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的精选是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品的筛选和整理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获奖范本,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一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本节课,主要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在备这节课时,结合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知识经验。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生理解起来,并且能够很好的建立起面积空间观念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记得我在试教的过程中,将新课的导入部分也做了精心的设计。以我校运动会为切入点,出示三张运动会上同学比赛的长方形照片,通过比较三张照片面积的大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我感到“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点,对于本节课教学实在太重要了。在新课教学中,我们感到班级中,中下等学生对于面积、周长;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出现知识上的混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节课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遗忘规律的特点,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狠心将创设的情境删掉,换上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复习旧知最为导入新课的基本环节,这种设计可能在现在新课标倡导的课堂教学中很少再看到复习旧知的环节了,但是我觉得教学始终是要为学生服务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虽然这样的设计让听课者少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对学生学习新知意义还是深远的,扫清了知识障碍,为顺利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第二,引导学生参与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更不是一个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这些知识的意义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很显然,这个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不可能由别人来完成的,它必须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根据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猜想和探究活动。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我分为三个层次:
1、猜想;让学生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关系。
2、验证:
(1)明确目的:我们验证什么?
(2)明确方法:怎么验证?
(3)明确要求:合理分工。
(4)实践活动:合作探索。
通过同桌合作,用多种方法验证上面的猜想。进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创造过程却是鲜活的、生动而有趣的。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现了《标准》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第三,搞好课堂训练,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素质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环节。所谓“有效”是指通过老师在一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我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从多种角度训练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二
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前几册直观认识角、线段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认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理解掌握周长的计算。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小组一起讨论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为后面学习周长公式的变式运用及拓展和四五年级的长、正方形的面积等的学习作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从心理特征和族状况来说,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未来世界充满着更多的猜想和探索欲望。他们的年龄特点主要还是以直观教学为主,通过动手实践测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丰富学生的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课的.设计就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手段,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测量、讨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三
人教版教科书第85页例题4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1、2、3题。
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多媒体课件、教具。
3、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一)探究长方形周长。
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
2、可以怎样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需要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
3、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长方形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测量完了请你在学习单上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二)探究正方形的周长。
1、我们需要测量正方形几条边的长度?
2、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正方形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测量完了请你在学习单上算一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算完后同桌间交流计算周长的方法。
(一)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生汇报交流大致以下三种。
生1:6+4+6+4=20(厘米)。
师:你能说说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生1:我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的加起来,就得到了它的周长。
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
生2:6×2+4×2=20厘米。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请你说一说。
生2: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
生3:(6+4)×2=20(厘米)。
师:6+4算的是什么?为什么又乘2?
生3:6+4表示长加宽的和,表示周长的一半。要求长方形的周长所以要乘2。
让生多说说并理解6+4表示先算一条长加一条宽表示周长的一半。(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
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1)5+5+5+5=20(厘米),把正方形四条边全部加起来得到它的周长。
(2)5×4=20(厘米),每条边都相等,有4条这样的边。
师:现在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允许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
(允许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师:现在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生共同小结: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各种方法中不管怎样列算式,求出的都是围成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的和,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师: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第二种最简单更好计算)。
小结并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
师: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1、完成数学书85页做一做。
2、课本第88页第9题。
作业:课本第87页练习十七,第1题—第3题。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四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三年级数学上册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且又有自己的创新,将龟兔赛跑引入本节课中,让学生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问题“谁跑的路程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做到了问题导学,引起学生的思考。
设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通过测量出每个边的长度,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周长的方法。通过学生列出的不同计算方法,引导每个算式中不同的数代表不同的含义,最后得出最简单的一个作为周长的计算公式。
概括出本节课的新知后,首先解决了本节课一开始的龟兔赛跑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并练习用公式计算。又采取了不同形式巩固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判断中有易错点和难点,突出了本节课中的重点内容。最后又以计算拼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的周长提高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周长的本质和计算周长的方法,并且强调了重合的边。
