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是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详尽、全面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它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来获取准确的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00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00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09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专家验收,丝网机械设备数字化率达30%,企业网站拥有率达92%,经常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70%,网上贸易额占比超50%。
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全省电子政务框架初步形成。实施了“112工程”,构建了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重点推进了12个跨部门应用系统。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26个部门提供了纵向业务专网服务,支撑网上审批、财政网上支付等多个跨部门应用。人口与人力资源、法人、基础地理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全省统一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共享,促进了财税增收。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提前两年完成了“**”提出的60%行政许可实现网上办理的目标任务。省级49个部门473项行政许可事项中,除25项因涉密外,其余448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走在了全国前列。省直部门核心业务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信息化,上报省政府的文件已全部实现网上传输。全省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网民使用政府网站的比例达到25.5%,通过政府网站查询政务信息的比例达到74.1%。**市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位列全国30强。我省被国家列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探索形成了“**省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属国内首创。
3.社会信息化惠及百姓。
社会信息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远程教育网覆盖了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初步形成了集教育。
教学。
科学普及服务“三农”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服务平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社保信息系统开通了12333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全省企业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库入库率达97.3%,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市“五险合一”服务模式实现了基金统一征缴和支付,在全国得以推广;**承德********被评为“全国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了新农合管理妇幼卫生监测社区卫生服务等功能,提高了卫生系统行政管理效率及公共服务与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重大疫情的网络直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形成了专业艺术群众文化文物博物民间艺术等大文化信息资源框架体系,每年可提供万册以上电子图书200小时视频资源,信息总量达27tb,位居全国前列;建设了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服务范围覆盖全省5万个行政村。实施了城市和社区信息化试点示范,11个设区市建设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市探索了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区服务水平。**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城乡服务等值化。**光彩集团“全国联网家庭服务信息支撑平台”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独家国家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已覆盖56个城市。****先后启动建设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并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被评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4.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通信方面,**年底全省光缆总长度达45.6万公里,是2005年末的2.33倍;局用和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分别为961.4万门和8080万户;电话用户数为5604.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353.5万户,是**年末的2.44倍;电话普及率达79.7%,较**年上升29.5%。广电方面,全面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网改造,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70万户,双向网覆盖用户接近300万户;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覆盖11个设区市城区,用户达50万户;完成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覆盖25万户农村家庭。互联网方面,**年底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1335g,网民数达到2197万人,网民普及率达到31.2%;互联网宽带用户达667万户,居全国第5位;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95.1%。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融合加快,**电视台实现了7套节目的低码流网上直播和部分栏目的网上点播,网站日访问量超过100万次。**电台网站实现了9个频道的在线直播,阳光热线实现了网上视频直播和点播。信息网络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电子政务数字认证中心、信息安全通报中心和应急支援中心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制定了《**省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ca证书在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得到广泛推广。对811个党政群机关门户网站实施定期监测,完成了5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试点。省市两级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协调体系,省市县三级1074个重要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安全事件网上直报,对965个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保障了全国重大活动期间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我省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经验和做法。
6.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
5、4.0。
2、和6.24倍。产业链逐步完善,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通信与卫星导航、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五大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形成了“四基地”、“八园区”和环京津发展的格局。
7.信息化环境日益优化。
信息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开展了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基础调研,建立了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绩效和设区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发布,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机制。调整充实了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我省信息化领域各类协会作用,形成信息化宏观研究和辅助决策机制。倡导建立了京津冀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了与京津地区的沟通交流和区域合作。
信息化立法、政策和标准制订工作取得新进展。《**省信息化条例》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制定了《**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关于加强全省“**”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我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省电子商务“**”规划》、《**省信息安全发展战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化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意见》等十多项政策性文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标准,组织开展了信息资源基础编码、电子文件存档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完善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了**省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对省级信息化标准工作进行了探索。
信息化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一年一度的**国际信息产业周已成为环渤海地区独具特色、规模较大的信息产业行业盛会;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省内外新闻媒体、**“5.18”经贸洽谈会,对我省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成果集中进行发布和展览宣传;多次举办信息化发展形势、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报告会或高峰论坛,全省信息化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在20所高校开设或增设了26个计算机相关专业,举办了两届**省高校网络技能大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省委党校建立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培训基地,开设了信息化知识培训课程;与中欧信息社会项目办公室联合举办了“中欧信息社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培训会;组织开展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培训;成功举办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高级研修班、厅局级干部信息资源规划培训、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高级研修班等多次专题培训,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两化融合深度不够。信息化的高投入与应用系统建设低效益的矛盾突出,业务技术两张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标准建设滞后,信息化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二是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自成体系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机构改革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有所削弱,市县机构改革的时间梯度差,制约了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是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省信息化条例受立法资源限制,立法进程相对缓慢。企业信息化缺乏政策支持,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电子政务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约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
四是全社会信息化投入不足,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没有将其放在战略层面去认识和推动,信息化建设资金持续投入力度不够。市县两级政府尚未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额度占财政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减少。
五是人才队伍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不足。软件企业水平偏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党政机关和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尚未建立,国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能力较低。
二、面临形势。
