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能够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下面是一些教研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一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课改为导向,改进和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并使学校逐渐成为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学校。
围成“学生发展”这一中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1、针对性原则。
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要针对课改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实施“面对面”的研讨。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师课改中的疑虑和困惑。
2、实效性原则。
以“问题”为中心,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注重实效,力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现实的教学效益。
3、实践性原则。
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原则,注重给教师反复实践的机会,使理念学习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产生1+12的效能。
按学科分组。
每周二下午最后一节课。
1、统筹时间。
单周语文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
双周数学组进行教研活动。
2、分散时间。
以学科组为单位,在教学闲余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探讨。
深入了解并及时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交流教学心得、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开展互动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二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校本教研是为了解决本校及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教研活动,也是立足并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资源的研究。校本教研的实施,能为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一个建立在教师自身实践基础上的平台。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结合新课程实验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树立校本意识,“改进教学实践,解决面临问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挖掘种种潜力,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充分释放学校的生命活力”。找准我们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2、改善机制,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务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领导、教研人员勤于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说课和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发现问题、经验、反思教学、探索规律、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里压力。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多与外界交流,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我校的成功经验推向社会,铸造我校的品牌教师,借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4、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题,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由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教导主任负责教师培训的日常事务工作。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支部书记教导主任。
组员:教导副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不断更新全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5、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基于“教学问题”的研究,基于“有效教学”的设计,基于“互动教学”的行为,基于“问题解决”的反思。校本研究过程就是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总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1、按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自修与研讨《有效教师》、《有效教学》,用其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2、每学期一次教师论坛。
每学期初围绕目前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举办一次教师论坛,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和研讨的平台,通过互动式的参与,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使教师们在心灵的交流中启迪,在思维的碰撞中成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畅所欲言,谈出真谛,谈出真理!
3、每学期一次送教下乡。
每学年开展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为优秀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并加强城乡教育教学交流和城乡教师互助,促进全县课改的均衡发展。送教形式是先上课,再由执教者介绍教学设计与反思,然后交流评课。
4、每学期3至4次教师全员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教师能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从网上获取教育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基本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5、每学年一届同题课教学研讨。
继续我校的特色校本教研“同题课”教学研讨活动,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轮轮地集体备课,逐一教学实践,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老师们相互观摩、评议,最终聚集体之力量,每年级语数科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全校的示范课赛,展示年级教研成果。达到将学校教研主题应用、推广、深化的作用,让“同题课”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6、两学年一批学科带头人培训。
全面启动学科带头人培训,创造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努力提高学科带头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他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形成一支精良的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为实施名师工程奠定基础。
7、三学年一次全校性课堂教学达标。
借鉴“先学后教、合作学习”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真正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显出来”的理想效果,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实现教育教学的新突破。努力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8、两学年一轮跟岗学习。
一是分批分期派出教师到先进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学习,两年内让全校每位教师都外出跟岗学习一次以上。建立及完善相应的《外出跟岗学习要求》,力求将外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办学模式、管理机制引入我校。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三
校本教研工作在我校开展已经一年半了,积累了一点经验,初步理清了一些头绪,更发现了不少问题。本学期,我校将在原有基础上,解决难题,创建学习性组织,以新课改为导向,致力......
