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一种参考文献,通过其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可以从范文范本中学习到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展开论述、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范文范本的存在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或许我们需要参考一下范文范本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吧。接下来是一些范文的分享,希望能够为大家在写作方面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一
知识经济,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自身所有的知识或者说是通过智力劳动的付出,能够带来收益的经济手段。
应当说工商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当我们具体探究工商企业管理机构的出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私有经济亟需发展;其次,私有者利益急需得到保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种机构对市场经济的具体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使得整个市场体制更加健全和完善。这样看来,市场经济的产品商品化决定着这个专业的产生,也是最基本的原因。所以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建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依附,共同发展。
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并不是浑然天成的,从最初的“以物易物”阶段到如今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补充,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来分析一下普通的经济市场,可以发现有以下特征:该领域的涉及方面越来越广,并且方式形态各异,政策制度不断健全,整体系统趋向完善,顾客加强了自我利益的保护,这一切现实情况,对于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做了铺垫,使得整个专业体制不断完善,加强了自我的提高。除此之外,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整个市场体制更加的科学,更有层次性,因为工商管理和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依赖,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二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专升本**班的***,我的论文题目是《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及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走向衰退。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无论从社会财富创造、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充裕就业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哪一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都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以不断提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的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涵义,之后又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企业一旦失去持续盈利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生命,突出了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在企业消亡和终结前,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这既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概念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恶心竞争;二、战略规划缺失;三、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四、企业家浮躁的心态。
第三部分,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现状,并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原因分析,指出外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并且具有普遍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所提到的影响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因素和现存企业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不断创新,回避恶性竞争;。
2.加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3.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
4.企业家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心态;。
5.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6.高瞻远瞩,树立远大发展意识。同时,也将论文的结构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文章存在的不足。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虽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认识能力不足,在理解上有诸多偏颇和浅薄的地方;也由于理论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逻辑不畅和辞不达意的问题;加之时间紧迫和自己的粗心,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这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的论文答辩自述,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三
根据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服务“大湘南示范区”和“教学应用型高校”的办学转型要求,工商管理专业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开放办学,坚持“官—产—学”合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社合作和校校合作,积极引进和利用社会资源,优化教学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服务“三区”的技能过硬、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努力将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办成特色鲜明、有重要影响的精品专业。专业发展实施措施和目标表现为“12345”:即1个目标、2个立足、3个合作、4个方向,5大特点。具体地说,“1个目标”即整合校内外资源,注重办学特色,优化教学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工商管理专业办成在大湘南有地方特色的精品专业;“2个立足”即立足大湘南示范区,立足湖南新型工业化;“3个合作”即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走“官产学联合、资源优势互补、产学联动,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以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来检验教学科研成果”的多位一体的办学新模式;“4个方向”即工商管理重点发展的专业方向是“旅游管理”、“企业战略决策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5大特点”即通过专业综合改革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五大特点:一是理论基础扎实,文化素质好;二是专业技能过硬,动手能力强;三是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四是至少能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对国际商务知识具有较强的灵活应用能力;五是熟悉大湘南示范区、湘商企业文化的专业人才。“12345”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控制之下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创建。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是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归纳、概括和抽象的形式。它是一种教学的操作系统和平台,通常呈现出典型、稳定、易于学习和有效性的基本特征。优化的“12345”系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创建的一个成绩,是他们的成功实践的一种总结与升华。
“12345”制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是刻不容缓。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工商人才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为导向,努力克服国内传统的工商人才培养缺陷和问题,提出适合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未来发展的教学改革方案,为探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自己的技能型工商人才培养的道路积累新鲜经验。近年来,我们对地方高校办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结合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发现缺陷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知识在实践中升华的“12345”制办学模式。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变集中时间实习为分段实习
过去工商专业实行前三年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最后一年外出毕业实习的传统模式。此次教学改革采用课堂教学与行业实习穿插进行的三明治式教学模式,即将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安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6个月)是专业技能实习,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第二阶段(6个月)是毕业管理实习,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第三学期的课程,课程安排符合学院教学计划修订的框架和基本要求。前期专业技能实习的其优点是: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习中尽早明确学习目标、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专业技能实习让学生了解行业特点,以便早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清晰定位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方向,从而为毕业管理实习和选择就业岗位打好基础,提高潜在的就业率。
2、变自由实习为有组织的集中实习
过去通常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或分院安排学生小组分散实习,实习单位参差不齐,实习目标、时间和计划无法统一和明确,实习内容随意性强,通常要以实习单位的岗位需要为主,导致了实习管理困难,实习效果差,无法达到国际工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要求。现在采用与企业合作,将学生分成2—4个实习团队,统一安排到大中型企业的一线岗位并定期轮岗。并与企业共同制定统一完善的实习计划和严格的实习管理方案,企业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从而保证了实习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并且与品牌企业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3、变传统授课方法改革为创新教学模式
工商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多年来国内工商管理专业一直沿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课程讲授模式,在教室中空洞讲授企业的实操和技能课程,加上试验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学完课程下去实习和毕业到工作岗位无法支撑和运用。其结果是用人企业觉得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还不及高职专科学生,这正国家倡导地方高校向技术大学转型的真正原因,也是地方高校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只有尽快转型,才能真正克服目前地方高校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陈陋、没有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双师型”教师短缺等缺点,以培养更多的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而不少教师都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书,缺乏在企业一线工作的实践教学经验,加之,一些高校在师资培训工作中难以进行企业管理与经营上的实训,因此,工商管理专业老师如何把书本知识变为有用的、可操作性的技能传递给学生,这是实践教学的难点。为此,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知识在实践中升华的“12345”制创新型办学模式改革。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新的人才培养观。重点是围绕“12345”制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进行学时分布改革。
(1)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这个时期主要是对工商管理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做全面的介绍和讲解,使学生接受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同时应用案例分析,模拟实践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运用现代科技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模式。
(2)第3学期是实践教学阶段。这期间将主要教学分成两半,前十个星期,学校的研究期间,主要生产实践中的关键理论和实践课程,着重于学生的就业心态,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从十一周的准备,下半学期的实验实习期的过程中,完成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主要任务是指导教师引导和指导,在实践基础上一边看一边指导学习,在实习基地正规管理下正式开始生产管理实践培训(即岗前培训)。
(3)第7学期是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阶段。在这期间,在实习基地,由基地按正式工作人员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实践教学,学校只定期派教师了解学生实习基地,解决和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以及基地管理咨询交流,共同研究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的新问题和新现象。
(4)第8学期的实践和理论总结和升华阶段教学考核。在学校完成这一过程,包括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完全改变了封闭式教育模式固有的缺点,依托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以人为本,这是培养高水平的理论、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四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制度理论标准展开分析,对市场生产决定发展管理进一步确定,从根本上认识到适应生产发展的重要性。
在资产市场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构建起与经济市场发展相符的工商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商品经济发展效率,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工商管理的有效、科学交流,对市场经济发展效果进一步改善,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推动工商管理的市场经济稳定有序发展。
在企业资源配置作用下,市场经济体现出不一样的体系,为了强化自身经济体制,并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应不断改革经济体制,逐渐向我国工商管理部门要求的标准体系逐渐发展,在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也应探索出有利于维护经济市场利益的工商管理制度。
