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经历或任务进行反思和总结的结果。随后,我们将阅读一篇来自一位普通人的心得体会,从中寻找共鸣和启发。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
楼依尽人欲穷。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高楼楼房钟楼)。
依(依靠依依依山傍水)。
尽(尽头用尽尽力穷尽)。
入(进入入门出入)。
穷(穷尽贫穷穷苦)。
3教学字形/article/。
(1)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2)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4指导书写。
欲:
楼: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山白日千里目。
海黄河一层楼。
2根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4)再登上一层楼。()。
板书设计:
白日依山尽,
景(看)。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理(想)。
更上一层楼。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二
作为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被赞美最多、被写作最多的一首诗歌,《登鹳雀楼》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自唐代张建封创作以来,这首诗歌已经经历了千年风雨,但千百年来,仍被人们传诵不衰,其思想内涵更是到今天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分享我的登鹳雀楼心得体会,在阐述它对我的启发和影响的同时,也会向读者们展示这首不朽的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第一段,仰望山川云海,领悟世态炎凉。在《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图景让人不禁为之兴叹。诗人的仰望之感,正表现出其对大自然的抒情之情。而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可以真正领悟世态炎凉,看到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能被繁杂的事务给淹没,而不能有时间好好欣赏大自然的风光和感受自然的巨大力量。站在登鹳雀楼上俯瞰群山,看大河东去,心中的苦闷和烦忧瞬间化为尘埃。因为在大自然的面前,我们才能更充分、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第二段,历史长河中的传奇人物们。除了自然风光外,《登鹳雀楼》还展示了历史和传奇的非凡魅力。那一句“楼船夜雪瓢弥高,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尽情地显出了那个时代的苍凉和历史的沉淀。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英雄和传奇人物,他们的事迹、成就和纷争是我们站在今天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我们有责任学习历史,传承传统文化,维护社会发展和谐有序。登高远望,总会有不一样的心灵震撼。
第三段,千古一诗,承载着人类深层的情感。《登鹳雀楼》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一种精神,依然被人们借以表达感慨和情怀。当年的张建封,为了寻找自己的激情和志向,去了长安,写下的这首诗正是他对自然和人的重新认识与理解。而且,这首诗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唐代,它所涉及的那些哲理、文化精华以及国家意志还在影响着我们今天。因为这首诗中表现出的海阔天空、志在千里、不畏艰难等精神,至今仍能给我们指引方向,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对自身人生、事业有所领悟。
第四段,高端思维,见真知。作为文化经典之一,登鹳雀楼深刻表达了中国古人的思维特点和独特的文化视角。比如诗人通过自然的隐喻,来体现其世间的真相和道理,远比物力悍强的国家或个人更能领袖群众。这种思想独特、视角中肯的精神,正是崇尚高端思维的一个典范。只有从更高的思维层面,我们才能真正有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和机会,并付诸行动。
第五段,人生态度。每每站在宏伟壮丽的景象之中,我们往往会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登鹳雀楼》中的“莫笑农家腰下瘦”、“更有明月多情好似切”等诗句,正表达出诗人那种博大精深的人生态度。农家虽然穷,但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能带来不同的美好;而月亮所具有的优美情感和千年寂静,也表现出人生的丰富多彩以及问题和幸福之间的平衡。如此的人生态度正是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留下的最好结论。
综上所述,《登鹳雀楼》是一首诗,纵享千古,也是一种文化、风格、信仰和精神的体现。无论在何时何地,仿佛这首诗永远发光着人类的思想和追求。全球化、数字化时代下,我们需要的是更开阔、更本质的思维方式和真实的体验。于是,请站在登鹳雀楼上,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中国文化的气息,领悟人生的真实与坚韧,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三
一、导入新课。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四
《登鹳雀楼》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著名诗歌。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山川壮阔的景象,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在我读完这首诗后,深感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生命。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
王之涣笔下的鹳雀楼,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似乎很遥远,但是随着成长和经历,我们也会有类似的经历和感悟。在我眼中,鹳雀楼似乎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高点”,代表了我们成长和跨越的目标。也许是我们的学业、也许是我们的爱好,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只有勇攀高峰,才能领悟到胜利的甘甜,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段。
登上鹳雀楼,习惯没有助力,唯有越努力,越看得远。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越努力,越看得远”,意味着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才能拥有更广泛的视野,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精彩,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尤其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平凡的日子里,一步一步地踏实前行,才能通向更远大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所拥有的每一个进步也都会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
