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是对个人在大学学习中所取得的成果的展示与呈现。这是一些来自优秀毕业论文中的亮点和精彩片段,希望能激发大家对写作的热情和创新思维。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职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外教育中,德国“双元制”“三元制”、新加坡的cdio模式、英国的ict、美国的netp、澳大利亚的“国家资格认证体系”等模式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课程仍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1-3]。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落后的教育模式将带来多代人的落后,为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水利工程经济》课程为基础,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良。
1《水利工程经济》课程的定位及性质水利工程经济。
是水利工程学科体系中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必修课,在设计、建设、生产、管理等过程中均涉及经济问题。该课程应用经济学中的经济效果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等方法对工程进行评价、论证,从而确定技术、政策的方向、措施的优劣,以及解决工程建设、生产、管理中的有关经济问题。该课程不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用理论解决水利工程投资决策、生产、管理中的实际经济问题。
2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内容。
本课程融合经济的相关知识,许多概念对水工类专业学生较为陌生,且含大量计算,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理论性太强,抽象难懂,实际应用困难,学了不会用,特别是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时,抽象不出数学模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无法判断工程的可行与否,学习兴趣明显下降。
2.2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引入ppt、音视频的多媒体教学,但其模式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依然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本课程涉及大量概念、算法,其理论性强且抽象,在学习过程中若不加思考的消极接受,一旦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将使学习进程中断。
2.3实践能力。
水利专业的学生初次接触经济类相关概念,因此,首先要对概念进行多角度的、与实际相结合的阐述,进一步对资金时间价值等公式进行高强度讲解,并多次以复习、提问、默写等方式重复,而综合应用于工程实例分析时要从思路上引导,最终使学生掌握经济评价方式,但学生最终成绩中综合运用能力考核并不理想。两个班共70人的分项考试成绩,其中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的得分率都在75%以上,表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较为到位,而计算题中,基础计算得分率为74.1%,表明在直接套用、简单运用公式方面学生基本掌握,而综合利用方面,即对一个工程自主选用经济评价方案、以及多方案比较等综合性问题时,学生得分率仅19.4%,综合利用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并未真正掌握相关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率将会非常高。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与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接受、掌握知识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灌输式教学效果更为堪忧。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目前发展了多种模式,取得卓越成就[5]。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接受知识,能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3.1导入阶段。
导入阶段以教师为主,教师将介绍本节课的任务、以及知识点的概况。就水利工程经济课程而言,数学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课程前,让学生复习前导课程:水工建筑物、工程造价等,这对学好这门课起到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经济课程学习的主体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方向)、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方向)、工程监理等专业的学生,多数学生对经济中诸如影子价格、期指、现值等概念认识不清,因此,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个知识点与具体应用联系起来,促进理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主要有几个与实际相关的引例:
2)以三峡工程穿插南水北调工程阐述各类工程效益的概念;。
3)以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购房还贷等阐述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关概念;。
4)以节水灌溉为核心,阐述工程经济中方案比选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指标的含义等。这些实例与学生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2实践阶段。
实践阶段是最重要的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而有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化学习是实践阶段的一个代表方法,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并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项目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会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水利工程经济学习中,设计教学模式如下:
4)各小组领队汇报,其余小组进行评价,从而形成竞争机制。实践阶段中,项目的设定,即教学模式内容的设定,需要教师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3.3总结阶段。
最后阶段可以教师为主也可以学生为主,主要是总结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加深学生对重点的。在项目总结时,各小组以ppt演讲进行汇报,其余小组进行评分,教师做最终陈述,并指出主要问题,评分最终计入考试成绩,以此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动力的手段。
3.4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大量教育资源的引入,学生学习渠道的日渐丰富,随着网络资源质量的提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其角色定位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多节甚至在同一节课上充当不同的角色,以保证课堂能够活跃有序进行,在新的模式中,教师既要担任导入阶段的组织者、传授者,也要担任实践阶段的纪律维护者,以及最后阶段的评委等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化为方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引导,教师的工作除了进行正常的教学、引导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大量辅导,这种教学模式给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
4结论。
本文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水利工程经济》课程,该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为学习《水利工程经济》这门课提供可靠保障,也能够锻炼学生组织、协调的团队能力,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等。水利工程经济课程是水利工程相关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特殊地位以及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要不断思索、创新。如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二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erp系统的高速发展及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详细描述了erp系统下新的企业会计组织,进而得出新的企业会计组织的结构特征,在企业化进程中企业会计组织也是不断的变化、提高着以此不断完善会计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职能。
[关键词]erp系统会计组织组织机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推进,以及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压力与挑战,中国企业集团必须加快信息化应用进程,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包括了企业在电话通讯、网站、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情况,在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成就等。信息化建设是品牌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的核心支撑平台,并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的不断深入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甚至许多企业就是只依靠信息化建设而生存。
一、erp系统介绍。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二、erp环境下的新企业会计组织。
