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的整体安排和执行至关重要。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一
1.把音乐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构建创新有趣的音乐课堂。
2.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的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演能力。提高参加活动的自信心。
3.巩固3、5、6、三音的音准及手号,能用3、5、6、三音按所给节奏创作音乐短句。
这是一首非常受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作者巧用3、5、6、三音组成了一首旋律优美、活泼、生动风趣的歌曲。通过我的左手和右手之间的有趣故事,教育孩子认识到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必须团结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要爱护自己的左右手,同时,利用这首歌让学生掌握xxxx-三种节奏。通过歌曲《左手和右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创编歌词、表演。
多媒体、电子琴。
1.猜谜语导入,故事激趣。
利用大屏幕播放歌曲旋律,使学生有初步印象。
2.欣赏歌曲:配合歌曲做简单的动作,请学生说出歌曲中唱的内容。
3.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xxxxxxxxxxx-。
这是我的左手哎呀飞走了。
4.歌曲学习。
听歌曲,为歌曲打拍子。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跟录音小声唱词。
生齐唱。
5.自编自演。
分小组两人面对面的表演。在编动作时把左手、右手、飞走、不见、拉住、找到、拍拍手、拉拉手表演出来,编得要生动有趣。(大屏幕出示舞蹈片段,在欣赏再创编。)。
6.创编歌词。
按节奏说话。
xxxxxx。
校园里真美丽。
按节奏用3、5、6、三音唱一唱。
xxxxxx。
535665。
在节奏谱中将节奏记下来,跟着同学降级下的谱子唱一唱。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二
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保持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及演唱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歌曲《雪花》,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表现雪花带来的欢乐。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表达对雪花的喜爱之情,体现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
1、用欢快的音乐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唱准歌曲节奏能按照顿音、重音、保持音等音乐记号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各种打击乐器、电脑课件、头饰。
1、师生问好
2、激情导入:老师以雪花仙子的身份做自我介绍,将学生带人冬雪的氛围。
师:同学们你们猜猜我是谁?
猜谜(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吹来时,飘落千万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和谐的音乐氛围。
1、生说一说雪花的形成
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雪花是从哪里来的吗?
教师先说:小雪花,一身白,请你告诉我,你从哪里来?学生接着答:我呀本是江河水,太阳一晒变云彩。冬天冷得受不了,又变雪花飘下来。师:原来呀,江、河、湖、海里的小水珠,受到太阳的照射,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上去了,在天空中它们冷得受不了,就变成了小雪花,又飞回大地母亲的怀抱。
2、生说一说雪花有几颗瓣
师:(模仿小雪花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有几颗小花瓣吗?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那么,它到底有几颗小花瓣,还是让小雪花自己来告诉我们吧!
3、初听歌曲(播放课件)
4、出示小雪花的图片
师:歌曲中唱的是有六颗花瓣的小雪花。其实,由于雪花形成的环境不同,还有(出示图片1)三颗、四颗、六颗、十二颗……其中,六颗瓣的小雪花最为常见,它们的形状也各式各样。你们瞧!(出示图片2)
师:小朋友们,这些小雪花漂亮吗?
师:那你们想不想用歌声来赞美一下这些小雪花啊?
5、揭示歌曲
师:今天,我们就学唱这首歌曲《雪花》(揭题)
6、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用动作表现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7、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师:谁来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揭示歌曲情绪(欢快地),你真聪明!让我们给他一点儿鼓励!棒!棒!你真棒!
设计意图:
1、了解雪花的形成,展示各式各样的小雪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雪花的喜爱之情。
2、初听歌曲,为学生提供完整聆听音乐的时间与空间。
3、以歌曲感受为主,体验四二拍的强弱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雪花的喜爱。
1、划旋律线,学习歌曲的第一部分。
(教师随谱画旋律线,并唱谱,学生跟老师一块画)
2、仔细观察,哪两个乐句很相似。
师:第一、三乐句很相似,第二、四乐句很相似。(师用柯尔文手势表示音高,区别不同)
3、随琴用“la”哼唱旋律
师:下面,让我们用欢快的声音随琴声一起轻声地用“la”哼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
4、、随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下面,跟老师的琴声有节奏地读一下歌词,好吗?
师: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
师:小朋友们读的真棒!
5、引导学生听琴,跟唱。(如果哪句唱的不好,再弹纠正)
6、讲解顿音记号、生试唱
师:同学们在第一句“雪花,雪花”上方有一个黑色的小三角形,它在音乐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顿音记号”,让我们听一听雪花仙子告诉我们的魔法口诀吧!“黑三角,小又小,唱得轻巧短又跳”,让我们一起试试吧! (师唱,“雪花,雪花”——)
6、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
师:请跟着老师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先听老师范唱,看看神奇的小雪花为啥不见了?
7、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8、逐句跟唱,。
设计意图:
1、通过画旋律线进一步感受音的旋律走向,让生更好的把握音的高低。
2、按节奏朗读歌词,突破本课中的教学难点,为学唱歌曲奠定基础。
3、再唱歌曲,通过轻声地随唱,体验音乐欢快的情绪。
师:那么,在唱得时候,你们发没发现,歌曲中有很多的音乐记号?
