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运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使我们的文章更加清晰易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一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神话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宝库中最耀眼的王冠上。如今,古老的神话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盘古开天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4课。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五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这篇文章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思维,有较强的表演欲望;三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本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学习神话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多样朗读法。
3.拓展想象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板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强调“肌、肤、肢”的偏旁跟身体有关;“逐”的音;多音字“血”;理解“一丈”)。
2.检查接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感知书写。
1.生评价,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点明这是中心句。齐读本句。
2.师范写并指导书写“创造”一词,生写并交换检查。
(四)精读课文。
1.交流对“创造”一词的理解。
2.围绕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板书:怎么?
前?
后?
3.学习“盘古创造之前”。
(1)理解什么叫混沌?
(2)教给学生不明白的字词可查工具书。
(3)小结:由此我们知道了创造之前,宇宙是混沌的。
4.学习“盘古怎么创造的宇宙”。
(1)默读并点明答案在2、3、4自然段。
(2)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它写了盘古干什么?
理解“抡”;通过4组反义词理解创造的天地分开的过程;指导朗读。
小结: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和地,这个过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开天辟地(板书)。
(3)生读第3自然段,总结板书:顶天立地。
指导朗读并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朗读指导并理解体会盘古身体的巨大变化,拓展想象他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变成什么。小结:盘古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奉献了出去,化成了这美丽的宇宙。(板书:身化万物)。
(五)总结升华。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回去把这个神话故事将给家人听,可用书上的语言,也可加入自己的语言、动作,自己的理解、想象,那就是你自己的创造。
六、板书设计: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宝库中,神话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宝库最耀眼的王冠上。如今,古老的神话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下面,我就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谈谈我的教学构想。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六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一) 教学目标
针对这样的教材,我该怎么处理呢?细细思量后,我决定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的确立、教学难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这四个方面处理本教材。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新课程总目标和三年级阶段目标——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神话形式;依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二)、重点、难点
确定了本课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自然也就出炉了。本课重点是: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复述课文。
为什么把这些确定为本课重点呢?首先是依据本单元和本课教学目标,其次是因为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采用紧扣中心词句,用“以读为本”的方法来达到突出重点。
难点: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字形式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神话与现实毕竟差异太大。因此,本课将……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在第一课时我将在学生熟悉“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神话故事这个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告知他们什么叫神话及其基本特点。接着,在第二课时,我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深切体会神话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个特点。最后,让他们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展开想象真切体会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以期突破难点。
(三)、课时安排
依据本课教学目标,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决定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辽阔、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分清层次。
第二课时:
1、读懂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身边的万物与老祖宗盘古的化身联系起来。
3、积累并运用本课好词佳句,练习复述课文。
以上这四个方面是我对教材的处理。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教法的选择
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为什么把“以读为本”定位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呢?这是因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三
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盘古开天地》。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生字,会写“黑乎乎、翻身”等12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说教法】。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让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会运用多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游戏作业法”等。“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故事,故事中优美的神话语言需要读,高大的神话形象需要读、深刻的神话内涵需要读。只有通过男女对赛读、指名读、教师示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再根据课文中的四幅插图,给予一定的引导,才能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说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法也一样。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悦放课堂”理念,通过教师适当引导达到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朗读感悟、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充分读,体会,并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分享成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思维,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四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中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本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训练中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看看盘古是如何创造世界的。
二、研读课文。
(一)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文章内容。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吗?
(二)齐读第一段,思考:最初的宇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混沌一片)。
(三)找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感受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哪位同学们知道盘古是怎样把天和地分开的?(可以用课本中的句子来回答)。
回答: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3、请同学找出描写盘古开天劈地的动作的词。
这里“拿”、“劈”两个字把盘古开天劈地时的气魄体现了出来。
这两处动作描写写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板书:开天辟地)。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找一找,这段话中有好几对反义词(学生回答:清——浊,轻——重,上升——下降,天——地)。
让我们男女对读,女生读出来羽毛般轻盈的感觉,男生读出来土地的浑厚。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样做的?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踏着地。
生: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
师: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
师:盘古顶天立地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
盘古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最后,他感觉怎样了?
生:很累。
师:“精疲力竭”说明了什么?
生:盘古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过渡: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六)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一下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
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气息变成风和云,声音变成雷声,双眼变成太阳和月亮,四肢和躯干变成四极和名山,肌肤变成大地,血液变成江河,汗毛变成树木,汗水变成雨露。
(板书:化为万物)。
师:请同学们用朗读诗歌的方式认真读这一段文章。(教师将本段分为了七小节。)。
(老师示范读一小节,每一小节找学生朗读,集体朗读。)。
生1:盘古的手指,变成了高高的山峰。
生2:盘古的耳朵变成了海螺。(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
生3:盘古的头发变成了长长的柳枝。
生4:盘古的牙齿变成了地上的石头。(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
生5:盘古的血管化成了大地上的纹路……。
(六)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三、升华中心。
同学们,我们就把课文变成了一本连环画,把每一段话变成一幅幅画。现在,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能看着上面的插图(混沌一片——开天劈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课后作业:课下搜集我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说板书设计】。
混沌一片(起因)。
顶天立地(经过)。
化为万物。
创造世界(结果)。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四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神话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宝库中最耀眼的王冠上。如今,古老的神话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盘古开天地》。
1.教材内容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4课。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五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这篇文章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思维,有较强的表演欲望;三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本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学习神话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1.情境教学法。
2.多样朗读法。
3.拓展想象法。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板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强调“肌、肤、肢”的偏旁跟身体有关;“逐”的音;多音字“血”;理解“一丈”)。
2.检查接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感知书写。
1.生评价,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点明这是中心句。齐读本句。
2.师范写并指导书写“创造”一词,生写并交换检查。
(四)精读课文。
1.交流对“创造”一词的理解。
2.围绕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板书:怎么?
前?
后?
3.学习“盘古创造之前”。
(1)理解什么叫混沌?
(2)教给学生不明白的字词可查工具书。
(3)小结:由此我们知道了创造之前,宇宙是混沌的。
4.学习“盘古怎么创造的宇宙”。
(1)默读并点明答案在2、3、4自然段。
(2)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它写了盘古干什么?
