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一种指导性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创作思维。范文范本是写作的良师益友,让我们在写作中不再孤单。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范本成为写作者们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一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风。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
2、回顾旧知
出示20xx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
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生:折线统计图。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师:怎样制作?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生:画线要用尺子。
3、引出新知
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学生交流:
(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进一步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察角度。)
4、通过比较,形成共识。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这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四、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1、完成课本第62页的试一试。
2、小结: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帮助我们便于看出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而且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现最佳的统计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二
1、结合具体丈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
结合具体丈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体会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
幻灯,小黑板,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三张正方形,边长分别是9厘米、4.5厘米和1厘米,还有三张面积大约是4厘米,形状分别是三角形、长方形和圆的纸片。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单位。
二、引导探索
1、每组发给一个信封。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
4、动手丈量前,先小组讨论:要选择什么样的图形作为丈量单位(每组只能选两种),说明理由,再用它来丈量。
5、互相说一说丈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6、现在我们做格统计。在统计前可以猜猜什么图形可能被多数小组选为丈量单位,最后再看统计结果。(由各组组长报告被本组选择作为丈量单位的图形,教师再黑板上做统计,完成统计表。)
7、小组议一议,这张统计表传达给我们哪些由意义的信息?或者根据它能提出哪下数学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交流。
8、(小结)看来选正方形作为丈量单位主要由两点原因:(1)正方形能密铺;(2)操作简单方便。
10、丈量同一个图形,要量出一致的数值结果,惟有统一丈量单位。(拿起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 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厘米。它是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世界通用的面积单位。
11、每人都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身边一个面积大约是1厘米的东西,在小组内交流。
12、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3、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4、度量稍微大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用面积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分米。
15、小组讨论实际操作:1米有多大?
三、拓展应用。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dm或m)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三
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务处的组织和领导下,我们数学组校内公开课于10月13日拉开帷幕,至11月2日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共21人参加(四十岁以下教师),由王巧玲、肖善佳、刘世波、闵英姿、冶琴老师担任评委,并组织所有听课老师评课。整个活动安排的有条不紊。活动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精心准备,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全部同科教师以及其他科部分教师都参与了听课,并对每一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当场点评,无论讲课人还是听课人,都受益匪浅。所有的课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现对教师授课情况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能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能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处理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做铺垫,运用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交流,发现圆在剪拼前后的联系,从而自行推导出圆的面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能够把生活知识引入数学教学,使数学学习生动有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益友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如李惊晶老师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熟知的英文字母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车牌号码,扑克牌等,了解生活中既可以 用字母来表示区域,也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将现实的`生活知识带入课堂,使学生轻松的掌握了知识。
6、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体现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如刘世博老师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发现得出观察到的平面形状是不同的,并充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学生的求知欲旺盛,课堂气氛活跃。
7、转变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向小红老师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主题情景图,运用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自然的引出新授内容,指导学生应用旧知掌握新知,顺其自然的总结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学生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自行获取知识,不知不觉就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8、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认真设计、制作实用的课件,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在总结亮点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许多不足,在教学中如下问题不容忽视:
1、练习设计要做到适量,以免走过场。
2、练习设计尽量体现层次分明,努力实施分层教学。习题要有层次、有坡度,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
3、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激情唤起互动
没有激情和互动课堂只能是死水一潭。作为一名教师,上课时应该是最兴奋的时候,上公开课应该比平时更富有激情,这种兴奋和激情会传染给学生,在激情中师生思维才能碰撞出火花,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令人愉悦、乐于倾听和感受的场所。
《小学数学公开课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四
1、初步认知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同学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同学操作、表达使同学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同学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胜利体验,增强自信心。
掌握对自身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随同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俺?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同学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同学的回答,教师板书: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 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俺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方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同学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同学汇报算式;3+2=5 ,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同学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同学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
评价方式:请同学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
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五
听了《角的度量》这节课后,我觉得授课老师对新课程理念体会得较深刻,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开题以故事情节引入创设了一个问题的情境,,根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了学生对角大小的初步认识和理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
老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尊重教材且不拘泥教材。这节课安排的程序是先出示两角,再让学生说说哪个角大,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接着通过用10度的角去度量得知角的大小。,然后再学习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和度量角的方法。
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如:教师出示了两个大小类似的角a和角b时,教师让他们才猜猜哪个角大?这时学生出现了认识的冲突这时有的学生说角a大:;有的同学说角b大,教师再次追问到底哪个角大呢?你们能想出验证的好办法吗?这时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地投入到探究的活动中来,发挥他们丰富的现象力,开动起智慧的小脑筋,同学们想出了多种验证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我是用三角板中的一个直角分别和这两个角进行对比移动三角板的位置而得到的;有的同学回答我是用通过角a是三角形的三倍多点,而角b是比它的三倍多的稍多些,有的说我是用直尺测量出的,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操作中明理、在合作中成功、在质疑中发展、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又创设情境让学生找出身边的角并度量出各角的度数,如:红领巾、桌子角、书角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来源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培养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精心设计了有梯度的习题,不仅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内化,而且还能拓展思路,更能开阔学生知识的视野,因为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的认识经验,认识水平等皆不相同,他们的思维发展也不同,新课改的理念之一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个学生,让学生在一个多向、开放、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指一指、量一量,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进而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及情感都得到了发展.本节课教师创设一系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教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本节课教师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教学脉落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真可谓是处处有学生的实践活动,处处有学生的动脑与思考,处处有学生们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的火花,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和情趣,然而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尽管张老师本节课中有许多闪光点但也几点探究的地方。
一、教师在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的同时应纵向考虑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的整合性.复习和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如角的大小和哪些因素又关,,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有哪些特征等,不仅为新知识打下铺垫而且也为估侧角奠定基础.
