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可以帮助组织达成预定的目标,并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一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王成芹、吕壮君、于爱芳、苗文静、谷静、高娃、高涛、栾鲁华、曹正、郑晓峰、纪水英、韩杰、曲春贤。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习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二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三、课程设置:
《海滨城市----胶南》。
《国防教育》。
《研究性学习》。
《学生心理健康》。
《识字教学》。
四、具体措施: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校将以讲座、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三)切实搞好教学大赛:
本学期将组织全体校本课程教师的教学展示课活动,通过大赛的评比,使每位教师更充分的利用和挖掘校本课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课程。
(四)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校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三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一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文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断,让学生赏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低年级重视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中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能力的培养。高年级主要学习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方法。总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我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在各年级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需求,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满足了不同学段的发展要求。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5、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做到有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总结、跟踪纪实等材料。
(一)领导小组:
组长:a。
成员:b。
(二)工作小组:
组长:c。
成员:d。
(三)编委分工情况: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
1、每学期按15课时开发,有总体目标。
2、每课有课题、教学目标(必须有情感目标),最好设有习题。
3、按每学期订一册,有课本封皮、目录。
4、单元题目为小一号字,课题为小三号字,其他为四号字。
5、根据课程需要,可有插图。
1、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
2、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四
一、技术顾问定期来校上课。
二、三至五年级学生听课、学习。
三、专任教师分章节备课,上课。
四、校本课程每周一节课学习。
五、定期组织学生到田间、温棚实地学习。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五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社会在发展,课程在进步校本课程就是在我校课题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设的。近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在学习中提高,强化理论修养。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校本课程的挑战,我们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因为我们感觉,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形成于研究之中。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向全校老师征集了学习指导课案例。
二、在实践中感悟,提高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常常是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从中得不到收获。而学习指导课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靠死记硬背、靠灌输学生是根本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创设生活化、问题化的课堂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在评价中成长,创建校本课程特色。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明确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程度,更是为了对我们的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进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师个性的、有班级及课程特色的、儿童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的创新。尝试"寄语型评语"、"心理健康建议"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新型评价方式,以实现新课程评价的最大效益。
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校虽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扎实地开展工作,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讨,不断提升我校校本课程的水平,使校本课程--学习指导课真正能成为童话中的点金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六
一、活动背景及原因。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开展书法教育,对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校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主题名称:《书法教育进课堂》。
指导老师:杨洪超,
张春艳。
二、指导思想。
中国书法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这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发展目标。
以“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以写字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扎实推进学校素质化教育进程,张扬学生个性,发展特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双姿”。培养出一批学生书写能手和尖子。
四、开展书法课程改革,提高写字教育教学的质量。
五、建立完善的书法教育管理制度。
组长:杨洪超。
副组长:张春艳。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
2、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
教师练字制度。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书写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写好字是写字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要求:每人每周写一张钢笔字,每周写一张毛笔字,每天写一块粉笔字。(写在小黑板上,编号展示,书写内容相同以利比较)。
范围:全体教师必须参加考核:有专人登记,有点评,每月考核。
六、加强师资培训。
七、创建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书法教育模式,加大特长生培养力度。
八、营造浓郁的翰墨飘香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书法启智、育人的作用。
1、在校园内,利用墙壁,橱窗,画板等,介绍书法常识,并将历代名家、名贴及其特点作一一介绍,还可展览学生书法作品,让学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引领学生在书法的艺术中遨游,在民族的文化中沉醉,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欲望。
3、在各班教室内设立文化墙,张贴学生书法作品,展示规范作业等。
总之,每学期期末进行全校的书法特色成果展示和优秀书法作品展览,并评选出书法特色优胜班。学校开辟学生写字作业(作品)展览专栏。定期展示学生的习字作业(作品),对写字有进步、书写有特色的学生、班级进行鼓励和表彰,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与兴趣,以练字达到“育人”的目的。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通过校本特色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情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绘制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绘制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美人格。
二、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三、教学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创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教学安排。
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得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一、两次,活动制度化。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巧用油画棒方面着手,以刮蜡画为主,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为辅。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1)重点辅导学生刮蜡画方面的学习;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素描、色彩、速写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我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五)活动资源。