师:这些音乐记号都有自己的名字!
1、讲解重音记号、生试唱
师:那这句话呢?“一,二,三,四,五,六”
师:听听,这样有什么不同?
(轻声唱“一,二,三,四,五,六”)
(重音唱 “一,二,三,四,五,六”)
师:对,是重音唱,但是上面的那个大于号在我们的音乐里叫“重音记号”, 让我们听一听雪花仙子告诉我们的魔法口诀吧!“唱时声音要有力,昂首阔步雄赳赳”,记住了吗?(师带学生唱“一,二,三,四,五,六”)
2、讲解保持音记号、生试唱
师:这句是怎么唱的呢?(师唱“小水点)
师:歌曲里面唱的是第一种,长一点的,为什么要这样唱呢?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叫“保持音” ,雪花仙子告诉我们的魔法口诀是“保持音记号大写一,唱得饱满又有力”试试看?(师带学生唱“小水点)
3、“师生接龙”学唱歌曲(钢琴伴奏)
师:你们想不想再跟老师来做个“接龙游戏”?老师唱每一乐句的前半句,同学们唱后半句。
4、互换角色演唱。
设计意图:
1、讲解歌曲中的音乐记号,通过试唱,体验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保持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演唱歌曲。
2、采用分句学唱歌曲、分组接唱游戏等方式,以便学生准确地掌握歌曲,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1、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
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二分音符处加入打击乐器。
师:谁想试试
师:老师还想让我们的乐队变得更丰富些,我还想加入碰铃和响板,你们能帮帮我吗?(课件出示器乐谱)
2、师生齐表演
师:最后让我们把今天最精彩的表演,献给喜欢雪的小朋友们和天下
所有爱雪的人,好吗?
设计意图:在分组创编中,体验创编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
1、师小结本课
师:雪固然美,但是雪下得太大了,就会出现——
师生:危险!
师:所以,我们外出时,一定要注意——
师生:安全!
师: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让我们一起向着银色的雪世界出发吧!
2、生随歌曲《雪花》律动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概括的小结语,将本课的教学内容推向高潮。最后,在律动表演中结束,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建宁县实验小学廖永艳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三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 4/4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6、由学生们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的二部视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稳,唱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声部的准确、清晰,还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
7、教唱第三声部旋律。
8、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可对半分),进行两部视唱。
9、在二部视唱基础上的二部哼鸣练习,注意音区的变化而引起力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土拨鼠》。
1、歌曲简介:这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89——1792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旱獭。
2、初听演唱录音。
3、6/8拍弱起节奏的练习。
4、视唱曲谱。
注意,带弱起的乐节(二小节为一乐节)、乐句(四小节为一乐句),在乐节、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5、按乐曲节奏读歌词,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6、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7、齐唱《土拨鼠》。
四、作业:
1、视唱《土拨鼠》乐谱。
2、用竖笛吹奏这个旋律。
下课。
课后记:本课三声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声部是从属性质,主要以构造和声背景为目的,让小学生轻声哼鸣的同时,注意倾听整体音响效果。另外,当唱“啊”时,力度自然加强,不需要有意突出这个力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第十七页)三声部合唱片断。
二、歌曲《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转圆圈》。
1、分声部视唱。
2、二部视唱练习。
3、二部合唱。
二:综合训练(第十七页)。
1、按第一课时的声部划分,分声部练第一、三声部的视唱。
2、第一、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3、用哼鸣的方法哼唱第一、三声部的二部合唱。
4、从第三声部的学生中抽四——六人,视唱第二声部。
5、第一、二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6、第二、三声部的二部视唱练习。
7、三个声部的三部视唱练习。
8、三个声部的三部合唱哼鸣练习,注意调整力度和速度。
9、条件较好的班级,用竖笛合奏这个三声部合唱片断。
10、欣赏:《故乡的亲人》(第五十七页},注意体会想念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忧伤心情。
三:《土拨鼠》的演唱、处理。
1、问答:《自新大陆》中的主题《念故乡》、美国歌曲《故乡的亲人》与《土拨鼠》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现了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学生区分歌曲的两个段落,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前一段旋律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朗诵歌词,请学生指出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对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处),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部分?(用较强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再得出结论。
5、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6、用竖笛练习吹奏这首歌。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练习情况。
下课。
课后记:《土拨鼠》这首歌的两大特点: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从小节的第六拍弱起。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两点,再去感觉基本节奏,自学起来会很方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巩固前两课时学习内容。
二、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较具准备:
一、贝多芬像。
二、录音机。
三、用电子琴演奏的《欢乐颂》录音;用童声合唱的《欢乐颂》录音;用重唱、合唱、管弦乐演奏(唱)的交响乐片段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十七页)三声部发声训练,《念故乡》片段。
(1)、三声部的视唱练习。
(2)、竖笛合奏练习。
2、抽唱歌曲《土拨鼠》。
3、抽学生用竖笛吹奏《土拨鼠》。
小结、过渡:
这是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还创作了许多内容更深刻、规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关于贝多芬的简介,参看课本第二十一页。
二:贝多芬经典名作片段欣赏。
1、交响曲:
(1)《命运》(贝五)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田园》(贝六)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2、奏鸣曲:
(1)《月光》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题主题。
(2)《热情》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
(3)《春天》f 大调小提琴、钢琴第五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
3、歌曲:
(1)《土拨鼠》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
