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是一个组织中非常重要的职能,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的效率和运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政管理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一
4、现代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5、实现企业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
6、论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
7、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研究。
9、论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
10、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兼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性质。
11、论我国地方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
12、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路径。
13、打造新型政府,积极适应行政管理新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政务”模式的探析。
14、云南省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5、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6、国家公园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17、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18、我国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科与职业关系研究。
19、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模糊评判——以高等院校为例。
20、地方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研究。
2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工商行政管理规章的决定。
22、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23、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研究。
24、当前我国监狱行政管理体制运行困境及改革研究。
25、企业行政管理现状和创新举措探讨。
26、关于提升科研行政管理水平的思考。
27、论现代政府治理环境下的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
28、植物新品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30、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的挑战、机遇和发展策略。
32、治理理论视域下中国港口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33、行政管理体制垂直模式与属地模式效能比较——以安全生产监督为例。
34、基于行政管理的规划许可分类。
36、旅游城市行政管理体制优化对策研究。
37、浅析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现状。
38、中国港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溯性研究。
39、西安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40、对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
41、大部制下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42、浅论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新商事登记制度中的职能定位研究。
44、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推进社会治理研究。
45、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观念的汉代“黄老”展观——《淮南子》行政管理思想论纲。
46、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中的价值及作用研究。
48、构建集中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
49、对失信企业应采取哪些协同监管措施。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二
使用科学的方法写论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整篇论文显得整洁有序。写论文的难点,不只在于论文内容,还有论文格式的排版也很重要。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行政管理案例论文,欢迎参考写作!
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离不开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当前政府应该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把其当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做。然而现如今,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各级政府应该不断地创新改革,从而更好更快的促进社会发展。
广义行政管理和狭义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的两种形式,它们分别是政府的内部管理和政府的外部职能、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就是说,政府对包括本身在内的管理,以及对社会的管理,都可以说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就是行政行为本身的最好体现。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完完整整的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与基本方式。
要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期间,还要同时探索出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发展规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所以当我们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系统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因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本质上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支,所以将两者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分割开来是不可能的,如果背其道而行的实质性和稳定性的发展就很难被实现,然后就是,国家行政权力的重新划分和定位,是行政职能的重新配置是征管体制改革的核心,进一步,因为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占主导地位,而行政职能和行政权力在行政机构中占主宰地位,所以我们必须要机构上进行改革,然而转变职能是基础,最终,建立了一个以灵活性高、运转性强的管理体制,这都是依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进行的。
2.1信息社会的相关特点。
现在是信息社会也被人们称为网络社会,依据当今社会属性来判断它是最为准确的,并且它有力的概括了整个社会组织,在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中,信息的产生、处理以及传递工作都涵盖于此,所以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权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互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改变逐步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那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随信息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影响深远,目前,工业组织活动活动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远远的不及此种影响。
根据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计算机化、自动化目前已经渐渐的步入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并且还涌现出大量、多种信息处理终端和信息传输形式,还更加的使整个社会结构趋向于多元化、网络化,最后还有效的引领了信息高速发展社会的步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信息之间的网络化联接是由各种信息的流通、处理和传递构成的,最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时只需运用简单、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即可,不仅有利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还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2.2信息社会为政府行政管理带来的机遇。
信息技术是现在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一种全新的信息管理模式将被培养出来,前所未有的行政管理工作机遇将摆在我国政府面前。
第一,因为现在已经是信息社会,所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传递和处理社会之间的信息,平常政府办公工作效率能够大大的得到提升正是应用了多种多样的现代化信息管理设备,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政府能够对各种突发社会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控是有高速信息网络的帮助,因此,政府在作出安排和指示的时候能够做到好、准和快,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更块的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第二就是信息社会打破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信息封闭性,信息社会也有效的实现了信息之间的全方面流通,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其中,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得到服务,相关联的政府部门也开始及时的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现如今,新的社会发展技术——信息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的机遇,并且还产生非常重要的`挑战,有效的调整好信息社会也给相关政府部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第一,政府行政管理因为信息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设备和理念将有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引领前进,它们使广大工作者必须适度的调整政府的工作方式,同时还必须有多种多样的工作方式来进行协调,所以就增大了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并且还促进了国家政治、经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信息化得发展,最终有着深远的影响,国家的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能力渐渐地得到发展,从而促进行政管理环境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信息社会。第二,政府行政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需要为信息社会发生改变,并且逐渐涌现出大量的行政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方式来体现信息社会的快速传播,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复杂化的环境,国家的政府就必须增强自身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从容的面对信息社会的新形式。
3.1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主要的行政管理体制,从而增强了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行政色彩,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主要靠政府部门发布的多种行政命令来实现,管理计划要由国家颁布的行政来直接实行。国家对于经济的管理权往往是由各级的行政政府所掌控,这种掌控是分层次节制调控的,这是政企不分的政府想征管理体制的良好体现,职责是不能被混淆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职能不可转变,不可定位不准,甚至错位。
3.2管理改革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低。
第一,行政法规是行政管理组织改革是有备完善的操作,第二,要具备有效、有力的监督机制,它们统统是政府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然而,现如今我国对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都比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3政府职能还没有转变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从统治型政府转向管理型政府是政府的职能的迫切要求,其目的不在此,最终目的是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简而言之,这个是政府职能转变过程的总体趋势,根据现在的社会发展方式,我国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还是不足的,它远远地不及发达国家,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点是转变速度慢,服务能力低。在西方国家,府公共服务职能是特别被重视的,它们的政府服务屈于第一位。现如今,我国的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例如乱收费和搞集资等。因为中国现在还处于社会转型期,并且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是不健全的,所以不能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提出更好的要求。
4.1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应该不断地将自身行为和能力提高,并积极地将各项职能推出,比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以及经济调节等。同时也要促进政事分化,政企分开,积极将政府出资人员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开来的原则贯彻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在资源配置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应立足于经济需求,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履行监管市场职能,才能保证政府对市场监管的公正有效性,破除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以及部门保护等,将现代社会建设成由于、竞争和开放以及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
4.2脚踏实地,建设一个诚信的政府。
政府的创新与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树立威信政府诚信政府,推动社会发展,规范市场就是要树立诚信观念。诚信政府要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公开人员组成和人员职能。
单位的执法机构需要公示和公开执法的程序,进一步加大加强执法能力和行政能力,将部门间的诚信功能建设进一步加强,提高上升执法人员的信仰度和诚信度,做到执法如山和清正廉洁。不仅如此,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可,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发挥法律的法治作用,做一个开诚布公诚实透明的政府,而不行是欺瞒百姓的官僚政府。
