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以下是小编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心得体会的见解。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一
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广大科研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使命感和学术责任心,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优良学风,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学术界理论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的浮躁之风有所抬头,沽名钓誉、投机取巧、滥用学术权力的失范现象开始滋长,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篡改事实的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性质还非常恶劣,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侵蚀了科学研究的道德根基,阻碍了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舆论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多年来,教育部一直致力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先后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作为高校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咨询指导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10月,教育部正式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下设社科类学风建设办公室和科技类学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宏观指导和协调推进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这是教育部加强对高校学风建设的领导,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今后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重点,是要按照“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力求在全面推进高校学风建设方面取得实效。
二、以诚信教育为基础,努力提高科研人员自律意识。
学术自律是开展学术研究、维护学术道德的基础。教育部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将推动在高等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使大家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是非清楚,旗帜鲜明,提高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的自觉性。各地各高校要大力宣传高校科研工作者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的先进事迹,以他们的高深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师生,发挥好身边榜样的教育激励和示范引导作用。要组织编写学术规范知识读本和辅导性读物,阐明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学术纪律和法律约束以及相关技术规范,为普及学术规范知识提供基础教材。要加强学术规范的培训,将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知识作为教师培训尤其是青年教师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内容,使他们知晓学术规范,自觉自愿遵守,防微杜渐。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创造者,理应成为社会风气的表率和典范,道德标准应该更高,要求应该更严。广大科研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于律己、淡泊名利,教书育人、潜心学问,力戒心浮气躁、弄虚作假,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以铁肩担道义的气魄,牢记社会责任,勇于担当学术责任和义务,正确行使学术权力,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以诚实守信和严谨治学精神,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模范。
三、以惩防结合为手段,建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与监督机制。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教育部负责查处直属高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不端事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查处本省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学术不端行为;高等学校对本校的.学术不端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负责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并进行行政和纪律处理。各地各高校要坚决贯彻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精神,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和监督机制。
一是制定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处理办法要界定受理范围,明确处罚标准,规范调查处理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认真受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严肃处理。对学术不端行为,要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实行“一票否决”、“零容忍”,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
三是在调查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遵循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要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法对学术不端者给予通报批评、中止科研项目、撤销学位、取消学术荣誉,直至警告、记过、解聘、辞退或开除等行政处罚。同时要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宽严相济,正确把握应受到惩处的学术不端行为与其他学术失范行为的界限。
四是建立健全。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二
本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20xx年新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一爱岗敬业。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来干。一个不热爱自己的岗位,不热爱自己的职业的人,是不能在工作中干成一翻成就的。人的一生需要精神和物质,缺一不可。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其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整个人生也是残缺不全的。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关爱学生。我来到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是第二学期了。相比较普通学校,这里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爱心。“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纯洁无瑕的,就如同白纸一张,会变成什么色取决于社会各界的关心。聋哑残疾孩子天生与他人有差别,从而使他们变得孤僻、自卑等。如果没有好的教育与足够的关心,这些孩子很难健康的成长,包括身理和心理。特校的教师需要用更多的爱心教育感化这群特殊的孩子,让他们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树立自信心,建立完善的人格。
三教书育人。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所以说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人都不会做,何需谈做事。
四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问比他们人高,人家自然有向你学习的道理。学生年龄小,不具备分析事物好坏的能力,他们往往是学习时连同教师的行为习惯也一并学了去。教师的行为举止,得起到表率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为师者应当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
五终身学习。人类文明悠久的历史,值得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同时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每天我们都能听到新的讯息。不断的学习,能让我们与时代同步,能让我们感受到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学生们也是如此。有句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得有一桶水”,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而作为教师则停滞不前,当你的“一桶水”已经给完的时候,你还能拿出什么?工作中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所以,不断的学习,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
