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重点突出重要信息,可以使用条目、图表和图示来展示数据。阅读这些报告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我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一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一环。党的xx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xx届xx全会通过的《_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再次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意义。
虽然党的xx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论断,但是学术界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结构尚缺乏一致的认识。理论上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中的偏差。在实践中,政法部门、综治中心和基层社区一直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或“心理咨询”。因此,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必须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揭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理论蕴含和基本结构。
作为社会治理格局的四大体系之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具有自身的特殊内涵和社会机制。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看,社会是由微观的、具体的个体和宏观的群体构成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应该既包括微观层面的个体社会心理服务,又包括宏观层面的群体社会心理服务。无论是个体社会心理服务,还是群体社会心理服务,其目标都是解决社会心理问题。而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具备社会心理的监测、引导、化解和危机应急四种常备子系统。社会心理监测系统是指利用心理测验与现代信息技术对个体与群体内在心理活动进行测量与评价,它包括个体心理测验与群体心态监测;社会心理引导系统是指利用社会心理专业技术对个体与群体心理倾向进行符合社会积极价值观念方向的教育和引导,它包括个体心理教育和群体心态引导;社会心理化解系统亦可称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系统,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服务对个体异常心理与群体偏差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正,它包括个体心理健康服务与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危机应急系统是指通过专门的社会心理应急组织对突发性个体心理危机与群体心理危机进行及时的应急干预,包括个体心理危机应急与群体心理危机应急。无论哪种子系统要正常运行,都必须以各种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载体。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特定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解决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心理监测、引导、化解和危机应急等干预活动的一种社会治理机制。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从内涵属性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种与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并驾齐驱的社会治理机制;第二,从实施主体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必须秉持社会治理的多方参与精神,需要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其承载才能实现正常运转;第三,从实施手段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个有计划的社会心理监测、引导、化解和危机应急的完整过程;第四,从建设目标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旨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第五,从技术要求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必须以社会心理学和其他与社会心理紧密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支撑,力求实现社会心理服务技术的专业化;第六,从概念外延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个由社会心理监测系统、社会心理引导系统、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系统和社会心理危机应急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
二、“四个着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党的xx届xx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树立整体性思维,着力在部门协作、服务平台、服务力量、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共同体。
着力打造部门协作的推进格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切实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推进格局,使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各地市县区必须建立健全由党政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应由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公安、民政、司法、信访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要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必须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政法委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卫生健康部门要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公安、民政、司法、信访等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
着力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着力探索一条以提升实务水平为导向的职业化发展道路,切实增强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的实务应对能力。这就必然要求各地市县区在聘用社会心理服务人员时打破“唯证书论”的传统观念,推崇“实践出真知”的用人理念。还要制定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常态化培训计划,对社会心理服务人员开展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和实地观摩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从而补齐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能力短板”。同时,各地市县区要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制定社会心理服务的激励政策,对在极端(案)事件预防、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表现突出、效果显著的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激励,从而增强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同度。
一.必须正确理解和认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他讲到,***_在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xx大报告这一精神实质,这是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
第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落脚点是要培育一个具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为目标的良好的社会心态。
第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社会心理服务不仅要从微观层面促进公民的心理健康,更要从宏观层面着眼于在整个社会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情绪和社会认知步入到正确轨道上来,形成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社会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第三,把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三个层面重点,积极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这三个层面分别是个体、群体、社会,社会心理服务建设是社会心态培育的基础,社会心态培育则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必然产物。通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形成,不仅是社会转型时代背景的需要,也是在新时代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我们要抓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处理好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和培育社会心态的关系,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必须从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心理服务是要解决社会心态所发生的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则是指在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过程中有关事物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为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基础。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依据中国的国情做出适应性的创新,让良好的社会心态在我国获得有效的培育,支持社会稳定有序的运行。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二
20xx年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下,我公司严格按照《gb/t28001-20xx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积极开展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增强员工安全意识,较好地完成了体系要求的各项工作,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良好运行,现将这一年体系运行状况进行总结汇报: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始终坚持“遵章守法、珍爱健康、预防为主、构筑全员保障体系”的方针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共制定了以下13个管理目标:
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
3、入厂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合格率为100%;
4、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率为100%;
5、隐患落实整改率达到95%;
6、粉尘、co、噪音、高炉射源岗位职工年体检率为100%;
7、粉尘、co、噪音岗位年监测合格率为90%;
8、厂内重大交通事故为零;
9、厂内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10、全年职业病发病率为零;
11、全年工亡事故为零;
12、全年重伤事故率低于0.5‰;
13、全年千人负伤率低于3‰。
20xx年10月份至今,在公司各单位共同努力下,上述13项目标中己完成10项,其中3项,由于相关方时间安排问题,计划待到12月底前完成。其中第1项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目标没有完成,供应部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2人未能持证上岗,公司己向安监局提出取证申请,待安监局统一安排;第6项:粉尘、co、噪音、高炉射源岗位职工年体检率为100%,目标未完成,高炉射源岗位职工尚未组织体检,计划于12月份进行体检进行;第7项粉尘、co、噪音岗位年监测合格率为90%,目标未完成,岗位监测尚未开展,己向公司提出职业卫生评价申请,准备组织进行。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生产情况,在20xx年基础上,对己识别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增减,共识别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474个,各单位己根据具体要求辨识到相关条款。
依据己识别474个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及其他要求,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的合规性评价,总体认为我公司能够认真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规定,各项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活动基本符合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求。
公司各单位根据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求,对各项生产作业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辨识出4520个危险源点,其中五级1829个、四级2133个、三级483个、二级11个。
为有效控制各类危险源,特别是控制重大风险,保证了公司安全生产,公司除制定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组织定期检查外,还制定了《重大风险控制方案》、《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办法》、《煤气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煤气防护器具管理规定》、《安全生产确认制》、《危险生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制度,通过各职能部室和各生产单位的全方位监控,力争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牙状态。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业务学习,组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取证、复审35人次。
2、定期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复审工作,695名特种作业人员有效证件持有率达100%。
3、20xx年10份以来组织新入厂员工500多人,接受72学时三级安全教育,建立了三级安全教育卡片,合格率为100%。
4、组织各项形式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截止9月底,共查出各类隐患507项,整改率达99%。
5、围绕体系目标,着力完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20xx年10月份以来,着重加强职工安全素质培训,先后组织节前职工煤气防护知识培训和考试,炼铁喷煤职工安全培训和考试,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6、根据安全生产发展要求,公司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20xx年10月以来先后建立了《职业卫生安全职责》、《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互保、联保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等8个文件制度。
7、加强班组基层安全管理。为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了《班组安全生产八项制度》和《班组作业活动五项记录》,明确了班组安全生产的职责、要求。
8、邀请迁安市疾控中心每年组织粉尘、煤气、噪音岗位员工进行了体检,目前尚无职业病例发生。
9、厂内交通管理。为加强厂内车辆安全管理,杜绝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等行为;自体系实施以来,物流车队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配备防滑链、厂区道路安装侧视镜,车载灭火器等,并制定《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和《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截至目前无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10、厂内消防安全管理。今年以来,安全部、保卫部及各厂,对消防安全的薄弱环节进行排查,配备了多种灭火器材,划分了库区防火线;安装了库区禁火标志牌,制定了消防应急预案,消除了隐患,目前公司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11、加强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20xx年各生产厂根据自身情况组织进行了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演练,演练的策划、过程、记录、点评有序进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通过演练活动,提高了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意识,检验了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12、注重本质安全,加大安全投入,20xx年10月以来,累计投入安全资金280多万元,用于购买各种安全设备、设施,有力保证了企业安全生产。
13、截至20xx年9月,累计发生轻伤4起,重伤1起,无工亡事故发生,工伤事故率明显低于周边同类企业。