1、配置活动使用相关教具、工具、材料;。
2、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辅助课程;。
3、有效的利用校内外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绘制。
(六)活动评价建议。
1、随时评价。对积极参加和投入活动,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
2、对活动中学生想象力丰富、设计独特、有新的构思和创意的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扬。
3、学生互评或自评作品,学会欣赏别人。评价也是观察、反思、提高的重要环节。
4、鼓励有合作、探索精神的小组给予奖励。
5、展示学生作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八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艺术课程:美术、书法。
技能课程:生物、物理实验、各兴趣小组。
专题课程:心理辅导等。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六)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九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围绕务实、规范、精化“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将我校20xx年度的校本研修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立开发理念,初步形成校本研修指导思想我校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全员参与的合作意识,个性化校本课程的价值。旨在创办特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成就个性化教师,培训个性化学生。
二、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教案,听课教师有听课记录,学校有专人考评和信息反馈记载。
三、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有关新课改的报刊、书籍,教学辅助软件(希沃),并邀请相关人员对希沃白板使用进行教师培训。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考核方案,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四、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1、互学互助模式。我校大力开展青蓝工程活动。
第一阶段: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组织各学科优秀教师在教研活动时间展示课堂教学。同学科组内教师在课后积极评课,提出自己想法,学到了哪些经验等。
第二阶段:在学期中期,青年教师讲公开课,按学科和年级段分成若干组开展活动。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好成果。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
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牢固树立“以质兴教”的意识。同时,学校将加强领导,制定措施,层层落实,使人人参与,学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一)读书学习方面。
主题:阅读经典。自选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开展阅读,写好读书心得,2月28日下班前纸质档交教科室仇光顺主任。同时以《20xx寒假读书心得》命名word文档,上传校园ftp、“教师培训”、“20xx寒假培训心得”栏目。
(二)课题研究方面。
1.现正在研究的课题主持人完成新学期实验计划,纸质档2月28日下班前交教科室仇光顺主任。电子档以《xxx课题20xx学年下学期试验计划》命名word文档,上传校园ftp―“教科室”―“课题研究”―“相关课题”栏目。
2.全体教师完成《20xx学年下学期个人研究专题计划》,2月28日下班前纸质档交仇光顺主任。同时以《xxx20xx―20xx学年下学期个人研究专题计划》命名word文档,上传校园ftp、“教师培训”、“个人研究专题计划”栏目。
(三)基本功培训(35周岁以下教师参加)。
每人完成一份硬笔书法作品,用专用书法纸写,不小于a4纸。2月28日下班前交教科室仇光顺主任。
(四)论文参评。
1、准备一篇论文,参加省蓝天杯论文评比,切勿抄袭,全员参加。
2、准备一篇教育教学故事,参加市“教育故事”评比,注意故事性、新颖性、可读性、真情实感,切勿抄袭。全员参加。
培训内容(一)(二)(三)计入20xx年3月教科研绩效考核,培训内容(四)计入20xx年4月、5月教科研绩效考核。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一
自自治区书法教育学校在我校挂牌后,我校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并深入开展了系列活动;本学期,经学校研究将书法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地深入和落实,实施方案具体概括为:三落实一展示。
学校将各班的阅读课改为书法教育课。一二年级为每周两节,三至六年级为每周一节,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后的10分钟。
1、教师要根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怎么教,教什么,做到胸中有数。
2、每位书法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书写水平,老师们虽然也是刚刚起步,但在学习后去指导学生是没什么问题的。
3、书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去获取书法的书写方法,做好上好每节课的准备。
4、老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书法演示或教师书写方法的示范,以此来引导学生。
5、课堂上要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练习充分结合起来,不可以只练不教,盲目练习。
1、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具体笔画的练习到字的练习逐步推进。
2、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做到持之以恒。
3、动员和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学生书法展示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同时也将此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一项内容。我想只要我们共同去努力,书法教育将成为我校校本课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本学期3月8日开始进行。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二
1.备课:备课形式、备课数量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备课质量、二次备课、课后反思均不符合标准,存在一定问题。
2.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较好,评价方案和评价措施均达到满分,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较弱,评价措施欠缺.3.在教学研究方面,教研制度、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制度类都很好,但是听课评课、教研成果方面差距很大。
4.作业与辅导方面也是我校的弱项,学生书写普遍较差,作业本不够整洁,教师批改还不够及时、规范。
5.课堂教学有一定优势,教师个人素质不错,但是有些学科比较薄弱,如语文、体育等学科,教师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意识还可以,但是缺乏集体合作意识。
二、研修目标。
根据学校现状,我们确定了学校今后研修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学校实行备课多样化,电子备课、手写备课、修改教案并行,出台切实可行的备课检查制度,在备课上出特色。
2.开发并推广校本课程——养心阅读,悦心书法。
养心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悦心书法:提高师生的书写水平,争创省级书法规范特色学校。3.以“注重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学研修主线,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争取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区级示范课。
第一阶段2017年9月—2013年10月。
1.召开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会议,制定校本研修阶段计划。2.聚焦课堂教学,建立课堂观察制度,从优势学科入手,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进行初步的课堂观察研讨活动。
3.全面实施有关备课、教学评价、教学探究及作业与辅导细则。4.全面实施养心阅读和悦心书法校本课程。将书法课列入学校课程。
1.全面开展“注重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研修模式。进行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教师的评比。
2.开发校本课程的教材,开展养心阅读和悦心书法的成果展示活动。校本研修的实践研究经验等在镇级范围内交流,教师撰写具有实践价值的文章,结集成册。
3.搭建合作平台,建设一支团结和谐、互帮互学、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形成多项教学精品项目,培养多位有教学风格的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提高社会认可度。
三、研修措施。
(一)改革备课形式,使备课更有效。
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是充足有效地备课,可是,传统的全部手写备课占据了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也让教师在疲于应付的同时失去了教学设计应有的灵感和激情。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提出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有效备课上,教师可选择电子备课。
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开展校内优质课展评活动、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等;教师要经常浏览本校其他教师的教案,并做适当地评价交流,引导教师参与教学评价,将单一的教导处检查变为学科小组互评等,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者,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二)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教学评价1.养心阅读。
