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人类头脑中形成并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是我们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作者们关于思想的精彩篇章吧。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一
把一组对象放在一起,作为讨论的范围,这是人类早期就有的思想方法,继而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维对象,如数学上的点、数、式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思想就是集合思想。集合思想作为一种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就有所体现。在小学数学中,集合概念是通过画集合图的办法来渗透的。
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利用图形间的关系则可向学生渗透集合之间的关系,如长方形集合包含正方形集合,平行四边形集合包含长方形集合,四边形集合又包含平行四边行集合等。
二、对应的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的思维对两个集合间问题联系的把握,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计数器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渗透对应思想。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分别将小兔和砖头、小猪和木头、小白兔和萝卜、苹果和梨一一对应后,进行多少的比较学习,向学生渗透了事物间的对应关系,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
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我们又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这些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函数的思想方法
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我们知道,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函数思想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渗透。如让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表》,发现加数的变化引起的和的变化的规律等,都较好的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函数概念。
这就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小升初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更多小升初复习资料及相关资讯,尽在数学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二
因为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教授的数学知识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数学思想自然也就会显得比较模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从事数学教学相关工作的教师,想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到较为模糊的概念中是比较困难的,在日常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都是不会予以数学思想教学工作充分的总是的,单单是将数学教学当成是基础性数学知识教学工作,仅仅在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一些解答问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不会在数学思想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的,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想要使得数学思想和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就变得比较困难。
(二)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做出反思。
小学生正处于的是形象思维为主的这样一个阶段,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认识和观点,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想要对某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明确的了解就会变得比较困难,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停留在最为基础的模仿式学习阶段中的,依据教学教学流程展开模仿式数学学习,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形成的认识观点自然也是较为模糊的,进而在模仿式学习的基础上,想要在学习工作完成之后对数学学习做出反思也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三)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的意识是较为薄弱的。
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中包含的知识点是十分琐碎的,当教师开展教学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想要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也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当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仅仅会在复习的时候开展知识点梳理工作,在日常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都是不会向学生阐述各个知识点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也就难以积累下来丰富的经验及解决模式,因此教师想要使得课堂教学相关工作的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自然也就比较困难。
2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法。
教师应该加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学的力度,一定要凸显出数学知识中一些定理、公式、性质等得来的探究过程,进而使同学们把过程转换成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知识形成并发展的过程中应穿针引线地将数学思想方法渗入其中,让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基础知识,也能体会深层数学原理、性质的探索过程,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造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对数学知识、方法进行探究、学习,主动追溯知识的探索过程,感悟数学知识,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使其在数学方面达到质的飞跃。
2.在解题和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授课中,教师讲解例题并且举一反三,每解决一个问题和例题就为学生归纳总结出一种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新的解题思路、学会新的解题方法。对于初中这个阶段来讲,许多典型例题被设计出来,许多出色的题目也出现在每年中考题中,老师有效地挑选具有启示性和创造性的题目进行训练,再将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展示在对这些问题的讲解和探究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初中的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着数学思想,不同的数学思想通常蕴藏于一个内容中,而同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又常常被运用于许多不同的基础知识中,教师在对一道题目进行分析后,要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出教师在解决这道题时的思路以及解决这道题需要哪些我们原先学习的知识以及解题方法。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新方法、新思路的思考,锻炼其发散性思维。老师通过“一题多解”及举一反三等方式及时巩固,使学生慢慢内化这些数学思想、解题思路等。
(1)注意分析探求解题思路时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解题的过程就是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合理联想提取相关知识,调用一定数学方法加工、处理题设条件及知识,逐步缩小题设与题干之间的差异的过程。解题思想的寻求就自然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2)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典型问题中的运用。如解题中求二面角大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在二面角内寻找或作出过一个面内一点到另一个面上的垂线,过这点再作二面角的棱的垂线,然后连结两个垂足。这样平面角即为所得的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这个通法就是在立体问题化平面的转化思想的指导下求得的,其中三垂线定理在构图中的运用,也是分析、联想等数学思维方法运用之所得。
