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报告是对某个具体情况或事件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它是一种客观的记录和呈现方式,可以用于沟通和决策。我觉得我们需要做一个情况报告来了解当前的情况。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些来自专业机构和学术界的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一
我局机关现有基层党组织6个,其中总支1个,党支部5个。现有党员61名,其性别、年龄和文化结构如下:女性党员14名;35岁以下12名,36-45岁8名,55-59岁7名,60岁以上24名;学历结构为研究生1名,本科生30名,专科生17名,中专高中以下13名。近年来,市科技局机关党建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按照“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创“五好”党支部、“五带头”优秀党员等组织活动,狠抓了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推动全市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机关党建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近期,我局就机关党建工作情况作了一个专题调研。现将我局机关党建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步加强和改进的措施报告如下。
(一)争取局党组的重视,切实加强了对机关党建工作领导。一是建立并落实了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局党组书记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将机关党建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议常抓,定期听取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每年召开3次会议专题研究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了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了一名副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具体负责机关党建工作。落实了局领导上党课制度,每年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结合机关政治学习,讲党课1次以上。局党员领导坚持以身作则,支持机关支部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支持并积极参加党的活动,自觉按时交纳党费,自觉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发挥表率作用。二是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了单位目标管理。为使机关党建工作有地位、有作为,局党组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了市科技局年度目标管理,与科技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三是重视发挥了机关党支部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创四个“十佳”、“五好”党支部和“三民”等特色活动,在机关营造了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浓厚氛围。同时,保障了机关党组织活动经费,保证了机关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夯实了机关党建工作基础。一是重视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培训教育放在思想建设的首要位置,及时制定了。
学习计划。
落实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考勤通过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贯彻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帮助全体党员干部强化了理论武装。与此同时强化了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每年组织局系统科以上干部和党员赴科技部上海培训中心、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赴外学习考察从而确保了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天党员参学率在95%以上。二是健全并落实了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我局制定并落实了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并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抓好了局党总支、各党支部理论学习的落实确保了理论学习时间、人员和效果的落实。三是认真开展了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制定并落实年度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时间、内容和效果。
(三)强化组织建设,进一步筑牢了机关党建工作保垒。一是重视加强了党支部班子建设。我们根据形势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2019年一季度按时完成了局党总支和局属各党支部换届工作,通过健全机关党支部班子,配齐配强党务干部,进一步加强了局机关党组织班子建设。今年根据市情报所党支部书记空缺的情况,又组织改选了市情报所党支部。二是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民”活动,做到领导带头,全体党员积极参加,深入基层,开展帮扶活动。三是重视做好了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2019年有1名预备党员申请转正,支部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及时进行了讨论研究,并按要求上报了有关材料。推行“两诺三评”制度,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坚持把每个党员都纳入党支部的有效管理当中,通过落实党员经常性教育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组织生活,全年落实党员集体教育活动不少于12天。通过改进管理服务方式,落实管理责任,确保了每个党员正常履行了党员义务,按时足额交纳了党费。四是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建立健全了《局党组议事规则》,严格落实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等党内民主制度,落实了“三重一大”制度,对重大问题坚持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党内民主气氛浓厚,通过完善政务公开,稳步推进党务公开,较好地保证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五是加强作风建设。组织开展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和发展提升年活动,突出抓好方案制定、动员部署、征求意见、整改落实等环节,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坚持政务公开,认真落实了科技部门的规范性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依法行政自查,完善并落实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着力建设“阳光”政府机关。
(四)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了党内各项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话提醒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报告工作制度等制度健全。二是“3会1课”等制度落实。坚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上党课。发展党员、评先表彰、组织重大活动等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三是协助抓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局党总支兼职副书记参加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协助党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监督党组落实整改,并及时向群众反馈情况。四是重视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在政府采购、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干部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的决定上,做到集体研究,规范操作,推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工作深入开展。
(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确保了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坚持以党建发展,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保障科技工作落实。期间,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战略部署,突出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科技管理三个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支撑引领吉安跨越发展中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越来越凸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7.82%和40.75%;新材料、led照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3%,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二,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78%。二是农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先后实施科技星火、富民强县、科技扶贫、科技救灾和粮食丰产工程等农业科技专项达128项,经费2974万元。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工作力度,大力推广了良种良法、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创新体系建设更为完善。获批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吉安风电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类)。全市科技创新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并运行,巩固和组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各4个和25个。获批省级民营科技园5个,总数达到7个;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四是科技创新政策得到落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吉安的决定,对鼓励自主创新、建设吉泰走廊、加强工业园区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扶持政策,有力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发展和集聚。同时,通过开展《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促进科技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五是各级科技投入大幅增长。全市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340多项,争取国家和省级无偿资助经费9300多万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市、县两级按照法定要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基本落实到位;同时,还通过贷款、融资和企业自筹等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为自主创新提供较好的资金保障。六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获省重点新产品248项,自主创新产品39项;取得科技成果458项,评定市科技进步奖205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9项。天人集团参与完成的《松材线虫防治技术》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大圣光纤有限公司《通信用pmma塑料光纤》项目获2019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均为我市首次获此殊荣。全市专利申请量891件,授权量530件。今年以来,我市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进一步发展。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据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统计快报,1-8月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9.3亿元,增加值22.4亿元,列全省设区市第5名,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8.9%和52.2%。二是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吉安市风能核能及节能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吉安风电设备产业化基地顺利通过科技部复核工作;新组建了吉安市仿生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申报省级创新团队9个、市级创新团队10个。获批省级创新团队2个,组建市级创新团队5个。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今年组织11家企业申报了2019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其中2家获批立项,获省财政经费支持770万元(检查合格后每个项目还将奖励100-200万元),获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四是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今年协讯电子、合力泰、华文光电等10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天人生态集团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复评,截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15家。会同有关部门申报省创新型企业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4家。五是企业技术创新非常活跃。组织4个项目申报了国家重点新产品;组织17个项目申报了省重点新产品,获批16项;推了荐11个新产品参加省重点优秀新产品评选,4个获批省重点优秀新产品;同时组织申报自主创新产品9项。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3项,获批5项,争取经费380万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专利申请量101件,专利授权量82件,其中发明专利55件。六是农业和社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组织申报省级富民强县项目2个,争取经费50万元;组织申报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项,其中1项通过省厅评审;组织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继续加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全市7个县市共建立80个示范点,到位经费88万元。积极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227名科技特派员和15位法人科技特派员带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创办各类经济实体,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强化了民生科技支持,组织实施5个民生科技项目,积极组织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永新县的项目获批德国使馆的立项、经费7万元。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二
按照市政府关于调度我市春节后企业招工用工和农民工返城务工新情况的要求,我局对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岗位需求和部分企业用工情况开展了调研,并对100户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企业用工需求增加。春节后第一周(2月4-9日),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岗位2.9万个,同比(20xx年节后第一周,2月14-19日,下同)增长6.5%。从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100户调查企业春节后招聘岗位4819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266个。
(二)制造业岗位需求回升。春节后第一周,人力资源市场制造业岗位1.41万个,占48.5%,同比增长38.1%。受订单增加、去库存压力减少等因素影响,制造业回暖趋势较为明显。从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43户制造业调查企业,生产经营与去年同期相比很好的企业5户,较好的11户,持平的23户,较差企业4户。43户制造业企业春节后招聘岗位321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74个。青岛济二机床世代有限公司、青岛瑞华集团等企业因订单增加,岗位需求分别增长了10%、5%。
(三)服务业企业岗位需求有所减少。春节后第一周,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业岗位1.37万个,占47%,同比下降10.8%。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岗位需求减少,同比分别下降12.4%、12.1%。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商务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行业岗位需求上升,同比分别增长15.4%、11.2%、8.4%、7.7%。京东快递、糕点连锁丹香等企业岗位需求同比增长20%以上。业务销售、物流快递、餐饮服务、物业保安等岗位需求较为集中。
(四)技工类岗位需求比重上升。春节后第一周,人力资源市场技工类岗位0.4万个,占13.8%,同比增长15.3%,所占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电焊工、冲压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车工、数控设备操作工等工种需求量较大。与之对应的普通操作类岗位0.7万个,占24.1%,同比增长9.8%,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
(五)企业用工压力减弱。从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企业员工流失率降低,招聘成功率上升。100户调查企业,春节前共有员工4.1万人,离职1445人,流失率3.5%,较去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春节后已招聘人员149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企业春节前人员流失产生的岗位空缺已基本补充完毕。
(六)企业招聘工资呈分化趋势。春节后第一周,人力资源市场平均招聘工资3028元/月,同比增长12.4%。其中,制造业平均招聘工资3034元/月,同比增长7.78%;服务业平均招聘工资3004元/月,同比增长13.6%。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印刷等传统行业工资水平较低,增长空间偏小,分别为2987元/月、2610元/月、2538元/月、2869元/月、2625月/月,同比分别增长8.8%、0.9%、-4.8%、-5.3%。社会福利、金融、物流、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科技服务、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金属制品等新兴行业工资水平较高,增长空间大,分别为5042元/月、3451元/月、3912元/月、3448元/月、3234元/月、3277元/月、3255元/月、3254元/月,同比分别增长21.9%、21.6%、16.5%、11.2%、10.4%、12.4%、17.6%、16.8%。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市场经营不稳定因素影响用工。从100户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目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需求不足。33户调查企业存在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减少的情况。
二是原材料价格波动。39户调查企业存在因原材料波动影响生产经营稳定的情况。
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67户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较大,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水平增长乏力,影响员工队伍稳定。
(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不平衡。
一是技能人员供给不足。企业技能岗位需求持续增长,但市场技能人员供给缺口较大,机械加工、化工、剪裁缝纫、数控设备操作等岗位供求比(岗位/求职)均超过2,企业难以招到足够的技能人才。
二是人才供求不平衡。企业岗位需求日趋细化,专业化程度要求高,但包含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求职者难以适应,多数只能满足基础岗位需求。
三是服务业用工缺口较大。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居民服务等行业用工需求量较大,但工资水平偏低,员工队伍稳定性较差,招聘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企业用工出现短期化现象。从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情况看,受企业订单的不确定性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招聘岗位短期合同和小时工较往年增长了近10%。同时,部分农民工就业要求和对企业期望值增高,普遍存在观望情绪,更倾向于短期合同。这种用工短期化现象会对培训和就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三
最近,xx县工商局严格按照《关于对我县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的通知》(高讨论组发〔2019〕5号)的要求,结合工商职能,就我县加快对外合资、合作工作认真开展了调查研究,进行了专题查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我县共有对外合资、合作企业18家,县局紧紧围绕这些企业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一)立足工商职能,积极开展“红盾帮扶”工程。对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县局积极开展帮扶工作,签订了帮扶协议,开展了走访活动,向企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了解其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努力帮助其解决;积极开展。
合同。
帮扶,指导其正确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引导其参加各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活动。近年来已发展山东吉地尔有限公司、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2家对外合资、合作企业为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提高了其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意识;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导其积极注册商标,争创名牌商标,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二)在登记注册方面为对外合资、合作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设置了对外合资、合作服务专窗,实行首办责任制,对企业的外合、合作项目实行专人接待,负责解答有关企业登记注册事项问题。同时积极开展“照后行政建议”服务,指导企业及时申办行业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申请银行开户等手续,努力做到使企业少走弯路。
(三)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我县对外合资、合作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县局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商业贿赂、传销、商标侵权、虚假广告和无照经营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积极开展消费维权工作,努力为我县对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经过认真调查,造成我县对外合资、合作工作落后的原因如下:
(一)缺乏与外地企业对接的产业和产品平台。我县有些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缺乏与外资企业配套的较完善的产业链和产品,不少企业因自身产品老化、技术水平低,难以拿出与外商合资、合作的产品和技术。
(二)我县境内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偏小。(三)一些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在对外合资、合作工作上存在着畏难情绪,认识上有偏差,只看到了困难,不能正确认识我县在对外合资、合作方面存在的各种优势和资源,在开展对外合资、合作工作上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坚定不移的信心、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真抓实干的功夫。
(四)缺乏监督机制。目前我县对外合资、合作工作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手段,对一些已经签订协议的外资项目主动跟踪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大,导致一些项目始终没有投入生产。(五)利用外资的政策优势不明显。随着对外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我县在吸引外资的政策优势上明显不足,县乡两级受财力限制,难以对外商给予进一步优惠,使外来投资缺乏成本优势,比如税收政策、土地价格及工业电价等,我县在这些方面并不比周边县市优惠很多。
(六)对外合资、合作手段和方式缺乏创新。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外商直接采取的兼并、收购、产权转让等方式,思想放不开,不敢运用或者很少运用。
(一)认真履行合同管理职能,大力实施合同帮扶。组织对外合资、合作企业开展合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增强企业的合同意识,提高合同签约、履约能力和运用合同开拓市场的能力;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积极争创各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同时以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为切入点,在对外合资、合作工作方面狠下功夫,积极在农户和涉农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帮助涉农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二)继续在注册登记方面为我县对外合资合作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县局将充分发挥对外合资合作服务专窗的作用,对我县企业合资合作项目实行专人接待,全程服务,对企业的咨询做到一口清,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扩大生产规模,拓展经营领域,发展科技型、外向型经济。
(三)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为对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县局将加大对商业贿赂、传销、商标侵权、虚假广告和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我县对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发展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四)认真履行商标管理职能,提高对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服务措施,鼓励帮扶对外合资、合作企业积极注册商标,争创驰名、著名商标,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工商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资源优势,整合信息资源,打造信息平台,努力为对外合资、合作企业提供信息、政策法规咨询服务。
总之,县局将立足工商职能,为我县对外合资、合作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于从政策层面上给予进一步引导,激励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对外合作的热情,发展县域经济。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同国际经济间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程度提高,也造就了我国经济有着20多年高速发展的辉煌,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进一步融合,国内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与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广泛,从今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想要独立于全球经济发展之外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多领域的合作将是发展经济、做强做大企业的方向,只有通过对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强化自身优势,弱化劣势,才能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确立自身地位,站稳脚根。
步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进一步呈多元化发展,对外合作将会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体现出一个地区和企业的发展水平。