二、设计一道学生容易犯而又意识不到错误方法的练习题。
可以制成课件,在度量角时小明是这样操作的你们发现他哪出错?(1)角的顶点和中心点没有重合;(2)角的一条边没有和0度刻线没有重合;(3)内外刻度读错了;以上这几种错误的方法是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地方,这样不仅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同时也能进一步牢固地掌握角的度量的方法也为下节课学习角的画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让学生大胆的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在认识1度角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几度,几十度和几百度所以让学生任意地去说角,指角,拨角,量角和画角,不要限制在整十度和整百度等.如43度,98度.106度等等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了知识的活学学活用。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驿站,更是生命的殿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与鼓舞和唤醒.没有最好只求更好,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让我们在预设中体会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点燃师生互动的火花吧,只要每位教师能够刻苦的砖研,我相信在你们辛勤浇灌下的花朵必将争齐斗艳.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9页例1~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较、概括、实践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通过看录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2.对人民币你有哪些了解?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随机处理。
二、探究新知。
1.独立识别人民币。
2.说说识别方法。
3.分类。
(1)纸币、硬币各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2)元币、角币、分币的币种?介绍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
4.和电脑娃娃比赛,看谁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5.例2:购物游戏。
6.独立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7.例3。
9.实践应用。
1元钱能买什么?
10元钱能买什么?
三、拓展创新。
1.每个书包35元。
(1)我的钱正好买一个,你猜猜我最多有几张面值十元的?
(2)如果付的钱全是面值十元的,你猜猜我付了多少张?
2.谈话升华。
四、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
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 ―――― ,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 ――――
上衣 ――――――――――――
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
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裤子多2个28元
28×2=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1)
1、“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分别出示带子图,要求:先说说带子图所表示的意思以及问题各表示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解答,最后在小组里交流。汇报时要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有哪些信息我们不知道?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填表,全班共同校对)
提问:看着这张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四人小组合作,互相提问并解答)
3、独立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6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获得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这节课是本人进行《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后,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有两个。其一,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二,以画“数学画”为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出色表现令我欣喜不已,本人认为“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样设计和处理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问题意识是创新素质的基础,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会问,善于问”的能力,切实改变教学中只教“学答”,不教“学问”的现象。
2、有利于学生学习线段图。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
3、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技巧。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和在对线段图画法的讨论中,得不断的联系已知信息,去体会、分析信息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获得的,所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很轻松,讲起解法头头是道。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会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4、有利于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个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就不多叙了。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答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生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迷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数字谜(师板书课题)。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情景图中的加法竖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飞加飞等于2.腾加腾等于9。
(老师借助课件演示)。
猜一猜:猜猜看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算一算:动笔算一算,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小组交流: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验证:教师借助课件演示推理的过程。
2.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3.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4.讨论(议一议)。
(1)第一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的请举手。
(2)第二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地请举手。
生回答,师板书。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四、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五、全课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字谜。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板书设计:
数字谜。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九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考虑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置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课件、男女生套圈成果图。
学具:每四位同学一副男女生套圈成果学具板。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很多同学都知道套圈游戏,一起来看。(媒体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竞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想请大家来当裁判,愿意吗?可要比比哪个裁判最公正哦!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同。
屏幕出示第一小组男、女生套圈成果统计图。
提问:要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认为可以比什么呢?