(3)用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对习题灵活变通、引伸推广,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抽象性;组织引导对解法的简捷性的反思评估,不断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对同一数学问题的多角度的审视引发的不同联想,是一题多解的思维本源。丰富合理的联想,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类比、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运用的必然。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自觉运用往往使我们运算简捷、逻辑严密,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必由之路。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重视备课,明确教学目标。
如果说数学是一门艺术,那么备好课是搞好艺术的基本条件。不经武装的战士上战场,只能束手就擒;没有充分准备的教师上讲台,充其量是“信口开河”,决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作为教师,传授知识是我们的责任,出色的备课也是我们实行责任的前提。那怎么去用心备课呢?在此我只谈谈自己的感悟:首先,选好合适的起点,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采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
其次,明确重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在课本上做标记。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最后,注重联系,即新旧知识的联系。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作为教师,切记备课的重要性,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备课开始,出色的备课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前提。
重视教学方法的作用,加强学法的指导。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说的是“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所以我们应该改进课堂教学,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的学法,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同时每一节课都有每一节课的知识点,都有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
综上所述,学好数学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备课,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千方百计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还应该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最大化的传授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三
教师是落实数学思想方法的实施者,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小学阶段所涉及的各种思想方法的内涵。
教师深刻理解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在课前预设时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小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前提。
二、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体系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蕴含在教材中的暗线。《数学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上,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学内容的特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采取逐步渗透编排的,以便逐步实现学习目标,为此,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根据不同年级蕴含着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渗透“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精确中认识近似,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极限思想。四年级教材中“直线、射线和角”的知识点,就蕴含极限的思想: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由无数点组成,但没有端点,可以两端无限延伸;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总是隐含在各知识版块中,体现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不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也没有游离于知识之外的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研究教材,遵照《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编写要求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意见,认真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按章节及知识板块考虑应渗透哪些,怎样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并列为教学目标,使渗透成为有意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受到思维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生掌握了思想方法将终身受益。
(一)提高渗透的自觉性。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教师讲不讲,讲多讲少,随意性较大,常常因教学时间紧而将它作为一个“软任务”挤掉。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领会多少算多少。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计,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
(二)把握渗透的可行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實现。因此,必须把握好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契机——概念形成的过程,结论推导的过程,方法思考的过程,思路探索的过程,规律揭示的过程等。同时,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注意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适得其反的做法。
(三)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启发学生思维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特别强调解决问题以后的“反思”,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来说才是易于体会、易于接受的。如通过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有规律的对比板演,指导学生小结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找到具体数量的对应分率,从而使学生自己体验到对应思想和化归思想。其次要注意渗透的长期性,应该看到,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而是有一个过程。数学思想方法必须经过循序渐进和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有所领悟。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提炼和研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有意识地把数学教学过程转变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不断强化训练思想方法,培养应用思想方法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素养。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四
复习备考需要足够数量的习题,只有针对性训练才能在中考得以正常发挥,只有每天动笔适当的做些习题才能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但仅仅做题还是远远不够,需要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在反思中才能进一步看透问题的本质,体会命题的意图。在总结的过程中也才能优化解题的思路,探索处理问题规律,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经验。