由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在我公司的良好运行,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一直走在同行业前列,20xx年公司连续第三年被唐山市及迁安市两级单位授予“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称号。
20xx年10月份,公司炼铁、炼钢两个生产单元顺利通过河北省安监局专家组织的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二级达标验收,成为迁安地区唯一一家通过省级标准的钢铁企业。20xx年公司再接再厉,又申报了烧结、轧钢两个生产单元的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二级,现己初步通过专家验收。
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内审员10人,培训日期为20xx年,证已过期,且部分人员己流失,请公司予以安排协调,对内审员重新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知识培训。
2、部分隐患整改项目还没有实施,建议公司按安监局下达的整改要求按时整改,避免罚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根据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求及国家有关政策,公司应尽快组织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和补办部分生产项目的“三同时”评价手续。
4、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公司应尽快组织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价。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三
我公司从xx年2月20日起按gb/t19001-xx标准建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并实施,经过几个月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各级干部和职工严格按文件要求运行,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实物产品质量稳定,产品出公司合格率在98%以上。达到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要求、质量体系运行基本有效。
通过几个月的实战运行,围绕过程方法,对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管理职责。
1、成立了专门的质量体系贯标专班,编制了适宜我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制定了各种规定,各工种行业指导书,岗位责任制,形成了以文件为依据的质量体系管理。
2、调整落实了各部门人员的配置,使质量体系运行组织结构清晰,层次清楚,各部门质量职责明确。
二、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1、对所有管理人员和部分员工进行了iso9000的专题培训学习,参培人数占全员总数50%以上,提高了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2、注意培养提高员工素质,使所有员工都参加了各车间、各部门组织的技能知识教训,通过考核基本能满足各岗位工作的需要。
基础设施。
做到了生产设备、计量设备有专人管、有档案、维修有计划、运行有记录,始终保持了所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了生产的需要和产品质量。
工作环境。
我公司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下属工公司物、料、设备实行定置管理,使物、料、设备等摆放有序、标识清楚,过道畅通。对各部门办公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通过环境的改善,对外提升了企业的管理形象,对内使员工素质和修养得到提高。
三、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
1、对供方和需方,采购和销售部门都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评审,所供物资和生产产品基本满足了我公司的需要和顾客要求。
2、建立和健全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实现过程的所有可追溯的质量记录。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了每道工序有自检、互检、专检,使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3、财务部门对所管理的物资入、出库手续完备,各种物资标识清楚基本做到了帐、卡、物相符。
四、测量分析和改进。
1、质检部门专检人员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了测量,每月对原材料采购,生产产品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对不合格品做到了有控制、有处置、做到了有纠正、有预防等必备的措施和手段。
2、销售部门对我公司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了专访和测量,顾客满意率在95%以上,完全符合我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要求。
3、5月5日进行了内部质量审核,涉及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共发现3个一般不合格,各责任部门已采取了纠正和预防措施,通过整改已得到内审人员验证。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四
1.4.供应商管理:实行年度评价、动态管理、优胜劣汰(5%-10%)的原则;
1.5.供货质量:实行质量赔偿和激励的原则;
1.6.采购过程:实行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五
自xx年3月份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行以来,本公司按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贯标管理体系运行,不断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改善员工的健康安全,注重绿色环保,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减少安全、环境风险带来的损失,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下面就简要总结一下近半年来贯标的情况: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管理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通用性,体现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的思想。二体系标准分别立足于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这两个关键生产要素,利用pdca过程循环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对我们企业以往管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通过体系认证,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不是体系认证的最根本目标。iso14001标准、ohsas18001标准首先要解决的是市场准入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是为了保护竞争的公平性而存在的。企业要在市场中经营,管理体系应符合这些标准的要求,这是最起码的要求。iso14001标准、ohsas18001标准的普遍适用性就是为此服务的。所以认证工作迫在眉捷,是我们目前管理工作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市场竞争的需求。我们要在市场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认证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将我们的管理水平提升一大步。
(一)管理体系涉及部门:本公司所属的安全环保部、市场部、综合办、质检部、生产技术部、动力设备部、财务部等七个部门。
(二)建立体系类型:
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整合体系;
为实现本公司确立的总方针、总目标,本公司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对体系内各部门所分解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控制,做好各方面的接口,从而使责任明确。
本公司的管理体系的关注点是各部门根据本公司的方针、总目标制定本组织的目标责任制和指标,在本公司贯标办的指导和监督下,各部门对本系统的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本组织内的指标,以达到确保本公司总方针、目标的实现,相互关联的各职能层次的体系之间,建立了信息交流,畅通的沟通渠道,达到了资源共享。
(一)领导重视、果断决策,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贯标认证顺利启动。
(二)准备充分,基础扎实,为顺利取证打下坚实基础。
贯标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普及培训。在这方面本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贯标工作培训和内审员培训,使全体中层干部了解了本公司所有管理体系的文件要求,从而有效地组织部门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全体内审员了解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内容和步骤,从而有效实施了贯标工作的内部审核工作。
3、文件编制。本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文件编写,广泛听取和收集各岗位人员对本公司以往各项管理制度的看法和意见,再此基础上实施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撰写工作。在文件编制中,我们根据本公司下发的程序文件编写导则和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计划。经过二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工作。此后本公司又请咨询老师对所有文件进行逐条逐句的审核和修改,直至最后定稿。
4、体系试运行。3月10日本公司最高管理者下达体系运行发布令之后,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本公司正式试运行。为了保证试运行的效果,本公司对各部门进行了系统的宣贯培训,重点讲解了二个标准和本公司程序文件,通过宣贯培训使广大基层操作人员对标准和程序文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广大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贯标文件的各项要求,从而使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5、内部审核。在本公司管理体系试运行后,本公司组成了内审小组,于xx年7月底对各部门的贯标工作进行了严格的内部审核。从审核情况看,大部分部门体系运行情况正常,运行效果明显,但也有个别部门有关领导及岗位人员对贯标的认识还有不足,对标准的理解有差距,体系运行效果未达到规定要求。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很多同志对标准和程序文件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刻,审核共计开出了3不符合项。针对内审中反映出的问题,公司长和各副公司长分别召开会议,反复强调执行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严肃性和强制性,要求各部门针对内审中发生的不合格项制订出具体的纠正措施并规定了纠正时限。经过加工补课,第一次内审中暴露出的问题全部得到纠正。在第二次内审过程中,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不仅杜绝了严重不合格项的产生,同时一般不合格项也大为减少。
(三)重点关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及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的评价和控制。
1、充分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
本公司的产品品种多,生产流程、工艺复杂,所以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较多,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的充分与否,对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能否发挥有效的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两者的识别的充分性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
(1)环境因素的识别:
a、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c、七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及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此方面是我们工作重点。
本公司的生产活动中资源和能源用量很大,还有粉尘、废水、废气、噪声、废弃物产生。所以必须加以控制,提高环境保护的功效。
d、环境因素的性质分析:有害、有益。
e、应引起特别注意的环境因素的因果关系的考虑:包括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
(2)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关系到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确定,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及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因此,保证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b、把事故、违规违法、安全检查等作为鉴定辨识充分性的尺寸,这次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包括了本公司和其它部门近年来发生事故的有关信息。
c、本公司将有实践经验、懂安全技术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小组采用调查表法和活动分析法组织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发放全体员工手中,予以补充、协调和完善。本公司的危险源在生产中大量存在的,通过全面识别,除火灾、爆炸等明显的危险源外,高温、机械伤害、触电、噪声、粉尘等危险源在这次辩识过程中也给予了充分识别。
2、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的评价与确定。
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是目标指标制定的依据,也是控制的重要对象。确定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时我们从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及发生的频次和持续的时间,对环境破坏的可恢复性、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和所需费用、相关方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加以考虑,采用的是非判断法、打分法。重大风险评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评价风险程度,二是评价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评价风险程度是基础工作,其对象是在某一具体作业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所涉及到的具体风险,我们采用的方法为lec法。评价风险的可承受过程是独立的任务,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法律义务即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3、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及实施管理方案。
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并分解到各部门,针对环境目标制定环境实施方案,并落实实施措施,责任到部门,组织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实施效果明显。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通过评审计划的充分性,编制及实施了管理方案。
目标的实施情况详见附件一,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详见附件二。
(四)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确保了贯标工作顺利开展。
在贯标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职工的全员参与是做好贯标工作的基础,决定着今后体系运作的成效。在启动贯标认证工作之初,本公司领导就决定贯标认证培训全员化、文件编写部门化,程序指导业务对口化、贯标责任指导部门化、体系推进专业化,这样就把本公司全体员工,各部门、机关各业务部门,体系推进部门通过“五化”牢牢的绑在了一起,使各职能部门都能在认真履行好主管程序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以大局为重,做好相关程序的配合、支持工作,避免了推委扯皮现象的发生。
1、持续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降低经营成本及各类责任风险;
7、加大了治理事故隐患力度,本质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1)源头控制能力增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逐步规范。
贯标以来,本公司加大了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组织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共辨识本公司级重大风险23个,重要环境因素6个,已建立档案进行动态监控。
(2)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各级领导亲自组织并带队检查安全已形成制度,班子成员都曾多次到现场检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今年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拨出专项经费,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专项和综合检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检查时,主要是查领导责任制、查思想认识、查制度建设、查组织机构、查培训教育、查设备设施、查事故隐患、查违章违纪,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各部门都立即组织了整改。
