个商品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586个,商品成交额为1359.18亿元,占比38.36%。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71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88个,其它综合市场777个。专业市场1011个,商品成交额为2184.25亿元,占比61.64%。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21个,商品成交额为1011.11亿元,占比37.8%。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4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26个。专业市场达199个,商品成交额为1958.54亿元,占比62.2%;从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看,专业市场比重均较高,分别为56.5%、70.2%和66%。
(三)批零市场竞相发展,批发市场为主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由于内部资源的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xx年,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172个,较20xx年增加25个;以零售市场为主的市场有148个,较20xx年增加32个;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2248.46亿元,零售市场实现成交额721.20亿元,分别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75.7%和24.3%,批发市场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重较20xx年提高7.7个百分点。
(四)长株潭地区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从市场分布看,20xx年,长株潭三市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29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968.34亿元,分别占全省同期市场总数的40.3%和市场成交总额的66.3%,市场的集中度及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处于西部地区的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和永州等五个市州共有亿元市场72个,占市场总数的22.5%;实现成交额451.88亿元,仅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5.2%。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环境加速改善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商品交易都呈现平稳上涨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一)商业网点规划滞后,且实施难度大。多年来,由于商业网点规划缺乏上位法支持,且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导致规划得不到落实。商品市场项目随意上马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项目缺少科学论证,或者是不经过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就立项上马。商业项目雷同,特色不突出,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而在新开发区、城郊结合部,商品市场的规划建设则不能很好的满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在城区,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郊近来兴建的大型专业市场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二)市场整体辐射能力较弱,竞争压力加大。全省商品市场发展结构不够平衡,商品市场总体水平不高,各专业市场的扩张受到制约,商品辐射面不广。同时,各市场之间的行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与市场之间经营的商品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发展空间难以做大。20xx年,从全省亿元市场经营的商品分类看,以简单、初级、低档的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鞋帽类和农副产品为主的亿元市场达140家,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带动周边小企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并且同一个市场内的商品相似性较大,产品结构单一,由于技术含量低,缺乏协调,因此同一市场内的商户的竞争压力较大。再者,基于当地产业发展起来的市场,还存在着与竞争范围内其他市场的竞争,竞争压力较大。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三)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对薄弱。目前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大小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商品交易市场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个别市场处于放任自流的现象,致使许多摊位摆设杂乱,经营环境差,违法违章行为比较普遍。特别是部分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严重危害和威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许多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随意性很大,许多违规经营的情况以罚代管。消费者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交易市场的信心,影响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
(五)新型业态对商品市场冲击大。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店及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它们运用配送、代理制等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和规范化流通运作模式,在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对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市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大流通意识。流通活,百业兴。商品交易市场是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是广大企业产品销售与原材料采购的重要渠道,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引导群众消费、促进商品生产、活跃商贸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素质性、结构性因素影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面临规划引导不够、创新能力不足、转型提升缓慢等问题,又受到连锁卖场、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流通模式和省外部分新型交易市场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好地发挥其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化规划意识。规划是发展蓝图。好的规划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统筹性、法定性、稳定性,使空间与产业得以有效拓展和发展。我省要改变商品市场散、小、品质不高的格局,必须要强化规划意识。三是强化开拓意识。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湖北、浙江等地商品市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思想解解放,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利、放权、给政策,既要大胆又要大度。
(二)突出三个抓手。一是抓规划引导。要放眼长远,着眼全省、全国,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的总体目标,将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时要依托现有主题市场、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总体要求,通过市场布局和调整带动城市经济产业布局的优化,充分考虑商品市场集群化,形成“大市场、大商圈”的格局。二是抓战略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为突破口,突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市场的建设培育,把重点市场建成上规模、高品位、配套全、设施优,集商品交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博览、品牌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三是抓提质改造。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支持现在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进行提质改造,不断提高完善市场配套设施,提升市场档次;支持将现有分散的小规模同类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向市场集群化发展,增强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三)提高五种能力。
一是提高市场创新能力。引导重点市场创新交易手段和营销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积极推进连锁经营、仓储式平价批发、代理、经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建立信息咨询、共同代理、展销展示、配送服务等现代市场功能,把重点骨干市场培育成商品集散中心、商品展示中心、商务活动中心、技术交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产业引导中心。建立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集仓储、物流配送、旅游购物、流行趋势发布于一体的市场服务综合体。强化市场助推产业发展功能,依托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探索市场与产业集群合作机制,提供市场实时动态信息,推动众多服务市场的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提高市场信息化能力。加强规划和引导,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有机融合。加快建设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查询公告系统、联网监测监管系统等。鼓励发展适合商品交易市场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模式,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的应用,完善交易支付安全认证、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鼓励主动对接网上市场,积极培育和引进网商,使商品交易市场成为网商采购平台和实物体验平台。鼓励加快建立支付、信用查询、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市场软实力。
三是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积极完善流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的制定、宣传与实施力度。启动集贸市场管理办法修编程序,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建立适应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对市场上市食品、农产品、重要商品的可追溯管理。建立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实行部门联合执法,精简执法检查,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制定不同类型市场的管理服务标准,鼓励市场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建立有资质、有品牌的市场管理公司,打造专业的市场运营管理团队,对市场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鼓励专业的市场管理公司做大做强,通过输出专业管理、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提高市场创品牌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加强市场品牌注册、经营、管理与宣传,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指导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尽快注册服务商标、防御商标等;鼓励市场注册集体商标等,并授权经营户使用;积极支持市场争创驰名商标、省商标、省知名商号,提升品牌知名度;鼓励品牌企业在市场设立总经销、总代理、特约经销等,提高市场上市商品品牌率。
五是提高市场主体综合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举办者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途径,增强资本实力,提高市场改造提升、对外拓展、兼并收购的能力;鼓励现有品牌市场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兼并、整合现在各类市场资源,培养组建市场集团公司,采取连锁化、超市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推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四)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有关部门组织,定期的会商制度,统筹协调流通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按照分工明确、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对重大项目,要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项目量身定做服务措施、优惠政策、解决建设难题。
二是要素保障。建设大型市场集群,的要素瓶颈就是土地供应问题。要借鉴武汉汉口北商贸枢纽区的做法,以园区的方式、价格为大型商品市场集群项目供用地。此外,政府应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织人才培训等措施,为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
三是机制保障。首先要完善规划落实机制,将商业网点规划纳人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其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规划部门在制定地块详规是要征询商务部门的意见等机制。其次要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要组织专门班子,开放“绿色通道”,为项目开工、开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政务服务。
(五)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要加强财税扶持。各地要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补贴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积极支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要从培育市场的角度出发,在市场试营业期给予税费减免。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搭建商品交易市场金融合作与资本运营平台,拓展商品交易市场融资渠道,构建有利于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市场经营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在市场增设服务网点,推动银行卡、电子支付业务等在市场的应用,为市场经营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大省、商品市场建设强省,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引人注目。3月13日至16日,谢建辉厅长、吴宜彪副厅长率有关处室及部分市州商务局负责同志一行,赴山东临沂、潍坊两地学习调研,拜访了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实地考察了临沂立晨物流有限公司、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潍坊市食品谷、潍坊百货集团物流配送中心、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等企业和项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流通强省,经济总量大,市场体系完善,特别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20xx年,山东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75万亿元。20xx年青岛、济南、烟台、临沂、潍坊、淄博六市零售额突破千亿元,其中青岛、济南突破20xx亿元。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达到1.54万个,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达到783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555个,交易额达1.62万亿元。流通业增加值、吸纳就业和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均居第三产业首位。考察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山东省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注重主体培育、载体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正在进入一个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新时期,临沂、潍坊等地市场建设发展理念之新、创新意识之强、市场与政府作用协调之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专业化程度高。在考察中,我们不仅惊异于山东市场数量的庞大,更感叹其极高的市场专业化程度,尤其是有“中国市场名城”美誉的临沂。有别于常见的综合性交易市场,在临沂,大到建材、家电、机械设备,小到铅笔、袜子、胶带,都设有专门的批发交易市场。各种专业市场分门别类,接踵林立,形成庞大的市场群,由此带来的集聚效应为临沂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效果。目前临沂市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01个,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20多个国家(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和地区,20xx年临沂商城实现商品交易额1772亿元。商城经营产品多达6万个品牌,涵盖小商品、五金、建材、板材、园林机械、劳保用品等27大类,基本覆盖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门类。