同学回答后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二)两队人数不同,每队中每人套中的个数相同。
屏幕出示第二小组男、女生套圈情况统计图。
请同学一起回答是哪个队套得准一些。
提问:有同学认为可以比比他们套中的总个数,你们觉得公平吗?
结合媒体演示小结。
(三)两队人数不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完全相同。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出示第三小组的套圈成果图(例题),引导比较,得出与第二小组套圈成果图的异同。
小小组四位同学利用学具板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比的结果。
指出:其实,象这样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别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再去比的。
结合电脑演示教师讲解揭示平均数的含义。
2.提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吗?女生呢?
指名列式并说说想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谈话引导同学观察、比较,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4.小结。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辨一辨、说一说。
2.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三条丝带的长度分别改成6厘米、44厘米、13厘米。)
3.想一想,选一选。
四、全课总结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
本课内容教学之前,同学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并学会了乘法竖式的写法,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内容作了知识上的铺垫。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以后学习乘、除法的基础,也是本单元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这局部内容先教学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为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准备,再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一位数乘几十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础的。教材用图画形式出现的实际问题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求3个20是多少?”引起同学对乘法的回忆。列出算式20×3后,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又能让每名同学都有自身的算法,然后组织同学交流算法,使采用连加或形象计算的同学学会比较笼统地考虑,从而让同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试一试”中,继续口算8头大象能运多少根,把一位数乘几十的积扩展到几百几十,再次引导同学利用表内乘法联想一位数乘几十的积。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教学也充沛依*情境图启发同学考虑。教材先布置同学自身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笔算方法,这样布置,便于同学由口算方法联想到要把乘数分别与被乘数每位上的数相乘,然后相加,这就有利于同学理解笔算的方法。接着,教材简化了竖式笔算的中间过程,得出笔算的竖式的一般写法,使同学明确一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和每一步积的定位。
1、使同学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初步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使同学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同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电脑、课件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风。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
2、回顾旧知。
出示20__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
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生:折线统计图。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师:怎样制作?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生:画线要用尺子。
3、引出新知。
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学生交流:
(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进一步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察角度。)。
4、通过比较,形成共识。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这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四、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1、完成课本第62页的试一试。
2、小结: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帮助我们便于看出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而且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现最佳的统计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二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鸟语花香、欢声笑语的校园在“十一”假期之后又沉寂下来。然而,“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为了让同学们宅家也能学习,我们数学科组的老师们,精心开展线上教学,带领孩子们经历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数学之旅!
我们数学学科主要结合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其他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线上教学。一至六年级20分钟的线上课程里,老师们抓重点,解难点,把最优质的课程呈现给学生。线上教学老师们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自学能力,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数学学习体验。
课上,学生们看着屏幕,认真聆听,认真记笔记,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数学思维在生动有趣、高频互动的课堂下遨游,收获知识满满。
课下,老师们运用钉钉、微信在线答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保证疫情期间能把数学教学落到实处。
虽然网上批改作业困难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多,但老师们都坚持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批改,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批改中发现有易错易混淆的题会及时给学生反馈评讲。
居家学习期间,老师线上课堂优质高效,同学们完成作业高校优秀,师生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数学线上学习之旅。
坚守教育初心,困难面前敬业担当,是老师给孩子们的温暖守护;适应不同环境变化之下向阳生长,也是孩子们给我们的骄傲与感动。孩子们,期待与你们相见的日子,期待在花团锦簇的校园里,看你们你们灿烂的笑容、嬉戏的身影,听你们嘹亮的歌声、朗朗的'读书声!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三
今天上午我校组织教师到中心小学听公开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赵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总之,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四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均分的意义,并学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方法;
2.了解平均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平均分。
教学难点:
如何平均分。
教具学具:
课件、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猴子分桃”的情境,初步感受平均分的必要性,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师:孩子们知道猴子最爱吃什么?(生:桃子)。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猴子分桃”的故事。(课件演示:猴妈妈摘回了6个桃,要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
师:你们猜猜妈妈会怎样分?