“”期末我县工业产值要达到200亿元、规模企业要达到300家,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抓好招商引资,壮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必须发挥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引导企业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合作,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目前我县企业还处于成长期,企业运作也处于矛盾多发时期,亟需在内部管理、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建设及产品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做好对外合作课题就显的尤其重要。我县企业对外合作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合作领域非常宽广,从管理、技术、产品研发、营销、资金、资本、人才、产业链延伸、加盟国内外大企业等等开展多方面的合作,都非常有利于我县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主动与相关的大企业建立良好的分工合作关系,可以稳定小企业的市场环境,并可以从其合作的大企业获得技术、资金及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可以与相关的小企业加强战略联盟,实现产业要素在企业间、区域间快速集中和自由流动。
恢复县制以来,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县工业发展起点低、总量小,长期以来形成粗放的经营方式,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发展缓慢或数年来停滞不前,甚至被淘汰出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身认识提高,对对外合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技术,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技术协作,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使企业产品、技术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总体来说,多数企业对开展外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认为企业规模小,对外合作的条件还不成熟。目前我县企业主要对外合作有以下几种方式。
1、技术和资金合作。环达漆业公司通过招投标形式,由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共同承接并研发的“纳米改性轿车面漆研究开发项目”,获得我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企业出资290万元,并享有主自知识产权。项目的核心技术——纳米二氧化硅浆体制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专业纳米二氧化硅浆体制作的德国莎哈利本化学有限公司的认可。目前产品已投放市场,在二汽、江铃汽车制造企业使用,德国公司已与环达公司达成浆体销售意向,已上报德国莎哈利本化学有限公司总部批准,作为其浆体生产基地。绿得农化公司提供一定资金及设备,直接将研发中心放在浙江大学,每年总的科研经费投入不少于200万元,在设备技术上与巨化公司协作,经常性的组织科技人员到衢化取经学习,目前公司的主导产品草甘磷原粉占全国产量的10,80以上供出口,销达美国、日本、马来西亚、阿根庭、以色列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效益排名同行第三,同类排名第九,通过对外技术合作,产品产业链也延长,污染物排放减少,经济效益增加。
2、人才与资本合作。恒达纸业公司的总经理姜文龙利用自身专业人才身份,引进了温州立可达包装有限公司造纸项目,姜文龙占股15,总公司占股85,到目前已累计引进投资资金1.5亿元。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接装原纸(水松原纸)国内市场占有份额30,公司自主开发的医药透析纸作为国家级新产品,替代了进口,国内市场占有份额达25。公司下步还将考虑装饰原纸等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在原纸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上作些考虑,在产品技术、管理及经济效益上已成为我县造纸行业中的佼佼者。同样如凯丰纸业公司、华邦纸业公司及其他一批企业都是因为我县具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才促使外地企业主到我县投资办厂。
3、产品加工合作。主要在电子及机械五金行业。
上开展的比较广泛,如001公司、新西帝公司通过发展外加工企业或组建参股、控股子公司协作形式为公司产品配套,向上延伸产业链。康龙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防盗紧固件螺帽,已成功申请了专利,从普通螺帽销售价7000多元/吨上升到防盗螺帽售价30000多元/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单个可以新增500万元销售收入,其上游产品也以外协加工为主,目前有2家企业与康龙公司有加工协作关系。莱德桑公司生产的整机配件也与遂昌一家企业有外协加工关系,通过外协企业为公司产品加工配件。顺通公司起初就是作为衢州几家生产风动机械产品企业的外协加工单位,生产空气压缩包,以外协加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4、跨地域营销合作。我县企业最早在外建立营销合作的是001公司,通过外地经销商建立的当地营销网络,设立销售公司产品的地区总代理,大幅度降低了公司产品销售成本,迅速占领市场,对代理商而言也得到了实惠,公司与代理商之间形成了一种共荣共辱的共生关系。康龙公司的防盗螺帽产品一问世,就得到了tcl工业电器公司的重视,要求建立代理销售关系,目前tcl工业电器公司已成为康龙公司防盗螺帽产品重庆地区经销总代理。
5、国际合作。浙昕钻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水晶钻饰的企业,自落户到我县以来,现有七家水晶钻饰企业落户龙游。目前,该企业正在与世界水晶巨头hy;---奥地利施华洛世奇公司协商相关合作投资事项。腾龙竹业公司目前也正在与美国一家公司谈判,计划从该公司引进一条技术先进的生产线。应该说,我县参与国际合作的企业很少,但这少部分企业的行为正在为寻求对外合作之路作有益探索,值得我们借鉴。
1、意识不强,缺乏前瞻性。从我们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对外合作的认识还很模糊和不足,认为企业小,生产销售也还正常,没有必要参与对外合作,或对企业的发展还停留在一种顺其自然的思维状态,认为对外合作的时机还不成熟。缺少对协作能带来企业发展机遇的前瞻性认识。
2、新产品研发协作不够,造成行业内竞争激烈。这种现象最集中体现在造纸行业,由于企业自身科研力量薄弱,缺乏新产品研发能力,外协研发的投入经费又有困难,产品几乎雷同,特种纸生产企业体现不出企业本身的特色,产品销售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合作涉及的领域还不够广泛。对外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资金或资本合作、技术创新联盟、人才合作、承包经营、融资租赁、共生营销、产业链协作、补偿贸易等。从我县企业协作情况来看,除了少数企业在产品开发、营销等方面协作比较成功以外,大部分领域协作还处于尝试起步阶段,有些领域就根本没有涉及。
4、合作的层次不深。目前我县企业对外合作局限于开发某只产品或某个特定内容上的比较多,对企业按照本身的实际情况对外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的事例很少,在资本、人才、企业之间、市场开拓以及产业链等方面的协作层次比较浅。
5、政府引导力度不够。企业是对外合作的主体,但作为政府要努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对外合作,构建企业对外合作平台,制定对外合作导向性鼓励政策,激发企业协作热情。而目前我县还没有一个鼓励企业加强对外合作的政策性意见。就环达公司的纳米改性轿车面漆研发项目,按规定需要县科技局套配的研发资金45万元,至今难以到位。
1、科企协作。新产品开发不足是制约我县企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最主要因素,一个好的产品可以发展一个企业,一批好的产品可以发展一个产业。造纸、化工、电子、竹木加工是我县传统产业,有着资源、人才等比较优势,要进一步提升传统发展规模与总量,必须突破技术创新瓶颈,加强与各自产业相对应南京林学院、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环达公司开发成功的纳米改性轿车面漆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尤其是在同产业、同行业中小企业间可以针对彼此共同的研究开发需要,共同出资组建研究开发同盟或联合开发中心,集聚技术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共享研究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2、技术管理协作。不断提高和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设备再先进,没有良好的技术管理水平,也难以体现设备的先进性,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我县现有不少企业家是从原国有、集体企业队伍脱胎而出,有的观念陈旧、创新意识薄弱;有的管理水平低下;更有甚者还局限在家族式管理体制,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此必充分发挥现有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势,企业老总应主动参加清华、复旦、浙大等高等院校组织的工商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加强中层员工创业辅导培训,寻求并建立与相关高等院校长期合作的管理体制,从而逐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绿得公司就是经常性的与巨化公司开展技术管理协作,不断改善自身装备的缺陷,使设备运行达到最佳状态,创造更大效益。
3、产业链协作。产业链协作是做强做大企业和我县经济的一个主攻方向,它的延伸可以降低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有利于产业、企业的发展。可以是同行之间的协作,机械行业,通过对外承接整机配套零部件加工业务,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也可以外协加工本企业整机配套零部件,在提高自身整机制造规模的同时,也可以发展一批小企业;也可以是跨行业协作,造纸行业,上游产品可以发展造纸化工产品,如轻质碳酸钙、助剂等,下游产品可发展原纸加工、印刷、包装等相关产业。竹木加工(包括笋罐头)等资源性行业也是如此,要紧紧依托腾龙、外贸笋厂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整合现有小企业,寻求配套的方式,将上游产品延伸到小企业加工,这样才能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从而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4、人才协作。小企业可根据自身所处发展阶段,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挂钩,把引进人才与项目、技术、资金等结合起来,实施借脑引智战略,通过高薪聘请、岗位引才、技术引才等多种方式外聘技术科研人才,也可以大胆尝试聘用职业经理人,扩大企业高层次管理队伍,提升经营管理者素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资本协作。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加盟国内外大企业,吸引外来资本入股、参股,。可以吸收职工参股、民间资金,也可以是由部分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利用成员自身资本作为贷款担保,实现资本结构向多元化发展,通过强强联合,稳定市场竞争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县造纸行业有留有发展空间的生产线十五条,利用现有生产技术、资源等优势,对外开展资本合作显得更为迫切。
6、营销协作。营销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与市场联系的纽带,建立良好的对外营销协作关系,能使产品迅速占领市场,稳定市场占有率,同时良好的营销网络,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产品信息,有利于产品对市场适应程度改进,及时调整策略。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普遍应用,我县水泥总量大幅增长,但运输矛盾日渐显现。目前外运都是单个企业自己办理,从而带来运力紧张与费用增加问题。因而必须加强水泥企业之间的营销合作,组建专业化的运输队伍,设定合理的运输网络,实行多级配送方式,降低运输成本。
1、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企业对外合作的目的在于弥补原有的缺陷和不足,按照市场要求优化资源配置,组合形成新的优势,使优强企业实力更强,困难企业走出困境,因此应选择适宜的领域和伙伴开展联合协作。
2、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合作,应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资产重组和要素合理配置,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实现共同发展。
3、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开展合作的方向与重点。合作形式是多样的,合作应同企业自身的管理创新、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资金与人才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相结合。
4、企业为主,政府引导。企业应充分发挥积极性,自觉、自愿、自主地参与这项活动。政府则应在宏观上加强指导、扶持和服务,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热情。
借助外力寻求合作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的经济政策十分有利现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只有通过多领域、多层次的的合作,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
1、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对外合作对企业而言,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前,企业要改变对外合作的模糊认识和消极意识,实现由政府引导为主向企业自觉、自愿参与方向转变,从要我合作向我要合作方向转变。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对外合作的主攻方向,确定合作对象、内容及方式方法,寻找出对外合作的最佳切入点。重点是要学习发达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创原始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技术和市场合作,扩大生产、营销体系,延伸产业链,走产、学、研为一体的发展之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行的研究开发机构、或研发实验室,开展研究开发活动;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推进与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丰富合作交流内容,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广泛融合;推动企业品牌建设,把企业竞争的重心调整到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品牌竞争力上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化工业之路。
2、构筑平台,强化服务。要借鉴发展中小企业好的经验与做法,加快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技术开发、创业辅导、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多种服务。当前政府重点要在对外合作方面为企业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对外合作信息平台,有针对性的收集企业需要的信息,及时提供相关企业,以供选择;二是建立科企协作平台,以衢州市科企洽谈会等为契机,积极开展科企协作,指导企业对外合作活动;三是加快物流中心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开展对外合作优化硬环境;四是加快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平台;五是根据产业发展方向,由政府与企业筛选一批关键性、共性的技术难题,通过项目招投标的形式,在省内外组织联合科技攻关,探索建立科研开发平台。
3、制定政策,加强引导。在企业对外合作上,政府要加强引导,出台鼓励对外合作的指导性意见。一是重点鼓励开展科企、技术管理、产业链、人才、资本、营销等方面的协作;二是鼓励优势企业加盟国内外大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三积极鼓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学习,给予50学费补助;四是适当调整现行的技改项目贴息补助办法,划出部分经费用于建立新产品研发补助基金,对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一定比例补助,实现产品结构调整,结构优化;五是建立资本合作考核机制,对引进外来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的,享受招商引资企业政策;六是引进和建立企业服务中介机构,在政策上对中介机构给予扶持,形成“政府扶持中介,中介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
实践充分表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地对外合作,再加之本土企业资源、技术、人力等优势,企业完全可以大展拳脚,有所作为,抢抓机遇,占据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四
xx年年1月到3月期间我在位于太原高新区长治路合创科技园的太原合创自动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部进行了毕业实习,它是一家隶属太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于3月,是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明星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及安全自动装置和电力监测、监控软、硬件技术及电力节能环保项目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形成了以“厂/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及以高压变频技术为代表的新型节能降耗核心技术。
人是社会的动物。
开始上班的第一天就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稚气,自己在很多方面的社会知识真是太缺乏了,自己不具备捕获猎物生存的本领,当时我想到了动物园里的老虎,也许自己很象一个老虎,但自己更象一只动物园里出来的老虎,我们已经离开了大自然很久,失去了动物的野性,即使是放在嘴边的猎物也不知从何下口。
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的理论,可是社会不是空谈理论的地方,它是我们生活中最现实的所在,你做的一切都将被量化,效率和结果才是衡量你能力的标准,而不是试卷上的'分数,你的执行力是你工作的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它是唯一的。走在公司里和走在校园里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感觉到了紧张和竞争的气氛。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微妙,你的言行决定了你的受欢迎程度。
也许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你受批评的重要原因。同样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受重视程度,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是生活在集体中,在集体中你会有一种安全感,集体的利益和你的利益在很多的时候是密切相关的,同事间的密切合作是我们完成工作的根本,同事的工作效率你工作的完成大多数情况下是密切相连,因为你不可能事必躬亲,再说你也不可能让人家相信你到那个程度,除非公司是你家开的。在团队和集体中你才会感觉到自己存在是有价值的,并且是快乐的。
万事开头难。
你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你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你要重塑你的价值观,从而把新的生活变成一种习惯,使它成为自然,那样你才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你才能和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他们才能够接受你,那么我们就从打招呼这样的小事做起吧!我从实践中得出了要把自己推销出去的经验,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你一定要奉行“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广结天下英才,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和他们成为朋友,和他们成为知己,也许你的明天就在他们的手中。
工作真的很辛苦,钱真的很难赚。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五
xx年年1月到3月期间我在位于太原高新区长治路合创科技园的太原合创自动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部进行了毕业实习,它是一家隶属太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3月,是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明星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及安全自动装置和电力监测、监控软、硬件技术及电力节能环保项目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形成了以“厂/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及以高压变频技术为代表的新型节能降耗核心技术。
人是社会的动物。
开始上班的第一天就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稚气,自己在很多方面的社会知识真是太缺乏了,自己不具备捕获猎物生存的本领,当时我想到了动物园里的老虎,也许自己很象一个老虎,但自己更象一只动物园里出来的老虎,我们已经离开了大自然很久,失去了动物的野性,即使是放在嘴边的猎物也不知从何下口。
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的理论,可是社会不是空谈理论的地方,它是我们生活中最现实的所在,你做的一切都将被量化,效率和结果才是衡量你能力的标准,而不是试卷上的分数,你的执行力是你工作的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它是唯一的。走在公司里和走在校园里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感觉到了紧张和竞争的气氛。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微妙,你的言行决定了你的受欢迎程度。
也许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你受批评的重要原因。同样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受重视程度,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是生活在集体中,在集体中你会有一种安全感,集体的利益和你的利益在很多的时候是密切相关的,同事间的密切合作是我们完成工作的根本,同事的工作效率你工作的完成大多数情况下是密切相连,因为你不可能事必躬亲,再说你也不可能让人家相信你到那个程度,除非公司是你家开的。在团队和集体中你才会感觉到自己存在是有价值的,并且是快乐的。
万事开头难。
你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你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你要重塑你的价值观,从而把新的生活变成一种习惯,使它成为自然,那样你才能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你才能和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他们才能够接受你,那么我们就从打招呼这样的小事做起吧!我从实践中得出了要把自己推销出去的经验,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你一定要奉行“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广结天下英才,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和他们成为朋友,和他们成为知己,也许你的明天就在他们的手中。
工作真的很辛苦,钱真的很难赚。
上班的第一天,也许是处于对新员工的'爱护,坐了整整的一天,一生中从未感觉到的无聊,我想要是常此下去,我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无聊至死的人类。第二天,我已不是什么特权阶层了,一方面是自己无聊,另一方面是人家的钱也不会让你坐着赚,我准时的来到了办公室,看到了其它部的人员都在打扫卫生,坐不住的我也就很自然的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就这样平淡的开始直到我实习完的那天平淡的结束。我的手在冰冷的自来水中冲洗着抹布,我认真的把大会议厅的桌子檫了一遍,又拿墩布把地也檫了一遍,走时回头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只有笑。
我在办公室没有具体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接电话、打电话、复印、领一些办公用品、整理资料、把标签贴在文件夹上并把页数标好,至于贴标签我还是很有研究的,因为我贴了好几个,在贴的时候要倒着贴,要根据文件夹的页数来决定标签之间的距离,那样贴出来才整齐,发发传真、和本部的人出去办一些事情或是看书,再者就是做一些换水之类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接电话是花费我时间最多并且是让我感受良多的一件事情,你每天可能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就接电话我的总结就是,仍你死磨硬泡诱骗公司经理电话,非经领导同意绝对不告。
仍你口若悬河推广产品和广告,非领导同意决不参加上报。其它的事情就可以因事而论,能自己解决的绝对不要麻烦领导,能一个人做好的坚决不要去麻烦别人。就这样,我每天平均接得电话不下二十个,如果要是将我们整个办公室打过来电话加起来,估计平均每天不下一百个。我最喜欢的就是出去和同事一起去办事,坐在车里,走在街上,你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气也是前所未有的清新,阳光也是前所未有的明媚。
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书了,看书是我实习期间知识积累的唯一来源,也是无聊之时打发时间的第一利器,在办公室里同事们都在专心的干自己的工作,惟有键盘的敲打声和电话的铃声是平静的造访者,在那样的环境中让我想到了高中时的教室,也是那样的和谐。从早晨的第一屡阳光到下午的夕阳西下,一天的工作告一个段落了,走在回休息室的路上,霞光洒在了疲惫的身上,是那样的歉意。
周而复始,同样的场所同样的事,也许一天两天很容易,那么十年那样的时光你真的能够过了自己那一关吗?看着自己用汗水赚来的工资,我觉得很少,但我知道自己还并没有真正付出很多时,想想自己花掉父母的钱,他们何尝不是那样一天天的为我们的生活打拼。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全县实体经济发展状况。
我县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工业基础一直薄弱,县委、县政府从80年代开始就提出了“工业兴县”的口号,从90年 代开始打造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2013年6月起开展企业帮扶工作,推动全县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全县142家中小企业加上海螺水泥,2017年实现产值67亿余元,税收入库2.17亿元(其中海螺水泥缴税1.1亿元,三一工程机械缴税1647万元,兴昂鞋业缴税1549万元,荣诚鞋业缴税1473万元,凯迪生物缴税1041万元)。
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永丰辣酱历久弥香,农机产业走出国门、产品畅销东南亚;
突出招商引资,承接第一轮产业转移成果喜人,海螺、兴昂、荣诚、伍星生物、威嘉生物、天宏不锈钢、正佳特种纸业等相继落户双峰。
72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50.23亿,1-4月完成投资12.3亿元,占全年24.5%。4月18日,五丰机械、永昌节能环保、正德耐磨等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
三塘铺镇经济发展办干部赵智林帮铸钢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今年上半年,县委政府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清零清障”专项行动,截止5月上旬,签订拆迁协议99户,拆除房屋82栋、违章建筑24处。
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
大力打造园区招商平台,在经开区设置职能分局,为招商开展“一站式”服务;
政府部门大力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
在全县开展对职能部门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工作;
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加大涉企案件的查处力度,大力打击“三强行为”等,全县经济发展环境有明显好转。
二、我县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调研发现,全县实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结构不优、规模偏小,项目推进缓慢,发展环境欠佳,财税增长后劲不足,企业帮扶工作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存在差距。突出问题有:
帮扶企业是经信局的事。因此对实体经济发展关心不够,支持不够。如一些企业跑项目,争取政策,大多靠企业在跑、在运作。前几年有家企业在某银行争取到5年期无息贷款5000万元,这笔钱到了县行最终又打回去了,企业主痛心反映是请不到县里领导出面洽谈。有的地方为争取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招牌,不惜举地方全力,而我县国藩溪砚成为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是企业孤军奋战取到的。三塘铺镇“三铸”产业长期以来被看成“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看不到“三铸”是制造之母,是纳税大户,不被重视和支持,全靠企业自我发展。三塘铺“三铸”产业近年每年税收贡献超过了全县农机产业,如果用扶植农机产业发展的力度去支持“三铸”产业转移升级,“三铸”产业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三是一些企业主小农意识较强,小富即安,目光短浅。有的企业发展不是努力去做大做强,还停留在工业园区圈地上。如农机行业整合,打造农机制造航母,这么多年还只整合了一家农友公司,一些农机企业主怕吞并、怕吃亏,不愿意整合。三塘铺“三铸”产业、永丰辣酱产业也是如此,不能做大做强。
政策与企业难以对接,难以落地,政策利好难以转变为企业效益。近年来,中央、省、市在行政审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劳动用工、企业减负、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何用好用活、对接落实好政策,县里没有一个专业机构去研究,相关部门对接争取不到位,企业主知晓率普遍不高,政策利好没有充分发挥。
调研中发现,企业帮扶工作考核细则、帮扶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均系2013年制订出台,这么多年没有修订过。有的领导、有的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干部甚至包括主管部门的同志,对企业帮扶的作用心存疑虑,认为可有可无,存在被动应付。一些企业反映:帮扶办每年在部署安排帮扶工作时虽然考虑了对口帮扶的因素,但对帮扶企业所要解决困难和问题,对帮扶单位的职责职能,对帮扶干部的特长了解不够,难以在职能对应、专业技术对口上因企施策作出相应安排,致使帮扶效果差。帮扶单位大多局限在职责范围内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与问题,帮扶工作停留在低层次上、低水平上。还有个别挂点领导、少数帮扶干部一年到头到企业去得一两次,蜻蜓点水,应付式帮扶。有的帮扶企业年年帮扶,年年还是那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干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企业主丧失了信心。还有就是企业帮扶工作一年一安排,挂点领导、帮扶单位、帮扶干部与帮扶企业一年一变动,有的企业与挂点领导、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刚刚熟悉、刚刚有所了解,或者是有的困难问题刚刚要捡起来解决,人员就变动了,帮扶工作难以持续,不利于企业问题和困难的解决。