会计组织是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要素,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当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时,会计信息化系统将完全融合于整个企业信息化系统中,企业内部传统的部门界限、数据处理职能分隔将越来越模糊,整个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内部的岗位职责都需要重新进行整合。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成功运行将有效集成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而在传统的的企业会计组织下会计信息与各部门的信息无法集成,形成会计信息孤岛,导致企业对内的控制能力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弱化。因此,在erp环境下企业应当按照“流程负责、流程服从、流程支持”原则,建立与流程管理相适应的新的会计组织。
erp环境下会计组织的重构,要在明确会计组织任务的基础上,围绕新的业务流程重建起组织结构。会计组织的目标必须服从于企业最终目标,是企业最终目标在会计组织中的延伸。在实现业务流程重组后的会计组织中,组织是围绕流程运行的,职能单元则为业务流程的运行提供服务性的支持。因此,基于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会计组织实际上是一种二维(流程维与职能维)组织结构。
会计组织重构后会计业务流程的数据采集工作已由各业务部门完成,因此业务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数据处理部门,数据处理主管下设数据录入人员、数据审核记账员、数据文档管理员,负责业务数据的录入、审核记账和存档等工作。会计部门在流程重组后只需设立系统部及财务小组。系统部主要负责erp系统财务模块的使用、维护及数据库管理,而财务小组也不划分专门的职能岗位,其主要职责是利用各种信息对有关的要素进行管理、监督等。
三、erp环境下的新企业会计组织的特征。
1、以流程为中心的会计组织。
erp环境下会计组织围绕业务流程进行重建,将具有逻辑关系的会计活动连接起来,由流程小组来完成整个流程,流程小组实际上是会计组织的基本单元。改革后的会计组织不再存在一个个依据功能划分的岗位或职位,原先的若干个不同岗位或任务被整合或压缩成一种。同时取消没有增值意义的岗位或职称,并根据流程的需要设立新的岗位。
2、扁平化的会计组织。
高企业在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方面的能力,降低信息失真的概率,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3、网络化的会计组织。
erp环境下的会计组织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上,使企业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为企业网络化会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企业会计组织结构必须向网络化转变,强调组织内部个体、群体和部门之间的,以及它们与组织环境的关键成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
4、柔性化的会计组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的会计组织也应当面向流程,实现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集成和整合,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建立一种具有高度弹性、高度流动性和高度分权的柔性化会计组织,从而建立起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加快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个性化和柔性化水平。
5、界限模糊化的会计组织。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提高了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强了组织间、组织机构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不但在横向和纵向上将企业组织内部的层级机构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而且加强了企业组织本身同外部机构和个人间的联系,处于这个纵横交错的密集信息网络中的人与组织机构,虽然有责权利的划分,但其工作已通过信息网络互相交织在一起,其相互间的边界互相模糊。
[1]李玉香。e时代会计流程再造探讨。企业经济,2005;8。
[2]张国平。erp系统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之比较。中国农业会计,2004;7。
[3]廖建发,潘建华。中小企业erp应用若干问题探析。财会月刊,2008;2。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三
[1]刘晨艳.浅谈幼儿师范学校数学课程改革[j].文理导航(中旬).2013(01)
[2]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黄瑾.学科教学知识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j].幼儿教育.2011(36)
[4]鲍宇.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杨洁.幼师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6]萨如拉.蒙汉幼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矫德凤等编.幼儿计算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9]曹才翰,章建跃着.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沈誉辉.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6(06)
[11]王子兴.论数学素养[j].数学通报.2002(01)
[13]张丽.幼小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15]车艳.小班幼儿家庭中数学教育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9]王静.幼师生心理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0]周超.关于如何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22)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四
[1]李永瑞,毕妍,李俊莉,王昌海,于海波,王洛忠.房地产开发企业薪酬方案设计探讨——以北京h置地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
[2]王凌云,刘洪.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薪酬体系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9).
[3]王元艳.s公司销售人员薪酬组合的优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0)。
[4]赵辉.a企业薪酬体系设计个案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7,(4).
[5]孙柏龄.浅谈煤炭运销企业的经营销售高素质、科学化管理[j].北京外经贸大学学报,2007(1).
[6]刘森宇,马文.如何依靠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煤炭运输企业的销售增长力[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8).
[7]李景福.浅析提高煤炭运输企业销售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j].煤炭经济,2006(10).
[8]王丹惠,金铭.国内煤炭运输企业主要存在的销售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金融管理:综合版,2005(7).
[1]韩峰浅谈销售管理工作中对销售人员的激励[j].中国市场,2013(33).
[2]张锐捷,胡志洪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2(23).
[3]毛春依谈销售管理工作中对销售人员的激励[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4).
[4]孙永胜,李丽营销从业人员有效激励体系的设计[j].统计与管理,2013(4).
[5]鲁遥外贸出口企业销售人员激励研究——以dw公司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
[6]刘晓炜激励视角下的销售人员绩效管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16).
[7]刘李豫,王云凤强化对电话销售人员的有效激励——以教辅行业a公司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3(3).
[8]姜蕾,宁谨理,郭祥玉不同激励制度对销售人员激励有效性分析——基于某男装品牌的研究[j].纺织导报,2013(4).
[1]樽粮.全员营销的价值和误读[j].当代经理人,2005(5)
[2]王谦.海尔的全员营销[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5)
[3]潘丽琴.中小企业的全员营销探析[j].经济师,2012(11)
[4]张小红.全员营销误区剖析[j].电信技术,2010(11)
[5]周小光.重钢的全员营销[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8)
[6]杨坚红.永和大王的成功之道——开展全员营销[j].企业经济,2003(6)
[7]钱华锋.销售人员激励性薪酬的设计[j].消费导刊,2009(2)
[8]荆芳坤.企业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
[9]王萍.销售人员薪酬体系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09(4)
[10]张四龙.销售薪酬设计[j].企业管理,2007(4)
[11]杨睿娟.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方案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17)
[12]徐小辉,赵国强.销售人员双效薪酬方案[j].江苏商论,2006(8)
[13]胡淑奇,韦劲敏.煤炭运销企业的销售能力增长关键在于体制创新[j].中国经济导报,2004(9).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五
[4]朱玉童.渠道冲突[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20—21。
[5]李先国.分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13。
[16]赵霓君.营销渠道冲突的博弈分析[j].市场周刊,2004:1-25。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六
[1]王翠香,褚宝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116-118.[2017-09-13].