在最近几年来,我国颁布了与工商管理有关的一系列通知,要求工商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实际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合理规划市场经济,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尽量推动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确保企业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取得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对于企业来讲,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应意识到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并在实际发展中做好与工商管理有关的工作,在确保各项工作稳定进行中,深入认识到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协调一致性的重要性。
3.工商管理体制应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符。
在资源配置的影响下,市场经济会产生不一样形式的经济市场发展体系。
结合市场经济体系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保护市场利益,逐渐实现国内管理专业的标准化、合理化,加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专业程度,不断提高管理效果,科学化、合理化管理整体市场制度,从实质上提高层次性与发展效率。
工商管理的实质性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具有共存性、依赖性的特征,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入探索与分析,进而找到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符的工商管理体制,形成协调的、统一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与销售价格严格监管,保证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能够严格按照具体规定实施各项具体操作。
二、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1.对市场经济主体准入制度严格规范。
严格审查这是国内工商管理借助于自身的工商管理职能,是对市场经济主体建立起合理的准入制度的前提。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再加上全球化经济趋势越发加剧,很多企业都要进行注册和建立,在这个环节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应保持着严谨、高效的态度,对各项程序依法审批,加强企业的登记、注册的管理效率,确保每一项工作都严格依照具体规定进行。
工商管理应严格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准入制度,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合法经营,有效的监控市场经济秩序,从而保障国内市场经济机制的准入制度,促使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2.严格遵循原则办事,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在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下,一些已经过时的政策很难满足现代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此,应及时进行补充,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一是,从企业自身特征上着手,切实为企业发展着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势必要进行改革和转型,因此自然会牵扯到有关于工商管理的职能。
所以,工商管理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做到不推迟、不拖欠,能够及时办到的事情要在第一时间内办到,不能办到的事情也应对申请人作出全面的解释。
二是,对于企业来讲,绝对不能说空话,应在大力改革前提下,对企业大力扶持,从实际上解决企业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遵循具体法规来要求企业充分行使自身的职能,在出现一些问题后,及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具体责任,反思其中出现的问题。
维护人们的正当权益,并营造出良好的、高效的环境,从而树立起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问题针对性的分析,因地制宜处理好各种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影响了企业稳定发展。
在执法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不能回避这些问题,也不能推卸这些问题,更不能依据传统的办法来解决,应与时俱进,采用最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提高企业控制风险能力。
在构建起以运营、开发和管理为主的企业管理体系中,不但能够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而且还能够完善监管方法。
在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方式下,加大对产品制造水平、产品研究开发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企业有着稳定的资金链,推动企业稳定有序发展。
但应意识到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风险,这些风险自然会对企业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所以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风险控制能力。
4.加大市场监督力度。
规范市场与主体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大多数监管手段都是在市场的竞争与注册商品中实现的,所以经营活动必须要与市场规则、市场体系相符,可见营造出公平的、公正的竞争环境尤为关键。
在工商管理中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如下几点:一是,加大力度展开监督和管理,避免不公平竞争。
在推行多项反垄断监督措施,对我国市场经济投资环境进行不断改善,创造出有助于投资与竞争的市场环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才能切实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二是,应提高企业的保护商标权意识。
对于企业与商品来讲,商标是其重要的标志,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商标权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来保障商标,唯有做到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5.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
结合具体法律法规,我国工商管理部门不但承担起很大的职责,也具有一定的权限来管理经济市场。
在实施市场监管中,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对具体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合理的监管,推行行政处罚与教育相融合的监管原则,有序的、规范的引导市场经济个体行为,严厉惩处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市场经济行为,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并且还应结合相应的法律与法规,在促使经济市场稳定发展中,对自身各项职能进行不断完善,保障工商管理工作在“阳光”下实施。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分析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的关系下,可了解二者具有互辅互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不足,完善工商管理体制有利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结合工商管理标准分析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提高市场经济发展能力,保证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五
2.我国信托业发展初探。
3.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研究。
4.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5.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6.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状况研究。
7.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重构研究。
8.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讨。
9.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10.关于企业分部报告理论与实务的探讨。
11.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者收购(mbo)的思考。
12.谈知识经济及其对企业创新中管理创新的影响。
13.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4.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重构研究。
15.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
16.浅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7.论国有资产流失及其对策。
18.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思考。
19.简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
20.浅析如何做好组织沟通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21.论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22.关系营销本质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23.我国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4.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5.国内零售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26.浅析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27.国有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研究。
28.我国大型商场的发展现状与战略调整分析。
29.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激励机制设计的研究。
30.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对治理结构影响分析。
31.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产品定价及其管理模式探讨。
32.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营战略演变及其启示。
33.中国导入连锁经营的营销策略分析。
34.论名牌战略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5.论名牌战略在我国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36.论财务管理在企业扭亏为盈中的作用。
37.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对策研究。
38.我国国有资本营运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39.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状及其治理分析。
40.弱势企业与企业文化培育—大公司企业文化培育的成功经验分析。
41.论现代企业的组织体制创新。
42.浅析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43.论国有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44.论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持续发展的作。
45.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分析。
46.我国企业的虚拟经营现状及前景分析。
47.浅议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变革途径。
48.我国企业管理可适性模式研究。
49.我国农村供销社体制改革研究。
50.论网络营销在国际展览中的作用。
51.连锁经营在零售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52.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53.浅析企业战略管理技术的应用。
54.深圳供销公司企业咨询报告分析。
55.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研究。
56.管理咨询公司组织管理系统设计。
57.论小型企业发展初期市场竞争策略。
58.论中国家电企业的产品创新。
59.国有煤炭企业股份制改造研究。
60.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
61.服务市场的关系营销分析。
62.中国物业管理现状与发展分析。
63.谈新时期如何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64.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65.论我国企业绿色营销战略。
66.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研究—引进人才打破家族管理。
67.iso认证与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68.论敏捷制造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实施基础。
69.论ci设计中的公共关系。
70.论企业形象策划。
71.论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
72.我国有色金属流通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73.提高利息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74.房地产市场泡沫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
75.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落后的原因分析。
76.外汇注资在中行商业化改革中的作用分析。
77.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78.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影响分析。
79.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分析。
80.我国电力定价机制对电力生产的影响分析。
81.保证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制度分析。
82.论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的经济关系。
83.论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84.浅谈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85.论国有中小型企业培训管理。
86.关于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研究。
87.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监督管理之思考。
88.浅析家族企业内部管理。
89.论企业价值观的再造。
90.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
91.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研究。
92.会计监督职能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
93.中国寿险业发展战略研究。
94.通信企业营销渠道模式分析研究。
95.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96.关于提高地方税收征管效益的思考。
97.浅议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
98.论我国企业绿色营销战略。
99.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质量初探。
100.浅析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01.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的规范探讨。
102.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103.中国企业信用问题调查分析与信用管理机制初探。
104.实论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105.论内部审计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106.浅论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及调整策略。
107.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及制度保障。
108.浅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商管理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的经营中,只有重视工商管理发展,才可推动企业的发展,下面是。