第四段。
除了对于成长的启示,这首诗还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短暂。在鹳雀楼上回望过去,茫茫人海中,曾经奋斗努力的人们,如今已成为风中一片烟雾。但是无论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经历了什么,走过了多少里程,我们都不可以放弃追求理想的信念。这不仅是对于生命的珍视,也是对于未来的期许。记住,人生无常,每一天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宝贵礼物”。
第五段。
在课堂上学习这样的诗歌,也让我清楚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不仅可以读懂外国文学,还可以更好的与外国人交流。而且我们还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好的文化和人生观念。在学英语的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只有我们不断地努力,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进步,越活越精彩。
总结:
登鹳雀楼不仅够有名,其中也蕴含了很多哲理和智慧。好的作品会让我们对于未来的追求更加坚定,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短暂。希望能够与更多人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和感悟,一起在人生的路途上前行。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五
第一段——引言(200字)。
鹳雀楼,这座古老的建筑以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壮观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作为每个中小学生必读的一篇名篇,《登鹳雀楼》除了将这座古老的建筑描述得如此真实,更传达了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也有幸在小学的课本中读到了这篇名篇。
第二段——认识鹳雀楼(200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这首参差如鬼魅的诗句不仅描绘出了山水的奇妙之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传达了一种深远的哲理:不畏艰辛,敢于挑战自我,才能走得更高,观得更远。鹳雀楼就像一座高峰,直挺挺地耸立在我的面前,而我则不能停止走上每一层的楼梯,直到我登上了最高层的鹳雀楼,俯瞰着身下的世界,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第三段——领悟人生哲理(400字)。
在鹳雀楼的高处,我看到了自己内心深藏已久的想法:唯有勇敢地接受挑战并且不断克服自我的心态,才可能朝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这哲理不仅是对我登鹳雀楼的体会,也是我人生的启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涯和生活中,我将牢记这一点,不畏困难,敢于探索,不断挑战自我,拓展自己的视野,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四段——感受历史文化遗产(200字)。
鹳雀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要好好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走进鹳雀楼,看着楼梯上灰白的石阶、石墙上的青苔,被时间的沉淀所包围,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古建筑的历史厚重感。站在鹳雀楼的顶层,感受风吹过的只有这拼音缩写的消毒液药水波动,我仿佛可以回到几百年前,穿越时空,向那段历史致敬。
第五段——总结(200字)。
“登高必自卑,俯视必自得。”在我的心中,这句话已经深深烙印下来。每当我登上高山、爬上楼梯,都会不经意地想起它,提醒自己要对周围的世界虚心谦卑,并从中汲取营养。鹳雀楼,这座古老的建筑,不仅让我领悟到人生哲理,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文化底蕴。希望它能一直屹立在我们的身边,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崇敬它,感悟它的美丽和深意。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六
留下《登鹳雀楼》诗作墨宝。2009年11月,总理访问埃及,在倾听了两位埃及男青年用中文吟诵《登鹳雀楼》后,温总理解释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鼓励人们要有宽阔的视野、高远的志向,不断向上,追求更高的目标。我们发展中埃关系,也要站得高,看得远,不断加强两国的战略合作。”
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时任国家主席国家主席向朴槿惠赠送了一幅书法作品和一件陶艺作品,其中书法作品的内容是唐诗《登鹳雀楼》。青瓦台方面表示,中方通过《登鹳雀楼》的诗句表现了过去20年韩中关系的发展仿佛“白日”垂直运行的轨道和横穿旷野的江河一般,壮观而充满活力,今后希望两国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境将韩中关系推上新的台阶。
文档为doc格式。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七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八
登鹳雀楼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以咏史为主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登鹳雀楼都是一个伟大的文化符号,其蕴藏的人生哲理也深受后代学者和诗人的赞美和推崇。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第一,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景色的咏史诗歌。王之涣通过细致的描绘,给读者呈现了北方辽阔苍茫的大好河山。在这首诗歌中,他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了鹳雀楼的壮丽气势和周边景色的壮阔,引领读者领略了滚滚黄河的波涛,铜驼车队的盛况,敦煌的壮丽壁画,震撼着人们心灵。
第二,登鹳雀楼是一首咏志的诗歌。王之涣在诗歌中提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纵情描绘了黄河流域的壮美;“回看地上人如群”,表达了人类的卑微和自信。他在登楼之际,又表达了自己的豪迈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启示人们要始终坚定自己的志向和信仰。