(2)《欢乐颂》a、用电子琴演奏的。b、童声合唱的。c、交响乐(贝九)第四乐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赏童声合唱《念故乡》。
三:边听边想
1、再听《欢乐颂》片段,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如:兴奋、热烈、雄壮、宏伟、激奋……)。
2、引导学生们将《欢乐颂》与《土拨鼠》从情绪、力度、速度、结束音、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欢乐颂》 《土拨鼠》
情绪 热情、欢(明)快 忧伤、低沉
力度 强 弱
速度 快 慢
结束音 1 6
色彩 明亮 暗
3、用以上比较法将本节课所欣赏的八首作品归纳:
(1)《欢乐颂》类:《热情》、《春天》、《田园》及《命运》。
(2)《土拨鼠》类:《月光》、《念故乡》。
4、齐唱《欢乐颂》、或吹奏。
简单小结课堂学习情况。
下课。后记: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同是贝多芬的作品,整体上感觉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别是结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这也说明使用某些音或节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别的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四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2、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3、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4、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欣赏《出发》《放风筝》。
3、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
4、认识小节线和小节。
5、参与“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
1、《山谷回音真好听》 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2、《出发》 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诵来叙述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行军》《归来》等。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又一优秀作品。音乐描绘更加具体,更能为儿童所喜爱。
民歌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放风筝》属小调,也称小曲。这首《放风筝》使用了江南优秀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歌唱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与南皮的另一首民歌《茉莉花》一样,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 歌曲节拍为2/4,在节奏和速度处理上十分多样,抒情优美,适宜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中速演唱。
3、《放牛放到小河边》 这是一首流传在江西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草地上放牛的情形。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童融为一体。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随音乐《出发》或《郊游》进行表演。
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张。
2、学唱
《放牛放到小河边》歌曲唱名,做到唱名与音高一致。
3、聆听音乐《出发》或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
四课时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五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用欢快的情绪,轻松地演唱《请你唱个歌吧》这首歌曲,对3/4拍的节奏把握较准确。对歌曲的内容及音准的把握都很好,达到了课前的教学要求。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对顿音记号的作用及唱法还把握不够好,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继续巩固。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春晓》。
二、教材分析:《春晓》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情的歌曲。歌词描绘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飞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歌曲内容比较熟悉,引导孩子们用巧妙的声音编织春天早晨的诗意情景。
四、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古诗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
2、通过我的创造,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由采集与分享,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五、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确地演唱歌曲。
2、通过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六、教学难点:用声音来再现春天的美景。
七、教学准备:钢琴、cd、节奏卡片(卡片上画出相应的动物)、各种能表现春天的材料。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六
: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了解黄自生平,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有感情地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对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有关梅的诗词与图片。
师出示图片,请生辨别是什么花?(图片背景音乐《梅华引》)
师介绍梅花。
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与梅花有关的歌曲《踏雪寻梅》,那让我们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1.播放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呢?
生:想到了在冬天梅花盛开的时候,花香扑鼻的画面······心旷神怡啊!
1.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的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期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毕业后曾从事过救亡歌咏运动。他的作品有《长城谣》《游击队歌》《红豆词》等。
1.出示歌词,让生自己朗读歌词,找找词中不理解的地方。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刘雪庵写的词。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方式来读一读歌词。若有不懂得可以向老师询问。
“霁”:雪后放晴。“坝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师:同学们读的有点乱,我们尝试一下根据歌曲的节奏来朗读歌词。
请生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注意第四小节和第十三小节两句弱起拍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优美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山谷静悄悄》。
2、通过演唱感受音乐与自然的主题,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提高环保意识。
3、感受强弱记号,并能用不同力度演唱歌曲来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歌曲中强弱记号的感受和运用。
2、在演唱歌曲中,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感受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4/40同学—/—0你好0//。
师:你们来试试看,注意空拍的地方把手向外翻。
4/40老师—/—0你好0//。
生练习,师生相互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生:回声。
师:真聪明,那么回声有什么特点呀?