[3]左佳斌,卢维学.转型背景下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改革与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2):66-67.[2017-09-13].
[5]邹倩.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04):80-82.[2017-09-13].
[7]黎勇.转型发展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初步实践[j].高教论坛,2017,(01):23-27.[2017-09-13].
[18]冯国勇.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经济应用数学与会计专业教学融合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95-96+127.[2017-09-13].
[19]张文娟,王艳红,安晓敏.应用数学毕业设计与就业、科研一体化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7,(03):69-70.[2017-09-13].
[22]戴厚平.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干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湘南学院学报,2017,38(02):88-90+125.[2017-09-13].
[23]连高社,高玉洁,王建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以太原工业学院为例[j].大学数学,2017,33(02):54-59.[2017-09-13].
[24]罗朝晖,黎勇.高校师范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7,(05):149-151.[2017-09-13].
[26]刘利斌,隆广庆,包小兵.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值计算课程教学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06):125-128.[2017-09-13].
[29]连高社,高玉洁,王建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长治学院学报,2017,34(02):80-83.[2017-09-13].
[30]李晨鸽.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6):87-88+98.(2017-06-26)[2017-09-13].
[43]荣源,尹小丹.浅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内江科技,2017,38(07):120+48.[2017-09-13].
[53]罗丹,黎勇.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02):8-9.[2017-09-13].
[65]潘庆年,陈益智,陈海容.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05):92-95.[2017-09-13].
[66]陈利国.地方财经类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改革与思考[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37(04):105-107.[2017-09-13].
[69]柳长青.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数学专业校企合作及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1):10-11.[2017-09-13].
[70]熊梅,张大林,严忠权.转型发展视觉下地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5(06):52-55.[2017-09-13].
[71]殷明,朱晓临,郭清伟.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大学数学,2015,31(06):38-44.[2017-09-13].
[72]史沁红,杨永跃,任秀龙.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对应用数学的需求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3):63-64.[2017-09-13].
[77]杨光崇,陈勇明,覃仕霞.一般工科院校应用数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03):58-59.[2017-09-13].
[84]王慧敏.应用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1):245-246.[2017-09-13].
[86]薛德军,范忠雄,徐永琳,夏世贵,普华加.基于民族院校数学实验教学与建设的思考--以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专业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6,21(03):59-63.[2017-09-13].
[87]饶兰兰.应用数学与统计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与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5):110-112.[2017-09-13].
[90]李建祥,杨玲.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应用数学教研室建设思路探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6,35(02):42-45.[2017-09-13].
[91]罗美菊,王亚燚,徐晓宁,勾月,李亚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辽宁省高校应用数学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6,(12):206-207.[2017-09-13].
[95]姚落根.财经类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6,19(02):31-35.[2017-09-13].
[97]康静,蒋家琼.中美高等理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6,(03):67-74.[2017-09-13].
[105]金玉子.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0):104-105.[2017-09-13].
[108]武瑞芳.应用数学课程中建模思想教学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5):37-38.[2017-09-13].
[109]卫春燕.基于数学建模的高等应用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67-68.[2017-09-13].
[111]周庆健,焦佳,张友,马玉梅,王书臣.提高民族院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供给质量的研究--以大连民族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论文集[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7.
[115]龙晓凡,王艳洁,孙文秋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1):23-26.[2017-09-13].
[118]王冰洁,尹晶,卢丹.地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29(02):70-73+78.[2017-09-13].
[120]王良成,袁南桥,马秀芬.以学科竞赛促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25(02):62-65.[2017-09-13].
[121]王晓峰,程宏,郭运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03):54-57.(2015-02-09)[2017-09-13].
[123]郑玉敏,杨喜庆,刘崇华,王迎春,在高职应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03):151-152.[2017-09-13].
[124]陆薇伊.云南财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实现百分之百的经验剖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5,14(04):83-84.[2017-09-13].
[125]胡毓达.应用数学的发展和未来[j].高等数学研究,2015,18(01):31-37.(2014-12-30)[2017-09-13].
[126]郭娜,朱奕奕.浅谈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j].信息化建设,2015,(04):61-63.[2017-09-13].
[129]王文发,武忠远,许淳.地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4):41-42.[2017-09-13].
[130]张丽丽,马元魁.浅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50-51.[2017-09-13].
[131]王炯琦,胡庆军.适应mooc形式和理念的“工程应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06):27-33.[2017-09-13].
[132]莫达隆,欧乾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贺州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5,(07):93-95.[2017-09-13].
[133]蔡吉花,倪岚,张秋杰.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06):77-79.[2017-09-13].
[134]侯再恩,蔺小林,王社宽,刘利华,郭改慧,贺艳琴.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52-53.[2017-09-13].
[137]石丽君,胡芳.高职应用数学社团建设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7):152-153.(2015-07-16)[2017-09-13].
[139]郭红建.基于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7(02):13-17.[2017-09-13].
[140]本刊通讯员.推动科研合作,共攀科学高峰--第八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特别报道[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15,4(03):1-5.[2017-09-13].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七
[1]李志生,梅胜,等.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
[2]孙政荣.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4).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7).