理解“抡”;通过4组反义词理解创造的天地分开的过程;指导朗读。
小结: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和地,这个过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开天辟地(板书)。
(3)生读第3自然段,总结板书:顶天立地。
指导朗读并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朗读指导并理解体会盘古身体的巨大变化,拓展想象他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变成什么。小结:盘古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奉献了出去,化成了这美丽的宇宙。(板书:身化万物)。
(五)总结升华。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回去把这个神话故事将给家人听,可用书上的语言,也可加入自己的语言、动作,自己的理解、想象,那就是你自己的创造。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五
站在这里,心中感慨万千。作为一名从三峡库区农村学校走出来的青年教师,参加全国赛课是我不曾敢有的梦,但我还是走来了,走上了全国赛课的讲台。是全国小语会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是关心我、帮助我、培养我的老师和领导,陪同我一路走来,圆了我这神话般的梦。面对上帝赐予我的这一切,我无限感恩。
山里的孩子纯洁,山村的教师纯朴。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一些朴实的想法: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神话故事,而且被安排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单元中。借助教材编排这一特点,我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神话这一文学体裁,了解神话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能初步感知神话故事富于想象的特点,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神话的窗口。
其次,根据三年级年段特点,我借助课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有提示全文主要内容的作用,设计了一个词串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词语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读文中捕捉关键词语的意识。
第三,本文第四自然段语言极具特色,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极好范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整体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排比句式的特点,通过想象画面诵读,让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将文中的句子变换方式读,让学生感悟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有效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激活了思维,发展了语言。
最后,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我以为,言为心声,任何一篇文章都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字字句句总关情,因此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就涵盖着人文熏陶。在刚才的课堂教学中,随着朗读的层层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盘古的形象自然就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课堂上,学生对盘古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却是最真。我以为这正是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完美体现。
反思这次参赛的过程,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在磨练中经历成长,在成长中获得智慧。为了追求理想的教学境界,我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衷心希望在“上下求索”的道路上,有你与我同行!谢谢!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六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角度,力争实现两个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抡斧猛劈、顶天蹬地”等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另外,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还鼓励学生通过感悟朗读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根据以上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定位在文章的朗读和理解两个方面。
下面我就从三个注重,介绍我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和一些想法。
1、注重朗读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据此,我对本课的朗读训练进行了重点强化,具体设计了读顺、读懂、读好三个环节。
(1)读顺。上课伊始,让学生初读课文,争取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顺畅。由于学生进入三年级,已经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识字方法,并学会了使用工具书独立识字。因此识字任务可以交给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完成。然后我通过“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这个问题,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把学生读错的生字纠正,集体解决难读的生字并巩固。
(2)读懂。学生在回答我“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这个问题时,找到的句子都是在2-4自然段出现过的,我在这个环节上引导学生明白2-4自然段是一个整体,可以分为一个部分,教给他们理清课文脉络的方法。
(3)读好。在朗读“抡斧猛劈、顶天蹬地”等词句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并且通过评价读,展示读,配上音乐等形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2、注重个体感受。
在语文课堂上,肯定有些学生会表现出茅塞顿开、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等这种类似思维上的碰撞或情感的共鸣。针对这篇文章,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认为必须应该让学生上升到一定的思想认识。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尝试着用思想去触击。于是,我把第四段作为本文的思维重点,通过配乐朗读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语言说出“辽阔的大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我再鼓励激发,让学生把美丽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还设计了对盘古说句话这样一个环节。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得到突破,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情感实现了升华。
3、注重语言积累。
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第四段中,通过朗读和说话等训练形式,使学生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
以上是我对《盘古开天地》一课的粗浅认识和设计意图,考虑的不一定到位,并且虽然这些意图都是我力求要体现的,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难尽人意的地方,而自我感觉在这节课的设计方面,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七
《盘古开天地》是语文人教版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分析教材发现,本单元收录的每篇课文都在让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盘古开天辟地并化作万物最后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是从神话故事的角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所在,体会到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学习神话故事的方法。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为: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体会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知道三年级的学生要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因此,本课的难点我确定为:掌握文中出现的分号,省略号的用法及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能借助学习工具、生活积累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三年级学生活泼开朗,自我意识增强,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因此,通过《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还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叙述出来。
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多样朗读法、拓展想象法”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我分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上课之前播放图片(幻灯出示),《西游记》、《哪咤闹海》、《葫芦娃》,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并板书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准备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见不认识的字直接查字典。
3、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这里我要通过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情感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我将根据学生喜欢的句子(幻灯出示),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些句子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在这一段中出现了分号和省略号,边读边让学生体会两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仿写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出:盘古的()变成了()的()。这样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练习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段学习训练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幻灯片出示与课文相符的图片,再利用板书和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3、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对盘古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1、放学后,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五、说板书(略)。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八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课。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该课文是神话故事题材。主要写了:名叫盘古的巨人开辟天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会认“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讲授法便于教师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谈话法和探究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主要采用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法,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由师生谈话聊神话故事导入《盘古开天地》。这里我选取了三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神话故事:1。嫦娥奔月2。后羿射日3。女娲补天,由这三个神话故事为由,引入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1、基础性读,解决字词。
由于课前已经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课堂上教师直接呈现重点字词,先请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掌握本课重点字词,采用点名读与齐读的方式。在读的时候提醒学生关注“血”这个字,是多音字,并引出另一个读音“xie”。在呈现的词语中引出重点词“混沌”,将其带入课文中的句子中去理解,“混沌”是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从而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原因。
2、建构性读。
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分成“盘古开天地前,盘古开天地时和盘古开天地后”三部分内容,并尝试各用一个词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盘古开天地前:混沌一片;盘古开天地时:抡斧劈;盘古开天地后:创造宇宙。最后将三个词串一起,简要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盘古开天地前宇宙混沌一片,然后盘古抡起大斧劈向黑暗,最后牺牲身体创造了宇宙。(通过这些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习得性阅读。
重点阅读课文描写“盘古开天地时”的两个段落,请学生从老师提供的4个词语中(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天长地久、开天辟地)中挑选两个合适的词送到相应的段落中。第二自然段可以用开天辟地,第三自然段用顶天立地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并引出神话故事的结构很简单,一个段落就可成为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接下来重点品味语句,先品活。请学生仔细阅读描写盘古开天地时的两个自然段,并划出具体描写盘古开天地的语句,和圈出相应的动词,品味这些动词,并请学生模仿盘古开天地的动作,边模仿动作边朗读语句,感受盘古开天地时的动作,并感受课文中描写盘古开天地的“动作活”。
再品神,请学生在刚才呈现的描写盘古开天地时的两个自然段中找出盘古开天地后所出现的“神奇”变化,并读一读,小组内讨论交流下神奇在何处。通过这两句描写变化神奇的句子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重点理解:“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感受天地形成的神奇,并找出该句句子中的四对反义词,了解这种对对子的语句,再联系本册前面学过的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感受品味中国文化的奇妙之处。最后回味整读,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并推荐好书《中国神话故事》,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九
《盘古开天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中心来编排的。《盘古开天地》一课就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个主题来写的。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这个神话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依据学段目标,我为第一课时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读写结合。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传奇魅力,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是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一)设计理念。
《盘古开天地》一课思路清晰、脉络分明,语言生动具有传奇色彩,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中感知“神奇”,抓住重点,在师生对话中领悟故事内容,感情诵读,在师、生、文本对话中迸发情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度的阶段,在小学语文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于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学生来说,体会文章准确的运用词语、恰到好处的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思想他们今后学习的.重点。