(一)信息化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共同选择。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进入中长期结构调整阶段,各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助推经济发展、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2009年,欧盟出台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英国推出了《数字不列颠计划》,日本发布了智能日本(i-japan2015)计划,韩国发布“it韩国未来战略”,新加坡全面实施《智慧国2015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复苏经济计划(绿色能源中的智能电网和智能建筑、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系、21世纪教室试验室、下一代宽带网等),世界各国力求通过推动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应用,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催生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业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全球信息化正在向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泛在计算等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正在酝酿更新的、更大的突破,信息化正在向以泛在化、可视化、智能化为特征的高端化迈进。信息网络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战略性投资的重要领域,不断加快宽带化、移动化进程,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研究表明,网络平均带宽每增长10%可以拉动gdp增长1.21%,世界各国都将宽带目标定为100mbps。物联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交融发展,正在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和对物理世界的实时便捷管理成为现实,极大地改变着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类生活。为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命脉,保障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从电网到运输网,战略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先进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正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通过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催生一批新兴业态,加速了现代产业体系结构调整和重构。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科技创新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凸显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信息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倍增和创新作用,是实现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届*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论述和部署,明确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支撑“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任务,信息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必将进入“深化应用、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十二五”期间,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加快**沿海地区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竞争优势,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圈、一带、一区、一批”战略任务,迫切需要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完善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支撑。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二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将问卷发放到宿舍,以入舍调查为主,街头随机调查为辅。其中,进入宿舍42户,随机调查18份,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0份,回收问卷52份,其中有效问卷45份,回收率87%,问卷容量为60。
调查中显示,认为你现在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有74.7%的同学认为“目前没有工作经验”是最大的障碍,有45.2%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不好影响择业,30.5%的同学认为学校的档次影响了未来就业,32.6%的同学认为成绩水平和未来就业有关,还有21.2%的同学认为靠关系才能找到好工作。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认为和未来就业有关的因素分析。
实践活动的参与非常踊跃,并热情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工作、勤工俭学、打工兼职等,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应对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工作经验”。所有这些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旨在更好的应对当前就业市场的挑战。
2、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目标方面。
3、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和就业途径。
在调查中,有56.7%的学生认为“亲自到用人单位应聘”是就业最有效的途径,有46.8%的学生主要是“通过人才市场中介或者学校网站”,这说明大学生正习惯于通过市场双向选择而求得职位。另外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首选“依靠父母、亲戚关系”获得就业,占25.3%。有些硕士和博士生选择由“学校推荐”,有12.7%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不同于校园中介网,而是社会上的中介网,有风险性)。总之,概括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方式主要靠市场和父母的关系。从目前就业途径的选择看,网上择业所占比例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作为一种就业的有效途径,正越来越被大学生青睐。在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方面,网络中介成为了一种潮流。网上求职可以极大地缩短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在沟通中的时间差。由此可见,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职业信息资料库,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就业,是大学生乐意接受的一种方式。可以发现,在求职渠道上,社会招聘会、学校招聘会所占比例分别为31.7%和36.7%,表明招聘会作为求职主要形式之一,在现在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4、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由以上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着误区。
首先,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急躁的心理,即所谓的“一步到位”,就是要一次性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岗位,怕麻烦,一有困难就怨天尤人;另外,不少人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不少本科生希望到工资很高的公司就业,或者担当公司的要职等,这些想法都不切实际。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轨,就业也势必由精英就业向大众就业转轨。从大城市逐渐走向地方城镇乃至广大农村,从大企业走向中小企业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客观趋势。其实大学生应该改变就业观念,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注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能力。当前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比较诱人的职位又有限定,但是毕业生却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广大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少有人问津,部门方面毕业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外资企业、政府机关等,对广大的基层单位不愿理睬。这充分反映当前大学生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最终导致已经毕业,但是还没找到就业单位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个人的自我设计过于理想化而与社会需求不对称。
(二)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存在着缺陷。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也都把有相关实际工作经验作为招聘的必要条件。但是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都缺乏实际意义上的实践经验,成为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目前的大学毕业生较多的只注重书面知识,兴趣范围也有限,这使得他们在竞争职位是难以胜出,所以大学生只有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努力拓展自身素质、提高综合能力,才能更加容易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学校在制定大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思路时关于市场就业情况的意识不强。
一方面,科教兴国和知识经济社会迫切需要适用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却出现困难。许多学校热衷于升格改名,办学模式贪大求全,学术上急功近利,高等教育趋同性愈来愈强,竞争区间愈来愈窄。与此同时,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未能怀有同样的热情去思考去应对,高校自身办学特色是什么却思考不够深入。很多高校决策不作市场和社会调查,陷入闭门造车、一厢情愿的境地,全然不顾市场需求的变化。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三
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可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很难预测,但这不能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难以提供更充分、更客观信息的理由。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了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
当前就业面临怎样的形势?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是时下校园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最关心的,在企业的招聘宣讲会上、与座谈交流中,他们总会问及。
可是,一遍遍追问,大学生们却难得到答案。
当前校园招聘形势京汉沪穗各地不一。
在北京,据报道,虽然主管部门的“校园招聘禁令”要到11月20日才解除,但按照惯例,多数大企业都会在“解禁”前进校搞“宣讲”活动。记者从部分高校了解到,企业的入校宣传已提前进入高峰期,眼下一些名校每周有多达40场的宣讲会。因为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学生们的求职热点向工作较稳定的国企和科研部门转移。一位大学生这样分析就业形势,“美国经济不好,很多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就业,而国内企业又减少招聘名额,所以今年我们的就业会格外困难。”
在武汉,据报道,11月9日,20xx年湖北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这是武汉市今年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场大型招聘会。3万多名应届生进场“找饭碗”,由于岗位数较去年明显减少,多数学生主动调低了就业预期。据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有350多家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岗位,而去年的同一主题招聘会,共有450家企业提供岗位5万多个。今年的招聘单位数与岗位数之所以“缩水”,主要是因为一批企业因经济前景不明朗而选择观望,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则明显减少。
在上海,据报道,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了解到,进入这些高校开宣讲会的企业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减少。11月25日前,在上海交大开的宣讲会将有202场,而去年同期是172场。同济大学已预约的招聘会也有200多场,在综合招聘会之外,学校还计划增开师资专场和卫生行业专场。东华大学毕业生进入机械、计算机、通信等企业的较多,目前看来这些企业都保持着招聘热情。
就业形势比预想中要好一点。广东一所大学的领导说,学校还没有具体监测到经济金融危机对今年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专家表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大学生就业的前景如何?