(3)完善应急预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各部门分类编写完善了应急预案,强化了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各级领导和人员对贯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尚有差距。
有些部门领导和人员对贯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为没有必要,导致对环境管理要求不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还停留在体系运行前的水平。没有认识到贯彻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可以有助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预防,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取得走向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没有认识到贯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宗旨,真正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没有认识到对环境因素、危害因素和过程的管理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的有力手段。
(二)对标准、体系文件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导致体系运行出现偏差。
部分人员对标准要求和体系文件没有很好地组织学习,特别是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刚刚建立起来时,大部分人员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不了解,只是体系文件编写人员对标准和体系文件较为了解;并且有些部门和人员对贯标工作长期不入门,认识不到位;个别领导学习不够,对标准和体系文件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认为贯标只是个别人的事情;导致体系运行出现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不全面、细致,没有完全掌握辨识的方法,没有弄清楚危险源的定义,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描述不准确,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制定的管理方案,尚未理解管理方案的编制要求,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法律法规的获取、识别和学习亟待加强。在iso14001和ohsas18001标准中,都将法律法规的获取、适用性评价、学习和更新等专门列为17要素之一,足以显示其重要性。由于存在怕麻烦、获取途径不通畅等原因,大部分部门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评价及学习工作存在明显不足。
3、能力、意识和培训方面急需改善。各部门对员工培训普遍重视不够,对各部门人员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操作技术、安全技能、法律法规等学习培训有的没有做、有的做了也没记录,与程序文件要求有较大差距。
4、安全环境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不符合标准及程序文件要求。部分岗位人员对纠正和纠正措施还没有真正理解,对不合格原因的分析不是十分准确,对纠正、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没有真正弄懂,对标准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前及实施后都要进行评审的要求,没有认真执行。
5、环境、安全运行控制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安全、环境是初次贯标,大部分岗位人员对标准和程序文件的理解不深不透,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缺少控制策划,控制措施制定的不全面,没有结合项目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措施,造成运行无准则、出现运行偏差。
6、记录控制仍显不足。部分岗位人员对保持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自己履行职责、开展业务活动以及相关体系要素运行等未留下足够的客观证据,与标准、程序要求有一定差距。
7、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岗位人员对过程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不能随生产阶段、工艺流程、施工环境等的`变化及时进行识别、更新、评价,没有理解标准精髓进行动态管理。
8、过程策划不充分。部分岗位人员未掌握pdca运行模式,任何工作(过程)都是从策划开始的,对过程输入、输出理解不透,造成输入不全面,输出可操作性不强、指导意义不大。
9、安全、环境过程监视测量方面存在不足。对pdca循环中c(检查)阶段做的很不够,要么未检查要么检查记录欠缺,造成a(处置)阶段输入不充分,不能对策划的结果进行验证,无法根据验证情况对策划过程进行改进,造成pdca不能真正循环起来。
针对两次内审所暴露出的问题,要求各部门必须按本公司要求限期整改。下一步为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化体系运行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级领导要积极参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齐抓共管是体系建立的前提,是推动体系前进的动力。在体系实施过程中碰到诸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划分、规范化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带来原有工作程序改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本公司领导要及时主持召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各部门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积极配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部门完成各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基层各级领导要发动本部门员工严格执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活动,规范个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二)大力开展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传和教育。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具备正确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全本公司逐渐形成一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体系才能够很好的运行。
(三)进一步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部门员工,他们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员工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四)继续抓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落实,严格检查考核。
我们在体系运行的前一阶段,忽略了对体系的检查考核,员工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执行体系文件时产生偏差,导致文件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重新走回了老路。因此,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按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履行情况,严格做到奖惩兑现,确保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考核内容将包括部门年度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部门和管理人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兑现情况,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履行情况,基层部门年度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未能履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或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员工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等。本公司将成立专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检查考核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部门、个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行考核项目标准化、指标定量化、检查记录表格化,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签字确认,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部门、个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业绩表现,对照年度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只有通过这些经常性的考核,才能及时掌握完成情况,把握工作方向,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五)进一步强化作业现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当前本公司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将极大地推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作业现场管理各部门今后应突出以下几点工作:
1.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所有活动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现场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
2.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今后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制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提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
3.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检查、通报,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六)继续开展内部审核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每运行一定时间,都要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核,内部审核做为审核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本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哪些需求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并且可进一步督促员工自觉履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因而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
除内部审核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体系认证都是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本公司应根据体系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六
xx烟草在xx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市局关于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求,专题研究部署和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工作。通过紧密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标准、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局(分公司)2010年体系建设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体系宣传及培训的基本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始终将其作为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宣传和培训是实现体系良好运行的基础工作,xx烟草精心组织,确保全员参与,借助oa系统、简报、小组会议、培训班、板报等多种形式,多次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宣传和学习。全年共举办了两次质量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培训,主要介绍内审相关的知识点并着重学习了如何进行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流程优化,培训考试合格率达100%,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加强内审员队伍建设,促进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分公司)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内审员培训班,2010年来,xx县局分批参加了市局组织的内审员培训会议,并全部通过内审员资格考试认证,目前累计共有21人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
二、体系流程优化情况。
门实际操作运行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各部门工作流程。在2010年度的体系建设过程中,共增加工作流程3个:专卖罚没烟草专卖品销毁流程、现金流量预算申报及执行分析流程、报销业务流程,优化修改现在工作流程共16个,如:工资、审批发放流程、专卖一般案件办理流程、客户经理作业流程、车辆维修管理流程、督察工作业务流程等。在保证持续改进的前提下,目前共有28个工作流程正常运行。
此外,积极做好三级文件的梳理工作,在工作手册重新修订的基础上,将正使用中或新增的记录清单、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外来文件等全部重新核对后加入规定的编号分发到各个部门中。
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企业绩效管理结合。
为避免出现为体系建设而建设的“两张皮”现象,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真正实现与基础管理相结合:
其次,通过强化监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以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强化对体系建设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制定体系实施的绩效管理方案。明确时间、责任和目标,确保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依照质量目标进行督察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敦促纠正。
同时,将各部门质量目标和岗位职责相统一,作为对各单位、各部门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纳入年终考评之内。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适当的奖励和处罚,形成奖罚分明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从而确保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
通过以上措施,充分发挥质量目标指标的导向引领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持续提升和改进,2010年公司总质量目标和各部门质量目标均全部完成,各季度统计数据零售客户综合满意率全部大于96.6%,服务满意率大于97.8%,货源供应政策零售客户知晓率达100%,卷烟市场净化率大于95.56,年度员工培训课时累计大于72小时。
四、体系文件执行率自查情况。
开展每月自查工作,由内审员抽查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记录清单、规章制度等,对发现的问题经我局(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小组研究后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跟踪反馈整改情况,最后将相关文件整理归档。每月按时向市局综计科上报自查表。每个季度上报季度总结和开展体系学习会议的简报。按要求及时上报各阶段的目标完成情况、内审的整改情况、不符合项报告的整改落实情况、培训名单、文件更新情况等。
五、内审、管理评审与持续改进。
办问题点3个,营销部门问题点12个,专卖部门问题点6个,中转站问题点3个。
在二、三次内审整改问题点的过程,我司都遵循pdca的循环模式不断改进,通过制定整改计划,细化整改措施,对不同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在落实整改实施的基础上,实行痕迹化管理,做好各项整改记录,同时确保检查、跟踪、反馈整改结果;通过总结经验,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并将其他县局和市局各部门发现的问题点作为参考,引以为鉴,纳入每月自查项目内容。今年的两次内审使全体员工更加清楚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持续改进,为提高工作质量打好基础。
在两次内部审核的基础上,我局于2010年8月下旬参加市局召开的管理评审输入会议,就公司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体系运行情况、工作业绩、内审整改情况、需持续改进的建议或要求等向最高管理者进行汇报。管理者代表全面总结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审会议的结论是:质量方针正确、质量目标既适应实际,又牵引了业务效能提升;质量体系文件规范可行,奠定了公司体系运行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改善管理的作用;质量体系内审严谨细致,推动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六、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还存在一定差距,各部门目前正使用的流程及体系文件和工作手册中还存在一些差异性,需要在工作中更好的调整和磨合,持续改进。