引导学生吟咏品析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语言积累,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在感悟、品味、积累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教师在经典读书中,夯实文化底蕴,铸造完美的人格,提升生命的境界,促进专业化发展。形成我校经典阅读校本课程体系,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风气,积淀学校文化,营造书香校园,打造教育品牌。2.悦心书法研发学校的书法特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同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字教学的要求,从培养学生双姿习惯的养成、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体系。
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书写技能,培养高层次的书法骨干教师。为他们订阅《书法报》《中国书法教育》等书法教育报刊,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每月一次教师书法作品展,每学期一次教师“钢笔、毛笔、粉笔”基本功展示。
(三)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针对学校教师集体教研气氛不够浓厚,老师们不知道教研活动该如何开展这一现象,学校为教师积极搭建合作的平台,为其提供研究的话题,逐步引导教师从被动教研到自主研究,所以我们提出紧紧围绕“注重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研究。
1.教师自选相关教育理论著作进行自我培训,如《课堂观察指导》,《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等。
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指导,争取请教研员、教育专家为全员做有关课堂观察讲座,提升研修层次与品位。
3.积极实践,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课堂观察中,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等不同维度观课,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以再创造,促使授课教师自我反思,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加强同伴之间地互助,使教研组内成员由感性的互助进入理性的合作,营造和谐地教研氛围。
(四)狠抓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1.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教师完成各科教材的梳理,并结集成册,提高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的意识和能力。
2.学校以教科研为龙头,深入开展“注重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系列课堂教研活动,上课教师写出反思,最后全校展示各教研组的课堂观察活动,使教师由感性的互助进入理性的合作。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深度,提高关注教育细节的意识和能力。
3.学校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重心,教导处在月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每月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分析和交流,对出现的问题集体反馈,并为校长进行教学调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条件。
4.细化作业与辅导的管理。针对学生普遍书写较差的现状,我校在学校课程中增加书法课,不仅要求学生练习书法,提高书写水平,对各科教师也提出书写要求,并提倡教师与学生同练书法。
四、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
成员:郑晓斌晁先丽陈秋张思杨运贵。
洪山镇巍凤小学。
2017.9。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三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县直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发现,我校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较强活动能力的农村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的优势。“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我们认为我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寨里河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文化——家乡特产等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采摘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4.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5.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1.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问卷调查。
1.设计三份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大家的需求。
2.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步理清开发思路,拟订开发纲要,确定开发项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根据拟定项目、选定组长、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开发方案。
(二)各项目开发小组修改项目开发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开发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
(三)修改纲要,开始撰写课程计划、文本,设计学生活动材料等。
(五)课程文本、计划和自查表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学校报镇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六)镇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开始在校内实施。
(七)、技术顾问定期来校上课。
(八)、定期组织学生到田间、大棚、石材厂、采摘园实地学习。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四
今年我校新配置了6套班班通设备,为了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和电脑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学校校本培训,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及推广,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巨大作用,使绝大部分学科教师能够利用“班班通”设备和资源开展课堂教学。
(一)通过培训使接受培训的技术管理人员掌握。
1、班班通”设备基本使用;。
2、“班班通”设备管理与维护;。
3、校园局域网建设与管理;。
4、校园网络安全。
(二)、通过培训使接受培训的学科教师掌握。
1、“班班通”设备基本使用;。
2、“班班通”教学资源获取;。
3、信息化教学设计基础;。
4、“班班通”教学应用。
1、“班班通”设备使用的培训,重点是畅言教学系统备课平台、教学平台和电子白板以及投影机的使用,要强调教师正确进行开关机操作,确保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能充分散热,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班班通”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培训,重点是“班班通”设备硬件管理和常见问题的维护,确保班班通设备的正常运转。
3、“班班通”教学资源获取的培训,重点是培训老师如何获取“班班通”教学资源以及利用局域网访问远程教育接收资源和学校教学资源库。
4、信息化教学设计基础的培训,重点是培训老师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模块等。进一步推进我校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
5、“班班通”教学应用的培训,重点是培训老师结合学科特点如何利用畅言教学系统备课平台、教学平台和电子白板进行进行备课和教学,真正做到合理、高效地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尽早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从而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
刘祠学校教师。
“班班”校内培训计划表。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五
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举措。校本研修要立足本校实际,已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坚持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引领我们的教师在理论学习中提升,在实践反思中领悟,在案例分析中突破,在互动交流中进步,在课题研究中发展,在校本研修中成长,最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成为学习型成员,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研修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部规划的课程。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2006----2007学年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一书为主要内容进行研修。
2、新课程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的研究与实验。2007-----2008学年以《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一书为主进行研修。
(二)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的研修内容。
1、师德教育是校本研修的永恒主题。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为主要研修时间;
3、案例分析研讨。每周四下午第三节为主要研修时间(间周进行),每次活动要有中心发言人,以教研组为研修单位。
三、
研修的形式。
5、案例分析。借鉴经验,得到启迪;