据介绍,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为70%。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万至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20xx年以后,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到20xx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四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低碳生活是当今的热门词汇,普及推广低碳生活刻不容缓。从月日至月日,“环保节能我药先行”医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进行了为期6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在这次实践中,队员们走近社会、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服务人民,从而拓展了视野,同时也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生活早已成为历史,正当青春年少的我们理应趁青春年少走进社会,在社会历练身心,绽放奇葩。很感谢学校提供这样好的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大学生良好风貌的机会,让我们自己去接触社会,提高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更好结合,锻炼自己,检验自己,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了坚实的铺垫。
年的月日至日连续三天队员们分别走访了市岗店办事处、远离了战火纷飞的时空,远离了灾难伤害的年代,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幸福的一代人,可是在幸福的--------时代我们却不应该遗忘过去的痛苦,淡漠悲伤的回忆。
年月日,队员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烈士陵园,来看望那些战死沙场,用鲜血捍卫祖国尊严的英雄们。这里埋葬的许多都是无名烈士,是抗美援朝时牺牲的烈士。牺牲的先烈们为了我们美好的今天,为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有一个遮风避雨温暖的家,永远地躺在地下,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想,站在这里的任何人,心都不会平静。默哀三分钟,为了这让人敬仰的先烈,为了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辉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挥汗如雨的七月,我们把医科大学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带进社区;激情澎湃的七月,把医科大学学子的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社会。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了解到市民对环保节能的真实看法,也学习到许多领导的先进思想,更感受到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内心意识的提高。实践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环保节能路却还没有走完。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会继续环保节能的宣传,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将环保节能进行到底!
--------。
在此次暑期之行中,无论是在街头巷尾向大家陈说着环保节能,还是身着白衣体味悬壶济世的医者之心,抑或是穿越过历史的烟云、回望战争岁月峥嵘时代,一幅幅画面如五彩缤纷的颜料一般在每位队员心中调制成一种别样的感观,不同的表现却是相同的实质,每个人都在为他所信仰的付出汗水、青春、甚至是生命,当万众的信仰集合,就形成了社会。正如雷锋所说: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尽职尽责,不论我们做的是环保节能还是治病救人,恐怕最终还是会殊途而同归,这就是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的社会,这也是为何环保节能,我“药”却要先行的实质所在,奉献社会不论形式,只有努力付出才是终极道理。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五
开展本次学生日记写作能力的调查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1、了解我校学生日记写作的兴趣、动机和认识等;。
2、了解我校学生的日记写作水平、写作内容等状况;。
3、了解学生性别、年级差异对日记写作的影响;。
4、了解日记写作对学生学习、生活乃至道德品质的影响。
这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我校初一初二级学生和初三级部分学生,从人的发展阶段看,初中学生正是人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希望摆脱大人的束缚,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幻想,对周围世界有浓厚的兴趣。但这个时期的孩子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逆反心理,有事不愿和家长老师沟通。表现在日记写作方面,他们喜欢写日记,希望以此拥有一个独立的生活和情感空间,记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他们大都喜欢写一些有关理想、志向、生活、友谊的随笔,但是缺乏能动的写作意识,写作随便没有养成写作习惯。
问卷调查表分为五个板块:写作兴趣、习作习惯、写作内容、写作指导、习作认识,共计15个问题。有些问题提供的选项可以多选,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我们也能尽最大努力了解学生的真实心声。
问卷调查由课题组调配专门老师分别到班进行问卷,努力排除其他干扰,保证学生答卷是自己真实情况的反应,最大程度地发挥调查的功能,提高调查的效率。课题小组对所有问卷进行了细致汇总统计。
(一)关于日记写作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调查发现,39.9%的同学表示喜欢写日记,48.5%的同学喜欢程度为“一般”,仅有12.1%的同学不喜欢写日记。关于写作动机(本题选项可多选),30.1%的同学是因为老师和家长要求,77.9%的同学想通过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关于不能坚持写日记的原因,45.3%的同学表示没时间,25.6%的同学表示没兴趣,24.0%的同学表示没毅力,表示不会写的同学只有6.1%。
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对写日记有一定的兴趣,不喜欢写日记的同学仅占1/8,如果老师能进一步引导激发,绝大数学生会非常喜欢日记这种写作形式。大多数学生写日记的目的比较明确,想通过日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由于学生课外作业较多,近一半的`学生感觉没有充分自由支配的时间写日记,一半的学生表示没毅力或没兴趣。魏书生老师管写日记称为道德长跑,写日记能使人的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如果能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对学生无疑也是一次很好的道德教育。
(二)关于写作习惯。
调查数据表明,我校写日记的学生基本能坚持按时写作,习惯基本养成。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家庭有电脑的学生很少,写在博客上的只有50多个同学,绝大数学生写在固定的日记本上。调查还表明学生日记写作时间比较唯一,多数学生利用在校自习时间写作。建议教师对这些自觉坚持写日记的同学给予充分肯定支持,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建立博客,加强博友之间的交流。
(三)关于写作内容。
农村孩子生活面比较窄,精神文化生活较贫乏,写作内容常常比较单一。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日记写作范围主要是学校生活,占65.1%,家庭生活占24.2%,社会生活仅19.4%,自然风景占10.8%。从写作内容看,56.1%的同学能真实记录个人生活,34.1%的同学主要是倾诉个人情感,5.5%的同学在记生活流水账,其他的占6.3%。在调查“你写的日记可以让他人看到的内容占多少”时,表示全部可以公开的仅占12.1%,大部分可以公开的占21%,约一半可以公开的占17.3%,少部分可以公开的占31.3%,全部不不能公开的占19.5%。
调查数据表明,我校学生日记写作范围比较窄,九成多的学生以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主,写作空间有限,视野不开阔。反映出农村孩子参与社会生活的时间较少,生活内容相对单调,对社会认识也比较肤浅,不善于关注生活变化,更不善于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会关注社会,关注校园以外的生活,丰富自己的写作范围。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日记写作态度比较端正,大都能够在日记中真实的记录自己的个人生活、抒发个人情感,应付现象较少。多数学生日记写作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个人情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多数学生不愿意他人看到自己的日记,认为日记属于自己独立的私有空间。
(四)关于写作指导。
从调查数据看,学生在日记写作方面遇到的困难较多,感到无话可写的占23.1%,表达困难的占19.8%,表示缺乏兴趣的占31.2%,有其他困难的占26.2%。有近一半的学生不希望老师评改自己的日记,表示“希望”的仅占32.3%,还有25.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在希望老师如何帮助自己提高写作能力方面,学生众说纷纭,自己也不知从何下手,没有统一意见(见表一)。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六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泙的不断题高,广大市民追球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意识愈来愈浓.我局党组审时度势,积极指导发展以侬家乐旅游示饭点为载体的乡间旅游,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__镇侬家乐乡间旅游发展的近况。
20__年,国家旅游局确定了中国乡间游主题年,市旅游局围绕这一主题,立足实际情况,依托资源特色,指导__镇转变认识,大力发展乡间旅游.几年来,捅过内部挖潜、外出考查、完膳设施、规范经营等措施,__镇的侬家乐乡间旅讯速发展起来,已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初步变成了吉水湾休闲度假村、沟湾林园等带有乡间休闲气息的旅游品牌,并带动周围十几户农民经营侬家乐.20__年,在旅游旺季平均每日可接待游客300多人,高峰期日营业额可达1万多元,有用地增多了农民收入,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侬家乐经营户认识模糊,对发展乡间游的前璟未抱乐光肽度,只讲当前利益,不讲长远发展.经营上不够主动,也缺伐技巧和营销意识,还亭留在等客上门的阶段.乡间旅游大环境尚未变成,难以在短时期内变成持续的客源流,对侬户的经营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二是侬家乐经营户缺伐赀金,起点不高,经营模式单一,文化内函挖掘不够,主要以提供乡土特色风味餐为主.侬户的增收渠道有限,还仅围着锅台转,对乡土文化、乡间民俗等文化内函开发不够,仅限于吃饭、采摘、垂钓,缺少参与性活动,如反映农村生活的露天电影、皮影戏、剪纸、刺绣、陶艺等.游客感性趣的土特产品加工包装销售滞后,不能満足柿场的需要.
三是可进入性较差.由于缺伐宣传,吴高公路旅游标识不齐全,柿场需求同经营户需求相脱节.从环境来看,大范围内优美的田园景色同小范围内家庭周边凌乱的环境还不相协调,缺伐应有的冲水厕所,夏天蚊蝇比较多,卫生环境急需改善;四是就柿场对象来看,__目前的客源柿场还很有限,受城市发展历史源因影响,大部分市民很多亲戚都在农村,对农村的情况比较孰悉,缺伐性趣.
三、__镇乡间旅游发展的尤势。
__镇位于__市区南部,镇距市区23公里,辖区内俱集了湿地、鱼池、人工林、优质果园等适应开发侬家乐旅游项目的各种资源,20__年4月被评为自治区级环境优美村镇、国家级环境优美村镇,高糜子湾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
该镇的吉水湾休闲度假村、沟湾林园等侬家乐旅游示饭点是集休闲垂钓、餐饮住宿、棋牌娱乐、乡村慑影、卡拉ok、健身度假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园.侬家乐示饭点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古朴与现代风阁设计的四合院,格调明快的餐厅可同时容纳百人就餐,100多亩自然水域清波泛起、杨柳依依,一副鱼跃人欢的田园美景,让人留连忘返.
四、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对__镇乡间旅游的投入,促进全市乡间旅游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1、__镇将进一步加大对乡间基础建设和环境整治的投入,对侬家乐旅游示饭点统一规划设计,重新定位,实现农业观光游与侬家休闲游共同开发,让旅游与农业齐头并进,比翼双飞.
2、对吉水湾休闲度假村、沟湾林园两个较大的侬家乐旅游示饭点进行二次开发,将它们建成集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娱乐休闲、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和旅游服务项目.
3、按照国家乡间旅游百千万工程标准,努厉将__镇打慥成为全国乡间旅游1000个示饭乡之一.
五、工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请自治区从建设新农村,推进乡间旅游发展的角度出发,适时并落实相关支持侬家乐乡间游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营造侬家乐乡间游发展的良好氛围.任真落实市委、关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继续在各种收费上给予减免,在工商管理、税务登记、卫生健康检察等方面以最低成本价给予优惠.
(二)争取项目赀金支持,完膳基础服务设施项目。
抢占先机,把握主动.积极开发以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为主的旅游纪念品,提昇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多侬户收入的边际效应.
(三)括大宣传力度.
一是加大对侬户的宣传引导,鼓励转变生产方式,积极经营乡间旅游项目;二是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__镇侬家乐经营接待户的宣传,积极整合旅游线路,完膳标识指引牌,満足日益增加的自驾车游客需求,真实增多侬户收入.
(四)做好__镇乡间旅游柿场开袥工作。
我局将根剧__镇乡间旅游的发展情况,帮助设计和提昇乡间旅游产品的柿场形象,逐步教育乡间旅游精品,发挥水果种类多、田园风光好、生态环境美的特点,在垂钓、时令果蔬销售、游乐等方面题高档次,增多新的游乐项目,満足__市内、外不同层次的休闲度假需求,拓宽乡间旅游销售渠道.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七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老师:杨深。
目录。
4.调查方法...............................5。
第二章交叉口数据分析........................51.几何数据调查统计..........................52.红绿信号灯灯配时调查统计..................53.交通量调查统计................