从项目签约到交付用地,快则三两,慢则十余年。企业周边“三强”行为时有发生,项目推进举步艰难。园区企业征地拆迁遗留问题久拖不决,如伍星生物有2户房屋的拆迁问题已达6年之久。
兴昂鞋业缺少员工600人、开工率同比下降10%,如不能满足用工需要,今年税收可能在去年1549万元的基础上下降到1000万元左右。在今年“春风行动”中,荣诚鞋业招聘40多名新员工,进厂不到两个月就基本走了,主要原因是员工上下班交通和住宿不方便,缺少工租房和夫妻房,小孩读书学位申请难等园区功能配套服务不齐全。
三、对“工业强县”发展实体经济的一管之见。
工业兴、百业兴,工业强、财政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工业强县”思路,坚定“工业强县”路子。借鉴脱贫攻坚工作工作模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实体经济发展,谋划实体经济发展,形成全县实体经济“大干快上”的良好局面。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要结合双峰实际,组织专业力量,高起点修订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特色产业、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多轮驱动”的发展路径。要学习借鉴江西上高县工业园区“实施大规划、建设大园区、引进大项目、发展大工业”,上高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建成20平方公里,已安置项目371个,竣工投产24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6家,就业6万余人,形成“一区三园”格局,2017年园区本级财政收入8.3亿元。我县工业园区怎么定位?怎么发展?传统产业农机产业、“三铸”产业,怎么转型升级?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怎么壮大?怎么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创新性新兴产业怎么布局?工业用地如何保障?金融如何支持?人才如何培养引进等等,都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好好研究,可借鉴邵东县《实体经济发展50条》,高起点编制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大的全县实体经济发展纲要,在大纲指导下制订各个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路径,实施“一个产业发展、一个政策指导、一套班子帮扶”办法,持之有恒地抓下去,推动全县实体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人才短缺;
企业用地紧缺、征地拆迁难;
如在解决技术创新人才短缺、招工难方面,光靠用行政手段分任务指标还是不行,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引进奖励制度,改善员工上下班交通条件,提供员工工租房包括夫妻房,解决员工子女就学等等方面,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治理破解。
企业帮扶工作要象脱贫攻坚那样抓。一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舆论氛围。要在全县形成“帮助企业发展,部门个个有份,干部人人有责”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二要探索企业帮扶解决问题的新机制。县委、县政府建立高规格的企业帮扶领导小组,由县委、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直职能部门参加,统一收集、集中解决企业老大难问题与困难,对企业解决难度大的或长期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推进,半年一小结、年终算总账”,集中组织力量解决,如今年上半年开展的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清零清障”专项行动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要因企施策开展帮扶工作。在每年年初安排工作时,帮扶办要组织对企业要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开展调查摸底,再根据企业所需和参与帮扶的领导、单位所能提供的帮助情况进行对应安排,确立帮扶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加强督促考核,建立奖罚制度,防止企业帮扶工作走过场,切实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效果。同时保持挂点领导、帮扶单位与帮扶企业相对稳定,确保帮扶工作的连续性。
五里牌工业区占道摆摊突出,影响园区交通,可规范引导建立市场;
工租房、夫妻房短缺,照顾子女就学不方便等,影响招工和员工队伍稳定,须直面解决。三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切实转变服务观念,改变衙门作风,打造诚信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简政放权,狠抓“两集中两到位”,让企业“只跑一次”落到实处,大力消除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现象,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等,使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有机结合,使中小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服务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各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合力。同时,要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三强行为”。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七
201x年开始,我们就听到很多关于中国企业和企业老板们的各种各样的说法。不少人说,很多企业都经营不下去了,老板都不打算干下去了。媒体几乎每天都有报道,说某某公司老板卷钱跑了,某某公司老板移民了,还有更多老板在做这方面的准备。
易中公司成立至今已经15年了,我们通过培训服务和资讯产品每年接触大约五万家中小企业,我们深感企业和企业主的实际情况和媒体给出的图像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很不一致。我们非常希望能够系统地了解我们为之服务的中国中小企业的真实状况,但当搜寻这方面信息的时候,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比较全面的调查结果,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关于这类企业和企业家的个案。因此,我们在201x年决定,每年做一次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的调查。
201x年第三届调查吸引了超过1000家的企业,覆盖工业品、消费品、加工定制、贸易、原材料、服务业和专业服务业7大行业,范围涉及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东北、西南和大西北8大经济区。
201x年的第一届调查我们仅涉及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对宏观经济环境的看法;201x年的调查我们加入了对老板信心和老板心理状况的调查;201x年我们在前面两项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了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关键指标的调查,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对中国经济贡献度超过60%的中国中小企业的真实处境、经营管理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次调查的成果——《201x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调查报告》也已经出版发行。
通过连续的中小企业调查研究,我们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有了更真实的认识,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一篇文章,用数据来解读中国中小企业的真实处境、经营管理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今天送给大家的是本次调查的整体结论:
中国中小企业晴雨表指数整体表现为“阴转晴”
如果我们使用自然界的现象为中国中小企业整体状况做一个刻度表,我们可以说企业处在暴雨、小雨、阴天,晴天和大晴天中。使用这样的表达,我们计算出来的中国中小企业“晴雨表”指数为47,还处在阴天之中,但如果我们看201x年至今以及调查涉及的64个问题表现的趋势,我们认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在向好,是在阴转晴之中。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的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指数为57,好过201x年,较大幅度好过201x年,这预示着中小企业正从201x—201x年的低谷中走出。具体的调查指标让我们相信,大的宏观环境从201x年开始改善,新一届政府的新政策也在逐渐发挥作用。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的中国中小企业经营健康度指数为49,处于好坏参半的状况。一方面企业预期在201x年整体上收入和利润额有增长,但另一方面企业现金流紧张,利润率相对低下。具体来说,如果没有正常营业收入,64%的中小企业现金流不足以维持企业超过半年的生存。此外,58%的企业销售利润率低于10%。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由对客户、产品和技术因素调查形成的中小企业成长潜力指数仅为29,这充分表现了没有太多资源储备和处于抓机会阶段的大量中小企业在未来投入上举步维艰。让我们不悲观的是,不少企业已有增加投入、改进增长潜力的意识。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由对企业战略、组织、决策、核算、考核、会议、报告等要素组成的管理成熟度指数为50,也处在好坏参半的位置。这说明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升,但也说明中国中小企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的老板信心指数是所有子指标中得分最高的一项,为62,而且从几年来的趋势看处于上升期。这说明中国中小企业老板尽管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但相对看好自己企业和中国经济的未来。信心将是他们和他们的企业战胜各种环境困难和自身弱势最好的武器。
“风大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这是一些人用来形容中国过去二三十年企业日子非常好过时的说法。我们的调查显示,风已经很多年不大了,而且未来也不会再大起来。大风把猪吹起来的机遇,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风小的时候,正好是我们老老实实养猪的时候。不断在产品、技术和客户开发上做投入,定期做好战略和组织调整,客观坚定地做好企业的重大决策,认真核算各项业务,通过人事考核、会议、报告体系全面地做好管理,是中小企业成长未来的必经之路。
换句话说,中国中小企业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刻:从重视机会到重视优势,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从重视速度到重视深度,从重视知名到重视口碑,从重视规模到重视效益。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八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发展应该以哪一方面做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定位呢?项目建设作为未来区域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唯一的支撑希望,本人按照全县党的群众路线调研要求,以工商产业项目建设为主题,于近期集中精力走访重点单位,通过深入调研、听汇报、实地考察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并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重点项目建设,结合我县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完善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现将此次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提出一点个人拙见供领导参阅。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等各项战略,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和调度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项目建设规模成倍增加,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全县产业发展基础,拉动全县经济即期增长和积蓄发展后劲,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重点项目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重要性更加突出。如“十二五”以来,我县工商产业共累计实施项目建设45个,完成投资64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20%,年均增长46.2%,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3%,保证了gdp13.1%的平均增长速度。三年来,年均工商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了50%,人均投资赶超到全市的平均水平。
2、摸索积累一定经验,化解了各种新问题。随着重点项目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建立起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项目单位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市领导挂帅推进、目标任务分解、定期调度例会、开调度单整改等成体系的调度推进机制,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和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力度进步加强。但同时,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也是焦点难点问题和矛盾多发地、集中地,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及其他综合承载压力加剧,尤其是重点项目一些土地、资金等要素获取的难度也同样加大。
3、项目推进机制激发了新的活力。创新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分行业、产业组建了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领导与部门包抓责任制,每个项目各有一位县级领导同志挂帅,主要依托一个部门成立,多个相关部门参加,以这种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指挥机构,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实行大项目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20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县级重点项目,对在建项目、拟新开工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协调服务,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效地整合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加大了推进力度。一批新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县,其中,龙源风电项目、六万吨铸铁配件项目、三十万吨过磷酸钙项目建设。1-6月份,全县工商新开工项目1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个。完成投资15.9亿元,完成年计划49%,为近几年进度最快的一年。
4、项目建设的思路呈现新的时代特征。一是标准更加务实。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县这一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我县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最终实现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双增加”,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凡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的项目、环评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上,凡“赔钱赚吆喝”的事坚决不办。二是方式更加灵活有效。在科学进行产业规划、项目策划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的全球产业转移、资本流动规律,积极开展双争取活动,组织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整合部门、企业、园区的资源,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开展专业招商;选择重点地区和城市,有针对性地开展“蹲点招商”、“敲门招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年西洽会“双对接”活动,共对接项目6个,投资总额19亿元。三是企业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注重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引导鼓励支持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购并联合、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合资合作,既引进了新的技术、新的资金,又促进了现有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如,三合磁铁选矿技改项目达产后,将成为我县铁原料第一大生产基地。中苑黄金采选项目、石材产业园建成投产,将成为目前西北技术领先的技术研制中心和出口基地。
5、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聚集度实现新的提升。成立的项目包抓责任制和考核体系,既是一种领导方式和推进机制,更是推进产业招商,提升产业聚集度的重要举措。坚持把上大项目与培强产业结合起来,无论是原有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横向联合、技术改造、战略合作等多种途径上项目,还是新引进项目,都重点围绕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的集群发展,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促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对于打造工业、商贸产业高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必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6、项目建设为加快富民强县进程起到新的推动作用。全县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既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又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还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有力地促进了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项目策划储备不足。突出表现为部门对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不重视、不主动、不细致,很少提前3-5年对中长期储备项目进行策划、筛选、论证。从“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储备情况看,虽然在全县范围内已经开展了两轮“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的提报工作,但目前汇总的策划储备重大项目只有23项、投资仅35亿元,与测算的“十二五”期间300亿元投资规模有较大差距。从争取中央和省市投资项目情况看,不少时候是我们及时了解到了国家、省市扶持政策,但由于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不充分,手头没有项目或者没有成熟的项目,只能临时拼项目、找项目,往往在短时间内拿不出符合要求的项目(包括项目的规划论证、可行性研究、审批立项等具体材料),而无法获得上级资金扶持。
(二)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部分列入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项目因在项目选址、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建设条件落实、资金筹集等方面的研究不深入,致使项目列入计划后因无法实施而取消投资计划。二是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初步设计时对项目建设条件、使用功能、整体效果等方面考虑不周全,对主要建设内容、工程量清单等测算不准确,造成工程开工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过多。三是项目概算编制不全面不细致。部分项目在编制投资概算时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中仍只考虑了工程建设费用,而土地补偿、拆迁等费用未计入投资概算。一方面是超概算问题时有发生。
(三)项目建设管理监督“多位一体”。主要表现为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责权不明晰,这点在我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尤为明显。在多个领域存在着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现象,这些单位既是项目建设单位,同时也是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督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运动员,项目监督管理质量受到影响。
(四)项目后期管理相对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不及时。二是少数项目竣工验收后结算不及时。三是项目投入使用后未开展后评价。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运营一段时间使用后,全面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经验与教训等,是不断总结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决定政府投资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目前我县各类项目都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
(五)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要素制约方面,一是土地制约。突出表现为土地指标严重不足,土地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过长。二是资金制约。我县项目多元化融资渠道还没有形成,项目融资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项目融资难度加大,小企业及新建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环境制约方面,另外,项目前期工作周期过长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一方面是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本身就相对复杂,项目建设申请办理立项审批、规划许可、土地征用、土地权属登记、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手续,涉及规划、国土、建设、发改、环保、消防等多个部门;另一方面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衔接、协调配合不够和项目建设单位不了解手续办理常程序的主观原因,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甚至出现项目手续不全即开工建设的现象。
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座谈考察和讨论分析等,调研组同志共同认为,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针对当前日益扩大的管理规模、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等原因,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重视不够之处,应该有序梳理逐一加强和完善。从当前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角度上看,初步提出以下三个需要突出重视及解决的重点及难点方面的问题。
1、必须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培植财源、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能够引进大量资金,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一是继续强化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大项目大发展,好项目快发展,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可持续发展就要大打折扣;项目不落地,再好的规划和蓝图都是水中望月。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把推进项目建设和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不断扩大投资,改善民生,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切实加强项目策划储备。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充分考虑平阴发展实际,既要重点谋划和储备一批具有资源、区位等传统产业项目,又要“无中生有”,抓紧提报一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高新技术和现代新兴产业项目;要着眼于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谋划一批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项目。对条件成熟、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要聘请县内外知名专家组建工程咨询专家库,评估论证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提高重点项目策划的水平与质量,并协调争取进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规划盘子,以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连续增长。建议设立重点项目策划基金,主要用于重大项目的规划论证、规划可研编制、资金争取等必须把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坚实保障。一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完善指挥部的领导体制,实现行政推动和市场主体的有机结合,是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有效组织手段,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体制机制。要继续坚持领导小组领导、县政府主抓、指挥部推进的工作机制,并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完善和改进,实现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统一指挥、协调沟通、高效运转,确保工作的实效。二是切实明确落实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各指挥部的职能定位和工作任务,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参与包保的领导同志要按照责任分工,深入项目单位进行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各责任部门单位要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方位、全过程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调度考核。及时召开各种形式的调度会,跟踪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协调解决,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各部门工作业绩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3、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落实“县级领导包挂”责任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协调服务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报告通报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严工,对未开工项目抓督查,推进项目开工,对意向项目抓跟踪,使项目尽快落实。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一是准确把握宏观环境。有关部门要认真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投资政策的前瞻性分析和研究,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二是创造良好微观环境。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乡规划、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市场准入条件要求的新上项目,要简化程序,及时办理,保障项目尽快开工。三是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要着眼长远,完善规划,加快水、电、路、绿化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为入园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软硬件条件和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格项目建设监控机制,对开工项目抓进度,保证如期完成。
必须把创新方式方法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拓宽眼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注重引投资数额大的大项目,也重视引进成长性好的科技型小项目;既抓好内资项目,也抓好利用外资的项目,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一方面积极“走出去”,主动出击,上门招商;另一方面,要坚持“请进来”,邀请外地有投资意向的客商来实地考察参观,增进了解,扩大合作。要鼓励本地企业结合实际,通过内部挖潜、横向联合上项目、技术改造上项目、扩大规模上项目、装备提升上项目等多种途径,着力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产业集群的集聚膨胀。要充分利用日常招商工作积累的信息资源,积极为本地企业牵线搭桥,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形成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坚持集中、集约、高效的原则,把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主阵地,科学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群效益。