生:重复了很多次,声音慢慢变轻了。
师:好,那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山谷,你们来做一次回声(师生合作回声喊“喂,你好”)。
2、歌曲教学。
(1)学习第一乐段。
师:山谷里的回声如此有趣,山里的歌声更是美妙,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今天我们走进的山谷是怎么样的?歌曲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指与老师一起边听边划划旋律线(播放歌曲范唱,教师在黑板上画旋律线,请学生回答感受)。
生:活泼、欢快、优美、柔和、宁静又有点激动。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今天走进的山谷是怎么样的?今天的山谷是静悄悄的。
师:静悄悄的山谷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同时还在歌声里给我们带来了三个问题,什么在飘飘?什么在闪耀?什么在奔跑?是哪些神秘的东西呢?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能说说看自己认为什么在飘,什么在闪耀,什么在奔跑吗?(请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再来仔细听听歌曲里什么在飘飘,什么在闪耀,什么在奔跑,看跟你们想的一样不一样(听教师范唱,请学生回答,学生说出歌词,教师范唱单句)。
师:刚刚老师在唱的时候加了些动作,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做做看,轻轻哼唱歌曲并且加上动作(播放范唱)。
师:静悄悄的山谷加上同学们的动作更加美丽了,但老师希望能热闹一点,我们来给这句加上手鼓试一下(生跟教师练习,师请一位同学来用手鼓伴奏)。
师:好,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老师唱黑色字部分,你们唱红色字部分,手鼓伴奏的同学继续在唱红色句的时候为我们伴奏(师生合作,如有唱不完整,教师及时纠正)。
师:好,同学们学唱得真快,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唱一唱山谷里的风景,注意山谷里特有的声音特点,轻轻的,立起来的,手鼓的同学还是继续伴奏,老师与你们一起来边做动作边唱(播放伴奏,完整唱)。
(2)学习第二乐段。
师:同学们把山谷的美景唱得特别动人,但是山谷里还有更美丽的声音,谁在把鼓敲,你们来听一听(播放范唱)。
生: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
师:对,没错,就是它们,小铁锤的声音是山谷里最动听的,地质队叔叔翻山越岭,经历重重困难,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进行探测,到深山里开采矿石资源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美德才是山谷里最美丽的风景线,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地质队叔叔工作的快乐吧(学唱最后句前面部分)。
师:下面我们跟着伴奏把前面会唱的部分唱一唱,老师来把小铁锤的声音加上来(播放伴奏,生唱前面,师唱叮咚)。
师:那我们一起把小铁锤的声音学下,伸出你们的手当作三角铁,敲空拍的地方(师敲学生练习一次,请学生敲,师伴奏)。
4/40叮咚叮咚0/0叮咚叮咚0/0叮咚—/—0叮咚0//。
三角铁xxxxxxx。
生:渐弱,越来越轻。
师:真是个喜欢思考的孩子,力度上变化越来越弱,从弱到很弱渐弱的过程,所以最后一个叮咚是所有叮咚中最轻的一个音,我们加上三角铁再一起来唱一唱小铁锤有弹跳力,又逐渐渐弱的过程(师伴奏,生演唱)。
师:大家学得真认真,那请你们跟着伴奏来完整唱一次歌曲第二乐段(播放伴奏,生演唱)。
(3)两个乐段一起唱。
师:加上地质队叔叔小铁锤的声音我们的山谷更加热闹了,那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山谷中来,完整感受山谷的美妙景色,体会了地质队叔叔工作的快乐,注意用山谷特有的声音来演唱,刚才两位伴奏的同学继续在需要的时候为我们伴奏,其他同学跟着老师做动作(播放伴奏,师生表演唱)。
四、课堂小结。
师:说得真好,看来大家都感悟很深,同学们在这个美丽的山谷里学会并能歌伴舞演唱这首动听的歌曲,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的保护爱心才会更加的美丽,让我们与美丽的山谷说再见!同学们,再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八
本单元通过学唱《快乐阳光》、《飞吧,飞吧》、《翅膀》;聆听西班牙歌曲《鸽子》、罗马尼亚器乐曲《云雀》、法国器乐曲《天鹅》、秘鲁的《飞驰的雄鹰》;朗诵小诗《画太阳》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异国音乐的不同风格,初步了解音乐与诗歌、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放飞歌声的同时放飞自己的理想,从而达到激发想象力、增强音乐表现力的目的。
1.在聆听声乐作品《鸽子》时,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感;在聆听器乐作品《云雀》、《天鹅》、《飞驰的雄鹰》时,能感受到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风格差异有粗浅的认识。
2.能用较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多声部合唱歌曲;能熟练地演唱《快乐阳光》。
3.理解拍号的含义,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本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飞吧飞吧》。
教学时间:
4月20日~4月22日。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鸽子》、《快乐阳光》。
2、学唱歌曲《飞吧飞吧》。
教材分析:
1、《鸽子》是一首优秀的男声独唱歌曲。诞生于十九世纪,由西班牙民间作曲家依拉蒂尔作曲,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歌曲的旋律悠扬婉转,其节奏及三连音的运用颇具特色,伴奏声部的探戈节奏型渲染出浓郁的西班牙音乐风格。
2、《快乐阳光》是一首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童声合唱歌曲,大调式,两段体。词曲结合紧密,散发着时代气息,表现了当代儿童如同鲜花一样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幸福的生活。
3、《飞吧、飞吧》是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歌词借用小鸟的口吻,勉励学生在少年时代要养成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勤奋劳动的好习惯。歌曲音乐语言简练,结构规整,配以逐步加入的三部合唱,简单的和声浓郁丰满,增强了音乐的立体感、形象性和趣味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目的:
1、《飞吧,飞吧》通过学生自己的配乐朗诵导入到歌曲,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最后进行三声部的合唱,边练习边引导学生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2、在聆听声乐作品《鸽子》、《快乐阳光》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感;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有粗浅的认识。
1、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
2、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
三声部合唱练习。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开始上课。
2、进行连音和断音的发声练习。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二、欣赏“鸽子”“快乐阳光”
1.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歌曲。说说他们的演唱形式。
2.播放歌曲《快乐阳光》、《鸽子》。
听赏两首歌曲,听辨他们的演唱形式。
男女声重唱。
童声齐唱。
三、教授新课:
师:在外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德国歌曲《飞吧,飞吧》,它借用了小鸟的口来向大家讲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2、师播放录音歌曲。分析:
这首乐曲很简单,只有几句,但却有三个声部。我们可以很快的将歌谱和歌词学会,再进行合唱。
3、教师弹奏旋律。
4、学习歌词:
1)学生集体朗读歌词。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
3)播放歌曲伴奏。
说说诗句的意思。
和大家一起学习歌曲《飞吧飞吧》。
听赏老师播放的歌曲录音。
感受三声部的和声。
在演唱声音要统一,时边唱边听,注意各声部的音准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
集体朗读。
播放歌曲录音。
播放歌曲伴奏,跟唱。
五、课堂小结:
1、小结:同学们,从这首歌曲的学习当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同,都要在小时候就养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习惯,长大了才不会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流下后悔的泪水。
2、课后作业:学习了这首歌曲,你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打算?