第一章交叉口调查情况1.调查地点。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解放路与文化大道十字交叉口(附地图)。
实地照片:
2.调查时间(上班高峰期)。
(1)统计交叉口一分钟交通量。
2.红绿信号灯灯配时调查统计。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八
按照县第十期青干班的计划安排,xx镇调研组一行五人透过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对xx镇的农村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状况报告如下:
20xx年xx镇与b乡、a乡合并后,现有行政区域面积1396。44平方公里,全镇总户数9482户,共有人口34600人,其中农业户数6104户,23880人。全镇辖47个行政村,67个自然屯,18个镇直单位,22个州县直单位。全镇有耕地面积6397公顷,镇党委辖65个党支部,968名党员(农村党员731名)。全镇共有致富能手和大户339个。20xx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16500万元,其中农村经济总收入到达116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到达2900元,财政收入到达370万元。
xx镇在合并后,区域面积的增多,人口数量的增大,使整个农村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经调查表此刻:
1、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对村屯的指导力度加大,但也相应存在人浮于事的不足。
新组建的xx镇政府共执行行政编制58名,现有在职人员55人,其中副乡(局)级领导共有人,事业单位各站所共有人员107人。这些人员中行政编制工作人员是按照原乡镇合并的三定方案进行安排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是将原先的各部门按照行业隶属进行了合并,没有进行机构改革。由于合并后,原本相同的工作由三套人马来运作,必须程度上加强了力量,虽然所辖面积增加人口增加了,但是一些基础工作由于已经完成,虽然对村屯、基层的指导上力量得到了增强,但是由于工作量有限造成了人浮于事的现象的存在,忙的人总是在忙,清闲的人总是清闲,有些人甚至无所事事。
2、经济发展和村屯建设的互补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乡镇合并前,b乡和a乡在整体经济上与xx镇有必须的差距,但是在局部上却各有长处,如:b乡的养殖业已构成必须的规模,农民对养殖的认可程度远远超过其它两个地区。a乡的人参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小沙河以至周围地区的幅射效用已构成。xx镇的小城镇建设以及它独特地理优势,长期以来已构成了这个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物产品的集散地。这些在合并前都是较为突出的特色。合并后,由于新一届xx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视角,树立全局观念,透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三个地区的资源进行整合,既发挥各自的条处,调动其用心性,又注意从全局出发,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使资源和优势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三大主导产业的定位,使整个稳步向农业大镇的方向迈进。
xx镇党委、政府透过对全镇整体形势的分析,将xx镇总体发展定位为:以药材、畜牧、特色经济三大产业为主,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旅游、商贸、土特产品加工为辅的生态经济强镇。号召全镇人员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一条主线,促进两个转变,实现六个突破,加快一个进程。这样的定位及发展思路,我们认为是完全贴合实际状况的。透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产业兴镇的氛围,但由于造纸厂及一些企业的陆续下马和破产,导致xx镇的财政税收完全依靠于农业。如何在农业上大做文章,透过农业增效来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这就应是作为乡镇当家人思考的事情,虽然我们此刻是需要跨越式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要我们本末倒置,完全抛开农业的基础地位,一味地去空喊口号,空谈跨越,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xx镇把自我定位于一个生态经济强镇,是贴合农业乡镇的状况的,作为一个粮食的主产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地质量高,农民对于在土地上耕作有着无比的亲切感,对于他们来说与其去刮风式的种这种那,不如踏踏实实的种粮食这样安全放心。
4、实现六个突破为镇域经济的增长找准了切入点。
药材业的突破,是实现农民增收落脚点之一。xx镇在药材业的突破上用建设药材大县的理念来谋划全镇的中药材发展,透过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质量,依靠大户拉动构成群体规模。他们注意到大户的典型带头作用是发展整个药材业的关键,今年上半年共为大户协商资金达430余万元。这方面xx镇从技术革新着手,发挥科技能人李洪洲的力量在全镇推广人参重茬技术,解决人参种植业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另外,由于xx镇附近没有工业污染源,土壤质量高,生态环境优良,适于种植道地药材,因此把发展药材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方面,在稳步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透过附加值高的药材业的突破能够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畜牧业的突破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落脚点之二。xx镇现有牛24645头,50头以上的大户有8个;猪16942头,50头以上的大户有34户;鹿969头,大户发展5个;蜂5285箱,大户有22户。由此可见,xx镇畜牧业的基础有必须的基础。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把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一是加快牧业小区建设步伐,计划兴建一个投资100万元,养牛300头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牧业小区。培育三道村的暖棚养猪产业,引导他们建立养猪协会,实行科学养猪,规模养猪,变一家一户的单独养殖为全村一个品种,不一样梯次出栏的整村化养殖,尽最大努力提高农民养猪的效益。二是抓好模式户、标准户和专业户的培育工作。透过各方面的扶持,一些大户的示范标准得到了提高,邻里效应开始产生。如:王连红有养牛已到达300多头,出栏270头;郑兆梅养猪到达300多头,出栏240头,带动周围9户人家进行生猪养殖。王德清的养鹿已发展到110多头,今年共接待参观达600多人次。正是由于这些标准户和模式户的带动和影响下,xx镇的畜牧业才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突破带给的保障。
“一村一品”建设的突破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在xx镇的调查中,我们对“一村一品”的建设颇为赞赏。在现代农业中,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是站稳脚跟,就得在规模上、科技含量上到达必须的层次,这既利于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也利于对其进行科学的跟踪指导,一家一户的单兵作战在现代农业中是构成不了气候的。另一方面,由于不一样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认可程度不一样,搞全面的统一也是不可行的。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xx镇党委政府在这方面就坚持了一个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发展特色农业,一个村屯或几个条件相似的村屯发展一个适合本村(本地区)的品种,即“一村一品”。这个作法十分贴合当前我县农村的形势,更贴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即不搞“大一统”,又避免单而薄的处境,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此刻“一村一品”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其中:“土豆村”有三道白河村和木条村,面积到达300公顷;“瓜果村”有胜利、杨木和德化村三个,种植面积到达120公顷;“蔬菜村”有四合、屯、东风村等三个,种植到达80公顷;“葵花村”有山后和东南村二个,种植面积到达200公顷。“养猪村”有三道村,养殖生猪到达3000头;另外,如“苏子村”、“白瓜籽村”、“细辛村”等也都相应地到达了必须的规模,构成了必须的品牌。这些“一村一品”的建设,经过预测计划收入4950万元,人均收入900元,同比增长9。8%,可见只有农业构成必须的规模,农业的增效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农民才有抵御自然灾害,抗击疾病的潜力,否则只依靠一个单一的粮食作物,一旦遇上灾年,摊上疾病就会很容易返贫,给自我和亲人以及社会带来负担。
股份制农业和劳务输出工作的突破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结合点。xx镇党委、政府透过搞活经营机制,放开经营主体,镇机关干部直接与农户联系,发展股份制农业,机关干部共出资354万元,投入到药材业、畜牧业、林业和第三产业上来,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注入的资金,使农民一些想干没钱的事业得以实现,而且由于机关干部的出资,也相应地增加了机关干部对农业关注程度,对产业发展的前景预测和中期监控以及后期的销售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处,构成了干部与农民经济利益一体化的格局,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潜力。劳务输出工作方面,如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xx镇党委政府也有了很好的尝试。针对镇里土地相对集中,一些种、养、加工业的大户需要一些季节性用户的现状,引导农民成立劳务市场,鼓励一些土地不多的农户靠为大户打工的形式来增加收入,这样既促进了一些大户的发展,又相应地为小户、散户创造了收入,使镇内资金的流转合理化。
培育市场功能,增强经济调节潜力是发展经济的一个着力点。xx镇原为老县城,是这一带经济中心,对平衡三地之间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xx镇党委政府从兴办“万人大集”着手,打造在整个乡镇经济中心的地位。引建和扩大建中心市场,整治市场流通环境,使其成为了区域性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使xx地区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得到了良性循环。
透过调查,我们感到xx镇在发展农业大镇上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农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些方面还存在的一些差距,主要有:
1、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在“一村一品”建设中,许多项目还只是追求面积的数量,而没有注重质量的提高,也忽视了品牌效应,有时还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复等现象。
2、科技含量不够,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农作物、产品及其它轻工产品多是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与原材料生产水平上,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不高。
3、没有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xx镇在实行“三大主导产业”,定位于农业大镇,但是农业产品本身就是初级产品,产品加工性强,xx镇到此刻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带农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各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还没有构成。如粮食的流通还仅仅停留在农村经纪人的自发性的流通环节,没有在镇办构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农业所获的效益不大。
4、缺少高税收的工商企业。今年以来,由于农业税和特产税(除烟叶外)的全面免征,使xx镇的财政收入锐减,这使这个靠农业吃饭的乡镇,此刻吃饭成了问题,如果能充分挖掘资源,引进一两个高利税的企业,一方面镇财政收入有了保障,另一方应对于劳动力的转移也有了途径。
透过几天来在xx镇的调查,我们发现xx镇在做大作强农业大镇的'工作上还在很大的潜力可挖,如果一如既往地贯彻好此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农业大镇的前景必须会实现的。那里根据我们的调查提几点推荐:
1、发挥产粮大镇的优势,严格落实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的用心性。
xx镇地大物丰,粮食产量在全县位居前列,如何调动农民的用心性,关键是在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上来。
一是狠抓政策宣传。要进一步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宣传两个“一号文件”,透过大张旗鼓宣传政策。使党的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做农业税的免征和粮食直补款的发放工作,严格兑现程序,严格阳光操作。
三是规范涉农收费,防止负担反弹。坚持把规范涉农收费巩固税改成果、推进配套改革的重大举措来抓,从源头上控制涉农收费反弹。