第三,登鹳雀楼是一首抒发感情的诗歌。王之涣写下的不仅仅是他在登楼中所看到的美景,更是他内心丰富的感情。此时此刻,他在于河畔独立,勃然大怒天下、扶摇揽景,感叹自己的壮志豪情。登楼之感,也表达了他对沙场血战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索。人们从诗歌中,感受到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情感上的深度。
第四,登鹳雀楼是一首咏史诗歌。在诗中,王之涣描写了丝绸之路上的商旅穿梭和文化交流。他通过描述大漠边陲的壮阔和丝绸之路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古代商贸文化的繁荣。登鹳雀楼也成了诗人才华的展现,正是因为他的字字意蕴,寓意深远,所以至今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第五,登鹳雀楼是一首思考人生的诗歌。通过对鹳雀楼的描绘和对丝绸之路上商旅往来的描述,王之涣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人们在经历风雨洗礼后,方能走得更加坚定,登上鹳雀楼,看到更加昂扬的自我。王之涣的诗意深刻,再次升华了古代人文思想的深刻和厚重。
综上所述,登鹳雀楼是一种体验,其不仅是一种人文景观,更是一种情感与思想的体验。通过这首诗,人们真切地体验到登楼的壮观美景和王之涣的伟大胸怀。解读这首诗歌,开启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追求,提醒人们要爱生活、感悟人生。建议更多的人去登鹳雀楼,体验壮阔河山的同时,也感受人生的奥妙之处。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九
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是什么?对于一些喜欢文学艺术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是他们一直想要探究的。登鹳雀楼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名诗,被称为爱国主义的代表之一,也被推崇为我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采访几位登鹳雀楼的游客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以期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同时也更好地领略文化之美、情感之美。
登鹳雀楼是一座历史名楼,位于江苏扬州市市区北部广陵区临江路。它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现存楼阁建筑是清代重建的。登鹳雀楼是被吴文化当作文化标志之一。所以可以吸引了许多游客。采访几位游客时,他们纷纷表示,首先进入登鹳雀楼,所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和美的震撼。
第二段:筛选游客提到的名句,谈谈他们对名句的理解。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些登鹳雀楼的游客表示这句诗意味着山高水长,落日余晖,非常壮丽,突显了中华大地的壮丽气势。而另一些游客认为,这句诗表达了绝顶青山与黄河大川,对于爱国情感有了更深的感悟。
第三段:从游客感受到的情感,谈谈登鹳雀楼所体现的文化之美。
登鹳雀楼可以说是一座博物馆式的文化古迹,它所体现的是扬州地方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登鹤望天,鹤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登鹳雀楼,寓意是“兴旺、安定、繁盛”,这是对建筑哲学的深刻思考。可以说,登鹳雀楼所展现的是中国传统建筑之美、之文化。
第四段:谈谈登鹳雀楼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重要文化遗产,护住、整修、开发和传承登鹳雀楼的文化遗产价值,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登鹳雀楼的保护与利用,不仅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我们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一环。同时这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第五段:总结。
登鹳雀楼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化特色,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每一个登鹳雀楼的游客,在欣赏这座中国文化古迹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是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
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
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环节设计:
一、导入: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景色。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两岸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怀疑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二、检查预习,呈现目标。
1、出示整首诗文。
些方面的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在旁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
3、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请一组派代表介绍作者情况。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人。唐朝著名诗人。但作品在《全唐诗》中只流传六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如《凉州词》。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常有鹳雀栖息,因此得名。
2、请一组派代表谈谈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整体感知诗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3、指导诵读。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自由谈想象的画面及感受。
(2)师: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再指名读前两句,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宏大气势。借助课件里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体会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的雄伟和壮丽。再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
这里我请几名学生展示配乐朗诵,根据每人朗读时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最后齐读一遍全诗。
4、指导背诵。
请两名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说一说怎样可以很快的背下来?向学生渗透:理解记忆的方法和熟读成诵的道理。