2.市场化程度高。在建设市场的过程中不少同志常常感慨政府部门不知该如何定位,面临“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山东省在这方面有好的经验。各地在市场建设上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市场为主”的原则,其商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临沂商城、潍坊市食品谷、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等大型项目,政府不直接投资,只在用地、交通、环境等方面加以规划,前三年大幅让利,地方税收和规费基本都返还给企业,大力招商引入民营资本建设市场。而市场的建设以及建成后的运营都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政府仅仅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被临沂市民所津津乐道的“五先五后”的临沂经验,则更具体的诠释了临沂市场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原因所在。这“五先五后”即:一是先成市后建场。即在传统集贸市场或群众自发形成市场的地方建市场。二是先繁荣后规范。市场开业之初,允许业户“先上车后买票”,经营一段时间再办理手续,并逐步规范其经营行为,以市养市。三是先综合后分离。将市场内具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商品,从原来的市场中分离出来,新建专业市场。四是先分散后集中。把分散在各处、经营户较多、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行业集中起来新建市场,依此方式先后建起了日化、副食品、汽车零配件、建材等批发交易区。五是先简易后提高。根据需要和市场繁荣的程度以及经营者的承受能力,逐步向建设高档次市场的方向发展。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带来了商业繁荣和市场兴盛,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市场的公益性和政府的调控手段,如何在二者之间达成平衡,这也是我们所共同面对和需要破解的新课题。
3.集约化程度高。在项目建设上注重规模效益,重视产业集聚,实现集群发展。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潍坊市食品谷、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都摒弃了传统项目的单一功能,而是形成集展示、交易、加工、仓储、配送、办公以及生活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多业态集聚的超大型园区。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即是寿光市政府进行产业整合的工程,园区占地总面积就高达3000亩,总投资达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可以提供了数千个商业机会和近万个人才岗位。园区包括蔬菜果品交易区、蔬菜电子商务交易区、农资交易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及配套服务区六大功能区。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项目的建设,推动寿光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寿光蔬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寿光形成一个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效应,极大的推动寿光的经济发展。而这种复合型、多功能大型园区的建设,既实现了产业集聚,带动上下游产业互通联动;又形成了规模效应,多个业态组团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更高。
4.配套化程度高。物流配套是商品市场发展的依托。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其农产品物流水平很高。20xx年,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5245.9亿元。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国内处于地位,拥有350多万吨冷库、140家冷链物流企业,低温储运能力超过400多万吨,占全国的45.5%。果菜、肉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19%、16%和13%左右。强大的物流能力支撑农产品市场迅速发展,而日益壮大的市场又为物流企业带来货源,促进物流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从而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流通效率,实现互惠双赢。同时,山东也非常注重应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市场。注重电子信息技术在市场各个环节的应用,实现市场管理信息化、交易网络化、结算电子化,鼓励和支持专业市场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自建平台等方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如潍坊家政服务中心,就通过搭建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综合性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商户,构建网络,可以实现线上订货,线下配送,服务对象涵盖各行各业,真正实现惠民、便民。
二、湖南与山东的差距。
应当看到,尽管目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尚处在起步阶段,大项目不多,发展方向不明,自然禀赋条件和规模成本效益都面临诸多压力,但理念、思路上的差距是最主要的。
1.思想观念上有差距。与山东相比,我省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对商贸物流、市场流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只注重生产,而忽视流通的传统观念急待转变。没有流通市场和商贸物流的发展,我省的经济发展就难以摆脱“土货难出、外货难进”的尴尬局面。没有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的带动,我省的农业生产就难以实现产业升级,规模提升。根据测算,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0.13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03个百分点,并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山东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正得益于以流通促生产的总体战略;得益于以潍坊、临沂以及聊城三大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骨干,各地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为补充,覆盖全省及周边地区、辐射全国的农产品“产地+集散”批发市场集群;得益于现代化、高效率、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建设。正是受益于市场流通带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使政府让利、工业让地、社会让路的市场优先发展、商贸放水养鱼、流通带动产业的经济模式成为各级政府领导和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识。
2.整体规划上有差距。山东各地都非常注重规划的引导作用。在临沂我们专程参观了临沂城市规划展,大到城市总体功能分区,小到城市商业网点布局,临沂市都聘请专家团队经过科学论证,制定了完整的规划蓝图。临沂市还专门把商务主管部门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建立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采取规划约束下严格配套建设、政府部门购买、产权置换、租金补贴等多种措施,落实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10%的政策规定。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规划,按进度扎实推进,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项目冲突。而我省目前还没有流通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也缺乏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更谈不上商品市场网点规划商务部门一票否决制。
3.政策引导上有差距。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xx】19号),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商贸流通业在用地、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增加商贸流通用地比例。城市改造建设中应优先配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交易市场、零售卖场等商业设施,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设施,各级政府应重点支持。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参照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对待。时期,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按30%的规模,专项用于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总部设在山东省的跨区域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可申请实行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同时,山东省狠抓政策落实,并进行专项督察。以名成集团建设的中国食品谷•中凯冷链物流园项目为例,潍坊市政府虽然没有直接投资,但以28万/亩的略高于工业用地的价格向名成集团转让土地1120亩,同时承诺三年之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全额返还。通过这些优惠政策吸引名成集团为潍坊带来直接投资4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拥有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60万吨容量冷库群的综合性、现代化、一站式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我省在政策的制定及落实上,尚有待加强。
4.骨干企业培植上有差距。山东省非常重视培植骨干企业,并注重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目前山东全省有销售额过50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53家,过百亿的6家,11家企业入选全国连锁百强。山东一方面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充分发挥资本运作、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优势,以资产、品牌、管理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一方面鼓励和引导业态相同、商圈相叠、实力相近的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培养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临沂市,我们了解到,临沂商城之所以得以兴旺,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临沂本地发达的第三方物流的支持。临沂市政府通过扶植立晨、荣庆、金兰、天源等一批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临沂物流业发展,降低了物流成本,使临沂成为囊括鲁南苏北、辐射全国的商品集散地,包括济南在内的周边城市货物都要到临沂集散周转,极大的带动了整个临沂市的流通业发展。仅临沂立晨物流有限公司一家,就可以调用运输车辆20xx余辆,形成了覆盖全国23个省份的运输网络,并拥有仓储总面积24.89万平方米,总量在山东省位居前列,年运输货物总价值超千亿元。而我省在骨干企业的培植方面,缺乏政策支持。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植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5.市场建设上有差距。山东省现有商品交易市场783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555个,经营面积3650万平方米,摊位总数38.4万个。20xx年山东省对全省20xx家商品市场进行实地调查,仅这20xx个市场就完成商品交易额1.62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7424亿元。而我省现有商品交易市场2589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290个,经营面积1651万平方米,摊位总数56.2万个,年交易额2573.5亿元。从这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省在市场数量、市场规模以及年交易额上的差距。而山东商品交易市场的专业化细分以及市场集聚布局,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仅临沂市中心城区就集聚了101家专业批发市场,以西郊批发市场为中心,中心集聚倾向明显。这种专业细分和市场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临沂商品交易市场一年的商品交易额就高达1772亿元,达到我省全年市场交易额的68.9%。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几点建议。
1.坚持做好整体规划。临沂市的发展经验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做好规划,把商务主管部门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建立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而我省的流通产业要得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好整体规划。我们要认真调研,根据我省省情,紧扣我省商贸流通实际和发展趋势,紧紧依靠基层和企业的创造性,适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科学制定《流通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湘菜、湘酒、居民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城建、规划、国土、发改等部门加强沟通交流,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尤其是要推进商贸流通规划与城乡发展规划同步。
2.高位推动,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成立高层次现代流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流通工作中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对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进行目标考核。按照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基层人员和经费保障。
3.做好典型示范,抓好项目带动。近年来,通过我们积极争取,我省先后被列为全国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项目试点省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省份、屠宰厂(场)标准化改造试点省份、品牌促进体系建设示范省试点项目、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长沙市被列入现代服务业建设试点和中小商贸服务平台项目试点,娄底市被列入再生资源试点。我们要把握好这些试点机会,以项目为抓手,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在农产品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服务业等方面打造亮点,形成突破,做好典型示范,带动全省商贸流通大发展。
4.集中政策重点推进。各个内贸处室加强联动,认真梳理近年国家和省里一系列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集中政策投放到优势项目上,并加强督查,确保落实。整合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集中财力解决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加强公益性流通设施建设。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培植区域性辐射企业,扶植商贸物流龙头企业、打造区域性骨干市场。
5.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一是加快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支持流通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加快资源整合,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有实力的国内外商业巨头落户湖南投资创业。培育发展步步高、友阿集团、万商红、大汉物流、快乐购、湖南国药、老百姓、长沙马王堆、红星集团、万容科技等20家年销售额过100亿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二是大力支持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扶持和促进中小微商贸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其便利消费、繁荣市场、吸纳就业的作用。三是着力打造商贸流通企业品牌。重点培育一批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品牌企业,在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物流业打造一批品牌企业,鼓励“老字号”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流通企业培育驰名商标和商标品牌营销。为湖南产品做好市场开拓,精心组织实施“名品进名店”和“湘品出湘”工作,打造湖南特色产品品牌。