在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做一名受家长欢迎、学生喜欢的合格小学教师!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三
在学校开展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活动中认识到: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们要做到诚信科研,不弄虚作假,诚实笃信。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中国是礼仪之邦,诚信则是修身安邦的基石。我们必须从此时此刻做起,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与学术腐败作斗争,建立一个和谐纯净的学术氛围,这不仅是有利于自身,也是有利于社会的。
通过本次自学,我学习到以下几点:
(四)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实验结果和统计资料;。
(六)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
再者,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一定以规范严格约束自己,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引用;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完整准确;署名真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我们深信,只要师生同心协力,实事求是,努力创新,一定能营造出一个永远的求是的明天。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四
学术论文格式规范是怎么样的?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具有说理性、创见性、逻辑性、科学性的特点,其格式(即一定的规格式样)与说明、描写、记叙等其他文体的文章有很大不同。
为了便于学术论文所报道的理论研究成果的收集、储存、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国家有关部门对其格式发布实施了一些规范,主要有3个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7713-1987);《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1-);《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
对于这些国家标准,不少作者了解得不多或者理解的不全面、准确,以至于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问题。
一、题名。
1、概念。
题名又称题目、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是反映一篇学术论文研究范围、论点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
常言说看书先看皮(书名),看文先看题(标题),其重要性可概括为一句话“题好一半文”。
一般学术论文不需要副题名,但是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报告论文中的特定内容;论文分册出版,或是一系列工作分几篇报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申或说明者。
2、基本类型。
论文题名一般表现为以下3种基本类型:一是揭示研究范围的题名。
如《论审计质量的概念》,它只反映论文研究的范围,而不表达出论文的观点。
二是揭示课题主旨或论点的题名。
如《审计质量之“用户”满意论》,这种标题直接反映作者的主张,即论文的论点。
三是兼有主题、副题的题名,既反映论文的研究范围又反映论点。
如《审计质量概念研究——审计质量之“用户”满意论》。
副题名必须是进一步补充说明主题,防止出现两张皮的问题。
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常用题名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谈、浅谈、浅议、刍议、浅析)xx(问题)》;《xx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我见、管见)》;《xx(问题)探讨(初探、之我见、管见)》;《关于(对)xx(问题)的问题探讨(几点认识、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题名中,介词“关于”和“对”不可连用,只能用其一。
3、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学术论文的题名不同于其他文章(新闻、散文、小说等)的标题,无须过分追求艺术效果。
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是题文相符。
这是拟制学术论文题名的基本准则。
学术论文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并恰当反映问题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应尽量避免使用读者不太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等。
论文题名注意事项之一就是过于笼统、大而空,“题”和“文”在内涵和外延上不相符。
例如:标题为《审计质量管理研究》的论文,文中实际上只讨论了审计质量的过程控制问题——审计质量管理的一个方面。
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如《控制方法研究》、《审计质量考核研究》等,这样的标题就贴切得多,也便于深入探讨。
还有些论文只有千把字、几页纸,题名却大得吓人,如《论……的几个问题》、《……研究》。
二是简明扼要。
论文题名的字数尽可能少而精,在保证准确反映论文“最主要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和记忆。
一般来说,一篇论文标题的字数最多不要超出20个字。
二是避免烦琐、冗长。
如《关于审计抽样理论基础的研究》之类的论文标题,其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果舍之,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可精练为《审计抽样的理论基础》。
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来的13个字减少为9个字,显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因此,应尽可能删去题名中可有可无和多余的词语,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
如《关于……分析探讨》,“分析”与“探讨”义近,保留其一即可。
还有些论文题名不明确,含糊其辞。
如《国企防范审计风险的途径》、《精品审计项目研究》、《审计机关如何积极开创内审工作新局面》,让读者难以明白论文到底论述什么问题。
三是引人入胜。
论文题名居于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所用词语是否正确,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吸引人,关系到能否激起读者阅读正文的兴趣。
学术论文题名应该在做“对”(准确恰当,题文相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前提下,力求做“好”(对仗、朗朗上口、富有文采,给读者以美感)。
特别需要需注意的是,题名在语言文字表达上一定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则,绝不能出现错别字、语病。
否则,会给读者造成马虎、不认真以及论文水平低劣的第一印象,失去阅读兴趣。
四是便于检索。
学术论文题名中使用的词语要尽可能地使用关键词表中的规范词语,以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总之,一个好的学术论文题名,应该是一篇论文内容精华高度浓缩的那“一句话”,并体现标题的功能(提示、导读)。
作者应该尽可能把论文中最重要、最需要让读者了解的主题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让人一看题名就有兴趣阅读论文的全部内容。
此外,拟制论文题名其实就是作者给自己的“孩子”命名。
至于何时拟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起名后生孩子”,即先拟制题名,后写论文;二是“先生孩子后起名”,即先写论文(草稿),后拟制题名。
二、署名。
署名是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员的姓名,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署名涉及着作权问题,一定要真实可靠、给出全名。
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者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四是用于文献检索(作者索引)。
署名有两种情形:单个作者论文(独着)和多作者论文(合着)。
论文署名常见的问题是不符合逻辑:独着的论文,文中出现“我们认为”;合着的论文,文中出现“我认为”。
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文中需要涉及作者时,可以用“笔者”代之。
三、摘要。
摘要又称提要,是从论文内容中摘录出来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从本质上看,摘要就是论文要点、精华的高度浓缩,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一般以第三人称语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一是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论文观点的任务。
读者一般不是一拿到论文就通读全文,而是看了题名和摘要后再决定是否需要通读论文。
摘要就是为了让读者不阅读论文的全文,也能获得必要的信息,知道论文的大概内容,从而决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
二是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论文公开发表后,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
三是为二次文献提供方便。
摘要的写作特点是采用客观的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
常见的摘要写作不规范现象有两种:一是混同于“编者按”,对论文进行自我评价、说明或解释,使用“本文”、“作者认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等词语。