[6]专业指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描述中,毕业生就业岗位涉及广告行业的专业。
[3]杨先顺.建构我国广告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思路[n当代传播,2008(5).。
[5]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八
专著:
[1]吴良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钻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同济大学,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贾琚.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北京经济委员会编.北京园林绿化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7]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民国)陈植编.都市与公圈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0](民国)陆衣言.南京游览指南[m]?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
[1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简志[m].天津:天津国民出版社,1991.
[15]张彤,张岩.天津历史名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等编,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8]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19]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秦皇岛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秦皇岛市城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21]杨淑秋,王志.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李松欣,梁翔南,延凤桐,王信,潘锡章.保定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张家口市城乡建设纪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5]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都市政公所,1919.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九
文献综述是在对某一特定学科或专题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出的关于学科或某专题的文献报告,它对相关文献群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出该学科或专题的研究现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一、选题。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搜集相关文献。
选定题目后,下一步就是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主题有关的文献,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
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三、归纳、整理、分析。
搜集好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分析和整理。然后确定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研究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
四、按规定格式形成论文。
在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后,紧接着就是按照文献综述的格式写作,形成最后的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是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十
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是影响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施工中所有的技术操作,组织配合都需要人的参与,而工程管理中人员的不合理配置会对施工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以下是“建筑毕业论文范例”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一)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施工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发展,只有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为工程的后期发展实施有力的保障,避免工程在实际的使用中出现质量上以及安全上的问题。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展。通过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够有效的对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上以及质量上的管理与控制,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二)确保施工安全性。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除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外还要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避免施工人员的伤亡。而要想有效的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必须要重视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针对一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环节以及施工区域进行重点管控,工程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当重点对这些区域环节进行管理,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人员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且严格的按照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展。此外,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还能够实现有效的安全控制,将一些安全隐患消灭掉,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利润。
对于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建筑工程施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而要想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做好对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施工环节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通过对工程施工人员、设备、材料以及工序等各方面的细节管理与控制,实现工程施工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损耗与浪费。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工程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对于各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施工工程的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安全的问题。
建筑的安全问题是施工现场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影响工程施工的速度和企业的发展,还可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问题。在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管理人员有的认识不到安全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现场施工工作的安全管理意识没有得到重视,影响了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也不了解,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管理好建筑施工现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很大的联系,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要不断的加强,使现场管理人员更加有素质和有能力。
(二)施工准备不充分。
施工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之后,一方面需要和业主签订施工合同,另一方面着手开始展开施工现场准备工作,首先,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解与复查,了解施工现场地质、气象及交通运输等情况;其次,确定工地范围,清除施工现场障碍:第三,将占地、移民等相关手续办好:最后,做好施工现场规划。以上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对于建筑施工管理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目前我国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并不能将以上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得细致、全面,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受到了忽略,都会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有的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没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对工程施工很多细节都不熟悉,施工生产效率低下,会使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和事故的发生,从而会导致建筑行业缺乏创新,新的技术难以得到推广。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措施分析。
(一)对于施工单位,要提高现场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很多的施工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都是施工单位缺乏施工现场管理意识造成的,所以应通过提高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意识,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加强,具体措施如下:加强对整体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认知和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增强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标准认知;通过对小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积累施工现场管理经验。例如,管理经验的吸取,应进行大量的施工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施工工程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等经验积累。
(二)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每项建筑工程施工前都会进行相应的施工规划、施工管理控制规划、施工质量检测规划等,所以为实了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建箭施工单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结合相关施工标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并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待审核通过后方能执行管理方案;建筑工程施工前,要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及重要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以此深入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具体要求,为以后施工现场管理打下良好基础:选取最佳施工方案,然后根据方案组织相关施工工程参与人员,拟定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计划,并进行讨论和论证,规划出施工及施工管理中应注意事项,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三)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现场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要进行完善。