学生自由背诵。
在班内展示背诵。
五、课外拓展练习。
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情调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学写“入”,“欲”两个生字。
3、初步理解字义和诗句,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提示最后两行诗句所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教学,进一步读好、背好古诗,
学写其它5个生字。
教学过程:(略)。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母语的习得规律,认定学习语言是主体能动地把在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语文课上的语言学习,则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内化课文语言,同时接受课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熏陶的过程,语文教学强调主体因素,重视整合效应,明确提出以培养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的训练为“纬”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整体框架,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基本教学策略。教完古诗《登鹳雀楼》后,对此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学情调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教学不但要掌握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特点,而且要熟悉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扩大发展的局面。教学是师生间的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对学生知识背景的调查。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登鹳雀楼》已很熟悉,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2、对学生能力经验的调查。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小朋友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小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教学要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
3、对学生需求的调查。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课前的学情调查时,设问:“谁愿意做代表为大家背一背这首诗?”就有学生主动站起来背古诗了。其次,在写字这个块面中,我利用游戏形式即“看谁找的对”来指导学生写字,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看看有点像,比比不一样,就差一点点,错了就变样,写时要注意,仔细想一想”。学生的兴趣较高,觉得很有趣。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寻文明像,入境悟情,积累迁移。
“明像”才能“入境”;“入境”便可“悟情”。我国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模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悟的“打火石””。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何才能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呢?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1、充分利用媒体来活用课文插图,入境悟情。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图与静态的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媒体直接演示,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学习“黄河入海流”时,利用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难观察到的'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图、文、声立体输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2、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运用。
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更要注重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在学习第一行诗句时,我充分运用他们已学过的课文《夕阳真美》中的相关语句,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入境悟情,教学效果显著。此外,在本节课中,我也注意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根据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个词“登高望远”,并结合学生悟出的道理,来指导学生运用诗中的句子来鼓励别人取得更大的进步。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二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发现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不但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同时,我还发现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
对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我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而且,我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媒体演示、反复朗读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帮助学生明像入境,让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明晰出现,让学生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教学后,我作了认真地反思,觉得这节课除了具有上述优点之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不足是在评价学生时,原先设计好的恰当的评价语言被一些苍白无力的评价语言所替代,使学生未能真正体验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悦感。今后,我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钻研,不断地改进,把发现的不足作为自己对教学探索的动力。