6.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瞄准前沿、高位起步、多点支持、高效运营,创新流通方式,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扶植一批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加速信息互通。推进平台服务商、在线销售商、配送服务商、金融服务商高效合作。大力提倡网络诚信,建立网商信用档案。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培育和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企业,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城市。
7.加强市场配套建设。推动商品市场整合、升级、改造。构筑涵盖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展示展销、旅游购物、金融服务、价格引导等功能的综合性交易市场。加强市场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改造升级一批具有公益性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辐射广、服务优的骨干市场。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三
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商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20xx年,全省商品交易市场2597个,总摊位数55.48万个,营业面积1834.20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3543.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20个,总摊位数19.84万个,营业面积1036.78万平方米、成交额2969.65亿元,分别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12.32%、35.76%、56.52%、73.81%。
(一)大型市场规模扩展,发展迅速。据统计,我省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市场96家,占全部市场个数的3%,实现成交额2465.71亿元,占全部市场总成交额的81.4%。其中,5-10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有46家;10-10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44家;10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家,分别是:长沙市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大市场、湖南钢材大市场、湖南高桥大市场、湖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场、中南汽车世界大中南汽车贸易公司、湖南九华钢材物流园。全省商品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130.15亿元,增长25.6%。1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219.59亿元,增长25.9%。显示出湖南大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明显。
(二)市场门类齐全,专业市场占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市场,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为辅,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全省2597个商品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586个,商品成交额为1359.18亿元,占比38.36%。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71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88个,其它综合市场777个。专业市场1011个,商品成交额为2184.25亿元,占比61.64%。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21个,商品成交额为1011.11亿元,占比37.8%。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4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26个。专业市场达199个,商品成交额为1958.54亿元,占比62.2%;从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看,专业市场比重均较高,分别为56.5%、70.2%和66%。
(三)批零市场竞相发展,批发市场为主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由于内部资源的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xx年,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172个,较20xx年增加25个;以零售市场为主的市场有148个,较20xx年增加32个;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2248.46亿元,零售市场实现成交额721.20亿元,分别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75.7%和24.3%,批发市场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重较20xx年提高7.7个百分点。
(四)长株潭地区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从市场分布看,20xx年,长株潭三市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29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968.34亿元,分别占全省同期市场总数的40.3%和市场成交总额的66.3%,市场的集中度及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处于西部地区的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和永州等五个市州共有亿元市场72个,占市场总数的22.5%;实现成交额451.88亿元,仅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5.2%。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环境加速改善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商品交易都呈现平稳上涨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一)商业网点规划滞后,且实施难度大。多年来,由于商业网点规划缺乏上位法支持,且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导致规划得不到落实。商品市场项目随意上马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项目缺少科学论证,或者是不经过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就立项上马。商业项目雷同,特色不突出,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而在新开发区、城郊结合部,商品市场的规划建设则不能很好的满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在城区,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郊近来兴建的大型专业市场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二)市场整体辐射能力较弱,竞争压力加大。全省商品市场发展结构不够平衡,商品市场总体水平不高,各专业市场的扩张受到制约,商品辐射面不广。同时,各市场之间的行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与市场之间经营的商品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发展空间难以做大。20xx年,从全省亿元市场经营的商品分类看,以简单、初级、低档的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鞋帽类和农副产品为主的亿元市场达140家,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带动周边小企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并且同一个市场内的商品相似性较大,产品结构单一,由于技术含量低,缺乏协调,因此同一市场内的商户的竞争压力较大。再者,基于当地产业发展起来的市场,还存在着与竞争范围内其他市场的竞争,竞争压力较大。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三)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对薄弱。目前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大小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商品交易市场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个别市场处于放任自流的现象,致使许多摊位摆设杂乱,经营环境差,违法违章行为比较普遍。特别是部分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严重危害和威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许多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随意性很大,许多违规经营的情况以罚代管。消费者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交易市场的信心,影响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
(五)新型业态对商品市场冲击大。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店及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它们运用配送、代理制等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和规范化流通运作模式,在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对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市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四
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新的模式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影响。数字营销在吸引了超过5亿受众的同时,也越来越得到广告主的青睐。广告主利用数字营销方式投放的广告比例快速提升,汽车厂商采用数字营销投放广告十分积极,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行业广告主。
20xx年中国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市场规模为92.5亿元,同比增长19.5%。赛迪顾问预测,到20xx年,中国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146.5亿元。
(二)中国汽车行业数字营销效果更加明显。
1、数字营销服务链条大幅延长,服务的附加值更高。
传统营销方式下,受传统媒体时间、空间、技术手段的限制,营销内容的展示往往是营销服务活动的终点,后续延伸性服务较少,提供的服务效果也相对不明显。而互联网环境下,所有信息与行为均可以数字化,营销服务提供商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内容丰富性显著提高,对于数字营销来说,营销内容的投放和展示成为了营销服务的前端环节。通过对数据的持续跟踪,采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准确、客观地获得营销投放效果数据,进而据此向客户提出策略优化建议,实时改进营销活动,改善营销效果。相对于传统营销方式,数字营销服务链条大幅延长,对客户提供的服务所体现的附加值更高。
2、消费者识别更清楚,沟通更有效。
营销沟通的先导环节是消费者识别,即从广泛人群中准确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传统营销中的消费者识别主要依靠不同媒体生产不同的内容,来吸引不同特质的消费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区别用户,这种区分和识别的方法比较粗糙。在数字营销环境下,营销服务提供商可以借助大数据方式进行客户端特征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去识别用户。通过清楚地区分和识别消费者,数字营销就能够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投放。
3、数字营销效果监测更准确。
在营销方案执行以后,传统营销领域缺乏完整、准确的效果监测和评估手段,多数只能依靠抽样和估计,检测成本高而可靠性低。依靠数字营销方式,可以准确监测任何多维数据的变化,以及用户的数字行为全过程,甚至包括消费后营销服务。数字营销检测效果全面、准确、深入,并且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同时,第三方数字营销效果监测能够提供营销效果的客观监测,从机制上进一步保证了检测结果的透明与公正。
(三)中国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市场未来呈垂直化、整合化、移动化发展趋势。
1、汽车网络广告投放偏爱垂直媒体。
汽车网络广告投放商更愿意在互联网垂直媒体投放广告,因为互联网垂直媒体拥有海量精准人群,其媒体核心版块用户留存能力相对较强,且用户属性、需求等较为相似。以汽车论坛为例,论坛页面主要作为用户交流平台、口碑获取渠道、汽车知识学习渠道;而媒体车型页面则主要作为用户获取汽车性能测试、评测信息及汽车配置信息的主要渠道。
2、整合式服务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互联网应用种类繁多,针对的用户群体、对用户的影响方式各不相同,在营销过程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在一个完整的用户决策流程中,各类互联网应用在各阶段分别发挥作用,然后聚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因此仅仅依托一类互联网应用的专项营销很难有效影响用户行为,其价值受到了很大局限。只有综合各类互联网应用、配合各种不同营销手段展开整合营销活动,才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营销的整体价值。随着互联网媒介碎片化程度不断加深,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为客户提供整体营销解决方案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
3、移动数字营销将获得快速发展。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网民的增长、移动广告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的提升,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移动数字营销的市场不断增大。在汽车品牌的营销层面,整合消费者的汽车生活全生命周期,通过移动互联网方式立体地去了解消费者的情境需求,以实现营销和再营销,做到以人为中心,以移动为主线的多渠道全模式营销,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化竞争程度较高。参与者除了有国内数字营销企业,还有跨国企业中国区子公司的加入。
国内汽车行业数字营销代理商以新意互动、互动通、蓝色光标、映盛中国等企业为代表。各参与者立足本土优势,依托数字媒体资源的同时,更加关注客户需求、专注技术进步、探索模式创新,发展出特色鲜明的数字营销新模式。
跨国企业中国区子公司以奥美集团旗下的奥美互动、电通安吉斯集团旗下的电通数码等企业为代表。跨国企业中国区子公司一般都拥有国际化的运作经验,但在国内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
由于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市场没有限制性准入标准,企业进入门槛较低,因而市场参与者众多;同时,由于数字媒体资源种类众多,汽车企业保持大力度投放量,行业资源量巨大,为众多中小企业规模数字营销服务提供商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此外,汽车行业数字营销行业自身发展较为迅速,商业模式、技术手段、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大量创新型企业不断进入行业中,目前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
(二)中国汽车行业数字营销企业竞争力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数字营销代理公司的评价逐渐成为一大难题。如何科学评价数字营销代理公司的竞争力,客户如何选定合适的代理公司,这些问题对于数字营销行业及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赛迪顾问建立了中国汽车行业数字营销代理公司竞争力评价模型,共选取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竞争力、其他优势与特色等五大指标,每个指标又主要参考三个细分指标对数字营销代理公司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以期更客观的反映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数字营销代理公司的竞争力情况。
赛迪顾问遴选了近20家汽车行业数字营销代理公司,根据各个企业资料的完整性择取了15家,最终根据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我们对汽车行业数字营销代理公司竞争力top10进行了综合排名,排名结果如表1所示。
(一)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大数据、vr、ar等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的发展为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市场带来强大的数据支持。20xx年大数据的应用成果崭露头角,互联网端的大数据为传统企业带来指导性的应用价值。汽车行业数字营销代理公司应当深度使用大数据资源,为汽车厂商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数字营销策略支持服务。
同时,新科技也为汽车营销带来了很多具有想象力的营销手段。例如通过cg将技术与实拍高度结合、3d虚拟化立体实景再现、ar虚拟影像叠加现实场景、vr模拟驾驶,这些艺术和创意与科技的完美结合,给营销增添了大量的亮点,无论是在新车发布会、车站还是4s店中,都能快速吸引消费者,带来更有趣、更真实的用户体验效果,让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兴趣,带来销量的转化。
(二)加强营销精准化,实现全渠道整合式营销。
针对不同用户进行投放策略制定。不同车型的购买需求用户对于广告的需求有所不同,突出表现在明星代言在汽车行业的敏感度较低;紧凑型与suv购买需求用户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而中型车购买需求用户则对于车内空间和外形的敏感度更高。针对不同的车型,汽车广告主可以选择敏感性更高的广告进行投放。