(2009-2010学年度)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自身的业务管理水平,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四
校本研修是一个学校的活动和发展前景所在。通过校本研修可以随时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校将依据县局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努力推进本校校本研修,展观我校的教研特色。
以《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精神为统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校本为主渠道,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出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1、围绕一个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2、落实一个重点:以岗位练兵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学中提高,在做中反思,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3、强化五项工作。
(1)师德研修,争做优秀教师。
(2)课堂教学研修,改变教学方法。
(3)教育科研能力研修。
(4)现代技术应用培训。
(5)小课题研究,加强交流,拓宽工作思路。
1、深化课堂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宽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3、结合教育教学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提高研修质量,丰富教师教学理论,提高科研能力。
4、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2~3名“名教师”。
一、师德研修。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新型教师的形象。以“三查三进三解”活动为奖机,引导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咸阳市教师行为“八不准”》《教师法》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弘扬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以身作则的高尚师德。
(2)加强教育理论上学习,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形式,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尊重学生,为学生发展服务,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做学生楷模,社会的表率。
二、教育教学能力研修:
1、教师的一般基本功主要采取自学自练的形式反复练习,一般教学基本功,有三字、朗读、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作业设计、考核、批改作业等;重点突出备课、上课、作业、训练、辅导等四个关键环节,基本功训练贵在坚持,重在运用。用练结合,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我校将始终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漂亮的板书、形象的课件、生动的讲述、透彻的分析深深地吸引每一个学生。在教研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积极推行教师基本功过关制度,对35岁以下教师基本功不达标的限期提高,考核过关,并将结果纳入教师业务档案。
2、加强教师专业基本功考核,以历年中考试题、全国竞赛试题及新课标研读等为培训研究的主要内容,每月进行一次专业基本功测试,学校设置考场,集中考核,集中评卷,将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教师专业文化知识的评价及晋级评聘的重要依据。
3、抓实集体备课。明确每周一自习课为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时,由备课组长负责召集,做到“四定”,“三研究”。“五统一”,校委会成员分包各教研组(教导主任包语文教研组,副校长包数学教研组,校长包英语教研组,政教主任包理化教研组,教研主任包政史教研组),扎实落实集体备课。每周集中备一次,要求形成“教师自备———集体议课———反思修改”的备课模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形成个案。每周备课组长上交《备课组活动记录》《章节、单元习题采编》,教导处、教研处分阶段督查,备课组长要配合教务处严格把好备课、教案质量关,全体教师要团结协作,献计献策,服从组长分工,主动承担组内工作。
4、以“课”代培,课堂教学采用领导班子不定期“推门“听课。薄弱学科“同上一节课”,师徒结对子提高课,四课三评两提高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内开展不同形式的听评课活动,分析常态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看那位老师的课堂问题处理恰当,三维目标落实到位,知识能及时得到巩固,方法灵活,在老师的评议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在反思中完善提高,历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一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这样做对教研组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1、充分发挥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鼓励教师在网上学习,教师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独立开发制作课件、个人网页,能通过qq、bbs、e—mail等形式在网上进行论坛交流。
2、加大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校园网”建设,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本学期以“课程资源的应用与展示交流”活动和“精品课例征集”活动为重点,确立整合课题,带动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本学期一是要求全体教师定期下载多媒体素材,做好分类和整合工作,每位教师每月至少上2节多媒体课,学校将进行考核,并与教师的绩效工作挂钩。二是凡校级“示范课”、“研讨课”,尽量使用多媒体,提倡课堂“动”起来做到“百花齐放”。三是要求信息学科教师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搜集资料,动手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进行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力争建立优秀网站。
四、教育科研能力研修。
要树立教科教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方法的研修。本学期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丰富教研内涵,做到教学即研究,让教师不畏惧教研,懂得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中。
1、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反思,随笔,心得,案例等。
2、加大“四优评选”工作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向报刊、杂志撰稿投稿,力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并做好学生作品的推荐发表工作。
3、本学期办好教研学习资料二期,教研专刊二期。
五、抓好小课题研究拓宽工作思路。
1、各教研组“关注学生研究教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把常规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将问题提炼成专题,开展短周期小课题的研究,发挥组内团体力量,应用教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让老师体验研究的快乐。
2、语文组抓好县级课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和探究》研究。
本学期,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师生形成我爱读书的好习惯,撰写读书心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组及时做好过程资料的归类。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好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全体教师每周做到“六个一“,观看一次优秀课例,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参加一次课题研究,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或教学文章,撰写一篇教学随笔或案例,做到以”学”代培。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如:薄弱学科,开展专题研讨,各教研组每月安排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做好过程资料归纳。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四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研讨教学管理等。本学期着重放在“师生互动”的研究上。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例会时间,扎实做好评课活动,教研组作好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开展“家常课”活动或“同上一节课”活动,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名教师录像等。
5“走出去,请进来”:和兄弟学校:新庄中学,龙桥中学联片教研,学习别人优秀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五
