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是对中班幼儿进行教学的准备,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一
20__年3月27日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根据区《关于做好第二十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的通知》,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为切实开展好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开展一次安全主题教育。各班要充分发挥班级墙报、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安全宣传教育。重点加强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灾、防地震、防暴恐、防食物中毒、防拥挤踩踏、防自然灾害和防网络诈骗等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教育,真正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学校也会利用校园播放系统统一观看一次安全教育录像,具体安排在3月28日午休时间。
二、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火灾、地震、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制订演练方案进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前各班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同时做好演练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演练活动安全、有效,通过演练使每一名学生都熟记疏散路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快速撤离。演练具体安排在3月28日上午大课间。(具体演练方案见附件)。
三、布置一次安全教育家庭作业。为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教育司委托湖南卫视策划制作了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节目,并于3月28日18:00-18:30在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届时,请各校组织集体收看或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家与父母共同观看。
四、进行“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的网上专题教育活动。活动方法另通知。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二
1. 激发幼儿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沙中作画,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2. 体验沙中作画的乐趣。
1.木棒若干根,装有清水的矿泉水瓶(瓶盖处钻有小孔)。场地:干净的沙池。
1. 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画画的?
幼:用蜡笔在纸上画画。
2. 幼儿利用木棒和装有矿泉水瓶的工具进行沙地上的自由创作画。
3.将幼儿分成四大组,分别占据沙地四个角规划的区域(每组中都有大班与小班的幼儿相配合进行“沙中创作画比赛”。要求:每组幼儿商量自己绘画的内容;必须大小班幼儿共同完成)。
4. 共同欣赏幼儿的沙画作品,并进行点评。
延伸活动:
2.教师展示沙中作画新方法:将一张画纸铺在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之后在白色画纸上铺上一层沙将白纸全部覆盖后,然后用装有颜料的瓶倒置用力捏瓶子让颜料从瓶中流出,最后用这一工具在铺有沙的纸上作画。画好后稍稍等一会,将铺在白纸上的沙除去,白纸上会留下画的轮廓。
3. 幼儿试着用这种方法作画,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玩沙的兴趣。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三
通过语言活动,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表述他们的想像,以此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幼儿活动设计教案中班,欢迎阅读。
1、通过游戏及幼儿操作,初步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
2、幼儿乐于自己动手操作
重点:让幼儿初步理解长度守恒的概念
难点:引导幼儿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两条线的长短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游戏法、操作法
1、教师:环境创设(5个城门)、讲解卡(5个)、尺度线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活动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小兔,教师讲述故事进入活动
2、教师带幼儿进入森林
(二)闯五关,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长度的守恒
1、教师讲解各组玩法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每组选一到两名幼儿讲解自己玩的过程及发现
(四)教师小结长度守恒规律
小朋友真能干,以后我们再遇到比较线条的长度时,一定要仔细比一比、量一量,不能只看形状。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第二幼儿园 中班 陈晓玲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四
根据“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为主题,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一、活动时间:20x月x——x月x日。
二、活动内容:
1、加强领导,提高意识,
组长:林立影(园长)。
副组长:林丽霞(保健医生)。
成员:林白茹、王玉玲、林妍、涂爱洪、张珊湖、曾奕宋。
通过周例会保健医生对全体教职工食品安全培训活动。
领导小组对幼儿园周边的路边摊进行排查,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采取相应的措施。
2、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要把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七大关:食堂环境卫生关、食堂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关、餐饮用具消毒关、食品原料进货关、食品加工关、饭菜留样关、食堂燃气用气安全关。
3、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利用泉州安全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led电子屏幕、告家长书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
4、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家长在泉州安全教育平台与幼儿共同参与关注食品安全、共享健康生活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增强幼儿的食品安全观念和责任意识,同时带动家庭成员和全社会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5、各班段根据年龄段开展相关食品安全教育。班主任在泉州安全教育平台下载“关注食品安全、共享健康生活”到班级进行授课。
三、活动要求:
1、领导重视,制订活动方案,具体实施。
2、开展贴近生活的各类宣传活动。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五