(三)教法、学法指导。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教法上就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多元对话中,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的能力。在学法上,指导学生多采用集体力量和智慧来学习新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的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励。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愿望。这一环节,我以配乐配图,声情并茂讲故事导入,用教师的语言魅力把学生带进传统文化的神奇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想读故事的强烈愿望。并引导学生去读。
(二)检查读书情况简单评价。
在检查读的环节中,我采用抽生读,小老师领读、评价读、重点语句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把书读流利,并理解其中一些难懂的词语。
(三)品读,理解。
在学会生字,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去谈对课文的理解。由于上一环节学生读的时间不是很充足,所以在品读理解这一环节,我注重大胆放手的原则,让学生去读:朗朗的读、美美的读、诵读……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去说,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读书后的体会、感受,让学生从容的进行字词句篇的品味、赏析,放手让学生参与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主要靠提问来体现。在这个品读理解过程中,我提问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画红线的句子在用词方面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哪几段写天和地分开的情景?说说盘古的身体发生的变化等。
导入时,我给学生讲了这个神话故事后就直奔主题,让学生自己读,然后说说对盘古的印象。并结合课文里的句子讲一讲,从而便于指导朗读。在说盘古的印象时,学生边说我边指导,并分别读了相关的段落,重点练习了朗读,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盘古的伟大、善良。
课堂结束时设计的“我想……就能……”的引申说话练习,在说江河时,我担心有的学生会说:“我想到江河里喝水,就能喝到盘古的血液”或者“我想到江河里洗澡,这样就能到盘古的血液里玩”等不恰当的说法,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联想目前盘古的血液变成的江河受到污染的情况,引导学生改成“我想把江河里的垃圾捡一捡,这样盘古就能拥有健康的血液”
在课堂上我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说,并能积极的参与说出自己感受和认识,针对学生的回答,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讲的是一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主人公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立地,最后把全身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宇宙的神奇故事。作者想象极其丰富,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是一篇孩子们喜欢阅读的课文。整个故事围绕“创造”这个中心来写,所以我说课的主标题是《创造改变了世界》。
新课标倡导“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鉴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的实际,我将本篇课文教学的思路定位在“以学定教,形成琅琅书声的课堂”,以读为主,相机与思考、体会、议论和讲授结合,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课文意思,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文学魅力。
三年级孩子好奇心强、形象思维相对活跃,有一定的联系实际和模仿能力。于是我为本课时设计了如下两点教学目标。
一是,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体会词句意思,读出语感。
二是,以“创造”为线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其目标是本课时教学重点,目标二是本课时教学难点。
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明晰学生学习的重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教学层次结构:
一是,认真朗读课文,吟盘古开天劈地;
二是,细细阅读课文,品盘古创造宇宙;
三是,感悟诵读课文,咏盘古献身精神。
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播放课件:《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哪吒传奇》中的哪吒、《葫芦兄弟》里的葫芦娃。问,认识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吗?从而引出《盘古开天地》中的盘古。板书课题。读课题。携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以读为本,从读中学习,从读中感悟,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我先有感情地范读,用老师的读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有一种想自己去读的愿望,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与需求,再默读课文并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创设情景,渲染神话意境。
我问学生: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开天地的神奇?估计学生肯定会说:想,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开始配乐、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极富神话特色,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盘古要创造美丽的宇宙该付出多大的努力呀!
2.从“开天辟地”感受“创造”的艰辛。
接着我和学生用问答式读第2自然段,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做动作重点理解“抡”“劈”,有了前面情景创设作为铺垫,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盘古“抡斧猛劈”分开了天和地,;后面学生又通过自读自悟,理解几组反义词(清浊轻重上升下降),通过老师的指导,在朗读时对文字有了轻重快慢的处理,了解天地分开的缓慢过程。感受盘古创造宇宙的艰辛。
3.从“顶天立地”感受“创造”的执着。
(感受盘古创造的执着就得)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唤醒学生真切的感触,带学生进入情境,步步深入:指明个读第3自然段,同时让学生用肢体语言体验盘古头顶着天,脚蹬着地,(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从每天天升高一丈、地下降一丈、盘古就这样坚持着,(一天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脚踏着地;一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不知过了多少年,直到天地稳定下来盘古也累得到下去了。从这些语句来理解创造需要执着,需要坚持。感悟盘古为创造天地,倾其所能,执着付出的壮举!
4.“化作万物”感受“创造”的无私。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变成了()。
()变成了()。
接着将文中的句子变换方式(把“变成了”变成了“我知道”的句式i)再说再读,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我知道它是盘古呼出的气息。
()我知道()。
()我知道()。
让学生感悟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然后再出示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在复述课文内容,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有效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激活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反复多样地朗读后,学生感受到,盘古为创造美丽的宇宙无私奉献他的全部。(板书:化作万物)。
随着朗读的多样化,层层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盘古的形象已经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老师问: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呢?这时学生对盘古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绝对是最真。接着我结合板书复述: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为创造美丽的宇宙承受艰辛,执着付出,无私奉献,都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盘古最真挚的感情朗读全文。
当学生满怀深情的读完全文后,出示课后作业。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这样的是故事吗?回去把这个神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还可以阅读我们在第一课时所提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甚至更多。
附:板书设计:
化作万物。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一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该课文是神话故事题材。主要写了:名叫盘古的巨人开辟天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会认“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讲授法便于教师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谈话法和探究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主要采用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法,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由师生谈话聊神话故事导入《盘古开天地》。这里我选取了三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神话故事:1。嫦娥奔月2。后羿射日3。女娲补天,由这三个神话故事为由,引入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1、基础性读,解决字词。
由于课前已经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课堂上教师直接呈现重点字词,先请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掌握本课重点字词,采用点名读与齐读的方式。在读的时候提醒学生关注“血”这个字,是多音字,并引出另一个读音“xie”。在呈现的词语中引出重点词“混沌”,将其带入课文中的句子中去理解,“混沌”是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从而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原因。
2、建构性读。
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分成“盘古开天地前,盘古开天地时和盘古开天地后”三部分内容,并尝试各用一个词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盘古开天地前:混沌一片;盘古开天地时:抡斧劈;盘古开天地后:创造宇宙。最后将三个词串一起,简要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盘古开天地前宇宙混沌一片,然后盘古抡起大斧劈向黑暗,最后牺牲身体创造了宇宙。(通过这些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习得性阅读。
重点阅读课文描写“盘古开天地时”的两个段落,请学生从老师提供的4个词语中(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天长地久、开天辟地)中挑选两个合适的词送到相应的段落中。第二自然段可以用开天辟地,第三自然段用顶天立地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并引出神话故事的结构很简单,一个段落就可成为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接下来重点品味语句,先品活。请学生仔细阅读描写盘古开天地时的两个自然段,并划出具体描写盘古开天地的语句,和圈出相应的动词,品味这些动词,并请学生模仿盘古开天地的动作,边模仿动作边朗读语句,感受盘古开天地时的动作,并感受课文中描写盘古开天地的“动作活”。
再品神,请学生在刚才呈现的描写盘古开天地时的两个自然段中找出盘古开天地后所出现的“神奇”变化,并读一读,小组内讨论交流下神奇在何处。通过这两句描写变化神奇的句子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重点理解:“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感受天地形成的神奇,并找出该句句子中的四对反义词,了解这种对对子的语句,再联系本册前面学过的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感受品味中国文化的奇妙之处。最后回味整读,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并推荐好书《中国神话故事》,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二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神话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宝库中最耀眼的王冠上。如今,古老的神话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盘古开天地》。
1.《盘古开天地》是语文版一年级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运用表示颜色的词。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1. 情境教学法
2. 多样朗读法
3. 拓展想象法
根据以上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定位在文章的朗读和理解两个方面。
下面我就从三个注重,介绍我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和一些想法。
1、注重朗读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据此,我对本课的朗读训练进行了重点强化,具体设计了读顺、读懂、读好三个环节。
(1)读顺。上课伊始,让学生初读课文,争取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顺畅。学生可以先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因此识字任务可以交给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完成。然后根据学生质疑的问题“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这个问题,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把学生读错的生字纠正,集体解决难读的生字并巩固。
(2)读懂。学生在回答 “盘古为什么开天地”这个问题时,找到的句子都是在第一自然段出现过的,抓住”黑洞洞”。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黑洞洞的,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结合感受读这一段。
(3)读好。重点放在二至四段中,学生质疑“盘古开天地后是什么想的”自读课文小组比赛找一找,指名读并且通过评价读,展示读,创设情境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2、注重个体感受。
在语文课堂上,肯定有些学生会表现出茅塞顿开、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等这种类似思维上的碰撞或情感的共鸣。针对这篇文章,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认为必须应该让学生上升到一定的思想认识。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尝试着用思想去触击。于是,我把最后一段作为本文的思维重点,通过联系上文,引导学生体会 “丰富又美丽”的意思。我再鼓励激发,让学生把美丽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还设计了对盘古说句话这样一个环节。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得到突破,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情感实现了升华。
3、注重语言积累。
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一段中出现的表示颜色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同时找一找文中你喜欢那句话,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 以上是我对《盘古开天地》一课的粗浅认识和设计意图,考虑的不一定到位,并且虽然这些意图都是我力求要体现的,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难尽人意的地方,而自我感觉在这节课的设计方面,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
(一)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板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强调“肌、肤、肢”的偏旁跟身体有关;“逐”的音;多音字“血”;理解“一丈”)
2.检查接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感知书写
1. 生评价,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人类的老祖
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点明这是中心句。齐读本句。
2.师范写并指导书写“创造”一词,生写并交换检查。
(四)精读课文
1.交流对“创造”一词的理解。
2.围绕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板书:怎么?