4.3删繁就简,推行责任问责制。
推行政府责任问责制,这可以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和自身的公信力的途径,政府各部门管理人员要自尽其责,追究不法人员的责任。创新政府管理就要建立威信诚实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政府工作也要做到一切要为人民考虑,立足于人民利益至上,将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自身的行政责任用于承担起来,严格禁止乱用权力,构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完善政府的行为,严格禁止乱用权力。健全政府管理体制,强化追责和问责机制,定期按时的进行工作考核和评估,明确的划分职责。同时,政府应该简政精兵,如今政府内部机构还存在,职能重叠、人员拥挤等现象,政府工作人员自身职业素质过低,服务人民意识较差,这使政府形象不断下滑。所以政府应当统一职能合并重叠部门,避免管理重复与复杂,并简化部门设置减少资源浪费,推行精兵简政,为创新政府提供一项重要举措。
[1]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吴江.政府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环境论文人民论坛,2008(4).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三
3.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4.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6.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创新之路分析。
8.大数据时代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9.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路径研究。
10.孔子的为政思想与行政管理研究。
11.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改革的创新思路。
12.互联网时代高校行政管理研究。
13.基于员工职业发展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14.思想政治教育在行政管理中的实效性研究。
15.浅谈如何有效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
17.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1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行政管理分析。
19.分析激励机制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运用。
20.综合性医院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分析。
21.构建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模式。
23.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研究。
24.我国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性探究。
25.关于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分析。
26.社区参与管理的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7.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29.高职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32.浅谈基层卫生单位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
33.基于经济管理思维下的行政管理发展研究。
34.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探究。
35.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研究。
36.创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38.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39.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肥城实践。
40.大数据时代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重塑。
42.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探讨。
43.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基本组成要素分析。
44.努力探索本科教学办公室行政管理新措施。
45.做好新时期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
46.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思考。
49.分析网络时代行政管理的机遇。
52.基于办公自动化的医院行政管理流程再造。
54.黄河上中游流域水行政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55.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与途径探究。
56.浅析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57.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年会在广州召开。
58.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研究。
59.试析公立医院行政管理改革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61.智能行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巨大动力。
62.高职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63.新时期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分析。
64.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研究。
65.新时期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67.企业院校行政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68.做好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五点要求。
69.浅谈高校在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改革创新。
70.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研究。
毕业论文的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四
5、基于行政成本的农村经济激活策略。
6、行政谈判:解决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新型方式。
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swot分析。
8、我国农村基层治理行政化问题的探究与解决。
9、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发行政许可取消后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11、农村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引入行政诉讼禁令判决的分析。
12、从政策到程序:论实现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行政程序法治之路。
13、农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一张靓丽的司法行政“名片”
14、行政合法性抑或社会合法性:农村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模式选择。
15、农村土地征收中的行政裁量及其控制。
16、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
17、浅析农村商业银行行政管理创新方式。
18、行政吸纳村庄的逻辑——s市农村调查。
19、城市化中农村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20、论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
21、村庄合并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行政化导向及其矫正。
22、农村治理走向半行政化:机理及其影响。
23、论大调解背景下我国农村纠纷的行政调解制度。
24、“双轨政治”重构与农村基层行政改革——激活基层行政研究的社会学传统。
25、深入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6、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项目监管工作中的作用。
27、农村发展的行政设置创新驱动。
28、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更好服务农村社区建设。
29、浅论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基层行政的难题与对策——以乐山市井研县为例。
30、农村电商的行政天平之衡。
31、传统“乡土伦理”的现代转型与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
32、论农村地区的环保行政执法主体——以秦岭北麓西安段为例。
33、论农村法治化治理中乡镇行政与村民自治的衔接。
35、文化治理的基础与可能——以建国以来农村行政权力治理变迁为例。
36、规模经营背景下农村环境行政管理的挑战和对策。
37、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39、论企业污染农村地下水行为防治中行政处罚的应用。
40、从“行政权威”到“专业权威”——基于农村中小学校长群体专业化取向研究。
41、浅析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管理行政化问题。
42、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从行政分配到市场配置的现实基础与制度设计。
43、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从行政分配到市场配置的现实基础与制度设计。
44、新时期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45、对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行政处罚适用法律问题的思考。
47、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中国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48、“以企带村”还是“以企代村”?——当代中国农村行政与企业关系研究。
49、农村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运行机制的困境与解决措施。
50、现代农村商业银行中行政管理制度实践浅析。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五
3、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4、浅议水利行政事业单位合同订立环节风险控制。
6、论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与行政管理制度之间的矛盾。
7、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8、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思考。
9、准市场条件下的水权交易双层动态博弈定价机制实证研究。
1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与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及解读。
12、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政府行为优化研究。
13、关于提升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4、新形势下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6、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
18、探究企业行政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19、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探索。
20、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保障。
21、矿业企业视角下的我国矿业权管理制度改革建议。
22、四川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出新活力。
2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些看法。
24、我国行政审批改革的伦理探析。
25、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探讨。
26、浅谈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27、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
28、浅议大数据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29、内控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0、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审计的认识。
31、日照市东港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2、如何做好中职学校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
33、沈大自创区将有省级行政经济等审批管理权限。
34、政府举债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市场化处置研究。
35、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6、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37、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8、区域经济视角下行政层级改革的基本思路。
39、南海海洋行政价值观的发展与演变。
40、审核评估背景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41、云南省珍稀动植物遗传基因保护管理制度研究。
43、浅析行政单位财务报销制度改革。
44、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46、洛阳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初探。
47、登封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48、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49、试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难点与改进方法。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六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广东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潍坊交警网上车管所设计与实现。
潍坊市政务公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滨海开发区环境监测行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php技术的工商综合业务系统研究与实现。
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改革研究。
江西省国税系统行政成本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在危机公关中的应用研究。
行政集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七
3当前我国行政机制的生态平衡分析。
4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的制度分析。
5论市场经济与县级政府职能及机构。
6行政道德建设与反腐倡廉。
7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改革。
8政府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10现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发展。
11提高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研究。