文档为doc格式。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尽:消失。
4.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
鹳雀楼是建在山西省黄河边高阜上的一座三层高楼,它前对大山,下临黄河,居高临下,气象雄伟。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了鹳雀楼。他向西眺望,连绵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西下的夕阳渐渐消失在远山背后;回顾脚下,滔滔滚滚的黄河流经楼下,奔向东方,汇入大海,一去不回。白日、黄河、群山、大海组成的这幅壮丽的图画,使诗人胸襟大开,激情奔放。为了把读者带到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诗人挥笔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四
唐诗篇名。五绝。王之涣作。见《全唐诗》卷二五三。“雀”一作“鹊”。诗题又作《鹳鹊楼》。唐芮挺章编《国秀集》作朱斌诗。鹳雀楼,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此诗即为“唐人留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登临所见,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可谓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在前写景的基础上,说明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警策精妙,豪健有力。全诗情、景、理三者兼胜,对仗工整,气盛骨高。清沈德潜评曰:“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唐诗别裁》卷一九)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寓深刻的哲理于鲜明的形象之中,为千古传诵之名句。
【全诗】。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五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从《诗经》开始就有了哲理诗,但中国古代的哲理诗并不是很发达。我们在哲学思辨方面和西方的一些民族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虽然我们的先秦诸子中,有一些思想家,他的思辨能力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就诗歌中的哲理诗而言,整个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中,哲理诗的成就不高。而这首诗应当是中国古代哲理诗中非常有名的一首。但依我个人而言,它仍然不是中国哲理诗中最高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哲理诗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篇并不讲哲理的,但是它其中有一句两句讲的是哲理,这样的诗也叫哲理诗。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很有名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整个这首诗并不是讲哲理的,但后两句讲了哲理,这是中国哲理诗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就是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他这个诗就是一首比较完整的哲理诗了。它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两句说理,写景是为说理服务的,全诗的重心不在写景,重在说理,这是中国哲理诗的第二个境界。
最高的一个境界、最好的一个境界不是这种形式,而是通篇看起来没有说理,实际上是在说理。比如王昌龄的《闺怨》诗,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写一个闺中少妇的怨情,但实际上是一首非常高明的哲理诗。他讲的是目标和过程的关系问题。这首诗还只直接把哲理说出来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在王昌龄的《闺怨》中,全诗没有一句说理,但是全诗就把过程跟目标的关系讲得十分透彻,那才是真正的最高层次的`哲理诗。所以谈到这里,实际上我们从诗的内容分析讲到了这首诗的特点。
我觉得这首诗它其中最好的一点就是写景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它前面的两句十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用大手笔、大写意的手法写了一个阔大的边塞景、写了一个非常辽阔的一个画面,如果这个镜头今天用摄影来拍的话,它一定要用广角镜头才能把这么一个宏大的画面收入自己的镜头之中。但这两句并不是诗人的主旨所在、并不是诗人落笔的重心里所在,诗人的重心在后两句的说理,他明讲出只有登高才能望远,这才是这首诗要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道理。
这是作者王之涣在坎坷的人生中悟出来的一个人生道理,他将其写到了诗中,成就了这一首边塞诗。因为边塞诗写景、抒情的比比皆是,用边塞诗来说理,而且把景色和哲理能够融合得这么巧妙、能够融合得这么样没有缝隙——完全是无缝对接,这是非常罕见的。这就是王之涣这首诗的高明之处,但是我们在理解上,还应当再加深一步。从表面上看他讲登高方能望远,但是他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只有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这层意思我们要简单说两句。第一层是为第二层做铺垫的,第一层说你只有登高,你才能望远,第二层说你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这个更高就是一个平台。如果你站在全局的平台上,如果你站在国家层面的平台上,如果你站在世界格局的层面上,如果你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大趋势的层面上去看问题,那么你会看得更远、看得更深。当你处理眼前的问题的时候,你才会处理得更符合全局,所以这首诗的价值恰恰就在它的说理部分。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后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慢慢沉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流经楼前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而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眼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融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显得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七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大意】将要落山的太阳,放射着明亮的光芒;黄河咆哮着直奔大海,汹涌翻腾,势不可挡。要想放开千里眼界,须把层楼更上。
