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来描述特定主题或问题的书面材料。邀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份对XX主题进行的调查报告,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一
书上有一篇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让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种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调查王姓历史的题目。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王姓的来源和王姓的历史名人。
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源远流长,传说先秦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晋,太子晋聪明早慧,才识过人。后来,洪水泛滥成灾,太子晋献计灵王,没想到灵王不但不听,还废掉了太子晋的名位。为纪念太子晋是王族身份,他的家人都更为“王”姓。也有改姓的,王族之后都改为“王”姓,大臣们也纷纷效仿。我们认为,大量别的姓氏改为王姓,是王姓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琅琊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王姓历史久远,加之支系众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授苏秦、张仪纵横术的“鬼谷先生”王诩。琅琊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王昌龄。有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堪称经典。现代名人有:科学家王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王震……我为王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4、据2007年统计,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数量达9288。1万人。在2013年国家重新统计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来,目前王姓排第二,李姓人口数量现在排第一。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二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丁,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丁,“丁”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丁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丁”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丁”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询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丁”姓来源:历史上的西域(今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最后一个字是“丁”的人很多,进入中原文化以后往往改姓丁。如《灵山房集高土传》:“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碌丁,又有从兄土雅漠丁,不知何义,后世逐以鹤年为丁姓。”
“丁”姓历史名人:丁士美,准安府清河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状元。曾主持纂修国史,实录及重录《永乐大典》。丁度,祥符人,北宋文学训诂学家,官至端的殿学士。丁顗,祖籍恩州清河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字。
“丁”姓现状:目标,丁姓在我国姓氏人口牌型榜上名列第四十八位,属于大姓之一,人口约五百七十八点四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六左右。
四、研究结论。
1、定性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大家族古代很早就有了丁姓。其间,丁姓光祖发迹到衰败前后共五百余年。
3、“丁”姓是当代第四十八大姓,总人口共五百多万人。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三
我姓吴,我们学校也有好的姓吴的,那吴姓的来源是什么?历史上姓吴的名人、诗人有哪些?现在我国人口中有多少个姓吴的,吴姓排名第几?带着这三个问题,我对“吴”姓的历史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上网查寻。
3、询问别人。
三、资料整理。
历史:有《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战国时的军事家吴起;
名人:秦末起义领袖吴广;智多星吴用;明末清初吴三桂……。
四、研究结论。
1、吴姓起源于黄帝姬姓,发源地是河南,人口总数不确定,约有2780万人。
2、历史上有关吴姓名人很乡,有著作《西游记》的吴承恩,“画圣”吴道子……。
3、吴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位,在中国大陆是第九大姓。
我为吴姓名人感到自豪!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四
我们课外班上有很多姓王的同学,今天,老师让我们写关于自己姓氏的研究报告,于是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网。
2、查阅书籍。
三、内容。
1、王姓名人:“书圣”王羲之,“诗佛”王维,“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守仁等等。
2、王姓来源: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具体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妫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
3、现状: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大约有9928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四、研究结论。
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大概在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后来的主要分封地区在现在的山东省。根据考证,福州王氏发源于山东王氏,以王审之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五
我们班很多同学姓王,有一次听老师讲每一个姓氏代表着与众不同的意思,我为了弄明白,就对王姓的历史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资料。
2、通过书籍报刊等图书查资料。
三、调查情况。
王姓的来源: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口将近一亿,自汉代以来,王姓有至少21个望族,其中如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开闽王氏等,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渊深的姓氏。
历的王姓名人:王安石、王昌龄、王昭君、王羲之、王之涣等。