由于粮食价格的上调,及中央优惠的粮食政策,成为一个粮食大镇也是发展出路,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透过土地流转等形式把土地向大户集中,探索新的农村全作方式,把一部分农民变成劳务型农民,使掌握新型农业技术和头脑灵活的农民作为粮食种植业的领头人。在相同的土地是创造最大的效益。
2、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板块经济。
据调查此刻xx镇农村经济的现状是大而全,品种多,规模相对来讲还是小。许多“一村一品”的项目的建立还是靠村屯支部或一两个带头的影响下构成的,有的也许一两年内取得了短期效益,但是不能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当中政府应发挥管理的职能,组织专家对整个乡镇的土壤、气候、矿产等资源进行规范,必要性打破村屯的界限,因地制宜,因时而宜,发现板块经济,既要注重粮经结构比例,又要注重当地实际状况,既要注重稳产高产,又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平衡。
3、充分挖掘镇内资源,盘活镇内资金,培育新的投资主体。
当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后,他们的眼光不是放在效益农业上,而是大部分钱投在房地产、餐饮、零售和娱乐业上,直接在农业的投资规模小,而且投资的人群相对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这部分人在刚脱离土地时,对土地的一种解脱感和认为自我以前吃苦太多,此刻就应享受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前农村投资主体的单一,许多有钱农户不明白该把钱投向何处,由于意识和眼光的局限性,他们只能在别人已有的例子上寻求答案,这就造成了商店建了一家又一家,批发的零售的;住宅楼盖了一幢又一幢,地暖的楼中楼的;网吧开了一个又一个,纯平的液晶的;人们只是在别人的成功中去寻求思路,而没有去创新,去创造一个独有的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来发展。因此,作为党委、政府应当去培育新的投资主体,把老百姓手中的钱流通起来,引导农民向小型企业(如加工业)进行投资,多建设一些前店后厂式的中小型企业。加工业的建设上不妨在打造xx品牌上下功夫,如xx镇的“干豆腐”口感好,质量优,被许多老安图人所认可,就应把这个品牌打出去,要把质量再提高一个层次使其绿色化,无公害化,用公司+农户的方式,与农民签订大豆的订单,与企业签订销售的订单,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这个品牌的发展。多开发一些新的品种,把干豆腐的形式多样化,包装艺术化,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相信这也是一个阳光产业。
4、抓住“东边道”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建设利税大户,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注入活力。
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资源丰富,加之“东边道”铁路的修建更是给带来了无比的发展机遇,应当审时度势,应当借这个机会把优势展现出来,尽可能地引进一些大公司到来安家落户。政府多营造企业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手续。加强信用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既要注重招商,又要注重留商、亲商,这样才能为税改后的政府的财政收入的保障上开辟财源。
5、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农业行业协会建设。
行业协会建设能够说我们此刻还没有一个成型的行业协会,有的虽然制度健全了,但是执行起来的随意性,参加人员的无组织性,使行业协会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不大。因此政府要引导农民建立规范的行业协会,并且依靠这些组织为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带给产销信息服务,避免企业无序竞争,互相压价,互相内耗。以往的农民产业化过程中,加工业或营销业没有与农户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一部分加工企业尽管与农户签订了合同,下了订单,但也很不规范,受经济利益驱动,市场价格高时,农户就把空气农产品卖到市场;市场价格低时,下单企业压价收购或废弃合同。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一种紧密、相互制约的合作关系,此刻应当先由政府工作人员担任行业协会主要领导职务,逐步由行业业内人士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两到三年内政府工作人员逐步退出各类行业协会,由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另外,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加、销一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龙头企业的溶化加工、开拓市场的作用。透过以上办法逐步在xx镇构成一个行业协会发展促进农村发展的优良机制。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九
“个人发展空间”成毕业生选择公司的首要因素,学生就业比较理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能比较理性的看待就业,看待新人缺乏工作经验这些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在毕业生选择公司的时候,77.5%的学生认为公司给员工的个人发展空间比较重要,其次是公司给员工的良好的培训制度,51.9%的毕业生会将培训制度作为考虑的方面。公司的名气也是毕业生选择公司的一个因素,有42.3%的学生认为在选择公司的时候,公司的名气会成为考虑的一个方面。
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经走访的各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诚恳地提出了如下要求:
1、毕业生应该是复合型、全面发展的人才。
2、毕业生应该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毕业生需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具有团队协作的能力。毕业生要求有相应的美术功底,具有相关工艺品的鉴赏能力,开朗活泼大胆,英语口语较好。
4、毕业生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软件设计能力并且创意新颖。
5、学生需要熟练掌握cad,3d等软件,要有建筑施工技术及预算学的相关知识,尤其需要具有较强的空间设计观念。
6、要求学生手绘功底强,设计创新思维好。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缺乏有效、实质沟通交流,供求之间没有建立相互了解的渠道。
此次调查显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中42.4%认为通过网络是有效获得招聘信息的途径之一。其次,24.4%的毕业生认为人际关系网络是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
虽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认为优秀的求职能力,包括职业素养,简历的制作,面试时的语言、着装等在获得求职成功中占很大比例,但对于有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指导其求职意向并不明显,46%的学生不愿意付费接受指导,36%的学生表示价格能接受的话将考虑。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现状,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1、结论。
a、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程度不高,直接导致就业后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如此,容易造成学生频频跳槽,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可能更趋于保守。
b、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部分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c、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差异。
d、高校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跟不上市场变化,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用人需求。
2、建议。
经过调查发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
a、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设计人才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
用人单位也应加强与学校、毕业生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用人需求给相关专业高校,以调整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培养专业内容。
b、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
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应加强实践经验,从书本里走出来,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素质,以适应用人单位需求。
c、解决高校培养学生跟上市场变化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校在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上在理论指导上多于实践,而企业所需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工作经验上有更高的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产业和专业教育这两个领域互动在我国还很不完善,学与用的脱节还是一个普遍现象。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因此,提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产业界和学术界的互动,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高校邀请知名设计人在高校讲学,在职业教育中培育学生的产业界与学术界的碰撞交融势在必行。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十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常红)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开展中国儿童亲子教育现状大型公益调查,并于近日发布《20xx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报告认为我们应警惕家庭教育中存在教育过度、教育异化问题,家长需要补上“爱”的教育这一课。家庭中的教育焦虑问题不可忽视,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
调查发现,中国亲子教育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家长的民主意识、科学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家庭教育科学观念与方法的传播更加有效和多样化;家长更加注重儿童成长的全面性,特别是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家长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注重科学陪伴;关注亲子阅读;父亲参与度有所提高,等等。
调查也发现了亲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许多家长不能正确理解“爱”的真谛,不自觉把成人的恐惧、贪婪、功利心当作“爱心”传输给孩子;育儿焦虑、教育过度现象依然存在;体现家族文化传承影响的“隧道效应”还比较明显,而家长对此往往没有清楚的意识等等。
报告认为,应警惕家庭教育中存在教育过度、教育异化问题。教育过度主要表现在过早、过多、过快地灌输知识;为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过长占有孩子的玩耍时间;过密的言语和讲道理等。教育过度会造成教育异化。因为教育过度所引发的亲子冲突与家庭焦虑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社会问题,需要广大家庭深刻反省。
报告认为,在孩子进行玩耍、阅读、做功课、体育锻炼、交往、旅游、过生日或节假日等场合,家长的陪伴时间均有所增加,而妈妈的陪伴时间又明显高于爸爸;陪伴的功利性还比较明显。
报告指出,68.37%的家长选择了“理解、信任和欣赏孩子”。这个现象令人欣喜,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家长并不能够真正懂得和做到对孩子的理解、信任和欣赏。他们的“爱”里面隐藏了较多的功利性。这样的`“爱”很容易转变为“恨”,恨铁不成钢。
报告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虑问题不可忽视,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家长要重新回到平常心,重新找回教育规律。焦虑的家长、过度的教育,都是从外部向孩子强行灌输、施压,而没有唤醒孩子内在的“天然学校”,孩子的生命力逐渐变得僵硬,失去了灵性,失去了他“自己”的天性。