生: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3和3(教师板书)。
师:我们接着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课件显示)。
师:看完故事,教师有两个问题。(课件显示)。
生思考回答问题。
1.揭示平均分: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2.判断巩固什么是平均分:
课件显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对于不是的,教师追问,怎样调整就是平均分了。)。
3.举例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还风过平均分。
(指名说,学生说不上来,老师提示)。
二.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的过程、方法和含义。
活动一:分桔子。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如果遇到具体情况我们怎样才能平均分呢?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五
在此次活动中,老师们精彩的表现,让我倍感欣慰。看到了年轻教师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下面我就各位教师的公开课的情况做个点评。
首先是甘小云老师执教的《日月潭》,她的语言组织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问题的提出,环环相扣,从上面讲的内容到下面要讲的内容的衔接自然,使课堂结构浑然一体,而不是杂乱无序,特别运用多媒体合理精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紧抓三维目标不放松,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教学效果的确不错。
接下来就是龚小玲老师执教的《小公鸡和小鸭子》,龚老师本节课情绪饱满,充满激情.课前准备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用纸片分别剪了一个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后面的板书内容也是打字在纸片上,然后依次贴在黑板上,这种板书的形式十分直观形象,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孩子们的朗读训练,以及让学生去感悟句子中的词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节课达到了教学目的。下面谈谈王利老师的公开课。
王老师执教的是《画杨桃》,王老师这堂课是一堂平时的课,扎实的课,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用芮校长的话来说,王老师这节语文课,只要学生认真听了的,他们做学习指导完全没问题,因为王老师的课前准备充分,首先看了学生的作业以后,然后再才备的课,做到了有的放矢。的确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能抓住教学目标,能突破重难点就是一节成功的课,下面就是高老师执教的《蝙蝠和雷达》。
我上的这篇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首先导入,然后让学生读阅读提示,再就是扫清生字障碍,再按照阅读的提示中的问题去读课文,再就是学生读课文去找答案,最后谈感受和收获。课堂的流程安排问题不大,但是,这是一篇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的战争年代的故事,学生的理解的确有困难,所以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是脱口而出,要经过我的引导才能回答,的确看起来就显得课堂气氛不活跃,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课前准备不充分,老师准备不充分,学生准备不充分,但是有时候,我们上的课就真真实实是这个样子,所以上起来就有种老牛拉破车的感觉。老师们以后遇到这这样的课怎么去上,我想老师们也该去想一想,皮老师没有上好,如果是我,我怎么去上,大家一动脑,我们的教学水平不就提高了。所以无论是一节成功的课还是不成功的公开课对我们都是一种成长。
的确在公开课的活动中,老师们很辛苦,课前要精心准备,上课想怎么上好,中午本该是休息的时间,老师们又要马不停蹄的来评课,在评课的时候,我认为老师们也做得不错.老师们借助了教育的理论来评课,说得头头是道,而不是一言堂,执教的老师虚心听取并接受意见,在这里,我也提醒一下老师们,老师们不要有顾虑,怕说,怕执教老师有意见,这个我想应该是不存在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冕,我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评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不是为上公开课而上公开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要像上公开课这样严格要求自己,课前多做准备,钻研课标,钻研教材,备好学生,课后多反思,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老师们也会不断地成长。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六
1、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计算加减法。
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小黑板、投影。
一、复。
举例子复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
二、基本练。
指导完成第5题。
(1)、独立完成。
(2)、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三、变式练。
1、指导完成第1题。
(1)、指导看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2、指导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3、指导第3题。
(1)、读题,明确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4、指导第6题。
(1)、填写第1竖的结果,观察4个算式与上面3个数的'关系,得出规律。
(2)、完成后2题。
四、提高练。
1、指导第3题。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2、指导第7题。
(1)、看懂图画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五、开放性练。(指导第8题)。
1、先独立解题。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写出来?