在学习了歌曲后为今后的学习做做打算。
第二、三课时《翅膀》。
5月25日~5月29日。
学唱歌曲《翅膀》。
《翅膀》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采用比喻的手法,多侧面的反映出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齐唱或领唱,第二乐段为合唱,具有副歌的性质。曲调欢快活泼,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欢快的歌声,抒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及有远大的理想。
2、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因色统一。
3、初步感受三、八拍节奏、音乐。
《翅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尝试合唱之前可运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三度和四度的音程训练。
教学中既要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又不可为达到此目的而进行过于枯燥、苛刻的训练。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2345—54321—。
miyamiyo。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的软腭抬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注意韵母的口型。
二、体验三、八拍节奏。
1、复习三、四拍,认识三、八拍;
2、听音乐,用不同的拍击形式体验三、八拍歌曲;
3、创编三、八节奏及乐句。
和老师一起复习拍号。
体验三八拍的律动。
三、合唱练习。
1、利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两声部的和声音程练唱。
2、练习合唱发声练习曲。要求一气呵成,韵母发音位置统一。
3、视唱二声部旋律。
做一做柯伊达手势。
和同学一起进行二声部音程练习。
四、新歌教学《翅膀》。
1、激趣导入,播放课件:
学生听赏歌曲《翅膀》。老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想?
小结;刻画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上,愉快歌唱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及远大的理想。
2、聆听范唱,划分乐段。
3、朗读歌词。
4、跟琴唱词。
5、找出曲谱中的节奏较难的乐句,跟师唱一唱。
6、跟琴唱一唱高声部歌谱。
7、小组练唱,并随即指导,主要是唱准确。
8、巩固演唱歌曲。
9、再引导学生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谱。
10、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学生听赏歌曲《翅膀》。
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再次聆听范唱,分一分乐段。
朗读歌词。
和老师一起解决较难的乐句。
跟琴唱谱。
小组比一比谁唱得更准。
再唱唱低声部的歌谱。
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五、歌曲艺术处理。
1、讨论、实践后总结:
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高潮在副歌部分。我们在演唱时可以怎样处理呢?
2、各组按新的要求练唱全曲。
3、各组展示演唱。
4、评议。
合唱部分可用“mf”合唱部分用“mp”,总的是以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小组展示、活动评价。
六、小结。
每个人都有很好的理想,让我们把握现在美好的时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首合唱歌曲的教学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完成分声部的歌谱和歌词的演唱。音乐是由心的表达,结合这首歌曲的情绪,我从和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入手,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畅谈、交流,师生间的情感也拉进了。歌曲学唱部分,我主要从引导学生感知乐曲的三拍子律动开始,因为这首歌曲的节奏很活泼轻快,我希望学生能从听觉、律动、感知等方面体会。在歌曲学唱环节,我主要用了听音模唱的教学方法,学生前面的聆听已经对这首《翅膀》有了整体的感觉,因此学唱部分继续调动学生的听力,从整体感受换到乐句的一句句仔细听辨,由这节的学习情况中发现,学生在前面四个乐句的演唱中最容易忽视的是最后一个五拍的音总是不唱足时值。所以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节拍的准确和气息的支撑。在副歌部分,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己视唱歌谱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歌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里面绝大部分小节比较简单,只有个别小节需要老师指导,这里我也是采用了让学们多聆听、多模唱,还有由会唱的同学进行示范唱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歌谱演唱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演唱歌曲,所以在学唱歌谱中我主要经常强调学生要轻声唱谱,多听琴声。由于时间关系,在这节课中我对歌谱演唱的练习还不是很多,在后面的课中我还会引导学生多练。在歌曲处理方面,我认为这节课也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副歌部分“啦啦啦”的这些乐句应该有连贯和跳跃两种不同的声音表达,这样歌曲的情绪就更加活泼轻快了。总的说来,这节教研课中我对歌曲的技能训练比较偏重,对情感的渗入不够,在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有很多修改的地方。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九
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的节奏型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4、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能专心投入的欣赏音乐,学习用手鼓的为音乐伴奏。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
3 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情绪来演唱《小青蛙找家》,根据小青蛙曲调创编歌词。
一 、导入
1 、 告诉学生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展示青蛙卡通动画形象及叫声,请大家和小青蛙问声好!