调查表明,约有一半的家庭重视亲子阅读,这是很好的趋势,但还是不够的。亲子阅读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深入情感世界,培养健康人格的过程。这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报告认为,每个家庭都具有一条象征家族文化心理结构代际传承的“隧道”,会极大地影响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与上一代人的关系,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价值观、人生观、情感模式和处事模式,进而成为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元素。家庭教育要警惕,不能把孩子的“自己”教没了、亲没了。
据了解,该调查是通过在全国范围选取120所小学、幼儿园及校外教育培训学校进行问卷访问,并依托新媒体同时开展网上调查,发放问卷近10万份,历时2个多月,累计回收问卷4万余份(其中,网络调查36957份,地面调查有5366份),并邀请多名家庭教育专家进行数据汇总与分析,完成《20xx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分问卷采用网络调查形式,共收到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的有效问卷572份。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十一
1.新型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建筑结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一般指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已有成功应用并且代表建筑材料发展方向的建筑材料。凡具有轻质高强和多功能的建筑材料,均属于新型建筑材料。即使是传统建筑材料,为满足某种建筑功能需要而再复合或组合所制成的材料,也属于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黏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新型建筑材料是个广义的概念,以水泥、玻璃、钢材、木材四大材料为原料的新产品;黏土空心砖、各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各种砌块的新型产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用于建筑的各种制品以及采用各种新的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建筑制品等均属新型建筑材料的范畴[1]。
2.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
4
将越来越高,要求新型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要求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还要求兼具呼吸、电磁屏蔽、防菌、灭菌、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功能。(5)复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所为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集中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
3.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状况。
从1979年到1998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机关报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3.1新型墙体材料。
只有促使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新型绿色墙材主要包括农业废渣类、建筑垃圾类、石膏类和复合墙体材料等。目前墙体使用的四大材料主要是钢筋材料、水泥材料、塑料和木材。木材作为其唯一一个可以再生并且能够循环利用的材料,是一种可以永久利用的再生资源。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第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50年。墙新型墙体建筑材料以节能保温、舒适美观、利用废弃物、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应提高建筑产品技术含量,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促进新型墙体的发展。
3.2保温隔热材料。
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年。目前,我国用于建筑外保温的节能材料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外墙外保温增多,外墙内保温有所减少,一部分别墅使用外墙夹芯保温技术。材料更是多种多样。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以上保温材料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我国的保温材料市场还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不够高档的现状。同时可以看到,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保温技术,研究开发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组建专业工程队伍进行标准化施工,保温材料及技术正在向高效率、高性能、高环保方向发展。
3.3高分子化学建材。
国外高分子化学建材发展迅猛,发达国家化学建材产值已超过水泥。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兴起,对建筑涂料的耐候性要求越来越高,高耐候性涂料树脂的研究开发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涂料研究的活跃领域。目前,最活跃的领域是含氟树脂和有机硅改性树脂的研究。建筑防水密封材料在国外竞争激烈,产品更新快,向高分子树脂和高分子改性沥青为基料的方向发展;沥青油毡胎基向玻纤胎基、化纤胎基或树脂薄膜胎基方向发展;屋面防水构造由多层向单层、双层方向发展;施工技术由热熔粘结向常温、自粘、机械固定等方向发展。
3.4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就是将现有的植物、矿物及塑料等材料有机结合,使之展现出更优异的理化性能。在建筑和公共设施领域中广泛应用。如阴井盖、纤维增强树脂筋,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透明天棚、建筑模板等。复合材料将向着价廉、适用、耐久、成型方便、投资少、材料本身兼容性好、工艺合理,并能尽可能回收利用,以减少环境压力的方向发展。
3.5防水密封材料。
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防水材料在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民建对防水材料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建筑防水材料发展迅速。种类齐全,规格、工艺等也初具规模。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产品结构不合理,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第二是产品质量不容乐观,假冒产品较多;三是设计施工应用技术差、渗漏严重。
3.6装饰装修材料。
装饰装修材料前提是满足绿色建筑;这对促进装饰装修材料的节能、环保、健康有重要意义。(1)绿色、环保发展趋势是大力推进节能型屋面、节能型墙体和节能型门、窗。(2)绿色建材是环保型装饰装修建材,不含放射性物质,不含甲醛、芳香烃等有机挥发性物质。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建材产品,已经引起国家和人们的高度关注。(3)绿色建材是健康、促进型装饰装修建材。以高科技技术含量研发的材料及产品,成为新宠,具有代表性的是抑菌材料、杀菌类材料、空气调节类材料及产品。
4.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建议。
4.1完善市场细分,健全新型建筑材料的营销体系。
营销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带来中国市场的快速成熟和发展,已经使单点突破的效应越来越差。当前的建材家居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系统化营销时代,系统化之后还有营销的精细化。
4.1.1从产品上看从短缺到过剩,是中国建材家居行业营销面临的第一个显著变化。现在在大多数的细分行业里,你的产品都不可能一骑绝尘,想从产品力上远远超越竞争者已经难上加难。完全靠产品力的优势已经很难了。因此,中国的企业前所未有的开始重视产品核心卖点的提炼,开始重视产品核心价值层以外的附加价值。
4.1.2从渠道上看渠道成员随着各行业市场化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经销商从销售商向服务商的转型正在进行。渠道模式的变化使企业对渠道的控制不再那么简单。如今,粗放的渠道经营难以支撑销售目标,厂家需要对渠道投入更大的精力。渠道之争,对于企业的营销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4.1.3从推广上看包括媒体传播、公关活动和促销活动在内的行为都是促销行为。随着竞争的加剧,推广已经向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要看到,当前的`传播阵地在建材家居市场、网络、展会、小区、装修公司甚至婚介所,这么分散但又细分而精准的传播阵地出现后,企业到底如何构建自己具有建材家居产品销售特色的推广模式,就变得无比重要了。
4.1.4在管理上看企业如何组织高效的营销团队,如何吸纳优秀的营销人才,如何进行管理等等这些问题是企业打造核心营销能力的根本。由此可见,试图依靠单点突破成就企业的快速成长已是痴人说梦。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已经使单点突破的时代走向终结。因此,中国建材家居企业要想做大并且做强,无疑面临一个全方位、体系化的综合实力的提升,而不能单纯依赖企业某个单一的优势。
4.2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的应用步伐。
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规程和管理办法,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研究适合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编制、修订有关新型建材及制品的生产、施工规范、规程及施工通用图集;颁布比较成熟的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门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力争在工作到一定程度时以几个部门联合下文的方式予以法定化。
4.3确定新型建材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4.4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重点围绕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废弃物作原料;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人体健康;加强多功能、社会效益好的产品开发。力争在下世纪30年代从总体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在20xx年部分有条件的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
5.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顺应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理念而研发的新型建筑材料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将建筑技术与人们审美理念相结合起来,充分从现代建筑建造、装饰中体现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生活品质的档次。未来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还应积极联系党和政府的政策,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并结合市场实际状况,充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建设,最终实现规模完善、品种齐全的现代化建材一体化服务体系。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建筑材料应加大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建材的环保指标,研发真正的绿色建材产品,不断拓宽市场领域,把握未来新型建材的脉搏。
参考文献:[1]张光磊.新型建筑材料[m].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2]郑迎朝.新型建材的商业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信息.20xx.[3]范文昭.建筑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十二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和文化进入了中国。语言在这样的相互交往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涌出了大量的英语专业的就业人员,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很热门的专业,被无数的中国学生追捧。而现在,由于过多的人员涉入了英语这一行业,导致大批的英语毕业生难以就业。我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及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需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初步了解了一些行情,也希望对此有正确的掌握,以便更好地应对将来的工作就业。特别是人世让我们更大程度上明白人才资源在一个企业当中的至关重要性。这也就对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高要求。