校本教研工作在我校开展已经一年半了,积累了一点经验,初步理清了一些头绪,更发现了不少问题。本学期,我校将在原有基础上,解决难题,创建学习性组织,以新课改为导向,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凸显个体价值,倡导团体合作,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体内容:以个人反思学习为基础,讲求实践的锤炼,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提升。操作思路:以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主线;以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切入点;以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为途径;理论联系实践,学习后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以考核评价学习,在考核中深化学习;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工作方向: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相对薄弱的情况,本学期将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作为重点来抓,侧重于教师语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培训、考察,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以观念促行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1、从实际出发,定时、不定时组织研讨、互助,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传递,使教研深入教学一线,直接服务于教学,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分析原因,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
2、于日常管理要成效。指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转变观念,形成课程仪式。要求教师深钻教材,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好教材和学生,把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都融入到课堂。发挥主任、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给以指导;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准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握主体方向,并在听课后与讲课教师平等交流,在探讨中给以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在求变中求新、求质,组织教师探索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我校教师语文教学的`能力。
3、三点一线活动。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点连成一线,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以教学反思、交流研讨、写作解决、教学指导、课堂评析、教材分析设计等为我校教研的基本形式,通过教学观摩、专家讲座、名师教学示范、案例分析、谈心得体回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参与教研的平台。
1、每周二校本教研一次,开设研讨课、组织教学研讨、进行教学反思与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开设研讨课,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进步。一人讲课,众人评论,不仅益于讲课教师查找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将好的观念与具体做法较为形象、具体的传达给其他教师,直接服务于教学。
(2)、领导听课与评课要具有时效性和指导性。定期、不定期听课、听推门课(侧重于语文课),要及时指出讲课教师的优缺点,博采众长,允许争鸣,不搞一言堂。组织教师听课,要有交流反思、内化感悟,使课堂教学产生质的变化。
(3)、进行些反思的经验交流,展示优秀反思,提高教师深入思考的能力。
(4)、组织教师研讨活动。梳理问题采集表,把普遍性的问题拿出来(侧重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研讨解决,形成一致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教学方法。
2、开展丰富的活动,展示教师,增强品牌意识。
(1)、人人一节最佳课活动。号召教师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勇于展示自己。
(2)、展示备课本、业务本,促进教师业务学习的深度、广度。
(3)、阅读教学成果展。
(4)、作文教学成果展。
3、利用网络资源开拓眼界,组织上网培训,鼓励上传下载,与高端对话。
4、创造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邀请专业人士来校指导教学。
校本教研不是目的,而是在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从而打造一支思想与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不断推动我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上计划,如无变故,将如期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请总校给以监督和指导。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六
在进一步推进课改进程,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研能力的这一学年中,我校的课堂教学特色“教中有研,研中有教”,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现将我校本学年校本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了各项校本教研制度
(一)、备课组教研制度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组织制定学科教学进度计划,确定教研专题并组织实施。
3、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两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两课时)。平行班级之间要加强互相听课。
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标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空白点、德育点、创新点。
(3)作业或练习设计。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学科复习、评价工作研讨,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和形式,促进教研能力提高。
5、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以上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二)、教师个人教研制度
1、学年初制定好个人的研究重点。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不少于30节)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中高级教师必须开展“六个一”活动。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三)、校本教研教师实践反思制度
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有一次教学反思,阶段性反思(理论反思)或撰写反思文章每学期不少于2篇,提倡写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与教学行为的叙事案例。每学年撰写一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反思”、“周后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愧控制和调节。
二、 立足课堂,促进校本教研
1 、积极开展了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进行了"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种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教与学的关系
(3)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4)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2、 达到了教研要求。
(1) 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共同讨论了上课技能,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2) 规范了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做到了四个一: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填写一份评课表。
(3)组织开展了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重了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3、锤炼打造,向科研型教师迈进。
(1) 加强了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教师把课堂作为自身实践、探索和发展的阵地和战场,勤于锤炼打造,使自身教学实现一个新的跨越。
(2)做好了同伴互助,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抓好了互帮结对的落实工作。
(3)按计划进行本校和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七
根据教研室与学校工作计划,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与检查,促进我校教师校本教研意识,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本学年的校本教研方案,主要在集体备课与电子备课的联系,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心得体会,“三个一”活动教学大比武。