前?
后?
3.学习“盘古创造之前”。
(1)理解什么叫混沌?
(2)教给学生不明白的字词可查工具书。
(3)小结:由此我们知道了创造之前,宇宙是混沌的。
4.学习“盘古怎么创造的宇宙”。
(1)默读并点明答案在2、3、4自然段。
(2)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它写了盘古干什么?
理解“抡”;通过4组反义词理解创造的天地分开的过程;指导朗读。
小结: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和地,这个过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开天辟地(板书)
(3)生读第3自然段,总结板书:顶天立地
指导朗读并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朗读指导并理解体会盘古身体的巨大变化,拓展想象他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变成什么。
小结:盘古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奉献了出去,化成了这美丽的宇宙。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三
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盘古开天地》。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1)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生字,会写“黑乎乎、翻身”等12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让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会运用多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游戏作业法”等。“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故事,故事中优美的神话语言需要读,高大的神话形象需要读、深刻的神话内涵需要读。只有通过男女对赛读、指名读、教师示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再根据课文中的四幅插图,给予一定的引导,才能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法也一样。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悦放课堂”理念,通过教师适当引导达到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朗读感悟、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充分读,体会,并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分享成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形象思维,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四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中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本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训练中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看看盘古是如何创造世界的。
二、研读课文。
(一)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文章内容。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吗?
(二)齐读第一段,思考:最初的宇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混沌一片)。
(三)找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感受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哪位同学们知道盘古是怎样把天和地分开的?(可以用课本中的句子来回答)。
回答: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3、请同学找出描写盘古开天劈地的动作的词。
这里“拿”、“劈”两个字把盘古开天劈地时的气魄体现了出来。
这两处动作描写写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板书:开天辟地)。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找一找,这段话中有好几对反义词(学生回答:清——浊,轻——重,上升——下降,天——地)。
让我们男女对读,女生读出来羽毛般轻盈的感觉,男生读出来土地的浑厚。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样做的?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踏着地。
生: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
师: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
师:盘古顶天立地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
盘古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最后,他感觉怎样了?
生:很累。
师:“精疲力竭”说明了什么?
生:盘古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过渡: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六)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一下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
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气息变成风和云,声音变成雷声,双眼变成太阳和月亮,四肢和躯干变成四极和名山,肌肤变成大地,血液变成江河,汗毛变成树木,汗水变成雨露。
(板书:化为万物)。
师:请同学们用朗读诗歌的方式认真读这一段文章。(教师将本段分为了七小节。)。
(老师示范读一小节,每一小节找学生朗读,集体朗读。)。
生1:盘古的手指,变成了高高的山峰。
生2:盘古的耳朵变成了海螺。(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
生3:盘古的头发变成了长长的柳枝。
生4:盘古的牙齿变成了地上的石头。(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
生5:盘古的血管化成了大地上的纹路……。
(六)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三、升华中心。
同学们,我们就把课文变成了一本连环画,把每一段话变成一幅幅画。现在,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能看着上面的插图(混沌一片——开天劈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课后作业:课下搜集我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混沌一片(起因)。
顶天立地(经过)。
化为万物。
创造世界(结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站在这里,心中感慨万千。作为一名从三峡库区农村学校走出来的青年教师,参加全国赛课是我不曾敢有的梦,但我还是走来了,走上了全国赛课的讲台。是全国小语会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是关心我、帮助我、培养我的老师和领导,陪同我一路走来,圆了我这神话般的梦。面对上帝赐予我的这一切,我无限感恩。。
山里的孩子纯洁,山村的教师纯朴。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一些朴实的想法: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神话故事,而且被安排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单元中。借助教材编排这一特点,我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神话这一文学体裁,了解神话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能初步感知神话故事富于想象的特点,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神话的窗口。
其次,根据三年级年段特点,我借助课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有提示全文主要内容的作用,设计了一个词串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词语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读文中捕捉关键词语的意识。
第三,本文第四自然段语言极具特色,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极好范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整体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排比句式的特点,通过想象画面诵读,让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将文中的句子变换方式读,让学生感悟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有效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激活了思维,发展了语言。
最后,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我以为,言为心声,任何一篇文章都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字字句句总关情,因此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就涵盖着人文熏陶。在刚才的课堂教学中,随着朗读的层层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盘古的形象自然就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课堂上,学生对盘古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却是最真。我以为这正是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完美体现。
反思这次参赛的过程,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在磨练中经历成长,在成长中获得智慧。为了追求理想的教学境界,我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衷心希望在“上下求索”的道路上,有你与我同行!谢谢!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这一文体,体会神话英雄人物的魅力。
2、读悟全文。用推进式朗读法,对课文重点语句进行深入朗读,体验情感,理解语意。尝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3、逐步掌握利用中心句、关键词理解课文。
4、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拓展和想象,续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并创作歌颂盘古的诗歌。
电教准备:
1、课文配动画朗读cai课件。
2、演示文稿(生词复习检查、重点句、课文插图、第四段、续写诗歌)。
教学重点:以读代悟、以悟促读,发挥文本的最大功用。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情感,深化对盘古的认识,写出对盘古赞扬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个故事。
出示cai课文配动画朗读。
2、除了这篇激动人心的神话,平时通过课外阅读,你了解了哪些神话?