3、交流。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七
下午三点,我们观看了“中国消防”发布的消防公开课的直播。火灾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掌握消防知识十分重要。公开课中有专业人士为我们介绍知识,同时播放了许多火灾案例,还使用了动画等新颖形式为大家讲授消防知识。
如今天下各地高校陆续开学复课,同学们即将回归校园生活,在校园中,宿舍、食堂、尝试室、藏书楼等地都容易发生火灾,我们需必需要不竭地研究消防知识,使用消防知识。在宿舍里不要使用违规电器,不要乱接电线。养成良好的惯,不要将易燃物资堆放在消防出口、消防通道邻近,注意易燃物品的保管和使用,对身边的危险源要有极高的.防范认识。消防标识和标志的研究也不容忽视,当发生火灾时,明智冷静地窥察形势采取恰当的措施,逃生要选择正确的办法,切莫过火看重身外之物而冒生命危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备一些消防器材,如消防自救呼吸器、逃生缓降器、小灭火器、灭火毯、自力式火灾报警探测器等等。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八
2022年11月20日,在召开北京市大兴区教委工作部署视频会后,北京市石油化工学院附属小学张艳红书记校长组织领导班子进行了线上教学研讨布置会,教导处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方案,针对11月21日至25日的线上教学工作具体要求、环节、上课内容及形式进行了周密的研讨和部署,并在当日的全体教师会上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解读说明。
本次线上教学严格遵守《北京市中小学线上教学管理基本要求》,整合国家、市、区、校四级课程资源,根据具体学科课程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对原有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以原有课表为基础,采取大小课、长短课灵活安排的形式进行直播授课,每节课教学时间不超过 25分钟,课间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使课程安排适合学生居家学习。
除学科教学以外,我校在课程设置中做好学生在科学防护、避免聚集、确保安全前提下每天居家锻炼1小时的安排,做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课程实施有监管、有评价。
11月21日到校以后,各学科教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面对疫情带来的授课形式新挑战,大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讨,针对备课、上课形式、腾讯会议的使用细节等等内容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在授课过程中,学校教师们提前做好设备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克服了种种客观难题: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找不到课文内容,老师利用两台手机为学生直接出示语文书上的课文内容;有的老师带来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ipad;有的老师拿来了麦克、摄像头,利用班级的大屏幕进行授课,使学生感觉在家如在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线上教学开展得有条不紊,做到了疫情防控与教学实效两不误。
学校领导班子根据工作安排,发挥作用,整体推进,协同落实,为在线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线上、线下巡课等方式了解教师线上教学情况,保障高质量教学。
晦暗散尽,星河长明,虽然线上教学为实际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继续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十九
疫情突袭春城,疫情的反扑按下了师生在校学习的暂停键。为用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抗疫成果,云溪小学响应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依托“互联网+教育”模式,将教育教学的重心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经过前期的周密部署,全校师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在“云端”相见。
周密部署稳中有序
为配合本轮疫情应对工作,9月26日,云溪小学接到上级部门的停课通知后便紧急按下入学“暂停键”,随即启动临时应急线上教学方案,在27日、28日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科目的线上微课教学方案,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推送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微课的方式温故知新。
争分夺秒,充分准备
为保障线上教学工作扎实开展,在李红燕校长、黄雪琼书记的统筹安排下,学校把原计划线上教学研讨移至面对面线下交流。9月28日下午2:00,全体教师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到校参加线上教学研讨会。王仕静副校长从线上教学总体要求、线上教学时间安排、课程安排、线上教学形式、各环节具体要求做了周密的部署。老师们明确我校线上教学流程:备课组集体备课――按班级课程表上课――教师采用“腾讯会议”直播――布置适量作业――学生上传作业至“班级小管家”小程序――教师线上批改、评价、反馈。
接下来,各年级学科备课组又紧锣密鼓研讨线上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29日和30日的教学计划迅速成型。并未雨绸缪,商议出了10月8日后如果未能复课的线上课程内容安排。美术、体育、音乐学科计划在10月4日至6日三天推送相关学科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居家生活。
师生同心,云端相伴
本次线上教学以“企业微信”、“腾讯会议”为平台,各班级师生根据预先设定的上课时间在线上云相伴。低年级学生对网课略感陌生,最开始的几节课不能很好的进入状态。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渐入佳境,端坐在电脑面前与教师进行互动。虽然不能相见,但熟悉的声音,熟悉的教学风格,还是把老师和学生们的心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夯实成果,及时反馈
为巩固线上教学成果,每位学科教师在线上课程结束后都会根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适量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上传到“作业登记簿”或“班级小管家”,教师在线上批改后即时给出反馈,同时也会在班级群中展示优秀范例。学生或家长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教师个人微信询问,每位教师的心愿都是让学生们在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也能最大限度地汲取知识养分。