在复习中既要注重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的梳理,更要关注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领会解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的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在反思总结中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宏观层面,如每复习一块内容后可以从主要知识考点、考点之间的联系等去反思;二是微观层面,如解题后的可以对所解题的结构是否理解清楚,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易出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也可以对解题的方法进行评价找出最优的解法,考虑解题中运用了哪些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方法?想法是如何分析出来的?有无规律可循?也可以对解题步骤进行分析,抓住解题的关键。如解题的难点在哪?我是如何突破的?能否用其他方法也得到同样结果?其方法的优劣所在?若能把反思与总结当作一个经常性、自觉性的学习行为,就会在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中,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五
新课标明确提出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去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核心和灵魂,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
作者:朱毅作者单位:四川省荣县富北学校,四川,荣县,643100刊名: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英文刊名:duyuxie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六
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对于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求解的问题,可运用特殊化思想,通过取特殊值、特殊图形等,找到解题的规律和方法,进而推广到一般,从而使问题顺利求解。常见情形为:用字母表示数;特殊值的应用;特殊图形的应用;用特殊化方法探求结论;用一般规律解题等。
整体的数学思想:所谓整体思想,就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着眼于问题的各个部分,而是有意识地放大考虑问题的视角,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内在联系来解决问题的思想。用整体思想解题时,是把一些彼此独立,但实质上又相互紧密联系的量作为整体来处理,一定要善于把握求值或求解的问题的内在结构、数与形之间的内在结构,要敏锐地洞察问题的本质,有时也不要放弃直觉的作用,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上。常见的情形为:整体代入;整式约简;整体求和与求积;整体换元与设元;整体变形与补形;整体改造与合并;整体构造与操作等。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也称分情况讨论,当一个数学问题在一定的题设下,其结论并不唯一时,我们就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必要的分类。将一个数学问题根据题设分为有限的若干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中分别求解,最后再将各种情况下得到的答案进行归纳综合。分类讨论是根据问题的不同情况分类求解,它体现了化整为零和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的进行分类,即确定分类的标准。分类讨论的原则是:(1)完全性原则,就是说分类后各子类别涵盖的范围之和,应当是原被分对象所涵盖的范围,即分类不能遗漏;(2)互斥性原则,就是说分类后各子类别涵盖的范围之间,彼此互相独立,不应重叠或部分重叠,即分类不能重复;(3)统一性原则,就是说在同一次分类中,只能按所确定的一个标准进行分类,即分类标准统一。分类的方法是:明确讨论的对象,确定对象的全体,确立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分类,逐步进行讨论,获取阶段性结果,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常见的情形为:由字母系数引起的讨论;由绝对值引起的讨论;由点、线的运动变化引起的讨论;由图形引起的讨论;由边、点的不确定引起的讨论;存在特殊情形而引起的讨论;应用问题中的分类讨论等。
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未知解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化归为在已知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解题的过程实际就是转化的过程。常见的情形为:高次转化为低次、多元转化为一元、式子转化为方程、次元转化为主元、正面转化为反面、分散转化为集中、未知转化为已知、动转化为静、部分转化为整体、还有一般与特殊、数与形、相等与不等之间的相互转化。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式能反映图形的准确性,图形能增强数、式的直观性,“数形结合”可以调动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策略,它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美、统一美。华罗庚先生曾用“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作高度的概括。常见的情形为:利用数轴、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几何模型、方程与不等式以及数式特征可以将代数问题转化为集合问题;利用代数计算、几何图形特征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利用三角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利用统计图表让统计数据更形象更直观等。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就是利用运动与变化的观点、集合与对应的思想,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建立和构造函数关系,再运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达到转化问题的目的,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方程的思想就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实际是就是一种模型化的思想。常见的情形为:数字问题、面积问题、几何问题方程化;应用函数思想解方程问题、不等问题、几何问题、实际问题;利用方程作判断;构建方程模型探求实际问题;应用函数设计方案和探求面积等。
常用数学方法如: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主元法、面积法、类比法、参数法、降次法、图表法、估算法、分析法、综合法、拼凑法、割补法、反证法、倒数法、同一法等。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七
所谓的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也可以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实质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通常混称为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自觉运用会使我们运算简洁、推理机敏,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方法、对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等。下面就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些粗浅做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在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学习数的认识时,都是以实物进行引入,再从中学习数字的实际含义。例如学习“6的认识”时,先出示主题图,问学生图中有些什么?学生从中数出6朵小花,6只小鸟,6个气球。从而感知5的某些具体意义。再从实物中慢慢抽象成某一特定物体,利用学生的'学具小棒摆出由6根小棒组成的任何图形,从而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而且更深一层地理解6的实际意义;第三层次是利用黑板进行画6个圆,6个正方形,6个三角形等特定图形来代表6,从而慢慢抽象至数字6。这样从实物至图形,在抽象到数字,整个过程应该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一种渗透。
利用数量间的对应关系来思考数学问题,就是对应思想。寻找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在低、中年级整数应用题训练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数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如:水果店上午卖出苹果6筐,下午又卖出同样的苹果8筐,比上午多卖100元,每筐苹果多少元?这里存在着钱数和筐数的对应关系,学生如果能看出下午比上午多卖的100元对应的筐数是(8-6)筐,此题就迎刃而解了,即100÷(8-6)=50(元)。
此外,在教学归一问题、相遇问题时,都要让学生找到题中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是个抽象的问题,特别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更难理解。但找到了对应关系,也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转化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一个问题转化成为另外一个问题来解决。一般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难解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
例如:上“整十、整百相加减”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然后问一问,能不能把整十、整百相加减化为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几加几,几减几,这样学生不仅很快能掌握新学得知识,还可以自己解决整百相加减。这正是再渗透转化思想的方法。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乘法分配律”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出示例题:(1)(6+8)×25(2)6×25+8×25。