一直以来,工商管理在企业当中就起着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开设工商管理机构,对企业的经营交易进行监督,使企业工作人员在完成市场交易工作任务时,自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市场经济秩序起到维护的作用。由此看来,在商品经济以及商品发展中,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产生的前提,更是基础,并且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广大企业中,工商管理越来越受重视,正在不断完善,向成熟阶段迈进。
2.两者相互促进。
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是工商管理,但是两者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商品交易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会产生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具有调节经济的作用。现如今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与之前的市场经济相比较,现在的市场范围不仅仅限于国内,已经遍及世界各国,而且种类曾不断的增多,市场的自主意识、法规、管理以及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已到到很大的提升。这一系列的发展,为工商管理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并且工商管理的发展使市场经济得到完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也得到更大的优化,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企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越显突出,并且向复杂的趋势发展。市场机制自身就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若是只靠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根本不能促使市场健康发展,必须要工商管理的协助才行,其要求工商管理机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完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管理、维护以及监督的作用。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七
论文导读::已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种社会痼疾与国际性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探讨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对策。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会计经济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可靠与否,是会计信息使用人能否作出正确决策的关键。经济活动越复杂,会计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越大。然而,由于受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会计信息生成系统自身因素的影响,已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种社会痼疾与国际性现象。
一、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一)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驱使现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并存,经济利益多元化。企业领导从个人或企业的利益出发,为了获取贷款,减少纳税,吸收投资等,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一个单位设立几套账。如给合作伙伴的是“如意表”;给贷款银行的是“放心表”;给税务部门的是“叫苦表”;给企业主管的是“业绩表”,这使财务报表成为无所不能的“万能表”。从另一个方面考虑,目前对企业领导的考核往往以实现的利润等指标为主要依据,某些领导为了捞取政治资本、骗取经济指标等,置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于不顾,指使会计人员采用非法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技术加工”,这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二)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有可选择性由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一,准则只能对企业的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样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企业对存货采用不同计价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有不同的影响,究竟何种方法才算“如实反映”?此外,会计准则的制订颁布常落后于会计时间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使会计处理“无法可依”。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事业单位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考核和评价而制订的制度、方法和措施的总称。然而一些单位没有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因相互脱节而发生错误或因两个不相容职务缺乏相互制约而发生舞弊;还有一些单位,虽然内控制度一应俱全,但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有效执行,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不少企事业单位以及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即使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
(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对要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但目前有些会计人员素质较低,有些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平时又不加强学习,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由于对会计核算规范掌握不透,对新的理论和刚出台的经济法规研究应用较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而日常核算工作不符合规范,对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判断不准确,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水平;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的私利,知法犯法。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论文发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探讨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也要采取综合治理对策。除了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外,对于会计工作失误的主要对策是建立和健全内部的控制,加强内部检查;对会计舞弊的主要对策是强化外部检查和监督及其处罚力度。此外,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也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因素。
(一)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与公正、经济业务合规合法,并提高经济效率。健全内部控制,通过适当授权和职责划分,确保经济业务合规合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内部分工及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记账与对账、资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及审核等相互交叉稽核和内部审计的独立稽核,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以此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这也是新《会计法》中增加了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理论依据,实际上也是反映了国家希望通过相关法律促进各单位内部建立内部控制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愿望。健全的内部控制能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础,各单位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稽核制度等,以便会计人员遵照执行,减少漏洞。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健全以审计监督为主,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监督检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外部监督体系。审计组织是进行经济监督的专职部门,它们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方面具有其他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国家审计机关重点作好财政、税收、国有金融机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主要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审计,其他单位交由民间审计组织进行审计;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作为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应充分体现其职能和作用;提高审计覆盖率,逐渐做到有关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均经过审计。同时,也充分利用和发挥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和社会力量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做到齐抓共管,形成综合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
(三)依法处置会计舞弊者。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有《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刑法》等规定了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处理处罚规定。只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会计舞弊行为就会越来越少,会计信息质量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张忠诚:试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个因素[j].上海会计20xx,(12)[2]李威:试论会计信息失真[j].商业现代化,20xx,(2)。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八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品牌资产价值在诸如企业兼并、投资融资等经济活动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品牌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如何合理量化品牌的价值,成为急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品牌价值内涵和构成的复杂性及近似抽象性,导致评估方法多元化和评估结果差异化。现有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缺陷,方法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是导致品牌评估实践不够规范的主要原因。
本文对品牌资产概念进行系统的回顾和研究,可以使目前支离破碎的各种品牌资产概念更加系统化,使品牌资产的概念得以正确理解和深化,并为品牌资产评估提供基础。对主要的几种品牌资产评估的方法进行分类,规范其使用依据与方法。对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牌资产评估方法进行介绍和评析,并重点研究了市场/顾客影响力评估法。通过对品牌资产管理的研究和对品牌资产的思考--案例分析,得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品牌资产;品牌资产管理;品牌资产测量;品牌资产评估。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更多地集中在品牌竞争上。品牌能够为企业、为消费者带来价值。如何衡量这一价值,成为理论界面对的一个问题。品牌资产作为一种测量品牌价值的工具被提出后,众多的学者投入到品牌资产的研究中。品牌资产也因此成为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最流行和最有潜在价值的营销概念之一。
“品牌资产”一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得到美国广告界的广泛使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此后,品牌资产一度成为市场研究最为热门的主题,并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国内符国群、范秀成、卢泰宏,赵平等著名学者对该时期的成果进行了整理、运用和发展。符国群(1999)认为品牌资产是附于品牌之上,能够在未来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的顾客关系;于春玲和赵平(2003)认为品牌资产是“消费者对企业营销活动在认知、情感、行为意向、行为方面的差别化反应”;张传忠(2002)认为品牌资产能够给顾客和企业带来不同于产品的特别价值或利益;黄合水、彭聃龄(2002)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对品牌资产进行定义,认为品牌资产是在品牌名字的基础上经过营销活动和消费者产品购买、使用经验的共同作用形成的。总的来看,我们对国外品牌资产研究的最新进展关注还有待深入。进人21世纪以后,国外对品牌资产的研究并没有减弱。
berry(2000)认为品牌资产是由品牌认知和品牌含义构成的,但是会受到外部品牌沟通的影响。汪福俊、陈怀超(2007)从顾客的心理能级出发提出品牌资产是由品牌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度、品牌忠诚度构成。卫海英、王贵明(2003)从量化的角度提出品牌资产首要的构成因子是品牌地位和顾客价值取向,其次是品牌定位、品牌创新能力和市场执行能力。王海忠等(2006)提出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由公司能力联想、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品牌共鸣四部分构成。
1.2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品牌资产是品牌管理领域中一个认识未完全统一的重大问题,其概念的运用比较杂乱。对品牌资产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总结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2)对主要的几种品牌资产评估的方法进行分类,规范其使用依据与方法。
1.3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对品牌资产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总结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引发营销人员对于品牌管理的兴趣和研究人员对于品牌研究的重视;。
(3)通过本文的描述,国内企业在实行品牌战略和进行品牌资产评估的时候可以有所借鉴,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注重的方面。
2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
2.1品牌资产概念概述。
品牌资产(brandequity)这一概念是个舶来品。因此,在剖析品牌资产的概念之前,有必要说明其中文翻译用语以及其英文原意。在国外,除了brandequity外,还存在着一个与brandequity相近的概念———brandasset。有人把brandequity译为“品牌权益”,却将brandasset译为“品牌资产”,但brandasset是一个基于会计学的财务概念,保留着较强烈的财务意义色彩,将其理解为“品牌财产”似乎更贴切。“品牌财产”(brandasset)一词较早使用、含义较窄,在西方有关文献中已越来越为brandequity所替代。而国内有学者把brandequity译作“品牌权益”(范秀成,2000)也并不贴切,“品牌权益”从字面上看则较强调自我利益为中心,并不符合品牌资产理论的概念内涵,没有体现品牌的实质是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难以用于品牌具体管理。将brandequity译为“品牌资产”(不主张“品牌资产”与brandasset对应)是较为合适的:
(1)体现了品牌的财务价值;。
(2)体现了品牌是会成长增值的;。
(3)强调了品牌管理者的责任,有效地管理好品牌即处理好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才能使品牌增值。