二是太长或者太简短。
文字篇幅过长,内容不浓缩、不简练;太短,往往只有一两句话,没有反映出论文的主要信息。
一般论文的摘要300字左右即可,不需分段。
也有人提出,摘要的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目前,许多学术论文,包括一些知名的社科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摘要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没有摘要。
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摘要的重要性存在认知上的错误,或者对摘要写作的标准和规则不了解。
一些论文作者认为只要把正文写好就可以了,甚至觉得摘要的撰写是编辑的事情;而有些编辑也忽视摘要,只关心论文正文的学术水平,认为摘要仅是论文的一个前置部分,无关紧要。
事实上,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单独而又自足地被阅读。
学术论文的`摘要如何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呢?一是可以利用计算机“工具”中“自动编写摘要”功能,通过设置“比例”(可以设置为大于5%,比如20%,以利于修改)“位置”等,让计算机把一些重要的“句子”筛选出来,再加工、串联成短文。
形成的短文应该类似于《新华文摘》“论点摘编”栏目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要”栏目的短文。
二是将“正文”缩写,并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包括论文中提出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观点、新规律、纠正前人错误、解决争议、补充和发展前人成果等。
四、关键词。
学术论文的关键词也叫索引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是从论文题目、段落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论文不标注关键词,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此类文章,读者就检索不到。
关键词选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论文的检索和论文成果的利用率。
关键词位于摘要之后,引言之前。
关键词与摘要一样,虽然都是论文主题内容的浓缩,但比摘要更精练,更能揭示论文的主题要点。
常见的关键词不规范现象和问题包括:关键词不关键,外延太大,将“一句话”作为关键词;关键词太多或太少,或者以动词、形容词等作关键词或者选用一些与论文题目、段落标题无关的、不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造成检索困难,不能很好地起到快速、方便地检索到该论文的目的。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综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汇,这些词汇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并尽量使用《汉语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规范性主题词。
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每个词之间应留有空格,以示区别。
五、引言。
引言又称绪论、绪言、前言、导论、序言。
它是一篇论文的开场白,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由它引出论证,所以写在正文之前。
引言写作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引导阅读,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五
星期三晚上听了一讲魏老师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课,老师在课上举了很多事例,包括自己的以及很多其他做学术人的,让我受益匪浅。其实这门课主要还是针对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我们,告诫我们在做学术和科研的路上要讲道德,做到诚信,不能为了追求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急功近利地违背自己的学术道德和诚信底线,做出一些诸如侵占、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篡改、捏造数据,伪造学术履历等为学术人不耻之事。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是当前国际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是即将跨入“学者”殿堂的“准学者”,是民族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社会诚信的实践者。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青年信于世界,则国信于世界”。我们有责任有权利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进行了学习和了解,这不仅对于我们今后的学术生涯有重要意义,也是对整个国家的整体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的一个保证。
“道德”一词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
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学风问题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所以要抓好学风建设,首先要有科学道德。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悖离的问题。高尚的学风道德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
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从表现形式看,世界主要国家的学术界倾向于严格界定三类科研不端行为:杜撰、篡改、剽窃。一些学者因为各种原因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
粗制滥造,不惜动用各种有违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甚至伪造调查数据,直接和间接抄袭,网络搜索下载复制,隐匿学术源流等,因为缺乏基本的研究和论证,再精妙的手段也只能早出水平低劣的学术论文,难登大雅之堂,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市场经济给当代研究生既带来了积极的一面,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等思想泛滥,学术活动领域也深受影响。较多研究生在选择课程或研究课题的时候也出现强烈的功利倾向。往往会偏向于热门的专业领域和话题,研究经费的多少和社会实用程度成为选择的标准,忽视了深层的理论研究与积累,忽视了基本的理论平台的搭建,忽视了基本的理论思维训练,急于求成。有些研究生对导师在课堂讲授中所提出的独到创新的学术观点,稍加整理,在未征得导师许可的情况下,就作为个人的作品交付报刊发表。还有一些研究生看到一些时髦的名词和术语、动向,没有潜心论证研究,急于引用和借题发挥。基本的专业课程和理论平台没有做好,就急于课题的涉及,急于追求学术上的名利。对导师或同学、学友等的研究成果和文章,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参与情况下,挂名逐利、借名得利。丧失学术上的独立性和自身的学术人格和尊严。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一是坚持教育引导。目前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主要是针对杜撰(有时也称为造假、编造)、篡改和剽窃(ffp),但大量低水平、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在这三种不端行为之外,对科研实践的危害更为长远、更具有腐蚀性。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主要依靠引导和教育。当前应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应当以研究生为重点,在高校更加广泛地开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规范教育。加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自20xx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措施,一个严肃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压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在学术共同体自我规范方面,近年来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强化学会监督责任,发挥学术期刊在引导科技工作者严守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领域,合理确定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投入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学术平等机制,从制度层面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宽容探索失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我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都就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问题列有明确条款。在强化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活动、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互动机制。由于多数科研不端行为往往涉及较为专业的领域方向,非专业人员很难察觉;而且越是高精尖的高技术领域,科学研究过程越是细微、复杂、深奥,只有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行研究人员才可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科研共同体在发现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识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技术手段,增强对不端行为的威慑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科研规范和治学态度,做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做一个负责任的研究者。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六