长方形周长公式中小括号的作用,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倍数关系,单位的统一,拼接方法和周长不能相加的原因等等,几个突出的重点都做到详细讲解和强调,提高学生的认识意识。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对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释不够透彻,它是两组领边的和或者是两组长和宽,这一点王老师做到了很好强调和摆图。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比较可以举一些实际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周长的大小和不确定性,增强学生生活感受意识。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五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一些初步了解基础上,进行更深一层次的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名称,为下一节学习周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带着这些思考,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在操作中探索新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升华。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并提出自己的猜想后,启发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工具,用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方法验证猜想,让每一个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操作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点,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里、班级里进行交流、讨论,真正地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在练习中巩固新知,体现知识的学以致用。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练习,能将所获知识逐步内化,形成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日积月累就能逐步稳定、转化,形成智能。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等性格。所以,安排好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堂课上我设计了“围一围”、“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估一估”“画一画”的分层练习,从围长方形、正方形到拼长方形、正方形,再到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最后自己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六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具和学具准备:
1、教具:正方形手帕、四边形纸、三角板、直尺、剪刀、英语卡片。
2、学具:四边形纸若干张、报告每4人一张、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1、whatsthi这本书的面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你知道长方形用英语来说是怎么说的吗?(教师出示卡片:rectangle,领学生齐读)我们用手来摸一摸,发现是平平的。whatsthi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rectangle)。
2、幻灯出示长方形,这是___?(引答)。
3、whatsthi这块手帕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正方形你知道用英语怎么说吗?(教师出示英语卡片:square,领学生齐读)whatsthi这块橡皮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呢?(square)。
4、幻灯出示正方形,这是_____?(引答)。
5、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上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一)研究什么。
你觉得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可以来研究他们的什么呢?(指名学生说)。
大家想要研究的真是多,但是呢,今天我们暂时只先研究它们的边和角。还有的我们放到以后研究。(左右板书:边、角)。
(二)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今天老师给了你们许多纸,你能找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吗?小朋友自己找,老师也来找,你们找到了拿在手里,举起来给老师看看,老师找到了把它帖在黑板上。
2、小朋友真聪明,都找对了!要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数、量、折、比,量了以后把结果写在你手中的长方形上)。
3、现在四人一组合作,用你需要的工具和刚才我们说的方法找出长方形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找到以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找书本帮忙。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汇报(幻灯出示结果):
(1)(指名说)第一个有几条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数)那小朋友帮我一起来数一数(教师拿张长方形纸演示)果然,长方形有4条边,所以,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2)(指名说)第二个边的特征。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这种具有相对关系的边,我们就叫它们是对边,所以,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边分别相等我们就可以说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大家一起说一遍: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教师板书方法:量)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果然,你量出来的数字可以说明对边相等的。我们再来量一量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边看。(教师演示量)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板书方法:折。)问:你是怎么折的呢?能折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哦,老师明白了,长方形的对边重合,所以相等。我们一起来折一折,我们先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我们摊开来,再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也重合,说明,这两条对边也相等。恩,小朋友真聪明,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很有趣哦!原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
(4)(指名说)第三个有几个角。提问:长方形有4个角,你又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教师演示数)。果然,长方形有4个角。verygood!
(5)(指名说)第四个角的特征。4个角都是直角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学生说,教师板书:比)好,我们来比一比(教师演示)。
6、我们的小朋友真是棒,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有哪些啊?我们一起说,语句说完整。(教师板书)。
7、那长方形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叫什么,你们能分别为它们取一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长,用英语怎么说呢?(教师出示英语卡片:length领读)宽,用英语怎么说呢?(教师出示卡片:width领读)你能用手指指出你长方形的长和宽吗?把长方形纸拿出来,我们一起指一指(教师拿出长方形纸和学生一起指长宽长宽,再幻灯演示长长宽宽)。
8、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的特征吗?
(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2、学生演示。你的手儿真巧,老师告诉大家,他变的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为什么说它是正方形呢?正方形有些什么特征呢?我们还是分小组研究,先把你手中的长方形纸照刚才那位小朋友的方法变成正方形,再用刚才我们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数,量,折,比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得出结果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教师巡视指导)。
3、谁来汇报你们一组的结果?(幻灯出示)提问:你是怎么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的?(你会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吗?怎么折?学生自己折着试试。请学生演示,说出这样折说明哪两条边相等。邻边相等,对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相等)。
4、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边叫什么?(板书:边长)。
5、刚刚我们又研究了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大家一起说。(教师板书)学生再一起读一遍。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2、我们来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的特征?(指名说: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每条边都是一条什么?(线段)我们说,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就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指名学生回答(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4、说明: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接下来,我们要来做一些练习,来考一考大家有没有都掌握了。openyourbooksandturntopage107。(幻灯出示)。
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
你找到了吗?找出来了哪几个?你为什么认为它们都是长方形呢?
老师提醒大家,只有全部符合报告上四条特征的才是长方形。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正方形?
你找到了吗?你找到了哪些?为什么认为这些都是正方形?
老师提醒小朋友,一定要满足报告上有关正方形的所有特征才可以断定它是正方形。
3、举例: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看来,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大家是和他们交上好朋友了!)。
4、判断:
(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是长方形。()。
说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为什么这句话是错的?