为了对“品牌资产”有一个更好的理解,首先来了解一下“品牌资产”(brandequity)的本义,即字面上的含义。根据韦氏词典,“equity”被定义为“1.公平,公正;2.资产净值或股东权益;3.在法律上,象征着一种对等的原则”。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equity两个主要的含义,第一,强调净值或残值;第二,公平。公平很显然并非我们所关心的“equity”的定义。同样在韦氏词典中,“brand”则被定义为“1。在盒子、桶等包装外的标志,主要是用来描述产品的名字或内容;2.独特的东西”。因此,“brand”主要是指生产商用来区别其产品的名字、标志或者设计,“brand”应该具有独具体操作使用“品牌资产”这一概念时,不同的使用者仍然可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品牌资产”形成不同的定义。因为品牌本身虽然是有形的,但是它所提供的服务在本质上却是无形的,因此品牌资产仍应归入“无形资产”一类中(cobb-walgren,rube,donthu1995)。dyson,farr和holli在给“品牌资产”定义时曾说:“我们必须有一种方式把品牌这种无形的东西与从品牌获得的收益相联结起来”,他们认为“当市场上交易(买或卖)发生时,这种联结便得以实现”。对这种把“品牌”与“收益”相联结的方式的讨论便形成了品牌资产的种种概念模型。归纳起来,品牌资产定义主要存在着三种概念模型:财务会计概念模型、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以及基于品牌———消费者关系的概念模型。
2.1.1基于企业从财务角度进行品牌资产的定义。
财务会计概念模型主要着眼于对公司品牌提供一个可衡量的价值指标。这种概念模型认为品牌资产本质上是一种无形资产,因此必须为这种无形资产提供一个财务价值。这种概念模型认为一个强势品牌是非常有价值的,应该被视为具有巨大价值的可交易资产。英国interbrand执行董事paulstobart是该概念模型的典型代表,他曾认为:“关于品牌的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如何创建、营销,而是如何使人看到它们的成功以及在财务上的价值。”
这种概念模型的产生背景是:公司必须对股东负责,一家规范的企业必须在一定的时期内向股东报告其所有资产的价值,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如果不给每一个品牌赋予货币价值,公司管理人员及公司股东就无法知道其公司的真正总价值,甚至会导致价值的低估,从而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在收购或兼并行动中,就更需要知道品牌的价值。(cobb-walgren,ruble,donthu,1995)。品牌资产的财务会计模型有许多品牌资产的评估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狭义的完全财务意义方法;另一类是在财务评估基础上再考虑使用非财务因素进行调整的更为广义的财务评估方法。现在全世界比较著名的品牌评估机构interbrand和financialworld以及我国北京的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所使用的品牌资产评估方法都是建立在财务会计概念模型基础上。
由此,品牌资产的财务会计概念模型主要可用于以下目的:(1)向企业的投资者或股东提交财务报告,说明企业经营绩效;(2)便于企业资金募集;(3)帮助企业制定并购决策。财务会计概念模型把品牌资产货币价值化。迎合了公司财务人员把品牌作为资本进行运作的需要。但是这一概念模型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最大不足是过于关心股东的利益,集中于短期利益,很可能导致公司短期利益最大化,从而牺牲品牌的长期增长;(2)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因为品牌资产的内容十分丰富,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价值指标所能概括的;(3)会计财务概念模型对于品牌管理没有任何帮助,它只能提供品牌的一个总体绩效指标,但却没有明确品牌资产的内部运行机制。
2.1.2基于市场的品牌力对品牌资产的定义。
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认为一个强势的品牌应该具有强劲的品牌力,在市场上是可以迅速成长的,从而把品牌资产与品牌成长战略相联系起来(pitta,katsanis,1995;baldinger,1990)。这种概念模型认为,财务的方法只是在考虑品牌收购或兼并时才很重要,只应是评估品牌价值的第二位的指标,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未来的成长。品牌资产的大小应体现在品牌自身的成长与扩张能力上,例如品牌延伸能力。品牌延伸能力是体现品牌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如aaker(1996)与keller(1990)所指出的,现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引入一个全新品牌的成本要比品牌延伸的启动成本高得多,而且失败的机率也要高,因此品牌延伸已为绝大多数企业所使用。而品牌延伸可以把现有品牌资产中的贡献因素也向新的产品实现延伸,这些因素包括:品牌名称;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对现有品牌的忠诚度;现有产品与延伸产品之间的适应性;品牌形象等等(barwise1993,aaker&keller1990)。
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是顺应品牌的不断扩张和成长而提出的,该模型与财务会计概念模型最大的不同在于,财务会计概念模型着眼于品牌的短期利益,而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研究的重心则转移到品牌的长远发展潜力(barwise,1993)。该模型中的学者开始比较深入地研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第一次把品牌资产与消费者态度、品牌忠诚度、消费者行为等指标联系起来(aaker,keller,1990;pitta,katsanis1995)。
pitta和katsanis是把品牌资产纯粹作为长期计划工具的主要提倡者,他们在1995年曾经提出了一项《九十年代品牌资产管理计划》,论述了品牌管理人员应该把重心从短期目标转移到长期目标。该计划分为4步:第一步是brand-picture,即一个企业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品牌蓝图,勾勒一个品牌的5年发展战略;第二步是brand-persona,企业应该从消费者角度来评估品牌的现状,并发现和识别品牌战略目标(第一步)与品牌发展现状(第二步)之间的差距;第三步是brand-life,为了缩小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的差距,必须对品牌原有的策略进行调整,制定品牌生存策略;第四步是brand-initiative,评估品牌所有的收益。该项计划重点强调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以及如何制定公司的营销战略以体现消费者的观点。
2.1.3基于消费者与品牌资产关系的定义。
基于品牌——消费者关系的概念模型尽管也开始注意到消费者与品牌资产的关系,但是该模型主要重心还是在于品牌的长期成长及计划。迄今为止,绝大部分学者都是从消费者角度来定义品牌资产。他们意识到:如果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价值),那么它对于投资者、生产商或零售商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cobb-walgren,ruble,donthu1995)。因此品牌资产的核心便成为如何为消费者建立品牌的内涵(keller1993,blackston1995)。pokorny(1995)认为,消费者看待品牌资产的关键首先在于建立一个持久的积极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事实上是一个品牌本身或生产品牌的企业的个性体现,消费者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其对品牌或企业的感觉和认识。
keller(1993)和krishnan(1996)则认为长期顾客忠诚度关键在于让消费者了解品牌,让消费者掌握更多品牌知识。消费者对品牌知识的了解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keller(1993)认为品牌知名度又分为品牌认知和品牌回忆,品牌形象又可分为态度的和行为的;如果建立一个好的品牌联想,消费者就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的品牌态度。品牌能够越多地满足消费者,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就越积极,也就有越多的品牌知识可以进入消费者的脑海。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品牌的知识,品牌管理者就要确定品牌的核心利益——即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哪一方面的核心需要。
dyson,farr与hollis也提出了一个brand-dynamicspyramid模型,他们认为,首先,一个品牌必须拥有提示前知名度;其次,必须建立与消费者需求的联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核心需要;第三,品牌的产品功能和绩效必须达到消费者的要求;第四,品牌必须表现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独特的优势,与竞争对手相区别。在最后一个阶段,品牌必须与其最终消费者建立某种情感联结。只有知道品牌处于金字塔的哪一位置,品牌经理才能制定适宜的战略和策略来维持或提高顾客忠诚度。aaker在综合前人的基础上,又提炼出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即认为品牌资产是由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的感知质量、品牌忠诚度以及其它品牌专有资产5部分所组成。这一基于品牌消费者关系的品牌资产概念模型把品牌资产的组成模块化,有利于品牌资产的管理。
2.1.4品牌资产概念在我国的使用以及出现的问题。
品牌资产的概念影响到我国是在90年代初。当时《经济日报》举行“中国驰名商标”评选活动,以及后来比较有影响的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借鉴financialworld公司方法,从1995年开始每年开始发布和提供《中国品牌价值研究报告》,都表明品牌资产已开始为中国企业所重视。然而品牌资产的概念引入我国后,由于对该概念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在使用过程中更是出现了种种混乱与问题。具体表现在:(1)品牌资产评估方法的不统一。由于对于品牌资产概念理解的不统一,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权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品估方法。(2)使用品牌资产概念的动机复杂。品牌资产概念的诞生主要是为了便于企业更好地了解企业品牌的价值和更好地管理品牌。然而中国企业使用品牌资产的动机却十分复杂,而且更糟糕的是,有些企业或品牌资产评估公司为利益所驱动,所发布的品牌资产评估报告具有较强烈的商业色彩,缺乏其应有的中立性和客观性。而这种非中立或客观的评估甚至会激化企业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导致对品牌资产评估的反感。(3)短期利益导向。现在中国许多国内企业对于品牌资产概念的使用都仅仅着眼于品牌财务价值的评估或者只关心品牌的知名度,但很少企业把品牌资产的概念真正用于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管理,着眼于品牌价值的长期增长。中国品牌资产概念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以上种种问题的根源是品牌资产概念的不统一。
2.2品牌资产维度的研究。
相关学者在对品牌资产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对品牌资产维度也进行了界定。主要学者及其相关模型有:aaker的模型(1991)认为品牌资产的维度是由品牌忠诚、品牌意识、可见质量、品牌联想和其他品牌资产等五个维度组成。keller(1996)强调品牌资产有两个维度:品牌知识和品牌反应。品牌知识包括了品牌认同和品牌的回想率;品牌反应是顾客对品牌的感知,这种感知由顾客记忆中的联想来反映。srivasta。和shixker认为品牌资产包括品牌力量和品牌价值两个维度。品牌力量是指购买品牌的顾客、渠道成员及母公司产生的一组联想和行为,它使得品牌能够获取持续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品牌价值是指借助战略和战术性行动提升品牌力量的管理能力的财务结果,从而提供更多的当前和未来利润并降低风险。berry(2000)认为品牌资产是由品牌认知和品牌含义构成的,但是会受到外部品牌沟通的影响。汪福俊、陈怀超(2007)从顾客的心理能级出发提出品牌资产是由品牌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度、品牌忠诚度构成。卫海英、王贵明(2003)从量化的角度提出品牌资产首要的构成因子是品牌地位和顾客价值取向,其次是品牌定位、品牌创新能力和市场执行能力。王海忠等(2006)提出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由公司能力联想、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品牌共鸣四维构成。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九
摘要:伴随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了使工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工商管理部门需加快转变自身职能、调整管理范围,正确管理网络经济的运行。
通过运用工商管理的监督职能,才能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水平。
为此,本文主要对网络经济的概况、网络经济对工商管理的积极作用及发展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网络经济;工商管理;促进作用。
1网络经济的概况。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基础为计算机网络,核心为现代信息技术。
要求在信息技术发展下,依托计算机网络,进行网络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及消费。
在网络经济中,其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必须做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工作。
可通过狭义与广义两方面对网络经济进行阐述。
狭义方面,网络经济是信息、通信技术的产业群体,其技术内容为信息、计算机网络;广义方面,网络经济是网状运行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其网状运行行业包含电信、电力、能源及交通运输等。
部分经济学者认为,目前网络经济已经发展为规模或范围性经济,其经济运行范围不仅涵盖一个国家,已覆盖全球,能够将若干个国家联结到一起,形成一个范围极大的区域网。
在分析网络经济时必须对其2个“集”的基本要素进行充分考虑,即:主体“集”与经济链“集”。
如以经济行为主体构成网络经济进行定义则并不全面,笔者认为,应以经济行为主体间的某种经济联系构成网络经济,且经济行为主体与其相互联系链具有同质性,但也存有一定异质特征。
简而言之,经济行为主体与其联系链行业可相同,也可不同。
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传统信息沟通方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
目前,通过网络技术,工商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流程,如申请、登记、注册、公布等都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大幅度缩短工作时间,还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是工商管理部门工作方式得以改进的重要途径。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计算机不仅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实现管理费用、时间等有效节省的目的,进而降低管理成本。
除此之外,通过信息实时传递功能,能够减少信息传送时间,减少传送流程,进而节约流动过程成本,如快递等。
今后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其价值功能最大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工商管理工作。
2.3市场信息的及时获取。
目前,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工商管理工作中收集、统计、分析、预测信息等工作都与网络密不可分,通过信息共享功能,工商管理部门可及时对各个行业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有利于工商管理部门更快获取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并为工商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3.1转变经济管理观念。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出现大量的新问题,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工商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对经济进行管理,为了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网络经济相适应,应在管理上不断投入资金,逐步淘汰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手段,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仪器。
各类问题频发,工商管理部门是我国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代表政府管理经济市场,为满足现阶段网络经济发展需求,必须转变经济管理观念。
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管理方面大量资金投入,及时更新传统理念上的管理方式,将先进的管理仪器积极引入到工商管理工作中;(2)管理理念的及时转变,通过新型管理方式的合理运用,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由此可见,当前工商管理工作必须满足高速发展的网络经济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网络经济,进行新型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要求工商管理部门积极学习新知识,敢于创新,转变思维方式,将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自身素质,严把人才质量关。
除此之外,还需加大改革工商管理登记注册手续制度,对网络审批功能充分利用,做到事前办理向事后登记转化,登记注册方面,也可通过网络完成。
最大限度发挥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整体效率。
市场经济对工商管理的要求有很多。
首先,工商管理部门应该从自身做起,要充分发挥企业到工商部门登记的职能,在企业进行登记的时候要严格把关。
对于一些不符合工商管理部门的企业,不予以办理登记工作,对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盘查。
对于市场经济中不同企业的发展情况,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建立健全工商管理机制,完善其他宏观调控机制。
及时掌握各行各业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防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比例失调的问题。