根据用户网络习惯制定网络营销策略。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产生了许多传统渠道中从未出现过的使用习惯,例如互联网消费培养起了用户对于互联网金融和汽车养护预约第三方支付的良好习惯,可以作为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的切入点和良好契机。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所带来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传统灌输式地向客户布道的时代已经远去,在汽车品牌的营销层面,整合消费者整个汽车生活的生命周期,通过移动互联网方式立体的去了解消费者的情境需求,以实现营销和再营销,做到以人为中心,以移动为主线的多渠道全模式营销。
(三)强化自身品牌建设,加强自媒体营销互动性。
汽车行业数字营销代理公司应当将树立品牌价值作为品牌关键事务进行打造。在大件商品的消费上,用户购买会更加理性谨慎,会对目标消费品的口碑评价进行多方咨询及深度考察。汽车广告主在品牌建设和口碑传播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汽车行业数字营销代理公司需要在自身品牌价值打造上不断强化。
同时,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品牌本身将成为自媒体,促使企业营销和销售运用相同并具有连贯的内容和信息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通过实时参与消费者的互动推进销售转化,消费者从互联网触电到最终成交的全链条效果检测将实时可见,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市场的营销和销售的界限将变得模糊,整合后的两种职能将成为一种面向顾客、注重收入增加的模式,数字营销的方式也将发生革新。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五
本文目录。
全市现有商品市场337个,建筑面积207平方米,分别比xx年增长10%和109%。其中:生产资料市场27个,专业批发市场27个,农贸市场41个,综合性市场242个。芦淞服饰市场群更是由1989年的1个市场发展到1995年十几个市场再到xx年的43个市场,建筑面积从1989年的4800平方米猛增到73.5平方米;商品市场档次逐年提高,芦淞服饰市场由最初的地摊式市场到鸟笼式市场再到宽敞门面式市场,部分市场已发展到集办公、服装展示、网上购物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窗橱。
全市商品市场xx年实现成交额103.5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65%,;市场成交过3000万元的市场有50多个,名列全省第一,有21个市场成交额过亿元,商品市场是我市商贸流通的主力军,其现实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全市商品市场年创造税费4亿多元,占全市税收比重20.38%,芦淞区财政收入的80%来自于市场税费。芦淞服装市场居全市市场纳税费之首,该市场仅1316个摊位,年纳税费2300多万元,其中税1600多万元。
全市337个商品市场共有从业人员15.6万人,其中安排下岗职工近十万人。
1、商品市场布局不合理。一是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芦淞区、荷塘区、攸县商品市场较多,而石峰区、天元区、**县商品市场数量很少。芦淞区有商品市场79个,占全市的近四分之一。二是市场空间布局不合理,全市93个专业市场,其中在城市83个,农村仅10个;城市专业市场又集中在芦淞区,芦淞区专业市场有63个,占全市专业市场的67.8%,大半江山坐落芦淞,石峰区除住宅产品市场、天元区除建材市场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专业市场。
2、组织化程度低。我市商品市场基本是各自为营,市场之间缺乏联系,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能相互流动,互通有无;我市虽有过亿元市场21家,但大而不强,没有组建一个市场集团。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市场之间,经营户之间恶性竞争,互相拆台现象严重,无法与国内外组织严密的商业巨人竞争。
3、没有产业作依托,市场辐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我市专业市场数量不少,但除服饰市场外大都销售额不大,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是外来产品,服饰市场销售的服饰80%以上来自沿海城市和武汉,本地生产有服饰所占比重很小,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商品市场规划滞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乏力,商品市场建设管理主体虚位,仍然存在多头审批现象,这种状况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变化要求极不相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于去年12月11日取消对外商对商业批发、零售和物流业的限制,为减少国外商业“航母”的冲击,需要采取国际通用的办法,对大型商业设施的设立必须进行规划和管理。目前,**市已开始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没有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就没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批发市场仍然是21世纪我国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发展批发市场有条件和基础:批发经销以远远超过零售经销,尤其是近几年来,限额以上批发业突飞猛进,成为我市经济的一个亮点;芦淞区服饰市场等批发市场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辐射力;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奠定了便捷的运输体系。发展批发市场的原则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代理经销、仓储式配送、电子商务为业态,以发展、壮大市场的依托产业为核心,改造、提升现有批发市场,适当发展新兴、配套市场。
重点要选择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市场进行“两改一提”,重中之重是芦淞服饰市场群的“两改一提”,巩固其“龙头”地位,建设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的经销中心。
二是加强市场硬件改造,加强软件升级,营造适合本批发市场的交易环境和市场形象特色,为商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形成更具价值的“无形市场”。
三是把市场改造与市场物流整合结合起来,强化与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技术的结合。结合资产重组,成立专业性的物流公司,建立多层次的配送、代理体系,重构市场的营销网络,推动批发市场由以摊位式经营为主向以配送、代理经营为主转变,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建立公司制经营转变,由传统交易向现代化交易转变。
四是有目的地引导建立一些“源头型”专业批发市场。如原提出的在荷塘区建立一个大的家具批发市场,并带动家具制造业的发展。
以市场兴产业,以产业带市场,形成产业与市场共同繁荣的局面,这是许多城市成功的做法。义乌、石狮的崛起,靠的就是商贸与工业企业的良性互动。我市批发市场还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以芦淞服饰市场群为例,市场销售的产品80%以上产自沿海城市和武汉,本地生产服饰所占比重很少。服饰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辅料市场如面料、拉链、扣子、配饰等市场还没有形成,设计、开发、制造落后,仓仓储、配送、流通没有形成链条。市场没有产业作依托,销售成本势必增加,市场竞争力减弱,市场辐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市场的发展空间。
发展市场的依托产业,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市场转型、升级的核心工作。政府和市场要把它作为一项共同的任务来抓。
一是以芦淞服饰批发市场为品牌,以芦淞服饰工业园为依托,以良好市场环境为诱力,引进由外地生产的品牌来株发展生产。
二是支持现有的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加大项目投入、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打造出几个全国知名的品牌,形成知名度。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有实力的经销大户,依托自己的营销网络,走“工贸一体化”道路。
三是出台扶持市场配套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平台,如服饰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辅料市场、仓储设施、研发设计中心、服饰展示中心等外部平台。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加快,人民对市场建设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贸市场、菜市场的种种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是无法形成产业化、边锁化、规范化的经营模式;二是脏、乱、差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污染所在地环境,影响居民的生活、工作;三是一些集贸市场成了假、劣、伪、冒产品藏身之地;四是偷税漏税行为难以控制;五是无法增加就业。传统农贸市场、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第四、改造、替代与升级成功的关键是投资方有利可图,消费者得到实惠,现在的经营者能够妥善安置。
第五,坚持改造与改行并重。
返回目录。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小商品城是集团开发的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省教育厅挂牌设立的全国首家省级教育用品集中采购基地,市场总占地350亩,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容纳经营户xx余户。市场团委下设6个团总支、33个团支部,共有团员青年212名。近年来,小商品城团委在市场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特点,积极探索市场团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按照“办一处市场、建一处团组织”的工作思路,为市场团员安家落户,同时根据小商品城流动团员多的特点,运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小商品城呈现出“团旗飘起来、作用显出来、市场旺起来”的良好格局。
一、健全组织机构,夯实组织基础。
抓好市场团建首先是健全组织机构,夯实组织基础。为保证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经报团区委批准,成立了小商品城团委,同时选任43名优秀青年人才担任团组织干部,同时根据市场品类和区域划分,设立了文体区等6个团总支和市君发礼品有限公司等33个团支部,各团支部书记作为支部下派的团建联系员,具体负责联系广大团员、传达上级精神、组织各项活动,实现对市场的共同管理。
二、加强阵地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是市场团建的有一个重要方面,小商品城先后投入十几万元,设立了团委办公室、青年维权中心、青年活动中心、基层团校、会议室、阅览室、健身室,配备了各类图书、健身器材等。先后多次邀请市委党校和人大讲师团专家,前来讲授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举办企业管理、财会管理、物业管理等基层知识培训,使团员干部队伍思想觉悟、法治观念、专业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先后组织广大团员集中观看了《牛玉儒》、《孔繁森》、《沂蒙六姐妹》等主旋律电影光盘,集中收看了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报道,使广大团员干部深受教育启迪,对党的现阶段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再就是加强建章立制工作,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三会一课制度》、《团员学习教育制度》、《团员管理制度》、《青年维权岗职责》、《团员权利与义务》、《小商品城团干部六带头》等,建立健全了《团员档案》、《流动团员档案》,对市场管理和基层团组织建设开辟专栏,设立场务公开栏。坚持把制度落实放在重要位置,例如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方面,小商品城团委每季度不定期召开2—3次会议,将市场重要问题和决策进行通报,对涉及市场收费、行业竞争等关系业户切身利益的问题,在会上充分讨论研究,鼓励团员青年们积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三、创新流动团员管理模式,发挥旗帜作用。
小商品城团委从工作实际出发,坚持探索创新。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根据外来流动团员多的特点,采取划分经营品类、固定团员联系流动团员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每个支部有一名固定团员,联系、帮带5——8名流动团员,这样便能把整个小商品城团员青年凝聚起来。二是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团是党的先锋军,团在党的领导下,小商品城团委积极争取党总支支持,推进市场党员帮扶团员,带动团员发挥作用。总支委员宋连胜是市场大户,同时兼任小商品城商会会长,他主动帮助一家因经营不善陷入困难的青年业户,除借支部分资金外,还将自己经营的红双喜牌球拍等畅销产品交给困难户代销,并给予一定的价格和利润分成优惠政策,使这名困难业户很快起死回生。三是深入开展团员先锋评选活动,按照评选标准评选出素质高、业绩强、贡献大、带动作用显著的客户,给予团员先锋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市场共评选出15名团员先锋。四是推行无职团员设岗定责,引导广大团员以市场为家,在搞好经营的同时,担当通讯员、卫生员、调解员、联络员、安全员的职责,通过这一主题活动,30多名团员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为市场管理的好助手,扩大了团组织在客户群众中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青年经营户积极向团组织靠拢。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
一是五四青年节,为丰富青年的生活,由小商品城团委组织举办了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联谊晚会等系列活动。
二是小商品城团委组织部分团员青年到扬州瘦西湖游玩,陶冶情操。小商品城党总支带领优秀团员青年参加上海文博会。
三是小商品城处在市场中心,面对创建文明城、卫生城等艰巨任务,小商品城团委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分发传单,打扫市场卫生,发放文明指数调查问卷,团员青年逐步树立了自觉承担创城重任的意识。
四是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及国防知识。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了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增强了大家安全防范意识。
实践证明,小商品城通过扎实有效的团建工作,充分发挥了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促进了市场的和谐稳定发展。目前,小商品城市场繁荣,经营业态提升,管理模式升级,服务理念转变,整个市场客户群巩固率达100%,商品门类由原来的1500余个增加到4000多个,其中全国著名品牌商品占有率达70%,国际知名品牌也达到10%,成为全国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
总之,小商品城团委在党总支以及上级团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团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与各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市场团委将认真总结经验,强化措施,加强领导,把市场团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层次,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和中国商城的持续繁荣做出新贡献。
返回目录。
一、我市商品市场的现状。
1、商品市场蓬勃发展,经营门类齐全,品位不断提升。
全市现有商品市场337个,建筑面积207平方米,分别比xx年增长10%和109%。其中:生产资料市场27个,专业批发市场27个,农贸市场41个,综合性市场242个。芦淞服饰市场群更是由1989年的1个市场发展到1995年十几个市场再到xx年的43个市场,建筑面积从1989年的4800平方米猛增到73.5平方米;商品市场档次逐年提高,芦淞服饰市场由最初的地摊式市场到鸟笼式市场再到宽敞门面式市场,部分市场已发展到集办公、服装展示、网上购物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窗橱。
2、商品市场在商贸流通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全市商品市场xx年实现成交额103.5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65%,;市场成交过3000万元的市场有50多个,名列全省第一,有21个市场成交额过亿元,商品市场是我市商贸流通的主力军,其现实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3、商品市场是全市各级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市商品市场年创造税费4亿多元,占全市税收比重20.38%,芦淞区财政收入的80%来自于市场税费。芦淞服装市场居全市市场纳税费之首,该市场仅1316个摊位,年纳税费2300多万元,其中税1600多万元。
4、商品市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全市337个商品市场共有从业人员15.6万人,其中安排下岗职工近十万人。
二、我市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品市场布局不合理。一是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芦淞区、荷塘区、攸县商品市场较多,而石峰区、天元区、**县商品市场数量很少。芦淞区有商品市场79个,占全市的近四分之一。二是市场空间布局不合理,全市93个专业市场,其中在城市83个,农村仅10个;城市专业市场又集中在芦淞区,芦淞区专业市场有63个,占全市专业市场的67.8%,大半江山坐落芦淞,石峰区除住宅产品市场、天元区除建材市场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专业市场。
2、组织化程度低。我市商品市场基本是各自为营,市场之间缺乏联系,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能相互流动,互通有无;我市虽有过亿元市场21家,但大而不强,没有组建一个市场集团。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市场之间,经营户之间恶性竞争,互相拆台现象严重,无法与国内外组织严密的商业巨人竞争。