学生独自计算结果。
2、讨论两个算式的异同点。
3、根据自己的发现举出类似的例子,并加以计算。
4、验证后,总结归律。
这样,通过算、讨论、说、算、说,学生初步感知了乘法分配律。至此,猜想乘法分配律已是水到渠成。
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极为丰富,诸如还有集合思想、极限思想、优化思想、统计思想、等等,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有所涉及。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做教学有心人,有意渗透,有意点拨,重视数学史的渗透,重视课堂教学小结,要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现实活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数学文化素养。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提炼隐含于教材的思想方法,纳入到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八
数形结合是将抽象与具体相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数与形的优势互补,将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凸显出来。如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节时,之前学生已对圆有了基本认识,因此,在教学如何计算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猜想圆的面积同什么要素有关。为了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教师还可要求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半径是3cm、4cm和5cm的圆。然后,再询问学生,这三个圆的大小不一样,那它们的面积大小是什么关系呢?是等于还是半径越小的面积越大,或是半径越大圆的面积越大?学生在思考了一下后大都认为半径为5cm的那个圆最大,半径是3cm的圆的面积最小。在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圆的'面积同半径有关这样一个认识,之后教师就可据此引导学生如何求得圆的面积。综上所述,在引入圆的面积之前,我先让学生对圆同半径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取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头脑中抽象的东西通过图形展示出来并结合具体的数字印证出来的方法。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够使问题直观化,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会转化,化难为易
转化的思想就是用联系、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通过变换问题的形式,把未解决的或复杂的问题归结到已经能解决的或简单的问题中,从而获得对原问题的解决,因此转化的思想方法也叫划归的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转化的思想方法随处可见,特别是在解题时,我们可根据已知条件将问题转化,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将难化易。如在讲完《圆的周长》这一节后,课后习题中有一道题是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已知半径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我将这道题中的一个小题做了改编,让学生在已知正方形周长的情况下去求圆的周长。圆位于正方形内,二者是相切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而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再套用周长c=d的公式就能求得圆的周长。这套题目要求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对问题进行转化,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已知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将新旧知识联系了起来,另一方面也扩散了思维,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及时做到归纳、总结
及时地归纳和总结既能够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又便于学生更好地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中归纳的思想方法指通过对特殊示例、题材的观察和分析,摄取非本质的、次要的要素,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并概括普遍性的结论。在讲完《圆》这一节后,我会及时要求学生将跟圆有关的知识总结出来,并在总结的同时思考自己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哪里还没有真正掌握,哪里还存在欠缺。此外,我还要求学生将自己之前做过的练习题也做一个总结,甚至是再多做一遍。总结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做好知识的巩固与梳理工作,练习题的归纳则是让学生对于不同题目的不同解题思路和技巧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而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概括能力,这也是数学思想方法渗入到学生思维中的一个良好的表现与结果。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九
《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句话对于我们新教师来已经是烂熟于心,但对于这句话真正理解的少之又少,读了王永春老师的《小学数学思想与数学思想方法》之后,对这句话才有了真正的认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在其次,数学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本书中,王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小学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这让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结合所教知识很清楚地知道这些知识中蕴含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这学期我任三年级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主要思想有:第3单元“测量”中学习的长度单位:分米(dm)、毫米(mm)、千米(km)是符号化思想的应用;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中有些习题如本书中第25页的“案例2”应用了分类思想;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中学习的重复问题是集合思想的应用;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白纸可以折出不同的形状表示它的1/4。在学生充分展示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白纸平均成4份,每份是它的1/4。这个教学过程中有变中有不变的思想的应用。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把一个圆形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分数越小,如果一直分下去,可以对应写出无限多个分数。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数学并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靠学生自己学会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情景、提供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归纳规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自己的`意见;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质疑问难。保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再课内交流、讨论、质疑。
这本书教给了我们一种教学理念,教会了我们一种教学方法。读书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手段,它将带领我们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有专业素养的好老师。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