/
2、内部开展日常自查和改正工作做得还不够,寻找质量体系改进机会的意识不够强。
3、绩效考核工作中对各部门体系工作运行情况的考核办法还不够具体化,目前还不能起到奖惩激励作用。
4、体系知识学习还要继续深入的进行,虽然同事们都认真参加培训和考试,但在内审时仍发现少数人回答提问不够理想。
5、人力资源不足。内审员和联络员都是一人身兼多职,其他工作任务繁重,影响了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
八、未来工作展望。
明年质量管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持续进行体系的运行和改进,深入做好体系的普及和宣传学习,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全面梳理完善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流程,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体系的信息化。争取通过行业评审和第三方认证。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局(分公司)争取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各级人员应放下“已经取得认证”的“包袱”,解决“已经做得很好”的思想“误区”,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提高全员参与体系建设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以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夯实企业管理基础,通过体系建设将企业文化理念外化固化,与企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
将iso9000质量体系融入企业管理实际,通过制度整合和流程梳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确保体系建设持续改进。
3、改进不足。各部门对2010年的体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正。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动全员参与体系建设。
4、全面推进,全面提升。要深刻领会国家局、省局、市局精神,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使所有的制度和业务活动都在这个平台上运作,通过管理整合,促使企业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行业改革发展的大潮,为构建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对企业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国家局“卷烟上水平”的主要任务和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见,也为企业指明了方向。xx烟草将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积极应对,着力在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深入、持久、扎实上狠下功夫,以体系实施的工作成效,带动和推进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整体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推进xx烟草各项工作上水平。
xx市烟草公司xx分公司。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七
为了确保监控中心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查找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根据会议精神,形成本报告。
1.整体情况。
20xx年度监控中心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对安全生产目标进行了任务指标分解,并编制了《监控中心20xx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及措施责任分解表》,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实施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等。
20xx年度监控中心未发生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杜绝了瓦斯超限事故和轻伤事故;杜绝了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xx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全部落实;无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按期闭合率100%;安全培训合格率100%,岗位操作人员持证率100%;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为100%;杜绝了严重“三违”行为和一般“三违”行为;标准化管理体系内部自查和接受上级公司检查考核,全年均达到一级标准化要求。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
1.整体情况。
监控中心现有职工39人,班组5个,工种共有2个(电工、监测工)。20xx年8月3日成立了以监控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小组,统一组织协调责任制的修订工作,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方案。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重新对监控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修订,出台了新版《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了与管理体系要求吻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全覆盖。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
1.整体情况。
监控中心20xx年度全年开展了标准化内部自检自查和接受上级公司检查考核。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已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五落实”原则,全部整改完毕,并由监控中心安全标准化小组组长带队,对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落实。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20xx年度标准化内部自查和外部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线缆、牌板,相关问题占60%,说明线缆和牌板的管理存在不足。
3.原因分析。
对标准化内部自查和外部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和深入思考,抓住了隐患和问题产生的根本源头,但是在现场动态管理跟踪落实上没有形成闭合。
1.整体情况。
20xx年度监控中心未发生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未发生瓦斯超限事故和轻伤事故;未发生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
2.存在的问题。
无
1.整体情况。
20xx年度,监控中心安全监测运行整体情况同比上年设备故障率下降3%,信号监测误报警率下降5%;智能信息化(包括人员定位、应急广播、5g网络、调度综合云平台、综合应急联动)整体情同比上年,其中人员定位故障率与上年持平,未发生故障。应急广播故障率下降1%,5g网络为20xx年新增应用项目,调试阶段暂无对比,调度综合云平台故障率为0,综合应急联动故障率下降3%。
2.存在的问题。
(1)设备故障主要以各类传感器和线缆故障两大类为主,其中传感器故障主要为淋水、生产损坏、硫化氢气体入侵等造成;信号监测误报警则主要为各类传感器本身催化载体元件发生故障、人为检修过程中误操作,和人为标校传感器过程中未打开标校开关,至中心站做出误统计造成。
(2)线缆故障主要为队组生产过程中保护不当所造成。
3.原因分析。
(1)个别生产队组在生产、安装、搬迁过程中和移动传感器时,未重视对传感器的保护,传感器本身为灵敏度极高、受自然环境及外界工作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极大,虽自身内部各种防护已达国家及行业标准,但在井下特殊环境中,保护不当(比如重振动,重撞击,久浸水,久受潮等)即容易造成设备故障,且不可再调试修复。
(2)个别生产队组在生产、安装、搬迁和移动传感器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线缆,极其容易因过力拉扯、失误操做、外物创伤而造成断线或破损,虽本身在其外部进行了改造保护(线缆加装保护套),但在井下特殊环境中,保护不当(比如强拉扯、强撞击、久浸水,久扭曲等)即容易造成线缆断线或线缆内部开裂受损,而发生信号中断故障,且受损线缆不可再修复使用。
1.整体情况。
监控中心20xx年度未收到职工诉求。
2.存在的问题。
无
无。
无
(1)对监控中心特需材料提取和使用制度重新进行评价和修订,明确特需材料使用的周期,严格按照使用周期对特需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和上报。
(2)进一步修订完善《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将监控中心特需材料使用情况纳入《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中。
(3)及时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修订完善和更新《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划清主要管理人员和班组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修订完善《监控中心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
(4)制定《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并纳入《监控中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大纲中,明确每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标准、指标、奖惩等内容。
(5)完善班前会制度,把提高班前会质量作为重点来抓,对每班的工作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跟班队长、班组长每班提前为开好班前会做好充分准备。
(1)在20xx年度培训计划中增加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培训内容,加强对机电、通风、安全监控专业的培训。
(2)由书记牵头,班组长负责,全面摸清职工诉求,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职工不能及时满足需求的问题。
(3)开展职工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设备设施实操等的培训工作,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
(4)每日班前会召开,针对安全风险辨识、每日一题、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等内容向岗位作业人员提问,并兑现奖惩,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利用班前会、事故警示教育日、安全生产月活动等,组织学习各类事故案例,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
无
(1)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班组管理者,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事故隐患。
(2)在内部自检自查和外部上级公司检查考核中,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认真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根源,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避免出现事故隐患“总检查、总治理、总反复”的恶性循环,不单一的以表统计表面问题,而要以表为据,做出问题的分类与归纳,更深入的去分析问题的类似性和重复性,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对安全监控专业的各项指标进行重新梳理,指定责任人做好记录、建立台账,并定期开展自查工作。
(2)开展全矿线缆吊挂及设备管理说明牌板的专项检查,在相关制度中明确各区域监测监控专用线缆及设备管理说明牌板维护负责人。
(3)对“三违”情况严查严打,对“三违”分类说明情况深入贯彻。杜绝一切“三违”行为。
(4)进一步加大班组管理力度,让班组长发挥管理水平,提升班组长人员管理素质。
为落实上述改进措施,制定了xx煤矿质量控制要素(安全监控专业)20xx年度调整方案,详见表1,并将体系调整方案纳入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中。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八
为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公司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年度自查,以便发现产品在生产直至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从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一、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内部审核中对质量体系的审查;
本公司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都是要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mdd93/42/eec《医疗器械欧盟指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每年度不少于一次。
1.做好标识管理,便于产品质量追溯:
仓库人员负责对库内采购的原材料、外加工部件及库内成品进行标识;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区域内原材料、在制品、外加工部件及生产线上的各种半成品及成品的标识;质管部对所有产品标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生产车间、仓管员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负责。
1.1原材料的标识。
1.1.1原材料入库后,库管员按类别登记入账,并做好原材料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原材料名称、产地、供应商、数量、规格、批次等,1.1.2所有原材料要实行动态管理,每批原材料实行严格的进货检验并设置原材料标识卡。
1.2生产过程的产品标识。
1.2.1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工艺记录并标明生产各项参数,以便追溯。
1.2.2包装工序的标识,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单进行生产,对生产工序加以相应的标识。
1.3成品的标识。
1.3.1小包装标识经工序检验合格的产品,都应施加“生产日期”、“失效日期标识”“批号”,各类信息每天上班时由专人负责更换并编码。
1.3.2中包装标识。
中包装的标识除同小包装的要求一致外必要时还应注明产品类型。
1.3.3外包装的标识。
产品经工序的最终检验后,在其外包装上注明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实效日期、产品数量、产品类型等标识。
2追溯。
产品的追溯有两个方面:使用原材料的追溯和责任者的追溯。
2.1原材料的追溯。
当产品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追溯时,根据市场部提供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即可追溯到从配料到产品出库等质量信息。
2.2责任者的追溯。
2.2.1责任者的追溯又分制造责任者和检验责任者的追溯,对简单的操作工序,产品的检测由操作者自检来完成的,制作者与检验者相同;否则要分别追溯。
2.2.2当产品出现异常,确定需追溯制造者、检验者时,根据市场等部门提供的信息,查对各工序工艺记录,即可追溯至相应的制作者、检验者。
二、顾客满意调查及信息反馈。
1.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1.1正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的规定直接收集、分析并传递、处理日常的正常信息:质管部按有关文件规定向有关部门传递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其完成情况和内部审核结果、管理评审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信息。
1.2对于潜在的不合格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1.3其它内部信息,提供者可以《信息单》的形式反馈给质管部进行分析和处理。
2.调查方式:
2.1依据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对顾客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调查,了解公司是否正确理解并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与期望,并根据调查结果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市场部售后服务人员负责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并负责对有关纠正或改进措施实施跟踪,相关部门负责根据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若有顾客投诉、抱怨的信息,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进行改善。
2.2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严格做好区域和状态标识,每批产品都有对应的生产批号,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应能立即返回。
2.3及时走访客户,耐心听取意见,会同用户或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详细了解产品质量有关细节,认真做好记录。
2.4积累用户来信、来访和电迅等所提供的质量情况。
2.5定期召开质量会,其中对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客户。
3.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反馈情况:
3.1该产品包装严密,能够保证产品的包装袋易撕开,便于使用;生产日期、失效日期、批号等信息醒目清晰,该产品性能稳定,自开产至今没有出现消费者的不良反应反馈。