3、没有产业作依托,市场辐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我市专业市场数量不少,但除服饰市场外大都销售额不大,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是外来产品,服饰市场销售的服饰80%以上来自沿海城市和武汉,本地生产有服饰所占比重很小,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商品市场规划滞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乏力,商品市场建设管理主体虚位,仍然存在多头审批现象,这种状况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变化要求极不相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于去年12月11日取消对外商对商业批发、零售和物流业的限制,为减少国外商业“航母”的冲击,需要采取国际通用的办法,对大型商业设施的设立必须进行规划和管理。目前,**市已开始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三、下阶段商品市场建设的发展思路。
1、大力发展现代批发市场,奠定区域商贸中心地位。
没有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就没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批发市场仍然是21世纪我国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发展批发市场有条件和基础:批发经销以远远超过零售经销,尤其是近几年来,限额以上批发业突飞猛进,成为我市经济的一个亮点;芦淞区服饰市场等批发市场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辐射力;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奠定了便捷的运输体系。发展批发市场的原则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代理经销、仓储式配送、电子商务为业态,以发展、壮大市场的依托产业为核心,改造、提升现有批发市场,适当发展新兴、配套市场。
重点要选择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市场进行“两改一提”,重中之重是芦淞服饰市场群的“两改一提”,巩固其“龙头”地位,建设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的经销中心。
一是以集约化、集团化经营为方向,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全面完成市场改制,组建公司制,实现集约化、集团化经营。尽快完成芦淞服饰有限公司的组建,改变业主多元化(40多个产权单位)、恶性竞争、粗放经营的局面。
二是加强市场硬件改造,加强软件升级,营造适合本批发市场的交易环境和市场形象特色,为商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形成更具价值的“无形市场”。
三是把市场改造与市场物流整合结合起来,强化与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技术的结合。结合资产重组,成立专业性的物流公司,建立多层次的配送、代理体系,重构市场的营销网络,推动批发市场由以摊位式经营为主向以配送、代理经营为主转变,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建立公司制经营转变,由传统交易向现代化交易转变。
四是有目的地引导建立一些“源头型”专业批发市场。如原提出的在荷塘区建立一个大的家具批发市场,并带动家具制造业的发展。
2、以流通带动产业,促进产业与市场联动。
以市场兴产业,以产业带市场,形成产业与市场共同繁荣的局面,这是许多城市成功的做法。义乌、石狮的崛起,靠的就是商贸与工业企业的良性互动。我市批发市场还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以芦淞服饰市场群为例,市场销售的产品80%以上产自沿海城市和武汉,本地生产服饰所占比重很少。服饰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辅料市场如面料、拉链、扣子、配饰等市场还没有形成,设计、开发、制造落后,仓仓储、配送、流通没有形成链条。市场没有产业作依托,销售成本势必增加,市场竞争力减弱,市场辐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市场的发展空间。
发展市场的依托产业,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市场转型、升级的核心工作。政府和市场要把它作为一项共同的任务来抓。
一是以芦淞服饰批发市场为品牌,以芦淞服饰工业园为依托,以良好市场环境为诱力,引进由外地生产的品牌来株发展生产。
二是支持现有的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加大项目投入、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打造出几个全国知名的品牌,形成知名度。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有实力的经销大户,依托自己的营销网络,走“工贸一体化”道路。
三是出台扶持市场配套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支撑产业发展的平台,如服饰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辅料市场、仓储设施、研发设计中心、服饰展示中心等外部平台。
3、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提升城市品位。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加快,人民对市场建设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贸市场、菜市场的种种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是无法形成产业化、边锁化、规范化的经营模式;二是脏、乱、差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污染所在地环境,影响居民的生活、工作;三是一些集贸市场成了假、劣、伪、冒产品藏身之地;四是偷税漏税行为难以控制;五是无法增加就业。传统农贸市场、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势在必行。
第四、改造、替代与升级成功的关键是投资方有利可图,消费者得到实惠,现在的经营者能够妥善安置。
第五,坚持改造与改行并重。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六
1、标题。一般来说,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没有严格的格式。它要求与文章的内容溶为一体。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精练简洁的文字去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市场调查的标题有:在标题里直接写明市场调查的地区、调查的项目和“市场调查”这一文种;在标题里直接提出某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的问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如《×牌冰箱被冷落》;用主标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副标题说明市场调查的项目、地区和文种;用大标题点明市场调查的项目、范围、内容和情况,用小标题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
2、前言。前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调查报告撰写的依据,报告的研究目的或主旨,调查的范围、时间、地点及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方式。
3、主体。市场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概要部分、正文部分、结尾部分。这三点组成报告的主体。
4、结尾。这是全文的结束部分。一般有前言的市场调查报告,要有结尾,以与前言互相照应,综述全文重申观点或是加深认识。
(一)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一种组织形式,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消息、服务产销、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人民群众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商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2012年,全省商品交易市场2597个,总摊位数55.48万个,营业面积1834.20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3543.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20个,总摊位数19.84万个,营业面积1036.78万平方米、成交额2969.65亿元,分别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12.32%、35.76%、56.52%、73.81%。
(一)大型市场规模扩展,发展迅速。据统计,我省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市场96家,占全部市场个数的3%,实现成交额2465.71亿元,占全部市场总成交额的81.4%。其中,5-10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有46家;10-10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44家;10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家,分别是:长沙市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大市场、湖南钢材大市场、湖南高桥大市场、湖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场、中南汽车世界大中南汽车贸易公司、湖南九华钢材物流园。全省商品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130.15亿元,增长25.6%。1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219.59亿元,增长25.9%。显示出湖南大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明显。
(二)市场门类齐全,专业市场占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市场,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为辅,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全省2597个商品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586个,商品成交额为1359.18亿元,占比38.36%。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71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88个,其它综合市场777个。专业市场1011个,商品成交额为2184.25亿元,占比61.64%。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21个,商品成交额为1011.11亿元,占比37.8%。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4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26个。专业市场达199个,商品成交额为1958.54亿元,占比62.2%;从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看,专业市场比重均较高,分别为56.5%、70.2%和66%。
(三)批零市场竞相发展,批发市场为主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由于内部资源的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12年,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172个,较2009年增加25个;以零售市场为主的市场有148个,较2009年增加32个;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2248.46亿元,零售市场实现成交额721.20亿元,分别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75.7%和24.3%,批发市场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重较2009年提高7.7个百分点。
(四)长株潭地区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从市场分布看,2012年,长株潭三市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29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968.34亿元,分别占全省同期市场总数的40.3%和市场成交总额的66.3%,市场的集中度及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处于西部地区的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和永州等五个市州共有亿元市场72个,占市场总数的22.5%;实现成交额451.88亿元,仅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5.2%。
二、我省商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环境加速改善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商品交易都呈现平稳上涨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一)商业网点规划滞后,且实施难度大。多年来,由于商业网点规划缺乏上位法支持,且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导致规划得不到落实。商品市场项目随意上马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项目缺少科学论证,或者是不经过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就立项上马。商业项目雷同,特色不突出,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而在新开发区、城郊结合部,商品市场的规划建设则不能很好的满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在城区,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郊近来兴建的大型专业市场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二)市场整体辐射能力较弱,竞争压力加大。全省商品市场发展结构不够平衡,商品市场总体水平不高,各专业市场的扩张受到制约,商品辐射面不广。同时,各市场之间的行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与市场之间经营的商品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发展空间难以做大。2012年,从全省亿元市场经营的商品分类看,以简单、初级、低档的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鞋帽类和农副产品为主的亿元市场达140家,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带动周边小企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并且同一个市场内的商品相似性较大,产品结构单一,由于技术含量低,缺乏协调,因此同一市场内的商户的竞争压力较大。再者,基于当地产业发展起来的市场,还存在着与竞争范围内其他市场的竞争,竞争压力较大。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三)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对薄弱。目前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大小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商品交易市场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个别市场处于放任自流的现象,致使许多摊位摆设杂乱,经营环境差,违法违章行为比较普遍。特别是部分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严重危害和威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许多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随意性很大,许多违规经营的情况以罚代管。消费者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交易市场的信心,影响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
(五)新型业态对商品市场冲击大。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店及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它们运用配送、代理制等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和规范化流通运作模式,在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对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市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大流通意识。流通活,百业兴。商品交易市场是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是广大企业产品销售与原材料采购的重要渠道,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引导群众消费、促进商品生产、活跃商贸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素质性、结构性因素影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面临规划引导不够、创新能力不足、转型提升缓慢等问题,又受到连锁卖场、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流通模式和省外部分新型交易市场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好地发挥其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化规划意识。规划是发展蓝图。好的规划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统筹性、法定性、稳定性,使空间与产业得以有效拓展和发展。我省要改变商品市场散、小、品质不高的格局,必须要强化规划意识。三是强化开拓意识。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湖北、浙江等地商品市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思想解解放,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利、放权、给政策,既要大胆又要大度。