施工单位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施工人员管理标准、施工材料管理标准及施工设备管理标准,制定针对性较高、系统性较高和专业性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以此规范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行为、施工材料的质检流程及施工设备的维护流程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各项具体工作十分复杂而且繁琐,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本身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利用合理的、科学的施工管理将工程质量问题抓好,也只有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进而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最终使企业得以在现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十一
楼,密林一般崛起的群楼,魁伟如南方的榕树,挺拔似北方的白杨,雪杉一般洁白,修竹一般鲜绿,金黄的如同深秋的银杏,曙红的,又如同暮春时节繁花满树的木棉……二十层、二十层、四十层、五十层……甚至有以三天一层的高速扶摇直上的,仿佛无数个巨大的惊叹号,豪雨一般溅落我的四周。我上升、下降、旋转、俯瞰、仰望、平视,赞赏之余,不免又伴随有一种晕眩感、失重感。
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1。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运用的一个关键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拥有重要的地位,混凝土施工技术优良与否,会显著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工程程序繁琐,不论哪一道程序未处理正确,均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下,建筑工程的建设准则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令建筑施工技术有了全面的创新。
在建筑施工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使用较为普遍的技术,并且,在持续发展当中产生了诸多新型技术及材料,提高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空间,所以,也较好地加快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与钢筋良好地融合,由于具有极好的整体性能,强度极大,最关键的是施工成本较低,所以,获得了建筑施工单位的重视。
建筑行业在发展当中,新技术持续产生,混凝土材料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为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施工技术极为关键。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1.1依照规定比例正确配置混凝土。
(1)掌控原材料质量。
如果想要合理配置混凝土的质量,应当在配置混凝土前掌握好原材料的质量。
施工方应当了解到原材料质量的价值,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应当严格依照相应标准选择原材料,还需注重商家的信誉,对长时间接触混凝土施工工程的施工方而言,最好与销售原材料质量好、信誉佳的商家进行长期合作,从本质上掌控混凝土的质量;(2)严格依照设计标准配置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是否正确影响到施工后是否产生裂缝、蜂窝孔、麻面等状况,从而对建筑工程的外观与质量具有影响,在配置中应符合设计与施工标准的比例,掌控好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令混凝土搅拌具备保水性以及流动性,并且还需具备粘聚性。
假如混凝土欠缺和易性,则较易形成离析或振捣不实等状况,从而令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不足之处。
可以在混凝土内融入高效减水剂,以此令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并且令其具备流动性,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振实[1]。
1.2温控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当中,温度不同则会显著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耐久性能以及抗震性能。
因此,则需严格掌控混凝土在施工当中的温度值。
若想更为精准地控制温度,可以透过有效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方式。
比如,减少混凝土当中的水泥含量,或加大混凝土内的粉煤灰以及矿粉的比率,从而令混凝土在固化时降温,以此保障混凝土的实际耐久性以及抗渗透性。
并且,可以有效运用混凝土结构中的自然散热的特征,选定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进行混凝土浇筑。
如果在气温较低时进行施工,则需严格掌控混凝土的散热量,透过保温方式,预防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的状况。
在拆除模板时,也需严格按照顺序执行,谨防由于温差变化较大而导致混凝土开裂[2]。
1.3浇筑技术。
(1)基础筏板浇筑技术。
因为基础筏板的厚度较厚,因此,对于混凝土浇筑而言,需要极为注重混凝土散热,谨防因为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而发生表层开裂现象。
并且,也需保障结构具备相应的承载性能。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当选择适当的水灰比,而且保障浇筑的混凝土存在持续性;(2)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
若想较好地保障墙体具备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谨防墙体出现烂根现象,需要在混凝土施工前,在模板底端预先浇筑一层与墙体材质相同的砂浆。
并且,在浇筑墙体时,需要尽量保障分层浇筑的高度处在40cm上下。
不同混凝土层浇筑时,需要尽量预留一部分散热时间。
可是需控制不同混凝土层的浇筑间隔在2h内;(3)顶板浇筑技术。
混凝土顶板结构在浇筑时,混凝土的虚铺厚度需超过板面的厚度。
并且,运用平板类振动器,依照不同垂直角度,对板面执行往返振捣。
如果是混凝土板面的厚度过大,则需要运用插入式的振动器,对板面采取振捣处理。
在表面结构完成浇筑后,需要依照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时给予处理。
1.4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技术。
只有及时、正确地养护混凝土,才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完的12h内,需要运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并进行浇水。
在混凝土拆除模板以后,需对混凝土的结构不断浇水养护最少一周。
浇水养护时,需要按照混凝土的干湿状况,随时调整浇水的时间及次数,保障混凝土结构表层的湿润。
当前时期,使用较为普遍的混凝土养护方式包含了浸水法、浇水法、塑料薄膜覆盖法等。
而如果处在冬季施工周期中,则需要透过加入防冻剂并融合蓄热法,通过养护混凝土,预防混凝土出现冻害现象,对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造成影响[3]。
1.5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当依照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标准,挑选适宜的材料种类。
比如,如果在混凝土强度级别高时,超过c50,则应当挑选强度级别在52.5mpa的`水泥,从而能够降低水泥的用量,以免因为胶凝材料较多而令混凝土干缩量较大,谨防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4];(2)混凝土工程模板安装时,应当保障不同模板相互间的接触严谨性,谨防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漏浆现象。
需严格掌控好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保障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设计和标准所需,坚决不可以在施工当中发生随意添水的情况,从而令混凝土的干缩现象获得良好的掌控,以免发生裂缝问题;(4)拆除混凝土模板时,需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值增长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拆除,不可为了压缩工期而提早拆除。
在拆除以后,需要依照标准和设计所需及时养护混凝土,谨防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5]。
2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方法。
2.1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革新。
在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发展较为落后,对施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为不足,大多均为借鉴,所以,无法达到实际施工技术的标准。
由此可见,建筑行业的管理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建筑技术机构等部门,应当加强提高并革新施工技术,积极组建专业建筑从业人员分析并改革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把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给予总结。
在实践中不断积攒经验,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可以持续提升[7]。
2.2强化管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提升使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强化管理所有环节。
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所有施工技术环节,对其中的节点,应当给予良好的技术指导或沟通。
并且,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严格做好技术乃至工程的质量鉴定,有效把控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
依照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技术能力乃至机械设备、人员配置科学规划施工,建立较为有效的混凝土施工方案乃至技术方案,保障工程能够有效执行[8]。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的发展下,城市建筑展现出增长的形势,为了在本质上确保工程的品质,则需极为注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将其当成一切施工环节的关键技术。
只有将意识提高上去,才可以确保工程建筑行业能够良好发展,从而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通过利益主体的有效配合,持续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能力,令其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标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服务。
[1]李峰岩.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7):320.
[2]乔李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11):108.
[3]李金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用,2013(20):237.
[4]刘晓英.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249.
[5]刘峰君,蒋松.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01):114.
[6]张全乐.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j].建筑知识,(10).