4.结论: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是传统产品,该产品自问市以来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推崇并是我们国家明令指定的计生用品之一,该产品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物理、生物、化学性能稳定,是一种能够有效避孕和防止性病传播的优良产品。
三、
不良事件处理:
1.企业严格执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办法》,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
位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信息收集、报告和管理工作。
2.发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及时向省、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包括:产品介绍、使用说明书、对不良事件的跟踪随访情况、用户联系方式、给使用者的相关信息、事件发生可能的原因补救措施和改进方案、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名称、标识及使用情况。
四、信息的汇总、分析及归档。
1.质管部定期对全公司的质量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写出信息分析报表,报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并在公司的质量工作会议上进行信息发布,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质管部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有效性负责,并检查、监督、指导和协调各部门的信息管理。
五、统计技术的应用。
1.生产技术部会同质官部等部门,确定统计技术的应用场合,并根据应用场合确定适用的统计技术。
2.针对选用的统计技术,各实施部门应制定具体的应用方案和程序,并实施。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去伪存真,形成数表、图形,进行统计分析,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六.近年来公司产品质量跟踪情况。
1.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措施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审查情况:
我公司生产的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产品自2005年注册以来,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国家标准gb7544所规定的要求进行生产,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在公司领导重视质量的意识下,我公司依据iso9001和iso1348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相继通过上海优胜德认证公司的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北京中大华远认证公司iso14001和ohsas18001的认证,各部门严格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执行,每年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做一次企业质量体系内审,并有完整记录。
2.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对产品质量反馈的情况:
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公司供销部及各有关部门的调查走访和顾客反馈的信息得知,我公司产品的透明度、柔软度等均在逐步提高,且明显优于其他避孕套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
3.产品的周期检验、日常出厂检验中产品的质量情况;各级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产品市场抽检情况本产品的周期检验严格按照注册标准的要求进行,一般情况每年由国家乳胶制品强制性认证机构进行一次监督检验。在日常出厂检验过程中,质检员严格按照该产品的检验规程进行,未发现不合格的现象。
4.产品的可追溯性要求及企业执行不良事件检测制度和不良事件检测情况:
公司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中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文件的建立,公司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产品标识、检验状态及产品的可追溯性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产品一旦出现不良事件之后可实施有效的追溯性。
5.企业收集到的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统计分析及所采取的措施及验证情况等:
根据质检部门的记录及统计分析显示,该产品自2005年开始正常以来产品的一次交验合格率基本达到100%。根据供销部门的质量反馈情况看,用户对该产品的满意度达到97.44%,其他2.56%为非质量原因,自获准产注册以来至今未发生退货现象。同时,我们将客户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尤其是对产品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都会非常珍惜并认真对待。根据客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需要,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握操作细节,并根据产品性能重新调整了工艺参数,以满足用户在使用中的不同要求,保证了公司产品以更高的品质服务于大众,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以上是我公司对避孕套产品进行质量跟踪的情况汇总,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增强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严格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喝要求;加强对产品的质量跟踪和工艺改进,及时了解产品的最新信息,增加科技含量,为产品质量的进一步巩固和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质量体系的运行,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增加了管理力度,也加强了公司内部的凝聚力,使公司上下一致,为达到我们所定的质量目标而努力。通过运行和。
总结。
也提高了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同时公司将加强定期评审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公司的相关组织结构、体系文件、过程、资源等的变化作出判断必要时按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及其完整性和符合性从而促进产品品质的更大提升。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九
受气候因素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能资源的时间分布呈夏秋湿润多雨、冬春干旱少雨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呈南多北少的特点。为此进行水能资源的季节性和区域性调控,成为我国调控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对水源和水能需求的重要措施,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和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监理工作开展和实施日益重要。在监理人员的工作开展中,进行信息的搜集、记录和管理工作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各个方面的进度和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施工情况的重要档案。认真加强监理工作,努力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其自身发展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1监理工作中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原料的采集、测量数据的整理、设备的安排、人员的调动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会产生庞大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记录和分析是做好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例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会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各种原材料进行宏观调控的规定,如果监理人员没有及时搜集这个信息,就会丧失对原料采购过程中的价格控制,导致工程造价在原材料采集环节的失控。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开展中,监理人员往往根据自身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这种问题处理和管理方式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可靠性低,很容易造成造价的施工和工程进度的延缓等问题。对信息的搜集、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监理人员依据工程建设中的事实数据和信息进行问题的判断和分析,并在对信息的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做出工程问题的科学判断和控制。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
1.2.1农业监管不及时。
我国现阶段很少有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检测,虽然政策管理条例都存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在延缓实行甚至不施行,造成了一些卫生安全不达标的农产品流入了市场。而且对于此方面的相关条例不够完善,甚至空白缺失,比如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控制,以及农产品的等级分类标准的有关条例。国家的农业大多都是由农民支撑,并不是标准的集体化生产,所以造成的生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统一的生产模式,就无法生产出相同的农产品,依旧很难规模化集体化,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2.2检测体系不完善。
如上所说,产品种植不统一,差别各异,给检测带来很多麻烦。而且对于大多数的检测机构,都是免费进行检测,公益性的机构。而且支撑整个机构只是国家财政的拨款,根本没有什么企业可以进行资金的支持,所以导致了检测设备,实验室设施,技术指导的相对的落后,以至于无法更好地进行产品检测。
1.2.3检测人员匮乏。
产品的检测是一项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不过目前可以进行上岗的专业人才较少,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都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检测体系的不完善和落后。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一
区纪委党风廉政办公室:
xx年以来,我乡反腐倡廉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纪委、监察局的具体指导下,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重、注重预防的方针,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xx—2022年实施意见》和我乡《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切实维护党的纪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责任,促落实,健全反腐倡廉责任体系。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年初,因领导班子分工变化,我乡及时调整和充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落实了专人负责抓好此项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顺利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定了《××乡xx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乡党委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驻乡各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并按照“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应担负的责任进行分解细化,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到了领导,落实到了每个部门,落实到了每一位干部,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效开展。
3、完善制度,严格考核。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目标管理,与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同部署落实,同检查考核,进一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加强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为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动力。
二、抓纪律,严管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深化。
1.认真落实中央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执行中央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不准”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对重点工作进行专项治理,继续组织开展“过廉洁节”、“家风建设”、“廉政承诺”等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党政主要领导廉政承诺制。一是开展科级领导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活动。为深入推进全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营造反腐倡廉齐抓共管、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我乡科级领导干部签订了廉政承诺书。二是党政“一把手”年内廉政承诺,向社会公开作出廉政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有效促进全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深入开展。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选拔任用和培养干部工作中,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同时对新发展的党员也实行公示制,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二
公司自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至今,始终保持着有效的运行状态,其产品、活动及服务实现过程中,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均得到有效辨识与控制,各项管理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基本满足公司持续发展需求。现将体系运行情况及改进方面向评审组作如下汇报,并为管理评审决策输入可靠依据。
公司年初开始筹划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5月完成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的初稿,并于5月31日经总经理批准。共建立了q/teg6800—20xx《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汇编》和30项作业文件。
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中,按照gb/t24001—20xx《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xx《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对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要求进行了描述,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及各个过程的控制。在后续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对文件进一步完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使得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得到稳步提高。
三个承诺:一是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二是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三是做到预防污染的承诺,并且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框架。方针突出了安全、环保、遵规守法重要性,体现了企业的宗旨,融入了公司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从体系运行的情况来看,我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比较适宜。
今年公司共制定环境目标7个,职业健康安全目标4个,其中:
环境目标:公司废水、噪音、粉尘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危险废物交由具有资质的厂商定期集中处置。对于办公类能源消耗方面,由于改建扩等原因,正常的生产与办公水电消耗暂时无法统计、分析。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9月份公司无死亡、重伤事故发生,无火灾事故发生,新增职业病人数为零,发生轻伤事故1起,安全事件8起,刑事、治安案件1起。
人数虽控制在1人以内,但安全事件发生较多。公司将对明年能源消耗方面的目标重新调整并加强统计,对职业健康安全运行过程加强控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
内部审核的有效实施,是评价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也是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必要手段。公司依据各体系覆盖部门所承担的条款要素,组织3个审核小组,于20xx年9月22日至23日分别对公司高层领导和13个部门实施内部审核。