学习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为人师表,忠诚于教育事业。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
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保护学生的安全,又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总之,教师必须先为人师,必先行为示范,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七
学术道德规范是大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一个学术界的良性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信任与尊重。本文将从个人经历与观察出发,总结出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心得体会。首先我将介绍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接着探讨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与原因,然后指出学术道德规范中的常见问题,最后谈谈自己的个人体会与悟解。
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界的底线,它保证了学术研究的公正、事实的真实性与科学的严谨性。在学术研究中,每一个学者都应当遵循学术道德规范,不做虚假宣传、不造假数据、不抄袭他人成果等等。学术界的信任是建立在学者诚信的基础上的,缺乏学术道德规范将损害整个学术界的声誉,影响学术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然而,学术不端行为依然存在且不容忽视。造假、抄袭、盗用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些不端行为不仅伤害了学术界的公信力,更侵害了其他学者的劳动成果。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从个体心态上讲,可能是出于个人的名利欲望、求职压力、竞争激烈等原因。从制度层面上讲,可能是来自于不完善的评价体系、缺乏监督机制等因素。无论原因如何,学术不端行为的存在都需要得到严肃对待与有效管理。
当然,在学术道德规范中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首先是学术诚信教育不完善。当前的大学教育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论文压力过大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不到位,学生没有充分了解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与内涵。其次是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一些学者在进入学术界时往往都有较高的出版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一些学者选择不端手段,为了发表文章而不择手段。此外,学术界大部分的激励机制是以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为主要评价指标,忽视了学科交叉与学术影响力等因素,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个人对于学术道德规范的体会与悟解在于多方面。首先是要明确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术观与人生观,明确追求真理与社会公正的初心。其次是要注重学术诚信与学术素养的培养,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守住学术道德的底线。同时,也希望能够与同事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学术研究的水平。最后,我认为学术道德规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学生、教师、学术机构、学术评价机构等多方面的参与与努力。
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界良性发展与社会信任的基石,它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对于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而言,遵循学术道德规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坚守学术道德底线,才能够为社会贡献真知灼见,为学术事业注入永久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诚信与公正的学术环境。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八
教育部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和学风建设委员会,宏观指导和协调推进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高等学校是推进学风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改进和完善加强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度。要建立学风建设工作专门机构,完善加强学风建设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协调配合、监督到位的工作机制。要把抓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成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对本单位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进行自查自纠;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术道德的楷模。
二是改进和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要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和应用价值,克服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业绩、评价人才的做法。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制度,构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协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适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补充的多元评价体系。
三是改进和完善职称评定和职务聘用制度。要尊重教育和科研规律,着眼长远,建立鼓励潜心治学、甘坐冷板凳的职称评定、职务聘用和人事考核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职称聘任和人才流动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聘用、考核评价的首要内容,学术评价不与科研人员的待遇简单挂钩。制定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营造宽松环境,扶持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九
学术道德规范是指学术界中对于学术行为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其目的是通过约束学者的学术行为,保护学术界的规范、促进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学术人员,我深感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将从明辨真伪、维护公正、谨慎争议、尊重创新以及加强合作等方面阐述我的体会。
首先,在学术道德规范中,明辨真伪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在学术界,学术造假、抄袭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的公信力,必须予以极其严厉的谴责。作为学者,我始终遵守学术诚信,对于他人的工作进行正确引用,并避免盲目的抄袭。同时,我也密切关注学术界中的各种争议与争议,尽量以客观的态度,理性地看待问题。学术道德规范的遵守不仅是对个人的自我约束,也是对整个学术界的责任。
其次,维护公正也是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术界的核心价值是公正、透明与客观,这需要学者们在做研究、发表成果、评审与社交交往等方面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公正原则。作为一名学者,我始终遵循公正原则,坚持用事实说话,既不偏袒个人,也不歧视他人,尊重学术伦理与学术规范。
第三,在争议和辩论中,要谨慎处理。学术界充满了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冲突,而学者们在争论中往往会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文章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谨慎处理,不陷入无谓的争论与专门攻击。学术争议应该基于事实与论证,尊重对方的观点,维护学术辩论的公正与尊重。
第四,应该尊重创新与新发现。创新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是学术界前进的基础。作为学术人员,我们应该鼓励并尽可能提供条件给那些有创造力的学者,尊重他们的创新成果,并加以认可与推崇。在学术界,抄袭与剽窃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每一个学者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创造力,为学术界做出独特的贡献。