起到监督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还要使工商管理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要学会相互联系,交流经验增强管理工作的协调性,不断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人民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原有的工商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不能够解决市场经济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工商管理部门要不断更新管理方法,与时俱进,严格遵守工商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以企业的发展作为管理的前提,企业的发展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在管理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科学的手段去管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时候,工商管理部门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为了避免企业中存在一些违法行为,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监督力度。
在监督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该在不同企业中进行相应的法律宣传工作,使企业能够有法律意识,可以依法办事。
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能够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让相关人员有权责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工商管理部门的引导。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管理部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好好利用职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3.5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在我国网络经济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逐步显现出大量弊端,如网络欺诈、侵权等违法行为。
因此,必须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第一,国家应及时出台该领域的法律法规,使其职能化;第二,对国际现行规则进行参考,及时制定出台各类规章制度。
对工商管理单位而言,必须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站域名、电子身份认证、网络经济行为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为制定各类监管制度提供宝贵意见。
第三,按照管理有所侧重原则,及时完善部门规章制度。
3.6完善自我,加强队伍建设。
网络经济时代,“以人为本”是资源配置的关键。
为实现网络经济管理规范化,应确保工商管理队伍优质化。
要求工商管理单位必须以人才强、单位强作为发展原则,建立一支高效、高质的管理队伍。
因网络经济起步晚,工商部门此类人才储备少,无法为监管工作的有效实行提供人才保障。
为此,针对在职人员,应定期举办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于新进人员而言,应将网络技术掌握水平作为招聘资格条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其进行严格考核。
只有确保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知识,才能提升工作效率。
同时,要大力发展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信息技术部门。
要求信息技术部门积极参与到网络现代化管理决策中,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成分,其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还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网络经济下,要求工商管理部门必须与现阶段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依托网络技术,实现自我快速稳定发展。
基于此,工商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工商管理职责,落实监督;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企业的公民意识,平衡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奔.浅析网络经济与工商管理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13).
[2]谢志强,吕鹏.创新社会管理需要重视网络问政――工商管理网络问政机制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4).
[3]郭卫东.市场经济下工商管理的实际措施解析[j].中外企业家,,(13):6-8.
[4]徐北平.试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4,(7):134.
[5]路宜昌.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外企业家,,(15):251.
引言。
不仅是理论的需要也是实践的呼唤。
在当前这种背景下,较深入、系统地剖析企业文化的作用模式,对于推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让我们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及其作用的本质,提高企业文化实践绩效,进而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也就是要通过对企业文化作用模式的研究,以求把握企业文化的管理本质,为企业文化战略具体工作的实施理清头绪。
最终目的是试图为提高企业文化实践质量,为解决文化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做出些许贡献。
一、企业文化的两种基本模式。
(一)静态运作模式。
企业文化首先是一个逐渐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无力文化”到“强势文化”的发展过程(鲁森斯,,第87页)。
这个过程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需要主体的创建努力。
需要一系列基础性的工作我们可以相对地把这个基础设计和基础导入过程这个为企业文化奠基的一系列工作称为文化的静态模式。
企业文化静态运作模式是相对于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文化行为而言的,是指对企业文化创建和培育养成过程所做的基础性工作。
1.企业物质文化的奠基。
从发生学角度来说,先有企业,后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预先设定的,它要建立在企业本身的发展基础之上,与企业特征、企业事业领域、企业发展规模、企业经营状况紧密相连。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首先是由企业性质决定的。
因此形成生产加工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业等企业及其企业文化类别。
从广义文化角度,任何企业实际上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在形成自己的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发源地。
等到企业的物质基础形成,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就开始反过来成就企业。
企业文化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依存于企业命运。
当一个企业倒闭的`时候,企业文化就失去依托。
对企业文化的功能应充分肯定但不能无限夸大。
2.企业核心文化的提炼。
企业精神与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品格的遗传密码,对它的提炼是企业核心文化的提炼,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
要将这个在其内部形成共识的精神渗透在企业的一切象征性客体中,这个过程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可视为静态文化模式的首要内容。
企业精神口号可以说是企业本质特征和优秀品格的最高表达方式。
但企业精神绝不是靠几个人“设计”出来的,不是领导层或管理层一厢情愿“创造”出来的,它是通过企业和企业人在长期的事业奋斗中、在企业所经历的无数成功和失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企业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的追求中体验、思考、凝结、提炼出来的。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十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体项目――亲和源老年社区做战略上的分析。经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对亲和源目前的战略选择、经营、服务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战略学相关理论,结合亲和源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其战略选择,并最终提出改进方案。
第五部分对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养老地产的内部条件和竞争策略进行了分析;。
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结论和未来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展望。
1.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关的战略管理理论,深入研究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宏观环境,结合该公司自身的内部条件和特点,为其进一步发展设计可行的战略优化和实施方案。
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对养老地产行业的发展环境、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通过统计公告、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收集大量相关数据,对养老地产行业、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等进行分析。
3.调查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收集大量资料和数据,并通过与企业高层领导、企业顾客深入访谈和座谈会形式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十一
摘要: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育与知识转换本应是统一的,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两者的结合并不紧密,这就使得高校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较弱,面对较为棘手的商业问题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不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文结合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困境与知识转换的难点,对当前工商管理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再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目的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总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舞台。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知识转换;困境与难点;策略。
引言。
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当前社会上紧缺的工商管理人才,各企业对这一类型的高端专业人才都是“求贤若渴”,但各高校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人才却往往很难达到社会需求的层次,这与其实践经验不足、知识应用技巧积累不足有很大关系。
案例教学法是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综合体现,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成功的将知识转换成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有重大意义,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1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困境与知识转换的难点。
1.1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困境。
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的使用非常频繁,案例素材也非常丰富,但是案例教学应用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原因是在教学中不能有效的将案例转换为知识、将知识转换为能力。
首先,工商管理教学的案例选择不科学,例如,案例太过陈旧,不能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等现状。
又如,案例选择太“虚假”,加工的不符合实际,无法真实的反应商务管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积累的工商管理知识的应用经验太少,知识的实践应用经验依然不足。
其次,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分析、案例讨论过程学生的参与太过被动,例如,案例教学中的分组讨论环节,基本都是老师设定好问题,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带动整个教学的进程,很少有学生自动的站出来提问或回答问。
这一状态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学生在教学参与中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状态,他们不愿意主动的思考,不愿意用心的听讲,有时会偶尔关心一下答案,而问题的答案对学生而言只是答案,他们无法将答案升华为自己知识应用的实践经验或从中体会到知识应用的技巧,这就是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一大困境,阻碍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和优化。
再次,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很被动,在案例教学当中,从案例准备、问题设计到问题讨论、回答、总结,好像老师始终是“主角”,如果离开了老师,这一个个教学环节就无法继续,可见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性。
加之案例教学应用缺少创新,老师已习惯“独当一面”,学生的教学参与水平只能停留在“旁听”、“粉丝”的层次,难以向知识应用的中心环节进步,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就会模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可谓难上加难。
1.2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知识转换的难点。
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知识转换的难点一样可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学生的知识转换意识不强,缺少知识转换的能力。
例如,在案例分析中,他们难以深入情景的去体会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好像在听别人的故事。
也造成了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结果,那么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的实践能力就难以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就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差,老师没有经历管学生能不能学习知识的应用,能不能将知识转换成能力,因此导致了案例教学中知识转换不足。
导致在案例教学中知识的转换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可以说每一个工商管理案例都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代表,单从中提炼出“专业”来讲授,就会破坏案例发生的情景,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商务活动中知识的应用技巧,亦不能很好的积累商务管理的实践经验,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是“纸上谈兵”,知识若不能转换成能力,那么知识的学习到头来就是无用。
2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知识转换策略。
2.1创新案例教学,重视知识的转换。
市场营销可谓难上加难,因此传统的营销方式可谓已经“黔驴技穷”,但社会实践中还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挖掘这些案例将其应用到课堂上,也可结合一些营销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商业活动中决定成败的时代因素。