(学生分别谈,老师相机指导字音等问题)。
3、出示课题。
读前指导,盘古开天辟地是多么壮烈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让我们通过读课题读出这种轰轰烈烈。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就是要像刚才这样用心去读出词语的含义,大家还想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看看大家昨天预习的成果。
出示词语投影:混沌 滋润 血液。
分别指名读,达到音准、意会。
2、大家有信心读好吗?一起来。
看投影齐读。
3、谁通过读发现了藏在这3个词里的规律?
生答三点水时,师追问:表示和什么有关?
4、概括: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
三、整体感知,抓住关键。
1、想知识课文写了什么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将全文浓缩成一句话的精华,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2、大家仔细听。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创造。
我们一起来写。创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造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3、创造离不开工具的行动。拿起我们手中的工具——语文书,行动起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新天地。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和二自然段前两句。
2、请你用一个词描述一下,你对想像到的画面的感受?
追问:你能将这种感受代入课文中读出来吗?
3、“十万八千年”这段时间长不长?谁将这句再读一遍,读出漫长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4、谁愿意接着读?
依照他的语气,老师想把抡起大斧头改成拿起大斧头,可以吗?
5、师读此句,生上台做动作。
让我们像盘古一样,拿出所有力量,读好这一句。
6、谁愿意再接着读,创造属于你的成就。
“巨响”是怎样的声东击西音?再试一次,好吗?
“渐渐”指导读出缓慢感。
很好,请看大屏幕,自由读,看看天和地有哪些区别?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生说区别。
师板书:轻 清 上升。
重 浊 下降。
大家能读出这些词的不同意思吗?
指导:轻比羽毛还轻 清澈如泉水。
指导:重比泰山还重 浑浊如浓墨。
师相机总结:这就是天,这就是地。板书:天 地。
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反义词)拿起笔,给课文中反义词做记号,找对子。让我们的思考在课本上留下痕迹。
8、天地开辟成这样容易吗?从这句话的哪些词中看出来的?“缓缓”“慢慢”,再试一次,读出盘古的艰难。
这句话既要读出天地截然不同的特征,又要读出盘古的艰难,大家有把握读好吗?好,女生读写天的部分,男生读写地的部分。
五、拓展想象第三自然段。
1、天地分开可真不容易啊!盘古很担心,他担心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别问题读第3自然段,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他担心什么?于是,他怎么做?这位同学,请使劲顶住,你头顶的是整个天空啊!请再用力蹬着,你脚下瞪着的是整片大地啊!读得真好,你的读让我们看到了盘古正在顶天立地。
盘古这样的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呢?100年?1万年?十万年?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不知过了多少年。)。
不知过了多少年,无法计算的时间啊!谁有勇气挺起脊梁,站起来,和刚才这位同学一样,和盘古一样顶天立地。
4、听好老师的时间提示,你们代表盘古回答我。
5、由于盘古的努力,盘古的坚持。天,每天……?(上升一丈)地,每天……?
6、此时,当盘古就屹立在我们面前,他有多高?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读出这神奇的画面。
7、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六、品读、续写第四自然段。
1、盘古倒下后,天地间又有哪些变化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读第4自然段。
2、这段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在写?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巨大的变化。
3、谁有信心读出这些巨大的变化?那么我们来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读下去。
相机指导要点(风:长。云:轻柔。隆隆:响亮。大阳:明亮。四方:注意停顿。
辽阔:宽广无比。奔流不息:巨浪翻滚,滔滔向前。茂盛:生机。雨露:轻柔)。
4、哪些同学有信心读好所有的变化?
出示第四自然段投影。站起来看屏幕读。
5、大家能把盘古的功绩牢牢记在心底吗?我们来考考自己。
出示第四自然段只有每句上半句的课件。
左边的同学读上半句,右边的同学来接下半句。
6、这些仅仅是巨大的变化的一部份,他的牙齿、眉毛、手指、头发等等又会变化成什么?请大家展开自己的想像和创造。
请用你的理由说服我。
8、是的,因为他身分的一切化作宇宙万物,化作我们身边的一切,时间,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尽。所以省略号在这里提醒我们还有很多功劳不可忘记。
七、个性化体验读最后一自然段。
1、学到这里,我想采访一下大家,盘古以什么打动了你,让你们读得如此深情。
2、让我们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情感,真切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将这句话,这份情,这种感动献给盘古。
八、深化认识,写赞扬盘古的诗。
1、我想问大家一句,盘古死了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他没死?是的,他已化作万物,化作一切,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细心,地从万物中寻找盘古的痕迹。
课件出示:抬头看天,
白云朵朵,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气息。
放眼大地,
一片生机,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 )。
2、老师带来一首没写完的诗,谁能为我们朗读第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小节。齐读,并口头填空(肌肤)。
让我们再从万物中仔细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这是盘古留下的什么?请拿起笔接着写下去。
相机评价:优美,神奇等。
九、升华总结。
2、远古的人民创造了神话,盘古大无私无量的精神又打动了我们,我们用自己创造的诗仰慕英雄,继续谱写神话之歌。
3、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只要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和笔,积极行动,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学习新天地,是吗?下课。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六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盘古开天地》。
一、文本解读。
1、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分三个部分描述了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2、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精神,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和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较少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3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品评词句,赏析关键词句;积累优美词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体会盘古的创造精神和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此课的重难点是:体会盘古开天地的艰难,了解盘古的创造精神、献身精神,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二、教学策略。
1、以读为本,层层推进。
读可以集中注意力,可以使人人主动参与;读既是实践又是感悟,既是内化又是外露,既是欣赏又是品味,是最简约,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我力求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个性。
2、字理识字,感悟内涵。
避免枯燥的说教,不用生硬的解释,顺学巧导。
3、激发想象,填补空白。
4、质疑问难,自主合作。
鼓励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而自主合作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形式。
5、媒体辅助,激趣解难。
借助音响、动画、创设情境,为读铺垫,配乐朗读,化解难点。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走进文本。
在cai课件的辅助下,老师配乐描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中,在仿真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走进文本奠定了基础,为朗读作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整体感知。
一读:自由读通顺。
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对“血液、滋润、创造”等词随文、随机进行正音,识记。
有些字词,运用字理识字效果好。如:“滋润”(指着大屏幕),请看“滋润”二字的点,这是什么?学生会说是小水点。
学生一定会读得很舒服,还会眯着眼睛,陶醉在“滋润”里。
又如“创造”dd“创”为什么是立刀旁,“造”为什么是走之底?
学生通过讨论后能明白:创造需要刀斧来披荆斩棘!创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途。
二读:默读知大意。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三读:研读质疑难。
学生在阅读中有两类困惑,一类是对神话体裁所表达的内容超越现实而产生的,对于这一类的疑问,老师借助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浅显地进行解答,帮助孩子了解神话的特点,区分想象与现实、虚构与科学。另一类则是对文本具体内容难以理解而产生的,这将作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成为教师以学定教的依据。
(三)、用心品读,细致感悟,对话交流。
研读第二三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我着重围绕“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世界的?”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品读、感悟,对话交流。
(四)、自主合作,读想说写,升华情感。
第四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式描述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是文章中的重点。
读:
第一次读,读出美的节奏。
第二次读,读出美的意境。
第三次读,读出美的精神。
想:
想象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还变什么了?