2 、 教师边敲小鼓 边读歌谣 ,请大家说说写的是哪个小动物。
跳跳呱呱 跳 跳呱呱跳跳 跳呱呱呱跳跳 跳呱呱 呱
3 、师:小青蛙找到家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
二,学唱歌曲
1 、出示课题《小青蛙找家》
2 、向学生出示节奏,学生先练习
跳 跳 呱 呱跳 跳呱 呱
跳 跳跳 呱呱呱 跳 跳跳呱呱呱
请学生模仿读歌谣。
3 、听录音,学生跟唱
4 、完整演唱歌曲
三 、情景模仿
1 、模仿小青蛙放声演唱
2 、模仿小青蛙用高兴的心情演唱
四 、创编动作表演
1 、学生自己创编舞蹈动作
2 、师生共同表演
五 、编创歌词
1 、师:这里又有一只动物找不到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不好。(出示课件)
3 、指导学生创编歌词,并唱一唱。
六、小结
迷路的小青蛙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自己的家,我们都为小青蛙感到高兴。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一
《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特点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的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劳动最光荣》。
师:小朋友,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像小喜鹊、小蜜蜂那样爱劳动?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你的画笔,把你想到的爱劳动的小动物画到书本上来。
学生解释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唱新创作的动物形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歌曲的开始就欣赏有关劳动的歌曲,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鼓励学生都爱劳动)。
三、律动创新游戏。
师:我来邀请小朋友来玩模仿秀,愿意的请一起来参加。
音乐响起,你可以跟着音乐模仿一个小动物劳动的动作,当音乐停下时,你马上摆好造型,让教师和小朋友来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和学生一做游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学生参与。
四、学唱《洗手绢》,并表演。
1、由小动物爱劳动是光荣的引导小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经发现,在我们教室里放了很多劳动工具,请每组的组长去找一件劳动工具。
生找到扫把、小桶、擦布。
2、请小朋友说说劳动工具的用途,并有节奏地用一用。
3、师问拿水盆、擦布的同学: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吗?(搓)。
4、一起用洗手绢的动作“搓”来和着音乐边律动边听范唱。
5、小朋友看着自己把一块脏手绢洗得干干净净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确实很高兴,所以我们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着劳动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来把这首歌唱一遍。
(设计意图:在劳动中学习歌曲,形式新颖,学生有种边玩边学习的心理)。
五、拓展、延伸。
歌词创编并表演。
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绢,还有哪些劳动的本领?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能做那么多家务活,现在小朋友分组讲座一下,帮家长干什么家务活,然后编排一个节目,看哪组小朋友编行最好,演得最好。
学生创编,师指导。
学生表演,教师及时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创编,在编排过程中可以找自己的好伙伴也可以分组的形式,学生在编排中也认识到我们小学生要热爱劳动)。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二
教学目的:。
1.把音乐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构建创新有趣的音乐课堂。
2.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的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演能力。提高参加活动的自信心。
3.巩固3、5、6、三音的音准及手号,能用3、5、6、三音按所给节奏创作音乐短句。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非常受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作者巧用3、5、6、三音组成了一首旋律优美、活泼、生动风趣的歌曲。通过我的左手和右手之间的有趣故事,教育孩子认识到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必须团结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要爱护自己的左右手,同时,利用这首歌让学生掌握xxxx-三种节奏。通过歌曲《左手和右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创编歌词、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1.猜谜语导入,故事激趣。
利用大屏幕播放歌曲旋律,使学生有初步印象。
2.欣赏歌曲:配合歌曲做简单的动作,请学生说出歌曲中唱的内容。
3.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xxxxxxxxxxx-。
这是我的左手哎呀飞走了。
4.歌曲学习。
听歌曲,为歌曲打拍子。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跟录音小声唱词。
生齐唱。
5.自编自演。
分小组两人面对面的表演。在编动作时把左手、右手、飞走、不见、拉住、找到、拍拍手、拉拉手表演出来,编得要生动有趣。(大屏幕出示舞蹈片段,在欣赏再创编。)。
6.创编歌词。
按节奏说话。
xxxxxx。
校园里真美丽。
按节奏用3、5、6、三音唱一唱。
xxxxxx。
535665。
在节奏谱中将节奏记下来,跟着同学降级下的谱子唱一唱。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三
《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特点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的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劳动最光荣〉。
师:小朋友,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像小喜鹊、小蜜蜂那样爱劳动?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你的画笔,把你想到的爱劳动的小动物画到书本上来。
学生解释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唱新创作的动物形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歌曲的开始就欣赏有关劳动的歌曲,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鼓励学生都爱劳动)。
三、律动创新游戏。
师:我来邀请小朋友来玩模仿秀,愿意的请一起来参加。
音乐响起,你可以跟着音乐模仿一个小动物劳动的动作,当音乐停下时,你马上摆好造型,让教师和小朋友来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和学生一做游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学生参与。
四、学唱〈〈洗手绢〉〉,并表演。
1、由小动物爱劳动是光荣的引导小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经发现,在我们教室里放了很多劳动工具,请每组的组长去找一件劳动工具。
生找到扫把、小桶、擦布。
2、请小朋友说说劳动工具的用途,并有节奏地用一用。
3、师问拿水盆、擦布的同学: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吗?(搓)。
4、一起用洗手绢的动作“搓”来和着音乐边律动边听范唱。