最后,加强学术合作是学术道德规范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之一。学术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术进步,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学者,我积极参与学术研究项目,与不同领域的学者展开合作,共同攻克学术难点,推动学术界的发展与进步。同时,我也鼓励学术界的多学科合作,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与交流。
综上所述,学术道德规范的遵守对于学术界的发展与进步至关重要。明辨真伪、维护公正、谨慎争议、尊重创新和加强合作是我在学术道德规范中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学者,我将继续努力,坚守学术道德规范,为学术界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呼吁所有的学术人员共同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共同为学术界的发展贡献力量。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
在学校开展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活动中认识到: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们要做到诚信科研,不弄虚作假,诚实笃信。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中国是礼仪之邦,诚信则是修身安邦的基石。我们必须从此时此刻做起,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与学术腐败作斗争,建立一个和谐纯净的学术氛围,这不仅是有利于自身,也是有利于社会的。
通过本次自学,我学习到以下几点:
(四)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实验结果和统计资料;
(六)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
再者,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引用;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完整准确;署名真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我们深信,只要师生同心协力,实事求是,努力创新,一定能营造出一个永远的求是的明天。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一
最近我校开展了学习学术道德规范的活动。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想我们应该多倡导并认真贯彻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显然,它比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反思学术道德规范对我们的要求。
在当代这个社会中,学术道德被很多人遗忘。学术腐败甚至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学术腐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都是学术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学术规范问题已经由一个单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日益演化为一个身跨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重要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单纯依靠道德建设已难以甚至无法收到实效,必须要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我觉得应当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这既是依法治国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治理学术腐败的内在需要。此外,从根本上来说,学术腐败的产生主要还是根源于目前我国极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日益腐蚀着学者们的学术良知与职业精神,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倾向于在学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基于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不仅要重视学术法制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更要重视良好学术体制的建设。毕竟,只有当我们从体制上根除了容易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并进而净化了学术研究的环境时,才能够使学术腐败因最终无处容身而归于消亡。
提倡学术道德很重要。良好的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建构的主要途径在于:从外在方面创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内在方面狠抓养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我们当代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学者。我作为一名研究生,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尊重他人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引用他人的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
(二)学术成果的发布、发表应通过正常渠道,如学术期刊、有良好声誉的出版社、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验收等。
(三)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不得徇私舞弊或谋求不正当利益。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不得故意拔高或压低被评价成果的价值。
(四)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实验结果和统计资料。
(五)合作作品应按照在学术成果产生过程中所做贡献的大小原则确定署名的先后,但另有学科署名惯例或作者另有约定的除外。所有署名人应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指导教师经审阅同意后为通讯作者,教师应负主要责任。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二
学术道德规范是指从事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涵盖了学者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过程中对于真实、诚实、公正、透明等方面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学术道德规范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术研究应该追求真实和诚实。在开展学术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真实和诚实的态度,不能有任何伪造虚假或篡改数据的行为。同时,还要遵循实证研究的原则,通过数据和事实来支撑自己的研究观点,避免主观臆断和空谈理论。在编写学术论文时,我们也要注重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避免剽窃和抄袭,给出准确的引用和出处,保护知识产权,树立自己的学术诚信。
其次,学术交流应该追求公开和公正。在学术交流中,我们应该坚持公开的原则,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分享给同行和社会大众,而不是将其封锁起来或私藏个人利益。通过学术会议、期刊发表等方式,广泛传播学术研究成果,为学术界提供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同时,学术交流也应该坚持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派,不偏袒任何一方。学术界需要多元化的声音和观点,而不是片面追求所谓的“主流观点”。
第三,学术研究应该追求独立和创新。学术研究需要独立思考,摆脱过去的束缚和思维定势,勇于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接受和尊重他人的批评和意见,通过与他人的碰撞和交流,来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大胆创新,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研究方向,为学术界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四,学术界应该遵循学术伦理规范。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过程中,我们要遵守学术伦理规范,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声誉,不得进行恶意攻击和中伤。同时,我们还要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和权益,遵循研究伦理的原则。在研究中,对人以及动物和自然环境进行的实验和观察,我们要合法合规地进行,并做到尽量减少伤害和损失。另外,还要诚信守信,履行与学术研究和交流有关的各种义务和承诺。
最后,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提高学术道德意识。学术道德是一种内在的自律和自律,它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和培养。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学术行为,及时纠正错误,提升自己的学术道德意识。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和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了解最新的学术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对学术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石,对于我们每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坚持真实、诚实、公开、公正、独立、创新、学术伦理等原则,我们可以为学术界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为我们自身的学术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学术道德意识,才能够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创造更加健康、公正、和谐的环境。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三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体现师德的核心本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创新,体现师德的新发展观。