为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切实发挥教师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经研究特制定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导处统一安排下,由各教研组组织,由各备课组具体操作。
集体备课活动间周进行一次,备课内容为一单元(语文周三、数学、英语、常技周四三节课下),每次备课活动先大组集中,后分备课组小组备课,统一在指定地点完成,教研组长做好出勤记载,分管领导做好质量分析。
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备”、“三查”。
“三备”。即个备、集备和复备。个备:在集体备课前,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所教单元教材进行钻研,在书中写好批注;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酝酿课堂实施方案;集备:集备开始后,由备课组长安排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准备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都要认真领会,记录自己认为更恰当的方法、策略、案例等。课堂教学结束后,由各位与会教师进行集体评议,备课组长还要针对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组织教师讨论,并最终确定教学思路与方法。复备,集体备课完成后,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和确定的教学思路,结合集备思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备课,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备课方案。
“三查”。集备前,教师要将教科书批注和教材解读交备课组长检查。集备后,备课组长要将全组教师参与评议的内容交教导处检查。校长室还将对教师复备后的教案进行抽查或全查。
集体备课与电子备课相结合。其中“集备”后由备课组长安排当周主备教师完成电子备课文稿,“复备”即备课组教师在“集备”文稿基础上结合集备思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备课,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备课方案,整个复备过程主要包括在侧记栏完成改动、添加说明,在板书设计栏完成板书设计,教完后在教学反思栏写好教学心得与体会,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理论研究懂的水平与能力,本学期继续开展学理论,写心得,书感想的活动,使所有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撰写中提高。
本学期将每月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并将评选出优秀的心得,并积极的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
本学期的“三个一”活动将分层次进行,逐步推进。各备课组在9月份拿出本学期开展的教研课研讨课题,10月份由集体备课产生集体备课教案,11月份开展教学活动。先由一人执教开展第一轮的教学活动(备课组内每人一课),在集体评议与修改的基础上开展第二轮的教学活动(备课组内每人一课),再集体评议与修改。在此基础上在备课组内产生一名种子选手,由这名种子选手代表本年级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个一”教学大比武活动(教研组内每月一课),并组织评选优秀等级奖,发给相应的奖状或证书。获得一等奖的教师今后将不再参加校内组织的教学比武活动,也将优先获得参加更高级教学比赛活动的权利,凡未取得校级一等奖的教师必须继续参加“三个一”活动教学大比武。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八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的原则,围绕区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生本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常规为规范,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备课、教法、评价研究出效率”的工作目标,提高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全面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联系实际,加强学习,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1、做好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工作。倡导教师阅读教育书刊、各种教学杂志。通过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洞悉前沿动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把教师的重教法研究引导到重学法研究上。
2、进一步加强对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3、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让教师能听到学术水平较高的辅导报告和看到优质课例。
4、依托校园网,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学科教学资源,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好的教学方法,交流课改经验,探索教研问题,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二)狠抓课堂教学研究。
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我们要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放飞思想、感受学科魅力的地方。
1、继续开展“生本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研究,即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课例),通过整合教师自主研究、小组同伴互助、集体有序突破等多种研究活动的资源优势,对课堂行为或课堂中的行为进行剖析、反思,展开各自的研究,展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教师研究与发展的模式,以此形成我校的研究特色。
开展各种方式的课例研究,如:基于同伴互助的课例研究;基于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基于专家引领的课例研究;基于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等。引导教师结合课例冷静地理性分析,准确深刻地把握语文课标内涵,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让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课堂回归本色,呈现出清新朴实的面貌。
2、完善备课制度。实施教师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在教学设计上体现教师个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成立优秀教案库。
3、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以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使阅读成为师生最自然的生活自然状态,充实文化底蕴,享受学习的快乐,亮丽精神。
补充阅读材料,加大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各班要发动学生建好图书角,开发图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三)促进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在学科教学研究方面我们推行三个层次的研究:首先,倡导教师反思性研究,引导教师择取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学一点相关的理论,作一点思考,然后进行一个方面的改革实验,不断总结提高,逐步取得突破。其次,组织骨干教师群体结合课例研究就某一类或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并以调研报告或专题报告的形式引起大家关注,引发教师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再者,积极开展各级立项课题的研究。
四、具体措施。
1、调查研究本校实际,全面客观地掌握学校情况。
2、层层人人确立校本教研目标,明确各自努力方向。
3、建立课题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制度,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4、经常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5、经常检查,定期总结,科学评价,保证校本教研的正常有序开展,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
2、集体备课。
3、学习“生本课堂”教学理论。
1、集体备课。
2、杨校长“建构理论”讲座。
3、校级青年教师评优课。
1、“生本课堂”教学理论讲座。
2、教师读书活动评比。
4、校级青年教师评优课。
5、集体备课。
2、读书汇报会。
3、优秀教学案例评比。
4、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九
(一)每学期初,教务处、教研组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订立学校、学科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和活动安排,教师根据学校和年级组计划制定个人计划。
(二)学校教务处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或学科教研组长会议,检查、部署每两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