“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习惯,让书香浸润全校师生的心灵”是莒南县第一小学倡导师生阅读的初衷。20xx年,学校提出了“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内涵发展的学校。作为师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措施,学校启动了“书香校园”的建设。学校试行“长短课结合”,开设大阅读课,统一制定学生阅读计划,按班级人数购置《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等100种近万册图书,周二至周五下午,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阅读,保障了阅读时间和效果。教师读书交流会、师生读书才艺展示、重阳节经典诵读活动、“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读书征文活动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丰富了广大师生的读书生活,使读书成为一种享受,成为一种快乐!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3月30日,学校举行了“首届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拉开了学校读书活动新的启程。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广大教师在寒假中读书的所感所想,是教师专业幸福成长的又一见证!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是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过程中提炼上升的.数学观点,是构建数学理论和用数学理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数学方法是指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数学思想的理论和抽象程度要高一些,而数学方法的实践性更强一些。人们实现数学思想往往要靠一定的数学方法;而人们选择数学方法,又要以一定的数学思想为依据。因此,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把二者合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那么,要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深入到数学的“灵魂深处”。
1、有利于建立现代数学教育观、落实新课程理念。
2、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标准(20xx版)》把数学基本思想作为“四基”之一之后,我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中应该具备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经验、策略等的不足。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四能”完善认知结构,指导学习迁移,促进思维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阶段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律等知识的数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同时,也能为初中数学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1、重视思想方法目标的落实。
5、潜移默化、明确呈现、长期坚持。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一
中学数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基础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基础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才能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那种只重视讲授基础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是不完备的,它不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就会使复习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应与整个基础知识的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这也是数学思想方法复习的基本原则。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二
《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一表述打破了我国数学教育几十年来只重视“双基”的传统局面,首次把数学思想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更加强调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和重视数学思想的贯彻落实,这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美国教育心理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在人的一生中,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的意识,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乃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育中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下面是我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的见解。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 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的理论和抽象程度高一些,而数学方法的现实性更强一些。人们实现数学思想往往要靠一定的数学方法:而人们选择数学方法,又要以一定的数学思想为依据。我们把二者合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
当今社会是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市场经济社会,数学在科技、经济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因此数学作为广泛应用的技术也日益得到重视。另外,数学作为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学科,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数学的功能无论是技术功能还是思维功能,都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和技能在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思想方法在发挥作用。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漂亮的结论,许多例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而看不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小学数学教学应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的教学。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沿袭着从概念、公式到例题、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过程, 即使教师讲深讲透,并要求学生记住结论,掌握解题的类型和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知识型” 、“记忆型”的,将完全背离数学教育的目标。
因此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律等知识的数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之所在。数学思想的渗透应该是长期的,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三
之前一提到数学思想方法,总是感觉似乎知道一些,想过应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但是自身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不深透,另外又觉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短时期难以见成效。所以,本人的教学现状中对数学思想渗透的深度远远不够。
而读了《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这本书,王永春老师对数学各类思想方法的梳理和对新教材思想方法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明确了教材使用和课堂环节中的渗透策略。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首先对数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概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的可行性与方法做了简介。其次,梳理了与抽象有关的数学思想:包括抽象思想、符号化思想、分类思想、集合思想、变中有不变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与推理有关的数学思想:包括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几何变换思想、极限思想、代换思想;与模型有关的数学思想包括:模型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优化思想、统计思想、随机思想;其他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学美思想、分析法和综合法、反证法、假设法、穷举法、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应用。最后,对小学数学1-6年级共十二册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案例进行了解读。