一方面,新的案例结合失败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新鲜感,使其愿意主动的参与教学,探究知识的应用,例如,在同一种情况下,相同的问题分析思路怎么会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这问题出在哪?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有利于他们将知识转换成能力,促进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新的案例不仅与社会工商活动紧密结合,而且也是老师考虑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教学中,老师会主动的培养学生知识转换的能力,希望学生能够用学习的知识结合案例分析来解释商业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2.2提高学生主动性,注重案例教学当中知识转换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可以从多方面培养,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教学参赛浓厚兴趣,他们自然会主动的参与学习;又如,增强课堂活力,用良好的教学参与启发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等,但不论那一种做法,都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要“以生为本”考虑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积极的引导、启发学生将知识转换成能力。
例如,设计真是的案例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案例中商业活动的知识应用,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应用的技巧,积累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岗位上有更突出的贡献。
2.3应用先进科技,拓展教学边缘领域。
先进科技的应用能够更真实、更客观、更全面的展示案例,且增加了案例的素材,例如多媒体的应用,用多媒体演绎案例,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模拟真实的商务活动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真实的感受到商务活动的每个细节,认真的、科学的把握知识的应用技巧,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这就是知识转换的成功。
又如,互联网的应用,老师在课后发现了好的案例,可通过互联网与学生交流,布置案例教学需查询的资料,使学生向老师一样的认真“备课”,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积极的思考老师的提问,在课堂互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分享,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能力,使工商管理教学中知识转换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3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容纳了丰富的商业管理实践经验、知识应用技巧等,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分组分析案例,不同的组可以针对同一个研究课题研究不一样的案例,这样有效的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使其思考问题更深、更远,对提高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有积极意义,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高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学校能为社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
我国企业要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就必须培养出强大的职业经理队伍,因为没有优秀的企业家,就不可能有优秀的企业。
然而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渴望学习不断更新的互联网知识需求。
工商管理教育的技能还远远不能满足从事一项业务的需要。
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课程不重视对学生各种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毕业生很难满足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金融时报》刊登对全球工商管理课程调查的排名,中国只有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一家入选,排在48位。
而我国内地的商学院没有一所申请排名,这表明我们的商学院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材。
国内编写的教材,从理论观点到案例分析都与国外的教科书如出一辙。
照搬西方管理教育理论和模式培养不出中国的企业家。
哈佛式案例并不能成为中国企业的救世主。
当然,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适应国际上的各种规则,尽快成为国际新体系中的合格一员。
但是,由于我国与外国的社会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我国正处全新经济时期,用传统的经济学已很难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用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更难套用于我国的实际.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管理教育急需一套适应我国文化背景和当前特殊历史时期的管理理念的教科书。
(二)系院式专家理论教学方法急需改进。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要靠长期实践练就的一种功夫。
系院式专家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企业家。
管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管理人才的高级职业教育,与培养“医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一样,它应该是培养职业企业家的。
仅仅靠专家理论教学的方法是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
学生既要从书本上学,也要从实践中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更为重要。
目前我国多数工商管理教育方式上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着传授知识多,启发智慧少;课堂教学多,课外环节少;研究学术多,分享经验少;理论分析多,联系实际少;继承引进多,开拓创新少;关注教学多,提供服务少等现象。
(三)合格的师资紧缺。
南京大学商学院赵署明院长认为工商管理教育教师不仅理论知识要过硬,而且实践经验也很重要。
在国外,很多教师都兼任公司的“咨询顾问”,对公司的运作情况十分了解。
另外他们很鼓励师生到企业去做访问,去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而我国许多从事工商管理教育的教师却从未参加过企业运作的实践。
(四)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尚需提高。
工商管理教育教学要走国际化的道路近年来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而走国际化道路首先得解决的是外语问题。
用国际上认可的定量研究方法要以高水平的英语为基础。
目前,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还不能达到要求,差距明显,尚须学习。
(五)案例教学有待提高在工商管理教育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有很重的分量。
但是目前国内的工商管理教育教学中大多用的是国外的案例,我们自己的案例很少,特别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案例少之又少。
教师们不写案例,就不会对企业做详细的调研,讲起案例来自然也就不会深入、生动。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十二
摘要: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着,经济也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企业工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当下的市场竞争压力异常大,我国为了立足于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就必须大力支持发展企业,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可以用长远的目光去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在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转型。同时企业要重视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基础。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这些弊端,从而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工商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运营的组织者和计划者,是控制企业运营的依据,在企业运营的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下飞速发展,就必须对工商管理进行调控。然而,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工商管理在工作方面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企业的运营无法正常进行,而且市场上不公平的竞争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面对这样的局面,企业必须加大对工商管理的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故本文就工商管理在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寻改进的策略,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工商管理属于行政管理的一种,是一种可以计划、组织、领导和指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能。在企业之中,工商管理占其主导地位,它对企业的发展起鞭策的作用,同时工商管理组织不但会加强对企业不好行为的监管力度,而且会提高企业的支持度,帮助企业发展进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优秀的人才、精湛的技术和充裕的资金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元素,企业的工商管理正是对这些元素起全面制约和管理的作用,还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做到了物尽其用,也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市场又为企业的进行活动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环境,实现合作共赢。然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有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传播和企业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同时也缺乏了明确的社会责任,使得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有不少行为违背了国家律法,走上了不归路。
在企业实行转型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的落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工商管理体制的落后,企业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还未建立,进而导致企业的`众多工作不能有序的开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进度,同时,企业在工商管理的方面执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只是盲目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先进管理方法,在运用时不懂得变通创新,不利于企业的有效管理。
(三)企业经营模式的落后。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较为传统的经营模式,不能与市场的发展情况相结合,同时这种经营模式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状况,只会阻碍企业发展。此外,企业内部不能齐心协力,而是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如生产部门只负责自己的产品生产,不注重质的保证,又不能与市场部门很好的沟通,导致许多产品堆积,使企业在投资大量资金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而且企业的市场部门若不能掌握市场的真实情况,会让产品的销量降低,造成企业经济亏损。
如果缺乏明确的企业工商管理目标,直接损害的就是企业的利益,所以在工商管理之中,企业要有着明确的工商管理的目标,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方案和战略性计划,从而使得工商管理的工作有序进行,此外,企业的领导者要认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要规范工商管理的制度,严格管理工作人员,共同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国家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工作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要想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就不得不完善与工商管理相关的一系列管理体制。第一步,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发展意识,有着向前冲的勇气。第二步,要制定较为健全的工商管理体制,在体制的规范下将管理工作拉入正轨,帮助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后,企业要严格监督工商管理体制,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就必须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企业工商管理更需要培养管理人才,他们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有效的管理;他们能快速准确的为企业分析利弊,找到最佳的发展路线;同时他们也可以为企业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帮助企业进一步发展。所以企业要重视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四、结束语工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工商管理,只有把工商管理的工作做好,做大,企业的业绩才会蒸蒸日上,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会提高,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提升,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我国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十三
在这样的条件下,顾客自我服务和出口处统一付款的超市也就应运而生。随着超市的发展,连锁超市作为零售业超市经营的一种先进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整体上来说,连锁超市是我国零售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零售业整个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零售业连锁超市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是不可否认,我国零售业连锁超市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外零售业连锁超市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对外内外零售业连锁超市发展的对比研究,从中发现我国零售业连锁超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的差距,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其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更好的分析比较中外零售业连锁超市,我们首先应当对连锁超市有关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这也是进一步探讨问题的基础。
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目前连锁超市是我国零售业中的生力军。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食品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链条逐步形成,食品超市中生鲜食品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加,并达到规范化的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大型综合超市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部分食品超市也将会发展成大型综合超市,这一业态将会成为中国零售业中的主导业态。
超市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低价带来的薄利多销。低价最主要是靠大批量采购和大量销售的规模化取得的,这种规模化是单体超市难以达到的,因此应运而生的就是连锁经营。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超市都采用连锁经营和中国的连锁店是由超市所首创的原因。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十四