6、课题研究。根据《区教育科研管理方案》和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合我校情况和个人实际,选出研究课题,进行教科研活动,并积极向上申报。
7、其他研修方式。
四、具体要求。
1、加强校本研修的制度化管理。形成立体交叉的互动网络,促进校本研修的全面实施;
3、校本研修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动。教师要坚。
持认真自修教材,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
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发现问题、研修问题、解决问题,分专题、分阶段写出小结(自评报告)。每位教师坚持每周写一篇学习笔记,每两周写一篇教育教学反思。
总结。
互评交流案例分析学习反思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蒲城小学。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六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的校本课程。
2、学校办学目标的需要
我校明确指出“合格+特长”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素质的人,有爱心,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学生长大后不一定成才但必须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课改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使教师转向“科研型”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人本性原则。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力求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兴趣特长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
3、科学性原则。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要深入广泛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有益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编写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
4、开发性原则。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家长、专家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文本阅读时间,电视剧、动画片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文学经典作品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一点时间来阅读,也是随意的、盲目的、没有人给予必要的指导,收效甚微。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鱼龙混杂,如果不加选择,盲目阅读,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而小学生正处于阅读的最佳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校校本课程定为课外阅读。
1、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是一条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现代传媒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既可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可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他还说:“养成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的确,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我们教师统筹安排,科学指导,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自己要读”的好习惯。
3、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一般来说,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读物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心理环境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某些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可以说,课外阅读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目标与要求
低年级: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独立性差,让他们读一些思想健康,内容浅显的注音读物、连环画、卡通片等,也可采用听读形式(听录音或老师、家长讲),允许“一知半解”。
中高年级: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要高一些,让他们读一些中外名篇名著,适当作些摘记,并用读后感的形式对阅读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墨多读书,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和消化,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经受祖国和世界灿烂文化的熏陶,汲取营养,提高鉴赏水平。
2、方法与途径
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啄木鸟、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
(2)、激发阅读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激发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与体验。但是小学生自觉性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识字量不大等因素,影响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想方设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去激发,去培养。可采用下面手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a、讲故事创设悬念。先提"引子",后卖"关子"--要想知后事如何,请读这本书,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b、巧设问题,引"鱼"上"钩",让智慧的好奇心唤起读书欲望,以书为友,探索真知。如公鸡为什么会打鸣?植物难道也会吃东西?c、激将法。老师故意对读物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欲擒故纵,诱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从而主动地去阅读、评赏。d、以广告形式介绍读物。如为了让学生勤查字典,可用下面的话进行引发:有位不说话的老师,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假如你每天跟它学几招,一定能成为世界奇才。e、物质刺激。对在读书活动中的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f、现身说法。以教师、家长或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受益的事例,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3)、传授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于泛读,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精读,要一清二楚。拿到一本书后,首先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着本书?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明确了阅读目的,才能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读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采用浏览式的泛读法,让学生按照“速读—寻找—摘记”的程序进行,如翻阅报刊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的方法,快速了解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宜采用精读法,对文中精美的字、词、句、段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加以吸收。
(4)、教会做读书笔记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要多样,要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三、四年级以摘录好词佳句为主,五、六年级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可以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录书名,作者,优秀片断,好词佳句等。
3、评价与展示
组织阅读成果展示。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扩大阅读成果,防止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如:(1)、召开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举行阅读、朗读、演讲比赛。
(2)、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还可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
(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学生观摩,并以投票方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若干篇。