此次内部审核共开具一般不符合项1x项,涉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素6项。提出34项改进项,并对上述不符合及改进项提出整改要求,截止10月10日,所有的不符合项已全部关闭。
通过审核收集的证据表明,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持续有效。其审核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对体系文件和标准的理解,也同时提高了公司内审人员审核水平与技能。
通过今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公司的安全环保管理在以下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公司今年成立了双体系认证工作组,发布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汇编》,质量安全部在年初安全责任书的基础上,制定了《20xx年公司及各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运行当中,质量安全部对各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基本完成。
2、人力资源控制方面。
目前,在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受控范围内共配置管理人员138人、工程技术人员148人,其中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共8人。公司加强员工技能鉴定、生产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实际岗位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20xx年1月份以来累计252人全部经过岗位能力评定,其中绝大部分满足了任职岗位能力要求并予以任职。20xx年截止9月份累计共完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内部培训17期,培训人数479人次。完成外部培训7期,培训人数50人次。通过培训有效满足了生产经营对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
3、职业健康控制方面。
今年9月份公司发布了《关于规范职业危害作业人员上岗前及离岗时体检工作的通知》,截止9月底,已对2人进行了岗前职业危害健康体检。9月1日,质量安全部共组织对75名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进行了20xx年职业危害在岗体检。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三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其中许多企业从中受益匪浅,但也有很多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有的企业在通过认证之后甚至陷入了亏损或严重亏损的境地[1],究其原因,其中主要一条就是许多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没有以系统的观念、从企业整体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质量管理体系,致使质量管理体系游离于企业整体管理之外,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失去了有效发挥起作用的基础和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企业整体管理的角度,从决策层的教育、零缺陷管理、5s活动、质量成本管理、与环境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安全与卫生体系的整合等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正如希克曼席尔瓦所言:“强壮的企业文化,就像强壮的家庭文化一样来自内部,而且是由单个的领导者建立起来的。”而现代的质量管理观念则强调:“质量从头头开始,从头开始。”也就是强调质量观念的更新、根植,质量策划的运筹,都需要从领导做起。这不是捷径,而是必由之路。
决策层的关键作用。
94版iso9000标准中曾将一个企业选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驱动动机分为两类:管理者驱动和受益者推动。而实际上,无论管理者(此为决策领导)自主推动,亦或是来自于受益者的推动压力而被动选用,最终都要经过决策领导的导入决定。最高管理者是企业成功推行iso9000标准的关键,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该清楚地理解为什么要重视质量管理,为什么要关注顾客要求,为什么要推行iso9000标准,为什么要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如果不这样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产生什么后果,付出什么代价等等。最高管理者应在企业内形成一种重视质量、关注顾客的氛围,并提供充足的资源,为推行iso9000标准做好领导作用。如果最高管理者不重视iso9000标准,或者只是以取证为目的,而且不提供充足的资源,下面的人员再努力也只是徒劳,不会真正从iso9000标准中获得效益。a、b两家公司的认证经历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a公司从宣贯学习标准开始到一次性成功通过注册认证,刚好历时近一年。整个认证工作进展顺利,全员重视积极参与,效果显著。这一切均首先得益于该公司总经理的前瞻性决策和誓要率先通过认证的坚定意志,以及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推动的认识。正是由于总经理先于员工学习和理解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识到了认证能够对企业管理和经营业绩产生有益的推动,并果断做出认证规划决策及施加强有力的推动,所以自始自终,整个工作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水到渠成。b公司整个认证筹备工作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多,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半年多的时间才完整地建立和运行起公司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最终通过了认证审核。尽管公司全体员工素质较高,认证促进小组成员也较富有经验和能力,但由于决策领导对认证态度的不温不热,因此,整个认证工作进展较迟缓,工作推进压力较大。
决策层的培训。
对决策领导实施iso9000培训应该做到:
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建议决策领导走出家门,到专业培训机构接受相关培训;或聘请专家走进公司,结合对公司质量管理的诊断结果向决策领导实施专门教育和研讨;通过组织内部人员对决策领导实施教育的效果不会很好,不值得提倡。
()确保重点培训内容。决策领导需要掌握的iso9000知识至少应包括:iso9000标准的产生背景,发展形式和趋势,成功运作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组织的案例,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设定,质量意识的强化、管理职责,质量策划,管理评审,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管理其他部分的关系等等。
采用零缺陷管理—全员质量意识教育的有效方式。
意识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主观反映的基础上。因此,企业客观上构筑和形成的质量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其员工的质量意识。遗憾的是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质量差不多就行”的观念,不少企业设置了专门的纠正错误工作的部门,进行补缺口、救火式的被动工作。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实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所提出的“预防胜于治疗”的管理原则呢?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零缺陷”的质量管理。克劳士比的零缺陷思想和方法,即来自于他早年从医的感悟:身体的锻炼和疾病的预防重于患病后的及时诊治。同样的道理,企业产品质量缺陷的预防及员工一次就正确地工作并符合规定要求,也远远高明于缺陷发生后进行事后纠正和补救的习惯和做法。
而将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工作习惯统一到零缺陷的理论框架中,首先需要的是从零缺陷的教育开始,统一理解,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行动原则和实施方案。只有这样,持有“缺陷预防的态度”才能使员工对待家庭那样给予公司同样的关注和尊重。零缺陷管理为企业提供一整套方法和行动方案。实施零缺陷管理必须经过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决策者与全体员工分别接受零缺陷教育(理论方法、案例)。
()决策领导研究制定全公司的质量政策,统一质量观念。
(3)管理者制定各种明确的质量工作准则——即确定唯一的质量要求。
(4)用质量成本来考核质量工作的绩效。
(5)成立专门的改进小组,制定计划,确定目标,促进实施,回顾评价。
正是通过零缺陷管理,可以使员工更能深入地理解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及作业指导书等的要求,并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也是单靠督促、检查来确保员工遵守作业标准的方式所不及的。通过零缺陷管理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全员质量意识教育的有效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一次就做正确”及“预防为主”理念能够被员工自然而然的接受,并自觉习惯地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逻辑严谨的运作规则才更具亲合力。
5s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在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3。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推进“5s”活动的好处。
()带动企业整体氛围。企业实施iso9000,需要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符合规则”的良好氛围。这往往也是iso9000咨询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推行5s可以起到上述作用。这是因为,5s各要素所提出的要求都与员工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获得共鸣,而且执行起来难度也不大,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参与感及成就感,从而更容易带动企业的整体氛围。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现场的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改进,而iso9000本身不是用于指导生产现场改善的标准。因此,在现场管理改善上,将质量管理体系与专用于现场管理改善的“5s”活动相结合,可以达到“体现效果,增强信心”的作用。众所周知,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是长期性的,其效果得以体现需要有一定的潜伏期,而现场管理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推行iso9000的过程中导入5s,可以通过在短期内获得良好的现场管理效果来增强企业的信心。
(3)落实5s精神是提升质量的必要途径。5s倡导从小事做起,做每件事情都要认真讲究,而产品质量正是与产品相关各项工作质量的总体反映,如果每位员工都养成做事认真讲究的习惯,产品质量自然没有不好的道理。反之,即使iso9000的制度再好,没有好的工作作风来保障,产品质量无法得到很大提升。
(4)保障现场信息流畅通。因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即包括容量较大的文件系统,如何管理和运用好这些文件资料,使其完整准确、适时适用,只靠上级的管理指令和督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开展办公现场和生产现场的“5s”活动,则可以规范、统一在用的必要的文件和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从而达到文件资料标识醒目、检索查找迅速、易取易用的要求。同时,生产现场推进“5s”活动,通过持续的“整理”、“整顿”,可以将不必要的(无效或作废)的作业标准书、规程等及时清理出场,不至于混杂在执行的有效文件中,从而确保作业者正确及时地依据有效的要求进行生产,并保障现场的信息流畅通有序。
3。在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中推行5s的步骤。
在实施iso9000的企业中推行5s的步骤为:
()确定推行组织。这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任何一项需要大面积开展的工作,都需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开展,推行5s也绝不例外。实施iso9000的企业内通常会有一个类似于iso9000领导小组的机构,没有特殊情况的话,给该机构赋予推行5s的职能比较恰当。
()制订激励措施。激励措施是推动工作的发动机,实施iso9000的企业往往会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出台,可以在制订该措施时纳入有关5s的激励内容。
(3)制订适合本企业的5s指导性文件。按照iso9000的精神,文件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有了明确的书面文件,员工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正如企业实施iso9000一样,推行5s也要编制相应的文件,这些文件可列入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的三层文件范畴中。
宣传是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5s意识。本阶段可与实施iso9000的文宣阶段结合起来进行。
(5)全面执行5s。这是推行5s的实质性阶段。每位员工的不良习惯能否得到改变,能否在企业中建立一个良好的5s工作风气,在这个阶段得以体现。本阶段可与iso9000质量体系运行阶段结合起来进行。
(6)监督检查。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通过不断监督,使本企业的5s执行文件在每位员工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并最终形成个人做事的习惯。本阶段可以与iso9000质量体系中的内部质量审核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质量成本概念的创始人费根堡姆曾统计过,一家从未对质量成本进行测量并加以控制过的公司,其质量成本的平均值是销售成本的5甚至更高,而其中,内外部失效成本又占总质量成本的70,鉴定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5,预防成本至多不超过5,这样的质量管理模式,必然造成经济效益的低劣。质量成本反映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是衡量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工具。
质量成本为什么能够适应于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呢?因为iso9000标准的过程要素所发生的成本,都可以分解为四类质量成本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效成本,外部失效成本,因而通过对质量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就可以有效评定和控制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分析质量成本的目的在于寻找改进质量的途径,达到降低总成本,争取达到最适宜的质量成本,并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质量成本分析的真正价值还在于把得到的信息用于策划和改进工作。质量成本分析的重点在于对质量成本内部各部分之间构成比进行分析,质量成本与其它经营指标(如销售成本)的比率,以及成本项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尽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提供给企业定期自我评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适宜性、有效性)的一个机会,但是若能有效地结合质量成本的考核分析和改进管理,则能从经济角度以金钱恰如其分地评价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以及体系改进的程度。
5.与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的整合—企业管理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许多企业在建立起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之后,计划或正在实施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8000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的认证,如何有效处理三者的关系,发挥企业整体管理的优势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三个相互平行,文件和实施方法随不同的体系而异,另一方面,这些管理体系的一些基本要素是相同的。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政策的制定、方法和其它要求,培训,文件控制,操作控制,监督,不合格项的控制,审核和管理评审等。
为避免过多的文件工作量以及三个体系间的不协调,最好是将iso900、iso400、ohsas800这三个标准同时建立并共用一本质量手册和一本程序文件。因为这三个标准精髓都是:说到、做到、有效这六字方针。即企业中所有活动该说到的一定要说到、该说到的一定要做到、该做到的一定要有效,最终通过记录来验证。它们都是按世界权威管理专家戴明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作。只是这三个标准的侧重点不同,很多文件可以互相共用,特别是iso900:000是按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四大模块来运作,它与iso4000有60以上可以兼容,与ohsas8000有80可以兼容。其中可以兼容的文件有:管理评审;记录和文件控制;体系的程序;培训;运行控制;内审;纠正措施和法律法规要求。只有考虑到它们的兼容性才能提高认证的实效性、适宜性和科学性,从而避免重复建立与重复认证。可以一句话概括这种整合的作用:既有利于企业的系统管理,又可减轻受审核方负担,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一个企业分别建立实施三个管理体系会产生大量重复文件,将导致企业效率降低,资源重复使用,且难以控制和实施。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少业内人士已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一些企业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般来说,整合这三个管理体系可遵循以下思路:
()已建立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在后来建立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或ohsas8000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时,尽量利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可共用的文件程序或组织资源,通过引用或将其适当扩展,来减少重复制定类似另一套文件程序或配备相同资源。这样,既简化了体系,削减了文件数量,也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正在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就可以将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或ohsas8000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拿来一起研究策划,可以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综合体系(将三个标准整合为一个),以最大限度地统一配置资源,编制通用的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使一份文件能完整地为三个或两个体系所运用,从而简化流程、明确职责。具体的整合过程可以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方式进行。
)策划。
组织应确定建立三个体系的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资源及过程。如资源应考虑三个体系的要求,以合理确定人、财、物的投入安排;法律、法规的获取也应考虑三个体系的要求,可形成一个全面的文件清单;过程的策划应考虑三个体系的要求,如包装控制,要考虑如何既保证质量又防止污染等。
)实施。
整合的实施贯穿于体系建立、保持的各个阶段,如培训、编写文件、运行及记录等。
—培训:培训的对象应包括组织的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直至全体员工;必要时,还应考虑对相关方(特别是分供方和承包商)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质量法规、环境法规、职业健康和安全法规及其它要求,各种技术标准、工艺要求、环境监测、治理工艺、iso9000系列标准、iso4000系列标准、ohsas8000系列标准、体系要求、内审员培训等。培训可在不同的阶段分层次进行。在文件编写、试运行阶段都应进行相应的培训。
—编写文件:文件的编写应符合组织的实际运行要求,尽量考虑三个体系的整合,以便于运行。
—运行及记录:在运行阶段,涉及到组织的各个层次及相关方。最高管理者首先要确保资源,管理层、各部门及各岗位的人员应按照体系整合的文件要求开展相应的活动。在运行的过程中,应从概念上明确各部门(区域或环节)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8000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相同及不同的要求,使之有机地整合。如某公司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定量向反应罐中投入各种粉剂、液体原料并按温度、压力--时间曲线控制要求(如温度、压力、时间),又包括环境的控制要求(如防尘、防泄露)和应急情况(如倾泻)的处理,还要遵守安全健康的控制要求和应急情况的处理等。组织应协调这些要求,以便于操作;相应的记录可以考虑统一记载和保存。
3)检查。
在三个体系的整合中,检查可体现在日常的、例行的、定期的和不定期的检查及内审等环节;检查对象可包括产品、过程、体系及环境绩效等。检查可由工程、技术、质量、环境部门分工协作进行。检查的记录也可以统一格式,如设备检查记录可以同时记载检修状况、运行状况、漏油、物资处理等。
4)改进。
体系改进的重要环节是纠正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等。按照pdca的管理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8000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都应对不符合分析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加以验证。应通过管理评审对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适宜性进行评审,以寻求体系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三个体系会应为整合而相互作用,对纠正预防措施的考虑应评价其对三个体系,甚至整个组织整体的影响。在管理评审中,可以对三个体系同时评审,从管理、资源、相关纠正和预防措施、方针目标、内审等角度综合评价,寻求改进的机会和措施。
5。3整合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整合并不是对三个管理体系不加区别,更不是意味着三者可以相互替代。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各有特征,三者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应分别体现质量管理标准和环境管理标准及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管理标准的内在要求。
其次,由于iso900:994未充分体现pdca的思路,而且目前iso对整合认证尚无明确的文件化说明,因此体系整合工作最好建立在iso900:000与iso400及ohsas8000结合的基础之上。
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的趋势反映了企业精练管理体系,实现一个体系多种功用的需求。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促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8000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整合为一的努力和工作也许不久就会看到结果,而在已通过多个管理体系认证注册的一些企业中,有的或多或少对这几个体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整合,因为这种整合体现了企业管理上的客观需求。
6.结论。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必须放在企业系统环境下来考虑,只有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融入到企业整体管理中,将贯标与其它管理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取得实效。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当然,这五个方面并非相互孤立,各不相干,而是互相交融,互相作用的。如:零缺陷管理的重点在于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和更新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评价主要是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评价,但同时,质量成本也是零缺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质量成本管理和零缺陷管理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总之,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不要把目标只放在通过认证上,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上,从企业大系统的角度整合管理方法和手段,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四
监理人员是水利工程全过程参与的重要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建设项目单位和施工现场都要进行监理人员的安排和设置。监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管理区域,对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工作,并且对工程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监理人员的记录内容,是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控制、合同赔偿和变更量确认的重要依据。在现场监理记录过程中,要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一些技术性的数据和实施工序要进行专业的核对,监理站还要对监理人员的记录进行检查和监督。
2.2监理现场记录。
监理现场记录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涉及到的记录内容都是根据标准规定的,包括监理日志、工程量签证等。监理人员在进行记录内容的填写时,要根据记录内容和标准的规定填写,不能出现后期的删减和修改情况,当由于客观原因确实需要对记录内容进行修改和删减时,要经过监理站或其他监理部门的检查和批准。在进行监理工作大事记的记录工作时,要对记录内容进行编号处理,以便于记录材料的整理。
最终,在建立工作结束后,要对监理现场记录进行编订和归档。
信息录入的格式要进行统一的规定,监理部门要将检查审核过的监理台账进行备份,以免记录的丢失。由于要把日报信息录入到日报系统,所以要对台账中的日报进行筛选。在进行台账和日报录入时,要特别注意格式和方式的问题,这是监理信息管理规范化处理和保存的重要环节。个别地方的修改和调整要提前申报,以免信息录入出现混乱和管理不清的情况。在录入之前要做好信息的分类,录入时要依次录入。
3监理信息的来源和收集。
3.1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信息。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水平,监理人员要提前进入工程施工现场,根据工程实际规划的数据和图纸,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规模和布局进行充分的了解,对监理项目的原材料使用和技术实施要求、指标有初步的掌握。这样可以在工程开工后,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有更加全面成熟的了解。此外,监理工作不仅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的开展,监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招投标阶段和合同签订阶段的内容了解,对具体的工程建设条款和要求要心里有数。特别是对合同条款的了解,是保障工程建设符合建设指标和建设单位要求的重要依据,监理人员要进行仔细的.了解核实。
3.2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
工程施工阶段的信息来自于多个水利工程参与单位,包括业主提供的信息、施工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监理部门提供的信息。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就是业主,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造价和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定都来自于业主的要求和看法,建立人员要加强对业主提供的信息的重视,对业主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详尽的记录。施工单位的信息是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搜集的主要方向。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存放,施工进度的规定,施工设备的租用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都是监理人员进行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数据。监理部门的信息主要是监理部门就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检验、审查和工程款支付等向施工单位发出的通知和指示信息。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质量管理体系推行、保持过程中的困惑。
1、只在意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企业中最高管理层只在意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证书,不在意、不理解、不投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益,甚至把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作为附属部门对待,使领导和广大员工对规范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大家还是随心所欲的工作。
这样长期发展必然会出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体系与实际运行不符,做质量管理体系纯粹是为了取证装门面,从领导的骨子里根本没有把质量管理体系放到正确的位置。
2、只是企业内部之间自卫的武器。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总结,是规范性的指导文件,但是程序文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在生产经营的管理过程中,以正确的质量意识和思想按照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来解决质量问题,经过不断地总结提炼,形成今后指导的程序文件。
很多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把程序文件当成了企业各部门自卫的武器,讨论问题的部门各执一辞,都用文件作为辩解的依据,推卸责任,内耗严重,常常议而难决,决而难行。
3、认为质量体系包揽一切、包治百病。
质量体系文件讲的是基本的程序化的要求,我们就是要在这个框架下,用质量体系的八大管理原则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与产品有关的问题,而不是把企业经营中的任何问题都拿质量体系管理来兴师问罪。其实,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质量体系管理、有人事制度管理、有财务体系管理、有经营决策管理等等,质量体系管理只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内容的管理。
4、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领导管理思想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使用过程的方法”是相违背的,导致在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少做或不做质量管理记录或程序,为了证据,补充假数据,长此以往,企业管理水平必然下降。
由于质量管理的长期性和继承性,工厂一定要有一个5年或10年规划,从基础工作做起,通过政策导向与方法将质量理念落实到组织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去,并不断的进行抽查监督,以稳定固化员工的行为准则。
其次,在我们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导入阶段。
首先我们要进行质量体系策划,应成立由公司高层领导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小组,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编制体系建设计划、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体系文件的编制和评审、确定体系的范围以及是否需请咨询公司等。其次是开展培训,在计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同步对公司中高层领导及各部门重点业务人员进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内审员进行培训,确保各部门在编制体系文件时不与标准条款相违背。
2、体系建立。
质量体系推进小组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组织架构、各部门职责等以过程的方法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分为顾客导向过程(cop)、管理过程(mop)、支持过程(sop),各过程之间的关系可用矩阵图形式表述。除质量手册是统一编制外,其他文件均由过程归质量职责部门分别编制,先编制出初稿,再由业务相关部门共同评审,有利于文件的后期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编制的.关键是既要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也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文件编制顺序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文件,四阶表单则随二、三级文件一并生效。
3、实施阶段。
初版体系文件生效后先试运行,试运行时间一般2~3个月。体系文件试运行期间质量部负责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责任部门沟通整改。文件试运行结束后由质量部汇总各部门运行中的问题,统一规划整改。然后要进行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审核过程发现的问题由审核员发出不符合项报告,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对审核中发现文件与标准条款不一致,或文件不可操作等问题,则与文件试运行的问题一并整改。
4、质量体系认证。
确定认证公司后,向认证公司提交认证申请书,双方签订认证合同。认证公司初审,审核的纠正措施跟踪。确定正式审核时间,审核人员等。实施正式审核。审核问题整改。获得证书。
5、体系维护。
好多企业在获得证书后出现松散现象,导致体系文件与实际执行出现脱节。其实企业获证后的维护更为重要。体系日常维护方法如下:定期核查:由质量部每季度或规定间隔时间,对各部门体系文件运行情况进行稽查,通过反复检查,督促各部门按文件执行。通过检查也可优化文件,更加有利于操作。
总结。
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制造业乃至整个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层的持续重视和授权,需要员工的持续改进,需要全组织的pdca螺旋式质量环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地使组织质量工作得到提升。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网络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业主、监理部门等各个监理信息参与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水平。
可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施工项目分配,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并在具体项目负责部门建立子系统。这些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由专业的信息管理技术人才负责,监理人员在进行监理信息的记录和录入工作时,可以通过对信息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确认,实现对工程信息的录入。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的储存、处理和分享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管理人员和工程建设单位可以根据信息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分享,对施工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和初步的审核,对后期的施工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导和修正意见。