(三)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公开课,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建立学科师徒队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教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四)有计划地了解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定期抽查学生作业,了解作业分量、难易程度和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试卷抽查,了解、分析教学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五)学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进修活动,每年都要制订文化学习和业务进修计划,小学中高级教师要制订教学科研计划,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提倡写教学专题总结或教研论文,鼓励教师向报刊或出版社投稿,每个年级的教研组要根据本学科特点搞好课题立项,要有长期的课题,也要有针对性的中短期课题,要实实在在的搞好课题的实验研究,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经验总结交流会,每学期举办一次论文评奖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奖励优秀论文作者。
(七)学校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了解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于领导和改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
(八)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做好教研工作总结和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存入学校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级、评优的一个依据。对教学教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十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四级教研网络:校长和业务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校长、教务主任必须深入课堂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平均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3、听课之前要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
4、听课后要对所听的课做出评价并和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促进教学。
5、领导要经常深入教研活动,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全校师生从本校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念,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念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所气。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十一
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制度。特制定我校教研活动制度:
学校健全教研机构,由领导带头,成立学科组委会,下设教研小组22个。
(一)学期初,教导处、教研组根据学校工作意见和教学工作计划订立学校、教研组的教学研究计划,周密安排活动。
(三)每学期由教导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观摩课(研讨课),业务学习、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四)规范阶梯教师晋级标准,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组织新老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教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五)改革评价体系,研究考试内容、方法、功能,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六)定期召开家长、学生座谈会,了解减负措施,听取家长、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七)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课题研究工作、各类论文征文、评奖活动鼓励教师向报刊或出版社投稿;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经验总结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奖励优秀论文作者,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八)学校教导处专人负责全校的教科研日常工作。
(九)各教研小组组长,详实记载每次教研科研活动情况,及时向校领导报告工作,以便校领导作全校调控。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十二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样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3、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念菱,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4、要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教参,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5、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定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局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校本教研制度在我校初步建立,校本教研活动在我校基本展开,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操作模式,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并在此基础上使我校校本教研继续深化,将学校建成具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十三
1、建立专家引领的合作机制,定期邀请省市县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为校本教研导向并提供可靠的专业与智力支持。
2、建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策划、部署,对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具体督促、导向,对教师教研工作进行评估与指导。
3、每学年举行一次校本教研听证会,把校本教研的项目、活动方式、预期成果在校内公开。
4、坚持“一期一评估”,由教科室组织实施。
5、制定校本教研评价量化方案,做到评价与学校发展相结合,评价与教育教学效果相结合,评价与教师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提高三者相结合。
6、学校每学年在公用经费中提取15%作为校本教研专项经费,并由学校工会、教代会监督实施。
7、将校本教研的绩效纳入教研组工作考核、教师年度考核、教师评优、选模、晋级、评职考核、骨干教师考考核。
8、在校本教研中取得重大成果的,给予奖励。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十四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务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组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命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4、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5、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论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6、开学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务处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十五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为形式的教研活动。为了加强我校教师的教研意识及能力,真正做到教研兴校、教研促教,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改进和完善我校教研工作,丰富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教研制度。
(一)、原则:本着以校为本、针对性、开放性的原则,采用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二)、内容:从基础知识到前沿理论进行全面学习,主要内容有: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现代信息技术、师德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政策法规、学科专业知识、各科的课程标准、报刊等有关资料。
(三)、时间: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二——三次。
(四)、形式:闲暇时间主动学、组内交流学、困惑专题学,组内相互学、全员集中学、外出拜师学。
(五)、要求:
1、全体教师坚持自学,看书读报,学理论书籍,并有重点地摘记,每学期所记笔记按常规教学要求。
2、集中辅导时,按时到场,虚心听,认真记录,并及时复习,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一)、目标: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解决自身面临的具体问题。
(二)、选题原则:校本教研课(专)题本着:“实、准、小、新”的选题原则,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
(三)、核心工作:学科定位,选准课(专)题和切入点,拟出近、中、远期规划,科学组织并实施。
(四)、各教研组每学年至少确定一个课(专)题作为组内共有课题,全体组员都是研究员,研究形式:“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五)、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注意材料的积累。