4、必须把突出质量效益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基本遵循。坚持招商“选”资,在做大总量、提升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把能不能增加财政收入,能不能增加居民收入,作为评判好项目的重要标准,高标准策划项目、引进项目。特别是在项目策划上,要重点围绕发展优势产业、扩大园区招商、搞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快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开展项目策划,坚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要从产业集群着眼,围绕拉长产业链和产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设立招商项目库。要高起点搞好重点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行业权威人士、高层科研机构参与指导或承揽产业规划、项目策划和骨干企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增强项目的可行性和吸引力。
5、必须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金字招牌。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关键在环境,成败在服务。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硬的措施,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大力推进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要在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发展至上、服务第一的观念,切实承担起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责任,压缩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的要特事特办,快办办好。要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对某些部门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品链,策划、论证、包装、储备和推介一批投资规模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的建议一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受经费制约,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加剧的形势下,一些企业对重大项目前期资金的大量投入也产生犹豫,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其中适当地优选一些重大项目进行一定的前期工作经费补助,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九
通过调研,获悉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人才,人才引进困难。即使勉强留住的人才也因待遇问题容易跳槽。人员流动性大,许多人员走后不转养老保险,根据养老保险政策等于给企业方面造成资金浪费。
2、单一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受限严重。省药品实行“三统一”,对市场竞争有很大影响。
3、收入分配是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总体看,职工的收入在稳定、持续提高,但收入增长的幅度、速度各具差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一方面企业经营追求利益最大化、管理高效化,另一方面一线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工资涨幅与职工期望值有很大差距,企业党组织“边缘化”和群团组织不健全,职工思想工作难以深入,直接影响了劳动关系和谐及职工队伍的稳定。
4、矿产品经营受地方政策影响,市场面窄,得不到公平买卖。各项收费增加,收费没有随矿产品市场调整,企业得不到优惠政策,从而发展困难。
5、民爆物品供应形成恶性竞争,爆破员培训费用高,民爆物品运输费用高。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对企业党组织建设必要的考核和管理体系,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态度冷漠、存在戒备心理,党组织负责人没有独立工作条件,身份仅是“政治荣誉”,缺少报酬待遇和精神奖励,不能找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表现为重视抓生产促经营,轻视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和党建工作,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长远规划,致使企业党建工作停与表面,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企业预算,已建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员活动无场地、教育培训无经费、党建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未建党组织的企业由于务工人员流动性强,党员队伍很不稳定,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保障“主人翁”地位,企业对困难党员的走访慰问带有福利性质,不能切实调动党员为企业谏言献策的积极性。
7、村容村貌落后,村领导班子不团结;群众小额贷款担保困难;教育和医疗水平差,缺乏好医生、教师。
二、对策建议。
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着力完善工作制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把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负责人正当利益相结合,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实到“能力关怀、情感关爱、心理关注、成长关心、利益关切”上。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以平等协调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创新以扶贫帮困、激励关怀为主要载体的救助服务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二是健全群团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发挥职能作用,建立群众利益诉求制度,拓宽维权途径,增强维权实效,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三是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设、群众性活动,为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3.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要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推进“支部心连心、党员手拉手”活动,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种形式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行为,加大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满意度。要大力推行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规范建、逐步建等企业党组织组建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保障组织功能有效发挥。要重视和加大对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把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和有一定影响力的职工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把企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骨干,把企业生产经营骨干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积极创新企业党建工作载体,广泛开展企业党员“建言献策”、“三同三先”、评星定级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行党员承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挑大梁、走前列、树标杆,搭建党员与企业管理层、党务工作者与职工沟通的桥梁,激发党员服务企业的热情。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十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分管工作实际,围绕“发展工业企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课题开展调研,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走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难题、增信心、促发展,实现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调研背景。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开门红”“开门稳”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园区和企业一线,主动靠前服务,上门倾听企业家诉求和呼声,认真梳理全市工业企业发展短板和弱项,分析我市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调研方式。先后于1月下旬、2月中旬分批次带队组织部门走访了x、x、x等工业园区重点项目、行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察看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市场拓展等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及发展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同时,通过现场解忧纾困,勉励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共同探讨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工作,基本达到了摸实情、找症结、解难题的目的。
三、发展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壮大经济的重要抓手。据统计,2021年,全市x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x元,其中民营规上企业x家、占比x%,民营经济从业人员x人、占全市规上企业劳动就业的x%。主要产业中,x家食品加工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实现产值x元。民营经济已是我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了《工业领导小组》《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新能源产业领导小组》,相继研究出台了《x市企业奖励办法》《x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实施意见》《x市工贸企业应急保障金管理办法》、《x市工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挂钩服务工业企业制度》,进一步充实强化了工业发展领导力量。
(二)合理布局产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先后多次开展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明确了我市工业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立足本地资源,坚持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延伸,壮大产业经济。抓住新能源产业契机,引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质量和产业层次。进一步明确近期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平台建设为主,远期以工业区为主承接产业的工业产业布局。
(三)扩大招商引资。今年初,我市制定了《2022年x市产业项目招商工作方案》,明确了x元工业项目招商预期目标。截止目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x、x、x等地对接洽谈招商,考察对接了x、x、x等项目,招商洽谈工业制造业项目x个,总投资x元,产业招商成效明显。
(四)突出项目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市产业招商力度持续加大,工业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地,x、x、x等一批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支撑带动作用正在增强。同时,每年市委、市政府还通过筛选一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项目实施。2021年度,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共安排x个项目,总投资x元,年度计划投资x元。经过几年蓄力,全市工业发展的稳健度、支撑力明显提升。
(五)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积极出台各项工业企业发展纾困政策,先后设立有工业发展基金x元,用于发展扶持工业;
工贸企业应急保障资金x元,用于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
商贸业发展专项资金x元,重点支持发展大宗物流项目引进、物流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电子商务发展等。上述发展基金、专项资金在培育新规上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鼓励投资技改、品牌创建、促进做大做强、支持困难企业资金周转等方面,发挥了较好支持激励作用。今年,我市还印发了《x市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引导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和x籍企业总部回归,推动有效投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六)加大帮扶力度。我市坚持实行厅级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单位挂钩帮扶规上工业企业制度,通过定期走访规上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施工审批、融资贷款、用工等难题。持续重点跟踪服务x、x、x等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落实“一对一”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创新型企业集聚要素资源、超常规发展,支持消费类企业开拓市场,帮助困难企业渡过融资难关。
四、问题及原因。通过走访调研及摸排,我市工业经济及工业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总量少。2021年,我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家,产值x元以上仅x家;
税收x元以上x家,税收x元以上x家,其余x家无税收。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龙头企业少、无大型企业;
传统产业生产工艺粗加工多、精加工少,科技含量水平高的企业几乎没有;
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没有实现生产到销售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多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造成停产减产。
(二)金融服务待提升。虽然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工业和软环境建设等工作高度重视,但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仍未得到太大改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造成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我市依然普遍存在。大部分企业因资金受困,长期以来无法实施转型升级提升壮大,导致在缺少大项目拉动的情况下,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不了实质性的扩张。同时,金融部门在大环境影响下,对工业企业贷款不增还减、压贷减贷现象突出。部分银行金融部门为控制风险,对工业企业的贷款总量不增反降,有些企业运行正常也被压贷减贷,有的优质企业因为有效抵押物价值有限,或评估价低无法增贷,影响产能扩张;
部分涉及关联担保或民间借贷等债务纠纷的企业纷纷停产倒闭;
有的企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产权证无法办理,得不到银行资金的支持。目前,政策性担保落实也较为困难,不少龙头企业盼望政府给予政策性担保支持。此外,金融部门为加强风控,将资金周转暂时困难而使用“无还本续贷”、“无间贷”、“政府应急保障金”等扶持措施的企业列入“关注类”进行信用降级,并采取压缩授信规模或有计划削减贷款量等,给企业融资过程造成新的障碍和困难,致使政府政策性担保资金作用收效甚微。
(三)经济下行压力大。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人力、土地、物流等成本逐步提升,国际贸易摩擦影响企业生产和预期,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偏慢,传统特色产业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中高端产品偏少。以上问题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意见。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基本达到了摸实情、找症结、解难题的目的。针对我市工业经济及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大力实施精准帮扶。由于我市工业基础差、底子薄、企业普遍规模小,振兴工业发展也需像抓精准扶贫一样,抓好企业的精准帮扶,继续落实好领导干部挂钩帮扶企业制度,扎实有效开展帮扶工作。针对个别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存在的政策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协调解决。工信、财政、税务、金融、住建、规划、审批、供电、园区等相关部门单位要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产权办证、融资贷款、债务化解、技改、减负等实际困难问题,并结合“放管服”改革工作研究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良好营商环境营造,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引导企业创新创造。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步伐,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尤其是食品加工产业,着力扩大以食品精深加工规模。支持龙头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重点跟踪服务x、x、x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创新发展。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工作。重点要加快x、x、x等项目建设,加快投产、达产,实现产值入库,壮大总量,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提升工业产业质量。
(三)落实企业优惠政策。金融部门要定期开展银企对接会,专题协调解决企业贷款问题,对我市民营企业申贷、续贷、扩贷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剖析,寻求破解。要继续向中央和省上级主管行积极争取,出台可操作的具体支持企业融资贷款的办法。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应按现有贷款额度,不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对使用政府应急保障金和金融部门出台的扶持困难企业的金融产品的企业,贷款银行要支持配合办理,对该类企业不再降低信用等级;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管理健全,负债水平合理,信用良好的企业,在自身抵押物贷款的基础上,银行应提供信用贷款。同时,提高抵质押物评估价值的抵押率,扩大可接受抵质押物的范围,让企业尽可能多贷款,帮助企业渡过资金难关,实现扩产生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十一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离不开书籍,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一生的朋友。为此,我做了一个课外阅读情况报告,以此来统计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
我把这次的调研报告绘制成一个统计表,通过表格我了解到同学们最喜欢的书有:科普类、漫画类、作文类、历史故事类、小说类,喜欢科普类的同学有5人,占全班人数的%;喜欢漫画类的有11人,占全班人数的%;喜欢作文类的有1人,占全班人数的%;喜欢历史故事类的有8人,占全班人数的20%;喜欢小说类的有15人,占全班人数的%。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发现了,喜欢小说类的人数最多。我想,我们要阅读,就要读一些对我们学习有帮助,能够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小说,如: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莫泊桑的着作《项链》等等。喜欢漫画书的同学也比较多,但我们最好不要整天沉迷在漫画书里;喜欢作文类的同学最少,我认为:同学们应该多看一些优秀作文,不仅能让我们学会很多写作方法、积累很多优美词句,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下面,我还调研了同学们每天的读书时间,每天能够坚持读书90分钟的有10人,能够坚持读书60分钟的有14人,能够坚持读书30分钟的有8人,能够坚持读书10分钟的有1人,干脆不读书的有4人。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发现:我们班有少数同学不爱读书,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阅读能使人充实、让我们受益终生。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我总结出了三点。
(一)根据我们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多看一些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书;。
(二)要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和写作能力;。
(三)我们要扩大阅读面,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
以后,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经常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来增强同学们对读书的兴趣,使自己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使自己的大脑变得更加充实,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是否被一再压缩?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纸质书是否还受同学们的青睐?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读名著读到热血沸腾,还是他们有了新的更广阔的读书领域,亦或是沉浸在网络小说中无法自拔?而对于专业方面的书籍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畅销书,同学们又秉持什么态度呢?以上这些就是我这次调研报告所调研及研究的问题。
(一)调研时间:2016年8月5日2016年8月12日。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通过网上发布问卷调研的形式,借助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问卷链接,扩大问卷调研范围,面向各省高校学生进行调研。将通过填写得到的调研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共收到122份调研问卷。
(三)调研内容:从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习惯、阅读领域以及大学生活等方面进行调研。具体内容见附在本文最后的调研问卷。
1.收到有效问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约占%),女生66人(约占%);大一学生50人(约占%),大二学生70人(约占%),大三学生2人(约占%)。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2.在以最喜欢哪种途径读书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调研结果为:约%的同学阅读纸质书,约%的同学阅读电子书和网上读书,约%阅读报刊杂志。由此看出,纸质书仍然是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书和网上阅读也以迅猛的势头增长。
3.关于每天是否读书的问题,只有约%的同学选择是,约%的同学选择基本能做到,而%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只是偶尔会读。超过半数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阅读。
4.关于平均每天会花多长时间阅读,约%的同学在三小时以上,约%的同学在13小时之间,约%的同学选择少于1小时,而约%的同学选择了基本不看书。由此看来,大部分同学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3小时左右。
5.除课本外平均每个月会读几本书,约%的同学选择0本,约%的同学选择13本,约%的同学选择46本,约%的同学选择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阅读了多少本书,约%的同学选择0本,约%的同学选择了12本(含2本),约%的同学选择了34本(含4本),只有约%的同学选择了5本及以上。
7.面对丰富的大学生活,面对时间的安排,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他们最注重哪点,这道题给出了答案。约%的同学更喜欢学习,当学霸,约%的同学更喜欢阅读,增长知识,约%的同学更喜欢看电影,放松身心,约%的同学更喜欢上网,享受时光,约%的同学更喜欢参加社团或者兼职,锻炼能力,而约%=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因为很可能喜欢大学生活的许多部分,因此这道题设为单选题,由此评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学生重视。而由该样本得到,参加社团和兼职来锻炼能力最为受喜欢,紧随其后的就是阅读。因此当代大学生还是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
8.关于通常的阅读地点的问题,约%的同学选择图书馆,%的同学选择自习教室,约%的同学选择寝室,约%的同学选择家,约%的同学选择书店,约%的同学选择食堂,约%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寝室、图书馆、家和自习教室还是比较大众的读书地点。
9.关于阅读主要来源的问题,约%的同学通过自己购买,约%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借阅,约%的同学通过向他人借阅,约%的同学通过下载到手机上阅读,约%的同学通过网上阅读,约%的人选择其他方式。由此可见,自己购买到图书馆借阅和下载到手机上阅读是阅读的主要来源。
10.关于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约%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名著,约%的同学选择通俗小说,约%的同学选择历史传记,约%的同学选择经济管理,约%的同学选择生活励志,约%的同学选择宗教哲学,约%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约%的同学选择军事,约%的同学选择法律,约%的同学选择专业书籍,约%的同学选择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学名著通俗小说和生活励志,而专业书籍得到的喜爱程度仍然不够。
11.在更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约%的同学选择小说,约%的同学选择散文,约%的同学选择诗歌,约%的同学选择其他,约%的同学选择都喜欢,约%的同学选择不喜欢文学类。因此小说仍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12.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是否积极去读的问题,约%的同学选择通常都会找来看,约%的同学选择看一些,约%的同学选择从未。大部分的同学会看一些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13.关于是否会做读书笔记的问题,约%的同学选择会,约%的同学选择不会,约%的同学选择偶尔,一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做一些读书笔记的习惯,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14.遇到喜欢的书,通常的做法,约%的同学选择用最快的时间将它读完,约%的同学选择按照自己的计划阅读,约%的同学选择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两页,约%的同学选择虎头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过半数的同学还是对阅读充满兴趣,但要注意是否会因为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甚至是小说),影响自己本来安排去做的事情。
15.关于对自己读书量的评估,0%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很多,约%的同学选择较多,约%的同学选择一般,约%的同学选择较少,约%的同学选择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读书量还是不足,从中获取的知识更是不够。
16.大学生是否会关注和阅读畅销书,约%的同学选择会,约%的同学选择只是知道大概,不会去读,约%的同学选择不关注。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知道大概,这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不能对于时代潮流熟视无睹,但也要仔细甄别,不能跟风而动,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书。
17.关于对于网络小说的看法,约%的同学认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约%的同学认为充分利用现代载体,利于传播,约%的同学认为内容和写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约%的同学认为整体品位不高,质量较差。比较多数的同学不看好网络小说,这是要在鱼目混杂的书堆里有双明辨的慧眼,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网络小说,但不能只作为消遣的工具。
18.读书应该是求质还是求量的问题,约%的同学选择了宁可少读,也要读得有质量,约%的同学选择了泛读,了解大意,能读更多的书,约%的同学选择了努力既求质又求量,当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看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做出自己不同的选择。怎样读得既有质又有量,值得我们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或者做些读书笔记,提升我们读书的质量。