纵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教学节奏,但教师们不忘初心,共克时艰,坚守岗位,在云端向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疫情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同心、不畏险阻、迎难而上、团结奋斗,相信在师生的同心协力下,本次“停课不停学”将让师生不断成长。
云溪学子们,期待疫情早日退去,我们重新相聚云溪!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二十
希望杯过去已经十天有余,回首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今天就向各位老师汇报我对希望杯课堂展评的一些想法。
现在的希望杯课堂展评,来听课的老师似乎越来越少。跟我刚上班时候一座难求对比十分明显。我感觉听课老师不多,可能是觉得现在的课堂跟自己平时的课堂有差别,自己从中获得的东西并不丰富,评委的点评有时也让人比较疑惑,并不是就课论课,而是从一种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最后是听课老师心中的好课和评为眼中的好课有出入。
既然是赛课,展示课,那就应该着眼点是赛,而不是把平时的课堂搬到赛课现场。
首先是对于比赛文件的解读。举一个例子,《庐山的云雾》是三年级第三课的一篇文章,这节课评分最高,基本上都在95分左右。如果按照文件的要求按照教学进度来选课,那么首先第一条就不符合。所以选课时不必再纠结是否符合教学进度的要求,而是这节课是不是适合自我,我能不能把它上出彩。
其二是,关于文件精神要求的解读。很奇怪,本届希望杯要求“问题引领情知、问题探究情智”,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但是评委们打分并不以此为依据,而是根据他们对课的感悟与理解。《庐山的云雾》一课并没有学生的质疑,学生的问题补充。所以不能将课的设计跟文件紧密联系,而应当是就课论课。
其三,作为中段,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对于表达的训练。表达在于说与写。评委在点评《庐山云雾》一课时,多次提到了语用。语用,顾名思义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运用。我把它理解为表达。表达的练习可以是抓住一个关键词来造句,一个关联词说话,也可以是拓展。比如,《庐山的云雾》一课中云雾瞬息万变,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青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老师抓住这一点开始进行表达的训练。给了学生几幅云彩变化的图片,学生练习说话。很多图片都是从二年级《云房子》一课直接来的,和云雾似不太符合。但是进行的是表达的训练,学生一会说是一头小羊在吃草,一会是一只飞翔的小鸟等等。最后的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来到公园里,看到形态各异,姹紫嫣红的花朵来表达练习。写比较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容易把控,说话练习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写,千万不要些某某我想对你说,太多了。
第四是学生要训练有素。既然是赛课,真真假假应该往一边放放。我们的学生就是训练有素的,我们的学生就是一张嘴滔滔不绝,一写起来洋洋洒洒。我们平时的试讲,不能太盲目,要按照比赛的方式,该提前训练要提前训练,该渗透要渗透。因为,有时候我们课设计的修改很多时候因为学生的配合,反应,来修改。
第五是要多读书,向冯老师一样,好读书,读好书。其实语文课比赛,更多的是语文老师个人素养的展示。上课,我觉得能不能拿奖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开心,是否释怀。我和孩子们享受在这样的课堂中。
最后的是我们应该去研究一个人。那就是于永正老师。我发现我们的评委很喜欢举于永正老师的例子。说明于永正老师在这些评委们还是语文老师的时影响非常大。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于老师的教学风格,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都值得我们去模仿,去思考,去借鉴。
经验需要积累,积累需要从高分的课中学习。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二十一
经过准备的公开课,以及课后评课,对《角的度量》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角的度量》是一节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经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技能,根据小学生动作协调性不强、对角的抽象思维不够深刻、空间想象本事不高的特点,学会动手式的读成为这一节课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经过本节课教学,我觉得今后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要讲求针对性、提高性和巩固性,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学生生提出“什么时候读量角器内、外圈上的数字?”时,我没有抓住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机遇,而把问题留到后面找30°、45°、60°、90°、120°的角时解决,这样处理不够恰当,如果立刻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就能顺利解决区分量角时从哪一边的0°刻度线读起的教学难点,而不要留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实践应用环节中,量五角星的一个内角时出现“40°”、“35°”等不一样答案,由于急着要小结,以结束教学而没有针对不一样的答案探讨量角时出现较大的误差的原因,失去一个提高量角技能的好机会。
(二)数学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应关注隐性目标,注意数学思想,数学思考,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度量角的方法并不是仅有使用量角器一种,本课的开始还应当增加引导学生用不一样的方法来度量角,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最新小学数学公开课简报标题(通用22篇)篇二十二
为了加强我校消防安全工作,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师生防火灭火应急处理能力,我校于11月9日开展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各班利用班队课召开消防安全主题班会,认真学习各类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和一些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消防安全细节,包括从火灾报警到火场逃生,从学校防火逃生到家庭、公共集聚场所防火逃生等等,让孩子了解火灾的主要原因并知晓如何有效预防,保障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本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我校师生通过不断的`的学习、宣传,使全校师生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明确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