王氏家谱:现存的王姓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一宗一族、一房一支所修的,属于私修谱牒,私修谱牒行于宋代,至清代以后的家谱族谱中,基本上都是私家修撰的天下。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是一个源头重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所氏,有出自了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有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以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王姓是当今排名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济济。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王昌龄、王维,河南农民领袖王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清文学家王士禛,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她自请嫁匈奴,在匈奴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她的故事成为后来的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我为许多王姓中的名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六
我们家族有不少人姓武,我妈妈也姓武。历史上有哪些姓武的名人?在我国姓武的人占有百分之多少?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武”姓的历史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这是关于姓“武”的历史名人。
这是关于姓武的来源。
这是关于姓武的状况。
这是关于姓武的演变过程及她的其他资料。
四、研究结论。
1、夏代曾夺到太康王位的后羿,有个贤臣叫武罗,这是中国最早出现姓武的人物,也是武姓的开始,被赐姓为武姓的。唐朝有个贺兰敏,原本是贺兰姓。说是武则天父亲的后代。
3、在我国历史上,武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8%,居第95位,为中国100个大姓之一,但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七
学号:xx。
姓名:xx。
指导老师:xx。
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制表。
关于探寻身边抗战历史、拜访身边抗战尊长的调查报告。
――以xx市公安县为例。
摘要:听老人讲诉抗战故事。
关键词:落后就挨打、勿忘国耻。
前言。
实践时间:2月12日。
实践地点: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藕池镇荆江一路。
实践人员:孟婷。
实践内容:拜访抗战老人,倾听抗战故事。
实践方式:实地采访。
一、今年91岁的魏仁忠是一名抗战老兵,在他的心中有一段永远都无法忘怀的记忆。那就是1940年的6月,日军为打通进攻重庆的路线,开始占领荆州。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全面侵华战争。
(一)1939年,武汉沦陷,荆州港一度成为长江航运的枢纽。1940年,日军为打通进攻重庆的路线,开始炮轰荆州。这段记忆,对于每一位荆州人来说,都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对于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荆州籍老兵来说,这更加是一段无法忘怀的记忆。
(二)抗战老兵魏仁忠在荆州大湾那里设立军事区,不允许中国人进去,如果有误进去的,抓到了就要被杀掉的,把一些俘虏当苦力,干苦力活,有的人被整死了。
二、当时,魏仁忠只有14岁。日军在荆州的种种恶行,令他恨之入骨。抗战老兵魏仁忠还说:“奸掠烧杀,什么都搞,把中国人不当人”。
三、中山路的刺柱、关押战俘的第四小学和晴川中学,虽然现在这些旧址都不在了,但是有关战争的记忆,老人却不能忘怀。
(一)魏仁忠亲口告诉我:“我晓得那个刺柱,就是木桩子,是杀人的地方”。
(二)1944年,怀着国仇家恨,魏仁忠正式参军,并被编入了当时的第二野战军,主要在荆州周边乡镇对日军进行游击战。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军在荆州的种种侵略行为也被终结。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魏仁忠又被调往新四军江汉军区三军分区十二团任作战参谋,参加了接下来的解放战争,直到1949年7月15日荆州解放。如今,再提起这段往事,魏仁忠依然是历历在目。老人说,虽然那段日子有无数艰难险阻,自己也差点丢了命,但是他从不后悔。
他告诫现在的年轻人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勿忘国耻。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落后就挨打”。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八
好几个姓王的。“王”姓怎么来的?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找相关内容。
2、查阅一些相关的书籍。
3、问一些有关的人。
三、资料整理。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周文王第十五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东周经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现在叫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以“王”为姓,称为作文吧王氏。
四、研究结论:
1、“王”姓来源于落魄的王族,姓氏改为“王”;
3、2020年“王”姓依旧稳居第一人口。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九
我的同学、邻居、老师和我的伙伴们,他们之中姓王的占多数,那么王姓的来源是怎么样的呢?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就姓王,那王姓是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呢?姓王的名人、为人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与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1.去学校图书馆,校外书院查阅书籍。
2.询问老师、家长、班里的学霸、身边的伙伴。
3.查阅网络上的资料、文献。
4.其他方法。
王姓的来源:王姓源于姬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西周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王姓的现状:王姓目前乃是我国第一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姓王,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口数,比德国总人口数还多1000万人。
王姓目前乃是我国第一姓。王姓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历史悠久,所以名人辈出,我们为王姓祖先创造的历史辉煌感到自豪!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十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历史教师史料实证素养的现状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20xx年10月
xx一中高二历史教师
本次对高二教师史料实证素养现状的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进行(纸质调查)。调查除研究者本人之外的全体高二历史教师,共4人,发出问卷4份,收回有效问卷4份。