19关于阅读动力的话题,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这一选项被选次数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率约为%,提高学习成绩约为%,拓展知识面,跟上时代步伐约为%,提高个人素养和品位约为%,消遣,打发时光约为%,选择其他的约为%。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并非是绝对功利的,绝大多数的阅读是出自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质也是大学生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其对于未来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讲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拓宽知识面,阅读确实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20关于阅读最大困惑的问题,约%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读什么,约%的同学选择不知道怎样读,约%的同学选择不知道读了有什么意义,约%的同学选择读了但记不住,约%的同学选择读了但用不上或者不会用。相对来说,阅读之后记不住和不会用成为大学生们的阅读困惑。怎样学以致用,也许也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思考的。
21.阅读带来的最大帮助,约%的同学选择学到了很多知识,有助于学业,约%的同学认为阅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素质,约21、31%的同学认为阅读活用了课余时间,使身心放松,约%的同学认为阅读拓展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0%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由此可见,阅读总归是给大学生带来了正面效应,以这些样本来说,拓展视野和知识面尤其帮助大学生是在哪些方面,更加是出于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十二
为支持企业发展,深化对接服务,切实掌握当前“两区”企业用工、招工、缺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缺工问题。来安县人社局会同“两区”管委会相关人员于2011年5月16日至20日对“两区”规模企业进行深入细致地走访、调研,并诚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此次“两区”用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二、主要做法。
(一)一线调研,建立资源“三库”。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而正确的认识、科学的判断则源于对信息和事实的全面了解。为掌握全县劳动力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来安县人社局大兴调研之风,将调研贯穿于服务企业用工的全过程。一方面开展企业用工座谈会,通过与客商和老板的有效沟通,明确用工的趋势和结构,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所急;开展上门调查服务,进入园区逐个企业发放用工调查表,明确用工缺口的数量和类型。另一方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通过县人社会局和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村(社区)工作站、信息员开展地毯式排查,摸清全县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利用掌握的资料,及时建立“两区企业用工信息库”、“劳动力资源库”、“人才资源库”。为实现动态管理,建立调研长效机制,每个季度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并及时更新,每年开展二次大型用工调查,招聘服务前、后各一次,掌握用工服务的情况和效果,从而及时跟踪服务。
员,提前谋划,利用春节等民工返乡高潮节假日时期,在县电台和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在各个乡镇逢集日发放宣传年画和致广大外出务工者的一封信、举办用工招聘会,宣传来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引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集聚、广大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畅通供需信息,让劳动者针对性的择业、就业。今年上半年,成功举办用工招聘会13场,提供就业岗位19600个,到会应聘28000人,达成就业意向11000人。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育人”。企业用工除有数量上的绝对需求外,还有结构性的相对需求,企业因缺乏有素质、有技能的工人而用不了工,不少劳务者想回来就业,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就不了业。针对这一情况,我县实施劳动者素质提升行动,解决企业人才之忧、劳务者外乡打工孩子、老人留守之苦。与县高级职业中学签定协议,定向培养实用、热门专业人才,并优先安排园区企业就业,不断加大对园区企业的输入力度;充分发挥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和培训机构作用,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对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增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根据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聘请高校教师和高级技工授课,同时,为确保培训的效果,组织考试考核,合格者发放证书,并规定,持证者优先上岗,今年以来,共有电焊、电工、会计等2800多个技能性人才走上了就业岗位。
障,让外出务工人员稳住了神,安下了心,留下了人。一方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另一方面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加劳动法律知识。通过举办企业用工座谈会的形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劳务培训班的引导和教育,《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法规为企业、员工所熟知,有效地促进企业用工的规范和社会保险待遇的落实。目前,园区企业劳动合同签定率达95%以上,来安县经济开发区企业超群电力、中联能源、扬子木业等一批企业纷纷为员工办理工伤、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另外,他们还着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业园区用工等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权益。
解决企业用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互动,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确保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关心关爱、部门协调帮助,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本县转移,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为此建议:
1、加快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建成白领、蓝领、新市民公寓。完善服务设施,为园区就业的员工在吃、住、行、娱、购、医、教等方面提供便捷的服务,把园区建设成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2、引导企业以待遇、感情、事业留住人。促进企业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指导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工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扩大各项社会保险-4-的参保面,规范用工行为,引导企业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
3、注重奖励,解决缺工问题。制定企业用工服务奖励办法,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企业招工,对帮办招工服务中做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
4、加大投入,保障招工顺畅。县财政局要将企业用工服务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经费,新建或扩建县人力资源市场,按照“三有”要求建设好乡镇(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每年从职教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奖励和扶持职业学校发展。设立企业用工服务专项资金,每年列入财政预算。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十三
2020年4月19日。
1搞好机电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
-太行焦化公司机电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落实总公司经营分析会议精神,摸清太行焦化公司经营管理诸多方面的基本情况,为领导下一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决策提供依据。总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对太行焦化公司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并对有关部门进行了专业分工。
按照分工我部负责机电设备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修理方式、修理组织形式);供电管理;电费及修理费分析等内容的调研工作。针对领导的安排,我部由负责设备、供电和节电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采取的工作方式:为认真搞好这次太行焦化公司的调研工作,按照总公司领导的指示,不怕麻烦,无论大小问题都以严格的态度,不求快速但求结果。在调研的几天中,主要采用了听介绍、交谈,提问,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形式,接触到了分公司领导、技术人员和值班的职工,进行多方位多人次的调查了解情况。
我们先后走访了总工办、企管科、机电办、化产、炼焦车间,并对有关的生产工艺如化产的混合水、鼓冷、冷却塔、初冷器等工段;炼焦的四大车工作流程、捣固、装料、推焦、倒烟、拦焦、熄焦、除尘等以及备煤的装、运、加工线进行现场查看。为搞清产量的变化对用电量的影响程度,还对该公司的中央配电室、车间配电室的设备运行及负荷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机电设备及节电用电管理基本情况。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设备管理机构设置。
机电设备和节、用电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安排:公司由副总经理分管机电,下面设机电副总工程师负责机电技术管理;具体执行机构为机电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有正科长一名,负责全面工作并主管工程预算,副科长两名,一名为新焦炉工程采购组成员主要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一名负责用电设备管理,科员三人分别负责新焦炉设备合同、设备验收,设备的完好维修大修、检查管理、节电、用电报表、设备的入库与出库等工作。
当前,公司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和用电管理在一起,只是在组织和实施设备的大修由机电维修中心共同开展工作。现在焦化公司维修中心的情况为:现有人员61人(不包括2名外聘人员)其中:管理人员6人、仪表工7人、电修人员42人(其中:35kv变电站、201、202开闭所、中央配电室15人、工程安装2人、新旧电器维护、维修25人),设备大修人员6人:其中:包括2名机工和1名铣工,设备大修力量严重不足,现全厂设备大修工作基本上由车间完成,没有因为设备大修质量和工期影响生产。维修中心有大修人员31人,能够承揽大型设备的大修工程。由于上96万吨捣固焦工程,大部分大修人员先后陆续调走,无法承揽大型设备的大修工作,全厂设备大修任务只得转入本车间完成。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电维修中心负责管理,其它车间不设电工只有维修焊工和钳工。
(二)设备的使用:。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务,厂内急需大修的设备基本上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没有因为设备大修问题影响生产。
全年计划大修设备26项、大修金额126.7万元,截止九月底实际完成设备大修(10)台,大修金额(92.44)万元,9月份计划大修金额(34.2)万元,当月项目已完成。
(四)设备的修理;
关于设备的维修,公司严格控制生产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对设备的修理(对应焦化公司的大修)和日常小修材料费的管理采用了全年定量管理控制,分月考核的办法。即年初由机电办依据以前的设备修理和材料费的数据在结合设备的增减生产产量的大小初步拟定各车间的全年控制指标,然后报有关的领导开会确定,形成一致意见后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厂企管办每月都要对各车间备品、备件、用电和材料消耗等下达资金计划,并对各单位指标消耗情况及超出部分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向厂领导汇报。现全厂大型设备均实行了包机制,责任落实到人,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与个人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建立健全了岗位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每月由机电办牵头对各车间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对违章操作和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罚。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供电系统情况:当前,焦化公司的供电电源来自两个35kv变电站生产用电电压是10kv站内装有35kv变压器2台单台容量6300kva,站用变2台,每台容量50kva。
2、电容器无功补偿情况:在变电站装有集中补偿电容器组k乏,在10kv系统的201和202配电室分别装设电容器3000k乏;因当前用电设备运行负荷未达到设计要求,故在新焦炉内仅投运201、202的1200千乏电容器,补偿效果较好,功率因数一般在0.95以上。
3、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
为切实抓好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定办法:如设备设施鉴定规范(办法)、设备检修制度设备使用、维护及保养制度、设备管理办法、机电设备托修管理规定、机电设备“包机、包修”制管理规定、机电设备事故管理制度、机电管理考核、办法用电管理办法等。
4、电能计量设置情况:
为细化管理有利于考核管理,10kv系统装有多功能智能计量表90块(高低压用电),实现对各工段、工艺、大型用电设备的用电量分别计量考核。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导审批报企管科,作为下月对该单位的考核依据,机电办按期抄录各单位的计量电表填报《电量电费计算表》计算出实际用电量,月初对上月的完成结果进行考核。并编制《车间全面预算》报表和用电量分析报告,分析用电量计划完成情况及偏离计划的变化原因,将结果一并报企管科,进行奖罚考核。
如9月份用电量计划安排和完成分析情况参考附件2,焦炉计划用电113万kwh实际用电99.7万kwh少用电13.3万kwh,(不计工程等非生产用电)用电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量减少,计划3.9万吨实际完成3.3万吨,减少0.6万吨(按电量的计算周期上月25日至本月25日)。从焦炭的生产工艺上讲,用电量下降是必然的,产量减少备煤的上煤量减少,炼焦车间的4大车运行次数也随之减少相应的机电设备用电就降了下来,其它的如化产车间维修中心修理办公等变化不大。
按吨焦用电量(产品单耗)分析,按焦化厂用电统计周期计算产量电量:8、9月新焦炉产量均为3.3万吨。8月生产用电量120.3373产品单耗36.36kwh/t;9月生产用电量99.7493.产品单耗29.78kwh/t说明在用电上没有增加成本,设备运转状况将逐步趋于正常。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焦炉92.7万元;实际完成78.7万元,电费实际减少,主要是产量的变化的影响工艺用电所致,设备用电管理没有明显漏洞。如焦炉没有完成计划产量减产6000吨因此用电量下降。三、调研结论:
经过对太行焦化公司较全面的调查了解,我们认为,该公司的机电设备管理节电用电管理以及电费的管理还是比较好的,没有发现在大的管理漏洞,机电管理对生产及经营任务的完成影响不明显。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在用电管理上,现公司对下属车间班组的用电只考核电量而没有考核电费,存在着节电而不重节资的问题。当然如果全面按电费考核,还需增加智能电表的资金投入。
2、高压配电室的值班现为一人设岗,对发生事故情况下的可能会误事,因单人按规定不允许操作电气设备的开关,而要等其它的电工赶去,势必耽误时间。
3、焦炉上煤时,一旦出现煤饼塌落,清理费时延误下一个工序的进行,应考虑增加运输溜子。
调研人:某某某。
2020年4月19日。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十四
(区劳动就业管理办公室)。
为全面掌握我区企业用工情况,摸清企业岗位空缺数量,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留人难的问题,我们组织专门班子于2011年6月14日至7月14日对我区规模较大、纳税贡献较高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这次共调查企业56家,进入企业现场调查30家,发放调查表26家。据进入现场的30家企业统计,现有职工12221人,有招工需求的企业26家。根据企业报表统计,企业人员缺口3059人。截止到调查结束,已招用员工1098人,尚有员工缺口1961人。年内新上项目或技改项目完工需员工3000人,全年预计总缺口4961人。
为确保这次调查活动顺利开展,制定了《东营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实施方案》,印制了《企业用工需求调查表》,并提前下发到各调查企业。现场调查则采取“听、看、议”的方式进行。每到一处企业,先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总体情况汇报,然后了解一线职工工作情况,查看了部分企业员工的工资表,对当前的用工形势进行座谈,交换意见。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力争反映企业真实情况,择机和企业一线员工交谈,了解企业员工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企业文化、招工、企业留人措施等情况,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对企业目前用工现状的总体认识。
从调查的企业来看,在当前的生产状况下,我区企业用工形势喜忧参半。好的方面,绝大部分企业对用工荒的问题很警觉,提前采取了各种措施,起到了很好的留人效果。多数企业员工基本稳定,人员流失不是很大,有的完全没有流失,生产经营基本保持正常。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稳定、员工待遇较好、用工规范的企业基本不存在招聘难的问题。用工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新开工项目和技改扩规项目存在相当大的人员缺口;二是部分企业缺乏的是高技术、高学历人才;三是部分企业的个别车间因劳动强度大、污染性高,造成人员流动快,属于常年性缺口;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部分管理不十分规范的小企业及季节性用工企业招聘困难较大。
三、企业在招用员工方面的基本做法。
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各企业为招聘工作确实想了不少办法,出了不少的实招,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时农忙时节过后,各企业紧紧抓住人员流动大、人力资源充足的时机,充分利用区黄河三角洲油地军校就业联动服务中心这一平台,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招聘各类人才。综合各企业的做法,比较共性的且实践中确有效果的有以下几点:
1、招聘力度逐步加大。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各企业都加大了员工招聘的力度。一是从宣传入手,提高企业知名度。光2伏太阳能集团为扩大宣传,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建立了各乡镇(街道)信息宣传点,常年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上播放企业宣传信息;二是充实人员队伍,加强招聘力量。三是与区内外大中专院校建立联系,吸纳高校、技校毕业生就业。光伏集团与德州学院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开展定向员工培训,并在学校内成立光伏班,设立以集团董事长名字命名的“王安全奖学金”,鼓励品学兼优的青年学子到光伏就业;海科化工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合作,以培训来吸纳员工。
2、员工待遇逐年提高。绝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待遇是企业招到人、留住人的关键,在提高员工待遇上,各企业都有所行动。调查中,部分企业负责人都表达了新年增资的想法,大体增资幅度在15%左右。
3、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部分企业建立和完善了党团及工会组织,积极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帮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稳定职工队伍。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建设了一些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经常组织职工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职工在休息之余有所乐。
4、人文关怀逐步重视。大部分企业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员工需要出发,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人文关怀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招人、留人效果。海科化工集团、山东蓝海酒店集团等在完善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在职工购房、住房等方面还提供了优惠的扶持办法。
5、探索尝试使用外地员工。部分企业为破解当前的用工难问题,及早准备,向劳动力密集地区寻找办法,已经收到积极的效果。海科化工集团、蓝海集团等几年来新入职员工均以外地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很多企业与西部地区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较好的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问题。企业也从多方面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夫妻房”、实行探亲假、报销往返路费,等等,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用工荒的主要成因。
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座谈,综合各方面情况看,造成目前用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企业的,也有个人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因素。
1、人口大环境的制约。90年前后的人口低生育、负增长效果现在显现,新成长劳动力数量明显下降。
2、经济发展较快,促使了用工量增加。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增多,区内企业数量不断加大,企业规模急剧膨胀,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急剧增加,客观上造成企业招用员工越来越难。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客观上也分流了部分劳动者。分布在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就在务工者的家门口,啥事不耽误,工资也不低。调查的部分乡镇企业月平均工资甚至高于一些区属企业。
(二)企业自身原因。
1、工作时间较长。从抽样24家企业调查的情况看,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企业11家,占45%;工作时间在8—12小时的企业5家,占20%。其他的时间更长。
2、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个别企业生产生活环境不好,一是环境条件较差。部分生产车间受生产工艺限制,环境条件差,求职者不愿意到企业就业。如部分化工企业,虽然工资高,但员工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造成年年进人,年年流失,年年缺工;二是生活环境差,有的企业不注意改善员工住宿及伙食条件,宿舍脏、乱、差,食堂饭菜花样少、口味单一,对员工缺乏吸引力。三是缺乏文化娱乐设施。部分企业既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不注重文化设施建设。致使职工除了上班,没有其他活动,一盘散沙式的管理,导致企业没有向心力、凝聚力。
3、职工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对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还不是很重视。比如,没有按照规定发放各种福利,没有按照规定安排员工休息、休假,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加班薪酬,没有按照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
4、企业管理不够人性化。部分企业管理不规范,有的还实行家族式管理方式。管理人员对待新员工态度比较生硬,缺乏人性化关怀,新员工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问题时,无处解决,找不到温暖的感觉,对企业有戒备心理,造成企业“留人”困难。
5、员工业余文体生活单调。各种文化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给外地工作者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业余生活带来困难。一些企业的研发、设计等高水平职工团队只有远走他乡。有的企业不注意改善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条件,特别是外来高端人才、技术人员,使员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枯燥、单一,致使留不住心、留不住人。
(三)劳动者个人原因。
1、新生代农民工的特质要求。上一代农民工是以打工挣钱为主,而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的是自身的发展,更加注重自身权益的保护,希望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择业观念的不同,导致不少年轻的劳动力远走他乡,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就是在企业工作的,也因企业待遇、环境等因素不能满足个人的期望值而频频跳槽,增加了企业用工的不稳定性。
2、世俗观念的影响。从调查情况看,求职人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受世俗影响较大,总认为家里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区内企业打工拉不下脸来,抹不开面子,特别是从我市乃至全省范围来看,多数人认为只有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上班才是真正就业。
五、今后工作建议。
通过调查,在基本摸清用工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破解招工难,解决“用工荒”,我们也与企业经营者以及社会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与交流。建议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网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服务平台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忠实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把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根据企业的需求情况和劳动者的实际,搭建好就业服务的平台。一是要搞好劳动力资源调查,加强城乡劳动力统筹,做好人力资源储备。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和农户,摸清劳动力的存量现状、分布范围,劳动者的年龄构成、求职意向等。当企业提出用工计划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安排招聘。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畅通信息渠道。强化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的职能,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的作用。使各项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使各企业的招聘信息等,能够及时的传达到家家户户。传递到每个适宜的劳动者。三是加强对企业和求职者的招聘指导,实行精细化招工,合理搭配有限的人力资源。新生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不足,是目前的客观现实。要指导各企业认清这个现实,降低招工门槛,放宽招用条件,根据不同的工种需要,合理搭配人力资源,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发挥好现有职业指导师的作用,为求职者提供免费恶的职业指导,鼓励他们合理选择就业方向和适宜的工种。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招聘活动。要充分发挥好区人力资源市场在连接供、求中的平台作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同时,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开展专题招聘、专场招聘等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社会7中介机构的作用,多渠道组织劳动者在区内就业。五是探索建立劳务输入基地,借助外力,解决招工难的现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有组织地开展区外推介活动,吸引外地人员来我区就业。主动与区外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建立良好的劳务协作关系、长效工作机制,以满足区内企业的劳动力需要。六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素质。许多企业反映职工心不稳、流失大,这与职工的基本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要站在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的角度。选择合适的课题,加强对职工的就业教育、技能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让职工理解企业、适应企业,进而热爱企业,奉献企业。七是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考核体系,将各企业用人状况作为经济目标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鼓励企业自觉落实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使党和政府关心、支持劳动者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在实处,落在具体事例上。让职工和企业心贴心,让规范的用工成为吸引人、留住人的硬实力。