(4)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打开书本,翻到105、106页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
1、思考题(幻灯出示):数出图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
2、练习二十三第4题。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七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长方形纸,正方形纸,方格纸,一根线,三角板2副,钉子板,橡皮筋2根,10个小正方形,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认知准备。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相机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纸片)。
学生自由说一说。
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你在家里或其他地方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呢?
二、探索新知。
1.提出猜想。
教师分别板书并作标记。
师:大家都注意到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非常好。但这些只是我们的猜想,还需要进行验证。
2.动手验证。
提问:你准备怎么验证呢?
学生验证并在小组内交流。
(1)验证长方形的特点。
梅花组汇报完引导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
(学生汇报完)引导:刚才大家研究了不同的长方形,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边分别相等。上、下和左、右都是面对面的,还可以说得更准确些,把上、下两条边叫做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叫做另一组对边。那么,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另一组对边也()。
提问:我们验证了长方形边的特点,那大家的猜想可以怎样修改得更简洁一些?
(长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还有什么特点呢?(四个角都是直角)。
玫瑰组汇报完引导其它组进行补充。
谈话:现在你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呢?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
提问:你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请你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同位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
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不但对边相等,而且四条边都相等。
谈话:长方形、正方形每条边都有各自的名称,你想知道吗?请你打开课本第59页,读一读中间部分长方形与正方形图下方的一段文字说明。
阅读后组织交流谈话:谁来说一说长方形与正方形每条边的名称。
学生自由说一说,师根据学生回答在直观图旁相机板书:长宽边长。
(师出示长方形纸片)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指一指长与宽。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小组内的长方形及正方形,指一指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指一指正方形的边长在哪里。
三、实践活动: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制作的材料(钉子板和2根橡皮筋,两副相同的三角尺,10个小正方形,方格纸,10根小棒),每个小朋友从这5种材料中选择一种做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选什么材料,每人尽可能不相同。
学生选择不同的材料开始制作。
2.成果展示。
小组汇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选择什么材料,怎样做的长方形与正方形。
四、拓展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刚刚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唐老鸭考大家:(猜一猜)。
1、我的背后躲着一个正方形,一条边是4厘米,另外三条呢?
2、我的背后躲着一个长方形,一条边长是20厘米,一条边长是16厘米,另外两条呢?
3、我的背后躲着一个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它是什么图形?
(学生折出正方形,展示折法。)。
五、全课总结: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八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本册教材图形与几何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前一课经历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了解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求法的基础上的教学。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好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认识了周长,能够先进行度量,再计算图形周长。学生个性差异大,课堂学习过程中自控力不强,学生排斥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多样的互动环节,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做出选择。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创设情景中,培养严谨求真、刻苦钻研的学科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择法”,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反馈总结。
(一)情境导入(3分钟)。
我以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情境引入,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提出学习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探索新知(2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分析教材的难点,在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过程中,我设计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总结归纳这三个环节。
1.首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得就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一特点,然后利用周长的定义,让学生独立算出小兔子所走的路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长方形周长=长+宽+长+宽。
长方形周长=长×2+宽×2。
长方形周长=(长+宽)×2。
3.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第三种计算公式是最简便的。在此基础上,反问: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是探索正方形周长公式,有了前面探索长方形周长的铺垫,本环节我完全放手给学生。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所以学生很容易得出:
(三)实践应用(15分钟)。
(四)反馈总结(2分钟)。
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对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能够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九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58~60页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61~62页教学周长的含义;第63~65页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66~69页是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首先是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教材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指出一些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教材希望学生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因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内容、线索,并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学生拿几张(注意:不是一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折、量、比,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第58页的几张照片,起启发和鼓励学生操作的作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对几个图形的操作后发现的,是在交流中呈现的。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无序、不系统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交流时经历无序有序零散完整的过程,两个小卡通的对话是众多学生的发现经过整理后的概括。在学生分别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后,教材要求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的地方吗?引导他们比较这两种图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角并且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并且对边相等。教材组织学生进行比较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巩固对图形特点的初步认识,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只要求学生知道这两种图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还不讲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想想做做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设计安排。第1题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曾经在钉子板上围过这两种图形,那时他们是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认识围的,现在再次围这些图形,要紧扣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思考和操作。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围成的图形有什么特点。第3题把一张长方形纸按照图示的方法折、剪,并问学生剪出的是正方形吗?为什么?要求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以及折、剪的过程作出解释。这道题再次让学生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4题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大正方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特点。其中用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答案是开放的,各有两种不同拼法,有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也是本节教材的知识。第59页先告诉学生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然后在想想做做中练习。第5、6题再现了什么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什么是正方形的边长,并结合度量和估计突出长、宽与边长都是线段的长度。第7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通过画图形并说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长、宽与边长等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这部分学习内容的认知结构。