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体现师德的人格魅力。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4.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总之,我们要处处以师德的要求来严格约束自己,争做人民满意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800字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四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加强社会道德假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造成公民道德的多层次化。就整个社会而言在价值取向中以“讲实惠”的价值观念占居首位。虽然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社会上一些领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现象;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以社会公德为核心的基础文明建设抓起。不仅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功能,更要重视道德的实践功能。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低起点,小视角”开始。“低起点”就是以社会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德教育为起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小视角”就是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低起点,小视角”的道德建设,不仅使社会公德变得实在、具体、可评估、可操作,而且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要形式是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对于抵制不道德行为,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的活动总是由思想支配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的行动各异。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向导,才能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理想境界。
公民道德建设正是提高人们自身素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价值观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必然会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在行动中。
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拥护党的政策,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的光荣。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坚决消除封建迷信及非法宗教活动。只有这样,努力全面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将来才能为实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五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个道德规范是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并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遵循社会主义现实的客观要求而概括的。现将本人学习基本道德规范的体会简述如下:
一、爱国守法
二、明礼诚信
明礼的礼,包括礼仪、礼让等内容。礼仪、礼节、礼貌,侧重于对人的尊重;礼让,侧重于对人的体谅。尊重人和体谅人是文明的'表现,它相对于不文明的行为粗俗和野蛮。明礼是文明行为的外在表现。明礼作为道德规范提出来是有针对性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崇尚礼仪和礼让。
三、团结友善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歌。我们倡导团结。民族大团结、爱国大团结的凝聚力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由穷变富、富国强民,有大贡献于全世界全人类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我们要热爱集体,维护集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四、勤俭自强
勤俭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勤,指勤劳、勤奋、勤勉;二是俭,指俭朴、俭约、节制。
勤,就是尽力地不断地去做。勤于思考,勤于劳动和工作,勤于创造,勤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俭,多指生活、用度上的俭朴和节省,不挥霍,不铺张,不浪费。俭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和情操。生活上的满足,不是小气,更不是放松工作进取的追求。正是这种俭的情操,不致于使人陷入贪婪。而不能自拔的泥潭。俭以养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敬业奉献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六
校长给我们老师开会时,经常会说:“我们教师尤其作为特教教师,就是纯粹良心的职业,是一笔良心账。”你在工作中投入经费多少精力,完全是取决你个人的态度。面对学生,更为重要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说,自己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良心本来是一个模糊且抽象一来的概念,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做出确切的评价,好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好标准化为这颗“良心”进行了量化,提供了参照物。所以当从你身上说出“问心无愧”这四个字时,参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你得扪心自问,“我实在问心无愧了吗?还是在逃避责任?”。假如你真的做到了,我不想不管教育的结果如何,你都能坦然面对,心安理得!我认为学前教育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都必须几乎自觉遵守的。规范的内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公民道德的其要求,也有教育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对教师寄予的厚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中的第特定条件作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之一,幼儿教育需要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介绍学科发展的动向和最新了解研究成果。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
由于我们所从事的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千差万别的个体;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接触世界这种方式的方式与速度比之前有质的飞跃,但是学生面对的解疑者还是仅有教师这一条路径。因此我们面临着比过去更大经济风险的压力,自我学习充实的压力。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教学相长在此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现今的知识成倍数地缩减,对幼儿教育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问题直接影响外语教学到教学内容的修正;而更多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解释形成新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本学科、邻近学科的健康发展动向;了解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更新教学内容。
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性中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决定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善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各种教育活动。这仍然要求教师都注意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多注意了解教学一线的新成果,新问题,在本班级、本学校尚未预测发生这些问题时甚微预料、有所准备。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小学教师,终身学习是一个必要条件,我认为终身学习是是一个教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外在表现之一,也是普通高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七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致力于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忘初心,牢记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启迪学生英语思维,教学基本功扎实,方法灵活,信奉"教无定方,教贵有方"。善于与学生沟通,具有优秀的亲和力和工作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自律信条。并且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逐渐的成长和成熟。