4.2内部的信息系统。
信息除了要在外部进行彼此传递之外,内部信息系统区别于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外部信息传递和分享系统,主要是通过内部的信息管理,辅助现场监理的管理。比如各个处室要及时将收发的文件、施工之中验收的各种资料等录入到企业查询系统中以及进行验收台帐,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快捷的查询和调阅。
5结语。
针对我国的水能分布情况,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均衡,确保我国水能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安全供应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提高监理工作中的信息管理水平,在信息搜集、录入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上,要注意注意信息搜集的全面、录入的规范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化,从而有效提高监理工作中信息管理对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七
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学校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模式。下面我将就学校管理体系建设的心得体会进行阐述。
首先,学校管理体系建设需要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深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的重要性。我们秉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我们以全员参与为原则,通过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团队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管理体系各项工作的落实。只有明确了学校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才能确保工作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其次,学校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健全的制度建设。学校管理体系的健全重要依赖于制度建设的完善,只有建立合理的管理流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我们积极探索校本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管理,注重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
再次,学校管理体系建设需要注重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管理。在学校管理体系建设中,我们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学校信息化平台,推进校园网络建设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沟通的便捷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工作的流程化。
此外,学校管理体系建设还需要注重培养管理人才。管理人才是学校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我们注重对管理干部的培养和培训,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班和研讨会,使其掌握和了解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同时,我们还注重对教师队伍中的潜力管理人才的发掘和培养,通过给予他们适当的挑战和发展机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只有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为学校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
最后,学校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校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校发展的需求,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我们鼓励管理者和教师团队积极创新,提出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进管理工作,推动学校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涉及各个方面,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健全制度建设,注重信息化建设,培养管理人才,与时俱进,我们必将为学校管理体系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使学校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八
在当今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财务管理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环,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仅能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财务状况,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本文将从我个人的经验出发,分享一些关于“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心得体会”。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财务状况,还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一个必要环节。良好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正确、完整的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和管理。
1.合法合规原则。
2.精细化管理原则。
3.科学决策原则。
4.强化风险控制原则。
5.完善财务信息公开原则。
这些原则为企业提供了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方向和指导性意见,建设出真正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体系。
1.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与权限;
2.实施成本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制;
3.定期开展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问题进行预判和控制;
5.建立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其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财务管理体系的操作符合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原则和实践规范。
1.首先,要建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做到正确处理财务问题;
4.最后,要维护和提高财务管理和财务人员的声誉和形象,倡导诚实守信的财务行为,增强企业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五段:小结。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仅是企业高效运营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也是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必要因素。因此,企业应积极落实建设财务管理体系的步骤和原则,加强财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和强化财务信息披露,确保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取得更多的优势和竞争力。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十九
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稳健和健康发展。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财务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及时预警和发现隐患,并按照预算制定并执行财务预算,进行规划和控制开支。同时,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流程,有了良好的流程设定,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浪费,以及财务操作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误。在流程的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审批流程和制定工作规范。同时,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精细化。
三、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精细管理。
财务数据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中我们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对这些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需要有完整和规范的财务记录和分类,并协调工作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执行相关记录制度,并及时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掌握财务风险管理技巧。
财务管理涉及到的风险往往不可预测,因此我们需要启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控制风险。在实际运作中,应该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制定财务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科学防范风险,预警风险。同时,要完善信息系统,及时掌握财务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比对,以提高预警和反应能力。
五、践行诚信经营理念。
在财务管理中,诚信经营是一个经营者的必备素质。要让企业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和发展,最好的方式是诚实守信、合规经营。合规经营不仅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有利,也维护了行业的稳定发展。我们需要把诚信经营理念内化到每个人的心中,并付诸实践。
总之,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依靠一套完整、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以及精准和全面的财务数据支持。同时,我们应该注重风险管理和诚信经营,成功的企业建立在严格执行正常运营规则的基础之上。希望以上几点对于财务经理能够有所启示,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二十
iso/iec27001:200x标准的“建立isms”章节中,已明确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10项强制性要求和步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这些内容和步骤,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形成相应的体系文件。
5.1建立的步骤。
(1)结合企业实际,明确体系边界与范围,并编制体系范围文件。
(2)明确体系策略,构建目标框架、风险评价的准则等,形成方针文件。
(3)确定风险评估方法。
(4)识别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信息安全资产、责任、威胁以及造成的后果等。
(5)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编制评估报告,确定信息安全资产保护清单。
(6)明确安全保护措施,编制风险处理计划。
(7)制定工作目标、措施。
(8)管理者审核、批准所有残余风险。
(9)经管理层授权实施和运行安全体系。
(10)准备适用性声明。
文件作为体系的主要元素,必须与iso/iec27001: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实际,确保员工遵照要求严格执行。而且也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安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员工应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
5.2.1体系文件类型主要涉及方针、程序与记录三类。方针类主要是指管理体系方针与信息安全方针,涵盖硬件、网络、软件、访问控制等;程序类主要是指“过程文件”,涉及输入、处理与输出三个环节,结果常以“记录”形式出现;记录类主要是记录程序文件结果,常以是表格形式出现。至于适用性声明文件,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参照iso/iec27001:200x标准的附录a,有选择性地作出声明,并形成声明文件。
5.2.2体系必须具备的文件。主要包括方针、风险评估、处理、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纠正与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性测量、管理评审与适用性声明等。
5.2.3任意性文件。企业可以针对自身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情况,制定自己独有的信息方针、程序类文件。
5.2.4文件的符合性。文件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iso/iec27001:2005标准以及企业实际要求,保证与企业其他体系文件协调一致,避免冲突,同时在文字描述准确且无二义。
6体系实施与运行。
主要包括策略控制措施、过程和程序,涉及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理计划、选择控制措施与验证有效性、安全教育培训、运行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等。
7体系的监视与评审。
主要指对照策略、目标与实际运行情况,监控与评审运行状态,主要涉及有效性评审、控制措施测试验证、风险评估、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环节,并根据评审结果编制与完善安全计划。
8体系的保持和改进。
主要是依据监视与评审结果,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主要包括改进措施、制定完善措施、整改总结等,同时需相关方进行沟通,确保达到预计改进标准。
9结语。
从上文不难看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四个主要环节就是建立、实施和运行、监视和评审以及保持和改进几个部分。但是,这不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全部。实际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把建立(p规划)、实施和运行(d实施)、监视和评审(c检查)以及保持和改进(a处置)四个重要环节形成pdca的动态闭环的管理流程,这种管理方法就是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只有按照p-d-c-a的顺序持续循环,体系才能高效运转与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同时信息安全管理也必须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尝试与使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现实严重脱节,慢慢失去作用。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二十一
第一,梳理价值创造活动,完善流程体系。这一环节遵循战略导向和顾客导向原则。换言之,所有的价值创造活动以及相关流程,都包含战略思想和“端对端”理念。
第二,依据流程体系设计组织结构,安排组织分工,实现活动(流程)与组织单元(职位及机构)的对接和匹配。这一环节体现战略决定组织的原则;同时在方法上注重自下而上,即先依据细分的流程确定与之对应的`细微组织单元,再向上合拢为大的组织单元。
第三,在流程活动组织化的基础上,设计组织运行(协同)的机制(即责任权力关系和结构)。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演变,笔者把组织协同及连接机制概括为权力机制、流程机制和交易机制。将交易机制纳入组织机制当中,意味着市场和组织两者边界的消失。
上述三个步骤,体现了以顾客价值为导向,以经营活动为出发点,流程、组织、协同一体化的理念和逻辑。流程、组织、协同这三个变量的组合,构成了企业管理体系的poc模型。
实用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汇总22篇)篇二十二
个人能力再强也比不过团队的能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揭示的就是集体的力量胜过个人的力量、团队智慧胜过个人智慧的道理。
集体的'智慧能否发挥,取决于团队的凝聚力。团队凝聚力的发挥取决于企业系统的优劣。优良的企业系统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1、过去用员工体力,未来用员工脑力。
2、过去靠员工加班,未来靠员工创新。
3、过去靠老板魅力,未来靠契约精神。
4、过去靠金钱团结,未来靠文化凝聚。
5、过去靠经验管理,未来靠流程复制。
6、过去靠能人专制,未来靠系统运营。
这六大转变就是企业进步的趋势,也是未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成长法则。掌握规律、把握趋势,企业发展才能凭风借力、顺势而为。中国企业实行公司化运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除此而外,别无选择,也是国内外基业长青的企业实践证实。其实老板累与员工没有执行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且都是问题的表面!其根源在于企业没有管理体系。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副产品。有好的管理体系,就一定有好的执行力,反之,没有好的管理体系,就一定不会有好的执行力。
老板要想不累,其实不难。首先改变你的观念,其次找到好的教练帮助你企业打造一套公司化运作系统,摆脱对老板的依赖、摆脱对能人的依赖,老板只要握有发动这个系统的钥匙,打开系统之锁,让系统帮你管理企业、让系统帮企业赚钱。