2联系实际事例教学周长的含义,初步建立周长概念。
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教材中没有出现抽象的周长定义,只要求学生联系实物与图形理解周长的含义,能通过自己的操作表达对图形周长的理解。
第61页例题,先出现一个儿童游泳池,池的上口一圈边线用粗黑线表示,教材通过卡通说出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这句话里的池口黑色边线的长直观形象地描述了周长的属性图形一周的长度。例题中又画了一双手在用绳子沿树叶的边围一圈,并把绳子拉直放到直尺上量长度,其中前一幅图突出一周,后一幅图突出周长是长度。再次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同时还让他们看到可以拉曲成直,便于度量周长。
试一试引导学生继续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和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认知迁移,以对物体表面周长的认识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学生在说、量、算等活动中,理解平面图形一周所有边的长度的总和是图形的周长,这里面既有周长的概念,又有计算周长的基本方法,两者有机融合成一体。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周长,什么是四边形的周长,明确这些图形一周的长是它们的周长。然后要学生说说怎样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可以用细线沿图形的边围一圈,拉直了量一量;也可以分别量出图形各条边的长,再相加。
想想做做第1~3题起巩固周长概念的作用,其中第2题通过描出各个图形的边线,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的长度总和。第4、5题测量或计算图形的周长,第4题特意在各个平面图形中设计了长度相同的边,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各图形的周长,为以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础。第6题引导学生把对周长的认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是一道实践活动题。
3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第63页例题计算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篮球场的形状是长方形,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是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鼓励学生想想算算,希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可能根据周长的含义,采用把各条边的长度连加的方法求得周长。有些学生可能联系长方形的特点,或者先分别算出两条长的和与两条宽的和,再相加得到周长;或者先算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教材要求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所以求长方形周长暂时应分步列式计算。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它的周长就是求什么,为寻找算法确定方向。第二,在交流算法时首先要抓住是怎样求各条边长度总和的,其次才是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因为各种算法的式子虽然不同,但本意是一致的,都是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列出来的。差异在于有没有利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个特征。第三,能想到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这种方法的学生不会多,对这种算法的讲评要多一些,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这种方法。
教材第64页试一试通过求手帕的周长这个实际问题,继续让学生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预计学生不会有困难。无论是长方形周长还是正方形周长,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计算公式,主要原因是鼓励学生探索、尊重学生的创造,逐步从算法多样到算法同一。至于计算公式,在以后的教材中会适时总结的。
想想做做共六道题,第1~3题以巩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方法为主要目的,学生或是利用题中给出的长、宽或边长的数据求周长,或是先量出长、宽与边长的长度后再算周长。第4、5题解决与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题使学生明白,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不仅仅是数学中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第6题是答案开放的题,能使学生看到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不相等的。
练习六是全单元的整理与综合,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等各个内容。练习设计避免过多的纯计算训练,注重周长的实际应用、估计图形的周长以及图形的拼合变化。第7题在方格纸上设计周长20米的花圃,教材举了一个长方形为例,学生的设计不要局限于长方形。什么形状的图形、画在方格纸的什么位置上都可以,只要图形是封闭的、周长是20米都是正确的设计。
4实践活动富有基础性、操作性、开放性和合作性。
《周长是多少》这次实践活动的五个内容都是围绕周长的含义与计算设计的,这些内容中既有长方形、正方形,又不局限于这两种图形。分别让学生围、搭、拼、量、算、估,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对平面图形周长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用线围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小棒搭、用小正方形拼自己想的图形,方法和答案都是开放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效益。量一量要求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教材通过你量了哪几条边?是怎样算的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简单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实践活动中的各个内容都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要求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集思广益,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从而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互补。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
教学内容:
p58-p6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发展空间思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发现、总结、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流程:
1.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能看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教室里就有许多这样的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再适时抽象出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
2.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的特征。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初步感知:摆一摆。
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探究特征。
学生分小组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根据摆长方形的过程及用直尺量、把长方形纸对折等活动说明对边相等。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说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汇报交流。
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说验证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长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宽。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利用学习长方形的方法,自己去探究正方形有哪些特征。
正方形有哪些特征?正方形有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拓展。
(1)用6个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小正方形拼一个大正方形。
在学生寻找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既可以在教室内找,也可以在挂图中找,先找正方形,再找长方形。在学生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角和边有什么特点,多指名说说。