写: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内容与要求:
他的_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___。
每位同学自己先写一写,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改一改,最后试着把大家写的连成一段话。
说:
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五)、学习复述,回归文本,拓展延伸。
学生初学复述,我就内容、顺序,方法作了一些提示。
1、以板书为线索,提示顺序进行复述,以化解难度:
附:板书。
抡斧猛劈。
化作万物。
2、播放动画,给画面配音进行复述,以激发兴趣。
课后,我还布置了自主性的作业,使学习得到了延伸:
1、寻找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尽情地阅读。
2、把神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收集神话人物的画片,互相交流。
4、和家长一起租借一部神话电影或电视剧看一看。
四、课堂预测。
课堂教学是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我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测,以作灵活掌控。
如质疑难时学生可能会问到:“盘古在天地还没有分开时怎么能够猛劈过去呢?”“天地都粘在一起,怎么坐呢”“他怎么会有斧头呢?”我告诉学生:古代人民知道和科学知识不多,于是就有了各种奇特的想象。他们想象盘古是远古的神仙,早于天地而生,无所不能。
五、总结。
这篇课文的设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读为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渗透学法,有效地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协调统一,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附课文: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七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六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针对这样的教材,我该怎么处理呢?细细思量后,我决定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的确立、教学难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这四个方面处理本教材。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新课程总目标和三年级阶段目标——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神话形式;依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确定了本课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自然也就出炉了。本课重点是: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复述课文。
为什么把这些确定为本课重点呢?首先是依据本单元和本课教学目标,其次是因为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采用紧扣中心词句,用“以读为本”的方法来达到突出重点。
难点: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字形式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神话与现实毕竟差异太大。因此,本课将……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在第一课时我将在学生熟悉“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神话故事这个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告知他们什么叫神话及其基本特点。接着,在第二课时,我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深切体会神话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个特点。最后,让他们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展开想象真切体会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以期突破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目标,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决定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辽阔、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分清层次。
第二课时:
1、读懂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身边的万物与老祖宗盘古的化身联系起来。
3、积累并运用本课好词佳句,练习复述课文。
以上这四个方面是我对教材的处理。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为什么把“以读为本”定位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呢?这是因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故事,故事中优美的神话语言需要读、高大的神话形象需要读、深刻的神话内涵需要读。只有通过层次读、体验读、引读、导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再创设一定的音响和画面情景,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才能达到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所以,真正的好老师不只是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学法的选择一样重视。
教无定法,学无成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法也一样。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主导下以“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有了正确的教材解读及处理,有了科学的教法和学法,再加上新颖而合理的课堂设计,一堂真正的语文课离成功已经近在咫尺了。接下来,我就详细说说本课精读环节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分为“解读课题、提炼中心;读中感悟、走进文本;尝试复述、回归神话;激情说话、拓展升华;分层作业、放飞个性”五个大块。首先,解读课题、提炼中心。
1、上课伊始,开门见山,解读课题。让学生用朗读分别强调“盘古、开、天地”这三个词。这样,三种朗读出现了:“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朗朗书声中,学生自然而然领会了谁干什么这个句式,体会到了汉语音节的音乐美,感受到了祖国语言轻重缓急的神奇。《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其实,这种情感的培养是无处不在的,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我这个解读课题的设计就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吧。
2、接下来,抓住题目中的'“开”字,提炼出全文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再提炼出中心词“创造”,并板书。在这个提炼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对日益忙碌的现代人也十分受用。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这种方法,学生将受益终生。
提炼中心后,就应该围绕中心“读中感悟、走进文本”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先走进“开天劈地”的神奇。
1、领略“开天辟地”的神奇:
(1)情景渲染、走近神奇。
首先出示课件,在爆裂等音响声的渲染中,学生闭眼听老师激情解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一声巨响,学生如临其境。用多种手段辅助学生学习,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文本,为朗读好这一段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2)层次朗读、感悟神奇。
接下来,在连续的情感中,出示文字课件,层次朗读。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的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在这个部分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感悟神奇;个性阅读、体会神奇;体验阅读、内化神奇”,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到情感再读到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浑然一体。读后我会顺势引导:“同学们,领略盘古开天劈地的神奇,让我们再一起去感受盘古顶天蹬地的顽强吧!”并板书“顶天蹬地”。
2、感受“顶天蹬地”的顽强。
(1)角色体验、感受顽强。
(2)激情导读、颂扬顽强。
顺时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又一次朗读中,学生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也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3、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朗读结束后,我会抑制不住激情地引:“同学们,顽强的盘古最终还是倒了下去,他怎么样了?”顺势就板书:化作万物,进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这个环节的学习。
(1)自由朗读、发现无私。
在这个环节,首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朗读、发现“无私”,然后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我除了适时指导语言积累外,还会通过我的评价与提醒,培养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倾听、真诚评价的好习惯。
(2)深情引读、感悟无私。
(3)小组合作、赞美无私。
深情引读后,我就开始抓住“省略号”这个教材资源,开始小组合作,赞美无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在这里,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展开想象,先个别写话,再小组内合作交流修改,连句成段。这样设计,要求明确,步步落实,一一到位。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想象力。通过创作,神话在学生那里,已经是零的距离。
到这里,本课时第二个环节“读中感悟、走进文本”已经全部结束,这时,学生的激情还在流淌,顺承这份情感,马上进入“尝试复述、回归神话”。
首先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接着在画面的带领下示范复述。然后让学生看着画面和板书,尝试自己复述。画面、板书、我的示范复述,就象一条铺好的路,能让学生沿着它去摘下“复述课文”这朵美丽的成功之花。
在学生复述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次回归中心词“创造”,这样和前面的开题前后呼应,使整堂课浑然一体。此时,学生的感情已经到位,盘古的形象已经丰满,顺势让他们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已经是水到渠成,是给他们一个倾泻情感的渠道。相信此时,对盘古的敬佩感激,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赞美自豪,都会从他们口中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
到这里,本堂课已接近尾声,接着回归课题,呼唤升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顶天立地的形象——开天辟地的盘古!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美丽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师生共同的呼唤,将为本课情感做一个总体回归与升华。
最后,遵循“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个教育指导思想,布置层次作业,放飞个性。
必做作业:
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为开故事会做好准备。
选做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抄一抄,记一记。
3、演一演这个故事。
至此,《盘古开天地》精读环节已全部结束,预期目标也基本达到。接下来,我就本课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训练作一小结。
本课训练本着“还课堂给学生、显语文之本色”的指导思想,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设计了不同的训练。充分到位的朗读是本课最基本的训练,它贯穿整个课堂,提升了整堂课的灵气。小组合作写话、“我想说……”和课堂中无处不在的认真倾听的训练是本课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的层次作业更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根本体现。特别是必做作业“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为开故事会做好准备”的设计,它可以引领学生从《盘古开天地》走向古老的神话,进而从古老的神话走向“灿烂的中华文化”……正如崔峦所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真真切切爱语文”。本课训练设计,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探索后留下的痕迹吧!