(4)、中高年级学生也可编一些读书手抄报,内容可以是好书推荐、佳作摘录、名著简介、作者生平简介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捕捉、存储信息,还增强了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同时也扎实有效地促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顾问: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七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仅供参考。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一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文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断,让学生赏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低年级重视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中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能力的培养。高年级主要学习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方法。总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我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在各年级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需求,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满足了不同学段的发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5、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做到有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总结、跟踪纪实等材料。
(一)领导小组:
组长:a。
成员:b。
(二)工作小组:
组长:c。
成员:d。
(三)编委分工情况: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
1、每学期按15课时开发,有总体目标。
2、每课有课题、教学目标(必须有情感目标),最好设有习题。
3、按每学期订一册,有课本封皮、目录。
4、单元题目为小一号字,课题为小三号字,其他为四号字。
5、根据课程需要,可有插图。
1、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
教案。
计划。
2、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以学校为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它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1、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3、开发的场所是具体学校能拥有自主权。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说,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断开发,才会体现学校特色。
3、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更贴近实际,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3)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1、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关注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关注学校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紧紧抓住了我校足球、阅读的学科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龙头。
(3)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是以足球、阅读为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初步设想,目标确定为: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树立健康第一,终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部分。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十佳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二、实施建议。
(一)总体思路:
1、编写教材或讲义2、制定计划(课时)3、落实教师4、分段实施5、考试考核。
阅读每周1课时足球每周1课时。
三、组织机构。
组长:卢锋。
副组长:卢丽丹。
组员:徐宏顺庄洁许丽萍甘中华陶丽芳朱家宜。
全体语文教师、体育教师。
四、组织管理。
1、学科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学生可根据不同爱好参加不同课程学习。
2、学科根据不同年级讲授不同的内容。可以单独开班授课,也可以上大课。
3、每个学生参加1门以上课程的学习。
4、学分的记录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
5、教研组负责编写教材和汇集资料。教务处负责安排教师授课及负责检查和管理,教研组长负责管理记录授课情况。
第四部分。
一、师资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二、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足球》体育组。
2、《阅读》语文组。
三、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王成芹、吕壮君、于爱芳、苗文静、谷静、高娃、高涛、栾鲁华、曹正、郑晓峰、纪水英、韩杰、曲春贤。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
工作计划。
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总结(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习笔记、
手抄报。
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八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下面是有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一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文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断,让学生赏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低年级重视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中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能力的培养。高年级主要学习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方法。总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我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在各年级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需求,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满足了不同学段的发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5、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做到有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总结、跟踪纪实等材料。
(一)领导小组:
组长:a。
成员:b。
(二)工作小组:
组长:c。
成员:d。
(三)编委分工情况: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
1、每学期按15课时开发,有总体目标。
2、每课有课题、教学目标(必须有情感目标),最好设有习题。
3、按每学期订一册,有课本封皮、目录。
4、单元题目为小一号字,课题为小三号字,其他为四号字。
5、根据课程需要,可有插图。
1、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
教案。
计划。
2、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编委:王成芹、吕壮君、于爱芳、苗文静、谷静、高娃、高涛、栾鲁华、曹正、郑晓峰、纪水英、韩杰、曲春贤。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
工作计划。
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总结(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习笔记、
手抄报。
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以学校为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它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1、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3、开发的场所是具体学校能拥有自主权。
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说,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断开发,才会体现学校特色。
3、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更贴近实际,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3)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1、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关注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关注学校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紧紧抓住了我校足球、阅读的学科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龙头。
(3)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是以足球、阅读为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初步设想,目标确定为: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树立健康第一,终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部分。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十佳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二、实施建议。
(一)总体思路:
1、编写教材或讲义2、制定计划(课时)3、落实教师4、分段实施5、考试考核。
阅读每周1课时足球每周1课时。
三、组织机构。
组长:卢锋。
副组长:卢丽丹。
组员:徐宏顺庄洁许丽萍甘中华陶丽芳朱家宜。
全体语文教师、体育教师。
四、组织管理。
1、学科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学生可根据不同爱好参加不同课程学习。
2、学科根据不同年级讲授不同的内容。可以单独开班授课,也可以上大课。
3、每个学生参加1门以上课程的学习。
4、学分的记录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
5、教研组负责编写教材和汇集资料。教务处负责安排教师授课及负责检查和管理,教研组长负责管理记录授课情况。