12反腐倡廉研究。
13民主政治研究。
14干部制度与公务员制度研究。
15政治文化研究。
16公平和效率与政府责任研究。
17政府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18制度分析与制度创新研究。
19行政效率与行政成本研究。
20电子政务研究。
21政府职能转变对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影响。
22加入wto对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影响。
23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研究。
24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研究。
25当前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6当前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7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分析。
28我国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9现阶段我国土地政策分析。
30现阶段我国科技政策分析。
31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分析。
32当代中国教育政策分析。
33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分析。
34入世对中国政府依法行政走向的影响研究。
35行政许可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36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37推进制度创新提高执政能力。
38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管理创新。
39有效监管与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40政府采购与社会公共利益。
4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4试论我国政府的经济性管制。
45服务行政---二十一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46建立国家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47试分析生态价值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48我国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研究。
49试析西方公共行政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50试析公共行政的合法性。
51试析行政协调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
52创新文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53我国行政文化的发展趋势。
55试论政府创新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56哈尔滨文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研究。
57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
58政府行政成本与效率研究。
59转型期中国公共预算与财政改革研究。
60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6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支持企业跨国经营研究。
64城市化发展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65公务员薪酬制度国际比较。
66政府官员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67新发展观与政府管理创新。
68哈市(或某市)公务员队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69数字化城市与哈尔滨的城市化。
70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问题研究。
71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
72组织变革与政府机构改革。
73公共财政法律制度研究。
74政府收费制度改革研究。
75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76制度创新与哈尔滨城市社区的.发展。
77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探析。
78新型工业化与哈尔滨的城市化。
79财税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80税收支出及其控制研究。
81某城市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82区域合作与政府的作用。
83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
84政府干预模式的创新研究。
85区域开发与政府经济行为研究;。
86wto与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87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研究。
88中外政府收支管理比较研究。
89产业发展与政府经济职能研究。
90垄断与政府经济管理。
91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92充分就业目标与公共政策选择。
93论新时期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
94我国乱收费成因与治理对策。
95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
96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97论竞争激励机制在促进政府活动中的作用。
98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99政府失败与重塑政府。
100关于组织文化管理研究。
101关于公共政策研究。
102论网络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103关于战略管理研究。
10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政策研究。
105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研究。
106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体制研究。
107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研究。
108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研究。
109区域政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10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思考。
112政府危机管理研究。
113某社会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分析。
114中国社会转型期行政伦理建设问题研究。
115中国行政组织文化的创新及其塑造。
116中,美,日行政文化比较研究。
117行政心理文化及其制约因素探析。
118我国行政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119入世后中国政府职能的定位研究。
120我国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的模式探讨。
121中外创新机制比较研究。
122哈市(或某市)公务员队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23制度创新与哈尔滨城市社区的发展。
124现代企业中的科技管理。
125入世后政府职能的转变。
126社区管理与城市化。
127政府部门的科技管理新对策。
128现代企业的民主化管理。
129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130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八
3、“国权”:“下县”与“不下县”之间--析明清政府对江南市镇的管理。
4、村基层组织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认定。
5、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履行职务时的身份认定。
6、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历程、重点和展望。
7、土地产权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问题的历史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8、陕西省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9、规模经营背景下农村环境管理的挑战和对策。
11、城中村纳入属地街道办事处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北京市155个非属地城中村调研。
12、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
13、中国住房制度的目标设计和深化改革。
14、浅析农村商业银行行政管理创新方式。
15、我国县乡行政管理层级的结构调整与改革路径。
16、浅析重庆市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现状及对策。
17、关于新常态下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18、当前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19、聊城市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20、共享发展视野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例证一个直辖市。
21、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总体框架及其取向。
22、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行政生态架构。
23、论行政管理在区域性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24、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研究。
25、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26、当代中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研究。
2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28、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
29、财政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影响研究。
30、“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演变动因、运行效率及改革路径。
31、流域管理中社区和农户参与机制研究。
32、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33、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效率研究。
34、我国卫生服务整合的体系背景分析及实施效果评价。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九
3、网络刑法知识转型与立法回应。
4、论公司正义。
5、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6、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7、刑事立法的法教义学反思--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的分析。
8、“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及其限度。
9、审判中心主义的实质内涵与实现途径。
10、“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
11、中国宪法上国家所有的规范含义。
12、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
13、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14、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之若干思考。
15、论土地承包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离。
16、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17、网络诽谤的争议问题探究。
18、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
19、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20、民事案件受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21、论中国法治评估的转型。
22、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23、论行政审批的分类改革与替代性制度建设。
24、成年监护制度的现代转向。
25、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
26、事实因果与刑法中的结果归责。
27、论我国刑法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及利弊。
28、重复诉讼规制研究:兼论“一事不再理”
29、审判中心与相关诉讼制度改革初探。
30、专家辅助人制度研析。
31、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
32、什么是法教义学:一个法哲学追问。
33、论刑事庭审实质化。
34、我国网络信息的政府治理机制研究。
35、行贿犯罪执法困局及其对策。
36、贪污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问题研究。
37、论我国司法体制的现代化改革。
38、指导性案例法源地位再反思。
39、行为无价值论与客观归责理论。
4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1、加快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2、两种“宪法解释”的概念分野与合宪性解释的可能性。
43、“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的博弈:亲属豁免权的中国面相。
44、检察环节刑事错案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45、论虚假诉讼:兼评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实践。
46、占有概念的二重性:事实与规范。
47、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私法自治。
48、商法机制中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定位。
49、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律调整。
50、刑讯逼供的国家治理研究。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
摘要:党的xxxx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农村乡(镇)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大的调整。
由过去的”政社合一”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体制改变为“政社分设”的乡、村、组的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管理体制。
改变了过去政企不分的状况。自治权力在基层政权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
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国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紧密协作,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
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乡镇体制改革乡镇自治基层政府建设村民自治。
一、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乡镇一级“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政府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
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与乡镇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承担着管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等繁重任务。