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折、量、比等实践活动来验证长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直角,两组对边相等的特点。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有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一
一、填空。
1.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周长是()厘米。
2.小明在200米操场上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米。
3.把一根长16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可能是()分米,宽可能是()分米。长方形的长也可能是()分米,宽是()分米。不管怎样围,长方形的周长总是等于()分米。
二、判断。
(2)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样,四条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周长是6+42=20米。()。
解决实际问题:
(2)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6米,宽14米,小胖绕着它跑了3圈,一共跑了几米?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二
一、口算。
7600-600=。
903=。
1000-500=。
5004=。
96-77=。
484=。
60-21=。
35+47=。
123=。
73-56=。
200+9000=。
500+700=。
二、填空。
1、单位换算。
1分米=()毫米。
70分米=()米。
32米=()厘米。
11千克=()克。
2、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有()个角,都是(),通常把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短的边叫做()。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
3、一块长方形玻璃长是10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4、一根绳子长4米,正好绕桌子一圈,桌子的周长是()米。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米,它的边长是()米。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8厘米,宽比长少11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7、用3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
三、判断。
1、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只能剪一个正方形。()。
2、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
4、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5、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减少3分米,宽增加3分米,他的周长不变。()。
四、选择。
1、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拼法。
a、2。
b、3。
c、4。
2、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边长的2倍,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的()倍。
a、2。
b、4。
c、8。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三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长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本课时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后进行的,学生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经历“实验——猜想——验证”学习过程,推导和归纳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大胆猜测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议一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1、学生猜出三种可能。
2、通过议一议,能说出:摆、拼、叠等方法。
3、学生会用说出“摆”的方法,部分学生可能找不出方法,应该有学生想到用“量”“算”的方法。
1、通过猜想,理解“面积”的“大小”
2、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办法。
3、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设置生活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师巡视,
2、它们的长、宽和面积各是多少?填在下表里。
(表略)。
展示小组学习情况。
3、从表中你发现什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4、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1、学习小组操作。
有些小组有只摆一、两个长方形的可能。
2、完成表格。
3、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与宽有关,并能猜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与宽的乘积。
通过小组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
1、初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与宽的关系。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主探究、观察分析的能力。
3、掌握一定学习数学方法。
学习例1。
例1,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想的?
3、议一议: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4、试一试:求下面各长方形的面积,说一说你是是怎样想的?
1、学生能正确用摆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
2、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展示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
3、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5、尝试练习的正确率相对较高。
学生通过摆、说、议、练,
1、进一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总结、归纳法计算方法。
3、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请你快速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出示没有数据的长方形)。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算不出来?
2、猜一猜:如果它的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小可能是多少?
3、如果宽是4厘米,长分别中8、7、6、5厘米时,面积分别是多少?
3、出示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
1、学生的思维可能受阻,通过学习小组长讨论会找到解决办法。
2、能通过学习分析、类比方法推导、归纳出正方形的计算公式。
设置挑战性的问题。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本策略。
2、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一个长方形菜园,长是12米,宽比长短2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是多少?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要求认真作答,相比之下,直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可能完成得更好!
检查学生应用知道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与策略。
1、一块面积是16平方米的土地,在你的眼中,它是什么形状的?
2、猜一猜,量一量:
我们的教室的面积是多少?
3、实践应用题。
量一量,算一算:你的房间的面积是多少?你家住房总面积约是多少?
4、全课总结、质疑。
1、学生的空间想象得到训练,思维得到拓展。
2、学生的猜测结果与实际会产生差距。
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收获比较大,知识得到落实,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体验,数学思维得到培养,并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注重学生的实践。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四
1、 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
计算和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请看大屏幕。
1、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数得这样快?你是怎么数的?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图形或物体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新方法。(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实验,猜想
学生反馈:利用面积计、长乘宽……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呢?
(一)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
b、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c、组长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反馈拼图情况。
探究提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根据你们小组摆的长方形,你有没有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跟( )有关系,有( )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哪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把长方形的长缩短3厘米,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刚刚的小正形摆一摆。(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由此我们发现,只要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试一试:
小明家的方桌宽9分米,小明爸爸想给方桌划一块玻璃,请问要划多大的一块玻璃呢?