在全园性的民族文化主题活动中,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食物比较敏感,我们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切口,以节日食品为代表,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生成系列主题活动“热热闹闹元宵节”、“香香甜甜粽子节”、“团团圆圆中秋节”。最近根据时令季节即将进入“香香甜甜粽子节”主题。粽子party是这个主题结束阶段的综合活动,整合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此活动创设了party这个情境,有音乐、有食品、有游戏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体验法、游戏法等,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1、能清楚地说出粽子的种类和味道。
2、通过品尝、装饰等活动,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现。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品尝粽子。
2)以自助餐的形式品尝各种粽子,说出粽子的种类和味道(甜、香、软)。
——与同伴、教师互动。
2、游戏活动——与同伴、教师互动。
1)穿戴粽叶服饰(准备好的裙子、头饰、披肩等)。
2)装饰香包、挂香包。
3)将咸鸭蛋放进网兜并挂戴。
4)鸭蛋滚画(浅色色粉纸、单独滚、同伴间对滚)。
3、活动达到高潮并结束。
播放已学过的一首关于粽子节的一首歌,滚画作品贴在后面作背景,集体进行歌表演。
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想、看、说、听,自己讲述粽子的大小、形状等不同特征,教师在旁加以鼓励,能使孩子原有的经验得到梳理。活动里我提供粽子实物让孩子观察,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粽子的多种形状,大小区分等特征,给孩子以直观的感性经验。知识丰富后给孩子们品尝我准备好的几个品种的粽子,孩子们看着飘溢清香粽子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们品尝不同粽子的同时也在一边议论平时吃过的粽子有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味道的,还有馅儿又放有什么的。粽子的故事由来,教师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由孩子自由说说,教师不做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孩子加以鼓励。最后再由老师对故事由来的小结,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对家乡的特产喜爱。我作为教育者,在活动中起到主导的`作用,适时、适宜的引导孩子掌握知识。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六
1、熟悉乐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小茶壶》。
2、乐意参与表演,体验与大家互动的快乐。
小茶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做客,看看它是谁啊?
二、观察图片,理解歌词。
1、观察身体,熟悉第一句歌词。
师:这个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子呀?小茶壶说:我是一只茶壶矮又肥。
2、观察把手和嘴,熟悉第二句歌词。
师:再来看看,这是小茶壶的'什么?(把手)那这个呢?(示意嘴)。
3、熟悉第三段歌词。
师:你们想喝茶吗?谁想喝茶?你喝他喝大家都来喝。
熟悉第四段歌词。
4、熟悉第四段歌词。
师:喝水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咕噜咕噜咕噜)
5、教师范念歌词。
师:听,它开始自我介绍了。我是一只茶壶矮又肥,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你喝他喝大家都来喝,咕噜咕噜咕噜好自滋味。(紧接着连续放两遍音乐)。
三、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师:听清楚了吗?小茶壶唱了什么?
2、根据幼儿回答分别进行总结。
3、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四、游戏:客人来了。
1、让幼儿做茶杯,教师做茶壶,教师在倒水给幼儿的时候要指导幼儿边喝边说:“咕噜咕噜咕噜,好滋味!”
2、教师和幼儿互换角色和让男孩女孩进行游戏。
五、游戏结束,总结。
师:“别的班的小朋友还想喝茶呢,我们和他们一起分享好不好?”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七
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提高幼儿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
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能在教师帮助下尝试正确说出观察结果。
各种不同的花灯图片。
游戏音乐磁带。
火车头的标志。
开始部分:
教师将小椅子分成7组,纵向一字排开,每组7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帖有火车头的标志。
基本部分:
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相互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坐位上,如:我坐在第三节车厢的第四个座位上。游戏反复进行。
看花灯。分别出示各种不同灯的图片,启发幼儿说出各种灯排第几,再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幼儿再随音乐做“坐上花车去看灯”的游戏。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日常生活,如排队、游戏比赛活动中可渗透序数教学。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八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引出主题。然后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画面、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孩子们找到共鸣,并抓住了诗眼“辛苦”二字,通过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来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起孩子对农民的热爱尊重之情,达到了预期目的。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九
活动目标:
1、知道室内活动时不打闹。
2、在室内活动时能够有意识的慢性、谦让。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第4—5页;快板一副;彩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室内活动安全歌》。
(1)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幼儿跟随教师说儿歌,幼儿分组说儿歌。
2、引导幼儿知道在教室内不能追逐、打闹,要谦让、慢行。
(2)小结:小朋友在室内要做到不追逐、不打闹,有意识地谦让、慢行。如果你发现有小朋友追逐、打闹,要及时劝阻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朋友们的安全。
3、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完成《安全行为二选一》的要求。
(1)引导幼儿看一看每组图画,那组小朋友的行为是正确的?为正确的涂上红色,不正确的涂上蓝色。
(2)师幼共同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十
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
一、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喘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担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
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角星了吗?为什么?