繁重的任务客观上要求行政的高效率运转。
但由于现行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
乡镇政权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行政管理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2、乡镇一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
人民公社解体后。
乡村两级组织仍然承担着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公共服务职能。
如兴办农村教育、修建乡村公路、优待军烈属、供养五保老人、兴办农林水基础设施等等。
此外,还有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征收农业税费和“三提五统”。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治安、调节民事纠纷、组织防洪救灾、实施移风易俗、举办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等项工作。
乡镇一级“小政府”与“大服务”“强政府”与“弱财政”长期并存的`格局。
造成乡镇主要领导想方设法增加乡镇财政收入,必然成为乡镇政府的第一要务。
3、乡镇一级“党政企不分”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摩擦愈演愈烈。
主要是党、政、企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有些地方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地方乡政府还没有完全起到一级政权的作用。
总的来看。乡镇作为国家政权结构中最低的一级政权组织。仍未摆脱人民公社体制的影响,实际是党政混合运作的一体性机构。具体表现在上下组织之间习惯于采取行政措施处理关系。
习惯于直接指挥和控制,不善于运用各种杠杆和利益导向实行间接、弹性控制,而且“村民自治也始终处于行政和财政双重压力下的‘紧约束’运行状态。”
这是我国新时期的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社会秩序混乱、党群干群关系日趋紧张的政治根源所在。
4、乡镇行政机构缺少监督系统。
行政监督是权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政府行政失误,确保政府管理畅达,高效运行的必要环节。
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我国农村乡镇政权建设中,却缺少有效的行政监督系统。
一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延伸到乡镇出现了“断层”。
中央、省、地(市)、县都设有政府的监察机关,负责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到乡镇基层政府,却没有设置监察机构。
二是缺乏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机制。
乡镇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指令和任务。
但贯彻执行的情况如何。
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公仆必须接受主人的监督。
但由于耳前乡镇管理体制中缺乏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使主人对公仆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二、如何建构21世纪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1、应当充分认识乡镇基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在中国乡镇既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治权力中心,又是满足农民各种需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
当前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实质是把它所拥有的行政权力规范到合理的空间,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社会、农民”三者良性互动、密切合作的关系。
而其核心是解决过去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所形成的“政党政治”与“政府政治”互相交叉。“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互相渗透。
“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事权”与“财权”互相脱节等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
无论怎么改革,“乡镇”作为一种地方基层行政建制。应当保持其行政地域的完整性,人口规模的适度性。
管理层级的有序性,职能定位的科学性,机构设置的合理性,人员编制的法律约束性,政权名称的固定性和运行程序的规范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之逐渐成为直接面向9亿农民的法制型、公共服务型政府。
2、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多年来,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政府体制改革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是如何处理党政关系。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和完善党在农村的组织体系,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乡镇党委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是作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沿指挥部”,与乡镇其他各种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同时,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也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不断改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重塑乡镇一级的”政府形象“,使之逐渐形成一种整合的、协调互动的社会政治力量,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3、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精干高效的乡镇基层政府。
我国下一步的乡镇政府改革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及运行机制。
同时,要按照在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塾础上。整合现有的乡镇事业站所,强化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
其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逐步增强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
还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突破:光是乡镇一级改而竖立其上的政府机构不改革。也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还需要启动市、县政府体制改革。
如果仅仅寄希望于”撤并乡镇、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这样的低层次改革,那么很可能陷入“循环改革的陷阱”。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一
摘要: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体现了立法的价值取向,并确定了立法的基本架构。因此,目标模式是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先决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对行政程序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法学界对行政程序法应具备目标模式并未达成共识,因此,对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研究将有利于推动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本文从比较法的视角对现代西方国家分别以美国和奥地利为典型代表两大目标模式——控权模式和服务模式进行阐述,从中比较和借鉴,再结合我国法律体系建设进程并提出在转型期的中国大陆的行政程序法宜选择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并重模式作为其目标模式,希望本文对中国大陆行政程序法的法典化有所裨益。
关键词:目标模式控权模式维权模式服务模式。
随着法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模式”分析方法被引入来对程序法的体例、目标进行整体研究。在行政程序法中,学者们提出的目标模式是对未来我国立法行为模式和内容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当今世界各国来看,各国程序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立法目的,一是限制行政权力的扩张;二是加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三是与行政实体法紧密联系,围绕实体法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展开,形成了行政程序法三大目标模式: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侧重于三种模式的结合,更注重对行政权力行使的控制,公民权利的保护与服务社会的功能。
(一)何谓目标模式。
所谓模式(model,pattern)是指“事先或者将要确定的某一事务的样式或者特征。”例如专利法规定的发明样本,产品或者项目的风格或样式。行政程序法中所说的目标模式特指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从本国的法律传统、法律文化、公民的法律意识等各种因素考虑,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继承本国优秀的法律文化,法律制度的同时,吸收别国先进的对发展本国法律具有进步作用的各种法制因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行政程序法具有指导作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行政程序法的设计、价值、功能等多方面的指向,并与立法目的紧密联系。
(二)研究并选择目标模式的重要意义。
研究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行政程序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控制行政权力,维护人民利益、服务社会、完善依法行政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推动我国依法行政具有进步的意义。
特定的目标模式体现了特定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基本架构、基本原则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规则和制度。它对行政程序法的构架、体例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更深层次地影响到行政程序法的理念、法律精神和制度,它的确定性往往也会影响到人们对法的认识程度、开放程度、思维定势。
二、目标模式之厘清——基于比较法视角下的认识。
目标模式是研究行政程序法众多热点问题中的一个。我国法学界有关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目标模式分为控制模式、效率模式和权利模式三种。控制模式是指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要求下级行政机关不得违反自己统治意志的模式,体现强大的强制性。效率模式是指以效率为中心,服务于效率的模式。权利模式主要体现为维权,保障权利。
第二种观点把目标模式分为保权模式、控权模式和效率模式三种。保权模式主要指在行政程序中,最大限度地保障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所享有的权利的一种模式。控权模式主要是控制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扩张,保证依法行政的一种模式。效率模式主要是基于管理和服务的效能而产生,强调高效。
第三种观点把目标模式分为公正模式和效率模式两种。公正模式主要强调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监督,防上偏私,效率模式指以效率为中心,服务于效率的模式。
第四种观点将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与行政程序法价值模式放一起探讨。提出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分为维护模式和保护模式,与此相应行政程序法的价值模式可以分为民主模式和效率模式。
分析以上各种观点,各个学者都是站在本国的立场和自身研究的方向去阐述这一问题,从行政程序法所要求的目标上去看,各种观点都有自身的合理性、适用性。但都存在着划分标准不明确和划分概念不周延的不足。本人特别指出,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应归结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三位一体的目标模式。在当今各国,由于受民族传统、法律传统、人文传统、法律意识、法律心理、法律文化、、经济发展、民主发展、社会制度以及地域的影响,各国的行政程序立法目标模式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相同。但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遵循控权和服务的模式。而这一模式则是将两者都放在同一或基本同一的高度和位置,都给以共同重视,并以此为出发点,在实践中视具体情况而允许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能有一定程度的侧重点。或者说,并重模式作为一种目标模式其实是一个呈现出动态侧重点的兼容模式,是站在一定的制高点上,起着统摄、引领和指导作用的模式。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将从比较法的视角对现代西方国家(分别以美国和奥地利为典型代表)两大目标模式——控权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实践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指出不同国家于目标模式之不同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规律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一)行政程序法之目标模式——控权模式(以美国为例)。
《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简称apa)于1946年6月11日公布施行,作为行政程序法控权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行政程序立法之所以选择了控制行政权力,侧重于保护公民的权利的控权模式,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所制约:第一,注重程序价值观的法律传统的内在要求。将程序的公正作为行政行为公正、公开、民主的保障手段,提高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第二,满足行政权力运作的现实需要。立法目的的最终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行政权力运作的现实需要。第三,受行政法观念的影响。美国将行政法视为“控制行政权力的法”,控权理念使美国更注重防止限制行政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益。第四,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美国强调个人的权利,强调个人主义,人权意识和观念很强。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目标模式的选择,但这些因素的合力皆偏向了控权模式,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对社会的服务。
(二)行政程序法之目标模式——服务模式(以奥地利为例)。
奥地利是行政程序立法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行政程序法在行政法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早在1925年6月,奥地利国会就通过了《行政执行法》、《行政处罚法》、《普通行政程序法》、和《行政程序法施行法》。这4部法律奠定了奥地利行政程序法的服务模式。奥地利目标模式之选择,亦由其诸多因素来共同影响和决定的。比如说有以下方面:第一,程序价值观的影响。奥地利属于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历来很重视实体法而轻视程序法,把实体法应用于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之中,而程序法被视为实体法实现其目标和介值的工具,具有从属性。常更多关注于结果、实体上的正义实现,努力追求效率的提高。第二,以行政行为为核心,将行政法视为行政权力运行规则的行政法观念的影响。第三,在社会价值观念方面,大陆法系国家倾向于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习惯于依照一些事先已经拟制好的规则行事。总之,奥地利选择服务模式与该国所存在的各种因素有关。