[8]蔡廷坤.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江西建材,2016(09):95,101.
建筑工程中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分析2。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电气节能设计为核心,明确建筑工程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原则,分析设计思路,提出建筑工程中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应用,优化照明节能体系,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照明;电气技能设计;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对建筑照明节能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出更好的要求。
据相关数据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其能源需求逐渐提高,并存在能源供需矛盾,使得建筑照明能耗大幅度提高,占全国总能耗20%,使得供电不足、照明用电浪费的情况普遍存在。
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本文探究建筑工程中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原则。
1.1使用原则。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照明系统要根据建筑建设需求和使用标准进行节能设计,不仅要保证建筑运输通道的畅通性,并满足建筑工程各个子建筑项目中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展厅等地,满足用户对建筑的使用需求,强化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进而提高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综合质量水平。
1.2经济原则。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在满足建筑物照明使用性能的基础之上,将建筑成本降到最低,结合国情重视对经济效益的考虑,避免为了节能消耗过高的建筑投资,增加照明电气节能系统的运行费用。
这就意味着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要遵循经济原则,让增加投资这一部分投入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节约运行费用的方式进行回收,真正实现建筑照明电气的节约设计。
1.3低耗原则。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中,设计人员要遵循低耗原则,在保证建筑物照明系统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能耗,并采取有效的节约能耗措施,提高建设技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所有能耗转化为无用能耗,进而落实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低耗策略。
2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主要思路。
2.1合理规划照明设计方案。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重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根据国家《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相关条文进行照明设计,结合建筑使用需求,合理调节光照强度与功率密度。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和实际面积等因素,分析人眼对照明光线所形成的第一触感,以此为设计依据,使得照明光线强度适中,避免对人眼造成伤害。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不仅考虑照明用具的照明效果,还要考虑到自然光线和照明用具的光照叠加效果,实现建筑照明系统的节能性和高效性。
2.2合理配置高效光源与节能灯。
在进行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节能效果,设计人员要合理配置高效光源和节能灯,将节能设施融入到照明方案设计中,有效防止电能过多损耗,达到建筑照明电气节能设计的最终目的。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十二
好的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选题方法,选题随意,选题范围重理论轻实践,或好高骛远、求大轻小。例如,金融专业的同学前几年喜欢选诸如“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学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有些同学选题犹豫不决、随意换题,不少老师都抱怨学生选题不和导师商量,当导师不同意时甚至随意从网上直接下载论文,结果不但影响了选题的质量,又不利于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也应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实践中,不少学生只为交差过关了事,不仅相关文献阅读十分有限,如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网上的各类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笔者甚至发现有个别同学的参考文献竟然是学院自己办的内部杂志上的文章,既不权威又不准确,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几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对于文献调查等基本收集资料的方法不会运用。同时,论文写作过程中又缺少相关的调查和实证分析,要达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创新自然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三)论文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欠规范,极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
按照我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笔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毕业论文管理的相关规定,但不少学生却达不到这些要求。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论文评阅环节要求:(1)内容:立论正确,方案设计、论证、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充实,论文结构合理;结论正确;工作量足、难度适当。(2)水平: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或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有较好地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且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数据、图表完整,图纸规范。而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或者出现头重脚轻,即前面的概念、发展历程、问题现状等罗列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对策部分十分简略;或者是另一极端,前面的分析介绍简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议对策动辄十几条,甚至有的问题分析和后面的建议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论文质量堪忧。笔者还遇到过极个别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有限,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有相当的难度。
二、影响民族院校金融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论文写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直到毕业,除了考研的同学外,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毕业论文撰写正好是这段时间。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都知道,毕业论文成绩对找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论文并不重视,投入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个别学生在答辩前两三周才与指导老师联系,论文写作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与提高。笔者每年指导的学生中,总有个别同学忙于实习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与老师联系,考虑到就业的压力等老师往往无法严格要求学生。笔者所在学院的老师还发现,对毕业论文投入较多精力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实得较早的学生,自然毕业论文也写得比较规范;那些工作一直没有落实或落实较晚的学生,很难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毕业设论文撰写上,论文选题和质量自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二本院校中应该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
(二)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
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精力的多少。毕业论文指导一般从学生选题、拟订论文提纲、收集资料到规范写作、反复修改等过程中都要给予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现在高校教师本身也存在攻读学位、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等压力,再加上论文指导的报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临指导动辄10来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际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指导论文的时间、精力必然相当有限。如笔者所在的学院,老师平均指导的学生通常在10个左右,甚至有些学院的个别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有时多达15个以上,教师的指导任务相当繁重。尽管毕业论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学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时间才联系导师,这时在正常的教学、生活之外,导师的指导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老师也是希望论文只要过得去就行,论文质量的提高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