5、小朋友看着自己把一块脏手绢洗得干干净净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确实很高兴,所以我们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着劳动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来把这首歌唱一遍。
(设计意图:在劳动中学习歌曲,形式新颖,学生有种边玩边学习的心理)。
五、拓展、延伸。
歌词创编并表演。
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绢,还有哪些劳动的本领?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能做那么多家务活,现在小朋友分组讲座一下,帮家长干什么家务活,然后编排一个节目,看哪组小朋友编行最好,演得最好。
学生创编,师指导。
学生表演,教师及时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创编,在编排过程中可以找自己的好伙伴也可以分组的形式,学生在编排中也认识到我们小学生要热爱劳动)。
课堂小结:略。
评语:
老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地编排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注重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的结合,为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轻松的音乐活动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学生学得较轻松,学得愉快。今天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采的资料图片,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能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能认真欣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导入新课:谈谈你对祖国的印象。
2、聆听《我的祖国》。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介绍歌曲的首唱者—郭兰英。
(2)、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
二、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的图片资料。
2、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了解词作者田汉英。
3、学一学。
(1)、老师领读歌词.
(2)、齐读歌词。
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
(4)、介绍田汉。
三、学习《国歌》旋律。
1、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
(2)、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
(4)、唱一唱:
2、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
(2)、说一说: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注意力度变化。
3、学唱《国歌》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
1、齐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
3、演唱《国歌》。
五、结束。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五
《牧羊女》是苏教版第五第六单元《牧笛声声》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活泼、愉快的捷克民歌,3/4拍。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本首乐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是a+a+b+a格式。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使全曲更生动活泼,感人而又简练。
本课我以“听、唱、感”为主,以“律动、欣赏、想象”为辅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感。在演唱与欣赏中外不同节奏不同情绪的牧歌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羊女》,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乐特点,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3)欣赏、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与齐唱。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能用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知识与技能:
(1)学习音乐力度记号f与p,了解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运用,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2)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学习分析aaba曲式结构。
2)通过观察与比较,能利用已有的认知,发现歌曲结构的特点。
1)能对歌曲进行力度表现的处理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达歌曲意境。
活动一导语:
设计意图:
活动二导语:
1、看美丽的大草原就在我们的眼前,听草原深处传来了歌声(律动听歌)。
2、我们都知道好听的歌儿是有一个个小音乐组成的,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3、生唱曲谱拍三拍子节奏。
4、看看老师拍的和你有什么不同?有变化的三个乐句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
5、唱第三乐句感受节奏的紧凑带来的活泼跳跃的感觉。
7、在唱曲谱过程中化解难点。
8、在第三乐句再做一个强弱的对比,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9、即兴表演唱。
设计意图:
感——以草原远景图为背景聆听歌曲旋律,并通过身体律动感受歌曲韵律特色;唱——视唱旋律了解歌曲结构特点。在演唱歌曲体会牧羊女的愉快心情及力度对比对歌曲意境的渲染。
活动三导语:
草原牛羊多,草原歌儿也多。热情的小主人又唱起来了。听《欣赏《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草原赞歌》以歌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牧场上的家》先景后词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用变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聆听、主动感受。
设计意图:
欣赏《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草原赞歌》以歌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牧场上的家》先景后词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用变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聆听、主动感受。
活动四导语:
设计意图:
《找朋友》活动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次梳理。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要素找到歌曲的共性。草原之旅我们一起唱了《牧童之歌》,又学会《牧羊女》还欣赏了《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根据节奏情绪等给它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
结束语:今天我们欣赏了草原美景,唱了听了草原歌曲,我们的草原之旅也要结束,让我们唱着《牧羊女》这首歌和牧羊女和大草原再见吧!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六