三、我国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之选择——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并重。
我国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选择上,应力求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出发,一是考虑行政机关权力运行的有效控制,防止权力无限扩张;二是考虑行政程序的完备;三是考虑人民的权利得到保护;四是兼顾国家利益的实现,最终实现社会和谐这一目标奋进,因而我国行政程序法科学的目标模式应是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并重,突出对行政权力的控制、人民权利的维护、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三者之间不能顾此失彼,应并重发展,科学发展,科学立法。
在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都从不同的角度上体现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并重的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这在我国是有现实的土壤基础的,且理论上是确实可行的。
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并重的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是我国行政程序法发展的必然,这一模式和我国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在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上促成了中国这个社会的转型,是一个新的起点,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属于后发现代化国家,与许多已经完成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相比,在各个方面皆有“赶超”的特点。在法治和法律体系的建设方面也不例外。
可见,中国的法律体系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优越性的,但也指出未来实质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建设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于是,在今后将要制定的行政程序法更需要有一种高瞻远瞩。在目标模式的确立上,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并重是我们目前境遇下的理想殿堂,但又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和趋势。毕竟在中国当下,人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民主政治化的发展,并重模式成为我国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人民对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要求日增不减,人民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要求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呈现上升趋势,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应该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更科学地运用法律的手段控制行政权力的扩张。
另一方面,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是各种社会矛盾突发和高发的时期,人民处于弱势状态,因此对人民权利的维护必不可少。最后,我国改革就是为了发展,发展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作为支撑,作政策指导,作法律导向,这就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因此,总的来说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并重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显得更为符合中国转型时期的立法的诉求,也更符合我国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在我国,控权模式、维权模式和服务模式并重的这一模式看起来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但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行政机关权力的控制、人民权利的维护、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是现实的,不容我们否认,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目标选择、价值选择,因而在这一并重模式中偏重一某一种模式是有可能的,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因此而完全脱节,这要求立法者自身具备较高水准的辩证的理性的思考力,在立法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注重现实,更要明查将来,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国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科学化。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二
3、基于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探。
4、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执行力的构建。
5、浅谈如何利用高职评估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教学诊改。
6、新媒体时代下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实践教学的分析。
7、论教育计划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8、教育行政管理的国际比较分析。
9、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策略。
10、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以“教育行政管理”课程为例。
11、“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探索。
12、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年学术年会综述。
13、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15、我国教育行政管理法规的应然价值导向。
16、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分析。
17、“以人为本”的行政后勤管理创新路径探索。
18、高中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提升文化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研究。
20、浅议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制化探析。
21、关系哲学视野下的教育行政管理范式转换。
22、德国教育的学制和学校管理。
23、远程教育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规范化探讨。
24、义务教育系统的特权与治理。
25、大学章程的宣传教育机制探究。
26、法治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解析。
27、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和课程设置系统思考。
28、谈论如何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29、浅谈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30、高校与学生间教育行政法律关系解析。
32、浅谈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33、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与省级教育管理职能的强化——以安徽省为例。
34、高中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教育行政管理的对策赵青。
36、我国地方教育行政的当代研究及趋势。
37、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初探。
38、西部农村新课改遭遇的师德瓶颈及解决策略。
39、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服务能力现状实证研究。
40、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教育行政管理述论。
41、职业院校视角下中高职有效衔接问题的简析邱同保。
42、基础教育行政管理扁平化改革的新途径。
43、关于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调查报告。
44、教育学专业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45、论当代日本教育行政管理的模式及启示。
4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swot分析。
47、中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48、中小学去行政化与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吴。
49、法国学区制的发展状况及启示。
50、中日航海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51、世界成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以美英法为例。
52、国家治理视野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职能分析。
53、美国和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54、农村教育的空间定位与城市化。
55、喀麦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问题与改革路径。
56、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试谈。
57、新时期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特点及启示。
58、对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
59、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析及思考。
60、国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势分析。
61、我国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年评析。
62、黑龙江农垦教育体制的历史透视。
63、美国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跨文化启示。
64、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思考。
65、中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及启示。
66、两岸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比较研究——以北京市和台北市为例。
67、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素质发展研究。
68、管理体制视角下我国大学治校理念问题研究。
69、公共管理视阈下的高教行政管理思路解析。
70、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教管理体制分析。
71、加拿大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质分析与启发。
72、高等教育行政科学化谫论。
73、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转变。
74、浅议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制化探析。
75、计算机网络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76、美国和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77、浅谈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依法行政。
78、教育市场化趋势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实现。
79、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动向。
80、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价值取向研究。
81、程序正当:高校教育管理的价值选择。
82、和谐教育视域中的高等教育行政法律关。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三
伴随着嘉善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原来独门独户的自我管理形式已被迅猛发展的城市物业集中管理所取代。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已逐渐成为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这些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物业管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研究其解决问题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列举了我区的小区物业管理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针对问题,对完善物业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物业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1引言。
随着嘉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开发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已成为嘉善县的主导经济之一,不管是资历深久的同心房地产公司还是新成立的几家房产公司,都颇具实力,同时由房地产行业带动的物业管理行业也逐渐形成规模,其效益日趋明显。我县的物业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1996年的第一家区物业管理公司成立至今,全县已有物业管理公司10余家,从业人员300余人,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20余个,涉及住户五万余户,物业管理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我县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不断发生的矛盾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从物业公司乱收费、擅自停水停电到公共设施被侵占、公共维修基金被挪用、业主委员会成立难,大量物业纠纷纷至沓来。这些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物业管理行业生存和发展。因而,研究现阶段我县物业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成为热点问题。
2我区物业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2.1物业管理收费难。
一般来说,物业管理费除了合同约定的因提供物业管理而直接产生的费用,还包括物业管理企业所代办的供暖费用、供热水费用等。据统计,一般小区的物业收费率能达到75%,就属于比较好的。但比如杜鹃小区,不交、少交、欠交物业管理费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作为业主拒交物业管理费的主要理由多为物业管理不到位,小区脏、乱、差;小区内存在业主车辆丢失现象和内配套设施不完备等。20xx年5月的浙南频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嘉善县的多个小区面临着物业公司撤离、业主自主管理的局面,比如众所周知的冬青里别墅小区,由于所能收到的管理费不到四成,物业公司不得不作出了退出小区的决定。
2.2物业公司服务面狭窄。
物业公司自身管理水平较低,开展和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服务面狭窄。目前,我县的物业公司仅仅是面向居民住宅小区提供服务,而对居民住宅小区,包括风泽泗洲、东方名嘉、格林春天这几个小区,也仅仅是提供保安、保洁、绿化等一些基本服务内容,其他一些特需服务项目基本没有开展,如代接送小孩、代收水、电、暖气费;代家政服务等等。