(二)突出三个抓手。一是抓规划引导。要放眼长远,着眼全省、全国,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的总体目标,将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时要依托现有主题市场、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总体要求,通过市场布局和调整带动城市经济产业布局的优化,充分考虑商品市场集群化,形成“大市场、大商圈”的格局。二是抓战略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为突破口,突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市场的建设培育,把重点市场建成上规模、高品位、配套全、设施优,集商品交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博览、品牌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三是抓提质改造。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支持现在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进行提质改造,不断提高完善市场配套设施,提升市场档次;支持将现有分散的小规模同类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向市场集群化发展,增强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三)提高五种能力。
一是提高市场创新能力。引导重点市场创新交易手段和营销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积极推进连锁经营、仓储式平价批发、代理、经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建立信息咨询、共同代理、展销展示、配送服务等现代市场功能,把重点骨干市场培育成商品集散中心、商品展示中心、商务活动中心、技术交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产业引导中心。建立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集仓储、物流配送、旅游购物、流行趋势发布于一体的市场服务综合体。强化市场助推产业发展功能,依托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探索市场与产业集群合作机制,提供市场实时动态信息,推动众多服务市场的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提高市场信息化能力。加强规划和引导,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有机融合。加快建设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查询公告系统、联网监测监管系统等。鼓励发展适合商品交易市场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模式,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的应用,完善交易支付安全认证、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鼓励主动对接网上市场,积极培育和引进网商,使商品交易市场成为网商采购平台和实物体验平台。鼓励加快建立支付、信用查询、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市场软实力。
三是提高市场监管能力。积极完善流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的制定、宣传与实施力度。启动集贸市场管理办法修编程序,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建立适应市场商品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对市场上市食品、农产品、重要商品的可追溯管理。建立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实行部门联合执法,精简执法检查,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制定不同类型市场的管理服务标准,鼓励市场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建立有资质、有品牌的市场管理公司,打造专业的市场运营管理团队,对市场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鼓励专业的市场管理公司做大做强,通过输出专业管理、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提高市场创品牌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加强市场品牌注册、经营、管理与宣传,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指导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尽快注册服务商标、防御商标等;鼓励市场注册集体商标等,并授权经营户使用;积极支持市场争创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知名商号,提升品牌知名度;鼓励品牌企业在市场设立总经销、总代理、特约经销等,提高市场上市商品品牌率。
五是提高市场主体综合能力。鼓励市场举办者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举办者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途径,增强资本实力,提高市场改造提升、对外拓展、兼并收购的能力;鼓励现有品牌市场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兼并、整合现在各类市场资源,培养组建市场集团公司,采取连锁化、超市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推进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四)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有关部门组织,定期的会商制度,统筹协调流通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按照分工明确、统一、协调、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对重大项目,要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项目量身定做服务措施、优惠政策、解决建设难题。
二是要素保障。建设大型市场集群,最大的要素瓶颈就是土地供应问题。要借鉴武汉汉口北商贸枢纽区的做法,以园区的方式、价格为大型商品市场集群项目供用地。此外,政府应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织人才培训等措施,为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
三是机制保障。首先要完善规划落实机制,将商业网点规划纳人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其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规划部门在制定地块详规是要征询商务部门的意见等机制。其次要完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要组织专门班子,开放“绿色通道”,为项目开工、开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政务服务。
(五)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要加强财税扶持。各地要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贴息、奖励、补贴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积极支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等。要从培育市场的角度出发,在市场试营业期给予税费减免。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搭建商品交易市场金融合作与资本运营平台,拓展商品交易市场融资渠道,构建有利于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市场经营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在市场增设服务网点,推动银行卡、电子支付业务等在市场的应用,为市场经营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为了全面了解我市民办幼儿园目前的办园状况,我们于2006年组成专题调研组,分别对全市128所成型民办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采取听取介绍、实地察看、查看资料、检查账目、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从依法办园、办园条件、园务管理、保教工作等四个方面加以调研,每所幼儿园调研结束时均把有关情况与被调研幼儿园的负责人作了交换,并对其中的19所办园较差的幼儿园提出了整改意见。
一、主要成绩。
1、办园理念不断更新。农村幼儿园改制后,广大办园业主的办园理念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提升。他们不仅把办园作为一种家业,更作为一种事业。他们普遍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把全面贯彻幼儿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作为办园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幼儿园管理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自觉接受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
2、办园条件不断改善。改制前我市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普遍较差,改制后广大业主积极筹措资金建造园舍,添置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购置大型玩具和图书资料等,办园条件得到较快改善。目前各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学、生活用房及卫生、安全、消防、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设备基本配置到位。各幼儿园的厨房设施能严格按照市卫生监督所的要求改造、添置。与此同时,不少幼儿园重视了幼儿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努力使幼儿园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设面积、生均绿化面积逐步达标,园内环境逐步优化。
3、办园行为不断规范。总体上说,广大办园业主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一是依法保障教职工人员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按政策规定发放教职工的工资。()二是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办园行为。三是按类别、按政策收费,财务、会计制度逐步建立,代办费和伙食费能按时结清并公示,办园所需经费和发展资金基本有保证。四是在多数幼儿园实际拟订了办园的目标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五是加强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建立了安全长效机制,尤其是幼儿接送等制度,基本消除了“幼儿接送车”现象。六是大多数幼儿园能按年龄限班额编班。
4、办园质量不断提高。各幼儿园都把提高保教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是提高保教队伍的思想素质,主动派送教师和保育员外出学习培训交流。二是制订园务、教研、卫生保健与保育、一日活动安排等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三是加强了家园联系活动,重视幼儿个性发展和良好行为养成教育。四是科学安排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内容,激发兴趣,开发智力。五是重视健康教育,建立了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
二、主要问题。
1、法规意识比较淡薄。一些幼儿园没有办园许可证照样在办园;有个别幼儿园仍违规使用幼儿接送车;有个别幼儿园违规收费;一些规模小、设施差的村小幼儿园为抢生源恶性、压价收费竞争、缺乏规范管理;一些幼儿园不按年龄、超规定人数编班,不按编制规定配备保教人员;多数幼儿园没有为教职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部分幼儿园教职工缺少健康证件。
2、办园理念存有偏差。一些法人投资幼儿园的目的就是赢利赚钱,在这样的办园理念支配下,幼儿园缺乏先进的办园宗旨,缺乏明确的办园目标和发展规划,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由此造成幼儿园改革和发展的速度不快,水平不高,阻碍了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3、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农村幼儿园普遍工资低、福利差,导致队伍不稳定。在市场竞争形势下,不少幼儿园靠压缩编制、增加班额、降低工资等方式维持生存,致使一些不合格人员进入幼教队伍。因此农村幼儿教师学历低,文化底蕴较薄、专业合格率较差,整体素质明显下滑。
4、办园经费不能到位。除汇龙镇部分幼儿园经费投入较多外,许多幼儿园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发展基金用于改善办园条件,不少村幼儿园设备简陋,有的放在民宅和仓库中办园,缺少电教设备和大型玩具,尤其是用于教育研究、师资培训、教育活动的经费严重不足。
5、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市128所成型幼儿园中,主办者来自方方面面,除一部分毕业幼教专业外,一半以上的幼儿园办园者没有受过专业学习培训,也没有保教及管理经验。这些办园者的管理水平较低,往往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6、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幼儿园,尤其是村小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或向家长展示其所谓的教学质量,热衷于幼儿识字、拼音、写字、算术教学,这种错误做法严重违背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规律,危害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7、布局设置不太合理。部分乡镇农村幼儿园规模小,条件差,生源少,布局分散,如有的乡镇一个镇范围内就有21所幼儿园,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四、五十个幼儿,由于规模小,管理措施跟不上,办园质量差。
三、建议意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儿童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两个率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如下:
1、规范办园行为,提高法人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与指导,规范办园行为,对持有办园许可证但条件较差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对尚未办理办园许可证的符合办学条件的要督促其迅速办理民办幼儿园办园许可证;对非法举办的幼儿园要坚决取缔。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要更新法人的办园理念,使其取得任职资格证书,要进行资格考核制度,对其经营理念、办园水平进行经常性考核,提高管理水平。
2、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要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注册管理制度。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聘任和录用尽量在教育部门注册的合格教师中选拔,逐步辞退不合格人员。要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要切实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一是经过园本培训,使全体教师与时俱进,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二是继续建立持证上岗制度,构筑教师入口关;三是幼儿教师培训交流,展示才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鼓励、甚至强制要求各镇中心幼儿园和市区幼儿园吸收录用正规师范毕业的幼儿教师,为幼教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3、加强园务管理,提高保教质量。要进一步贯彻原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重视幼儿园教育和科研工作,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建立幼儿园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职责,落实到位;随时消除各种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加强综合治理,整治幼儿园周边环境,要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家长和幼儿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切实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的要求;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要加快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4、增加经费投入,提升办园条件。要进一步明晰幼儿园资产,依法提取发展基金,要确保每年毛收入总额的20%用于改善办园条件。要进一步加强园舍硬件建设,尤其是专用活动室的建设。要大力添置教育现代化电教设施、电教玩具、大型玩具、图书资料、音像资料等硬件设备。要进一步开辟草坪、沙地、小土坡、饲养场、种植园地、嬉水池等活动场地,增加幼儿活动空间。要进一步净化、绿化、美化园内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充满童趣的健康乐园。
5、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督查指导。要切实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组织领导,完善幼教管理体制,认真履行行政职责。市教育局和教育督导室、各乡镇人民政府、联校要定期对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筹措与投入、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依法办园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着力提高办园质量。要合理调整幼儿园布局设置,鼓励联合办园,规模办园,遏制非法幼儿园和恶性竞争。要积极推进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引导幼儿园认真开展特色幼儿园的创建活动,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在教育思想、办园目标,园务管理,保教质量,师资培训等方面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园特色。要督促民办幼儿园做好创建升类工作,有计划地推动省现代化、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全力推进幼儿教育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七
一下提供一篇商品展销监管调研报告给大家浏览借鉴!