(二)抓住关键,改善条件,充分发挥企业在用工中的主体作用。说到底,用工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招用的职位、数量、待遇等关键性因素,都是企业说了算。因此,破解用工难,关键在企业。必须紧紧依靠企业,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
1、提高工资待遇,以“回报”留人。企业“用工荒”,其实质还是“薪酬荒”的问题。各企业要树立和强化“善待员工8就是善待自己”的观念,这是企业招得到人,留得住人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根据生产和经营实际,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并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对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劳动报酬的高低仍是其选择在哪里就业的首要因素;其次,要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从调查看,遭遇“招工难”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工资待遇、食宿行、环境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人文环境欠佳的企业。第三,要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劳动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遵守的要遵守,该到位的要到位。企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待遇留人。
2、坚持人本理念,以情感留人。在各个生产要素中,只有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要素。因此,企业对这个要素,应该倾注更多的感情去把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机制。善待劳动者,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要从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着手,建立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多方面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构建和谐的用工关系,从感情上稳定职工队伍。建立必要的困难救助机制,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救助,以增强企业凝聚力。
3、规划企业发展前景,以事业留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任何一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企业要做好令人奋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至少在企业内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看到企业美好的发展前景,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的欲望,保持9对工作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4、加强对求职者的敬业教育,以责任留人。企业要舍得在职工教育和培训上增加投资,除了技能培训,还要进行必要的爱岗敬业教育,大力宣传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增强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责任感。
5、企业加强技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数量。用工荒最集中的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治本之策。企业要瞄准行业技术制高点,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从根本和长远着手,加大技改投入,改进生产设备,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从而一方面通过降低对人力资源的严重依赖,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强企业满足员工提高工资需求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强化协作,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合力作用。招工难、就业难,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广泛关注的话题。就我区来讲,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已经或即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破解这个难题十分迫切,十分必要。必须发挥好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能动性,建立长效机制,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企业相关主体作用的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从本部门的业务职责出发,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十五
根据省委调研组的调研提纲,我们在近日走访了部分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和企业,对我区企业用工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我们掌握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供省调研组参考。
xx区现有各类企业xx多家,其中接受劳动保障部门用工管理企业xx家。其中民营经济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支柱行业有塑料玩具、工艺美术、毛织服装、食品加工、五金机械等,这些企业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业人员达x万多人,其中外来劳动力近xx万人。
年初,我局在全区组织了一次用工单位空岗调查,至6月份,共对使用工人在100人以上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企业64家,职工总数16363人,其中:本地劳动力7681人,占职工总人数46.9%,外地劳动力9057人,占职工总数53.1%;拟招用工人的企业48家,计划自行解决招工问题的49家,计划通过劳务集市或外出招聘的企业15家;这48家企业的需新增工人5660人;从拟招用人员的结构看,拟招用本地劳动力2251人,其中包括拟招下岗失业人员484人,占拟招人数40%,拟招外来劳动力3409人,占拟招用人数60%。使用外来劳动力占的比重较大,这是当前企业用工的主要特点。
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是我区企业招用工人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信息网络和“三化”建设的日益完善,企业用工和求职者择业找劳动力市场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共举办劳务集市xx场次,进场招聘单位xx家次,提供空岗xx个,进场求职xx人次。达成意向10278人次。企业委托招工登记xx家次,通过职业介绍所所窗口向企业推荐各类人才xx人次,推荐成功xx人。
当前,我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生产和制造业基地建设良性运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提速;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企业大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工艺、玩具制品产业,用工量很大。从去年进劳动力市场招聘单位提供的空岗看:去年全年xx个,今年上半年已达xx个,比去年同期增长近x倍。预计每年约新增xx万个岗位,未来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占大多数,用工需求量继续呈上升趋势,企业招工难情况将更加突出。以前企业招用技术工人难,现在是招用普通工人也难,周边地区也或多或少出现了“用工荒”。企业用工紧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外来劳动力引进困难的矛盾将成为我区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是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企业经济发展,缺员现象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城镇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合适就业岗位,呈现结构性失业。加上我区企业的发展,用工量日益增加,外来劳动力流入务工数量供不应求,更加凸现我区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二是劳动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我们在xx年的农村劳动力调查中,很多本地有就业意向的农村青年都希望能找一份既稳定、薪水又不低、还不能太辛苦的职业,能食“皇粮”更好;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很多人本身无一技之长,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很困难。
三是随着“长三角”的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内地省份的经济有所发展,这些地区同样拥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也拥有一定的就业空间;我们原来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优势已日渐淡化,甚至不复存在。有位私营企业主反映:几年前每天都有人来见工面试,多的一天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现在只能靠员工来介绍员工,回家介绍亲友或老乡,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果家乡有就业机会,大多数人会选择就近就业。
四是我区企业中很多旺、淡季节性明显,这在工艺行业尤为突出,旺季用工量急增,而淡季只保留少数管理、技术人员,本地劳动力都觉得这种季节性就业收入不稳定,何况外来工,淡季就没有固定生活来源,难以留住人心。
五是部分企业主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管理不到位,没有善待外来工,对待工人过分苛刻,拖欠工资、加班加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面上企业的招工。外来工也一样是要讲效益的,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打工,各地工资高低,待遇好坏,就业环境是否优越,这样的信息也会在他们的圈子里一传十、十传百地交流,通过比较,引导他们到适宜打工的地方。
六是劳动者素质偏低,外来劳动力流动性强。很多外来劳动力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流动性较强,要留住熟练工人很难,企业生产过程很多是落了订单,要赶货期的,新招用工人的效率较低,需要更多的工人来填补岗位缺口。这就造成低效率、多用人的矛盾。
四、切实加强用工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我区对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这个中心,强化管理服务,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有益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为澄海建设多做贡献。
一是党政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我区党政高度重视用工管理工作,把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用工秩序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去抓紧抓好,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分管领导在保障农民工权益等专项行动亲身挂帅指挥。先后下发有关用工管理、维权的文件,每年“劳动法宣传周”,区管线领导发表电视讲话,使劳动保障法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完善管理体制,实施综合治理。我区已健全分级管理体制。区劳动保障局、街道(镇)设劳动保障事务所、村(居)有专管员。全区已初步形成三级劳动用工管理服务网络。建立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在用工管理,特别是外来工管理工作这一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在区委政的统一领导下,劳动保障部门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公安部门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管理、工商部门取缔无照经营户,“堵住”违法用工源头、宣传部门加强对发布虚假招工广告的审查把关、工会和妇女组织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制止违反妇女劳动权益和非法使用童工行为,各部门都各司其职,综合治理,形成全区劳动用工管理的强大合力,进一步优化了就业环境。
三是加强劳动监察,维护合法权益。为全面规范劳动用工秩序,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区加大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第一,常规性检查与完善企业用工制度相结合。我们结合每年的劳动年审等常规性检查,加强对用人单位劳资人员的业务指导,引导和帮助他们修订厂纪厂规,完善用工制度。第二,专项检查与查处违规用工行为相结合。我区劳动监察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特点,集中开展取缔非法职介活动、劳动合同管理、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社保扩面征缴等多项专项执法行动。今年来,我区在5月份,组织了为期1个月的劳动用工大检查,本次行动共检查企业xx家,受检员工xx人,对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不到位的45家用人单位发出《限期补办用工手续通知书》,补办就业证811份,补签劳动合同811份。同时,我们切实抓好农民工维权工作,6月份由各成员单位派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在14日至18日组织对全区各类企业进行检查。第一阶段由各街道(镇)对辖属企业进行自查。第二阶段由区检查小组检查区直单位。包括检查企业18家,其中国营企业2家,集体企业1家,外商投资企业2家,私营企业13家,涉及人数2367人,补办用工手续310,补签劳动合同310人。第三,实施监控与调处劳动纠纷相结合。我们局设立了咨询投诉电话、举报信箱,建立局长接访日制度,及时处理劳动资纠纷案件;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及时掌握用工单位与职工的劳资关系情况。第四,及时、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区仲裁办上半年共接待来访xx人(次),已受理劳资纠纷案件xx宗,结案xx宗,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的公平、公正、公开处理,及时化解了劳资矛盾,有力地维护我区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四是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就业环境。我们始终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优质服务促进管理。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设施配套较齐全,已初具规模,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组织教育培训,我们为外来工举办上岗前培训,每年六月都进行观看图片展览、播放电教片等系列禁毒教育,在外来工中开展“携手共建第二故乡”活动,增强他们的参预xx经济建设的责任感;每年春节开展系列慰问活动;组织评选和推荐“优秀外来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组织好区性文娱活动,丰富和活跃外来工精神生活。
五是抓好队伍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我们从抓好思想作风建设、抓好业务学习培训、抓好规范执法行为入手,建立了一支作风过硬、廉洁奉公、机动高效、依法行政的劳动监察队伍,有效地推进我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落实。
一是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最科学、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劳动就业问题最终是要通过市场来解决。目前市场培植缺乏远景目光和科学规划,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都注重眼前利益。这与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相悖,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劳动力供求双方搜寻对方带有严重的盲目性。建议省在劳动力市场建设方面拨出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基层劳动力市场的“三化”建设,使劳动力市场真正达到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需要,成为供需双方最迅捷、最可靠的交换场所。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十六
春季是求职招聘的黄金季节。为及时了解当前x区企业用工情况,准确判断就业形势,为区委、区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山东化工专业人才市场在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期间,组织开展了x区企业用工现状专题调研活动。此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走访调查的形式,全区有140家企业参与,问卷涉及企业基本情况(类型、规模、行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用工需求(工种、招聘计划、人员流动情况)、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招工难现象等24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x区企业用工情况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用工规模较去年同期普遍上升,尽管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均有上涨,但由于“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劳动者技能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原因造成的招工难现象普遍存在。同时,调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加大、结构性缺工等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与思考。
一、参与调查企业的基本概况。
根据统计分析,参与调查的140家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生产经营状况普遍好于去年,具体表现在:
(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一是从企业类型分析,劳动密集型企业41家,技术密集型32家,资本密集企业4家,其他63家;二是从企业规模分析,大型企业14家,中型企业38家,小型企业71家,微型企业17家;三是从企业所属行业分析,制造业65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家,建筑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各8家,其他47家。
(二)企业管理规范,运行良好。
此次参与调查的企业均为山东化工人才网注册会员,且管理规范、能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既有重点骨干企业、行业龙头,也有一般性生产经营企业。其中,包括清源集团、鑫泰石化、齐都药业、齐峰新材等9家x区“工业企业20强”企业;兴亚新材、正华助剂、蓝帆医疗、巧媳妇食品等12家x区“创新型成长企业20强”企业;同时,包括隆众信息、讯丰网络、禾丰种业、奥德隆集团、方正房地产、银河高技术、齐鲁乙烯化工等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
(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普遍较好。
根据统计,参与调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普遍较好,“2017生产经营状况较2016年相比”,“好及较好”的企业达到102家,占72.86%,持平的企业29家,占20.7%,只有9家企业有所减少,占6.43%。“预计2018年上半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比去年同期相比”,“好及较好”的企业达到99家,占70.82%,持平的企业37家,占26.43%,只有4家企业有所减少,占2.85%。
根据对企业用工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当前企业用工情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企业现有从业员工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增加。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75家企业从业员工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占比53.57%;有43家企业与去年相同,占比30.7%;只有22家企业从业员工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减少,但减少幅度普遍少于10%。
(二)企业缺工现象普遍存在,销售人员、普工、管理人员、技工、财务人员五个工种缺口最大。
从调查数据分析,目前有126家企业存在缺工现象,达到90%,其中有63家企业存在短期性、临时性缺工,但影响不大;有32家企业存在短期性、临时性缺工,并对生产经营存在一定影响;有31家企业存在长期缺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发展,导致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或无力完成订单生产任务;只有14家企业不存在缺工现象,只占10%。
从工种和数量分析,销售人员、普工、管理人员、技工、财务人员五个工种缺口最大,企业分别达到58家、56家、50家、50家、36家。
(三)普工岗位人员流动性大,最不稳定。
140家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的问题,其中有47.8%的企业认为普工岗位人员流动性大,最不稳定,其次是销售和技工岗位,分别达到30%、15%。
(四)一季度,企业用工规模稳定增长,计划招聘人数有所增加,但大规模增加招聘人数企业相对较少。
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招聘人数普遍增加。根据统计,有88家企业增加招聘用工人数,占企业总数的62.8%,但增加幅度均控制在30%以内;34家企业与去年相同,只有18家企业减少了招聘用工人数,占企业总数的12.88%。大规模增加招聘规模的企业相对较少,有62家企业招聘计划在10人以内,45家企业招聘计划在11-25人之间,只有6家企业招聘计划达到51-100人,10家企业招聘计划达到101-200人,统计结果中招聘计划达到200人以上的企业未反映出来,但是从实际走访情况来看,我区部分新投产企业或新竣工项目大规模增加了招聘计划,如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新建项目即将投产,上半年需要陆续招聘600人以上,其中管理人员100人,技工300人,普工200人,会计人员10人。
(五)八成以上企业存在招工难情况,销售、普工、技工、管理人员、技术/产品/设计成为招工难五大重点岗位。
调查中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尽管70%的企业增加了今年春节后招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但是82%的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招工难情况。
销售、普工、技工、管理人员、技术/产品/设计成为招工难五大重点岗位,据统计,140家企业中,50家企业销售岗位存在招工难现象,其次是普工、技工、管理人员、技术/产品/设计,分别达到45家、38家、29家和19家。
(六)“招工难”原因分析。
从“招工难”现象的原因构成分析,当前“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人才引进困难”是造成企业“招工难”的首要原因。其次,“劳动者技能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企业的薪酬待遇和保障缺乏吸引力”也是企业招工难的重要原因和因素。“外出打工劳动力减少”、“自主创业大潮对招工形成影响”、“缺少有效的招聘信息发布途径”也对招工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几点建议。
通过本次的调查数据并结合全区就业情况分析,一季度我区企业用工规模稳定增长,企业用工中存在局部性矛盾,这些问题应该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在当前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下,面对企业用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作重点及方向,以便解决好企业用工需求问题,服务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积极引导企业改进和完善用工条件。
一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企业全面提升步伐,创新优化工艺技术、产业链条和管理模式,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提升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普通劳动力的使用;二是适当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满足职工的收入预期。加强企业人文关怀,切实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维护好企业员工的各项社会权益。三是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企业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企业文化内涵,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确保让求职者进得来,留得住。四是积极拓宽人才引进和员工招聘渠道,积极做好企业人力储备工作,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五是进一步加大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企业用工方面的协调指导作用。
一是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落实,加大对企业人才引进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二是加强对企业规范用工的指导和检查。对企业存在的不规范用工和违法用工现象进行严厉查处,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三是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新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从而有效解决结构性用工难题。四是充分发挥山东化工人才专业市场的平台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多渠道、全方位为求职者和缺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为求职招聘者建立便捷高效的交流对接平台;积极为企业招聘人才拓宽渠道提供服务,加强与高校院校的对接,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引导求职者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一是积极引导求职者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用工需求,提高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摒弃各种不合理的就业理念,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求职工作,为求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正确分析各种就业信息,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以达到自己的求职预期。三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类知识和能力培训,努力学习和掌握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采取先就业再提高的方式,创造机会寻找更加适合个人能力和水平发挥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水平。
为了解x市元至2月份企业生产运行情况,x市统计局向重点监测企业发放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6家,重点服务业企业11家,限上商贸企业6家。同时x市局成立调研组,深入企业现场进行调查,力求客观、真实反映当前x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一)春节期间八成企业正常开工复工。
调查的56家工业企业中,有6家春节期间仍加紧生产,未停工,其他50家工业企业平均停工天数为14天。工业企业春节期间及节后恢复生产情况总体正常。11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娱乐类企业,如南浦国际和广电银兴影城春节期间照常营业;住餐类企业春节期间停工情况基本在半天或一天;物流企业停、复工情况存在分化,如x邮政集团春节期间未停工、x金航集货运输贸易公司春节期间停工达20天。6家商贸企业:除中石化春节期间未停工外,剩余5家企业平均停工天数为6天。
工业企业用工缺口不影响生产正常开展。调查结果显示:15家企业不存在用工缺口,占调查企业的26.7%;31家工业企业用工缺口在20%以下,占调查企业的55.4%;10家工业企业用工缺口在20%-50%之间,占调查企业的17.9%。从企业走访情况看,规上工业企业的管理岗位人员稳定性较高,流动性大的主要是一线生产工人,通过春节后及近期企业招聘基本能补齐用工缺口。以金牛管业为例,春节后企业流失了15%左右的一线生产工人,但是用工流失水平与往年基本持平,通过劳动外包及第三方招聘,春节企业复工后,企业仍能正常开展生产。重点服务业企业用工情况良好。调查结果显示:7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不存在用工缺口,占调查企业的63.6%。4家服务业企业用工缺口仅在20%以下,占调查企业的36.4%。商贸企业用工缺口较小。调查结果显示:有3家企业用工缺口在20%以下,有3家企业不存在用工缺口。
(一)企业对行业景气程度预期。
企业对行业景气程度预期平稳,规上工业企业景气程度预期好于重点服务业。本次调查对象是从x市重点监测的企业中抽取,规上工业调查对象覆盖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医药制造业及塑料制品业等多个行业。调查结果显示:16家工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景气程度一般,占调查企业的50.0%;有28家工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景气,占调查企业的28.6%;12家工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不景气,占调查企业的21.4%。总体来看7成工业企业对行业景气程度预期平稳向好。重点服务业调查对象涵盖x市物流、餐饮、教育、娱乐等重点服务业行业。调查结果显示:2家调查企业认为所处行业景气,占调查企业的18.2%;6家服务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景气程度一般,占调查企业的54.5%;4家服务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不景气,占调查企业的27.3%。总体来看,重点服务业企业对行业景气信心不足。
(二)企业承接订单额好于去年。