【鉴赏导示】。
鹳雀是一种水鸟,鹳雀楼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城西南,因常有鹳雀在此栖息,便有此楼名。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启迪人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必须做更大的努力。
鉴赏。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所见的景象。一轮落日慢慢地向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沉落,滚滚而来的黄河水经过楼下向东奔流入海。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又高度形象地展现出了广袤雄浑的河山奇观:群山起伏,落日辉映,大河滔滔,一泻千里,霞影波光,耀金泛彩。诗人所勾勒的这幅雄阔妖娆的画面,显示了宁静与生动的和谐之美。
后两句写诗人登楼观景后的感受。这两句与前两句有前后相承、气脉贯通、浑然一体之妙。这里,作者没有“观叹止矣”的赞赏,只有穷尽景物的愿望,没有停滞不前的心意,只有继续攀登的打算。这两句来自诗境的哲理感悟,启迪人们懂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这首短诗由景入情,由情入理,把景、情、理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赏析】。
黄河流域的三晋大地,曾经是古老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位居黄河中游、三晋腹地的晋南,更是名胜琳琅、俊才辈出。王之涣其人,其《登鹳鹊楼》诗,以及其所登之楼,都堪称华夏文化的精萃。
鹳鹊楼,又作鹳雀楼,为北周将军宇文护在蒲州时所建。蒲州治所即今山西省永济县,唐朝时属河中府。鹳鹊楼原址有说在旧城西南城上者;也有说在黄河中流的高阜处者。或谓因有鹳鹊栖其上,故名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说:“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现代人的眼光中,三层楼其实是算不了什么的,可是在唐代来说,这恐怕就是相当雄伟的高大建筑了,并且由于楼建筑在高基上,前能够瞻望中条山,下可以俯瞰浩浩黄河,视野极为开阔,因此便成了当时著名的登临胜地,吸引了许多诗人来此凭眺。大自然的雄博壮美,唤起了诗人们咏山歌水的兴致,寄慨感怀的情思,名篇佳什不断产生,至唐中叶,就已经有人把关于鹳鹊楼的题咏汇编成《河中鹳鹊楼集》了。而在众多的题咏之中,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鹊楼》却是独出高秀,胜人一筹,独步千古的最著名的优秀诗篇,至今仍万口流传,光彩常新。
这首诗为五言绝句,只有四句20个字,却涵纳着万千的气象和颠扑不破的哲理。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写诗人登楼望中所见到的景象。一般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都会以为“白日依山尽”写的是一轮落日向着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然有的析者,以为诗中的“山”即“中条山”,中条山在蒲州城的东南方向,而“白日”亦非落日,所以此句当意为:日当中天,摩擦着中条山峰的顶颠向前运转,随着深邃的崇陵巨壑伸展,一直到诗人目力的尽头。其实这一句的理解应该是:一轮白日西沉,向山峦依尽,已经挨着了山尖,而并没有沉没。如果依照第二种理解,则此句当为“白日依山走”了,所以关键是一个“尽”字。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望中所见的白日和山峦,而且表明了时间,这是写实。下一句的“黄河入海流”,却是实中有虚,“黄河”自然是诗人眼中所见,而大海却很遥远,所以“入海”当是想见,这是“缩万里于咫尺,而使咫尺有万里之势”的表现方法。这一句的关键在“流”字,一字之妙,突出了滔滔黄河汹涌澎湃、奔腾咆哮的万里激流之势。这两句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在登楼所望中的诸多景象之中,单单撷取了白日、高山、黄河、大海四种景象,这也是天地之间最为博大壮观的景象。这样写不仅视野极为开阔,气势非常雄浑壮丽,而且也表现出作者开阔博大的胸襟和豪放磅礴的情怀。
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然而作者正是在极平凡之处见高标,极普通之中见深刻。这两句是即景生情的诗句,也许作者一边往更高一层的楼上攀登,一边油然地自语着:“要想看得更远些,就再往上爬一层楼吧!”语言就是这样普通,而这也是诗人当时真实思想感情和精神欲望的客观写照,但这里却蕴涵着一种极为普遍而又非常深刻的哲理,所以,千百年来,它不仅成了人们口头上的成语,而且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至理名言。这两句又是妙笔生花的诗句,不仅语意翻新,出人意表,而且把诗篇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辽阔的视野,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它不仅是诗人向上进取精神的抒发,高瞻远瞩胸襟的坦露,更能启迪人们的思想灵魂。
自古以来,叙写登高览胜,寄慨感怀情思的山水诗篇,可谓瑰宝奇葩、琳琅满目,而王之涣的这首小诗能以极朴素浅显的语言、高度形象概括的艺术魅力,天衣无缝、出人意表的表现手法和熟练技巧,使诗篇情、景、理三者兼胜,情景相激、理趣横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也就是这首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的精妙之处。
【鉴赏要点】。
[1]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气象宏阔,情景交融,哲理深邃。
[3]动静结合,虚实相济。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八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鉴赏。
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谈王之涣。
两唐书无王之涣传,《新唐书·艺文志》中无其诗集记录,唐宋文献材料中鲜有记载,甚至连包罗万象的宋代公私书目中也未见其诗集记录。在作品几乎不传世的情况下,诗人之英名竟也一路飘荡下来。到了清代,曹寅主编的《全唐诗》中收录他的作品六首。此六首作品夯实了王之涣的文学史地位。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原籍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居绛郡(今山西省新绛县)。其父王显,担任过唐朝的鸿胪主簿、雍州司士等职。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
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韵调优美。留下来的诗非常少,《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王之涣身后有墓志铭:“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