最后,谈一谈本课板书设计,以期为本次说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靳家彦曾说过: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是凝炼的文章中心,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这个板书设计紧紧围绕中心词“创造”而展开,把握了文章的梗概,突出了文章中心,也突出了题目中的中心词“开”,精炼简洁,一目了然。
创造。
开天辟地——顶天蹬地——化作万物。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八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该课文是神话故事题材。主要写了:名叫盘古的巨人开辟天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会认“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讲授法便于教师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谈话法和探究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主要采用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法,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由师生谈话聊神话故事导入《盘古开天地》。这里我选取了三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神话故事:1、嫦娥奔月2、后羿射日3、女娲补天,由这三个神话故事为由,引入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1、基础性读,解决字词。
由于课前已经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课堂上教师直接呈现重点字词,先请学生带着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掌握本课重点字词,采用点名读与齐读的'方式。在读的时候提醒学生关注“血”这个字,是多音字,并引出另一个读音“xie”。在呈现的词语中引出重点词“混沌”,将其带入课文中的句子中去理解,“混沌”是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从而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原因。
2、建构性读。
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分成“盘古开天地前,盘古开天地时和盘古开天地后”三部分内容,并尝试各用一个词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盘古开天地前:混沌一片;盘古开天地时:抡斧劈;盘古开天地后:创造宇宙。最后将三个词串一起,简要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盘古开天地前宇宙混沌一片,然后盘古抡起大斧劈向黑暗,最后牺牲身体创造了宇宙。(通过这些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习得性阅读。
重点阅读课文描写“盘古开天地时”的两个段落,请学生从老师提供的4个词语中(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天长地久、开天辟地)中挑选两个合适的词送到相应的段落中。第二自然段可以用开天辟地,第三自然段用顶天立地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并引出神话故事的结构很简单,一个段落就可成为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接下来重点品味语句,先品活。请学生仔细阅读描写盘古开天地时的两个自然段,并划出具体描写盘古开天地的语句,和圈出相应的动词,品味这些动词,并请学生模仿盘古开天地的动作,边模仿动作边朗读语句,感受盘古开天地时的动作,并感受课文中描写盘古开天地的“动作活”。
再品神,请学生在刚才呈现的描写盘古开天地时的两个自然段中找出盘古开天地后所出现的“神奇”变化,并读一读,小组内讨论交流下神奇在何处。通过这两句描写变化神奇的句子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重点理解:“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感受天地形成的神奇,并找出该句句子中的四对反义词,了解这种对对子的语句,再联系本册前面学过的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感受品味中国文化的奇妙之处。最后回味整读,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并推荐好书《中国神话故事》,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十九
文本解读: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这是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教学的重点:
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文所处的地位:
第五单元的课文主题就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篇神话故事正好是作为中华灿烂文明之民间文学的代表篇目入选,可见,其地位是十分重要。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那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正好把它当做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文学的范本进行教学。让学生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由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的书,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切实获得阅读教学的高效率。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我以朗读训练为主线、以读悟为手段、以感知文本为抓手、留给学生充分阅读感知的时间,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勇猛和艰难,受到盘古为了人类勇于献身的精神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民族进取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喜欢我中华泱泱大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
第二课时:朗读回味,复述故事,积累词句;
教学流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刚才同学们朗读的千字文中,就蕴藏着好几个神话故事呢: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中华传统文化相一个巨大的宝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宝库,去学习《盘古开天地》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个)。
4、自读课文,课文讲了什么?
三、朗读感知语言,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逐段朗读感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1、朗读感知第一段:
齐读。想象“混沌一片”的景象。出示130亿年前的宇宙图片,帮助理解。再读。
2、朗读感知第二段:
齐读,说出段意(板书:开天辟地)。找出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朗读。学生模拟“开天辟地”的声音。齐读最后两句话,找出反义词,读一读。齐读全段文字。
3、朗读感知第三段:
齐读,说出段意(板书:顶天蹬地)。朗读盘古“顶天蹬地”的句子。学生体验“顶天蹬地”,体味盘古的艰辛。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看图。学生对盘古诉说心里话。指导感情朗读。
4、朗读感知第四段:
5、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感情朗读。提出中心段。再齐读。
四、学生配乐美读课文:
五、拓展阅读:
1、教师讲述盘古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2、课件出示:推荐神话故事读物;
六、总结谈话:
下节课,我们回味读文,复述故事,积累词句。
板书设计:
顶天蹬地。
变成万物。
(想象神奇)。
教学方法:
一、朗读感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
二、想象表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情感倾向和审美。
三、表演体验,使学生情感审美真正内化。
四、图文结合,使具体形象和语言文字相得益彰学法:
1、以读为主,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
2、自主学习,体验内化。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二十
首先,用流行的说法点击这节课的关键词,就是——创造。
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中,当学生找出全文中心句时,找中心句的关键词正是“创造”,然后由“创造”剖形解意引出创造需要工具和行动,利用手中的语文书开始行动,进入学习环节。在写诗的环节中也多次提到这个词“创造”,这是正式的创造过程。在结尾总结主题时说:人们以想象创造神话,我们用自己创造的诗歌缅怀英雄。只要善于利用手中的工具,一定可以创造更多的学习新天地。用继续创造激励学生的热情。争取用整节课奠定创造的动机与氛围,为后来的写作铺平道路。
一般这篇课文第四自然段的省略号处理,只要弄懂这代表有很多变化没写完就行了。我是反其道而行之。要学生就“巨大的变化”大胆的展开想象,盘古的牙齿、眉毛、头发、手指等等还会变成什么?学生兴致勃勃说了很多,我趁机追问:用你们这些精彩的想象代替省略号好不好?马上有学生上当了:好。但是反驳的学生更为激烈:根本不行。然后讲了很多原因,从各个方面反驳了这种代替的不合理。看起来这样上课很罗嗦,然而无形之中多了两个创造:老师用迂回的方式创造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一个发展的平台。
其次,第二个关键词,是——读悟相融。
这次没有刻意的追求读的花样,也没有要求学生要悟出精彩,只想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所有的读是为领悟课文而服务,所有的悟是为了更好地朗读。所以每个学习环节的开始都是有目的带着问题去读,谈论研读,激发情感,最后将各自的领悟带入课文去读。特别想达成读得透彻,读得深入,读得激情洋溢的效果,毕竟盘古身上所体现的民族价值观和奉献精神是非常动人的。而且不强求学生读成一样,个人的视点及取向是不同的,一百个人心中可能有一百种盘古的形象,一百个人对盘古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当初设计这节课时,我是希望没有齐读的,然而,用学校要求的那么多人上课是难以百花齐放的,只好事与愿违的选择更利于检查学习效果的齐读。所以读结尾那段时,我对学生要求的是:盘古以什么打动了你?请你将自己的情感带入课文最后一段,将这份情通过这句话献给盘古。争取实现个体的不同情感体验。
然后,第三个关键词,是——激情。
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是因为它打动了我。然而找材料时麻烦不断,果真是个大冷门,相关资料少得可怜。其实从三人共同改写而成的署名来看,文章的字字句句都是经得起推敲的,把一则古文改写得如此通俗易懂,又富有文采,并不容易。上课前十天,我每天读三遍,每次都有无法平息的感动。我试教的前几次,每次都是学生激情澎湃到不能收场。但是,执教的是公开课,理智是必不可少的,渐渐,在试教中由大家监督,我不断修改,才有了用理智节制激情,让学生从容地感动,用感动来延续创造。不至于学生只是热情泛滥一场,而课后无所感知。