56家工业企业中,19家企业订单饱满,累计承接订单29004万元;30家企业订单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他7家企业今年虽未新接订单,但仍在生产去年未生产完的尾单。56家企业中有19家企业还有部分意向订单正在接洽中,累计金额达28103万元。此外存在对外出口业务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家企业出口订单增长,占调查企业的17.3%;17家企业订单不变,占调查企业的58.6%;7家企业订单减少,占调查企业的24.1%。
(三)企业产品销售较好。
56家工业企业中,13家企业产品销售较旺,占调查企业的23.2%;33家企业产品销售持平,占调查企业的58.9%,5家企业产品滞销,占调查企业的8.9%。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x市工业产品销售情况旺销和平销的企业占比达到80%以上,表明x市工业产品市场需求良好,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较牢。
(四)水泥行业库存量减少。
56家工业企业中,有19家企业产品库存较少,占调查企业的33.9%;27家企业产品库存适中,占调查企业的48.2%;5家企业库存较多,占调查企业的8.9%。2017年,省经信委和省环保局联合发文,要求全省水泥行业实行错峰生产,全年停产不得少于90天。从企业调研情况看,水泥行业库存比去年同期下降较多,世纪新峰实施错峰生产后,1-2月的库存量明显少于上年同期。
(五)设备生产能力利用正常。
调查结果显示:56家工业企业中,3家企业设备生产能力超负荷,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3%;42家企业设备生产能力利用正常,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5%;11家设备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9.6%。当前部分企业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省水泥企业开展行业自律,错峰生产;二是少数企业因环保原因,正在进行停产整顿;三是受产能过剩影响,少数矿山、冶金企业压缩生产量。
(六)企业经营向好。
规上工业销售情况良好。1-2月,56家工业企业中,有16家销售收入实现增长,占调查企业的28.6%;35家与去年同期持平,占调查企业的62.5%;5家下降,占调查企业的8.9%。重点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较好。11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中,4家企业营业收入上涨,占调查企业的36.4%;6家持平,占调查企业的54.5%;1家下降,占调查企业的9%。下降企业为广电银兴影城,1-2月销售收入下降93.48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为,x市截止目前共开设了4家影院,在市场需求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加剧,广电银兴影城周边配套不及新设影院完备,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商贸企业销售额增长较快。1-2月中石化实现销售额11002万元,同比增长27%,实现利润额同比增长24.5%;爱尔康药业实现销售额600万元,同比增长2%,利润额同比增长2%;安泰药业实现销售额1214万元,同比增长8%,利润额同比增长10%。
三、企业对政府部门的发展诉求。
(一)工业企业前三位的诉求是降税、融资和技改。
工业企业对政府扶持诉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9家企业希望政府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占调查企业的69.6%;38家企业希望政府帮助其解决融资难题,占调查企业的67.8%;29家企业希望政府为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占调查企业的51.8%;15家企业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用工问题,占调查企业的26.8%;10家企业希望政府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的土地需求问题和对企业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占调查企业的17.9%。
(二)降低企业税费是重点服务业企业的最大诉求。
服务业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对其加大哪些方面扶持的调查结果显示:9家服务业企业希望能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占调查企业的81.8%;3家服务业企业希望政府对企业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占调查企业的27.3%;2家服务业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帮助其解决融资难题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占调查企业的18.2%;1家服务业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帮助其解决用工问题和土地需求问题,占调查企业的9%。
(三)对开展电子商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是商贸企业的最大诉求。
随着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市场需求被分流到互联网,电子商务对x市实体商贸企业冲击较大。目前企业仍是通过增加会员及折扣力度,增设实体连锁店等传统方式来拓宽销售渠道。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家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商企业代运营,剩余4家企业均未涉足电子商务领域。鉴于研发和运营成本考虑,商贸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对其开展电子商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四、政策建议。
一是做好企业生产要素调度平衡,对资金、用工、土地等问题要及早准备,确保生产要素供应。
围绕“营改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落实税费优惠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把内部挖潜放在首位,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精细化管理方式降低费用。
二是落实x市政府出台的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惠帮扶政策,运用好财政间歇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
三是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落实x市出台的电子商务发展意见,发挥好x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重点企业集团的集聚效应,为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支撑,利用“互联网+”模式给服务业带来创新与发展。
x市2021年企业春季用工调查分析报告(3)。
为及时掌握我市各类企业用工现状以及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用工服务,缓解用工矛盾,2021年1月,x市人社部门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2021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工作。
按企业规模分,100人以下6538家占81.45%,职工人数21.17万占29.42%;100人以上500以下1274家占15.87%,职工人数24.78万占34.43%;500人以上215家占2.68%,职工人数26.02万占36.15%。
按企业经济类型分,国有集体企业340家占4.24%,职工人数7.7万占10.7%;外资企业(含港澳台)365家占4.55%,职工人数6.66万占9.25%;合资企业245家占3.05%,职工人数4.23万占5.88%;民营企业7077家占88.16%,职工人数53.38万占74.17%。
按企业所属行业分,以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电子电器、石油化工、船舶海工为主的制造业4570家占56.93%,职工人数44.72万占62.14%;建筑业793家占9.88%,职工人数7.64万占10.62%;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的服务业2434家占30.32%,职工人数17.68万占24.56%;其他行业230家占2.87%,职工人数1.93万占2.68%。
2.员工分布及薪资水平。
目前调查企业职工总人数71.97万人,其中非x籍员工21.3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9.67%。全部行业中,减员较多的行业有纺织服装业、电子电气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2020年企业离职总人数12.35万人,其中退休2.26万人,离职率为17.16%。
调查显示,3成企业在2021年的薪资将上升,受调查企业预计2021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4009元。薪资上升的企业中,有72.63%来自于制造业,18.16%来自于服务业,其中以机械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该行业新入职平均月薪为4569元。
1.五成企业有招工计划,超半数为补充流失。
2021年有招工计划的企业3853家,占企业总数的48%。计划招工12.56万人。有2766家企业认为目前仍处于缺工状态,占比34.46%,用工缺口8.6万人。主要原因有:54.48%的企业用于补充流失,缺口5.14万人占45.81%;40.24%的企业用于新项目投产,缺口5.86万人占52.23%;补充退休人员的需工企业占5.28%,缺口0.22万人占1.96%。
2.民营企业需求量大,各类规模需求较为平衡。
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含港澳台)、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招聘人数分别占比4.04%、11.9%、7.74%、76.32%。从企业规模看,100人以下、100-499人、500人以上企业招聘人数分别为3.35万人、4.96万人、4.25万人,分别占比26.68%、39.46%、33.86%。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人数占比差距不大,相对平衡。
3.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信息技术招聘需求依旧旺盛。
从产业用工需求看,一产、二产、三产的占比分别为0.64%、83.74%和15.62%,其中制造业用工需求比上一上升2.2个百分点。从需工行业类型看,制造业中纺织服装、电子电气、化学化工是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分别占产业需工总量的11.61%、10.8%和7.59%。服务行业中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为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居民服务业,分别占产业需工总量的26.74%和16.16%。
4.对新员工的学历要求提高,年龄限制进一步放宽。
从企业对招聘新员工的文化程度要求看,本科及以上14471人占11.52%;大专23397人占18.63%;高中技校及中专42813人占34.09%;学历无要求44918人占35.76%。与往年相比,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反映出企业对新员工的整体文化水平要求逐步提升。
对新员工年龄要求看,35周岁以下54498人占43.39%;35-45周岁43498人占34.63%;无年龄要求27603人占21.98%。与往年相比,无年龄要求占比提升11.48个百分点。随着用工紧缺、招聘难度加大,企业对用工年龄需求有进一步放宽的趋势。
5.有一定技能的员工仍是香饽饽,普工需求有增无减。
调查显示,我市企业对普工需求有增无减。企业对新员工的技能要求中,中、高级工12933人占10.3%,初级工、熟练工34535人占27.5%,无要求78131人占62.2%。我市高速发展的当下,大量基建工程、大项目工程投产,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技术工人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仍是企业比较青睐的对象,但由于市场上这类群体比较紧俏,部分企业会招收普工再进行培养。
6.对服务企业用工的意见或建议。
调查中有38.9%的企业提出服务企业用工的意见建议,其中:建议通过搭建信息平台提供有效对接的占63.69%,建议组织到劳务基地招聘的占14.94%,建议组织到高校招聘的占11.8%,建议增加招聘会频次的占9.57%。
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春节期间企业稳岗留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意见》,经过广泛宣传和社会动员,我市重点企业外地员工留通率不断提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行业企业中15%的企业已开展稳岗留工,企业规模越大占比越高。参与该项调查的112家外地员工200人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总员工数60537人,截至2月初有30075名外地员工就地过年,留通率达到49.68%。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企业也积极提供留岗红包、发放防疫物资、组织员工内部活动等支持,给异地过年的员工提供多样化的保障。
为做好2021年“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同时针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市人社部门积极行动,开展“稳岗留工”系列活动,帮助企业缓解用工矛盾。一是采集就业参保职工中非江苏籍员工的信息,编制发送慰问短信20434条,宣传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并告知春节期间享受线上公共就业服务的渠道;二是走访重点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和外地员工代表座谈交流,宣传留工稳岗奖补政策,指导企业通过丰富职工节日娱乐活动、合理安排加班值班提高收入等多种措施留工稳岗;三是与劳务基地密切联系,把企业的缺工信息发给陕西、山西、云南、贵州等劳务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送,扩大我市企业用工信息的宣传力度,做好年后引进劳动力的用工储备,为点对点送工缓解企业用工缺口打下基础,全力帮助重点企业和有引进需求的企业开工复工有保障。
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的调研报告(4)。
当前,我区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面临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正在围绕“双招双引”“工业强区”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打造x“四区”建设新图景而奋力拼搏。但要支撑实现这一目标,我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条件留住人才。
一、x区企业用工发展的基本现状与特点。
随着我区“双招双引”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疫情影响下的“招工难”问题有所缓解,总体用工形势相对平稳。但也有少数企业的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仍然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低端产业和资源环境的消耗上,给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企业发展与增长模式。目前,我区“两基”产业承载了90%以上的工业企业,共904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44家、市十强企业2家、三十强企业6家。去年,x经济开发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42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7.97亿元,增长8.27%;实际利用外资1.07亿元,增长7.32%;进出口总额1.13亿美元,增长20%;税收10.89亿元,增长15.58%,每年新增就业2000多人。
2、要素条件与用工态势。一是平台建设。目前,x现有人才市场1个,镇(街道)劳动就业服务站6个,临时早市3个。二是宣传服务。主动走进大学校园、乡镇集市和社区大院等各类场所,开展企业用工招聘活动,全区每年组织专场招聘会80多场次,进场求职的2万多人,其中,双方能达成在本地企业就业意向的3000人左右;三是用工趋势。从区人社、开发区调查摸底上看,全区预计用工缺口在2100人左右,其中,行政管理人员约为90人、专业技术人员300人和1700人的一线普工。企业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有的企业甚至高达90%,总体流失率仍在50%左右。
3、用工现状与主要特征。通过分析园区企业用工短缺的基本情况,不难发现其共性特征:一是结构性缺工。主要是以本地员工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普工和特殊人才急缺,尤其是技术人员难招,高级技工成为稀有资源;二是行业性缺工。主要集中在硅基、商贸物流、邮政和食品产业片区,如:金龙浩、诚志玻璃、特步和中通快递等十多家重点企业,占全区用工需求总数的50%;三是流动性缺工。一线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本地员工和低学历员工等群体上,流动频率高,离职率攀升;四是周期性缺工。企业用工短缺问题每年都会周期性出现,多发生在年底和春节前后;五是新增性缺工。由于新增企业项目多,投入生产后增加用工更为困难,“后期强劲与现有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加凸显。
二、x区企业用工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展望。
随着我区现有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新建项目不断增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全区用工形势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折射出园区“两基”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着企业招用工模式的创新改革。
(一)基本经验。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改进用工方式方法,主动解决“用工难”。在“四送一服”大走访活动中,充分发挥用工政策的磁吸效应,建立企业招用工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相关情况,把握就业动态和企业需求变化,实现用工供给多元化;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强化激励引导,落实招工引智激励政策。积极探索本地企业员工在购房、租房、子女入学、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运用公共政策对企业进行用工引导,完善建立“互联网+人力资源+企业+”用工模式;三是坚持“责任导向”,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增强企业招工稳工能力。通过支持政策引导和产业集聚优势,发挥企业“引、育、用、留”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其真正成为解决“用工难”问题的主体力量;四是坚持“目标导向”,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提高服务企业用工水平。支持皖北人力资源大市场发展,拓展企业用工招聘渠道。加强评选奖励,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大师”、“技术能手”等评比表彰活动;五是坚持便利原则,建立用工供需对接信息化平台,持续推进“一体化”用工服务。逐步完善“用工政策一网通查、用工信息一网共享、用工需求一网匹配、用工服务一网集成”的服务功能,提高企业招用工的便利度;六是发挥主导作用,摸清人力资源底数,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引导。发挥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第三方的作用,全面落实企业员工在购房、租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从政府、社会、市场、企业四个维度上,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二)主要体会。
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根基,没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产业工人,主导产业引领企业发展将会是一句空话。一是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用工方向,优化资源整合。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调控”的原则下,破除制约企业用工的制度性障碍,为推动企业用工提供政策支持和基础性服务保障;二是加强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创优“留人”环境。全区先后投入3亿多元,加快园区内外道路、水电、住房、医院、超市、金融、通信等设施完善配套,切实解决小孩上学、就医、出行、生活等实际困难,积极打造半小时用工半径和用工工作生活圈;三是打造技能型人才培养载体,创新“育人”机制。不断探索“引校入企、进厂办校”合作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搭建硅基产业集聚区与清华、安财三个践习基地,推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集聚区与合工大、安农大等院校成立一个研究院、一个育人管理中心,定向培养园区企业急需的、专业对口的技能人才;四是加强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身份”认同。推动企业建立并实行适宜的工资分配制度,让企业员工的技术价值、技术能力和工作业绩在薪酬层面上体现出来,优化技工评价选拔机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丰富上升渠道,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五是营造良好的“尊工敬才”社会氛围,打破“用人”偏见。加强优秀技术员工事迹和成就的正向宣传和引导,改变“低人一等”的观念,塑造经世致用的工匠精神,营造“纵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的社会环境。
(三)几点启示。
企业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影响和人口红利消失的今天,“人”是企业最大成本。一是完善用工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引导企业树立“留人比招人更重要”的用工理念,推动企业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用工评价机制;二是要提高企业员工福利待遇。坚持以“企业自身为主、政府政策为辅”的原则,积极推动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和薪资制度的改革完善,千方百计创造和改善条件,增强用工吸引力;三是要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确保企业经营合法有序和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自觉主动地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四是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破除企业各种不合理限制,充分利用“四送一服”活动,帮助企业研究“薪酬留人、感情留人、发展留人”问题,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生活;五是要进一步规范用工秩序。加强企业劳动用工、薪酬支付、权益保障方面的监管,对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引起的员工权益保障差、员工流失率高的,给予制约或处罚。
三、x区企业用工面临的现实困难与问题。
当前,在“双招双引”和“工业强区”过程中,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区委区政府相继实施一系列企业招用工政策,为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新的用工形态的改变,这些措施不系统、不全面、不配套的问题开始凸显,已成为困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一)政策环境亟待提升。
x区企业规模小、行业传统、附加值低,本身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普工需求就“先天不足”。如果在过度注重中高端人才,而忽略应用型技工、普工的培养,有限的区级财力,恐怕难以支撑企业对用工政策、环境、条件的要求。
1、适用面窄,缺乏影响力。一是重视不到位,缺乏顶层设计。政策配置不周全,门槛过高,用工制度改革所起的作用不大、效果不可持续;二是重点不突出,缺乏政策研究。一些用工政策不完整、碎片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不好执行,落地困难;三是功能不完善,缺乏原生动力。尤其是疫情后的招用工政策急需调整优化,新生代员工很难享受住房、子女就学和医疗等“一体化”服务保障。
2、引导偏差,缺乏系统性。一是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共识合力。一些用工政策与日益多变的招用工形势不相适应,没有形成系统的应对措施;二是激励措施不完善,缺乏量化配套。职教园虽坐落在x区,但蚌埠籍学生在本地企业顶岗实习的不多,毕业后能留在本地企业就业的更少;三是市场调节不充分,缺失社会力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动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为企业招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
3、知晓率低,缺乏透明度。一是落地率不高,缺乏思想引领。一些企业认为“支持企业用工政策”、“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好处不多,一般都被企业“束之高阁”,员工知之甚少;二是执行力不强,缺乏有效指导。一些企业对现有用工政策,仅满足于转发文件、印制手册、宣传单和展板等,没有充分分享政策红利;三是宣传不到位,缺乏认知引导。一些企业政策宣传方法不多,气氛不浓,政策知晓率普遍不高。
4、扶持力弱,缺乏精准度。一是政策失衡,缺乏吸引力。很多配套政策主要面向高层次、高学历、高技术人才,而传统产业中的工人很难享受;二是政策错位,缺乏普惠性。一大“顽症”就是人才少政策多,工人多政策少,一线普通工人和中职院校毕业的专项政策稀缺;三是政策零散,缺乏完整性。以往出台的相关促进招工稳工政策比较零散,无法满足“一企一策”用工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用工环境亟待改善。
x区大多数企业是“退市进园”的中小型传统加工型企业,附加值不高,后劲不足,在待遇和环境吸引人、留住人上能力不强。市场需求的“求职难”与“用工荒”并存,结构性用工矛盾更加突出,已成为企业招用工的主要矛盾。
1、认知不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因循守旧思想不解放。缺乏“包容、开放、融合”的用工理念,自主招工、稳工留人和用工培养主观努力不够,方法不多;二是企业规管思路转变不彻底。大部分企业已初心不在,习惯性带着旧观念、凭借旧经验解读和判断用工标准,处在“吃饭嫌人多、干活怕人少”的路径自锁状态;三是用工配套统筹规划不完善。由于企业不学法、不懂法,仅满足于“急功近利”的临时用工,形不成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人力资源支撑。
2、保障不力,服务员工水平不高。一是企业用工制度,缺乏灵活性。少数企业没有建立一套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市场化用工政策,重生产业绩,轻员工权利,工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企业用工方式,缺乏稳定性。一些淡旺季界线比较分明的企业,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一般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工“临时化、无序化”现象严重;三是用工平台建设,缺乏共享性。少数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不适应用工信息化创新平台建设要求,企业之间互相分割,行业之间相对封闭,信息发布、查询匹配服务平台利用率较低。
3、关注度低,企业用工措施不完整。一是思想上,缺进取。认为招用工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在培养、招用、评价、激励和流动等政策落实上不到位,企业招工用工稳工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招不来、留不住”;二是监管上,缺手段。由于企业自身化解劳资纠纷能力弱,当面对“安全”“环保”两个“一票否决”时,所有的力量、资源和精力又都放在应对上,而忽略了企业劳资纠纷的及时解决;三是法治上,缺思维。由于劳动法律法规中对企业拖欠工资行为,缺失必要的处罚条款,也成为企业拖欠工资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4、匹配度低,园区功能不完善。调查显示,园区缺失与企业各层次用工保障统筹规划考虑,承载力和吸引力不强,用工要素集聚比较困难。一是“硬环境”需改善,缺乏前瞻性。主要是园区内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二是“软环境”不理想,缺乏统筹性。教育、住房、医疗、金融、娱乐等配套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企业员工需求;三是“内环境”不优化,缺乏生命力。公共服务跟不上,园区内外没规划图书馆、电影院等休闲场所,也没规划停车、公交线路和站点等公共设施,形不成多层次骨干道路网络,通达性差。
(三)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我区虽是劳动力资源大区,但受限于城市能级、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等原因,缺乏对中高端人才吸引力的要素支撑,难以打破人才、资金、技术“瓶颈”,这是x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
1、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优”。一是严峻的发展形势。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双循环政策调整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尤其是去年以来,疫情让企业遭遇沉重打击,一度出现“无人可招、无人可用”的局面;二是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由于园区企业大多处在产业链中低端,传统型、加工型和服务型企业多,规模小、同质化,盛行“用工互挖”的不良风气;三是吃不透产业发展政策。少数企业盲目转型、违约升级,难以承受环保、安全和市场压力,经营亏本,用工更加困难。
2、企业内部的管理环境“不严”。一是用工管理水平较低。大多数采用或借鉴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用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工作强度、制定产量要求和随意扣发或降低员工工资等,来压缩用工成本;二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少数企业市场消亡速度过快,即“入企即失业”,企业与员工签好约而履不了约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用工形势评估不准确。由于本地劳动力流出的多,既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有的企业处在“有活没活都着急”的不死不活状态。
3、园区企业的人文环境“不佳”。一是信誉度不高。去年,疫情期间,为企业输送返乡人员成一项工作任务,效果也不错,但留不住人,究其原因就在于“承诺不兑现、工资待遇低”,厂规成“家规”,与其在外地工厂相比不光是诚信,企业形象落差也大;二是就业面不宽。一些有技术返乡的,继续为原企业代设分厂,家门口上班工人工资高、不过夜、不加班。特别是“打零工”的兴起,一天管两顿饭、包接送,按天算、工资高,自由又便利,不愿意到园区企业上班;三是出行不方便。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大多数人觉得上班“不远不近”,住也不方便,跑也不安全,风里来雨里去,还是照顾不了家庭。
4、企业发展的留人环境“不好”。一是用工激励机制不健全。有的企业既不重视“发展留人”,也不重视“薪酬留人”,简单的认为招来管用就行了,并没有考虑长远留人的办法;二是分配制度改革不完善。大多数企业对管理层、技工和技师的薪酬标准是明确的,对学历低但技能娴熟的一线员工和知识水平高但相对经验缺乏的大中专毕业生等,缺失相应的工资、福利增长机制;三是用工保障机制不配套。只注重短期效应,没有实现从“用工”到“养人”的转变。