然而,《登鹳鹊楼》作者的署名却一直有争议。现存的古籍中,此诗首次见于中唐时期芮挺章编辑的《国秀集》。据考证,《国秀集》是芮挺章应秘书监陈希烈、国子司业苏源明的建议而编。苏源明盛名于唐代,杜甫与苏源明相交三十余年,杜甫的《八哀诗》之一即为其所作。韩愈评价为“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国秀集》开编约在天宝十二载,芮挺章大约花了七到十年广泛搜集各家名诗,“探书禹穴,求珠赤水”,网罗官员、平民、隐士之作品,精选220首所成。其中收录了王之涣署名的《凉州词二首》(另一首是“单于北望拂云堆”)和《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而将“白日依山尽”这首诗以《登楼》之名归于布衣朱斌名下。以地位论,王之涣是官员,朱斌是平民;以诗名论,朱斌籍籍无名,不能与王之涣同日而语;且成书离王之涣去世不远,王之涣家人健在,高适、王昌龄等健在,苏源明、杜甫、为诗集作序的楼颖也在世,很难想象他们能允许芮挺章将此佳作张冠李戴。正因历来有署名争议,《全唐诗》收录此诗时兼顾两位作者,在卷203收入朱斌《登楼》,注明“一作王之涣诗”,在卷253王之涣名下收入《登鹳鹊楼》,注明“一作朱斌诗”。施蛰存亦指出这首诗是登近海的楼台,不适于鹳雀楼。
优秀登鹳雀楼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九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鹳雀楼》的译文评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译事难,译诗更难。因为诗是文学最优美的表现形式,不仅具备一般的文学体裁特征,还兼备神韵和意境等特点。除了语言的转换外,译诗更重要的是传递原作的神韵与意境。中国传统诗歌历来讲求格律,重押韵,讲平仄,求对仗,用典故,字里行间以含蓄为美,以意境为上,忌直白。虽然传统英语诗歌也讲究格律,押韵,节奏,用典等,但终因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汉语格律诗英译尤为困难。一部分翻译家尝试着用散文诗译中国传统诗歌,但在传达原诗神韵与意境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少了诗味。因此许多翻译家主张“以诗译诗,尤其要以格律诗译格律诗”。在这些知难而进的中国翻译家中,有一位就是有“书销中外五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之说的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理论家、实践家许渊冲先生。他的“诗体译诗”被著名学者钱钟书称为“戴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跳得灵活自如,令人惊奇”。许渊冲教授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体译本的序言中,首次提出诗词翻译的“三美”论:“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本文将运用“三美”理论来评析许渊冲先生所译的《登鹳雀楼》一诗。
二、《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不朽之作。该诗为五言绝句,雄奇豪迈、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后两句抒情,情中见理,表现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以及无限进取与探索精神。短短二十字,有景,有情,有理。以下是《登鹳雀楼》原诗及许渊冲先生译文。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原诗之义象美。义象美是指“诗歌字词句或整首诗的意蕴、义理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美感。”(辜正坤)原诗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慢慢消失在视野的尽头。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在远处转向,流归大海。这两句诗把上下、远近、东西景物全都容进诗笔之下,画面宽广,意境深远,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图画,创造了一种意境之美。后两句寓情于景,揭示出“观景,需登高才能望远;而人生也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看得全”的哲理。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译诗之意美。意美是译出“原诗的意境和诗味之美。”(郭著章)许渊冲先生的译诗完美再现了原诗所创造的意境美。用“thesun,themountain,theriverandthesea”勾勒了一幅美丽画卷,而“beyond”和“seawards”这两个词则直接点明了诗中几个意象的空间位置关系,把“几个画面并置而产生相互对立但又相互补充的张力审美效果。”(辜正坤)这样,便在审美主体的脑中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译诗后两句以“agrandersight”译“千里目”,“byclimbingtoagreaterheight”译“更上一层楼”准确传达出了原诗的哲理。“千里目”和“一层楼”实为写虚,是在头两句实景的基础上作者尽想象之能事,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许渊冲先生在深刻理解了原诗意义的基础上采用了模糊翻译法,这种翻译却更准确的传达了原诗的意境与韵味。
原诗之音象美。音象美是指诗歌的听觉形象,诗歌的音乐性,包括诗歌的节奏和韵式。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元音音节出现在辅音之后,再加上汉字的四个音调,便可奏出变化跳跃的音乐。由于汉字单音节的特点,诗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安排诗歌的节奏。例如,一首五言诗即五个音节,两字为一顿,一行为三顿,结合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的巧妙运用,会给整首诗带来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登鹳雀楼》为五言绝句,每行五个音节,可划分为三顿,即:白日-依山-尽0-/黄河-入海-流0-/欲穷-千里-目0-/更上-一层-楼0-/而该诗的格律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者结合,构成了原诗的节奏美,使原诗读起来铿锵有力。汉诗的押韵能增添音乐感,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汉诗可押头韵或尾韵。《登鹳雀楼》押尾韵,韵式为xaxa押/ou/韵和/iu/韵。该韵为阳性音,读音嘹亮、浑厚,双唇发音时开口度比较大,使人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声音在耳畔回荡,能营造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
译诗之音美。音美是指“译文可以借助译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郭著章)英语诗以多音节为其音美的基础。多音节词有轻重音节之分,因此英语诗歌往往具有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英诗讲究音步,两个音节的轻重音节为抑扬格,重轻音节为扬抑格,运用恰当能产生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在押韵方面,英诗也可押头韵或尾韵。许渊冲先生认为,“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所装载的信息总量是由语义和文体组成,而语义不过是低层次的信息,而文体(形式)比如音韵、节奏等才是高层次的信息,如果仅仅再现低层次的信息-语义,产生的译文就不再是诗,而变成散文了。”译诗为抑扬格四音步,韵式为aabb,一二句“glows”与“flows”元音相押,三四句“sight”与“height”元音与结尾辅音相押,读起来嘹亮悦耳,琅琅上口。另外,第三行与第四行还运用了头韵。头韵是利用词语音韵的修辞格。它是英语古体诗韵律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所产生的音韵效果可“增添文字的音乐感,便于朗读、记忆。有时它还有强化语势或使语句听起来诙谐、俏皮等作用”。(卢炳群)第三行中的“grander”与第四行中的'“greater”构成了头韵,有效地增添了全诗的音乐感。