调查问卷共七个问题,涉及高二历史教师是否重视史料教学,如何筛选史料、分析史料及应用史料,史料教学的建议和困惑。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教师史料实证素养的现状,吸收有效的史料教学建议,为课题研究增砖添瓦。在史料教学方面不足和有困惑的教师,可以参考本课题的研究,共同为本校的历史教学努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目的。
前三问是关于史料收集的调查。
第一问关于备课时的参考资料,有三位教师写到本校常用的教学参考书和导学案,一位教师写到除教参之外的原始图书和学者研究资料。
第二问关于讲课时是否经常使用史料教学:
a、经常
b、较少
c、一般不
三位教师选择了较少,一位教师选择了经常。
第三问史料来源:两位老师写到了教参、课件和练习册,两位老师提到了网络。
分析:综合以上三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较少使用史料教学,即使用到,也是参考教学参考书和练习册上现成的史料片段。只有一位教师经常使用史料教学且会进行筛选。
第四问、第五问关于筛选、分析史料的调查。
分析:四位教师都会对使用的史料进行筛选分析,其中三位教师的回答具有借鉴意义:要结合课本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和眼界为主进行筛选;结合学生认知水平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史料;选择和教学目标一致的史料。
第六问史料题的做题方法。
分析:三位教师都写到了史料题的做题方法应是:
1、先读问题,再看材料。
2、找准关键词解读史料。
其中一位教师的回答具有借鉴意义:要注意史料的时间和出处。只有一位教师写到先看材料再看问题,我们通过实践已经知道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第七问关于史料教学的困惑和建议
四位教师都写到史料教学的困惑在于:合适的史料不好找,即使知道如何筛选,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史料教学的建议方面两位教师具有借鉴意义:养成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但是一定要有确实的史料依据;用史料拓展学生眼界并培养自主分析史料的能力。
本调查问卷涉及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在收集史料、整理史料、分析史料和应用史料四个方面的自我培养。教师对史料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提高,更不利于新高考对学生史学素养的要求。教师需要扩大历史史料阅读面,同时对所读史料进行筛选、分析。提高教师自身的史料实证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本次调查中的一些回答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分析史料环节,要结合课本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和眼界为主进行筛选;结合学生认知水平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史料;选择和教学目标一致的史料。应用史料环节,要注意史料的时间和出处养成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但是一定要有确实的史料依据;用史料拓展学生眼界并培养自主分析史料的能力。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十一
王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家长。
3.用手机搜索。
王姓的来源:周灵王长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形成琅琊王氏、太原王氏。
姓王的历史名人:王诩、王翦、王陵、王昭君、王莽、王守仁、王安石、王维、王羲之。
2.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
3.王姓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十二
我们班里和学校里都有不少人姓王包括我。“王”姓是怎么来的?“王”在历史上有多少名人?“王”姓是不是现在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2研究的方法。
1.上网搜索;。
2.询间他人;。
3.查阅相关图书。
3资料整理。
1.来源。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东周灵王因犯错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后代,先改姓田,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出自子姓或出自赐姓冒姓。
2.历史名人。
3.现状。
在2020年人口普查户籍中,“王”姓氏排第一,“李”姓氏排第二。“王”、“李”人数均超过1.1亿人。
4研究结论。
1.“王”姓来源于落魄的王族,姓氏改姓“李”;。
3.2020年“王”姓依旧稳居第一人口。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十三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报纸上。
3、问身边的家人。
三、资料整理。
来源。
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于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旁王子比干(商约王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死后,葬在当时的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
王翦(出生和逝世时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为汉朝皇帝刘家后代,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队全国户籍人口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料显示王姓超过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除中国以外在朝鲜韩国也有王姓的分布。这是王姓人口数量的统计,此信息是通过资料查找手机、上网、电脑、书籍和教科书。
四、结果。
在发展中,王姓还创造了辉煌的家族文化,诞生了无数政治名人、文学名人、艺术名人、科技名人。如王莽、王建、王审知等都曾是一国之主;王允、王导、王安石都是名臣贤相;王翦、王离、王浚都是著名将师;王充、王粲、王羲之、王维、王守仁、王国维等都是享有盛誉的学者、思想家、艺术家;王昭君是女中豪杰;王赣骏则是当代第一位华裔太空人。据有人统计,王姓不仅人口居全国第一,而且历史名人也居全国第一位。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十四
我的姓氏就是金。金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在百家姓里排名第几?现状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我想去研究一下,”金”姓的历史和现状。
二、研究方法。
1、在网上搜寻。
2、请叫家长。
3、查阅相关书籍。
三、资料整理。
1、金氏的来源。
金姓的来源较多,最早的一种说法来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另一种说法较早的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除上面两种说法外,十六国前秦时,榆林古羌人首领有金氏。朝鲜历史上的新罗国王姓金。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因开国国王叫钱镠,而镠与刘同音,故认为犯讳,该国的刘姓之人,便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当地甚至连石榴也改叫金樱。今浙江地区的金姓人家,仍然存在“活金死刘”的传统,即生前使用金姓,死后墓碑则作刘姓。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2、历史名人。