经过研读我发现,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方面,数学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乃至每一道题,都体现着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本人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搭配,就突出体现了分类思想、符号化思想。第一课时,我让学生体会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就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方法有序全面的解决问题。如在用数字0、1、3、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时,多数学生没有分类有序思考,而是比较杂乱地写了组成的两位数,只有少数学生有序地书写。当我让几个学生把他们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交流比较后,发现,有学生漏写,有孩子写重复,其中一个孩子书写时分成三类:十位上是1的是10、13、15,十位上是3的有30、31、35,十位上是5的有50、51、53,保证有序全面地排列出来,肯定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再次放手让学生进行组数是,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又对又快地进行分类有序排列了。第二课时搭配衣服,两件不同的上衣搭配三条不同的裤子,一次各选一件,有多少种搭法,学生已经有了分类的意识,如何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呢?这时我们需要将形象的东西进行符号化,可以将衣服用几何图表示,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绘图表示。也有孩子用数字来表示,然后进行连线搭配,这样保证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两条线应在课堂教学中并进,无形的数学思想将有形的数学知识贯穿始终,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
但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需要经历渗透、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常用数学方法和重要的数学思想引起重视,大胆实践,持之以恒,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才会日趋成熟,学生的数学学习才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四
学习和复习的主线不同。学习的主线我们应该都很熟悉,看一看教材的目录就非常明确了:高一高二两年当中一定是以章节为单位,一个知识点接一个知识点按部就班地介绍和学习。每个章节内部也是基本遵循“定义—定理—公式—经典例题—实际应用—练习”这样由简到繁的内容安排。
而二次复习如果也采用这样的模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考生按知识点分块的模式分章节去解题会很顺利,一旦拿过来一份高考试卷,遇到里面的综合性题目却无从下手,这就是平时考生经常遇到的问题——没有解题思路。
初次学习和再次复习不同。绝大部分考生在高一高二两年的时间中进行的都是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这是初次认识初次接触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初次学习,这个过程强调的是认知、接受和掌握。而高三将近一年的时间考生几乎接触的都是之前两年当中见过的理解了的但是很多已经遗忘的内容,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再次复习。
再次复习除了恢复考生对相应知识点的记忆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将知识点升华为考点,这个过程重视的是理解、综合与应用。两个过程截然不同,必然导致我们应对的策略也要有所变化。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五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好与坏,前进与后退等,而且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同是一个班,有尖子生,也有学困生。俗话说:“十个手指都有长短”。提起学困生,每位班主任老师都会感到头痛,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老师最经常,最棘手的一项工作。
学困生是学校领导的一块心病,也是班主任最感到头痛的事,同时也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大社会问题。学困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去面对,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由于各种因素,在我们学校的各个班级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困难生,他们有的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有的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习惯较差等,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信心等不良特征。学困生的存在成为困扰每个教师的一大难题,也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农村学生家长教育不当,留守儿童多,缺乏家长教育,农村学困生比例相对较大。
农村学困生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
由于学困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落后的位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
二、具有胆怯心理。
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结果一连串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
三、具有压抑心理。
多数学困生也想学好,家长也很希望他们成才。但由于基础差总是学不好,于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帮助和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性格浮躁,导致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
四、具有惰性心理。
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进步。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混字领先,怕动脑子,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
五、具有逆反心理。
由于学困生得到的常常是批评,指责和嘲讽,因此,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
六、普遍的学困生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不知道一天该做什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速度慢,遗忘快。
90%的学困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心里想集中但集中不起来。所学的知识记不住,记住的也很快就忘。
八、学困生由于对知识掌握差,遇到过去的已有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回忆、再认,使知识不连贯,无法跟上教师上课进度。
九、迁移能力差。
对照例题能完成部分作业,但对变形的题就不知所措。举一反三的能力差。
十、归纳概括能力差。
学困生的学习停留在识记阶段,对事物共性的认识并进行归纳的'能力较差。在学习中基本上无法归纳、总结。
大多数班主任都认为对品学兼优学生的管理比较轻松,而对学困生的教育,不少教师感到很棘手。曾几何时,做教师尤其是当班主任的我们,经常抱怨这样的学生如何如何地难教,学生是如何如何地没有感情,甚至责骂学生蠢笨不可教……。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因此,如何教育学困生是老师特别是我们班主任一项值得深究的课题。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习或品行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这类学生给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学习、品德都很差的学生。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二十多年,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不论从学校角度来讲,还是从学生成长来讲,都十分重要,那么,如何转化农村学困生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他们要充满爱心和信任。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过:“伸出充满热爱的双手,这就是英才教育。”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反之,则可能泯灭学生的天才。我们要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对后进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作家冰心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亲切感能引起学生的接近感。教师要满腔热情、诚心诚意地关怀爱护学困生,每当他们有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通过集体活动,培养互助友爱精神,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学习。