2.3物业公司员工素质欠佳。
一般的物业公司认为物业管理是简单劳动,于是低薪聘请一些文化低、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上岗,着重表现在杜鹃小区,由于物业管理费的不到位,不得不低薪聘请下岗工人甚至退休工人!即使公司对员工培训,也还是停留在基本技能的初级阶段,还未走向由劳动部门参与的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鉴定。致使物业服务工作不到位,不按规范操作,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低。例如,20xx年嘉善经济开发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人员流动性达到60%。保安工作形式大于实质,作用没有真正发挥。表现为:重门岗,轻巡逻查看;重小区内部安全,轻外围防患;重治安问题,轻设施安全;重人员数量,轻人员素质;重人员配置,轻岗位管理监督;重对人的防患,轻对物的安全监护。
2.4成立业主委员会工作滞后。
目前,嘉善绝大部分小区虽然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都没有形成和发挥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对物业服务与公共财务的收支疏于监督。同时,由于业主委员会自身缺乏对物业相关政策、规定的了解、理解和运用,致使物业公司单方面说了算,而业主委员会却对物业的管理事项难以决策。
2.5业主对物业服务收费缺乏知情权。
从嘉善的情况看,各物业管理公司都能做到明码标价收费,能在小区的醒目位置公示服务项目内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但对物业服务收费的收支情况,物业管理公司没有按有关规定“每年不少于一次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接受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侵犯了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管权。例如小区内停车收费问题,此类纠纷主要由物业管理公司以维护小区管理秩序为由,自行或以业主物业委员会规定为由向拥有私家车的业主收取的小区车位费、道路维护费、进门费等。由于物业管理公司所收取的上述费用往往系自行制定而未经过物价部门批准,虽然有的经过业主委员会同意,但是由于无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规章为依据,因此争议较大。
2.6个别业主过度强度个人利益。
有个别业主过度强调个人的实用性利益而不顾社区整体外观形象的共同维护。如:防盗钢窗、空调等的安装零乱;私占公共场所,拥堵通道;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袋;宠物粪便随处可见等。这些行为不仅增加了物业公司的工作难度和不应有的工作量,而且破坏、影响了社区的整体美观和社区的环境。
2.7其他问题。
物业公司由小区全体业主共同选举、公开招聘的规定没有执行。目前,嘉善各居民住宅小区提供物业服务的物业公司都是前期物业由开发商代管,后期物业则是由开发商将原来分管物业的人员分离出去,重新注册企业名称、企业法人,成立新的物业管理企业来接管社区。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物业,都没有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招标,由全体业主自主选择物业管理公司。致使物业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标准缺少明细,欠缺可监督性。
此外,由于房地产开发商的原因,小区分期建设及附属配套工程未完全竣工而提前交房,一些配套设施如水、电、气等工程不配套,造成物业公司开展工作困难,影响到物业服务质量。
另外,我省现行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已滞后,有些内容与国家新颁布实施的相关法规、政策规定不相一致。
3完善物业管理的若干建议。
针对上述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强物业管理知识的宣传。
要加强对《物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业主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树立“花钱买服务”的物业消费意识,明白不缴、少缴和欠缴物业管理费不仅损害了物业公司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广大业主的利益。同时,也应坚持在日常的物业管理小区中利用不同宣传的形式:如公告栏、宣传栏等向业主进行宣传,提高广大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认识,让业主知道交纳物业管理费用是每个业主的法定义务,交费合理、拒交可耻;让业主懂得不交、少交、欠交物业管理费,不仅损害了物业管理公司的合法权益,影响其正常的维修、养护、运行、管理,而且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要对广大业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
3.2改变以往的收费态度和收费方式。
态度,因而与业主的沟通、交流不是很畅通,导致业主对物业管理公司有意见而。
不愿交纳物业管理费。针对这一情况,物业管理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办法,改变工作方式和收费态度。如:物业企业可在小区公告栏定期公布已缴业主的名单,起到督促未交业主尽快交纳的作用;对极个别的拖欠较多、对整个小区物管费收缴工作影响较大的业主,物业企业可拿起法律武器进行起诉,以起到震慑教育作用;也可依靠业主委员会,以业主委员会名义发通知,宣传缴纳物管费是业主应尽的职责。
3.3加强物业公司自身建设。
加强物业管理公司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物业企业要努力为广大业主提供优质服务,规范服务行为,逐步扩大服务项目,不断追求服务的精细度,注重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通过企业的不断努力,为管理小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广大业主逐步接受“花钱买服务”方式。另外,物业企业还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建章立制,规范行为准则。收费时应根据居民的不同情况,在物价部门制定的物业收费标准幅度内,与业主协商确定。对一些收入很低确实交不起物业费的贫困户,应给予减免政策并向其他业主公布,一方面解决了交不起物业费的贫困户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起到和发挥了其他业主的监督作用。物业管理公司应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调整内部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达到业主的认可和满意。
3.4走“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
物业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人,物业管理的目标之一是要为业主和使用人营造“整洁、文明、安全、方便”的环境。物业管理企业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与业主的接触和服务中要把人情味体现在每个细节中,注重对业主的感情投资,提高业主满意度。物业管理企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要以使业主称心、满意为前提,其核心就是要提供完善、优质服务。任何物业管理企业必须捕捉市场信息,突出物业服务的人性化理念,将物业管理服务超越单纯的维修与维护,为小区用户营造一种高品位的生活气氛,引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推行“零缺陷”服务的理念。
3.5成立业主委员会。
明确业主委员会是业主欠费追偿的主体,物业企业是具体执行人。由于物业企业自讨欠费,既是运动员又想当自己工作的裁判员,业主很难接受和理解。因此,业主欠费,作为业主代表、作为物业服务的监督人的业主委员会应发挥其作用,站在公平的角度处理问题。
3.6应与开发公司办理好交接手续。
物业企业要与开发公司办理好房产交接。为避免在业主入住后房屋出现质量问题,引起纠纷,在与开发公司办理房产交接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有问题的房产,要在开发公司处理完毕后再接管;特殊情况下,可让开发公司留下足够的保证金,确保物业管理公司具有对该房产的修复能力,以利于今后的物业管理。
3.7开设物业服务的公开竞争市场。
为保证业主自主选举权和物业企业完全的市场竞争,所有的物业服务项目都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由业主委员会经过全体业主意见调查,选定本社区物业服务质量档次,制定招标条件并公开发布招标公告。物业公司按投标条件进行公开竞争招标,中标后的物业公司到业主社区发布公告,让全体业主透彻了解中标物业公司的基本情况及服务内容。
3.8及时修改完善现有的物业管理规则。
近几年国家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而我省现行的物业管理规则仍是省物价局、省建委20xx年制定的,在近六年来的执行当中,现行物业收费管理规定有不少地方与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法规、政策规定不协调或矛盾。因此,省上必须尽早修改和出台与之相配套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办法。同时,在制定物业管理收费时,应将现在的“合理公开、与产权使用人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改变为“合理公开、收费与服务水平相适应”,这样才能更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更符合质价相符原则。
嘉善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正是全社会物业管理行业的折射,它同时涉及到多个部门,等待着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关注、协调和解决。物业服务关乎千万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把物业的这些问题理清楚、解决好,将有力地促进我县物业服务的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需要我们作出更进一步的努力。
[1]王贵岭。《物业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xx年10月。
[2]蒋义宏。浅析成熟的物业管理模式。《现代物业》.现代物业杂志社。20xx年1月。
[3]涂振。《业主自治是物业管理的基础》.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9月。
[4]许海峰。《物业管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xx年6月。
[5]王荷。物业管理公司资源的经营[j].住宅与房地产[c].20xx年8月。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四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本科行政法论文格式。
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5.医学本科论文格式要求。
6.法学本科论文格式要求。
7.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8.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写作规范。
10.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五
摘要:行政强制是行政法上的一项基本的制度,作为一种手段它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理论上对此问题的研究较为混乱,制度实践也表现出诸多困扰和冲突。为应对这种现实,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在历经四次审议后,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1月1日起施行。此法的出台弥补了以前行政强制制度的散、乱、软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如何做到尽善尽美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行政强制实践难题因应之道。
《行政强制法》出台以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行政强制法律制度,但是在行政强制领域中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历时12年,我国的行政强制法终于出台,这部法律肩负着规范行政权力和维护行政相对人利益的双重责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架性法律,其出台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其以完备的逻辑结构紧扣行政强制的各个方面,兼顾了从实体到程序、从总则到分则、从行政机关实施到法院实施行政强制等特点,并始终将人文精神贯穿其中。但是,该法自实施以来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亟需加以完善。
一、行政强制法的实践难题。
我国《行政强制法》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一)行政强制原则笼统抽象,实践中无法具体实施。
《行政强制法》明确规定,或者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和整个条文中呈现出来的原则有六项,具体为:平衡原则、比例原则、行政强制法定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救济原则。其中,第五条所确立的比例原则是我国第一次在行政立法中明确确立的原则。比例原则,要求在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上,应在其所追求的目的与所采取的手段进行平衡,采取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此原则源于德国19世纪的警察法学,现在是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欧共体法中一项重要的一般行政法原则和宪法原则。广义的比例原则的内容包括必要性、适当性和比例性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具有不确定的弹性要求。比例原则的核心内容是“最小损害”原则。这一原则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在具体的行政强制实践中,往往是以公益为名,对个人正当权益过分忽视,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目的的正当性当然可以证成手段的正当性。行政强制执行手段带有强制性,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在行政强制执行手段下是被服从与服从的关系。为了尽快实现行政目的,行政机关往往以各种理由运用强制手段提高效率,对于非强制手段会很少适用。所以,这一原则在实践中如何操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难题。
(二)落实限制“委托执行”困难重重。
《行政强制法》第十七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这条显然是针对多年以来社会上由非行政机关或者不具备资质的人员行使行政强制的“乱象”而制定的,本条禁止了“委托执法”及公务员执法,有利于肃清行政强制中的混乱现象。但是,法律规定禁止其他人员执法和实施强制,而实践中其他人员执法现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扩大增加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基层执法力量不足,基层执法编制不够,执法任务又很重,因此导致很多执法主要靠其他人员去完成。二是执法重心没有下移到基层,很多执法编制和执法人员都浮在中层和高层,或者是执法贵族化倾向,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不执法,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员满大街执法。这就是我们基层执法的部分现状。此条过于绝对的表述造成了立法上的尴尬:有些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的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无法亲自实施的,就会导致行政强制的软弱无力。
(三)人民法院执行能力面临挑战。
《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有学者认为,由行政机关自行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即由行政机关自己执行自己做出的行政决定,背离基本的正当程序原则。所以,加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可以说是在程序上又为行政强制执行多了一道审查程序,从理论上来看,这有一定的益处。但是,行政强制执行权毕竟是行政权,执行的内容是行政决定,目的是实现行政职能。行政强制执行往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专业性很强的行政强制执行活动。从法院的系统来看,一般由执行庭负责执行,由行政庭负责审查。由于人力和物力的缺乏,往往由行政庭来担任执行庭的部分执行任务,这就必然导致在审查过程中的马虎。另外,行政主体容易形成惰性。我国行政主体自行强制执行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如果行政主体没有法律的授权,那么它必须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能为了免责或怕麻烦,有可能将本来可以自行执行的事项统统申请人民法院执行,这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职能,而且增加了人民法院的负担。反之,属于法院的执行事项,本应立即执行,法院故意不执行或拖延时间,会降低行政效率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最后,人民法院对行政主体提出的申请执行案件,只能进行形式审查,同时由于案件数量的巨大,人民法院作出错误执行裁决并强制执行的情况难以避免。在此,违法的行政强制执行并不是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机关不会因此承担责任,要求法院承担责任,若法院出现司法腐败,相对人的维权途径就更加困难。