(六)、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教师即研究员。
(七)、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师集体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
(八)、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一)、教研组(年级组)在每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本组教研计划。
(二)、落实教学教研常规,特别是集体备课活动(每月至少一次)。
(三)、每位教师每学期要上1—2次研讨课,认真听取同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四)、各教师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或教育故事,一学期一篇教学经验和论文,写一份详实的试卷分析。
(五)、学校要组织举行“学科论坛”“说评课”等活动,中心发言人必须印发提纲,通过交流研讨,达成共识,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六)、开展骨干教师带动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互相听课,互相观摩,开展教学指导活动。
(七)、学科教师应准时参加区、校教研,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再上一节公开课。
(八)、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承担一次观摩教学。
(九)、做到五勤:勤听(勤听课,要倾听同事的意见,倾听领导的评价)、勤思(勤于思考,勤于反思)、勤写(写反思、个案、随笔)、勤说(教研要说,备课要说,评课要说,交流要说)、勤评(师与生、生与生间的评价)。
(一)、学校成立校本教研评价工作小组。
(二)、评估工作小组调查了解本校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及时收集、整理信息资料。
(三)、评价办法:通过资料查阅分析、课堂观察、谈话和问卷、能力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
(四)、对教学理念情况评估有三条:(1)一线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2)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情况;(3)开展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情况。
(六)、课堂观察评估主要有六条:(1)教学活动组织方式(讲述、提问、讨论、演示、学生活动等);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方式(内容的难度、数量和现实背景等);(2)能否选择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具、录音机、实物标本、照片、图片等);(3)能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活动的机会,能否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愤;(4)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程度、学习兴趣与态度有什么变化等。
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促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全面落实的重要保证。学校教研在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校长、教导处、教研组以及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根据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校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并负责监督实施。
1、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培训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申报并按计划具体实施学校教科研课题。
3、发动全校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4、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气。
教研组、年级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成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导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组织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4、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主要内容有: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5、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6、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
8、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每学期要向学校和上级教研部门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9、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积极参加教研组、年级组组织的各项教科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年级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4、要熟悉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5、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实际;既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
(一)、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与对教师的年终考核相挂钩。
(二)、对于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三)、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评选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四)、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五)、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七)、保证经费投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校本教研的理解(模板16篇)篇十六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案例分析、实践探索、校际交流、专家互动、理论学习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
1、自我反思。
教师自我对话,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在通用教案上进行预设性反思,每节课上完之后,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通过反思来省视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案例或具有研究性的文章。
2、同伴互助。
以上。学校每学期组织2—3次优秀教研组的教研展示活动。
3、专业引领。
学校组织教师加强对新课程的理论学习,同时要求教师从专业教育报刊或互联网上进行新课程理论学习,并做好学习摘记(每月至少一篇)。学校还将建立教师研修室,把全国知名专家的讲座刻录成光盘,集中培训教师。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1)组织1、2次集中式校本培训,组织学习有关课改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文章,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学会运用课改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利用教师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做好学习摘记。
2)教研组长每月进行一次专题理论学习,开展主题式讨论,。
3)每个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专题理论学习,人人参与学习体会交流,并做好记录.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研、学科大组教研和学科小组三级教研制度。学校教研每学期开展3—5次,以校际交流、优秀教研组展示、专家讲座为主。学科大组教研每月开展一次,以学科的针对性业务学习,案例交流,示范课展示为主。教研小组交流每周开展一次,以听课评课,集体备课,教学问题探讨解决为主,同时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组成备课组,因其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开展教研,主要以备课,教学研讨为主。
评出一、二、三等奖,予于奖励。
3、建立骨干教师岗位职责制。
对于各级各类的骨干教师明确岗位职责,乡级骨干每年评选一次,存优汰劣。
4、加强课题管理,促进校本教研的成效。
结合课题管理制度,以课题研究来带动课堂教学实践,促进校本教研的成效。每月就自己的上课情况做好反思,并以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优秀案例给予奖励。
5、保证活动时间,加强领导管理。
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的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长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导、教研组长保证活动质量。
1、每学期开展优秀教研组的评比。
2、每学期每个教研组评选出教研活动积极的教师(分管教导和教研大组长评选),对于评选出的教师不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