尤其是公开课进行诗歌创作是件冒险的事情,诗是一种情感浓烈的文字,如果学生的情感没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写诗无异与缘木求鱼。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竭力让学生的激情处于调动期,情绪饱满。直到写诗前故意问学生:盘古死了吗?激发他们追慕英雄,寻找英雄存在的根据。这时出示范本诗句,学生创作的几大瓶颈就顺畅通过了。从试教效果能看,每个班的学生都有杰出的创作,关键是做好情感的突破点。
最后,第四个关键词,是——创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比如说“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课文中没交代有多长时间,一般学生也并不能从这里体会他的辛苦和坚持。为了体会盘古的力量,我在这个环节是引导那个读书的学生,“此刻,你头顶的是整个天空啊!脚下分开的是整片大地啊!”学生立刻领会了,再读时明显强调了力量。盘古顶天立地的漫长又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体验。反问学生:盘古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100年?10000年?100万年?学生这么一问,反应过来了——不知过了多少年。用后文中的证据反驳了我的假设,自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和艰难。再进行读句,果然是效果出色。
另外一个设计当时也存在争议,因为我要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盘古的高度。我当时是这样设计的:在盘古的顶天立地之下,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100天过去?天升高多少丈?地下沉多少丈?10000天过去?天升高多少丈?地下沉多少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升高多少丈?地下沉多少丈?学生回答的是:100丈。10000丈。不知有多少丈。很多人都被这时的高度推进弄得莫名其妙。马上,我问学生:当盘古就在眼前,仰望盘古,看得清全貌吗?学生达到:太高了,看不到。再追问他受得了这漫长的辛苦吗?前面的种种铺垫在这一刻迎刃而解。用高度推进让学生明白这是太过于艰巨的任务,身为神的盘古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所以他积劳成疾的倒下了。
通过这次备课,我充分体会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这节课的轻松表象背后,包含了整个年级的多少思考、探索、劳动与付出。很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和未展现的方面都有我们整个集体的智慧与劳动,这是一节锤炼出来的课。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二十一
18、《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专题,它是叙事性文章,是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前几单元分别是反映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名人故事、秋的特点、对植物有趣的观察和发现。
后几单元分别是壮丽的祖国山河、怎样看待问题,想问题,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爱的奉献。它体现对学生进行献身教育和爱国教育。从教材编排上也体现教材内容的多样化。
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生在第一教时,以对课文有所了解,学习了生字,朗读了课文,理清了层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朗读感悟,通过盘古的行动体会献身精神。
朗读感悟中会遇到困难;(开天的艰难)想象空间(身躯的变化)。
:教学时,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生字的复习,字的准确性,读的方法指导)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设计好疑难点,给学生一搭建平台。简笔画,体现学科的综合。
最新盘古开天地说课设计大全(22篇)篇二十二
说“教材简析”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讲的是一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主人公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立地,最后把全身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宇宙的神奇故事。作者想象极其丰富,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是一篇孩子们喜欢阅读的课文。整个故事围绕“创造”这个中心来写,所以我说课的主标题是《创造改变了世界》。
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倡导“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鉴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的实际,我将本篇课文教学的思路定位在“以学定教,形成琅琅书声的课堂”,以读为主,相机与思考、体会、议论和讲授结合,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课文意思,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文学魅力。
说“学习目标”
三年级孩子好奇心强、形象思维相对活跃,有一定的联系实际和模仿能力。于是我为本课时设计了如下两点教学目标。
一是,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体会词句意思,读出语感。
二是,以“创造”为线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其目标是本课时教学重点,目标二是本课时教学难点。
说“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
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明晰学生学习的重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教学层次结构:
一是,认真朗读课文,吟盘古开天劈地;
二是,细细阅读课文,品盘古创造宇宙;
三是,感悟诵读课文,咏盘古献身精神。
(一)认真朗读课文,吟盘古开天劈地。
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播放课件:《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哪吒传奇》中的哪吒、《葫芦兄弟》里的葫芦娃。问,认识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吗?从而引出《盘古开天地》中的盘古。板书课题。读课题。携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以读为本,从读中学习,从读中感悟,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我先有感情地范读,用老师的读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有一种想自己去读的愿望,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与需求,再默读课文并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二)细细阅读课文,品盘古创造宇宙。
1、创设情景,渲染神话意境。
我问学生: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开天地的神奇?估计学生肯定会说:想,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开始配乐、描述)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极富神话特色,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盘古要创造美丽的宇宙该付出多大的努力呀!
2.从“开天辟地”感受“创造”的艰辛。
接着我和学生用问答式读第2自然段,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做动作重点理解“抡”“劈”,有了前面情景创设作为铺垫,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盘古“抡斧猛劈”分开了天和地,;后面学生又通过自读自悟,理解几组反义词(清浊轻重上升下降),通过老师的指导,在朗读时对文字有了轻重快慢的处理,了解天地分开的缓慢过程。感受盘古创造宇宙的艰辛。
3.从“顶天立地”感受“创造”的执着。
(感受盘古创造的执着就得)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唤醒学生真切的感触,带学生进入情境,步步深入:指明个读第3自然段,同时让学生用肢体语言体验盘古头顶着天,脚蹬着地,(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从每天天升高一丈、地下降一丈、盘古就这样坚持着,(一天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脚踏着地;一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不知过了多少年,直到天地稳定下来盘古也累得到下去了。从这些语句来理解创造需要执着,需要坚持。感悟盘古为创造天地,倾其所能,执着付出的壮举!
4.“化作万物”感受“创造”的无私。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变成了()。
()变成了()。
接着将文中的句子变换方式(把“变成了”变成了“我知道”的句式i)再说再读,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我知道它是盘古呼出的气息。
()我知道()。
()我知道()。
让学生感悟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然后再出示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在复述课文内容,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有效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激活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反复多样地朗读后,学生感受到,盘古为创造美丽的宇宙无私奉献他的全部。(板书:化作万物)。
(三)感情诵读课文,咏盘古献身精神。
随着朗读的多样化,层层推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盘古的形象已经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老师问: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呢?这时学生对盘古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绝对是最真。接着我结合板书复述: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为创造美丽的宇宙承受艰辛,执着付出,无私奉献,都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对盘古最真挚的感情朗读全文。
当学生满怀深情的读完全文后,出示课后作业。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这样的是故事吗?回去把这个神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还可以阅读我们在第一课时所提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甚至更多。
附:板书设计:
化作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