金氏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名人:唐代有金忠仪。宋代有金文刚,官龙图阁直学士;金彦,邵阳(今属湖南)人,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郡人号“义门金氏”。明代有学者金问,散曲家金銮。明末清初有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对《水浒》与《西厢》进行批改。清代有书画家金农,隶书朴厚,楷书自创一格,其画造意新奇,为“扬州八怪”之一;还有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金之俊,画家金侃,学者金榜,诗人金和,史学家金门诏。金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金姓名人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金圣叹。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人,腹有才华,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率性而为,行事荒诞怪癖,不为世俗所拘束,高傲中透着幽默和机智。在科举考卷上嬉笑怒骂,取笑科举的弊病,以至于屡次落榜。他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喜欢喝酒,常借酒劲奋笔疾书,可谓下笔成章。他不但爱喝酒,而且有个怪癖,就是爱闻女人裹脚布的味道。他常脱下夫人的绣花鞋,将酒杯放在鞋内,一边饮酒一边抚摸夫人的小脚,闻鞋与酒混合的异味,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金圣叹的舅父钱谦益,是一名贪生怕死、圆滑世故的人,曾在明朝做到经略相公,后来投奔李自成做过书记官,清兵入关后,他又投降清朝,做了礼部侍郎。钱谦益做寿,金圣叹碍于母亲的面子只好去赴宴祝寿,席间,一个宾客拍马屁说:“钱大人,令甥金相公乃江南才子,满腹经纶,通古博今,小人久闻其名,今日正好置酒论文,何不现场作文,让大家开开眼界?”在大家的簇拥下,金圣叹盛情难却,只好答应做一对联。只见他挥毫写下“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满面失色,鸦雀无声不敢说话,等着金圣叹继续写,金圣叹不慌不忙写道:“三朝元老……”,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钱谦益也面露喜色,谁知金圣叹接着写完:“大奸臣!”然后拂袖而去。这副对联合起来就是“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元老大奸臣”(也有说“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奸臣”)。他不畏权势,耿直狂放的形象表露无遗。
3、金氏现状。
1、金氏现状。
金姓是占中国大陆第六十四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苏浙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当今金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总人口大约有380万。
2、人口分布。
先秦时金姓的活动仅有点资料,但在秦汉以后,金姓活动地区很快扩展到西北、东北、中原和江浙闽地区,河南一直是金姓的活动中心。
四、研究结论。
1、金氏的来源有很多,主要有三种来源。
2、历史上金氏人才初辈。宋代有金文刚,明末清初有著名学家批评家金圣叹,还有学者金榜,现在还有军事家金一南。
3、我国最多的姓氏是王,第二多的是李,而金则排名第二十九。
五、研究感想。
经过了这次的研究,我对金这个姓氏也明白得更多了。这次研究我觉得很有趣,因为能让自己懂得更多知识,而且还能更加明白自己姓氏的来源。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十五
资料整理: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为全国第一大姓。
王羲之。大家都认识,他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出名作品有兰亭集序,他写劰行书堪称天下第一,没有人能超过他。
王献之。他是王羲之的儿子,写的书法也非常好,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他先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献之病逝,年仅四十三岁。隆安元年(397年),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
在2018年,姓王的人口是最多的。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十六
我们的班级有不少同学姓王,我的妈妈也姓王,王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网络。
2、查阅书籍和报刊。
3、其他方法。
三、研究报告。
1、来源。
王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代表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哲学,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
2、历史名人。
3、现状。
据统计,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传说“王”姓来源于姬姓、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2023年王姓的历史和现状调查报告范文(17篇)篇十七
木子李,弓长,张文刀刘,三横王……天南地北共一堂,有首歌谣这样说道:“张王李赵遍地邹,世世代代传不休。”现在全国邹姓人口大约450万,是中国的第67姓,古往今来,邹姓人才辈出,灿若繁星。虽说我姓邹,但对邹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借此机会寻根问祖,做一番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邹姓氏起源及演变相关资料。
2、搜集与邹姓人物相关的资料,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邹姓人物。
3、了解邹姓人口数量以及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
(一)起源及演变。
1、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春秋初,邹国为曹姓邹人所夺,子孙以国为氏,称邹姓。
2、源于曹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改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3、源本站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邹氏、组氏、铁氏等。得姓始祖有正考父、宣靖父、穆公。
(二)历史上的邹姓名人。
邹韬奋、邹容、邹鲁、邹永暄、邹秉文、邹作华等。
(三)邹姓人口数量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邹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七位,源流有多处,有一支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是商朝的诸侯国,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有老谱考证的主要只两个来源,西周初有一支源于子姓,到春秋时期的正考父,他的子孙食于邹邑,是为主要来源,是“以邑为邹氏”。
四、研究总结。
1、邹姓人口较多,是中国第67姓。
2、邹姓人口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3、源于姚姓,姚姓之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