我们教师爱护差生要像救火救灾似的,刻不容缓地去抢救他们,光停留在咬牙切齿地去咒骂、去怨恨,是达不到转化他们思想这一目的的。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困生,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当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本班的周富枝同学,在学习上较差,上课不安分,但他在校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我及时表扬他,并说如果学习也有这样好,你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后来他学习比以前自觉多了。多施雨露,少下风霜,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促使后进生在思想觉悟上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要与学困生交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必须经常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到学困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与学困生广泛地接触,给予百倍的耐心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多同他们进行情感性交谈。这种谈话方式往往话题自由,态度随和,可在学生心中激起强烈的情感波澜,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从而消除了畏惧心理,撤掉了心理防线,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做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三、教师和家长的配合要紧密。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主要靠学校,但也需要家庭支持,社会配合,在学校里,我们应提倡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变教书为“铸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接受知识,还要有愉快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今新教材改革,要求学校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注重他们的均衡发展,这是我们减少学困生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家庭我们要常去走走,适当的家访,面对面的交流能拉近我们与学生和家长的距离,还能更好地了解学困生的成因所在。例如本班的李献云同学,学习成绩优秀,但近来上课精神不够集中,情绪低落,通过家访,了解到她父母闹离婚,我及时疏通父母及学生的思想,使她重新集中精力在学习上。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和教育家长如何教育子女,通过家长会进行互相交流,让我们与家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转化学生的思想。
四、要尊重学困生,平等相处。
学困生与优秀的学生也一样,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这说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学困生工作的前提。后进生的自尊心时强时弱,教师应根据这一点,保护他们“极其脆弱的自尊心”。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更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但自己要尊重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还要教育其他同学也要尊重学困生,平等对待学困生,切不可挖苦、讽刺、打击他们,要与学困生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发现学生做错了事,就会恨铁不成钢,不去积极引导他们,而是一味地训斥、指责、向家长告状等,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对抗情绪,所以在与学生交谈时要注意引导。其实许多学困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内心里非常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安慰、保护、理解和尊重。尽快地加倍努力、迎头赶上,甩掉后进生的帽子。然而,由于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屡犯错误,往往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讥讽、挖苦、训斥、打骂、体罚,时常受到冷遇,使他们人格、自尊受到极大损害,与学校、家庭、教师、家长间滋生对立情绪,认为反正被人瞧不起,破罐子破摔、拉倒。由此他们失去前进动力,形成自卑心态。
学困生的自卑心态是希望改变现状,求得尊重。可以说,没有自尊心就没有自卑感,要上进,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和痛苦的抉择,而他们长期形成的松散、懒惰的坏习惯,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上进心与惰性一对矛盾交织存在。一旦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就会退缩不前,打退堂鼓,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往往容易旧“病”复发。表现不良行为习性的反复。班主任一定要耐心把握时机,耐心进行思想教育,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不断给学生鼓士气。
五、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们。
宽容不是忍让,更不是纵容。只是当我们发现学困生做错事时,我们首先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的不是,从不同角度谈问题,换位思考,让他们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当然,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应该给学困生一个学好、变好的过程。一个人要学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调皮而致后进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不受常规约束,顽皮、淘气,不接受师道尊严,有时甚至顶撞老师,这些正是他们个性的反映,其中,很可能蕴藏着创造潜能。要容忍爱护,耐心指教,并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六、以身示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无声的召唤,前进的灯塔,它也是学困生前进的目标,它能激励学困生天天向上。榜样可以是领袖将帅,英雄模范,名人贤达,师长父母,也可以是同学、伙伴,最好是和学困生各方面基础差不多,但成绩进步很大的同学。比如你作为班主任要求男学生不留长发,自己首先要理好自己的头发,要给学生做个榜样,这样做起学生的工作就容易多了。通过这些活动,就使学困生有样可学,并使其明白,只要经过努力,就会有进步,就会成功,从而产生一种后进赶先进,后进超先进的念头,树立开拓进取心,摒弃不良倾向,于无声处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全面正确的看待学困生是教育工作的起点。学困生的缺点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但学困生身上也有金子般的闪光点,教师就应该更好地去发现学困生身上容易被忽视、掩盖的可贵之处,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精神宝藏。比如,自尊心强渴望得到信任,重友谊讲感情,生活知识较多,实践能力强,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等。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学困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才可收到良好效果。我尝试运用学生管理学生的办法,有意识让部分学困生参与班级管理,如有的学生管理纪律、有的学生管理劳动、有的学生管理卫生。让他们当室长,一个学期下来,发现这些学生有很大的进步,自我约束能力、社会责任心、工作能力等进一步增强,通过班主任的肯定和同学们的相信,学习兴趣明显增加,他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困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会到上进及学习成功的快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总之,对学困生,我们只要给他们多一点关怀,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细心,多一些时间,多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情境,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好学生,将来也同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六
为什么我看这个数学思维方法几页就觉得很受益,有触动。因为以前自己数学能学好感觉只是天然的选择,下意识的动作,在这里能找到原理,让你的行为有理论依据,更加明晰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自己就是受益于这些思维方法,但却没意识到,看了书才恍然大悟。很多习以为常,想当然的事情明白了这样设计的道理了。比如为啥设计小学五年级六年级。为什么三四年级、初中一年级会是槛。区别主要是抽象能力的发展不同。思维在低年级作用不是特别大。差距显现不出来。从作者的言外之意也可以看到数学思维方法是最重要的东西,但却不是课堂教学的常态目标,只是教学的附属品,渗透出来的,有人悟性高,捕获的多,发展的好。有人不敏感,攫取的少。差距就出来了。
但不管从数学教育从业者还是我们个人的经历来说,数学思维方法都是最基本的。属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理性的认识。
奥数就是为了训练数学思维方法啊。但是真假奥数不一样,假奥数就是教给你套路,记住就好。
我自己数学学习也是原发性的。没人指导,没人培训。不过有人指点肯定会更轻松,或者能更进一步。
我们常说语文学习,词汇是理解力的基础。在数学中,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抽象思维的基础和基本形式。概念大概等同于中文阅读里的抽象词汇,不过概念是有相关系统的东西。说这个是为了说明我们平时说的打好基础再拓展。到底什么是基础。基础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知识结构。
所以也自然明白日常我们说的“拓展”是什么。拓展就是在理解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利用思想方法、模型思想、推理思想等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七