一直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时刻以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敢于牺牲的精神,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事,勤勤恳恳,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工作中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积极带动本年级教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学中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并认真写心得体会。我经常翻阅《优秀教案》、《山东教育》等书籍、刊物,观看各种观摩课,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钻研教材,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所教学科在全县统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班级工作中,我一直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具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班级管理有方,有计划、有总结,重过程。学习刊物、学习笔记、班会教案、班会记录等班主任资料齐全。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高。
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我愿用我的真诚,善良,责任信心和勇气,担当和奉献,在班主任工作中去践行德育育人的新方法,新思路,开拓进取,总结经验,努力铸就德育工作的最亮丽的丰碑。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最为班主任,我深深的懂得,学校教育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家长社会的教育,所以,我接的每一个班级,我都会去家访,去了解孩子的家庭和成长的环境,力争做到最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每学期都要适时召开两次家长会,去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我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好评。
爱是教育的根基,爱是教育的归宿,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关爱每一位学生。首先要在生活上关爱学生。我发现学生吴社霞好几次晚饭不吃,通过了解才知,其父母精神不好,她跟着70多岁的姥爷生活,家庭十分贫困,平时省吃俭用,于是资助其生活费;其次学习上关心学生,一天学生张亚敏满眼泪水找到我说不想上了,通过了解,才知考试成绩不理想,想在下一年复习,通过一下午谈心鼓起了他学习的勇气;其三在心理上关注学生,学习是个艰苦的过程,毕业班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学生邱成伟有一段时间,始终不在学习状态,问之,他说出了心中的苦恼:不能完成父亲交给的学习任务。于是及时与其家长交流,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之后成绩直线上升;最后还要关心学生的体魄,中考不仅考学生的智力,还要考学生的身体,每当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就要求不经常煅炼的同学一起跑步。正是由于这样关爱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生活之中,师生关系成为朋友关系,学生关系亲如兄弟姐妹。
作为班主任,我更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我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后进生成为掉队的孤雁。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所任班级成绩突出,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曾获得20xx年、20xx年县优秀教师;20xx年县口语比赛一等奖;20xx年市优质课二等奖;20xx年主持市级课题结题;20xx年主持国家级课题结题;20xx年县教学能手;参评县市级论文数篇。
成绩意味着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用爱心去耕耘,用智慧来育人,无私奉献,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祖国栋梁之才。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八
在最近的政治学习中,我认真阅读了新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通过学习,使自己对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
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界限的。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关系: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护;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学生往往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侮辱人格的行为。不得歧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调皮、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造成学生退学。
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位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应对学生充满希望,要做到“尊重与信任,有耐心和爱心”。
在最近的政治学习中,我认真阅读了新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的内容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通过学习,使自己对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
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界限的。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关系: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护;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学生往往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侮辱人格的行为。不得歧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调皮、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造成学生退学。
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位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应对学生充满希望,要做到“尊重与信任,有耐心和爱心”。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十九
道德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与价值观的学科,对于个人的道德思考和人生理念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道德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后果,并且能够获得一些实践道德的指导。在我对道德学进行学术探究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道德学让我认识到道德并非一成不变的。传统道德观念通常以一种固定、施加在所有人身上的模式存在,我们常常把它看作是一种不变的指南针,而忽略了道德观念实际上是在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形成和演变的。然而,在学习道德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道德观念具有相对性,它们受到不同文化、环境和个人经验的影响。例如,同一个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被视为对错举止。道德并非一成不变,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对他人的行为保持更加宽容和理解。
其次,道德学提醒我要独立思考,而不盲从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中存在许多道德规范,它们以一种假象的权威性迫使人们去服从。然而,通过研究道德学,我发现绝对服从这些规范是违背个人良心和道德判断的。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声音,审视所面对的道德问题,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道德行为。道德学告诉我们,不盲从社会规范,而是通过思考和理性判断,去做出我们认为是正确的选择。