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也是求其它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许多图形的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五
【复习目标】。
要求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孩子们的空间观念。
课堂上,分享了孩子们的复习成果后,依然是以练习来检测孩子们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查漏补缺。
【意外收获】。
这样一道题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道创编题:下面是小青蛙三天的'晨跑线路图,算一算小青蛙哪一天跑得最快。第一天小青蛙是沿着正方形的跑道跑的,正方形的边长是5米;第二天小青蛙是沿着长方形的跑道跑的,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3米;第三天小青蛙是沿着三角形的跑道跑的,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4米。(图略)。
在孩子们独立练习后我们进行交流。请了几个孩子回答,他们都能正确流利地回答。刚想过渡到下一题,一生举手想发言。
生1说:求长方形的第二张图,我还有一种方法:3×6=18(米)。他的语气总是那么自信。
我有些意外,但又迅速领会了他的意思。我问孩子们:他这样列式对吗?
生2:不对!怎么能用长乘宽呢?又不是求面积。
她的回答又给了我一个意外,因为她的已有经验已经超出了我预计的范围。我没有表态正确与否,但忍不住表扬了她:求长方形的面积,我们还没学呢,你就知道方法了,确实是长乘宽。真聪明!
大部分孩子都持否定态度,个别孩子在沉思,或许是因为生1列的算式,有些孩子会愿意试图去寻找有说服力的证据。要知道,生1最擅长古灵精怪的思考,往往最后都会让大家心悦诚服。
一分钟后,生3回答:我明白了,这样列式是对的!两条长是两个6,两条宽合起来是一个6,一共有3个6,所以列式为3×6。
生1在拼命点头,仿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战友。其余小朋友也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这时,生4还有话要说:我还可以这样理解3×6,两条长里有4个3,两条宽是2个3,一共是6个3,就是3×6。
大家一下子都眼睛发亮了,情不自禁地在点头。我笑着对孩子们说:这样的想法真有创意!不过像刚才这些情况,在解答时,我们最好要简单写上思考过程,这样才能一目了然。
【心底声音】。
很多时候,孩子们的想法确实有着它存在的理由,我们要学会倾听,让孩子说出真实的想法,就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复习课,也会有精彩诞生!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六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还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上,本节课的教学将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动手实际操作,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并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同时,本课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演示、个体操作、集体交流、比较分析概括等,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口结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学生操作与探究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习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
教学过程:
2、(课件逐个点击这些物体的面)师小结:教室里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侧面、课桌面、电灯开关的面都是长方形的。广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实,何止是教室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ppt板书课题))研究它们的特征。
1、师:(由现场老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纸盒,里面装有一些硬纸板做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老师为每一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纸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你不用眼睛看,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形吗?每小组的同学轮流试一试。(暂停)。
2、师(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
3、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
4、师(出示一个梯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
5、师(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有四条边,四个叫都是直角,你们为什么不摸出呢?
6、师:(出示一个长方形)那你们摸出的一定是这个图形了,对吗?
6、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你们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2)质疑: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图形是否一定是长方形?长方形的边、角藏着哪些秘密呢?(白板演示:使用白板直线工具画出一个长方形)。
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上下两条边相等……老师适时向学生介绍像这样相对的两条边称“对边”。白板演示:利用交互白板色彩功能将两组对边用不同颜色表示出)。
生2:四个角也相等,并且是直角。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师:刚刚得到的结论只是我们从直观上的感觉,那么小朋友猜测的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对不对呢?还需要我们去验证。下面请自己操作来验证,尽量想简单的方法。(生拿出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学生自行操作验证后上展示台集体交流验证方法。
师:怎样验证它的对边相等呢?(生1:用直尺量,可以看出它的对边相等。白板演示:让学生上台利用直尺工具分别量出长方形对边的长度,验证猜测。)。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2:可以通过对折。)。
师:你又是怎样验证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生3: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测量出四个角都是直角。白板演示:让学生上台点击三角尺出示三角板,通过旋转、平移测量出每个角都为直角。)。
师:有没有量的次数少一点的?(生4:对折两次后再量。只需量一次。白板演示:再让学生上台点击三角尺出示三角板进行测量。)。
小结:通过验证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利用电子白板出示一组图形,判断是不是长方形,并说明理由。
安排六个图形,请学生根据长方形的特征进行判断,后指明回答。(白板演示:利用放大镜将所有的长方形放大,并利用遮屏工具将其他图形遮住。)。
2.自学正方形的特征。
(1)利用交互白板的直线功能在方格图上画一个长方形,教师再利用交互白板的拖拽功能将长方形的长慢慢缩短,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折纸验证:每人拿一张长方形的纸片,你能把这张长方形的纸片变成正方形吗?