2012年,《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废止后,商品展销会期间经营主体的诸多经营行为失去监管依据,展销会期间临时市场监管工作面临较大难题。近日,文登市局组织对当前商品展销会及其参展经营主体监管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分析了产生的相关问题,并提出部分意见和建议。
一、当前文登市商品展销会的特点。
去年以来,文登市共举办商品展销会共计20场,展销内容包括保健品、家用电器、房地产、家纺产品、农产品、汽车、婴幼儿用品、食品等,较2011年同比增长了28.5%。《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废止后,商品展销会不仅在主体市场准入门槛上大幅降低,同时参展的经营主体处于事前无监管状态。
(一)办展主体杂,档次各不相同。目前,办展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有政府直接参与的,有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的,有社团法人举办的,有法人联合举办的,有法人企业自行举办的,还有个体户自办或联合举办的。展销活动中,政府主办或有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参与举办的商品展销会相对层次较高,展会选址、布局,参展商选定都有较为严格的规范,展品档次高、质量好;而个别办展者缺乏严格管理、组织涣散,层次相对较低,经常是街头路边办展,展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参展商品杂,质量水平不同。以往商品展销会参展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服装、针织品、小家电、生活用品等方面;目前参展商品除上述几类外,还涉及汽车、数码产品、家用电器、食品、小吃、保健品、旅游服务等。商品质量及服务水平各不相同,真伪难辨。部分商品质量低劣,存在傍名牌或假冒现象,特别是在农村市场举办的商品展销会,此类情况尤为突出。
(三)办展目的杂,展会效果不同。大部分政府及大型企业主办的展会,主要目的是通过商品展销会这一平台,宣传推介特色产品、优势资源,带动优势产业发展。如近年来文登市政府组织先后开展的“六省三十市”文登家纺展销活动(2011年)、“十省四十市”文登家纺展销活动(2012年)、2012中国(文登)国际长寿美食节等展销活动,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个别企业、个体户却借助商品展销会的形式,擅自使用“中华”、“全国”等字样,并在宣传单上编造虚假信息,以“厂价直销”、“低价甩卖”等名义,加上现场赠送一些小礼品等形式,销售过期积压商品或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在农村及边远地区举办的一些服装、日常生活用品、保健品等商品展销会,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酒店、宾馆等会展场所提供者为谋取私利,招揽、组织开展展销活动,不严格履行对入场主体的资格审查义务,致使许多证照不齐的经营主体进入商品展销会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广大消费者对商品展销会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
三、商品展销会监管中面临的问题。
(一)违法经营行为发现难。工商部门不能通过登记审批事先了解商品展销会情况,只能通过日常巡查,或是通过关注广告、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发现商品展销会线索。不少以推介会、咨询会、讲座形式出现的商品展销会,举办场所往往在各酒店、宾馆内部,执法人员难以发现;个别举办者故意将开展时间定为周末或下午下班后,逃避监管;那些利用车辆深入农村开展流通展销的经营者,更是和执法人员打起了“游击战”,对这类展销活动发现较难。
(二)违法违规案件查处难。许多以出售保健品、保健器材为目的的商品展销会往往打着免费讲座、举办推介会的旗号,吸引消费者,最初几天只展不销,即将结束时才开始“最后一卖”。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检查时,现场往往找不到产品实物,无法对其是否构成违法经营行为进行认定。等到出现投诉,工商部门介入查处时,展销人员早已人去楼空。
(三)案件调查过程取证难。取证难主要表现对参展产品质量、商标侵权认定难。目前对产品质量的监测以及对商标是否侵权的认定程序复杂,所需时间也较长,而商品展销会时间短,流动性大,往往是认定结果还没到,商品展销会已经结束,相关责任人也不知去向。此外,因为对食品等一些商品的抽检有抽检基数的限制,对于那些先展后销的商品展销会,如果在检查时其现场产品数量达不到抽检基数的要求,只能放弃抽检。
(四)消费利益受损维权难。一是投诉举证难。商品展销会往往在进行现货交易时未能出具真实有效的销货凭证,工商部门受理投诉后,经常由于消费者无法提供有效的购物凭证,难以追究经营者的责任。二是售后服务难。特别是对那些异地办展的经营者,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三包”无法实现,售后服务无法保障。三是责任追究难。对一些异地办展,或查无下落的当地参展商追究责任时难度较大,异地寻找当事人增加维权成本和难度,对场地提供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进行追偿时,往往因为找不到具体的展销会主办者而导致消费者投诉事项难以处结,可操作性不高。
四、加强商品展销会监管的对策。
(一)健全完善商品展销会预报机制。为避免出现监管滞后的现象,要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信息灵敏,反应快速的特点,加强对重点场所的日常巡查、充分利用覆盖全市的12315申诉站网络,密切关注各种媒体发布的商品展销会宣传广告、海报、街头传单等,及时掌握各辖区内商品展销会开办情况并向市局预报,市局将基层所上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巡查计划,从而推进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使商品展销会的监管由登记审核向属地监管、日常监管过渡。
(二)全面建立部门联动监管机制。由于商品展销会的一些经营活动仍需进行严格的审批,如广告的发布等,这就使得工商部门事先获知商品展销会基本情况成为可能。建议在系统内建立起市局职能科室与基层工商所之间的联动机制,如商标广告科在受理涉及商品展销会的广告登记备案后,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告知市场合同科,然后由市场合同科根据属地管辖,通知相关基层所实施重点监管,基层所在监管结束后,再将监管情况反馈给市场合同科,形成执法合力,努力使监管实现无缝对接。在系统外,加强与公安、消防、文化、安监、经贸委等部门的沟通,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及时发现商品展销会举办线索,获取更多的信息支持。
(三)探索建立商品展销会备案机制。为破解监管中存在的查处难,取证难等问题,建议建立商品展销会备案制。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将备案权下放到基层工商所,并制作商品展销会备案申请书,对备案申请人(单位)、备案人(单位)联系地址、联系方式、参展人员构成、商品展销会名称、展销地址、场地使用证明、展销商品类别等内容进行备案登记,对展销商品中涉及食品的,要求参展方必须出具食品卫生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审批证件,并提交参展商品产品检验报告,无法提交相关材料的,坚决不许其进入商品展销会经营。各基层所对商品展销会实行展内巡查,并在一些大中型商品展销会内设置12315维权投诉点,加大现场驻点比例,对一些容易引起消费投诉的商品展销会加大巡查监管频率,力争全程监控,规范参展经营者展销行为。
(四)建立消费维权先行赔付机制。建议商品展销会在进行展前备案时,由商品展销会举办方按展销商品的总价值的“2%—5%”交纳“消费维权保证金”。在展会期间或者在展会后,发生消费者投诉,经鉴定和调查核实,侵权行为属实的,可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使用这笔“保证金”对消费者先行赔付。“保证金”的保留期限根据商品的保质期限来确定,一般不超过6个月。保留期届满后,未出现消费投诉情况的,全额退还“保证金”;出现消费投诉的,则根据赔偿情况及保证金剩余情况,办理退款手续。通过这种做法,促使商品展销会举办方严把参展商准入关,避免因展销商一走了之而造成消费者投诉无门的尴尬局面。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八
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一种组织形式,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消息、服务产销、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人民群众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商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20xx年,全省商品交易市场2597个,总摊位数55.48万个,营业面积1834.20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3543.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20个,总摊位数19.84万个,营业面积1036.78万平方米、成交额2969.65亿元,分别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12.32%、35.76%、56.52%、73.81%。
分别是:长沙市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大市场、湖南钢材大市场、湖南高桥大市场、湖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场、中南汽车世界大中南汽车贸易公司、湖南九华钢材物流园。全省商品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2130.15亿元,增长25.6%。1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1219.59亿元,增长25.9%。显示出湖南大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明显。
市场门类齐全,专业市场占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市场,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为辅,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
全省2597个商品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586个,商品成交额为1359.18亿元,占比38.36%。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71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88个,其它综合市场777个。专业市场1011个,商品成交额为2184.25亿元,占比61.64%。
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有121个,商品成交额为1011.11亿元,占比37.8%。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42个,工业品综合市场26个。专业市场达199个,商品成交额为1958.54亿元,占比62.2%;从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看,专业市场比重均较高,分别为56.5%、70.2%和66%。
批零市场竞相发展,批发市场为主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
由于内部资源的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xx年,全省320个亿元市场中,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172个,较20xx年增加25个;以零售市场为主的市场有148个,较20xx年增加32个;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2248.46亿元,零售市场实现成交额721.20亿元,分别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75.7%和24.3%,批发市场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重较20xx年提高7.7个百分点。
长株潭地区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从市场分布看,20xx年,长株潭三市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29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968.34亿元,分别占全省同期市场总数的40.3%和市场成交总额的66.3%,市场的集中度及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处于西部地区的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和永州等五个市州共有亿元市场72个,占市场总数的'22.5%;实现成交额451.88亿元,仅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5.2%。
我省商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环境加速改善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商品交易都呈现平稳上涨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商业网点规划滞后,且实施难度大。多年来,由于商业网点规划缺乏上位法支持,且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导致规划得不到落实。商品市场项目随意上马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项目缺少科学论证,或者是不经过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就立项上马。商业项目雷同,特色不突出,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而在新开发区、城郊结合部,商品市场的规划建设则不能很好的满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在城区,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郊近来兴建的大型专业市场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市场整体辐射能力较弱,竞争压力加大。全省商品市场发展结构不够平衡,商品市场总体水平不高,各专业市场的扩张受到制约,商品辐射面不广。同时,各市场之间的行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与市场之间经营的商品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发展空间难以做大。
20xx年,从全省亿元市场经营的商品分类看,以简单、初级、低档的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鞋帽类和农副产品为主的亿元市场达140家,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带动周边小企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产业规模难以扩大。
并且同一个市场内的商品相似性较大,产品结构单一,由于技术含量低,缺乏协调,因此同一市场内的商户的竞争压力较大。再者,基于当地产业发展起来的市场,还存在着与竞争范围内其他市场的竞争,竞争压力较大。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九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下面是有关商品交易市场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借鉴!