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
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
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1、课件《进餐时》
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观看后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十一
一.教育目的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不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不安全事件对中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
二.班会程序。
(主持人:梁铠、田忻)。
主持人梁铠: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主持人梁铠: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如歌的生命,但生命的遭遇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主持人田忻:然而,有哲人讲“生命是一根细线,每一秒钟都有断的可能!”总会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生命的泉源便会永远枯竭。
主持人梁铠:某校高二的一名同学在上晚自习的时间无视学校纪律,到校外网吧上网,结果被歹徒用刀捅伤,差点送了性命!
某校男生宿舍的一位同学违规将水从窗户向外倾倒,结果水淋入了四楼宿舍,两宿舍的学生因此发生打架斗殴。
主持人田忻:无论是咿呀学语的孩子,亦或是学富五车的导师,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危险可能就在那一瞬间。
主持人梁铠: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多么珍贵!
主持人田忻:是的,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
主持人梁铠:所以,我们要懂得关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
主持人田忻:生命是五彩缤纷的,生命也是脆弱的。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永远的蝴蝶》。
主持人梁铠:我们现在请同学们回忆自己自小到大所遇到的种种危险事件。
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叙述自己遇到的种种危险事件。)。
主持人梁铠:现在轻松几分钟,我们来个安全知识问答,答对了掌声鼓励。
(1)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2)在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3)乘车时较为安全的行为是()。
a、在道路中间拦车。b、上车时争先恐后。
c、车辆行驶时,头、手不伸出窗外。d、不乘坐无牌、无证车。
(4)遇到别人打架时()。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
b、不管他c、去劝阻d、告诉老师。
(5)遇到火灾时,拨打()。
a、110b、119。
c、120d、121。
(6)在道路上行走时()。
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
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
主持人田忻:判断下列行为是否安全。
1、使用刀具时,互相比划、打闹。
2、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3、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4、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5、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6、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老师。
总结。
: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也很成功,从主持人到各位同学表现特别棒!从同学们积极投入的表现中,我足以看出大家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安全在我心中。让安全系着我们大家;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永远伴随着我们大家!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十二
1、了解过马路的一些交通规则,明白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2、过马路时能注意安全,初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本事。
1、事先观察马路,认识人行横道线、行人红绿灯。
2、在户外大型运动器械旁的空地上布置马路情景。
一、带领幼儿观察事先布置好的马路情景。
请幼儿说说马路上有快慢车道、人行横道线、行人红绿灯,讨论他们的用处。
二、组织幼儿讨论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师:除了从斑马线过马路还能够从哪里过马路?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选择一种方法过马路,巩固练习过马路的方法。
三、教师扮演交警,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交警”出示红绿灯,幼儿做行人,练习看信号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请部分幼儿扮演开汽车的司机,幼儿继续练习看信号安全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四、看表演讨论,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教师请幼儿看表演,讨论: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会怎样?
如:两个小朋友在马路边踢球,一个小朋友在马路上骑车,一个大人带着小孩闯红绿灯过马路。
请幼儿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中班安全活动设计教案(优秀13篇)篇十三
1.喜欢玩水,在玩的过程中感知水会流动、水能溶解糖和盐等特点。
2.乐意用语言表达所看到的现象。
塑料筐、杯子、瓶子、勺、叉、糖、盐、石子、沙子等物品。
一、操作感知(个别活动)。
二、玩水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
(1)为幼儿供给塑料筐、瓶子、叉……,让幼儿玩水、体会水的流动性。
(2)玩水感知水能溶解某些东西。
幼儿供给瓶子和糖、盐、石子、沙子等物品,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糖和盐被水溶解的现象。
三、发现讲述(小组活动)。
(1)让幼儿用勺子往塑料筐和瓶子里灌水。然后说说灌水的结果,讨论筐里为什么盛不住水。
(2)让幼儿用调羹、叉子舀水。然后谈谈发现了什么现象。讨论叉子为什么不能舀水。
(3)让幼儿把糖、盐、沙子、石子分别装人四个瓶子里然后猜猜,如果往瓶子里灌水会发生什么。
(4)让幼儿往每个瓶子里灌水,并用小棒搅拌,然后观察瓶内的变化,讨论四个瓶子里的东西是不是都不见了。哪些东西仍在瓶子中,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
(5)讨论水的用途和如何节俭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