(2)分小组讨论:为什么折一折,剪一剪,这样做就可以得到正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板书: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知识拓展: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追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3.介绍长、宽、边长。
(1)介绍长方形的长、宽。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你能给长方形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白板演示:让学生上台利用交互白板单击“直线”按钮调出直线工具.围出一个长方形。)。
师边指边解释通常将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生紧接着说)长,将长方形短边的长叫(生紧接着说)宽。(白板演示:利用交互白板批注功能将长与宽表示出来,并在上面写上长和宽。)。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纸片,并边指边介绍这张长方形纸片:我的长方形纸片长20厘米、宽15厘米。
师:你能照老师的样子描述你手里的长方形纸片吗?
(2)介绍正方形的边长。
师:因为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都一样长,所以通常我们将它的每条边的长叫边长。(白板演示:利用交互白板使用直线工具画出一个正方形,并在其中一条边上写上边长。)。
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正方形。
1.猜一猜。
我的背后躲着一个正方形,一条边是4厘米,另外三条边呢?
我的背后躲着一个长方形。一条边是2o厘米,一条边是16厘米,另外两条呢?
让学生说理由。
2.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迅速地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白板演示:利用直线工具画方格,并指名学生上台单击“直线’’按钮,调出直线工具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全班交流。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你能描述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长和宽吗?(指名学生上台在白板上标出)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图形。
3.拼一拼。
你能用6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吗?
请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拿出6个小正方形)。
追问:从6个小正方形中选出几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白板演示:指明学生上台利用交互白板的拖拽功能进行拼接。)。
4.量一量。
五个肘白了张照片,想塑封起来,该选多大的护卡膜:照片长30厘米,宽20厘米。
a.长3o厘米,宽2o厘米;b.长31厘米,宽21厘米。(白板演示:让学生利用交互白板的拖拽功能进行拼接。)。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七
1.知识目标:了解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发展空间思维。
发现、总结、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教具:挂图、小黑板学具:卡片。
1.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能看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教室里就有许多这样的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再适时抽象出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
2.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的特征。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初步感知:摆一摆。
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探究特征。
学生分小组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根据摆长方形的过程及用直尺量、把长方形纸对折等活动说明对边相等。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说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汇报交流。
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说验证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长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宽。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利用学习长方形的方法,自己去探究正方形有哪些特征。
正方形有哪些特征?正方形有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拓展。
(1)用6个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小正方形拼一个大正方形。
在学生寻找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既可以在教室内找,也可以在挂图中找,先找正方形,再找长方形。在学生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角和边有什么特点,多指名说说。
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折、量、比等实践活动来验证长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直角,两组对边相等的特点。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有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流程。
流程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2、(课件逐个点击这些物体的面)师小结:教室里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侧面、课桌面、电灯开关的面都是长方形的。广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实,何止是教室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ppt板书课题))研究它们的特征。
1、师:(由现场老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纸盒,里面装有一些硬纸板做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老师为每一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纸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你不用眼睛看,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形吗?每小组的同学轮流试一试。(暂停)。
2、师(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
3、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
4、师(出示一个梯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
5、师(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有四条边,四个叫都是直角,你们为什么不摸出呢?(暂停)。
6、师:(出示一个长方形)那你们摸出的一定是这个图形了,对吗?
6、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你们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暂停)。
1.师布置操作要求:同学们已经初步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想,还需进一步验证。请同学们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ppt出示:下图)。
2、师提问: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发现的?(暂停)。
3、师归纳长方形边的特征:(课件演示:长方形对折)我们可以将长方形对折,使它的两组对边分别重合,通过比较,发现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发现长方形两组对边的长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邻的两条边长度不相等。
4、师提问:再来看看长方形的4个角?这几个角都是什么样的角呢?(暂停)。
5、师归纳长方形角的特点: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有四个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ppt图片演示)。
7、师归纳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也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1、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了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们能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些特征吗?与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暂停)。
2、师归纳:我们一起来看课件的演示:
3、你们说的和屏幕上显示的一样吗?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师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而且对边都相等。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5、师: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通常把………。
第五段:教学想想做做1、2、3、5、6。
流程五、教学“想想做做”1。
(注:钉子板改为点子图,由现场老师上课之前给每位同学准备好)。
2、师:你画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暂停)。
流程六:教学“想想做做”2。
1、师:大家刚才已经能利用点子图来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们再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两幅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在拼之前,请同学们先想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暂停)。
2、师:同学们已经拼出来的吧,老师也来拼一次,看看和你们拼的是不是一样。(互动工具软件演示拼的过程)(右上图)。
3、师提问:在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条边拼在了中间?为什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暂停)。
流程七:教学“想想做做”3:
1、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折纸活动。你会把手中的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吗?(暂停)。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师一样折的?