与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不同,国内高校多年来普遍实行“严进宽出”原则,只要学习成绩、学分修够了,很少有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在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对论文自然采取东拼西凑的态度,毕业论文答辩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现在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过来使学校在论文质量把关和就业率压力之间偏重就业率的提高,自然就会更加放松论文答辩及其管理环节。因为高校每年都面临一次就业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标、招生计划等的变化都与就业率直接相关,论文质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毕业论文成绩=评阅成绩(60%)+答辩成绩(40%),且答辩成绩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辩中,即便对极个别答辩学生想给低分,考虑到就业形势以及民族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化基础等综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一些建议。
在面临持续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民族类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学校要加强论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民族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途径,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如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适当提高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报酬,努力提高教师积极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厅(局)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和评优等,在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向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倾斜;再如,进一步落实毕业设论文写作与实践的联系,加强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生产部门、企业之间开展协调工作,为学生论文选题、写作等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另外,民族类高校有些汉语水平确实较差的学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语言写作和答辩,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样搞一刀切,真正发挥论文写作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应早作准备。
针对目前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冲突,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也应宜早不宜迟。如果前面几年的学习中没有思想准备和材料积累,仅在几个月乃至最后一学期或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从选题、研究到写作的全过程,确实很难指导或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就应先学习一些指导论文写作的有关论著,提高文字修养;还要选读一些本专业的优秀论文,从中学习写作经验和了解学术动态;掌握做简单的文献综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对本学科领域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专题或方面,有意识地积累资料,为论文写作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还可适当缓解导师集中指导的繁重任务。
(三)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写作与就业之间的冲突。
客观地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没有就业压力,可专心致志做毕业论文;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应聘时若已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工作会落实得较早、较容易。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正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基本要求。所以,学生应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对其就业、毕业论文完成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十三
3.川濑刚志著《回顾wto争端解决谅解协议的修改谈判进程》。
5.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周忠海等著《国际法学述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李居迁著《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8.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教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梁西著《国际组织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曾令良著《世界贸易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沈木珠著《国际贸易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5.朱榄叶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8.杨荣珍编《wto争端解决案例与评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版。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十四
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其他填写内容在横线上居中(指导教师不需填写职称),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二部分:中、英(外)文内容摘要。
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在第二页书写,如在一页之内不能书写完毕,连续书写在次页。
“内容摘要”四个字居中书写(宋体三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空一个中文字符。
书写“内容摘要”四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中文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
前后两个中文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
要和关键词对应,但是,字体为timenewroman,小四号,关键词的内容全部用小写。
第三部分:目录。
在书写第二部分即“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目录。
“目录”两字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居中书写,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
书写“目录”二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及对应正文的起始页码。
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要求标注到二级标题,即:(一)、(二)、(三)…。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时,一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行距为“固定行间距22pt”。
在书写第三部分即“目录”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正文及参考文献。
1.论文的结构。
论文题目。
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不需写“引言”字样)。
一、(正文)。
二、(正文)。
三、(正文)。
…………。
论文的结语部分(接上文另起段落,不需空行,不需写“结语”字样)。
2.字体字号。
大标题(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注释内容,宋体五号。
3.标点符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4.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论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二、标题。
)与其下面的内容间空一行(宋体小四号),第一级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其他级别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不空行。
2.正文中第一、二、三级标题末尾不书写任何标点符号。
3.标题的层次。
一、……。
(一)……。
1.……。
(1)……。
①……。
三、篇眉和页码。
1.篇眉从正文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内容为论文的题目)。
2.页码。封面不加页码;中英文摘要合在一起排页码,从“1”开始;目录单独排页码,从“1”开始;正文需要单独编排页码,从“1”开始。页码在页面底端(页脚)居中书写,页码与正文之间只空一行字的距离。页码使用宋体五号字。
四、图、表和公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十五
摘要:文献综述既是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又是学术论文的一种类型。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它是阐明前人贡献、理论发展脉络、现存研究局限等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学者的学术创作提供理论依据、激发创新点等;作为特殊类型的学术论文,综述性文章能帮助其他研究者告别卷帙浩繁的文山书海、迅速了解本领域的发展状况,避免重复性劳动。
关键词:文献综述综述性文章重要地位和作用写作要求和规范常见问题。