二、实践中运用行政强制法的因应之道。
鉴于行政强制法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第一,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现代法治国家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基础上的。行政强制原则笼统抽象,运用行政强制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弱势群体应有包容态度。首先,行政强制原则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传统的观念认为公共利益高于私人利益,私人利益要向公共利益让路,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具体分析,必须动态的考量相关利益,做到公私利益兼顾。其次,运用行政强制原则时应树立服务意识。服务是政府的存在基础,在民主政体下,政府只是手段,是达成公民福祉的工具,而非目的。政府的地位决定了它不能剥夺公民的自为的权利,不能以强制手段为政府自己提供扩张权利的机会。当然树立服务意识,也不是一味的要求行政机关迁就公民,在对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给予适当的考虑后,也要适时的运用强制手段,以维护行政权威。再次,强制手段要体现人性化。手段的人性化并不是只讲人情,不讲法治,而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支撑下,在法治的大前提下,进行执法手段的更新,更多的关切相对人的现实,真正把相对人当人看。
第二,适当进行扩大解释,维护行政权威。针对《行政强制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有些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的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无法亲自实施的,就会导致行政强制的软弱无力的现象,我们认为可以在实践中适当的进行扩大解释。所谓扩大解释,即对法律条文有关词句的含义作出扩展,使其比字面通常理解的含义更广泛、更丰富,当然,这种法律解释不能违背立法原意。第十七条的立法原意是如果可以通过委托来获得行政强制措施权,则意味着不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只需要依据“行政决定”就可以获得一种对公民人身权和重要财产权产生直接影响的权力,这显然有违行政法治的精神,也不符合行政强制法定原则。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生活中执法空白也是大大存在的,如果将职能进行重新配置会对部门之间的权力和利益产生重大影响,这将是一个长期的部门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为了维护行政的权威,有必要对第17条进行扩大解释,以应对执法空白。同时,必须真正解决执法重心下移问题,解决执法重心下移的体制和制度配套问题。还要提高执法装备的技术化、信息化程度,减少对执法人员数量的过分依靠。
第三,合理配置行政强制执行权,加强监督。不同的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是独立的,各国家机关之间是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的关系,将不同国家机关的职能混淆起来会造成混乱。《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此条执行不当,会造成强制执行权的混论,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法律设定的标准问题,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应当把握以下两个标准:其一,涉及重大公益、行政行为内容须及时实现的,授权特定的行政机关。如税务机关的强制划拨权等。其二,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授权特定的行政机关。如专利管理机关的强制许可、外汇管理机关的强制收兑等。而专业性和技术性不强、各行政机关普遍需要的,如强制拍卖、强制扣缴、强制划拨等,则不宜普遍授权,原则上应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关于代履行和执行罚这种在性质上较温和,不易造成相对人权益的损害的间接强制执行方法可以适当由行政机关执行,以减轻人民法院的负担。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行政强制执行的监督,加强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的监督,并加强各机关自身的内部监督。关于人民法院审查方式上应以形式审查为一般原则,以实质审查为例外。
三、结语。
重视保障公民权利的《行政强制法》的颁布仅仅是行政强制行为走向法治化的开端,为保证该法有效执行,充分发挥其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功能,除依赖于自身的完备性外,还依赖于与其他行政法律的有效衔接,各级行政机关的有效执行,清理与本法不相符的滞后内容,以及全社会的法律素养。我们相信,此法的实施将是完善我国法治体系的有益探索。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六
[提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在交通工程方面产生了更高的、新的要求。交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有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与科学的监管控制方式。本文对交通工程建设中的经济管理和控制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经济管理;控制;造价;交通工程;建设。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现在正在大幅度的加快,相应的城市的交通工程建设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现阶段不但需要考虑到经济的相关指标,还需要符合城市交通适应的相关要求。交通工程建设中的成本控制上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造价的审核方面也应该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论证,同时需要监督审计部门做好工作;合同的管理上应该要重视整个过程的合同管理与风险的把握和防范控制。在交通工程建设的过程里做好以上面的工作,才可以让交通工程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
一、经济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通常的情况下,经济管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合称。在交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因为互联网的信息为管理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因此人们可以使用互联网的信息进行传递做出科学的经济管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交通工程有着一些特点如建设的地点比较分散、分布的地区非常的广泛等,因此需要重视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重点是要突出管理的方式必须要做到科学与先进的特性,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的成本,确保各个工作都可以有序地顺利开展,快速地达到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目标。
二、交通工程建设中经济管理系统存在不足。
(一)大众对交通经济的管理政策参与程度很低。
在城市交通的经济管理系统中,大众的相关利益与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大众的参与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经过大众对城市的交通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有效地为城市交通的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和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对于城市交通朝着健康顺利的方向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不过现阶段中国的人民群众对城市交通的经济管理在政策的制定的参与程度上还是远不如西方国家,中国人民群众的参与率非常低。中国的很多城市基本上都是以座谈会的形式走一个过场,这样的参与模式绝对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可能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用在政策的制定上,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城市交通的经济管理有序的发展和进步。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城市交通的经济发展意见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交通的经济管理的渠道是非常的单一的,很多人都不是十分的了解具体怎样参与到城市的交通经济管理中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交通经济健康的进步和发展的步伐,不能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城市交通建设的热情点燃。还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自己是可以参与到城市交通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缺少参与到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制定的想法,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城市交通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缺少科学和民主特性。它们一起造成了城市交通经济管理制定的相关政策与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的政策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到最后还要再进一步的进行修改,不但浪费时间,也损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它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城市交通经济管理的顺畅和合理运行。
(二)交通工程建设投资成本的掌控。
交通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工程投资成本的掌控一直存在于交通工程建设的全部阶段,它主要包括了在交通工程建设的计划、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的各个阶段上。在交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每个小环节的失误都将会对整体的工程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投资成本掌控方面的问题。大家需要确保在交通工程施工以前,就对整体的工程成本有一个准确的预算,把交通工程建设的每个方面在投资上的问题都要进行详细的细化,真正做到使资源尽量发挥到最大的程度,不断提升工程资金的使用率,为未来进行工程建设的资金正常周转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确保工程施工建设万无一失。在进行掌控投资成本的过程中,企业的负责人应该对工程建设生产消耗的人力、物力及时地做好统计和核算工作,进行严格的掌控和监管机制,如果发现发生了错误,必须及时地纠正和改进,确保交通工程建设的目标可以顺利地实现。在成本的具体运营过程中,对待突发事件要做好相关的应对和解决方案。
(三)做好交通工程造价审核工作。
业主单位在进行招标以前需要及时将造价与审核工作做好,交通工程造价的控制一直存在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所以在交通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及时地做好造价审核的相关工作。首先,在进行交通工程项目的投资环节,业主对交通工程的造价管理掌握的主要方面应该是进行工程项目的决定之前的相关工作,根据市场的相关要求以及预先的规划,及时做好交通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其次,在交通工程的设计环节。交通工程的设计是掌握和控制交通工程造价的主要环节,同时它也是处理经济和技术的主要因素,在整个交通工程的建设上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再次,在广大业主招投标环节上,需要建立交通工程招投标相关的制度。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使用施工企业以前的竞争会有效地对交通工程的造价做到合理的控制。
三、交通工程合同管理应实现规范化。
(一)要严格审查企业的资质与资格。
在进行招标之前,业主需要对施工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审核,这样可以保证合同可以顺利的进行和自己的利益安全。合同审核的内容包括:项目是不是满足合同写明的条件、合同的相关条款是不是清晰和没有异议、合同的内容是不是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交通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还有企业的等级是不是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规范、合同的签署是不是具有完善的手续,等等。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业主单位在进行工程的招标过程中还应该对施工企业的企业信誉、资格审查、企业的公司资金实力以及履行条约的能力都要进一步做好审查工作。
(二)在签订合同之前要做到合理的管理。
近年来,中国的法律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像《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在合同的管理方面还有工程的招标方面都提出了一些需要遵守的要求。因此,广大的业主单位在签订合同以前,一定要认真阅读签订合同的具体文本内容和国家颁布的法律,将工程的特点以及业主自己的需要进行有机的结合,对签订合同的具体内容要做出必要的解释,以防出现一些歧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签订合同的具体条款的要求是全面和明确,这样可以保护双方各自的利益。
(三)业主单位签订合同要做到合同履行的规范。
合同的履行在交通工程的合同管理中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业主单位与施工企业各自的利益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合同是进行协调还有处理双方关系的保障和中介,它也是工程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的保障。另外,业主单位需要对施工的合同做好有效的监督工作,在涉及到项目工程量上的加减,变更等信息需要做好及时的确认,对于违反签订合同规定的行为要进行认真的检查,让合同的管理慢慢地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所以,业主单位需要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作人员应该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对于施工工厂的生产能力还有相关的设备是不是满足相关的要求做详细的分析,对于材料的运输过程,也必须做到定期的检查,以保证供应商可以及时地提供质量优良的产品。
四、总结。
新的时期对交通工程建设的经济管理与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交通工程的建设过程里,应该持续的强化对投资,施工的质量还有工程的进展做到严格的控制,这样才会把交通工程的造价还有施工的质量进行显著的控制,这将会推进中国的交通工程建设取得快速的发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交通工程的建设企业应该要持续的响应国家的号召,主动地让自身的努力不停地进行完善和发展,变革经济的管理方式,充分满足交通工程建设在质量上的要求和安全上的确保,最大程度地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1]刘永古.现代信息管理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2]蒋国祥.如何进一步完养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科技博览,2010.