摘要:带来了工商管理的策略分析论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设计论文有所帮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商管理机关在优化组织结构,夯实基层基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形势来看,我国工商管理工作仍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工商管理发挥越来越大的功能与作用,在客观上要求拓宽其管理范围,加强其薄弱环节,实现职能到位。不仅要管好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
而且要监督宏观调控指导计划的实现,不仅要管理个体,私营经济,而且要管好公有制经济,维护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秩序。而目前工商管理体制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把已经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人为地分割成条条、块块,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兵把关,不利于形成管理的合力。
3、缺乏强有力的工商管理执法力度。
在履行工商职责时,工商管理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切实履行工商行政执法职能,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谋划工作思路的主要依据和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然而,现实中,在现代社会日趋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工商管理部门并不能应对自如,其执法手段有被一味弱化之嫌。一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行政处罚权与行政强制执行权相分离,工商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权力,从而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削弱。
二是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受地方保护主义干预严重。地方政府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是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私自决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经政府允许,一律不得对企业进行检查和实施处罚,从而加大了工商管理人员的执法难度。
工商管理内部管理问题的主要问题:一是工商管理部门摊子大,职能部门多,国家投入的资产相形较多,有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设立不全或根本没有,从而导致在资产使用效率方面体现出了使用率较低的现象,国有资产出现比较严重的流失。二是工商管理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职能,但目前,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不够健全,使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难以开展,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效果。
只有针对性的将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才能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工商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可以从加强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完善工商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将不再是单一的地域与国家的市场,而是含有越来越丰富的经济元素的市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不得不努力完善工商管理制度,使其充分发挥工商管理机构的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工商管理制度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加强工商管理体制的统一性,而其所具有的效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另外,还应该在全社会数量工商管理机构的威信,提高管理水平,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
2.2建立实事求是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服务。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而言,工商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原有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已经不复存在,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相应的责任也就更大。
随着各种市场主体的增加,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立法也会相应增加,而且随着我国愈加频繁的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使得工商管理部门也必须与国外有关部门和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为了能够良好的解决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而更好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我国应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等为重点,加强制定单项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解决掉新旧法规自相矛盾、执法依据不统一的问题,解决工商行政基本法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同时,注意加强法制宣传和学习培训,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执法职权。
3.2调整内部职能机构,明晰职能关系。
目前工商管理各业务部门职能交叉,分散管理、分头执法的现象较为突出,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市场监管执法力度。
因此,根据工商管理机关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需要,对全部工商管理业务职能进行“三分”,即:一为行政许可及审批行为;二为行政监督及处罚行为;三为行政督察行为。
从而使内部业务职能有效的整合,可以避免现有机构设置存在的既互不相干又互相重叠、内耗大于合力的局面,加强工商管理执法力度。
3.3加强对监管的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政执法行为。国家要把依法行政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同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工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4、建设工商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工商管理内部控制。
工商管理应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对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财务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同时,省级财政根据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业务支出范围,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办案经费、装备经费及基础设施经费等实行统一核拨。
工商管理财务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分别设专人管理账目、物资,配套完善出入库手续,达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另一方面,要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应向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汇报,使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得以真正发挥。并定期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促进监督服务职责的完善和加强。
在市场经济中,工商管理是维护经济秩序的高效职能管理部门,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整合各管理职能,打造更好的工商管理平台,努力争取管理的最优化,使市场资源公平化,促进市场持续稳定的多元化发展。
总结:工商管理的策略分析论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撰写文章有帮助,更多精彩论文尽在!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十五
现在企业正在进入“同质竞争”的时代。市场正面临着各家产品质量、价格相当这样一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做足市场功夫,在营销组合各要素上不断变化已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产品从出厂到进入终端用户,这个过程有着极其复杂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毫无疑问,生产厂商总是希望在消费市场上获得最大的销售成绩而付出最小成本。营销渠道正是联结生产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因此,如何构筑、组织渠道系统,如何使商品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适宜的方式进入终端用户,在市场竞争的今天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本文首先概述了营销渠道的相关概念,然后对企业营销渠道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企业营销渠道设计的程序主要包括分析当前的环境和面临的挑战、制定近期的渠道对策、设计“理想”的渠道系统、限制条件分析、选定渠道战略方案五个步骤。接下来对tcl公司手机营销渠道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探讨了企业营销渠道决策应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多层次渠道向扁平渠道转变、交易型关系向伙伴型关系转变、企业营销渠道的重心下沉以及企业营销渠道的激励问题等。
……。
【提纲】:
一、营销渠道的相关概念。
(一)营销渠道的定义。
营销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企业向用户或消费者转移所经过的路线。
(二)营销渠道结构的分类。
渠道的结构主要包括三大要素,渠道的层级结构(长度)、宽度结构、类型结构(广度)。
(三)营销渠道的功能。
渠道在产品营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为企业执行了产品的流通工作,把商品从制造商送达消费者,它弥补了产品、服务和使用者之间的缺口。其功能通常包括销售、购买、运输、储存、融资、标准化、风险承担和市场信息处理。
二、企业营销渠道开通战略的设计研究。
(一)企业渠道开通战略的影响因素。
影响渠道开通战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产品特性、市场特性、企业实力、分销商的实力、消费者的选择、环境变化等。
(二)企业渠道开通战略设计的程序。
该程序主要包括分析当前的环境和面临的挑战、制定近期的渠道对策、设计“理想”的渠道系统、限制条件与鸿沟分析、选定渠道战略方案。
(三)企业营销渠道成员的选择。
企业选择渠道成员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获得潜在渠道成员名单,了解评估潜在渠道成员,谈判并确认渠道成员。
三、tcl公司手机营销渠道策略的分析。
(一)tcl公司手机营销渠道的目标。
(二)tcl公司手机营销渠道的设计与选择。
(三)tcl公司手机营销渠道成员的选择和管理。
(四)tcl公司手机营销渠道的评价。
四、企业营销渠道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一)多层次渠道向扁平渠道转变。
(二)交易型关系向伙伴型关系转变。
(三)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变。
【正文】:
在今天的市场上,由于同行业企业的相互模仿,产品、价格、促销都趋于同质化,可以说都已发挥到了极至,变得没有竞争优势了。在此情况下,具有长期决策特点的渠道竞争就成为各企业营销竞争的焦点和核心。渠道战略是一个长期战略,必须借以时日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分销体系。因此,渠道战略具有隐蔽性,从建立初期至最后显山露水,很难被竞争对手觉察。所以分销可以提供更多更持续的优势。正因为由于产品、价格、促销越来越同质化,近年来,企业对营销渠道的争夺更是不遗余力。营销渠道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可以使产品更广泛、更快捷地转移到用户手中。营销渠道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领先,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市场营销渠道能力。本文主要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营销渠道的含义和作用。
(一)营销渠道的含义。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注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在实践、地点、数量、品种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通过一定的市场营销渠道才能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当的价格供应给消费者,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
营销渠道也称为销售通路、营销渠道或营销网络。是现代企业营销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一般而言,营销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企业向用户或消费者转移所经过的路线。(注2)营销渠道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接触到目标市场,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通过三种营销渠道。一是通过信息传播发送信息,从买主那里获取信息。二是营销商通过营销渠道向购买者和使用者展现、传递有形的产品或服务。三是营销商可通过营销渠道与潜在的用户打交道。
营销渠道可以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直接营销渠道是指在营销渠道中不包含分销商,所有的营销职能都是由制造商或服务企业独自来承担,又被称为直销。间接营销渠道包含一种或数种中间商,由中间商和制造商或服务企业共同分担营销职责。与直销相比,能提高营销效率,降低营销成本,排挤竞争对手,降低风险。
(二)营销渠道结构的分类。
营销渠道的结构会随着商品的特点、渠道成员的多少、渠道的长短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渠道的结构主要包括三大要素,渠道的长度结构、宽度结构、广度结构。
1、渠道的长度结构。
渠道的长度是指渠道层级的数量,即产品在渠道的流通过程中要经过多少层级的分销,有多少层次的中间商参与销售的全过程,可以分为零级渠道、一级渠道、二级渠道、三级渠道。
2、渠道的宽度结构。
4、渠道的广度结构。
渠道的广度是指采用几条不同的渠道类型,即产品在分销过程中,根据市场密度不同而设置直营制或不同层次的分销制;根据渠道末端零售商的购买数量,采取不同的渠道环节送达,如对大客户通过直销方式,而小客户能过不同二批发环节等的方式。
(三)营销渠道的作用。
渠道在产品营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为企业执行了产品的流通工作,把商品从制造商送达消费者,它弥补了产品、服务和使用者之间的缺口。具体而言,营销渠道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整理与分类。由于制造商只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而每一类产品的生产数量很大,但是消费者则需要多种多样的产品,而每一类又不需要太多,这就导致了企业的生产状况与消费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但是通过发挥渠道分销商对产品的整理与分类作用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
2、产品分销。
制造商通过分销商对其产品进行销售,往往可以接触到成千上万的最终消费者,这就使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都减少了时间和经济上的耗费。同时,渠道的广泛分销也使得大批量运输成为可能。由于销售成本的降低,企业能将其产品在更多的市场上销售,而这增加的销售完全是因为大批量运输而引导起的成本降低,可能使企业及渠道盈利。
3、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在产品的流通过程中,渠道成员发现,收集重要的信息,并将它们反馈给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对于制造商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来源。
4、渠道的资金流动作用。
渠道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实现了资金在渠道中的流动。它使制造商在资金上的压力大大缓解,协助制造商完成产品的全部营销过程。
二、企业营销渠道的设计。
(一)影响企业营销渠道设计的因素。
影响渠道开通战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产品特性、市场特性、企业实力、环境变化等。
1、产品特性因素。
产品特性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性与售后服务、产品数量、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等内容。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或需要在售后经常进行服务与保养的产品,宜采用短渠道;对生产数量较大的产品,宜采用环节较少,密集性的间接渠道;产品处在生产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渠道结构是各不相同的。如在成长期,需要开拓渠道,发展多元化;而在成熟期的末期,则要压缩渠道。