《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句话对于我们新教师来已经是烂熟于心,但对于这句话真正理解的少之又少,读了王永春老师的《小学数学思想与数学思想方法》之后,对这句话才有了真正的认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在其次,数学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本书中,王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小学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这让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结合所教知识很清楚地知道这些知识中蕴含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这学期我任三年级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主要思想有:第3单元“测量”中学习的长度单位:分米(dm)、毫米(mm)、千米(km)是符号化思想的应用;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中有些习题如本书中第25页的“案例2”应用了分类思想;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中学习的重复问题是集合思想的应用;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白纸可以折出不同的形状表示它的1/4。在学生充分展示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白纸平均成4份,每份是它的1/4。这个教学过程中有变中有不变的思想的应用。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把一个圆形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分数越小,如果一直分下去,可以对应写出无限多个分数。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数学并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靠学生自己学会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情景、提供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归纳规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自己的`意见;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质疑问难。保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再课内交流、讨论、质疑。
这本书教给了我们一种教学理念,教会了我们一种教学方法。读书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手段,它将带领我们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有专业素养的好老师。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八
其实,这本书搁置在书架上已经许久了,因为里面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所以读起来并不是那么趣味十足,之前读了几页,便没有再读下去。
之所以重读这本书,缘于这几天和学生一起收看《名师同步课堂》,在电视上做六年级数学直播课的是经验丰富的鲁向前老师,我发现他在讲课的时候,特别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这方面正是我所欠缺的。
鲁老师在讲解求体积的解决问题时,提到了把一个体积转化成另一个体积,正方体熔铸成圆柱体,小石子放入水中水面升高等等,体现了恒等变形的思想。
鲁老师特别提到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由圆柱体积的求法猜想并实验证明圆锥体积的求法,体现了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经常说教方法比教知识重要,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需要系统的了解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我便想到了书架上的这本书。说实话,读这本书是有些枯燥的,而且如果你不动脑子去思考书中的问题的话,那你可能仅仅读的就是字了。
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后者一般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更应该是一个通过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思想和方法的过程。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各类思想方法,下篇介绍各类思想方法在每一册教材中的体现,这本书可以当成我们的一本工具书,在我们备课的时候,方便我们查阅。比如,在总结十以内的加减法或者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中,都体现了函数思想,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必让学生明确知道什么是函数思想,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里面体现了函数思想,并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在以后面对类似的问题,能够联想到这种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仅仅花费两三天的时间,匆匆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的一些思想方法或者内容,有些地方还不是太懂,需要慢慢去领悟,但是我知道,在以后备课,做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这节课体现了哪些思想方法?我们应该向学生渗透哪些思想方法?为学生考虑的再长远一些。
最新数学思想方法心得(通用19篇)篇十九
数学关键就在一个悟字,所谓悟,就是开窍,如何开窍,就要求讲师不要只讲题目的做法,而是包括,是怎么想到要这么做的,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悟,对于初等数学,本人的看法是随便怎么做,因为初等数学的试题必然有解,必然是可以通过所给条件经过n多步骤推出来,不信可以试试,拿一道,先什么都不要管,只管把已知条件以全排列方式组合,以推出新的条件,再将所得条件组合,再推,直到最后推无可推,你会发现题目所求就在其中,甚至简单的可能是离最终结论还有n步,复杂的估计也就是最终结论了,所以以高考为目的的初等数学题目是不经做的,因为只要你做,就一定能做出来,而之所以很多学生觉得难,没处着笔,不知道改该怎么做,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懒,不愿动笔,而只是呆看,简单的能看出来,复杂的是很难看出来的,如果说那种直接推导的办法太耗时间,那么只能说是因为不熟练,一旦题目做多了,思维形成了,差不多就可以一眼看出来,顶多推两步,就知道后面的怎么推了,从而省略了n多的分支,古往今来的题海战术不是没有依据的,熟能生巧,见得多了,做的多了,自然可以找到某种规律。
初数研究课在研究初等数学问题时,大多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如果过分强调自身完整的逻辑系统,容易导致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内客及方法有很多重复和交叉。
如数与初等数论中的相关内容,解析式的恒等变形,方程、不等式的解法与证明,几何证题法与证题术排列、组合及数列的一些解题方法等。如果不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简单地追求各门课程自身体系的完整,既不利于学生整体数学思想的建立,又制约了他们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占用了很多的课时,所以,对于相关课程中己作详尽讨论过的知识及理论,应作为工具来应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
1.知识系统的探究
初数研究课涉及大量的理论,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占用课时多,又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切题的问题作为一堂课的锲子,留待后面逐个解决。这些问题将整个教学内容串起来,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集中学习资源(如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村及参考书)有针对性地去探究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一个问题的解诀并非探究的终结,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提出一些新问题,延续学生探究的热情,在合作交流的民主和谐的氛围里,尽可能地让学生走向自由探究。
2.解题方法的探究
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未说,解题过程是独立的发现、探索与积极思考的过程,这种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识和思维,就是真正的创造与发现。应该说,解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设置初数研究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结合中学实际对解题作专门的训练。
3.条件与结论的探究
对一个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进行探究是对问题深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数研究课程中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看问题,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的培养,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思想方法不仅要在理论上做研究探讨,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与完善,才能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