当今时代,已不再是出口加工的战略机遇期,而是科技创新机遇期,企业发展的主体是人才,缺人和招不来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就会失去可持续性,成长进程也会迟滞甚至终止。要引导建立基于岗位价值、技能水平、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机制,创造“尊才敬工”的社会环境。
在用工竞争之下,过去一些以中职生为主的岗位,现在变为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如果只看学历,只盯技工,未必能够形成一个健康的用工环境和人力资源结构,需要在薪资待遇、工作氛围、职业发展等方面用劲和发力。
1、用工观念的变化。随着用工方式、劳动方式、工作方式发生变化,可以预测的是,建立一种区别于现行的“家族式”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将是必然。一是观念陈旧。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原因,过于“精算”和过于“自由”的情绪化,代表着行业里两代人的观念冲突,和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相比,加剧了“用工难”问题的形成;二是思想僵化。由于“新职业”的兴起,企业发展需要一个健全的用工体系,不仅需要新手更需要能手,员工培养要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才能走出“临时工好招、熟练工难求”的生存怪圈;三是思维落后。由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企业面临的用工复杂程度远超以往,一些体力劳动、简单重复的工作岗位逐渐被机器人所替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规避了转型风险,减少了用工数量,加快推动了企业智能化、自动化进程。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新时代员工的学历水平在不断提升,职业选择更加灵活、自由和多元。
3、用工方式的变化。由于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畸形的加班文化,带来了用工思路的转变。一是用工方法上。过去,一些企业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人多力量大”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现在,多数企业采用“灵活用工”的方式,来减少劳动争议,减轻企业固定的薪资、社保等用人成本压力,有利于合法、灵活的用工环境创造,实现“人不为我所有,而为我所用”降本增效目标;二是用工形态上。传统标准的劳动关系,难以适应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发展,要通过进一步提高岗位匹配效率,用制度改革提高提质增效,平衡企业员工家庭与事业、工作与孩子、住房与医疗之间的关系;三是用工自救上。社会化、市场化用人,已从合同关系变成合作关系,打破企业与打工者的紧密关系,多劳多得,缩减管理运营成本,这种用工自救方式,已成为现代化企业新的发展趋势。
4、职业教育的变化。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性差,传统产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幅降低,人员结构老化。过去,比的是知识、思维和信息优势;现在,比的是能力、创新和耐力优势,在大学教育普及的今天,文凭不再是优势,需要技能、特长人才的企业多。由于职业院校与企业标准不匹配,难以形成“老中青产业工人”梯队,知识结构和技术层级的更新换代十分困难。随着“双招双引”力度加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到园区企业务工的劳动力增加不明显,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调查显示,蚌埠职教园区虽坐落在我区,但学校的专业设置对接的是长三角企业的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区企业急需的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应急管控和智能安防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相脱节,没有建立统一的的产教融合质量和标准体系,企业运营活力和成长受到很大影响。
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供给总量减少,部分企业薪酬待遇偏低、吸引力不强,青年人择业观念和就业预期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所带来的企业“招工难、用人荒”现象,不可能在一个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和明显改善。
1、用工思路的转变。随着人口红利从数量型红利向质量型红利过度,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遭遇“招工不易,用人更难”的尴尬。一是价值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企业“留人”是长跑,要发挥长处、弥补短板,效果才能最大化。一些企业没有清醒的认识,在对员工的真心、留人决心和自身发展上,缺乏科学准确的认知;二是落实用工政策水平低。一些家族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很少研究上级政策,更吃不透文件精神,却认为在本地就业消费水平低,工资福利待遇就不能高,无意中降低了员工的劳动保障水平;三是企业用工法治观念淡薄。少数企业法律知识欠缺,厂规变“家规”,随意任性,不合理、不合法,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企业转型的阵痛。随着“双循环”时代的到来,疫情、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新的用工变化。一是企业需求“多元化”。在“两基”产业中,“一增一减”趋势明显,其中,“硅基”产业对技工、技能型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增多;“生物基”产业对化工、医药、生物类技能型人才、专业人才和特殊人才等需求攀升,体力型员工都相对减少;二是用工方式“多样化”。商贸物流产业主要集中在it、机电和加工类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上,激活了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发展;三是用工趋向“专业化”。新建、在建和扩建的“两重大一危害”企业,一些关键性岗位,必须持证,大专以上文化,达到这一“刚性”招聘要求的应聘人数不足10%,用工风险加大。
3、用工生态的影响。对企业员工来说,最大的驱动力是薪资和福利待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企业间的竞争一定是人的竞争,如果产业工人的不断减少,将意味着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减弱,无疑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一是影响企业转型升级。无论是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还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二是限制企业达产扩能。员工的高流动率,不但增加企业招聘费用和培训开支,还客观上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应从短期招用转向基于发展后劲增强的“待遇留人”;三是引发用工“蝴蝶效应”。企业现有用工绝大多数是本地员工,企业之间的用工争夺相当激烈,为一些拟入驻的企业带来了“用工”担忧。
4、用工短缺的后果。由于开发区大部分是传统的加工型企业,用的都是本地人,基本上采取“自主招工”模式。一是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主要表现在“员工收入增长超过企业营业收入、利益增长”,及招聘新员工的培育上,使企业掉入高成本的陷阱,难以自拔;二是加剧企业员工流动。由于新技术的需求与传统知识体系间存在断层,招聘新人工资大幅度提高,反而刺激了老员工流动率的不断上升,更招不到人,也留不住人;三是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用工荒”的长期存在,不光是造成产品质量的稳定,也直接影响经营目标的完成,这与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仍待提高密切相关,已经影响到园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新生代的求职观念与其父辈相比,不仅注重薪资待遇、劳动环境和企业发展,更注重自身价值、物质和精神生活。企业招用工的“供需关系”,也从“企业选择员工”转为“员工选择企业”,迎来了一个用工大变革的时代。
1、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新生代看企业的角度变了,与薪资相比,不再注重“专业对口”这一概念,并淡化成待遇与舒适的“代名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用工的未来。从微观上看,不少90、00后对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也更“挑剔”,大部分不愿进工厂,更不想留在蚌埠工作。据人社部门统计,蚌埠市大中专毕业生为每年12000人左右,其中,职业学校约5000多人,而留在蚌埠就业的不足20%,大多流向长三角城市。主要是刚出校门的新生代热衷于出去见世面、开视野,闯荡几年后,再考虑回家门口企业上班。
2、吃苦耐劳的态度不扎实。新时代年轻人不再满足“挣钱吃饱、娶妻生子”老一辈的生活模式,追求的是舒适的工作环境、自由的生活方式。由于工厂上班时间长,管理严格,操作简单、重复,技术含量不高,工作比较乏味和辛苦。“三高一低(学历高、期望值高、要求高,耐压力低)”现象十分普遍,工作累不干,工作简单也不干,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眼高手低,压力来自自身定位和求职方向。但大部分愿意去服务业工作,如:购物商城、宾馆酒店和娱乐场所,也有自己开网店、快餐店、培训机构等。
3、创业精神的生命力不强。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意识到将会有“更高质量的工作”供他们选择。一是缺乏创新精神。由于企业管理者大多是从原国有、集体企业中来,企业创造的价值不能对年轻员工产生吸引,不愿在“没活闲着,有活又干不起来”的状态下生存发展;二是缺乏创新活力,一些“家族式”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价值感,年轻人不愿去;三是缺乏创新动力。待遇留人只是物质基础,要让员工有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力,实现自我价值、收获职业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留人之道。
4、以个性化彰显自身价值。薪酬固然重要,但个人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也影响着工作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一是追求社会认可度和存在感。新生代不再拘泥于挣多少钱,是不是白领的“表面光鲜”,更注重的是“可获得什么、多大发展空间、能学会什么”;二是看重工作氛围和成就感。企业要创造让80、90年代主力员工发挥才干的工作氛围,并让他们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收获职业成就感;三是讲究生存质量和发展条件。过去,向往养活自己、专业对口和工作体面,现在,注重“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生活成本”的现实问题。
五、x区企业用工的路径引导与对策建议。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作出的重大决策。要站在更高角度去看企业的“人难招、工难用”问题,围绕蚌埠“三地一区两中心”和x新“四区”建设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用工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主观因素方面的具体建议。
“十四五”期间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这一利好政策,将为我区创新高水平用工服务、引领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迎来契机。
1、发挥企业用工主体作用。一是转变思维方式,自觉遵守和严格执行用工法律法规,规范用工秩序;二是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灵活用工;三是建立企业智能化的工人技能提升体系,推动企业设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
2、提高企业用工责任意识。一是建立企业员工成长制度机制,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员工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机制;三是设立岗位奖励津贴基金,按照技术等级岗位标准,统一打卡发放。
3、优化企业用工文化生态。一是探索建立弹性工作模式,增强企业招工稳工能力;二是探索建立“顺风车”补贴机制,为上下班时间和回家路线相近的职工提供顺风车服务保障;三是建立劳模工匠学堂,优化企业文化娱乐设施配套。
(二)客观条件方面的主要措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企业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影响和人口红利消失的今天,“人”是最大成本。要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加快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推进探索性的机制创新,提升政策效力。
1、加强用工的政治引领。一是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服务用工制度;二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树立用工主体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完善企业员工培训政策体系;四是设立“工匠日”,建立企业荣誉表彰和宣传工作制度。
2、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一是探索校企融合“双元制”用工培养体系;二是建立由人社、园区、大中专院校和企业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建立实习就业的联动工作机制;四是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鼓励毕业生留蚌发展。
3、加快园区的设施配套。一是完善园区内水、路、电、气等基础配套;二是探索园区内外公寓楼、廉租房和公租房规划建设机制;三是开通公交车线路,合理设置园区内公交站点,打造半小时用工半径和员工工作生活圈。
(三)外部环境方面的基本方略。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x“工业强区”的信心不变,“双招双引”政策不变,“服务用工”导向不变,“政企一家亲”理念不变。坚持优化服务,把软环境做成硬实力,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企业用工服务生态体系。
1、深化用工制度改革。一是建立政府、企业和求职者三方联动合作机制,明确企业用工的目标和职责;二是落实“支持企业用工政策”14条和“促进就业创业政策”11条政策清单;三是实行工资收入倍增计划,把企业员工工资收入纳入民生工程,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优化用工发展环境。一是推动市级层面出台企业员工子女就学、住房、医疗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优惠政策;二是探索构建开放、精准的企业用工服务体系;三是建立企业招工、用工、稳工的监管和奖惩机制;四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市场、劳动中介等机构补贴。
3、提升用工服务质量。一是制定政策营造环境,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二是建立人社、公安、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组成的企业用工“绿色通道”;三是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薪酬支付、权益保障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四是设立专项资金,提升园区企业工人休闲配套服务水平。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十七
---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占公司60%的股份,股东**占公司36%的股份,股东**占公司4%的股份。公司下设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车间等内部管理机构,总经理**,现有职工**人,其中大中专学历以上占30%。
2009年公司被评为**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0年被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纳税超百万元企业;并经**市工信委、**酿酒协会、**局进行产能核定,**号文件《关于**公司食用酒精生产线符合产业政策的函》批准生产。
2013年末公司总资产1513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768万元,占地面积77亩。公司成立之初至2012年期间依靠**镇丰富的木薯资源,引进国内外的工艺技术进行食用淀粉和酒精生产,所产“**”牌食用淀粉及酒精,应用于造纸、粘合剂、纺织、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主要销往**、**等地。
几年来,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对。
2---。
1、截止2012年末,公司的总资产为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万元,占总资产的37%,固定资产净值万元,占总资产的63%;负债合计万元,流动负债为万元,长期负债1000万元。
截至201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万元,较年初增加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万元,占总资产29%,固定资产净值为万元,占总资产的71%;负债合计万元,流动负债为万元,长期负债为2500万元。
2、货币资金。
截止2013年12月末,货币资金为万元,较年初的万元增加万元。
3、应收账款。
截止2013年末,应收账款为万元,较年初减少751万元。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销售款项未到90天借款期,主要应收账款账期均在3个月内,其中**公司应收账款万元,**公司应收账款万元。
4、存货。
截止2013年末,存货余额为万元,4---去进行的最基本的活动。在现今的生产运营中,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提供与其生产运营相配套的服务,那么这个企业势必被淘汰。我们都知道美的集团占据了家电行业的领先地位,它屡屡上演“挑战行业老大”的传奇,堪称家电行业的全能王。但是我们不禁会问其凭借什么使得美的产品具有如此之强大的市场影响力?“美的模式”是最佳的战略模式吗?所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我们学校附近的美的(电冰箱)集团,对美的集团内部的生产运作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014年3月2日。
三、
四、调研地点。
合肥经开区美的(电冰箱)集团。
五、调研原因与意义。
1、调查合肥美的集团的生产运作流程,了解其产品生产以及服务运作的类型。
6---能力。
(一)美的公司生产运营基本情况。
从集团来看,完成一系列收购后的美的在白电领域的品牌,布局日趋明确,美的集团家电主业资产大多集中在下属上市公司,空调、冰箱业务的资本平台是美的电器,洗衣机平台是小天鹅,电机业务主要在威灵控股;在上市公司之外的资产包括小家电、地产与机电装备等资产。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日趋显著,集团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就品牌而言,美的延伸进入风扇、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家电、豆浆机等领域,近年来屡屡上演“挑战行业老大”的好戏。除了空调领域处于第二的位置,美的在以电饭煲为主的小家电领域位居第一,并先后成功切入了微波炉、豆浆机等此前一家独大的市场,成为行业第二。目前,美的正准备进入加湿器等领域,向行业老大亚都发起攻击。
8---。
库品管理。
用户服务。
3.生产层,其主要职责是:
设备采购、使用和管理。
原料采购、使用和管理。
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人员管理和考核。
生产成本管理、考核。
库品管理。
外协加工管理、检测。
产品检测、质量保证。追求质量、效率、成本、安全、创新。
4.技术层,其主要职责是:
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为销售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情报收集、分析、处理、解析。
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
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的质量监测。
人员技术培训。
5.资金管理层,其主要职责是:
常规财务工作。
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指导、考。
10---产(采购)部门根据“订货合同”,购置材料,组织生产,交付合格产品。技术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并监督生产过程。资金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所需的资金和相关流通操作,负责成本、利润的核算和考核,同时监督资金的使用。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考核。
6、需求具有单向性(不可选择性)和相互依赖性特征。
例如:销售和生产之间、销售和财务之间、生产和财务之间就是处于这样的关系状态。
7、拥有较强的品牌收购和战略整合能力。
(三)美的生产模式的优点。
12---即由需求的产生,到转化为生产过程(操作),到产生成品(结果)的效率相对较高。
业。相比之下,海信在收购科龙之后的品牌整合则缺乏实质,浪费了大好时机和难得的品牌资源。
6、有利于内部形成小型的高质量的专业化的团体,以及最优化的团体组合。有利于产生生产精英,即生产能手、业务骨干、标兵、劳模。这些对生产过程、生产质量、生产效率都将非常有利。这些对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高质量、规模化的持续有效发展至关重要。
(四)“美的模式”的不足之处:
1.多数成员对外界的市场变化不敏感,仅仅关心自身利益和身边环境变化。企业应对市场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中的14---开整合,因此,美的在洗衣机领域的整合仅仅完成了一半。从企业层面看,美的把荣事达、美的品牌的洗衣机资产注入小天鹅公司,小天鹅公司成了一个专门生产洗衣机的公司。但从品牌层面看,市场上仍然有荣事达、美的、小天鹅品牌的冰箱出售,只不过是由美的电器生产。因此,从消费者认知来看,品牌整合前后并无任何区别,小天鹅、荣事达品牌仍然既代表冰箱,又代表洗衣机。
6、此外,即使在洗衣机领域,品牌也显得过多,至少美的洗衣机完全无必要存在,它所起到的作用无非是为小天鹅洗衣机增加一个对手。在此情况下,即使小天鹅公司的洗衣机总销量超过海尔成为第一,也难说美的在洗衣机领域建立起强大的品牌。
(五)我们的建议。
关于xx设备有限公司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于暑假期间在xx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我对这家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了解了其日常的运作状况及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这次调查以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共下发了3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份;采访了包括销售部经理在内的管理人员共5人;查阅了该公司最近三年产品开发与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档案资料。
南京xx公司成立于2005年,该公司系高科技民营企业专业从事制冷机电设备的研究与生产;各类冷库、暖通工程以及净化室的设计安装;中央空调及末端设备的维护保养。同时,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各种工作台、清洗箱、推车等不锈钢制品。
18---的性能,更能跟进科技增长的步伐,增加公司产品销售的宽度,从而用研发的新产品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二)产品销售情况。
富思源;创造组织目标与人人目标双实现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宗旨。xx有限公司通过其专业人员队伍,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提供相应的商品,并给予详尽的使用方法的指导,在顾客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商家和厂家的好评。有的厂家直接要求xx有限公司作在南京的独家代理,全权负责其产品的销售及安装。而有长期业务关系的商家与xx有限公司签定了供销合同,由xx有限公司提供其所需的全部制冷商品。
20---装制冷设备。公司方面人员各司其职,负责各自负责的领域,互助互惠,使得公司运作正常,发展迅速。
(四)生产经营管理。
1、产品的质量管理。xx有限公司在产品的质量管理方面做的也很完整。产品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生命力,一个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决定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使之符合管理及市场的需要,所以,该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双面把关、面面俱到。公司还设立了一套齐全的质量管理程序,在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有充分保证。
2、产品的经营管理。
则。现在大多企业,在初具规模时,22---。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24---。
该公司在生产产品方面只遵循以往的老式产品的样式,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开创新的、不同种类的样式的制冷产品。这样只会导致局限自己销售范围,达不到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在销售方面只局限于省内或在一个小范围内,达不到敢于走出去的思想,这种销售方式只会局限于公司发展的脚步,不利于公司大的、更好的发展。
三、管理建议。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管理制度的规范性能更好地发挥企业管理职能;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能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因而,要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公司。
(二)、建立公平的用人制度。
要打破旧的用人方式,实行竞争上岗,同时完善激励制度与约束机制,才能在员工中营造一种学先进、争先进、26---体的凝聚力,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改进产品单一化,增加产品销售渠道。
产品是一个公司的决胜关键,产品单一只会被社会淘汰,被消费者摈弃。因此改进产品使之多样化才会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而增加销售渠道,才真正给公司开了一扇大门。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销售这一环节,销售渠道的局限只会使公司止步不前,因此增加产品销售渠道才会更好的发展公司。在激励与约束机制、劳动者的社会福利保障、发展目标明确、改进产品等方面确定良好的解决战略才能更好的发展公司,使公司在壮大自己方面更有把握和决胜因素。
在xx有限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透过这家私营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也让我认识到私营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纳税额逐年增加;
二、交费未减。企业除了需要交纳。
2023年企业调研情况报告(汇总18篇)篇十八
总结。
)
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必要条件,中共河口区委党校在调研工作中,动真的,来硬的,求实的,收效明显。区委党校科研团队为了做好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掌握河口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丰富升华课堂内容,自2011年3月22日起,历经两周时间深入镇街、区直单位和企业进行了调研,收获很大。
一、基本情况。
1、前期准备充分。为了顺利完成此次调研,我们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一是多次酝酿拿出方案,报请领导批准和支持。二是汇总今年各项科研课题和。
教学。
专题,根据课题和专题需要拿出问卷,找准调研的重点和方向。三是协调联系镇街和相关区直单位及企业,做好调研接待准备。
2、调研情况。自2011年3月22日起,历经两周,先后到了新户镇、义和镇、河口街道、六和街道、仙河镇、孤岛镇、经贸局、金融办、开发区、农业局、旅游局、海洋渔业局等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了听情况介绍、疑难咨询、实地考察、发放问卷、个别交流等机动灵活的方式,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主要收获。
研相结合的方式,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客观了解了河口区各个方面的发展概况:如正在实施中的新户镇的“一城一中心四个片区”的发展蓝图和申报乡镇市的构想;义和镇迎接黄蓝两大战略所做的对接工程;河口街道按照“围城发展、为城服务、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工作思路所进行的社区、城郊、沿海的发展战略;六和街道利用区位优势,突出招大资、建生态、改村居、推社区的工作重点;仙河镇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海洋经济、临港服务和民生工程成绩斐然;孤岛镇迎难而上,在经济发展、民生工作、生态建设和基层党建等方面正在有序推进。这些都为我们所承担的课题做了较为充分的前提准备工作,也极大充实了我们在党校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看到了河口区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激励了我们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工作境界。
敏感抓住机遇,和北京青年商会结对子,成为北京青年商会基层对子第一人;河口旅游局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路创办“相约黄河口”、“魅力湿地。逍遥河口”品牌。这种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团队,也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境界。
3、学习到了成熟的基层经验,开启了我们的工作思路。
伟人讲过,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次调研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来自基层的创新思路和经验,给我们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思考的素材。比如在基层党建方面,河口街道通过探索,2009在各个社区年创建“特色支部”,评为东营市基层党建“创新奖”,之后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城乡党组织“五联五创”工作,被评为2010年全市基层党建“书记创新项目”;六和街道积极实施农村党建的“1121”工作,大力推行“村级重大事项由村委会提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新户镇、河口街道都有不错的做法和经验。在农村改革方面,去年农业局牵头的深化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也在有序开展。这些都能给我们启示,引领我们的思考。
4、历练了党校的科研团队,提升了党校的声誉,为联合攻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分析,认真归纳,保证了此次调研的效果。各单位对党校的这次调研也是异常重视,都是单位的主要领导接待和介绍,选择的参观点都是和我们课题专题相关的本单位的精品亮点,一些单位对我们的课题和专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与党校联合破解单位难题,愿意寻求共同关注的课题联合攻关。
总之,感觉这次调研活动意义重大,在获得丰厚收获的同时,还开启了党校与镇街及相关单位的紧密合作,对提升党校教科研工作定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