第四部分。
一、师资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二、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足球》体育组。
2、《阅读》语文组。
三、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专业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9篇)篇十九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的校本课程。
我校明确指出“合格+特长”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素质的人,有爱心,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学生长大后不一定成才但必须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课改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使教师转向“科研型”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人本性原则。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力求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兴趣特长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
3、科学性原则。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要深入广泛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有益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编写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
4、开发性原则。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家长、专家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文本阅读时间,电视剧、动画片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文学经典作品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没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一点时间来阅读,也是随意的、盲目的、没有人给予必要的指导,收效甚微。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鱼龙混杂,如果不加选择,盲目阅读,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而小学生正处于阅读的最佳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校校本课程定为课外阅读。
1、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是一条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现代传媒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既可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可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他还说:“养成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的确,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我们教师统筹安排,科学指导,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自己要读”的好习惯。
3、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一般来说,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读物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心理环境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某些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可以说,课外阅读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目标与要求。
低年级: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独立性差,让他们读一些思想健康,内容浅显的注音读物、连环画、卡通片等,也可采用听读形式(听录音或老师、家长讲),允许“一知半解”。
中高年级: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要高一些,让他们读一些中外名篇名著,适当作些摘记,并用读后感的形式对阅读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墨多读书,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和消化,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经受祖国和世界灿烂文化的熏陶,汲取营养,提高鉴赏水平。
2、方法与途径。
(1)、指导选择书籍。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看,随机性比较强,一有机会就见什么读什么。读什么样的书才有益呢?教师要加以指导。首先是要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其次是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少年闰土》后,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故乡》;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啄木鸟、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
(2)、激发阅读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激发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与体验。但是小学生自觉性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识字量不大等因素,影响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想方设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去激发,去培养。可采用下面手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a、讲故事创设悬念。先提"引子",后卖"关子"--要想知后事如何,请读这本书,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b、巧设问题,引"鱼"上"钩",让智慧的好奇心唤起读书欲望,以书为友,探索真知。如公鸡为什么会打鸣?植物难道也会吃东西?c、激将法。老师故意对读物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欲擒故纵,诱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从而主动地去阅读、评赏。d、以广告形式介绍读物。如为了让学生勤查字典,可用下面的话进行引发:有位不说话的老师,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假如你每天跟它学几招,一定能成为世界奇才。e、物质刺激。对在读书活动中的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f、现身说法。以教师、家长或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受益的事例,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3)、传授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于泛读,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精读,要一清二楚。拿到一本书后,首先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着本书?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明确了阅读目的,才能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读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采用浏览式的泛读法,让学生按照“速读—寻找—摘记”的程序进行,如翻阅报刊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的方法,快速了解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宜采用精读法,对文中精美的字、词、句、段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加以吸收。
(4)、教会做读书笔记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印象,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要多样,要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四年级以摘录好词佳句为主,
五、六年级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可以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录书名,作者,优秀片断,好词佳句等。
3、评价与展示。
组织阅读成果展示。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扩大阅读成果,防止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如:(1)、召开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举行阅读、朗读、演讲比赛。
(2)、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还可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
(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学生观摩,并以投票方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若干篇。
(4)、中高年级学生也可编一些读书手抄报,内容可以是好书推荐、佳作摘录、名著简介、作者生平简介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捕捉、存储信息,还增强了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同时也扎实有效地促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顾问:曲中甫组长:惠新建。
副组长:徐秋娟张晓文。
组员:张水红冯会琴赵春霞谷战敏。
高建峰王玲枝孟丽霞冯春草郭雍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