商品交易市场调研报告
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一种组织形式,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消息、服务产销、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人民群众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十
**煤矿经过近六年来的技术改造,原煤核定生产能力由建矿时的**万吨/年提升到了目前的**万吨/年,而且主要生产系统具有**万吨/年的生产潜力,市场销售形势持续看好,产销率连年稳定在95%以上的良好水平。在此条件下,如何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充分利用有限的开采资源,进一步增加商品煤品种,稳定和提高煤质,提高产品平均售价,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矿井经营和技术工作应当积极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
本次调研从对矿井当前煤炭品种结构和市场需求情况的分析入手,结合原煤洗选厂项目的实施,对矿井商品煤品种结构的调整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初步排定了实施步骤。
**煤矿目前核定生产能力已达到**mt/a,工业储量**亿吨;生产的煤炭具有三高(高发热量、高化学活性、高挥发)、三低(低灰、低硫、低磷)的优点,是理想的动力、化工和民用煤,近年来产品畅销不衰,深受用户欢迎。
近年来制约矿井进一步提质增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原煤灰分较高,商品煤品种较少,附加值不高,提价能力有限,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原煤灰分情况:矿井田内主采煤层仅一层,局部可采2~3层,夹矸层0~10层,一般2~5层,夹矸平均厚0.75m。岩性以炭质泥岩为主,粉砂岩、泥岩次之。在实行机械化倾斜分层综采放顶煤采煤法条件下,这些夹矸煤在开采过程中无法剔除,并且在采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顶底板的混入,从而使原煤质量变差,造成原煤灰分相应较高。**省煤田地质局综合试验室20xx年7月所作的《**公司**煤矿6-2层可选性煤样综合试验报告》显示,**矿原煤灰分平均为7.96%。矿井20xx年煤质报表显示,原煤灰份平均达到了**%。综合其它方面的煤质指标,加上开采中的煤质波动,仅能满足电厂等动力用户对煤质的要求,而难以达到化工用煤的煤质标准。而目前化工煤比动力煤平均售价高出**元/吨以上,煤炭质量显然对企业提价增效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原煤品种情况:目前我矿的原煤筛选仍采用螺旋筛分工艺,工艺系统不够灵活,分级精度低,只有大块、中块、小块、混煤四个传统品种,不但无法解决原煤质量波动,也无法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更为细致的品种分级。致使开采过程的煤质难以控制,矿井资源回收率低,人工拣矸和地面二次筛选投入大。因而商品煤提价空间狭小,只能供应市场一般动力煤用户,无法开拓更多的新用户。
为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充分的利用矿井开采资源,不断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我们从20xx年就开始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原煤洗选厂的构想。此后三年,我们本着促进矿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建设原煤洗选厂的可行性进行了多方考察和充分论证。我们认为,建设原煤洗选厂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
1、稳定煤质、提高回采率。通过选煤厂洗选,可以使商品煤质量稳定,提高矿井采煤的回采率,最大限度的保护煤炭资源,避免了因在没有选煤厂的情况下为了稳定煤质使回采率降低,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
2、增加商品煤品种,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煤炭的洗选加工,使商品煤品种由原来的四个等级增加到五个等级以上,可大幅度提高商品煤售价,拓宽市场,争取到更多的高品质煤用户,使企业经济效益更加稳定,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3、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煤炭洗选流程能够对筛选出的矸石进行最精确的分选排放,大大减少无效运输,避免原煤混入矸石,改变矸石山自燃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达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的。
4、实现清洁环保生产。选煤厂的生产用水为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井下水,实行循环补充供给,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洗水闭路循环,煤泥水不外排,达到废水综合利用的目的。
5、社会效益显著。实行原煤洗选,能够有效改善矿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企地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建设原煤洗选厂是实行原煤品种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促进矿井科学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的必然选择。
**煤矿洗选厂初设方案将洗选能力确定为200万吨/年,初期可以满足**矿生产的全部原煤的洗选任务,同时预留一定能力,可以入选**煤矿或其它矿井的部分原煤产品。这里仅对**矿自身产煤的洗选效益进行预测。
根据**省煤田地质局综合试验室20xx年7月所做的《**公司**煤矿**层可选性煤样综合试验报告》,**矿毛煤粒度在50mm以上占45.07%,25—50mm的占15.25%,13—25mm的占10.21%,13mm以下的占32.47%,这一组数据反映出**矿原煤块炭率理论上至少可以达到60%以上(25mm以按照目前初设方案形成的意见,根据市场需求,洗选后的最终产品可分为洗大块(80mm以上)、洗中块(80~31.5mm)、洗小块(31.5~20mm),洗子煤(20~10mm)和末煤(10mm以下不入洗)五个等级。
目前市场对精洗煤产品需求极为旺盛,精洗煤产品不仅是一些特殊行业的必须能源,如陶瓷制造业,还是紧俏的化工原料,如化肥制造、煤制气等,市场售价不断飙升。20xx年一季度,**煤中的精洗大块、中块、小块售价分别达到380元/吨、370元/吨和360元/吨,精洗子煤达到340元/吨,分别比目前相应粒度的大、中、小、混四个普通品种高出40~50元/吨,按**矿年产量150万吨,其中30万吨块煤进行入洗计算,实行原煤五级筛分洗选后,每年至少增加销售收入1200万元以上,同时可大大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建设原煤洗选厂,实行科学先进的品种结构调整,是我矿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
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我们先后委托煤炭工业**设计研究院完成了**矿选煤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方案,并取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立项批文,从20xx年起将该项目列入**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并完成了各项前期工作,今年4月底即将破土动工建设,力争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全面建成投入试运行。届时,我们将以洗选工艺为平台,正式实施矿井原煤品种结构的调整。实施步骤如下。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十一
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表达爱情的重要时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商家们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节日商品,以满足人们对于送礼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上的七夕节商品,本人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相关报告。通过此次调研,我对七夕节商品的市场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商家们对于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创新。
第二段:调研概况。
通过对市场上七夕节商品的实地调研,我发现不同类型的商品受到了不同群体的青睐。例如,浪漫的鲜花和精美的巧克力成为了情侣们表达爱意的热门选择;而一些具有创意和个性化的小物件则成为了年轻人的喜爱。此外,在七夕节期间,一些线上购物平台的销售额也明显增加,这表明了线上购物在七夕节市场中的重要性。
第三段:商品需求的变化。
在调研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七夕节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例如,一些环保和低碳的商品,在年轻消费者中的需求量明显上升。另外,一些功能性的商品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比如具备智能科技的礼物,可以满足现代人追求科技感的需求。七夕节市场的这些变化,也意味着商家们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以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
第四段:商家创新的力量。
在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商家们对于七夕节市场的创新力量。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商家们精心设计了各种促销活动和套餐,以及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例如,一些商家推出了情侣套装,将鲜花、礼物和浪漫的用餐体验结合在一起,为情侣们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情感体验。同时,商家们还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上平台进行宣传,使得七夕节商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第五段:结论。
通过此次调研,我对七夕节商品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在古老传统与现代商业之间交融的节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消费者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商家们对于创新的不断努力。七夕节商品市场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商家们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和回应,也反映了消费者们对于爱情和浪漫的不变追求。通过这次调研,我对于市场需求和商家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对我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十二
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大力扶持引导旅游购物发展,加强旅游购物网点的开发建设。在旅游集散地、重要交通节点合理布局,规范服务。
重点依托城区的商务中心、购物中心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发展建设旅游商业特色街区,注重服务软件环境,促进城市休闲街区的旅游购物和游憩功能的充分结合,大力发展休闲购物,提高城区旅游休闲街对游客的吸引力。
严格旅游执法,加强行业管理职能,对旅游购物场所和商品市场实行有序管理。管理部门应在质量、价格、税收、网点实行集中管理,倡导商品价格明码实价,规范经营,严禁宰客、尾随或围追兜售以及强买强卖现象发生,为游客营造一个放心购物的环境。
建立xx旅游商品信息宣传体系,通过报纸、旅游地图、旅游商品专业网站和旅游书籍等多种信息载体,或与周边地区联合举办旅游商品博览会,加强旅游购物的宣传与推介。
购物网点应具有本地区或本旅游区特色的旅游商品,种类应力求丰富多样。xx的旅游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xx,是xx旅游的浓缩与精华,通过精选不同系列的特色旅游商品,以特许连锁方式经营,发展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形象突出的旅游购物连锁商店网点,由点及面,扩大xx旅游商品的市场覆盖率,推动旅游购物发展。
最优商品调研报告(汇总13篇)篇十三
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大力扶持引导旅游购物发展,加强旅游购物网点的开发建设。在旅游集散地、重要交通节点合理布局,规范服务。
重点依托城区的商务中心、购物中心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发展建设旅游商业特色街区,注重服务软件环境,促进城市休闲街区的旅游购物和游憩功能的充分结合,大力发展休闲购物,提高城区旅游休闲街对游客的吸引力。
严格旅游执法,加强行业管理职能,对旅游购物场所和商品市场实行有序管理。管理部门应在质量、价格、税收、网点实行集中管理,倡导商品价格明码实价,规范经营,严禁宰客、尾随或围追兜售以及强买强卖现象发生,为游客营造一个放心购物的环境。
建立__旅游商品信息宣传体系,通过报纸、旅游地图、旅游商品专业网站和旅游书籍等多种信息载体,或与周边地区联合举办旅游商品博览会,加强旅游购物的宣传与推介。
购物网点应具有本地区或本旅游区特色的旅游商品,种类应力求丰富多样。__的旅游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__,是__旅游的浓缩与精华,通过精选不同系列的特色旅游商品,以特许连锁方式经营,发展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形象突出的旅游购物连锁商店网点,由点及面,扩大__旅游商品的市场覆盖率,推动旅游购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