原诗之视象美。视象可分为内视象与外视象。内视象是“诗歌的具体内容借助审美主体的呈象能力而显示为主体想象世界中看得见的具体物象”;外视象是“诗歌本身的外部形式如诗行排列、特殊的字、词书写形式等物象”。(辜正坤)为了实现诗歌的语意视象美即内视象美,原诗采用了以下几种修辞手法:首先是对比手法。对比,是指“通过并立含义相反或不同的字、词、短语甚至句子来比较、展示事物间的差异。”(卢炳群)因此,对比的主要特点是明快、强烈。原诗的对比有以下几个方面:a.色彩对比:白日、青山、黄河,五光十色,绚烂缤纷,给人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色彩视觉之美。b.动静缓急对比:白日慢慢移动,一个“依”字,体现出其势之缓;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一个“入”字,将其奔泻千里之势托出。景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身临其境,心情激荡。c、虚实对比:在一二句写实景的基础上,又充分发挥想象,借景抒情,揭示人生真理。“白日”“高山”“黄河”描写的是实景,“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纵横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其所望之高,所想之远,虚实结合,寓意早已跃然纸上。其次是衬托手法:从形象上看,太阳之高,山之高,黄河之长,相互映衬;而前两句所描写白日、高山以及奔流不息的黄河,营造了一种高远开阔的境界,为下文说理作了铺垫,使作者自然而然就道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读者极易展开想象,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具体而清晰的壮丽画面。从诗歌的语形视象美即外视象美来看,原诗为五言绝句,对仗工整。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壮观雄伟,“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欲穷”与“更上”相对,“千里”与“一层”两个数词相对,“目”与“楼”两个名词相对。这就构成了原诗形式上的完美。
译诗之形美。形美是“在诗句长短方面和对仗工整方面,尽量做到形似。”(郭著章)许渊冲先生认为,“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因此,其译作形式工整,韵律自然,很好地再现了原诗的形美。原诗为绝句,共四行;译诗在建行上与原诗相同,也为四行。原诗为五言三顿,译诗的诗行长度与原诗相仿,为8个音节,抑扬格四音步。原诗采用对仗形式,偶句押韵,行文工整流畅,译文则采用对偶形式,两两相对,韵式为aabb。译文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方位词对方位词(sun-yellowriver,glows-flows,beyond-seawards,grander-greater,sight-height),及其工整协调。另外,译诗中的sun(red)-mountain(green),river(yellow)-sea(blue)也从视角上构成了色彩对比之美;而moutain-river一静一动,形成了强烈的动静缓急对比之美;grandersight-greaterheight形成头韵,加上押相同的尾韵,使人充分地感受到译诗的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具有说服、激励、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
三、诗歌,作为文学最高表现形式,是一门艺术,一种美;诗歌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和美的再现过程;而诗歌赏析,是审美主体根据某种审美鉴赏标准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许渊冲先生针对诗歌翻译所提出的“三美”原则现在已经成为译诗优劣的鉴赏标准。理想的译诗,“第一,应当自己也是诗;第二,应传原诗的情绪;第三,应传原诗的内容;第四,应取原诗的形式。”(成仿吾)许渊冲先生坚持以诗译诗,按照“意美”、“音美”、“形美”标准英译中国传统诗歌,其所译《登鹳雀楼》一诗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准确地再现了原诗,而且生动地传达了原诗所创造的意境和诗韵,让读者切身地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与美。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属河北)县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学者李希泌推测,鹳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宋代李颀《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明代胡应麟《诗薮》:对结者须意尽,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着一语不得乃可。
明代李攀龙《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明代袁宏道《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明末清初黄生《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明末清初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作诗最要眼界开阔。鹳雀楼,今在河中府。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已极壮观。而之涣此作,亦遂写煞。
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上二句横说楼所见之大,下二句竖说楼所临之高。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通直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沈存中曰:“鹳雀楼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以虚笔托之。
清代李锳《诗法易简录》:先写登楼,再写形胜、便嫌平衍,虽有名句,总是卑格。此诗首二句先切定鹳雀楼境界,后二句再写登楼,格力便高。后二句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此种格力,尤臻绝顶。
清代张锡麟《唐诗近体》:王尧冲曰:首二句已尽目力所穷矣,下作转语,言若欲穷目力之胜,庶此楼上再上得一层更好。此诗人题外深一层作此虚想也。
清末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馀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王之涣像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