2、市场特性因素。
市场特性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的地区性、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产品的季节性、进货量大小等内容。目标市场聚集的地区,渠道可适当短些。一般地区的通路则采用传统性的渠道形式,即经过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行销售;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如最易接受的价格,购买地点的偏好,对服务的要求等,都直接影响渠道的设计;具有季节性的产品宜采用较短的渠道。如果要充分发挥分销商的作用,在销售季节来临之前铺货,则渠道需较长竞争性产品同类产品一般宜采用相同的渠道形式,以迅速占领市场;如果一次的进货量较大,可以考虑直接供货,则渠道较短;而一次进货量较少,就要多次批售,则渠道会较长。但应视产品的具体特性而定。
3、企业实力因素。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十六
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其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大学4年学习成果的重要检验。但近年来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作为工商类教师,应认真思考工商类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良措施,有效发挥毕业论文的作用。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不含目录外)包括工商管理(110201)、市场营销(110202)、会计学(110203)、财务管理(110204)、人力资源管理(110205)、旅游管理(110206)。工商类本科毕业论文与其他类型的论文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选题的角度,工商类本科主要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应用性;二是从研究的方法上来看,工商类研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与自然科学相比,论文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的内容相对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工商类论文比较简单的错觉,学生临时拼凑现象比较严重,论文质量难以保证。
全面质量管理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其含义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也得到了质量管理界广泛共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一个热点,并逐步从工商企业扩展到教育行业。tqm体现了现代质量管理的精华思想,其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对高校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为"三全"和"一多"。"三全"即全过程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一多"体现在管理方法的多样化。学校的教学质量如同企业的产品质量一样,也需要以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及多样化的质量管理作保证。在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全方位"是指与毕业论文有关的部门(学校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等)以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教学质量,并用多种方法和保障措施进行全面管理。"全员"是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通过全员动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而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全过程"是指从毕业论文选题、教师下任务书、学生做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撰写论文到论文答辩、论文归档的全过程控制。此外,还应当注意丰富质量管理手段,实现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的多样化。
本文主要采用了网上问卷投放和实地采访填写问卷的形式,对与工作有关的学生及教师进行取样研究。取样的对象是20xx级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和相关的教师。具体专业涉及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48份,回收率95.4%,剔除无效问卷22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1%。对于调查结果采用可靠性分析、效度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以下相关问题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学生在思想和态度上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教师对论文指导投入不够,把关不严、论文选题偏空泛,难以深入、论文写作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够充实,工作量不足、论文意识薄弱,写作功底较差、管理制度松散。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环境来说,由于就业压力,许多高校都是将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和第八学期之前,而这段时间恰恰是学生就业和备考研究生的高峰时期,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工作上,而毕业论文只是次要问题,学校教务部门和指导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就业率在论文质量把关上也形成了宽容处理的惯例。但是根本的还是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主体方面的原因以及制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构建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1、专业课程教学环节。
(1)在专业课程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必须改革"一言堂"的做法,改革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以及其他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2)从专业课程教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强化意识,应从专业课程教学开始。在运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必然主动检索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并在这种检索查阅中学习专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发现更多的问题。
(3)适当增加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写作课程。应当在三年级或四年级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开设专业论文写作课程,课时不必多,可以采取讲座的形式,介绍常用的论文写作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
2、实践教学环节。
(1)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师应当鼓励学生撰写调研报告、结合实习单位需要写作策划书、论证报告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素质和能力。
(2)强化学年论文、实践报告等相关训练环节。在课程论文的基础上,应要求三年级的学生撰写学年论文。学年论文在专业性、理论性、综合性和篇幅的要求上应当明显高于课程论文。这个环节的管理应当参照毕业论文,从导师指导、论文评价到学分计算都应当从严要求。
3、学校保障体系。
(1)制度保障。学校应该增强保证制度。学校和学院应利用各种校企合作的机会,为毕业生进入企业实践和实习搭建平台,切实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和过程。
(2)条件保障。条件保障体系是毕业论文进行的物质基础,是毕业论文开展的载体,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主要有实验室、实验材料、图书资料、计算机上机及其他条件的使用及管理规定等。
(二)实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办法。
1、教务处方面。作为学校主要的教学职能部门教务处应负责全校毕业论文的宏观管理工作及相关教学研究和改革;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规范化要求,制定有关毕业论文安排、检查、评优等方面的管理文件。
2、学院方面。学院要起到承上启下、组织落实的作用。学院负责全过程管理,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并根据学院自身情况,拟订本院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向各教研室布置毕业论文工作任务,定期检查各教研室工作进度和质量。
3、教研室方面。教研室负责学生毕业论文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做好学生选题和指导老师的选择工作,按学校文件指导毕业论文,安排答辩,做好论文评阅、成绩评定工作。
4、教师方面。首先,能否正确的选题是毕业论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一环。其次,加强质量过程控制。最后,每周还应该安排一到两次的小组讨论和汇报会。
5、学生方面。学生应端正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增强毕业论文的自主思考性和创新性。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十七
四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
工商管理论文大全(18篇)篇十八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程度逐渐加深。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规划,将多样化的元素融入到企业工商管理内容体系中去,有利于企业现代化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明确。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是企业营业动作的活动计划,对于企业的人才配置、资源利用等有重要指导作用。
认清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并树立正确的改革方向,才能让企业快速实现自身发展目标。
关键词: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企业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做好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专业,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逐渐规范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让企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解决限制企业发展的问题,使企业的发展道路更加顺畅。
(一)企业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目前来看,有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掌握全面的工商管理知识,也没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思想,直接导致了企业发展速度缓慢问题的出现。
要有长远的发展,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工商管理方面做出长远的规划,给企业绘制一个未来发展的篮图。
但在实际的工商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只利用理论知识制定企业发展计划,利用陈旧的方法去激励员工,这样的工商管理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大多数企业具有一样的工商管理模式,一味模仿成功企业的工商管理方式,会让企业发展失去自主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企业品牌打造强度不足。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国内经济交流的增多,使跨区域合作成为企业拓展自身市场的一种方法。
跨区域合作的增多,给企业的约束力、管理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更多问题,像企业管理方式问题、产品结构问题,还要思考企业的品牌打造问题。
我国的多数企业一直停滞于重利润的初级发展阶段,没有重视企业品牌打造问题,影响了企业国内外竞争力的提高。
利润,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
然而,一味去追求利润,反而会影响企业自身价值的实现。
市场环境的变化,给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是远远不够的,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就需要利用良好的手段去动作企业,配置各类资源。
不能按照科学的规范与制度去指导企业的各项工作,忽视企业文化,自然会影响企业工商管理的效果。
明确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改革方向,改变传统的工商管理工作模式,才能让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给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一)提高知识管理。
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将专业、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知识应用于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中,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企业管理者要自己了解且认可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
只有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与工商管理工作,才能让企业的向心力大大提高,促进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形成企业工商管理意识,有参与企业管理的责任感,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重视知识在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营造学习型与应用型的企业氛围,才能让工商管理工作的作用更加明显。
(二)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
工作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是企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促进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才能换来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工商管理过程中,优化企业产品生产的方式,对企业的营销模式进行科学改革,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当前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不足,横向明确每一个部分的生产运营责任与义务,纵向建立起每一个层次的密切联系,确定企业管理的层次。
削减那些复杂且无用的部门,建立网状的管理结构,使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相互制约。
(三)追求企业发展价值的多样化。
对于一个现代化企业业说,经济利益并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
打造企业品牌,利用企业品牌建立产品体系,向外推出系列化的产品,不仅能够宣传企业的文化,还能让企业在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同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能够营利实现运行目标,还能对社会负责。
做好工商管理工作,要将企业品牌的打造纳入到工商管理工作内容体系当中。
工商管理工作者要对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分析,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找到企业品牌打造的各类元素,构建一个属于企业的个性化模式。
企业有更为丰富的价值追求,才能拓展自身发展的途径,掌握更多主动性生机。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就要提高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打造企业品牌,加大企业的社会影响,需要大量工商管理人才的支持。
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直接受到企业工作人员专业性的影响。
重视工商管理工作,明确发展的方向,才能让企业的日常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睿.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4,10:73.
[2]耿毅.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j].中外企业家,2016,08: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