[3]许丽,李迁,姜天鹏.大型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分析与实践[j].建筑安全,2006.
[4]高恺.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控制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5]胡红波,张炳志.西藏交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建筑,2011.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七
(3)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辩证关系。
(1)决策观念有了转变。
(2)决策制度逐步完善。
(3)决策辅助机构开始建立。
(4)决策手段走向现代化。
(1)决策主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决策民主化的扩展。
(2)决策的程序环节不够严谨,决策缺乏可行性论证。
(3)决策易受某些利益集团影响而损伤了群众的利益。
(1)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2)行政决策内容上的特性,决定必须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3)是继续推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4)行政决策所代表的利益上的特征,决定必须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1)健全行政决策体制。
(2)提高行政决策者的整体素质。
(3)不断创新现代化的决策方式,完善我国的行政决策程序。
(4)建立健全民主,开发。有效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八
[摘要]对成本核算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阐述了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提出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成本核算。
1成本核算概述。
企业成本核算就是指企业以一定对象为参考依据,分配并归集生产与经营中的何种耗费,计算单位成本与总成本的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的成本预测、计划以及考核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也是企业决策、经营决策的关键因素。
2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2.1成本核算有利于实现科学的产品定价。
成本对于企业产品定价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产品的产出,为了确保产品价格在消费者接受范围内,同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或者不给企业带来损失,产品定价必须遵循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原则。因此,企业必须充分参考产品的成本,并对消费者心理、目标利润、企业品牌、产品竞争力以及相同产品的市场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加以细致的分析与考虑,而作为最关键的因素,对成本因素的'把握有利于企业实现科学合理的产品定价。而企业决策层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这一环节获取成本数据,因此一旦成本核算出现偏差,那么就给企业决策造成影响,产生严重的后果。
2.2成本核算影响企业的利润产生。
利润扣除成本即企业的经营效益,一般情况下,利润的核算工作是相对简单的,不容易出现偏差与错误,然而与之相比,成本核算的难度则相对较大。然而成本核算的结果对于利润数据而言有一种杠杆效应,一旦成本数据出现微小的变化,其在利润数据变动上的反应是非常大的,对于企业利益分配而言,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2.3成本核算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成本核算水平的提高即意味着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成本核算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不断增强,企业的成本分析就更加科学合理,进而使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得以及时发现,管理者以此采取相应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最终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间接性的提升。
3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3.1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缺失。
成本核算工作的技术性要求极高,其精密程度较高,必须基于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之上进行。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科学性与合理性缺失的问题,成本核算方法缺乏针对性,导致企业成本费用与收益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进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预测与估算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出现较大的偏差,不利于企业的决策与经营,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2缺乏规范的成本核算对象。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成本核算对象的规范性缺失问题。为了使产品费用消耗以及产品收益形成良好的关系,就必须加强对成本核算对象的规范。现阶段,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的规范性并不理想,导致企业难以实现对产品资源以及能耗的科学计量,进而无法科学准确的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而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3成本核算人员的整体水平偏低。
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在成本核算这一环节的整体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有的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人员的招聘过程中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却没有突出相关人员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的发掘与培养。由于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较高的职业技能,使得企业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难以得到保障,限制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而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4.1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只有企业全体员工对成本控制予以高度重视,才能够使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在过去,受到历史、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控制意识缺乏的情况,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基于这一大背景下,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了解,并予以高度重视。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大多为算账、报账,其工作仅仅停留在对支出成本的计算,而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这种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显然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4.2加强成本核算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成本核算得以有效实施与执行,就必须建立在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的基础之上。企业管理人员应基于成本管理意识的强化,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同时设置科学的考核指标,加强对成本费用的考核,并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对其加以充分运用,使企业管理人员、投资人员以及相关利益方能够有充分的依据来对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为其投资、计划提供充分的参考资料,实现企业投资、经营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的提升。
4.3对成本核算对象加以明确。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科学、全面以及系统地反映出企业生产环节产生的损耗,并基于此使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损耗控制得以加强。因此,为了使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得到有效强化,首先就要对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明确,必须对期间费用与成本的界限予以明确的区分。其中原材料费用、制造费用以及人工费用都属于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的范畴,而期间费用主要指的是管理、销售以及财务等方面外产生的费用,其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开展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还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并坚持可靠性原则,以此为成本数据的真实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4改进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站在企业实际生产的角度来看,为了确保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就必须不断改进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如此才能够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定额法、分步法、品种法、约当产量法等,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并且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势与不足,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这些方法的优点,规避其缺点,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以此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5加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产品成本的消耗情况得到及时准确地反映,就必须选择有效、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同时还应基于基础数据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展开成本核算工作。这就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企业日常工作中,首先,要对成本管理部门的岗位职责予以明确,对企业内部部门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与标准。其次,应加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还应对绩效考核制度加以完善,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并采用与工资挂钩的方式,使员工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进而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与质量,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5结论。
综上所述,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成本核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这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针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推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4]陈春玲.浅论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3(24).
[5]吴冬梅.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5(17)。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十九
3、mems加速度计与读出电路的研究。
4、基于lm628的运动控制器的研制。
5、机电一体化的物流培训模型-机械手搬运系统模块的设计。
6、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现状与对策研究。
7、立体仓库实训系统信息管理的研究设计。
8、机电一体化精确定位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
9、空间机械臂机电一体化关节的设计与控制。
11、机电一体化新型旋转式海流计设计与开发。
12、橡塑工业循环温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的设计与研究。
13、人民币防伪鉴真机电一体化设计实验研究。
14、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驱动课程体系研究。
15、基于ugnx的机械臂式三维扫描仪概念设计的研究。
16、桥塔检测机系统动力学稳定性能仿真与研究。
17、冲床自动送料机同步控制研究。
18、新型压力反馈氮爆式机电一体化液压碎石冲击器系统研究。
19、磁悬浮精密定位工作台机电一体化cad/cae集成研究。
20、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的研究与研制。
21、光束稳定与振动控制的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
22、基于资源配置的武汉光谷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3、机电一体化产品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24、振动环境下光束指向稳定及其光机电一体化关键技术。
25、机电系统虚实一体化的创新设计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研究。
26、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及优选研究。
27、伺服电机驱动的机电及机电液一体化压力机研究。
28、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物理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29、新型开关磁阻平面电机的建模及控制。
30、带电清扫机器人液压自动调平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31、片式电容装配联动机开发及质量检测的研究与实现。
32、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3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质量与健康远程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34、基于数控冲床母线槽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的控制研究。
35、机电一体化特技运动模型对电影影像真实感营造研究。
36、基于虚拟原型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
37、led关键应用技术研究。
38、全自动脱胶机传动与控制系统研究。
优秀行政管理案例论文题目(案例20篇)篇二十
试论物业管理的若干法律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问题探析。
论犯罪被害人之国家补偿。
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和谐。
转型期中国行政听证制度多视角研究。
论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研究。
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研究。
我国公安行政执法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校法制教育序列化研究。
关于完善我国国家赔偿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听证制度的适用与完善。
税务行政强制研究。
如何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立法。
论契约思想引入行政法的必然性。
医疗损害赔偿研究。
我国机动车登记制度研究。
学生伤害事故赔偿归责问题研究。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初论。
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反思和重构。
论现代警察理念。
医疗事故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医疗纠纷概念的法理探讨。
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立法缺陷。
《国家赔偿法》增设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研究。
我国大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对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研究。
在校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赔偿责任研究。
教师聘任制度实践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论建立我国知情权保护制度。
医疗侵权中医疗过失认定标准研究。
行政问责制研究。
论我国建立行政判例制度的可行性。
我国公立中小学校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及救济。
行政公务回避研究。
论行政不作为的责任及其法律救济。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研究。
商品房预售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论行政合同违约责任与司法救济。
教育过程中教师权力与学生权利关系探究。
论医疗事故的处理依据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