首先,先陈述一下我所了解到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国际贸易方向,旅游方向和师资方向。其中,国际贸易方向提供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商务翻译、商务助理等方面的职业。旅游方向主要涉及英文导游及涉外宾馆的接待及管理人员、外企业高级文员、外向型企业一般管理员这样的工作岗位。对于师资方向来说,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高中的教师都是可选的。针对这样的主题,我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通过在一定的范围内做了调查之后,我得出了一些结论。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的人都觉得英语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太多人会英语了。英语因此成了一个弱势的专业。而认为英语很重要的人则占一小部分,他们认为学好了英语很重要。大部分的人认为现在人才市场上英语需求的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仅次于综合能力的是口语好,少数人认为读写,收发邮件,其中有25%的人认为翻译,包括笔头和口头是很需要的。80%的学生认为英语人才需要的行业是外贸行业,次之的是酒店和旅游。如果说使用英语,更多的时候是在做翻译,70%的人是同意的,完全同意的则占10%,当然不同意的也有少数。在同学们找翻译公司的时候,很多人重视质量,质量好的才是第一,当然也有不少人重视速度还有方便,容易找到的跟快捷的也是一大优势。随着近些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的日益趋于国际化,大型企业,外资企业,日益成为毕业生向往的就业目标。特别是在北京土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企业在工作中会有大量的场合要接触到英文文件、材料、资料以及直接和外方进行业务上的接触。甚至有些公司会在公司的日常文档中要求直接使用英文。所以现在的高水准的企业对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要求实际上是相当高的。
一定程度上几来说,对英语水平的考察还将普偏的成为用人单位对学生水平衡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多数的职位,英语已非专业技能,而是必备的职业素质,自然被企业普遍地采用为招聘考察项目。同时,就英语本身所含意义来看,英语是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已被普遍认同。
大多数的同学认为目前人才市场上,英语人才供过于求。几乎没有人认为供不应求,紧缺的。一部分人认为符合要求的不多。50%的人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1500元到20xx元之间。其次是20xx到2500元,几乎没有人期望是1000元以下。一部分人认为20xx元往上或者更多。毕业后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去三资企业工作,想去中小名营企业就业的不是很多。绝大多数人选择职业的原则是薪酬待遇,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些人选择兴趣爱好,其次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大众趋势的。很多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发展能力,其次是专业成绩与社会阅历,当然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是学校名气。现在专业不对口很普遍,所以很多学生认为给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还是可以克服的.。一般大学生的就业知识主要来源于网上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其次是报纸杂志跟你培训机构。对于个人学习的专业,很多人觉得前景较有前途,很少一部分觉得很有前途,一部分人觉得没有前途或是根本没有想过。目前我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专业和非专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规模如此庞大的人群在学英语,可实际应用水平到底如何呢?据国家外文局调查,目前我国从事同声传译和书面翻译的高端外语人才依然严重缺乏,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缺口高达90%。对于千方百计的考证现象,大部分人认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少数人认为是一种无聊的消费。求职中困扰人最多的是能力不足,很少人认为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不够。大部分人对于自己能胜任的职位没有考虑过,都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约80%的学生很重视大学的专业课学习,少数人只求一般或者能过就行。由此可见,学习的氛围还是很浓烈的。
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要看他的能力和实力,以及为社会所作的实际贡献的大小。所以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加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去适应社会的需要。学习外语的人很多,但是依旧翻译人才紧缺,因此我们更有理由去重视英语这门学科,提高自身的水平。在社会提供这么多机遇的条件下,我们更要努力完善自己的英语水平,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十三
1、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促进农村土地科学、合理利用,探索农村土地利用新模式。
2、通过深入、全面地调查,掌握农村土地利用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3、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农民、部分政府人员、学生。
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资料。
20xx.8.15―20xx.8.20。
部分乡村土地利用现状,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及农民对城市化的看法,并对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知识水平。我们做了两个调查问卷,各向对象提出了10个问题。(见附1、2)。
通过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调查,在发放了一百多份调查问卷后,我们得出了如下结果:目前,xx省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分为两种情况:
1、平原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2、山区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一)平原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平原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率较高,但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单一,土地撂荒现象存在但比较少,而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如:挖农田里的土卖给砖窑厂,农房规划不合理,以及乱占耕地现象。从调查报告中分析得到,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平原地区土地开阔,便于集约化耕种,机械化水平较高。
2、国家目前实行的种粮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
3、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但季节性外出务工较多。
4、城市化不断推进使大量农田被侵占。
5、部分地区的村民委员会并没有实施可行性的便民、利民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
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农民的收入不仅仅局限于对土地的'利用,还来自于经商、外出务工、养殖等其他方式。
(二)山区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山区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率较低,但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多元化,撂荒现象比较严重,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如毁林造地,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浪费、闲置现象严重,农村办的工厂用地较为浪费等。从调查报告中分析得出,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山区地区地形起伏大,不利于集约化耕种。
2、山区耕地面积少,建筑用地规划不合理。
3、山区坡度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较贫瘠,产量不高。
4、废弃的房屋得不到及时的拆除,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土地的闲置。
通过此次调查我切实了解到了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感受到了农村发展的滞后,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觉得自己身负着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使命。此次的经历加上我个人的薄见,我认为农村的发展,土地是根本和关键,是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但基于目前我们的不合理利用方式,土地并没有使大部分农民走向富裕,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改变当前单一的种植模式,发展多种经营。
2、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政策、财政支持。
3、改变当前粗放的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4、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如:“科技下乡”等。
5、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规划。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十四
为了制定“多样化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方案,并使方案中课题研究有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特随机进行了一次“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自己怎样做的等,从中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是怎样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又是如何组织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以便为方案中的“研究基本设想”提供一些实践性资料。同时,也通过一些数据,引发研究者的思考。
1、这次调查围绕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应该做哪些具体事情,持什么态度、自己又怎样做等,从不同角度,共计命题十二组,每组有3个、4个或5个不等的选项,但都要求被调查者从每组的题目中只选择一项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中调查对待学生自主学习态度的有六组,调查教师活动组织情况的'也有六组。
2、本次调查是在一次“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交流会”上进行的,共有100人接受调查(实际94人,随后找乐亭一小的6名教师进行了答卷),其中农村教师6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二,实小教师39人。
3、调查的结果。
1、第一组题的“必须经常预习”和“有时可以预习”的人数分别为55和41。
2、第“二、五、六”三组题,从表面上看似不同,实质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进行教学活动时,事先(备课)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可以随时调整,赞成这种做法的三组题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95%、74%和64%。
3、第“三、四”两组题,虽然是课上学生的一个“说”和一个“问”,但所反映的同时课上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赞成学生这样的,三组题人数为74人,四题人数为3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4%和32%,两个数据有些矛盾。
4、第“七、八、九”三组题,看似调查的两件事情,实际是调查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怎样去做。七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教师带着”,八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观察、倾听并参与”,九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经常由学生自主参与交流,教师提出活动结束”,七组题的这项为93人,八组题的这项为95人,九组题的这项为78人,究竟教师应该如何去做,七、八两组题的结果是否有些矛盾。“八、九”两组题的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