2、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这样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暂停)。
3、师小结:将长方形的宽边与长边重合,剪去长比宽多出的长度,那么长边就和宽边一样长了,这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流程八、教学想想做做5:
1、师:刚才我们折出的是怎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样向别人介绍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暂停)对了,只要告诉别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别人就明白了。现在我们一起动手来量一量。做书上想想做做5.(课件出示)(暂停)。
2、看看你填的结果是否正确,和电脑老师对一对。(暂停)。
流程九:教学“想想做做”6:
师:我们的数学书是什么形状?(暂停)你知道它的长和宽是多少?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再来量一量,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暂停)。
第六段:全课总结及拓展。
流程十、课堂总结。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征的?(暂停)同学们,只要你乐于探索,还可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奥秘。瞧,老师这里就有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图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
2、如果你们有兴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创作更有趣的图画。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选做)。
1、师:我们来讨论想想做做第4题,你们先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大家来交流。
板书设计:
图形边角。
长方形。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反思: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十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探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不同计算方法,认识比较简便的算法,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生畅所欲言。(围图形一周的长度称之为周长)。
学生计算,师检查。
2、刚才,我们已学会求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研究的内容。(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通过提问来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到准知识的生长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呢?(学生在教室找长方形物体的面)并指出它的周长。请一位同学找一找课本封面的周长,接着问:你们能求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学生学习的材料是自己在寻找的结果中任选的,而不是书本给定的.材料,它来源于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
生: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
师:为什么?
生:大胆回答、
师:你们又如何得知它的长和宽呢?
生: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
师:你们在量的时候量了几条边?
生:量两条边。
师:为什么只量两条边呢?
生: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只要量它的长和宽就好了。
小结:要想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2,学生自主探究用多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
师:你们会自己求吗?(小组活动)看谁的办法多。
3,汇报成果: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第一种方法:24+17+24+17=82(厘米)长+宽+长+宽。
第二种方法:24+24+17+17=82(厘米)长+长+宽+宽。
第三种方法:24×2=48(厘米)。
17×2=34(厘米)长×2+宽×2。
48+34=82(厘米)。
第四种方法:(24+17)×2=82(厘米)(长+宽)×2。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不过我喜欢(长+宽)×2这种方法,因为它来得更简便些,你们同意吗?(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4,巩固练习。
师:这里有这样一条题目,你们会计算吗?
求长方形的周长:
8厘米。
14厘米。
学生板演。(师评讲)。
(本环节教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实验验证的方法,引领着学生主动的学习。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的平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板书学生的汇报结果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既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解题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的策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一张正方形图片)。
生:这是一个正方形。
师:如何求它的周长?
生:要先量出正方形的边长。
师:好,你们来试着求一求好吗?
生:好。
师:现在两人一组来讨论如何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并把过程记录下来。
生自主练习师巡视。
师请两位方法不同的学生到黑板板演。
25+25+25+25=100(厘米)25×4=100(厘米)。
请两位学生说说自己的解法。
生1:正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长的和所以我把四条边长相加就得到了它的周长。
生2:因为正方形有四条边而且每条边都相等所以我用边长乘4就得到它的周长。
师小结:同学们他们刚才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你们会求正方形的周长吗?
生:会了。
1,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巩固练习:好,你们能用刚才的记录来计算这道题目吗?
作业:小白兔的有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是2分米,手帕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板演师点评。
(这一环节教师在以上的基础上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
三,质疑反思,深化所学。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干兴趣的是什么?
2,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3,课后拓展;请同学们回家量一量,算一算家中的电视,冰箱,八仙桌等物体面的周长。
(让学生总结所学,并谈总结最感兴趣的收获,这个过程既假声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收获不仅是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也会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023年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评课稿(案例20篇)篇二十
《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为了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制作了一些图片,还利用钉子板让学生围自己喜欢的图形。从现场来看,学生非常喜欢,积极性很高。并能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在围图形时,孩子们都乐于参加,有的围长方形正方形时,学生出现了争论,因为围得太标准。这时,我指出:接近正方形,因为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图形,想随意围成是不容易的。如果让学生自己说可能更好。学生活动时,出现把长方形误认为是正方形的现象,比如:一边围10钉子,另一个围11个钉子。学生只从视觉上判断是不是正方形,而没有从特征上判断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当时,我只是以一个学生围的正方形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现在回想起来,围一个正方形对刚接触图形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时应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并尝试去解决,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会更好,而且会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总之,我感到这堂课,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不仅动手,而且动了脑,动了口,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发现有部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只能跟着老师及同学完成一些活动非常缺乏创造性。另外部分学生的操作速度非常慢,所以最后任务就没完成,如果加强学生的操作训练,,把本节课前的节奏加快一点,学生的收获一定会更大,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