文献综述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论文组成部分的文献综述,一种是综述类文章。文献综述包括两大环节,一是综,综“百家”,阐明该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者的理论、观点;一是述,述“一人之言”,梳理各研究者的理论、观点,分门别类,理清脉络,说出本人观点。郗向丽给综述类文章下定义为“综述类文章是以介绍、分析、评述某一专业领域内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发展动向,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作出学科发展预测,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特殊科技论文”[1],王琪认为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2],由此可见,无论是文件综述类文章还是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绕不开文献综述的两个环节——综和述评。
一、文献综述的地位和作用。
文献综述对于学术论文来讲是必要的,综述性文献也对学术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文献综述有利于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保持研究领域的持续性发展。结前人成果,帮助研究者搞清所研究问题的“出身”,明确来龙去脉,这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对学者研究功底的`考验。《大学》中讲“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只有理清研究课题的发展路线,才能继续探求他的发展前景[3]。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实质上就是对本领域研究脉络的梳理,是学术研究连续、不间断持续发展的保证。
最后,文献综述有利于保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使学术研究与时俱进。学术研究从来就是开放的,最终都要为人类的生存发展而服务,但人类的生存發展状况并非一成不变,新问题、新情况带来新挑战,这就要求学术研究保持开放性,文献综述则保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在文献综述里,学者将新情况加入到文献中,通过对前人文献的仔细梳理得出解决新问题的指导性意见,或者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形成合理的解决新方法,就保证学术研究与时俱进,维护其效用。
二、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也不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撰写有一些需要遵循的要求和规范。
首先,文献综述的撰写要符合“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就是指文献综述的“综”要做到全面,重要观点不遗漏:既要有中国的文献,也要了解外国的研究情况,既要研究经典文献,也要了解普通学者的观点,既要知道本领域早期的研究范围,更要清楚近期的研究趋向。只有搜集到全面的材料,才能避免观点重复、做无用功、浪费资金和精力,避免形成武断甚至错误的观点,保证得出科学的结论,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其次,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按照“文献树”的原则进行。所谓“文献树”就是指文献的“综”按照一定的脉络进行:或者是根据时间上“由前到后”梳理资料,或者依据内容上“由大到小”安排顺序,或者按照空间上“由宽到窄”的方式凸显作者的综述意图。整理文献就像整理图书一样,只有根据相关的原则,分门别类,排好顺序,定好位,才会方便读者认真阅读,有助于学者理清思路,明确写作意图,有利于根据中心思想安排更良好的行文。
第三,文献综述的撰写要做到述评结合。文献综述的写作意图不仅仅是阐明本论题的由来、发展、前期成果,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预测该研究课题的发展方向,形成有价值的“一家之言”。“述”与“综”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简单的观点堆砌对于学术研究而言价值不大,根据“综”的结果批判继承前人的成果并得出有价值的新观点,才能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表明本研究拥有价值和发展前景,保证课题不被搁置。
第四,文献综述的撰写一定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无论是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还是综述类论文的写作,都需要积累、引用大量的参考文献,这对于有些研究者而言是自己学术水平不高的体现,因此他们采取更改语句顺序等的手段模糊引用,不标识出处,这是十分不道德的行为。其实,标出引用他人成果决不是自己学术水平不高的体现,而是自身谦虚谨慎进行科研良好态度的表现,是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自己良好品行的外化。任何人的研究都应该得到尊重,撰写文献综述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三、文献综述的撰写步骤。
首先,形成问题,根据主题铺叙。问题的发现,一种是兴趣使然,一种是日常生活热点,把两者同研究领域结合在一起,转化成规范的学术问题,是形成问题的主要方法。形成问题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第一步,这个问题有时是通过阅读文献获得的,有时是通过学科积累引发的。问题形成之后,就要围绕中心意图搜集材料。现代社会材料的搜集十分便利,为了保证“综”全面,应该使用所有的手段汇总文献。常见的文献搜集工具有搜索引擎、相关数据库、图书等,切忌局限于电子期刊,这会影响综述的权威性。
其次,阅读和整理文献。这是文献综述撰写的关键一步。相对于资料搜集消耗体力,阅读与整理消耗的更是脑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把文献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观点派别整理好,去掉与作者写作意图相差甚远的材料,严格按照文章的中心思想筛选材料,“如果你埋首于毫无计划的数据搜索,可能会让自己陷于一堆书籍及论文中而失去方向。各式各样的原始资料可以把你带向任何地方”[4],这会大大降低学术创作的效率。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是非常严谨的,研究者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环节。
第三,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批判和总结。人无完人,学术研究也没有完美之说,相反它总是会受到研究者个人素养、时代背景等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判:评估各参考资料是否客观公正认真推理杜绝了主观臆断、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是否连贯、参考文献的观点与作者观点有无关联性……通过评估搜集到的文献,还能够帮助研究者寻求到学术创新点。
第四,撰写文献综述。在完成前三个环节的任务后,接下来就该撰写文献综述了。综述的写作需要通过不断的修改才能完成。撰写时一定不要偏离写作主题,按照主题的要求“团结”搜集到的文献,形成文章架构,然后丰富文章的各组成部分。文献综述的内容一般包括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问题四个部分。前言写明研究的由来,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当前的热点;主题部分就是把前期准备好的资料有逻辑的堆砌在一起,说明中心思想;总结是对研究课题前景的展望以及对自己研究工作的总结;参考文献一定要数量适中,具有代表性,只要能讲清研究的问题就好。
四、文献综述写作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研究者会遇到一些问题。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首先,文献搜集不全面。一部分研究者搜集资料的方法存在缺陷,也有一部分研究者为图省事漏掉一些观点,这导致文献涉及的观点不全面,影响到综述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权威性,还会产生重复劳动、失去研究价值的后果。
第二,文獻综述与研究问题的相关性不大。这是因为研究者在综述文献时没能严格围绕写作中心对材料进行筛选,反而是按照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发散思维,最后导致离题万里,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第三,文献综述的写法同教科书类同,内容都是观点的罗列和铺叙。教科书的作用在于向他人介绍某一研究,常常要求中庸行事,而文献综述一定要有学术性、大胆创新,用写教科书的方法写综述就会使其丧失学术性,变成观点的罗列和堆砌,失去研究意义。
最后,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不当,参考资料过时、陈旧。有的研究者为了佐证观点引用大量文献,有的研究者为图省事使用很少的文献,这两种行为都不恰当。前者会导致研究者漏掉经典观点,降低文献综述的权威;后者会导致研究者主观意识明显,降低文献综述的学术性。此外,陈旧的参考文献对于验证研究者的观点力量不足,说服力不强,综述对读者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关注研究成果的人会很少,不利于作者观点的传播。
文献综述对于研究学术问题至关重要,它不是观点的堆砌,而是对观点的梳理、继承和发扬,它的结论建立在丰富的文献基础上,对于本领域的学术前景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学者们一定要重视文献综述的撰写。
[1]郗向丽.科技期刊综述类文章存在的问题及写作[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
[2]王琪.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1).
[3]崔建军.论文文献综述的地位、写作原则与写作方法[j].唐都学刊,,(05).
[4]维恩.c.布斯,格雷戈里.g.卡罗姆,约瑟夫.m.威廉姆斯.研究是一门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十六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
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专业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7篇)篇十七
1、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
2、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
4.1、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4.2、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4.3、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652;319,325应写成0314325。
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
4.4、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