同时,道德学也教会我要对他人的行为保持批判性思维。在面对他人不道德的行为时,我们往往容易倾向于简单地将其归因于个人道德素质或人格问题。然而,在学习道德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道德行为背后可能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文化和教育等。因此,对于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我们应该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深入了解他们的动机和背景,而不是简单地作出评判。通过理解他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能够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并且能更好地辅助他人进行道德决策。
另外,道德学还使我认识到人际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在人的相处中,道德问题时常涌现,我们的行为与态度如何、我们对别人的尊重与善意如何等等,都直接关系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品质。通过学习道德学,我学会了如何建立正直、公正和尊重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要遵循道德准则,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以和谐发展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最后,通过对道德学的学术探究,我认识到道德的真正价值。道德不仅仅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存在,它反映了人类关心他人和关心社会的本质。道德行为不仅是对自身的价值追求,也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回馈。每当我看到某个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做出牺牲,或者看到一些善良的行为感动了他人,我就会深深感到人类的道德能力和共情之美。道德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只有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一颗道德心,才能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在道德学的学术研究中,我明白了道德观念的相对性,学会了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建设性的道德行为,也深深体会到道德的真正价值。这一切都为我人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确立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继续以道德学为指导,并将其中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创造美好和谐的社会。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二十
道德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范与价值判断的学科,它深入探讨了个人、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与伦理准则。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思考,我从道德学课程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和收获。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道德学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对实践中道德准则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第二段:身为个人的道德观念。
首先,道德学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每个人独特的道德观念。每个人在道德问题上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这是因为个体的人性、经历和环境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我们的观点强加于他人,而应该尊重并与他人进行对话和对比。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同的道德观点和价值观能够互相促进,从而构建起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社会和谐。
第三段:社会与道德责任。
其次,道德学使我认识到个体的行为与社会的道德责任紧密相连。一人之行会影响到社会的道德风气,相反,社会的道德进步也能够对个体的道德观念进行塑造。例如,通过课堂上的案例研究和讨论,我了解到一些重要的社会道德问题,如腐败、环境破坏和贫困等。从而激发了我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如何以个人的行动来改善社会状况的重要性。
第四段:道德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道德学还使我认识到道德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个体将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这在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商业领域,诚实守信的作风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而推动业务的成功。在公共服务领域,道德行为则是建设一个廉洁、公正和高效的政府组织不可或缺的基石。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时刻牢记道德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指导。
第五段: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道德学的学习,我对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道德学让我认识到每个人的道德观念是独特的,并且个人的行为与社会的道德责任有着密切的关联。此外,道德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换句话说,道德学既是个人品格的培养,也是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应该时刻秉持道德标准,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和谐、美好的未来。
总词数:380。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二十一
首先,我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自觉遵守的。规范的内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对教师寄予的厚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终身学习这一条感受最深。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作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之一,教育工作者需要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
由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千差万别的个体;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接触世界的方式与速度比之前有质的飞跃,但是学生面对的解疑者还是仅有教师这一条路径。因此我们面临着比过去更大的压力,自我学习充实的压力。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教学相长在此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现今的知识成倍数地增加,对教学内容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修正;而更多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解释形成新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本学科、邻近学科的发展动向;了解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更新教学内容。
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前述中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决定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各种教育活动。这仍然要求教师都注意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多注意了解教学一线的新成果,新问题,在本班级、本学校尚未发生这些问题时有所预料、有所准备。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终身学习是一个必要条件,我认为终身学习是是一个教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外在表现之一,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基本的要求。
优质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心得体会(案例22篇)篇二十二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淄博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细则》。通过这种深刻的学习过程,我们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之来促使自己养成一些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从而走向成功。
我是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干了近二十年的教师。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
总之,我们教师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养“四有”新人,才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师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