5、第“十一、十二”两组题,也是一个意思的两组题,课上如果“重过程又重结论”,必须“讲清要求并示范”,否则,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率,而十一组题选“讲清要求并示范”这个项的人数仅有26人,还有2人为“不讲不示范”,两组题的结果还是有些矛盾。
1、从数据上反映的情况看,好多数据说明被调查的教师,自己心理想的和自己作的有矛盾之处,说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多是从自身出发,关注的多是结论(知识技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还不够。为此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放下“包袱”,让学生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2、探讨创设问题情境的条件和原则,研究如何有的放失的组织学生进入情境,以便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3、一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所有教学内容,还是一个教学内容要用几个教学模式,不管是怎样,需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去组织学生去学习,研究如何促进他们的自主、主动、全面、和谐和持续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热门交通现状调查报告(案例15篇)篇十五
x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这些年来,xx市大力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营造优良政策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资本,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现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民营企业已成为市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主体。从xx年起,该市大力推进“国退民进”、“两个置换”、“产权多元化”等改革措施。到xx年底,全市工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国有、集体企业全部退出市域经济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民营企业和产权清晰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的蓬勃生机全面激发了市域工业经济的发展活力,市域工业经济驶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全市共有规模工业企业43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由xx年的17%增加到37%;规模工业实现的产值由xx年的5.48亿元增加到13.4亿元。全市工业税收由xx年的98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所占比重由xx年的20%增加到44.4%。工业园区已成为市域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近三年来,该市着力抓好太子庙生物医药园、蒋家咀棉麻纺织工业园、城关镇杨木及食品加工工业园的建设,培育了棉麻纺织、食品加工、黑杨加工、生物医药、汽车制造及新材料、精细化工六大市域支柱产业。从入园企业户数来看,三大园区规模企业户数较3年前增加了一倍。xx年三个园区仅有规模企业18家,目前已达36家。从园区工业产值看,三大园区规模企业产值是3年前的近三倍。xx年末三个园区规模企业产值不足3个亿,今年可达8.5亿元。目前三大园区规模工业实现的现价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90%。从入库税收来看,三大园区规模企业入库税收较3年前翻了三倍。
xx年末三个园区规模企业入库税收只有500万元,今年将达1500万元。从园区工业投入来看,三大园区近3年新增项目投入5亿元,是前20年工业投入总和的1.3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为市域经济的主要特色。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39家,其中规模企业26家,出口规模企业5家。xx年全市产值过1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7家,其中产值过5000万元的2家,产值过亿元的2家。“荣祺牌”茭头、“红菱牌”水生蔬菜、“福景牌”木制品等成为x场上的知名品牌。黑杨加工产业发达,全市杨树面积达50万亩,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黑杨生产基地市,并获得了“中国黑杨之乡”的美誉。苎麻加工业已与全国20家大型纺织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产品远销安徽、广东、上海等10多个省x,并出口西欧、北美、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去年苎麻产品出口交货值1320万元,出口创汇150万美元,特色产业规模集群效应初步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成为市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制定优惠政策,把投资商请进来;创造优良环境,让投资商留下来;提供优质服务,使投资商富起来”已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发展市域工业经济的共识。主要的政策有:一是引导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出台了《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扶持、指导规模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优化经济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二是鼓励企业发展的奖励政策。全市设立了纳税大户奖、企业上台阶奖和创品牌奖,重奖对工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主。xx年市政府财源建设奖励支出200多万元。同时,给予民营企业主相应的政治待遇,积极推选他们担任省、x、市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上重点宣传推介,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保护企业发展的服务政策。全市实行了市级领导联点企业、“一站式”审批、重点企业挂牌保护、经济环境“黄牌警告”等政策制度,打造诚信政府,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为民营工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全市工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4年来,全市引进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投资额5.3亿元。问题:规模不大,产业不强,投入不足,体制不顺企业规模较小,整体素质不高。全市现有规模工业企业43家,年产值13.4亿元,实现税收1800万元。但其中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目前还没有一家。由于部分民营企业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转换而成,一些陈旧的设备和厂房无力及时更新,导致产品档次低,效益差。就农产品加工业而言,同样存在重视粗放产品加工,忽视产品的深加工增值问题。产业不强,缺少龙头品牌企业。
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为追求最大效益,对市一级下放的贷款额度很小,不仅没有将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反而将从市级吸收的存款转移到大中城x,有的银行对市级只存不贷。二是中小企业起步基础差,特别是财务制度、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不稳定,缺乏透明度,经营风险和人为风险高,使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望而却步。三是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漠,抵押与担保受限。四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企业筹资缺少信用服务平台。体制不顺,使市域工业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一是行政体制方面,近年来,随着一些职能部门划归“线管”,市级政府职能越来越弱,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使得市级政府经济调剂缺乏手段。如工商、税务、国土、质监等部门上划后,市级的调控能力下降了,收费优惠等承诺难以落实到位。
二是财税体制方面。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市级财力相对减弱了,xx、所得税增量部分大头被中央、省级拿走,严重挫伤市级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
三是投资融资体制方面主要向大城x、大型企业倾斜,也不利于市级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受国土、电力等宏观调控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市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困难。
对策:突破瓶颈,培育特色,筑巢引凤,打造品牌拓宽融资渠道,破解瓶颈难题。一是要抓好企业诚信建设,营造诚信环境。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协会,负责制定行业规范,监督信用行为,组织信用评估。把不守信用的企业及法人代表列入黑名单,使之难以在x场上立足。二是帮助企业摒弃落后的家族管理模式,优化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管理职业化,建立符合x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市级财政应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重点项目的贷款贴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支持本地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四是要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公司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可采取政府投入、企业参股、民间集股等办法建立担保基金。五是要激活民间资金,引导民间投资转移到工业项目上来。六是要支持鼓励企业上x,发挥企业直接融资的功能。突出特色,培养龙头企业。特色就是优势,市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经营特色。要立足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在“特色”二字上做文章,打造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作用大、x场占有率高和发展前景广阔的龙头企业。如xx的苎麻产业,省政府将苎麻产业纳入了全省七大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规划,xx市被列为基地建设项目市。xx务必抓住这一发展良机,在加紧规划种植的同时,加大规模加工企业的扩张改造,开发延伸下游的印染、服装等“链条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要根据园区的不同功能与特色,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提升园区品位,为民营工业上规模上档次提供一流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二是要明确主导产业,创新机制,加快产业集聚。要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淘汰产业的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业已形成的支柱产业,按专业化分工协作要求,优化整合,形成地域产业链。三是要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招商引资。要立足资源特点和区域优势,认真筛选、编制、准备一批建设条件成熟、x场前景广阔、预期效果理想的新项目,为园区做大做强夯实项目基础。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特色。实施品牌战略,首先是要抓“原创”,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把品牌数量积起来。要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帮助企业关注科技x场,捕捉科技信息,主动积极寻找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合作伙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鼓励企业主动靠大投强,以特色创优势,以优势创品牌。其次要抓“整合”,利用已有的特色品牌资源,实行品牌扩张,发挥品牌价值倍增作用和行业带动效应。第三要抓宣传和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x场占有率。第四要抓奖励,对拿到省以上知名品牌的企业要分层次给予重奖。同时,要引进和培养一支高技能的人才队伍,积极实施“名企、名牌、名人”工程,不断提高企业的对外影响力和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特色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