《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歌曲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帮助当小保姆的姑娘战胜病魔的动人故事,但歌词并没有具体地讲述情节,而是概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词句,发人深省。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16小节,音乐是叙述性的,优美而深情;第二乐段10小节,音乐是呼唤性的,在高的音区进行,是激动的倾诉,这也是歌曲的主题所在,听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爱的奉献》教育学生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动物,奉献爱心懂得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感受音乐对人的情感的表达作用。
2、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两个不同乐段的不同情绪,能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演唱歌曲,简单认识歌曲的基本结构并体会歌曲表现的情绪、情感。
引导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和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的情感。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休止符构成的节奏型。
:多媒体、网络资料、录音机。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一组社会奉献爱心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2、教师: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与爱有关的歌曲,名字叫《爱的奉献》,出示课题。
3、一起欣赏这首歌曲。
(一)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
(二)教唱歌曲第一乐段。
1、先观察歌曲中出现的“八分休止符”和“十六分休止符”并说出休止符的唱法。
教师强调:“八分休止符”表示停半拍;“十六分休止符”表示停半拍的半拍。
2、教师唱谱,学生用“啦”模唱第一乐段,模唱两遍后教师唱谱,学生填歌词唱第一乐段。
3、师生齐唱第一乐段。
(三)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教师提醒第二乐段有切分音符,同学们在演唱时要注意唱准切分节奏。
2、教师唱谱,学生用“啦”模唱第二乐段,模唱两遍后教师唱谱,学生填歌词演唱歌曲第二乐段。
3、让学生观察这个乐段中哪些地方相同,学生回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前一句音低一些,后一句的音高一些。
4、学生随伴奏音乐演唱第二乐段。
(四)学唱尾声部分。
教师唱谱,学生用“啦”模唱尾声部分,模唱两遍后教师唱谱,学生填歌词唱第二乐段。
(五)跟伴奏,学生用“啦”模唱整首歌。
(六)请学生随伴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七)跟伴奏音乐填词演唱《爱的奉献》。
(八)为歌曲划分乐段。
(第一乐段分到“幸福之花处处开遍”;第二乐段就是剩下的部分)。为什么这样分呢?(因为第一乐段是充满深情的,第二乐段是充满激情的)。
2、再次演唱歌曲。(第一乐段充满深情地,第二乐段充满激情地)。
1、教师:这首充满爱的歌曲让我们感动,我感到同学们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边远山区同龄儿童渴望读书的图片:加上旁白(这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来自大别山深处,这双眼睛里闪烁着渴望,充满了忧郁,他看着你,也看着我,那忧伤的眼神像是在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故事,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一个个令人心酸的镜头,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从心灵深处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2、当你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谈感受)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学生畅谈)。
3、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为他们祈祷、祝福,祝福他们将来和我们一样幸福、温馨,让我们用这首《爱的奉献》和祝福送给他们,老师相信,他们在遥远的地方能感受到、感觉到我们的祝福。一起跟伴奏再一次演唱《爱的奉献》。
4、教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感恩的心感谢那些有爱心,奉献爱心的人们,让我们一起演唱一首《感恩的心》结束这堂课吧。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七
1、学会唱《我是小鼓手》,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简单了解鼓号队的乐器,在活动中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喜悦。
1、用明亮,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2、6—6—的四拍延长。
3、歌曲后半部分的“咚咚”处的掌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22331766—6—。
lu哎。
3节奏练习。
6262|6220|3636|3660。
xxoxxoxxxxxo。
330|660|3333|60。
二、导入。
今天我是以一名小鼓手的身份来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想听我敲小鼓吗?(学生回答)。
老师敲一段。
作为一名小鼓手,我觉得非常开心,我还特意选了一首歌,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三、歌曲教学。
1歌曲欣赏。
2让学生自由朗读歌词。
3齐声朗读歌词。
4范唱:
(激发学生听歌曲的兴趣)。
5你们想唱吗?
歌曲分为三部分,先看第一部分:1师范唱2学生跟琴唱3唱歌词。
第二部分:1先找找有没有相同的旋律。
旋律唱一唱唱歌词。
第三部分:1先听一听音乐,自己唱一唱歌词。
(提醒学生要唱的轻声而富有弹性)。
2理解歌曲。
教:你觉得演唱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
这首歌曲中哪几句歌词是表现出了高兴的心情?
(学生分别找出歌曲中体现高兴心情的歌词,并解决这几句歌词的情绪,用高兴的心情唱一唱)。
1找出高兴的歌词:“太阳听了微微笑,
2用简单的动作来做韵律。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
注意的地方:
1用手势来解决“哎“字的音高难度。
2解决歌曲后半段“咚咚“处的声音问题,防止学生大声喊唱,告诉学生”咚咚“处的处理要唱得有单性一点。
7在学生掌握歌曲的同时,引导学生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在“咚咚“处拍手。
8完整唱一遍歌曲。
四、知识延伸。
1认识鼓号队乐器。
教:小朋友,今天我们和鼓号队的小鼓成了好朋友,其实在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一直能看到鼓号队的表演,那么除了小鼓外,还有那些乐器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我把它们都请来了,想不想听听它们的声音(出示其它几种乐器,让学生感受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
2欣赏一段鼓号队的精彩表演。
教:每个乐器都有着不同的音色,如果将这些声音有节奏的放在一起,我们就会听到非常美妙的音乐,下面请欣赏一段鼓号队的精彩表演。
3小结。
教:你们觉得鼓号队的队员神气吗?你们想不想也成为一名鼓号队员。(学生回答)。
好,让我们时刻准备着,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鼓号队员,加油!
五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